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2: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级会计实操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多数同学希望毕业后能立即走上会计岗位,并且在毕业前能够取得会计初级资格证书。根据我院对企业会计岗位的调研,结合学生的意愿,我们认为《财务会计》课程很有必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所谓“课岗证”一体化是指:课程知识、职业岗位技能和证书知识有效融合成一个整体,也就是将职业岗位技能和证书知识通过课程的教学设计,充分融入到课程知识之中。《财务会计》课程“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会计职业岗位技能和会计初级资格证书充分融入到《财务会计》课程知识之中的教学模式。我院会计专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会计》课程进行“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我院会计专业根据国家会计专业初级资格鉴定的内容和要求,设计《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使《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会计初级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把会计初级职业资格标准细化,融入到《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当中。《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和会计职业资格企业会计岗位技能对应表如下:
(二)教材的对接
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材,为了体现“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我们选用了两套体系的教材。上学期采用基于工学结合、校企联合编写的教材,这套教材打破了传统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以培养具有会计核算能力为重点,以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以会计工作任务为载体,让学生置身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情境中,认知会计情境,接受会计核算任务,与他人分工与协作,完成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核算。下学期选用的教材是全国会计初级资格考试指定的《初级会计实务》教材,帮助学生考取会计初级资格证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的对接
过去我院《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教师主动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辅的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与职业能力标准很不相适应,因此我院会计专业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实践为导向开展项目化教学。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我们灵活运用了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操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项目化教学能够将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目标设定和任务分解,按流程组织开展实施。通过项目教学,我们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职业定位明确、动手能力较强、综合素质全面、岗位技能过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二、教学效果
(一)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
《财务会计》课程实施“课岗证”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的“逼我学”变为“我要学”,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激发了,很多同学表示对会计职业又有了重新的审视和计划。
(二)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
实践性教学是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提高全面素质、实现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和手段。《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以后,我院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计算机网络实训平台和手工实训两种实训方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真实地感受会计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三)学生考取初级会计资格的积极性提高
一、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我国大、中、小型企业的出纳、会计、审计等相关岗位的工作。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尽快适应各类岗位的要求,要求学校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强化实践教学,学生除要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强调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实现零距离上岗。会计职业能力是指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几项标准实现其职责的能力,包括会计职业知识、会计职业技能、会计职业价值观等。三本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位于具有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应用型人才。初级会计人员应具备学习能力和一般的实际操作能力,即以从事会计核算工作为主并进行适当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该类人才必须具备会计基础知识,熟悉财务软件,能进行一定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
二、三本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三本院校的会计教学目标存在两种模式:一种是套用普通高校的会计教学目标,培养研究型、复合型人才,重理论轻实践,追求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另一种是套用高职高专的会计教学目标,培养技能型、操作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就导致许多三本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低于普通院校,实际操作能力低于高职高专,基本处于低不成高不就的状态。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从目前会计专业开设的课程来看,普遍存在着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应用的严重问题,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实践课程比重偏低,包括两方面,专业技能和基础技能。专业技能方面,大学生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技能方面,大学生应具备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师资队伍缺少实践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问题:(1)专职实践教师缺乏。从专业技能看,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并不精通计算机操作,而计算机专业教师又不懂会计理论,造成目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大多由理论课教师或实验员兼任,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从教师结构看,低学历教师偏多,高学历教师严重不足,高职称比例偏低,初级职称比例偏高。(2)“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入校门,缺少会计岗位工作经历,难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需要。
三、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
(一)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满足社会需要。三本会计毕业生应具备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职称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应以该种会计教育目标为出发点,从而使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更具备职业竞争能力。前期注重对理论基础的学习和掌握,后期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职业教育和就业教育中发挥优势。与传统本科教育相比,其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有所降低,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有所增强;与高职高专相比,其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要求有所增强,对实践操作能力掌握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创新。
(二)构建实践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专业实践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学校应增加校内外实习实训课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给予学生充足的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二是强化综合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重视会计学专业学生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发展成“双师型”教师。三本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学改革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教师进行深造;鼓励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取得中级会计师职称证书或注册会计师证书;帮助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把工作中的案例和业务带进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四)借助技能大赛,创造实践机会。 参加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必须先于学生掌握理论和实操能力,进一步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融合,提升了教师的能力;职业学校在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向企业和社会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大赛让学生有了展示技能的机会,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从而实现多方受益的共赢局面。
作为当代求职的必要手段,简历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会计求职简历表格,以供大家参考。
会计求职简历表格一:姓
名:性
别:女民
族:汉族出生年月:**年12月2日证件号码:婚姻状况:未婚身
高:158cm体
重:50kg户
籍:广东湛江现所在地:广东湛江毕业学校:湛江师范学院学
历:本科专业名称:财务会计毕业年份:2021年工作年限:一年以内职
