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6:08: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在高校中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不仅是工作者,同时也是工作对象,高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学生朋辈群体之间的服务。由此可见,高校社会工作是一个朋辈群体互助的过程,大学生充分发挥朋辈群体优势,运用专业知识、技巧进行实践。通过朋辈群体优势及影响力开展高校社会工作,目的在于协助大学生解决问题,同时增强其适应学习和社会的能力,使其能应对现在的和未来的生活,并推动高等教育功能的实现,从而实现“助人自助”。
关键词 :高校社会工作;朋辈群体;助人自助
中图分类号:G45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249-01
收稿日期:2015-03-05
作者简介:裴振奇(1994-),男,黑龙江佳木斯人,辽宁大学社会工作硕士。研究方向:社会服务管理。
高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同于其他层次的学校社会工作,其对象是独特的。大学生群体通过朋辈辅导开展专业活动已经成为高校社会工作的新形势。
一、相关概念阐述
1. 高校社会工作:高校社会工作是基于社会工作的原则、技巧与方法,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依托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专业服务。由于服务对象和工作目的的特殊性,高校社会工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
2. 朋辈群体及朋辈辅导:朋辈群体又叫同龄群体,也叫同辈群体,朋辈有“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指有过交往并且值得信赖的人;“同辈”指同年龄的人或年龄相近的人。是由年龄、兴趣、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极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的初级群体。
二、朋辈辅导的基本方法
1. 高校个案工作:建立多元辅导网络,学生辅导员、个案工作相关专长教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学生、朋辈咨询员和阳光天使均参与其中。有条件的高校可以依托朋辈群体组织建立高校个案工作坊,并制定组织规范、配备相关设施,提供社会工作的专业服务。通过不同层面的配合, 比较系统地开展朋辈个案辅导活动,形成“学校- 专业- 工作室”的互助网络。
2. 高校小组工作:在小组筹备期,朋辈组织需要有共同的小组目标、明确的小组流程,制定切实可行的小组计划,做好宣传工作,招募筛选符合小组的成员。在小组进行过程中,作为小组工作者的朋辈辅导员要扮演好小组领导的角色,实现与小组成员的良好互动,推动小组目标的实现。朋辈群体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行为训练、演讲与讲座、参观访问、影视欣赏等方式开展以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人际关系、专业学习等为主题的小组活动。
3. 高校社区工作:高校社区工作是以大学生为行为主体的社区为对象,运用社区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朋辈群体开展辅导工作要以高校为单位,依托高校组织,建立大学生社团、班级、宿舍的联系网络,发展学生社区与教师社区及周围居民社区的关系。
三、现实问题
1. 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程度低:利用朋辈群体优势开展高校社会工作这一种方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仍存在各种困难和障碍。一定程度上来讲,高校教师及学生对于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认知程度不够,部分人员对于社会工作专业一知半解,甚至将三大工作方法之一的个案工作的内容、模式与心理学相混。
2. 缺乏社会工作专业性:在高校开展社会工作的朋辈辅导员多为社会工作专业在读学生,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和资源的支持,各方面能力都需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朋辈辅导员的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开展朋辈辅导的过程中会出现缺乏理论知识指导及实务经验不足的情况,并不能完全实现预期目标。
3. 服务对象的范围不广:大多数处于困难中的学生未能真正得到高校社会工作者的帮助。朋辈群体或朋辈群体组织开展高校社会工作,仅能获得相关专业及社会工作专业所在学院师生的认可,普及程度尚未扩展到全校。服务对象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社会工作的发展。
四、对策建议
1. 重视朋辈群体作用,加强组织、宣传建设:学生“助人自助”的辅导模式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在校大学生可以充分认识到朋辈辅导的气氛更宽松、方式更灵活、沟通更有效,朋辈群体的互助是切实有效的解决自身的问题的途径。
2. 专业服务的反思及评估:在开展高校社会工作时,朋辈群体组织应重视高校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定期组织内部交流,自我学习,工作者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悟,反思专业技巧的应用及效果。使朋辈高校社会工作者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实务水平,积累经验。
3. 培训和使用朋辈辅导员:为更好的帮助服务对象,提升朋辈辅导员的心理素质以及理论知识和技巧,可以邀请心理咨询中心的心理咨询教师及社会工作教研室的教师进行朋辈辅导员培训,朋辈高校社会工作者在上岗前必须进行见习和实习, 使他们在实务中感受、体会朋辈高校社会工作辅导的具体方法, 方式及技巧。
参考文献:
[1] 杨晓龙, 张子忠. 高校社会工作[M]. 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 朱眉华, 文军. 社会工作实务手册[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 高校学生工作 体系及特点
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对高校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社会发展与变迁,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在校大学生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心理问题、网瘾等各种新困扰凸显。在坚持和发展传统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引进其他学科的理念和方法,是推动变革的重要途径。社会工作理念以助人自助为宗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人性关怀和实务技能为手段开展助人服务,形成了特殊的价值理念、实践经验和操作方法。学校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分支,将其理念与方法运用在高校中,必将有利于从功能、观念、技术和体制上推动高校学生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体系及特点
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工作,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和固定的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以党委系统为主,行政为辅。学校党委领导作为主管,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各二级学院党总支和团委为二级管理部门,学生党支部、各二级院团总支、各班团支部为基层管理部门。这一模式,具体地由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宏观指导,学生处、学工部、武装部具体实施,通过院系学生工作组落实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第二种模式是党政共同管理,党委领导,行政负责,院系结合,以院为主。第三种模式是学校宏观管理,学工部总负责,各系部主管。这三种工作模式,在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郾重视“服务意识”,淡化“管理理念”。
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我国高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重视“管理理念”。学校管理部门过于看重管理部门的权威、学生的服从等,忽视被管理者(学生)的平等性、主体性和能动性,对大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意识缺乏应有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殊性、自主性往往得不到重视或被否定。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人格独立越来越受到重视。当前,管理逐渐与服务相结合,“服务意识”凸显。
2?郾强调“以人为本”,改善“事本主义”。
我国高校学生工作正在逐步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本主义”,对学生的帮助不仅仅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的层面,而是考虑到了学生作为“社会人”的属性。高校学生工作开始拓宽视野,积极学习并运用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以人为本”开始逐渐深入人心。“以人为本”中的人不仅指学生,而且包括老师及在校工作的所有管理者和后勤人员,强调全员育人模式的构建和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
3?郾逐渐改变学生工作的“简单应急式处理”。
高校学生工作机构在实际中,由于各部门承担不同的职责及功能的细分,使得处理学生问题的任务最终还是落到与学生直接打交道的基层院系身上,而基层院系又由于对学生问题协调的局限性,以及自身工作的繁琐,出现问题往往就是“就事论事式”或”简单应急式”地处理。这种做法导致对学生问题的管理和处理只能浮于表面,无法将其作为日常工作去研究、管理和预防,导致学生的问题得不到专业的解决,也缺少专业化的技术支持。随着提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大批拥有专业知识背景的人投入一线,深入研究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对策。
我国当前的学生工作方法和工作体系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成熟性,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现行学生工作从观念、功能和技术上都呈现出被动或“救火式”的不足,高校学生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使学生工作进一步专业化,我们引进学校社会工作理论,是适应时展、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可取途径。
二、学校社会工作相关理论概述
1?郾关于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是一个外来语,是由英文“school social work”翻译而来,泛指教育体系之内的社会工作实务。
对于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美国社会工作协会(NASW)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认为:“学校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以实现学校的主要目的。学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教与学的场所,使学生能为现在所居住的世界与未来面对的世界准备他们自己。”经过历史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开始成为能够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一种专业、一种艺术、一种科学,在社会各领域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郾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理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工作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理念,即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这一理念基于对人的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的个性,都具有自我改变、自我成长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引申出社会工作的三个基本理念。一是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的任务是帮助人们挖掘自身潜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二是强调人格平等。虽然人的社会地位不同,但人人是平等的,尤其是帮助者和帮助对象之间人格地位是一样的。三是主体自决。社会工作者为帮助对象提供建议而非忠告,对于是否接受帮助,接受何种帮助,由帮助对象自己决定。社会工作的核心理念是服务,其基本任务是对有需求者、有困难者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3?郾学校社会工作的工作模式。
经过长期探讨,实践者们对社会工作的理念的操作模式形成了富有成果的经验,分别有传统临床模式、学校变革模式、社区学校模式和社会互动模式等。当前,在我国高校学生社会工作中有以下四种具体工作模式:一是治疗性工作模式。它采用个案工作方法为“问题学生”提供咨询和服务。这种模式重在治疗和纠正其心理与行为偏差。二是适应性工作模式。它采用一对一辅导、小组工作等,重点培养学生生活和学习适应能力。三是发展性工作模式。主要采用小组工作方式,帮助大学生认清自身,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规划大学生涯,以及职业生涯。四是协调性工作模式。将学校视为一个社区,整合学校管理的各种资源,协调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三、在高校运用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意义
1?郾学校社会工作是对现行学生工作模式的有益补充。
当前,我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模式以思想政治工作为主,有意识地增加意识形态影响,注重对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的养成教育。然而这种教育对大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关注不够,特别是在解决大学生个案和特殊问题方面并不理想。应注意到,以这种教育模式来实现教育初衷的现行学生工作思路,对大学生的自主性和接纳性考虑不够。因此,很难为学生提供进行自组织调试的宽松、愉悦的成长氛围。而善于进行系统思考的学校社会工作,除了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之外,还能有效地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资源,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自组织协调力。
2?郾解决传统学生工作面临的困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深受来自社会各方面和各种观念的影响和干扰。此外,心理问题、网瘾问题、就业焦虑问题等也纷至沓来。必须承认的是,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显性或者隐性的威胁。传统的学生工作将面临新的困境,仅靠传统的学生工作与单一心理辅导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此时,可以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原则和方法,深入研究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方案,解决问题。
3?郾合理配置各种教育资源,共同建设和谐校园。
学校教育承载的任务太多,已超出其自身的能力范围。学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些问题单靠其自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是需要社会、社区、家长等多方共同协作,综合解决。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有效地加强家长、学校和社会的联系与沟通,构建良性互动的育人平台,构筑和谐的“教”、“学”、“成长”环境。因此,在高校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导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有效整合资源,对于从整体上构建高校育人平台大有益处,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大学生获得良好的育人环境。
总之,学校社会工作就是将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应用于学校管理,目的在于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作共管,建立监护网络,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社会适应、心理等问题,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以获得适应今日与未来的生活能力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它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深远的应用前景。
我们应以学校社会工作作为枢纽,联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构建大学生发展的共同体,专业性地有效分担学校教育的任务,形成全社会教育合力共同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在发达国家,学校社会工作者常常与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咨询人员共同为学生提供服务,使学生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这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扩大视野,让学校社会工作成为学校辅导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由辅导员、高校教师、心理咨询师和学校社会工作者协调各自工作职责,构建一个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共同体,形成多渠道、多方位地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造福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张攀攀,朱蕾.社会工作理论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J].青年科学,2009,(9).
[2]易钢.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改革与战略,2007,(9).
[3]刘丽晶,陈英.高校开展学校社会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3).
