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时间:2023-10-10 10:42: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税收扶持政策;劳动用工环境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01

作为县级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我所在的城市是国家的三类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迅猛。但经过几年来基层经济工作的开展,我深切感到在经济不断发展中,遇到许多瓶颈。粗浅感到经济不能只从数字上体现,应该是它相关各项指标的求同平均数。经济应该是长远发展、消除瓶颈、稳步推进。

经济从长远来看,不只是数字上的增长率是多少。我们这种小地方1个区有时经济指标竟能达到15%以上。这么快的经济数据让人浮想联翩。经详细的跟踪调查,我认为主要有引进强污染企业以牺牲周边居民环境生活为前提增长经济;有大面积房屋拆迁改造房地产拉动为前提经济增长;有开采资源造成大量落后产能为前提,使经济快速增长。虽然经济增长率居高不下,但造成经济增长率居高位的同时,物价水平不断攀升,拉高居民平均工资标准,造成不但生活物资水平价格提高、房地产价格更是居高不下。虽然经济增长率提高很多,但实际生活水平增长则远远滞后。造成经济增长率只是数字上的变动,而忽视了经济的长久动力,是要持续稳定增长,是要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经济要增长,那么如何既要拉动经济增长,并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又要立足长远,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就要立足地域,挖掘产业优势,将科技兴企放在首位,利用高科技,开发能源物质的利用和再利用,充分调动各方面人才、不惜重金引进人才,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加企业健康的经济效益来拉动经济。我从以下几方面详细阐述。

第一,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我们这个三线小城市房价亦年年攀升,使得资金大面积倾斜到房地产业。同时,银行对于房地产贷款额度大大增长,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门槛高。那么在内蒙古今年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中也提到,地方政府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不断加大扶持政策力度,同时做到政策要公开、透明,给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融资环境,助推企业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二,促进、保护第三产业(服务业)健康、有序迅速发展,国家几年来在减轻审批手续、资金扶持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地方也应该紧随其后。尤其是内蒙等落后地区,更应在经济、服务等政策上大力倾斜。不断完善各项扶持税收等配套改革措施,将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加强用人制度改革,将劳务用工监管落实到位。虽然用工是雇用双方达成平等意向、待遇和效益相挂钩。但如果监管不到位或出现雇佣双方矛盾时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公平的解决,那么就会造成双方利益损失和信用危机,造成用工环境恶劣。一边是用工荒,一边是失业率高。就业环境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应从以下三方面来改善:1.是劳资双方要签订用工合同,同时强制用工单位要确保为雇佣人上养老、医疗、失业等保证基本生活的保险。否则不允许雇佣人员。从法律层面约束企业用工。保护打工者的利益。2.是政府等相应劳务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不能只是个摆设。同时用工仲裁部门也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矛盾和问题。发挥效率及公平。间接改善用工环境。3.是从税收层面给予良好信誉的企业以奖励性优惠政策,鼓励积极用工,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保证企业人员的稳定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使用工环境有序、健康发展,是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有利保证。

第四,加大污染治理,注重环保,打击假冒伪劣盗版力度,改善企业的竞争环境。扶持企业走健康发展道路。前不久,有媒体报道山西某大企业向外排放生产废物,将附近居民生活环境破坏。其实,大家也看到相关报道不少。我觉得这是有它积极的一面,说明我们老百姓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开始重视环保了。但从这些报道中也不难看出,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或是管理不到位,没有意识到污染造成环境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是不能容忍姑息的。应得到法律严惩。这即是保护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是造福百姓的应有措施。做人民满意、实实在在、稳定发展的支柱型企业。才能可持续增长经济效益,为提高地方经济总量服务。

第五,控制能源无端开采和浪费。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放在首位,不断降低高耗能产业的发展,宁缺毋滥,将能源的利用最大化。在几年前,鄂尔多斯市发现大面积煤矿后,经济效益一路高涨,无序开发,各项经济数据已经没有控制,带动消费、房地产等产业齐头并进。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给提前预支了,经济过快、过热、无序发展很快带动房地产泡沫破裂,连锁反应,拖累各个领域包括财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和损失。所以,国家和地方政府应该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有效管理起来,使能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大大提高利用率,带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

第2篇

关键词:城市经济学;公共政策;应用经济学;城市化;经济发展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的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第3篇

一、学科发展现状

1.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外的城市经济研究以解决城市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己任,在不断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城市实际问题的解决。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的程度,一国的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还取决于如何更好地利用外部资源。因此,原本研究一国内部城市问题的城市经济学研究,其内容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如要素资源的空间布局与区位选择研究从传统的本国空间研究,扩展到全球(特别是对跨国企业而言)范围内的比较竞争;资源配置研究从如何发挥一国静态比较优势转向如何利用国际资源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城市密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从单纯的城市圈经济协调转向城市圈域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国际间的竞争与协调。这些研究无疑均扩大了城市经济研究的视野和范围,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和深度。

在这些现实经济问题的左右下,近年来,国外城市经济研究的内容可集中归结为4个主要的领域:区位分析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的一般均衡模型设计;特定城市市场与城市经济模型的建立;城市经济问题、城市政府行为和城市经济政策分析。

2.国内城市经济研究现状

国内的城市经济研究在改革开放后才起步,但是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集中研究我国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的城市化道路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全方位展开了城市化道路和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并对城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体系以及具体的城市问题和城市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探讨了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殊的城市问题及城市经济政策;探讨了城市内部的土地利用与区位选择、城市经营、城市治理、城市交通、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城市化问题及日渐发展的城市圈经济给予了密切关注;并实证研究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都市圈的经济发展与协调问题,提出城市圈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不同层次、不同结构和不同功能的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通过各种网络紧密联系而形成的一体化发展、相互分工互补、交流和竞争的网络体系,都市圈发展模式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区域一体化的空间整合模式和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的新背景下,城市密集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引人注目。国内城市经济学的研究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提出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中间环节和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纽结,城市经济学是“中观层次”、“空间范畴”和“应用性”的综合边缘学科等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

概括而言,近年来国内城市经济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5个方面: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的关系研究;都市圈发展与城市之间经济合作及协调分析;区位选择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演进研究;产业集群与城市经济发展分析;城市政府职能与城市治理模式研究等。

二、我国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

1.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简短回顾

我国的城市经济学兴起于改革开放以后。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财贸经济研究所下面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同年末,大连市政府和辽宁财经学院(后改名为东北财经大学)合作召开了全国第一次中心城市会议,以后,此类会议分别在武汉、重庆、兰州连续开过三次。在此期间,京、津、沪和辽宁、四川、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南先后成立了城市经济学会,或者在省市社会科学院下设立了城市经济研究所或研究室。从1981年起,南开大学、辽宁财经学院首先在本科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以后,陆续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开始讲授城市经济学相关课程,从事城市经济领域的课题研究。在这个基础上,这些院校先后建立了城市经济研究室、所或系,有些院校还相继建立城市经济硕士学位授予点。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有两所高校(南开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建立城市经济学博士点。

中国城市经济学在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国外大量的关于城市经济学方面的专著,如英国巴顿的《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1976年)、日本山田浩之的《城市经济学》(1977年)和美国赫希的《城市经济学》(1984年),被陆续翻译介绍到中国来,并且为我国高校有关师生所直接使用。同时,我国的理论工作者也纷纷著书立说,陆续出版了《城市经济学入门》、《中国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实用城市经济学》、《城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教程》、《城市经济学》等著作或教材。此外,还出版或发表了众多专题性著作和论文,使中国城市经济学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从研究领域来看,中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涉及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城市经济区域发展、城市现代化、城市经济的协调运行、城市经济结构、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经济管理等问题。例如,城市化规律的提出克服了“中国应走非城市化道路”的错误认识;城市经营理论的建立,打破了城市基础设施、居民住宅长期欠账的局面;城市土地经济理论的提出,创造了我国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的新经验;城市与区域“互动关系”和“增长极”、“中心城市”、“首位城市”等概念的建立,使全社会逐渐认识到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性;城市经济学及其相关科学的发展,还使城市流通、城市功能、城市产业以及城市公共经济和空间布局等问题,得到了认识上的不断提升。

2.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研究的新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城市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以至于有学者惊呼“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在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城市经济研究直面时代重大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等领域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越来越需要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的需要促使理论工作者从经济学层面上积极进行探讨。如: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界对“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对“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探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阐述、对“城市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论证、对“城市管理理论”的梳理以及对“城市现代化”问题的透视等等,都是城市经济学研究时代性与前沿性的集中体现,《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一书对此做了很好的总结。从研究成果来看,“中观经济学”和“城市管理学”的推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于前者,学术界指出,该书明确了城市经济学在未来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学科定位,拓展了经济学发展的新空间,提出了一系列中观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对于后者,城市管理“五职能”说的提出,显示了城市管理学的新发展,是城市管理职能理论的重要创新。此外,就城市化和城市发展问题的认识而言,也取得一些新认识和新见解,如:强调新型工业化必须与加速城市化相结合的观点;提出城市发展离不开乡村发展,市民与农民利益要协调,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加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动的观点;对城市经营问题、城市病的界定、规律、防治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工业空间布局、高新园区聚集效益分析、西部农村城市化等问题的研究;城市区域化研究提出的建立区域共同市场,构建中国“Citistates”的对策和建议等。

(2)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面对城市发展出现的共性问题,应用经济学的不同领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如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区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等等。城市经济学则从自身的学科特征和基本优势出发,在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上积极寻找适合本学科发展的新问题域和生长点。出现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仅在城市科学内部各学科之间出现积极的交流对话,而且还主动突破城市科学的边界,渗入到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目前,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生态学、管理学、规划学、工程学、数学等学科与城市经济学的交叉研究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如:城市经济与城市文化关系研究成果的提出,认为城市文化发展滞后,已不能适应城市化形势发展的需要,建设先进的城市文化是当务之急;城市能源、交通、环境、水资源等城市发展生命线的经济学分析;城市公共安全体制及其运行模式的研究,城市应急管理及危机处置机制的建立等。均是社会学、管理学、规划学、数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成果。

(3)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个性化研究是相对于“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研究方式而言的。它的出现,是与力戒浮躁学风、注意学术规范、讲究治学严谨联系在一起的。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又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这种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展的创新与突破。综观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学、城市文化学研究,城市发展的国内比较和国际比较研究等,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创新与突破,究其原因,无不与其研究方式和研究手段的创新有关。

(4)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改革开放为我国城市经济学者提供了与国外进行广泛交流和对话的机会。近年来,我国城市经济学界对外联系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各研究机构或高校的有关单位经常派出学者到国外进修、讲学、参加国际会议,了解国外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新信息,同时邀请国外专家来华讲学,大大拓宽了我国学者的研究视野。与此同时,还通过大量译介外国城市经济学名著,使我国学界对世界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5)城市经济学的学科组织建设和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时代呼唤着城市经济学的新发展,与此相呼应,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于2000年10月成立了城市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 ),担负起促进中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重任,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组织保障。近年来,为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委员会向国家教育部呈报了《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报告》以及建设中国城市大学的构想和倡议,先后召开了以“中国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城市经营与管理” “城市经济学科建设”和“城市经济与管理前沿问题”等为主题的研讨会,出版发行了《城市经济理论前沿课题研究》、《中国城市管理新论》等著作。随着城市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推进,城市经济学教学工作在国内各高校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约有20所大学开设了城市经济学课程,有10多所大学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近百名教师从事城市经济学及相关问题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3.“十五”期间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重要突破

