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0:42: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和理解,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170-02
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迫在眉睫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少年知礼则国家壮大。”当代大学生是文化的使者,社会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全面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复兴大业,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较高的个人修养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然而当前大学校园里,一些大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与现代礼仪相悖的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缺失、急功近利、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在社会交往中缺乏诚信,不能以礼貌、友善、关爱的态度对待他人……这些都与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形成这种状况固然有社会、家庭等多重复杂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与高校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重视不够密不可分。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目共睹,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但与经济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礼仪教育严重滞后,同西方国家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相比,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有着不小的差距,一些地方高校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甚至还存在空白。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如果这种现象不能有效改善,必将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影响到民族复兴大业的早日实现。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当前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礼仪教育列入高校教学的必修课程,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合格大学毕业生的重要内容来抓,为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输送优秀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二、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障碍因素
1.学校对礼仪教育的内涵认识不深刻
许多地方高校对礼仪的理解还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致使礼仪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实质上,礼仪既表现为外在的礼貌、礼节等行为方式,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求。礼仪的精髓就在于内在和外在的和谐、高度统一[1]。在国外,礼仪教育被视为“塑造灵魂的科学”,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那是因为,礼仪教育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道德修养、健全人格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
2.学校对礼仪教育的基础地位认识不足
由于教育机构和教育者认识上的欠缺,导致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定位偏差,长期被边缘化。其实,大学生礼仪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因而,礼仪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可以成为高校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点”,在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及文化强国建设中都有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3.一些高校存在人才培养的功利化和实用主义趋向
高校的功能本在于教书育人和科研,但很多学校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重科研而轻育人,导致大学生教育出现了“短腿”现象,教书育人功能的弱化直接表现为大学生的精神素质、社会礼仪和实践能力的欠缺。在校大学生和相当多的大学毕业生在礼仪修养上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种种行为,已严重损害了大学生和高校的形象。发生在西安的“药家鑫事件”虽是一起在校大学生犯罪个案,但我们在反思时,是不是也要从高校礼仪教育的缺位来发问呢?
(二)大学生对礼仪的认识偏差,礼仪修养意识淡薄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道德伦理和文明礼仪方面教育长期缺失。加之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化底蕴不足和文化历史视野狭窄,对中华民族文化缺少自豪感,对西方文化盲目追捧的现象,导致许多大学生对礼仪缺乏基本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无视基本的礼仪规范,甚至认为讲礼仪是做作、僵化、不够现代的体现。有的自命不凡,把违反校规校纪,不尊重老师,行为放纵,唯我独尊,视为是有个性;有的把一些不文明、野蛮、粗俗、玩世不恭行为看做是“时尚”;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公共道德等方面缺乏起码的礼貌、礼节,社会公德意识差……致使他们在步入社会时,常常因为礼仪修养不过关而输在走向社会的“起跑线”。
殊不知,大学生如果仅有专业知识,而缺乏较高的礼仪素养,又如何称得上是高素质人才呢?更何况在全球化的今天,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更须懂得必要的礼仪。此外,较高的礼仪素质作为一项适应社会的软实力和软技能,正是铸就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大学生具备丰富的礼仪知识,在现代职场顺利找到心仪工作的例子比比皆是。
礼仪是东西方文化的共同财富,是人类文明的不朽精华[2]。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拥有规范的礼仪修养,是在未来的商业潮流、社会交际和工作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提高个人礼仪修养的重要性,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
高校是祖国未来人才的发源地,今天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大学生良好的行为礼仪和道德修养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更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推动力量。因此在高校大学生中大力开展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全民行为礼仪修养,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则明确说明,开展必要的行为礼仪、礼节活动,对规范人的言行举止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以德治国”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都为文明行为礼仪指引了方向,明确了内容和目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行为礼仪修养,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大学生本身具有的可塑性和吸收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在走进社会前,即大学阶段要掌握正确的礼貌、礼节相关行为礼仪知识,逐步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树立高尚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深入理解学习行为礼仪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内容,将行为礼仪转化为自身的习惯和本能,从而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意志体现。
3.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完善人格,促进身心健康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的统一体,大学生的人格是指大学生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稳定性的心里特征的总和。一个文明的大学生,不仅在讲话方面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而且行为举止方面也合乎道德规范。行为礼仪教育是将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礼仪修养融入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的生活和人际交往日常行为规范中,通过深入学习和遵循行为礼仪规范,从而使得高校大学生自身人格得到提升和完善。
二、当前大学生行为礼仪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大学生自身行为礼仪意识不够由于环境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代高校大学生往往对于自身形象和专业技能过度关注,而没有认识到用行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因而放松甚至忽略了对行为礼仪修养的培养和塑造。有些大学生虽然潜意识里知道行为礼仪的重要性,却由于种种原因,比如缺乏规范的实践训练,而未能很好的将行为礼仪得以训练和提升,因此也时常会出现失礼的言行。
2.高校行为礼仪教育体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高校主体仍然是专业技能教育,而普遍存在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现象。高校普遍认为行为礼仪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均已成人,没有必要还要教小学生的东西,同时认为行为礼仪教育理论多,而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况且待大学生走上社会后,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通过一定的锻炼,这些行为礼仪可以慢慢无师自通,大学阶段只有把专业技能学好了以后才能立足于社会。高校素质教育体制不健全,形式结构单一是学校方面的主要问题。
3.社会负面影响加深当今社会是一个注重面子,注重形象的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正受到严峻的挑战,伦理道德领域也逐渐出现了某些紊乱,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正给大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导致高校大学生们对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从而表现出了一些有失礼仪的行为,如违纪,酗酒打架,偷盗等。大学生们还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不能有效地自我防卫,从而必然会导致他们认知失调和心态失衡。
4.家庭教育偏失当代高校大学生往往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百般呵护,从而逐渐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习惯,尊重关爱他人意识却明显不够。在教育上,父母过多的考虑如何使孩子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明显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而忽视和放松了学生家庭教育中行为礼仪修养的塑造和培养。当然,也不可否认许多家长也已经意识到这种状况,但是他们却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会好,而掉以轻心,忽视了平时的有意训练和提升,导致大学生行为礼仪道德修养在家庭环节上较为欠缺。
三、加强高校大学生开展行为礼仪教育的思考