关键词:社会工作专业 实习教育 问题 对策探讨
我国的社会工作教育从20世纪20~30年代开始,在经历了1952年院系大调整后的被取消,再到80年代的恢复重建,直到现在发展到已有二百余所院校设置了社会工作专业,形成了大专、本科、研究生三个办学层次的教育结构,社会工作教育可谓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20多年的实践证明,社会工作教育在我国已蓬勃发展起来。但我们在取得成就之时,我们也应看到当前我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体系的培育, 都是非常关键的。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直接影响社会工作专业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社会认同。
在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中, 除了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外, 还必须让学生得到很好的实习教育或社会工作实习。因此,实习教育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
一、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意义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它有着鲜明的应用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取向。特别强调和重视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重方法、重技术、重实习是这种取向的突出表现。根据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规定,社会工作专业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机构实习时间不得少于800小时,而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的实习不得少于900小时。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对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巩固专业价值观
“助人”是社会工作的本质属性,这一价值取向是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作为一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相对于知识与技巧而言,学生是否具有乐于助人的专业意识和乐于奉献的专业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而巩固和培养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必须通过有效的实践环节才有可能达到。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以其独特的学习方式和有目的、有计划的督导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重要途径,国际社工界之所以认为专业实习时间至少要达800小时,正是为了能使学生能有充分的运用知识和理论的机会,有充分的反思和检验专业价值观的机会和条件。
2.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有利于提高学生实务能力
通过社会工作的专业实习,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使服务达到最优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进行的是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对于工作中所必需的实务技巧只能是纸上谈兵,这样很难保证实际工作中专业理论与价值的有效运用。而社会工作实习是学校有计划、有督导地组织学生到机构或社区中接受社会工作实务技能训练和价值观培养的过程。实习作为一种特殊的学习模式,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接触他未来可能服务的对象及工作情景,从而体验社会工作的价值,提升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技能。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对学生实务工作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的作用。
3.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实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有目标、有计划、强调多方面参与的一种学习模式,教育者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合适的机构,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老师和实习督导的支持和帮助,把所学的价值观、态度、理论及工作技巧应用出来,并不断反思、整合和内化,进而锻炼成为实干的、自主的专业社工的过程。目的在于在机构教育者的引导下,不断探索、练习和尝试,进而达到增进学生专业技能、专业自主、专业自我、专业认同和专业成长的教育目标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由上可见,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实习督导环节薄弱
督导者一般由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或机构中资深社工担任。一个胜任的督导有足够能力启发和促进学生在训练中得到改变,并与机构有良好的沟通和合作。目前,我国的情况是既缺乏有经验的专业教师,又缺乏有专业背景的机构从业人员。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教育者,必须具备专业训练的背景、实务经验和研究能力。这既是社会工作这个专业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教育的从业人员的基本条件。现今,各院校普遍存在着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的现象。在从事社会工作教育的教师中,绝大多数教师的学术背景为社会学、心理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同时,一些社会工作机构中的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专业也是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实务经验。他们对学生一般只能提供工作安排等帮助,无法在专业上给予有效的指导,因此也难以担当起督导的重任。
2.专业实习资源匮乏
专业实习资源匮乏造成了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实习服务对象的缺失,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中的一种障碍。专业机构是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虽然各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涌现,但在总体的数量和规模上还是有限的,且大多数实习机构都缺乏专业性。现行的社会工作实多数都依托政府或准政府型服务机构,如民政局、妇联、残联、居委会等。现有的这些机构对社会工作缺乏认识或服务意识匮乏等原因,并不愿意接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实习。同时这些机构目前还不能为实习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情境,学生的实习内容大多也是参与机构的管理。因此,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难以得到应用和训练,其专业价值观和原则在非专业化的实习中,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实习经费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校经费投入不足是困扰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又一难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时间长,要求高,必然需要一定量的经费支撑。建校外实习基地,教师到实习机构探访学生,学生在实习中的居住、交通及实习中开展一些诸如社会调查及小组实践等活动,都需要有充足的经费做支撑。且一些非盈利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需要向实习学生收取实习管理费和实习指导费。由于实习经费的紧缺,很多高校通过缩短实习时间、简化程序及减少实习次数等方法来降低实习经费的投入,这就导致了社会工作实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4.专业社会认同度不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当代社会工作已不再是仅仅帮助穷人的慈善行为,而是一种专业的社会协调与社会控制手段,其服务领域、服务对象日趋扩大。但我国社会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这严重制约了社会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对社会工作认同度不高不仅会影响机构主动地运用专业理念与技巧,同时也造成了案主资源的缺乏。社会工作是运用一定的理念和方法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群,如果没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便无从谈起。另外,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也不利于学生的专业认同。
三、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教育的几点思考
针对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建立完善的督导体制
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由机构内资深的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种定期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与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服务质量。学校应邀请国内外资深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士,以机构和社会工作教育部门为主体,机构为舞台,专家为参谋,通过合作努力,把机构建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同时,从中物色参与实际工作的督导员,与教师实习督导配合,建立一套完整的督导体制。应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有关专业实习的培训活动,提高专业理念、素质、技能,协助被督导者处理服务工作中所带来的挫折、不满、失望、焦虑等情绪,增强被督导者的自我改进功能;给予关怀和支持,让被督导者在工作过程中有安全感,愿意尝试新工作; 协助被督导者发现工作成效,并能自我欣赏,激发被督导者的工作热情,对机构逐渐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给予被督导者从事专业的满足感和价值感,促进其对专业的认同,进而愿意持续投身社会服务工作。
2.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教育、学习的过程,机构对实习的认识程度、支持与否直接影响实习效果。因此,积极建立稳定的社会工作实习基地是保障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首先,应该鼓励同一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机构,应尽可能地实现资源共享,并保持密切联系和充足的信息沟通。其次,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要选择一些相对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使机构了解实习要求。让社会和政府对社会工作专业有必要的了解,鼓励社会有关单位或机构与社会工作教育机构合作,建立社会工作教育的实习合作伙伴关系。最后,应进一步密切与实习基地及机构的日常联系,密切实习机构与学校、实习机构与实习机构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让实习机构和基地更多地参与有关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及社会实践的决策和管理过程中来,更好发挥实习机构的作用,体现实习机构的利益。
3.多渠道筹集的社会工作实习经费
当前,充足的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经费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习经费保障机制。首先,加大财政资金向社会工作专业实习领域的投入力度,在每年财政支出的项目预算中,划拨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固定投入。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逐年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经费投入比率。积极探索建立政府、社会和用人单位多元投入机制,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其次,学校通过各种方式向政府传递信息,让其充分认识到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性,感受到社会工作有助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进而获得政府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要争取学校支持,建立社会工作实验室。最后,要加强对外联系和合作,重视与兄弟院校的联系和交流,实现资源和经验的共享。
4.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首先要建立鼓励专业教师从事社会工作实务的激励机制,改进现行的教师评价体系,把社会工作实习纳入对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改变目前重科研和教学,轻实务的倾向。其次是完善实习的组织制度,可以成立实习领导小组,例如由院系领导组成,负责对内外联系及总体设计;实务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实习方案;建立健全指导老师、实习机构督导制度,他们具体指导学生实习,指导老师在实习初期、中期及结束期都要与机构商讨实习有关事宜,在机构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实习督导。再次是建立评估制度,包括实习生的自我评估,指导教师评估,实习机构督导评估,实习生对指导老师、实习机构及实习机构督导的评估,以形成有效的评估体系,为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从社会工作师资队伍、实习机构、督导能力等现实情况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实习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很多,但是,学生对社会需要、社会问题和社会政策的认识,对社会福利服务及各种福利机构组织与功能的认识,对具体实务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处置经验的获得又都主要来自于实习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实习课程的科学化、实习运作的制度化、实习操作的规范化和实习基地的专业化,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够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社会工作教育和社会工作事业也才可能获得更加良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金娥.社会工作学科专业发展的理性透视[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第2 期
[2]吕青.社会工作专业实习的意义、困境与出路[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2 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工作人才的有力支撑。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在发达国家,社会工作已有上百年历史,社会工作者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普遍受过良好的专业教育。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活力,但也由此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各种社会矛盾集中凸显,社会问题大量涌现,迫切需要大量社会工作人员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加强社会管理,改进社会服务。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要使他们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必须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把他们凝聚起来、组织起来。社会工作人才从事的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工作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委要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把社会工作人才列入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抓紧抓好。要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要求,明确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求,牢牢把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特点和规律,认真总结以往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建立健全以培养、评价、使用、激励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和制度法规;在党委领导下,建立组织部门综合协调,人事、民政、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司法、卫生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把分散在方方面面的社会工作力量整合起来;采取舆论宣传、政策引导、法律规范、搞好服务等多种措施,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留住、用好现有人才,激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社会工作中来。
要加强教育培训,大力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社会工作是一种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准和专业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必须加强教育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抓紧制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规划,从现状出发,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增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把这一学科摆上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位置,加强学科建设,完善学位体系,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在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有计划、分层次地对现有社会工作人员进行大规模专业培训,鼓励他们参加进修、实习、短训、函授等,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尽快提高职业水平。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岗位开发与设置,是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每年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有一万名左右,但多数没有从事专业社会工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岗位。要深入调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社会工作岗位的设置领域和配备要求,推进岗位设置工作。各级党政机关要加快职能转变,充实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配备社会工作专门人员。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以及其他负有权益保障、社会救助职责的人民团体,各类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区服务等机构,医院、学校、司法矫治机构等单位,可以通过岗位调整、增设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等方式,配备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较大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职社会工作岗位。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公益性社会团体和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拓展社会工作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建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财政保障。