称:其他求职意向职位性质:兼 职职位类别:财务/审计/税务-会计职位名称:会计助理 ;工作地区:湛江市霞山区 ; 湛江市赤坎区 ; 湛江市开发区 ;待遇要求: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到职时间:三天内技能专长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综合技能:教育培训教育经历:时间所在学校学历培训经历:时间培训机构证书工作经历其他信息自我评价:本人属学习型、实干型的职工。工作认真负责.踏实.敢于迎接挑战.敢于承担责任.在大学期间学习成绩优秀,连续2年拿一等奖学金。专业知识扎实,学过初级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熟悉基本财务软件,尤其是excel的应用。发展方向:其他要求:联系方式 会计求职简历表格二:姓名:××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82-1-25
籍贯:海南
目前城市:北京
工作年限:3年以上
所学专业:财务会计
毕业院校:中国××大学
目前年薪:4-5万
联系电话:13800000000
e-mail:******msn:******
能力性格描述:
1、丰富的会计实操能力。
在过去的三年中,先后在××公司和××公司担任会计工作,接触到大量财务会计知识和具体实践,使我在成本预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2、深厚的会计理论知识。
利用工作之余,我学习了中华会计网校高级会计师的培训课程,即将在×月获得高级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
3、出色的管理能力。
在××公司工作期间,作为财务部会计主管的得力助手,在主管不在公司期间协助管理团队工作,极大地提升了管理能力,并获得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4、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过去的三年中,跟领导和同事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赢得了许多朋友,在工作上,我们是战友,工作之余,我们是几乎无话不谈的好友。
5、流利的英文口语和写作能力,目前正在学习初级日语。
6、为人稳重诚实,坦诚大方,对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态度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
工作经历:
2005.6-2006.6:××公司财务部出纳职位
2006.6-2008.9:××公司财务管理部成本会计职位
教育背景:
2001.9-2005.6:中国××大学经济学院财务会计专业
主修科目: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财务会计模拟操作、出纳、珠算等
所获学分:4.58(专业排名第二)
资格证书:
2004年9月,获得初级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
2005年9月,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认证
所获奖励:
2003年5月,荣获学院优秀学生称号。
2004年5月,荣获校级优秀学生称号。
离职原因:希望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
会计求职简历表格三:姓
名:国籍:中国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广州身材:156 cm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1诚信徽章:人才测评: 个人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联系电话:家庭电话:手
机:QQ号码:电子邮件:个人主页: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财务/审计/税务、财务/审计/税务、工作年限:1职称:初级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月薪要求:2021--3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06 ~ 2021-10广州海迪士贸易有限公司公司性质:外商独资所属行业:贸易/进出口担任职务:会计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02 ~ 2021-02广州大润咨询公司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兼职访问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10 ~ 2021-11第106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参展商收银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04 ~ 2021-05第105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发票管理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10 ~ 2021-11第10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采购商收银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07 ~ 2021-12广州市尼尔森市场研究公司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兼职访问员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志愿者经历:公司名称:起止年月:2021-09 ~ 2021-10广州志愿者协会担任职务:创文志愿者工作描述: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最高学历:大专获得学位: 大专学位毕业日期:2021-07-01所学专业一:会计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良好其它外语能力:全国公共英语二级国语水平:优秀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1、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2、会计电算化证
3、珠算5级证
4、计算机应用一级证
5、大学英语A级
能熟练运用:EXCEL,WORD,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还具有英语一定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还掌握了点钞、台式计算机等技能。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个性开朗,在大学期间担任团支书和社团里面羽毛球部的部长,锻炼出良好的组织能力。本人还有多年兼职的工作经验,拥有丰富的人际交往技巧,具有很强的责任感,能很好地独立开展工作,或者与同事高效地合作。在社团活动和兼职忠中,本人还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做事认真,谨慎的态度。
本人熟悉办公室日常运作管理,工作时语言表达精练,能和同事及客户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还有良好的保密意识及职业素养。
本人在校获奖情况:
体育:
2021年第五届校运会羽毛球赛女单第一名
2021年学校院际赛团体第一名
2021年校际“专业对抗赛”羽毛球团体第一名
2021年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羽毛球市长杯比赛和培正杯比赛
2021年学校系际羽毛球赛第一名
2021年校际“专业对抗赛”羽毛球团体第一名
2021年代表学校参加广州市羽毛球市长杯比赛
文艺:
2021年创文“志愿服务先进个人”
2021年广东省歌颂党建大合唱大学生组优秀奖
2021年毕业晚会《我与羊城同辉煌》校歌演出
2021年优秀社团干部
关键词 中职 会计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1 我校会计专业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
1.1 中职生整体学习能力偏低,学习热情不高
大家都知道,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都是一些考不上高中的,学习能力偏低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家长不忍心让其过早地步入社会就业。而且这些学生学习态度较差,且伴有较强的厌学情绪,所以对专业学习有抵触情绪,学习热情不高。
1.2 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不合理,较多地考虑理论
会计专业培养的人才缺乏动手能力,不适应实际会计岗位的技能要求;会计教学与实践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即使有点技能教学,也是先讲理论后模拟(或实践),课时比例非常小;会计课程注重学科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教材内容空洞,与实际需要脱节,缺乏实践性和就任应用性。
1.3 专业教师存在理实不对称情况,且实践能力欠缺
当前很多会计老师都是从高校毕业以后没有经过企业实践锻炼就直接进入中专学校任教,会计实操能力和业务综合能力相对缺乏,加上会计工作是一种审慎的工作,所以在具体会计业务教学中不能很好地实施。比如:对银行存款的对账教学,老师应该通过学校会计了解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式样,然后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解说相关的内容,并保证教学内容具有仿真性。
1.4 教学措施与现代职业教育不相适应
当前很多职业学校的老师的教学还是运用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的教学措施,老师讲,学生听,一章一章地讲,一章一章地记,不能很好地运用当前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特别是项目教学、仿真教学等,使得学生对课堂厌倦和疲惫,提不起精神。
1.5 教学不能充分发挥仿真实验室的功能
我校严格按照会计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设置了会计仿真实验室,但在教学中对仿真实验室的利用率过低,主要原因是实习指导老师对会计实验的实践知识欠缺,指导学生实习欠到位,无法真正发挥会计仿真实验室的功能。
2 针对我校会计专业教学工作进行改革的设想
2.1 从学生实际出发,激发专业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中职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那么我们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感兴趣,同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一定的专业学习能力。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每两年就更新一次,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学生没有毕业就已经过时,特别是现在的财经制度等经常变更,而我们又只能选取最基本的知识来培养学生,使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素质和能力,然而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变化着的东西,所以,我们要针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学会专业学习。
2.2 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加强校本教材建设
我校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要求会计人员就业必须具备由财政部门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并确保学生能“双证毕业”。我们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上做了较大的调整,要求学生在二年级就参加当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完成会计基础、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及会计电算化的学习任务;为增强学生就业后能可持续地发展,课程设置上在学生离校前的一学期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初级会计师的考试科目经济法和初级会计实务的学习任务,以便于学生今后能参加会计师考证。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就业,就必须加强专业课程与岗位的对接问题的研究。但通览现行会计专业教材均是根据会计制度及行业共性编写而成,而缺少不同类型用人单位所具有的个性,在(下转第102页)(上接第75页)专业课程教学中又忽视地方经济特色对会计实务的影响,造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的不认同,进而导致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下降。为此,我们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坚持以岗位要求为依据,结合会计专业发展为前提,围绕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及时编写体现会计新知识、新技术的具有职教特色的专业教材,以增强学生适应会计岗位的需要。