1.大力宣传,知礼、文明、守礼,提高学生行为礼仪意识大学生对行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学生片面地将行为礼仪理解为见面问好、排队等形式上的宣扬。加强高校行为礼仪教育必须加强宣传工作,要强调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在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使全社会重视行为礼仪教育。对于大学生本人,要强调行为礼仪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行为礼仪素养的重要性,自觉自愿地努力提升自我的礼仪修养。在实施上,注重从大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入手,摒弃概念化的宣扬,要切实通过案例分析、模拟训练、实践操作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行为礼仪修养。作为行为礼仪教育主要实施者的教师,更应该充分认识到行为礼仪修养的塑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教室改变以往强调专业能力的观念,同时自身也应提高意识,以身作则,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2.高校应全方面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第一,为大学生开设相关行为礼仪课程。高校应该为大学生增设相关行为礼仪教育课程,课程不仅要有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要设专业的课程学习,还应结合其它相关的专业学科学习,以围绕专业基础知识,开展相关的行为礼仪教育。同时,行为礼仪教育的内容要适应时代要求,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课程设计也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授课有针对性,从而提高礼仪教育的效果。第二,注重高校教师的模范作用。高校大学生行为礼仪养成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地位,教师对学生心灵以及人格的塑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也将深深的影响着学生。提升大学生行为礼仪教育要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师的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专业现代行为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大学生行为礼仪养成教育和研究水平,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第三,广泛采用情景教学,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行为礼仪教育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学校发展,老师要想把行为枯燥的礼仪课程上好,令学生感兴趣,就必须在授课方式上有所创新。如采用情景教学,根据课程教育的内容,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特殊的场景,由学生本人进入情景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行为礼仪教育的生动性和效果。同时,可以充分发挥校园学生活动优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中营造学习行为礼仪基础知识、践行行为礼仪规范的氛围。
3.各级政府要形成持续的宣传力度政府要把提升公民社会道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加以宣传和推广,为社会营造一种知礼、懂礼的良好氛围。政府有义务通过各种媒体、各种形式明示什么是文明行为,应该提倡,什么是不文明的行为,应被禁止。在一些领域还应适当的使用行政手段加以管理。如交通方面可使用罚款、义工等强制性手段推行良好的礼仪规范,以提高不讲“礼”者的生活成本。另外,家庭教育对于大学生的行为礼仪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要改变以往过度呵护,疼爱有加的错误观念,通过自身行动在生活中给大学生逐步灌输行为礼仪教育,同时要敢于让大学生独自接触人和事,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在实践中去学习感受行为礼仪。
四、结论
关键词: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6-0135-02
一、礼仪教育的内涵
礼仪教育是指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对学生所进行的适应社会普遍认知的礼仪规范,把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内化为个体的礼仪品质、自觉的礼仪意识和良好的礼仪习惯的教育过程。
二、礼仪教育的内容
1.礼仪道德教育
中华礼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讲究内外兼修。不仅言谈举止等外显行为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而且内在还要有深厚的道德基础。可见,道德境界是礼仪行为的原动力和根基。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就越重视礼仪,全民的礼仪水准也越高。就个人而言,礼仪是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交中的外在表现。
2.礼仪习惯养成
礼仪规范、礼仪程序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礼仪往往表现为一些规矩和习惯。在“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链条上,大学生应自觉地用良好行为习惯去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不断提升礼仪修养水平,在良性循环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3.礼仪审美培养
遵循礼仪在客观上具有引起人们愉悦感等情感反映的属性,因而具有美的价值。礼仪注重形象和形式的美。任何礼仪规范都包含审美要求,反映着人类共同的审美情趣和欣赏习惯。良好的礼仪形象能使人感到完美,并产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进而引起交往对象的理解、认同、帮助和支持,获得交往的成功。
三、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使学生知仪懂礼
“德辉动于内,礼发诸外”。道德是礼的纲领,礼是道德的具象,是道德在人身上的体现。目前,礼仪课上教师往往侧重“仪”的讲授、训练。“礼者敬人也”,“仪”是“礼”的功体,是表达“礼”的形式。如果礼仪教学仅仅关注微笑要露出几颗牙齿、如何举手投足、怎样打造个人形象等形式的内容,那必然是肤浅的表面文章。如果礼仪教学不能触及人的心灵,唤醒内心的德,不仅学生对这些课程不能倾情投入,而且折损了礼仪应有的价值。所以,我们强调礼仪要和修身、立德联系起来,主张礼仪教学既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既能在“仪”的层面操作,更要充分感悟“礼”的内涵。史学界泰斗钱穆先生认为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首先,通过礼仪教学,学习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情怀,才能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其次,礼仪有五千年灿烂的历史,充分挖掘其中的宝贵资源为礼仪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2.以实践教学为依托,知行合一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学才有成果和意义。礼仪课程是实操性很强的学科,根据这一特点布置教学任务和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参与不仅能够增加课程的趣味性,而且避免抽象空谈,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古人说:“礼者,履也。”知和行互为依存,缺一不可。礼仪课的目标是贴近大学生日常的衣、食、住、行,契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增强礼仪教育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努力将礼仪知识转化为良好的习惯与自觉的行为。
在教学中我们曾尝试安排“知行合一板块”,专门用于和学生探讨孝道、诚信、礼让、公德、尊师重道、责任义务等话题,结合生活实际发起倡导,促其行动。当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了演礼的意识,他们的行为就会逐渐升华。我们惊喜地发现,经由实践,学生往往会把课堂上的礼仪知识内化为意识、行为、习惯甚至道德品质。
此外,我们建议职业院校开设的诸如“服务礼仪”、“商务礼仪”等各种职业礼仪课程,也应注重大学生身体力行地提升个人修养,只有在接受礼仪教育的过程中将礼仪知识内化为气质、涵养德性、知行合一,未来在职场上才能够真正地尊重服务对象和交往对象。
3.以礼仪主题活动为载体,鼓励学生参与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提高礼仪修养要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寓教育于实践活动中。个体既要作为礼仪教育成果的受益者,又要成为整个礼仪教育过程的参与者。各高校的相关部门应组织“文明礼貌周”、“礼仪风采大赛”、“美在校园摄影展”等系列活动,将礼仪的课堂从教室扩展到校园,甚至社会。用这些活动树立身边的榜样,激励行动,增长见识,拓展能力,检验和巩固学习的成果。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搜狐教育频道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其中56.8%的人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社会化不足,仍然单纯幼稚,对实际工作不适应。高校在相关的活动过程中,指导大学生如何进行面试、如何适应不同行业的规则、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和礼仪修养水平,引导大学生对社会形成立体的认识,对自身的能力做出合理的评价,为促进大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奠定基础。
4.发挥校园仪式典礼的感染作用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加强途径
一、礼仪的内涵
《左传》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是安邦治国之本。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论语・颜渊》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礼仪是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礼记・曲礼》曰:“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可见礼仪是促进人际和谐的助推器。管子强调:“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见礼仪是立国兴邦的精神之本。
先人圣哲们关于“礼”的精辟论述深刻揭示了传统礼仪的精神内涵。由此观之,礼仪是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安身立命、治世教民、礼尚往来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
二、礼仪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转变,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人生旅途中的必修课。加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懂得如何称呼、介绍和问候,懂得如何着装、怎样待人接物,懂得同各种文化人打交道,在不同场合充满自信地与人交往,既能满足大学生走向职场的需要,又能促进大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更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知书达礼是优秀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礼仪作为一种非法律的社会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个人的内心信念维持的,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必须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礼仪修养。一些大学生公共场合服饰不当、语言粗俗、行为失范,人际交往不讲诚信,求职面试不懂规则,等等,损害了大学生的社会形象,制约了大学生的发展空间,究其原因是缺乏必要的礼仪知识和礼仪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指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严格按照礼仪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显得尤为迫切。应教育引导大学生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在的礼仪形式有机结合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尚道德素质的当代大学生。
三、高职院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的途径
1.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吸收国际礼仪经验。