要建立健全政策措施和激励保障机制,努力调动广大社会工作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尚未得到广泛了解和认可,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待遇相对较低,这是影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认真落实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工作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使社会工作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2004年,国家有关部门颁布了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今年7月,制定出台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明确职业规范和从业标准,建立健全执业资格制度,为社会工作人才职业发展创造条件。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可靠的社会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出台社会工作人才薪酬指导政策,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完善奖励政策,切实改善社会工作人才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推进立法工作,依法规范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社会工作人才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工作人才中的先进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激发广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潜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福利机构;项目运作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60-02
一、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社会工作和项目管理两种专业运作手法的结合。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国家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完善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和谐所做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项目管理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项目进行系统管理,在目标、时间、人力、资源等特定的约束下,高效、系统地完成项目实施,达成项目目标的专业行为。项目管理引进社会工作领域,体现了现代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工作自身专业化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社会工作项目的特征
一是有明确的目标。项目运作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明确的,其结果既可能是一种期望的产品,也可能是一种所希望得到的服务,通过项目运作可以解决具体的问题,比如,能量驿站——单亲贫困母亲的救助项目,就是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手法解决单亲贫困母亲问题;二是资源成本的约束性。每一项目都需要运用各种资源来实施,而资源是有限的,而且在项目实施之前,就已经有项目经费的预算,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的使用是可控的,预算外的支出的比重一般较少;三是项目的确定性。项目必有确定的终点,在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外部和内部因素总是会发生一些变化,当项目目标发生实质性变动时,它就不再是原来的项目了,而是一个新的项目,因此说项目的目标是确定性的,比如说单亲青少年社会交往问题已经解决,如果在解决问题中,发现单亲青少年就业问题,这就是另外一个项目需要解决的;四是项目有特定的委托人。实施项目方是特定的委托人的委托来开展工作的,具体项目是由实施者设计。即实施方与委托方存在委托的关系,不是同一角色。服务的委托方对实施方开展的服务可以进行监督,同时对项目结束的进行项目评估,来了解实施的效果,并最终对实施方进行最后的评价。
三、社会工作项目引入福利机构的原因
1.新公共管理的兴起。新公共管理强调改进公共行政部门的服务和服务提供的过程,同时运用不同的战略原理,以便能够形成越来越多的顾客导向和竞争导向,并强调绩效和效果导向。这种新管理主义影响公共行政管理部门和非营利部门的转型,开始关注质量、绩效等因素。
2.非营利部门的创新要求。公共对非营利部门的认识正在改变,认为非营利部门不能像政府部门那样过于行政化。事实上政府部门也在着手创新,政府也在推动非营利部门进行创新,更好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公众,提升服务效率。另外随着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在这一领域中的竞争也日趋激励,这也推动着福利机构关注创新,创新是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基础,如果不能通过持续创新提升组织的层次,吸引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支持,福利机构会逐渐走向衰落。
四、福利机构引入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意义
1.由养人到购买项目。传统机构开展服务主要是增加岗位设置,即增加工作人员,由于福利机构一般属于政府的事业单位,增加编制后虽然人员增加了,但工作并不一定有人去做。比如济南市在民政、妇联、残联、司法、科协等领域增加了一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但是社工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令人担忧的是社工服务的行政化趋势。民政部门发现,不少社工被派驻到用人单位后,过多或者完全承担了单位的业务功能,大量精力被行政工作占据,失去了专业空间,也逐渐丧失了从事社会工作的热情。传统单纯岗位派驻管理形式已经无法保证社工服务的专业性。如何扭转日渐严重的社工服务行政化态势,成为相关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济南市民政局拿出了解决办法,放弃单纯岗位派驻做法,试行社工服务“项目化运作”,以实现“政府购买岗位保障专业服务提供、单位申请项目保障项目正常运转、社工实施服务保证专业服务水平”的目标。
2.从日常工作到项目运作。在没有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之前,社会服务的开展主要是每天的常规工作,而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开展把社会服务作为一个项目进行运作。而项目是一个有明确目标、有特定时间、有特定资源,通过不同部门,联系多个群体最终实现规定任务的系统活动。项目运作则具有明确的目标,强调对资源的整合,而且项目实施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包括开展服务、人员组合、项目评估都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
3.有助于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形成深受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价值体系的影响,是一种从人性出发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应该受到尊重。人生来是人只此而已,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服务对象是谁,他都是值得尊重的,社会工作者有责任协助其解决问题,实现个人的成长。第二,人的社会性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之中实现的,人也只有在与他人、与由人所构成的社会进行交往时,才能获得他的本质属性。第三,人类有改变、发展和改善的能力。只要条件适宜,人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改变、发展。而社会工作理念的实施要通过解决社会问题来实现。而目前,社会工作被大众接受的程度比较低,实施的对象比较狭窄,通过项目能够有效地提升社会工作的影响力,从而使社会工作的方法和价值观深入普通家庭。
4.从关注任务完成到关注绩效。传统的行政管理部门受投入量制约,通过各种投入的分配,行政管理部门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而传统运作方式节约了资金会导致下一年预算资金的减少,但并不考虑投入与产生的关系,即绩效问题。但项目实施则涉及到评估,项目评估可以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即项目实施有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资金投入有没有产生效益,项目有没有持续开展的价值。
5.推动福利机构转型。养老机构在组织职能、场地设施方面也考虑到为老人开展活动的需要,只是因为无具体可行的项目策划,也缺乏相应的专业人员,同时囿于传统工作的思路,不愿意多做事,又兼顾安全性问题等诸多原因,很少开展服务项目。这并不能说明养老机构不打算开展相应的活动。长期以来,由于养老机构主要是关注日常的管理,很多老人每天到处溜达,无所事事,这既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养老机构的声誉。2011年底我们带领学生在福利院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老人和机构的管理者给予此次活动很高的评价。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有助于提供服务对象的生活质量,改善机构的管理,促进机构转型。通过引进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能够帮助社会福利机构成功转型。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社会各界、服务对象及其家属都提高了对社会福利机构管理和服务的期望和要求。社会福利机构正面临着从供养型向康复型、从约束型向服务型、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型。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引入,能够强化在服务中对人的尊重,强化对人整体的关注,这对于提升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水平和专业价值观等起到较好作用,成为促进社会福利机构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保罗·C·莱特.持续创新:打造自发创新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M].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赫尔穆特·沃尔德,埃克哈特·施罗德.比较英德公共部门改革——主要传统与现代化的趋势[M].王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王瑞鸿.社会工作项目精选[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5]赖因哈德·施托克曼.非管理机构的评估与质量改进[M].唐以志,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流浪儿童,顾名思义,流浪儿童就是居无定所、四处游走,没有受到法定监护人的监护、处于自立与被监护的中空状态中的未成年人。在我国社会迅速发展时期,流浪儿童的出现及其救助保护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流浪儿童问题我国当前社会的一个特殊现象。目前我国已有30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再加随父母外出打工的街童,实际人数可能远远超过30万。学者研究发现,流浪儿童离开家庭、学校等环境过早地走进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往往表现出不利于自生生存和长远发展的现象。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流浪儿童中处于学龄期者居多,表现出明显的学习障碍,心理与情感焦虑、抑郁和退缩,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依懒性偏重的倾向,这些不良表现所透露的需要往往是流浪儿童根本需求。研究发现当前的救助模式注重救助行为本身,忽视儿童需求,再者随着社会参与度的不断上升,流浪儿童救助服务问题显然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
二、当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的思考
(一)政府主导的救助服务
总体来说政府主办和组织实施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工作,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工作的力度大、见效快,流浪儿童能被政府机构部门迅速收容救助;市容市貌短期内改观.流浪儿童实施的犯罪案件也迅速下降等。但这仅是短期效应,政府主导管理体制行政化,使一些民间机构失去自身发展的上升空间,缺乏创新性。尤其是一些NGO组织受政府导向会使其失去自身特色,难以发挥专业知识技能。
(二)民间服务机构参与现状
由于种种因素,我国的民间救助力量发展滞后,影响其为社会救助服务承担更多的责任。再者加上政府部门未有效监督与管理,导致民间救助服务出现“无章可循”的现象,这无疑又给针对流浪儿童这一特殊人群的救助服务增加更多困难。
(三)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成为当前救助的另一出路。随着社会参与度的广泛提高,社会工作者通过个案、小组工作和社区介入救助等方式参与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灵活运用其专业知识技能,担负起更多救助、保护、服务、教育流浪儿童的责任,推动流浪儿童的人生成长和发展。
通过分析流浪儿童问题现状和当前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服务的思考,明确社会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是解决该问题的优势所在。下面将以社会小组工作法介入为例,着重分析其介入救助的优势和体现助人自助的救助服务。
三、社会小组工作法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优势
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为团体工作。指以团体或小组为对象,并通过小组或团体的活动为其成员提供社会服务的方法。即社会工作者通过有目的的小组活动和组员间的互动和经验分享,帮助小组成员改善社会功能,促进小组成员个人发展的一项活动。对于流浪儿童来说,开展小组工作介入形式,有助于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
(一)“助人自助”的核心
小组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有自己的价值理念和明确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强调人人平等,小组成员间相互尊重、敞开心扉和分享话语;第二,尊重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小组成员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第三,“助人自助”既能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还能挖掘其潜能,有利于流浪儿童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利益。
(二)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小组工作者大都接受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具备科学的助人理念和助人方法,其工作更具备科学性和有效性。小组工作能够对不同类型或有不同需求的流浪儿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从而找到解决问题、有助于其健康成长的方法。
(三)人文关怀―小组工作内容
传统的救助服务往往停留在为流浪儿童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提供饮食、住宿和联系家人护送回家等,未能涉及更深层面,即关注儿童的根本需要,明确流浪儿童本身的地位及社会属性,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小组工作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重点即是关注流浪儿童的健康、情感、生存和参与方面的需求,帮助他们回归和融入主流社会所必需的技能和信心,重拾生活的希望。
四、以人为本的小组工作法介入救助服务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价值观理念不断重申和完善,流浪儿童救助问题在获得更多的社会参与同时,切实加强以人为本的救助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呼声愈高,小组工作法介入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显得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
(一)小组协作组建“类家庭”
借鉴郑州成功的“类家庭”救助保护模式的经验,小组工作对流浪儿童的救助服务也可采取类家庭模式。在尊重自愿的基础上,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家长”、“亲友”等角色,模仿家庭社会生活,保证“家庭成员”周次的接触与交谈,引导流浪儿童积极融入,走出心理误区。通过活动的开展成效与经验积累,也可适当扩大规模,尝试“大家庭”模式。
(二)小组工作介入遣送回家再探查
家庭功能失调是导致儿童出走流浪的重要因素之一,简单的护送流浪儿童回家很可能导致儿童的二次流浪。小组工作介入流浪儿童遣送回家情况在探查,分析研究遣送儿童家庭经济生活状况,根据不同状况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流浪儿童再融入家庭情况:理想,统计分析总结经验;相对理想(或不理想),通过恰和访谈得到改善;不理想(或贫困家庭),反映到相关部门促其改善等。
(三)小组外展工作机制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 专业化 产业化 规模化
一、推动社区养老服务向专业化方向
发展
伴随着老年人越来越依赖社区,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也变得多样化,主要包括治病健身的医疗需求,日常生活的照料需求和思想感情交流的精神慰藉需求。满足老年人多方面的需求的关键就是要有一支能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服务的专业化的社区服务队伍。这里的专业化有两层含义:一是职业的专业化,即从事社区服务是一项专门的职业。在香港的职业分类中,将专门从事社区服务的职业称为“社会工作”。二是知识的专业化,即从事该项工作的专业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获得专业文凭,领取专业工作证书,才能就业上岗。[1]
