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0 16:08: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废物间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查方面
自查项目
自查内容
自查情况
备注
医院感染管理
组织管理
1、是否健全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
是() 否()
2、院感委员会是否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有工作记录;
是() 否()
3、是否配备医院感染专责人;
是() 否()
4、是否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是() 否()
5、院感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现在法律法规要求;
是() 否()
6、院感染专责人员是否开展感染管理知识培训;
是() 否()
7、是否有院感暴发等方面相关应急预案;
是() 否()
8、是否对院感暴发事件开展调查处理,对责任人有行政处理意见并落实;
是() 否()
8、是否建立院感管理定期检查和考核制度;
是() 否()
9、院感报表的填写是否及时并符合要求。
是() 否()
疫情报告
1、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是否运作正常;
是() 否()
2、疫情报告及时无漏报、瞒报、缓报;
是() 否()
3、是否不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
是() 否()
4、是否未按照规定报告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是() 否()
消毒隔离
1、是否健全并落实消毒管理制度;
是() 否()
2、是否开展消毒技术培训,并有记录;
是() 否()
3、医院感染监测记录是否完整;
是() 否()
4、监测监测结果是否合格,不合格是否有整改记录;
是() 否()
5、进入人体组织、器官医疗器械、器具、物品是否有效灭菌,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是() 否()
6、接触皮肤、粘膜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是有效消毒;
是() 否()
7、重点科室设置是否规范;
是() 否()
8、高危科室消毒隔离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是() 否()
9、医务人员是否按照要求做好职业防护和健康管理。
是() 否()
医院感染管理
医疗废物管理
1、是否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的组织、制度、应急预案;
是() 否()
2、是否落实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是() 否()
3、是否开展对从业人员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
是() 否()
4、是否开展从业人员的卫生安全防护的健康体检、预防接种并配备必备的防护用品;
是() 否()
5、是否对医疗废物及时进行分类收集;
是() 否()
6、封口是否坚实、严密,是否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是() 否()
7、医疗废物容器、包装物、是否起到防渗漏、防穿刺的作用;
是() 否()
8、是否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照医疗废物进行管理和处置;
是() 否()
9、是否对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排泄物,进行严格消毒,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是() 否()
10、是否有医疗废物暂存设施设备,并有明显标识
是() 否()
11、暂存间是否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是() 否()
12、暂存间是否有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制度和记录;
是() 否()
13、是否配备防渗漏、防遗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
是() 否()
14、用后的血液、体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等高度危险废物,处置前是否就地消毒;
是() 否()
15、是否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是() 否()
16、是否在非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
是() 否()
17、是否对医疗废物种类或数量、交接方式、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进行登记;
是() 否()
18、是否与具备资质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签订合同,并保存危险废物转运联单;
是() 否()
19、医疗废水处置装置运转是否正常,有相应的规范记录;
是() 否()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全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组织体系保证是前提。在2008年创二级甲等优秀中医医院的活动中,我院调整和改革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新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由院长兼任,成员由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组成,在原有院感科专职人员管理基础上,增设了相关科室的兼职工作人员。要求药剂科药剂医师和检验科检验技师,配合院感科对抗生素的使用统计分析和消毒效果及环境卫生的监测。同时各临床科室设立了院感监控小组,由护士长和科主任负责院感质量监控工作,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每季度召开一次院感工作委员会议,反馈院感管理质量检查的结果,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整改措施,并追踪整改的效果。医院感染管理委员的成立,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明确了院领导以及各部门的职责,建立起长效机制。