(1)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化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自然也是城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十五”期间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化的模式和道路研究。有关我国城市化的道路和模式问题是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争论颇多的问题。“十五”期间的相关研究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并不断拓展。学者们在继续讨论比较“大城市偏好”、“中等城市偏好”和“小城镇偏好”城市化战略模式优劣的同时,特别注意研究了城市化的道路问题,提出了“市场型城市化道路”、“城市自然观”和“多元城市化道路”等新观点,并与传统的“计划型城市化道路”战略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市化模式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的实现是市场主导化的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学者们还对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圈和城市群的相关问题给予充分关注,认为城市化并非是单一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而是要形成以某一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城市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功能互补的关系,并比较研究了经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群或城市圈形成的道路和条件。学者们还把制度经济学引入到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认为“制度障碍”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落后的原因,城市化的发展,必须突破制度障碍,进行相关改革,从而引导资源聚集于城市之中。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这一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认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失误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的原因,由此而造成了我国工业化水平和城市化水平之间的不对称,并实证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偏差,同时指出,城市化的发展除了不断提高工业化水平之外,相关配套改革必须跟上。另一方面,学者们认为,城市化是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就城市化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贡献做出了预测,强调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关的实证研究。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衡量与测度问题,二是实证考察了有关城市或城市群的发展状况及相关经验。第一方面的研究争论较多,主要是集中在哪个指标更适合作为考察城市化发展状况的标准。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居民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标准更恰当;也有学者认为,以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衡量指标更能反映城市化的真实水平。第二方面的研究将对象更多集中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总结了这些地区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经验,论证了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是近年来城市经济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也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基本性质研究。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与外延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内涵、范围和目标的认识上不同。有学者提出“城市经营与管理企业化”的观点,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是政府对城市空间内的所有有形与无形资产进行企业化运作,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通过城市经营与管理活动盘活城市资产,特别是充分利用城市中日益短缺的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筹集资金;有学者则指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是城市空间内的公共事务和国有资产;有学者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只限于城市内的公共事务,不包括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同时国有资产应该尽量退出竞争性领域;有学者认为,城市的公共事务应该尽可能多的引入竞争机制,尽可能多的由私人企业提供公共产品,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又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私人在提品的同时应该由私人经营,即完全私有化的观点;另一种意见认为私人企业可以提品,但为保持公共产品的公益性,不应采取由私人企业通过向使用者收费的方式来回收成本,而改由政府“回购”方式向私人企业提供补偿,这是一种不完全私有化的观点;有学者反对城市经营与管理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认为这与政府的公共职能背道而驰,削弱了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还容易出现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短期行为现象,如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他们把市场营销的相关理念引入城市经营与管理中,认为政府经营城市应该以“顾客最大满意度”为目标;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主体问题上,有学者认为,政府并不是唯一的主体,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过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非政府的社会团体组织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重要力量,实际上是强调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民主化,这种“多主体论”的观点颇有新意,也是实践中人们经常忽略掉的;有学者提出“城市治理”观点,他们通过分析城市治理结构与模式,认为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市民与政府之间的委托――关系,在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同时提出在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各个城市应该相互合作与竞争的观点;有学者从城市功能的角度来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认为培育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是经营城市的目标,是理解城市经营与管理的又一独特视角。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土地问题研究。土地是城市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状况下,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是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学者们对此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大多数学者认为,改革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势在必行,要建立城市土地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提高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有些学者则把土地的保值和增值看成是筹集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提出应合理调控土地市场的供求关系,加强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并从“土地金融”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经营与土地储备制度之间的关系。有学者则在深入分析了我国现行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势论”和“困惑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看似矛盾,却为我们全面认识城市土地制度的利弊,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奠定了极好的认识基础。

城市经营与管理中的城市规划问题研究。城市规划是城市经营与管理的首要环节,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不足,缺乏前瞻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朝令夕改,城市的规划与设计趋同现象严重,城市缺乏个性,学者们对此提出了批评。有学者悲观地指出,城市的规划只是一种技能,而不是一门科学,甚至认为是“伪科学”。有学者则不同意此观点,他们一方面指出了城市规划在建筑工程束缚过程中其科学性日益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认为城市规划是一门应用程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应在城市规划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其科学性,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要求。有学者在分析了现代城市的系统性质和与之相适应的规划原则后,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分析了城市的规划设计问题,提出了“城市规划系统观”,明确了城市规划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除了工程建设意义上的规划与设计外,还包括从城市发展角度对城市未来发展目标和实现此目标过程的规划与设计。在这一方面,有学者从城市功能定位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对城市功能特征细化要素的能级探讨,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定位,使城市发展战略更加合理。有学者对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规划与设计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城市群落或城市圈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规划的区域范围、规划的内容等,认为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应从其所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在城市分工的基础上确定发展目标。这就跳出了城市自身的狭小范围,从区域的高度来进行城市发展的规划与设计,把城市置于一个紧密联系着的城市群落或城市圈中来审视城市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

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学者们强调了包括城市在内的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日趋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的“固有缺陷”,同时从多个角度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一些主要城市进行的城市形象建设、生态城市建设、园林城市建设、现代化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局部建设的成就和宝贵经验,提出了“生态重建”和“生态重构”的城市发展方向,指出实现这一目标并非乌托邦式的理想和远景,而是取决于人类的认识和行动。

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中村”现象的研究。学者们以广州和深圳等城市为例,分析了“城中村”现象的现状和成因,认为“城中村”形成的诸多要素中,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关制度安排、村庄利益及社会性共同体的内聚、非正式经济的独特功能与地位、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性是“城中村”形成和维系的原因。“城中村”现象给城市经营与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城市规划滞后、建筑密度过高、用地管理混乱和治安消防形势严峻等,这已经严重妨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建议采取资产量化、住房改造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改善。

城市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研究。有学者认为城市管理中需要应用经济手段,但这并不等于应当以经营城市代替管理城市,指出目前以城市经营取代城市管理的发展趋势可能带来五项风险:政府职能越位、城市建设规模失控、土地资源枯竭、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和加重企业负担等,进而最终影响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和健康发展。这在目前社会普遍热衷于经营城市的背景下,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经营与管理的性质,做好具体工作。

新形势下的城市发展问题研究。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背景下,有学者提出了“数字城市”的概念,认为这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城市发展模式与传统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区别,分析了建设数字城市所需要的条件和技术上的可行性。学者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的地位得到提升,城市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越来越重要;城市的发展趋势应是城市个性化、城市生活人性化、决策民主化、管理信息化、扩张多元化、产业服务化和城乡一体化。针对跨国公司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政府对城市经营控制力不断减弱的现象,学者们认为在城市发展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以人为本,转变政府职能,与国际接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学者从世界城市化发展中心转移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城市发展,认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转向了东亚地区,这给我国的城市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近年来,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对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对国内外城市的竞争力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这方面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对构成城市竞争力的要素及其重要性的认识上。有学者从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等五方面,确立了包括58个指标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标准对我国265个地级城市的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排名。有学者应用“城市发展指数”来评价一个城市在“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城市的经济增长、社会资本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和各种资本的日益深化等五个方面,并比较了15个城市在城市发展方面的状况。还有学者提出了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弓弦”模型,认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混沌系统,各种因素共同作用构成了城市竞争力,并把竞争力分解为硬分力和软分力,硬分力侧重于评价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软分力则用来衡量城市的人文环境以及制度创新能力等。也有学者以经济实力、总量实力、市场状况、人才和科技水平、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管理水平等偏重于经济生活方面的指标体系来评价城市竞争力。

三、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

(1)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不完整。应当说,这一问题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由来已久,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对城市经济学的性质、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至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关于城市经济学的性质,据《经济科学学术观点大全》介绍,有四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应用学科;第二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综合学科;第三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边缘学科;第四种观点认为城市经济学属于理论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也始终在进行中,《经济学新科学概览》作者将许多不同观点归纳为五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就是研究城市经济的科学,城市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应该作为研究的对象;第二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只研究城市本身所特有的一些经济问题;第三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城市发展的生产关系,即研究城市中各个企业、各个部门以及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中彼此所发生的联系;第四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第五种意见认为,城市经济学研究城市经济及城市经济关系发展的规律。

对城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使得城市经济学的范畴体系各不相同。有的以发展、土地、环境、交通、住房、规划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有的以发展、土地、交通、环境、犯罪、文化、贫穷为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环境、区域、效益、管理作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有的以发展、结构、交通、土地、住宅、环境、财政、管理为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凡此种种,对城市经济学研究范畴的分歧,对城市经济学性质、对象、范畴的不同认识,直接导致了城市经济学体系结构的不同,使得城市经济学常给人以“雾里看花”的感觉。

(2)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表述的不规范。城市经济学理论观点表述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发展。城市化是城市经济学理论研究的第一范畴,是城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但长期以来却始终未能形成统一的观点和认识。如城镇化概念的提出,自以为是标新立异,殊不知却画蛇添足,造成了城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混乱。又如对大城市化规律的争议。大城市化是所有国家都出现过的、在城市化中前期不可避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和数量以更高速度增长的趋势,大城市化不是西方国家所特有的现象,而是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中国当然也不例外。再如城市现代化,它所反映的是城市化的质量要求,包括深刻的经济、建设、环境、人文、管理等方面的内涵,集中体现为“城市建设先进化”、“城市经济高效化”、“城市社会文明化”、“城市环境优质化”、“城市管理科学化”。然而,理论界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使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有的城市以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为城市现代化标准;有的城市从GDP指标的角度追求现代化;有的城市认为园林化、生态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如此等等,都肢解了城市现代化的科学涵义。

(3)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部分分离。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薄弱性,使得绝大多数行政管理人员在处理城市经济问题时,将宏观、微观经济理论的方法照搬到城市经济领域,导致理论与实践的严重分离。最典型的莫过于城市经营。除根本否定城市经营的观点外,就即使认为城市可经营的人中又有不同的城市经营观:有人将城市视为超企业的经济实体,认为必须“有与管理相结合的经营,包括直接为城市产业发展服务的经营,以及直接为城市建设发展服务的经营。”还有观点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者通过创造、提供有价值的‘城市产品’,以满足‘城市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的一种社会活动和管理过程,并由此发展城市经济和城市文明。”这些观点无疑都是微观经济学理论在城市经济领域的翻版。

2.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

(1)城市化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有关城市化问题的研究中,城市化的道路、模式、动力机制和城市规模选择等问题仍然是争论的焦点,但多数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市场主导型”的“自然观”城市化道路和模式,强调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是城市化的前提条件,而城市规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具有后发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好政府的计划和市场的价格机制两种手段,即实践中两种手段的配合运用与平衡,以加快城市化发展速度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第二,城市化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如何作好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护工作、如何减少或避免耕地的破坏、如何减轻环境压力等有关此过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护和减少城市化负效用问题的相关研究尚显薄弱。第三,我国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在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上表现的非常突出,要加快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就必须加快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因此如何利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契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相关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需要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第四,城市区域化是城市化的重要规律,但是,目前对城市区域化规律认识肤浅,对城市区域与行政区域的区别和联系把握不甚准确,使我国滞后的城市区域化进程难有改观。在城市区域的发展过程中,城市间是竞争还是合作,各地理解不一,不少城市间竞争多于合作,地方封锁、条块分割严重,已经形成的经济区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学者们的争论多集中在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经营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城市经营与管理的目标等方面。学者们开始关注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与定位、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其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管理中去等问题。目前研究中的不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府职能转变问题。这涉及到城市经营的性质和方向,尽管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此问题,但政府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到底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怎样发挥作用,政府职能在城市经营管理中应实现什么样的转变以及转变的步骤等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第二,城市经营管理中的三个效益统一问题。在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如何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研究中的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各种“城市病”开始在我国城市中显现、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民矛盾日益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理论研究的不足更加明显。第三,城市经营管理与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实现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对传承历史文化的古建筑保护研究还很薄弱。第四,城市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民主化问题。市民和非政府组织如何参与到城市经营与管理中去,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协调与政府的关系等这些具有较强实践性的问题的研究还显薄弱。第五,城市经营成果的评价问题。在目前的评价标准中,过多关注经济数据、总量数据,能够全面评价城市经营管理成果的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尚显不足。

(3)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的不足。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分别创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内容在内的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成评价城市综合竞争力标准中的相关指标选择和权数的确定随意性很大,缺少相关理论的支持。第二,指标体系中的“主观要素指标”较少,如“城市认同感”、“市民满意度”等极少被关注,而这些指标对城市竞争力往往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3.学科建设发展缺乏应有的社会条件

(1)国家有关部门对城市经济学重要性认识不足。1997年,在国家教委主持的全国学科调整过程中将城市经济学由原来的二级学科降为三级学科,不允许大学开设城市经济学专业课,招收本科生,原有的几所高校的城市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转为区域经济硕士点、博士点,这无疑使这门需要扶植的新兴学科发展受到一定的局限。与此相反,美国在1968年的高校中就有53个系可以培育和授予城市经济学方面的博士学衔,城市经济学还与区域经济学并列为美国10大类经济学科,对城市经济学的重视和其地位可见一斑。

(2)城市经济学科教学力量不足,发展缓慢。城市经济学科地位的下降,本科生的停招,硕士点、博士点的消失,使得原来从事城市经济学的教学人才迅速流失。教学人才的缺乏,成为城市经济学发展的最大瓶颈。

(3)科研力量和发展经费严重不足。城市经济学科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发展之后,到90年代进入艰难发展阶段。有些地方的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室相继自动解体,城市经济科研力量匮乏,严重制约其发展。

四、“十一五”期间本学科发展的主要领域及其趋势和方向

1.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二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应融会多学科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应创新和发展城市化理论,把城市化研究放到城市化时代的高度上加以认识。应反思城市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以及思想、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原因。要提高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性,研究城市发展的系统工程和价值工程,将城市经济学研究划分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研究。应研究城市化定理或定律,使之既接受实证主义的检验,又接受伪证主义的检验,成为经过科学论证和可以反复验证的结论,指导实际工作者实践的依据。

(2)城市化问题研究。一是城市化的方针政策,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三是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四是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六是城市化与教育、文化发展的关系。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3)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四是城市文化与城市文明的建设。研究精神文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探索政治文明的推进措施;建树“伦理经济”和“道德经济”产业文化观念;剖析城市环境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科学制定城市文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发展城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新途径。

