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6:0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门诊慢性病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老年人 糖尿病 医疗保险 需求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urban senile diabetes diseases and its’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s,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health insurance service demand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basic medical insurance system. Methods: A half-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in nine communities’ in1087 diabetes patients in Shi Yan, and then to conduct qualitative interviews with relevant staff in local medical services and health insurance organizations. Results: Senile patients with diabetes prevalence increased gradually; Illness was getting younger and younger; senile diabetes diseases family continues to bear a larger economic burden of the disease. Recommendations: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to tilte medical insurance policies to the community; a well-integrated out-patient chronic disease, expanding the scope of chronic outpatient reimbursement; to improve service capacity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gencies to explore community health-car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Key words】 senile; diabetes diseases; medical insurance; demand analysis
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2.35亿人,我国患者人群居世界第二,据世界卫生组织预计,到2025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3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达到5000万,未来50年内糖尿病仍将是中国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群,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在现有的医疗保障水平条件下,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方便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和学术界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选择十堰市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分析城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就医行为特点,明确其对医疗保险服务的需求,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疾病负担。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随机选取十堰市张湾区、房县和竹溪县下设的各3个社区做为本研究的调查区域,采用半结构式问卷对每个区域内随机抽取的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0.58%,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经济收入等)、健康状态、糖尿病治疗行为、医疗服务利用、疾病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利用等情况。同时,选取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相关工作人员各3名进行定性访谈,了解该地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本研究所有定量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在本次调查的1087名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男女性别所占比例分别为57.42%和42.58%;平均年龄达到63.5岁;从医保类型上看,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占16.84%,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占43.58%,享受公费医疗的占为12.54%,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占13.87%(该部分患者随子女居住在城市,但其身份仍为农村居民),自费的占13.17%。
笔者通过回顾性调查得知,2005年至2009年,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部门统计备案的糖尿病患病率从5.14%上升到9.36%,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费用支出也由总额支出的9.33%增加到18.24%。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分布中,也呈现年轻化趋势,2005年统计的报销患者中糖尿病患病平均年龄为66.5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94.7%;而2009年统计的数据显示,糖尿病患病平均年龄为62.4岁,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87.2%。
2.2家庭疾病负担情况
疾病经济负担主要由门诊和住院费用组成,这是衡量患者健康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发现,在过去一年中曾因糖尿病住院治疗的598患者中,13.0%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同期家庭消费支出的20%,住院费用位于20%-50%及50%以上的患者比例分别占32.4%和54.5%,其中,4.47%的患者的住院费用超出家庭支付能力。而在过去两周内有门诊或用药行为的789名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门诊费用占同期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在20%-50%的患者比例最高,达到52.7%,其次为为50%以上的和20%以下的,比例分别为32.6和13.2%(如表1)。由此可见,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仍然承担着较大的疾病经济负担,而不同于其他一般疾病,慢性病患者的长期门诊费用带给家庭的负担同住院费用一样较大。另外,在诊疗费用支出项目的调查中,药费占整个支出的65.48%,其次为检查费用,占23.58%,其他杂费占10.94%。可见,药费支出仍然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费用的主要方面,如何实施有效的手段降低药品费用支出是解决当前家庭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方面。
表1 2009年十堰市糖尿病调查对象的家庭疾病负担情况
占同期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 住院费用(过去一年) 门诊费用(过去两周)
2.3就医行为及流向
在本次调查的942名规律服药的患者中,前往三级医疗机构进行诊疗的患者占总体的57.28%,选择二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占27.85%,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占10.25%,选择自行够药的占4.62%。在半结构式访谈中,了解到患者倾向于前往医疗技术水平高,花费较高的医疗机构就诊,呈现就医流向倒金字塔结构,这与患者长期形成的就医观念,医疗资源配置(尤其是医疗人才和学科诊疗优势资源)和布局不合理,医疗服务管理配套政策滞后和医疗保险报销机制不健全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同时调查结果显示,136名患者没有规律服药,或者不就医,这可能与其个人自我保健意识差、家庭经济困难、文化程度低和医疗保险政策宣传不够有关。另外,在现行的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和医疗保险管理制度下,三级医疗机构占有更多的患者资源和获取诊疗费用的优先权。在患者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上,三级医疗机构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权,医疗保险报销制度和医疗服务管理制度对诊疗药物的选择和控制力度有限,仅仅依靠基本药物政策的约束来控制药品的使用选择权是远远不够的。糖尿病患者就医行为、诊疗、药物使用、费用报销和医疗质量监管等方面的规范还需要各级相关管理部门联动,实现各项政策的无缝衔接和减少制度真空,同时加大科学预防、合理使用药物等宣传力度。
3 讨论和建议
医疗保险作为减轻疾病经济负担、降低因病致贫风险的有效工具,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协同作用[2,3]。但是如何使医疗保险制度、患者需求、疾病诊疗费用等之间更好的平衡,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就医行为和需求出发,探索其适宜的医疗保险政策对老年糖尿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1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双向转诊制度
在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过程中,要加强各级医疗机构的分工与协作,建立与上级医院住院病床与家庭病床之间的双向转诊激励机制和渠道,同时政府要积极推进此项制度的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进行慢性病管理,也可以探索从医保基金中按人头划拨慢性病管理经费给社区慢病管理工作人员,从而提高社区慢性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率[4]。
3.2实施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正确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应积极探索并设立糖尿病预警机制,加大社区慢性病筛查力度,根据病情分类进行定时随访和健康指导,定期评估,及时修订健康指导计划和效果评估。设立预警机制,指导检测,保证健康指导效果。同时,应建立干预模式,对慢性病建立长期、系统、规范的干预模式,不仅能有效控制慢性病的进展,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教育,如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糖尿病专题讲座、全科医师定期随访管理,正确引导患者合理就医,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理分流大部分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利用不足并存的局面[2-3]。另外,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实施家庭干预,倡导科学合理的饮食机构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率。
3.3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向社区倾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基层、方便价廉、服务灵活多样的服务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慢性病尤其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的规范化管理对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也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医疗保险应当积极发挥其在患者就医流向中的引导作用,相关政策向社区倾斜,把慢性病患者的日常监测和管理留在基层,在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同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3.4完善慢性病门诊统筹,扩大慢性病门诊报销范围
医保政策应该在较大程度上减轻了慢性病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但是相对慢性病复杂多变的病情及沉重的疾病负担而言,目前门诊补偿的病种仍比较有限,补偿水平仍然不高。因此,应当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的门诊统筹政策,扩大门诊补偿的病种范围,逐步提高门诊慢性病的报销水平[5]。
参 考 文 献
[1]李栋,许琨.我国主要慢性病的流行特点及疾病负担[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3,17(1):32-34.
[2]余娜,袁林. 武汉市社区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J].医学与社会,2009 22(3):5-7.
[3]万兵华,刘山,冯晓黎等.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8):20-22.
