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2: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差异;饮食;文化
饮食,在远古时代以来就在人类的生活中占首要地位,是人们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饮食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饮食文化结构,不同国家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形成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特点。西方的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本文试图探讨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更好地展现西方饮食文化特点,从而有效的增加跨文化交流的适应能力,推动我国饮食文化特点向全世界各国传播。
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
1、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影响了人们在饮食文化方面对食物口感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人们还注重食物的外观;西方人的饮食都是从营养学的角度出发,重视原料的新鲜程度,以及食物本身所具有的营养价值。所以西方人喜欢生吃蔬菜,例如:蔬菜沙拉或搭配汉堡、三明治等食用。因此,西方人强调饮食对人体的健康是在满足饥饿感的基础上能否给人体带来必须的营养成分。
2、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以来以米饭或面食作为主食,人们的日常饮食主要以素食为主,蔬菜类菜品占主导地位,肉类和鱼类经常在节假日等聚会或筵席时使用。“据西方的植物学者调查,中国人吃的菜蔬有600多种。由此可见,在中国人的饮食对象中,像黄瓜、白菜、豆角等绿色蔬菜是首要的选择目标。在西方国家中,人们的主食以各种形式的面包为主,肉类食物相对而言占有及其西方人在饮食对象这方面与中国截然不同,西方人在这方面就很看重所吃的食物是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由于肉类食物的营养含量最高,所以,西方人都特别喜欢吃肉食,例如:牛排、猪排、火鸡等肉类食物。
3、饮食方式的差异
在中国,中国人的用餐方式一直以来都只有一种形式,就是每个人都围着圆桌团团而坐,共同享用一桌美食。像这样的用餐方式通常被人们称为“合餐制”。合餐制的用餐方式能够带给人们一种亲切的感受,使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享受美味的菜肴。相对中国而言,“西方流行自助餐,这样更有利于相互了解。”在西方国家中,无论是在家人之间举行的聚餐还是商务人士举行的晚宴等重要用餐仪式,西方人更喜欢用自助餐的形式来享用美味。人们在这种用餐方式下不但有利于自己可以随意吃到喜爱的食物,还可以让人们边用餐边和不同的人们进行交谈,同时也把西方人向往追求自由、强调自我尊重的原则发挥的恰到好处。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原因
1、饮食风俗的差异
饮食风俗的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等等。日常食俗通常就是我们说的每天的饮食内容。从远古时代开始中国人就以米和面作为日常生活的主食,菜类以蔬菜类为主要食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喝酒或喝茶。在节日食俗方面,我国劳动人民将每个节气都设成相应的节日。在节日这一天,人们会吃相应的食物来庆祝。例如: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主要是煮汤圆吃。西方人的日常食俗主要是以三明治和汉堡为主,以牛肉、猪肉等为主要菜类,人们除了喝酒之外,咖啡是必不可少的。西方人的节日食俗相对中国的节日食俗而言,没有那么讲究,在大部分西方人的心中,圣诞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在人生礼俗方面,西方人的宗教意识比较高,人们会举行宗教仪式并且举行盛大的晚餐,例如:烤火鸡、烤乳猪等食物来表达对人们的美好祝福,寄托健康、快乐的心愿。
2、气候环境的差异
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突出,总体来说东、西两部分地区的反差很大。沙漠和草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而东南部主要是临近海洋。因此中国的气候环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所以中国人利用这个特点在海边以鱼类、海鲜为主,山区以野果和山珍为主。我们以米、面为主食,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由此看来,中国人由于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素食为主的饮食文化。由于西方国家的地理环境主要由陆地与海湾交错而成,因此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应该是海洋性经济与内陆经济相互交融而产生的文化。由于受气候影响,西方国家十分适合发展畜牧业以及利用开发海洋资源,这也使得他们养成了肉类食物作为主食的饮食文化。
3、的差异
古代中国在最初的时期是没有本国宗教的,所以我们的宗教意识相对来说不是很强。后来我国开始有了宗教,即佛教和道教。在佛教刚刚被传入的时期,佛教的僧侣们的饮食和普通民众是没有太大区别的。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慢慢发展,统治者开始限制僧侣们的饮食,禁止僧侣们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道教是中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道教在饮食方面和佛教的规定一样,也禁止信奉者吃肉类食物,提倡吃蔬菜类等食物。宗教对西方国家的影响特别深远,大部分西方人都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的教规对人们的日常饮食也有明确的规定。通常古代的基督教徒们的日常饮食以素食为主,不吃肉类食物。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如今的基督教徒们在饮食方面基本上没有禁止吃的食物了。但是血类的食物还是禁止食用的,肉类食物必须是已经被屠宰完成后才可以食用。
三、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中西方各个国家的饮食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彼此间互相吸收。这不仅为我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西式特色,也为西方的饮食文化增添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目前,在中国的餐饮市场上,西餐所占的比重正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尝试着接受这些西式食物。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断交融,不但带来了甜点、咖啡、沙拉等西式食品,也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制作工艺和健康的饮食方法,这些都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新鲜活力。由此看来,中西方各国的饮食文化在彼此的国家中都占有重要地位。中西方各国人民对彼此国家的饮食也都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喜爱之情,在各自的日常生活中,也都离不开这些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佳肴。
四、结论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性
世界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遭际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使得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的极大差异性,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方文化。本文就从以下四个不同方面的中西饮食的差异来浅谈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中西方饮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的饮食观念;而西方饮食文化强调的是“理性”饮食观念,更多注重的是营养,要保证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中国地大物博,这就使得其具有多种饮食习惯和特色,具有很丰富法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因而,在中国饮食中,“酸甜苦辣”口味一应俱全,即便是同一的食材也可以被制作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国家文化起源于大洋文化,人们深受形而上学哲学观的影响,他们对于饮食法要求过多的注重在了形式上,但是,在口味上基本上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何无论是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饮食对于“营养”的关注度要大大超过中国饮食,虽然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但是,这些并不能抵过我“色、香、味、形”的首要要求,这就是使得很多在中国饮食中很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可以说,中西方国家在追求营养方面都各有其侧重和喜好,这直接反映出了中西方国家的不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追求。
二、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文化注重标准性和规范性,而他们在饮食上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食物的烹制时会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调料的添加量为例,他们也会精确到可、毫克等,再以烹调时间为例,他们可以精确到秒。西方的快餐通常都会按方配料,就连烹制的油温和炸制的时间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因而,所以,西方饮食中同样的一道菜在味道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只有几种配菜的简单变化,或者是摆盘上的些许差别。然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多样性和特色化,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或是不同人制作都会具有不同、甚至是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中国饮食呈现出相对较大的随意性,因为可以根据地区、厨师的习惯来调整或是改变食材或是调料的种类或是数量,即便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等作出不同的调整,只要最后的“色、香、味、形”达到“好”就行,这就为何在中国会有那么多的“私房菜”的原因。可见,中西方饮食在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三、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上的差异性
中国人注重“聚”和“合”的大家庭式用餐方式,因此,无论是何种宴席,大家都喜歡团团围坐,其乐融融,而美味佳肴都被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共同享用并边吃边聊,感情在吃中得以交流。吃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承担着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而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也少不了要互相敬酒和相关夹菜,表达出对对方的热情和睦之情。然而,西方国家由于其文化特点所决定,人们并不习惯或是并不喜欢“过度亲密或是热情”,他们使用的是分餐制原则,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是其个性原则的体现;即便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各吃各的,并不进行劝酒或是夹菜,大家比较客气,并且吃饭就是吃饭,不会边吃边聊。在餐具使用上,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是大有不同的,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而西方人的主要餐具是刀叉,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可以说,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象征了不同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四、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
中西饮食上的差异性也体现在用餐礼仪上的不同。在中国,大家共同就餐时,不能自顾自吃饭,如果邀请他人来吃饭,主人一定要尽到职责——热情款待客人,尽地主之谊。在吃饭的时候切不可将多余的饭菜再放回锅里,要时不时给客人夹菜,不能让客人碗里空了;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而主人则需要跟着起身,不要客人动手劳动,请客人坐下休息。而在西方国家,主人在宴席上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切不可一味夹菜敬酒,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发出声响,即便是想要交谈,也只能是与邻座交谈,不能进行远距离交谈。可见,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也极大显示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性。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而饮食作为中西方国家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在相互发展中得到更多交流和融合。在中国,很多西方饮食风格的快餐店比比皆是,汉堡、薯条和可乐也日益成为了我们的饮食组成。在西方国家,很多中国餐馆也大量出现并日益兴旺,那些热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穿梭在唐人街、中国特色餐馆,对中国的美食具有了浓厚的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西餐之间的融合会越来愈多,很多中餐或是西餐在对方国家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和改变,既体现了其原有的风格,也融合了所到国家的饮食习惯,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美食,这就是世界化的力量。总的来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们应当尊重并理解文化的差异性,这样的世界才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参考文献:
[1] 来骥.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J].开封大学学报,2014(2).