(4)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一是尽快建立一套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这需要加强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践调查。二是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来评价城市发展状况,对大城市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中小城市,特别是具有发展特色的中小城市则有失偏颇。因此,应建立可以用来评价具有发展特色城市的指标体系,与综合竞争力评价标准一起,构成完整的有关评价城市的指标体系。

(5)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一是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极其复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涉及环境、生态、资源、经济均衡和社会公平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就决定了其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将涉及多学科背景和复杂的方法论,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作为总体目标的分解和管理工作的依据,将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创新。二是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研究。这涉及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实现的研究,对作为政策工具的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2.加速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建议

(1)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支持。我国城市发展的滞后,已经使诸多的社会问题更加突出,城市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学的指导。为此建议:重新恢复城市经济学的二级学科地位,允许全国各高等院校设立城市经济、城市管理等本科专业;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学研究生教育,在条件具备的大学和城市,设立城市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将城市经济学的学科重点基地建设纳入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建设规划中,指导该学科在全国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布局。在研究生教学中,进一步明确将城市经济学作为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的必修课程,成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程,经济管理学院本科生的必选课程;鼓励出版研究生系列教材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研究的专著;有教学资源条件的高校成立综合性城市大学、城市学院或城市系;进一步推动现有城市经济学会、城市经济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加强横向和纵向的协作与联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城市经济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共同承担城市经济领域的科研课题,举办国际性城市经济学术会议,加强城市经济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和研讨。

第4篇

关键词 城市公共交通 经济发展 思考

中图分类号:F572.89 文献标识码:A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的枢纽,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强化了城市的整体建设。

一、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城市公共交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纽带,这种纽带的作用既体现为内在的融通,又体现在对外的融通,这种内外呼应的作用是其他交通所不具备的。

(一)内呼作用。

从内呼的角度来说,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的内部是一种枢纽,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下能够促进城市交通更加合理,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便捷,进而更好的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城市而言,自我发展离不开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下,城市的发展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使得城市能够进行良好的内部协调,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二)外应效应。

外应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另外一个作用,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提供了保障。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服务于城市内部,为城市内部的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捷。但是,从广义上来说,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外部交通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带动的关系,没有城市公共交通的保障,也无法促进城市交通运输的根本发展。因此城市共交通能够促进城市运输事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来看,其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需求之大是当前的城市公共交通所不能满足的,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整体水平来看,其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公共交通路线分布不合理。

在我国的所有城市中,公共交通都是有自己固定的路线的,每一条公共交通路线都有自己的线路和站点,在线路和站点的设置上欠缺合理性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障碍。比如说在我国的许多城市中,繁华地带的线路相对较多,众多的路线汇集到繁华地带,对于繁华地带来说无疑是一种交通上的压力。这种不合理性非但没有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而有碍于城市交通的优化。

(二)忽视了经济效益。

从目前我国的诸多公共交通整体情况来看,其存在大多以事业单位为主,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且很多公共交通忽视了经济效益,没有将经济效益作为经营的一个重要目标,反而将公共交通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单位运转,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与城市经济发展相背道而驰,忽视经济效益公共交通不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运营方式过于平面化。

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方式来看,城市公共交通主要集中于公交汽车、出租车、地铁、轻轨等方面。在这些运输模式中没有形成一种必然的联系,影响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中,单一化的、平面化的城市公共交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阻力。

三、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优化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略,在当今的社会中,城市要想获得新的发展,获得新的机会,就必须强化交通,以公共交通的强化为基础,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协调城市发展的步伐。

(一)优化公共交通的路线。

优化公共交通路线是需要一个全局的观念,即从整个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商业区和不同居民区的不同需求来制定相应的路线图,从而在整个城市内部形成一个稳定的、科学的、合理的路线,这样才能在避免交通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以说,以城市公共交通路线为基础,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是十分合理的,其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科学化进程,使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并非是一大阻力。

(二)协调经济性和公益性。

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来说,其不仅仅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获取经济效益的能力。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过于侧重公益性这一特点,需要进一步协调二者的关系,使得公益性和经济性能更得到合理的发展,最终以城市公共交通的经济发展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建立立体化的运营模式。

立体化、多元化的运营模式是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说现在许多城市已经建设了高架桥、地铁等不同的公共交通轨道,这使得地铁、公交等多种交通模式共同存在,而且充分的利用空间资源和地下资源。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诸多城市一直致力于平面化的公共交通建设,忽视了立体化的公共交通建设。针对目前广大城市的需求,需要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共交通能更好的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最终促进城市的发展。

总之,在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过程中,要对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衡量,从而进行精准的定位,突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优势所在,进而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公共交通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经济、工程经济)

参考文献:

[1]徐华兵.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6)

第5篇

【关键词】成都城市经济圈;区域特征;带动效应

2007年6月7日,成都、重庆获批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经济圈”必将成为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环渤海经济圈之后的中国第四个增长极。成都城市经济圈是成渝经济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好成都城市经济圈,强化以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的辐射能力,带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是试验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当然,这也将会对成渝经济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l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界定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圈层结构可分为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

1.1核心层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一般指的是成都市整个城市实体空间地域。目前来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都城市经济圈的核心层可能相对稳定在含三环路以内。

1.2紧密层

通常来看,紧密层指的是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30一50公里的地域。其空间范围包括双流、新都、郫县、温江、龙泉驿的全部区域以及青白江、新津、崇州、彭州、都江堰等地的部分区域。这一圈层与成都的车程距离在30分钟以内,受成都辐射影响最大,与成都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在成都经济圈的未来发展中,这一圈层与核心层高度互动、一体化,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高度集聚的区域。因此,也被称为“半小时经济圈”。

1.3辐射层

一个大城市对另一些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所达及的区域范围称为辐射层。根据大城市的经济势能、中小城市的经济势能以及两个城市的经济距离的不同,又可以把辐射层进一步划分为:近辐射层和远辐射层。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近辐射层是指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50—15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结点的地域范围。近辐射层中的中小城市主要包括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简阳、资阳等。这些城市通过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与成都相连,车程距离在一个半小时以内,与核心城市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远辐射层是指以成都城心地域为中心,半径150—300公里范围内的中小城市为结点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泸州、内江、自贡、宜宾等4个城市。从成都的城市辐射力以及相关城市的经济势能、空间可达性等因素来看,远辐射层受成都城市辐射力的影响较近辐射层小,而且具有一定辐射排斥力。因为一般来讲,城市的产业结构越完整、空间聚合度越好,则其对来自于更高等级城市的辐射排斥力越强。泸州、自贡、宜宾等属川南地区,已成为四川第二个层级的城镇与工业密集区,因此完全融入成都城市经济圈比其他近辐射层中的城市要难。

2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现状和基本特征

2.1成都城市经济圈的现状成

都城市经济圈是以成都作为核心城市逐步向外扩展的环状区域经济结构。目前成都的城市格局为“一主七卫”(1个主成区和7个卫星城)的大成都市。随着成都市市区的扩大,在形成半小时城市圈基础上,向外扩展形成一小时经济圈和两小时经济圈,从而使成都经济圈成为在西部地区中在经济发展总体规模、产业群规模、经济结构和城镇聚积度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独特优势的经济圈。

2.1.1在经济总体规模上成都城市经济圈是我国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区域的人口密集,国内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在整个四川省中占绝对比重,十分有利于实现经济一体化。统计表明,2007年四川省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西部12省市国内生产总值为43630亿元,成都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3324.4亿元,占四川省全省的33.24%,占西部12省市GDP总值的7.6%。

2.1.2在产业群规模上成都城市经济圈已经初步形成了产业群、企业群、市场群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目前,已形成食品、机械、电子信息等几大支柱产业,涌现了长虹、新希望、地奥、二重等一大批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荷花池、红牌楼、金府、二仙桥等一大批年交易额上lO亿元的专业交易市场。成都城市经济圈内的产业群、企业群和市场群的整个交汇作用和良性互动,客观上大大推动着整个城市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进程。

2.1.3在经济结构上就经济结构而言,成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走上“退二,进三”的良性发展道路。即减少第二产业的投入,加快发展以科技教育、金融、房地产、交通运输、商业贸易、餐饮、旅游业、信息等为支柱的第三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圈核心的成都市的经济结构的高级化,正在对周边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起着重要作用。

2.1.4在城镇聚集程度上从城镇聚集程度看,成都城市经济圈是四川省城镇聚集程度最高的地区。以成都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以宝成、成昆、成渝、达成铁路、成绵、成乐、成雅、成南、成渝高速公路为轴线,分布着德阳、绵阳、绵竹、什邡、江油、遂宁、资阳、简阳、乐山、眉山、雅安等一系列大中小城市,高密度地聚集在一个地域。城市高密度的组合,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必定推动经济一体化加速发展。

但是,目前成都城市经济圈还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地区产业机构趋同现象日益严重。虽然成都城市经济圈域各城市经济发展都有侧重,但由于成都平原地区的资源禀赋大体相同,受地方经济利益推动和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区内各城市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现象日益严重,正在走向严重的恶性竞争,从而导致了大量资源浪费。第二,城市化水平过低。2007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统计显示,2007年,成都城市圈8城市地区(包括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城市化比例(非农业人口/总人口)非常低,》仅为25.78%,虽然市区人口城市化比例较高,为42%,但仍然大大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过低,严重影响到经济圈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的发挥,非常不利于成都整个大城市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加快。第三,行政分割导致各自为政。从成都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发展现状来看,依然存在着各自为政的分割局面。这样一来,必然制约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自由流动,阻碍了城市经济圈的经济一体化发展。

2.2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

首先,经济中心突出。在整个城市经济圈中成都市区经济总量占三分之一,已具备成为整个圈域经济的核心和支撑点。其次,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是城市经济圈的经济特征。圈域内以成都市为核心,各城市在诸多方面相互融合和互补,形成生产要素的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资源开发和保护一体化、城市化发展一体化的格局。再次,空间可达性高。成都城市经济圈以成都为中心,利用圈内密集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将中心和经济圈周围的城市紧密连接起来,形成密集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保持了较高的空间可达性。最后,聚集程度高。成都作为西部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人口、产业、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在这里高度集聚。这种集聚效应促使城市产业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因此带来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发达,最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3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及其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范围,就是指以经济圈的核心成都市为中心,圈内各中等城市为副中心,向圈内各地区产生的城市辐射力所达及的范围。也就会导致经济圈中核心层、紧密层、辐射层所产生的辐射效应。这一效应具有整合性、聚集性的特点,是成都城市经济圈带动成都周边卫星城镇建设,促进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有力体现。

3.1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带动效应,就是要充分发挥成都作为西部地区最具实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推动成都与周边城市的经济一体化,推进经济圈紧密层快速交通、物流、信息、金融等四大网络的建设,加强产业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区域经济。换句话说,就是推动四川人口的空间集聚和产业链以及产业群体的形成,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张,增强城市间的空间聚合度,优化经济活动的空间配置,充分发挥城市群体的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的优势。从而,成都城市经济圈内各城市可获得以下共同利益:第一,可以推动区域内贸易更快增长,并将区域内贸易同国际贸易高效结合起来,进一步改善成都城市经济圈地区的进出口条件。第二,可以发挥各城市的比较优势,完善各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既从总体上提高全区域的资源利用率,又从个体上提高各城市的资源利用率。第三,可以缩小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各地区的共同繁荣。

3.2成都城市经济圈对成都周边卫星城镇建设的带动效应

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卫星城镇建设的带动效应,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圈中心城市的功能外溢区。应该看作是在成都的城市辐射效应影响下在经济圈内培育有着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新的生产力布局点在经济圈发展过程中,卫星城镇之间的竞争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圈内合作的基础上力量薄弱的城市必须突出自己的个性,以促进产业互补和人才的流动。

3.2.1利用在城市经济圈内的区位优势

发展房地产业和农业产业化例如,新都属于驰名中外的都江堰自流灌区,河渠密布,水源丰富,农业开发历史悠久,通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已实现标准化渠系村41个,总长840千米,村道绿化面积达50%。全县机耕面积达90%以上,连续被评为国家农机化先进县H1。利用这一自身地域优势,通过农业产业化,已形成了10多个商品型农副产品基地和10大产加销农业产业化集团,成为我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拥有“天府粮仓”之称。成都以西的温江县地处成都平原腹心,距成都18公里。县境内平畴沃野,气候温和,物产丰富,被联合国批准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是最适宜居家的生态性城市。因此政府应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广泛吸引客商参与城镇和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积极带动温江房地产蓬勃发展,使其成为温江新的经济增长点。

3.2.2整合经济圈紧密层中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

建立将短距离的农家旅游和长距离的风景名胜旅游相结合的特殊旅游服务体系。利用“假日经济”,大力发展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农家旅游已成为适应市民休闲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商贸经济发展的新产业。如郫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已呈现出农家民俗、休闲娱乐、世界风情、古蜀文化于一体,点、线、片结合的城郊旅游发展格局。而拥有风景名胜的大邑县素有“西蜀望县”之美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距成都市45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318国道)由东至西贯穿全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集森林、雪山、云海为一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可以带动相关的交通、餐饮、娱乐、休闲第三产业的发展。