二、夯实预防基础,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院感规章制度,制度健全执行是根本。我们先后建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院感质量监控制度》、《医院感染控制方案》、《院感知识培训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突发应急预案》、传染病各种相关管理制度项及相关措施等,有规矩的基础上求方圆,并做到长计划、短安排,年有工作计划、月有工作重点、周有工作安排;制定了急诊科、内、外、妇、儿、骨科、手术室、供应室、肛肠科等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和考核标准。为了进一步落实系列制度,要求重点科室制定院感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院感科将这些制度和考核标准及计划做成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下发到相应的科室,要求监控小组的负责人每月对照标准逐项自查一次,查看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对存在的不足立即整改,并记录在院感质量管理手册上,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院感科组织科主任,护士长对照各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的结果随即召开院感例会反馈,进行综合剖析评分,说明扣分理由,院感科提出持续改进的要求。次日院感科将其会议内容写出一份院感院讯的报道发放到各相关科室,科室负责人利用晨会组织学习,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
三、组织知识培训,增强全体医户人员意识
增强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观念,加强培训提高是抓手。院感科和各临床科室分别制定了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参加培训人员包括全院在职医护人员、新上岗的职工、实习生、进修生、保洁员。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分期分批地进行了培训,培训内容有:各临床科室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应急预案、医护人员防护制度、洗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院感质量控制考核标准等。培训的方式采取院内培训和科内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训结束后院方进行考试验收。院内培训由院感科主任备课,采取幻灯形式,每季度授课一次,考核一次,合格率达95%。遇有特殊流行性的疾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随时组织培训。如对防控技术的培训,2008年甲型H1N1流感防控技术培训6次。科内培训,每月开展一次,由护士长或科主任备课,利用每月第一周学习日组织培训,每季度考核一次。经过考试,参加人员的合格率达98%以上。通过一系列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预防意识和理论知识。临床医务人员通过学习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后,充分认识到加强个人防护对家庭、医院及社会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分级防护标准。院内配备了齐全的防护物品和消毒用品。从2008年元月到2009年12月发生针刺伤10例,对伤口进行了消毒,并注射丙种球蛋白等有效处理,未发生伤口感染等现象。
四、实施精细管理,落实监控责任体系
加强日常现场监控,各环节细节监控是关键。一是现场查看。院感科专职人员每天8AM到临床科室督导检查无菌操作。二是晨间护理。手部卫生执行情况;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的处置,将检查情况做好记录。对医院感染管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事情不清楚不放过、原因不查明不放过、责任人不明确不放过、当事人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实不放过。形成人人重视、环环相扣、处处落实的良好氛围。三是消毒效果的监测。每月第二周星期二2PM(采样物表、手指)和7PM(采样空气);项目:空气、物表(诊断床、治疗桌、产床、手术床、镊子、毛巾、消毒包、牙钳等)、手指。科室:检验科、口腔科治疗室、急诊科治疗室、换药室、儿科治疗室、儿科肌注室、妇产科产房和治疗室、内科治疗室、骨科治疗室、外科治疗室和换药室、手术室大、小手术室间,供应室无菌室、胃镜室、发热门诊等科室。四是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院感科每天下科室查房,了解各科室的住院病人数和感染病例数,要求住院医生在24小时内上报院感病例到院感办。查找感染源,对症治疗,并对感染病例进行跟踪随访。每月收集、整理、分析、评估感染病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五是抗生素使用监测。医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医生能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密切观察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检验科提供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开展药敏试验率<30%,未达到耐药菌株监测的标准。.院感科制定抗生素使用登记表下发到病区,要求护士按照住院号、姓名、诊断、药名、分类、计量、使用天数、何种手术、手术前使用天数、预后情况进行登记。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抽查处方,统计使用率。院感科每月1日收集抗生素使用登记表,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计算使用率。六是手部卫生。
建立了洗手制度,院感科每月督导考核一次。.各诊室设立了洗手设备,洗手池、洗手液、抽纸,洗手示意图。洗手是最简便、最经济、最有效控制交叉感染的方法。七是医疗废物的管理。.建立了标准的贮藏间,贮藏间全封闭式结构,安装了防盗门、换气扇、紫外线灯管、照明灯管、清水池、封闭式污水排放系统,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六防措施、五类废物标识牌上墙,购置了专用周转桶、垃圾桶、垃圾袋、利器盒、运送车辆。建立了规范的医疗废物登记本,按照收集时间、种类、重量(个数)、处置方法、交接人实行双人签名,3个登记本,6个人签名。即:科内护士、出科收集的保洁员、出院收集人员是汉氏环保有限公司。收集人员的防护用品和消毒物品配备齐全,有帽子、口罩、手套、工作服、胶鞋和84消毒液及洗手设备。临床科室配备了医疗废物收集流程图和专用的垃圾袋、垃圾桶、利器盒。.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是武汉市卫生局和武汉市物价局指定的汉氏环保有限公司,我院与该公司签订了合同,并按要求履行合同。作为救死扶伤的医院要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把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科建设作为医院管理年的重要工作,将医院感染控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医院管理的评价,认真抓好落实,必须认清当前控制医院感染的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程度和业务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增强医院应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能力。通过等级评审工作,我们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的认识提高了,自我防护意识加强了,无菌观念增强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 完善办公条件