[2] 万苗苗.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摘 要:在跨文化交际不断深入的今天,以饮食为题材的中西影视剧充满了电视荧屏,中西饮食文化的发展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试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影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中西饮食文化内容,并对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进行比较。
关键词:中西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情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华文明五千年,饮食文化也随之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意蕴。对比注重“味道”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人对于饮食一般强调科学与营养,这种独特的饮食观也深深影响到了世界饮食文化的发展。诚然,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饮食所代表的含义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人们对于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往往是通过影视剧、新闻报道、跨国交际等方式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一下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日常生活反映出的中西饮食观念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吃什么、怎么吃、好吃不”这类问题上非常讲究,比起西方人而言,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中更加注重饮食享受,“讲究美感、注重情趣”是中国人饮食文化的传统。中国的烹饪技术是很精湛的,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对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有一定的要求。中国烹饪还对饭菜点心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菜肴名称既有根据主、辅、调料及烹调方法的写实命名,也有根据历史典故、菜肴形象、名人食趣、神话传说来命名的,诸如“全家福”、“狮子头”、“鸿门宴”、 “一清二白”等,可谓出神入化、雅俗共赏。中国民间有句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中国饮食之所以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而美味的产生,在于调和,要使食物的本味,加热以后的熟味,加上配料和辅料的味以及调料的调和之味,交织融合协调在一起,使之互相补充,互助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烹饪讲究的调和之美,是中国烹饪艺术的精要之处,这正是中国美性饮食观的最重要的表现。中国饮食对味道的追求和感观的享受也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一致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显著特点是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 [1](P153)而这些也是中国饮食的精妙之处,正好体现了传统哲学的模糊性特点。
对比注重“美味”与“享受”的中国饮食,西方则秉持的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饮食一般以科学营养为最高准则,进食犹如为机器添加燃料,特别讲求食物的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各类无机元素的含量是否搭配合理,热量的供给是否恰到好处以及这些营养成分是否能为进食者充分消化吸收等,而菜肴的色、香、味则是次要的。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形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却发挥了阻碍作用,如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用料、服务,讲究菜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是从美国的东部到西部,牛排大都只有一种味道,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2](P107)这也许正是西方人简单、理性的一种人文品格吧,我们在考量西方饮食观念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先入为主,在跨文化交际中带来很多不适。
二、影视镜像中折射出的中西饮食方式、礼仪及餐具差异
在西方题材的影视剧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人们在就餐前后进行简单祈祷的仪式,中国题材的影视剧中,则往往注重的是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等。一系列类似的场景数不胜数,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民族国家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信仰上的差异,进而使得中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饮食方式和礼仪。
中国人从古至今就普遍进行共餐制,并且比较讲究餐桌用餐礼仪,这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了。通常中国人吃饭的方式是大家共享一桌菜肴,吃饭的时候,大家按照年龄辈份围着圆桌坐下,通常地位高者、主宾或长者坐上坐,主人及其他客人分别落坐。尊贵的客人通常坐在离主人最近的地方,而主人则面朝门而坐。主宾动筷后其它人才开始夹菜,然后大家共同食用桌上的美味佳肴,边聊边吃,常会出现互相夹菜、敬酒的场面。[3](P27)如果是去做客,主人还会想方设法让客人多吃,这是中国人的让食习惯。在餐具使用上,中国人使用筷子,不戳不切,不破坏食物本来的风貌,显得文雅温和,这也体现出中国人的一种“和为贵”的文化取向。请客吃饭对于中国人来说,其意义远超出“吃”本身的意义,因为它具有联络感情、人际交往和处理事物的深层功能。通过这种饮食方式,人们可以交流感情,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团结、礼貌、共趣的餐桌氛围。餐桌上长幼有序的饮食礼仪,更可以使人们重视家庭、家族的团结,以及加深血缘、亲戚之间的关系等等。
西方人受传统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影响,以及基督教等宗教思想的影响,人们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并尊重个人权利的饮食意识,也绝不随便干预他人的隐私。在这种思想意识影响下,西方人在餐桌上个人吃个人的,个人喝个人的。但西方人也极其重视餐桌礼仪。西餐中以越靠近主人者越尊贵,通常男女主人分坐桌子两侧,男女主宾分别坐在女主人和男主人的右侧。无主宾时,女士且年长者优先。若是男女一同进餐,男士应为女士拉开椅子。两同性进餐,靠墙的位置留给年长者。[3](P28)“女性优先”以及“尊重长者”在餐桌上体现的非常明显。西方人聚餐一般更自由安静,注重个人的独立性,各取所需,很少有让食的习惯。就餐期间交谈也是小声低语,付账多采用AA制,不会造成不便。相比中国,刀和叉则是人们普遍使用的餐具,这也具有一种独特的饮食情怀。
三、中西饮食在内容上的差异表现
关于中西饮食内容的差异,往往和各民族国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当然,各自的饮食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各自的饮食内容,这种差异的表现并不能一概而论,下面就扼要举例说明之。
中国的饮食内容风味多样、独具特色。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等“菜系”早就闻名于世了。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就当地物产和习俗而言,如中国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国南方多产水产、家禽,人们喜食鱼、肉;中国沿海多海鲜,则长于海产品做菜。就各地气候而言形成了多种口味,一般说来,中国北方寒冷,菜肴以浓厚,咸味为主;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温和,菜肴则以甜味和咸味为主,西南地区多雨潮湿,菜肴多用麻辣浓味。就中国饮食的内容而言,“选料”则是其核心所在。选料,是中国厨师的首要技艺,是做好一品中国菜肴美食的基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熟练运用的技巧。每种菜肴美食所取的原料,包括主料、配料、辅料、调料等等,都有很多讲究。这里讲究的就是“精”、“细”二字,孔子说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这个道理。中国人的饮食更讲究养身,食医结合,饮食要四季有别,自古以来,中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这种饮食方式和内容也是中国人延年益寿、享受生活的一种情结所在。值得一提的是,还有节日岁时的饮食各有不同,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息息相关的,比如除夕、春节吃“团圆”饭,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当然,饮食当中的饮品也不能忽略,“酒”和“茶”是中国饮食内容的精髓,贯穿于日常饮食生活的始终,人们品茶论道、饮酒作乐,可谓别有一番风味。
与中国复杂的饮食内容相比,西方的饮食则显得简单明了了许多。中国人吃饭讲究的是菜,而西方人则多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同时注重的是科学营养的搭配。在西方,著名的菜点有意大利菜、法国菜、美国菜、德国菜、俄罗斯菜等。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肯德基”、“麦当劳”已然风靡全球,西方的饮食内容给人的印象自然是汉堡、鸡翅、牛排、薯条和奶酪了,吃生食和高热量的食物就是这种饮食文化的特点所在,肉食、冷食和生食也同样被西方人所适应,并且是人们心目中的美食。这种简单明了的饮食,正是体现了西方人的理性逻辑。人们不会再吃上面浪费更多的时间,而是在享受这种饮食的自由感觉,但是又不乏对饮食科学营养的考虑。在西方,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中的宗教情结,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就基督教家庭而言,在节日饮食上是遵守一些礼俗的。圣诞节为了纪念耶酥的复活,信徒们要举行斋戒,不吃肉食,不用刀叉进食,减少娱乐。复活节是孩子们欢乐的节日,用小动物形状做成的巧克力糖果,装点的精美甜点,是节日中的重要食物。还有狂欢节、感恩节、万圣节等等。除此之外,在家庭聚餐中,人们每次进餐前后都要向上帝祷告,感谢上帝赐予美好的食物。这种具有简单宗教仪式的进餐内容,与中国的饮食内容具有明显的差异。当然,葡萄酒、咖啡以及红茶等西方人最爱的饮品,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内涵。
四、结语
中西饮食文化上的诸多差异,体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然而,中西民族国家之间的偏见与攻击,往往是由很多差异引起的。著名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提出的“文化相对论”是值得我们用来反思自我的良药。任何一种行为,比如信仰、习俗(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等,只能用它本身所从属的价值体系来评价,没有一个对一切社会都适用的绝对价值标准。中国拥有的饮食文化并不落后,西方的刀叉饮食文化也不代表野蛮,它是由各自文化圈内的诸多因素所导致的结果,比如、自然地理环境、人文性格等等。随着世界全球一体化步伐的加快,饮食文化从一元向多元发展。各种饮食几乎没有了地域界限,中国饮食也在不断吸收西方饮食理性和科学的特点,西方饮食现在也开始研究美味和烹饪技术。从文化上讲,中西方揭开了饮食差异表面的面纱,看到的是背后蕴含的深厚文化知识,中西的这种学习和交流,从文化上互相理解和融合,[4](P225)必将进一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深度和广度,从而达到交际共赢。(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赵红群.世界饮食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
