时间:2023-10-10 10:4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非遗文化的背景,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春江非遗文化;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特色文化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1A-0054-05
六年的学校生活,可以给儿童怎样的影响?应该给儿童怎样的滋养?这是我们教书育人首先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也许,家乡的一草一木、地域性的传统文化是促进儿童成长最鲜活的因子。从2010年开始,常州市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就利用建在校园里的“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一独特的资源,开发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2014年12月,课程基地在常州市课程基地评选中被评为第一名。2015年5月,“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被评定为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建设促进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促进了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一、“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缘由
地处长江之滨的春江镇,潮平岸阔、物产丰饶、历史悠久,如何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面的三个“如何”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缘由,也是我们推进本课程实施的三个导向。
1.学校培育目标如何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学校从2009年8月建校初就确立了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这一育人目标,课程是实现学校培育目标的主要载体。现有学校课程虽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但这些传统文化始终处于学习活动的边缘,难以对学生产生全面而深入的影响,再加上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适切的内容与方式有一定困难。如何让课程“好吃又有营养”?我们认为从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育人资源,开发“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让一届届的春江学子怀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应该是可行的。
2.具有多样成长背景的学生如何形成一种新的归属感?
我校的学生有三大来源:第一是原百丈地区的居民子女,他们受着农耕文化的影响;第二是原江心洲拆迁安置居民子女,他们受着渔猎文化的影响;第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成长背景更加多元。三类学生方言不通、习俗不同,在六年的小学学校生活中需要进行文化融合,让这些春江新居民从小了解春江,吸收春江人民“勤劳、善良、智慧”的品质,从知春江到爱春江,从小培养他们建设春江的情感。若干年后这些新一代春江人必然会在一种新文化力量的凝聚下开创春江美好的明天。
3.丰富独特的课程资源如何放大自身的育人价值?
学校有一座全省唯一建在校园里的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提供了较为丰富独特的地域性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如果开发一种综合性校本课程,将极大提升场馆的育人价值。春江镇本是一个由原来五乡镇合并而成的新镇,镇政府在2009就提升出“文化兴镇”的建镇策略。在“文化兴镇”过程中,学校应该有所作为,以一种新文化实现学校培育目标,助推春江镇的文化发展。学校骨干教师都是原春江五乡镇居民,对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理解深刻,为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提供了强大的师资力量。
二、“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目标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虽然只是一门综合性校本课程,但我们在定位课程建设的目标时却对它寄予了更大的期望。从本课程的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到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建构,期望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做得实一些。具体的课程目标为:
一是形成课程实施机制。形成较为规范、成熟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开发、实施和评价的机制。
二是打造课程实践基地。打造一个全镇学生学习、传承春江非遗文化的体验实践基地群。
三是彰显课程整体育人功能。实现学校课程的有效整合,彰显课程整体育人的功能。
四是实现学生素养提升。实现学生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实现由知春江到爱春江的情感升华,从而形成建设春江的内驱力。
五是促进教师团队发展。成就一支具有“春江非遗文化”传承能力和创生智慧,同时又具有较强课程开发与实施能力的教师团队。
三、“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举措
由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再到一种特色,这是我们两年课程建设的历程,也是对课程建设缘由中三个“如何”的回应。
1.由一个场馆的展示到一门课程的建设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培养“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有根”就是指具有民族情怀和家乡情结,让每一个春江学子将来不管身处何地,都能“望得见山、看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何处入手?刚开始,我们从常州的历史文化入手,从中优选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元素作为学校“植根”课程的内容,与班队课、品德与生活课和学生德育活动结合。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由于没有具体物化资源的支撑,教师说教太多,学生体验太少,实施效果不理想。2010年初,春江地区进行大规模拆迁安置,我们联合镇文化中心把拆迁安置过程中遗弃的体现春江地区特有的农耕、渔猎文化的典型物件收集起来,按照“人文春江”、“儿时玩趣”、“春江人家”、“人生礼俗”、“民间艺术”、“春江农耕”、“长江风情”、“春江故事”八个主题建成了春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从常州历史文化聚焦于春江非遗文化,重点打造了小讲解员社团、舞龙社团、打连响社团、方言社团、唱春社团……。2016年暑期,学校又耗资50多万,进行了非遗馆的升级改造,使之由展示馆变为体验馆,同时新建了与非遗课程教学匹配的“开心农场”和“快乐厨房”,创设了非遗体验长廊、非遗运动区域……,实现了非遗课程资源的传承与创新。
2.由社团活动的组织到课程整体育人的实现
“春江非遗文化”实现由场馆展示、社团活动上升为综合性校本课程,并与其他课程共同来推动“有根新人”的培育,这是我们推进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核心目标。2014年初,学校承担了区课程顶层设计的实验项目,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学校整体架构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五大课程群。但如何在课程顶层设计中体现学校特色?学校先后邀请了成尚荣、彭钢、董洪亮、郝京华、骆冬青、高峰等一批教育专家和高校教授,与全体教师一起进行专题研讨,确定开发建设“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随后,专家又围绕“春江非遗文化”课程与学校整个如春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及课程的核心素养、性质、内容体系、实施方式、课时、评价等进行了具体指导。学校以课程纲要的撰写为抓手,对春江非遗文化课程进行整体性架构,为一线老师具体实施本课程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纲要的主要内容为:
3.由活动的开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研讨
一门课程的教育影响最终要通过教学活动才能辐射到学生身上,这是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教学性所决定的。“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校本课程,如何突显它的教学特性?无论是一开始点状的活动讨论还是后来每月一次的全校性系统教学研讨,每次活动都提前确定好主题,邀请常州市教育局、常州市教科院、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等单位的课程专家与学校24位非遗课程骨干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每次至少由一位教师进行非遗课程教学,以课例研究的方式围绕非遗课程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关系、各类课型的教学结构、如何备课、如何开展课堂交往、如何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课程的育人实效发挥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4.由一门课程的创生到学校特色文化的彰显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只有与其他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融合才能实现它应有的育人功能。我们除了每周利用地方课程中的一课时进行专门的非遗课程教学外,还向所有学科课程渗透:春江童玩课程向体育课渗透,春江故事向品德与生活课渗透,春江人文地域向综合实践课渗透,春江农耕副业向科学课渗透,春江民风美食向德育活动渗透……。同时,我们还努力用春江非遗元素提升改造整个校园环境,学校“春曦园”地面有显示农耕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图,墙上有体现春江过去与未来的青铜浮雕“长江之春”,“春晖园”和“春华园”景观中点缀着本地特有的渔船、渔网、石磨、凉亭……这些既是校园非遗景观,也是儿童们课间休闲玩乐的场所。这样,“春江非遗文化”就不只是一门校本课程,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特色、一种文化。
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成果
从2010年10月开始,“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已经实施了6个年头,从一个场馆到一门课程到一种特色再到一种文化,本课程的实施已经渗透到学校课程顶层设计、课程整合实施、课程评价、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春江非遗文化深深影响着每一位师生成长,促进了学校的整体、持续发展。
1.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
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在推进“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地调整优化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如今学校围绕“有根新人”的培育目标,构建了“阅读与表达”、“思维与探究”、“品德与生活”、“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世界与未来”六大课程群。其中“世界与未来”课程群包括“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和梦想课程,共同指向“有根新人”培育目标的达成。学校课程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的校本特色,初步形成了“润泽和融”的课程文化。
2.明晰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的具体路径
为了让“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路径更加清晰,我们边实践边思考,在相关专家与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围绕本课程指向的学生核心素养――情感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形成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实施纲要。明确了课程的性质、课程实施的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同时也较为详细地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课程实施具体建议。为课程的规范实施、科学评价提供了较为具体的实践路径。
3.架构了“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内容体系
我们把“春江非遗文化”化为一个个故事、一次次亲历,每一节课按照“读―说―试―问―评”的结构进行设计与呈现。还把教材分为长课时教材(40分钟)和短课时教材(20分钟)两类,形成了涵盖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内容序列。我们还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的实施与学校各类学生活动相整合,形成了全学年共九次的春江非遗文化学生活动序列。
4.积累了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通过每月一次的系列教学研讨,逐步生成了非遗课程课堂教学模型――“诵、学、议、唱”,初步提炼出了认知互学课型、游学感悟课型、品赏体验课型、技能展演课型、视频赏析课型六大课型,同时在非遗课堂教学观课议课方面也作出了一定的尝试。在具体实施中,我们已经成功把“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向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进行渗透;每周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分别上选修课,学生按年段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项目去自由体验;彩陶、方言、春江美食、传统游戏、唱春……,这些课程都由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校内教师、民间艺人、家长义工施教,既保证了非遗项目建设的专业性,又充分发挥了学校、社区、家长、校外实践基地的教育合力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丰富了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的设计是决定一门课程能走多远的关键环节,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课程的实施评价:(1)对课程建设的评价。从学生喜爱程度、课程实施规范性、课程实施成果等方面进行优秀校本课程评选,并给予相应奖励。(2)对教师发展的评价。通过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每学期评出若干“非遗种子教师”并给予相应奖励,通过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发展。(3)对学生发展的评价。通过每月、每学期、每学年的“非遗金牌解说员”、“非遗小能手”、“非遗小达人”、“非遗故事王”等评选促进学生四大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充分发挥过程性评价的作用,我们也形成了三个较为成熟的展示性评价平台:第一是每周五的“如春舞台”,学生自我申报、自主展示;第二类是与社区和媒体共建的舞台,挑选精品项目定期展示,旨在弘扬“春江非遗文化”;第三类是每学年一次的“春江非遗文化节”,与六一儿童节整合,全面展示一学年来的课程实施成果。通过三类活动平台的创设,有力推进了本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儿童们也在知非遗学非遗过程中获得不一样的成长体验。
6.提升了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春江非遗文化”课程项目的实施不仅优化了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促进了课程整合实施的深度推进,而且也彻底颠覆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理念,学校硬件建设不再随意、不再被动。目前利用非遗元素建设整个校园,让景观含情、让墙壁说话、让场馆育人,使整个学校成为一个大的春江非遗文化体验中心的理念正得到切切实实的执行,课程资源不断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育人价值得到不断提升。
一是场馆育人。新建了一千多平方米的地球村,这是一个集科技体验、特色社团活动、标本展示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场馆,与“非遗馆”相呼应,通过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成为既有民族情怀又有国际视野的“有根新人”。把校门口陈旧的橱窗改换成了具有春江民居风格的文化展示墙,以学校课程建设、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三个板块的内容展示如春教育的自信与自豪。
二是墙壁说话。把原来的陈旧的电子显示屏改换成为“长江之春”大型青铜浮雕,展示了春江的过去与未来,既体现历史的厚重又有现代的多元开放,与学校的育人目标相呼应。把原来的鹅卵石路面改换成刻有“二十四节气图”的时光大道,展示春江地区“春种秋收”的农耕文化,每个节气图都刻有图案与谚语,学生乐于观察乐于朗诵,体现了与学生对话的儿童立场和课程资源意识。
三是景观含情。在校园绿化带中刻着“仁、诚、勤、孝、善、礼”经典故事沙雕――季札挂剑、程门立雪、卧冰求鲤、凿壁借光、张良搭鞋,生动演绎着学校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把正对校门的花坛改建成黑色大理石浮雕,一群具有“爱心、善心、慧心”的教师引领着“向阳、向善、向上”的如春学子在长江之水的滋润下共同成长,隐含了学校师生发展目标。
五、“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的困惑
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建设还存在一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如何取舍?