2.3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是推动专业改革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的关键。为切实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我校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比如鼓励专业教师报考在职研究生;鼓励教师考取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选派专业教师到高校参加“国培或省培”计划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还启动了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和学习,一来增强教师的动手能力,二来收集了大量的案例素材,为今后的教学充实了内容。
2.4 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训环境,确保实训与企业岗位对接
我们学校的会计专业仿真实验室有两类:一类是手工仿真实验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实验项目涵盖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专业课程。还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充分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等情况,增加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仿真实习,将会计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使专业教学取得具有良好的效果。另一类是具备局域网条件的会计电算化仿真实验室,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练习,且在实验室中备有相关专业化的财务软件。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财务软件的演练,又利于教师的案例教学。真正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训项目中获得相应的技能并了解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及岗位职责等,有利于学生今后工作对接。
【关键词】高职;会计;实践性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受到高度关注。实践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否能够有效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学领域的具有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实践性教学的需求更为迫切。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是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近些年历届招生人数维持在200至250人左右,约占全校招生总数的20%至30%,会计专业学生比重较大。通过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会计专业获批了北京民办教育发展促进项目及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配套项目、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院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支持,专业建设经费充裕。因此,本文结合北京经贸职业学院的实践探索,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构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服务于国家人才战略需求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对于高职高专在校学生的培养,重点指导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具有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改变专业设置窄的状况,拓宽业务范围,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这些文件既是对近年来高职教育成果的总结,也对今后如何将高职教育办强、办好提出了明确的办学思路。各高职院校能否抓住当前良好机遇,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关键取决于能否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冯江涛,2008)。在相关部门的一系列政策支持和指导下,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正在深入进行,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如多项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师教改课题等获批立项,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工作,我院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赴南京、宁波、山西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总结学习经验。根据我院特点,及市场需求状况,进一步明确了会计专业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完善实践环节。目前,我院学生的特点是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较强,但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所以,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目标便是理论知识“够用”,培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而实际操作“管用”,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优势,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我院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计划,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相结合,课内实训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2012年、2013年我院会计专业通过调研和分析,两次优化培养目标,调整了教学计划。根据培养目标指导,加大教学计划中会计实操课程的比例和时间,优化实践教学,将集中实训和理论课程中的实训环节纳入到教学计划,做好学大纲,各课程实训的内容做到相互衔接。教学计划中规划,第一学年,在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基础会计课内模块实训,为今后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第二学年,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对本专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专业需求,并同时进行初级会计课内模块实训及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训。第三学年,进行手工模拟做账,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模块实训;之后,集中专业实习,包括ERP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内容。
三、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
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建设的重点就是拓宽课程内容和形式。专业教师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及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将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训内容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且,为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和专业技能的新要求,会计专业还定期组织企业专家、注册会计师,其他高职院校的教师定期进行研讨,不断充实和更新实训内容。例如对学生进行的实训,除了单独的手工操作、计算机操作外,还应将二者相结合。以沙盘实训和手工做账为例,沙盘实训在前,学生第一学期通过参与虚拟企业的运营管理,将六年的经营财务数据记录下来,除了编制计算机财务报告之外,仍然以原来的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手工账,这样可以避免直接给资料做账的被动性和枯燥性。手工做账综合实训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一六到八个实训小组,每个小组模拟一个公司的财务部门开展工作,小组内按岗位进行分工协作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操作主要通过ERP沙盘操作软件,加强对新生对会计专业管理模拟操作。社会实习和顶岗实习通过安排学生到华拓事务所等会计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和星巴克等实习单位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高学生步入社会前的职业能力和素养。
四、培养“双师型”教师
当前对于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精通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学院同时也注重会计专业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我院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师鼓励实行双证上岗,为教师获取职业资格提供专项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和指导。尤其在教师担任实践性课程教学前,学院会安排教师其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并鼓励和资助教师挂职锻炼,对取得会计师或高级会计师资格的教师,也制定了《北京经贸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成长计划》等相应奖励政策。
我院也加强在职教师的会计理论继续教育,更新知识,鼓励和资助教师攻读更高学位。同时,积极开展与北京农业职业学院等院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学术交流,促进教师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会计专业的很多实训课程,我们尽可能聘请社会上的高级会计人才和其他相关专业人才来学院进行实践性教学,或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极大地优化我院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的效果,同时也充实了我院会计教育的师资队伍。
五、科研促进发展
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设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科研成果的取得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为推进我院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期实现以科研带动专业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科研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院会计专业教师在促进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积极研究、申报相关项目,开展各种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科研成果。如我院于2011年获得了北京民办发展促进项目的会计重点专业建设的立项支持,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立项以及《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等多个院级教研课题的立项支持。长期实践与反思,理论学习与研究,课题研究被认为是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在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的基础上,我院会计专业教师还参编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多部教材,公开发表了“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建设探索”、“以学生(下转第197页)(上接第193页)为中心的会计专业教学改革设计”等多篇教研论文,既总结了教学成果、也进行了教学模式等问题的进一步探讨,实现了科研促进教学,教学辅助科研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敏.浅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成[J].新会计,2010(3).