[2] 王剑晖.从饮食文化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新西部,2008(24).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翻译 影响
翻译,在目前的翻译学中,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位,只能简单地描述成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对于翻译而言,能影响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美国人类学家F.Boas指出:“各个社会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正由于这样,它们才具有不同于其他社会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社会机构。”正由于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心态、交际方式及语言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不同,因而由中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翻译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中国著名学者王佐良先生也曾经提到相关的见解,“翻译的最大难点是文化的不同”。从整体来看,中西方文化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差异:一是物质文化方面,包括自然环境、生产方式、食物、居住方式、生活器皿等;二是精神文化方面,如政治制度、法律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价值观念、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因此译者必须搞清楚翻译所涉及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充分尊重彼此不同的语用原则和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翻译出忠于原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而又十分出彩的文章。而对于翻译人员来说,只有熟悉两种文化,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并将两种文化融会贯通,才能最终做到严复先生的翻译理论中所提到的“信”“达”“雅”。本文着重从宗教文化、社会心态、饮食文化几个方面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对于翻译造成的一些影响。
1.宗教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信奉来源于印度的佛教,以及中国本土的道教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多年历史当中,宗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部分。而西方信奉基督教,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思想的中心,在于“尽心、尽意、尽力爱上帝”及“爱人如己”两点,于是上帝便成了西方的神。《红楼梦》第六回中出现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一谚语,西方翻译名家将其翻译成了:“Man proposes,God disposes.”而中国翻译名家杨宪益先生将其译为:“Man proposes,Heaven disposes.”God和Heaven的差别在于God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而Heaven带有明显的东方佛教色彩。在翻译时,同时也必须保留各自的宗教文化特色,否则很容易出现翻译上的重大失误,比如“in the name of Christ”是“以基督的名义”而不是“以佛的名义”。
而从汉语与英语的结构上看,也可以看出宗教差异的影子,汉语就如同我国道教中的阴阳太极图,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结构相对比较稳定;而英语形态多变,变化无穷。从中西方宗教的思维方法和认知角度看,汉英两种语言各自遵循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形态、词序,表达习惯上各有特色。
(1)英语有形态上的变化而汉语却无形态上的变化。比如下面这个句子,“行动速度很快”,可以译为“He moved astonishingly fast.”“He moved with astonishingly rapidly.”“His movement were astonishingly rapid.”等三种不同形式。
(2)从词序上看,英语比较灵活,而汉语却相对固定。例如:“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译为:a very important question或者a question of great importance。又如:“他被剥夺权利后,只好离职,流落他乡。”这个句子在中文当中因为意义的限定,其词序是固定,而在英文当中我们却可以表达为:He had to quit the position and went in exile,having been deprived of his power.
(3)英语中有许多的冠词、连接词且语法意义表达丰富,而汉语却不同,有众多的助词,例如“着”、“了”、“过”等形态助词,“的”、“地”、“得”等结构助词,以及“吗”、“呢”、“吧”、“呀”等语气助词,因此在翻译上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出现误译。我们可以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She was with a child.”和“She was with child.”,对于第一个句子的理解是清晰的,应该译为“她带着个孩子”,而对于第二个句子很多人可能会感觉困惑,其实正确的译法应该是“她怀孕了”。
2.社会心态造成的差异性
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意识,而这点和中国传统观念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在翻译时,由于中西方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的影响,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如to start a family,许多中国人在翻译容易译为“结婚”,这便是受到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其实正确的应译为“生第一个孩子”。西方的生活保障体系十分完善,即使没有孩子,政府也可以保障他们的下半生,而且他们认为一旦生了孩子便要承担一个巨大的社会责任,他们会考虑是否有了做父母的心里准备,或者有没有能力养育一个孩子,与婚姻无关,而中国基本把婚姻和生育划上了等号。这应该是和我国的社会结构体系有很大关系的。因为中西方的这些文化差异,英汉语难免受到这些文化差异的影响,而这两种语言中所谓的“对等词(equivalence at word level)”实际上并不对等,在词义、侧重面、含义、用法方面都大相径庭。而“family”这词在中国指的是“家庭成员”,但在西方却侧重强调的是“教养孩子的责任”,许多中国学生在自我介绍时,往往习惯用“I have a big family.”,许多西方人就会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年纪轻轻就生了一大帮的孩子呢?像这种在中英文中其实不对等的词还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翻译”这个词,“翻译”在中文中,就可以被理解成三种不同的意思,它可以指从事翻译活动的翻译人员,也可以指翻译行为和过程,或者是指译文。
3.饮食文化造成的差异性
由于在西方,面包是最重要的主食,而中国人喜食谷物,因此对于英语单词“bread”的翻译时,我们应该注意遵循这种不同的饮食文化传统,如:bread and water(粗茶淡饭),bread and cheese(家常便饭),bread and butter(谋生之道,饭碗),在上述翻译中我们把面包自然地对应为了“饭”、“饭碗”、“生计”等。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应该追溯到远古时代。在远古,我国农业所栽种的主体粮食作物是米:包括粟(小米)、稷(谷子)、黍(黄米)和稻(大米)。这几种粮食都适合以米粒的形式蒸煮来吃,不太适合磨粉后去烤去烘。而欧洲地中海沿岸、北非、西亚等地的大麦小麦,则适合磨粉后烘烤,而不适合以颗粒的形式来煮食。所以,华夏先民食用小米和大米,多采用脱粒、蒸煮的方式;西方先民食用麦类,则采用磨粉、烘烤的方式。这种饮食文化差异性很大程度也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的。受地理环境影响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英国是一个典型的岛国,天气千变万化,也许早上出门还是晴空万里,中午就暴雨临盆了,所以英国人在出门时习惯携带一把雨伞,以备不时之需,并且打招呼习惯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How is the weather?”,这也是出于英国人对于千变万化天气的关注。另外,一些习语中,饮食文化差异也非常明显,如:He was a bold man that first ate an oyster.(第一个吃牡蛎的人是勇敢的。)但在汉语中却称勇敢的人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One can’t make an omelet without breaking eggs.(不打破鸡蛋做不成煎饼。)煎蛋在英美国家是常见的早餐食品,但汉语中对应的句子应该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米”是中国人饮食中的主食。
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科技的创新,各种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交流更加迅速、直接,无法避免地会触及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文化,而翻译无可避免地要受到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因素在语言和课堂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分析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避免在翻译中出现一些误会,将语言形态和文化因素的翻译融合成一体,同时将社会文化知识融合到翻译中去。
参考文献:
[1]金惠康.跨文化旅游翻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摘要: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也正是这些礼仪困扰着我们很多人,餐桌礼仪文化是最重要的非语言文化,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我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坚持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要采用一个客观、宽容、尊重的心态对待异国文化,以便能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恰当地、得体地进行交际。
关键词:中西方;餐桌礼仪;比较;差异
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文化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餐桌礼仪文化又是构成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角色。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人民都在饮食中自觉不自觉地透露着自身深刻的文化背景。当我们进入21世纪,就要不可避免的参与跨国文化交际,饮食文化正是国际文化交流中非语言交流的重要部分。世界之大,各地文化风俗、人文地理都不相同,而我们通过分析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差异,能提高外语学习者对西方文化、语言的了解,以便交际。
1、餐桌礼仪方面的差异
座位安排、餐具、进餐方式等都直接反映了当地人的社会生产模式与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一种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同时了解中西方餐桌礼仪能有效避免失礼于人。
1.1就餐气氛的差异