3.3成都城市经济圈对外圈城镇区域经济建设的带动效应

事实上,要充分发挥成都城市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我们还应该考虑成都城市经济圈的外圈建设。当然这必然就会涉及到与其他行政区域的合作问题。换一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成都城市经济圈外圈看成是成都与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相邻行政区划城市之间建立都市带的问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强调的是在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任何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发展都不能完全独立进行,要进入到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区域的整体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但单靠一个城市的发展是难以进行竞争的。城市经济圈外圈的建设就是要把成都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如德阳、绵阳、乐山、资阳、遂宁等与成都的发展联系起来。统一的城市经济圈可以让地方跳出自身局限,从更广、更高的角度来解决地方的发展问题;统一的成都城市经济圈,要求我们从整体、全局的角度考虑,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区位优势,进行功能定位,发挥地方最大的比较优势;最终形成一个“由点到面”和“由面及点”的良性互动的区域经济增长带。

3.3.1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建设产业集群,形成“由点到面”的产业结构

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发展产业集群,各大中城市就能够明确分工,利用自由优势壮大特有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在城市经济圈中形成没有重复建设的互补的产业“面”。如此以来,利用各自经济优势,成都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家具、服装等产业集群;绵阳可重点发展家电电子等产业集群;德阳可重点发展重型机械等产业集群;乐山可重点发展旅游、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雅安可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等产业集群;遂宁可重点发展纺织产业等产业集群;眉山可重点发展诗书文化、食品等产业集群、资阳可重点发展铁路机车等产业集群;泸州可重点发展以建设西部化工城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集群。这样,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各大中城市有了明确分工,既避免了产业的重复建设又促进了经济圈经济的联系和合作,最终使经济走向一体化。

3.3.2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各大中城市经济增长点的产业联合,形成“由面及点”的产业带

在统一的城市经济圈中仅有“由点到面”的产业结构还不行,那只是经济圈中孤立的产业集群。除此还要发挥好城市经济圈的整合效应,从产业“面”上联结各孤立的产业“点”,以形成产业集合优势。例如,“成德绵”西部制造业基地的打造,就体现了“由面及点”的产业集合优势。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有成都飞机公司等一批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企业;德阳是我国重型成套技术装备、大型成套发电装备和重要的国防装备基地,有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东方电机股份公司,东方汽轮机公司“三架重工业马车”带动着357家装备企业集聚发展;绵阳是著名的电子工业城市,有亚洲乃至世界顶尖级的科研院所和一大批技术实力雄厚、创新能力强的三线军工制造企业。2006年召开的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工作会决定加强成德绵三市的重装产业带建设,预计到2010年,将建成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重装城市产业群。除此之外,成、德、绵是四川经济最为发达、最富活力的区域。3个城市约占了四川经济的半壁江山。2008年成、德、绵GDP总额超过5339亿元,占去年四川省12506.3亿元GDP的约43%,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70%,其中制造业就占了96%。三个城市中德阳的装备制造业实力最强。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136.7亿元,同比增长31.2%,占德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9%,支撑德阳成为四川省第二工业重镇,也使德阳成为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集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这将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其机械工业的快速发展。但三个城市的产业又有着互补性。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为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而德阳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又可为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提供装备保障。因此,成、德、绵三城市的制造业的强烈互补性,十分有利于将三城构造成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中心。目前,三城最需要做的就是,通过扩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策软环境的支持,建立一条“快速通道”将三地的装备制造业连接起来。

3.3.3统一的城市经济圈有利于构筑统一大市场,推进产业整合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三中心,两枢纽”,在商贸方面、市场建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与周边的城市进一步密切衔接,构筑一个更大的更统一的大市场。具体地说,就是以成都为中心,联合周边城市,发展统一的辐射全国的商品、资本、劳务、技术,信息等市场。目前来看,城市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有利于统一发展大型百货和超市等商业形态,向周边城市扩散农产品市场,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农产品批发网络;有利于统一发展旅游业,形成以成都为中心的,包括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碧峰峡等著名景点的成都经济大旅游圈。

参考文献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成都市统计局.成都统计年鉴(2008)[z].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3]徐清梅.中国城市群几个基本问题的观点述评[J].城市问题,2002(1):19—20.

[4]戴宾,等.成都都市圈的战略规划研究[R].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2006.

第6篇

1研究方法

1.1模型引进以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经济联系是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及经济地理学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之间经济联系的一个重要工具。然而引力模型自形成之初便是以距离作为参照标准的,随后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虽然对引力模型作了诸多的演变,但核心指标“距离”均未改变,本部分借鉴国内外部分学者对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强度的测度标准,采用以下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引力模型。

1.2数据分析

笔者以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和广州6个节点城市为界线,计算相邻节点城市包含之间的地级市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如郑州-武汉区间段,包括郑州与武汉分别到他们之间的许昌、漯河、驻马店、信阳、孝感5个地级城市以及郑州-武汉的高速铁路交通时间。另外,对于北京和广州这两个国家级中心城市,适当的进行空间拓宽,可以测算到北京-郑州、广州-武汉。另外,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共24个地级以上城市,人口和GDP均采用城市市辖区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4年》。

2模型分析

2.1数据计算通过数据查找、整理及计算,可以计算出北京等6个节点城市分别与之相邻的地级以上城市的高速铁路城市经济联系强度表。通过对表1的数据研究分析可知,以时间为指标测算的节点城市与临近地级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与距离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随着距离的增加,城市经济联系逐渐降低,但由于城市规模的原因也会出现少部分如距离较近的许昌-郑州要比距离较远的漯河-郑州的经济联系强度要小的现象。

2.2数据分析高速铁路提高了沿线地区的可达性,使沿线城市跨区域的交流成为可能。根据表1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取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中位数Eij=137为分界线,当节点城市i与其区域内的j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大于或等于137时,就视为j城市属于i城市的经济圈辐射范围;当节点城市i与其区域内的j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小于137时,就视为j城市不属于i城市的经济圈辐射范围。据此,针对京广高速铁路的经济联系强度分析,京广高速铁路沿线6个节点城市与沿线18个地级城市将形成3大城市经济圈(见图1(a))。北京经济圈横跨北京与河北两省市,包含北京、保定、石家庄3个城市;郑州经济圈同样横跨河南与河北两个省份,包含郑州、邯郸、安阳、鹤壁、新乡、许昌和漯河7个城市;武广经济圈横跨河南、湖北、湖南和广东4个省份,包含信阳、武汉、孝感、咸宁、岳阳、长沙、株洲、衡阳、广州、郴州、韶关和清远12个城市。从京广高速铁路城市经济圈图(见图1(a))可得出以下三个结论:一是武广城市经济圈呈现出跨区域经济的特征。京广高速铁路沿线信阳以南的10余个城市出现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的无缝对接,从信阳—广州占京广高速铁路沿线一半的地级以上城市都完全处在节点城市所在的经济辐射圈范围内,其中岳阳受到了武汉经济圈和长沙经济圈内两个节点城市经济的双重辐射影响。二是中部经济塌陷与城市经济联系相关性强。京广高速铁路沿线所在的湖北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规模不强,表现在城市经济圈中则呈现出北京城市圈、郑州城市圈及武广城市圈三个经济区之间不能有效的实现无缝对接,形成了城市经济联系的“经济塌陷区”。三是规模大的节点城市或位于省的边界的节点城市都实现了跨省区组合城市经济圈。如北京经济圈兼并了河北省的两个城市;郑州经济圈兼并了河北的邯郸;武广经济圈兼并了河南省的信阳。跨省级行政区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将成为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及一体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京广高速铁路城市经济圈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在京广高速铁路沿线五省一市形成的城市行政圈(见图1(b)),城市行政圈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各级行政边界是城市经济发展难以逾越的鸿沟。除北京的首都行政圈能够跨省联合河北省的两个城市,其他行政圈都局限在本省范围内,行政区阻隔是区域间和城市间经济交流的最大障碍。二是城市行政圈一旦形成,将处在相对稳定态势。如珠三角城市群这个行政经济圈的经济势力范围自形成之初就一直限定在珠江口的9个城市,粤东粤西粤北的广大地区则由于省上发展政策、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等因素限制难以与发达的珠三角经济圈实现经济对接,致使城市间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2.3比较分析将京广高速铁路沿线由节点城市形成的城市经济圈与城市行政圈进行对比:首先,可以发现城市经济圈普遍要比城市行政圈空间范围更大,郑州可以将沿线河南省中部及北部城市乃至河北的邯郸都全部纳入到郑州经济圈里,而中原行政圈则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仅包含郑州及其京广高速铁路沿线邻近的新乡、许昌和漯河等3个城市,即以经济联系规划的经济圈几乎是以行政手段规划的行政圈城市空间范围的数倍。其次,城市经济圈以经济联系为衡量指标,故可以实现跨省区的经济交流和经济融合发展,使节点城市的空间经济影响力和辐射力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而城市行政圈以城市行政区为主导下形成的,基本不会跨越省级行政边界。最典型的就是武广经济圈,武广经济圈横跨4省共12个城市,形成从信阳至广州延绵1200余公里,涵盖武汉、长沙、广州三大中心城市的高速铁路城市经济带;再看武汉行政圈、长株潭行政圈、广州行政圈,其经济区规划范围都只局限在本省有限的区域内,城市圈之间各自为战,受行政力量制约,无法实现跨省区的经济势力范围的空间扩张。再次,不同城市经济圈之间可以实现不同省份之间的无缝衔接,实现大区域间的融合发展,最终将实现北京经济圈、郑州经济圈与武广经济圈三者的大融合发展趋势。随着京广高速铁路的全线开通,每天来往沿线的高速铁路近100列,沿线的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与大城市之间的同城化效应异常明显,再看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行政圈,每个城市行政圈都严格的以行政区范围为界限,致使京广高速铁路沿线5省1市之间形成了明显的4段缺乏节点大城市辐射的经济“塌陷区”,这显然不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一体化发展乃是区域的融合发展。

3结论及建议

经济联系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区域之间逐渐形成的一种物质流通形态,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和改变的。以经济联系为导向而形成的城市经济圈较行政规划而形成的城市行政圈而言,城市经济圈空间范围更大,沿交通干线的交通流通性更强,城市体系更加完善,能够实现跨省区覆盖,对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京广高铁北接环渤海经济圈,南接珠三角经济圈,中间串联了中原城市群、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中部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对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的研究,武汉、长沙和广州这三大城市在武广高铁的串联下,已经实现了对接与融合发展形成武广经济圈,而郑州经济圈与武广经济圈、与北京经济圈中间都只间隔1个城市。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的发展格局已初步显现,特别是在武汉与广州之间已经形成了紧密经济联系带。根据对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城市经济联系的研究及城市经济圈和城市行政圈之间的差异性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基于交通经济带前提下发挥国家宏观规划的导向作用。国家在京广高速铁路沿线地区的各项发展规划要以培育空间经济发展轴线为出发点,首先提高轴线上的经济集聚效应与经济协作效应,进而以轴线为立足点不断向两侧辐射,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变“中部塌陷”的格局。二是中心城市发展要具有大局观念。即沿高速铁路方向,以实现区域合作与区域融合发展为主要发展目标,以强强联合与抱团发展为基本发展路径,以区域分工与组团竞争为发展形式,最终实现京广高速铁路的大融合趋势。未来在京广高铁的带动下,沿线24个地级以上城市在各自节点城市或共同节点城市的经济辐射下,形成一条紧密的城市经济联系带,北京、广州、武汉等重要节点城市则首先实现城市经济影响力及经济集聚力跨区域辐射,促进省区边界地区城市以经济联系为导向、以城市经济为方向、向邻近省市靠近,而非向以行政区为主导的城市行政圈靠近,进而实现京广高铁沿线地区经济的跨省区流通发展,促进京广高铁城市经济带的形成。

作者:史敦友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第7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环境规划;城市经济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9.264

作为城市重要资产的环境资源在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领域中处于及其重要的地位,如何科学的规划城市发展,持续的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套良好的环境保护策略来迎合城市发展。

1 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性

城市如何进步,城市经济如何可持续发展都需要城市规划来指导。当前环境保护规划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水资源问题、土壤环境问题、大气环境问题、生物保护问题和矿物资源问题等。要想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就需要对城市建设合理规划、统筹部署。而当前却是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保护呈异步发展的状态,人们过度追求高速的城市经济发展,最终不得不承受忽略城市环境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2 环境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

(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中的环境质量问题是环境保护规划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遵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指导方针进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造。首先乐观点来讲,城市中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这就需要我们尽可能保证其不备污染。其次对于已经被污染的水域、土壤和大气进行科学治理,寻找其污染的可逆性,确保良性发展;(2)加强城市污染控制。正所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污染控制规划应作为环境保护规划的核心任务来实施。污染控制的对象要集中在生活、水域、空气、工业和农业等方面,把控制污染的发生发展的进程作为主要目的,提出一系列整改措施;(3)完善市政基础建设。市政基础建设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在制定环境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整合已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吸取失〉慕萄怠⒆芙嵋讶〉玫某晒、明确环境保护的目的。对当前的市政基础建设及其未来市政基础建设的发展趋势进行规划和完善。