中国礼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取之不尽,是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生动教材。古人的礼仪教育从启蒙时期就开始了,《三字经》、《弟子规》、《童蒙训》、《孝经》等启蒙读物中关于修身养德、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占很大的篇幅。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借鉴国外的礼仪经验,不仅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礼仪修养,而且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大学生国际交往的能力。日本和韩国十分重视员工的礼仪和修养,把礼仪和修养提到直接关系到企业兴衰和存亡的高度。
2.加强教师礼仪修养,礼仪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礼仪教育应纳入大学生“两课”教育系统,使大学生系统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国立联合大学的教育效果来看,接受系统礼仪知识教育的学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礼仪教育属于德育范畴,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未开设专门的礼仪修养课,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礼仪修养缺乏认识,更没有礼仪实践意识,影响大学生的就业、人际交往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礼仪教育必须纳入课堂教育。高职院校应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新形势,不断完善学校德育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礼仪教学和研究的师资队伍,为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教育提供师资保证。
3.家庭、社会、学校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
首先,家庭是教育的起点,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延伸。家长要从小教育子女了解并遵从社会礼仪规范,讲礼节,懂礼貌,以礼待人,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家长也要做好表率,率先垂范,一个讲求礼仪的家庭,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遵守礼仪的人。
其次,社会要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制定必要的礼仪规范制度,发展健康的社会舆论,形成良好的遵守礼仪的社会环境,让大学生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习惯。
最后,学校是精神文明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礼仪修养的主要场所,要把礼仪教育引进课堂,并贯穿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全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礼仪教育体系。
这样,家庭、社会、学校三方合力,必然能营造一个良好的礼仪氛围,有利于大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
4.开展生动活泼的礼仪文化实践活动。
人的行为是一个从动机到效果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大学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是时代的必然要求。礼仪教育要取得成效,就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与学生的未来职业相结合,与校园文化相结合,让学生在各种社会实践中理解礼仪知识和规范。如举办辩论赛、演讲赛、职业礼仪大赛、小品、礼仪专家学者讲座等,弘扬文明礼貌之风,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礼仪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不断积累礼仪实践经验,展示礼仪魅力,彰显大学生的时代风范。
参考文献:
[1]金正昆.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关键词] 礼仪实践;礼仪认知;礼仪行为;弥合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43-03
一 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孔子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礼在当代社会依然具有特别的重要性。社会中的人们需要维持融洽的人际关系,其前提必须包含着相互尊重,即讲究礼貌礼仪。大学生是当代优秀青年群体的代表,是当代先进文化的承载者,是未来参与社会实践和国际交往的主力,注重礼貌礼仪和讲究修养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在我国当前,大学生礼仪实际行为的低水平与社会对大学生礼仪素养高层次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矛盾,这种状况颇令教育者感到担忧。
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在与学生的深度接触中,根据社交场合(或者对象)的不同,发现大学生的礼仪行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类问题:(1)公众场所。公共场所是公众集聚的地方,人们需要遵守公众规范才可避免混乱,形成秩序。如在大学食堂内,就经常发生大学生插队打饭行为,以及对于食堂工作人员的不尊重等行为。(2)家庭内部。年轻人相比于父母而言,能够更加迅速接受新事物,同时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家庭内部,子女对于父母的反哺现象已经形成共识。这很容易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一种偏执的认识,即他们相比于父母,走在社会的更前沿,他们的能力也已经超出父母,从而在与父母的日常交际中表现出不尊重,例如在电话沟通时经常表现出急躁,会打断父母的话并不愿意与父母沟通。(3)教学场所。大学生在教学场所经常接触到教师与教管人员,他们的不礼貌行为通常表现在课堂上不尊敬师长,随意接打手机,迟到早退现象司空见惯等,并可能发生恶意的言语或身体碰撞。(4)对待异性。由于身体的年龄差异以及高中阶段过度强调文化课程学习等原因,青年群体在高中阶段与女生接触受到较多的限制。在踏入大学校园后,这种限制被一种更加开放的性别氛围所代替。对待异性的基本礼貌是大方和把握分寸,这需要学生在对待异性时能够坦荡地接受对方的好意,并诚恳地回报谢意,同时不要过于亲昵,让人产生误会。但是,刚入学的大学生在对待异性方面往往缺乏经验,难以把握尺度。(5)对待自己。大学生群体特别注重追求个性,经常在外在形象方面肆意追求时尚,因此,经常出现穿着不得体现象,如女生穿着可能过于暴露,男生则可能会穿着奇装异服或者将头发染成各种颜色。
二 大学生礼仪教育中的断裂
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学者们近年来已经展开相关的探索。李瑛认为,造成大学生礼仪礼节失落的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家庭与教育制度;另一个是高校教育、管理。李艳认为礼仪知识匮乏、礼仪意识淡薄等则是重要原因。相对而言,康小莉的研究则更加深入,其研究指出造成当代大学生礼仪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教育体制不合理,致使中小学校和家庭礼仪教育缺位;(2)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使社会对人们的一些观念和行为失束,导致大学生失去礼仪;(3)高等学校的决策、管理部门对礼仪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大学生礼仪教育处于无序状态;(4)大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叛逆、排斥,使其缺失了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和礼仪行为的基础;(5)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中人自由和个性张扬的盲目崇拜,使其从根本上排斥了礼仪的核心思想。应该说上述研究均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角度对大学生礼仪教育问题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但是对其进一步分析并结合笔者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笔者得出结论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礼仪认知的不足。礼仪认知,解决的是行为人在思想上具体明确、认识什么是文明与不文明,什么是礼貌和不礼貌,为什么要讲文明讲礼貌,如何讲文明讲礼貌,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坚决反对的……做到应知得知,扫除愚昧、摒弃庸俗。大学生在礼仪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礼仪知识储备的不足。我国的教育体制在政策上对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特别重视,但是处于转轨阶段的中小学教育仍然十分偏重应试教育,与此相应,应试教育模式与考试制度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衡量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仍倚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尽管文化教育与礼仪教育在总体上趋于一致而并非相互冲突,但是从学期阶段甚至到大学阶段一直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轻视学生的“德”考,学生做人的礼仪知识传授和礼仪规范行为极易被忽视,使学生的礼仪修养并没有随着文化知识的增长而同步增长,以至于升入大学后仍然有诸多不够文明、缺乏礼仪修养的行为。(2)礼仪意识淡漠。大学生礼仪意识淡漠主要表现在对礼仪修养不够重视与对不同场合的礼仪缺乏清晰的判断。大学生在主观上难以意识到自身礼仪知识的匮乏,礼仪素养的欠缺。大学生虽然主要生活在校园中,但是在经过大学教育后将会被编织进复杂的社会交往中,能否树立积极的个人形象,建立自己的社会资本,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个人良好的礼仪素养是建立社会资本的必备且极其重要的素质,大学生对这一重要性显然认识不够。此外,在求职过程中,大学生比较重视考试成绩和能力面试,而在礼仪方面,除了对于着装、发型等外表方面比较注重以外,对礼貌等内在修养方面不够在意。一般的交际礼仪主要包括公共礼貌礼仪、求职就业礼仪、职业礼貌礼仪等,大学生往往不能根据交际场所以及交际对象的不同,对交际礼仪把握得恰到好处,或者是不能意识各种场所之间的差异,或者是礼仪过度。例如,将求职礼仪用于与师长之间的时常交往,就显得有点礼仪过度了。
第二,礼仪活动的缺乏。大学生主要生活在校园中,与校园外部的社会接触较少,宥于有限的活动空间,大学生所能参与的社交场合、接触的社交对象比较有限。尽管近年来,大学在培养学生礼仪修养方面采取了少量举措,在开展的形式上也有所拓展,例如,开设兴趣班,开展辩论赛,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等展示名人修养轶事,聘请礼仪专家学者举办礼仪讲座等,但是不难看出,在诸多形式的教育活动中,存在以下弊端:(1)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参与多是一种被动式参与,而非主动式参与。比如,在开展礼仪相关的辩论赛中,参赛学生之目的在于辩论或获奖,而不是集中于礼仪知识与礼仪行动;学生参赛会按照比赛规制,各学院各派出一支代表队等。(2)部分学生参与而非全体参与。仍以与礼仪相关的辩论赛为例,直接参与其中的只有辩论赛的辩手们,在我院组织的一次辩论赛中,一个学院仅会出一个队伍,人数仅为3~5人之间,占学院学生数总数的1%以下;而在学院级的辩论赛中,大约会在8~12个队伍之间,直接参与人数在24~60人之间。间接参与的学生数要远远多于直接参与的学生数,比如参与组织比赛的学生会干部,观众等,约在200~300人,占学院总数的20%左右。即使如此,在一些理工科院校中,以理、工科为学科主要研究方向的二级学院无论是组织的频率上,还是学生参与的比例上,一般都会小于上述比例。
第三,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礼仪认识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主要体现在礼仪认知。就其本质而言,礼仪礼貌决不是一种简单的孤立的言行问题,而是大学生内在的道德修养与文化素质问题。即便解决了使大学生的礼仪认知问题,要想让大学生在礼仪行为层面得到落实,仍然是较为困难的。礼仪行为养成的困难主要在于:(1)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其日常行为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其中的不礼貌行为习惯的改变会异常困难;(2)大学生在入学后,在教学过程中接受的礼仪知识有时还没有来得及被内化即已被淡忘,同时由于部分大学生的自律性较差,知而不行也会阻碍礼仪行为的养成。
三 断裂的弥合:礼仪实践
古代哲学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教育家陶行知却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在我们认知与行为的不同阶段,在知与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完成了知与行的统一。如果只教不育 、只说不做不练,那么礼仪行为将最终无法落到实处;如果没有基础的礼仪认知作为指导,礼仪行为便成了无源之水,或者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若能使文明礼貌教育的理论认知与行为养成两个方面有机地弥合起来,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么,如何弥合这二者之间的断裂呢?礼仪实践是弥合礼仪认知与礼仪行动的一剂良方。何为礼仪实践呢? 应该如何践行呢?
