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2: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近年来,开远市在探索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道路上,以项目带动、措施引路,发挥了城市的带动作用,激活了乡镇的发展活力,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让“幸福开远”逐步走近千家万户,走出了一条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和谐发展的路子。
开远群众有说不完的欣喜
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能否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逐步淡化、转变乃至最终消除城乡二元体制以及附着在其上的各种利益障碍,成为开远市统筹城乡发展改革成败的关键。
“2009年,开远市城镇就业人口的年均工资约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约4700元。30多万人口中,有22万生活在城里,城镇化比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2009年,开远居民的医疗费实现城乡同比例报销,农民大病报销最高额度达到了15万元。”
“2010年,头顶着百年一遇的旱灾,开远市没有出现过断水断电的情况。即便是在海拔2000多米的山区,受灾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没有下降。”
盘点城乡一体化建设带来的好处,开远市的各族群众有说不完的欣喜。
对于每年仅有8.5亿元财政收入的开远市,扣除6.5亿元财政支出,余下的1亿多元是怎样舞活一体化建设这一龙头的呢?
开远市除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投放农村与城市的资金“平分秋色”外,将城市建设投资机制引入农村,创新农村投融资机制,通过市场运作和社会筹集资金等途径多渠道合力融资,这四项措施,如“蛟龙出海”搅起了城乡建设的。
资源同享 城乡一体和谐发展
“以前,城里城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较差,城里的人到不了乡村,乡村的人走不出来,城乡之间存在着一道厚厚的屏障,人与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现在,通过城乡统筹发展,去年尽管遇到国际金融危机,今年又遇到百年大旱,但我家今年的收入仍然不减,生活越过越幸福。”提起城乡的变化,老燕子村的村民小组长向自荣感慨颇多。
2009年,开远市81个自然村中,先后有5000多个农民自发组团,到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旅游。
这一年,开远市的17个行政村中,相继出现了22个“超市”,精明的商家甚至把摩托车、小汽车等高价值机械摆到农民的家门口销售,这里的城乡流通体系空前顺畅。
这一年,拥有30多万人口的开远,全年的汽车销量超过了2万辆,平均每天售出量达到54辆,社会商品零售额接近16亿元,人均日用品消费量达5000元。
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开远致力于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大力推进城乡文化教育、科技推广、党建工作一体化,构建了平等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让城乡居民共享公共服务。把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让城市资源与农村互联共享。
编者按:城乡一体化要坚持两点:一是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考虑到城市的时候不能忘了农村,考虑农村的时候要想到城镇,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时候要坚持城乡一体化;抓好镇村示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把建设水平、科技水平、规划水平体现出来,要实事求是,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比如农民住房问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引导农民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变居住理念,改变农民住房高、大、空的现象;村镇安全一方面靠部门,还必须靠镇村一级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刚才*局长作了一个很好的报告,很全面,三个同志作了交流,下面黄市长还要作重要指示,我就不多说了,只想请大家抓好三件事,把握好两个理念。
三件事中第一件事就是要抓好合理集聚。刚才*局长报告中谈到了*市乡镇撤并情况,是客观真实的,我就不重复了。*市要进一步抓好集聚,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做好撤并工作,二是要巩固乡镇撤并、行政区划调整的成果。已撤并掉的乡镇要维持现状条件,控制发展。现在有的地方,乡镇规划是编了,但是镇区并未按规划集聚起来。在撤并过程中,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是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城乡一体化要坚持两点:一是按照五个统筹的原则,考虑到城市的时候不能忘了农村,考虑农村的时候要想到城镇,统筹城乡发展;二是讲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时候要坚持城乡一体化。第二在物质空间方面,在居民点功能上面,城镇居民点与农村居民点性质是不一样的,村里不能像城市搞宽马路、大广场。现在相当一部分地区特别是苏南东部地区已经明确村里不许搞工业,已经搞的工业也要逐步转移到镇,这是正确的,是符合厅里要求的。村里搞工业太分散,很难解决环境问题,所以城乡居民点的定位,二、三产业必须进城进镇,农村就是搞第一产业。
第二件事是抓好示范。抓好镇村示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把建设水平、科技水平、规划水平体现出来,要实事求是,不能超越发展阶段,比如农民住房问题,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引导农民提高居住环境质量,改变居住理念,改变农民住房高、大、空的现象。
第三件事是狠抓安全。村镇安全一方面靠部门,还必须靠镇村一级。最近全省发生数起安全事故,都是镇里同意不办相关手续。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第一是坚持依法行政,第二是建议*市做一件事,搞一个村镇建设安全岗位责任制,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明确工作责任,所有工作人员都不能推诿,另一方面可以保护干部,万一出了事,追查责任,看谁没过错。你们搞好后,我们感觉合适向全省推广。
把握好两个理念。第一是要坚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体现在几件事上,都要因地制宜。一是集聚要体现因地制宜。*有山区,有平原,山区与平原的集聚就不一样。二是在规划问题上也要因地制宜,组织村庄规划要把因地制宜放在第一条,最好选老的村庄,在老的村庄基础上涨出去,完全新发展的村庄也要尽可能少改变地形,要按照地形去做。三是村镇建设更要因地制宜,要体现朴实,人工喷泉少搞,同时要与经济发展水平要适应,坚持“朴实”两个字,尤其是村庄,要朴素不要华而不实,“实”就是实用、实在,人工的东西少用。第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人”就是你的服务对象,具体到村庄规划当中,就是要以这个村庄中居住的村民为本。同时,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落实到村镇建设干部身上,保证他们拿得到工资。
绵竹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县重点县。2016年6月14日,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与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了“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合同”,标志着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正式落地。此次签约的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设计污水和供水日处理能力18.23万吨。
“城乡一体化的好处,在于实现管理变为一个主体实施,在整个管理的协同上,包括成本的降低上具有很大的好处。”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四川省农村饮水和污水处理单打独斗的问题,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顺这样表述。
