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能源技术支持

新能源技术支持

时间:2023-10-10 10:42: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能源技术支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能源技术支持

第1篇

一、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互助县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互助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11年年底,约有126个村安装了太阳灶,同时全县沼气池203户,满足了200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新能源项目在农村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互助县农村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能源站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县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项目建设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而目前很多沼气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而农村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乡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

2.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乡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第2篇

【关键词】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战略

新能源产业是我国战略发展中的重点扶持产业,有利于推动国家进一步深化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产业竞争力。发展新型能源产业可以提升我国资源的使用效率,保障我国的能源安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国要想在未来世界新型能源产业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就要鼓励和支持新型能源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才人,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问题分析

1.1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背景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能源资源矛盾更加突出,能源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为了更好的保证自身国家的能源供应,许多国家都在积极展开新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除此之外,传统能源的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比如全球气温的上升、大气污染等。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经济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需要安全的能源环境,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质量。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开发新型能源已经成为各国的能源发展的共识。通过新型能源的开发,可以带动新一轮世界经济的增长,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发展新能源资源有着比较强的优势,比如丰富的风能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地热资源等。通过对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可以提升我们对新型能源产业的认识。

第一,太阳能资源。在新能源资源中,太阳能资源非常广泛,它具有安全清洁的特点,而且能够循环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对世界环境的污染,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我国国土面积比较广,太阳资源比较丰富,而且太阳能资源利用技术也比较成熟,比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开发、太阳能光伏产业以及太阳能热发电等技术都具有广泛的应用意义。

第二,风能资源。在进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不仅需要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同时还需要积极开发风能。我国沿海地区的风能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且也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建设风力发电站,这样可以减少对传统煤炭发电的依赖性,提升我国电力能源的清洁性。

第三,核能资源。我国核能产业发展已经具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三十多年中,我国建设完成秦山核电站和大亚湾核电站,已经初步形成一定的核电工业基础,在世界核电发展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发展核电站不仅有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还能够减少煤炭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节约环境治理成本,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水能资源。水能资源作为第一大清洁能源,可以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电力能源。我国河流众多,而且地势落差也比较大,水能资源蕴含量非常丰富。而且我国有着较长的水能资源利用历史,在水能资源的开发技术上相对较为先进。尤其是三峡水电站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我国南部地区电力资源紧张的局面,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3 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良好的科学技术支持,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发展的质量水平。我国当前虽然在新能源的开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不能够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加大高新技术研究。比如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产量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但是自助研发技术相对较少,而且许多技术瓶颈没有被突破,从而影响到太阳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除此之外,我国许多新能源产业的研发经费不足,国家政府没有给予充分的资金政策支持,这样会导致新能源产业的研发效率下降,技术创新能力低,不能够实现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良好发展。核心技术人才相对匮乏,许多新能源产业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较少,这些都会导致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下降。

2 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2.1 深化自主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国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应该要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够保证其发展的质量水平。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的新能源优势,通过原始性的创新和集成性的创新来提升新能源产业的竞争力。同时还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并对其进行研究,学习和吸收外国的技术,然后进行在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能源技术,在今后的新能源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加有利地位。提高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自助创新能力就要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我国和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同时还要积极培养新能源研究的技术人员,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能源发展之路。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之一,它对科学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只有掌更多先进的能源发展技术才能在世界新能源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2 做好政策扶持,保证产业良性发展

新能源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单纯的依靠某个企业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需要政府制定出科学的扶持政策,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资金投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保证产业的良性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制定出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降低该产业发展的风险。比如积极引导民进资本进入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中,拓宽新能源的融资渠道。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新能源产业发展机构,加强政府的引导。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还要规划好新能源产业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制定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法规,规范新能源发展环境,为其市场化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支撑,促进我国新型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3 加大国际合作,注入新鲜思维与技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国内资金政策的支持,同时还要加大与国际间的合作,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能源开发技术,改变原有的科技研发理念,提升自身新能源产业技术水平。比如积极参加新能源的国际合作,开展对外新能源技术的交流,共同承担世界环境责任,积极节能减排。通过这样的国际合作,可以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更好的发展。

2.4 完善产业体制,整合产业研发人才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需要健全的产业体制,规范各个新能源产业开发行为,提升新能源的使用效率。比如在政策资金的分配上,要制定出明确的法律,严格各项申请、审批和考核工作,减少资金使用不到位现象,真正做到专项资金的专项使用,提升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质量。

修正了带有缺陷的那些饵站,并调和了安装所选取的方位。解析堤坝区域带有的气候类特性,在明晰了白蚁习性的态势下,选取查验的间隔时段。

查验及维护的流程内,若发觉了饵站内含的配料,带有白蚁群落的挪动印痕,那么再次投进预设数目的饵料。这种投放所采纳的数目,可依循群落内含的白蚁数目去设定。若饵站内含的查验体系,表征出不够凸显的活动印痕,且印痕会带有新鲜的特性,那么要明晰的是,白蚁刚刚发觉到这个饵站,可投入多量的饵剂。

若查验发觉到剩余偏少的饵料,那么可明晰的是,白蚁群落会放弃掉这一站点。这时,可重设新的诱骗原料,当做后续性查验的侧重点。等到诱骗到多量的白蚁后,再投入更多量的饵剂。如安设饵站的时段,在白蚁怠于活动的冬半年、温度偏高的夏半年,那么不必要投进太多的饵料。

3.2.3 获取的查验成果

在关联机构的协同下,采纳了全面属性的监测路径。获取到的查验成果,涵盖了12个预设的饵站。这些饵站以内,发觉了栖息着的单独白蚁,它们能占到总括群落的大约1.5%。在投入了多量的饵料后,白蚁能获取这些食物的真实概率,可占到20%的比值。

很多防洪堤坝内含的段落内,并没能发觉到单独的白蚁。同时,防洪堤坝本体所带的附属性林木等,还会带有白蚁类动物的挪动印痕。为查验出精准的防治类饵剂成效,共开挖了30多个巢穴,捉到了蚁群的凸显性白蚁,这就明晰了防治实效。

第3篇

【论文关键词】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问题;对策;北京;农村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正在逐步推进的一个长久战略,而农村地区的新能源建设更是“三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来,北京市紧抓农村能源建设发展的有利时机,投资数十亿元到“三起来”(让农村“亮起来”,让农民“暖起来”,让农业资源“循环起来”)工程中,引进、开发、推广了太阳能、沼气、风能等多种适合北京地区的新能源技术。据统计,2008年,北京市新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是全国新能源建设的工作典范。但随着项目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新能源建设的后续管理与维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通过实地考察和理论学习,认识到完善新能源项目的后续管理,对改善农村能源利用状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确保政府投入实施的各项新能源项目充分发挥长久效益的关键所在。

1新能源项目的后期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随着北京市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广新能源建设,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利用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进步,普及率逐年上升。据统计,到2007年年底,远郊区县约有823个村安装了太阳能灯,占村庄总数的20.7%,累计约8万盏。wWW.133229.coM每年可节电1 317万mj,节约电费近200万元;同时还有大中型沼气工程53处,总池容达到l.5万m3,供气1.4万户;即将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约60处,可满足l.8万户村民炊事用气。

然而,随着各类新能源项目在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推广,其后续管理工作也逐渐显现出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据了解,大部分项目仍然是“重开发,轻管理”,工程方只关注项目的开况,而在设施修建完成之后,忽略了其后续维护工作。很多项目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因缺乏维护、无人看管而效率降低甚至荒废,进一步可能造成整体资源的极大浪费,这实际上违背了使用新能源的根本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北京市农村地区的新能源项目后期维护工作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后期管理维护的服务网络不健全

目前,北京市农村地区新能源建设的后期管理维护尚未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部分地区的新能源工程设备在后期的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出现技术问题时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是由政府负责,村委会负责,还是设备的建造厂商负责,或者由农户自己解决,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的规定。不少区县也组织了一些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维护的工作,但全市范围内仍没有形成完整的、分层分级的维护体系和合理的服务网络,各项后期管理所需要的配套设备准备不够充足。在新能源设备设施发生了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机制确保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将问题上报并解决。

例如,在“亮起来”工程中,北京市近郊大部分地区都引进了太阳能路灯项目。这个项目耗资很大,每个路灯的价值在1.1万元左右(包括了灯杆、太阳能板、蓄电池)。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造的工程,仅因为缺乏合理的后期管理,当开关或者其他零部件损坏就放弃使用,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1.2缺乏有关新能源后期管理维护资金的支持政策