关键词:医疗保险;门诊;统筹
随着病种范围的拓展,医保门诊大病支出逐年增加,成为影响医保基金平衡的重要方面,但管理中还有许多地方不够完善。下面笔者从江苏省兴化市门诊大病结报政策入手,对门诊大病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结报政策
1.门诊慢性病
目前我市门诊慢性病病种有33种,根据病情轻重和费用高低,病种分为三类,支付限额标准分别为:一类2000元/年、二类4000元/年、三类10000元/年。限额标准按高类别慢性病种结算,每增加一个慢性病种提高500元,最高增加1000元。在同一医保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医保范围的相关费用,起付线(在职800元、退休500元)以上限额标准以下医保统筹基金结报60%,限额标准以上部分报销比例下浮10%。
2. 门诊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非单纯型)、情感性精神病,其相关的符合医保范围的门诊费用按实结报,年最高限额9600元(800元/月),限额以上部分报销比例下浮10%。
3. 门诊特殊病
恶性肿瘤化放疗、需透析的肾功能衰竭、肾移植,其相关的符合医保范围的门诊费用,起付标准400元以上统筹基金最高限额以内,在本市就医报销比例95%,转市外报销比例85%;统筹基金以上部分,按大病救助结报标准结报。需透析的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抗排异治疗的门诊实行最高限额,限额标准为7万元/年,限额以上部分报销比例下浮10%。
二、管理现状
随着医保参保面的扩大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门诊大病人数逐年增多,基金支出逐年增加,并呈加速增长势头。2009~2013年间,门诊大病发病人数由2821人增至6106人,年均增长21.29%。门诊大病年人均统筹支出由5832元增至7687元,年均增长7.15%。
在人数和费用双重增长因素作用下,门诊大病年统筹支出由1645万元增至4693万元,年均增长29.96%。门诊大病占用统筹基金比重由15.15%增至22.08%,年均提高1.73%。(见附表)
2009~2013年门诊大病人数及统筹基金支出情况表
三、对基金影响
从2012年起,门诊大病占用统筹基金比重突破20%,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压力逐渐显现,2013统筹基金当期出现赤字,门诊大病开始挤占住院统筹。
四、影响因素
门诊大病对基金支出产生影响,可由内部因素引起,也可由外部因素引起。
(一)内部因素:
1.制度风险因素。为体现社保福利性,灵活就业人员带病参加职工医保无门槛。门诊大病患者往往选择参加职工医保而非城乡居民医保。
2.病种范围扩大。门诊慢性病种由最初9种扩增到目前33种,病种数是原来的3.67倍。这是门诊大病统筹支出增加的重要原因。
3.社会老龄化影响。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老龄人口数量逐年增多,参保人员结构中退休人员在逐年增加。由于年龄的增长,参保人员患门诊大病风险增加,许多跟年龄有关的疾病相继出现,医疗需求增加。
4.生活条件因素。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公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三高”疾病人群逐年增多,医疗消费增加。
(二)外部因素:
1.不规范的就医行为。随着医保待遇的提高,医疗需求明显释放,参保人员多选择高价、特效和进口药品及创伤小、效果好但价格高的项目,以高消费谋求高疗效。
2.不规范的诊疗行为。医疗机构过分注重经济效益,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将医务人员福利与科室或病区业务量挂钩。医务人员通过增加参保人员医疗消费来满足自身利益要求,迫使参保人员医疗消费水平被动提高。
3.投机行为。为方便门诊大病人员就医,各地都开通了网络实时就医结算功能,个别参保人员利用医保信息系统管理的漏洞,同时在多家定点医疗单位购药,通过重复开药和重复报销,将超量药品截留和出售,谋取私利。
五、管理对策
加强门诊大病管理,主要是要控制内部影响因素:
1.严格管理制度。在定点医院设立专门诊、专科室,由专医生开方,并要求核实参保人员身份。严格控制药量,原则上15日内量,最长不超过1个月量;超出正常用量,需说明情况,并报批备案。严格控制处方金额,避免大处方、人情方和重复开药。加强医保门诊专用病历使用管理,通过规范医保门诊专用病历使用,对参保人员累计开药量进行管理。制定门诊大病治疗方案,将符合治疗方案的费用纳入报销,否则不予报销。
2.加强门诊大病审批管理。制定门诊大病鉴定审批标准,建立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对门诊大病从严鉴定和复审。
3.建立门诊定点管理制度。为防止在多家医疗单位重复开药,严堵网络管理漏洞,应让门诊大病人员自由选择一家医疗单位进行定点管理。定点单位半年或一年后可申请调整。
4.实行门诊大病费用限额结算。为提高定点单位主动控制门诊大病费用意识,在不降参保人员医保待遇情况下,门诊大病费用月结实行按人头限额付费。
建立实名结报制度。门诊大病费用代报时签署代报人姓名,要求代报人提供身份证明,明确代报人责任。同时,加强门诊大病代报数据统计,为查处弄虚作假和不法行为收集证据。
5.加强医保监控管理。研发医保监控软件系统,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网络实时监控。通过对单次就诊费用、就诊频次、累计就诊费用等信息的监控,促进医务人员诊疗和参保人员就医行为的规范。
六、结语
随着医疗保险的发展,门诊大病在医保管理中地位将更加突出,对医保基金影响也会越明显。管理稍有不慎,就会引起医保基金失衡,需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规范引导,实现医保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作者单位:兴化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实践“*”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增加补助、全面覆盖、巩固提高”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合作医疗工作的发展,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缓解农民看病难,保障农民身体健康,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工作目标
(一)规范和完善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体、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保大病统筹为主,适当兼顾受益面的农民互助共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稳定的筹资机制,科学的补偿机制,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费用控制机制,进一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二)完善区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制度,资助特困人群、五保户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对患大病、重病的特困人群、五保户和大额医疗费用患者给予一定的医疗救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防范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作风险。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区办区统筹管理模型,2009年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常住人口覆盖率96%以上。
三、基本内容
2009年我区合作医疗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保障和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制度,扩大受益面,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全区统筹管理模式,由区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农村合作医疗运作年度以2009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一次性筹资,今年的10月至11月为2009年度合作医疗集中宣传发动、登记造册、向农户收款阶段,到期未参加农户,只能在下一年度参加。11月30日基本完成向农户收款的工作。12月为资金入户、统计上报、参合人员名单录入电脑阶段。各街道(村居)必须在12月10日前将农户缴交的合作医疗资金全部划入区合作医疗基金收入户。
(二)实行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合作医疗。2009年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110元(含各级财政扶持资金),其中中央财政4元、省财政61元、市财政15元、区财政10元、农民每人20元,村集体经济可量力扶持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三)以保大病为主,坚持以收定支、保障适度、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2009年合作医疗住院补偿封顶线定为50000元,补偿比例区内70%、区外40%。
(四)扩大受益面,将部分慢性病大额门诊纳入补偿范围。大额慢性病门诊报销起付线500元,在市内定点医疗机构门诊费用报销比例为40%,市外门诊费用不得报销,大额慢性病门诊最高报销限额15000元。如既有门诊又有住院的,住院和门诊总额累计最高补偿限额为规定的封顶线50000元。
(五)加强区内新农合定点医疗管理,完善区内定点医疗机构即时补偿工作,按要求推行普通门诊统筹制度。
(六)按上级的要求加强信息化管理建设,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管理。
(七)建立严格的基金管理制度。合作医疗基金实行区级统筹,要按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的通知》粤财社﹝2007﹞250号文要求,以区为单位实行专户存储,统一管理,封闭运行,各街道建立严格的管理机制,确保基金运作安全。
(八)建立和完善区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制度,合作医疗救助基金用于资助特困人群参加合作医疗,以及对患大病、重病的特困人群和大额医疗费用患者的医疗救助。救助基金以各级财政筹集为主,并吸收社会捐助。
四、具体措施
规范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和看病难问题,是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的重要举措。各街道、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要加大工作力度,巩固现有的成果,把合作医疗工作做好做扎实。
(一)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要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区已成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卫生、农业、财政、宣传、计划、民政、审计、社保、街道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具体业务工作。各街道相应成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村(居)委会成立合作医疗管理小组,协助做好合作医疗宣传、筹资、登记、报销等工作。
(二)积极做好宣传和筹资工作。
今年第四季度为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发动期,全区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要以多种形式向农民宣传合作医疗的重要意义,宣传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后享有的权益和区合作医疗工作的具体做法,引导农民加深自我保健和互助共济意识,自愿、积极参加合作医疗。
(三)落实财政专项扶持资金。
我区合作医疗按年人均110元的标准筹资,除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外,2009年区财政按每年人均10元的标准安排合作医疗基金,同时要安排一定的救助基金和按参合人数人均1元的标准安排合作医疗工作经费,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1.1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与医疗救治组,明确一名业务副院长负责预防保健工作(组织机构以文件形式发至各科室,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相关人员及科室主要负责人工作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
1.2规范设置预防保健科,专人负责,配有专用办公室,配齐电脑、办公桌椅、橱柜、空调等必须的办公条件。