中心组建时,在局领导的关怀下,局机关服务中心在房屋很紧张的情况下给予大力支持,中心配合局机关服务中心晚上加班进行搬迁,并对两间库房进行了粉刷、修善。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经过中心同志的努力,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办公环境。
二、 建章立制实行规范化管理
中心成立伊始,根据政府赋予中心的职能,按规范化管理的要求,首先明确了中心的工作职责。根据中心的工作职责和当前的主要任务,结合单位的实际,每个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并吸收各兄弟单位的管理经验,逐步完成了中心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制定,为中心当前和今后的规范化工作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完成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
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编制了《新疆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与各地环保部门密切协作,共同探讨解决普查中遇到的难题,并耐心解答普查人员的询问,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了报告编写和数据上报工作。
据调查,截至XX年6月,全疆先后有库尔勒、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奎屯5个城市建成5座医疗废物集中焚烧装置,设计日处置能力43.1吨,实际日处置能力11-13吨。目前,新疆各地州城市垃圾处置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或已立项,其中,都含医疗垃圾焚烧设施。但是,我区尚未建成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四、完成了国家环保总局履约办中美合作项目——利用水泥窑处理危险废物试点工作
在这项工作中,调查涉及新疆水泥生产企业99家,工作难度很大,在自治区建材行办、各地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水泥企业的大力配合下,按要求向总局国际合作司上报了调查情况。
本次试点工作共调查新疆水泥生产企业99家,实际统计到水泥生产企业80家,生产能力总计1445万吨。据初步统计,XX年,52家企业拥有71条干法回转窑生产线,生产能力总计1170万吨,占全疆水泥总生产能力的81%,XX年实际生产水泥1190万吨。
五、努力推进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项目建设
中心组建以来,主要致力于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办理,完成了项目建设的7个报告:《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压覆矿产资源储量评估报告》、《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报告》、《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上述报告均已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查、批复。项目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处置中心“三通一平”工程在进行中,其中自来水管线工程已完工,道路测绘已完成,供电工程将于近期启动。工程定于XX年10月18日举行开工典礼。
六、其他工作
1、参与了6月20日自治区环保局组织的焚烧毒鼠强行动。
2、精心组织并积极参加 “六•五”世界环境日活动,印制宣传版面2张,发放宣传单2千份,组织了有奖竞答活动。
3、参加了总局组织的《固废法》培训。
4、参加了环境学会举办的宣传活动。
下半年工作思路:
1、我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新疆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项目的建设。
2.加**规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3.开展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了解相关行业或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其固体废物产生、转移、综合利用、贮存、排放处置情况。切实搞好危险废物申报登记、转移联单、经营许可证等项管理制度。抓好制度、法规的落实,解决实际工作问题。
4.加大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管理水平。
认真学习、深入领会国家有关固体废物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掌握相应的监督管理基础知识,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营的环境监督管理。做好固体废物管理机构的能力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固体废物管理人员。
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职业暴露事件不断出现,已经成为控制传染病流行的关键问题。应从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各个环节入手,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教育引导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不断完善操作规程,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污染环境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医疗废物;医疗机构;管理
21世纪以来,各类传染病频发,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医疗机构作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力军,面临不断出现的“新”病原体挑战,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普遍关注[1],成为新的焦点,因忽视生物安全从而导致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事件屡有发生[2],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所引发的事件尤为突出。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污染性垃圾,如使用过的棉球、手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因其携带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3]。若处理不当,不但医务人员面对一定的感染风险,引发医源性传播,而且由于其空间污染的特性,可导致环境污染,引发疾病的流行。建立规范化的医疗废物管理系统,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医源性传播[4],可以有效地降低传染病的流行风险。
