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6:08: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研学课程设计流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CDMA2000资源库的建设成果受众为通信技术专业的学生,且其可以作为中国电信新进员工网优培训的载体。“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教学资源库”采用理论与实践对比研究方法,综合应用了电子、通信和计算机等技术,是一个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综合型资源库。预计在此资源库的应用中,教师总体把握课程设计把整个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思路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制定。把整个资源库分为:CDMA2000系统基础知识、CDMA2000系统网络规划、CDMA2000系统网络优化三大模块。每个模块细化为单元,由教师和往届从事网络优化的毕业生共同制定单元设计,并且提供真实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案例。保证教学资源库的新鲜东西不断,跟上时代的变迁。真正起到和工作岗位零距离的作用。
CDMA2000教学资源库开发采用调查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多年教学经验和教师企业实践,总结出无线网络优化员的岗位标准,工作流程,将无线网络规划、无线网络测试、无线网络优化组建成一个完整的资源库系统。把当地的实测数据进行指标分析,学生使用的软件以中兴的CNT和CAN为主,使用者直观观察无线通信流程,根据需要测试的指标及测试的时段进行标志,深入了解无线信号测量和网络优化分析的过程,为后续的网络优化工作打好基础,在工作岗位中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CDMA2000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主要包括以下几大步骤:①课题思路的探讨和制定:各院校网络优化课程开展情况实际调研,教师走访相关企业,确定此岗位标准,工作流程;根据调研情况进行思路探讨和具体细化;针对CDMA2000标准在中国电信的运用情况将本资源库的重点定位CDMA2000无线网络优化部分。②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和优化教学资源库资料的整理。整理本教学课程的课程设计,单元设计,教学课件;整理本教学课程的学生测试案例及来自企业的工程案例。③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和优化教学资源库分模块整理;跟踪并调研学生的网络优化实习情况,更新教学资源库。一部分学生试用本教学资源库;④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实训系统部分的应用测试。GPS、测试手机、电脑、测试软件和软件狗等网优测试设备的准备;测试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的CDMA2000网络,并使用网优测试设备进行数据测试和指标分析;综合工程案例训练内容,分类进行分析并进行报告的整理。
本资源库的开发是基于典型的工作岗位,根据岗位标准和学生要达到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有能力,制定资源库的总目标。具有不可复制性,而所涉及到的工程案例都是学生测试的真实案例和河北电信石家庄分公司的真实工程案例,由于本教学资源库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因此本系统具有较高的使用和经济价值。从课程定位,到分模块分单元设计组建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单独的使用其中的任何一个模块,进行教学和研究;CDMA2000教学资源库开发的主要成果应包括:①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岗位专有能力为目标,制定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课程的课程目标,对CDMA2000无线网络建设与优化课程进行全面详细的课程设计、单元设计。②大量的以本学校为测试点测试案例,选取学校为测试点便于操作和调整参数。大量的本地区的真实的工程案例。③校企合作,通过研究搭建适合高职高专的教学资源库,以教师多年的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发掘了教学需求和社会需求,发挥了企业指导和合作能力,把教学需求变为工程技术需求,使用教学资源库的学生在所工作的企业有突出表现。
由于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教学也是起步不久,教学资源库的开发还不太成熟,本资源库的案例主要是基于中兴通讯公司的测试和分析软件,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工程案例也仅限于石家庄地区,不是特别全面。在接下来的开发工作中我们将开发更多的使用鼎力软件的案例,以及和外地区的电信部门加强联系,争取获得更多更好更典型的其它地区全面的工程案例,使其更好的服务于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现代物流管理 项目教学模式 探索 实践
近年来,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进一步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我们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教学中,对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与积极探索,将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并初显成效。
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分析
从就业招聘岗位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将物流就业岗位大致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初级岗位,有仓管员、配货员、运输调度员、客服人员等,属于物流操作类,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最先接触的一般就是这类工作。
经过3-5年的时间在初级岗位积累经验,熟悉物流操作的流程和运作原理之后,可以升为仓储主管、配送主管、运输主管、客服经理等中级管理人员。
发展岗位则是物流总监,主要负责物流企业或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营(见图1)。
通过岗位分析,需要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前具备仓储管理、运输调度、配送管理、客户服务等核心能力。
课程设计理念
(一)为了突出高职教育理念进行基于工作岗位的课程开发与设计
本课程设计体现“工学结合”思想,通过对河南省及周边地区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进行调研和产学合作,结合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反馈信息,紧紧围绕物流行业所涵盖的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与物流专家、企业主管、一线员工共同研讨,确定物流岗位所需的技能和要求,以物流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物流岗位与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将物流管理实际工作中需具备的职业资质与本课程的特点相结合,设计了探析物流管理、物流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提升三个学习项目,构建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教学模式(见图2)。即将物流工作应具备的技能和要求所需要的知识提炼出来,并进一步融入到各个具体的任务当中,学习项目由简单到复杂,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互动教学中完成岗位技能的工作过程,符合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的深入课程。
本课程根据高职学生学习特点,以典型物流活动为背景,以具体物流任务为导向,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物流的实际工作为教学主线,同时及时将新规范、新技术、新方法引入课堂,满足了企业物流的工作需求。
(二)在项目化教学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并强调“理、实”一体
以物流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出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地综合学习项目。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学体框架如图3 所示,将教学内容共整合为三个学习项目和十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若干个任务构成一个系统化的学习项目。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遵循“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教室和物流实训室结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边学边练,使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学习掌握物流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项目一探析物流管理,在讲解了物流的基础知识之后带领学生到开封及周边地区物流企业调研学习,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工作岗位及工作过程。项目二物流运作管理,主要从物流的七大职能模块及工作岗位展开,通过在物流实训室现场操作,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场景来实现“理、实”一体。项目三物流管理提升,让学生在掌握企业物流、第三方物流、物流服务管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企业设计物流流程,制定任务方案,根据方案到物流实训室模拟操作并进行有效评价。
教学内容选取
本课程教学内容以满足企业物流的工作需求为出发点而不断调整,针对物流工作岗位设计教学项目,确定学习任务,保证内容选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并不断引入新规范新技术,保证内容选取的先进性。
因为本课程是物流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所以设计了项目一探析物流管理,让学生认识物流及物流管理。根据物流的七大职能模块和工作岗位设计了项目二物流运作管理,让学生掌握运输、仓储、装卸搬运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需要学生从管理层面掌握物流流程及运作,为目标岗位和发展岗位做准备,所以设计了项目三物流管理提升,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整个教学内容的选取及顺序安排上,知识内容由浅入深,教学项目由简单到复杂,既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又兼顾了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知识以够用为度,强调技能的培养,为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奠定基础。
教学模式设计
本课程采用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练、做”一体化。
在项目一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讲解物流的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通过成立虚拟物流公司的形式来了解物流的基本职能模块和岗位分布情况。通过到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教学,让学生了解物流业及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在项目二中,在讲授了各功能模块的相关知识后,由各小组成立的物流公司在物流仿真实训室完成运输、仓储、配送等具体的工作任务,学生可以边学边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项目三的教学中引入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的模拟平台,教师可通过设置实验流程及实验情景,分配实验角色,学生可依照角色进行实验。模拟物流业务流程涵盖了7大行业:连锁、医药、汽车、食品、冷链、电子、危险品,可根据各行业业务运作模式的特点进行组合,形成可定制的业务流程。教师对整个实验过程可进行监控并可对实验进行评价及组织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学生可模拟操作客户服务、采购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越库发货、库存管理、配送运输、报关报检、单据查询、供应商管理等模块的练习。
教学方法选取及教学手段探索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组织、安排学习,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并进行展示和自我评价,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掌握教学内容。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设置中心明确的案例,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引入到教学实践的情境中,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针对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企业的真实案例,从而能够反映出企业的实际运作流程和企业具体的管理方法。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案例,分析企业的实践经验,教师通过帮助学生认知解决本案例问题的思路,加深其对重要原理的理解。在现代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实际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力求寻找更多的途径。
一个学习任务有时会用到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在项目三的教学中,会给学生讲解物流服务管理,服务性的产品如果没有亲身感受就无法知道是否良好,这一特点导致其较难管理。在这个环节中可以让学生针对物流服务设计相关问题,带着问题到物流企业服务一线,搜集典型案例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幽默的小品形式组织一场物流服务小品大赛,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
本课程除了运用传统的板书手段外,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将课堂设计得风趣生动,同时引入多媒体教学、仿真实训等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融入其中,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本课程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对于在学习任务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在课件中插入视频、录像、图片等,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实际工作过程,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虚拟项目,仿真实训——在现代物流实训室虚拟项目,进行实训,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将知识转化成为能力。
建立虚拟仿真学习环境——购置第三方物流核心流程和物流沙盘的仿真软件,安装在实训室的电脑上,构建出一个仿真环境。
实地教学——通过到郑州长通物流公司、郑州丹尼斯配送中心、豫鑫物流等多个企业参观学习,让学生更真实地体验物流管理流程。
建立课程网站——在校园网的基础上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的课程网站,丰富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资源,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在线自主学习,通过网络测试,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程考核方法创新