1.3完善并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肠道门诊工作制度、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职责、院内感染控制制度、自查工作制度、学习培训工作制度、结核病转诊、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报告制度等,部分制度按规定制作标牌上墙。
1.4统一规范使用卫计委监制的各种登记簿和各种统计报表。
二、健康教育
2.1建立健康教育宣传栏(二级以上医院至少2个,一级医院至少1个),及时开展传染病及其它疾病的预防控制宣传工作,至少每2月更换一次宣传内容(有每期图片资料和汇总登记表支撑)。
2.2在门诊大厅、输液室、病区设立音像播放设备(电视机或电子显示屏)定期播放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知识,音像材料不少于6种,每周播放1次以上(有播放记录和播放现场图片)。
2.3开展健康咨询宣传与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结合国家各重大宣传日每年开展咨询宣传不少于6次,健康教育讲座不少于10次(有计划或方案、图片资料等;讲座主要指对病人或家属、社会大众等人群。县城医院自行开展,乡镇医院可与当地卫生院联合开展,资料齐全)。
2.4医疗单位在诊疗过程中开展针对各种慢性病与康复的个性化教育。
三、传染病管理
3.1及时、规范开展传染病诊断、报告与救治。建立健全门诊、病房、放射、检验相关科室登记薄,登记齐全,发现传染病及时报告。保健科每天到相关科室搜索疫情并做好记录,及时对各科室报告的传染病进行网络直报,每月对重点科室工作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
3.2规范开展肠道门诊工作。切实做到有泻必登与及时采送样(按登记数10%采样送检),肠道门诊建设做到“六有”(登记簿、采样器材、消毒药品、纱门纱窗、污物桶、洗手设施)。保健科于4-10月每月对肠道门诊进行督查,且有督查记录,肠道门诊结束后有全年工作总结。
3.3临床医生对发热病人要开具疟原虫镜检单,血检病人应能够在门诊发热病人登记薄上找到,常年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工作,其中5-10月份血检数占全年80%,镜检阳性病例采集滤纸血2张、5ml抗凝血2份。预防保健科对化验室疟原虫血检工作进行督导,每月1次。县直医院次月2日前将血检数报疾控中心,血片按月及时送疾控中心复检。
3.4做好结核病诊断、登记与报告。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正常开展痰涂片工作。预防保健科每天对院内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信息收集与网络上报,每月对放射、门诊、传染科等相关科室结核病登记、报告情况进行督查,有督查记录,转诊单及时递交县疾控中心。结核病转诊率100%,转诊到位率95%以上。配合做好疑似病人追踪、密切接触者体检工作。开展“3.24宣传”与结核病诊治培训。
3.5做好H7N9、伤寒、出血热、菌痢、麻疹、流脑、乙脑等病例标本采样送检工作,标本的采集送检做到规范、及时。
3.6二级医院做好伤寒、菌痢等疾病的菌株培养与报送工作,县医院4株、分金亭3株、中心医院2株、中医院1株。
3.7做好麻风病人的筛查与报告,二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3例疑似病人、一级医院每年至少上报1例疑似病人。
3.8麻风病宣传与培训:在医院门诊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张贴《麻风病早知道》宣传画。每年至少组织培训一次,对象为皮肤科、外科、神经科医务人员,培训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四、艾滋病防治
4.1二级医院VCT门诊咨询检测任务数:县医院、分金亭各150人以上,中医院、中心医院各100人以上,数据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所有医院艾滋病实验室或检测点:手术病人、产妇、性病、透析、结核病病人等必查,全年检测率达总人口10%以上,同时完成卫计委下发的参考指标数。检测数据均按月上报专报系统,检测点查出的阳性病例将标本及时送县疾控中心(检测点实验室工作考核细则另发)。
4.2艾滋病病例报告数据一致性:报告病例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性病附卡的纸质信息与网络上报内容一致,全部信息填写无逻辑错误。
4.3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咨询,宣传栏要有相应的宣传内容。“12.1”世界艾滋病日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
五、慢性疾病管理与体检
5.1做好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诊治和登记,每月以电子登记表形式上报,没有病例也要进行0报告。
5.2做好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登记报告工作。
5.3积极配合卫生院开展65岁以上老年人、有关慢性病人每年一次体检工作,体检要做好登记与汇总统计。
5.4做好死因监测工作:有死亡登记册,死亡案例及时登记报告,死亡卡填写要完整,纸质报卡与网络报卡一致,年度的死亡卡原始存根要归档保存。医院每年开展临床医生的死亡证明书填写业务培训,每年开展一次院内死亡病例漏报调查。
六、重性精神病人管理
认真做好精神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落实登记、上报和卫生保健工作,配合做好重性精神病人访视、体检工作。
七、预防接种
7.1开展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的单位:单独设置新生儿疫苗接种室并符合省卫计委11号文件有关规定要求,接种人员有《预防接种上岗证》,持证上岗。规范完整填写乙肝疫苗接种二(三)联单,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24小时内及时接种率达95%以上,规范使用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登记本,乙肝疫苗领、用有完整记录,疫苗存放符合要求。
7.2认真做好对医护人员预防接种副反应规范处置培训工作,积极配合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对疑似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规范治疗与及时报告。
八、放射防护卫生
8.1放射工作场所(侯诊场所)应有《小心电离辐射》标志、《儿童慎做X线检查》标志、《孕妇禁止入内》标志。
8.2放射场所卫生防护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监测一次。
8.3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每2年体检1次,体检率100%,新上岗人员必须在上岗前进行1次岗前体检。个人剂量监测率100%,个人剂量元器件按要求及时送检。
九、消毒质量监测及中毒救治、报告
9.1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二级医院每月至少自行开展一次全面监测,结果及时报县疾控中心,同时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两次抽样检测;一级医院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中心一次全面抽样检测,合格率100%。
9.2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治疗室、手术室、输液室、产房等按规范做好紫外线空气消毒工作,消毒记录完整。
9.3医院做好医院污水规范处理工作,每年至少接受县疾控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监测,二级医院两次,一级医院一次。
9.4每年进行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控制培训一次,资料齐全(签到、讲稿、试卷、图片)
十、培训与督查.
考核指标 考核内容 考核标准 分值 得分
公共卫生服务(50分) 传染病的防控 免疫规划,传染病防控信息传达、防控药物的发放及使用指导开展情况 1.有新生儿登记表和15岁以下儿童一览表2.有疫苗运转计划3.免疫接种报表齐全4.每年免疫接种6次以上,覆盖率达100%5.对接种异常反应有报告处理6.对受种儿童实试告知7.卡,册,证系统相符率达95%8.完成麻疹,脊灰强化免疫工作9.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率达100%,转诊到位率达80%以上10.配合上级开展对重症精神病及癫痫病的筛查管理工作11.开展免疫规划,传染病,结核病,艾滋病,碘缺乏病及心血管病的宣传教育活动12.宣传牌内容每年更换至少12次以上 。13.冷链运转正常,有记录。 10
孕产妇、儿童保健 孕产妇、儿童保健工作实施情况 1、掌握本村孕产妇及7岁以下儿童分布、数量及健康状况,各种卡册齐全,填写规范。2、做好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的政策宣传、药物发放、使用指导工作。3、做好孕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访视、新生儿访视、母乳喂养指导。4、参与 0—3岁儿童保健工作。5、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至少有一条永久性宣传标语。6、按时参加例会及培训。 10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服务提供情况 开设健康教育宣传栏,每年刊登健康养生、疾病防治、优生优育等基本知识不少于6次;及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慢性病要做到4次随访每降低10%扣一分 7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 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及更新情况 宣传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意义,及时、准确、全面收集自愿建档农村居民的基本情况、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的收集,按照国家规范建立、更新健康档案,每月报卫生院公共卫生科 10
慢性病防治 高血压、糖尿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35岁以上居民每年首诊测血压,对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定期随访,询问病情,并对用药、饮食等进行健康指导。 7
老年人保健 老年人保健基本工作开展情况 全面收集所在村老年人人口信息,并在乡镇卫生院指导下,认真做好健康危险因素的调查及评估,健康指导、健康管理随访等工作。 6
基本医疗(20分) 基本医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做到门诊病人有登记,用药开处方,书写符合规范要求。 10
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合理用药,不滥用抗菌素、激素,药房达到规范化要求,执行零差率销售 门诊抗生素2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20%。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执行零差率销售,药房达到规范化要求。 10
中医药服务(5分)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目标任务
(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1、开展村民调查诊断、了解居民健康状况。
2、协助并参与开展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为卫生院入 户开展调查和服务引路,为辖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协助卫生 院开展疾病筛查和健康体检等工作。
3、分别建立本辖区农村居民 65 岁以上老年人、15 岁以下儿 童、0-6 岁儿童、孕产妇、高血压病人、ⅱ型糖尿病人、重性精神 病人等重点人群名册;按名册定期督促老年人、慢性病人、0-3 岁 儿童、孕产妇等需要规范化管理的对象按时到卫生院体检。
4、配合卫生院开展周期性健康检查等工作,完善相关资料收 集、整理、归档工作。
5、年内累计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纸质建档率达到80%以上,其 中电子化健康档案管理率达75%以上。
(二)健康教育
1、针对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慢性病的等特殊人群,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
2、大力开展社区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活动。
3、开展辖区居民健康教育活动(每季度至少1 次)
4、在辖区内开设健康课堂,定期开设健康讲座。(每2 个月 至少1 次)。
5、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宣传 内容。
6、发放各种健康教育资料及健康处方等。
(三)免疫规划
1、及时掌握辖区内出生儿童情况,建立完善适龄儿童名册; 并将辖区内儿童出生信息向卫生院报告;督促、通知适龄儿童到当 地卫生院接种免疫疫苗,并做好相关记录。