1医疗废物分类
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目前通常将医疗废物分为损伤性、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废物五大类,最常引起生物安全事件的是前两类。医疗机构产生的感染性废物可分为固体和液体废物两类,不论固体还是液体废物均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高压灭菌)后,固体废物存于医疗废物暂存场所,由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处理;液体废物在调节pH至中性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医护人员常常由于处理注射器和针头等损伤性废物的方法不当而发生职业暴露,医疗废物收集及处置人员也是发生锐器损伤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或病理切片后废弃的组织、病理腊块等病理性废物以及废弃的药品、疫苗等药物性废物,特别是废弃的减毒活疫苗,应严格按照感染性固体废物处理。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废弃的化学消毒剂等化学性废物应由有资质的部门集中回收处置。
2医疗废物的管理
2.1建立管理体系
医疗废物作为医疗机构生物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容易被忽视。首先应该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要正确分析医疗废物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查找可能存在的危险环节并评估其危险性。
2.2建立制度
2.2.1分类收集制度
工作人员应将处理好的医疗垃圾分类收集,严禁将损伤性、感染性废物等混合收集,收集的物品不得多于包装袋盛放量的3/4,用黄色胶带缠绕封口(或48h内),贴上专用标签,标签信息应包括医疗垃圾分类、重量、产生科室及时间,由指定人员转运到临时贮存地点保存。
2.2.2转运制度
医疗废物转运应指定专门人员按规定穿戴工作手套等防护装备,按照规定的专门路线使用专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进行转运。转运人员应检查医疗废物包装,确保医疗废物的完整性,严防洒、漏事件的发生;核对医疗废物标签信息,无误后方可运送。运送交接后应及时对运送工具进行消毒,并将运送工具放置于固定地点加锁保存,以便下次正常使用。
2.2.3集中贮存制度
贮存医疗废物的暂存地应为独立的密闭房屋设施,房间内应有上下水,设施地点应便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并远离生活区。暂存点应设有医疗废物标识和禁止吸烟、禁止饮食标识并有防蝇防鼠设施,暂存点应加锁由专人管理,通常贮存时间不超过2d,冷藏贮存不超过7d。
2.2.4交接管理制度
医疗废弃物的转运,临时贮存及与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清运均要实行交接管理,以避免医疗废物的流失,交接登记应包括下列信息:交接日期、来源、分类、重量、交运人,登记资料应保存3年,以备检查。
2.2.5人员管理制度
从事医疗废物的管理、转运、贮存、交接等相关人员应定期进行法律知识、相关专业技术以及防护知识的培训,重点关注新分配及新调入人员,所有人员均应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不使用保洁等非专业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尤其是收集、转运工作,以降低不必要的感染。应建立人员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并注射乙肝、麻疹等相关疫苗,必要时贮存相关人员的本底血清。
2.2.6应急处置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废物洒漏事件,应立即用布或纸巾覆盖洒漏物,吸收溢出物,从外向内倾倒适当的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进行清理。洒漏医疗废物清理后要对污染地面局部喷洒漂白粉或0.5%含氯消毒液,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如果医疗废物污染到皮肤黏膜或发生皮肤刺伤,应首先对伤口进行挤血,然后用水冲洗,对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15~20min,同时立即报告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对事件的危险度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2.3注意事项
2.3.1选择有资质企业生产的锐器盒
锐器盒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锐器盒放置锐器不应超过锐器盒总容积的3/4。
2.3.2医疗废物处理的首要原则
所有感染性材料必须在供应室内清除污染、高压灭菌,因此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至关重要。每年应对高压灭菌器的高压效果进行至少一次评价,每次高压灭菌均应放置3M指示带以监测高压效果。
2.3.3医疗废物收集后的处理
医疗废物收集后一定要用胶带缠绕进行封口,使得封口后的医疗垃圾不易打开,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一日一清,不要过夜,严防流失。
2.3.4转运用的医疗废物周转箱和专用平车要及时进行消毒
一定要让消毒剂保留15~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切不可缩短消毒时间。在医疗废物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尤其是单位领导者中普及医疗废物的法律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使其充分认识医疗废物处置不当造成危害的后果,科学合理地制订各种制度将医疗废物纳入规范化管理十分重要,教育引导涉及医疗废物的产生、收集、转运、贮存、交接等诸多环节的人员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建立正确的工作规范,不断完善操作规程,确保环环相扣无缝连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管理系统,养成良好的管理习惯,切实杜绝由于医疗废物处置不当导致的职业暴露发生。
作者:顾文辉 单位:北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办公室
参考文献
[1]由继红.实验室生物安全问题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28):169-171.