西方人的饮食讲究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西方人一上餐桌就会静静的享受自己的盘中餐,即使要分享食物,也会用小盘分好,各自食用。进餐时与客人交谈的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即可。咀嚼食物时不要说话,即使有人与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之后再回答。而中国人则相反,一坐上餐桌,往往会滔滔不绝,互相夹菜,互相劝酒,以显出彼此的热情与关心。这种闹从某种程度上反应了人们内心的愉悦,温馨和睦,一团和气。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就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其文化的差异。
1.2座位排序的差异
中西方人在正式宴会上都讲究座位的安排。在中餐餐桌上常用圆桌,一般情况下,坐北朝南或者正对门厅的座位为上座,两边为偏座。通常是让年长者、位高权重者或主宾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与上座相对,其余客人则按重要程度做偏座。在中国,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所以长幼有序,男尊女卑作为了排座的标准。总之,在中国,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而在西方正相反,右为尊,左为次。西方餐桌常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别坐两端,客人位于两旁。以男女主人的右手为上,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在安排上将尊重女性、女士优先作为排座标准。
1.3餐具的差异
西方人用餐习惯使用刀叉,中国人用筷子。这两种不同的餐具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还影响了东西方人的生活观念。西方国家由于受狩猎文化的影响,喜欢争强好胜,乐于冒险。在他们看来,食物是人们暴力之下的产物,金属的刀叉代表着一种进攻,一种强硬。同时,西方的分吃折射出西方人的独立,强调个性的尊重与平等。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其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用餐时只有把两根筷子一起配合,才能运用自如,准确无误,这体现了中国文化和谐统一的精神。筷子带来的合餐制,也突出了中国人牢固的家庭观念。在使用餐具时中西都有不同的规范。比如中餐进餐时不能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更不能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西餐中使用刀叉时要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进餐中需要放下刀叉时应摆成“八”字型,分别放置在餐盘边上,刀刃朝向自己,表示还要继续用餐。用餐结束后,将叉子背面向上,刀刃与叉子并拢,平行放置于餐盘中。
1.4进餐礼仪的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对‘美’的精神追求,不但要求食物的味美,而且更要享受进餐的过程。不但要衣着整齐,坐姿端正,还应轻言细语,耳边通常还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在进餐过程中,人们不允许在喝汤时发出声响,不允许吸烟和劝酒。不能用自己的餐具替他人取菜,不要将盘子里的食物全部切好后再用,不能将骨头或者不吃的食物放在台布上,应该放在盘子的一角。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入席后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餐时,才开始动筷子,而主人一般要先给主宾夹菜,请其先用。新菜上来的时候,客人们也会相互夹菜,以示关心。
1.5餐桌上离席的礼仪
西方人用餐的时候基本上都不会开手机,除非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手机铃声都会很小声,有电话来你要先跟大家说“对不起”然后起身离席出去听电话。用餐结束时,人们首先将腿上的餐巾拿起,随意叠好,再放回餐桌的左侧,然后起身离座。用餐后,须等男、女主人离席后,其他客人才能离开,告别时还要向主人致谢,更为正式的,回家后还可再以电话或致谢卡致谢。吃中餐时,接听电话虽然也是不礼貌的表现,但是中国人对此细节并不太在意,手机响了直接出去接或者就在座位上接。用餐结束后会等主人来宣布结束,感谢宾客们前来用餐。在主人和主宾离开座位后,其它客人才慢慢离开。
2、结论
中西餐桌礼仪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餐桌礼仪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在融合中相互补充。我们只有多了解中西方文化,深入去探索文化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机的融合,才能真正适应我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以及消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产生的误解,这对我国文化的传播、文明的发展已经国际地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玛格丽特·维萨.餐桌礼仪:文明举止的起源、发展与含义[M].刘晓媛,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饺子与汉堡包分别是中西方的特色美食,是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饺子与汉堡包的介绍与比较,分析中西文化中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各自民族的血统、生存历史和生存环境。
关键词
饺子;汉堡包;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象征意义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生活过程中通过符号活动创造、传承和共享的一切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1]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而饮食在两个文化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饺子与汉堡包是体现中西饮食文化差异的特色代表。通过对饺子、汉堡包及其历史的介绍,分析中西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三方面的差异,从而增进中西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一、饺子与汉堡包的起源
(一)饺子的起源
饺子源于中国,已有2600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各种礼仪的论著,其中讲到:“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提到这种食品,隋朝的时候颜之推说馄饨的形状像偃月,偃月即半月形,正是目前饺子的形状。1968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吐鲁番的一座唐朝墓葬地里发掘出一个木碗,碗里盛的饺子和今天饺子的形状完全相同,这不但是中国最早的饺子实例,同时表明,在唐代吃饺子的习俗已经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3]
(二)汉堡包的起源
乔治•奥泽斯基(JoshOzersky)是《纽约》的美食专栏作家。在他眼里,汉堡包是美国文化的象征,是众多食物中的佼佼者。汉堡包的起源也很早,原始的汉堡包是剁碎的牛肉末和面做成的肉饼,古称牛肉饼。德国汉堡地区的人将其加以改进,遂以地名而称为“汉堡肉饼”。借助工业化时代的机械,查理•纳格林(CharlesNagreen)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设立作坊,专门生产汉堡包,开创了美国汉堡包商品化经营的先河。[4]
二、饺子和汉堡包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一)生活方式
1.饺子体现的中国生活方式
中国人具有典型的集体主义思想,而包饺子正是大家齐心合力,集体完成的事情。而且,每道环节都有含义,剁馅儿是说碎碎(岁岁)平安,包饺子时说杂事都包上了,开锅时说喜事都开花了,饺子破了说粮仓都撑开了,盛饺子时说元宝入库了。[5]这些含义常常是家庭的共同体验。因此,吃饺子在很多程度上属于家庭行为。由此体现,在生活方式上,饺子与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农耕生产、自然经济的特点使中国人重视天人合一和整体性思考,喜欢大团圆,追求统一,形成一种有机的自然观,重视生命,热爱生活,追求均、安、合,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质。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生活方式
吃汉堡包讲究的是简单、快捷与营养。它注重效率与结果,把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把传统的餐饮业改造为具有专业化社会分工的行业,用机械代替手工,用流水线作业代替个体生产,让人们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以满足人们现代生活节奏和营养与保健的需求。乔治•奥泽斯基在《汉堡:吃的全球史》中讲述了汉堡从19世纪美国小贩出售的、工人填饱肚子的街头食物,到工业化世界、速食革命过程中最有权势的食物的历程。由此得知,在生活方式上,汉堡包体现的是工业化的特征。[6]
(二)思维方式
尼斯贝特在《思维的版图》中认为:“东亚人生活在相互依赖的世界中,自我是整体的一部分;西方人生活在自我是单一自由行动的人的世界中。”[7]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对群体中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分析,美国偏向个人主义,而我国则偏向集体主义。
1.饺子体现的中国思维方式
饺子馅儿肉菜姜末等混成一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眼睛不容易区别馅儿的具体成分,只能靠味蕾来一一辨析,就像俗语所说:“瞎子吃饺子心中有数”。这种混沌状态与中国古人的宇宙观相连,正如老子在《道德经》第42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8]
2.汉堡包体现的西方思维方式
做一个汉堡包所需要的材料是分别制作的,烘烤面包、煎炸肉饼、新鲜蔬菜,只有到顾客购买时,才把几样材料夹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汉堡包,里面的肉饼和蔬菜看得清清楚楚。这种饮食与西方注重分类的思维方式有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习惯从自我的角度,把对象与自身对立起来加以切割,分门别类,认为知识的本质就是区分,区分得越具体、越细微,对事物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全面,对事物的把握就越明晰,认识就越正确。饺子的混沌与汉堡包的精确,在中国人与西方人性格上也多少有所体现。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场十八相送,祝英台对梁山伯的一路爱情暗示,中国人会随着剧情的进展与其一同缠绵悱恻;而西方人则听得心力交瘁,不明白祝英台为什么不能直截了当地告诉梁山伯真情实意的爱。如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男女主角伊丽莎白和达西,求婚与拒婚都干脆利索,而不是转弯抹角。[9]
(三)象征意义
饺子和汉堡包作为中西特色美食的典型代表,都有着浓烈的象征意义。一个小小的饺子和汉堡包都承载着较重的分量,但饺子的象征意义更强烈些。
1.饺子的象征意义
民谚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是人们辞旧迎新的时候。大年三十吃饺子是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过年的习俗。剁菜时间越长,说明包的饺子越多,象征日子富裕兴旺。饺子的形状也颇具象征意义。“元宝”形的饺子摆在盖帘上,象征着遍地财宝,金银满屋;麦穗形花纹,象征着新的一年会五谷丰登,屯满仓粮。但更多的包成几种形状,预示着来年事事如意,生活蒸蒸日上,日子丰富多彩。[10]饺子作为一种特别的吉祥食品,与人们的整个生活过程结下了不解之缘。人从生到死,要经过若干的重大礼仪礼俗活动,饺子也由此成为某些礼仪内容的祥瑞之物和馈赠亲友的佳品,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文化载体。婚礼是人生的重大礼仪活动之一,在这个气氛热烈的活动中,人们同样用饺子作为传达某些愿望的工具。在我国北方地区,有一句人人皆知的俗谚,即“上轿饺子下轿面”,说的就是饺子在婚礼中的重要作用。上轿前吃的饺子,多少不拘,但必须是偶数,常见的是只吃一对,预示着喜事顺利圆满,成双成对,永不分离。闹洞房后,新郎新娘吃饺子时,二人要相互交换,意为百年好合,永不变心,这习俗体现了人们对传统婚姻的态度。而借饺子之生熟以喻新婚夫妇生儿育女的意义,正反应了中国传统的子嗣观念。[11]