[2]冯江涛.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2008(1).
[3]高凯丽,许凤.独立学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J].财会教育,2011(30).
[4]王俊霞.崇文区职工大学会计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1(1).
[5]袁咏平.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16-03
职业教育的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的重要赛事。技能大赛也直接推动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近年来,广西中职会计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由单一的“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会计实务”向综合力能力较强的“会计手工记账处理综合能力”“会计技能”转变。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每次技能大赛都有会计电算化这个子项目。从比赛成绩看,学生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不太理想,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会计电算化操作不熟练,特别是对业务中的供应链系统业务流程不熟悉,操作应用不到位。因此,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成绩,以会计技能大赛为目标改革会计电算化课程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
一、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课程存在一些与技能大赛不相适应的地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会计专业在第三学期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使用的软件是金蝶 KIS,该课程在授课内容上会依据广西会计从业资格证中电算化考试内容来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更多的学生可以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所以在授课时会围绕考证大纲来进行授课,所授内容涉及的模块少而且操作较为简单,主要讲授实操总账模块、固定资产模块、工资模块、应收应付模块、报表等模块。而技能大赛是模拟一家制造业企业某年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资料,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现行税法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处理经济业务,运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统一使财务业务一体化软件作为核算工具,完成 40-50 笔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二)教学内容难度不够大。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典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在实操练习中会将相关的公式作为已知条件列入题目,如工资公式的设置,“应付工资=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补贴”这个公式写在题目中让学生进行实操练习,学生在操作时只要熟悉路径,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录入公式,轻松将题目完成。
会计技能大赛的内容是经济业务主要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出现,参赛学生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完成相关核算,包括初始设置,记账凭证填制、审核,记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比赛涉及的主要经济业务范围包括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实际成本计价)、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流动负债、费用和成本(其中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成本分配、产品成本品种法的核算)、所有者权益、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利润表的编制)等。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为 60-80课时,每周 6 节。对于中职生来说,要融合财务知识来操作财务软件,时间是不够的,恰好在第三学期会计专业学生要面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会计电算化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其中一门学科,为了不影响学生考试,科任老师往往要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所有的会计电算化教学任务,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但学生没有能够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四)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缺乏有企业实践经验和具有较熟练操作水平的会计老师,目前中职学校电算化课程都是由会计专业老师担任。由于老师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指导学生不得法,以致制约了学生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空间。
(五)校企合作力度不够。目前形成的校企合作还属于初级阶段或是起步阶段,大多数学校为求生存发展和应市场要求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无法实现人才供需间的有效对接,学校无法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具体需求,企业也很难找到合适财务岗位的会计人员,企业认为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差,掌握财务知识不够全面。财务部门属于一个单位中的核心部门,掌握着整个单位的经济大权,所以很多企业都不愿意纳入外部人员,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表层。
(六)课程评价考核体系过于单一。大多数中职学校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评价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方式,这一考核方式并不适合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评价内容过于侧重理论而轻操作,无法考核出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对电算化课程不够重视。也有学校用会计软件所提供的考试操作平台对学生进行考核,可单独的一套题并不能包含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因此考核不出学生的真实能力。
二、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优化会计电算化教学
如何按照技能大赛要求,改革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结合技能大赛内容编写校本教材。确定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基本知识架构,依据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来设计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学生的技能与个性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入技能大赛的训练内容,特别是供??链业务。供应链业务主要是以原始凭证来呈现,分析原始凭证所要涉及的模块,如收到A公司交来上个月的货款。这题如果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可以直接在总账中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A公司。如果是在会计技能比赛中,就不能直接填制凭证,而是要在销售模块中填制一张收款单,然后到核算中点击核销制单,制单保存后再返回到核算模块中做客户单据的制单,这才算做完。同时,还要关注政策的调整,对于现阶段的税法上的营改增,税制的改革一定要关注,还有相关法律法规的改革,会计技能大赛的考核内容一般都是与最新的改革内容相配合的。
(二)合理安排课程时间,强调实践技能的培训教学。一是为了掌握会计电算化课程知识又不影响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应该把该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4节)和第三学期(2节)上,第二学期主要讲授总账、工资、固定资产模块内容,第三学期讲授应收应付、期末结转、自定义报表等内容,这样合理安排时间可以让学生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掌握得更到位更全面。二是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的教学目的,以技能大赛为目标,强化实践技能的培训。另外,严格按照会计岗位的要求进行实训,以训练学生独立准确无误地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不仅要在课堂中参与练习实操,更要设置综合实训环节,把综合实训环节放入第四学期的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在学生做完手工账后可以利用财务软件来录入已做好的业务凭证、工资的计提及发放、固定资产的增减及折旧的计提、财务报表的填制等内容,让学生对整个财务流程及会计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利用电脑录入时适当地可以采用竞赛的方式来进行,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对电算化操作的熟悉程度。
(三)加强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穿插学习相关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如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企业财务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等。在实操过程中,为了强化学生对财务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假设题目只提供经济业务内容,而不给出具体的会计分录,让学生自己结合之前所学课程的财务知识,自行填入。在工资薪酬发放和分摊的业务处理中,只做报表数据的处理,还要让学生明白薪酬数据的取数、个人所得税扣税的标准与修改、工资项目的增加及修改、工资薪酬按部门或个人分摊等,结合所学财务知识点,将财务会计的基础知识很好地融入会计电算化的实操当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精通强大的各种会计软件,了解企业业务,将来能更好地胜任会计工作岗位。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用大赛的技能要求教学。要搞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满足技能大赛的要求,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必须具备理实一体化的素质。实训也是一体化教学的一种模式,将理论教学从课堂教学的形式转化为现场教学,使学生更多的是通过亲身实操体验掌握理论,进而做到理论指导实践,形成一定的实际技能。首先,学校开展校本培训。采取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具有企业经历,并且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的会计专业的专家来校培训会计教师。其次,组织会计专业老师利用寒、暑假等业余时间走进企业,在企业实践过程中结合电算化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会计专业水平。特别是提高会计实际操作技能水平。再次,组织学习技能大赛的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真正做到“以赛促教”,鼓励相互学习。将技能大赛思路和方法适当融入日常教学中,扩大会计技能大赛的受益面。