[2]于敏,皮之军,李建海.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及事故预防[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0(29):207-209.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医院感染规章制度》、《消毒隔离制度》、《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制度》、《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对各项制度落实进行检查,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认真组织学习和全面贯彻《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正确掌握消毒灭菌技术及自我防护等专业知识,现场指导,并下发了医院感染规范及相关资料,组织参加上级有关部门举办的感染管理培训班,定期不定期进行考核,强化贯彻学习。
3加强患者的宣教
在门诊大厅制作我院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流程图,并宣传患者口腔诊治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及危害,让患者对医务人员规范操作给予监督。
4注重合理布局建设
合理的建筑布局与功能流程可以防止污染环境,防止医院内的交叉感染。各个诊室互相独立,诊疗区与清洗消毒区严格区分,清洗消毒区内的清洗间、灭菌间及无菌间均独立设置,做到洁污分开,人物分开,避免交叉感染。
5加强口腔诊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与灭菌
口腔诊疗器的清洗、消毒、灭菌要指定专人监管,配备清洗消毒灭菌必须设备,如超声清洗机、注油机、灭菌器等,制定清洗流程:清洗酶洗超声清洗精洗干燥注油消毒或灭菌。凡是进人患者口腔的诊疗器械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凡是接触患者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灭菌。
6加强诊疗环境清洁消毒
严格三区划分,每天工作后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用含氯消毒剂行台面、地面等擦拭消毒,空气用紫外线照射消毒。冷光灯开关及拉手采用灭菌保护套,一人一更换。
7加强医务人员诊疗操作中的职业防护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以及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无菌手套,必要时戴防护面罩,要求每例患者诊疗前后均用免洗消毒液洗手,更换一次性无菌手套,定期为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给予预防接种。发生职业伤害后立即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进行相关血液疾病的检查并定期随访等。
8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严格质控医务人员废物处置执行情况,必须按照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化学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处置,做好医疗垃圾的收集、贮存工作,一次性口腔器械严禁重复使用,专人负责医疗垃圾的管理,及时登记垃圾的种类、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及经办人等,严禁遗失及造成污染。9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和管理
严格把好一次性医疗用品的采购、使用、回收、消毒处理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对所购进的一次性使用的无菌物品必须来自国家定点生产厂家,须证件齐全。各诊室使用前必须认真检查小包装上的有效期,有无破损、漏气等,严把使用关。
10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监测工作
【关键词】 口腔科; 医院感染; 护理质控
2005年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开展之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工作薄弱存在普遍性[1],其大量工作由护理人员执行,而消毒隔离工作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因而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工作护理质控起着重要作用。
1 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及《河南省医院管理评价标准》为依据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口腔科门诊护理人员严重不足,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危害认识不足,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流于形式,消毒隔离与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规章制度不健全,无独立的洗消间,器械洗消流程及包装欠规范,特别是口腔专用手机数量不能满足一人一用一灭菌,标准预防措施落实不到位,手卫生消毒重视程度不够,一次性物品重复使用(同一患者复诊时复用),台帐记录不完善,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处理欠规范等。
2 对策
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科内护理质量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2.1 充分开发决策层的作用 优化房屋布局结构,增加必备硬件设施,调整人员结构,人员外出培训,医师的配合程度,制度的制定与落实均取决于院决策层的支持,因此护理部会同科主任、院感控科,抓住关键点与领导沟通,最大限度的争取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方面的支持,确保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继之,彻底改造口腔诊疗室、口腔科洗消间,使其区域划分、人物流向符合院感管理要求,增添超声清洗器、热水器等相应的硬件,增加手机等器械数量,配置感应水龙头、抗菌皂液、快速手消毒剂等。
2.2 规范消毒隔离工作
2.2.1 健全制度强化培训 制定《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口腔科器械清洗消毒灭菌制度》,组织人员认真学习规范及各项制度、医院感染控制知识、岗位质量标准等,拟定考核标准并落实,同时观看国内外医院感染案例所造成的危害,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增加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规范》及《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自觉性。
2.2.2 加强口腔科器械消毒及管理 督促协助掌握清洗消毒灭菌方法及原则,采取参观学习外院先进经验,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较规范洗消流程:可复用器械使用后,用流动水彻底清洗-2%戊二醛浸泡1 h(原用2000 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 min,由于其对器械腐蚀性大,易锈蚀,之后改用2%戊二醛浸泡1 h,手机除外)-多酶超声清洗-蒸馏水清洗-干燥包装-高压蒸汽灭菌-监测灭菌效果并记录等程序进行;检查器械采用合格的一次性用品;不耐热器械采取2%戊二醛浸泡10 h-用前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更换、记录。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基本原则: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黏膜或进入口腔组织的各类器械(包括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手术刀、牙铤、填充器、洁牙器等),必须灭菌合格;凡接触患者完整黏膜可能暴露在体液或唾液中的器械(印模、口钳、吸唾管等)及可能被污染的手,必须达到消毒合格;口腔检查器械(如镊子、压舌板、口腔探针、口镜、弯盘等),采用一次性无菌口腔治疗包,有效期内使用。