礼仪实践指的是大学生根据社交对象和社交场所的差异,将礼仪认知付之实践并将其内化并最终养成礼仪行为的过程。根据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目的,大体上可从以下三方面的实践入手,从而实现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的有效弥合。
1 个人社交礼仪实践
个人社交礼仪是指个人在参加人际交往中自身礼仪规范和行为举止要求,也是个人文化、品德、思想修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发展自我、体现自我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个人社交礼仪实践方面,需要遵循“仪容端正,服饰得体,举止从容”的路径逐步提高和深入。仪容,是包括仪表容貌、个人发饰、面容以及人体所有未被服饰遮掩等之类的总称。虽然不建议改变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自然形体,但是对于形体的修饰则是在一定程度上鼓励通过努力去实践。服饰可以说是服饰穿着、饰品佩带的二者统一。适当的服饰搭配不仅可以得体大方,更是能够遮丑扬美,进而通过服饰体现个人更佳的形象气质。服饰得体需要从仪容端正入手,逐步提高和深入。举止,是指人体的动作和表情,是人体静态与动态的造型。在重要性上,优雅的举止远远要高于形体服饰之美,从而将个人的气质形象彰显到极致。无论是在大学生教学的课堂内,还是在宿舍以外的其他生活场景中,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原初定位,不断地在个人社交礼仪方面去尝试,从而不断修正并最终为自身准确定位,既是大学生社交礼仪实践的目的,也是其社交礼仪水平提高的必然措施。
2 面试礼仪实践
当前,工作单位招收员工一般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面试部分则是面试人与面试官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表现不善则可能直接导致面试失败。面试礼仪的要点在于:提前到场,面带微笑,谦和热情,适当的无声语言。面试礼仪看似简单,似乎通过面试前的突击即可解决,事实则不然。面试礼仪的有效实践是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次的大学生社团面试和模拟面试来实现。在大学校园内部,有各类学生社团,社团在招聘新人入团时通常会举行面试,但是大学生对在参与过程存在的问题不够重视,因而其效果略差。大四时,大学生即将面临各种面试,为了增加录用的机会,建议大学的二级学院和学生社团可以举行各种模拟面试,以通过再现面试真实场景的方式,增加学生对面试礼仪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的实践。同时,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往往会多次参加面试,前次的面试可以为后续的面试提供有效经验,但是需要在面试结束后及时总结。在各种方式的“面试”过程中,o导员或者礼仪教师的参与会使礼仪实践达到更好的礼仪教育效果。
3 职业礼仪实践
学习和掌握职业礼仪是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主要实践,其在职业操守中主要表现为言谈举止和行为规范。大学生尚未正式参加工作,而是处于职业准备状态,学习、掌握和运用职业礼仪显得犹为必要。那么,既然尚未正式工作,职业礼仪如何实践呢?其渠道大致有二,一为礼仪模拟,即根据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和职业定位,适当举办职业礼仪模拟活动,从而在模拟实践中学习、掌握和运用职业礼仪;二为职业实习,多数大学在学生毕业前,或学校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或是学生通过自身资源获得实习机会。实习是正式工作前的重要阶段,这是在完全真实的场景中职业礼仪实践。无论是礼仪模拟还是职业实习,两种实践活动都是学生礼仪认知的真实实践。在这一阶段,行则是知之始了,从“行动”中获取的“知”又高于学生直接从学校礼仪教育活动中所获取的“知”,并将在正式参加工作后将这种“知”付之实践,为学生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梳理既有的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结合数年的大学生教育经验,我们认为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是目前大学生礼仪行为未能养成的主要原因。为了弥合这一断裂,笔者认为礼仪实践可有效地弥合大学生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之间的断裂。具体表现在:礼仪实践既可以将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学得的礼仪知识转变为礼仪行为,是礼仪行为养成的必然阶段,又可以深化大学生的礼仪认知并进一步付之礼仪的实际行动。但诚如已有学者所指出的,加强青少年的文明礼貌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文明礼貌素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不是抓一阵子、做几个报告、开几次座谈会、搞几场活动就能奏效的。实际上,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应该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中,只是在大学生的不同年级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已。具体在大学生的不同阶段,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实施礼仪认知与礼仪行为教育并将二者通过礼仪实践弥合起来,则正是学校应该努力的方向,为社会输送的不仅是专业合格更是礼仪标榜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萍.大学生的基本礼貌常识[J].道德与文明,1994(4).
[2]李瑛.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礼貌礼仪教育[J].绿色视野,2013(2).
[3]李艳.当代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的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5(6).
[4]陶行知.行是知之始[A],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5]郭华,孔江联.现代大学生职业礼仪与实践活动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08).
【关键词】高校;教师;礼仪修养;教育教学
1前言
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体现;修养是人们在思想、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一种品质和能力。高校教师作为高层次教育人才,不仅要道德高尚、知识渊博、身心健康,而且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渊博学识、创新能力及个人魅力等,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教师的精神面貌、礼仪修养及价值取向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内涵
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礼貌、礼节及所持的仪表、仪容、仪态。笔者认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应包括以下几点:
2.1良好的职业道德
礼仪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要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必须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具体表现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言传身教;追求新知,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增强大局意识、主人翁意识和服务意识。
2.2端庄的仪表仪容
仪表仪容是教师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教育因素,它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知识水平、品德情操、身份地位等。高校教师必须了解和懂得着装的基本原则。一般来说,高校教师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时,不论其服装质量、新旧程度,首先,要整洁、大方,要根据年龄、体型、肤色、时间、地点、场合选择符合个人气质的服装。其次,男教师出入正式场合穿着西装时,要遵循“三色原则”,上衣、衬衫、领带、裤子、鞋袜、包等颜色不宜超过三种,切忌着短裤、吊带、背心、拖鞋等出入教学或办公场合。
2.3儒雅的言谈举止
言谈举止是人与人之间思想表达、情感传递的重要方式。语言表达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良好的语言修养应是高校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表述清楚、音量适当、语气语调适宜、适度表现幽默。
2.4礼貌的交际方式
礼仪作为行为准则和规范,其核心是“尊重”。高校教师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尊重”对方。与学生相处时,要亲疏适宜、远近有度。对待学生要如子、如亲、如友,要尊重、关心、爱护、理解、宽容学生,同时在学生面前要保持老师应有的尊严,做到庄重自尊。与同事相处时,贵在和谐,要积极主动地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坦然面对领导的批评;同事之间交往重在礼貌谦让,宽容友善,相互尊重,真诚以待。
2.5规范的日常行为
平常在校园里,教师随便一些虽能理解但不可失礼,因为教师的身份规范着教师的言行。然而有的教师在公共场合过于随便,如上课看手机玩微信,与学生座谈时旁若无人地抽烟,时不时还夹杂着一些不文明的用语等,均会给学生造成不好影响。所以作为高校教师在任何场合都应自觉地保持良好的礼仪修养,待人接物诚恳而温和,举止态度谦恭而自信,这样,方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
3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礼仪修养的重要性
3.1帮助教师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很多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他们第一次接触教师时,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表仪容、言谈举止,在一定程度上主观地为该老师定位。教师整洁的仪容、大方的仪态、恰当的言谈和得体的服饰会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正面的教师形象,从而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偏爱某一学科、喜欢某一老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第一堂课的影响。当学生认可了教师良好的外在形象和不凡的内在修养后,他们会更喜欢该教师,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有利于树立学生的形象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虽然大学生的价值标准、审美标准已经基本形成,但当代大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个性独立、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善于展现自我、易于接受新事物。高校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的自我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教师所展现出的良好的外在形象、优雅的言谈举止、丰富的知识底蕴、崇高的职业道德,会吸引学生模仿,从而形成自身的形象定位。
3.3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然大方、庄重得体的着装和言行举止向学生传递有效信息,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学习中。穿着朴素、举止端庄、谈吐儒雅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建立威信,这样的课堂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从而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反之,不注意个人仪表仪容、形象欠佳的教师,不容易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甚至会成为学生茶余饭后议论的对象,严重的还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3.4构建文明校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礼仪不仅是个人修养和素质的表现,而且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标志,更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道德风尚的体现。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人们借助礼仪表达对彼此的尊重与友好,可以弱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促进社会和谐。高校教师作为高校校园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其良好的礼仪修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精神文明的外在表现,可以带动大学生自觉习礼,促进文明礼让、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的形成,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途径
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还要有必要的设施和手段做保证,更需要有一个和谐的氛围。因此,必须积极行动,切实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
4.1提升高校教师礼仪修养认识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礼仪意识,高校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礼仪修养不仅是教师自尊自律的基本要求,影响教师本身的事业发展以及自我实现,而且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这样,学习者会在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把学习教师礼仪变成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行为,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最终成为一种自然流露,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风范。其次,加强对道德理论的学习。提高高校教师的道德理论水平,是指导其礼仪修养的重要理论依据,也是高校教师传承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4.2严格高校教师准入制度
首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严把高校教师质量关、强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教师行为规范准则,将教师礼仪列入其中,并使其制度化,引导高校教师规范自己的仪表仪容和言谈举止.其次,强化个人礼仪修养的学习和训练。将礼仪学习纳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课程中,通过学习基本知识、配以具体训练,使其具备基本的礼仪修养。再次,全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相关政策维护、保障高校教师的权益,使高校教师形成较高的职业自豪感和工作幸福感,将加深教师形象塑造与礼仪修养内化为自身的动力。
4.3加强高校教师礼仪培训