课程考核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本课程在成绩评定上“强化平时,淡化期末”,分项目进行考核和评价,采用知识考核、技能考核和素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各项目考核成绩×各项目权重的构成课程总成绩(见表1)。
其中,每个项目成绩又均是从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考核,知识考核是在课程全部项目学习结束后,对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闭卷考核,考核成绩权重占30%;技能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项目实训中的表现,对课程基本操作项目进行达标考核,考核成绩权重占50%;素质考核成绩权重占20%,采用学习小组互评、学生自评和老师日常考核的方式,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表现和出勤率等。通过改革传统考核方式的方法,达到教学考核突出学生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的目的。
结论
现代物流管理课程在工学结合的运行模式下,在高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采用项目教学,并将每一个项目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真实案例、仿真的工作场景模拟、真实的工作任务,以及生动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为学生创造逼真的职业情境,突出了职业性。以工作任务为纽带,每一项目均设置实训环节,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掌握物流知识的具体应用,突出了应用性。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物流工作流程为主线,强调岗位核心技能的培养,在实践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的理论,突出了实践性。实践证明,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现代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蓓,赵柴厚.关于物流管理专业教改思路[J].中国市场,2008.10
2.谭劲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外资,2009.3
关键词:质量管理;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
一、 引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是工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讲述了质量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设计和过程质量控制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知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统计质量控制及可靠性设计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该课程是一门融管理与技术与一身,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该课的理论知识及与本课程有关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应具有较强的统计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胜任本职工作。
二、 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工业工程(IE)是一门集技术与管理于一身的新兴综合学科,IE专业1911年产生于美国,1980年我国开始有6所院校招收本科生,由于IE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各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和各个环节的设置还不够完善,IE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一直是各高校研究的重点,《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是IE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讲述质量管理及可靠性等方面的知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掌握常用的统计质量控制及可靠性设计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并解决生产和管理实践中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因此,课程教学目标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注重和专业相关技能课程相衔接。
清华大学IE专业非常重视质量管理的实践教学,摒弃了传统的参观性实习,提出了新型的工业工程生产实习方式(现场操作实习);上海复旦大学不仅重视质量管理理论前沿知识的传授,还安排2周的毕业设计,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西安交通大学的《质量管理学》一直是IE专业的精品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对质量管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前,我校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其它重点高校相比还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积极性不高;
(2)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虽然该课也注重课程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先进性,但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综合性实验教学和录像教学;与课程有关的实验和课程设计内容较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准确,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
(3)统计思想在该课中的地位不突出,系统性不强,没有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统计学在质量控制中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原因,使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突出,为了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培养具有更高素质的富有创造力和开拓精神的质量管理人才,该课题组仍需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要求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注意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如何使学生成为普遍受企业欢迎的人才呢?我们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该课的教学主要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创新、实践环节、教材建设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1 教学手段改革
传统教学方法的关系主要采用课堂授课、提问、练习等方式的板书授课,信息量小,方式单一。为了调动课堂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组研究了美国、欧洲等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结合我国的国情,并参考国内外教育教学实践,围绕“加强学生‘三基’”这个核心,最终确定了“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统计学与质量控制与可靠性相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改革路线。
(1)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启发式教学采用讨论启发和提问启发两种方法,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案例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对发生在某企业的质量问题进行思考,诱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寻找产生问题的根源,运用5M1E(人、机、料、法、环与测量的英文首写简称)方法去寻找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当然在寻找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运用大量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处理方法,主要原因确定后,针对主要原因采取一系列的改进措施,然后对改进过程进行控制,最后检查改进后的结果。这种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案例教学主要通过精选企业质量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例如:海尔集团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6 Sigma方法在厦门ABB集团的应用、“品管圈”QCC内人员应掌握的质量管理技术与方法等,必要时增加录像教学,深入浅出讲解,指导学生练习,以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设计非常重要。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的网络化、数字化是一种趋势[1],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多媒体教学、软件应用、专题研讨、案例教学、网上答疑等方式),通过课堂展示、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网络答疑等形式提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充分发挥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的优点。目前,我们制作了优质的多媒体课件,课件图文并茂、直观形象的演示给同学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课堂上也增加了案例研讨和统计质量分析软件Minitab的使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手段,在重要的章节给同学们布置大作业,例如上面的典型案例分析,课上利用部分时间进行分析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展示、案例教学、网络答疑等形式提供师生间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充分发挥了教学互动和教学相长的优点[2],通过改革,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p#分页标题#e#
2 教学内容创新
质量管理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要根据工业工程学科的特点,补充最新内容,保持学科的先进性,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该课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质量管理理论基础、质量管理的统计技术与方法、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可靠性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涉及到大量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的技术、理论和方法,例如:设计过程质量功能展开QFD、6 Sigma方法的业绩改进模型DMAIC、质量控制QC的“老七种工具”和“新七种工具”、过程能力分析、抽样检验、可靠性分析等内容,这些都是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经常用到的技术和方法,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很有难度,而且工业工程的学生所学的课程都具有学时少、内容多的特点。所以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更要重点突出、有计划、有选择的来讲授该课程的精髓和在企业应用最广的内容。教学内容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严格与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修订和认证评审法规的调整同步;密切关注国家卓越绩效体系(GB/T1958O一2004)的贯标和认证,适时引入有关内容或开设后续课程,以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根据情况为了适应考研学生的需要,适当增加质量经济性分析、正交试验设计等内容,简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和监控等内容。
(3)统计学和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相整合。强化统计思想在《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中的应用,增强学生对质量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各大高校与质量有关的实验与课程设计,都是围绕“统计质量控制”展开,将统计学思想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统计学中的概率统计、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和实验设计在质量控制当中应用最为广泛,企业质量问题的解决来源于企业对质量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出质量问题的所在。而统计学就是一门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的学科,所以要学好质量控制就要领会统计学的内涵。质量控制与可靠性中的质量控制工具(直方图、排列图、控制图、正交试验设计、过程能力分析、臭氧检验等内容)与可靠性设计(可靠性的特征量及其常用函数、可靠性模型)部分内容都是统计学思想在质量管理当中的具体运用。因此,在讲授课程的同时,要提醒同学们课前要预习统计学的相关内容,这样也把枯燥无味的数学思想应用到了解决实际的质量问题当中,使同学们体会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精髓,以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在要求学生在掌握原理和应用的基础上,要能利用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SPSS、SAS、Minitab等)对统计质量数据进行分析,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相应的软件使用技能。