2.2.3 加强工作人员预防标准措施落实,确保双向防护:治疗时操作者戴口罩、帽子,可能出现患者血液、体液飞溅时,带护目镜,一次性乳胶手套一人一用一弃,严格执行手卫生消毒规范。
2.2.4 环境卫生管理 落实保洁制度,物表、地面消毒液湿式清洁消毒;熟记环境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要求;无菌储藏间按Ⅱ类环境卫生标准管理,器械灭菌间、诊疗室等按Ⅲ类环境卫生标准管理,保持各室内空气质量和降低物表菌落数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2.2.5 医疗废物管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2.6 强化质量控制,实施院科二级质控体系,定期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每月接受全院质量大检查一次,院感控科每周、护士长每天检查、督导。前期,包保口腔科质控小组的成员,组织贯彻岗位质量标准,督促示范协助整改,建立较规范的工作模式;之后,采取日查、周查、随机抽查及月查等方式进行跟踪检查、评价、反馈、整改,同时将医院感染管理的新动态新要求及时纳入工作改进之中,保证各项制度的落实。
3 讨论
自2005年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以来,经过多循环的整改与规范,从院领导至门诊口腔科医护人员,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人力、设备得到补充,布局得到相应优化,完善了各项制度,规范了消毒隔离管理工作,增强了防护意识和自律性。护理质量控制检查确保制度和措施的落实到位,各项监测指标均合格,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上海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根据社会人群卫生状况及人口年龄结构,构建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老年服务(护理中心)组成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1]。而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健康档案为基础,以预防保健为先导,因地制宜地开展医疗护理工作,逐步地实现其 “六位一体”的功能定位[2]。它既加强了社区居民和卫生服务机构的联系,也满足了老年人就近求医的需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即对上海市某区2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防治现况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发展与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及《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站传染病防治现况调查表》,调查表包括机构基本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消毒隔离措施实施以及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等内容。于2007年11月对上海市某区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普查,共计29家。资料来源于调查表数据。
1.2 数据分析
用spss 11.5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被调查的2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均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的平均配备2.17人,护士平均配备1.28人,医护配备比例平均为1.7:1。社区卫生服务站占地面积平均值为75.62m2。
2.2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
29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管理制度见表2。
3 讨论
社区卫生服务站在老年人健康保健、妇女儿童卫生保健及传染病控制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种利国利民的新型卫生保健网[3]。但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如何真正发挥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网底作用、如何保障患者诊疗安全也是社区卫生服务站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还较为薄弱,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和要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是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法定职责。实践证明,它也是疾病监测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尚未切实履行传染病疫情报告职责。因此,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水平并全面发挥社区卫生服务站疾病监测哨点的作用,应当成为今后社区卫生服务站功能建设的一项主要任务来抓。研究表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人员固定、责任到位以及意识加强,是作好疫情报告、提高传染病防治管理水平的关键[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仅要做好宣教工作,还应把传染病疫情管理系统切实落到站点层面,督促其建立健全各项疫情报告制度并加强人员培训,指定专职人员负责相关工作,同时还应定期开展传染病漏报调查及制度落实情况调查。
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制度未落到实处、整体水平较低的现况,提示社区卫生服务站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尚存在盲点。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工作,关键在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把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切实延伸至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要督导其建立相关制度,还要督促具体的落实与实施工作;建立监测制度,定期对站点各类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定期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开展评估检查,从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两方面切实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消毒隔离工作。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回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管理制度建立缺失的现象,提示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工作的长期发展尚缺乏制度保障。