在课程目标的确定上,泰勒早就提出要区别“适合教育满足的需要”和“适合其他社会机构满足的需要”。如“唱春”不仅是春江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但对于小学生来说传承有一定难度,传承一定要在学校以课程的形式进行吗?传承一定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吗?我们是不是应该把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课程实施的育人目标?还有其他如春江曲艺的学习、春江方言的学习等,从课程建设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放弃什么?突出什么?……学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讲比怎么学更重要,对于课程育人目标的舍取需要一线教师的智慧判断。
2.如何包容?
实施“春江非遗文化”课程,如何兼顾占学校二分之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务工子弟的“乡愁”?在分享一个个春江故事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讲讲自己家乡的趣事?在学习春江方言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老家的“土话”?在体验春江美食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他们带点老家的“味道”?……面对多元文化,如何做才不是“侵略”而是“包容”?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一种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 传承 改革
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以往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研究还较为肤浅,对于高等教育的公共艺术课程而言,对其研究应该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然而,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了解到,从学校的总体重视程度,到教师的教授,再到学生的学习等各个环节,都不能与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相适应,也不能满足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显得十分迫切。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公共课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渊源悠长,其中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并且就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如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与实践的形式;形式多样的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知识体系,以及民间传承下来的各种各样能工巧匠的绝技、绝活,还有千古传承文化工艺、实物与文化场所等。可以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在世界位居前列。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畴
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56个少数民族文化各具特色,文化生态和艺术资源非常丰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量之多且独具中国特色,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所难以媲美的。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方面:1.口头传承。是以语言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口传民间文学、口传语言文字、口传濒危神话谣谚故事等;2.表演艺术传承。是以音乐、舞蹈、戏曲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民间地域性很强的曲艺、音乐和舞蹈等;3.民俗传统。是以民间活动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礼仪、节庆和游戏等;4.天象干支传承。是以天、地、人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天文、地理、医药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等;5.手工艺技能传承,即以美术手工和制作技艺等为文化载体的传承形式,如传统生产、制作技艺等;6.各类文化和自然保护区域等。
(二)高校公共课程教育应担负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我们仍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改革,这对高校教育是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之举。因此,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野下,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是改革和创新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正处在全面深化的时期,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培养相关人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当务之急。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高校公共课程改革
(一)公共艺术课改内容
高校需要重新认识公共艺术教育,改变传统的单一授课模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融合其中,提高其所占比重。要创新教学方法,提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兴趣,并主动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活动中去。
公共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推动力,亦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高校要想在根本上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就要摆脱传统的教学体系结构,研究公共艺术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永久传承下去。
从教学内容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提供给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教学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所代表的时代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让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教育,能够更直接地让学生接触到我国的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时俱进,提升文化内涵是十分必要的。艺术教育也要与时代文化和人民需求融为一体。在传统课程中加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会提升学生的感知力,而课程中的互动模式也能让学生更快、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传统课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融可以突破文本形式教学的障碍,且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公共艺术课程本身就是要向学生宣传公共责任,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优秀品格。公共艺术教育可以和各个学科相融合,针对不同的情况,各个学科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设课程,使其在不同的环境中都有效传承。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时要强调地方特色。文化的不同所带来的课程效果也不同。文化教育能够增强民族归属感,使公共艺术教育更加完善。地方文化特点可以引导出学生内心的自豪感,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基础。
(二)公共课程的改革目标
首先要创新教学模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程水平整体提高,同时让优秀的师资力量与文化资源相结合,制定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计划,突出课程特点。教师在授课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解,或者在课外进行相关内容的体验,以达到传承非遗文化的目的。
其次,在对非遗文化的教学中要将实践放在首位,创新课程内容,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与展览,深入了解文化内容与文化现状,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高知识水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在教学中,为了保证多样性,要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公共艺术课程中涵盖的学科要保证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爱好和需求。
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寻找机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创新型的教育模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合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天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对相关企业的调研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遗文化的深刻内涵。
结语
总而言之,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中,公共艺术教育应该进行课程的创新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要将非遗文化产业发扬光大,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刻内涵深深地印到每位学子的思想之中,落实到他们生活和学习的践行之中。
(注:本文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等艺术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传承与拓展”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G2014010838)
参考文献:
[1]魏娜.试论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J].职业技术,2014(8).