近年来,北京市政府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而这些资金大多是用在技术引进、项目开发上,对项目的后期管理维护很少重视。笔者从村委会基层工作人员的描述中了解到,绝大部分的乡镇,政府都没有投入专门的、定向的后期维护资金。正因为如此,当很多地方的新能源设施出现故障问题后,村委会没有资金去组织维修,而农户也不愿意自筹资金修缮,部分项目就出现了“一年好、二年差、三年垮”的局面。

对于后期管理的资金问题,一方面是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则是管理不充分。政府没有对后期维护资金的配置、使用方式、负责部门做出规定,从而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奈于没有合适的方式和可依据的政策对新能源进行后期管理。

1.3缺少专职的技术人员

一是缺乏日常的看管、维护员工。很多大型的新能源项目,例如沼气池,需要固定的人员负责看管和定期清扫,才能延长设备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设施出现不必要的故障。而目前北京地区很多沼气设备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二是缺少相关的专业维修人员。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很多问题比一般设备复杂,需要专业的维修技术。而北京市农村地区配备的相关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很多区县存在几个村才有一个沼气技术员。同时,农民普遍欠缺相关知识,不能及时解决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大量沼气池及其他新能源设备“因病报废”,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农户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新能源设施设备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最终的服务对象、受益者和最重要的工作支持者都是农户本身。对于北京地区的农户而言,新能源早已不是一件新鲜事物,农户对新能源的绿色环保性、科技性等特征有了基本的了解。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主动性却不高,大多数仍处于如果政府提供就接受,而不会自主去购买的状态。农户对“花钱买环保”的态度并不积极。因此,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解除其可能存在的误区,以加深其对新能源的认识[1]。

2新能源建设后续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完备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体系

政府应该牵头,针对现有的各种新能源项目,根据各区县各自的实际情况和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尽快建立完善的后期管理与维护服务体系,实现包含新能源项目设计、生产、施工、使用、管理、维修在内的整体服务网络,以推进农村能源的管理标准化、服务专业化,改变项目覆盖面小、组织化程度低的局面。

就此,国家在2007年推出了《全国农村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其中提到了建立乡村服务网点的建设内容、标准和补助标准等等。关于这一点,房山区政府率先做出了创新,到2010年,共建设1个区级服务中心、2个镇级区域服务站、120个村级服务队,形成一个3级实时监控服务网络,实现“管理维护一条线”,同时运用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进行标准化管理。目前,已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典型示范模式,而这样的服务网络尚未普及到全市的范围内。

2.2制定长期的发展规划,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

目前北京市的新能源项目多在各区县农村地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较低,经济承受能力有限。而北京市政府每年在新能源整体上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例如,自2010年1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实施后,政府每年用于支持太阳能发展的固定资产投资将不低于2亿元[2]。然而,到目前为止,北京市政府对于新能源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的重视仍不足,支持力度较小。因此,各级财政应该制定长期规划,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对新能源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管理维护的重视,做到“重开发、重维护”,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3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在新能源设备设施的后期维护工作中,技术是关键[3]。只有在专业的技术支持下,才能够切实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保证设备的完好及正常运行。故政府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农村能源技术的普及,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实际操作水平和科学理论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新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情况。

例如,2010年大兴区青云店镇会同区能源办公室组织孝义营、大谷店等村的8名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参加了太阳能利用工专业等级知识培训,学习了有关太阳能公共浴室配备设施的维护、操作,太阳能路灯的安装、日常维修等知识。这样类似的活动都非常实际,能有效提高新能源项目后期管理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2.4引入物业化管理服务的模式

对于部分类别的新能源项目,在其后期的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以引入物业化的管理模式,例如沼气池的管理。由于沼气池本身具有物业的属性,其后期管理也符合物业管理的一些特征,目前国内很多省市都开始引入物业管理与服务的模式[4]。沼气物业服务模式是指由政府引导,个人、企业或政府承办,建立沼气服务站或专门的物业服务公司,聘用具有专业资格的员工,以现代化的经营手段对沼气及其系统提供全方面的管理、维护服务,并通过对农户定期收缴一定的费用来支持其自身的运营[5]。

这实际上是公益化和市场化的结合。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沼气池的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水平,提升沼气池使用率、保有率,而且可以增加农村的工作岗位,故这一模式是非常可行而有意义的。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对用户物业服务费如何规定,政府对此类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何制定以及优惠幅度等等。

2.5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意识

政府应该及时加强新能源的宣传教育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农户对使用新能源、维护新能源设备、设施的热情。让绝大部分农户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新能源建设中,而不是单纯得依靠政府的力量推动。首先,对于新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基层政府机构应该积极向农户宣传,让其了解到政策的具体内容以及实施步骤;其次,可以用农民通俗易懂的形式,例如张贴宣传画报、组织培训、向农户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整体环保意识和基础科学知识

3参考文献

[1] 大兴区青云店镇对太阳能公共浴室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eb/ol]. [2010-04-14]. /cxyth/jcssjs/201004/t20100443-246943.html.

[2] 北京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利用介绍[eb/ol]. [2007-07-13]. /eijiansuo/" target="_blank" title="">eijing.gov.cn/zhuanti/zwgk/jujp/zdjngc/t796432.htm.

[3] 张明娇.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管理的探索及对策[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09(11):28-29.

第4篇

关键词: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清洁能源;新能源战略;神华集团;煤炭开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0-008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0.041

1 清洁能源战略提出的背景

清洁能源是指在能源生产过程中对空气、土壤和海洋等不会造成任何污染的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及通过新技术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再利用等,具有资源潜力大、环境污染低和可持续利用的特点。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现代工业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煤炭开采、利用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寻求和开发利用环保高效的清洁能源,促进能源与环境发展的良性循环,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都相继从税收优惠、资金投入等方面大力扶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寻求一条经济社会进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从国际能源形势看,世界能源供需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源需求重心持续东移。能源供应趋于多元化,但化石燃料依然是满足能源需求的主要能源。能源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朝着清洁、低碳方向发展。在国内,能源行业正经历着由市场、政策、技术等多重因素推动的能源革命,被一致看好的新能源在中国发展到一定规模尚需时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包括“四个革命”“一个合作”,为中国能源革命指明了方向。在能源革命要求下,我国能源政策方向是减量化、多元化、清洁化、创新化。综合分析,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和能源革命的推动下,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一是煤炭市场低迷导致煤炭板块盈利能力严重下滑;二是依靠投资驱动超常规的发展模式遇到瓶颈;三是发展中的环境制约压力越来越大;四是应对能源技术革命的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因此,传统能源清洁化和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是国有大型煤炭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

2 清洁能源战略实施的必要性

低碳高效、清洁化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方向,随着雾霾问题的大面积爆发,能源的清洁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煤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指责,而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的主力,为国家工业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支撑。2014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67.5%,石油占比17.8%,天然气占比5.1%。这样的能源结构,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而用煤不当一直是中国煤炭利用弊病之一,目前我国燃煤发电只占中国煤炭年消耗量的50%,与集中高效利用相差甚远。剩余50%消耗于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以及小锅炉和居民家中取暖等,由于环保技术缺失,后者对环境的影响更为致命。未来20年,或许不能改变煤炭是第一大一次能源的事实,但煤炭清洁利用却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神华集团是以煤为主,煤电化路港航一体化发展,产运销一条龙经营的大型综合能源企业,是世界上最大煤炭经销商。为顺应国际国内能源发展趋势,面对新的发展环境,落实关于能源革命的相关要求,提升神华可持续发展能力。神华集团认真分析企业发展所处历史阶段、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对未来能源发展的基本判断,提出了“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与实践,集团上下对清洁能源发展战略达成了共识,并且在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清洁发电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3 神华集团实施清洁能源战略保障

我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后期转型阶段,能源需求稳定,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国企改革、能源领域改革为神华集团发展清洁能源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行业调整、重组将使神华集团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为了更好把握好这一机遇,神华集团为发展清洁能源提供了理念制度保障、资金技术保障和战略保障,促使其从世界最大煤炭经销商转变成为国际知名清洁能源供应商。

3.1 理念和制度保障

为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我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发展清洁能源战略上,神华集团发展理念从追求企业规模做大转变为主业做强做优进一步强化价值创造,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清洁绿色的煤炭、高品质电力、现代煤化工和新能源产品。积极主动实现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两个转变,这两个转变是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两个转变引领下实现由煤炭经销商理念向清洁能源供应商理念的转变。同时强化创新理念,把握能源发展新趋势,开发能源消费新技术,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将企业从资源依赖性转变为创新驱动型,加快建设具有神华特色的清洁能源产业化供应体系,培育神华清洁能源新优势。近两年国家出台了多项“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指导性文件,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神华集团也配套出台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等一系列制度,为清洁能源战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2 资金和技术保障