自民政部提出开展城市社区服务以来,尽管城市社区服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其专业化程度仍很低。目前我国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专职性的服务人员,主要由退休的老年人、下岗的中年人和待业的青年人构成;二是兼职人员,主要是居委会干部;三是志愿者服务人员,他们主要是由具有道义精神、奉献精神的社区居民、在读学生组成。这些从事社区服务的人员绝大多数没有受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与方法的专门训练,他们的工作水平、工作效益无法达到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的要求。因此,必须要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由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运用特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参与养老、助老活动,解决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1、大力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
从亚洲四个新兴国家或地区社会工作发展情况来看,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非常重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社会工作计划中包括提供专业证书教育和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学历教育,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工作及心理学系的全体教员几乎都有博士学位,1961年,随着社会工作教育培训基金的设立,香港也开始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方面发展了许多高质量的专业学位教育计划。亚洲四个新兴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计划(参见表1)。我国内地社会工作教育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高校才刚刚开设社会工作课程,与社会工作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应借鉴他们的先进经验。
表1
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计划
项目 香港 韩国 新加坡 台湾
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项目总数 12 30 1 1
硕士学位程度教育计划 2 9 1 6
博士学位程度教育计划 0 6 1 0
年毕业总数 927 1286 65 731
(年) (1987) (1990) (1990) (1989)
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培养一支具备现代社区老年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社区服务工作队伍。所谓培养,就是在有实力的高校或中等专业学校设立社区工作专业,向基层社区输送专业社区工作人才。加强社会工作的学历教育,逐步形成大学专科、学士、硕士及博士等多层次的学历教育系统。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选择若干有实力的高校社会工作系或社会学系,积极试点社会工作硕士生、博士生的培养工作,促进我国社区服务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学历教育这种方式由于教育周期长、教育内容系统,学生能够学到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通过大量的社区工作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从长远来看,无疑是解决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人员专业化的根本途径。
2、加强培训老年服务工作者的工作力度
推进21世纪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事业发展,必须要加强各层次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合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服务人员。所谓培训,就是根据专业社区工作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对社区工作在职人员进行专业教育。培训社区养老服务工作队伍,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在拥有社区工作专业的高等院校或大专院校,开办社区工作专业培训班或进修班。应当设立相关的培训内容,如社区养老服务组织管理、老年心理知识以及老年医疗护理常识等内容,让从事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接受这些方面内容的专业学习、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服务水平。二是由社区工作管理机构聘请社区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授课。传授社区养老服务的知识、方法与技巧,使他们在从事社区服务工作时更加科学、规范。
3、建立社区服务从业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 社区服务从业人员具有与律师、会计师、医师相同的职业特点,推行资格认证制度,有利于改变社区服务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的局面,树立社区工作的专业权威。建立这项制度,旨在促进社区工作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规范社区工作队伍的职业技能,从而提高社区工作的职业声望。这样就能使一大批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社区工作者进入社区为居民提供专业的服务。在我国的发达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地已推行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为我们在全国推行这一制度积累了经验。民政部门等社会工作行政组织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管理经
验,为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组织管理经验。推行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制度势在必行,要完善社区服务事业,就要努力做到参与社区工作的人员必须要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才能就业上岗。
二、加快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进程
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是指社区养老服务工作从行政性经营到市场化经营、从事业化管理到企业化管理、从非经济实体到经济实体、从财政维持到自负盈亏的过程。社区养老服务既要提倡志愿服务、立足奉献、无偿服务,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寻求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为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开展奠定物质基础。但是,从目前来看,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程度较低,其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市场成份都较少。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推进老年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现实依据和客观环境,产业化是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社区养老服务产业化,加快将其构造成社区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应采取一些促进其积极发展的措施。
1、摒弃旧有观念
对社区服务的性质问题,一直以来存在着较大的争议。有的赞同社区服务具有福利性,有的主张将社区服务定位于第三产业,也有的学者持二者皆有的观点。社区养老服务资金是保证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着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和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长期以来,许多社区服务中心恪守着“福利性是社区服务的本质属性”这一理念,实践中为老年居民提供较多的是无偿服务。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来临,人们对老人社区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然而,原有的带有浓厚福利性色彩的社区养老服务,无论是服务项目还是服务规模,都极为有限,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从投资方来看,当前,政府仍然是社区养老服务的强大投资者,社会及个人的投资极少。然而政府的投资不是无限的,随着社区养老服务项目的不断拓展,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因此,要运用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只有走产业化的道路,我国的社区服务才有出路,才能解决人们服务需求的扩张和资金短缺二者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走以盈利养福利的道路是必要的、可行的,我们要摒弃旧有的思想认识,不要一味地依靠行政手段,消除否认社区服务具有经济效益的错误认识。只有从思想认识上首先扫清制约社区服务发展的障碍,才能使社区养老服务业得到长足的发展。
2、建立和完善产业组织体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组织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产业组织是社区服务的载体,要实现社区服务的产业化,就必须建立健全产业组织体系。然而,目前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由民政部门主管,具体地则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进行管理,行政色彩比较浓厚,产业化程度较低,没有什么产业组织来支撑。产业组织的匮乏,是造成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无法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原因。从目前各社区发展的情况来看,不乏有产业组织体系比较健全的社区,这些社区已经逐步探索出一条产业化道路。南京市是社区养老服务做得比较好的城市之一,全市共建成区街两级社区服务中心53个,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8个,老人公寓70所、老人活动中心663个,老人康复中心40个,初步形成较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组织遍及全市6个城区。浙江温州的红枫老人公寓按照市场化方式、实行标准化建设、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公寓区内除了独立式公寓、普通多层公寓外,还建设了老人活动中心、国际老人休闲俱乐部、护理中心以及超市、宾馆等配套设施,初步形成了一个集老年人生活、医疗、保健、娱乐和学习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老人社区服务站。
总之,今后各社区应该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逐步建立起实体化、产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组织体系,大力发展各种类型、多种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服务站等经营性实体,不断壮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规模,加快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
3、实现多渠道筹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
社区养老资金是保证社区养老服务持续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由于社区养老服务刚刚起步,并且我国经济尚不是很发达,在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老年人服务需求的扩张和资金短缺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积极想办法努力克服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短缺这一难题,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索如何克服社区养老资金短缺。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短期内政府不可能对社区养老服务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且老年人的收入也不高,他们大多不可能付更多的钱去享受服务。因此,我国社区养老倘若要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就必须要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途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投资体制。开辟国家、集体、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资渠道,鼓励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各界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资金援助。培育和发展各种非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其在筹集社区养老资金的作用。要积极引导、鼓励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进入社区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
(1)政府的行政拨款
政府的行政拨款当然是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政府应在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中适当加大对社区养老的资金投入比例,对兴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的资金投入是社区养老服务必不可少的资金来源。从澳大利亚的情况来看,政府拨款是老年照料服务的主要资金来源,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拨款,提供部分社区养老服务资金,以支持社区老人照料服务。我国由于老龄产业的发展环境还不十分成熟,社区养老产业化水平还比较低,社区养老福利机构还不能完全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中运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还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政府应主要为无支付能力的老人提供基本服务保障,并投资兴建一些示范性老年公寓。
(2)鼓励民间资本开办社区养老机构
当前我们应坚持社会福利社会办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地发展老年服务,民间资本投资兴办
社区养老服务就是其中一条重要渠道。社区养老服务不应只是纯福利型服务,纯福利型养老设施很难吸引私人投资兴办,应形成不同档次的服务标准,包括有偿服务、低偿服务,既能满足收入水平不同的老人的需要,也能吸引私人投资。用户付费也是一项重要的资金来源,收费标准应根据用户的支付能力而定。在开发社区老年公寓时应在建筑、设施标准及管理服务内容上分为高、中、低三个不同的档次,以适应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的需要。国际上不少国家也实行这样的做法,如澳大利亚为了保证老年照料服务拥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制定了日常护理费、住宿费的标准,这主要是针对那些有养老金的退休老人。用户付费能有效地弥补养老经费的不足,据统计,通过护理院住宿费可以筹集资金14亿澳元,而住宿押金能达到16亿澳元,对于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由私人修建老年公寓也已逐步发展起来,如温州的康福山庄就是由个体私营建成的;福州首家民办老龄公寓——江滨老龄公寓也已开始运行,全国各城市正努力探索社区内养老新途径,探索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方式办理社会福利机构,鼓励民营、私人创办托老所、家庭养老院。
当然对于民间资本开办老年公寓的行为还应给予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称赞他们的做法和爱心。如允许他们投资建造养 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可以自己经营、出租或出售,用于老年服务产业;对开发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建设工程中的各项收费费率,应至少减半收取;对于用于出租或出售的,应酌减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为支持和鼓励私人兴办养老机构,应在土地作价,水、电收费上给予优惠。对于社区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用电、用水应按当地最优惠价格收费。
(3)积极争取社会捐助
加强宣传,通过向社会呼吁,筹集捐款,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向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捐资、捐物或提供无偿服务。充分发挥慈善机构的作用,象慈善会、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等慈善组织可以从社会募集到一些资金来资助社区养老,以补充社区养老资金,例如香港公益金就是香港目前最主要的拨款组织,公益金通过不断举办活动,积极鼓励全港市民支持福利服务,募集捐款,以照顾社会中的弱者。内地也应完善慈善公益事业,应当运用种种机制,通过制定有关法规和政策,鼓励发展慈善事业,切实提高慈善公益组织的社会地位,此外,对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援助的国内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减免一定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三、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规模化
随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日益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将会从初级阶段逐步走向成熟阶段,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体系也将逐步建立起来,在这一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壮大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规模,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规模化,健全和完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一谈到现代产业,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规模化经营、追逐效益最大化,实践证明,规模小是不可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是指某一产业经历了由传统走向特色、由粗放走向集约化、由分散走向规模型转变的过程。既然我们把社区服务定位在第三产业,那么社区服务就必须实行规模经营。每一个老年社区服务中心都必须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开拓养老服务项目,实施多种经营,这样才有生存空间。要达到规模化的要求,必须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并通过设立覆盖全社区的服务系统,把各个经营服务网点连接起来。