(2)不断丰富主讲教师为企业咨询服务的经验并调整充实到课程教学中来,使课程体系更具有现场作业的实务性,并争取从理论教学内容中抽绎出可在企业班组培训中实施的模块。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系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环节一直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在传统理论教学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经管学院开设的与质量管理相关的学术讲座,并努力邀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管理咨询机构和企业界质量管理专家举办课外讲座,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唐山爱信齿轮集团、机车车辆厂(中国北车集团)、校内工程训练中心等典型企业,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理论要点和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环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1)校内外专家资源的开发利用。质量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中应用性较强的内容非常有必要聘请质量管理咨询机构或企业界质量管理专家来校讲课。例如: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具体应用、工序质量控制以及质量认证的程序和步骤等内容,只有结合具体企业的实施来授课,才能使学生了解得更加透彻,也可把抽象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增设贯穿该课整个教学过程的“小课程设计”,并积极引导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通过实际的开发与研究活动,一方面加深学生了对枯燥、深奥的质量知识的理解,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素质,为将来学生走向社会进行实际开发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3]。我校工业工程目前没有开设该课的课程设计,为了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在讲课过程中把老师的科研课题的一部分以“大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小课程设计”的涵盖面应广泛、内容应体现课程的重点与难点,学生只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完成设计,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理解、巩固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也便于今后应用于实践。“小课程设计”题目如下:
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质量功能展开QFD在电焊机研制过程中的应用及其可靠性分析(需提供电焊机零部件组成及其加工工艺、可靠性数据);
制造过程质量控制—如何提高变速箱生产的一次合格品率(需提供详细的变速箱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数据)。
如何提高唐山锯片厂硬质合金齿圆锯片的锯片质量(需提供详细的锯片生产工艺流程和质量数据)
三项“小课程设计”几乎涵盖了该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加强质量管理理论、技术的应用能力。
(3)增设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操作+上机)
目前,IE专业未开设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方面的实验,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对质量数据的处理能力。典型实验设置如下:#p#分页标题#e#
轴类零件的直方图绘制与分析(要求学生实地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并使用统计质量控制软件Minitab绘制直方图);
轴类零件加工的工序质量控制(要求学生实地测量,并绘制控制图( 图), 并对工序能力进行分析)。
(4)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利用
我校的实习基地有:潍坊柴油机厂、唐山钢铁集团、唐山爱信齿轮集团、唐山松下焊机产业有限公司、唐山冶金矿山等企业,在实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质量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与技术去寻找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参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科研项目的辅助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运用理论要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也为学生的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组织参观实习和实地操作,学生可了解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掌握各种机床及数控机床的加工特点,为学生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学走上工作岗位做了充分的准备。
4 加强教材建设
该课曾使用过刘书庆主编的《质量管理学》,目前在使用苏秦主编的《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该教材为21世纪工业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内容新颖,重点突出,适合工业工程教学的要求,唯一的不足是缺少典型案例,统计思想不够突出。
结合IE专业的特点和实际的授课经验,我们已联系好科学技术出版社,预计出版“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质量管理学》。该教材将结合国内外质量管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吸收以往教材的精华,强化统计思想,增加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现代化教学内容,且每章配有典型案例分析、思考题和练习题。教材编写的主要构思与方案确定如下:
•质量管理概论(第一章);
•质量管理体系及运行监控(第二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第三章);
•设计过程质量控制(第四章);
•制造过程质量控制(第五章);
•质量检验(第六章);
•质量成本与绩效度量(第七章);
•质量改进(第八章);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第九章)。
5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考试成绩是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的加权平均,传统的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考勤和交作业的情况,平时占20%%,期末占70%~80%。在现行的平时成绩考核中,根据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包括提交的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在课堂上所作的案例分析演示、参与互动讨论等表现,综合小组评分与教师评分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的30%;在期末考试中,尽量减少死记硬背才能回答的题目,增加开放性辨析题和案例分析题的比重和难度。通过评价方式的引导,促进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结合实际进行主动和独立的思考、并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
四、结束语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无终止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改革,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教学,才能保持课程内容的先进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我校送出去的毕业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欢迎。
参考文献:
[1] 王金发,王宏斌,何炎明等.“细胞与遗传学试验”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0(5):59-61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课程体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发起,旨在为未来各行各业培养各种类型的、优秀的工程师后备军。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本课题主要依托我校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陕西省专业综合试点改革平台和人力资源管理教改卓越班,组建了企业导师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双导师团队,共同教学,有效协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并构建一系列学生综合素质測评指标体系,特色以期完善我校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
一、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本课题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内涵建设项目出发,通过对制造业用人单位需求调查,参照国家人力资源职业标准分析,调整确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面向制造业的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为改革核心,打破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程体系,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学生应用能力和就业目标。具体根据培养矩阵推导出课程体系,以课程体系为基础,安排教学进度和教学计划,通过实施后,进行评价反馈,具体形成过程见图1-1。
图1-1三维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图
二、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现手段
本项目基于制造业背景通过科学合理的构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三维”课程体系,并通过“三维”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理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施专业理论基础扎实、职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2-1“三维一体”课程体系框架图
(一)构建并实现了以面向制造业为对象的特色人才培养领域
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制定培养计划以制造业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在课程设计上建立的制造业特色课群;在实施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上以制造业案例和解决方案为来源,在教学模式上以制造业实习基地和来制造业的企业导师;学生通过制造业为背景的职业资格《劳动定员定额管理师》考试认证;建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指导学生培养。
(二)运用培训矩阵推导制定课程体系,确定了具有制造业特色的培养标准
课题组通过走访黄河厂、西玛电机厂、东方厂、华山厂等制造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座谈,又通过调研学习首都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湖南理工大学等六个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的高校,并且和已经毕业的优秀人力资源管理毕业生进行座谈,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确定了具有制造业人力管理培养标准,同时参照相关国家职业标准,通过收集和梳理培训需求出发,确定制造业培训标准,按理论部分、技能部分和素质部分进行划分,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基础科学知识、企业管理基本知识、人力资源专业基础知识、制造行业知识、领导知识、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技能部分包括职业技能、思维方式、职业态度、职业道德,素质部分包括团队精神、责任心、人际交流等;运用培养矩阵推导培训计划。
(三)以就业和应用为导向,建立三维的课程体系
课题组成员围绕本课题先后发表20多篇学术研究论文,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从不同角度对这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根据职业特点、就业需求和培养标准,以就业应用为目标,通过培养矩阵推导出培养计划,构建了“三维融合”的课程体系。即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并将人力资源职业的典型职业技能培训教材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课程体系;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综合素质训练的课程体系。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1.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或岗位实际需要,以应用为目的,以理论应用为宽度,以课程类型和课群为基础进行运作。课程类别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专业理论课群、特色课群、职业证书课群、人际交往课群。特色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生产与运作管理》、《机械制造基础》;职业证书课群包括《劳动定额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员工心理援助师》。人际交往课群包括《管理沟通》、《领导科学与艺术》、《冲突管理》。
表2-1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2.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将实验和实训作为一个独立的教学体系,构成与理论教学并列的课程体系。按职业技能主导的原则设计实验实训内容与形式,设计了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专项技能实训、人力资源轮岗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践等,并编写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手册。
表2-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3.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就业应用要求和职业特点,专门设计了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分布在并纳入教学系统。综合素质训练课程体系重点培养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往的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线,侧重培养学生的人品素质、文化底蕴素质、专业技能素质和从业综合素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实施步骤
训练时间贯穿第一学期到第七学期,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学会做人;第二阶段:文化修养;第三阶段:技能强化;第四阶段:角色转换;第五阶段:融入社会;第六阶段:迎接挑战。
控制手段
建议学生素质档案,每年定期对学生进行测评,针对存在问题定期进行返馈,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突出体现“教与学、学与练、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中体现“教与学”的结合,主要表现在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树立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构建互动式课堂,打破“一言堂”、“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系统化的由学生参与的、师生互动式的教学形式。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学与练”结合主要表现在结合专业与课程特点,创造多种实训形式。如:课程内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业务综合实训、顶岗实践等,实施各种形式的模拟实践教学。将学生引进模拟实际的情景之中,在课外创造多种模拟教学形式,如模拟经营、案例分析、情景教学、计算机模拟等多种模拟实践的教学形式。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课上课下”结合主要表现组织学生成立各种社团,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培养能力,体味人生,迎接未来的挑战。我系已有各种学生社团等10余个,学生在开展活动中进行学习锻炼,对学生的双导师制专业理论教师和企业导师可随时进行指导,邀请的企业家、人力资源经理到专业讲课。在各类课程体系教学中“校内校外”结合主要表现在校企资源的共享,校内主要完成理论与实验情景模拟实践课程,校外主要完成专业实习、项岗实践,通过课程和人员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校内和校外结合。形成多渠道、渗透式、全方位三维整合教学模式。