2、配合卫生院、防保部门落实定点接种、巡回接种工作,完 成预防接种任务。
3、年内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 达到95%以上。
(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
1、做好门诊日志记录,并重点关注发热、腹泻等重点病例。
2.做好辖区内传染病疫情监控,发现疑似病人或集中发病状 况及时报告并初步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传染病疫情。
3.严格执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制度的、程序,协助上 级有关部门做好各项相关工作。
(五)儿童保健
1、及时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状况。
2、根据卫生院的工作要求和安排承担辖区内新生儿访视任务; 及时督促、通知儿童到当地卫生院进行健康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3、做好5 岁以下儿童肺炎、腹泻营养不良的管理工作,建立 管理卡册,项目齐全、清楚;及时发现、登记、上报5 岁以下儿童 死亡情况,建立卡册,项目登记齐全清楚。
4、年内7 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达到90 以上。
(六)孕产妇保健
1、及时掌握了解辖区内适龄妇女健康状况和生育状况,建立 辖区内孕产妇名册。
2、按孕产妇系统管理要求,及时督促、通知孕产妇到当地卫 生院进行孕期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
3、对高危孕妇建立专档管理,配合卫生院落实高危孕妇追踪 月报制度,努力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4、积极开展产后家庭访视,提后恢复、产后避孕、家庭 生活调整等方面的保健指导。
5、年内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七)老年人保健
1、掌握辖区内65 岁以上老年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及居住分 布情况,并造册登记。
2、及时督促、通知辖区内农村老年人到卫生院接受健康管理, 配合卫生院对老年人开展周期性健康检查,及时完善健康档案。
3、指导老年人进行疾病预防和自我保护、意外伤害的预防、自救和他救。
4、年内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八)慢性病管理
1、建立辖区内 35 岁以上居民花名册,组织、督促辖区内 35 岁以上居民到卫生院接受慢性病筛查,有条件的村医还应负责辖区 农村居民的慢性病的筛查工作,对筛查出的慢病患者名单要造册登 记并上报卫生院。
2、建立辖区内慢性病人名册,并按卫生院的要求做好辖区内 慢性病患者卫生保健工作,每季度开展1 次对慢性病患者的随访, 并做好相关记录。
3、按时通知、督促慢性病人到卫生院接受健康检查。
4、本年度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分别达40%和25% 以上。
(九)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
1、做好辖区内精神病患者调查的基础性工作,配合卫生院筛 查可疑病例。
2、建立确诊患者名册,并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状况。
3、配合卫生院做好辖区内重性精神病患者卫生保健及随访工 作。
4、负责督促好转出院精神病人门诊服药工作。
(十)卫生监督协管
1、发现或怀疑有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或可能造成危害的线索事件,以及非法行医和非法采 供血信息要立即报告卫生院,并协助调查。
2、本年度协助卫生院对辖区内开展卫生监督协管巡查、信息 收集和报告管理工作的比例达90%以上。
(十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积极推广和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为老年人、儿童开展中医 体质辨识和中医调养服务。
2、本年度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
二、基本医疗服务管理
(一)规范基本医疗服务行为。
1、看病有登记、有记录。门诊首诊及复诊必须登记在册(门 诊日志),登记项目规范、内容齐全,门诊观察有记录。
2、用药有处方。开具处方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书写 符合处方管理规范要求;不滥用抗菌素、激素药物;门诊抗生素2 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20%。
3、诊疗收费必须按照物价部门批准的价格,开具统一发票。
4.转诊有记录。病人转诊有登记、记录。
(二)实行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和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1、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用药由卫生院按自治区要求 统一招标采购、调拨、配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做到规范、合理用 药;村卫生室的医疗器械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配备,并纳入卫 生院固定资产管理。
2、统一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卫生院统筹安排。
3.乡村医生在乡镇范围内,由卫生院实行统一调配,不服从 统一调配的乡村医生不予执业。
4.卫生院统一制定村卫生室行政、业务、药品、财务等各项 管理制度。
5.统一财务管理。村卫生室财务统一纳入乡镇卫生院管理, 建立统一的帐册;做到帐务清楚,定期核对,物财相符。每月必须 查对一次。
(三)财务、法人“两独立”
1、财务独立:村卫生室财务实行专帐管理,独立核算,自负 盈亏;
2、法人独立:村卫生室有独立的法人,独立承担医疗责任风 险和法律责任。
三、依法执业,服从管理。
1、严格执行各项卫生法律、法规,按诊疗科目、收费标准等 要求进行执业,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2、积极参与做好新农合的宣传发动、筹资工作;公布就诊报 销流程,公示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及时公示参合补偿情况;无套 取骗取新农合资金事件发生。
3、按时参加卫生院及上级召开、举办的会议和业务培训;及 时、准确报送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新农合等相关信息;完成卫生 院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指令性任务工作。
4、当地居民对村卫生室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内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可及性的满意程度达85%以上。
四、考核考评
1、卫生院制定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工作考核方案,成立村卫 7 生室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小组,对承担一定区域内居民公共 卫生服务项目任务的乡村医生,根据《昭平县乡村医生绩效考核办 法实施细则》,每半年对乡村医生进行考核考评,上半年考核在 7 月底之前完成,下半年考核在次年1 月底之前完成。
2、卫生院根据考核结果与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 费发放和续聘挂钩,对考核达合格(80—89 分)以上按规定全额 发放补助经费,基本合格(70—79 分)的按占总分的百分比给予 全额经费补助,对考核不合格(69 分以下)的,除核减当年补助 经费外,同时给予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仍不合格的作解聘处理。
3、对考核结果达优秀(90 分以上)及各项工作完成较好的村 卫生室及乡村医生给予奖励。 本责任书一式二份,卫生院和各乡村医生各执一份。
卫生院(盖章)村卫生所(室)(盖章)
一、上年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健康档案的建立,存在电子档案的录入与纸质档案不同步现象,建档率低,致使各项重点人群的筛查率低于理论数字。
2、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活动次数未达到项目要求。
3、由于慢病患者外出,致使慢病管理频次及管理率不达标。
4、由于村卫生室人员业务能力有限,慢病随访和其电子录入工作未能及时完成,个别随访无意义,甚至不真实。
5、与门诊大夫未配合好,档案未很好的利用,大多数成了“死档”,失去了建档的意义。
6、由于仪器及试剂等原因,65岁老年人体检中的辅助检查工作未完成。
二、20__年的工作目标:
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惠民政策,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全体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三、长期工作安排:
1、健康档案。继续建立健全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档案,并做好保密工作。在上一年度工作的基础上将继续完善返乡及流入等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
2、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至少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定期进行咨询服务和用药指导,并及时对其电子录入,尤其是高血压人群,应分级及时按月做好随访工作。利用随访宣传防病知识,使农民对重点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并做好资料汇总和信息上报。对慢病的管理率达80%以上,慢病的控制率达25%。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测血压率达100%。同时加大筛点人群,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并做好门诊日志记录。
3、健康教育工作。要真实,有意义。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季节防病重点,每月更换一次室外及室内健康教育宣传栏的内容,印刷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覆盖率达60%以上;要求相关人员在上门访视时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使居民基本卫生常识知晓率达80%以上;组织动员孕妇及3岁以下儿童家长参加我院举办的孕妇和儿童健康教育讲座;孕妇在孕早期或中期接受一次健康教育的覆盖率达到85%以上,3岁以下儿童家长覆盖率达到85%以上。每个月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每个月利用集市开展一次健康咨询活动;每天循环播放音像资料不少于六种;提供不少于十二种的印刷资料,居民覆盖率达30%以上;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60%以上,其相关资料(通知、照片、记录、教案、试卷等)必须规范存档。
4、老年人保健。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护和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尤其是管理的老年人辅助检查工作,今年至少完成95%以上。65岁以上的老年人管理人数达到90%。加强体检宣传工作,确保65岁以上老年人、特困残疾人、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体检率要求。全年对上述人群进行四次面对面的随访和一次健康管理服务,同时做好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强化免疫,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重点的健康干预。
5、档案(纸质和电子)的利用工作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今年不漏来院的任何一个就诊、咨询者,未建档的建档;建档的充分利用档案,如信息的更改,内容的填充,随访等,除特殊情况下,必须当面立即完成。
6、预防接种。建立规范化的免疫门诊,建立健全计免制度,规范计免接种操作,每月接种不少于8天,同时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做到安全注射,为我镇儿童提供安全、有效、免费、均等化的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服务,熟练掌握接种前、后的全面情况,做好接种反应事故的处理登记,加强冷链管理,做好疫苗的进出管理、冷链远转管理、失效报损登记。根据上级疾控中心的要求,进行相关疫苗的强化和为重点地区的重大人群提供疫苗接种服务,有效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性的传染病。新生儿建卡率、建证率、卡证符合率都达到100%。入托学生验证率达100%。