3 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1)环境保护规划是城市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建设规划涉及方方面面的内容,总体来讲城市建设规划包括对各项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整合及部署。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其目的是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确保城市农业、工业等领域的正常运转。城市建设规划体系中环境保护规划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2)环境保护有利于推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间接的影响着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恶劣的环境会阻碍诸如招商引资、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间接的影响主要指的是环境保护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艰巨的项目,成效在短时期内体现不出来,但其对于今后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其他领域影响不了的;(3)环境保护反映城市经济发展前景。一个城市环境保护水平好不好能够很直接的反映出这个城市的发展空间、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好的环境保护水平能够决定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差的环境保护水平也必然阻碍城市经济的进步。因此,环境保护完全有能力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前景。

4 确保环境保护规划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

(1)要跳出行政区划限制,统筹城市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应该没有地域的限制,然而从行政角度来讲,每个城市又都有自己的一套环境保护规划,这就使得环境保护与地域保护形成了矛盾。目前个城市在制定环境保护策略是往往秉持着自扫门前雪的态度,违背了科学规律。因此,我国在进行环境保护规划时应统筹规划,鼓励城市对内依据自身城市的特点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对外打破行政区域限制,联合周边城市共同打造城市群的环境保护体系,协同工作,促进经济共同发展;(2)弘扬环境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发展必然带来环境污染问题,这个矛盾无法避免,我们需要找到这两者的平衡点,在尽可能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建设。也就是说在环境保护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遵循人鱼自然和谐发展的策略,注重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5 环境保护规划发展总趋势

环境保护规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研究手段与方法、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紧密结合、研究视野的开拓以及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的问题。(1)研究手段与方法更加先进。控制环境污染需要技术手段的支持,要将技术手段渗透到环境科学领域之中。首先使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通过长期连续观察观测,总结实验结果,融合前沿科技,促进新兴学科不断出现;(2)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更加紧密。环境保护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规划虽各成体系,但又互为影响。两者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都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二者良性发展;(3)研究视野更加开拓。目前环境保护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关注环境污染对生态的影响,而是将环境保护策略更多的关注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以及对于整个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影响。为了能够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我们要开拓视野,已发展的眼光进行环境保护规划的制定;(4)末端治理转向全过程控制。环境治理已经从注重围绕末端治理走向全过程控制。各行各业均关注生态与环境保护,将绿色技术和设计融入各个领域;从产生生态与环境问题的驱动力角度采取措施,寻求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变。

6 结语

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城市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每一个城市的管理者认真思考。环境保护在短期内可能没有明显收益,但从长期来看,却能够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郝晓涛.环境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4).

[2]葛红霞.浅析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2).

[3]邢艳军,田珍栋.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性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6).

第8篇

关键词:混合市场;混合所有制经济;城市经济增长;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国有企业改革

中图分类号:F030;F1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6)06009110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解读:狭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由不同出资者投资共建或由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联合组建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各种不同所有制的经济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形式和体制结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特殊的转型经济体,与一般市场经济体的一大差异就是企业产权制度的多样化。

学术界关于经济体制和所有制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对混合所有制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具有多样化的视角。国外较早研究混合所有制经济行为的学者是Merrill & Schneider(1966),他们主要研究了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如何通过互动行为实现政府对企业运营的影响。Miyazawa(2008)基于数量竞争的假定研究证明,在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共存的混合市场中,即使国有企业存在问题也会改进预期的社会福利;相反,完全私有化则会降低预期的社会福利。刘伟和李绍荣(2001)运用CD生产函数和线性对数模型分析认为,非国有经济比重的提高提升了全社会劳动和资本的效率,尤其是资本效率。王文成(2011)探讨了经济周期不同阶段国有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认为国有经济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并且混合所有制应该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方向。贺灿飞和潘峰华(2006)研究发现,企业、产业以及区位特定因素决定了城市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程度,一个城市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程度越高,越能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城市竞争力和经济活力越强。Phillips & Shen(2007)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发现,国有企业规模和省域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刘瑞明(2011)对中国1985―200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认为地区间的“经济收敛”需要“所有制结构的收敛”。丁永健和刘培阳(2011)运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地区国有工业比重与地区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劳动力充裕程度呈负相关。

任毅,东童童:混合所有制经济有效推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吗?

综上可知,以往研究所有制结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文献,多从单一所有制经济角度入手,鲜有研究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混合市场武常歧和李稻葵(2005)指出,中国市场环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同一市场竞争;企业大体可以分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子公司三类,其拥有的资源和面临的环境、目标等发展条件不同,产生的绩效也不同,这种市场类型就是混合市场。本文对混合市场的定义沿用武常歧和李稻葵两位学者的理论,在一个市场中若存在国有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及港澳台经济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类型,并且不同的经济类型的目标函数和市场行为不同,则认为该市场为混合市场。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鉴于此,本文立足宏观,以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混合所有制市场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三、实证检验

1.样本、变量与方法

本文研究样本为中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地级以上城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时间区间为2003―2013年。由于一些城市存在数据的缺失以及统计口径的不一致等问题,将这些城市样本剔除,最终样本为255个地级以上城市。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于2004―201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各省、市的政府网站;对于确实无法获取的个别数据,采用插值法进行补齐。

在统计年鉴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划分有两种方法:一是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为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三大类,其中内资企业又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联营企业和其他内资企业八种;二是按经济类型划分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外商经济和其他经济六种。本文采用第二种划分方法,由于一些城市集体经济和其他经济这两种经济类型的份额非常低,在统计年鉴中并没有体现,因此样本数据选取了国有经济、私有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这四种经济类型。

本文构建所有制多样化指标,即各类型所有制工业产出占比的平方和,以表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程度:

diversityi=100×n[]i=1pgrossij2

其中,pgrossij=grossij[]n[]i=1grossij。i表示混合市场i或城市i,j表示经济类型j,n代表混合市场i共有n种经济类型的工业企业,grossij表示混合市场i的第j种经济类型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pgrossij表示其在所有经济类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出中的比重。对于n[]i=1pgrossij2,某地区(城市)各种所有制经济类型产出所占比重越趋于平均化,该指标越小(最小值为1/n,此时定义为企业所有制多样化程度最高);反之,当所有制经济类型越趋于单一化,该指标越大(最大值为1,此时定义为企业所有制多样化程度最低)。由于本文的选取了四种经济类型作为研究对象,因此diversityi的取值范围是[25,100]。

本文选取非农业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除了所有制多样化指标外,还包括规模以上国有企业产值、私营企业产值、港澳台企业产值和外商企业产值四个变量。同时,根据已有研究的成果,从要素和资本、区位和禀赋、行政和政策三个层面选取了若干控制变量。具体变量解释见表1。

本文构建以下计量模型:

ln nonagrit=β0+iβiln Xit+

jβjln Controlit+εit

其中,Xit为五个解释变量,Controlit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εit表示残差项。绝大多数的回归模型着重考察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条件期望的影响,即均值回归。但如果条件分布不是对称分布,则条件期望很难反映整个条件分布的全貌。为此,Koenker和Bassett于1978年提出了分位数回归(Quantile Regression)的方法,相对于最小二乘估计,分位数回归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特别适合具有异方差的数据模型,不要求很强的分布假设,不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估计结果更加稳健。因此,本文采用分位数回归进行实证分析。

1984年,国务院批准14个东部沿海城市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时至今日,我国的沿海开放城市已经从最初的14个发展为如今的37个。这些沿海开放城市享受的特殊投资和发展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率先获得了改革开放的红利,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2013年,我国首次确定了资源型城市,其中地级市达100多个,这些城市依靠自身丰富的自

然资源推动了城市的发展。

在我国,直辖市和省会城市不仅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也享有重要地位。1994年,中央将16个城市确定为副省级市(1997年重庆直辖后变为15个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副省级市政府拥有省级政府的权限,使这些城市成为改革开放政策红利的受益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领先于地级市,城市化发展进程和水平处于较高阶段。

2.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长期及短期影响

为了更为清晰地考察企业所有制多样化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从长期和短期两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表2中的数据是2003―2013年全国255个城市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表3和表4分别是2003―2007年和2008―2013年的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

从长期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作用程度在各分位点并不相同。所有制多样化程度变量系数的绝对值在0.5分位点最大,并且整体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在各种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最大,其他三种经济类型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其中,国有企业的系数呈现从低分位点到高分位点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6;私营企业在0.75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3;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则分别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2和0.03。总体来看,近十年来,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50%的城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显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10%的城市,国有企业、港澳台及外商企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前25%的城市,私营企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增长贡献显著。

从短期来看,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两个时间段中呈现“前期强后期弱”的趋势。2003―2007年,所有制多样化在0.75和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绝对值,呈现随分位点上升而上升的变化趋势;2008―2012年中,该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明显降低,在0.5分位点达到最大。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基本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呈现“前高后低”的趋势。2003―2007年,国有企业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4,私营企业在0.75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3,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分别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3和004;2008―2012年,国有企业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0.08,而私营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明显降低,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最大系数都在0.9分位点处达到0.02。总体来讲,经济水平处于前50%的城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力在2003―2007年最为明显;经济水平处于前10%的城市,国有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力随时间推移而增大;经济水平处于前25%的城市,私营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较为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力在2003―2007年较为明显;经济水平处于前10%的城市,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力在2003―2007年较为明显。

3.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

为了进一步剖析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不同所有制经济影响城市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划分东、中、西部地区进行分析。表5是2003―2013年东、中、西部地区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

东部地区: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在0.9分位点所有制多样化的系数为正,其余分位点均为负,并且系数的绝对值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国有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均为正且十分显著,同时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私营企业对城市经济的增长作用在0.5分位点开始比较显著,并且在0.75分位点达到最大;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分别在0.75和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

中部地区: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十分显著。所有制多样化的系数均为负,说明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中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有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明显,并且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私营企业和港澳台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0.5分位点开始显著,外商企业则在0.75分位点开始为正,这三种所有制类型的企业均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

西部地区:混合所有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所有制多样化在0.1分位点到达最大的系数绝对值。国有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显著,并且随着分位点的增大而增大,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私营企业的系数在0.5分位点开始显著为正,并且在0.9分位点达到最大系数;港澳台企业和外商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基本都不显著,只有在0.9分位点处港澳台企业的系数显著为正。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分析,考察了中国混合所有制市场中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发现混合所有制经济确实能够有效推动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但不同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长期和短期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有所不同。从全国范围来看,混合所有制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在2003―2007年尤为显著。对经济增长处于不同水平的城市,国有经济的经济增长推动作用均十分显著;但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的推动作用基本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前50%的城市才较为显著。从区域差异来看,较东、西部地区而言,混合所有制经济在中部地区表现出更为活跃的态势。其中,国有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区域之间基本没有太大差异,体现了大型国有企业对中国整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以及外商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区域间的差异则十分明显,尤其是港澳台及外商经济对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历史原因和区位条件造成的。

混合所有制经济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非随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国有经济在不同区域对城市经济增长均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且越是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城市,国有经济对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越大。其原因,一方面在于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在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中所占比重较大,并且这些企业绝大多数长期分布在我国的一线和二线城市;另一方面也由于这些国有企业大多属于电力、烟草、航运、石油等垄断产业,同类型的私营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基本不具备竞争能力,从而使得国有企业长期占有整个中国市场。私营经济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非十分显著,其对经济增长推动较大的城市基本为二、三线城市,对一线大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并不大。相比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港澳台经济和外商经济对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较小,并且区域差异较大。这两类企业大多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较为发达的城市,因此其对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有限。

从政策方面来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出现和发展,源于国有企业改革,经过多年股份制改造,虽然很多国有企业早已变成混合所有制,国资占比已较低,但政府过度干预仍明显存在,准入限制并未真正放开,行政化垄断体制也未真正打破。从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比如资本雄厚、资源充足、人才丰富、技术先进等,但同时也存在包袱重、创新力不足等问题;而非国有企业具有创新力强、效率高、生命力强等优势,但同时存在资源与资本欠缺、技术管理较落后等现实问题。因此,在合适的产业和行业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自身优势,无论对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乃至整个混合市场的发展,都将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走混合所有制道路,寻找国有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助于“走出去”,是国资和国企改革的重要支撑。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走混合所有制道路,是其进入垄断行业的有效途径,通过参与国资改造、参股国资项目等途径,非国有经济将在资本金、投资领域、竞争力等方面获得极大提升。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混合市场的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呈现较大的区域差异。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确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增长,但并非要实现混合市场发展的区域均衡化和一致化,而是要在合适的地区选择合适的产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典型的城市选择典型的产业实现多样化的所有制形式。这一方面取决于市场的自主选择机制,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有效合作。

参考文献:

丁永健,刘培阳.2011.中国地区工业所有制结构的变动研究――基于内地 31个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 (4):16.