[2]田中娟.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14(4).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4.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创业。争取川渝两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机构落地**,评定资格、享受政策等互通互认。对标《**区人才兴陶十一条》制定实施非遗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相关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入驻人才学习深造、支持人才团队参赛参展、支持非遗大师带徒传艺、支持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吸引周边地区品牌非遗文化产业入驻**。
《伊斯坦布尔宣言》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每一个民族和群体保护了自己本土文化的独特性,也就是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同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深地根植于民俗民间艺术文化中,承载着民族情感、道德传统、民族特征,是一个国家和城市的内在精神基因和根基,是凝聚和延续精神文明的土壤与血脉。
然而,在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负载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掌握民间艺术和技能的艺人日益减少,使民族“文化记忆”中断的概率增加,使传之已久的口头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遗忘、遭损坏、乃至消失的危险境况。这种情况,无疑已成为每一位精神文明工作者的心头隐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和标志,只有植根于人民才有生命力,只有与青少年结合才会有希望。因此,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的传播和教育,对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6月21日,“我们的节日——端午”海淀区“青少年非遗大课堂”端午展示活动在海淀区西玉河小学举行。端午节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在西玉河小学开展已久。学校多年来一直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今年是学校第9次开展端午节集中展示活动。活动中,同学们用粽子制作、旱地龙舟赛、传统剪纸、服饰走秀、中华酒文化介绍、中华传统医药文化展示、茶艺表演等多种活动充分展示了中华端午文化的魅力。
在观看完表演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小手拉大手,携手护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斑斓
海淀区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在市区发展的有机更新中,不仅注重科技创新带来的高度辐射力,还从精神文明层面着手,注重增强文化遗产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注重发挥文化遗产对城市精神的塑造力,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调和力。
多年来,海淀区一直致力于加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从而凸显特色文化风貌,塑造城市之美,提升城市之神。
如今,海淀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目前统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190多项,其中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50多项,近30项进入北京市级名录,7项入选国家级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全部十个类别,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如“扑蝴蝶”是海淀苏家坨镇后沙涧村一带流传至今的一个民间舞蹈项目,最早出现在南宋江浙地区。海淀扑蝴蝶源于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庆典上的一次民间歌舞表演。西北旺“少林五虎棍”创建于光绪24年,是西北旺皇会中的一堂会,经过15代相传,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五虎棍以少林武术为基础,包含套路棍、摆阵、引阵、打阵、破阵等,械斗形式不一,时而单打独斗,时而对打群斗。“花样空竹表演”集游戏性、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于一体,能锻炼四肢、健脑益智、舒筋活络、增强心肺功能和身体协调性,如今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面人郎面塑”艺术集美术、雕塑、服饰、化妆及造型艺术为一体,每创作一件作品就需付出艺人的智慧与心血,因此具有较强的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并对研究老北京民俗民情具有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曹氏风筝工艺”融民间文化、宫廷艺术、南北扎制技术的精华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拟人化的“扎燕”更凸显了北京特色。
大手拉小手 携手护非遗
近年来,让非遗走进青少年课堂一度成为被关注的话题。针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李延声曾建议,应增强全社会的非遗文化保护意识,尤其应将非遗文化保护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作为全国先锋科技聚集地的海淀,这次也勇争潮头、敢为人先,在北京市率先开展了“青少年非遗大课堂”系列活动。
早在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施行,这一法律框架性地对非遗在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问题做了规定,对非遗建构传承模式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海淀区开展非遗在青少年中传承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很好的政策背景。海淀区文明办经过调查研究,最终确定“青少年非遗大课堂”活动为2012年海淀区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模式之一,计划全年陆续在西二旗小学、西玉河小学等10所学校,开展皮影文化课堂、端午文化课堂、曹氏风筝文化课堂等活动项目,以普及讲座、实地参观、动手实践、观摩演出等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扩大非遗感染力和影响力,还将在今年10月开展非遗大课堂成果集中展示活动。
同时,为了在演出内容、形式创新上下功夫,增强非遗项目的时代感和凝聚力,海淀区文明办正积极与文化委、教工委等有关单位协调,尝试将传统技艺和动漫、影视等产业相结合,推陈出新,以“大手拉小手、携手护非遗”为主题,让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在孩子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关键词:非遗;数字化;保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是对非遗“生命力”的明确与强调。”换而言之,非遗是基于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精神传承,以代际性和活态性、情境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依据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并发展,为社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而在此基础上,数字化技术的衍生,不仅是对非遗生态及观念的改变,更是以外在存储或宣传的方式,彰显非遗的可能性、合法性,这既是对非遗生命力的诠释,又是非遗保护的必经趋势。
一、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分析
1.含义
顾名思义,非遗数字化保护是指:利用数字采集和存储、处理、展示与传播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转换、再现以及复原等操作,将其演变为数字形态,并通过新视角的诠释和解读,以新方式的保存为基准,对其加以合理运用,用以从源头上达到非遗保护及传承的目的。
2.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2011年6月)中,第13条明确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除依法应当保护的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信息应当公开,便于公众查阅。”该项法律的颁布,是在法律的角度上对非遗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强调。此外,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的启动,是依据数字化技术,将非遗予以全方位保护及传承。例如:陕西和等地非遗数据库的创建,为其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奠定有利基础。
3.保护技术
传统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虽可对非遗予以传承,但因对其的“伤害”,逐渐被现代技术所取缔。如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主要采用非遗图像、音频与文字记录的方式,以“虚拟再现”的层面,构建非遗数据库,这是当前非遗保护的核心策略、关键手段。其中,非遗数字化技术包含保存与存档技术、虚拟再现技术、构建数字博物馆。
首先,保存与存档技术。信息获取作为非遗数字化保护存档的首要内容,是以高精度扫描仪、相机为辅助,经非遗信息采集和编辑工作的开展,将其演变为数字化格式,便于光盘和硬盘等介质的存储,以此达到非遗安全且长久保存的目的。其次,虚拟再现技术。通过数字摄影、虚拟现实以及三维模型等技术,将非遗于还原的前提下创建虚拟情境,尤其针对濒危非遗数字化保护工作,借助虚拟复原和多维度演示等层面,实现针对性保护、传播的目的。最后,构建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是对非遗信息的整理加工,以数字化系统的辅助,对信息加以分类编辑后,存储至数据库,便于用户选用链接、搜索等形式对非遗信息资料的快速查找。
二、加强非遗数字化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1.优化建档方式
数字化保存及记录工作的开展,是非遗保护的关键措施,具体可从以下几个层面予以实现:其一,非遗文献和图片、影像与碑刻等资料的整理,以数字转化及存储的层面,构建非遗文献数据库;其二,非遗实践工具、场所及产品的记录,以文字、图像和音像等格式差异,将其分类储存;其三,结合数字化技术的运用,时刻关注非遗动态实践,依据动态立体、高清记录的层面,对其予以全面性存储。
对于传统非遗保护方式而言,数字化保护具有存储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广泛的优势。其中存储灵活:鉴于数据存储载体、容量以及格式的逐步优化,非遗数字化存储俨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既是对非遗存储空间、成本以及管理等流程的缩减,又可为非遗盘活创造条件;传播迅速:经电子存储,非遗信息传播、复制、编辑等效率得以全方位提升;应用广泛:数据分析、统计和查询、检索、加工与应用等均对非遗资源予以多元化利用。
2.优化宣传模式
相较于非遗数字化存储,其宣传工作也以资料、器具和实践等层面获取相应的非遗记录信息,但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是以展示、展演与展览等为辅助,通过向外来者、拥有者、传承者间的非遗信息宣传,促使人们达到非遗保护警示的作用。由此可见,在进行非遗数字化宣传工作中,若要从根本上达至最佳宣传效果,则应对其数字化宣传的特性予以全方位明确,即是对传统非遗保护展示、展览等模式的突破,更是其跨族群和跨时空宣传的根本;打破非遗静态和平面展示的局限,如借助数字化技术,优选3D虚拟技术和高清扫描技术,将非遗予以立体化及动态化实物综合展示的背景下,落实跨时空传播的真正内涵;以单向展示和宣传为基准,结合人机互动、体感技术等技术,逐步强化非遗数字化宣传体效果。
3.优化传承措施
非遗教育和传承是其保护工作的核心宗旨,即主要利用传承者间的精神交流,如心授、言传身教等手段,配以文字或图像的传承手段,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但是,伴随数字化技术的系统化介入,非遗传承周期明显缩短,提升传承效果。再者,非遗传承在于对“术”、“道”的统一,如“术”代表非遗传承技术和工艺、仪式等;“道”则代表非遗传承的内容,常见传承技巧和技能、传承信仰与观念。对此,非遗数字化传承,应在“术”、“道”传承的基础上,对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模式予以全面思考,用以达到传承者心理变化、创新特点揭示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非遗作为民族“记忆”,其非遗保护、开发工作则属于人们不容忽视、义不容辞的责任。数字化非遗保护,是通过新保护路径的开辟,融合非遗保护、文化发展等活动,构建新型非遗传播、传承新趋势。总之,笔者建议人们应在非遗保护中,高度关注数字化技术的运用,结合对非遗保护内容的全面解析,将其数字化保护工作落实于实处。
参考文献:
[1]卓么措.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8):225-227.