7、传染病防治。
(1)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组织和传染病管理制度,全面规范使用门诊日志,建立健全发热、腹泻门诊登记,认真做好疫情报告、疫区管理及疫情登记。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传染病防治法》,让医务人员全了解法定传染病的病种分类、法定报告人、报告时限、方式、程序等业务知识。同时让更多人群认知疾病防治的重要性。要及时、准确上报疫情,及时完成疫情登记,保障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每月至少报一例传染病,报告率100%,报告卡及时、准确、完整率100%,疫情登记率100%。
(2)积极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病人转诊率达100%,同时开展病人的追踪治疗及随访管理,督促其定期复查,并将信息及时上报贺州市疾控中心。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普及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建立规范的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
8、儿童保健。加强儿检工作,三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75%以上,新生儿访视率达90%。加强散居儿童保健管理,使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80%以上,婴幼儿系管率和使用生长发育图监测率分别达75%以上。及时发现与治疗影响儿童健康的疾病,提高儿童健康水平。开展儿童保健技术培训。
依法加强托幼机构 卫生保健合格管理。对新入托园的幼儿一律进行体检,合格者方能入托。5-6月份完成所有幼托儿童的健康体检。保证7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要求达到80%以上。
免费向我镇0-6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同时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辅食的添加等营养及护理的咨询指导,对常见病的预防、心理发育、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对贫血、佝偻病、肺炎、腹泻等疾病进行预防,规范儿童保健服务,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9、孕产妇保健。免费向辖区孕产妇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孕产妇保健,做好早孕建册、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工作,并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随访和转诊等工作。继续加大实施母婴安全工程的宣传力度,以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为目标,广泛深入开展健康教育,掌握育龄妇女和孕妇情况,动员和通知怀孕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管理。孕产妇保健覆盖率达99%以上,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7%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以上。孕产妇产后访视率85%以上,高危孕妇住院分娩率达到100%。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减少孕产妇死亡。叶酸及孕产妇分娩补助及时发放。
10、重性精神患者管理。完成四次的随访等工作,如患者等情况许可,进行一次健康检查,逐步建立综合预防和控制重性精神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有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防治能力和管理水平。年底,在对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率达到95%以上。
11、每月针对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人、重性精神疾病、孕产妇、儿童进行免费体检(辅助检查:彩超、尿常规、血糖、全血细胞分析、乙肝表面抗原、肝功、肾功、心电图等)
12、每月的22日各专项小组上报纸质的工作情况及相关数字到卫生院项目办公室,项目办公室审核完成,25日前上报旗卫生局。
四、阶段性工作安排
一月份:①召开第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下发今年总的工作计划。③各专项小组上报各自的工作计划。④开展孕产妇健康知识讲座。
二月份:①召开第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培训。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一次检查、督导。④开展儿童保健知识讲座。
三月份:①召开第三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一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利用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开展两次健康教育咨询活动两次,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结核病防治知识。对结核病的防治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一次。
四月份:①召开第四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进行儿童预防接种知识的讲座一次,并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五月份:①召开第五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二次检查、督导。③利用5月3日世界哮喘日进行相关知识讲座一次,针对5月31日世界无烟日,重点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咨询活动。
六月份:①召开第六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全院职工及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公共卫生培训、学习、互相交流。同时召开一次村委会协调会议,并邀请分管镇长参加。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二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利用6月6日爱眼日进行眼部疾病及保健方面的知识讲座一次。对公共卫生半年工作进行总结。
七月份:①召开第七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开展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讲座一次,并对相关知识开展健康咨询活动一次。
八月份:①召开第八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三次检查、督导。③进行滥用抗生素对人体的危害相关知识讲座一次。
九月份:①召开第九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进行村卫生室及全院职工公共卫生知识培训工作。③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④结合9月20日全国爱牙日,开展口腔保健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讲座一次。
十月份:①召开第十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总结一年的工作进展情况。③结合10月8日高血压、世界精神卫生日,大范围开展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和心理卫生知识的讲座及健康咨询活动各一次。
十一月份:①召开第十一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对我镇九个村的老年人、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人群进行今年的第三次面对面随访并及时电子录入。③对九个村卫生室人员的工作进行第四次检查、督导。④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11.14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讲座及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①召开第十二次公共卫生项目办公会。②利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讲座、宣传教育。③各专项小组对工作分析、总结,上报下年计划等。
五、临时性工作安排:
1、如有特殊情况,以上时间、工作临时调整。
2、按时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工作。
3、根据工作情况,对村卫生室人员进行培训、检查、督导。
4、抓住机会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如集市、学校开家长会、家长接送学生、接种日等。
5、根据情况,进行居民健康档案的整理工作。
展望未来,前景无限美好。但工作任务是繁重的,我院全体职工将更加团结一致,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与时俱进,扎实工作,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山东省寿光市中医医院病案室,山东寿光 2627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健康查体增多,医保、新农合慢性病病人增多,如何为这部分人建立好健康档案、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成为医院的重要课题,建立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体系,加强医院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将有利于医院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完善。
[
关键词 ] 医院;健康档案;建立;完善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11-02
[作者简介] 王钧(1974-),男,山东寿光人,本科,案室主任,馆员,主要从事医院病案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和保健,越来越多的人群主动到医院定期例行查体,而随着医保、新农合制度的日益完善,医保、新农合慢性病病人也越来越多,这部分人成为到医院就诊的最频繁的人群,以上两部分人群到医院就诊时,医生都要从头问起病人的病史、近况等,费时费力,在我国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医疗资源,如何提高病人的就诊效率,更好的为病人服务,建立、完善、利用好医院的健康档案将有利于缓解这一问题。
就医院来说,做好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做好到医院查体人员的健康档案管理和医保、新农合慢性病病人的档案管理工作。目前,大多数县区级医院根据需要建立了医院查体中心或查体科,查体工作和查体收入成为医院工作、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医保、新农合的日益完善,医保、新农合慢性病人就诊也将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立、完善并有效利用好上述两部分人的健康档案成为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大多数医院在医院查体科建立了查体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处,负责来医院查体的人员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管理较为松散,借阅程序很不规范,借阅比较随便,查体科工作人员在收到病人查体档案后,存放在固定的地方,病人或医生借阅的时候再从查体科调取。医保、新农合慢性病档案由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集中管理,由于慢性病档案主要是应人社部门的要求而建立的,并非医院主动行为,因此,管理随机性更大,病人借阅次数频繁且受约束性差,常常存在归还不及时甚至不归还的情况,导致档案缺失、混乱。给人社部门的监督及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此外,医院的健康档案管理由多科室管理,无一套科学统一的管理制度、标准,健康档案管理无序、混乱[1],使得医生及病人在调阅档案时较为繁琐,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也较大,如何规范医院民生档案的管理,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要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 建立科学的健康档案管理体系,对医院有关的健康档案、慢性病档案实行集中、专门专人管理,建章立制,严格执行有关程序和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医院健康档案的管理也应随医院的发展而长足进步,在现代科学发展下,医院档案科学化已经成为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科学化档案管理是解决当下日益繁重的档案管理任务与有限人力、物力和资源矛盾的最佳方法[2]。医院对查体档案、慢性病档案应改变那种多科室管理,互不沟通的格局,建立起医院专门的健康档案管理部门,把所有的查体档案、慢性病档案都交由健康档案管理部门管理,逐步过渡到以后医院涉及到的其他方面的档案也可交由该部门管理,从而,建立起医院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这样,有利于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集中化、专业化,也有利于医院培养自己的档案管理人才。档案管理部门成立后,要根据档案工作的有关法规、制度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适应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档案的借阅,本着方便病人、有利于工作的原则,如对所有档案按门类、按时间、按病种进行编号,并建立带有编号的借阅卡给病人,病人或家属借阅时只需携带病人身份证和借阅卡就能迅速找到病人的档案。病人在借阅时留身份证抵押,用完归还档案后取身份证即可。