另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废物交接转运平均周期为8.16天,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所规定的“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不超过2天”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层面的制度化以及交接转运周期方面仍然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防疫部门应定期检查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消毒隔离以及医疗废物规范处置工作,确保其传染病防治工作能够有效、规范运行。另外,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充当枢纽的角色,对上实施双向转诊,对下(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指导[2],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开展的好坏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重视程度和技术支持力度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保证站点健康持续的发展,也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深入地研究和探索,真正落实其指导角色的作用。
4 参考文献
[1]姚岚,陈启鸿,刘华,等.上海市地段医院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情况的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6):372-373.
[2]鲍勇,龚幼龙,陈雄熊,等.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问题和发展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8):25-28.
[3]武桂英, 龚幼龙, 陈雄熊, 等. 上海市10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支情况调查[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6):344-346.
深圳市卫生监督局,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 目的 了解深圳市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现状。方法 对深圳市2605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现状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结论 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经过逐年的检查,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需加强对小型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
关键词 ] 呼吸道传染病;医疗机构;防控
[中图分类号] R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35-02
2013年,深圳市卫生监督局为确保全市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防止发生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根据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文件要求,对全市医疗机构开展了非典、人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专项监督检查。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605家。其中三级医院13家,二级医院34家,一级医院80家,门诊部(社康)989家,诊所1314家,其他医疗机构173家。
1.2检查内容
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传染病疫情控制情况;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情况。
1.3评价依据
所有检查及结果的判定均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所有检查文书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并做出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负责传染病的分诊工作,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
全市13家三级医院和34家二级医院均建立了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100%的三级医院和64.7%的二级医院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分诊工作,并对传染病预预检、分诊工作进行组织管理,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二级医院设立了预检、分诊点。其余按要求设置分诊点并落实预检分诊制度的医疗机构比率分别为:一级医院78.8%,门诊部(社康)18.3%,诊所3.1%。各医疗机构的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基本能至显著位置张贴标识,且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2.2疫情报告管理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均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
全市100%一级以上医院,共127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包括报告卡和总登记簿、疫情收报、核对、自查、奖惩;执行首诊负责制,落实了门诊工作日志制度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专门部门并由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报告工作,未发现缓报、谎报及漏报情况。
95.1%的门诊部(社康)和97.3%的诊所建立了疫情报告管理部门,并有专人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报告方式包括网络直报、传真和电话报告。99.1%的门诊部(社康)和97.3%的诊所建立了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了传染病登记本,并按要求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了保存。99.5%的门诊部(社康)和99.2%的诊所能按照规定及时如实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信息,未发现瞒报、缓报、谎报等情况。
2.3发热门诊设置
为减少呼吸道传染病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发热门(急)诊设置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对发热门(急)诊进行设置与管理。
全市13家三级医院、22家二级医院及26家一级医院设置了发热门诊,发热门(急)诊设在医疗机构内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普通门(急)相隔离,通风良好,有明显标识指引发热病人抵达发热门诊就诊。所有发热门(急)诊均配备口罩、隔离衣等防护用品,并定时对环境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包括紫外线消毒、空气消毒机消毒和台面消毒剂擦拭等。42.6%的发热门诊设置了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78.7%的发热门诊设置了备用诊室和独立卫生间。
2.4医疗废物管理