该项目率先在全省水务行业提出城市与乡镇、供水与排水、存量与增量“三个一体化”的操作思路,实现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的新模式,成为水务PPP项目的新标杆。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是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的首个PPP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将成为四川省城乡供排水一体化示范项目,今后将逐步在四川全省推开。
项目背景
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 绵竹水厂运营困难
绵竹市有城市供水厂5座,由绵竹市供排水公司运营。目前基本能实现自收自支,每年制水量在3.5万吨~4万吨/日,售水量约在2.2万吨/日,漏损率在43%左右,漏损率偏高。绵竹市居民水价1.2元/吨,为目前四川省内最低水费价格。绵竹市乡镇供水厂22座,由绵竹市水务局委托各乡镇运营。目前乡镇供水厂每年制水量在2.3万吨/日,实际售水量在1.1万吨/日,漏损率超过50%,漏损率较高。绵竹市乡镇供水由乡镇人民政府直管的有4处,由村集体管理的有6处,承包或委托经营管理的有11处。各供水厂(站)通过简易听证会,制定区域内供水价格,执行水价从0.8元/吨到2元/吨不等,水价不统一。
据当地水务局统计报表显示,绵竹市各乡镇供水厂(站)运营较为困难,绝大多数乡镇供水厂(站)处于亏损状态。由于乡镇运营困难,部分水厂存在水质不达标的情况,造成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乡镇供水厂管网长度约2100公里,管网长期无专人管理,存在私拉乱接现状,也是漏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2015年6月,绵竹市正式出台《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三条红线”目标控制指标和责任落实制度,公布了绵竹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目标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了“三条红线”。一是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至2030年,绵竹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03亿立方米以内。二是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27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以上。第三条“红线”则是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同时,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
项目概况
总投资约5.65亿元 3~4年建成
基于此背景,绵竹市政府提出构建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基本思路是整合现有供排水资源体系,统一规划立项,采用PPP模式运营,提高城乡供排水的系统性、协调性、共享性与经济性。
绵竹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PPP项目的实施机构为绵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民营资本方为博川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博川水务”)。项目总投资约5.65亿元,其中:存量资产评估价值3.5亿元,涉及22座乡镇供水厂、5座城区供水厂、5座乡镇已建污水处理厂和1座园区已建污水处理厂,拟采用TOT方式(转让―经营―移交)运作;拟新建项目投资约2.15亿元,涉及新建13座乡镇污水处理厂、3座园区污水处理厂、1座乡镇供水厂,拟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移交)运作;存量项目中设备老化、管网漏损、管线连接不合理的资产拟由社会资本进行更新改造,采用ROT方式(改建―运营―移交)运作。项目总投资中资本金比例约50%,其中:政府指定机构出资占比10%,社会资本出资占比90%;总投资中另一个50%拟通过融资渠道解决。 绵竹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效果图
绵竹市财政局组织并聘请来自项目管理、行业、财政、金融、工程技术、风险管理、法律领域8位专家形成专家组评价意见。专家组建议应有计划对项目规模进行整合。在融资方面,项目投资总额5.56亿元,其中10%由政府平台公司出资入股,社会资本股本金占比90%;拟贷款比例50%,约2.8亿元。“本项目涉及多个子项目,需要考虑到每一个子项目的可融资性差异,进行均衡,让每个PPP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可融资性,最终实现整个项目的可融资。”中国水环境集团四川公司总经理王东尔建议。
根据专家测算,政府不仅通过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了3.5亿元存量收益,每年还可通过项目公司实现对其他基础设施工程的投资。同时,本项目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平均每年支付4763万元,支出峰值出现在2020年,金额为7735.8万元,年度财政支出占比控制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5%以内,未突破财政部提出的每一年度全部PPP项目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应当不超过10%的要求,并随着绵竹市年公共预算支出基数增长,PPP项目占比会进一步降低,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通过。
示范项目亮点
四川省PPP引导基金参股首个PPP项目
目前,绵竹市各乡镇普遍缺乏污水处理设施,水体恶化,居民用水水质得不到有效保障,水务部门亦多次接到群众上访反映,整治呼声日渐强烈。经测算,此次供排水一体化项目中新建污水处理厂项目全部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可削减化学需氧量3590.54吨,氨氮374.45吨,能有效改善水体缺氧状态,遏制水体富营养化和底泥沉积等问题,起到控制污染扩散,整治黑臭的治理效果。
城乡供排水一体化模式,是未来水务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经济发展较快、城市化率较高的沿海地区已经广泛开展,如博川水务的参股股东――苏伊士中法水务公司,在江苏常熟市实施的全域供排水一体化项目就非常成功,获得政府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从2010年8月1日起,重庆将开启一个当下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运动。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今明两年,将有338万农民变身为拥有重庆城市户籍的城镇居民;从2012年到2020年,重庆将力争每年从农村转移80万-90万人口,到2020年,重庆将形成在主城区聚集1000万城镇居民、非农户籍人口比重升至60%、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体系。
城市化的诸多好处,已经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认可。但是如何达到城市化,学理上存在着诸多的争议;而且,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各国也存在着不一致的路径。那么,中国的城市化是如何实现的呢?
任何城市化都需要解决劳动力和土地两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从劳动力的流动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来实现的——这个特征几乎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没有两样。但中国的特点在于,虽然劳动力已经从农村移到城市,但名称是“农民工”——顾名思义,他们虽然在城市从事工人的职业,但是其身份却是农民。
从城市面积的扩展来看,中国的城市化是通过征地来实现的。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农村土地都是集体所有,但集体所有的土地被限定于农业用途,要想将农村的土地变为城市中的建设用地,必须通过土地征收来实现。正是这个原因,中国城市面积的扩张,都是通过政府的主动扩张,而农民是无法积极为城市化作贡献的。当农民集体所有的农地变为国有的建设用地后,政府通过土地出让金获得了巨大的收益,而失地农民只能够获得低廉的征地补偿费用。
本来,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张,中国的城市应该容纳更多的城市人口。但由于户籍制度的困扰,城市里容纳了更多的劳动力,但是却无法容纳更多的城市户籍人口。这样一来,中国的城市化始终处在“主动和被动”的困扰之中:劳动力主动向城市流动和被动的户籍政策之间的矛盾;主动的城市面积扩张和被动的土地征收制度之间的冲突。这两个主动和被动,始终成为困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大顽疾。这一次,重庆的户籍改革能否在这两个方面有所作为呢?