首先,将教师礼仪纳入高校招聘的考察范围。这就要求学校既重视应聘者的专业知识又重视其礼仪修养,以此保证高校招聘到专业知识扎实、礼仪修养良好的双优教师。其次,将教师礼仪纳入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领导应将教师礼仪素质的培养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师的具体情况,定期、不定期开展礼仪培训、礼仪实践和礼仪辅导等。同时,对教师职业道德和礼仪行为进行评估,将其列入教师年终考核的指标范围,使之制度化与终身化。再次,创造良好的全员礼仪环境。高校要制定规章制度规范师生员工的基本形象和言行举止,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在教室、楼梯、走廊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方张贴文明礼貌用语、宣传标语等,在一些重要入口处安放镜子,让师生随时关注自己的仪容、仪表。
4.4培养高素质的礼仪教师队伍
名师出高徒,教师的素质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礼仪教育也是如此。礼仪教育涉及到心理、形象、语言、体态、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和技能,要求礼仪教师具备厚实的专业功底,广博的知识面,熟知各种礼仪规范操作及科学的训练方式。礼仪教师形象好,审美能力强,语言表述风趣,富有人格魅力,这样的教师一出现在学生面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说服力。所以,作为礼仪教师,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在课堂内外营造一种文明的氛围,以自己的一举一动来实际诠释良好礼仪规范的教育价值和无穷魅力。在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当教师文明优雅的口语与体态语、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有机的融为一体时,就会构成和谐的课堂教学整体旋律,弹拨出教书育人的最美乐章,这也是一名教师驾驭事业走向成功的基石。
4.5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和氛围
如今的大学校园,已过多的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在文明礼仪方面,不仅没有为人师表,反而成了反面教材。比如上课不注意形象,不修边幅,蓬头垢面,出口成“脏”,着奇装异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整体形象和教学效果。因此,各高校都应出台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规章制度,以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和氛围。高校应配备完善的硬件设施,比如垃圾箱、标示牌等,时时提醒大家注意卫生,打造清洁优美的自然环境,各种文明规范随处可见。总之,要让礼仪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让师生在其中耳濡目染,以达到环境育人的要求和效果。
5结语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人格魅力的重要因素,是外在形象、内在素质的综合表现。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成长,在深入认识和理解高校教师礼仪修养的内涵和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层面的规范要求和高校教师自身的反思改进,高校教师队伍的礼仪修养会有较大程度提高,从而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好的为教育工作服务,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玉萍.现代礼仪实务教程[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李欣,杨德利.浅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J].学理论,2014(5).
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教育厅的号召,深入学习《江苏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礼仪规范》,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着力提升学生自身的文明礼仪素养,使他们都能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八礼四仪”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主题:
学“八礼四仪” 传递文明正能量
二、活动时间: 2015年2月——2015年12月
三、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八礼四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成为八礼四仪教育宣传和示范的窗口,学生成为八礼四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西小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为创建美丽校园,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四、活动具体安排:
(一)“八礼四仪” 专题宣传活动
1、开展“八礼四仪”宣传活动。
组织广大学生认真阅读“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利用队课、班会、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等契机加强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想、有所悟,从而真正理解
“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
2、“八礼四仪”齐诵读活动。
利用我校早读、“午间阅读”的时间,带领学生一起诵读“八礼四仪”的具体内容,争取每一位学生都能熟记于心,将“八礼四仪”的内涵真正融入到自身的价值观中去。
(二)“八礼四仪”征文评选活动。
推荐有关弘扬“八礼四仪”的优秀文章和报道,让学生结合自身体验用文字来传达对“八礼四仪”的理解;用文字来赞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文字来编织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的美好希望,并在此次基础上评选出获奖选手,获奖文章将在每周五红领巾广播“美文欣赏”栏目播出。
(三)“八礼四仪”手抄报评选活动。
1、 在组织学生“知礼仪”的基础上,我校将举行一次“八礼四仪”手抄报评选活动。让学生动笔来描绘心中的“礼仪”,描绘中华礼仪之邦的宏伟蓝图;同时通过评选来让学生选出身边最美的“八礼四仪”好少年。
2 、手抄报进行张贴宣传。以此来带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和家长的热情,将学礼仪的号角传递到家庭中去。
(四)“我是最美礼仪使者”评选活动。
号召广大学生争当“我是最美礼仪使者”,积极倡导学生自己在家、在社区等,开展“文明礼仪”主题宣讲活动,使周边的人都能了解”八礼四仪“的主要内容以及“礼仪“的重要性,从而在各班选出“礼仪之星”。
(五)“八礼四仪”主题队会活动
十月份,全校师生认真举行一次“八礼四仪”主题队会活动。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来谈谈“学礼仪”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变化,畅谈对“八礼四仪”的认识和感触,将本次活动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去。
五、评选表彰: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由校长室牵头,教导处和少先队大队部联合组织。届时,将组织专业老师对征文参赛作品进行评奖,对获奖学生及指导老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推荐部分优秀作品投稿;对获得“礼仪之星”的学生进行颁奖鼓励。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希望各班主任、各班级认真执行本次主题活动的相关事宜,争取以此为契机,号召学生“学礼仪”,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学生。
2、精心组织、注重实效。各班主任要根据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专题阅读,撰写优秀文章,参加征文比赛。要围绕活动主题,有机整合学校其他德育活动,开展富有新意、有创造性、深受学生喜爱的主题活动,促进活动内涵进一步深化。
一、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传统的性别歧视观念
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传统文化中男强女弱、男尊女卑在现代职场中的体现。几千年以来,女性的传统标准形象是“贤妻良母”,女性的社会价值往往通过家庭贡献来体现。这造成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对女性社会参与的排斥,导致对女性职业能力的歧视和就业范围的狭窄。
2.招聘单位追求用人成本的最小化
女性依法享有孕产期的工资待遇,这期间却不能为单位创造价值。很多用人单位认为女性在结婚产子之后,将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方面,工作积极性会下降。有的招聘单位或明或暗的只招男生,即使有的单位招聘女生,又附加了身材、面貌等非职业条件,导致很多女大学生就业受挫。
3.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
目前,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服务职能欠缺。其次,专业的高素质的就业指导教师较少,一般的就业指导往往通过课堂和讲座进行,效果不显著。第三,就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突出。不少高校的就业指导主要在大学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在其它年级很少进行。
4.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过于看重学习成绩而忽略就业能力的培养,导致综合素质偏低、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实践与创新能力较弱,就业竞争力不够;有些女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单位的层次、工作待遇、工作地点都很讲究,认为只有到事业、机关单位才算就业,过看重“初次就业”,片面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导致就业渠道狭窄。
二、当前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不足
对于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当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和专业教师层面,存在单一化的特点。且通常情况下,学校的就业指导仅仅关注就业形势的分析、招聘信息的、就业政策的宣传等表层工作,且多面向毕业年级开展;没有切实促进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措施。专业教师的指导往往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这虽然可以改变学生的就业思想,却不能有效促成就业能力的提高。因为能力的提升,不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更需要在实践操作中逐步提高。要切实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三、培养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多元化措施
1.培养过程的多元化
当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鲜明的季节性,往往集中在临毕业的最后一学年。其实,就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大一刚入校的新生,带有高中时代的奋斗惯性,也怀揣着远大的奋斗目标和美好的职业理想。这时候是就对女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规划的最佳时机。学校要引导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分析自已的人格、兴趣和特长,弄清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从而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做好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职业理想的引导和动力作用,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制定每学期、每学年的修学计划、考试计划和能力培养计划,让学生知道在大学时期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和成长任务。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和监督机制,帮助学生朝着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奋斗。
2.培养内容的多元化
当前对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多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就业招聘往往从面试开始,在短短十几分钟的面试中,招聘单位无从深入了解求职者的专业技能,更多关注的是求职者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从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出发,立足女大学生的性别优势,着重培养其文明礼仪、形象设计、沟通表达、人际交往和求职面试等方面的能力。具体来说,文明礼仪方面:职场着装礼仪,仪表礼仪(微笑、体态、手势),电话礼仪,交往礼仪(介绍、握手、就餐、引领)等;形象设计方面:发型、化妆、服装款式、饰品配件等;沟通表达方面:是否具备倾听能力,表达是否富有实质内容,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规范,表情、眼神等肢体语言是否富有影响力;人际交往方面:和重要人物的交往,和陌生人的交往,和异性的交往等;求职面试方面:搜索就业信息的能力、编写求职简历的能力、参加面试招聘的能力。
3.培养方式的多元化
现有的女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往往通过政策宣讲和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识,却不能有效提升就业能力。为突出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实践性,我们可以借鉴情境式教学、团体心理辅导和体验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情境式教学法,是一种充分利用形象、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对于女大学生文明礼仪、形象设计能力的培养,可以课堂讲授法为主、情境训练为辅的方式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是通过群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的助人过程。对于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辅导、情境训练的形式开展。体验式教学是一种通过创造实际的或可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建构知识、体验情感、生成意义,最终发展能力的教学形式。这种形式适用于求职面试能力的培养。
4.培养主体的多元化
当前的就业指导往往由就业指导中心和专业教师实施,辅导员参与较少。鉴于第一课堂在能力培养方面的劣势,可以发挥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的优势,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和素质培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内外学术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巩固、拓展,构建健全的素质拓展体系。
总之,培养女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需要我们多元化的思维方式,系统化地进行。需要贯穿女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每个阶段,需要我们不断丰富就业能力的培养内容,需要我们创新借鉴新的培养方式,需要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通力合作。
参考文献:
\[1\]边勃,杨宇.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1):191-192.