贺灿飞,潘峰华.2006.中国城市工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研究[J].经济地理(5):780785.

刘瑞明.2011.所有制结构、增长差异与地区差距:历史因素影响了增长轨迹吗?[J].经济研究(S2):627.

刘伟,李绍荣.2001.所有制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要素效率提升[J].经济研究(1):39.

王文成.2011.不同所有形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6):178185.

武常岐,李稻葵.2005.混合市场中的企业行为[J].东岳论丛(1):3847.

MERRIL W C,SCHNEIDER N. 1966. Government firms in Oligopoly industries:a short run analysi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80(3):400412.

MIYAZAWA S. 2008.Innovative interaction in mixed market:an effect of agency problem in Stateowned firm[J]. Economics Bulletin,12 (12):18.

PHILLIPS K,SHEN K. 2007. What effect does the size of the stateowned sector have on regional growth in China?[J]. 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5( 6):10791102.

Dose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Effectively Promote

Urban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Empirical Study of China’s Mixed Market

REN Yi1,DONG Tongtong2

(1.State Research Base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ervice,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 China; 2.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Research,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China)

Abstract: The mixed oligopoly mode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igher the diversification degree of ownership is, the higher the mixed market economic output is. By using the panel data of 255 cities above prefecture level of China during 20032013, by using diversification index of ownership and the square of the proportion of scaled industrial output of four economic types and by using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longterm effect of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different ownerships on urban economy and their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can indee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urban economic growth, that in the different ownership economy, the driving effect from stateowned economy on economic growth is with universality throughout the whole nation, that the driving effects on economic growth from private economy,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economy and foreign funded economy are of greater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hina’s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but currently the degree of mixed market development has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China should choose suitable industries to develop mixed ownership economy in appropriate places.

第9篇

关键词:港口物流;港口城市;港口经济;海上丝绸之路

Abstract:In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the new context of n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 port construction and port cities are facing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Based on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national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port development and port citie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d Granger causality test, Johansen Cointegration and panel data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dynamic interaction mechanismbetween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ity economy.The results show that long-term and st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city economy;Two-way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port logistics cargo throughput and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 and economic;Cargo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s economic contribu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container throughput of the port city's economic contribution;Economy on the port city of variance contribution cargo throughput is greater than the variance of economic contribution of the port city of container throughput.

Key words:Port logistics;Port city;Port economic;Maritime Silk Road

一、引言

我国沿海地区港口发展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港口的快速发展有效的带动了港口城市经济的增长,而港口城市经济又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和良好的基础条件。为构建和平稳定的合作环境,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国家之间共同发展,我国提出了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明确指出了港口城市的重要地位,指明要加强上海、天津等15个重点沿海城市港口的建设,打造一座沟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因此,在国家战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实施的新背景下,研究分析港口城市与港口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有着特殊的时代意义。

学界对于港城互动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研究港口发展η域经济的影响。Bottasso等以欧洲地区港口为样本,分析了港口生产量对就业的影响[1-2],以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2]。Hargono等以巴丹岛为例研究了港口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Kuntoji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港口,研究了小型港口发展与该国经济之间的关系[5]。Dwarakish等阐述了港口发展如何带动一国经济发展[6]。Deng等从港口物流方面探讨物流与港口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3]。二是研究港城关系的作用机制。朱坚真、宋敏等以港口和港口城市为对象,构建两个对应的经济系统并检验两个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关系[7-8]。沈秦伟等检验了大连市的港口发展和大连城市发展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9]。Li检验了珠海港的港口发展对珠海市发展的影响[10]。Luan W基于港城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大连市的港口发展对大连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减弱[11]。袁旭梅等基于自然资源的视角研究了港口基础资源和港口投资之间的关系[12]。三是研究港口竞争、港口效率等问题。Ishii等运用博弈论均衡理论对港口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13]。Cepolina等研究发现港口发展战略的新趋势可加快建设信息通信基础设施[14]。Yuen等研究发现港口企业所有权所有者之间的内外部竞争能够有效提高港口集装箱输入效率[1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学者针对沿海港口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也开展了初步研究,如:王慧慧围绕历史文化路线,阐释了福建漳州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段)”的重要组成部分[16]。韩湖初等就“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问题,探讨了广州、北部湾是否为最早始发港[17]。刘宗义对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海上丝绸之路对我国沿海城市发展和港口发展的贡献进行了理论研究[18]。现有关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港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大部分仅从理论层面进行了论述,实证研究比较少见,同时缺乏对于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作用机制研究,并且已有研究大多以单个城市为例。鉴于此,本研究拟以“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城市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全面分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下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之间的长期因果关系,并深入探析港口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港城互动关系的理论分析

(一)港口发展对港口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明确指出要提升中国沿海港口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近几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是国际贸易活动,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中国一直以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支撑沿海城市发展和港口发展必须依靠自主创新的科技、文化、商业模式,企业必须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体,打造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到服务模式创新的一系列自主创新优势,逐渐从“中国制造”迈入“中国创造”。综上所述,港口发展将依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要求,以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促进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港口发展将直接带动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形式为港口产生的收益将直接体现为港口城市的经济效益。港口位于城市发展的经济系统中的供应链一环中,城市经济的发展将直接受港口的快速发展的影响。另外,港口是城市对外贸易往来的重要流通渠道,不管在海洋运输、陆路运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拥有港口的城市而言,城市能充分利用港口吸收外部资源来发展城市经济。

其二,港口发展的极化效应将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不断趋向增长极。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式联运在世界的普及,港口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运输周转地,港口的发展逐步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为充分发挥现代港口在全球运输链中的重要地位,港口在完善运输系统的同时还应推动优质产业向周边转移,使得区域内的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使得产业的发展产生集聚效应。因此,港口的发展有利于城市产业的协调发展,进而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三,港口发展的马太效应会使得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在长期内受到影响。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港口在物流配送、仓储等方面的供给能力至关重要,这些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码头、泊位、港口航道、防波堤、锚地等,港口的供给能力又将直接影响港口城市发展。因此,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将在港口发展的马太效应下逐步受到其发展的刺激,最终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港口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推动作用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助力港口城市发展的同时,港口城市同样也是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港口城市将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探路石,为深化国际合作破除当前对外开放中的阻碍,打造更开放式的国际贸易交流中心,使得更丰富、更全面的货物资源通过港口进行贸易往来,全面提升大宗散货和集装箱运输专业化装卸水平。因此,“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而与此同时,港口城市的发展又带动了港口的经济发展。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以为港口发展所需的货物资源提供保障、为港口运输所需的货运要求提供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随着港口城市的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的物资供给与需求会不断增加,此时需要通过进出口的方式来弥补港口城市自身供求不稳的现状,而港口则是保障资源进出口的主要平台。因此,有关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产业结构比和国际贸易水平等)都对港口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二,港口城市的经济规模在空间上为港口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港口城市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技术水平,从而也使得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日益完善,而港口基础设施又进一步为港口物流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三,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港口发展过程中附加业的发展。随着港口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内的高技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物流业也发展壮大,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给港口发展提供其所需的资金、技术支撑、物流系统等。因此,高技术产业、金融业、服务业以及仓储物流业等相P服务业的发展为港口发展提供了一系列保障。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机制,如图1所示。

三、“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城市的互动发展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根据地理位置分布,选取分布于“一带一路”战略途径的14个港口城市2004年至2014年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三亚港口由于部分数据缺失,未包含在样本中。同时为避免通货膨胀对结果造成的偏差,将人均名义GDP折算到2005年价格。其中代表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GDP)的数据来源于各城市的历年统计年鉴,代表港口物流水平(港口货物吞吐量PT、集装箱吞吐量CT)的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港口年鉴》,相关基础数据如表1。

(二)实证模型与指标选取

2、指标选取。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对于港口发展的一系列指标尚未确立一套系统的统计方案,有关港口发展相关产业的统计资料仍非常缺乏,因此,在选取相关指标时,必须非常具有针对性。其一,港口吞吐量是港口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计量指标,既能客观地代表港口发展的经济规模,又能充分体现港口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选取港口货物吞吐量(PT)来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其二,集装箱运输不但简化了货运的作业环节,增强了自动化管理,还降低了运营费用,减少运输成本,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同时选取集装箱吞吐量(CT)来代表港口发展水平的指标。最后,选取GDP作为反映港口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

(三)分析过程与结果

1、模型检验

(1)单位根检验。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使用Eviews软件对变量做自然对数处理,记为LNCT、LNPT、LNGDP。本文采用ADF、LLC、IPSW以及PP这四种检验法来对其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在原始序列上所有变量都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而经过一阶差分后,所有检验都通过10%的显著水平,表明原始序列的一阶差分变量都是平稳的,即三个变量都符合I(1)的特征。

(2)Johansen协整检验。根据上述单位根检验结果,有关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经济的三个指标都是一阶单整序列,这说明了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和GDP这三个指标具备了进行协整关系检验的先决条件。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对以上三个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通过建立基于Fisher联合迹统计量来对以上三个指标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判别。由Eviews8.0得出的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上述协整检验结果可知,在99%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不存在协整变量”和“至少存在1个协整变量”的假设,并且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了“至少存在2个协整变量”的假设,也就说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3个协整关系,该结果进一步确立了本文构建模型的合理性,即港口物流与港口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3)格兰杰因果检验。根据上述协整检验结果,代表港口物流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代表港口城市经济的GDP这三个指标存在三个方向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因此在确定了变量的协整关系之后,进一步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明确港口物流和港口城市经济之间的因果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上,LNCT和LNPT都是LNGDP的格兰杰原因,同时,LNGDP也是LNCT和LNPT的格兰杰原因。因此,港口物流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与港口城市经济GDP之间存在格兰杰双向因果关系,这表明港口物流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经济的发展同时能够促进港口物流的快速增长。

2、回归分析结果

(1)港口物流对港口城市经济的作用

首先,通过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1)的影响形式,主要包含以下两步:第一步,通过建立原假设(建立随机效应模型)建立随机效应回归;第二步,用Hausman检验该模型是否是随机效应模型。检验结果如表5所示。由表5中的检验结果可知,Hausman 统计量为15.46,p值为0.000

模型(3)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模型(4)为混合固定效应模型,本文通过F检验来确定模型(1)的模型形式,分以下两步:第一,建立原假设: 。判定法则为:若接受假设 ,则为混合固定效应模型(4),若拒绝假设 ,则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3)。第二,构建F统计量,分别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得到各模型形式下回归所得残差平方和,假定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通过计算原假设所对应的F统计量来对原假设进行判别,假设 所对应的F统计量计算公式为:

其中N在本文中表示所选取的城市数量,k表示自变量个数,T表示样本时间跨度,因此有N=14,k=2,T=11。由Eviews8.0分别构建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固定效应模型,可以得出每个模型相应的残差平方和分别为 , ,从而根据上述构建的F统计量计算出 。由函数 得到F分布的临界值,其中 为临界点, 是自由度,在给定 的显著性水平下,得到相应的临界值为 ,有 ,所以拒绝 。即最终模型(1)应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更合理。由Eviews8.0得出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如表6所示。

四、结论和启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施将有效带动我国港口和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此同时,我国港口与城市经济地位的崛起又将进一步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向外延伸。本文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选取海上丝绸之路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港口发展与港口城市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因果关系。这表明港城发展呈现出一种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机制,一方面,城市利用港口进行国际贸易往恚不仅从国外承接先进的技术、大量的外资以及成熟的商业经验等,同时向海外输送优秀的人才以及丰富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港口通过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更好向海外输出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模式正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宗旨,强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的发展原则。

(2)港口的快速发展有效的促进了港口城市的发展。关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明确指出,港口发展应着重发展海洋经济,要推动建设海洋强国,由此,必须大力支持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我国在海洋、远洋科考方面的关键技术。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关键技术的科研离不开物质资源、配套产品、运输物流、能源消费、金融投资等相关行业的支持。因此,对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点港口城市而言,这是一次产业升级换代的有利时机,这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推动港口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推动了港口城市的发展。

(3)港口城市的发展对港口的发展有着正向促进的作用。大力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将促进丰富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以国际贸易交流的方式向各大港口城市汇聚,这些资源将通过被吸收、中转、交易以及就地转化等方式被港口城市所利用,与此同时,外资企业也会纷纷接踵而至,大量的外资资金以及各行业优秀的人才也会输送至这些港口城市,正在这种资源集聚的效应奠定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国际经济和金融中心的基础。这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在加快港口城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又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货源,从而推动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4)在对港口城市经济影响的方面,集装箱吞吐量要大于货物吞吐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港口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方面,集装箱吞吐量更加受到港口城市经济变化的影响。这是我国港口建设朝向集装箱发展的表现,尤其是国家强调的“大力推进重点港口城市建设,重点打造超国际水准的集装箱新干线,推动区域性邮轮母港发展”,这表明,发展和促进重点港口城市经济发展与港口物流发展,符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Bottasso A, Conti M, Ferrari C, et al. The impact of port throughput on local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Transport Policy, 2013, 27(27):32-38.