实践证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实现社区服务资源共享,是提高服务产业规模化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上海、天津、济南等地通过设立覆盖全社区的服务求助系统,把各经营服务网点连结起来,在交流信息、调剂余缺、平衡供需等方面实现网络化、连锁化经营,以点带线,连线成面,促进社区服务业从分散型、个体化向集团型、群体化方向转变,实现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从而实现了规模经营,提高了经济效益。[3]网络化能充分实现社区资源的集约化使用,达到规模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规模经营的新机制,把各连锁经营服务网点连结起来。
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
各社区服务设施不应是孤立的,而应是纳入社区网络,形成多层次和多方位结合,各社区服务资源相互补充,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需要,丰富精神生活需要。促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多样化、系列化、专业化、层次化,每个社区要逐步覆盖各种设施,包括集中居住设施(老年公寓、托老所、日间照料中心)、医疗护理设施(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老人护理院、老年医院)、文体活动设施(老年活动中心、老年俱乐部、老年大学、老年健身中心)等,满足老人医疗、保健、娱乐、交流、生活照料等各方面的需求。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使各社区都具有功能完善的老年服务设施,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化经营,使其由初级阶段的零散型、个体型走向集团化、规模化,充分发挥其辐射作用,创造品牌效应,从而使社区养老服务更具专业化特色。
2、实现社区养老的综合服务
今后应围绕“六个老有”形成全方位的服务系列,社区居委会的站、点和街道的中心要相辅相成,互成网络,服务内容要逐步覆盖住养、入户服务、紧急援助、日间照料、保健康复、文体娱乐等多种项目。入户服务的内容要逐步覆盖家务整理、生活照料、送餐服务、陪护服务等方面,并通过入户服务,为老年人建立福利服务档案,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社区养老的服务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日常生活服务
日常生活方面的服务主要包括日间照料和上门服务。日间照料主要是指家人将无人照料的老年人送到托老所,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几天,最长一般为两周,这期间老年人由专职的工作人员照顾。英国的托老所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全国各地约有600多个托老所,可提供3万多个位置。我国也应拓展这方面的服务,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以解决家人照料不足的问题。上门服务也称居家服务,是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的
一种服务,主要包括上门送饭、做饭、打扫居室衣物、洗澡、理发、购物、陪同上医院等服务内容。目前英国约有13万人从事这一服务,约10%的65岁以上的老年人接受这一服务。这种服务形式在我国也应大力推广,老年人可以不脱离自己所熟悉的环境而得到照顾。
(2)医疗保健服务
论文摘要:社会工作的开展,除了进行一般的照顾、治疗工作外,更应该具有社会建构的目标属性。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会在具体的工作中遇到许许多多关于案主的法律问题。在这其中,个案记录或具体的见闻在司法过程中将会对案件的走向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社会工作介入司法领域将会对案主及其自身权益产生积极影响。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证人在英美法系国家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国家,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和司法体系的不断完善,此种制度也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莫勒斯(Morales)与西佛(sheafor)认为,对人提供照顾(Caring)、治疗(curing)与改变社会(ChangingTheSociety)是社会工作者存在的三个主要使命或宗旨(3C''''s)。而实际上,我们发现:我们国家社会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强调照顾和治疗的“使命”,很多情况下缺乏改变社会的实际机制。在总结最近几年各个领域社会工作开展情况时,我们发现:随着社会问题的不断凸显,社会工作在进行社区发展、社区服务以及进行弱势群体关怀的过程中不断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与法律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凸现出立法的漏洞,有的凸现出法律运行的具体缺陷……这些问题,于一个单纯的社会工作者来说,可能是难以解答和进行更深层次讨论的;于一个单纯的法律人来说,又是在书本中很难发现的。当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共同进行活动的时候,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一、社会工作的建构性检视
(一)定义中的建构性取向
国际社会工作者联会和国际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在2001年对社会工作所下的定义指出:社会工作提倡社会转变,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以及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藉以改善人类的福祉。社会工作运用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等理论,在人与环境互动中作出介入。而人权及社会公义等原则乃社会工作的基础。在这个定义之下,其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工作所应该具有的社会作用,而这种作用更多的体现为“转变社会”和“改善人类福祉”的作用。按照A·T·莫雷尔和B·w·谢福的观点,“社会工作实践由社会工作价值、原则和技术的专业应用所组成,以便实现下述一个或多个目的:帮助人获得有形的服务,对个人、家庭和群体进行辅导和心理治疗,帮助社区或群体提供或改善社会和健康服务,并参与立法过程。”
在这里,莫雷尔和谢福特别提到了社会工作在“参与立法过程”中的目的性取向。此种目的,实际上也即一种建构性的目的,旨在具体的服务和照顾中获得更多的社会建构启示和具体实践。在我们国家,学者对社会工作所做的定义也同样没有忽视社会问题及社会工作的建构性问题。
(二)行动研究理论的视角
行动研究的先驱人物,社会心理学家KurtLewin指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只是要获得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透过行动研究形成社会情境中有效的管理或行动策略,以达成预先设定的变革目标。从理论上来说,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追求逻辑上的真,而更应该关怀道德实践的善与生活取向的美,理性必须返回生活世界才能获得源头活水,研究是为了指导人们立身处世的生活实践。就社会工作来说,(在上文我们已经提到)目标不仅仅是照顾和治疗,更多的应该体现在社会变革上。照顾和治疗只是一种短期的、应急的目标,而社会变革则是长远的、可持续的目标。在行动研究理论之下,实践性的行动研究(PracticalActionResearch)和解放性的行动研究(EmancipatoryActionResearch)对社会工作是十分受用的,特别是其在社会建构目标指引下的具体实践。
实践性的行动研究旨在发展案主的实践推理能力,经由厘清有意义沟通与对话的条件,生成诠释性理解的知识,这个知识能形成或指导实践的判断。
解放性的行动研究旨在创造一个有批判性的分析环境,让案主能在完全授权的情况下,超越主观的认知,使获得客观的解放型知识来进行沟通或社会行为,实践进行批判与反思,进一步创造一种可能的改变与进步。而Hart和Bond则将之成为“赋加权力型研究”,指出这种研究与社区发展紧密相关,以反压迫的姿态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摇旗呐喊。研究的目的是结合理论与实践来解决社区的具体问题,研究者协助参与者确认研究的问题,提高彼此相互合作的共识。
在面对具体的案例和案主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基于行动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一名单纯的“服务者”、“倾听者”、或救助者。他(她)的“判断”、“反思”将会成为社会建构过程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而且将会对案主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法律问题与社工介入的可能
目前,国外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社会工作实务和教学都将社会工作中的法律问题作为一个重点来开展。实际上,社会工作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弱势群体需求评估对立法和政策的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其次,社会工作者的个案记录往往成为司法过程中的重要证据;再次,法律的介入可使社会工作的领域更为广阔。
相比于其他问题,社会工作者的个案记录和证据表达问题又是此领域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台湾学者陈慧女指出:法律与社会工作之实务可以在以下领域展开:社会工作的临床评估;儿童虐待、疏忽、目睹家庭暴力之评估;儿童、少年、成人害被害人之评估;婚姻暴力被害人之评估;害、婚姻暴力、儿童虐待加害人之危险评估;儿童及少年监护权、探视权、收出养之评估;少年犯罪行为之评估;老人虐待与疏忽之评估等。台湾大学《实习过程中与法律相关之注意事项》一文中指出:“社会工作者必须对于法院的运作体系有所熟悉,同时也必须知道在法庭上作证时应有何种适当之举动。社会工作实务者与学生必须假定其所撰写之专业服务纪录、个案纪录、个案报告或联络信函等,皆有可能成为法院传票要求检视之特定文件;也有可能是检察官或律师搜集和检视之文件;且可能在法院里当庭阅读之文件。当我们在撰写上述这些文件时,必须相当留意撰写纪录之内容,以及我们如何责成文字上的表达。”其实,这也就是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除了帮助人们解决实际困难,还必须要在政策,特别是司法领域承当更高的社会责任。而这一点,可以说,会对那些受到侵害的人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香港社会福利署的《多专业个案会议及照顾儿童法律程序》一文指出,在调查过程中或进行个案会议期间,如受虐儿童被评估为需要法律保护,应由社会福利署的负责个案社工或警方引用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所列相关条文处理。相关机构会提供跟进服务。对于不被评估为虐待儿童,但须引用保护儿童及少年条例的个案,而该个案并非其它服务机构的已知个案,家庭服务中心会负责进行照顾儿童法律程序。实际上,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特别是在此类儿童保护的案例中,对社工在法律方面的要求显然要更高,而且也更为细化。在美国,1989年的“约西亚儿童虐待案”中的相关事实则可以使我们对社会工作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
1982年1月,DSS在知道约西亚遭到父亲的虐待后,工作人员与孩子的父亲进行了面谈。一年之后,DSS又一次接到医生的电话指“怀疑孩子受到了虐待”。而这一次,他们从威斯康星青少年法庭得到指令把孩子暂时交给医院监护。三天之后,DSS特意召集“儿童保护组”开会讨论约西亚的问题,该组由儿科医生、心理学家、侦探、律师、专案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医院员工组成。小组讨论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本案虽然最后是由于在DSS是否应该做出救助的问题上产生争议。但在案件诉诸法庭之前和之后的有关争议情况可以使我们对社会工作在司法领域的介入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而且,此种“介入”的意义正如对本案提出异议的布雷兰等三位大法官所言:如果DSS的人不能尽责的话,类似约西亚这样的受虐待的孩子的境况会变得更加糟糕。由此可见,社工的及时介入,以及在司法领域中的作用发挥将会极大地弥补司法程序中的某些空白。
三、专家证人制度概述
专家证人(ExpertWitness)制度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一直以来都是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有的一种法律制度。专家证人是指:对该问题或与该问题相关联的事宜所具知识或经验,能令其对该问题或该等事宜的意见可被接纳为证据的人。②专家证人与一般证人,与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都是不同的,而将几者加以区分将会使我们对专家证人制度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一)专家证人不同于一般证人
一般证人主要是陈述事实,而专家证人可以发表意见。一般情况下,对事实的把握是为后边的推论或进一步证明作准备的,而由专家证人所作的意见可以直接作为证据被法官所采纳,对案件产生的影响比一般证人要大。
(二)专家证人不同于鉴定人
首先,主体来源的范围。鉴定主体必须是取得官方资格,或拥有官方承认的某种资格的人。而要取得这种资格,则不仅必须拥有一般人(包括法官)所不具备的专门知识,而且还往往必须通过某种考试或考查才能够实现。而专家证人的选任范围要广泛得多,只要满足“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意见有助案件解决”等要件即可。
其次,主体选任的权限。一般情况下,选不选专家证人,选择具有何种资历的专家证人,均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法庭不加干涉(除少数情形下由法庭选定外)。而鉴定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案件的需要则需要法庭介入选定。
再次,主体的倾向性。专家证人由当事人聘请或选定,因此专家证人会作出相对倾向于本方的意见。实质上也就是一种浓厚的对抗性意见。而鉴定人往往是中立的,采取的是科学的结论和评判。
(三)专家证人不同于专家辅助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1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体人员进行询问。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各方当事人自行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关案件中的问题进行对质。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可以对鉴定人员进行询问。”此条规定类似于专家证人的规定,但又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专家证人之规定。之所以类似,是因为此类人员是由当事人申请,有一定的自由选任性。但两者又是有着很大不同的。很多学者将此条规定中的主体称为专家辅助人。
首先,专家证人提供的是意见,并且是结论性的。但专家辅助人进行的是说明,并且还要有“对质”、“询问”等过程。
其次,专家辅助人必须是在“经人民法院准许”的情况下进入到案件审理过程,而专家证人的选任就要更为自由。
因此,专家证人制度是一种极富特点,并且在效率方面极具优势的制度设计方式。对于完善司法程序、维护司法权威和公正是颇具意义的。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这一制度已经在理论和学术上引起了一定的关注,但如何具体的对其加以操作又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认为,社会工作在我国的不断发展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四、社会工作者何以成为专家证人
(一)社会工作者能称为专家吗?
以艾滋病检测为例,当某案主来到机构,机构会指派其中一名咨询员全程陪同。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提供免费的检测前心理咨询。第二步:提供免费快速检测。第三步:结果呈阳性的话,7个工作日内陪同到疾控中心进行确认检查。第四步:陪同到疾控中心做免费CD4细胞检查。第五步:CIM细胞低于400的人,陪同到相关医院进行免费体检。第六步:转介并帮助其获得免费抗病毒药物。第七步:提供服药依从性支持。
从整个过程来看,从心理咨询开始到最后的药物依从性支持,整个过程都是在相关的社会工作者辅助和指引下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此名社会工作者是最了解案主情况的。而且,不管是到哪一个机构进行检测、体检等,社会工作者都陪同在身边。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具备此方面知识的人,同时也是清楚记录整过程的人。而在其他领域,比如儿童保护、家庭暴力等工作中,社会工作者更能清晰地记录下发生的许多事情,这些事情是一般人所不能发现和记录下的。况且,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之前已经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考察,这使他们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能够更为清楚、合理地分析具体问题的基本情况。这些记录以及社工的具体分析对于具体司法程序的开展是极具意义的。
(二)社会工作者职业伦理的要求
职业伦理是一个专业在实务工作中的基本要求。对于社会工作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在与人打交道的工作来说,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专业职业伦理的建设和倡导,而社会工作在社会建构方面的工作倡导又是近年来引起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NASW)伦理守则》指出: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变迁方面首要的努力应着重于:贫穷、失业、歧视及其他形态的社会不公正。当社会工作者必须无决定能力的案主时,社会工作者应采取合理的步骤以保障此案主的利益和权利。社会工作者应采取行动以防止和消除那些源自于民族、种族、国籍、肤色、性别、性倾向、年龄、婚姻状况、政治信仰、宗教或身心障碍所造成的支配、剥削和歧视。《加拿大社会工作人员协会伦理守则》指出:法庭许可有裁判权的法官可以命令社工员提供其评估给法庭。当法庭需要该资料时,社工员可以向其解释案主拒绝提供的理由。社工员应该促进社会工作的正义。《台湾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指出:(社工员)应以负责态度,维护社会正义,改善社会环境,增进整体社会福利。阐明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工作应增进社会的一般福利,致力于歧视的防止与消除,确保人人可公平的获得所需资源、服务和机会,倡导社会状况的改进。
应该说,以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伦理要求都将社会工作者在法律领域的社会责任上升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这是符合现时社会工作发展要求的。而且,我们发现,像加拿大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对社工作为专家证人作出了直接性的要求。此种趋势将会对各个国家产生极大的影响。
(三)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证人与危机处理
危机处理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四十年代,早期的临床研究为此理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Lindemann在1944年CoconutGrove大火后,从事的关于火灾后悲伤反应的研究以及ReubinHill于1949年进行的因战争所造成的家人离散与重聚以及家庭压力的研究。危机处理理论关注人在压力事件之下的危机状态,并试图通过适当的危机处遇方式来预防、重建、改善和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
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看,对于很大一部分的社会工作,如农村社区发展、青少年教育、流动人口知识普及等都是采取一种较为缓和的发式展开。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具有强烈的紧迫性和危机性。而对于像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就医歧视等情形,社会工作就不仅仅只需提供照顾或心理辅导,它需要的是紧急的处理方式,包括向法官呈递个案记录和进行出庭作证,目的即在于最大限度地保障案主的合法权益。那么,这种活动对于受到侵害的案主来说究竟蕴含了多大的力量?