[2]姚顺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青年时代,2015(20):59-59.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河北省 非物质文化遗产 外宣翻译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的燕赵文化以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作为走向世界的桥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对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翻译的研究工作,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另一方面,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突出了传统特色文化价值与魅力,促进了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提高我省国际影响力与综合实力,为建设精品旅游项目提供实践指导。
1.相关文献综述
目前,中外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文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第一,侧重翻译技能与技巧的应用,如选择翻译规范程度、译文质量与认可度、翻译人员个体差异对文化内容的影响等;第二,以语言实际使用为契机,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功能与特点,结合具体语境,采用辩证的方法展开外宣翻译。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翻译应将归化和异化策略统一。第三,基于目的文化产业的实际,注重体验式外宣翻译。例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翻译,常常采用易于读者接受与认同的目标语,在译文中体现原文化的思想。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和翻译多为宏观研究,从翻译实质、目的和技巧的角度阐释翻译问题。注重翻译策略的同时却忽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本文借助西方学者提出的归化、异化等翻译策略和相关翻译技巧等研究成果,从语言和文化差异出发,研究跨文化视域下的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具体分析翻译中出现的不同文化信息问题。
2.跨文化意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的体现
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或项目名称的翻译集中体现跨文化意识。作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河北省拥有大量文化遗产,无论是保定直隶总督署、邯郸赵王城遗址,还是吴桥杂技、衡水内画,无一不饱含古今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其中许多名胜古迹的名称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常常与朝代名称或历史事件相联系。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存在较大差异,简单直译或仅从字面的解释难以达到预期反应和效果,不易被理解和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译者需保留中国文化本色和非遗项目的异域特色,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展示历史典故,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海外宣传与传播。
此外,跨文化意识还应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本的语言描述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资料所涉及的历史人物与事件描写多引经据典、措辞华丽,语言概括能力较强。翻译时,译者选择文化词汇应考虑目标语读者不同的思维习惯及审美心理,在介绍历史人物时,可适当补充人物背景介绍,通过意译方式使目标群体更易理解并深入了解中国历史。针对不同文化间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译者在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信息时需将跨文化意识渗透其中,巧妙避免跨文化冲突,实现译文与原文的动态对等。
3.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翻译现状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协同发展的深入和“一带一路”的提出,河北省的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际性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在我省举行。全省各地、各级政府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与县域文化产业布局,实施“一县一业”策略,打造出例如吴桥杂技、曲阳石雕等一系列县域文化品牌。我省源远流长的原始、古朴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众多内容丰富的原生态宣传活动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学习,仅张北县草原摇滚音乐节就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万观众,外宣翻译在县域文化产业中的作用进一步得到提升。然而,翻译作为解决语言障碍的工具与中外文化沟通桥梁,在此领域却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课题组收集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其中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资料没有外宣译文,只有少数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料介绍外宣英译,如蔚县剪纸、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通过实地走访与调研发现,各地举办大型宣传活动时,翻译工作一般由外聘译员完成。尽管外请译员具有丰富的语言文字翻译经验,但对民族、民俗文化却了解甚少,不能完全理解并表达文化遗产的深层含义。由此可见,当前我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还远远不能满足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的要求。
4.外宣翻译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并未充分重视现代化翻译手段与应用平台在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过程中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河北省文化产业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对于河北省非遗文化产业项目阐述、背景介绍大多单一使用中文。例如,集中展示河北省多种县域民俗文化的电视宣传片中,大多数都只有中文介绍,并未配有英文字幕或制作英文版。在网络广泛使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使用互联网了解河北省文化旅游项目并将其作为其旅游、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目前除部分县域文化产业项目在其官方网站上设置了英文模块外,部分文化产业项目并没有相应介绍。例如,河北新闻网对于河北省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但并没有相应的英文介绍,这将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产业对外开放的又一瓶颈。
二是河北省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与文字资料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的大量需求。从项目组收集到的外宣翻译资料的数量和质量来看,非遗文化产业对外宣传翻译工作不容乐观。外宣翻译需求和现有高水平外宣翻译人才数量不成比例,文化产业专业翻译人才稀缺。项目组走访了文化局、旅游局、博物馆和一些民族民间艺术品销售种类比较丰富的商铺后发现,采集到的多是一些不利于保存的零散资料图片或是对某一类艺术品的笼统介绍,无法深入艺术品发展历史、制作工序、工艺特色、文化价值等细微方面。甚至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只是简单的名目列举,缺乏详细的文字描述。编辑成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物较为有限。目前尚未实行有效的外宣翻译人才引进机制支撑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导致大量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的外宣翻译中存在漏译误译现象。例如,在对于河北省著名红色旅游景区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的网络宣传中,虽然在其官网上设置相应英文版快,但与中文介绍进行对照,其内容被大幅删减,外宣翻译过于简单,未能详尽介绍其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是在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外宣翻译中,未能充分重视跨文化意识的作用。中西方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译者采取的翻译方法策略不完全符合翻译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语言氛围中,相同词汇可能产生不同的语言联想,所表达感情会有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多局限于语言本身,表达方式受制于汉语思维模式的束缚,没有对原文隐含信息深入理解,忽略背后文化内涵,导致原语文化词汇处理不当,译文过于片面,不够简洁规范,错译、漏译等现象时有发生,欠缺对目标群体思维、文化等审美差异的考虑,不能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影响译文的信息传递。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可以归纳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中,由于译者知识面和专业素质有限,或缺少相关可供参考的工具书,或在此领域没有可咨询的专家,在未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文化信息的情况下,对其没有处理或处理不当造成文化误译;从语言表达角度上,因文化空缺造成文化词汇不对应,或是在翻译旅游外宣文本中的文化信息时使用了不恰当的翻译策略或方法,这些都会导致文化误译现象的出现。
5.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
首先,充分认识到外宣翻译在提高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开放程度和发展水平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利用网络平台不断丰富外宣翻译形式和手段。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英文版)建设要注重内容的全面性,采用超链接技术适当添加背景介绍或注释解释,搭配地图、视频、公文等内容。在介绍项目本身的同时,阐述项目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发展历史。通过开通公众平台或社交媒体向海外介绍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县域文化产业项目相关宣传网站上设置英文模块,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外宣翻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制定相应评定体系和质量标准,杜绝误译现象。
第二,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现状,更离不开我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应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编写、出版,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学者展开深入调研,进行文化遗产翻译研究,开展各种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研讨活动,探索出一套适合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标准。由政府主导,对现有的英文翻译资料给予纠错、更正,组织相关部门专门负责翻译工作和译文质量的审核,请专家和学者一起研讨难度较大的外宣资料翻译。
第三,省内各高等院校重视外语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应考虑地方因素和地方特色,不仅要重视语言知识、翻译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民族文化知识教育,开辟民族文化知识课堂,结合地区对外翻译宣传的实际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摸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能真正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解决专业翻译人才紧缺问题。
最后,培养跨文化意识,坚持“文化自觉”的原则,将归化和异化有机结合。在翻译过程中,理解原文所处文化背景及情感倾向;积极了解外国文化、语言习惯、价值观念和受众的思维模式。在内容上,忠于原文文化内涵;在语言翻译层面,遵循目标语言语言习惯和习俗,能够准确传递原文信息。