[2]Bottasso A, Conti M, Ferrari C, et al.Port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spatial analysis o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Policy & Practice, 2014, 65(4):44-55.

[3]Deng P., Lu S. Q., Xiao H. B. Evaluation of the Relevance Measure between Ports and Regional Econom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Transport Policy, 2013,(27):123?133.

[4]Hargono S, Sutomo S, Alisyahbana J. The Influence of the Port to the Economical Growth of the Batam Island[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3, 17:795-804.

[5]Kuntoji G, Rao S. A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Minor Ports to Improvethe Economy of Developing Country [J]. Aquatic Procedia, 2015, 4:256-263.

[6]Dwarakish G. S., Salima A. M. Review on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ion[J]. Aquatic Procedia, 2015,(4):295-301.

[7]朱坚真.港口经济与城市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J].创新,2013,7(1):5-11.

[8]宋敏,姚伟伟,蒋苗苗.上海港对直接腹地经济的作用研究――基于海港产业部门构建的投入产出模型[J].经济地理,2015,35(1):121-127,163.

[9]沈秦伟,韩增林,郭建科.港口物流c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大连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29(1):69-73.

[10]Li D,Wang X. System Dynamics Simulation Model for Port Economy Analysis[A]. Xu J,Yasinzai M,Lev B. 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C]. London:Springer,2013.

[11]Luan W,Chen H,Wang Y. Simulating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ports and cities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A case of Dalian China[J].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10,20(5):398-405.

[12]袁旭梅,华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港城系统发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2):184-186.

[13]Ishii M, Lee T W, Tezuka K, et al. A gam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port competition[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3, 49(49):92-106.

[14]Cepolina S, Ghiara H. New trends in port strategies. Emerging role for ICT infrastructures[J]. Research in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 Management, 2013, 8:195C205.

[15]Yuen A. C., Zhang A. M., Cheung W. M. Foreign Participation and Competition: A Way to Improve the Container Port Efficiency in China?[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A, 2013,(49):220?231.

[16]王慧慧.海上丝绸之路漳州拾遗点研究[J].福建文博,2013(6):20-24.

第10篇

一、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经济,简言之,就是以城市为发展空间,承载着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发展要素的地区经济。纵观世界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主要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以现代工业为辅的经济群落。而在我国,由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水平较低,其占GDP的比例还很小,因此我国的城市经济目前还处于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各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都不一样,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城市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差异性。东南沿海和长三角地区、京津冀的城市,因为地缘的优势,往往在发展上捷足先登。不仅经济发展的总量大,而且经济运行的质量也高。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城市,囿于地理位置和发展基础的薄弱,在发展上先天不足,经济发展呈现着总量小、产业层次低、辐射作用小的特点,远远落后于东部城市。

从东西部城市之间在发展上存在的差距上看,主要体现在总量、资金、技术、规模四个方面。随着十的闭幕,东部城市群已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积蓄力量,为打造中国的经济的升级版而跃跃欲试。这对于相对落后的西部城市也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不是各自为正的经济体系,它的互相融合性和辐射性的特点,为西部城市吸收东部城市的资金和技术提供了可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大力发展原有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又新建了一批工商业城市。到1985年,全国设市建制的城市达到324个,其城市总人口(不包括市辖县)达到21228万。城市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城市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武装农村,推动广大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村则以自己的农副产品供应城市,支持城市的社会主义建设。城乡之间建立了平等互利的经济联系,走上了共同繁荣的道路。

二、利用CES对城市经济进行建模

CES经济分析模式的引入是经济学微观化的一个重要尝试。它的现实意义是,把缤纷杂芜的经济乱象通过几个集合的数字的模拟分析,抽丝剥茧般的剖析了一个城市经济体的概况。这种剖析,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除此而外CES还对城市经济具有建模意义。

通过其数字的具体分析,可以对一个城市的增长模式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对于不断修正城市经济发展的策略具有指导意义。应该看到,城市建设具有外部性,除了直接拉动经济增长,还存在对经济增长的间接效应,而综合测定城市建设投资拉动城市经济增长,需要把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与由投资引起的消费增长进而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结合起来。如果把城市看成一个综合性的生产单位,它是通过生产要素的投人,最终创造出产值。人们通常用C-D生产函数分析投人产出效益。但是目前没有城市建设投资所创造的全部产出价值量的统计资料,C-D函数也无法从总产出中分离出建设投资的份额。为此,考虑采用二级生产函数的形式来克服上述困难。1928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与数学家柯布合作,提出了著名的C-D生产函数。年中又和四位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常数替代弹性,C-D生产函数模型,简称CES。在其中,不同研究对象,或同一对象不同的样本区间,其要素替代弹性不同,所以,比C-D生产函数更接近实际。在生产函数中,如果替代参数的估计值等于,则要素替代弹性的估计值为,此时生产函数退化为C-D生产函数。根据CES生产函数,在1967年提出了二级生产函数理论。二级生产函数理论,是对CES一级生产函数理论的补充和深化。

这种分析模式将使对经济分析的结果变得更加明晰和透彻。按照这一分析模式,我们就会把城市看作一定空间地域上的生产单位,通过资源投人,最终得到产出GDP。假设城市的产出GDP是由投人的资本和劳动力生产要素所形成,为研究需要和计算简便,将城市土地也看作一种资本。建立城市建设投资的二级CES生产函数。模型所包含变量和参数的含义如下K:城市的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价城市非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凡城市的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年末形成的资产净值。L:城市的年末社会劳动者人数城市的年末非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城市的年末建设社会劳动者人数。由以上的具体举例,使我们看到,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单元中,东部城市群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寻求经济快速增长,从它的增长特点上来看,我们可以判定这个经济单元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过了外延式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现在已经走上了技术密集型依靠内涵挖潜的发展轨道。而中部城市在依靠科技增长的因素也在加大,但与东部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与东、中部相比,西部城市科技对经济贡献的比例是最小的。西部城市受资金、技术、环境的影响,在发展上还沿袭着传统做法,就是依靠资本注入和廉价的劳动力来发展经济,所以,他们的发展形态还处于依靠外延扩大再生产阶段。

三、结论

本文通过CES模型的论述,深入地探讨了其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国内外的经济实践证明,CES模型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CGE模型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将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为人们展示了经济分析中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领域。

作者:戴天悦单位: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第11篇

2007年以来,全世界遭受由美国次贷危机而袭来的金融风暴,各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我国经济也不例外,而作为经济中心的城市经济当然首当其冲。面对全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我国政府迅速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计划。2008年11月,面对急剧恶化的国际金融形势,中央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出台了十项具体的“扩内需、保增长”措施,开启了“4万亿刺激计划”的序幕。在国家一揽子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我国经济运行初步遏制了增速快速下滑的局面,呈现出企稳回升的态势。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困难的一年,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2009年年初,我国政府提出了8%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形势的好转使得这一目标越来越接近现实。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已经从第一季度的6.1%上升到了7.9%。扭转了连续7个季度减速的趋势。三季度我国GDP增长8.9%左右,呈现明显的逐季回升的态势。专家估计,四季度可能达到10%,全年实现8%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

2009年我国城市经济虽然经历一定的曲折,曾呈现波动和起伏,但目前出现四个方面的向好发展。

1.城市生产总值增速稳步回升

1-2月,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3.8%,3月份增长8.3%,4月份虽有所回落,但5月份又继续回升,增长8.9%,到6月份,增长10.7%,进入第三四季度,经济增长的势头仍然不减。而且在工业生产领域中,60%以上的行业生产增长加快,在工业产品中近60%产品获得增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下滑势头在2009年2月份见底,3-6月份连续4个月回升,在经济回升过程中,投资和内需替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在GDP增长中,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7.6%,拉动GDP增长6.2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4%,拉动第三季度GDP增长3.8个百分点。特别是10月和11月,形势更加喜人。

2.城市居民消费需求继续增长

城市是全国的消费中心,占全国消费总量的约80%。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而且内需增长中有两个较为突出的亮点,即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汽车销售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1.7%和18.1%。预计全年的汽车销售总量超过1300万辆。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走强,城市家庭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购买汽车,同时受到政策的利好影响,我国二三线城市的汽车增长也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因此,汽车产业将成为下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之一,而我国城市将进入汽车“全民消费时代”。

3.经济结构调整正在积极推进

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中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从而达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是2009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任务和目标。许多城市,特别是经济发展受冲击比较严重的城市,如,资源型城市、工业基地城市和结构比较单一的城市……等,更加重视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围绕保增长、促升级,重点抓好工业结构调整。

在工业结构结构调整中,按中央部署和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一是认真实施汽车、钢铁、造船、石化、轻工、纺织、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二是大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和兼并重组。三是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抓紧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健全融资担保体系,简化贷款程序,增加贷款规模。四是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建设创新型企业。中央财政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主要用贴息方式支持企业技术改造。五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并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紧密结合起来。扩大科技投入,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支撑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推广技术、研发产品、创办科技型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装备制造业。提高装备制造业集成创新和国产化水平;推进新能源、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节能环保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4.城市居民收入稳定,民生得到改善

由于城市经济在整体上不仅企稳回升,而且继续平稳增长,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居民的就业和下岗人员的安排,居民经济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提高了城市居民的购买力。同时城市政府改变了财政的支出方向,更加重视城市民生建设,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进一步增加。上半年在财政收入压力较大的形势下,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同比增长29.2%,中央财政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支出增长49.9%以上。

从上述情况可见,2009年对我国城市经济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年初延续2008年以来的城市经济的低迷状态,进入了低谷,在中央的正确方针的指导下,通过各个城市的努力,摆脱最困难的时期,经济开始走出低谷,向好的方向发展,成功应对经济世界危机。

二、2009年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

综观2009年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过程和趋势,并与过去历年经济发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和问题。

(一)扩大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成为我国城市,特别是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引擎,不仅城市经济的外向度逐步提高,而且就少数城市来说,产生了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因而在危机中,受到的冲击特别明显,蒙受的损失十分可观。痛定思痛,转向千方百计扩大内需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2009年全国及各城市经济增长是在内需的带动下逐步回升的。国内需求加快增长是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在上半经济增长7.1%中,内需拉动10个百分点,外需负拉动2.9个百分点。消费在国家政策的促进下持续较旺。前7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6.9%,同比加快3.6个百分点。

(二)坚持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经济发展目的

只有充分就业、扩大就业才能保障居民的收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所以,就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更是判断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2009年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66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4%;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分别为315万人和9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和93%。1-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851万人,完成全年900万目标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2万人,完成全年500万目标的8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20万人,完成全年100万目标的120%。

与此同时,2009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城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通过城市财政和其他途径,实行多种优民惠民政策,着力解决关系城市居民的诸多民生问题,如,社会保障、医疗保健、公共服务、交通出行、住房保障、失业救挤……等问题,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可以说,城市虽遭遇了世界金融风暴和经济危机的冲击,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

(三)增加投资进一步完善城市市政设施建设

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中,由于对外贸易的萎缩,国家和城市更多地依赖于扩大内需和扩大投资来拉动经济,所以中央在一揽子计划中增加了4万亿元的投资。2009前三季度,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万亿元,同比增长33.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6.4个百分点。这一方面扩大了就业,刺激了消费,活跃了市场,有利于拉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有利于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后劲,克服城市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部门。在国家和城市的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相当一部分是投资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建设,如,城市机场、市内交通、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地下铁路、城际高铁、能源设施、环保项目、生态建设……等。这些都是城市经济发展和建设的内容,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四)加速了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步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但是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成效并不显著。应对全球的金融危机,正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良好时机,所以,许多城市,特别是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加紧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设施落后、产能过剩、产品过时、缺乏市场、严重污染、耗能过大的产业和产品,对厂房陈旧、设备落后、经营方式过时,以及污染环境的企业和产业,进行改造和再建。如,广东省进行“三旧改造”,即对旧厂区、旧城镇、旧村庄进行改造,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工业的科技含量,节约集约企业用地,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在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同时,调整城市经济的地区结构和类型结构。2009年城市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小城市和中部地区城市的发展较快,这些城市由于外向度相对较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借助于正确的政策和决策,加速了自身的发展。所以,从全国来看,中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快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五)考量了城市财政制度和结构体系

2009年初在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下,城市经济实体,特别是工业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效益下降,利润减少,因而影响城市的财政收入。但是,按照目前我国的财政体制,土地出让金构成城市财政的主要部分,有的城市甚至占相当的比例或主要部分。在年初由于土地市场不景气,所以土地收益必然下降,在企业税收和土地出让的双重打击下,使许多的城市财政捉襟见肘,面临一定的财政困难。然而,从第三季度开始,由于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土地市场的迅速复苏和土地价格的上涨,不断涌现新“地王”,使有些城市的财政立即复苏。解决了财政问题。如,截至11月23日,全国7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同比超过100%。排在前20名的城市,总额高达6210亿元,同比增长108%。而排在前三位的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总额都超过500亿元。其地价收入超过历史上最高的水平。这也反映了城市财政体系和结构的缺陷。