(五)建立了校企资源共建共享培养联合体
从本项目开始实施课题组成员在校企协作中进行了大量的尝试,为三维课程的融合实施提供资源保证。成立了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并建立了相关管理章程,为校企协作从制度上和体系上提供了支撑,企业导师由最近的五名发展到十三名,企业实习基地由六个发展到十七个。在专业实验班上建立双导师人才培养方式,初步实践了校内专业教师与校外企业导师组成双导师制框架,企业导师在2013级人力资源培养计划修定时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修改和调整,同时3名企业导师参与了实践教学课程大纲的编写及制造业解决方案和案例。从2010年开始企业导师在专业导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综合素质提升训练和课程设计方面进行尝试合作,目前各方反映良好。
三、解决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条件和设备配置不足
虽然课题组老师已经尽最大努力,改善教学条件,但由于经费有限,有些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没有办法无法落实,导致有些课程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需要课程组老师一起努力并落实。
(二)实习基地、企业导师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随着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增加,再加上管理类学生培养过程中得个性特征。原来所建立的实习基地和聘请的企业导师远不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需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四)传统教学管理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特色的要求
管理类学生培养,需要灵活机动,而不能仅用捆绑式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所以应该给老师更大的自由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企业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从“心验”过渡到“体验”,逐步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更加能够实现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的目标。
(五)专业老师企业实践经验不足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现,还有部分专业老师理论功底深厚,但实践操作技能和管理能力不足,需要给老师更多的到企业挂职锻炼,解决专业教师理论精通,缺乏实践经历的问题。
结束语:本课题主要通过对理论基础、现代评价模式以及国内外学生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遵循我校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评价体系应具备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发展原则、明确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基于学生综合素质測评指标的视角,构建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以职业应用为理论宽度的专业理论课程评价体系,以职业技能为主导的实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全方位的综合素质训练课程评价体系等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其指标体系涵盖了所有专业理论课程、实践教学课程以及综合素质训练课程等的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形式以及实施步骤等各环节的内容。在理论实际中贯穿认知评价、重视学生情感和道德评价、重视学生技能评价、建立“发展型”的学生评价组织架构,构建毕业生跟踪反馈评价体系,以期对我校人力资源卓越管理师培养质量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
参考文献:
[1]李国会,王晓东,林源.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的研究与实践[J].制造业自动化.2009(11);
[2]安勇,邵卓峰,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6);.
[3]孙泽平,何万国.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探析[J].教育探索,2010(11);
[4]刘国繁,曾永卫.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价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21);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资源;应用;影响;研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3-0188-02
1 前言
体育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线索,以体育应用模块为对象,以开放的视角看待、研究信息技术在体育中的应用状况,主动引导信息技术向体育领域中的转移应用,更好地促进信息时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大多数高校体育的信息化就是体育网站制作高质量的高校体育部门站点建设需要有效的组织和规划。网页制作应精心设计,网站内容应不断更新,使得体育工作者能最快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更加轻松高效的工作。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经费、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的应用具体表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体育管理、体育训练、体育经济、体育比赛等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情况。通过实施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可以科学有效的协调管理体育信息,准确快捷的获取体育信息,使得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得到全面快速的提高。由此可见,学校体育工作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催化作用下,不断地创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的发展;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如何适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教育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的进程,是当前学校体育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2 对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主要是通过信息资源在网络上的应用来实现的,因此,网络是信息资源的第一要素。影响网络的因素取决与两大设施的建设,一个是硬件设施建设,另一个是软件设施建设。2001年初,课题组所在学校启动了校园网一期工程,完成了基于千兆交换的光纤以太网骨干网络的建设,共铺设光缆八公里,安装网络信息点两千多个,实现了全校范围内教学、办公、生活场所及运动场馆的光缆连接,并完成了学生宿舍的宽带接入。2002年,学校又建设了以校园网、教学指挥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工程。在校园网建设方面,学校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采用先进的三角型拓扑结构设计,即由信息技术中心网络中心、北区网络中心、实验中心网络中心构成高可靠性的三角型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选型方面,中心机房采用高端交换机Cisco6506、IBM NAS225磁盘阵列服务器等,目前在省内的所有院校中尚属独家。最近,经过专家充分的调研、论证,学校将引进SAN结构的大容量存储系统IBM FastT 700,存储容量达到5T,是迄今为止省内高校最高端的存储系统。在重点进行高带宽网络基础建设的同时,学校职能部门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应用项目,《校园一卡通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通过测试后已投入正常运行。《现代图书管理系统》在图书馆也已经投入使用,该系统实现了我校图书资源在网络上的共享。
3 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影响
3.1 提高教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的能力
信息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体育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学术水平。信息社会为每个人都提供了参与信息资源共享的机会,体育教师要掌握网络检索技术,提高利用图书馆的能力,通过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有用的信息,使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理念更加完善;体育教师还必须能熟练的操作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正确引导学生如何检索信息获取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3.2 拓宽学生学习的渠道
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及时的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源,不仅丰富了理论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教学、表演完善自己的技术缺陷;学生也可以突破班级的限制,在网上进行互教、讨论、;练习、探索等合作学习活动;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网上教学、纠错、辅导,使得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受教,同时也使得学生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学习积极性高,进而达到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4 对学校体育教育资源整合的影响
学校体育资源是从事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种条件及要素。广义指:凡是与学校体育活动有关联的各种体育活动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人力资源等等。狭义指:学校的体育场馆、体育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经费等。
4.1 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编排、实施、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发展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的总和,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石。新型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开发者,依据体育教学规律参与开发和设计高质量、具备适应性的教学软件方面。
4.2 对体育资料室的开发和利用
随着体育网络环境的逐渐形成,体育电子出版的涌现,迫使体育资料室走出传统的订阅、整理、借阅的工作圈子,逐步实现开方式的管理,加强与各院系资料室之间的协作,联机联网,建立资源共享体系。
4.3 有利于体育工作的开展
以往的体育工作都是纯手工操作,工作起来很繁杂,流程也很长,办事效率低,现在通过信息技术在网上工作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加顺畅和简易。因为学校教务系统里面就有许多的子系统:网上体育选课系统、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教师档案管理系统等,大大提高了体育工作者的管理效率和能力。
5 对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用水平的影响
随着大学体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也越来广泛,体育教师要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将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充实到体育课堂中去,合理、正确的使用它,从而正在实现体育教学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不同的运动动作技术进行分解,技术难点、重点、常见错误动作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讲解并和学生一起观看。而且多媒体技术是以图像、语言和文字形式,给学生提供新颖性、奇特性、趣味性、针对性的练习教材,使教学内容情景化、枯燥内容趣味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如让他们策划、设计课件等。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施展才能的机会,又可以使学生愉悦身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6 对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全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世界各国在社会信息化过程中,都认识到教育是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该把教育信息化放在突出的地位。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主要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对体育教学、体育科研、体育训练、体育管理、体育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运作。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信息化普遍存在信息意识差、信息能力弱、信息资源量化信息意识差、信息能力弱、信息资源量化有待加强,因此要注重政策引导,树立现代化信息意识、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提高信息素质与技术水平、鼓励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改进传统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结构、增强教学效果,展现体育教师的信息素质。
7 结论
总之,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区域推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研究,将有效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大学体育信息化教育资源,提高体育工作者对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管理能力,深化学校体育工作信息化应用的影响,更好地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服务。
参考文献
[1]丛玫琳.我国体育信息服务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
[2]杨明,李丽.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信息化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6).