近些年神华集团在清洁能源领域投资每年超过200亿,占总体投资15%,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3%,将战略性资产重组,调整集团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和管控模式。在清洁能源领域研发了适合我国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和设备,如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储能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广域能源共享,优化了综合利用模式,提升了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为清洁能源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传统能源领域,围绕提质增效、绿色低碳、清洁转化和产业升级研发储备了一大批新技术。

3.3 战略保障

神华集团“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可表述为“围绕一个目标,抓好两个转变,推进四个发展,实现五个提高”。围绕一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主要标志是技术领先、管理先进,价值创造、创新驱动。基本内涵主要有两条:一是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二是世界一流清洁能源技术方案提供商。抓好“两个转变”,即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两个转变是在一个目标引领下的两翼,是实现神华“1245”清洁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4”是指推进四个发展,即: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5”是指“五个提高”,即:提高企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国际化能力,提高企业软实力,提高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神华清洁能源战略核心是要创建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供应商,把煤炭变成清洁能源、清洁行业。

4 清洁能源战略布局

神华集团通过三条路径全面实现清洁能源战略:路径一是传统能源清洁化;路径二是加快发展新能源;路径三是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神华清洁能源必须向高附加值、高控制力、高影响力、高带动力方向延伸。在煤基全产业链、氢能交通、可再生能源、非常规天然气以及碳金融、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形成一定规模,最终形成实力强大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

4.1 煤基能源的清洁化利用

4.1.1 煤炭清洁生产是以现有安全高效煤矿为基础,保持原煤生产能耗等效能指标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在煤炭开发上,不扰动外部环境,实现绿色开采,对环境零扰动、零污染。

4.1.2 综合开发数字化矿山,采用技术手段全力打造环保煤。锦界数字矿山示范工程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数字化矿山建设样板,能够向市场供应低硫煤、低灰煤、洁净煤。比如目前向京津冀地区供应的商品煤硫份含量仅为0.3%,不到目前市场上商品煤硫份含量的三分之一。

4.1.3 在煤炭清洁发电方面对现役机组升级改造,实现超低排放、近零排放。新建机组打造高效清洁的燃煤标杆电厂,优化集成先进污染物处理技术,实现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对现役机组升级改造达到超低排放标准,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成为行业升级示范标杆。目前已完成7100兆瓦“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机组改造,累计实现“超低排放”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9450兆瓦,占公司总燃煤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1%,建成国内首个实时监测数据的环境信息公开系统。监测表明,这些近零排放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大气粉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不仅大大低于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部排放标准限值,甚至比燃气机组排放限值还低。

4.1.4 煤炭清洁转化是指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甲醇等,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建设低碳清洁、技术领先、本质安全、效益显著的现代煤制油化工产业,成为行业升级示范标杆。提高能源加工效率和清洁利用水平,调整产品结构,延长产业链。神华CCS示范项目对排放高浓度二氧化碳进行集中捕获和封存处理,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相当于4150亩森林碳汇。神华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和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掌握该领域大规模工业技术的国家。

4.2 以煤基为依托延伸产业链

以煤基为依托,打通全产业链,实现计划、订单、发运线上线下互联,缩短供应链,提升煤、电、油、运产业链市场竞争力。粉煤灰制铝镓工艺,探索出了国内外首创的一步酸溶法,建立了4000吨/年中试工厂,成功制得冶金级氧化铝、镓。为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支持超大规模分布式发电系统与分布式储能系统自由接入网络,形成产销一体新型能源生产与消费形态。

4.3 进一步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

神华积极布局和发展清洁能源、新能源,已经开始进军页岩气产业,美国宾州项目已实施29口气井,已产气5口,湖南保靖项目保页1井直井压裂成功点火。神华的煤炭气化制氢技术先进、综合效率高看,煤制氢的成本已低于天然气的制氢成本。并建立起以氢能源为基础的新能源产业基本构架,以煤制氢、太阳能和风能制氢为核心,建立在制氢、储氢、运氢、销售等领域的运营能力和产业基础,推动煤制氢产业发展,将氢燃料电池用于汽车等。神华集团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介入以风电、太阳能光伏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业务以来,坚持精耕细作,稳健经营。至2015年,拥有风电业务子公司50家,装机规模达615万千瓦、并网规模565万千瓦(含光伏并网17.2万千瓦),累计发电400亿千瓦时,累计减排二氧化碳3800万吨,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节约水13000万吨。同时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低风速风力发电、地面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等相结合的微网技术。

4.4 利用CDM机制,提高清洁能源、新能源附加值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联合国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制定的机制,是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三种灵活履约机制之一。CDM允许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列的承担减排义务国家在暂不承担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并获得项目所产生的CERs(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使其完成议定书规定的减排义务。以一个5万千瓦的风电项目为例,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万吨,减排的二氧化碳售价为5~10美元/吨,则年减排收入为50~100万美元,合人民币300~600万元,相当于该项目年利润的1/4~1/3。实践证明以市场机制来解决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取得了成功,2015年全球碳交易规模达447亿欧元。随着经济复苏以及各国政府重视程度的提高,未来全球碳交易的市场规模可能再度超过万亿人民币。神华集团积极参与国内、国际碳交易市场,于2006年启动CDM项目的开发,充分利用CDM机制提高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收益水平,注册CDM项目76个,签发CERs1436万吨,收入5亿元人民币。

2020年神华集团达到基本完成传统能源清洁化,实现率达到60%以上,形成覆盖节能环保全产业链的一体化运营商业模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影响力。2025年完成清洁能源产业布局,清洁能源提供率超80%。2030年软硬实力全面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在机电节能、热效率提高、储能等方面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转化为制造力,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神华的“清洁低碳型”发展道路,通过对传统能源清洁化、加快发展新能源、影响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三条路径,推进转型升级,将一个以生产、销售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供应商打造成一个清洁能源供应和服务商。

5 结语

第5篇

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的大局一时还难以改变,但清洁优质能源-天然气在城市中应用的数量会增长,推进以电力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体的努力会增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研究开发力度会加大。我们如何应付对这方面的变化,在技术与应用上早作准备。传统的集中供热模式在何种条件仍可继续发展,应该如何发展多元化的复合能源技术及工程应用。

电力经营体制会改革,发电输送和分配会分开,用户有优选权利。对于我们专业这种非均衡性负荷的日益增长,供电峰谷平衡难题将凸显。对电力经营体制改革,我们如何更好互动。

终端用户用热(冷)计量收费的实施,已成定局,只是时间早晚和实施方式的问题。这一改革会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要从整体系统地加以思考,寻求各种对策,应对复杂的实际情况。

建筑节能是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我们专业担负着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促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开发和工程应用,优化专业系统设计,实施和运行管理是我们应尽的职责。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及手段是近期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三、关注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站在巨人肩上求更好发展

因特网的影响日益深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用它在信息掌握与共享上最易做到,不重复,不做虚功,推进智力接力赛,最能体现效益和效率。

利用因特网的特点:传播速度快、无时间与地域限制,开放、互动、双向沟通等,改变我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实施异地智力协作与集成,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异地联网调控、电子商务等等都值得关注。

四、技术发展途径的选择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设备;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系统;

开发新设备、新系统;

以新技术实现优化运行管理;

第6篇

Abstract: The talent has become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industry.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talent development has some problems, so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high-quality talents,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the new energy industry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paper will put forward constru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introduction and the use in the process of new energy talents development.