根据危机处理理论:对个人而言,面对突然压力情境及危机事件,人会经历情感失衡、认知失调及表现出相应的生理症状;对于团体来说,当团体共同遭遇危机时,危机会受环境影响而扩散和蔓延。但这些都不能算作病态。通过良好和有效的危机处理,可以增强对事件掌控及因应的能力,减低心理沮丧的强度,在悲伤过后重新建构好心情,有助于对未来事件处理能力之增强。反之,在严重压力失序和创伤后压力失序的状况下会产生对创伤事件之再经验(如梦魇、幻觉)、逃避和麻痹(避免创伤之勾起、远离人群)、过于敏感警觉(过度失眠、易怒)甚至是忧郁、人格失序、人际问题、犯罪行为及自杀。在失衡状态的期间,人会主动寻求生活的平衡与和谐,评估事件之意义,及检视个人生活中可资运用以因应危机之个人与社会资源。当个人受伤的状况升高时,特别会寻求心理上的协助。
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在面对虐待儿童、家庭暴力、各种歧视的情形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好的处遇此类的危机。因为,类似于艾滋病感染者这样的群体,他们在受到歧视以后,恐惧和无助将会在群体内蔓延。那么,这个群体将会变得更加脆弱,甚至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社会危机。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就在于,降低个人对压力及无助的感觉,活化社会资源和建构有效因应策略。而在司法过程中,社工作为专家证人的介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司法活动,它在本质上意味对人之危机的关注和巨大的支持。而从另一种角度来看,这种支持将会对法律在大众中的普及以及树立法律的权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五、社会工作者作为专家证人的理论意义
在这里,我们通过相关的理论建构,试图阐明社会工作者可以作为一名专家证人,加入到诉讼活动或其他更为广泛的司法活动中。而实质上,这样的一种尝试正是建基于司法本身变迁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20世纪以前的美国,每一个案例都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结果,这个结果可以从一系列自然的、不言自明的规则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而其后果正如审理Greenv.HudsonRiverRailroadCo.,28Barb.9,22(N.Y.1858)案的法庭所说的,“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我只能按照我所发现的法律裁判——我没有特权去偏离源远流长的先例的要求。”这样一种对逻辑机械的运用,势必是片面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扼杀真理和正义的存在。而正基于此,这种传统在19世纪末遭到了强有力的挑战。霍姆斯(Holmes)在其1881年出版的《普通法》(TheCommonLaw)中指出:法律的核心不是逻辑,而是经验。布兰代斯(Brandeis)则将社会科学的材料运用在他的辩论摘要(bfief)中,并且得到了法官对这种做法的认可,继而基于该种材料获得胜诉。实际上,不管是霍姆斯理论的阐述还是布兰代斯实践上的尝试,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将关注点集中在了社会科学知识对司法的作用上。而在我们国家,充分运用社会科学知识进行法律的解释和推理也在理论界得到了重视。①那么,此处我们所提社会工作者究竟能在这场变革中发挥多大的作用呢?
(一)助益性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702.“专家证人”中指出:如果科学、技术或者其他专门知识有助于事实裁判者理解证据或者判断争议事实,而某证人由于其知识、技术、经验、训练或者教育是一个合格的专家,则其可以发表符合以下条件的意见或其他证言:(1)证言基于充分的事实和数据;(2)证言是可靠的原则和方法的产物;(3)该证人可靠地将这些原则和方法适用在了本案事实上。莫纳什(JohnMonahan)和沃克(LaurensWalker)则将此条规定定义为专家证人的助益性(helpfulness)要求。此种要求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正是其参与到司法活动中的前提性要求。因为在这里,我们已经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界定为一种“建构性”的活动。他们的主要任务在于:利用自己与案主的接触,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反思,一方面,寻得案件的公正解决之途径;另一方面,则是树立一种司法公正之权威。这种活动可以有效地避免纯粹运用法条所带来的诸种弊端,因为法律永远也无法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1] 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留守儿童正处在成长发育和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父母教育的缺失,学校、社会和政府部门替代功能发挥和应对机制的衔接不畅势必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形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引发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2] 正因为如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才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
2.文献综述
现有的研究多半是在实践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对农村留守儿童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措施。但这些研究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说研究多半强调研究者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留守儿童自己的身份参与和意见表达,多半将留守儿童看成是负面的、功能缺失的、需要被管理的对象,所提出的对策往往也是从管理者和决策者的立场出发,这种价值取向往往忽视了对留守儿童自身优势的发掘和利用;再比如研究多从宏观外在因素出发,缺乏对影响留守儿童的内在因素的考虑。在对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所提出的对策中,研究者大多是从国家、制度、社会、学校、家庭等宏观外在因素着手,强调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经济、物质上的补偿,而加强思想、道德、心理上的教育,施以制度、政策、法律上的倾斜保护显得缺乏针对性。
本研究通过社会调查等方法对这些经验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切实可行的操作范式,验证其效能。通过实验法探讨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理论和具体方法去弥补现有范式所存在的缺陷的可行性,以期推动农村留守儿童自身主体性、农村社区优势资源的发挥和整合。
二、研究的基本假设和方法
在研究中我们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了淮南、黄山、合肥、阜阳四地农村在校儿童对象1000人,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73份,有效问卷913份。并选择教师、家长、学生、地方教育管理者50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访谈。通过量表法对部分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了测验以便于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量表主要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儿童学业不良调查表和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三、安徽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1.教育理念的问题视角,服务主体的被标签化和被污名化
无论是媒体还是社会管理者,对留守儿童都存在着明显的标签化和污名化倾向,并多半伴有较为消极的刻板印象。在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留守儿童印象的语义差异量表,调查社会普通民众对留守儿童的评价,调查显示社会对留守儿童的评价普遍比较负面,详见表2。
这和本研究前期所做的文本分析所得出的统计结果具有惊人的重合性和相似性,这也是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这必然会影响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具体方法和策略的选择,造成留守儿童的负面自我实现,而这恰恰是不能被调查数据所证实的。通过对调查数据的Spss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在学习成绩、不良学习行为的发生概率上,还是在心理健康的评判上,是否留守与负面结果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这种标签化的机制通过传媒舆论、文本、学校的隐形课程以及教师的态度等因素而不断被强化,势必造成不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方式。
2.留守儿童教育延续性缺乏,教育正向社会功能发挥不足
根据社会系统理论,教育作为主要的维模机制和社会体系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强化的关系,它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论证和说明、为经济系统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为文化价值的传递提供主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正向功能。但在大学扩张和就业压力攀升、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乡村教育质量下滑等现实面前,教育所应发挥的促进社会流动、改善社会地位等正功能不断地在经济撒旦的魔方前被解构。[3] 教育无用论越来越被社会上的人,尤其是农村居民所认可。这一问题在留守儿童身上同样有着深刻的表现。从调查数据看,有43.2%的留守儿童父母认为,子女接受完初中教育即可,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初二以后就存在着明显的是否继续接受教育的分化。主体性的缺乏必然会造成学习行为上的差异,并被直接反映在升学率上。
3.社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相互衔接不畅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在一定的场域环境下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分工的大背景下,其功能和目标的实现必然受到社会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需要它们之间的相互有机整合才能发挥正常功效。调查发现,目前应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措施主要集中于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方面,而忽视了发挥社区、文化、舆论传媒及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动性,即使是家庭功能恢复、学校教育强化和深度化、宏观政策立法和制度改革等主张往往也是缺乏相互之间的衔接而各自为政,对其功能假设也缺乏事实的验证。举例来说,对家庭的功能恢复,目前的政策导向无外乎通过发展地方经济让家长回流,或者改革二元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这些政策从本意上来看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评判性但却缺乏实际操作性,忽视了教育体系社会嵌入的属性和现有系统的制度性约束,忽视了农村社区优势资源和儿童主体性的发挥和开发。
4.教育资源分布不合理,留守儿童教育缺乏公正性
教育资源分配的城乡不合理性已经得到学者们的一致同意,但对于农村教育中,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之间在分享有限教育资源上的不平等性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无论是从教学点的设置、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还是学校的隐性课程设置、受教师的关注程度等都呈现出对留守儿童不利的特征。农村教育的许多制度和政策设计通常是以家庭健全的非留守儿童为参照对象的,往往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存在和现实。这些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四、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可行性及介入方法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工作方法,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主体实现自助的专业活动。[4] 在具体工作中遵循着尊重、保密、接纳、诚实、参与、自我决定、优势视角及差异化的伦理态度,对于整合资源,消除传统工作方法中的标签化、污名化等问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正面功能。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中引入社会工作方法对于发挥留守儿童的主体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社区的优势资源,弥补政府、学校的资源劣势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效果。其具体的介入途径可以参照表3。
1.社会政策方法
在理论层面充分研究造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的社会政策环境和制度性约束,对其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背景下,通过调查了解儿童、学校、家长、监护者等利益攸关者的需求,尤其是要从发展主义的视角,评判儿童的需求。分析具体社会政策的受益者、受损者以及其政治经济社会的伦理价值,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并对其在实施和运行过程中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以提高社会政策的公平性,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公平的社会制度环境。
2.在实务层面,涉及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三个方面
第一,个案工作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案主提供物质和心理的服务,以提高其潜能的工作方法。[5]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部分农村学校开展的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管理制度就是很好的一种个案工作方法,它对儿童的心理、生理和学习状况进行专业记录,并由专人通过心理治疗与社会治疗、行为修正、情绪治疗的方法处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主体的自主性,给予留守儿童关怀和尊重,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第二,小组工作是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案主的态度和行为,以提高案主之间的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社会目标、互惠、治疗等模式实现主体的能力建设、社会化和问题解决目标,最大限度发挥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提携的作用。[6] 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过程中,这些方法也被广泛地运用,它可以给予留守儿童心理的慰藉与支持,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交流和讨论他们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通过这种方式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冲淡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孤独感。第三,社区工作是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合力解决社区问题,培养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自主、自觉的能力,其实质在于构建共同体式的生活。[7] 调查中看到不少地区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将留守儿童的社会管理纳为指标体系之一,通过家长制、职业家长、托管家庭动员、公众个人或集体为留守儿童提供物质和精神援助的关爱;通过动员政府、企业、社区和媒体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为长期和可靠的生存和发展资源。
总体而言,家庭、学校属于微观层面,社区属于中观层面,政府、政策法规属于宏观层面,不同层面的支持体系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模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从农村留守儿童和外出打工父母入手,提供支持性的帮助和相应资源;同时,争取包括政府、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社会的资源和社会的支持,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最佳效应。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安徽 淮南,232038)
参考文献:
[1]万明钢,毛瑞.当前我国“留守儿童”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段成荣,周福林.留守儿童研究综述[J].人口学刊,2006(3).