综上所述,作为河北省向世界展示民族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文化产业对外翻译工作的研究,不仅为政府相关部门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与智力支持,而且以旅游为媒介既能有效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壮大,彰显其独特魅力与人文价值,更能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增强我省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具有非凡的实践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Bell,Roger T.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2010.
[2]胡兴文.中国文化走出去――面向受众的翻译出版路径[J].中国出版,2014(9).
[3]赵春丽.河北省文化产业外译对策研究[J].海外英语,2014(3).
[4]卢小军.国家形象与外宣翻译策略研究[M].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
我国旅游资源丰富,是世界旅游资源大国之一。近几年随着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据统计,2015年,我国国内旅游突破4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然而,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纪念品,却是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数据统计,世界旅游发达国家旅游购物收入已占旅游总收入的40%至60%,而我国该项指标较低,2012 年,我国入境过夜游客花费构成中,购物费占21.2%。由此可以看出中外旅游购物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距。本文以作者在澳洲访学为背景,通过对澳洲旅游纪念品的分析,总结出澳洲旅游纪念品的相关特征,并为我国旅游纪念品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澳大利亚旅游资源概况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四面环海,是世界上唯一国土覆盖整个大陆的国家。澳洲国内资源十分丰盛,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和“骑在羊背的国家”。不仅如此,澳大利亚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之本国独特的动植物和醉人的大自然美景,使之被称为“大洋洲上的旅游天堂”。
二、旅游纪念品的特征性分析
旅游纪念品在旅游产业和游客旅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旅游商品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能反映旅游地的特色,浓缩了地域和民俗风情,沉淀着旅行者的记忆。同时,旅游纪念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缩影,购买纪念品也是旅游活动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对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对于整个旅游行业都意义深重。澳大利亚旅游业依托于本地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深受来自各国游客的喜爱。这也是旅游纪念品成为澳洲旅游产业收入的高增长点的主要原因。笔者通过对澳洲旅游纪念品的分析,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点特征。
(一)纪念品的多样性
旅游纪念品种类的丰富程度越高会给游客提供越大的选择空间,也会直接影响到游客们的旅游购物。著名景区的游客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或者世界各地,单一的旅游产品很难满足中外旅游者的需求。以澳大利亚旅游纪念品为例,澳洲旅游纪念品丰富多样,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这也是促使澳洲成为旅游购物输出大国的主要原因之一。澳大利亚旅游纪念品不仅包含了日用品(钥匙挂件、水杯、文化衫、帽子、羊毛被、UGG等),手工艺品(毛绒玩具、树皮画、原住民手工艺品等),还包括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都非常受游客们的喜爱。
(二)纪念品关联性
旅游纪念品和旅游目的地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旅游纪念品作为一种旅游地“象征性的符号”,既可以重现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又可以进一步宣传目的地。可以反映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脉络、民族风情、社会历史、、自然风貌等。事实证明,旅游纪念品关联性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也增加或降低了纪念品的种类,澳大利亚旅游纪念品主要与其本国动植物、食物及文化相关联。
1.动物关联
澳大利亚拥有其他国家少有的独特动物:考拉、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这些动物都深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也为澳洲旅游增添了不少特色。因此,澳洲将这些本国特有的动物形象做成毛绒玩具,文化衫,手提包等各种旅游纪念品。同时,澳洲很多野生动物园和国家公园也是以这些动物作为主题来宣传澳洲旅游。
2.食物关联
澳洲是农业高度发达国家,是全球第四大农产品出口国,也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澳洲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在澳洲旅游购物中,夏威夷果、Tim Tam巧克力饼干、当地产牛轧糖都是游客们的必购品。澳洲的奶制品也是游客们认可度比较高的食品,尤其深受中国游客的追捧。
3.文化关联
旅游纪念品的消费,本质是一种文化符号消费。很大一部分游客出境游的原因都是因为被异国文化所吸引。将旅游纪念品与旅游目的地文化相结合,也是旅游纪念品的特色。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年轻的国家,看似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可是其多元文化的包容性也吸引了不少眼球。另外,澳洲非常重视当地原住民(土著)文化,大力推广澳洲土著艺术纪念品,例如土著的木吹乐器、回飞镖、树皮画、艺术陶瓷等都可在澳洲任何一家礼品店购买到。除此之外,澳洲还很重视对本国文化的宣传。印有澳洲国旗、国徽、地图的国家象征手工艺品也是澳洲旅游纪念品的特色之一。
(三)纪念品品牌化
品牌无论在市场营销理论体系中,还是在企业、消费者的实践活动中均占据重要地位。旅游纪念品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能构建和完善品牌框架,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则能有效地促进旅游购物的发展。例如澳洲旅游纪念品中,比较受游客青睐和认可的品牌有:Jurlique,Aesop是主要打造纯天然植物精华的化妆品品牌;Penfolds, Jacob’s Creek, Yellow Tail等为澳洲本地著名的红酒品牌;Swisse、Blackmore、Ostelin等是澳洲著名的保健品品牌,这些品牌不但为顾客们所熟知,而且在游客们心中拥有很高的信誉度。很多游客去澳洲旅游,都会特意购买这些品牌的产品使用或当礼品赠与亲友。
(四)纪念品地方性
旅游纪念品的本质特征是地方特色,或称地方性. 它是一种地域的相对优势,取决于旅游者居住地与目的地在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情况的对比。地方性也是旅游纪念品的核心内含之一。因此,澳大利亚也在努力打造能够代表其国家和城市的旅游纪念品。例如,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以及本国独特的动植物都具有浓郁的当地文化和地方特色。不仅整个国家注重旅游产品的地方性,一些城市也在努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纪念品。例如塔斯马尼亚的薰衣草小熊,曾经也是风靡中国的最受游客喜爱的纪念品之一。
三、澳大利亚旅游纪念品发展的可借鉴之处
我国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融入到旅游o念品中,可以促进我国旅游纪念品发展。同时,针对纪念品行业的发展问题,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纪念品开发的经验和方法,开发出符合我国国情,并适合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纪念品产业发展道路。
首先,纪念品的设计和开发应突出地方性特色。游客购买独具地方性的旅游纪念品主要因为被当地的地域风情所吸引。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旅游产品也被看作是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缩影,是宣传旅游地的一张名片。我国疆域辽阔,民族多样,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这些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如能将纪念品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则会进一步推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其次,将非遗文化融入到纪念品开发中,不仅是一个产品的创新,也有助于宣传我国非遗文化资源。其三,纪念品有很强的关联性,将旅游商品与我国自然风景(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自然景观),动植物(熊猫、金丝猴,梅花、牡丹等),食物(中国特色小吃),历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也是发展旅游纪念品的重要手段。最后,虽然很大一部分旅游纪念品价格都比较低廉,但是仍然需要有品牌的支撑。国内有些景区都是将卖场包出去,只顾门票收益而忽视了纪念品的销售,导致商户卖山寨版或者低质量的纪念品泛滥。事实证明,好的品牌可以有力的宣传旅游纪念品,从而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低质量的纪念品不仅仅起不到宣传作用,还会使游客对旅游地产生负面印象。严格把控纪念品质量,树立良好品牌形象,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四、结语
关键词:江苏剪纸;非遗民间剪纸;传承;问题;策略
一、前言
民间剪纸是我们生活当中接触最多的文化遗产,它是一种在特定生活环境下的民间艺术,和区域内的风俗习惯、传承文化有很大的关系。江苏的非遗民间剪纸艺术从传承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四个阶层:第一阶层在2009年,扬州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阶层徐州剪纸、南京剪纸等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列;第三阶层是对准许进入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保护行列;第四是常州周氏剪纸、湖塘剪纸等多家剪纸世家,被纳入江苏区级保护名单。
二、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民间剪纸艺术作为我国传统艺术之一,它并不是独立的存在,是结合我国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民间剪纸的内容是由传承的民俗风气、历史的重要变革等决定,通过艺术学家、文化学家等对江苏剪纸艺术做出有效的研究。从地区剪纸的艺术特色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传承现状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江苏剪纸艺术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对加强人们的江苏民间剪纸知识有重要的作用。
(二)现实意义
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是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事物的功能是决定事物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民间剪纸艺术的实地调查发现,江苏当地的剪纸艺术具有非常独特的人文价值,在经历江苏当地民俗文化的熏陶下产生,是当地先辈们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是江苏人民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民族价值。德国有位著名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利用价值来思考世界”“价值是生命的体现,没有价值生活便没有意义”。通过对剪纸艺术的研究,加强相关部门对剪纸艺术的重视程度,提升文化传承的保护力度,充分体现剪纸艺术的文化价值。
三、江苏剪纸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力度不够、公众认知度不足
现如今江苏剪纸艺术已经被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但是由于江苏的剪纸艺术风格较为简朴,不如江苏的玉雕、陶瓷等艺术被人们所广泛接受,导致很多江苏人对于剪纸艺术知道甚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江苏剪纸艺术的存在,只有一些去过江苏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人才对江苏剪纸有所了解。可以看出,江苏当地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程度严重不足,虽然不能直接反映出国内所有人对于江苏剪纸艺术的认知,但从某种角度来说,江苏剪纸的认知程度偏低。
(二)传承力量不足,缺乏有力支持