(五)促进校企合作,创造实训机会。会计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检验和展示学校学生技能水平,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各企事业关注和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校,一方面能让企业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有充分认识,并认可学校的办学实力,同时也为企业选拔人才带来了方便;另一方面会计专业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从企业中不断吸取新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素质,相互渗透、优势互补、资源互用,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使校企形成很好的互动。
(六)完善评价模式,以赛促学,以证代考。面对大量的会计财务知识与计算机知识,学生会对课程的学习没有积极性。基于会计从业资格证与会计技能大赛以及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学校要勇于打破常规,采取多种考核方式对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综合评价。学校可以采用11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科目中《初级会计电算化》的分数作为此课程的成绩,同时还可以采用 12 月学校会计电算化技能比赛获奖成绩作为该课程的评定成?,把“以赛促学、以证代考”落到实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在掌握课程知识点的同时还能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
(七)按照大赛要求,重点训练速度与技巧。在竞赛培训中,选手大量的时间都在进行独立操作训练。如果教师过多地讲授理论知识,将会使学生的实操机会变少,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使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完成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显然这是不符合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的。
笔者认为,会计技能大赛对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最有指导性意义,为会计专业教学勾勒出了一个基本的课程框架。老师可以依据这个基本课程框架,对会计基础课和专业课进行一系列的整合,难易结合、相互渗透,在强调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的同时,构建一个“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实现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零接轨,为真正意义的职业教育创造有利条件。为此,笔者认为要抓好以下两点。
1.提高正确率与速度训练。会计电算化实操目标之一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职业技能,做到准确无误并高效输入,正确性与高效率相结合。结合技能大赛的训练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强调正确性和高效率,以正确性为基础,反复练习,在确保有一定正确率的前提下训练速度,在熟练使用,最终使得学生在输入速度上与正确率形成一个高标准的匹配。
一、税务会计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校会计专业课程中,《税务会计》课程的课时量是120课时,属于核心课程,同时,税务会计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要求都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税务会计课程多以理论教学为主,中职学生普遍理解能力较差,动手能力较强,不利于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应用型税务人才,形成了“企业急需税务人才,学生就业难”、供不应求的场面。
二、税务会计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滞后,较少针对中职阶段学生的专用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时常会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不定期出台新的税收法规,以达到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法规处于不断变化当中,这就导致了税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而目前税务会计教材内容赶不上国家税收法规的更新速度,而且市面上的税务会计教材普遍是面对高职生的,中职生学习起来会比较吃力,使得目前的的税务会计教材的选取成为教学的薄弱环节之一。
(二)中职学生素质日益下降
近几年高中阶段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父母更倾向自己的小孩人继续读高中,使得读中职的学生生源持续恶化。大多中职学生都是那些初中毕业成绩读不上高中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基础比较差,且没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
(三)课程知识综合性强
税务会计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既要求学生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计算税费,又要求学生要会做相应的账务处理,还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税局交税等等,涉及的科目有税法、财务会计、经济法等多门学科,要让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出案例里的税费及做出相应的账务处理有一定的难度。
(四)课程实践环节不够重视,未配备专门的模拟实训室
在中职教学中,税务会计课程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虽然现在课堂上都有配备多媒体等教具,但是现在社会上多数都是通过电脑用软件进行纳税申报,而中职学生的实践都是靠在课堂内纸上练习,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五)实践教学停留在校内,没有与企业形成对接
一个企业的财务部门是属于机密部门,里面含有这个企业的所有资金流向,会计学生是很难进入该部门进行实习,这就导致了我们的实践教学停留在校内,无法和企业形成对接,更好地融入到企业当中。即便能够得到该部门实习的机会,也无法深入了解企业的纳税情况。
三、改进税务会计教学的建议
(一)紧跟国家税务政策改革,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知识
针对高职生教材较难,且跟不上国家的税改政策的问题,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采用教材的内容,并且参考初级会计师的教材和注册会计师等更新度较高教材,在网络上找相关的法规等方式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掌握到基本的税收法规,又能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
(二)引用社会上的有关税法的经济案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税法感兴趣了,才能更好地学习税法。我们可以把社会上发生的一些有关税法的经济案件,例如2003年宝洁公司的税案,美国ABC卫星公司案件、赖昌星远东走私案件,香港水客走私案件等作为税务会计课程的开端,让学生自己分组上网查阅相关案件的资料,通过了解并分析不同的案件,让学生对税法产生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理清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税务会计课程综合性比较高,是税法和财务会计的结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要接入其他课程的知识,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知识,使他们学会把所学的知识相互连接,相互贯通。
(四)建设学校的实训场室,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
中职生的就业优势在于实操能力,只有多练习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在校园里建设一个专门的税务会计实训场室,安装企业涉税事项的各种软件,比如“网上纳税申报系统”“消费税申报实训系统”、“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税控系统”等,用专业的税务会计软件模拟企业纳税。通过对软件的学习和操作,学生才能掌握网上报税的整个流程和相关表格的编制,让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五)校企、校政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摘要:对于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实训教学已经成为潮流,而会计学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课程,很多高校各大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作为基础课,而非会计专业所学的会计学不仅课时少、内容浅,而且不涉及会计手工做账环节,这致使该课程教学效果背离初衷。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实训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改革与优化教学。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 会计学 实训教学 课程优化与改革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堪忧
会计学课程已经逐渐成为很多高校各大专业的公共课和必修课,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只是停留在浅显的知识介绍上面,师生都未充分认识到会计学课程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财会素养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这导致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即使修完会计学课程也依旧对会计的基本原理模糊不清,只会做简单的会计分录,不仅看不懂报表,就连报表是如何生成的也浑然不知。这完全背离了非会计专业学习会计学课程的初衷。
由于会计学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密切的应用型学科,所以对会计学课程的讲授离不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对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重要,对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同样重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展开,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实训化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也势在必行。这不仅是由会计学课程性质决定,也是教育工作者反思教学、提高教学、对学生负责的必经之路。
二、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改革与优化
在高校实训化的教学模式下,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要理论与实践并重,虽不能像会计专业那样开设完善的财会理论课和全面的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也要将会计学的基本原理和简易完整的手工业务流程操作融入到会计学课堂上,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具备财会常识,能真实感受到企业会计做账流程,并能体会经济信息在各行业各部门各角色之间的传递,为以后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打下基础。