表面上看,重庆的户籍改革并没有附加任何条件。按照重庆官方的宣传,凡是具有重庆市农业户口的农民,都可以自愿转为城镇户口,可以享受城镇的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的优惠政策。实际上这个条件一直存在,按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就是要“按照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适度放宽主城区、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落户条件,积极引导本市籍农村居民向城镇转移落户,鼓励有条件的农村居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重庆市针对主城区和远郊区县都设置了不同的入户条件,不仅如此,在《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土地退出与利用办法》中,还强制性地规定了当农村户籍转为城市户籍时,其原有的土地必须退出。也正是这个因素,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又被媒体形象地称为“以土地换户籍”。
在“以土地换保障”中,城市户籍的获得必须是以放弃农村土地为前提。事实上,此前通过征地而进行的城市化中,也是通过交换土地而获得户籍身份,由此可见,此次重庆的户籍制度改革,和此前的类似做法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只不过重庆的户籍改革被称为是主动的,而征地式的户籍改革则是被动的。但是无论如何,两者的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通过户籍,将农村的土地收归为国有,从而为城市化的土地扩张准备条件。由此可见,无论是主动的户籍改革还是被动的征地运动,其目的一样:都是为了获得与农村户籍身份相联系的土地。:
农民进城是不是必须放弃原有农村土地?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商榷的。或者,我们可以放弃以往的“以土地换福利”的思路——无论是以土地换保障或者是以土地换户籍,“保障”或者“户籍”都是一种福利,而非财产。当政府获得农民的土地时,必须予以农民相当的补偿,而不是通过一些未来变化较大的福利而予以打发。同时,将城市市民的福利平等地施予所有的公民,而不分其户籍。
长达三十年的计划经济,中国的城市居民通过“工农剪刀差”享受了低廉的农产品价格;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农产品的价格依旧低廉,而不断涌入的农民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低廉的劳动价格,同时城市居民又享受了城市化所带来的各种好处。此前的各种改革,农民获得的利益远远少于城市居民:不断迅猛增长的城乡收入差距就是一个明证。
我们希望,今后城乡一体化的改革,能够从人的角度——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福利、同样尊严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城乡才能真正一体化。
做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有六大好处
一是保护农民工权益,让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有同等的城市权益,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现在的农民工,因为不是城市户口,他的小孩读书就要额外多出钱,这就是一个待遇不公。此外像企业里的城市职工和农民工,干同样的活,但在养老金等方面的待遇就不一样,为什么不同?就是因为身份不同。
二是能启动消费,扩大内需。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支出相差近万元,300万人进城每年可增加300亿元的消费,而且一旦进入城市稳定下来可以持续消费。我们搞家电下乡是为了让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人增加消费能力,我们还有一大批长期生活在城里的农村人,要让他们像城里人一样消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解决户籍问题,户籍解决之后持久拉动消费,这是不用消耗资源的内需型发展方式。
三是提升重庆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1000万农民转户进城后,农村人口将由2000万变成1000万左右,人均耕地和产出相应翻番,农村的劳动生产率将大幅提高。
四是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既可以盘活农村闲置的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又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五是帮助城市增加活力、让城市更年轻化。农民工大多是青壮年,进城后将拉低城市人口的平均年龄,带来人口红利,并能延缓城镇老龄化。
六是降低社会管理和运行成本。农民工进城落户后不再在城市与农村来来回回,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促进社会和谐,降低社会管理成本。
重庆户籍改革有三大经济学意义上的突破
重庆启动的户籍改革,可以说是几十年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规模最大、配套制度设计最完善、影响最深的一次。做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除了能保护农民工权益、启动消费、提升农村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一体化等好处外,还有在经济学意义上的三大突破。
一是促进“刘易斯拐点”的正常出现。所谓“刘易斯拐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城乡劳动力的收益差距逐步缩小,从而使城乡劳动力转移达到均衡。而我国由于户籍制度的约束,长期没有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扭曲了经济规律,制约了“刘易斯拐点”的出现。
二是城市化过程可以增加耕地。农民在农村占有的人均建设性用地远远超过城市,农民工进城又要占用城市的建设用地,一人占两处用地,而户籍制度改革后,农民工成为市民,在城市安家落户,可以退出农村的建设性用地,通过复垦增加耕地,可以缓解用地矛盾。
三是让农民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使用权像城里人住房的使用权一样有价值。农民转户退出这些资源,应当予以补偿,这是平等的交易。
认清了这三点,才能更深层次理解重庆户籍改革所具有的国家战略方面的重大意义。
切实把握户籍制度改革的四大关键环节
一是转户进度分“两步走”。第一步,今明两年打一场攻坚战,解决包括有条件的农民工及新生代、历史遗留问题人群338万人的转户难题。这300多万人转户到位,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由目前的29%提高到37%。第二步,2012年至2020年通过系统的制度设计,畅通城乡户籍转化通道,力争每年转户八九十万人,到2020年城镇户籍人口达到2000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0%以上,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缩小到十个百分点左右。这将是社会结构的一次大变革、城乡生产力的一次大解放,也是实现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是转户居民布局“三个层级”。遵循宽严有度、分级承接原则,按照主城、区县城、集镇三个层级,分别设定准入门槛,适度放宽主城、进一步放开区县城、全面放开乡镇的落户条件。力争到2020年全市城镇户籍人口超过2000万,其中主城区1000万、31个远郊区县城600多万、六七百个小城镇300多万,形成合理的城镇人口区域布局,避免农村居民“一窝蜂”涌入主城。
三是率先转户“三类重点群体”。首先是农村籍大中专学生。他们属于农民工新生代,许多在农村土地第二轮承包时还没出生,也没有农村承包地。要让他们一进校就成为城镇人口,摆脱无地无业的尴尬。目前这部分人群有60多万人。其次是在城镇有稳定收入和固定住所的农民工及其家属。这是转户的主体。这部分群体长期在城市打工,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不可或缺的产业工人,在城市的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已有较好基础,已基本具备在城市生活的条件。这部分农民工约170万人,进城时拖儿带女会有220多万人,年内争取转户50万人。第三是历史遗留问题人群,包括已用地未转非、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失地未转非、城中村居民、农村“五保”对象在内的44万人。这是历史欠账,理应一步到位。
从2006年初开始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以来,我国政府的一个全新的农村发展思路逐步浮出水面,农村将走上发展质量好、发展速度快的新轨道
十七大报告摘要: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原则,也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思路。从2006年初开始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务以来,我国政府的一个全新的农村发展思路逐步浮出水面,农村将走上发展质量好、发展速度快的新轨道。
农业生产将高度产业化,二元经济结构将被逐步打破
我国农村发展将成为全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二元经济结构将被逐步打破,全国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将通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将“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个积极的城镇化政策不仅不会削弱农村发展,反而会有利于“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我国正在建立农村发展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以及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控制模式。过去,我国农村发展几乎是农业部和扶贫办等少数几个部门的事情,如果有其他部门涉及,也多是从农村获取资源。现在这个情况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20个以上的部委级单位给农村发展注入资金,形成了100个以上的工程或计划。这个局面的形成和过去相比是一个进步。为了提高支援农村资金的使用效益,需要理顺资金投入的渠道,适度提高支援农村发展项目的投入规模,但也不能像过去一样,仅仅由少数几个部门掌管农村投入的权力。
农业生产向高度产业化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在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农业产品产量和质量稳定提高,农业实际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这一成就得益于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告别了自给自足的传统生产方式,越来越走向产业化经营的方向。新农村建设任务提出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发展方向更加明显,一系列的政策正在推动这一过程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国家还将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所有这些措施将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在产业化发展的方向上迈向新的高度。