2 结合医院实际,大力加强医院健康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完善的电子档案系统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存放空间,给病人及医生、档案管理者带来极大的方便,并使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真正的现代化[3]。要实现这一点,首先要求医院的整个诊疗系统尤其是门诊诊疗系统有先进的信息化作为技术支撑。只有医院的诊疗系统实现了信息化,建立完善的电子健康档案才有了可能。电子健康档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方便性。包括病人及医生查阅病历方便。病人只需持有医院发给病人唯一编号的电子信息卡,即可到医院健康档案管理处登录历次就诊及检查的记录。接诊医生输入病人的电子信息卡编号或划电子信息卡,也可进行病人相关信息的查询。方便快捷,大幅度提高病人就诊的效率,节约了宝贵的医疗资源。
(2)保密性。病人的查体信息及慢性病信息是病人的个人隐私,有时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医院有责任、有义务对这些信息保密。因此,保密性是电子健康档案的重要特点。医院要从两方面加强对电子健康档案的保密,①加强对医院工作人员的教育,形成自觉为病人保守秘密的习惯;②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查询进行严格的控制,病人需携带身份证及电子信息卡才能查询信息,二者缺一不可。并可让病人对电子信息卡进行密码设置,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医生要查询病人信息,也要经过病人同意并输入病人的电子信息卡号码才能查询。
3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培养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
现代大多数医院对医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十分重视,但却忽视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是临床退居二线的老护士,这部分人从未经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很难胜任现代化的档案管理工作[4]。现代档案管理人员要求具备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相关的现代科学知识。能够很好的做好档案的收集、保管、统计、检索、利用和编研工作。还应具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具备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5]。因此,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选拔和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医院既要开展岗位培训学习,也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继续教育课程的学习,与时俱进培养与医院发展相适应的档案管理人才[6]。
综上所述,不管是医院领导,还是档案管理人员,在民生为本的今天,都要十分重视医院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这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要认真研究科学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结合创新理念,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把档案管理科学化,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服务,从而促进医院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 鹿蕾蕾.对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医学信息学,2013(5):53-54.
[2] 段锡林.浅谈医院医疗设备的档案管理[J].医疗装备,2013,26(2):44-46.
[3] 王艳峰.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对策[J].健康必读杂志,2012(1):146-147.
[4] 代文婷,刘铁强,王玉蓉.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与档案升级工作[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6):50.
[5] 宋书娟.文书档案管理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及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2,9(21):155.
1、稳步扩面,圆满完成了各项保险参保任务。
中心紧紧围绕今年各项保险的目标任务,坚持以“保障民生、服务无为”为主题,完成了各项保险参保的目标任务。尤其是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中我们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是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民生工程,为把这项惠民政策做实做好,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参保任务,中心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的全过程实施协作指导,一是在居民参保准备阶段,由我中心分别组织召开全县城镇居民和学生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由县局领导作动员大会报告,对当年的居民和学生参保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置和安排,并发放有关参保登记资料和政策文件。二是在居民参保实施阶段,充分利用县电视台、电台、网站,通过印发宣传单和沿街挂条幅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争取使这项惠民政策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同时,在参保期间通过对各乡镇实行参保人数每周定时上报制度和请地税部门配合实地专项督查,了解各乡镇参保的全面情况,对参保进度缓慢的乡镇,要求说明情况并提出改进办法。三是在居民参保结束期间,为保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今后正常开展,调动各代办机构积极性,中心积极向上级领导机关请示从2009年征收的城镇居民医保费总额中按3%提取代办机构办公手续费和相关业务经费,并按照《无为县2009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方案》(政办[2009]74号)的文件对各乡镇的目标任务进行考核,对完成目标任务达90%以上的乡镇将给予奖励。中心通过以上工作,在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今年完成参保居民参保人数98956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12%。中心在做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一是通过开展“工伤保险参保突击月”活动,强化了各企业参加工伤保险意识,增加参保企业50余家,推动扩面参保2397人。二是为维护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工伤权益,强化建筑施工项目的工伤保险参保工作,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是高风险行业,也是农民工最为集中的行业,实行建筑施工企业以项目总造价的0.3%一次性缴费,职工参保按实名制,参保周期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规定的工期为参保期限,通过此做法,截止9月底已有231家建筑施工企业参保,比2008年年底增加173家,增加了2600余人,施工企业职工(包括农民工)的工伤权益得到了维护。
2、不断完善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政策,在扩大覆盖面的同时提高保障水平。我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分别运行9年和3年以来,根据医疗保险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为切实减轻参保患者个人负担,稳步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扩大两项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同时,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有关政策,提高参保人员的报销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先后四次对职工医疗保险有关政策作了部分调整,其中统筹基金由原先最高支付限额2.2万元调至8万元,大病救助由6万元调至12万元;城镇居民的参保对象由原先的四类人员(全日制中小学校在校学生;18周岁以下非在校居民;男60周岁以上、女50周岁以上的城镇居民;未就业的残疾人)覆盖到所有的城镇居民,其中最高支付限额由4万元调至8万元,对各类癌症、重症心衰、重度肝昏迷和脑昏迷患者的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10万元,对白血病和各类器官移植患者的医疗费用最高支付限额15万元。
3、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了降低企业社会保险费率的政策。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千方百计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落实县委《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无发[2009]6号),从2009年6月份起,在不影响参保企业职工各项待遇的前提下,降低全县参保企业的生育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单位的缴费费率,分别是医疗保险降低1个点,生育保险降低0.5个点,工伤缴费费率下调30%,期限是6个月,5个月合计减征139.26万元。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全县114家参保企业受惠,其中对这些企业中的31家困难企业还可以缓缴6个月,共计缓缴215.82万元,有效减轻了以上企业的经济负担,增强了抗危机风险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4、在基金征缴、审核支出、管理上健全制度,确保基金收支基本趋于平衡。为了使各项社会保险基金运行平稳,确保基金收支基本趋于平衡,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一是申报基数制度,每年的1月份调整各参保单位缴费基数,标准是以上年度12月工资为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核定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计算。为防止各参保单位少报瞒报漏报工资缴费基数等现象发生,我们组织专人,深入各参保单位,严格审计工资基数。各参保单位缴费基数较上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每月合计多征收40万元左右,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从严审核各项费用,严格把好审核关,从源头上减少和避免医保基金浪费和流失;做到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对亲朋好友和普通病人做到一视同仁,凡不符合医保规定的费用,坚决不予报销;另外医保软件设定了欠费单位参保人员发生的医药费一律不予报销,等保险费交足以后才给予报销。三是在基金管理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医保基金预算、分析、控制和决算工作,建立健全了基金会计统计制度、内控制度、报表上报制度和基金预决算制度。