[3]黎明,孙强,杨思春.网络环境下我国体育管理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烹饪教学;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做法;启示与思考;政策建议
在烹饪教学中,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学校所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课程设计与市场结合不紧密等现象。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造成烹饪专业的学生学习理论时,学生往往感到很空洞、抽象,不感兴趣,上课常打磕睡。学生在实训课上学到的技能,到了实习单位感觉没用处。这种现象在绝大多数职业学校也同样存在;不仅烹饪专业存在,其它专业同样也存在。这个现象充分反映了当前职业学校教学的基本状况,那就是学生难学,学得低效;教师难教,教得低效。而就是那些经过教师努力“教”、学生努力“学”,好不容易让学生掌握的知识,也往往并不为企业所认可,企业抱怨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与企业的要求关系不大。这都是教学背离了岗位工作任务过程所造成的。
一、传统烹饪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的“三段式”课程模式与现代职业教育严重背离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职业教育课程通常被称为“三段式课程”。这种是根据我国普教的课程模式演变而来的课程结构存在许多问题,因此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框架难以摆脱自身的责任。“从理论到实践”是目前我省烹饪专业职业教育课程框架的主要支柱之一,这种逻辑不仅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个结构中,而且存在于每一堂课的实施过程中。
2、专业教学内容落后于现代餐饮的发展需求
目前各个烹饪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远远滞后于高速发展变化的餐饮市场,许多专业教师对目前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总体满意度不高,尤其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对师生的吸引力方面满意度不高。许多专业教师感觉到自身知识更新速度慢,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有些技能在行业已不再应用,但学校依然进行教学,导致毕业学生走上岗位学而无法致用。
3、学科型教材制约课堂教学形式
从烹饪教材看,良莠不齐,教材大多注重系统性而忽视实用性,且中职、高职甚至本科教材区别不大,只在深度上有所差别,无法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特点。而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往往对教学形式起决定作用。课程教材其学科本位、文本为主的引导方式也就决定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思维定式。
4、落后的评价体系不能满足餐饮企业技术工人实际岗位要求
目前各个职业学校大都采用学科理论考试加专业技能等级鉴定的方式评价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但是专业理论的内容是以专业学科体系内容为主体,缺少与专业操作技能的相关性;而反映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专业技能等级鉴定要求又不能反映现代烹饪技术工人的实际岗位要求。缺乏合理的学生综合素质综合能力评价体系。
二、基于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中职烹饪教学研究做法
1.做好人才需求和专业教学改革调研基础性工作。
每年组织同类同专业学校及骨干教师共同对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职业岗位群等进行调研。主要内容分为“行业企业”、“毕业生调查”、“在校生”、“专业教师”以及“学校招生和就业推荐部门关于烹饪专业学生招生和就业情况”五个部分,并细致做好了统计与分析,为下一阶段工作实施做好铺垫工作。
2.梳理并撰写中职烹饪专业调研报告。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和手段,逐步梳理材料,撰写完成调研报告,对于烹饪专业办学环境、企业的岗位工作过程、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与评价、课程、师资、生源等进行了详尽的数据调查分析,并对烹饪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整合与调整、教学方法、实训条件配置、评价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发展方向进行论证和阐述。
3.召开烹饪专业工作任务分析和课程分析会议。
研究小组邀请知名餐饮企业的行政总厨、厨师长等活跃在一线的“行业专家”,在课程专家的组织引领下,围绕烹饪专业的岗位群特征,按照“职业群”―“职业”―“岗位”―“任务”―“任务行为”―“职业能力”程序,把烹饪专业中对职业任务逐层分解,对烹饪专业进行“核心技能”分析,充分的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界定出主要工作任务和能力培养。最大优势解决了烹饪专业的技能学习的逻辑线路,为进一步确立课程和教学内容的修定奠定基础。
4.制定与完善烹饪专业课程标准。
在岗位工作任务过程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与核心技能相对应的烹饪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烹饪原料初步加工技术》《烹调技术》《面点制作技术》《冷盘制作技术》《食品雕刻》等项目化的核心课程,依据岗位、任务、产品流程,注重理实一体、注重实战型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得到行业专家与课程专家们的鉴定认可。
5.开展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烹饪专业教学项目设计征集与评比活动。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教学项目设计的开发也是教学改革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新教材的建设和教学资源的积累做好铺垫。对推动和推广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6.做好烹饪专业教师教改专项培训。
一方面组织专业教师进行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教学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培训,另一方面要组织专业教师下到企业熟悉餐饮企业的岗位,分析了解胜任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双管齐下才能使教师深入对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烹饪教学进行理解。
三、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中职烹饪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1、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提高职业素养
多数餐饮企业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的要求较高。因此职业学校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学艺要先学做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特别是强化对学生的责任心、自立能力、吃苦耐劳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品德和品格培养训练;同时要强化对学生就业观念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就业企业及工作岗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
2、以烹饪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重构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
烹饪专业教学改体现以全面素质培养为基础、以烹饪岗位工作过程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构建项目化的多元整合的课程体系,加快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形成鲜明的烹饪专业教学特色。合理选择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采用综合化、项目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等的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将专业技术的通用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鉴定有机整合;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探索综合性教学评价方式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学习资源及创新的空间。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专业建设内涵
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烹饪专业教师要努力做到“市场上流行的菜品,是我们重点教的内容;饭店企业的工作重点,就是我们的教学重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烹饪技术,就是我们的研究课题”,促使烹饪专业教师能够“进得课堂、下得酒店”,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双师型”优秀师资队伍。通过专业教改,“走出去”――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学习企业新工艺、新设备、新菜品等知识和技能,构建实实在在的能力结构。“请进来”――把企业一线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组织能力较强的大师请到学校充实教师队伍,调整教师队伍结构,以此把餐饮企业最新的技术、方法、知识、工艺带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从而确保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工作过程的零距离接轨。
四、基于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中职烹饪教学的政策建议
1、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
作为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整个职业生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职业岗位及其内涵的变动非常频繁,毕业生不能只适合在一定狭窄的职业领域里工作,他们应该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因此,在职业能力的内涵中,将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局限于单一的上岗技能的训练上,既不符合现代烹饪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利于中职烹饪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中职烹饪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选择上既要让学生掌握烹饪行业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和技能,又要十分注重培养合作能力、公关能力、解决矛盾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竞争能力等非技术的职业素质,以及学生对职业岗位变动的良好适应性和发展后劲。
2、关于专业设置的方向问题
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餐饮业发展正在发生转型和升级,“大餐饮、大市场和大产业”的特征日趋明显,烹饪专业的内涵也日趋丰富,已经由单一的纯粹的中式烹饪发展到西餐、海鲜、鲍翅、煲仔、烧烤等多种专业性更强的方向,毕业生除了面向宾馆饭店,也逐渐向休闲度假村、商务会展中心、购物娱乐美食城以及茶楼茶吧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场所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餐饮业产品和烹饪专业设置同样具有多样性。