(一)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理论内容优化
教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会计学课程的理论讲授普遍较为浅显,原因有三:一是师生皆不够重视;二是教师想当然认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学的理解力不如会计专业学生;三是该课程不属于专业课,不必过于认真。久而久之,师生都有所懈怠,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就连最初制定的基本目标也发生了偏离。其实,只要学校、学院、教师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重视起来,就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而作为教师,不应该低估任何专业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只要教师做好引导,非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能把会计学学精通,丝毫不逊色会计专业。
非会计专业只开设一门初级会计学课程,是会计学最基础最入门的课程。教学内容虽不像会计专业讲授细致深入,但应该层次分明,有难易,有取舍。教学理论框架可以分为三层次,基础层、支柱层、顶层。基础层包括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处理方法、会计科目;支柱层包括会计等式、会计账户、复式记账,而制造业企业的筹资业务、购进业务、生产业务、销售业务、利润形成与分配业务等主要经济业务是该层次中的重点内容;顶层是会计循环,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告。三个层次相互联系贯通,不可分割,如图1所示。
在授课过程中,又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包括基础层和支柱层的内容,这两层次偏重理论,重点在于给非会计专业学生打好理论基础,学生能够根据制造业企业产供销的经济业务建立一套完整的账户体系并进行日常的账务处理。第二授课步骤是教学框架中的顶层内容,即会计循环,在讲解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告的理论时加入手工演练,让学生在此环节能够独立完成整个会计循环的手工做账,对于非会计专业而言,此环节的经济业务不必过于繁细,教师要筛选出典型的经济业务,既能体现企业完整的业务流程,也符合非会计专业对会计学课程的难易要求。在时间分配上,笔者根据授课经验以及学生反馈,认为手工模拟环节占该课程总课时量的四分之一较为合适。
(二)实训教学模式下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设计
实训教学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采用真实案例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等,在特定环境或特定课程中,实训教学可以转化为实操教学。在高校开展实训化教学模式下,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课程可以顺应潮流,虽说不必开设专门的会计手工模拟实验课,但是可以在会计学课堂上融入会计实操教学,作为该课程的增设环节,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未来求职和发展都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和其他教师经验反馈,认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应从以下两方面设计。
1.经济业务种类简单而经典。企业经济业务种类繁杂,对于非会计专业学生应掌握制造业企业基本业务,覆盖资金筹集、采购材料、生产制造、产品销售、利润形成与分配等方面。业务总数量不宜过多,对每一笔经济业务,学生都能够以不同的角色完成填制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明细账、直至生成财务报表。对于特殊的经济业务,如存货减值、签订销售合同、更正错账、期末转账等,不必要求学生完成,只留给有兴趣的学生去思考和总结。
2.主要业务流程图设计。以制造业企业为例,应让学生熟悉生产经营过程和相应的单据流转过程,把握经济业务实质。在手工实验环节,以制造业企业为主体设计两大主要的业务流程,销售与收款流程和采购与付款流程。如图2、图3所示。
通过图2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从制造业企业的角度接受客户订单、批准赊销信用、按销售单发货、装运货、向客户开具发票、记录销售、办理货币资金收入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订货单、销售单、装运单、销售发票、收款凭证、转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客户对账单等。通过图3采购与付款业务流程图学生应熟悉相关的业务活动和单据,主要业务包括请购商品和劳务、编制采购单、选择供应商、验收商品、商品入库、付款、确认负债等,涉及填制的会计凭证和记录主要有请购单、采购单、验收单、采购发票、转账凭证、付款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库存现金日记账和银行日记账以及供应商对账单等。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环节可通过设计主要业务流程图,让学生把每一笔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记录下来,分角色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账项调整、到最后编制财务报表。帮助非会计专业学生更好理解企业典型的业务流、资金流、单据流的来龙去脉,能站在不同企业不同部门的角度对经济业务做出基本的会计处理,并能灵活运用。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成绩评定设计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不仅有理论讲授而且加入了手工做账模拟实操环节,对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应该进行优化设计,并量化考核。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该课程分为理论和手工实操两个环节,根据笔者及其他教师教学效果反馈,两大环节成绩的比重以理论60%、手工40%比例分配较为合适。对于理论成绩,还应细化为考勤成绩、作业成绩;对于手工做账成绩,应细化为实验成果成绩、协同效率成绩、实验态度成绩。每项成绩所占权重应根据实际情况分配,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总成绩公平公正。对于学生手工成果优秀者,教师应鼓励,并展示给全班学生观摩;也可以让优秀者给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做账心得和流程,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三、结语
会计学不是纸上谈兵,对于会计专业如此,对于非会计专业也如此。基本的财会素养对于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该课程的开设不因专业的不同而脱离课程教学本质,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难有机会到企业会计岗位进行参观或者实习,那么在会计学课堂上模拟企业实验环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企业经济业务往来以及单据的流转过程十分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实训实操教学,也是教师重新定位和审视会计学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Z
会计电算化是当前会计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推动着会计核算方式由手工操作向计算机操作转变,是我国会计领域正在经历着的一场巨大的变革。会计电算化知识培训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层次,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培养掌握计算机和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初级会计实务人员。基于这样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其在实际工作中应用能力的训练。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不统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教材五花八门,各种教材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以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新近研发的用友企业财务及管理软件为蓝本,但也有近三分之一的学校以金蝶会计软件或安易会计软件为基础组织教学。这些教材的统一特点是注重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践技能。也有部分学校采用了大专的教材,注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教材的不统一,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变得模糊,有的甚至脱离了中职的实际。
2、师资力量不足,制约着会计电算化教育的发展。目前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教师,基本上分为两类。其中大多数是会计专业出身,由于没有系统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在工作中自然无法熟练运用这个现代工具进行教学与研究;另一部分是从事计算机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其本身没有系统的财会专业知识,也适应不了教学的需要。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需要教师既精通会计知识,又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这种复合型的人才在师资队伍中极其缺乏,成为制约会计电算化教育发展的瓶颈。
3、实验、实训课程设置不合理,会计电算化上机实验、实训课时不足。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和针对性强的应用学科,必须围绕着培养学生的基本实践技能这一中心来设置课程内容。特别是中职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要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强化实验性的模拟教学,适当增加实训课时。很多学校因为实验设备、资金实力等条件的限制,导致没有完善的会计多媒体教室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
4、实习受限,与实践相脱节。传统会计电算化教学一般只局限在校园和教室内,教学范围和教学信息量小,往往是一本教材、一套软件,纸上谈兵,实操性不强。同时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学校组织的岗前培训也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一般很难深入到企业中实习,致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二、解决中职电算化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1、大胆整合教材,按需取舍。教师可利用自己较高的知识层次,对不同的教材进行分析,按照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和整合。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可以大胆地开发中职教材,既摒弃不同软件培训教材的片面性,也抛开高职高专教材的高度,从基础理论和基础操作入手,编纂适用教材。 转贴于
2、完善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设置。大多数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是在传统的会计专业计划中增加一门《微机应用基础》课和一门《会计电算化》课。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该课程中学到的仅仅是一知半解的知识,如果仅靠课上所学,在参加工作后实施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觉得无从下手。为了适应会计电算化发展的要求,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增设《计算机网络使用基础》和《会计电算化模拟实践》,至少能熟练操作两种不同的会计软件。