5、以争创县文明单位为契机,狠抓内部各方面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我中心自2000年成立以来,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2002-2003年度县文明单位、2004-2005年度获县先进党支部、2007年度获县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优质服务窗口、2008年获市巾帼文明岗,虽然获得了诸多荣誉,但我们不愿止步于此,争取在不懈努力中追求不断的进步和完美。今年以创建县第十三届文明单位为动力,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载体,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今年我中心按照县委和县政府的要求下,在局机关的统一部署下3-8月份开展了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全体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二是健全制度,提升管理水平。2009年8月份我中心重新修订了《无为县医保中心管理制度和职责》,共40页。这些规章制度和职责的制定,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做到令行禁止,各司其责,各负其责。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形成了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三是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加强了信息报道,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实践证明好的政策一定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宣传,让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第一时间了解政策,从而扩大医保政策的知晓率。截止1-11月份,在县级以上信息用稿数达22篇,其中:县级9篇、市级4篇、省级9篇。
三、主要存在问题
2009年1-9月份,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
1、由于我县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多而且分布范围广,加之中心工作人员少,“两定”检查监督很难到位,违规行为不能做到及时查处。
2、中心机房自从2007年实行了与各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联网后,大部分业务利用医保计算机网络系统办理,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加,导致办公经费逐年上升,每年仅电费和电脑耗材两项就要20多万元。
3、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和医疗需求不断提高,大额医疗费报销人数增多,造成医保基金支出增长过快。但却有部分单位医疗保险费未能按工资额全额征缴,加上改制参保企业的欠帐未按年到位,这样势必会造成当年度医保基金支大于收的局面。
4、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时间较晚,缴费标准较高,居民对其政策了解还不够,实现应保尽保有一定难度,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在民营企业和饮食服务业扩面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四、二0一0年工作安排
1、加强内部管理,强化服务。中心针对各类保险参保人数逐年增多,业务量不断增大的特点,在做到严格治理、规范程序、创新机制的同时努力提高工作人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使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水平进一步提升,争取为参保单位和人员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让参保人员满意。
2、做好各项保险参保扩面工作,争取完成上级下达的参保目标任务。一是将尚未参加医疗、工伤保险的企事业单位纳入参保范围;二是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居民参保办法和参保程序,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和城镇居民的参保率,努力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和居民的参保工作;三是做好公务员医疗补助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准备工作。
3、加强稽核力度,强化基金征缴。中心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和《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每年1月份对所有参保单位的缴费基数都要进行调整,为了防止少数参保单位把参保人员和缴费基数少报、漏报、错报等各种违规现象的发生,我们将采取实地和书面审查等方式,来加强基金征缴的管理力度,确保各项保险资金应收尽收。
4、加强“两定”管理检查,防止违规操作。以定点服务协议为执行依据,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包括门诊规范管理、住院跟踪管理等,完善好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分类分级管理制度。重点要加强对定点药店的管理,在编制有限的条件下,明年将配备兼职的稽查人员,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地核查、书面调查和暗查等方式,对定点药店在慢性病购药等有关方面有违规行为的,应立即取消慢性病定点资格,引导建立规范优质的定点零售药店服务秩序。
5、在基金支出上严把审核关,控制基金不合理支出。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92-01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文明程度的提高,医患关系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也是摆在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谈几点做法。
1干诊优诊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1.1在职的市地级领导,工作时间很紧,都是在百忙当中抽出时间到医院进行各种诊治,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地给他们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在门诊设专职护士为市地级患者陪检取药。
1.2节假日及夜间急诊入院的市里领导,由于医院的一些科室对领导不熟悉,这样给一些领导在诊治过程中,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了解决干诊急诊病人也能及时得到更好的优诊优治,我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对节假日及夜间市领导就诊难的问题,我们专门为干诊及离休老干部办了两张卡,一张是《干诊就诊指南》,另一张是健康保健卡,为就诊带来很多方便。
2做好干保工作应先从语言做起
说话要讲究语言艺术,在患者面前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能说,由于不负责的一两句话,会给医院造成很大影响,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很容易失掉患者对本人甚至对医院的信任。
古代著名医学家曾经说过,医生的法宝有三样:语言、药物和手术刀。医生的语言如同他的手术刀,可以救人也可以伤人,医生高超的语言水平能给患者增加信心,希望和力量,会使病人的免疫力,代偿能力,康复能力和各种协调能力增强。
然而,对于医生,把话说好,并非简单地加几句客气话就可以做到,内心必须具备仁爱之心才是大前提。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说过一句话:“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怎能不诚惶诚恐、如临深渊、如覆薄冰”。这正是医生这一治病救人的神圣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化,现代医学也要求医护人员在诊治上不仅要了解患者的病理变化,更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并在医疗的各个环节表现出对患者的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谐。而医务人员的语言便是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并体现医患的互动中。
面对疾病,医患本是合作关系,理应同舟共济。
3 社会效益应放在干保工作的首位,使医患关系向零距离迈进,过去我院个别科室存在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倾向问题。对一些慢性病患者住院后往往先检查后用药,今天检查这,明天检查那,为了多收几天床费,这样时间长了,老干部就有意见,结果造成部分患者不愿住院。个别科室虽然得到短期效益,但失掉了长远的信誉。针对无原则、无边际地用药,专门成立了药品考核小组,对典型的乱用者给予严肃处理,树立了干保工作要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
4 不折不扣地执行《干部保健管理制度》
所有患者的入院手续都由我们导诊人员负责办理,住院期间的各种检查都由我们陪检中心人员协助完成。
1我县新农合制度主要内容
1.1县、乡两级管理体制县、乡镇政府分别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新农合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县新农合
办公室挂靠卫生局,乡镇新农合办公室设在乡镇财政所,具体负责新农合各项工作。按照全县统一部署,各乡镇新农合工作的组织管理、宣传发动、筹资、运行等,由乡镇政府自行组织同步进行。
1.2个人缴费、村集体扶持、政府财政补助、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农民以家庭为单位每人每年缴纳15元,市财政每人每年补助12元,县财政每人每年补助5-10元,乡镇财政每人每年补助5元。农民整户缴费之后即完成了参合手续,受制度保护;村集体对新农合酌情扶持,其补助资金只注入本村参合农民家庭帐户;市、县、镇三级财政补助构成县、镇两级统筹基金,赋予县、镇管理组织和经办机构行政管理、经济支配权;每年从全县大病医疗救助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为农村法定的五保户、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及低保户垫支部分个人应交费用,解决弱势群体参合问题。
1.3按家庭帐户、乡镇统筹、县级统筹分设基金
家庭帐户基金由农民个人缴纳费用和村集体补助组成;乡镇统筹基金由乡镇财政补助和县财政补助的50%组成;县级统筹基金由县财政补助的50%和所有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组成。
1.4报销方法
1.4.1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自主管理和使用合作医疗证(家庭帐户基金)。家庭成员持证在定点村卫生室和本乡镇卫生院就诊时,其医疗费用直接从帐户中扣除,用完为止,结余的转下年度使用,具有保值效应。
1.4.2对于发生在乡镇卫生院,县、市、省、国家级医院的门诊、住院医疗费用,分别设定报销比例,并以3000元为县乡统筹分界线,以8000元为补偿封顶线(即每人每年各种情形的补偿总额不高于8000元)。
1.4.2.1参合农民个人年累计3000元以下费用,发生在第一级(本乡镇卫生院)的,按25%-40%比例报销,发生在第二级(本县级医院和县内其他乡镇卫生院)的,按15%比例报销,发生在第三级(市、省、国家级医院)的,按10%比例报销。如上费用由乡镇新农合办公室负责每月集中报销1次。乡镇新农合资金结算中心全天开放,接收个人上交的资料和单据。