因此烹饪专业在专业设置特别在专业结构和布局方面需要重新定位。中职烹饪专业要努力实现发展方向和内涵的转变。目前,伴随着餐饮业的深度开发,烹饪行业的新型职业如公共营养师、美食节策划师、厨政管理师等受到市场青睐。中职烹饪专业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把握餐饮业发展趋势,既要不断提高和完善原有烹饪专业的建设水平,又要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拓展更为广泛的培养方向。
3、关于专业课程模式的创新问题
中职烹饪专业课程模式的创新,应该以学生职业发展为中心,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需求为标准,涉及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评价手段、校企合作、产学教结合等方面的创新。
目前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仍以学校为主体,烹饪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大多仅局限于接收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活动和接受毕业生就业等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缺乏深度合作。与职业学校建立“订单培养”,参与职业学校专业改革等方面比例较低。然而,走依托行业、结合企业、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从封闭办学到开放办学,一定是当今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和提升内涵的重要途径。
4、关于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问题
各地应该逐步加大烹饪专业建设专项设备经费的投入,高标准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加大烹饪专业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积极探索产教研学结合的实训基地运行的有效机制,坚持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原则,努力通过设备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效益一流,实现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体现特色,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基于岗位工作任务过程的中职烹饪教学研究对专业建设一个实践过程。这些探索与实践,不仅丰富职业教育课程理论体系,也为中等职业学校全面探索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希望对中等职业学校现代服务业专业有一定的推广借鉴价值。(作者单位: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
参考文献:
[1]吴登军.项目教学法在《中餐烹调》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第04期.
一、我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现状分析
第一,随着现代科技的学科交叉、渗透与综合,现代工程的科学性、社会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复杂性等特点更加突出。现代工程是由“研发—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环节组成的工程链。需要一大批能够综合应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懂管理、会经营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不经过科学合理的调查研究,没有主要服务对象的反馈信息,就把学生的培养计划确定下来了。在专业设置方面,论证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在课程体系设置和实施中,由于课程教学与工程实施脱节,使学生搞不清为什么要学习这些课程;课堂教学又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缺乏兴趣。
第二,许多企业自身技术及管理水平较低,没有能力为工程技术教育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实习场所。同时,企业对自主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较低,影响着我国自主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由于我国制造并拥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数量少,因此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低。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一些有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因为企业对校企合作的兴趣不高,并未形成生产力。正因为科研与生产不能紧密结合,使我国的许多科研项目处于闭门造车的境地,的数量可观,但能指导工程实践的比例较低。此外,企业在人才使用过程中,有对高等学历教育期望值过高的倾向,诱导学校教育走上“重学轻术”的道路。
第三,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高等学校人文素养、价值观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受到挑战。成为合格的工程师在许多学生心目中不再是崇高的理想,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责任感有所降低。在高等学校教师选拔和聘任中,对教学工作的考核偏软,造成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兴趣不高,而将精力主要投在科研方面。
第四,我国工程技术教育对职业背景没有明确要求,初级、中级和高级工程技术教育没有合理的衔接。在一段时期内,忽视对初级、中级技术人员的培养,职业技术教育在数量上的不足导致技能型人才缺乏,社会人才结构不合理。而德国则重视各层次工程技术教育,当工业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调整培养重心。
第五,由于国家教育投入有限,企业没有参与教育的主动性,我国工程技术教育在过程性和实践性方面存在欠缺。此外,学校的实验多以验证型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小,有些实验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地方院校在本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六,企业对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及应负的责任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高等学校也未能将继续教育当成应承担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缺乏开展继续教育的有力措施。继续教育投入不足,管理松散,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学质量无人考评,不少人仅仅抱着拿文凭的态度来学习。
二、我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困境和探析
1.观念上的差距
⑴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定位不够清晰。我国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定位不够清晰,没有把培养高质量的工程师作为高等工程技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模式、层次单一。目前,我国工程技术教育逐渐屈从于科学教育,工程院校培养工程师的观念迅速弱化,似乎培养“工程师”的目标太低了。这样,在教学上,技术性和实践性内容不断削弱,学术性和理论性内容不断加强,工程似乎成了科学的侍女,教育似乎成了科研的附庸。而从国际办学经验来看,德国和美国的做法明显不同,德国是学生在校期间大力加强工程实践部分,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往往超过1年,使学生毕业后就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美国工程师的实践训练环节是在学生毕业之后由比较完善的企业培训机构组织,时间通常为2年左右。我国则希望达到德国的目标和效果,而教学安排却与美国类似。但我国目前工业企业尚不具备像美国那样发达的企业培训机制,不可能让企业承担学生的实践训练教育任务。因此,我们只能改造目前学生在校期间的工程实践教学环节。
⑵实践教学始终处于辅助从属地位。由于传统教育理念、观念及操作流程的原因,在教育模式内容方面始终重视理论研究内容,忽视实践应用环节。工程技术教育很大的特点在于应用型、实践型及技术型,工科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不强、技术水平较差的现状也折射出工程技术教育轻视实验实训及应用操作的短板。长期以来,在我国高等学校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结构、实践教学的课时一般只占总课时的15%~20%,与德国学生有一半时间在企业实习相比,我国以培养工程师为目标的工程技术教育实践教学明显不到位,实践教学显然处于从属地位。正是由于实践教学处于辅助从属地位,实践教学的投入、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培养均不能得到保证,教学过程和质量难以控制,因而导致实践教学的效果不佳。
⑶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性。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工程技术教育的实践性是指树立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观念,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工作环境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不仅仅是面向某一个具体的实际工作岗位,或者某一种应用技术或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因此,工程技术教育的实践性主要指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以及在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能力”,例如独立思考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等。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的实践教学,如上机训练、实验、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大多是较单一的“技能”训练,重视实践环节成果的完成,而不是强调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过程,对学生独立思考的训练不够,很难达到“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
2.工程技术教育的计划经济模式挥之不去
高等工程技术教育具有鲜明的市场性和弹性化的特点,需要行业企业的广泛参与及市场化的多样化办学模式。而现有的教育体系还存在较大的政府主导及教育模式单一化的现象,对于工程技术教育评估及评测手段落后,没有实现科学化及合理性的绩效评估结果。没有与行业企业及市场需求完全对接,招生体系的计划性和市场需求的巨大反差也促使高等职业院校在具体教学培养环节中出现一定的偏差,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和工程技术教育的非市场化格局导致整体性的教育效能比较低。计划的延展性和内耗性也促使高等院校很难根据市场行业实际需求全方位和多角度地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和实验实训任务,很难进一步优先培育社会急需的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及专业方向。宏观性的“一考定专业”的固有弊端也很难叫复合型的专业技术人才更换擅长的专业方向,工程技术教育体制机制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对高校教师的评价有失偏颇