农村人口布局将发生根本变化,城乡差别将基本消失
我国人口分布将发生显著变化,并将影响到农村景观。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很大,特别在平原地区村庄分布密集,大量占用土地。目前,全国农村地区非农业占地达17万平方公里以上,按照城市标准,这个面积可容纳17亿人口,但实际上常住人口也只是7亿左右,大量土地被浪费,大量住房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不能有效发挥作用。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现行政策逐步作出调整。十七大报告指出,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这一目标,我国要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的合理布局,使城镇人口比重有明显增加。如果能积极落实中央的这一政策思路,使农村人口的减少速度每年达到3%以上,我国农村的村庄分布将发生重大变化,农村景观将面貌一新。可以乐观地估计,在二三十年以后,我国现有大中型村庄的一部分将转化为2―5万人的小城市,一部分将完全消失,还有一部分将收缩为几户或十几户人家组成的小型居民点。有了这样的变化以后,国家对农村建设的投入将更容易使农民获得好处,农民的实际生活水平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城乡差别将基本消失。
我国城乡社会管理将逐步形成一体化模式,农民将公平地享受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和市民的差别将不复存在。目前我国农民的确不能公平地享有国家财政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除了国家政策的缺陷以外,更重要的是我国农民人数众多,国家财政资源相对不足;农民居住分散,公共投入不容易获得良好效益。随着农民大规模地转变职业,更多地进入城市;大量小型城市崛起,农村人口布局发生根本性变化;国家政策逐步调整,国家财力进一步增强,农民将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研究员)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
一、 促进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当地农业的支相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农业产业化的普遍形式是“公司+农户”式的比较松散的契约结合体和股份合作制农庄式的以产权为纽带的紧密结合体。这两种形式都是在小改变农村现行体制的前提下克服以一家一户为基本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后,打破农工商脱节,产供销分离的旧的生产和营销格局的必然产物。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必然把城乡、农工贸、经科教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使各方参与者互信互利、共同发展,因而能够有力地推动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元”经济结构过渡。
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历史性突破,“十一五”以来,逐步由初级加工为主向精深加工延伸,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劳动、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并重发展。截至目前,全国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70.9%、91.7%。此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立足区域优势,促进了产业集聚:沿海地区形成了优势水产品、园艺产品产业带,中部地区形成了粮棉油等优质专用农产品产业带,西部地区形成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特别是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
尽管如此,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龙头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低,与我国农业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产后加工能力在70%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1至4∶1,而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40%左右。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有待优化,特别是企业贷款比较困难,经常由于龙头企业收购农产品资金缺口问题影响企业对农产品的收购,“贷款难”成了制约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瓶颈。要建立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就必须把先进的经营理念、物质装备、生产技术等要素导入农业领域,大力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而要实现这些要求 ,就必须依靠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
二、 实现农村工业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农村工业化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既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延伸农业产业化链条,扩大农业产业化成果,推进科教兴农战略并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中国虽然采取了农村工业发展战略,但当时片面强调中国特色的农村企业发展模式,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使得在宏观层面上看来应当集聚在城市中的一些产业,被人为地引导到农村。结果几乎是农村企业遍地开花。造成农村投资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农村资源严重浪费。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则做出了另外一种选择:集中发展工业园、科技园,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目的在于把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
目前,沿袭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农村工业化建设之路,许多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进行工业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在此进程中,金融如何融入并有效发挥支撑作用,始终是一个比较核心的问题。
三、 推动农村城镇化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要求。由于推进机器大工业的基础是生产的集中,而生产的集中必然引起人口的集结和市场、消费、科教、文化的集中,城市因而形成与发展。进入城市的人口则主要是从农村分离出来的,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农村人口的减少。但是,传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结果是城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某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入少数大城市,使这些大城市恶性膨胀,从而患上了交通拥挤、社会秩序混乱、环境污染、居住条件与卫生状况恶化、大量流浪者与过高的犯罪率等“城市病”。
我们则要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即“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实施农村城市化的好处很多,首先有利于实现城乡一体化,由农民出钱出物出人建设的小城镇不仅不会成为农村的对设面,而且能与农村建设利益共同体,互相支持、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其次有利于农民的观念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于城镇后,集体生产、集体娱乐使生产和生活的圈了都扩大了,农民的集体主义与文明意识必然会增强。第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在人口聚集的城镇才有可能集中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居民享受到综合服务,感受到现代文明,既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又提高精神生活水平。第四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链条的龙头企业与农村工业基地的建立。一个小城镇就是一个新兴市场,既是居民集中消费的市场,又是本地农副产品输出与各地产品输入的集散地和为企业提供零配件、维修、金融、信息、实验服务以及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多功能市场利用城市多功能服务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相关企业集中建在小城镇,形成企业集群,有利于乡镇企业的改组、改造和走集团化之路,实现规模效益,最终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时期,但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严重滞后,关键在于城镇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农业发展投入,全靠国家财政。改革开放以后,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财政支农的形势日益严峻,必然对农村金融的支农功能提出新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月华.河南省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9(9).
[2]. 殷泽,农村金融转型样本:难解体制之困[N].经济视点报,2008—10—29
[3]. 于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与城乡和谐市场构建[J].经济经纬,2006,(2):143—145.