1.4.2.2参合农民个人年累计3000元以上的住院费用,由乡镇新农合办公室及时上报县新农合办公室,每季度集中审核报销1次。发生在第一级的按45%比例报销,发生在第二级的,按30%比例报销,发生在第三级的,按15%比例报销。
1.4.2.3对如下10种慢性疾病,每人每年发生3000元以上的门诊医疗费用(第一级以上),按10%比例报销,最高补偿限额为2000元。如慢病患者年内又发生了住院费用,则分别予以报销,但总补偿额不超过8000元。慢病费用每年报销1次,由县新农合办公室负责组织。10种慢性病为: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肾衰竭透析、心功能衰竭、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精神分裂症。
1.4.2.4经合作医疗各项报销后仍有大额医疗费用,在扣除各种报销、补偿外超过10000万元者,直接转入大病医疗救助程序,10000元以上部分按比例予以计算,最多救助5000元。
1.5方便农民就诊、转诊参合农民在县内就诊时,可自愿选择医疗机构,以减少不必要的手续,方便群众。外转就诊者只限于向市以上级别公立医院,以确保诊疗质量,控制合作医疗成本。
1.6围绕资金管理和补偿效果加强行政、社会监督
建立新农合政务公开、民主监督的长效机制,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制度化,落实每半年1次的行政审计检查制度,确保财政补助足额到位、资金安全使用和按承诺标准兑现补偿,以优质的服务和实惠推动新农合持续健康发展。
2我县新农合试点效果
2004年,我县张家坡镇被确定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乡镇,2005年,在东里、南麻继续推行试点工作。2006年,试点乡镇扩大到鲁村、悦庄、中庄、土门、燕崖。截止目前,我县13个乡镇中已经有8个乡镇被列为新农合试点乡镇。2005年张家坡、南麻、东里三镇共有人口121102人,参合人口116385人,人口覆盖率96.1%,市、县、镇财政补助174.88万元,农民筹资174.58万元,村集体补助35.04万元,共筹资384.5万元。2006年新开展的五个乡镇土门、鲁村、燕崖、中庄、悦庄总人口为177025人,参合人口为146243人,人口覆盖率为82.6%,农民筹资219.36万元。南麻、东里两镇第2年度的筹资已基本完成,张家坡镇8月份完成筹资。
2005年7月1日至今,南麻镇报销总人数37234人,报销总额93.34万元,其中家庭帐户报销36714人,报销金额53.12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下的报销240人,报销数额3.78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上的报销280人,报销数额36.44万元。东里报销总人数55126人,报销总额71.95万元,其中家庭帐户报销54306人,报销金额45.5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下的报销661人,报销数额10.38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上的报销159人,报销数额16.07万元。张家坡报销总人数18677人,报销总额31.78万元,其中家庭帐户报销19915人,报销金额23.53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下的报销1569人,报销数额8.25万元,医药费用2000元以上的报销107人,报销数额11.6万元。
截止目前,平均参合率达90%以上,农村人口覆盖面25%,参合农民医疗费用报销率27%。农村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工作截止目前,已为280名贫困农民发放医疗救助金511510元;为10名贫困儿童先心病患者进行手术救助,支付手术费9万元;为6000名贫困农民垫付入保资金9万元。
3新农合制度推行中常见的问题[1]
3.1自愿原则还是强制原则《决定》要求参加农村合作医疗遵循自愿原则,失去了国家政策的“强制”性威力,一些地方政府借口财力困难而拖延及农村居民可能重视不够。
3.2补偿比和受益面的矛盾因筹资水平低和“自愿”原则,为数不多的合作医疗基金要想发挥作用,只能“保大病”,“受益”者只能是少数人,并导致与难以真正“受益”的多数人的矛盾。
3.3关于资金筹集问题目前,仍有一部分人对新农合工作认识不足,担心政策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对新农合持怀疑和观望态度。特别是年轻人,平时很少生病,医药费用较少,危机感不强。同时,由于我县农民经济状况较差,人均收入低,增大了筹资难度。
4新农合推进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方法
4.1资金筹集经常化如果能尽快建立起农民年度内自由缴费的筹资模式或者在尊重本人自愿的前提下,通过签订文字协议的形式,在每年发放粮食补贴、林特产补贴时代扣个人应缴纳的合作医疗资金,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工作能经常化。
4.2单独制订用药目录如果有关部门能结合农民的用药际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政策规定,单独制订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进一步增加药品种类,扩大报销范围,让农民群众从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4.3建立门诊慢性病报销制度如果能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慢性病管理制度》,有计划地逐步解决参合农民因长期门诊就医,而造成的医疗费用负担过重问题,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受益面。
4.4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乡镇卫生院是基层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的定点医疗机构,而目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房屋简陋、设备落后、人才匮乏,医疗条件不能满足参合农民的就诊需求,难以承担为新农合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重任。若能切实加大对乡镇卫生院的投入,不断改善医疗条件和硬件设施,加强医卫人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技水平、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让参合农民能够就近享受到安全、便捷、优质、廉价的医疗服务。
5总结
新农合试行两年来,受到了农民的广泛好评,绝大多数农民认为新农合是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一件好事、实事。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和肯定。据统计,试点乡镇农民在村级定点医疗机构和卫生院就诊人次同期比较有所提高,从客观上推动了农民的医疗消费,同时新农合的开展促进了乡村二级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水平的良性循环发展,体现了新农合制度为广大农民群众解决基本医疗服务的宗旨
一、前言与应用背景
随着国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相继建立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广大职工、家属生活质量和健康需求日益增长,基本医疗保险已无法满足企业职工及其家属,特别是大病人员医疗保障需求,尤其是国有大型企业,职工较多,人员复杂,迫切需要企业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研究建立保障多层次、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补充医疗保障制度,以适应国有大型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医疗保障能力,进一步减轻职工医疗费个人负担,为企业发展提供和谐稳定环境创造条件。从2004年我公司建立补充医疗保险起,在充分研究地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总结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的情况下,对国有大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进行认真的研究与探索,通过多年的实践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的关键点
一是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保障水平问题。企业建立补充医疗保险,确定保障水平是关键,必须考虑企业经济承受能力、各类人员医疗需求以及企业历史医疗保障水平。二是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衔接的问题。重点就是要充分发挥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各自优势,相互补充。在保障原则、支付内容、票据利用、信息共享等方面实现有效衔接,保证补充医疗保险业务顺利运行。三是企业不同群体平衡问题。重点分析企业各类人员的医疗需求,确定不同群体医疗保障水平,确保新旧制度平稳衔接和过渡。四是补充保险基金监管问题。保障基金安全,防止基金流失、浪费,是补充医疗保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内控管理。五是高效运行问题。补充医疗保险涉及企业人事、财务、社保等部门,涉及职工医疗待遇计算、费用报销与结算,在管理方式、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要科学、便捷。
三、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技术
一是充分考虑各类群体需求。职工、退休人员和家属(子女)分别按照当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同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保持公司新旧医疗保险制度平稳过渡。二是多层次提供医疗保障。对于基本医疗保险不予负担的部分,通过门诊和住院费用分别补贴办法,解决基本养老保险门诊额度低、住院报销比例不高的问题;通过投保商业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以上医疗费用报销问题以及重大疾病人员医疗费个人负担过重问题。三是一般疾病与特殊疾病分开管理。按照“保基本、向大病倾斜”的原则,对于需要门诊长期治疗、费用较高的门诊特殊疾病患者,通过提高门诊报销额度和比例,减轻慢性疾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负担。四是应用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研究开发信息管理软件,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持IC卡技术应用,实现企业社保部门与定点医院、基层单位的数据信息共享与业务处理。五是完善制度,规范工作流程。重点在补充医疗保险的保费筹集、费用审核、就医流程、费用结算以及管理职能等方面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统一业务流程,确保业务规范运作。
四、管理技术主要创新点和效果
一是通过补充医疗保险管理技术,企业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补充医疗保险为辅,资金多渠道、保障多层次,适应不同群体的医疗保险体系。二是采取门诊一般疾病与特殊疾病区别对待、分开管理办法,妥善解决了大病和慢性病人员医疗费额度不足的问题。三是应用IC卡技术,方便了医疗机构和基层单位对就医人员的身份辨识,加强了参保人员就医和报销费用的事前监管。四是自主研发应用补充医疗保险信息管理软件。不仅通过事中预警、事后追踪技术,加强了保险业务日常监管;同时实现了网上业务经办、费用时时结算、信息查询便捷,统计数据及时,更好满足了管理层决策需求,对方便基层与职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建立健全基金监管制度。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加强外部监督检查,为确保基金安全奠定了基础。通过几年的运行,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职工医疗费用浪费现象,实现基金收支平衡,企业医疗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大大减低了参保人员特别是大病人员个人医疗费负担,得到了企业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企业医疗保障体系相继建立与完善,对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和谐稳定的环境创造了条件。总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管理技术的应用,不仅充分发挥了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作用,是国有大型企业医疗保险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一项有益探索。
作者:李建学 陈卫 单位: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