江苏剪纸作为我国历史的文化遗产,它见证了江苏地区手工业的发展和兴衰,但从我国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正在面临后继无人的地步。从我国剪纸博物馆当中对江苏剪纸传承情况来看,江苏剪纸作为我国非物质遗产已经延续很多代,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剪纸大师,继承了剪纸的传统文化。现阶段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发生很大的转变,受到社会商业氛围的影响,很少有人能够以淳朴的心态来面对剪纸艺术,没有强烈的民族传统文化观念,这也是为什么江苏剪纸传承困难的重要因素。
(三)种类单调,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
江苏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但拥有江苏剪纸,还有着丰富历史的玉雕和漆器,这些文化产品因为具有独特的风格,被绝大多数年轻人所接受,和江苏剪纸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以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政府对于玉雕的发展和实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人员,其产品种类覆盖到很多行业当中,并且已经逐渐形成了相关的产业链。而江苏剪纸艺术,除了在一些旅游景区拥有一小部分的剪纸旅游文化产品以外,将江苏剪纸元素创新设计于文创产品中还是较少,尤其将其运用于服装设计中更是少之又少,旅游者最多就是出于新鲜感和留作纪念,买几幅江苏剪纸回去。由于江苏剪纸艺术传播的单一性,导致剪纸技艺没法融入年轻人的生活,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仅仅通过旅游品售卖的方式没法将江苏剪纸的文化特色展示出来,这同样是阻碍江苏剪纸传播的重要因素。
四、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策略
(一)政府加大投入,建立人才传承机制
江苏剪纸艺术不能再作为维持生活的手艺,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它的生长土壤一直在减少,大部分产品都能通过机器进行大批量生产,而剪纸艺术则无法实现。因此为了保证剪纸手艺人的生活,政府需要加大对民间艺术的投入,从而保障剪纸艺术的传承,避免出现因为生活问题导致剪纸艺术人才流失的现象,这里的人才不单是指剪纸手艺人,还包括剪纸设计者和剪纸研究者。1.整理剪纸技艺在古代,剪纸艺术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很少通过纸笔进行传承。当前一些手艺人的年龄都偏高,很多传统手艺都面临着失传,这就需要政府成立专项资金,对传统手艺传承进行收集和研究,从而达到传统手艺能够持续的传承下去,并且对传统的手艺资金做到定期的保养,加强保护力度。2.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政府在加强剪纸艺术的传承过程中,要深入了解老传承人的生活,成立专项资金,专门用来回收老传承人的剪纸作品,从而达到鼓励的效果。政府并且要加强培养剪纸艺术的继承人,在学校选取一些应届毕业生,作为剪纸艺术的接班人,并鼓励老传承人大量收徒,这样才能够将传承工作有效的进行下去,避免一些年轻人因为受到外部原因的阻碍,放弃剪纸艺术的传承。3.保护好知识产品,加强理论交流鼓励剪纸艺术人进行创新,对于老艺术人创作的精品国家给予回收,并给予一定的资金,将剪纸艺术作为大众学习的途径。加强对剪纸艺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在剪纸产品当中标准相关的标识,并且可以定期举办中国剪纸艺术交流大会,邀请一些剪纸手艺人对剪纸技术进行探讨和交流,为剪纸艺术提供重要的交流平台。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产业链
当地政府文化部门和博物馆要加强江苏剪纸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江苏的剪纸艺术,通过网络平台、电视媒体等方式,增加传播的途径,并且定期举办江苏剪纸艺术节,对江苏的剪纸艺术进行展示,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剪纸艺术。在产业链方面,政府部门应该为剪纸作品提供优质的服务,不但包括剪纸作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还要对拥有剪纸元素的设计品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借鉴其他地方的宣传营销方式,创立适合江苏的剪纸艺术传播,比如在卖剪纸的同时,可以将剪纸和人们的日常用品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对江苏剪纸做出别样的宣传,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三)产学研结合,走进大众生活
江苏剪纸艺术想要得到完全的传承,其核心作用还在人民群众。只有提高人们对于剪纸艺术的认知,才能做好传承方面的工作,政府应该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优势,将三方面的优势结合在一起,政府作为领导者的角度,来为江苏剪纸艺术的传承提供重要的帮助,加强江苏剪纸艺术的创新能力,倡导对其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再将剪纸文化元素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创新地设计出符合现代年轻人审美的国潮风文创产品,加快剪纸文化艺术的传承。
(四)建立有效运行服务机制,深入开展各项剪纸传承实践活动
1.行政计划运行机制这种机制主要是将计划和行政两种手段有效的结合。江苏将省级以上的非遗剪纸的传承保护都已经融入当地政府非遗保护计划当中。据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文件有明确规范,在2025年,我国非遗传承基地不得少于100个,在扬州的剪纸文化遗产保护当中,对十年内的保护目标以及分期目标任务有明确规定,建立了健全的扬州剪纸保护机制,最终实现了数字化管理融入资源共享工程当中,成立专业的文化遗产保护队伍和志愿者队员,加强宣传扬州剪纸文化,促进扬州剪纸的传承。2.指导服务式运行机制江苏省以及其他省份已经逐渐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这个机构不但拥有一定的行政权力,还是一家良好的服务机构,主要是为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近年来,对扬州剪纸保护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和旅游景点等部门合作,展开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直播平台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要能够将江苏剪纸艺术融入直播当中,让直播平台作为传播江苏剪纸艺术的重要途径。让一些比较偏远地区的人们也对江苏剪纸艺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将江苏剪纸艺术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五、江苏非遗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保护研究总结
随着时代不断的发展,江苏剪纸和一些其他的民间艺术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发展,导致部分民间艺术状态下滑,甚至出现非物质遗产消失的现象。特别是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年轻人更喜欢独特的艺术,并且艺术之间出现互相抄袭的现象,给具有独特特征的剪纸带来严重的影响,部分剪纸正在逐步处于同化的状态,失去了剪纸原本的意义,因此对于剪纸非遗文化的保护已经势在必行。优质的民间艺术不但能够提升人们的审美观念,而且能够加强不惧艰险精神的体现,具有非常高的民族价值。
参考文献:
[1]牛乐,王京鑫.乡村文化变迁中原生态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以甘肃定西“锸颗子”剪纸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7(1):8-12.
[2]方琳宇.浅谈剪纸艺术在艺术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以福建剪纸为例[J].福建商学院学报,2020(5):70-75.
[3]张莉.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阈下民间剪纸艺术的活态传承研究:以山西剪纸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22):40-41.
[4]欧阳超英,赵晶.新时代下剪纸艺术中的匠心精神:以非遗传承人冯石萍的剪纸艺术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103-104.
[5]王沈策,刘瑶,员林.基于地方高校设计教育的湘西苗族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策略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1(4):55-59.
[6]周广超.滨州剪纸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滨州学院学报,2019,35(1):56-60.
[7]贾娜娜.民间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研究: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28(2):59-63.
[8]张志如.传统民间剪纸艺术的现代传承:兼论非遗传承与艺术教育的融合[J].公关世界,2020(21):20-23.
[9]闫慧芳.口述史语境下的传承人释义与保护:基于山西省“武氏剪纸撕纸艺术”的考察[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544-551.
赛珍珠引领铁观音回归传统
(记者黄凌燕 通讯员林荣溪)很多时候,引领潮流的是快节奏的都市。紧临香港的深圳,某种程度上是中国的一个流行风向标。6月29日,赛珍珠品鉴会在深圳举行,受到深圳政商名流、国际友人等高端人群的热捧。这一场名茶与名流的邂逅,碰撞出了一见如故的默契:舒缓宁静的铁观音茶道精神,深厚的非遗文化和历史积淀——精耕深圳19年,特区第一茶叶品牌,注重品饮与心灵享受的八马赛珍珠,早已在快节奏的都市形成势不可挡的又一种潮流。
传统销区传统口味,八马浓香铁观音深圳深耕19年
茶叶是我国的举国之饮,广东是我国茶叶主要生产、贸易和消费集散地,人均消费茶量居全国最高,坊间流传着“福建人种茶、广东人喝茶”的说法。
在广东茶文化的辐射下,深圳这座移民城市已经开始形成爱喝茶、喝好茶、喝品牌茶的浓厚氛围,深圳高端人群对品牌茶更是厚爱有加。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人对茶的理解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品饮感受上,茶能带来的精神享受,以及茶的养生作用更让他们推崇。
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圳罗湖区经发局、总商会、深圳市报业集团等单位携手八马茶业共同启动深圳茶文化推广征程,并以“香满鹏城·幸福深圳”为主题拉开序幕。本次茶文化活动特别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为广大深圳市民解读茶文化的精髓,并举办八马赛珍珠品鉴会,让深圳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享受茶文化带来的双重魅力。
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在致辞中说,八马茶业于1993年于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店,19年来,八马品牌凭借优异的品质、出色的服务,成为深圳老字号,跻身深圳连锁20强,目前已经在深圳拥有近200家连锁店,稳居深圳第一茶叶品牌。作为与特区共成长的茶叶品牌,八马已经深深扎根在深圳这片沃土上,与深圳市民结下了永恒的情缘。此次在深圳隆重举办赛珍珠品鉴会,旨在助推深圳茶文化的勃兴,让这座城市更加文明、更加幸福。
据悉,八马茶业已经在深圳经营茶叶有近20年的历史,最早经营浓香型铁观音粒粒香,后来又推出高端浓香赛珍珠,因其产地正宗、口感传统,深受广东这个传统茶叶消费区青睐,也让深圳这个移民城市视为珍品。
高端魅力:政商名流云集品鉴会
深圳市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思平,深圳市罗湖区政协主席周向阳,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茶叶专家刘仲华教授,斯里兰卡广州领事官员ASIRI EPASINGHE先生,深圳市罗湖区经济促进局局长黄毓琼,深圳市非遗办、文管办副主任傅碧红,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花涛等深圳党政领导、专家和国际友人莅临品鉴会并共同启动了品鉴会。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福建商会创会会长、信义集团董事局主席、“玻璃大王”李信义,深圳市福建商会会长、香港华盛兴业集团董事长、“世界伞王”李建超,深圳市泉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广东中鸿基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英才,著名设计大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中国分会主席、靳与刘设计顾问创办人靳埭强等著名企业家和国际级大师亲临品鉴会现场。
沃尔玛亚洲区总部、华为集团、华润万家、富士康中国总部、中兴通讯、平安集团等深圳国际企业巨头纷纷派代表莅临品鉴会。
在深圳,星罗棋布的八马茶业旗舰店已成为这个繁华都市的一道风景,其销售的八马赛珍珠系列,无论淡季、旺季,永远都保持畅销、历来为消费者首选。不少中国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大财团更是将赛珍珠用于接待或礼赠等。
“双音”齐鸣:安溪铁观音、泉州南音两大国家级非遗奉献精彩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端,这个文化古城,孕育着南音、铁观音等文化遗产。品鉴会现场,铁观音十二代传人和十三代传人共同演绎赛珍珠非遗制作技艺,泉州南音乐团派出强大阵容倾情演唱经典南音,一缕缕茶香,一首首旋律,既为深圳市民带来了一场来自铁观音故乡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餐,也为粤港两地的闽籍企业家带去了浓浓的乡情。
慢生活:怎能少了茶?