关键词:新能源;人才开发;激励政策

Key words: new energy;talent development;incentive policy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2-0060-03

0 引言

一直以来,能源问题都严重制约着人类发展,全球众多国家已经高度重视并关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问题。在我国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空间的背景下,国家给予了大量扶持及政策支持,并且技术利用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此新能源领域发展空间十分巨大。人才成为了当前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紧缺的资源,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必不可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但目前存在多方面的不足:①人才培养方面远远滞后于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②人才引进方面缺乏相应的手段和政策支持;③人才使用方面面临着人才大量流失的窘境。本文针如何有效开发新能源行业人才,改善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现状,提出若干应对策略。

1 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的内涵及意义

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主要包括育才、引才、用才三个方面,通过完善的人才培训制度,科学的人才引进标准,优越的人才配置体系来实现人才的资源配置、素质提升、能力利用、开发规划及效益优先等,满足新能源行业发展对人才的渴求。目前,我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核电产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仅次于德国、美国、西班牙和印度,居世界第五位。太阳能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生物燃料发展也初步形成规模,特别是以粮食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目前,新能源占能源生产总量比重达12%。相对于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新能源企业和整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全新能源人才开发途径尤为重要。通过人才开发提高新能源行业的科技水平,进而提升实际的生产力和竞争优势,是我国在战略资源上领先于世界的重要契机。

2 目前新能源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开发不善,使得推动这个行业前进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人才短缺现象存在于整个新能源行业,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很多人对新能源这一新兴行业缺乏认识,从就业前景及个人职业规划考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现阶段尚未建立起专门的新能源人才市场,人才与企业之间的配置很低效。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以及社会或个人的影响因素,加重了新能源行业人才匮乏的现象。

2.1 人才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

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研发力量不足。国家设立的培养院校和科研院所基本针对于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新能源学科的建立和投入非常少,没有专门的机构、实验室和培养体系,只有一些研究项目和课题组。部分新能源企业出于无奈只能自主培训,但往往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没有系统深入学习。二是自主研发技术很少。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新能源技术及科技成果,或多或少来源或借鉴于国外领先国家,缺乏自主研发技术和高端技术,缺乏竞争力和自有独立性。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现阶段,我国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相关研究的专家很少,不管现有人才的深造,还是后续人才的培养学习,都需要新能源行业的专家和领头人。现阶段,我国教育对新能源行业没有过多重视,人才培养没有给予发展,高校中只有少数开设了新能源专业,招生人数有限,加之部分学生选择出国和继续深造,使得真正进入新能源行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培养规模和需求规模形成鲜明对比。

2.2 缺乏人才引进手段和激励政策

新能源行业作为一个新型行业,企业仍然采取传统的人才引进方式,没有制定适合于新能源行业特征的人才引进方式,不能达到新能源行业对人才速度快、层次高的要求,人才引进方式存在缺陷。为促进新能源行业发展,国内出台的一系列条令和政策,主要集中体现在财政补贴、上网电价优惠、技术支持三个方面。国家出台的财政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建立专项资金等来重点扶持新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方法》明确规定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的超出部分由全体电力用户分摊的原则;另外,国家设立了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鼓励学者投身于可再生能源的研究,相关企业也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家加大投资力度。总体来说,国家针对新能源行业的政策主要集中在产业引导、财政扶持和技术支持等方面,但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和计划,缺乏整体性和规划性,对新能源人才的引进完全随机,数量有限。

2.3 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新能源行业人才流失问题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行业之间缺乏管制。在新能源行业人才紧缺的情况下,企业为了获取高层次技术和高素质人才,不可避免存在恶性人才竞争,不顾一切地挖夺人才。二是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没有明确员工的职业规划。当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企业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时,员工难以适应,看不到发展,因此选择更好的平台。三是企业缺乏有效的管理方式。如果一个企业的薪酬机制不够合理,绩效评估缺少成效,则无法对优秀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和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人才竞争力,造成部分人才的不满而另谋发展。

3 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3.1 国家和企业应加大对新能源人才的培养

从新能源行业外部环境来讲,新能源行业发展首先要探索市场需求,研究新能源行业的专业发展。国家新能源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在探讨研究之后,确定该行业相关专业的发展规划,健全新能源学科建设,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和实施方案。

根据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需求以及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对新能源的设置招生规模进行调研、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人才培养期间,进行专项训练,并提供合适企业的校外实习机会;大力推行新能源从业资格职业证书制度的建设;加大对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校开设相关紧缺专业,贯彻本硕及相应的职业教育,将新能源人才培养纳入到高校未来的教育规划中。

从新能源行业内部环境来讲,企业是人才落脚点。员工进行二次培训后才能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因此,根据人才自身特质和企业发展需求,对员工进行相应改造和培训,方可快速高效地获取相应高层次人才。随着新能源行业技术的不断更新,需要对现有人员进行实时培训,包括外派学习、出国深造等等。

新能源行业相关专业对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要求都很高,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校企合作,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紧密相关。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对员工进行目标培训,注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能力,培养出适应工作要求的高绩效员工,同时提高了员工对本企业的忠诚度,减少人才流失。

3.2 出台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和创新人才引进手段

高素质人才资源保障了新能源行业的高速发展,人才引进关系到我国新能源行业能否跟进世界高层次技术,甚至超越。新能源行业人才引进极为重要,必须出台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手段。从人的经济需求和心理需求考虑,新能源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形,利用企业有限资源,给予员工合适的薪酬福利和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所需的尊重、荣誉和被需要感,努力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因此,新的人才激励机制要求:树立新能源高素质人才的标准;健全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从薪酬和福利入手,给予新能源行业人才一定的奖励,通过适时适当的非物质条件激励引导员工;政府应加大公众投入,提高对人才引进的支持。传统层面的引进渠道多以“面试”和“知识考试”为主,但新能源行业发展不同于传统行业,自身行业特色较为明显,人才引进渠道可借鉴传统行业却不能完全照搬,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新能源行业引进高素质人才,新能源企业必须开发新的渠道,尝试新的引进方式,创造性地引进人才。可以加大招聘力度,在社会招聘网站上加大宣传吸引有志之士;可以在企业内部通过选拔来培养专业人才;鼓励企业自有员工介绍行业内朋友或熟人加入公司;通过临时聘用和钟点雇佣的方式召集人才等。

3.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评价与沟通机制

企业文化重要性不言而喻,既是企业的灵魂,也是员工自我价值的参照,在人力资源紧缺、人员流动性高的新能源行业更是如此,企业文化建设工程是全体人员参与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围绕行业要求和自身实际,落实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有助于增加员工的认同感,提高企业凝聚力,使公司取得高水平、高效益的发展,营造出适合员工发展满足员工期待的工作环境。

企业应根据新能源行业特点,建立基于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和实际业绩相结合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建立适合于员工发展的职业规划,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发展与自身价值实现的统一。评价指标包括企业员工的品行、知识和能力,在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薪酬评价体系。采取宽带薪酬的方式,使工资的级别减少,资历对工Y来说不再是决定性因素,而是业绩与薪酬挂钩,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形成更好的工作氛围,对于员工更具有吸引力。

企业要加强同员工的沟通,关心员工的思想问题、业务状态甚至生活困难,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目标使命及职业规划实施,向员工展示企业的发展情况和实力,使员工与企业达到信息共享,对企业更有信心和归属感。

4 展望

4.1 使用价值展望

对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所提出的对策和建议,都是基于新能源行业自身的特点,深入分析人才开发,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得出适用和高效的改进方法。不管是国家层面的人才激励政策,对高校和教育部门的招生培养建议,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建立良好的评价与沟通机制的建议,还是政府出台扶持新能源企业的政策,都考虑到我国对新能源行业的重视以及资源限制和具体国情,更符合行业发展需求和岗位人才要求。

4.2 效益价值展望

站在行业或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的建议及对策,满足了员工自身职业规划和自我价值实现,让更多高素质人才对新能源行业有所了解,乐于加入新能源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大量培养和新能源行业的高待遇都会缓解新能源行业人才严重匮乏的情况。

5 结语

文章针对新能源行业专业型人才严重匮乏和缺失的情况,将人才开发活动分为引才、育才和用才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国家和企业对新能源行业的强烈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对每个环节存在的制约新能源发展和人才匮乏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文章对问题的分析仅从理论层次入手,缺乏实际数据支持,未来将会在此方向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于迎春.新能源行业人才开发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1.

[2]张钦,周德群,张力菠,闾浩.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3.

[3]张珏.新能源发展人才需求及就业前景分析[J].人民论坛,2011(08):174-175.