[3]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刚,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关键词:社会学;关联性就业;文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7)01-0077-05
一、问题与假设
一项利用麦可思公司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近年来,我国有近三成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匹配,与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大学毕业生不匹配比例10%-20%相比,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匹配比例过高。不同专业毕业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能够提供职业特定技能的专业(如建筑学、卫生医疗、自然科学和工程与技术)毕业生相对于提供一般性技能的专业(如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毕业生更可能找到与专业相匹配的工作[1]。另一项实证研究也显示,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度最高,农科类次之,关联度最低的是文科专业[2]。麦可思研究院的2011年、201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据对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调查,全国本科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度仅为67%,国际政治学专业相关度低至16%。从本科专业门类来看,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89%),最低的是历史学(46%)和法学(48%)。将2009-2011届大学毕业生的同期专业相关度进行比较,发现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高专院校约7-10个百分点,211院校高于非211院校2-4个百分点,约三成的大学生抛弃了大学四年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选择了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3]。
由此可见,专业与职业存在较大比例不匹配现象,尤其是文科类专业更为突出。把专业与就业不匹配现象归结为就业难,本文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一定要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吗?从事专业不对口或匹配性差的工作就是就业难吗?如何评估文科专业与职业的关系?据此提出关联性就业假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使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出匹配性差异和相关性选择,专业对口不是评价就业的标准,在社会发展和职业链条中找到专业位置就是就业,这对实现专业、职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社会学专业作为文科类专业的代表,历史悠久,1838年由法国人孔德创立,随后得到发展,189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创立世界第一个社会学专业,至今仍是最基础的一门社会科学和专业,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引进社会学,建国后的1952年取消了社会学专业,1978年得到恢复,改革开放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社会学类本科专业达到416个。社会学专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其专业职业属性相对较弱,其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较好体现关联性就业假设的条件,以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专业为样本,通过考察就业状况来检验关联性假设。资料来源包括:(1) 2010年7月至8月进行的毕业生追踪调查,以社会学2002年至2010年毕业的学生600人为总体,以网络问卷方式调查了80人,回收有效问卷80份。男生占42.5%(34人),女生占57.5%(46人);本科占62.5%(50人),双学位占20%(16人),研究生占17.5%(14人);出生时间从1978年至1987年,最大年龄32岁,最小年龄23岁。就业是指毕业生实际在岗位上工作并获得报酬的劳动状况,就业状况反映出专业教育质量,设计12个指标进行测量。(2) 2009级(75人)、2010级(66人)毕业生就业协议中所表明的就业单位。(3)2015年召开毕业10周年回母校的30名毕业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工作状况。
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特点
我校社会学专业1995年创办至今,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呈现出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包含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两种形式,横向关联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不同职业之间呈现出来的关联,可以用就业领域、职业变动、工作满意度、就业途径等四个指标来测量。(1)社会学专业的基本职业特质是社会管理、社会调查、社会工作,就业领域包括党政机关、教育、文化等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职业包括社会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政策研究与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社会规划、公共关系等。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分布以企业和政府部门为主导,呈现出企业就业比例下降而政府部门比例上升的趋势。在第一份工作中,销售类有10个,公司、党政部门的行政管理类有27个,学校等教育机构有7个,广告传媒类有5个,其他15个。就2009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6人外,在就业的69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6人,党政事业单位为15人,考研留学为10人,其他为8人;从2010级就业单位性质来看,除去未就业的5人外,在就业的61人中,就业单位是企业的为34人,党政事业单位为8人,考研留学为7人,其他为12人,这些职业体现了横向关联的特点。(2)从职业变动率来看,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成的毕业生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单位,企业就业比例由最初的62.7%下降为目前的53.1%,政府部门就业比例由最初的26.6%上升为目前的32.8%,在学校就业的比例和自主创业的比例在提高。(3)在工作满意度方面,近6成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工作表示满意,1/3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是一般。(4)在就业途径方面,2/3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就业,1/3通过家庭、亲戚、朋友等非市场途径就业。
纵向关联是同一职业的不同环节、不同职级之间的关联,表现为职业的晋升状况,把承担一定管理责任的岗位称为管理类业务,只是普通职员或工作人员身份的岗位称为执行类业务。2010年数据显示,管理类业务由最初的41.3%上升为目前的57.8%,执行类业务由最初的58.7%下降为目前的42.2%,中级职务由最初的4.8%上升为目前的25.0%。
本文把就业单位性质多元、就业领域宽、就业岗位多样、职业向上流动等特点的就业情形称为关联性就业,它是文科类专业普遍具有的一种特质,目前文科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就是关联性就业理念的体现。
关联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连带性,是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在内容、功能、机制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关联性就业是以本专业为基础而在专业对应的职业领域寻求工作并适应社会变化需求而调整职业的过程及结果。(1)关联性就业以专业为基础,专业的职业属性显著度对职业方向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2)关联性就业是一个动态的调试过程,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而发生变化;(3)关联性就业是社会结构中的子系统,受就业形势的影响;(4)关联性就业是一个比专业对口或职业匹配更具有现实解释力和实践性的概念,更符合专业发展、社会发展与职业选择的现实和内在关联,更能够指导专业建设和职业生涯规划实践;(5)关联性就业是提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内核结构与结构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6)关联性就业作为一种理念,目的是把握好就业质量与数量、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辩证关系,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的观念,立足提高一次性就业率,然后逐步提高就业质量。
三、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关联性就业的生成机制
专业、职业、社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关联性就业机制,目的在于揭示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原理,论证关联性假设的可行性,关联性机制可以分为内在机制和外在机制。社会学专业对职业的影响途径即关联性机制体现为: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为4.7%,间接提供工作思路的为23.4%,通过培养健全人格而更好适应社会的为67.2%。
(一)关联性就业的内在机制
首先,专业内部关联。任何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都由内核层和层构成,能够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内核层,是专业的核心部分,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构成,能够间接提供工作知识和技能的内容属于层,是专业的非核心部分,由通识通修、选修等课程构成,内核和构成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内核层凸显专业个性和差异性,是就业的显性标志和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依据,层凸显专业共性和通约性,成为职业迁移和转换的显性标志。社会学核心课程和课程能够支撑社会学毕业生选择与社会相关联的就业领域,任何社会组织都有管理、文秘、公关、调研等功能,这就为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岗位,这也是社会学专业的职业适应性较显著且具有跨专业就业优势的原因。
其次,专业之间的关联。专业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积累和建构起来的分门别类的知识体系及其人才培养体系,包括认知和方法两个部分,认知是专业的知识结构,方法是专业建构和演化的哲学基础和研究技术,从古代到近现代,知识体系从笼统混沌到分化具体再到综合,文理交叉,科学与人文融合,这为专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协同创新奠定了基础。我国目前的专业设置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个门类,基本专业352种,特设专业154种,在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中确定62种国家控制布点专业,专业介绍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主干学科、核心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修业年限、授予学位[4]。文科类专业就是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管理学具有文理交叉的特点。文科类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和人,社会是具有自身结构、功能和运行规律的有机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复杂结构是专业形成和演变的基础和前提,以社会不同侧面和属性为研究对象而形成社会科学,主要专业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以人自身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为对象形科学,主要专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之间既有分工和差异,又存在交叉和共性,专业差异性体现在学科知识体系和具体工作领域方面的不一致性,这是专业成立的基本依据。专业共性体现为文科类专业在通识通修课程设置上的一致性,都有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具有一致性,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在思想政治理论、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状况、研究方法、外语应用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共同的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一致性,都设置了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
(二)关联性就业的外在机制
首先,职业之间的关联。职业是社会分工所要求的实践活动及其领域,是解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须的劳动实践,也是个体获得生存发展资料、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依据,各种职业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由此构成职业体系,职业之间存在互补性和通约性,互补性是指职业之间构成产业链条的相互支持性,通约性是指职业之间在工作流程、思维方法、知识基础等方面的互通性,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性。单位是职业的载体,是拥有不同专业的个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分工与合作的场所,在一个单位内部以及在不同单位的业务和交往过程中,存在多种专业分工与合作,这为文科类专业就业提供了机会。
其次,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联。根据专业的职业属性的显著度与职业方向的显著度的关系,把关联性就业分为两种类型:(1)职业属性越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显著,专业方向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强关联性就业;(2)职业属性越不明显的专业,其职业方向就越模糊,专业方向间接指示职业方向,可称为弱关联性就业。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具体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的某个局部或子结构,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艺术等;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往往是社会结构及分工体系中比较抽象的专业,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如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哲学、文学。强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工具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较高,往往被称为热门专业;弱关联性就业的专业可以称为价值理性为主的专业,其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往往被称为冷门专业。
强关联性就业与弱关联性就业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就业形势的影响而呈现出复杂的就业结果,一是强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充分就业的结果,二是弱关联性就业不一定取得不充分就业的结果。目前从专业对口角度来定义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的就业就是高质量的就业,专业对口性差的就业就是低质量的就业,这种观点有一定道理,体现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思想,但这是一种静态思维,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可以做到,却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实际情况。人力资源市场的建立为专业人才就业和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提供了机会,任何文科类专业均在社会中有自己的结构定位和功能定位,加上文科类专业自身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二者共同决定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关联性就业也就具有可行性。
再次,专业、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社会是专业和职业的实践场域,是专业和职业孕育以及演变的源泉。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变迁而呈现出复杂的关系,直接体现为就业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新旧职业交替现象突出,新职业层出不穷,职业的关联性更加突出。对已经就业的大学生而言,面对变动中的职业结构,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在学好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需要提高学习能力,掌握最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助于增强职业适应能力。
通过社会学专业关联性就业的实证研究,揭示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的发生机制,证明关联性就业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从而为文科专业就业和专业建设提供了理念和方法论的启示和借鉴。
四、关联性就业观对文科专业建设的启示
(一)更新就业理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把专业、就业、创业相结合,处理好专业内核与外延、本行与外行的关系,既立足本专业,又能根据形势实现专业迁移,努力提高就业率,改变从一而终、等、靠、要的惯性思维。
在职业选择方面,用A、B表示不同专业所构成的职业领域,a、b表示职业领域中的一个工作,首先寻找专业对口性强的职业,即a∈A,就是在专业对口的职业领域A中找到一个工作a;当不能找到对口性强的职业时,就是去寻找对口性弱的职业,即a∈B,就是在B职业领域中找到一个工作a,总之要实现就业。
在职业迁移方面,在职业实践过程中,在对口性强的职业过程中不断向高端迈进,提高就业质量;对于对口性弱的就业情形就是职业迁移,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而提高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二)打造专业特色
专业方向和特色越显著,毕业生就业的目标越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和需求就越清晰。就社会学专业而言,毕业生比较认可的三个专业方向是公共关系、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有毕业生建议设立社会工作方向,鉴于社区发展迅速现状,可增加社区建设类课程,可包含心理建设。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建议将现有的社会保障课程延伸细化,并且学校能和更多的后勤保障单位合作,提供毕业生更多去社区或者劳动保障部门实习的机会。完善公共关系方向,建议学校与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或者营销策划公司合作,提供实习机会,提前感受行业气息,这与另一项调查结论是一致的,认为课程设置应遵循宽且精的原则,应有1-2个方向能与社会需求靠拢,如管理、营销[5]。二是深化课程教学设计,增加与就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的应用型课程,如开设市场营销、应用文写作类课程,“定期举行针对当前社会热点的社会学分析讨论会,以相对强制性的约束引导大家自觉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可增加一些社会学对企业运行及管理方面的影响及研究类课程,从社会学角度对企业进行独特的分析。”这与现有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课程设置要以贴近企业生存环境、能对工作产生直接指导作用和能力的课程为主,而以研究性课程为辅,突出SPSS、应用写作、公共关系、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团体与个案工作[6]。三是建立相关实习基地,使学生在公共关系、市场调查、社区服务、政府管理等环节受到实际训练。有毕业生就建议:“在教学初期就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较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更全面地认知自己和专业工作方向。”
(三)营造就业氛围
对部分弱关联性就业专业而言,尤其需要扩大专业的舆论空间。企业和政府组织以及公众对社会学认知不足,影响就业。目前需要借助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利氛围,通过专家学者的宣传、对社会建设的建言献策、普及社会学知识,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加用人单位对社会学专业的了解和对毕业生的接纳;政府在就业岗位方面给予应有的支持,如各级政府部门购买专业社工服务以增加社会学专业人才就业领域,发挥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作用,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措施[7],取消某些职业资格证书在报考条件上排斥社会学专业的规定。
(四)提升综合素质
弱关联性就业和强关联性就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换的,为此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就显得更加重要,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身心健康状况、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等层面,具体表现为大学生获得的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英语、计算机水平、演讲辩论赛、科技竞赛等,通过这些素质训练,可以为大学生实现关联性就业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扬.大学生专业与工作匹配研究:基于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6):82-88.