2.汉堡包的象征意义
汉堡包中的肉以牛肉为主,而牛在西方文化中是财富与力量的象征。此象征源于古埃及,依照《圣经•出埃及记》的记载,以色列人由于从埃及出奔不久,尚未摆脱埃及的习俗,就利用黄金打造了金牛犊,当作耶和华上帝的形象来膜拜。在西方文化中,牛也象征直率和毅力。西班牙则是将牛当作冒险娱乐的对象,如专业的斗牛与常民化的奔牛活动。在现代饮食文化中,牛排或牛肉是很重要的饮食西化指标,有时甚至会用来当作衡量经济贫富的象征,如希特勒曾提出他的愿望:让德国每一户人家的餐桌上有牛排与面包。汉堡包中的面包也有深厚的宗教含义。面包象征着耶稣的身体,其意义在于,耶稣以自己的牺牲代人类赎罪,上帝就不消灭人类了。
三、结语
饺子与汉堡包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象征意义。如今,享受中西方特色美食已成为当代人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饺子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喜爱,我们在大街上也随处可见肯德基、麦当劳等外来饮食。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也随之不断变化。我们在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适应着时展的要求。
作者:闫安 王永祥 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燕.跨文化态度———一种跨文化交往的伦理[J].中美英语教学,2009,(12):18-24.
[2]杜丽,姚辉.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2.
[3][4][5][9]陶黎铭,厉琳.中西文化聚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5.4.3.8.
[6]周惠民.汉堡包之美[J].世界博览,2014,(17):88.
[7]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M].李秀霞,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9-40.
[8]邵光学.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展望[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0-93.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对比 汉语教学 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语言载体,因此对外汉语的教学必须以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为基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文化要靠语言来表达,对外汉语教学是使世界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也是中国宣扬华夏文化、走出国门、促进国际交流的重要一步。认清中西文化差异,以文化观念加强汉语的学习,能帮助外籍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更轻松自如地交流,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因此中西方文化对比是一项值得认真研究并有得研究的内容。中西方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更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西方文化对比的必要性
1.语言与文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汉语的学习,既是对一种新的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异国文化的了解和积累过程。语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它具有记录、存储和传播传承文化的功能,人类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外籍学生学习汉语既要克服本国文化习俗习惯的障碍,又要腾出空间来接受另一陌生国度的文化习俗,避免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只有这样,才能熟练无误地运用汉语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情感传递,将汉语言扎实地作为自身所具备的一种技能来掌握。
2.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统一性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在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形成的,因此语言和文化在长时间的相互作用下也已逐渐融合在一起。对外汉语教学不能单独地用语言来教学,拼音字母、语法、读音、词语、结构,光靠这些是不可能学会汉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要去使用这门语言交流沟通,参加交际活动,掌握文化背景、学习语言规则和语言技能是学习一门语言不可或缺的要素。懂得文化知识才能在语言交流中如鱼得水。因此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是相互统一、没有分歧的。
3.文化对汉语学习者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每个人思考问题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文化具备一定的差异。汉语学习者与我们之间的文化差异更大,思考事物的方式更加不同,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须用新的思维方式——即语言所在地的思维方式来学习。如果学习者不对比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用旧的思维方式学习新的语言,一定会产生交际障碍。另外,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这又导致了使用语言的不同方式。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下,对事物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意义也不同。语言不是死的,特定的文化语言具有特定的引申意义,只有真正了解汉族文化才能懂得许多汉族文化中很多语言的特定引申意义。另外,汉语中有许多简洁的成语、格言、言语、习惯用语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学习汉族文化是不懂得这些丰富内容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以汉族文化背景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内容,克服交际障碍,达到对外汉语教学的终极目的。
二、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1.民族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饮食文化在不同的民族中差异表现尤为突出,而且在汉语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类常见的不可避免的交流互动内容。重庆火锅是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比如同学们在讨论晚饭吃什么的时候,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统一意见准备去吃火锅。这时候老师应该加以引导,可以提问吃火锅的原因,火锅的来源,火锅的吃法等,促使学生加以思考,使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逐步发现火锅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与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另外,老师可以组织聚餐吃火锅,在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样同学们的亲身体会才会更加清晰,也掌握了讨论这一话题的形式特点,对以后的汉语交流学有裨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老师应鼓励学生在平时日常生活的饮食中更主动积极地了解掌握有关饮食文化特点的知识,养成思考观察的好习惯。
2.地域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与其他语言产生形成在不同的地域,因此,地域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是潜在默化而又尤为重要的。在中国,经常会遇到成语、俗语和歇后语等这种特殊的地域文化,这是中国文化的浓缩和结晶。比如,中国老人经常会说“家和万事兴”,简洁而又充分有力地证明了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对于初学汉语者肯定不会懂得这种汉语的特殊说法。家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但是为什么家庭和谐而所有事物都会兴旺呢,事业不是最重要的吗……可能一些国家非常讲求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靠家庭。这时,老师应该将中国的家庭观念以及家族情感向学生加以细致的讲解,使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从俗语的文化基础和根源、出发点上讲解,既传播了中国文化,又使学生扎实掌握这一中国特殊的地域俗语。在汉语教学中,应该多提及一些特殊的独有的文化现象,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
3.习俗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生活习俗,这在语言文明和交际用语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比如,有人生病了,其他人会建议他去医院看病。这时,老师就可以借题发挥,问及一些在生病去医院的过程中的一些用语并让同学之间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果是在英美,可能在第一时间内遇到生病的人会说“Iamsorry”,而在中国肯定会第一时间建议你去医院看病。由此可见,文化差异的表现在生活用语的方方面面,作为老师要细心积极地引导学生,不错过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引起学生更主动的思考则更为有利。教师不仅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表现在学生面前,更要教会他们自己的思考。让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通过自身的发现来总结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加深刻地学习到华夏文化的点睛之处。
4.宗教文化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宗教文化是在世界历史发展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的文化,但是在不同的语言文化国度又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特别注意宗教问题的教学,这有时是一个敏感的问题,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动作举止,避免对处在不同宗教文化下的学生造成伤害。教师应当谨慎地向学生讲解中国宗教文化的背景、类型、发展历程,避免学生对中国宗教文化的不理解甚至误会而对汉语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这是得不偿失的。和宗教有关的节日有不少,中国也有许多的传统节日也可以相互对比,了解异国风情,既增长见识又可对汉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西方圣诞节的设立便是为基督耶稣的诞生,圣诞节的性质就好像是中国的传统新年一样,教师可以讲解中国新年中的一些有趣的习俗等,让学生与自己的国家做一下比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中国还有历史悠久的佛教和土生土长的道教,可以与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宗教文化或行为规范。
结语:
以上从民族文化、习俗文化、地域文化、宗教文化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从中西方文化对比的角度应用到对外汉语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如何在课堂和日常生活中做到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相辅相成,互为条件,甚至相互统一。汉语教学是一门高深而又影响深远的任务,从文化教学到语言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轻松自如地学习。这不仅能做到事半功倍,还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文化丰富度、语言的流畅和语言习惯等产生积极的作用。汉语言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更是一门历史悠久、蕴含丰富、值得学习研究的语言,透过汉语言窥视中国文化的神秘踪影更是一次心灵腾飞的奇特旅行。教师应当通过中国文化来引导学生,激起学生学习汉语言的兴趣,从而更可以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赵淑梅,缴维.略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3]徐青.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涵[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06)
[4]马倩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手段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差异
中国分类号:G633.41
学语言即是学其国家的文化,教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我们英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我认为初中的英语教学要注意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饮食文化生活习惯
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需要。然而不同的文化背景,却有不同的饮食观念和饮食习俗,最终形成不同的饮食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或国家的饮食习惯,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例如:人教版《英语(新目标)》7B第八单元是和食物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大概说明一下中西方饮食的整体差异,再介绍一些主要英语国家的饮食习惯。中西方饮食的整体差异体现在:观念方面,中国人“吃味”,西方人“吃营养”;中国人素食较多,西方人荤食较多;方式上,中国人聚而食之,西方人分而食之等。还有,美国的快餐业非常发达,著名的快餐店有Pizza Hut, KFC, McDonald’s。三明治成为讲究效率的美国人的主食,既营养又方便。
二、节假日及庆祝方式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也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中国人庆祝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英语国家的人们庆祝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万圣节…。随着东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西方的一些节日也日渐在东方流行,圣诞节就是最好的例子。现在中国人也开始热衷于过愚人节、情人节、母亲节、圣诞节等西方传统节日。例如:人教版《英语(新目标)》学生用书七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是讨论日期和生日,教师可以把英美国家的主要节日、丰富多彩的庆祝方式和各种各样美丽的传说等大体介绍一下。
三、赞扬和感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两种不同文化的对比,使学生在交际中避免语用错误,更加得体地运用语言。如对别人的赞扬要表示感谢而不要谦虚;日常用语中包括对家人在内要多用please, thank you等表示礼貌;中国人视谦虚为传统的美德,所以对于别人的赞扬会反复地予以否认、扁损自己,而英美国家就会很自然地表示感谢。当听到别人夸长得好看、衣服漂亮时会说“哪里,哪里,很丑的”,而英美国家的人就反应“Thank you.”或“It's kind of you to say so.”再如,同样是接待顾客,中国的售货员会问:“请问你要买什么?”在西方,售货员会说“can I help you?”。如果中国售货员用中国式的英语招呼英国的顾客:“What do you want ?”那就犯了语用错误,就会使对方感到茫然。
四、称呼和日常禁忌
英语中的称呼与其它语言一样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民情和民俗内涵。例如:人教版《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讲如何介绍人的问题,这就涉及到了称呼。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英美国家常把男士称Mr.,女士称Miss(未婚), Mrs.(已婚)和Ms(不知婚否),Miss可以单独使用,Mr.和 Ms常与自己的姓连用,Mrs.只能与夫姓或自己姓加夫姓连用。在中国,小朋友见到大人就要叫叔叔阿姨,但在外国,如果是亲戚、叔伯或是看着小朋友长大的非常熟悉的朋友,可称其为Uncle或Aunt,其他大人都被称呼为Mr.、Mrs. 、Miss或Ms。又如在汉语中,“How old are you ?”(你多大了?)“Are you married ?”(结婚了吗?) “Where are you going ?”(你要去哪里?)“What are you doing ?”(你在做啥?)“How much money can you earn a month ?”(你一个月能赚多少钱?)这些对个人情况的询问,在中国体现了亲密与关怀,而在西方文化中则属于个人隐私,对这几方面的询问是触犯了英语中的禁忌。
五、打招呼和问候
关键词: 口语课堂 文化对比 教学研究
一、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际的工具,同时是一种文化。从语言的自身特点来看,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文化造就了丰富的语言,并因此产生了语言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本身的结构上,还体现在其内含的语义上。各种不同的语言词汇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由独特的文化背景造成的。因此,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学习相应的文化。具体来说,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相应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本身。学习一种语言实际也是在学习一种文化,文化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语言使用的“上下文”(Context)。“跨文化”是指两种文化的交叉作用及相互影响。外语教学涉及母语,也涉及所学的某种外语,所以说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外语教学不仅向学习者传授目标语的民族文化,掌握其语言、风俗、宗教、礼仪、价值观、生产方式等方面的知识,而且把本国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通过不同的交际形式输送。
二、教学大纲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要求
在我国不同时期颁布的外语教学大纲中,都有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论述和规定。例如,2007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部分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于一体的教学体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7:1)。”“教学要求”只是把跨文化交际作为教学内容,对于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没有提及,对于跨文化交际如何在教材中落实也没有更具体的说明。2011年启用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十分明确地提及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课程设计思路部分作了这般描述:“这一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根据语言学习的规律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发展需求,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设计课程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教育部,2011:5)。”文化意识的内容被分类为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提得最简单,只是把跨文化交际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于“文化”、“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得最为具体,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具体要求似乎没有明确的看法。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的文化教学
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英语应该更多地被看做交流的工具,而不是空洞的语言学形式。因此,现有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应该增加文化教学。教师应将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进行比较,使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学生通过学习后,能用所学的英语语言描述自己熟悉的文化生活、风土人情,可以用英语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理念,并且直接感受本土文化与英美文化的差异,避免两者间的矛盾。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恰当引入英美文化的知识,并适时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和英美文化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到英美文化的不同,同时学生可以领略到语言是文化的体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的第一册第五单元为例,谈一谈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中英美文化的教学。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饮食文化,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通过中西方饮食的对比,了解中西方的饮食文化,进而了解饮食文化在语言中的体现。
首先,让学生讨论中国的传统早餐,如稀饭、油条、豆浆、包子、面条,等等,教师则帮助学生了解西方的传统早餐,如煎蛋、培根、牛奶,等等。其次,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在重要节日时的传统饮食,如端午节时,家家户户会准备粽子等,在中秋节,家家会吃月饼,而在春节这个重要的节日里,家家都会准备不同的食物,依照地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英美国家的人在重要的传统节日通常会吃些什么,如圣诞节通常会吃火鸡大餐,在万圣节餐桌上肯定会有南瓜,并会举行一系列和南瓜有关的活动,等等。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那么自然而然地饮食也体现在语言中。如汉语中人们常说:不要好高骛远,不要一口吃个胖子,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相对应的英语为:Don’t bite off more than you can chew.倒霉的人喝凉水也塞牙,英语为:He who burns his mouth on milk will blow on yogurt(酸奶)when eating it.When things don’t go right,even halva will break your tooth.An unfortunate man would be drowned in a tea-cup.我们通常说的烫手的山芋,英语为:The issue has become a hot potato.其他的还有:不能完全相信他(You’d better take what he says with a grain of salt.);于事无补(Don’t cry over spilt milk.);不要自视太高(Don’t act as if you are a big potato.)等等。