第7篇

20年来,安凯客车在引进德国全承载技术成功经验的同时,坚持自主创新,在豪华客车和新能源客车领域成就了一番事业。新能源客车不仅仅是节能减排和产业的转型,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安凯客车的成功示范运营离不开稳定的技术支持,“安凯I-EMS卓越电管理系统”填补了国内新能源客车整车运营技术方案的空白,实现了动力性与经济性上的最佳平衡。国家唯一的“国家电动客车整车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安凯挂牌成立,这里将掌握着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成为纯电动客车标准的制定者。目前13.7米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被科技部列入2012年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该车在各种工况下平均节油率不低于40%,产品将满足中国车辆标准要求,为下一步走向国际市场奠定了有利的基础。而安凯高速长途纯电动客车,不仅已经在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而且对动力电池系统要求更为严格,在电池循环寿命、宽温度使用范围、电容量、一致性、安全性,特别是功率特性上要求更高,优良性能完全达到了时速百公里和其他运行规范要求,实现了纯电动客车在高速路上的运营。

坚持创新对接未来市场蓝海

在2013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上,来自全国百余家道路运输车辆及设备厂商参加了本次大会。

作为“豪华与新能源客车创新典范”的安凯客车,在本次展会上重点推出了三款极具代表意义和竞争力的新品,并在展会现场隆重了安凯新款豪华燃气公路客车HFF6121K40C2,并作为2013年市场主推车型在展会上进行了重点推介。该款客车获得本届“中国道路运输杯”最佳公路客车奖,此外安凯增程式电动公交车HFF6124G03SHEV获得最佳新能源客车奖、安凯美式校车HFF6111KX4获最佳校车奖。

这三款参展车型,紧贴“安全、节能、环保”的大会主题,同时也表明了安凯客车瞄准未来三大蓝海市场:燃气客车市场、新能源客车市场和校车市场。

由于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商用车市场受阻,但是客车市场在新兴细分市场的带动下,保持了稳定增长。2012年共销售校车2.6万辆,超过客车总销量的10%,比2011年增长近300%;2012年共销售LNG客车5001辆,同比增长65.5%,远超出客车行业的增幅;在能源与环保的重压下,新能源客车无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安凯等客车企业目前正在研发和推广的重要方向。

安凯客车把握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在本次展会上有针对性地展示了三款明星产品。它们是安凯客车2013年产品创新的最佳展现,同时也代表了未来客车市场的趋势。在本次展会上,安凯展区内前来咨询、洽谈的观众和客商络绎不绝,成为本次车展人气最旺的展台,尤其是安凯新款的燃气客车和“长鼻子”校车人气最旺,首次亮相就引发各界的强烈关注。

安凯2013新款燃气客车高速路上的节能尖兵

随着油价不断高涨、高铁的冲击,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实行,燃气客车凭借节能、环保等优势,成为近年来市场的宠儿。针对市场需求,安凯客车在5月22日开幕当天“2013新款燃气公路客车”上市,成为展会的最大亮点。

安凯客车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在2013年推出了新款豪华燃气客车。该车型采用国际化的外观设计,领先的科技配置,尤其在驾驶、乘坐系统的人性化设计上进行重大改进,形成了10.6米至12米的全系列车型,并有燃油和燃气两种不同选择车型,是安凯客车2013年的主推车型。目前该系车型已经在30个省市自治区进行系列巡展,全国各大客运公司、旅游团体、企业客户亲临现场参观体验,获得了极高评价,市场反响热烈。

安凯新款燃气客车以全承载车身技术为基础,具备安全、节能、经济、舒适等诸多优势。安全是安凯客车造车之本,安凯燃气客车配置了智能气体泄漏监测警报系统、车道偏离报警系统、ESC电子车身稳定系统、胎压智能监测系统、可调整联动仪表台等,全方位保障燃气客车运营安全。

节能是安凯燃气客车核心优势,该新车型采用电子风扇、ECU智能管理、水箱中冷器并联布置,实时独立温控,气、水温度处于最佳状态。对发动机舱进行热管理,降低机舱温度,减少能量损失,节约气耗。经实际运营测试,安凯燃气客车比其他厂家同类型车轻8%~10%,同比气耗低6%~10%。该系车型加装了车载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安全驾驶管理、油耗管理、远程故障报警管理、维保管理、3G视频监控管理、GPS定位管理、车线匹配管理,实现人、车、线的最优配置,提升效益;WIFI无线上网功能,在旅途中就能轻松实现办公、娱乐等。

采用安凯独有的专利设计—自动新风换气系统,并通过感应车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适时自动控制,使车内氧气含量基本保持正常浓度,换气量大、换气迅速,使车厢内的空气比外部更新鲜;新风预冷、预热功能,换气时使乘客更舒适;安装有空气净化器,有效除菌及消除有害气体,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燃气客车目前在公交客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在公路客运领域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安凯新款燃气客车,瞄准正在迅速崛起的燃气公路客车市场,尤其是在中短程的城际客运线路,安凯高端燃气公路客车拥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安凯增程式客车品质可靠获得市场肯定

第8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电子技术的要求和需求也在逐步的提高,这也推动了新型电子设备的发明和改进,并已经广泛运用于民用产品、新能源开发、电力系统等多个方面了。其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电子电工技术的集成化

现代的电子电工技术要求将全部的单元器件并联到一个基片当中,从而实现基片的高度集中化。电子电工技术的这一特点用以区别以往的传统电子电力零件的分立模式。

1.2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

电子电工技术的高频化是在于实现器件本身完成基片高度集成化的过程中,这一个基片的运行效率也会得到显著的提升。例如,电力晶体管可以在10KHz的频率条件下正常运行,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能够在10KHz以上的频率条件下正常运行,这样一来,电子电工器件的运行速度或频率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1.3电子电工技术的全控化

该特点的主要表现在半控型普通晶闸管在电力系统中的位置被现代化的电气元件(该元件具备自断功能)所取代。这是电子器件在应用性发展过程中一项十分重大的突破,为现代化的电器元件取代传统器件电子器件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简化了电力系统线路设计的同时,也大幅提高了系统的运行效率。

2电子电工技术的作用解析

电子电工技术在传统的技术上做出改进,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2.1电能利用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电工技术逐步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在技术应用之后,不但实现电力系统的正常持续运作,更实现了节约、高效以及合理的目标,让电能的使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2实现了机电一体化的战略发展

随着高新科技以及创新型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对传统电子电工技术的改进,实现机电一体化。让它充当弱电控制强电的媒介,作为连接计算机和机电设备之间的通道,能够对电力系统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3适应高频化以及变频化的发展方面

随着集成化的发展,机电设备和仪器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但同时还要保证对系统的响应速度有所提高,就需要在传统的运作模式上对系统做出一定的改进和调整,才能维系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这些改进和调整则主要是实现高频化和变频化。

3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在追求高质量生活享受的同时,对环境污染的使用和能源供给危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这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矛盾之一。而现代的电子电工技术的发展对新能源技术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并在电力资源合理配置、电力系统制度、改进加工工艺以及仪器设备制造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从而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具体的应用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3.1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发电环节的应用

发电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根基部分,其包含了太多的庞杂、多样的机械设备,如果不能进行有效协调的管理就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而工作人员借助电子电工技术对发电机组的相关性能和数值进行全面的测评、改进以及维修护理,用以保证整个机组可以为电力系统持续、稳定的运行。其中主要有:对大型发电机械的静止励磁控制;以及水力、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励磁;最后就是风机水泵的变频调速。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但改善了原有技术成本过高的问题,更为机组提供了稳定、安全的运行环境,减少了工人维护的工作量以及外界系统的干扰。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电力系统中发电环节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2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输电环节的应用

输电环节作为整个电力系统的中流砥柱,电子电工技术更是被广泛的运用其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加快了电力系统革新的步伐并稳定了电网系统的作用。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柔流电输电技术、高压直流电输电技术以及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应用等方面。不但有效的为电厂降低了运营成本,更为整个输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加上了一层双保险。在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进步中提供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3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配电环节的应用

配电环节是电力系统中的坚实防护,为确保在电力使用过程的充足、稳定和安全,控制电能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电子电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不但能够确保电能质量,还能在电压和波动等方面达到标准,也能够有效的防护不同瞬间的巨幅波动,从而保证了电力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第9篇

【关键词】能源消耗量;制约因素;系统、总成互动匹配;新型动力技术;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U461.8 【文献标识码】B

〔Abstract〕: Reducing vehicle’s energy consumption can not only minimize exhausting pollution emission and prote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will improve working efficiency; analyzing the restriction factor for improving vehicles fuel economy, adopting new electronic technology[1] to optimize each systems, assemblies performance and parameter, to realize the best interactive matching; exploration using a green new dynamic and technical standard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ght material, to reduce vehicle weight, resistence, power loss and carbon emission, laying down effective and practicable energy consump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 and putting into effect.