3、增加电算化实践教学课时。以我校为例:原来只是开设了一门《会计电算化基础》课程,每周6个课时,课堂教学与上机的比例为2∶1。从实效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不能兼顾会计软件的实训,上机时间远远不够。于是我们进行了改革:一是增加了电算化相关课程的设置;二是增加了实训的强度,将会计电算化应用课程分为两个学期上,增加上机的时间,比例调整为1∶1,同时增设了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通过课时的调整,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了。
4、加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室的建设,实现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加强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模拟实习。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提高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会非常有利于实践教学。
为了让广大学生对手工会计和电算会计的操作有更全面、更感性的认识,必须注重手工会计模拟实习与电算化模拟实习的衔接,在教学中将财务会计手工实习资料用于会计电算化模拟实习当中,并让学生通过对比,深刻认识手工会计与电算化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取得良好的实训效果。
关键词:高职 会计专业 分向培养
中图分类号:G 6420 文献标识码:A
当前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和区域经济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地区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高职会计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是经济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经过三年的实践,提出了培养“面向现代经贸企业”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基于这一目标构建了科学的会计专业“分向培养”模式。为全面了解“分向培养”模式的适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项目组成员开展了相关内容的系统调查分析。此次调查欲深入了解区域行业、企业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分向培养”模式及实施成果与不足,同时根据调查结果,对未来高职会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并对“分向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完善。
一、调研活动概况
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分向培养”模式调研课题组开展的此次调研的对象为,参加了分向培养的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会计专业学生,意在使调研形成的结果更为客观有效、调研结论更具科学性。调研对象主要以2013级、2014级和2015级会计专业学生及其就业或实习单位为主。
本次调研采用实地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相结合。调研教师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与已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访谈,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就业后的信息反馈等,并对毕业生(实习生)就业(实习)单位情况和职业生涯走向的情况进行搜集,对这些信息加以整理,作为佐证材料。课题组事先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北京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毕业生(实习生)分向培养情况反馈表”,通过网路扩展了调研对象并有效回收了调查问卷。向已毕业或即将毕业学生发放问卷总计220份,有效回收195份。
二、“分向培养”模式的实践与分析
(一)“分向培养”模式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北京市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与完善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在GDP中的比重呈不断增长的态势。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增长幅度高于其他产业人数的增长幅度。从需求情况看,北京财会类人才需求量很大,尤其是中小企业,财会类人才的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但《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对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找到一份普通工作求职压力并不大,但是要想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却不容易。针对会计岗位需求的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越是大型、高薪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高、越细致,包括专业能力、财务软件使用能力、沟通能力,甚至对CPA证书、实习经验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部分企业反馈,毕业生缺乏基本的实践常识,理论与实践脱节,培训成本比较高。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实习生)就业(实习)单位以中小企业居多,占据就业人数一半以上,是高职会计人才需求的主体。从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结果看,毕业生(实习生)主要就业(实习)的单位以服务业为主,占比30.77%,行政事业类单位占比12.31%,这两类企业占比一半以上。同时,此次调查中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就业(实习)途径以熟人介绍的方式占近一半,媒体广告占其次,比例为22.56%,而较少学生是通过招聘会或是人才市场的途径实现就业的,这样的就业方式还是有着一定局限的,同时,也会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数量的提升。
(二)“分向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为落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2013年开始,北京经贸职业学院会计专业课题组进行了“分向培养”模式教学改革的初步尝试,划分了银行会计审计实务和统计实务三个培养方向。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学习方向,42%的学生选择了银行会计方向,33%的学生选择了审计实务方向,其他学生选择了统计实务方向。各方向主要专业课程的讲授分别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负责。雄厚的师资力量为保证教学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分向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定期组织召开交流会,听取企业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适时地改正发现的问题,保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反馈“分向培养”模式对优化人才培养具有积极作用。49%的学生认为“分向培养”模式实施效果很好,对于促进就业具有积极作用;4%的学生认为该模式应用效果不好;而其他学生认为该模式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调查结果中,我们还发现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分向培养”模式对提高各项会计核算技能、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等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分向教学”模式的探索还是受到了多数学生的欢迎。
(三)“分向培养”模式仍需要不断完善
“分向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需要克服、不断改进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与班级管理困难问题。会计专业“分向培养”模式的实施是按照学生自愿报名和系部选择的方式来组织班级和学生管理。按照各方向选择形成的新教学班的学生来自于会计专业原来的各个班级,客观上形成了原班级与教学班交错不符的问题。对于原班级的班主任来说,面对即将就业或实习的学生,班级管理和宿舍管理的难度加大了。这一变化容易造成班级的凝聚力不强、学生散漫、形成管理盲点等问题。再者,由于会计专业分向教学改革是从2013年才开始实施的,实际参加教学改革的学生样本还比较有限,还需要积累更多的数据来论证改革的效果。项目研究将随着分向培养模式的不断实施,积累充足数据来客观评价这一培养模式改革成效,并且根据实施反馈信息不断完善该模式。
通过调查,我们也发现了“分向培养”模式在未来可以不断改进的一些方面。在方向划分上,可以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不断优化,增加或删减相应的培养方向,如增加注册会计师、税务实务、小企业会计等方向设计,以保证人才培养适合市场需要。调查也显示,学生认为在中高级财务核算能力、税收核算等方面的核算技能培养上应进一步加强,同时,学生们对财务软件操作、税务事务处理等实操能力培养方面有较强的需求,应将这些需求进一步融合进教学改革中,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分向教学”模式。
三、进一步强化“分向培养”模式实践的思考
(一)制订职业能力分向培养标准,推行“多证书”制度
依据“分向培养”模式的要求,发挥会计专业指导委员会作用,制定适应企业需要和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能力分向标准。教学安排分两部分:一是课堂理论教学,二是根据职业能力分向标准设计不同细分方向,安排学生进行专向学习和上岗实操。采用“2+1”的“分向培养”模式。在学生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的职业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后,第三学年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向,开始职业能力分向培养及对应的顶岗实习。
推行“多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毕业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根据所选专业方向,考取初级会计师、统计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等,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接轨。
(二)建立“分向培养”模式的教师能力提升方案
“分向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学校需建立与“分向培养”模式相匹配的教师能力提升方案。学校定期派遣教师到对口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双师”素质,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基础理论,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聘请企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人员,建立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团队,这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三)建立“引企入校”的新型实训教学基地
“引企入校”,即与企业合作建立新型实训教学基地,让企业在学校“生根发芽”。既为学生提供了强化实践技能的空间,又为企业招聘人才提供快速通道,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在校期间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提供新平台。专业实习依托合作企业,成立校内“虚拟公司”。随着实践基地不断成熟,逐渐对外承接业务,使其作为学生校内实践技能训练的最佳场所。
参考文献:
[1] 范莹莹,刘峥.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视阈[J].经济研究导刊, 2011(08):255- 257.
[2] 黄文艳.高职会计专业需求+能力课程体系构建[J].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1).