\[2\]王多慈,夏勇.浅谈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7-2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礼仪课程;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48-02
中国的礼仪教育是由春秋时期的孔子开创的。正所谓“不学礼,无以立”,至此,“礼治”成为了思想教育中的核心内容被确立了下来,对于后世教育体系的延伸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礼仪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在内容上有所变化,但是,礼仪的内涵并没有发生变化。礼学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按照自身的规律演化着,并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的礼仪文化被世界瞩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要树立大国形象,就首先要在礼仪上成为世界的典范。那么,将礼仪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渗透,深入探讨礼仪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功能,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非常必要的。
一、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礼仪的界定
从目前的教育实践来看,关于“礼”和“礼仪”的概念界定是有所不同的,但是在通常情况下却被通用,从而导致了学生对于“礼”和“礼仪”的理解总是会相互混淆。人类具有社会性,那么为了维护社会关系,在行为上就要按照一定的规范来约束自己。约束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因此,在人类的道德行为上,礼是最高的准则。纵观中国历史,礼在中国对于中国社会政治的发展,伦理道德规范的制定,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礼仪则是“礼”这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化表达模式,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礼节和仪式,甚至于言谈举止以及民族风俗等也被划归到礼仪的当中。在社交活动中,礼仪是人际交往中所施行的礼节。如果从民族风俗的角度来研究,一种理解在一个民族延续下来,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仪式。可见,从礼仪中可以体现人的修养,也是人的道德行为准则。礼仪与道德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礼仪是道德思想的外化,将内在的道德通过外在的行为表达出来。
(二)开设礼仪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教育可以提高德育效果。思想政治教学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礼仪教育则可以加强校风建设,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实践中。实施礼仪教育,可以建立起校园和谐关系,德育教育则会净化校园空气,以杜绝校园中的不文明、不守礼的现象。
2.礼仪教育可以通过德育教育来实现。学校教育不仅仅是课程教育,而是要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具有优良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德育教育方面,如果在校园中形成一个素质教育氛围,将利益教育融入其中,就能够实现明显的教育效果。礼仪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内在的道德素养的形成,而且还能够确保学生养成礼仪行为习惯,成为了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价值观的载体。礼仪可以让学生学会尊重,从而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礼仪可以促进学生高标准审美趣味的形成,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在其他的社会环境中,礼仪习惯的形成,都会使学生的自信心提升。
(三)礼仪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礼仪课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功能。礼仪是一种行为规范,也是建立在道德规范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引导和启发,能够将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规范的方向上来。实施礼仪课程教育,就是要将其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待人接物要谦逊有礼,言谈举止要落落大方,懂得尊重他人。也就是说,礼仪课程注重的是行为上要符合道德规范,为思想道德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正所谓“以礼引德”,通过礼仪的引导,以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能够提高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的判断力。
2.礼仪教育是德育养成的途径。礼仪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在为人处事上具备一定的修养。礼仪是道德教育的先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获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以礼仪教育为先,从这个角度展开德育教育,以使受教育的学生成为高尚的人、纯洁的人。
3.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思想道德是一个人的内在素养,而礼仪具有载体的功能,使内在的思想道德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在我们看来,道德属于人的精神素养,如果仅仅采取说教的方式,不但缺乏说服力,而且抽象、晦涩、难懂,思想政治教育也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将礼仪教育作为载体,做到育德于礼,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和礼仪课程的有机结合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
按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更为注重思想观念的灌输,或者是注重原理性解剖,将抽象的理论进行讲解,从知识层面加以解释,导致了学生宛如在听知识理论课,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熟记于心,却无法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将礼仪引入其中,可以使原本抽象的课程更为形象生动。尤其是在理论讲解上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的教化。礼仪是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需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以礼仪教育得以实现。礼仪是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就要遵守各项礼仪,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为了加深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就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通过礼仪的实行表达出来,让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以理性认识的方式来理解,通过感性的认识来不断地丰富。为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理解,还要引导学生收集自己生活中的相关材料,让抽象的理论知识落到实处。
(二)将礼仪课程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学生的内涵
礼仪教育涵盖面很广,从音容笑貌到言谈举止,从穿衣打扮到为人处事,关乎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都涉及到礼仪的各项元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与思想内涵的一门课程,与利益教育相得益彰。将思想政治理论通过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使抽象的理论以礼仪的方式表达出来,更为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为容易被接受和理解。礼仪教育更贴近实际,是因为礼仪是按照行为规范来做,与抽象的理论相比较,礼仪是在日常生活中表达出来的,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实施教育。将礼仪规范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外在气质,也可以培养内在的思想政治修养,以实现自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自身素质是内在的实力,外在的气质则可以形成强大的“磁场”,当一名学生的精神素养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气质。
(三)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中,礼仪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学生实施传统的利益教育,在于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引导学生产生自我约束能力,能够自觉地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华民俗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冲击,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融入利益教育,让学生从民族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对不良社会思潮的抵抗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课程,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课是否有成效,与礼仪教育引入其中的探索存在着直接的关系。礼仪文化,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社会的历史继承性,将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中,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推进了礼仪文化教育。
参考文献:
[1]林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引入礼仪文化教育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11).
[2]李正军,文春风.教师礼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元素[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9(02).
[3]侯伟,贾龙,秦拓.文明礼仪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4]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08.
[5]刘海波.当代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克己复礼” 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 启示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5-0015-03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文化至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和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特别是他的“克己复礼”思想,要求与人相处时,言行举止要合乎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各种规范,并以“礼”为标准,从而实现人际和谐。因此,采取辩证扬弃的态度,汲取“克己复礼”思想的精华,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一 “克己复礼”的内涵
“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是,颜渊问孔子如何是仁?子曰:“约束、克制自己,使自己在言语行动上符合‘礼’就是“仁”。有一天,都这么做了,天下人就会归附到仁德那里去了,这样做全靠自己,还能凭靠别人吗?”