【关键词】危旧房改造;问题;措施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对于衣食住行都有着更高的要求,但是社会是由不同阶层的人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大把大把的花钱,有些人甚至一生中都在为住房问题给烦恼。危旧房改造作为一件为民办实事工程,对于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重要意义,到目前,我国仍然有大量的危旧房需要改造,但纵观以往危旧房改造,其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为了提高危旧房改造工程的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必须研究其对策措施。
1 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性
危旧房改造作为一项惠民政策,是保障人民居住安全以及居住质量的重要措施,加快城市化建设的必要进程。从现在我国的居民住房以及商业用房来看,需要改造的危旧房还有很多,而这些危旧房大多数来自于六七十年代,有土坯房也有砖结构的,因为建设时间过长,已经失去了使用性,并且存在较大危险。从城市地区来看,危旧房主要是因为老房子年久失修造成的,其中不排除有的房子本身质量问题需要改造的,比如没有经过审批私自建设的,另外也有部分是因为自然灾害引起的,比如:地震,洪水等等造成房子主体塌陷,结构遭到破坏以致不能居住的,这些都属于危旧房,并且需要改造。危旧房从本质来讲是不能供人使用和居住的,其本身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不仅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也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立,因此对于危旧房政府主张改造,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民财产安全,同时也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更是建立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2 危旧房改造存在的问题
2.1 执行政策问题
国家对于危旧房改造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指示,不仅是用来规范危旧房改造工作,同时也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利益,对于农村危旧房改造,要求要达到因自然灾害导致危房的、五保户、低保户、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和因其他原因的农村贫困,符合这六类标准的才可以享受危旧房改造,然而一些工作人员把关不严,甚至出现的现象,对于一些真正需要危旧房改造的视而不见,却将政策倾向于其他人,导致政策不能落实到位,危旧房改造的意义也不能实现。同时,在危旧房的改造中会不断的出现一些新的问题,而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并不能满足对新问题的制约作用,无法有效指导问题解决。
2.2 人民意识问题
旧城改造主要包括城市危旧房改造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及道路拓宽改造建设等等,而危旧房改造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也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部分 。 危旧房作为国家的一个惠民政策,其本身是为着大众服务的,但是部分人却只肯享受权利,不肯履行义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因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农村现在处于“留守”状态,农村家里的年轻人基本上都选择外出打工,家里就剩下老人孩子,在危旧房改造的时候,由于老年人对于政策的不理解,意识过于老旧的问题,很多老人对自家的房子存在念旧情绪,不肯配合工作人员,导致在危旧房的改造中困难重重。
2.3 未批先建现象较多
危旧房的改造也是需要经过层层审批才可以进行的,但是部分危改对象在刚政府申报文件刚下来或者是区级公示名单刚出来,而危改材料并未上报规划、国土、建设等部门的时候就开始着手进行改造了,虽然很多在危改完成之后对于手续会进行完善,但这仍然是违反政策的,因此需要严厉打击。另外一种现象就是利用危旧房改造进行建筑面积扩建的情况,但是在这过程中却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农村,本身比较贫困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扩建更加会加重贫困,得不偿失。
3 提高危旧房改造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职能,规范改造工作
为了规范危旧房的改造工作,真正起到危旧房改造的作用,使需要改造的房屋得以改造,需要政府部门加强职能,在具体改造的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改造标准,对于不符合改造标准的坚决不予改造,不能出现的现象。对于实施改造的工作人员,管理者要起到管理只能,另外还应该实施互相监督的组内制度,对于出现的现象和人员要积极举报,经查实要严肃处理。另外一方面,还应该杜绝利用危旧房改造谋取拆迁房款的行为,由于这种现象导致危旧房改造工作不能顺利进行的比较普遍,主要还是由于监管不严造成的,因此,在某个区域危旧房改造的时候,有关部门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对于涉及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并且要及时检查,做好监督工作,防止问题的出现。
3.2 提高人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
对于农村危旧房的改造,应该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农村区别于城乡的特殊性,在改造的时候要和人民做好沟通工作,不能出现强拆现象,对于危旧房改造涉及的程序、手续以及要求要向群众做以说明,对于涉及的群众要及时进行沟通,对于他们存在的疑问要及时进行解释说明,困难要及时解决,真正让群众深入了解危旧房改造。另外在平时,也应该加强宣传工作,使得农民可以意识到危旧房改造的重要性以及好处,对于符合危旧房改造的群众,领导工作小组要组织人员尽快帮助他们完善改造手续,确保他们能尽快取得合法的手续,这样一来也可以确保危旧房改造顺利进行,降低改造困难度。
3.3 规范改造程序,加强监督作用
危旧房改造虽然不是新建工程,但仍然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批工作,在改造工作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进行,为了保证危旧房改造合法合理性,在危旧房改造的时候有关部门要加强操作规范,加强监督作用,对于未经批准改造私自改造的,根据有关规定,必要的时候要进行拆除。另外,在改造的过程中,对于可能出现扩建、升层,不按规定改造,私自加大建设面积的情况,要进行责任落实到人,明确监督管理人员,在改造的过程中应该实时监督,对于出现的违规现象要及时制止并进行上报,对于在改造中出现问题的,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明确责任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每个改造对象都可以按照有关规章制度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危旧房的改造,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因素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包括执行政策问题、人民意识问题和未批先建现象较多等,面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针对这些问题要做出具体的改进方法,做到提高政府职能,规范改造工作、提高人民意识,加大宣传力度和规范改造程序,加强监督作用,通过这些对策措施,真正提高危旧房改造工作质量,逐步构建具有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危旧房改造机制,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刘祥生,安旭东.旧城改造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长江建设,2011(02)
[2]李林.浅谈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科学与监理,2011(03)