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与别的学科不同,它是一门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是一门技能性要求很强的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算化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技能,因此在教学上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而传统的会计专业学科在教学上多是沿用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注重教师的知识讲授为主,忽略了学生自学与实际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若电算化教学仍用采用这种教学手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操能力上肯定与预期的要求相关甚远,因此,针对这门科的特点,中职学校在电算化的教学上应注意以下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教材的选用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特点选择实训资料较为全面充足,实训步骤较为明确的教材
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如果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编写适合中职生使用的教材,使用起来将会更得心应手。我校多年以来注重财会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培训,因此,组织教师在2010年根据广东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证大纲的要求编写了一本校本教材,校本教材使用起来效果较好,但随着2014年考试大纲和考试模式的变化,教材内容与考试大纲有所不同,需要重新整理与补充,这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打开了方便之门。
二、创新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
会计电算化教学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下布置作业的传统模式上,必须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而要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就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看和听的传统模式上,必须让学生动起来,而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觉得可以采取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 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教学(演示教学法)
由于中职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专业知识都不够精通,自学能力也较差,而且注意力也较难集中,所以在初学阶段演示教学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笔者会把知识点分若干实验,利用学校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将教师机的电脑操作屏幕及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学生,让学生现场观看和听讲后马上安排相对应的实训内容。例如,在增加扣作员时,教师可以在演示完增加操作员的方法后停止屏幕广播,让学生马上操作,然后根据学生存在的具体问题分类解决,个别问题个别回答,共同问题集中广播教学。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实施会计电算化教学,让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练有效灵活地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教室对时空的限制,让学生有效地动起来。
(二)先主干,后枝节,再综合的教学方法(先主后次再综合教学方法)
针对中职学生学习缺乏耐性的特点,在讲授时笔者把主要操作流程(主干)先讲,让学生在短短的几节课内,先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操作流程(初始化处理日常业务处理期末业务处理),让学生对操作流程做到心中有数后,继续围绕电算化流程进行枝节细化讲授,即围绕会计电算化的教材顺序讲授各章节、各模块的相关知识。例如以账务处理系统为例,详细讲授账务处理系统的操作流程(总账系统初始化处理录入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对账编制报表账表核对结账),带领学生攻克一个个模块,并注意多让学生操作。
(三)手工会计与电算化操作结合讲授的方法
由于学生是先学习了手工会计的知识,熟练掌握了手工会计的操作流程与方法,对于手工会计如何填写记账凭证、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报表是得心应手的,因此,若能把《会计电算化》的上机实验教学与手工会计相应内容模拟实训同步教学,或在安排手工会计的模拟实训之后能做到强化复习手工会计的实训,相信电算化教学能做到事半功倍,而且能让学生联系起来学习,把手工做账与电算化做账对比学习,更能体验电算化做账的高效性与准确性。有条件的职校还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把手工会计模拟实验资料进行手工向电算化的转换,建立账套、增加操作员、科目编码、设置辅助账、查询、定义自动转账、报表及工资表计算公式等财务软件实验资料,分成若干个实验单元,应用于电算化实训教学。
(四)分角色,分组练习法
通过分实验上机练习后,到了后面的综合实验,模拟企业实际,采取分角色岗位,分组练习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岗位责任感,让其明确其岗位职责,发挥学生各自的特点与专长,使学生在准工作化环境中,领会知识,锻炼技能,并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三、注重教师的专业进修学习与教师自学激励机制的建立
一、现有的《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脱离实践工作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毕业能否马上就业,上岗能否马上熟练,更大程度取决于其对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高低。在《企业财务会计》教学中,学生专业技能、实操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教学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很多老师都十分清楚社会就业的需要,竭力培养出能直接上岗的实用型毕业生,而在具体教学中仍然把专业技能学科化,单纯照本宣科式的讲授,不重视相关学科的专业联系,不懂得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学生只能做《企业财务会计》教材中的“应用题”,不会正确、合理地处理单据、进行会计核算,难免会出现很多高分低能的毕业学生,教学与社会实际工作有明显的脱离,难以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
(二)学科教学缺乏实践性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联系实际工作需要,懂得专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中职大部分专业学科都缺乏模拟实践这部分内容,重理论学习而轻实际运用。
(三)教师讲授为主,忽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弱,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信心不足,成绩不理想。有些课堂上,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体现,教学效果不理想,这是学生专业能力得不到提高的根本原因。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在《企业财务会计》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的必要性表现在:
(一)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树立全面依靠学生的观念,相信学生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无限的潜能,学生学习是有个性和独立性的。一切从学生的好学出发,把全部的教育价值归结到学生身上。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带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探究、班级研讨,主动感受知识,锻炼技能技巧,提高专业能力。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专业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学习之前,首先布置一个任务,创设实际工作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和经历一个完整的会计实践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会计知识和技能。
(三)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整合
教学内容的整合,包括学科知识内部的内容整合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容整合。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也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益。教学内容整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实际工作的要求。工作任务的设计正是把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行融合的媒介。
(四)有利于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学生的学习实践是多方面的,以完成任务为核心,进行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查找资料。也可以组织模拟实践活动,如教师布置完任务后,由学生分组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进行分工。小组成员按照已确立的工作程序整合原始凭证,讨论涉及的会计科目、记账方向、入账金额,填制记账凭证,加附原始凭证,整理装订,填写封面任务;最后展示成果,进行评价。学生在实践中相对完整地感受知识,生成认识,逐步形成技能技巧。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就业导向为中心,结合有效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模拟岗位实训教学。
在《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原材料以实际成本法核算”的内容,学生完成了《会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原材料收入与发出核算有一定的理解,学生在学习《企业财务会计》的同时,也进行《税收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增值税等有关法规有一定的理解,根据学生已具备的知识,融合各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设计有针对性的、有探究价值的任务让学习进行自主学习。
(一)工作任务设计
1.任务背景。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名称:增城市114饼干厂;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主营业务:114饼干的生产、销售;法人代表:曾慧;纳税人性质:一般纳税人;纳税人识别号:4401011123;地址:增城市通园路1号;电话:82611101;开户银行及账号:建行荔乡路支行,112233。
企业原材料期初资料:
饼干粉9000元(@7.50元,1200斤);白砂糖4250元(@5.00元,850斤);鸡蛋3000元(@6.00元,500斤)。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材料成本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
2.任务资料。本企业2013年11月关于原材料收入、发出的经济业务如下:(附相应的原始凭证)
(1)1日,到增发贸易行购入饼干粉、白砂糖,材料当天入库,取得增值税发票并开出转账支票支付货款。
(2)2日,生产领用饼干粉、白砂糖、鸡蛋。
(3)10日,向农民收购其自产自销的鸡蛋,取得销售发票并以现金付款,已验收入库。
(4)15日,到广州大华食品公司购入饼干粉、白砂糖、鸡蛋,并支付运费500元,取得增值税发票、运输专用发票,已开出转账支票付款,材料尚未入库。
(5)16日,上述材料验收入库,采购费用按材料重量进行分配。
(6)20日,领用饼干粉、白砂糖、鸡蛋。
(7)30日,计算并结转本月发出材料成本。
3.岗位设置。业务员、仓管员、出纳员、会计员。
4.任务要求。
(1)学生按每组4人进行分组,每人扮演一个岗位角色,并选出组长。
(2)小组讨论每个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岗位、工作流程及各自的工作任务。
(3)各岗位人员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包括:原始单据填制及传递,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原材料明细账)。
(4)小组展示任务完程情况。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岗位进行实训教学的优点:第一,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和整体合作能力。第二,学生通过模拟岗位实训,扮演岗位角色,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能灵活运用并结合多个学科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悉会计岗位工作流程和掌握会计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通过上述调查表明,95%的学生认为可以在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合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92%的学生认为通过任务驱动模拟岗位实训可以获得较好的职业岗位体验;88%的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与收获感到满意。由此可见,任务驱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施职业岗位技能培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应用中的反思
(一)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教师习惯于教学中的强势主导地位,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干预太多,没有真正放手让学生尝试,学生难以真正地大胆假设、自由思考、自主探究,缺乏真实的活动体验。
(二)设计的任务应充分体现的探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