[2]李海波,等.大学生就业与专业的关联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7):97-99.
[3]麦可思研究院.2011、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董金秋, 王平.高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评价研究[J].社会,2003,(2):16-18.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区建设;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3SJD840001)
一、社会组织概述
(一)社会组织的定义
社会组织的科学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讲,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某一具体目标而以群体形式共同的活动,像学校场所、家庭、政府和军队等。从狭义的角度讲,人们为实现他们之间同一理想自发组成的群体。[ ]。我国从2007年开始正式用“社会组织”这一词代替原先的“民间组织”这一称谓。
国家政府为了弥补职能上的缺陷和社会经济“市场失灵”等社会不足,顺应产生了社会组织。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一大助力,帮助政府在公共服务这一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同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快速发展。市场在社会经济资源的分配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市场存在的诸多因素,会导致市场存在失灵状态,从而造成一些经济危机。社会组织的出现帮助市场进行管控,减小危机的发生概率。[2]
(二)社会组织的类型
在中国,社会组织更多主要指的是一些存在于党和国家政府等传统形式之外的多个非正式民间化的社会个体。一般有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1.社会团体
社会团体是指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我国公民依据有关的法规章程自愿集合,为了实现共同目标的而开展非营利性活动的社会团体。
2.基金会
基金会,它是指接受来自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的捐赠,根据法律成立以服务社会公共事业为行动目的成立的非盈利性法人。根据《基金会管理条例》规定,基金会必须要在民政部门登记后才能合法运作,其本质是一种民间非营利组织。
3.民办非企业单位
依据有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国家规定,民办非企业单位是指公民个人、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借助非国有资金的力量,专门进行非营利性的工作活动的民间社会组织。
二、江宁区社会组织的生存现状分析
根据民政局公布的文件来看,到目前,南京登记备案社会组织超过24000家,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29个,去年的登记社会组织增幅达27%,连续三年实现省内领先。南京江宁区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有着较大的进步,走出了符合江宁特色的社会组织发展道路。
(一)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概况
根据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公布的文件《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2014年年检公示》中,江宁区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1209家,社会团体93家,没有公布基金会的数目。所以,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的数量超过1300家,其中3A级社会组织8家,2A级社会组织15家,1A级社会组织191家。
(二)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发展特征
1.区、街道和社区层面全面发展
根据南京市江宁区2014年和2015年度评估社会组织结果数据显示,本区2014年有18家3A级社会组织,20家2A级社会组织,37家1A级社会组织;2015年就1A级单项社会组织已经有191家,而且社会组织中也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基金会。这些数据间接反映随着经济的发展,江宁区社会组织正在蓬勃向全面化发展,各方面层次结构体系也在不断地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
2.社会组织内生和外部引入融合发展
江宁区进行安排、部署和设置每年的社会组织相关工作内容活动都是先遵循国家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按照上级下达社会组织工作文件的要求,考虑基于满足当前国情发展走向,经济发展等各种社会情况的综合,再联系本地区各个社区的社会组织实际发展情况,最后制定出成文的工作内容。
3.多部门联动支持专业组织发展
江宁区社会组织的各项工作要顺利开展,不是单靠组织领导带领社会组织员工自行推动一切工作的运行。它需要联系多个联合部门共同支持,像江宁区民政局、司法局等政府组织还有妇联部门、江宁区总工会等多个非政府组织。
4.公益创投的方式支持社会组织发展
社团资源,通过项目合作,人才交流等机制,与驻区高校合作建立社会组织,承接政府事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开办社会组织,发挥江宁区高校富集,媒体众多,企业发达的优势,创设“公益创业梦工厂”,鼓励支持优秀在校大学生进行公益创业,为他们提供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南京工程学院的“南京红叶社会工作服务社”便是如此成立并且快速发展起来的,最近被评为“十佳社区公益服务品牌社会组织”。
创新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模式。南京市江宁区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社区服务专业化品质提升工作,创立了“1(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2(区社会组织联合党支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指导站)+3(3家高校社会工作服务社)+x(城乡社区各类社区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新模式,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通过积极引导和扶持专业社会组织、专业社工进入社区开展服务、参与管理,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要推力,以项目运作为主要形式,以社会组织为主要载体,广泛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和社区服务项目品牌活动,助力社会组织发展。
三、江宁区社会组织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虽然伴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脚步不断快速向外扩大规模发展,但其生存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组织认知度不够,缺少品牌化
由于社会上的人们对社会组织的存在认识不够,当他们在社会上遇到一些民生问题,不知道如何去通过合理的途径,去求助于国家一系列相关民间社会组织解决问题。现在南京市江宁区社区组织的总数量每年在逐渐增长,这是很好的发展现象。但是,在众多组织中,能为人所知、耳闻能详的组织很少,大多组织相似职能的,所以显得缺少品牌化、个性化。
(二)区级社会组织缺少系统性的规范文件
区级政府在对于社会组织的开展和管理工作上缺少属于本区、与本区实际发展情况相关的系统性政策法规。大多引用的国家法律法规从实施生效到现在时间有点长,并且都是带有明确的行业属性。况且,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日益增强社会组织也相应为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高度发展,当前使用的法律章程并不能完全符合社会组织前进发展的建设要求。与此同时,在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养老保险和民生法规保护等方面也没有详细的明文规定和硬件配套措施。
(三)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和专业化较低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南京市江宁区社会组织数量增长迅速。但由于法律不完善、组织自律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一部分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松散,自律机制不严密,行业管理不规范,服务标准不统一,不注重执业质量和社会信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对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加上,大部分的社会组织处于政府主导下运行,导致没有自身的监管体制,在社会组织自身的管理上,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不全面,负责登记管理的专门机构有缺失,监督力量不足,南京市江宁区存有部分空壳组织。
(四)社会组织的人员流失率高,社工岗位购买没有实施
社会组织中缺乏专职工作人员,缺少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组织的服务质量大打折扣,难以得到保障。在社会组织人员流失现象中,青年人力资源流失尤为明显。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发展和提升组织竞争力的一大要素,青年人才是各个企业人力资源互相角逐需求的中流砥柱。大部分青年型人才综合考虑职业发展前景、发展环境等要素后,往往会拒绝去社会组织工作,前往其他的工作岗位去寻求更好的发展。如何避免人力资源的流失,也是社会组织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
四、江宁区社会组织提升路径探析
(一)提高群众对社会组织认识,建立枢纽型品牌化的社会组织
在党和南京市政府的领导下,江宁区的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迅速的发展,早已成为江宁区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监管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南京市社会组织快速发展,总体结构呈现金字塔状,底层是大量的基层社会组织。对于这样的情况,建立枢纽型的品牌区级社会组织,推行区级社会工作协会的创办成立工作势在必行。
创办区级社会工作协会,打造枢纽型品牌社会组织,都是为了群众们能更好地投入到社会组织的服务行业队伍中来,参与社区社会服务,组织社区的服务工作,并大力支持社会组织的建设工作。群众通过在社区服务的工作中,真正学习和认识到自己社区各个社会组织的工作职能,了解各个社会组织的知名度,也为江宁区各个社区构建当代和谐主义社会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3
(二)建立相关法律法规的系统化文件
从大范围局面上讲,首先国家国务院就应该加快社会组织法律法规的完善,制定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组织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南京市江宁区民政局应该根据党和国务院的社会组织政策有关的各项规定,在区级范围内根据相关政策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发展与创新的试点工作,并总结其中的成功经验,给国家制定社会组织的法律法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真实的政策试点实际基础效果。
(三)社会组织增强自身服务能力,健全薪酬管理制度
社会组织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服务能力的进步,不能仅仅靠着市场推动前进发展,更不能长期一直依赖国家政府的发展政策和财政资金扶助。不同的社会组织对人才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的组织需要专业性的人才,但有的组织却不需要。但是,任何组织都需要人才能够推动组织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提高社会组织自身的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社会综合组织服务能力和外部竞争力。
首先,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在社会组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根据上文,江宁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大部分处于初级阶段,机构规模都不会很大,社会组织一般是由专业人才和志愿者组成,志愿者作为社会组织中的一员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社会组织可以招募或者自行培育一只专业的志愿者队伍,设立相关的激励机制,鼓励人们积极成为志愿者,参与到社会组织的工作中去。其次,社会组织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职位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社会组织内部的优秀人才团队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工作魅力,丰富工作能力,从根本上增强社会组织的综合服务能力。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员工的工资、五险一金、福利等发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解决社会组织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
(四)健全政府购买机制,提高购买力度
出台《南京市江宁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实施办法》,将能交付给社会组织承担的评估、培训、考核等事务项目进行公开竞标。建立公共服务采购预算,政府以购买服务、项目招标等方式公开参与,扶植一批优秀的社会组织的公益项目。
在公开投标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有一套科学简便、合理完善的项目信息体系和绩效评价系统给予人财务和人力等政策扶持,从而拓展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然后明确选择合理规范的服务机构作为合作伙伴,最后签订合作合同,同时将服务性、技术性和论证性等的社会工作交付给社会组织来做,当然工作结果也是社会组织承担。社会组织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购买服务、公益招标、民间捐赠、企业捐赠。但是实际在这些方式中,政府购买是组合内部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很小一部分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自创收入来实习机构的运作,大部分的机构外部资金募集不易、自我创收能力差。所以,政府对于他们的拨款是组织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为此,政府在促进社会组织良好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大社会组织经费的投入。一旦社会组织有了足够经费支撑组织的各项正常工作的运转,有利于扩大组织内部向外发展规模,有利于社会组织吸引人才,吸纳就业,在为社会做贡献的过程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达到社会组织快速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宗庆华.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2.
[2]宋志鹏,羌海朋.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组织的发展[J].智富时代,2016,(3):157.
[3]李卫华.以发展和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会建设-建国门街道的探索[J].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2015,(8):30-32.
纵向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县残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横向看,由于残疾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不足,造成我县残疾人工作依然滞后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广大残疾人依然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__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残联都在搞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内涵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 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调查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本身农村就比城镇发展滞后,信息闭塞,再加之残疾人自身条件限制,就更造成融入社会困难,脱贫难,返贫易,结果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巨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