关键词:全域城镇化;问题;有效途径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全域城市化是指在少数发达城市的行政辖区内,经过一定时段的社会发展、市场扩张、自然演进和政府推动过程,逐步实现全地域按照一般通行的城市标准、制度框架、人文理念运行。在基本社会制度设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基础设施建设、人员和文化交流等方面,不再设置城乡之间的藩篱,按照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调整经济关系、社会关系和人文理念。
全域城市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人自身素质的转化、物质基础的转化和管理体制的转化。全域城市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农村地区的三大战略转型:农业产业的战略转型、农村社会的战略转型和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城市化是一个不断把乡村变为城市,把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
一、全域城市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全域城市化是一个动态的社会发展和改造过程,既要积极推进,又不能操之过急,要按照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如果在不具备必要条件的情况下,强行去做某些力不从心的事情,只能欲速则不达。
第二,扩大城市空间和规模,扩大建设用地范围,要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一定时期之内的潜在需要为根据。为好的投资产业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是正确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持,一厢情愿地搞“筑巢引凤”,其结果只能是重犯“圈地”运动的历史错误。
第三,乡镇变街道,农民变市民,不可在短时间内大包大揽,超能力地扩大范围和增加数量。变名称易,变实质内容难。如果就业、社会保障、城市基础设施跟不上,不但不能给农转非的新市民带来好处,还会造成新的失业和其他社会问题。
第四,村屯合并与调整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可凭长官意志随便决定这类事情。现在的村屯格局,是多年自然演化和选择的结果,有众多的经济、地理、气候、人口、文化等要素凝固其中。如果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站在地图前,像摆积木一样去合并村屯,其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第五,城市政府或当局对外来人口或边缘群体应当采取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政策。能够以民主、法制、人权的原则维护主流社会与边缘群体之间的平等,至少应保证最低限度的即公民权利意义上的平等;在市场准入,起码是劳务市场准入方面提供更为平等的机会;要建立和形成边缘群体与主流社会之间的矛盾缓冲和化解机制。
二、加快营口全域城市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第一,以产业化加速带动全域城市化。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拓展城市空间。主城区通过实施“东扩、西改、南进、北转”的战略迅速拓展,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区;沿海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钢铁深加工、电子信息、冶金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四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北海新经济区三个城市组团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轻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和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服务外包和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城市组团重点打造创新产业集聚高地,构建钢铁及深加工、输变电、食品加工、临港产业四大产业集群,建设临港工业区和滨海工业区。二是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壮大现代服务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建设优势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服务外包、新材料及生物等新兴产业;重点开发温泉、岸线等旅游资源,打造风光旅游、休闲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开发土特产品、乐器、针纺织品、工艺品等地产旅游商品,发展旅游经济。三是创新招商机制,引进重点产业项目。要根据营口市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招商机制,深化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引进一批重点产业项目。
第二,以政策功能优化推进全域城市化。营口应紧紧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双重机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海产业基地、经济技术开发区、仙人岛能源化工区的功能和区位比较优势,夯实出口加工功能,做大做强贸易功能,立足改革创新、功能开发和扩大开放,着力引进具有牵动性、示范性的产业项目,打造现代物流体系、现代贸易体系、先进制造业体系和先进港口运输服务体系。集中力量把北海新经济区建设成带形城市的中心组团、集聚产业的重要平台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标志区,并服务于东北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扩大对外开发。积极拓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功能辐射空间,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港口群和腹地内陆干港建设布局,探索与沈阳、大连、鞍山、丹东、锦州、盘锦等地的区域协调发展和产业合理布局的机制体制,推进外向型经济由区域开放向产业开放转换,以产业的开放带动周边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从而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基基本建立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通过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实现城镇基本医疗覆盖面达到90%,新农合覆盖面达到100%;通过对现行制度的有机结合,缩小城乡医疗救助水平之间的差距,逐步发展成区域性的统一国民医疗保险制度,确保人人享受充分的基本医疗保障,最终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实现筹资标准统一、补偿政策统一、诊疗项目统一、用药目录统一。
现实情况
城乡两元结构的存在导致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分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起步较早已相对成熟,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起步晚、人员流动大、筹资难度大等原因不够规范和完善[2]。此外,城镇基本医保和新农合全覆盖目标还没有实现,部分农民还没有体会到新农合的好处,参加不积极;部分农民户籍在农村,但现已搬到城市居住,既没参加新农合,也没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城市个体私营者未缴养老保险,还不能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居民医疗保险。贫富差距使医保统筹基金的互助救济功能弱化,部分经作者单位:111000辽阳市中心医院济富裕的职工和居民缴费能力高、医疗消费能力也高,存在小病大治现象,通过制度受益较多。而部分城市低收入家庭、低保、五保和农民等弱势群体,本身缴费能力就弱,甚至几十元的保险费都由政府承担,存在“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的现象,由于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从统筹基金中受益。因此存在着富人享受到的医保补助比穷人多的现状。个别乡镇卫生院借着新农合和城镇医保政策“发财”,伪造病历、弄虚作假、骗取报销基金,损公肥私。医疗保险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医疗专业知识欠缺,监管不到位,报销基金的不安全使用,将导致统筹基金支撑乏力和赤字风险。