Keywords: Energy consumption; Restriction factor; Systems and assemblies interactive matching; A new dynamic technology; Appraising method

0.序言

汽车的诞生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盛的恩典,由于考虑不周、重视不足产生了交通事故,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提高生活质量,首先要保证汽车的行驶安全性,降低营运汽车燃料消耗量[2]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噪声和电磁干扰;降低汽车能源消耗量的方法很多,提升内燃机燃料燃烧的热效率和传动系统效能,降低空气阻力系数和轮胎滚动阻力,汽车轻量化设计和分析比功率的科学使用范围,降低检测和计量误差,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能源消耗量限值标示,汽车燃料消耗量标准的比对分析,新型动力系统、能源的使用和再生制动能量的回收,提高道路质量和汽车的单位里程,车联网和智能交通管理,汽车导航和巡航系统的使用,降低汽车闲置、空驶率和增加利用率,智能电控系统(ECU)、电源和灯光电器的使用,提高高能电池质量比容量和寿命,节能奖惩政策,汽车环保材料的再回收利用,电子节能技术标准和科研成果的推广,主动、自觉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和科学使用等;研究、分析和设计它们对降低能源消耗技术的权值函数,制定技术法规认真实施,提高汽车安全环保性能和经济性;继承、改进提高传统的科学节能技术,研发、创新发展新的电子能耗评价理念。

1. 内燃机新技术普及利用

首先要选择能源利用率和燃烧效率高、功率输出大、污染物排放和噪声少、技术先进、制造成本低、可回收利用高的绿色环保型内燃机;天然气丰富的西北等地区宜增加采用天然气发动机,沿海、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宜采用多点电喷和缸内直喷的汽油发动机和少量的外部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中西部、东北地区易使用技术成熟、先进的汽油和柴油发动机,减少因能源、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的能耗、污染和成本增加;每天都有新技术发明产生,常归纳总结发表和进行技术信息交流,不好高骛远、天马行空和牵强附会,不闭门造车,采用适合我国科技和技术标准发展所需的、经济承受得起的新技术产品,会少走弯路和减少技术浪费;汽油发动机采用电子可变气门正时和升程、进气歧管长度智能化、缸内燃油直喷、分层匀质压缩燃烧、电子控制节气门开度、涡轮增压和电控系统最佳点火时间控制等新技术,柴油发动机采用高压共轨燃油喷射、发动机与排气系统科学匹配、故障诊断和可变压缩比等新技术,绿色天然气发动机混合气浓度智能控制、提高压缩比、正确的点火电压和时间,热管理和科学的方法,排气系统余热的利用,不仅节能还提高了发动机升功率、减少了排放法规的排气污染物,内燃机与驱动电机智能匹配技术,减少二次能源能量转换造成的效率下降和能源浪费;新技术采纳后,通过实验室测量内燃机功率提高和碳排放,制定快速评价能耗下降的提案,如果将共性节能新科研成果和先进技术打包重视起来,当作技术法规执行并普及,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燃料消耗量,收效和环境改善会很明显。

2.降低汽车阻力的方法

汽车阻力因素很多,如空气、轮胎滚动、坡道、加速(惯性)阻力等,应认真理论分析降低这些阻力的因子,要发明、采纳计算这些阻力的标准软件,权衡哪些是主要影响因子,采用科学方法,克服主要阻力,减少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随着智能交通(ITS)技术普及和道路质量的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车辆行驶速度的提高,降低空气阻力、轮胎滚动和惯性阻力显得很重要;影响空气阻力的因素很多,如车身流线型设计、降低质心高度、迎风面积和限速可减小空气阻力系数,采用扁平子午线轮胎,轮胎材料的优化和花纹科学设计等可减少滚动阻力和噪声,制定汽车、发动机、传动系、轮胎等总成的转动惯量标准,消减传动系和轮胎动平衡技术误差,汽车各系统、总成性能优化互动匹配和比功率最佳点设计,汽车功能技术参数无误,高速行驶平稳、噪声小等将减少惯性阻力;这些阻力系数下降,将减小阻力和能耗,增加行驶稳定和安全性。

3. 使用轻量化设计方法和环保材料

随着先进CAD、CAE设计软件和量子计算在汽车产业的应用及环保功能材料性能的提高,保证汽车安全性能需要各系统、总成和零部件变截面、变强度设计等,减少污染要求使用轻型环保材料,研究车辆轻量化进程、材料性能标准,精确控制车辆、轴、轮重量和分配;高性能轻型功能材料包括优质高强度钢板、铝板、铝合金、镁合金、耐热耐寒高分子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汽车轻量化要使用小型备胎、高强度轻型钢化玻璃、蜂窝铝、铝合金、功能配置基本化,轻装上阵降低能源消耗量;汽车各系统、总成和零部件等技术可靠性科学设计,控制、减少零部件数量和提高功能强度,满足强度、刚度标准和技术要求,不过分装饰;考虑成本、采用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如防锈高强度钢板、铝板、铝合金、聚酯纤维制品、无硫和无铅燃料、水性涂料、无石棉制动衬片和环保高分子材料等;研究汽车重量――车速――能耗间的函数曲线,制定车辆环保轻型材料更换方案标准和寿命成本核算机制,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和智能化要求的提高,各种配置的增加,汽车重量也一直在小幅增加,采取措施控制是降低能源消耗量和污染的不失之举。

4. 新能源和电子节能技术标准的推广

4.1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技术包括纯电动汽车(EV)、外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这些产品技术质量还不十分成熟,仍需小范围、小批量示范应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和控制系统技术集成薄弱,高能电池质量比容量小、充电时间长和续驶里程短的技术瓶颈还未完全解决,大范围推广效率不高,等电安全技术、质量考核成熟和掌握无线充电技术后再推广也不迟,否则会造成技术浪费、成本增加和环境污染;随着复旦大学新型水锂电池的研发成功,电池容量增加、成本下降、安全性提高和充电时间的大幅缩短,将来获得商业化使用评价要求后,电动汽车是未来的主流车型;外接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相对成熟,技术成本高,节油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内燃机与驱动电机仍需科学一体设计和智能匹配,公共汽车等商用车可适当普及利用;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仍处于研发试制和测试阶段,燃料电池发动机内氢气与氧气化学反应生成电能的技术难度大,氢气储存压力高、制氢技术、气瓶材料和密封性等要求苛刻、仍有技术难点,应掌握科学安全使用的技术知识和方法,保障安全,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保密和普及标准,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新能源汽车公告试验、与企业合作的研发试验及强制性检测试验,通过科技服务维护机构良好信誉,为国家、集体创造可观的社会价值。

4.2 电子节能技术标准的应用

汽车电子[3]化时代的到来,汽车装配的许多系统、总成和部件等都用电子控制;如电控系统单元ECU控制的ABS、EMC、ESC、BAS、照明技术、中控门锁、启停系统、各种传感器、导航系统、巡航和故障诊断系统等,汽油机的发电机、燃油喷射、点火时间、空然比、氧传感器和气门升程等,柴油机的燃油供给系统、高压共轨系统、增压系统、排放后处理系统等,电子控制系统实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与内燃机智能管理和最佳使用,满足节能和环保技术要求;随着电子、电气技术和控制技术成本比例和产生价值的升高,智能汽车、汽车电子架构平台设计系统和电子节能技术受到了重视,科学掌握、使用汽车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标准、软件(见图1)和CAN总线、LIN总线、Flexray和MOST总线系统,通过车辆网等网络将各个电子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合理分配使用、智能化管理,会降低电子、电气和控制系统匹配不良引起的电安全技术、电功率、系统工作效率低产生的能耗损失,早日实现汽车安全环保性能法规和能源消耗量技术标准的要求。

5. 结论

本文分析了汽车能耗降低的内燃机新节能技术,降低车辆阻力的方法,保证车辆轻量化要采用环保功能材料标准,使用共性新能源技术、新电子节能理论和AUTOSAR软件、标准,推广能耗技术法规,实现能耗降低和生态环境改善。

鸣谢:感谢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技术支持和部分领导、同事及企业研发机构的技术合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姜立标主编,现代汽车新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02

第10篇

摘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已经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但是一些区域的主要用能产业能源消耗不经济现象还相当普遍。要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必须妥善协调各方利益主体关系,以可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原则为指导。以黑龙江省为例,客观分析了能源供给与消费的实际情况,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用能,建设特色节能产业是该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区域;节能;产业结构

一、问题的提出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已经实现了GDP翻两番的发展目标,但是能源消费也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

[1]。多年以来,依靠大量消耗能源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恶化加剧。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驱动下,我国能源需求还将大幅度持续增长,而我国目前能源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2]。能源供给不足与消费需求快速增长的矛盾将日益尖锐,能源短缺危机与环境约束压力同时并存已成为我国能源面临的严重问题。

黑龙江省不仅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储量相当丰富,而且石化工业、煤炭工业、发电业、建材等产业也具有较强的规模和基础。优越的自然资源条件虽然一度为黑龙江省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但最近几年省内一些资源型城市仍出现了资源枯竭的问题,区域内产业结构单一问题也日渐显露。尽管如此,目前省内一些主要用能产业能源消耗不经济现象还相当普遍,一些节能产品和节能技术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导致省内节能型产业不能健康发展。因此,研究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问题不仅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也是促进区域节能产品与节能技术快速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迫切要求。对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缓解能