三、对2010城市经济发展的展望

2010年是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最后的一年,不仅要园满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而且要为第十二个五年打好坚实的基础,开创有利的环境,铺垫好前进的道路。

2010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继续贯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重点,落实和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提高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完善和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相关政策,加大对“三农”、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一)继续保持城市经济较快发展态势

1.全面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各城市一定会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通过各种努力全面完成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不仅注重完成计划的数量指标,还会提高完成规划的质量指标,提高完成的质量。使城市经济得到更和谐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普遍会高于2009年的水平。

2.中小城市和城镇得到较快发展。根据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规律,特别是城市体系空间布局变化规律,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在未来15―20年,我国中小城市和城镇会得到较快发展,其经济增长速度将超过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城市经济总量中占居更高的份额,发挥更大的作用。

3.中小企业继续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力军。2009年以来银行重点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上半年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重为54.3%,比年初增长24.1%,比全部企业贷款平均增幅高1.5个百分点。政府投资的大幅度增加引导和带动了民间投资增长。中小企业具有大型企业无可比拟有优势,特别具有可以容纳更多劳动力的长处,更加适合中国特色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所以,2010年我国城市发展中,中小企业是必须高度关注的生力军。

(二)调整产业结构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

经历了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经受了2009年经济发展的考验,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意识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成为城市经济持续增长和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从目前来看,全国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普遍不理想,离优化产业结构仍有相当的距离。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相对滞后。在第二产业中新型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仍显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三高一低(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效益低)普遍存在,有的还非常突出。所以,要求得城市经济平稳、较快和健康发展,必须加速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这种情况下,虽然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放慢一些,一般会略高于全国或所在省区的水平,但2010年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会明显改善,工业,尤其是制造业比重过高的城市,会努力降低其比重,而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的比重,实现三次产业三二一的格局。

从地区结构来说,总的趋势还是东部地区城市经济的增长继续略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是中部地区城市的增速幅度可能会高于东部地区城市。

(三)城市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1.就业压力。待业人口主要来自于进城的农民工,城镇企业因各种原因下岗的职工,历年累积的100多万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和2010年毕业600多万大学生中的一部分,以及城市自然产生的新的劳动力。四个方面人员构成庞大的劳动力人口存量和增量,给就业带来极大压力,使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其具体人员难以做出精确的统计和估计。截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与上季度末持平。但是,真实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取决于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就业压力转化为GDP的压力,因为GDP增长每减少一个百分点,至少导致540万非农人口失业。

2.民生问题。近几年城市民生得到了明显改善,许多问题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由于民生问题积累的时间长、问题多、情况复杂仍然需要继续解决,既需要进行制度、体制和机制改革,又需要增加国家和城市财力,完善分配和支出机制。所以,2010年只能解决和改善医保、社保、住房……等民生问题的一部分,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资产价格上涨风险。由于制造业普遍存在产能过剩,食品价格涨幅较低短期通胀风险并不高。可是,由于流动性过度充裕,利率处于极低水平,加上美元贬值压力等因素,出现资产价格过度上涨,面临资金流入和资产泡沫风险。

(四)房地产业成为突出和棘手的城市经济问题

房地产是城市经济率先回暖的产业,同时也是动荡不稳的行业,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有的矛盾非常尖锐和突出。

1.住房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人多地少,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许多农村区域改变为城市地区,大量农地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在这种情况下,居民对住房刚性需求越来越大,经久不衰,因此,住房供需矛盾是长期的。但是,目前我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了30平方米,接近甚或赶上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城市住房需求的矛盾除了总量问题外,更多的是结构性矛盾,即,城市富有居民占有远远高于平均占有量的住房,而城市工薪阶层,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和新近进城工作的居民,或买不起房,只能望房兴叹。这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是城市分配制度问题和缺陷的表现,不仅需要通过发展房地产或推行保障性住房政策来解决。不论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都是2010年城市经济的重大问题。

2.城市房价过度上涨。进入2009年第三季度之后,我国城市房地产价格扶摇直上,不仅一线城市如此,同时也波及二线城市。价格不仅超出一般工薪阶层的购买力,而且与土地的炒作相结合,脱离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轨道,带来了经济运行的混乱。房价上涨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引起,在土地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住宅用地的出让的楼面价格已经高达1.5万元,甚至超过2万元。如,北京11月份住宅用地楼面地价大幅上扬,直逼3万元(29859.39元),不仅创下了2009年新高,也创下了历史新高。

第12篇

一、目前促进城市经济增长阶段常见的问题

1.经济结构不完善。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属于一种粗放型模式,这表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而且资金紧缺,更加无法支撑经济稳定运营,进而影响着城镇化进度。通常情况下,粗放式的经济结构只重视经济增长的速度以及最终对城市所造成的影响,忽略了发展阶段所产生的污染及资源耗费,令环境绿化削减,生态自然变得越来越脆弱①。首先,集中式发展的速度及规模,难以达到国家标准目标。粗放式的经济结构将影响到财政税收方针的实行,令国家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整体指标在到地区时,地区政府就仅仅为完成目标而快速生产,加大资源的耗损,只注重发展的速度。但是这些均是以当下财政税收制度为基础进行的,其可以直接影响着企业运营的财政税收方针,尽管可以加快企业经营速度,但是却影响到企业的收益。另外,粗放式的经济在全社会的行政、技术、文化等层面与经济之间的关联很难相协调与平衡,导致财政税收制度的实行面临阻碍。长期以来,国家均是采取行政法规来约束各大企业,而且市场上其他要素未得到同步进展,严重压制着成本价格,进而令收益偏高。

2.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不高。基础设施滞后,始终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关键问题之一,尽管国家近几年在该方面投向了许多的资金稍稍转变了落后的状态,但依旧无法满足企业经营、居民生活的需求。例如高速道路修建范围很窄,针对易发灾害区域的防灾措施不健全,有的偏远地方的城市还出现了水电供应不足等情况;有的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注重高新企业的经营,而忽略了城市的绿化建设,有的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交通问题非常严重,不能适应当下现代化社会脚步②。而且,目前国家持续推进工业化建设,生态质量问题日益严峻,如此就导致政府要增加环境治理上的经费投入,增加了成本,令经济增长改变的困难越来越大。

3.城乡差异明显。改革至今,国家越来越关注城乡之间的集中协调建设。但东部沿海区与西部落后区域差距依旧不能缩小:发达地方注重完善城市区域发展格局,形成统一的产业及资源优势,已达到了很高的城市化水平,和西部地区比较,可以说有了很大规模的经济转型。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科技以及数据传输的发展逐渐加快。反之,西部地方的劳动力及科技均较为滞后,市场规模很小,收入低造成消费水平也低,生活质量甚至不能达到温饱要求。该种经济局势令贫富差距持续加大,经济政策很难协调统一,全国的市场经济将面临巨大阻碍。

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财政税收方针措施

1.合理调整投资方针。没有科学调整投资方针,加强投资力度,市民的收益才能获得可持续增加,财政税收每年均在国家财务预算中占有很大比重,目前在国家整体财力还比较有限的状态下能够首先采取开征遗产税等途径增多,财政收益也可增加,另外还要规范税务监察制度,避免偷税漏税等情况的出现,而且还需要针对城市企业技术加大投资,对城市企业技术制度进行创新使部分高科技单位积极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相合作,促进城市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科技推广人才发展方面需要引入专业化人才,为其提供一定的住房条件等待遇,以他们的努力带动本地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

另外,在针对财政投资制度的制定上也要引起重视,积极扩展融资途径,令资金量持续增加,使政策性金融体系逐渐完善,特别是在制定创新投资制度方面,要加强对财政投资参股运营农业整体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与企业加强合作,并全面招商引资,令民营资金与外资等方面的资源获得扩大,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形式的改变。因为在城市经济增长中存在很多挑战,为了使城市经济增长极早得到转变,令城市经济发展处在常态化状态,需要将针对财政税收方针的调整融进城市经济发展及需求拓展方面。使城市投资面持续加大,令经济增长可以得到平稳发展③。特别是一些城市中在经济的外需上进展并不可观,这时能够合理增加经济赤字,并发行适量的建设性国债,然后增多预算中的投资,而且政府要积极促进项目进度,并提供充足的经费。在资金的安排上,要重点用来改造城市生态、保障居民正常生活以及更新企业产业科技等方面,令城市经济增长的发展潜力获得全面激发。

2.完善税收机制。首先,制定出相应的税收优惠制度,能够从对城市内的关键企业进行扶持着手,再逐步对全部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主要涉及部分具备发展前景的微型企业,并融入民营企业。在产品生产,尤其是深加工上,更需要采取税收优惠政策来提供支持④。此外,在各种不同税务的优惠政策体系上也要科学安排,科学分布各种税收优惠比重,使税收优惠制度可以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另外,还要加强税务公开,对税务制度及行为加大建设力度,使税收工作处在阳光及公开的状态下,接受大众的监督。

3.减少对新科技行业的税收。依靠诸多资源消耗和占用推动经济发展是不可行的,唯有依靠科技的发展,完善资源的利用,实现资源短缺状态下的城市经济发展转型。我国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对新科技的研发和创新水平比较忽视,政府和企业对新科技行业的财政税收扶持较弱,导致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竞争力低。针对这种状况,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强财政来对新科技行业的财政税收扶持。

4.实行营改增制度。营改增制度的实施扩大了纳税范围,针对不动产行业的干扰较大。营改增制度的实施促使国内房地产领域成本增多,推动了国家经济增长的改变。房地产和建筑事业是国家传统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而新科技领域的建设并未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⑤。但是,实行营改增制度促使原本的建筑单位为得到更好的发展,必须开展业务调整和创新,有效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改变。而且,根据对新科技领域与科研成果转变的税收调节,实行对新科技行业的税收降免与减少科研成果转变的税收负担。可以促使城市经济增长得到又好又快的转变。

5.加大财政针对高新科技的研制力度,提高服务行业人才资源的投资。国家城市经济发展转型阶段,需要持续加大财政对高新科技行业的研发力度,并增加对服务行业的投资和支撑,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改革。区分国家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类别的一个关键指标即经济在发展阶段,其技术含量的多少。技术水平较低的行业,会提升能源消耗总量,下降产品性能。反之,技术水平高的行业就会降低能源耗损,坚持长远发展之路,提高产品性能,提升工作效率等。由此得知,依靠占据资源及高消耗的经济增长道路并不可行,唯有依靠技术创新,节能和合理应用等才是长远发展模式⑥。长时间以来,国家城市政府尝试通过市场来研发技术,但是许多企业为得到迅速发展、拓展规模,而注重短期利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针对技术研发的投资远远低于其他业务,经济增长阶段缺少创新水平,进而造成市场竞争力薄弱。就当前来说,服务业和制造业是人才密集性行业,需要诸多整体素质高、科技水平强的复合型人力资源。因为我国针对人才培养与引入的制度及体系不健全,造成该方面的人才十分短缺,进而限制着高新科技行业的繁荣发展。为此,国家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当采用财政途径来大力扶持人才培养及科技研发。简单的说,政府机构能够采用财政金融支撑模式、优惠相关项目的税收、全面培养科技人才、保障知识产权等多种政策法规,由此推动人才的开发及科技的发展。而且,在科技创新及人才培养上,还应协调企业和政府与高校各个研究部门之间的关联,促进合作,相互联系,为国家科技的研发提供一定的保证,进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最后,政府和企业等还应提升对技术研发及人才培养的投资力度,组建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在国内制定人才培养及技术研制的长效体系,进一步拓展科技型行业的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及整体实力。

6.制定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当前,国家在财税上的绩效考核制度尚不健全,造成考核结果不科学、不公正,如此就需要制定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以迎合经济增长改革的需求。

需要多角度深入基层,全面考察各地区财政情况,再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了解财政支撑经济增长上的实情,促使考核结果更为公平、客观。特别是要全面学习现代化先进的统计学、应用数学以及现代管理学等理论知识,完善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要制定出健全的绩效考评公示机制,令绩效考核处在社会大众的监督之下,提升考核结论的准确性及精准度。另外,还要努力深入群众,采集源自大众的多种意见,对全部的意见深入探究并进行划分,对其中隐藏的问题要提供条件进行处理。

三、结语

怎样加快城市经济增长转型,是我国当前在城市化进步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在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城市经济发展转型上的形势依旧非常严峻,为此,需要深入探索,进一步优化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改革的各项财政税收制度,促使国家经济的顺利转变。

注释:

①周浩.人口结构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8

②梁志远.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变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应用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11):48-49

③王嘉琪.试论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变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应用分析[J].纳税,2018(23):19+21

④田金莹,王毛毛.关于推动城市经济增长转变的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应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7(2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