关键词:多伦多大学;教学学术;评价;教学档案在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双一流”大学中,本科教育问题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钟秉林教授就指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1]。目前影响我国本科教育质量的主要问题是高校普遍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导致教师把很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忽视了教学,在研究和提升教学质量方面投入时间和精力不足。事实上,在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的这种矛盾一直是世界上许多大学一直面临的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主席博耶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提出了“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的思想,认为学术不仅包括通过研究来发现的新知识,还应该包括教学的学术,即传播知识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术。[2]他还特别指出,“大学教学是一种学术,一种提高和支持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学术”[3]。这一思想拓展了学术的内涵,把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提高到与以探究、应用及整合为主的科研学术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学学术思想引发了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范围的教学学术运动,这对国外大学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状,推动教学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教育部2016年8月的《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确立教学学术理念,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能力”。加拿大高等教育在研究与实践教学学术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和学习这些经验,对推动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学术的实践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伦多大学作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在教学学术的研究与实践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笔者借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访学之际,深入考察和了解了多伦多大学的教学学术发展与实施情况,并且访谈了推动教学学术实施与评价的主要部门――教学支持与创新中心的主任和部分任课教师,深入了解了该大学教学学术的实施与评价等,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开展教学学术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发展教学学术是多伦多大学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战略任务
多伦多大学是加拿大的顶尖大学,也是世界一流大学。据加拿大《麦克林》(Maclean's)杂志2015年公布的加拿大大学排名显示,多伦多大学居第一,被评为“教学质量最高、最能引I未来”的大学。多伦多大学重视本科教学,并把博耶的教学学术思想作为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理论基础。2000年由学校提出的《多伦多大学教学的支持与提升方案》中强调把教学作为大学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促进学校教学发展的五项战略,包括教学支持、教学网络、教学认同、教学引领和教学提升等,这就把教学学术的思想细化为具体的发展战略,同时还提出要建立覆盖全校的学习与教学网络,支持和促进教学发展,也为教学学术的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基础。目前学校制定的《面向2030年:多伦多大学长期发展规划框架》中则提出了三个优先发展的战略,其中之一就是“重塑和创新本科教育,为学生一生的事业成功做好准备,奠定基础”,采取的重要策略就是要开展创新教学和学习的实践研究,利用新的数据分析工具和研究发现来提高教学质量。可见,多伦多大学近十年的发展规划和战略举措始终都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把推动教学学术以提升教学质量作为重要的发展理念和途径。
二、教学支持和创新中心是多伦多大学支持和促进教学学术发展的枢纽
教学学术在世界许多大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度结合,美国的许多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都把教学学术作为主要的教育哲学和指导原则。多伦多大学也在教学学术理念的指引之下,整合了学校的教学资源,成立了教学支持和创新中心(CTSI),以支持和促进教师发展,推动教学学术的实践。该中心为所有校区的教师、学生提供有关教学以及支持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教学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引领、协作和创新促进大学的卓越教学。中心把致力于推动教学学术作为重要使命,充分利用同伴交流的优势,支持和促进同伴、同行之间进行对话和协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研讨和成果分享等,建立和发展实践共同体,从不同层面影响学校的教学学术。在近十年的教学学术实践过程中,该中心探索出了以同伴的交流和引导为基础,四个层次构成的教学学术实践共同体的模式,如图1。
同伴在构建和发展实践共同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各个水平上教学学术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同一或相近学科的教师之间的教学学术研究和交流,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教学学术水平有重要的作用。博耶认为,教学学术具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公开性、同行评议和批判以及与建立在这些工作上的学术共同体和普通共同体的成员交流[4]。而与同伴进行分享和交流,为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提供平台与机会,进而发展和建立实践共同体,都体现了教学学术的这些特点。下面介绍多伦大学教学支持和创新中心在四个层面上如何支持和促进教学学术发展,从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
・比较教育・1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支持和促进教学学术发展的经验 (一)微观层面
注重培养教师个体的教学学术能力,强调同伴之间的支持和协作。要把教学学术植入到组织机构的文化中,就要个体之间在建立的社会网络中协同工作,而不是独立行动。[5]为此CTSI设计和开展了专门培养教师教学学术技能的工作坊,如2016年秋季学期为教师提供的培训工作坊有研究你的教学学术技能工作坊、研究伦理、学术性探究你的教学等。中心每年定期举办为期两天的教学学术研讨会,为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提供了平台。研讨会还邀请教学学术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专家参加,为教师开展教学学术提供专业指导。中心邀请专家和教学学术经验丰富的教师为教师和教学团队就教学学术的开展提供咨询服务。中心建立了学术期刊俱乐部(SoTL Journal club)和教学学术网站,为教学与学习共同体的会员提供在不同学科小组中讨论教学方法以及研究教学的实践提供丰富的研究资源,并且让同行评议有关教学学术研究方面的文章,以便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二)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主要是在院系中开展教学学术的研究实践,为同伴之间的交流架起桥梁,沟通实践的网络。CTSI经常利用教学研究性的文章引起跨学科的对话和讨论,引导教师从微观层面的参与上升到中观层面。中心还定期举办教学学术网络会议,邀请教学学术共同体的教师报告教学学术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为同伴和教学研究团队在院系层面分享教学学术策略,同时听取参与者的反馈,这样有利于教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三)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学校层面。学校制定了教学学术发展愿景,为院校和教师开展教学学术研究提供各种资源,并且设立了教学研究项目和校长教学奖等项目,激励教师投入到教学学术的研究和实践中。CTSI每月举办一次全校教学学术网络会议,为全校的教师进行教学学术交流提供平台和机会,同时从事教学支持服务的专业人员为教师提供咨询和指导,促进教师同伴之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学校层面为教学学术提供持续的支持,包括教学学术项目的支持、各种教学奖的设立等。多伦多大学专门设立了校长教学奖,每年都评选教学突出的教师授予该奖。此外学校专门建立了教学技术创新基金项目,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革和创新教学,推动教学学术的可持续发展。
(四)宇观层面
宇观层面主要是指开展跨学科的教学学术研究,参与省级、国家和国际上的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机构和会议。通过参加会议和建立教学学术协会等建立高校之间的教学学术研究网络,支持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学校加入了加拿大高等教育教学与学习协会(STLHE),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从而传播并增强教师的教学学术意识和研究成果,通过学术性教学和学习把研究的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003年多伦多大学与该协会联合主办了首届“全国教学学术研讨会”。学校还加入了加拿大教学与学习学术分会,该会旨在为全国从事教学学术的学者和教师提供构建学术共同体、分享研究与实践成果的机会,目前已经吸收了全国近100所大学为会员。学校还与其他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如安大略省高等教育质量监督委员会(HEQCO),获取项目资助,以支持多伦多大学的教学学术研究。
该模式充分利用同伴的力量,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四个层面为教师参与教学学术实践共同体、开展和实施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平台。多伦多大学注重这四个层次协同工作,并把组织和协调各个层次的积极性作为构建教学学术共同体的主要目标之一。“走向公开”是教学学术发展的关键特征。教学支持与创新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为教师的教学学术的交流和成果的发表提供机会和平台,使教学学术实践真正走向公开。该中心在各个水平上支持和促进教学学术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成果传播,在各个水平的节点之间注重建立良好的社会网络和联系,并且通过高层次的管理和协调,给予教学学术活动以持续性的支持,这样使得教学学术文化扎根于学校的组织文化中,从而促进了教学学术的发展,引领教W创新,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
三、教学学术的科学评价是促进多伦多大学教学学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教学评价一直都是世界教学学术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是影响教学在大学教育中地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学的评价则是保证和促进教学学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多伦多大学对大学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学学术为指导思想,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建立与教学学术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最终目标。