措施建议
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无等级、地位差异的均等化。打破人为设置的城镇职工、城镇居民、新农合的身份壁垒,探索在参保人员全覆盖的前提下,提供不同价格和报销比例的医保产品。满足不同收入群体的医疗保障需求。同时实现制度标准、经办机构等部门的统一,避免多头管理、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3]。实现风险预算、量入为出,规范管理的均等化[4]。报销统筹基金实行预算管理,以收定支,合理制定报销比例,年度基金保持略有结余,用于抵抗崩盘风险;结余过高时及时调剂,通过二次补助进行分配。保险政策根据上年情况适度调整,趋于安全合理。建立医、药、监、管机制,实现多方配合的均等化。“医”医疗资源共享,防止过度医疗;“药”是统一招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监”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公示评比评价结果,奖罚分明;“管”是出台制度政策,实施依法管理,规范各方行为,多措并举,防止均等化被破坏。
本文作者:张红工作单位:辽阳市中心医院
近年来,果树作为特殊的绿化树种进入城镇,已经受到城建、林业、园林绿化部门的关注,果树不仅能美化城镇,还能有效降低城镇的废气、粉尘、噪音等污染。一些道路、公共绿地、公园、小区等已有分布,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从果树在绿化方面的应用入手,着重探讨一下庭院观赏果树的栽培技术。
2 庭院观赏果树的栽培技术
2.1 定植与幼树管理 庭院中栽植果树,应尽量选用大苗,可以早结果、早受益。挖定植坑是果树定植的前提,在庭院常遇到旧房基地土质不好或根本就不适宜栽树问题;还要注意躲开地下管线,和建筑物隔一定距离。庭院中的果树与果树之间,也要有一定距离,太密太稀都不好。一般果树,株行距5米×5米,树与树之间还可以植草皮或摆设休闲物件(石凳、棋盘台案等)。若零星栽植,也可双株或三株同穴(坑)。定植坑宜大些好,可以深60~80厘米、直径80~100厘米。坑挖好后,底下填入有机肥或碎草、可腐熟的垃圾物,原来的心土不要再回到深处。定植的时期,春季、秋季或雨季都行。定植时树要栽直,土要踩实,及时灌水,水落下后封土,不要老浇水,以免土温低,缓苗慢。幼树若底肥不足,应追施肥料,生长季前期多施氮肥,后期多施磷钾肥,以保证新稍成熟的好,能安全越冬。生长季后期也不宜多灌水,控水也是为了新稍早停长和促成熟,安全越冬。
2.2 整形修剪 普通的生产果园内,果树要整形修剪,观赏栽培的果树更要有整形修剪。经过整形修剪,果树不但有所需要的树形,有利于早结果、丰产,园貌整齐美观,而且管理方便。通过整形修剪,果树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树形。
2.3 土壤管理 世界上果树生产先进的国家,果园土壤管理早已实施生草法了,好处是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增长,使土壤保持疏松的状态,果园的技术管理省工高效,同时还有利于果树害虫的天敌繁殖和扑食害虫。庭院果树,土壤管理用生草法,环境卫生也好,减少土壤流失和尘土飞扬。
2.4 水分管理 尽量实施保墒节水的方法,如实施覆盖,能实行滴灌或喷灌的最好。
2.5 施肥 生草法的土壤较肥沃,更可以少施有机肥。生草条件下,要土壤施肥时,可以把草皮铲起,施入肥后再把草皮放原地,踩实并及时灌水,施肥和生草两不误。庭院中的树叶和其他可腐熟的垃圾,也可充当有机肥,但要避免腐熟时出脏臭味和污染环境。一株5×5的大树,年施有机肥应不少于250公斤。有机肥不足时,要补充无机肥。施无机肥,也是施入土壤中好,为省工也可以随水施。叶面施肥的好处很多,能及时补充营养、省肥省工,但可喷施的肥料种类有限。适于叶面喷施的无机肥有:尿素(浓度0.3%~0.5%,落叶前可喷到3%左右)、磷酸二氢钾(浓度0.3%~0.5%)、硼酸或硼砂(浓度0.5%)等。
2.6 花果管理 花期,促进正常开花与提高坐果率是花果管理的主要目标。花期不宜大量灌水,因灌水会降低地温,不利于开花和坐果。若有薄膜地面覆盖或耕耘地表面,能提高地温,有利于提早开花;但本地区若春季常有晚霜害,应避免早开花的措施。促进果实着色和早熟、提高果实品质的措施有:铺反光膜、套袋、摘叶和转果等,这些措施都相当费工费力,但算经济账还是合算的。为促进果实着色,行间或全园铺反光膜,应在果实成熟前一个月左右时进行。铺反光膜,显着改善树冠内光照,对红色果实着色特别有利。日本有的果园立反光墙(板),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套袋,苹果、梨、桃、葡萄等均可以用。常用的废旧报纸袋,工本费低廉,但效果不如专用袋。套袋使果实着色鲜艳,果皮嫩,还可以减少一些果实病虫害。
3 果树在城镇中的应用
3.1 提升城镇品位 不同的果树生物学特性、物候期也不同,在城镇街道、公园、居民小区及庭院栽植果树,在不同的季节就会有不同的景观:有的花香、有的果奇、有的叶美,果树集观叶、赏花、看果等独特景观效果于一身;另外,果树不仅能美化城镇,还能有效降低城镇的废气、粉尘、噪音等污染。充分利用果树资源特别是观光果园,既可以丰富城镇园林景观,提高绿化效果,又可为市场提供大量果品,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求。
社会阶层凝固,内生机制缺失
就像一个人一样,如果他的身体要保持健康,一定要靠内生机制的完善,必要的时候可以吃药、打针,但这毕竟是外生力量。我们的经济也是这样,经济之所以不能够很好地运行,主要是内生机制还不完善。
何以见得呢?举个例子,最近几年以来,经常可以看到“投资怪圈”。地方政府为了积极发展经济,要求中央采取扩大投资、增加信贷的做法。这样一来,通货膨胀就上去了,形势迫使中央政府又采取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实行一段时间以后,地方就叫苦了:财政收入下降了,GDP下降了。再加上失业增多,于是,又得回到宽松政策……如此来回,周而复始。这就是最近几年中国的情况。
原因何在?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内生机制不完备,需要靠外生力量推动发展,靠宏观经济调控。宏观经济调控当然有用,但它毕竟是为辅的,市场机制是为主的。我们知道,有些问题绝不是宏观调控能解决的,比如刚才说的“投资怪圈”问题,这跟内在机制有关系,包括这些国营企业的问题,都跟内在机制有关系。
再比如,现在社会上出现一种现象,“社会阶层凝固化”。现在垂直的社会流动渠道越来越窄,越来越堵塞。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社会流动渠道是畅通的,进校的大学生没有人感到自己受到了社会流动的限制,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到现在,社会垂直流动渠道越来越窄,这个现象是不正常的。农民工的例子也是如此,父亲是农民工,儿子还是农民工,说不定将来孙子还是。这就是职业世袭化。
这种情况是宏观调控能解决的吗?所以必须改革,改革内生机制,改革使得社会流动渠道畅通起来,无论是水平流动还是垂直流动,都要畅通起来。
土地需要确权,需要流转
最近我去了几个省,都讨论了土地确权的问题。在浙江,土地确权非常重要,先丈量土地,然后明确承包地的使用者,发使用权证;明确宅基地使用者,发使用权证;明确宅基地上的房产归谁,发房产证,三权三证。这样,整个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到浙江嘉兴、湖州、杭州的萧山看看,农民的积极性高极了,说“现在我有了财产了”,“我有权证在手了”。
土地确权的第一个好处,农民座谈会上他们说,现在地是我的了,我有证了,谁都不能侵占我的地,不然就上法院告,你凭什么把我的地占走了,还要按你的价钱给(赔偿)?现在可以告了,确权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这是有保障的。
第二个好处,土地流转有根据了。土地要流转,中国农村要规模化经营,农民愿意出去打工,他的田谁种?通过转包,通过租赁,通过入股等方式,土地流转在农村开展起来了。
还有重要的一点,根据调查,土地变多了,多了多少?根据对几个县的考察,多了20%以上。
一个原因是,当初承包时,因为每家都是小块地,都有田埂,田埂占地是不算在内的,经过这么多年土地重新规划以后,有些田埂就没了,所以说。土地丈量以后面积多了;另一个原因,当初在土地承包的时候,坏地两亩顶一亩,好地一亩算一亩。通过30多年的耕种,坏地也慢慢变好了,一律按一亩算一亩,大家都服;第三个原因,当初土地是要交农业税的,报得越多,抽税就越重。所以能瞒报就瞒报,能少报就少报。现在不同,农业税取消了,没有了税的问题,而且在土地入股的情况下,土地出租者一亩算一亩,干吗要少报?不会多报,也不会少报。
在浙江省地区,20%的数值是没问题的,假如全国的情况都是这样,18亿亩耕地将来会变成21.6亿亩,多了3.6亿亩。
我们在浙江的农村里做了调查,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全国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民居民收入比例平均是三点几比一,城市占三点几,浙江杭州、嘉兴、湖州这三个市的比例,城市和农民收入比例是一点九比一,为什么农民收入增加那么多呢?