源约束矛盾,全面提高区域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原则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始终存在地区与国家产业结构、地区与地区产业结构目标之间的冲突,典型表现就是地方政府之间恶性之争导致地区盲目重复建设不断升级[3]。而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不仅将触及到区域内原有的产业结构基础,也会涉及区域节能技术支持体系和节能服务体系;不仅关乎本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的经济与产业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到全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布局。因此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各方利益主体协调一致原则

区域利益与国家利益以及国内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差别总是客观存在的。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是一个涉及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必须要有宏观上的协调。通过宏观协调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以及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黑龙江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既要考虑本地区资源的优势以及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潜力,也要考虑国家节能战略的总体布局,还要兼顾周边地区以及相关区域的产业发展情况;要认真学习其他区域建设节能产业的经验,顾全大局,避免重复建设和区域产业之间出现恶性竞争的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社会、经济三方面优化的集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有限的能源条件下,当代人在满足自己的生存与发展需要时不能损害满足人类世世代代需要的自然资源与环境,以及后代享有公平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虽然国内各个区域的自然条件,产业初始结构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的具体目标上不可能是完全相同或唯一的,但是各个区域仍有必要达成既要考虑本区域实际情况,又要尊重其他区域利益,同时还要积极参加与保护环境与发展体系的行动。黑龙江的能源消费以原煤为主,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64.7%。第二产业是用能主体,占56%。石油、煤炭开采、石油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有色金属冶炼压延、电力和热力生产、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煤、电的终端消费总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50%和55%。按照这样一个能源消费水平发展产业,何以谈得上可持续发展与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呢?目前省内虽有大油田、大煤矿等能源储备,但这些资源是全体国人共有的财富,不仅属于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当代人有责任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并通过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能源的经济利用。

(三)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是在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由市场需要、科学技术和竞争因素共同推动下演进而成的。基于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考虑,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更好的满足市场和社会需求。黑龙江省是我国老工业基地,工业一直占全省经济的“半壁江山”。省内工业结构偏重,重工业比重偏高,长期以来依靠消耗资源和能源来发展,钢、煤、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形成了一个高耗能的产业结构。按照区域产业优化的原则要求,一方面要通过调整产业比例关系节能降耗,发展壮大低耗能产业、压缩高耗能产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内部挖潜,依靠节能技术进步改造重点用能产业,全面降低现有重点用能产业能耗水平,提高产业节能整体能力。

(四)区域产业技术创新原则

任何一种产品的市场都有其生命周期,不仅会趋于饱和而达到成熟化,而且还会走向衰老与死亡,最终被另一种新产品所替代[4]。当某一区域技术创新产生出新的节能技术或节能产品以后,这个区域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就将拉开序幕。在这种产品替代和产业变更过程中即便是区域内原来节能行业的领先者,如果跟不上产品替代的步伐,不能把握产业发展机遇,最终也将遭到市场淘汰。目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天源石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威瀚电能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一些专门生产节能产品的企业已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潜力,这些企业不仅拥有一批节能方面的专利技术,而且其产品及专业技术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创新力,如果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不仅会对省内一部分产业节能降耗产生影响,而且可能形成一些新的产业,进而扩大省内低耗能产业所占的比重,实现省域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三、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的主要途径

(一)妥善处理各利益主体的关系

为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应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制定和完善政策制度。在区域与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目标的协调上,协调的主导者是中央政府。中央政府主要应通过改善各种制度环境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培育区域节能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形成节能产品网络体系和合理的价格体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国内区域之间产业政策协调目标是通过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促进行政区域间经济区域的转化,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协调整合区域节能产业发展规划,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协同整合区域产业优势,培育若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群。黑龙江省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积极发展大型坑口电站,开发褐煤并推进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实现煤电转化,不仅符合该省节能产业发展方向,促进本省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通过北电南送,有利于打破省域之间电力市场壁垒,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电力统一市场,满足电力输配要求。

(二)走区域可持续发展化之路

传统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表明,以经济增长为单一目标的区域发展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与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相冲突的。因此,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过程中,区域内的相关产业首先要超越传统产业的一些发展阶段,向信息和知识经济迈进。其次要推行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生产工艺、销售和回收利用等各个环节注意环境保护;在不影响产品性能的情况下,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影响减到最小程度;力求以最少的能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更少的废物。黑龙江省素以原煤、原木、原粮等“原”字号产品闻名,能源、电力、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较多,产业结构单一。要构建节能型产业结构,黑龙江省必须根据省内产业的基础现状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产业发展。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出抓好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三个环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从根本上降低工业能耗。扩大优质能源消费比例,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三)以技术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美国《国家能源政策》认为,节约能源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新技术提高能源效率,即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改进环境质量[5]。过去30年按照这一途径,美国在能源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国民经济增长了126%,而能源利用仅增加26%,90年代在制造业扩大41%情况下,工业电力消费仅增加11%[6]。美国上述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构建区域节能型产业结构应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实施节能项目。区域节能技术创新途径是结合本区域资源条件、实现结构优化并满足环保的要求。区域能源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应集中在那些对区域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和环境有实际重大影响的能源资源和利用上,能源技术的研发重点是节能技术、能源清洁利用技术、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装备制造、石化煤化、能源、绿色特色食品、医药和森工、冶金和建材等主导产业和高耗能产业是黑龙江省以技术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今后还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指导目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建立对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益工业的投资约束机制;制定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和优化的产业政策,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环保等方面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按照淘汰一批、限制一批、改造一批、发展一批的思路,引导全省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只有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实现科学用能,大力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才能科学搭建黑龙江省节能型产业结构。

第11篇

阿姆斯特丹是美丽的城市,作为荷兰首都和最大城市,整个大都市圈人口差不多有700万,而且在不断扩大,如何实现能源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在欧洲能源转型的推进过程中,阿姆斯特丹也是积极的响应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应用和研发。智能家居、屋顶船顶光伏、废物发电等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这一系列举措中,发挥重要枢纽作用的是能源地图。

能源地图

能源地图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网上数据库,界面和普通地图差不多,不同的是显示了大量的能源信息,普通市民也可以很容易看得明白。能源地图给大家传递的信息是,怎样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低碳?

能源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共有几十张来分别表述各种信息,总的看来包括基本数据、能源情况和能源潜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数据这一类和常规的地图差不多,不过信息非常全面,包括了人口分布、房屋类型、业主情况、收入分布等。基本数据里甚至还有一个空中热扫描地图,显示了每一家屋顶的保温情况。

这个扫描是在2月进行的,这正是冬季供热的时节,热扫描显示蓝色的表示温度相对较低,而红色则表示温度相对较高。温度相对较高表示屋顶散热比较多,也就意味着保温不好。

很多荷兰居民住的都是单家独院,可以在上面找到自己家的位置,自然会多一些亲切感。如果看到自家的屋顶显示红色,那就要考虑是不是做一下屋顶保温处理了。同样那些开展能源服务的公司,也可以按图索骥,上门推销自己的专项服务。

能源情况这一项包括了能源消费和基础设施两大类数据,分别显示了天然气、电力和冷热需求情况。

荷兰是天然气大国,北海的格罗宁根气田不仅供应荷兰的天然气需求,而且是欧洲重要的气源,但阿姆斯特丹并没有因为资源的丰富而鼓励能源消费。

据统计,阿姆斯特丹的天然气消费中有四分之三用于供热,这也是他们希望改变的一个状况,减少天然气供暖,多采用可再生能源或者是余热。

能源地图还展示了已有的风电和屋顶光伏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根据这些数据,形形的能源服务公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再做基本的能源数据调研,很容易寻找自己的切入点,降低了进入门槛。

能源地图中能源潜力这一部分是比较重要的创新,它展现了阿姆斯特丹本地能源的潜力情况。为了更加符合实际,这部分采用了理论潜力、可开发潜力和当前使用量三个数据。

本地能源潜力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储能、废弃物、余热等多个方面。在理想的条件下,1平方米的屋顶太阳能光伏最高一年可以发电108度,利用太阳能基本上就可以让一个家庭能源独立了。

为了更清楚的地了解阿姆斯特丹的基本数据,作为智慧能源城市建设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还曾在市民当中散发了上千套感测装置.