(一)建立教师分类评价机制,设立教学系列教师专业岗位,确定与教学学术相适应的评价制度
博耶认为,要发展教学学术,需要对教师进行多样化的分类评价,实行“创造性契约”[6]。多伦多大学对教师进行了分类管理和评价,专门设置了教学系列教师岗位,对教学系列教师与教学科研型教师也设定了不同的评价标准,这也是北美地区最早聘任专职教学系列教师的大学之一。 2015年多伦多大学又对教学系列的教师专业职称进行了改革,之前学校聘为讲师和高级讲师的专门从事教学的教师,根据条件全部评聘为教学系列的助理教授、副教授和教授,与教学科研型教师一样,取消讲师和高级讲师职称。多伦多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指出,这次改革体现了学校致力于促进卓越教学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经验的目标。教学系列教师须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能、创造性的教育领导能力以及改革教学的精神[7]。学校制定了《学术专业聘任的政策与程序》[8],对教学系列和终身系列(教学科研型)教师的聘用和晋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规定了选聘和职称晋升的评价标准,其中对教学系列的教师要求是教学必须达到优秀,对于教学科研教师的教学要求则是达到胜任或优秀。而在评价内容上,也对二者进行区别,教学科研型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学术和研究学术方面都达到一定的要求,而教学系列的教师则需要在教学和与其相关的教育实践和专业活动中达到一定的学术要求,二者都要求提供教学学术方面的研究与实践的证据和相关成果。
(二)依据教学学术评价标准,以教学档案为评价工具,建立了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的评价指标
根据教学学术的特点和能力要求,研究者提出了教学学术的评价标准。格拉塞克等人认为大学教师教学学术评价的标准包括清晰的目标,充分的备课,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修改和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以适应变化的教学情境,显著效果的展示,教学过程中的有效呈现,以及对教学绩效的反思性评价。[9]多伦多大学在评价教师的教学中提出了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教师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的情况,以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方式改进教学技能或课程设计的努力,教学创新方面的改革和努力,在课程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获得各种教学奖项目的情况。这些评价的内容都注重评价教师在从事教学学术的研究和实践中所做的努力,并要求教师提供相应的证据。教学学术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就是教学档案,教学档案记录学术性教学的历程,提供进行教学学术研究与实践的各种证据。多伦多大学教务处制定了《建立和评价教学档案》的细则,明确教学档案是教师业绩考核、聘用、职称晋升和终身教授职务的重要评价手段,规定了教学档案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指导原则,并且提供了建立教学档案的方法和步骤。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学术本身就是研究和改革教学与学习的实践,每个教师的教学学术思想、教学方法和改革实践都可能不一样,因此评价应该体现教学学术的个性化特点。多伦多大学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学校要求各个学院、系根据学科的特点和教师教学个性,制定该部门的评价标准。教学档案允许每个教师可以突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以此证明自己的教学是有效的,同时展示自己在致力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改进教学方面的持续不断的努力。学校所建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个性化的评价原则有利于教学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确保评价的客观和公正
为了确保客观公证地评价教师的教学,多伦多大学制定了一套严格规范的评价程序。评价程序包括自我评价、系内评价、院级评价和学校评价四个层次,学校规定了整个评价的指导原则和详细的流程。首先教师根据学校和学院的教学评价要求,建立教学档案,对教学实践和研究进行自我评价。系主任须参加教师档案的建立,并负责对教学档案的初审和评价。接着学院成立由教学专家组成的阅读和评价教学档案委员会,详细阅读教学档案以及相关的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证据,并且写出初评报告。学生也参与教师教学的评价。学校规定,学生要填写关于课程学习和实践方面的调查问卷,对教师担任的所有课程进行评价。教师需要在教学档案中详细记述学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方面的有关证据。学院负责收集部分在校学生以及已经毕业的学生对某教师教学的评价意见,并把这些意见连同学院评价意见一起上交给学校评价委员会。学校评价委员对教师的教学档案以及相关材料进行全面地审核,主要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研究的成果,并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优秀或胜任。学校还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评审,外审专家的评审意见再汇总到学校评审委员会,由学校专门的学术委员会进行最后的评价,特别是对于晋升终身教授的评价,学校教务办公室和校长都要参与最后评价的过程。该评价体系自下而上,每一个层面都有严格的规范,而且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本人、学生、同事、外审专家、学校的学术评审委员会、教务长办公室以及校长等作为评价的主体都参与了教学评价,这样避免了单一评价的片面性,使评价更加客观和公正。
四、启示与借鉴
多伦多大学把本科教学作为学校的战略核心任务之一,通过教学支持和创新中心,积极推动教学学术在学校中的实践与发展,并建立以分类评价为基础、以教学档案为主要评价工具的多元化评价体制,保证了教学评价的客观和公正,促进了教学学术的可持续发展。多伦多大学的这些经验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学术的实践和教学评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高校要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的战略任务之一,把发展和促进教学学术作为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思想,把培养教学学术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任务,树立教学学术能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的意识。高校应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确立教学学术理念,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发展能力”。在全面推进建设“双一流”大学的形势下,尤其要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到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培养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学术能力应该作为加强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发展和完善支持教学与学习研究与改革的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教师提供参与和实践教学学术的平台和机会,构建教学学术实践共同体。高校可以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和完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发展中心的核心任务应该以培养和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为核心,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咨询服务等各项实践活动,构建学科内、跨学科以及跨学校的教学学术共同体,支持和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2.探索建立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制度,改革高校教评价体系,把教学学术能力作为评价教师学术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教学学术评价在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和资源分配上的比重,以改变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育部《关于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将教师考核评价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考核原则。因此高校可以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战略规划,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可以考虑设置教学系列、教学科研系列和科研系列岗位,建立分类分学科的评价体系。同时对教学系列教师的评价要调整和强化与教学学术相应的评价指标。在评价过程中,要严格评价程序和规范,改变过去单纯注重成果的终结性评价,实行以教学学术能力为主的过程性评价,以教师从事教学学术的证据为主要评价内容,采取统一性和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实施过程中要采用多元主体参与评价的方式,教师本人、学生、院系学术委会、同行、外审专家以及学校学术评审委员共同参与评价的过程,并且对教师评价的各个阶段都要形成书面的报告,既可以保证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又可以及时反馈给教师,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反思教学,提高其教学学术水平。
(感谢多伦多大学教学支持与创新中心主任Carol Rolheiser 博士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钟秉林,方芳.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16(4):4-7.
[2][4][美]厄尔斯特・L・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 [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8.
[3] Boyer E.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for the professoriate [M].Princeton,NJ,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University of Princeton,1990:23.
[5]Kreber C.Teaching Excellence,Teaching Expertise,and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2002,27(1):5-23.
[6]Palmer A,Collins R.Perceptions of Rewarding Excellence in Teaching:Motivation and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6(2):193-205.
[7] U of T introduces new teaching stream professorial ranks[EB/OL].[2016-05-26].https://utoronto.ca/news/u-t-introduces-new-teaching-stream-professorial-ranks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