“克己复礼”的中心是归仁,“仁”既是《论语》的中心思想,也是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必备的特征之一。怎么做到“仁”呢?孔子认为先要克己,“为仁由己”;后要复礼,以社会的礼制来要求约束自己的言行,这就是“仁”。孔子指出了具体的做法,那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就是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看,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听,不符合礼制的事不说,不符合礼制的事不做。
1.“克己”的内涵
对于“克己”的认识,各有不同,朱熹在《四书章句》中说:“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朱圣人将可“克”释为胜;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将“克”释为“能”,将“克己复礼”中的“己复礼”释为“自我复礼”。现代人普遍认为“克己”是对人性压制与束缚,是以群体的礼压抑个体的自由,是个体的意志对公众意志的服从,这是对“克己”的误读。这种解读的根源在于宋明理学中“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这与“论语”的本意是有所不同的。论语中“克己”更多的是指对自己的约束,以符合社会发展的“礼”作为约束的标准。因此,笔者认为这里的“克”是约束的意思。
那么“己”是指个人?抑或是自我?还是个人不合理的利益和欲望?近现代以来,对于自我的研究越发精细,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把“自我”分为了“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儒学中的“己”也涵盖了这三个部分,本能的自我,如“克己”“修己”“正己”等之中的“己”;自然的中性的自我,如“无友不如己者”“人人有贵于己者”等;道德的自我,如“得己”“立己”“在诸己”“求诸己”等。显然,“克己复礼”中的“己”不是“自我”和“超我”,而是本我中非理性的成分,即不正当的私利和过度的欲望。
综合来看,“克己”指的是约束、克制自我本身一些不正当的利益和过度的私欲。那么如何约束自己?其标准又是什么?在儒家看来,就是“礼”。
2.“复礼”的内涵
既然“礼”作为约束自己视、听、言、行的标准,那么“礼”究竟指的什么礼?“克己复礼”中的“礼”是众多研究争议焦点之一,特别是近代中国,许多思想界大家,如李泽厚、任继愈、杨荣国、匡亚明、蔡尚思等,将孔子讲的“复礼”理解为“恢复周礼”。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克己复礼”属于修身养性的道德伦理的范畴内,应从“修身之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而“复”不是所谓的返回、恢复之意,而是“实践”和“履行”的意思;“礼”是君之礼、臣之礼、父子之礼、关于一般社会成员之间的礼等,是用来体现“仁”的精神,形成秩序、和谐、稳定的理想社会的行为规范。从当时的历史条件来看,孔子说的“礼”是在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人民困苦不堪的现状的一种思考,相较他心目中社会安定、有序的西周社会,不得不说周礼确实是令人向往的。但用社会发展的眼光,“礼”既包含了“周礼”的成分,也包含在那个动荡时代求得社会的安宁稳定、秩序、和谐所必需的社会行为规范的成分。今天看来,“克己复礼”中“礼”的现实意义更像是当代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对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行为规范。
3.“仁”的内涵
孔子的全部思想都是围绕着“仁”而展开的,“仁”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仁”是一个总的道德范畴,其他的道德规范都可以视为仁的不同方面的要求。“仁”的核心是爱人,人要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从自己内心的感受出发,爱己而爱人,推己及人。在“克己复礼为仁”中,“仁”是“克己复礼”的目的,是最终归宿,离开了“仁”的指引,“克己复礼”将变得随意和盲目。而“仁”不仅仅是“仁人”,还会使整个社会回归到有序、朴实;不仅每个人到达“仁”的道德境界,也是人际和谐,世道清明的社会现状。
孔子认为“礼”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而“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由于“仁”是观念的和精神的,是不可见的,而其表现形式“礼”却是生动、具体的,缺“仁”则不“礼”,不“礼”亦非“仁”。只有通过“礼”的整合,人和人之间的矛盾才能得以化解,减少摩擦和冲突,社会等级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仁”才能得以实现。
二 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发展现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大学生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不仅影响到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成长成才,也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如今,“90后”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在世界多元文化相互交织的信息时代,大学生人际关系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1.道德意识下滑,交往双方相互认同感减弱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人们价值观念。大学生不再信奉中国传统的价值取向,他们有更多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人生价值,金钱的多少、权位的高低成为其判断成功的标准,价值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了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认可和践行。虽然大学生们都懂得基本的社会公德,也知道要诚信交往、坦诚相待,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奉行双重标准,忽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大学生道德水准的下滑,交往动机的功利化,双方或没有交往,或以利相交,交往双方的认同感降低,影响了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2.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冲突增多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是家中晴雨表,家长往往给予了他们极大地物质满足和全部的爱。在与长辈交往中,往往照顾到他们的情绪和感受,一方面养成了敢作敢为的作风,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导致他们逐渐习惯于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与人交往更多地以个人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实现为出发点,更加关注自己的感受,导致人际交往冲突增多。孔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思想正是大学生所缺少的。
3.自我约束能力差,人际矛盾激化
现在部分大学生主观意识太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感受,重视个性的张扬,但往往规则意识不强,言行过激,更缺乏自我理性约束,严重影响了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同时自己也陷入了人际冲突之中。如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马加爵案、药家鑫案,以及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等,都是缺乏理性的表现。作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法律威严、社会道德舆论的谴责,却在关键时刻不能约束、控制自己的行为,给自己、他人和社会带了巨大的危害。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约束能力较差,往往只顾自己所求,不顾及别人和集体的利益,造成对方的反感,矛盾激化。
三 “克己复礼”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克己复礼”强调通过自我道德的提升,并在交往中做到坦诚、宽容、克制、体谅,从而实现人的自身和谐和人际和谐。现在看来,不论是其思想内涵,还是其实践要求,对构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加强克己自修,学会理性控制
儒家把自我看作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个人道德的修养、人际关系的和睦、社会的和谐都离不开主体的“克己”和“自修”。因此,“克己自修”是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
首先,要克己修身。《礼记·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见,修身是做人的根本。儒家认为,要达到“仁”,就要“克己”,并要身体力行,这样才能言行合乎规范,做事合乎规矩。因此,大学生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同时,要克服人性中最消极的东西,展示最美好的东西,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次,要克己修和。相比之前,现在的大学生有了更多的交往时间,有了更广泛的社交对象,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也拥有了更强的交往能力。同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遇到了更多的利益之争,如评优、入党等,对这些利益得之则喜,反之则怒,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就是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同学、老师怀恨在心,言辞甚至行为过激,引起同学、老师间的矛盾激化,甚至造成社会悲剧。因此,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要情理交融,既要投入真诚的情感,又要懂得克制自己,不能为了私利而为所欲为。
2.加强礼仪学习,规范自己行为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到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既为人们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是社会交往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因此,在繁杂的社会交往中,懂礼、守礼就成为人们交往活动的剂。
首先,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就是说一个人想自立,必先有礼的修养。进入大学校园,大学生的交往范围更广,交往内容更加丰富,交往的方式更加多样,快节奏、高频率的交往沟通对大学生交往礼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识礼懂礼,遵礼守礼,才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加强礼仪规范学习。一方面,大学生要善于从传统礼仪思想中吸取精华,将那些仍具有普遍意义的礼仪的合理内核提炼出来,使之成为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构建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要了解和掌握现代社会对人们在礼仪方面的基本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言行要遵循相应的“规矩”。此外,要把握“德”是“礼”的实质。礼仪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更是人们内在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要推行礼、乐,必须具备“德”和“仁”。良好的仪表仪态、诚心诚意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表现的是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的人性、规范的人伦、高尚的人格等道德本质。只有把握礼仪本身所内含的道德精神和道德品质,礼仪学习才不会拘泥于形式的繁文缛节。
最后,注重实践,非礼勿行。礼仪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它的实行不仅体现在“礼”的观念上,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礼”的行为上,即通过仪态、语言、动作和活动表现出来。大学生要增强礼仪规范意识,加强学习,了解现代的种种礼仪要求,并在内心认可和接受。同时,在实践中要加强自律, 将“礼”变成行为,将“礼”变成习惯,使大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职业生活等各个领域都能懂礼受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践行“仁者爱人”,实现人际和谐
儒家的“仁”不只是个人修养问题,而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既包括了个人身心的和谐,也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大学生要以“仁爱”作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情感基础。
首先,要懂得尊重别人。孔子曰:“仁者,人也。”(《论语·雍也》)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必须要懂得尊重别人,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交往对象,不论其地位高低、身份贵贱,要善于发现交往对象的优点,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精华,从别人的缺点中看到自身的不足;要对人言行一致,真心实意,用一颗真心去感染对方,带给对方快乐。
其次,要学会爱人、助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阐述了“仁”的本质。孟子曰:“仁,人心也”,并强调“恻隐之心,人之端也”,概括了在人际交往中奉行仁爱之道的内在根据。鲁迅也曾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能力帮助他所爱的人,最好不要随便谈什么爱与不爱。”爱人本身就包含着助人之意,不仅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学生在交往中,要有同情心,要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将爱由自己、亲人而扩展到人际交往中的同学、朋友、老师等。在关心、爱护别人的同时,还要乐于助人。
最后,要善于推己及人。儒家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提倡“能近取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推己及人既是个人内在仁爱之情的推衍,也是以自身利益和需要推断他人的利益和需要,并以此作为行为取舍的标准。因此,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不苛求于人,自己追求、希望得到的东西,应积极使别人也同样得到。自己厌恶、否定的,一定也不要施于别人。
注 释
①陈瑛.克己复礼与公民道德建设[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
②③④赵书妍、李振宏.“克己复礼”的百年误读与思想真谛[J].河北学刊,2005(2):12、14、19
⑤⑦袁纪玮.孔子“克己复礼”和谐意识的现代启益[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2)
⑥史仲文、陈桥生.中国文化(王国政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10
⑧蒋璟萍.我国礼仪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3)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肖雁、孙熙国.修己安人:《论语》[M].北京: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10