深圳是一个忙碌的城市,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虽然“数字”和“速度”已成为衡量指标,但是适当放慢脚步、尽情享受闲暇时光的“慢生活”对深圳人来说很有必要,“慢生活” 重新诠释城市精神内涵,茶正是“慢生活”最好的载体。
王文礼在致辞中引用英国科学家李约瑟的话说:“茶是中国继火药、造纸、印刷、指南针四大发明之后,对人类的第五个贡献。”一部茶文化史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史,茶与国家共兴衰,同命运。如今,国兴茶兴,已经富足的人们嗜好饮茶,特别对于成熟成功人士来说,茶更是舒缓压力、养生保健的饮料。
一、新媒体时代农民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无论工作、学习还是生活都无法离开媒体,它就如空气一般融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金山农民画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出的果实,它的艺术风格明快、质朴,构图饱满、充实,色彩艳丽、浓郁,让现代人领略到当代农民的朴实和精神风貌。在数字媒体艺术与金山农民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不仅能拉近农民画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也能让农民画的审美观念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农民画与数字媒体的结合
1.从农民画中汲取影视创作素材。金山农民画家不拘泥于现实生活中的色彩规律,大胆构想,善于利用丰富的构图、质朴的形象和高明度的色彩,他们作品中每一个看似静止的画面都具有动态的视觉冲击力,将观者带到农村的热闹场景中。每一幅农民画都是民间画家对真实生活的描绘,每一笔色彩的描绘中都凝聚着金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原了当地浓厚的风俗人情。影视创作者可以从金山农民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从而创作出深入人心的影视作品。如,影视作品《泥土的芬芳》通过还原金山农民画中的故事原型,创作出动人的影像。《泥土的芬芳》将农民画中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故事作为创作来源,经过一定的抽象加工,把金山农民画中的风土人情融合在影视作品中,每一帧画面中都能体现出农民画的艺术形式。同时,在展示空间上呈现出富有江南气息的风景和画面,提取农民画的点、线、面,构成了效果明快、有感染力的视觉作品。2.数字媒体艺术的场景构想来自农民画。金山农民画在构图上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构图充实、饱满,不太讲究近大远小的透视感,刻意表现一种天真烂漫的童真之气;二是金山农民画的构图大多采用散点式的透视,利用全景构图,打破现实生活的视野束缚,力求营造出实物全貌的真实感。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高性能可视化仿真实验室里,呈现了将数字媒体技术融入皮影戏这一新的影视创作理念。他们通过数字技术创作皮影戏《梁祝》,利用农民画的构图场景和人物形象,实现了用媒体技术自编自演皮影戏的创举。从这一幕幕皮影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金山农民画元素,男女主人公的衣着和发饰都采用了金山农民画中质朴的色彩搭配。在金山农民画传统文化元素的再生产中,构思影视作品的人物角色时,尝试将农民画中的人物特点与传统产品再开发的思路结合起来,运用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视野,以现代的影像构成语言和表现手法赋予农民画全新的面貌,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在这种创新思维下,金山农民画受到更多消费者的喜爱。金山农民画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发挥农民画的传播功能,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又传承了非遗文化。将金山农民画二维符号编码解构成的新三维语言符号表现在屏幕上,使金山农民画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3.影视特效中农民画元素的应用。移动媒介的发展为农民画带来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如,龙门农民画移动商务电子平台利用手机扩大农民画的文化营销,平台的浏览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400万。移动媒介通过影视特效的处理,用虚实结合的视觉特效表现农民画质朴、天真的造型特点。金山农民画的造型大多来源于传统民间艺术,同时结合了当地农民对景物的深入观察,这种直观、抽象的艺术元素对于影视特效的借鉴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金山农民画的设计开发思路也适应当下社会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视觉符号的传播,发挥其文化的传承功能,利用手机等媒介传播金山农民画。开发者可以将农民画的艺术元素提取出来,并应用到影视作品中,使影视作品除了具备传播功能外更能体现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美感。可以把农民画家笔下的动物、人物、景物变化成三维或者四维画面连续播放,使金山农民画成为一种时尚元素,被更多的年轻消费者接受。
三、金山农民画的创新启示
金山农民画这一民间艺术通过产业平台拓展和开发,能够更加顺应这个时代,为农民画开辟新的传播空间和途径,也让数字媒体从中国民间艺术中汲取丰富的养料。无论影视剧本创作还是影视特效,这种有机融合不仅大大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也为农民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我们应该在找回农民画本源的前提下发展农民画的特色,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通过流媒体的广泛传播,结合工业生产的发展,打造一个适合金山农民画的跨媒介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钟杰华.民间艺术奇葩——金山农民画.成才与就业,2013(19).
[2]刘静静.浅析金山农民画风格.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2013.
[3]高秦艳,黄光辉.上海传统金山农民画的审美特征及其设计开发探索.包装工程,2013(14).
作者:王奕 单位: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的沣峪口老;由坊,历经清末到民国的战火硝烟存活至今,是我国仅存的几处百年老油坊之一。2008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经营老油坊的高让让、高飞父子次年也被省、市两级政府认定为陕西省非遗“老油坊榨油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然而好景不长,在成功申遗后的第四个年头,老油坊的命运便发生了转折。为了配合区政府新农村建设方案的实施,老油坊将被建成博物馆。但在博物馆的规划里,传承人生产榨油的场所却没了踪影。百年“活化石”的院落将被拆作一堆瓦砾。申诉无果的情况下,高让让、高飞父子从2012年10月开始,不得不当起了“钉子户”-……
要“遗产”不要“非遗”
钉子户,一个听起来格外倔强固执,甚至有种决绝意味的名词。然而不管它给人怎样的印象,终究掩盖不了它弱势群体的本质。在这个行政命令高于一切的年代,所有钉子户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黯然离场。音乐人左小祖咒没能改变结果,高让让和高飞父子更加不能,哪怕他们是非遗传人。
拆毁文物驱赶传承人,让高家父子和众多非遗保护专家痛心疾首。只是有一点让人感到迷惑,在这一事件里,当地政府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立场?一面是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先后认定老油坊为非遗项目,以及高家父子的传承人地位;4年之后便一改初衷,开始拆毁文物驱赶传承人。
据长安区文体广电局一位工作人员透露,在传承人和多位非遗保护专家的呼吁下,文体局曾向区政府和区城建局提出过意见。“但得到的答复是‘哪些该拆,哪些不该拆,我们心里有数’,从此,我们也不好管这事儿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难道不是应该由文化部门主导,其他部门配合吗?然而现实再次让我们意识到,在发展经济为主的大背景下,无论文化的口号叫得多响,始终都是“虚”的,“文化”再次被迫为“经济”让路。
修建博物馆不是不好,但因此而将传承人“驱逐”,是否有些功利和不近人情?非遗保护专家、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傅功振说得好:“非遗保护应该讲究整体原则,不能仅仅把油梁、榨油设备等个体看成了文物,它与传承人一起构成的整体才是完整的文物。我们不能‘割裂’着保护!”
难道不能想想折中的办法吗?比如聘请高家父子为博物馆工作,向游客介绍老油坊榨油工艺?然而,要“遗产”不要“非遗”的举动实在让人质疑修建博物馆的真实用心——是为了保护历史,弘扬传统文化,还是扣着“传统文化”的名义圈钱?
“人造文化”的联想
从当地政府的规划上看,博物馆将是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群。它包括了“沣河乐园”、创意饰品店、老街酒吧等部分。其中的“非物质文化活态展示区”有“门架、展厅、保护展示、生活辅助”4个部分,但传承人生产榨油的场所没了踪影。
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当前的“古镇热”。从丽江到凤凰,从周庄到乌镇,古镇的热度一年高过一年,一大批“人造古镇”也随之应运而生。看着用颜料勾画出来的“青砖墙”,看着水泥浇筑的“飞檐翘角”,看着一片片崭新的“老瓦”、复古风的地板砖、仿瓷涂料……古镇就这样从新变古了,古董造假,岂不也是如此?
无论博物馆还是古镇,都是为了发展旅游,都是打着“宣扬传统文化”的旗帜,然后在规划之后,真正的老建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整洁,漂漂亮亮的“新古典”建筑。有人笑言:要毁了一个地方,就让它成为旅游景点。在这个经济挂帅的年代,多少真正的古镇老建筑经历了数百年风雨没有倒下,却因为旅游开发而彻底走向末路……
无论保存得是否完好,一律推掉重建!这也许就是当今对古建筑最常见的规划方法。理由也很充分:都快成危房了,不拆还能怎么?再说了,钢筋水泥结构再加点复古装饰,既漂亮又结实,更容易整体规划。于是,那些破屋老楼自然拆得理直气壮。
长安区规划的博物馆也没能免俗,拆掉真文物,修个假古董。只可惜了那些传统手工艺,就这样被“规划”掉。诚然,古建筑的修缮、复建都相当费钱,当然没有新建省事儿省钱。可是,如果没有实力修复,至少不要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堂而皇之地做着摧毁它们的事情。老百姓不是傻子,这样的“人造文化”忽悠得了谁呢?
别让技艺淹没于尘埃
对于非遗文化的保护,如今学术界比较认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抢救性呆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王智认为,老油坊能够活态存在100多年,生产性保护无疑是最适宜的。
然而事实已成,一句“博物馆不能榨油,你们得搬走,回迁已经是不现实的了”就决定了“非遗钉子户”再怎么折腾也无力回天。2012年的年尾,高家父子终于离开了守护多年的老油坊。在他们搬离的第二天,老油坊的院落轰然化为一片瓦砾,只留下了榨油的主屋。现在,高让让已在距离原址几公里外的自家后院,重新建造油坊。他说:“毕竟不是在老院落榨油了,感觉不一样。几代人在沣峪口老油坊榨了120多年的油,到我这儿却被迫离开了,想起来还是会觉得苦涩。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技艺传承下去。”
在被迫与老油坊这块“文化招牌”割裂之后,古法榨油技艺如何传承便成为高家父子目前的最大问题。说实话,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早已有了比古法榨油更为先进、高效和卫生的榨油方法。高家父子坚持榨油为生,究竟能维持多久还是个未知数。而他们所传承的“老油坊榨油技艺”,有何特殊之处?在当前时代,除了作为历史的记录之外,还有什么价值?