四、英语课程中文化教学对师生的要求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要将文化信息传授给学生,首先要从自身做起,要掌握、熟悉英美国家文化,具备较强的文化差异敏感性,同时对中国本土文化要精通,有较好的汉语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和教学条件下,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融入文化教学。其次,要培养学生文化学习的兴趣和自主性。学生的语言学习不能停留在背诵单词和课文的阶段,应该更多地接触英美文化。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查询他们关心的文化知识,通过观看英美国家的原版电影和阅读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培养对英美文化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地寻找机会同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进行交流,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文化内涵,就应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有关资料,研究其文化差异。使用语言切忌望文生义,只有深入了解英美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才能顺利进行交际,并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最后,教师应改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由以直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授型转变为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导师型,在语言教学过程中起引导和监督作用,给学生尽可能的自由,让学生发挥学习自主性,学习他们想了解的文化知识,使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能满足课程教学的要求,又能提高文化教学的质量。
五、结语
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应将语言教学同文化教学相结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地引入英美文化,和中国的文化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仅仅学习抽象、单调的语言知识,难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只有在英语学习中适时地引入英美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并逐步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外语界,2013,06.
摘 要:本文从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四个方面来讨论中外文化差异,分析了文化差异的现象和形成的原因,讨论了中外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食物;节日;日常谈话;语言
有一则趣谈:一所国际公寓闹火灾,里面住有犹太人,法国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犹太人急急忙忙先搬出的是他的保箱,法国人先拖出的是他的情人,美国人则先抱出他的妻子,而中国人则先背出的是他的老母。这一趣谈反映了一个事实:不同的民族有着自己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殊的文化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价值尺度,道德规范和情感趣向。
文化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和相应的创造才能的总和。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见,摸得着的那部分,因此也称之为硬文化。相对来说,精神文化就是软文化,而软文化则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中西方硬文化的差异一目了然,但处于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则须进一步辩证分析。中西方软文化的不同决定硬文化的差异,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正在于此――即作为文化的深层结构的软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多方面的,很复杂的。
结合笔者多年与留学生交流的经验,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中外文化差异:
一、语言中的中外文化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在英语与汉语的文化上,语言上很多文化差异的例子。比如cat猫,中国人喜欢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且带有亲昵的成分,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cat用来比喻坏心眼的女人。与cat有关的成语有: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 (坐立不安);It rains cats and do~(倾盆大雨);fight like cat anddog(吵吵闹闹)。hare野兔,但有时变成了“野鸡”。而汉语中的“野鸡”又与“野妓”谐音,结果成了俗语中的“妓”。在《罗米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戏剧)中,Mercufio讥讽老乳母为妓时的对话:Romeo:What have you found? Mercufio:No hare,sir.罗:你发现了什么?墨:倒不是野鸡,先生。John Can be relied on.He eat no fish and play the game如译为约翰不但可靠,不吃鱼,还玩游戏是误译。其文化内涵是:英国历史上宗教斗争激烈。旧教斋Et(星期五)只许吃鱼,新教则这天拒绝吃鱼,表示忠于新教,“不吃鱼”就成为了“忠诚”之意,“玩游戏”变成了“遵守规则”。Hame duck跛鸭,文化含义为:将卸任而未重新当选的官员或破产的证券投机者,残废无能的人,说这些人失败后,垂头丧气,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活像一只“跛鸭子”。owl猫头鹰,英语中有“聪明”的象征,如as wise as a owl、A wise old owl lived in an oak;但在汉语中,猫头鹰表示不吉利,常与死人有联系。
二、食物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国家的饮食习惯,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文化,了解饮食文化的差别,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差异。当今世界上有三大饮食体系:中国饮食体系、法国饮食体系和意大利饮食体系。从中国的饮食体系来看,特别注重形式,所以中国人讲究“色、香、味”,在中国的烹饪上,各类菜系千变万化,食材多种多样,方式丰富精彩,但都讲究形式,这是一个本质特色,也反映出中国文化种形式。而就法国体系和意大利体系为代表的欧洲美食体系来讲,并没有过多注重形式,注重的是质量。跟中国的饮食相比,欧洲饮食没有那么多千变万化的花样,但特别注重的是饮食的质量,比如营养的搭配、保留等。这点区别也是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的最根本的区别。
另外从用餐的工具来看,中国的饮食和西方的饮食也有很多的区别。中国人用的是筷子,西方人用的是刀叉,筷子和刀叉的使用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筷子是大家一起坐在一起共同进餐,食物是装在碗盘里共通分享的,并没有分配食物属于谁,从而形成了一种集体文化,所以在中国流行集体主义。而西方的刀叉制度,必然导致食物是必须先进行分配的,每个人都吃自己盘子里已经分配好的食物,所以西方流行的是分配以后形成的个体主义的个人主义,强调你的就是你的,我的就是我的,清晰的产权关系,强调独立性。
三、节日上的中外文化差异
中国与西方在节日上也有很多的文化差异,中国与西方都有大量自己特色的节日和假日。但从根本上来说,二者有一个根本区别。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所以在中国的节日中,有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的特征。由于自古以来,中国的农业都是靠天吃饭,所以气候又跟农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节日跟农业、气候有了密切联系。比如中国的清明节、端午节、春节等都是气候、农业的重要标志。
四、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差异
在日常谈话中,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也有很大的差异。中国文化强调集体文化,希望大家都好,于是会关心对方的生活,没有隐私的概念,所以打招呼习惯说“你吃了吗?”“去哪里?”,跟人聊天很容易问“什么时候结婚?”“一个月赚多少?”而这些问题在西方文化完全是忌讳的。西方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立性,强调隐私权,打招呼简单的“Hi”“Hello”“How are you doing?” 就可以了,都不带实质性的问题。(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沈立文.试析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障碍[J].广州师院学报.1998(10)
[2] 朱俊.英汉文化的差异与翻译[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论文摘要: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差异;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以及教育文化的差异等。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是极其必要的。本文就是从多个角度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得到更加全备的知识。
一、社会礼仪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人等。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总爱寒暄道,在我们看来这是一种有礼貌的打招呼用语,而若你跟西方人这样打招呼,他们则会认为你想请他吃饭或者干涉其私事,会引起误解。对于别人的赞扬,中国人通常表示谦虚,并有一套谦虚之词,像“惭愧”、“哪里”、“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总是高兴地回答“thank you(谢谢)”以表接受。中国人用“谢谢”的场合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亲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不常说“谢谢。”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挂在嘴边,即使是亲朋好友和家庭成员之间也常如此。中国人收到礼物时往往放在一边,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说贪心)。而西方人收到礼物时要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并连声称好。中国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使西方人觉得难以对付。而西方人的习惯是:Help yourself,Please(请随便用)!中国人送客人时,主人与客人常说:“慢走!”“小心点!”等。而西方人只说:"Bye bye(再见)!""See you next time(下次见)!""Good night(晚安)!”