[摘要]礼仪,作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的优良传统文化,是当代高师生提高人文素质和塑造良好形象不可或缺的修养内容。然而,高师生的礼仪修养水平却不容乐观,校园里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现象存在。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因此,对高师生进行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关健词]高师生礼仪教育思想道德素质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称,礼仪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美德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和睦谦和的风貌为世人所称颂。礼仪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更能折射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高师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提高全民素质历史责任,其思想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高低。而礼仪,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对师范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他们将来成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礼仪的含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孔夫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荀子也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广义而言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狭义而言是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仪”是指礼节、仪式、法度、准则。仪侧重体现礼的外在形式,使礼更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又是一种行为的规范,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通过言语和动作向交往对象表示谦虚和恭敬的表现;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场合,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如鞠躬、握手等;仪表,是指人的外表,一般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方面,是礼仪的美的表现形式;仪式,是指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秩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二、礼仪教育的措施和途径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
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礼仪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实践的过程。开展礼仪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要提高广大师生对师德和礼仪重要性的认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工作具有示范性、辐射性和潜移默化等特点。高师生的行为直接影响着今后要面对的下一代青少年的文明素质,因此,注重在高师院校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训练,就是在源头上为整体国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明确礼仪不是区区小事。诚然,从现象看,礼仪确实是细小琐碎的,并且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似乎无关紧要,但由于礼仪是道德的外在形式,因此它折射的是人的行为全貌,反映的是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在对学生进行“成才教育”的同时也不忘记“成人教育”。(二)要把礼仪教育作为培养高师生高尚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起点
“德成于中,礼形于外”,礼仪本身是人们道德意识、道德信念、道德情感等精神内涵的外化,没有对礼仪的正确认识,对礼仪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就不可能产生积极德情感和正确的道德判断能力。所以,对高师生的礼仪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而是要以此为起点,引导他们通过“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良好的道德行为实践体认道德,逐步把社会的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树立起内心的道德信念和礼仪修养准则。(三)要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注重养成教育
以高师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从基本的礼仪为入手,规范高师生的基本行为和基本文明用语,提倡文明举止,扭转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守礼、行礼的实际能力,教会学生尊重他人,完善自己,逐步把礼仪作为一种自觉的待人处世的态度和方式,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自尊、自重、自信、自强、自律开始,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良好道德品质和遵守社会公德、国家法律的意识。
(四)开设礼仪课程,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
“达礼先知书”,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他人,完善自我”。礼仪教育,一要开发“礼”——让学生知道人与人间要互敬;二要训练“仪”——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因此,礼仪教育要课堂化,让学生明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做到既明“礼”又懂“仪”。因此,应该把礼仪教育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掌握礼仪规范,并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
(五)制定必要的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礼仪的作用主要是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的、靠社会舆论来监督的。换句话说,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将礼仪制度化,并且严格考评可以强制性地使学生改掉一些不良习惯,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明礼貌修养。倘能如此,学校一定会形成崇礼尚礼风气,学生会感到“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
(六)以身立教,发挥教师的表率和垂范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作为为人师表的教师,必须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务必先正已的道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重视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自己彬彬有礼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
参考文献:
[1]陆文泽.关于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思考.甘肃科技纵横,2005,(6).
关键词: 礼仪教育 高校 “和谐校园”建设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高校是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阵地,汇集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精英。高校的和谐对社会的和谐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建设“和谐校园”的重点之一是普及礼仪教育。
一、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需要普及礼仪教育
1.礼仪知识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知识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交往越来越频繁。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交际,一个人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生活、事业……成功的交际离不开礼仪。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层次阐述理论,人有社会需要,这一层次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的忠诚;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需要,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换言之,人人都需要与周围的人很好地交往,促成良好交往的剂就是礼仪。无论在什么场合,一个人的仪态和谈吐都直接体现出他的素质。试想一个有着良好专业素质的人才在社交场合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会给周围的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所以说个人身心的发展离不开礼仪知识。
2.“和谐校园”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才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我国高等教育的终极使命。[1]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的主体发展需要是辩证统一的。只有把满足社会需要同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两者和谐,学校教育才能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谐教育要形成一个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正,心尚礼则心泰”。(颜元)当今社交礼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社会需要懂礼仪的人才,因此,高等学校的教育要适应社会需要,重视礼仪教育,将礼仪教育融入到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中。
二、礼仪教育在我国高校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1.系统的礼仪教育没有普及
我国的礼仪教育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在高等学校还没有真正普及。现在开设礼仪课程的学校大部分是一些有相关专业知识要求的职业技术学院,多数院校没有开设礼仪课程,而是通过其他课程的教学渗透礼仪教育。有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学校没有系统地学习礼仪知识,等进入社会后意识到礼仪知识的重要性,再通过其他途径参加礼仪培训填补相关知识的空缺。这样,不仅耽误了时间,更影响了事业的发展。有人认为没必要设礼仪为通识教育课程,因为礼仪课和思想品德修养密不可分,思品课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了。诚然,“道德是礼仪的基础,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任何一种礼仪都离不开道德,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2]“从本质上说,礼仪修养的作用目的与道德修养的作用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成为一个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素质的人”,[3]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礼仪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思想道德教育一般着重与思想道德境界的提升,礼仪教育则侧重于礼仪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着重于人际交往中应该和如何正确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理解”。[4]因此,在大学阶段让每一个学生都系统学习礼仪知识,在走入社会之前做好充分准备是十分有必要的。
2.当前的礼仪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
目前,礼仪教育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与重视,有的学校礼仪教育仅作为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部分,有的仅把礼仪设为公选课;现代社会过分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导致部分学生片面认识:上大学与礼仪问题不沾边,学好专业知识就行。这就造成学生即使选修了礼仪课,也仅仅满足于获得几个学分,“讲礼仪”的观念没有深入学生的心中。大学校园中存在很多不文明现象:在公共场吸烟、男女过分亲昵,穿拖鞋、穿背心进入课堂,随地吐痰,随手扔废物,在公共设施上涂写刻画文字和图案,迟到、早退,上课中间拎着书包大摇大摆走出教室,在课堂大声聊天,收发短信,接打电话,玩游戏,听音乐,吃东西,翻阅与课本无关的读物,更有甚者堂而皇之地睡大觉……这些现象都成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障碍。
礼仪教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大部分礼仪课的教学采用讲课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式地讲礼仪知识令学生很难提起兴趣。礼仪课应该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需要有场地模拟社交的场景,让学生参与训练。但相关的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礼仪教学相当于纸上谈兵,难以收到理想成效。
三、采取适宜的礼仪教学措施,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
1.和谐配置礼仪教育资源
合理的教育资源是开发和发展教育产业的基本保障和基本条件,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两类。硬资源是有形资源,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软资源是指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这里所说的礼仪教育资源的和谐配置主要指对礼仪教育的资金投入要充足,要加大对礼仪教学师资的培养力度。只有配套设施完善,教学队伍充实,才能保障礼仪教学的质量。
2.采用科学的礼仪教学方法
在礼仪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应遵循应用型本科和高职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律,采用将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知识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系统学习与习惯养成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5]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注重采取讲练式教学、模拟式教学、学生讲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辅以课外礼仪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或真实的情境中,掌握礼仪规范的操作方法,实现礼仪课程的教学目标。
在课程考核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一卷定终生”的方式。卷面所反映的是单一的理论知识,虽然经过考试,学生考试成绩很好,但缺乏应用能力,尤其是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这不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考核方式应该有效地改革。
3.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和谐的校园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和实践礼仪知识。和谐的校园环境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和谐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和谐校园的构建最终要落实在学生身上,大学生正处在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和谐共进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有利于礼仪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