高家父子的坚守让我们看到一种力量,但也从中看到了问题。不只是“老油坊榨油技艺”,还有很多别的非遗传统技艺也都面临这样的问题。由于缺乏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只能无奈地失传。老油坊不在了,但未来还要继续。古老的技艺传承至今不易,如果已不合时宜,那么只能与时俱进。
【关键词】“互联网+”;徽州民歌;创新;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J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73-02
一、问题的提出
去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是首次将这一创新理念从国家的层面予以提出,虽然晚于该概念的诞生,但足以看出国家、中央政府对互联网在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中的重视程度。什么是“互联网+”行动计划?李总理在报告中强调“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并实施,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一年多来,以“互联网+”为政策导向的改革和创新在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内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摆正位置、改变传统观念、创新生产模式,积极顺应时展的需要。例如:传媒产业推出的数字出版;广电产业推出的手机电视;图书馆行业推出的网上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等,都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和优势进行的成功的产业转型实践,对文化产业的消费者来说,这一转型更有助于消费。除了科技含量增加之外,人性化的理念在转型中尤为凸显。因而,“互联网+”行动计划又是引导创新实践的指导思想……以用户为中心,社会为舞台的面向知识社会、以人为本的下一代创新模式,即创新2.0模式正逐步显现其生命力和潜在价值。[2]联系到文化管理领域内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作为文化产业改造提升的一个子方面,在“互联网+”和创新2.0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下,主导者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如何改革传统保护的思路,如何创新传承方式,将互联网、大数据、多媒体等当代领先科技手段交互运用于非遗保护和传承,是当下创新非遗传承方式的议题。
二、口头非遗传承理念的创新
近日,中国文化报发表了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方李莉教授的文章《非遗保护3.0层级和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文中,方教授阐释了非遗保护的三个层级,即:第一,做先行的记录和调查研究,摸清家底,确立非遗的保护名录,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非遗保护的1.0 层级;第二,当我们确立了非遗的保护名录以后,需要确立非遗传承人,并为他们传承非遗文化和技艺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非遗保护的2.0 层级;第三,科学家、艺术家们挖掘非遗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的或艺术上的创新,发展出具有原创性的科学或艺术的成果,贡献给全世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3]依据方教授对非遗保护层级的界定,就徽州民歌来说,第一层级在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已经开展了工作。当时以屯溪区文化馆刘凡馆长、歙县文化馆汪继长馆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徽州民歌抢救小分队,对徽州地区进行大量的田野工作,搜集并整理了徽州地域的民歌200余首,并记录成册,以文本形式加以保存。在这一基础上,2008年,徽州民歌成果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一辈音乐工作者的努力换回的卓越成果为徽州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外界知道徽州是有民歌存在的,徽州民歌是汉族民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二层级是继徽州民歌申遗之后,依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对徽州健在的民歌艺人加以认定、命名与保护。作为徽州民歌载体的传承人,对于他们的保护是徽州民歌保护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徽州民歌传承不可或缺的工作之一。所以,经过申报,最后确定了操明花、凌志远为第一批徽州民歌省级传承人。从任命以后,这两位传承人一直在为徽州民歌的传承出自己的一份力。对于第三层级的工作,当前,徽州民歌的传承仍然以各位传承人的传承为主,但也有突破这一常规模式的做法。比如,F为黄山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刘凡老师,亲历了徽州民歌的抢救,对徽州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很深。近年来,他多以徽州民歌的音乐元素为创作的元思想,写出了《老街盛世》、《碎月滩的月亮》等歌曲,并改编了屯溪民歌《螃蟹歌》成为新的地方性小调《小石桥》。这些作品并非全部是新的创作思想、新的创作手法。徽州民歌的音乐元素与音乐风格是这些作品主要的音乐特征。刘凡老师的这种传承理念是直接的、朴实的,体现着他本人对徽州民歌的热爱,这份感情需要后人来延续。刘凡老师的这种传承手段顺应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创新1.0模式的主要体现,即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4]在当下互联网时代,基于创新2.0的模式指引下,我们不仅需要像刘凡老师那样的淳朴的传承理念来做好徽州民歌的传承工作,还需要结合时展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综合各个领域的优势,以及大数据、多媒体等新兴的媒介物,来传承徽州民歌。这一理念的建构是创新2.0模式精神的贯彻。去年,黄山市文化委员会改编的新版徽州民歌《四绣红绣鞋》,是用通俗音乐风格的旋律、数字化控制下的LED灯光效应、现代的舞台服装和效果多维包装下的现代风格的表演类节目,这种传统节目融合现代因素进行再创作和新包装的做法,可谓创新2.0模式在徽州民歌传承中的首次尝试。该节目获得全省“群文杯”比赛一等奖,深受观众的喜爱。所以说,在“互联网+”时代,改变传统的传承理念,迎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使之能为传承服务,是做好徽州民歌传承创新的首要方面,也是传统音乐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口头非遗传承方式的创新
方李莉教授对非遗保护第三层级阐述时突出了“科学性”这一关键词。这不仅是对口头非遗传承理念的定位,更是对口头非遗传承方式创新的指引。联系到当前“互联网+”这一推动产业改革创新的大趋势之下,首要的是认清楚“互联网+”的本质。“互联网+”的本质是传统产业的在线化、数据化。[5]也就是说,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将信息转换成二进制的数字模式进入计算机的系统,再依靠互联网传播面广、传播速度快、使用便利的优势加以共享。这一过程是多学科知识的运用,是多种类技术、多要素参与互动的实施过程。传统产业数字化的进程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实践过程中运用创新的融合体。技术进步和应用创新两个方向可以被看作既分立又统一、共同演进的一对双螺旋结构, 或者说是并行齐驱的双轮――技术进步为应用创新创造了新的技术, 而应用创新往往很快就会触到技术的极限, 进而鞭策技术的进一步演进。[6]就文化产业的发展来说,双螺旋结构推动了文化产业传统发展模式的解构,并顺应形势重构以互联网为发展平台的新型发展模式。具体到口头非遗的传承方式来看,针对目前口头非遗前期保护的成果,比如书面文本、口头文本、传承人的活态形式等,都可以进行数字化的保存,并在线予以进一步的组合和传播。就拿徽州民歌来说,前人的研究成果目前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徽州民歌100首》(2005)、《古歙音韵》(2011)、《龙池湾民歌集》(自编本)、《歙县新安小学徽州民歌乡土教材》(自编本)等书面文本,还有《徽州民歌集》(操明花演唱)、《黄山之歌》(黄山市文化委编)等口头文本,这些文本资料是徽州民歌传承的主要依据,也是传承徽州民歌的传统传承方式之一。这些文字资料在传承过程中的不足是受保存的时间、环境以及使用的次数的影响很大,不能长期完好地保存。另外,这些文本资料不能同时给予多人使用,也不利于徽州民歌的传播。在徽州民歌申遗之前,音乐界和当地老百姓对徽州民歌知之甚少,也有人对徽州地区是否有民歌存在疑虑,这里有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民歌的大海洋中,徽州民歌因其影响力太小,而往往会被忽视。如今,在“互联网+”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基于WEB2.0的技术平台,对徽州民歌已有的文本资料开展的数字化保护,将信息以二进制形式录入电脑,并结合互联网整合大数据的优势,与徽州文化、徽州地域的历史、地理信息相融合,构建徽州民歌的文化数据库。且在技术可能达到的前提下,基于这一数据库建设,搭建人机互动的交互式、触摸型平台,并以制作终端的样式广泛运用于徽州的文博馆、交通服务窗口、旅游、餐饮等场所,来拓展徽州民歌在地域内外的传播纬度。以数字化、在线化的技术运用来对口头非遗进行传承,是当前“互联网+”时代对传统博物馆式保护和传承人口授式传承模式的打破,同时又是在此基础之上的大幅度技术提升。建设徽州民歌数字化平台与用户终端,既可以提高传统传承方式的科技含量,又可以达到传承人口传所不能及的效果,是现阶段创新传承方式的主要方向和重要举措。
四、结语
“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作为文化产业发展重要一环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获得比原先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成为可能。徽州民歌数字化、在线化传承模式的构建,是“互联网+”行动计划在传统音乐保护领域内的尝试,从理念上和方式上同样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可以肯定地说,以徽州民歌为代表的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已经到来。
参考文献:
[1]黄楚新,.“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对“互联网+ ”的深层认识[J].新闻与写作,2015,(5):005.
[2][6]宋刚,张楠.创新2.0: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创新民主化[J].中国软科学,2009,(10):61,62.
[3]方李莉.非遗保护的3.0层级与中国文化的当代复兴[N].中国文化报,2016-6-28(003).
[4]宋刚,唐蔷,陈锐,纪阳.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31.
[5]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