二、服饰礼仪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
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
国际社交场合,服装大致分为礼服和便装。正式的、隆重的、严肃的场合着深色礼服滩尾服或西装),一般场合则可着便装。
我国服装无礼服、便服的严格划分。一般地讲,在正式场合,男同志着上下同质同色的中山装,或着上下同质同色的深色西服并系领带,配穿同服装颜色相宜的皮鞋;非正式场合(如参观、游览等),可穿各式便装、民族服装、两用衫,配额色相宜的皮鞋或布质鞋。
三、饮食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影响。在中国,任何一个宴席,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革。
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
四、中西方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美国教育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二者需要交流和互补。通过查阅有关书籍,我们也意识到:中美教育在各个教育层次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体现出在美国,年轻人大多很有主见,这种独立意识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小学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的背景
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了指狭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ford指出“Meaningisapropertyoa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意义的表达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听到别人赞扬时,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在回答时所用的语言就不同。说英语的人一般说“Thankyou”以示接受对方诚心诚意的赞扬,而说汉语的人则往往要使用一些语句来表示“受之有愧”、“哪里哪里”之类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言的组织形式;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规则的话,用于不同场合,如若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既使结构规则正确无误,不注意使用规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的基础。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组织它,了解它的使用背景,掌握它的使用规则,从而用获得的文化去感染语言。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1_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以下简称“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不仅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得以确认,而且有关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地列在《标准》中。在《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在目的描述别强调了“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所以,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的特质就是它本身带有思想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语言的学习沦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
1.在学生交流情境中了解文化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素材,观察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学习有关目标语及其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教学材料除了教材所提供的以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大量的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包含着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烙印,涉及问候、购物、祝愿、饮食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民族的差异的背后包含丰富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但是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听天书无异。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跨文化差异的幻灯片或视频,根据看到的内容组织表演,如:场景一:一位中国人与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中国人通常会问“你吃了吗?”用英语就是“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M 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ight!Howareyou?It’Salovelyday,isn’tit?”
场景二:一位美国老太太,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令人感觉很有品位。一位中国朋友很想表示美国太太显得年轻,让他实在看不出实际年龄,于是问到“How oldaleyou?IevenCall’tguessyourage”,中国人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很开心地回答:“过奖了,我都七十五啦!”那当外国老太太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诧异,只能故作镇定的回答:“It’S a secret!’’
在学生的表演交流后,我告诉他们在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有“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宗教信仰、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了,不问“吃了吗?”。让文化的意识缓缓渗透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交际中注重这些文化,体现出较好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人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从3A到6B的八册教材中,在每册中都输入了一定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打开了通晓文化的窗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如,在3A教材中,Unit7It’Snice.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当自己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要礼貌地说“Thankyou”。.
在四年级教材中,当谈论到用餐时,学习到西方的用餐工具knife、fork、plate时,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于是,他们就懂得了:fork、lefthand、knife、irghthand。They Canbeusedforsteak。
5A教材中出现了“thefastlfoor~,在英式英语中它指的是二楼,而美语中则是指一楼;再如,5A教材中提到的“Halloween”是西方的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化妆晚会,小孩会提着南瓜灯笼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此我们可以介绍如果哪户人家不给小孩糖果吃,当地的小孩怎么想办法呢?让学生发挥想象,给我们一些他们的想法后,我再告诉他们当地的小孩玩的Tirckortreat。并介绍万圣节的来历和南瓜灯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文化后,一旦有机会实践,就会产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强烈欲望。
2.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化
(1)发挥想象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用外语进行的有意义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环境。可以选取西方小孩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只告诉学生故事的开头,请几位小朋友为故事续写情节,每位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依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续写,往往小朋友要根据上一个小朋友的情节往下发展,这对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
在欣赏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后,接着再向学生展示这篇小故事的原文,让我们观察西方的小学生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体验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英文经典动画影片赏析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不同凡响。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通道输入。可以选取时下很流行的几部英文动画片,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的情境下的特殊的表达进行指导。
(3)结合关注的热点、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活动
其实我们常常能遇上国际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爱眼日(6月6日)、国际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等等。以此为契机,举办—些主题活动,如,假设我们用简单的英文写一封E-一mall给美国的小朋友,介绍我们这边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活动,并告诉他(她)我最喜欢的图书的名字叫什么,我为什么喜欢它,并请美国小朋友和我一起分享它。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和贴图。
3.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渗透文化
(1)设立文化墙
建立班级文化墙,通过这个小小的一面墙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在班级的一面墙上,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结合教材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在学习6AUnit7At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文化墙,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①不同意味的圣诞节;②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关于圣诞袜的传说;③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④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⑤圣诞祝福英语等等。
(2)建设文化角
这是个在黑板的某个角落形成的“角落文化”。尽管他是个小小的角落,却也是输入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及时、直观、有趣”而让学生喜欢。“及时”是指教师和学生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学生面对的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每天都是新的。“直面”指的是它能时刻面向学生,随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励志语言或者英语绕口令等,那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被学生捕捉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如: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辩),Acatmaylookataking(人人平等)Wellbeginishalf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Nopains,nogians.(不劳而获),Wherethereisawill,theer isaway.(有志者,事竟成),Lookbefoer youleap.Firsthtink,htenact.(三思而后行)。绕口令(Tonguetwisters):①Blil’sbigbrohter is building a eb autiful building between two bigbrickblocks.(~PeterPiperpickedapeckofpickledpepperperpared by his parents and put htem in a big paperplate.③A bigblackebra satonabigblackbug.这样的文化角就像是一个个朋友在同学生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个小小的角落让人感觉到角落虽小,而意义极大。
4.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
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考虑并不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似乎只是针对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随着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在和国际接轨时,不要忘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人们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意识教育。
(1)节日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还有我们所了解的万圣节和复活节。其实西方还有许多节日如降灵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忏悔节等我们不是很熟悉种景象。中国的“四时八节”与气候的变换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姓名差异
中国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异,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0hnWilson约翰·维尔逊,维尔逊是姓,约翰是名。我们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军,李是姓,军是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中国人注重祖辈血统,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以代表整个家族的姓放在前面。而西方强调个性,更为注重自己是个个体,所以以代表自己个体的名放在前面。
(3)礼仪文化差异
我们在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早期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是双手拱手作揖,西方人见面打招呼是握手和拥抱。曾经有西方人说道,“中国人真有意思,用自己的左手握自己的右手,而我们是用自己的左手握别人的右手”。其实这样的礼仪上的差异,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关。中国一直以来是礼仪之邦,讲究谦逊和内敛;而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是外向和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