这个叫做smart citizen kit的装置只有巴掌大小,但是可以测量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污染和噪声等,参与计划的市民只要将感测装置装在自家屋外的阳台或窗户外,这个装置就会自动检测环境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送到云端服务器。

这些基础数据的公开和共享,也大大提高了公众参与能源事业的积极性。

为了激发公众的参与热情,这个能源地图是互动的,企业和个人都可以不断在这个能源地图上更新数据。

在这个地图上,你可以看到邻居和周边的能源状况。比如,阿姆斯特丹的信息产业非常发达,有多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对于制冷要求很高,但也产生大量的废热,如果加上热泵等辅助手段,一个数据机房的废热可以给上万户居民供暖。

如果数据中心离居民区不太远,那么一个商业机会就呼之欲出了,有心的企业甚至个人很快就能牵线搭桥,抓住这一互利双赢的商机。

为了更好地提供这样的整合机会,阿姆斯特丹能源地图还提供了很多规划中的信息.比如2022年前新建饭店的规划。这个规划显示了拟批准建设的酒店及休闲中心的大致位置,这样人们就可以及早开展能源整合的工作,统筹考虑与整个区域的衔接,找到最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供能方案。

消费侧驱动

能源地图的尝试,其实也是欧盟宏伟的能源转型计划中的一部分,欧盟能源转型的目标,是从当前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供应消费体系转向一个更加低碳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其核心是提高能效、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这是欧盟力推的一项长期举措。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欧盟首先选择了一些试点区域,给予资金和技术支持,阿姆斯特丹就是首批六个试点城市之一,他们选择在东南部的商业区Zuidoost开始能源地图的试点工作,并成功推广到整个城市。

据统计,全球城市能源消费占到了整个能源消费的70%以上,而且这一比例随着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还在不断提高,因此城市如何使用能源也是能源转型的重点。

近年来,区域能源的概念日益受到重视,着眼于区域能源而不再是单纯的供应和需求侧,是能源转型的另外一个革命性方面。

这个转变简单说就是从供应驱动型的能源体系转变为消费侧驱动,从区域能源的角度出发,提出能源解决方案时,依据的是更加精细的需求侧评估,综合考虑电、气、热、冷等各个方面,而不再是互相独立的单一品种的能源供应,这样就可以从系统优化中获取更大的能源效率。

有专家评估说,德国通过能源效率提高获得的减排效果,超过了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在传统的能源系统中,能源公司是姜太公钓鱼,用户基本没什么选择。但这样的弊端日益显现,比如集中式的供电模式下,即使最先进的燃气电厂,能效也只有50%多,加上线损和用户端的转换,其实一大半的能源是被浪费掉了,而低能效就会导致能源消费的增加。

在现代区域能源体系中,不同用户的能源需求被更加详细地分类,从而使综合能源服务落到实处。

一个分布式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供系统,可以提高能效到80%。在一些案例中,加上热泵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能效就可以接近100%。

目前大城市的存量能源设施都比较大,充分挖掘这些潜力既可以提高能效,也可以实现盈利。阿姆斯特丹的例子并不独特,很多大城市都可以实现。

在提供精细的能源解决方案时,小公司具有更灵活的优势,但是它们缺乏进行基础调研工作的能力。因此公开透明的信息可以促进区域能源的发展,也降低了小企业的创业成本。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 风险投资 分析 预测

一、引言

“低碳产业”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产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低碳技术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部门以及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正是因为“低碳产业”的可持续性优势,走向低碳化时代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人类对碳基能源的依赖,导致CO2排放过度,带来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经济,乃至人类社会都产生巨大影响,严重危及人类生存,这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解决世界气候和环境问题,低碳化是一条根本途径,也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2007年12月3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继此之后,“低碳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开始普及,低碳行业的公司企业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不少投资者见其发展迅猛频频将手中的资金投向该行业,其中不乏大型的机构投资者。

二、低碳经济模式研究文献综述

在《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作者阐释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发展势态。并指出近年来我国在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可再生能源上取得了显着的成果。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确实进行预测和分析后,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措施。

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如何,怎样发展低碳经济。《低碳经济研究综述》一文就中国如何既遵循经济社会发展与气候保护的一般规律,顺应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和趋势,同时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国家利益,寻求长期和短期利益的均衡的角度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进行了分析,旨在引导中国低碳经济迈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同样是对低碳经济的研究,《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一文跳出了低碳经济本身,将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联系起来,从环境金融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环境金融创新的各种途径,并针对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者就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环境金融的创新提出了一些见解,对低碳经济和环境金融的相互促进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的低碳经济选择和碳金融发展问题研究》一文中,作者提出低碳经济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面对低碳经济时代的要求,我国必须尽快构建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体系,包括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组织服务体系和碳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几大方面。作者支持目前中国碳金融的发展只能说是初露萌芽,发展相对滞后并存在诸多问题。

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和综述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但如何科学地发展低碳经济,如何将低碳经济同其他行业合理的结合,如何引导投资者正确地投资于低碳行业,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是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通过对目前低碳行业风险投资的分析及预测,希望能科学地引导低碳行业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现状分析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念,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个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全球气候变暖,而其原因正是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现在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已开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进程。工业正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而想要减少工业排放二氧化碳,发展低碳行业无疑是一种解决之道。低碳行业泛指任何以低碳排放或者致力于减少碳排放为特征的行业,如可再生能源发电、核能、能源管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企业。这个行业是符合保护自然的规律的,因此具有很光明的前途。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低碳行业产值不降反升,表明这个行业正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行业。哥本哈根会议虽然未能达成成果,但低碳环保风潮已经在风投之间劲吹。正如前面对低碳行业的分析,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主要特征,以此为中心衍生出较多的投资主线,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领域。中国现在很多新的产业都跟这些领域有关。而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将发展方向往这些领域方面靠拢。经历了金融危机后的风险投资再度热了起来;而比风投更热的,则是低碳经济。根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对556家风投机构的调查显示,2009年VC对能源环保领域共投资了35亿元;VC投资的项目中,每10元钱中就有1.1元投向了能源环保领域。在很多的风投机构看来,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既属于产业政策扶植范畴、又对经济周期不敏感,这种低碳行业特殊的特性也是迎来风投广泛关注的原因。

历时3个月、访问了556家风险投资机构后,民建中央下属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CVCRI)得出结论:2009年中国VC/PE市场募资、投资规模均逐步回升,迎来了复苏和发展。CVCRI指出,由于经济的复苏和创业板的推出,2009年下半年的投资热情增加。上半年投资案例数为229个,占总案例数的38.10%,投资总额为120亿元,占全年投资总额的40.43%;而下半年的投资案例数为372个,明显高于上半年,投资金额也占到了全年投资总额的59.57%。另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便是低碳能源环保行业的崛起。据CVCRI数据,2009年风投对能源环保的投资项目数为99项,总金额为34.99亿元;仅次于狭义IT行业的135项和43.29亿元,成为继传统行业、狭义IT行业之后的第三受宠行业。另外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556家风投机构将能源环保行业评为了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其次是医药保健和消费服务行业;而传统产业、狭义IT则甚至没有进入前十名。2009年度风险投资总额为315.34亿元。除此之外,不少风司也对低碳行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中国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王一军表示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而核心则在于节能减排和发展新能源。以我国过去走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来看,节能减排在技术、推广等领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中国对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也在驱使着新能源的发展。 转贴于

对于“两高六新”的公司,即具有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公司,是风投关注的重点,而这些特点也是低碳行业所具备的。基于上述对低碳行业前景的分析,对于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无疑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但凡是投资都存在着风险,众多的投资者在投资低碳行业之前也会对该行业的众多上市公司进行综合评估,通过行业数据和公司相关的各方面指标选出最具发展潜力和盈利能力的公司进行投资。

在对低碳行业风险投资概况进行综述之后,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将低碳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比较,图2是2009年统计的最具投资价值行业分布情况,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低碳能源和环保列居首位。

四、低碳经济模式下的风险投资前景预测

前面通过对低碳行业的风险投资数据和图表的分析,低碳经济模式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受到了投资者们的青睐。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的一种,风险投资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权益投资,投资者们为了获得公司上市和退出时的高额收益,还要为初创期的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前面说到了低碳经济模式的可持续性发展优势,这一点是风险投资决策时的一个主要决策因素。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者涉足低碳领域,既促进了低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同时也为风险投资者提供了一片全新的投资领域。由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在今后几年中政府必将会持续出台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这些政策也将为投资者的资金进入低碳领域敞开了大门。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风险投资与低碳经济模式的结合将是投资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08EYA002)]

参考文献

1.冯之浚,周荣,张倩.低碳经济的若干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9(12)

2.王仕军.低碳经济研究综述[J].开放导报,2009(5)

3.任卫峰.低碳经济与环境金融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