第一,农民可以自己经营土地,土地使用率提高,收入增加。比如,把自己的土地出租出去规模经营,成为种植大户或企业的使用地,可以收取土地的租金。
第二,农民愿意在当地企业做工。赚取工资,这就有工作收入;愿意自己开店、开作坊,就有自己的营业收入。
第三,农民有房产收入。宅基地使用权确定了,农民就扩建房子,盖高了,我看到有四层楼的小院子,他可以出租给城里人住,城里人有小汽车或摩托车,在农村租房住,很方便,住的比在城里便宜。
农民收入提高了,城乡差别就缩小了。
对农民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土地确权了,农民信用社、村镇银行可以开展活动,农村金融活跃起来了,(因为土地)可以抵押。抵押跟质押是不一样的,质押是当铺,我把手镯、大衣放在你这里,换了钱以后来赎;抵押不一样,房子照住、土地照耕,到时候我再还钱,如果有问题就通过法院来解决。
有位农民说了一句这样的话,“现在我总算有抵押品了”,过去他的宅基地不能抵押、土地不能抵押,自己住的房子也不能抵押。房子都不能抵押,他能有(财产性)收入吗?
农民说出租也难,因为他们没有产权证,如果外乡人来了住着不走了,或者不交房租,怎么办?跟他打官司太麻烦,因为没产权证。
在农村有“两个老鼠”的故事。农民到城里找到了好工作,老婆孩子带走了,房子不出租,也不转让。一把锁给锁上,变成了老鼠窝,这就出了第一个“老鼠”。农民到了城里两手空空去打工,老婆孩子得安置啊,他们租什么房子?居民楼有地下室,有的地下室比较大,用纸板隔了很多间,这样就兴起了一个名词,“鼠族”——变“老鼠”了,过地下生活。
这些情况都表明了,在农村中大变化正在开始。
民间积极性是发展动力
中国发展的动力何在?就是民间,民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向来如此。政府主要的责任是什么呢?在于发现这种积极性、调动这种积极性,使它逐步规范化。从农村承包制开始,全国农民就很有积极性,因为承包可以吃饱肚子,这就是当时的积极性。
20世纪80年代前期,坐长途汽车,坐火车,就会看到一些农民打扮的人穿着西装,有的还打领带,拎着大包小包挤来挤去,这是什么人呢?是乡镇企业的推销人员,乡镇企业的产品政府是不管的,不纳入计划,需要自己去跑市场,所以他们带了样品、带了订单在全国走。很快,几年之后的中国,在计划体制边上出现了一个乡镇企业商品市场,大一统的计划体制就被打破了。
还有经济特区,内地是计划分配物资,那里是市场调节,那里只能有个体工商户,经济特区建立以后,民营企业开始在那里成长起来了。
农业承包制确权、乡镇企业兴起、经济特区建立,就像在平静的水面上丢下了三块石头,这三块石头激起了层层波浪,从此中国的经济再也不能回到过去了。这就是民间积极性的表现,今后同样是,民间积极性正在蕴藏着大动作。
中国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解决问题,除了发展民营经济之外还要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小微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民营经济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出路。
过去长期流行三句话:“无农不稳”,没有农业,社会不能稳定,因为要吃饭,要有粮食;“无工不富”,不发展工业,没有财政收入;“无商不活”,没有商业,城乡流通渠道就会受损。
现在三句话仍然有效,但补充的三句话更重要:第一句话,“无民不稳”,没有民营,中国经济不稳定,就业问题没法儿解决;第二,“无民不富”,我们的富不是单纯的国富,要民富,民富怎么来?要靠民营经济发展,浙江人富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家里都是开小作坊、开工厂、做买卖的,靠民营经济起来而富的;第三,“无民不火”,光靠国有商业能火吗?要有大量的民营经济,在城市里很多物流业是民营经济办的。
所以中国的前景,充满着希望。
城乡一体化合流
走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城镇化道路,中国与西方不一样。西方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它不叫“城镇化”,叫“城市化”,它的城市化是和工业化同步进行的,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过程,它的城市化也就进展到了一定程度。
但这个模式给他们造成了三个后果:第一个,城市拥挤,贫民窟、棚户区到处可见,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第二个,城里人不高兴了,因为生活质量下降了。城里的有钱人往乡下搬,乡下的穷人往城里搬,这就叫反城市化;最后还有一个,高度的城市化率,西欧国家在80%以上,美国就更高了,达到了90%多。在西欧,农村人口大量存在于城市,同样会造成城市灾难,如果再过几年中国人口达到15亿,80%的城镇化水平,会有12亿人进城,城市就没有空间了。
所以中国要走适合国情的城镇化,“老城区+新城区+新社区”。
老城区。老城区是历史上形成的,后来搬迁,工业建厂,然后又污染了,建立了棚户区,中国不叫“贫民窟”,叫“棚户区”。这个要改造,怎么政呢?工厂一律迁到新城区去,棚户区拆迁,把老城区改变为商业区、服务区和适合人居住的居民区。
新城区。主要是现在的工业园区、工业近园区,另外还有的叫开发区、小微企业试验区和物流园区,这些都是新城区。工业化、新兴产业主要是在这些地方,老城区的工厂也要往这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