2003年,我国出台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其内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了明确和细致的规定。
100%医院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签订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服务协议书;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并按规定进行包装,有收集、运送医疗废物的专用运输工具,且建立了医疗废物转运登记记录;医疗废物暂存点选址相对合理,暂存点有上锁并有专人管理,设有明显警示标识和“禁烟、禁饮食”标识;对相关人员采取了必要的职业安全卫生防护措施;医疗废物暂存时间不超过2 d。
100%社康中心有建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设有医疗废物专兼职人员,94.4%的门诊部(社康)和88.2%的诊所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能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包装,99.2%的门诊部(社康)和91.7%%的诊所能及时将产生的医疗废物及时交给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见表2。
2.5医院感染管理
本次检查共涉及一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共127家,均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设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或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负责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管理和业务工作;各医疗机构能按照《消毒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了审核登记,并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
在检查的989家门诊部(社康)及1314家诊所中,仅47.1%的门诊部(社康)及47.7%的诊所设立了医院感染管理部门或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其中97.6%的门诊部(社康)及91.7%的诊所能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6存在问题
46.1%的小型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康)、诊所,没有建立完善的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也没有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社会医疗机构未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和分析,存在消毒隔离措施存在消毒监测项目不全、消毒场所设置不合理,未对消毒药械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与索证等情况;部分门诊部、诊所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小型医疗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对传染病防控工作认识不足,90.9%的小型医疗机构未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没有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个别辖区社康中心及学校内部医务室的医疗废弃物处置协议主要以内签形式为主;部门社会医疗机构存在预检分诊工作落实不到位,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少数社会医疗机构的医疗废弃物暂存点不符合要求、并存在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等问题。
3结语
【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效方法,以适应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及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从各个层面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结果,医院各项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结论,实行监 控 管一体化管理,注重过程管理。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了医疗服务质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关键词】现代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管理;方法;应用
现代医院管理要求有规模性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化。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长久的系统,需要长期配合与投入的工程,并非各专业科室的业务工作。它涉及全院各学科,各场所,各部门,各环节,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决定着医疗质量及医院的发展。WHO已将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列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措施。医源性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已引起各国医院专家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已被作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1]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全院共有床位数约3000张,职工约6000人,在院领导的统一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注意管理过程及质量管理,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科学的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得以落实,有效的控制了医院感染,提高了医疗质量及经济效益,增加了医院的知名度与声望。
1.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行监 控 管一体化管理,从各个层面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医院设立了院感科,疾病控制感染科,发热门诊及传染病门诊。院感科定时派专人到各科室及部门行空气及物品,物体表面检测,对菌落数超标部门通报批评并责令其按要求达标。预防保健科24小时有专人值班,负责对各病区及部门的传染病,感染人数及程度登记可查。认真执行“感染报告制度”,如实向相关部门反馈发生在医院感染的情况。门诊建立了预检制度,在第一时间进行分诊。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立即转到指定的发热门诊或传染病门诊(24小时开放) 就诊,并做好相应消毒隔离措施,提高了对外源性带入感染的警惕。并投入资金及人力、物力、不但开发和完善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系统,充分发挥医院网络优势。
2. 视医院空气污染的消毒与控制环节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公共聚集场所,也是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场所之一。我院采用封闭式管理,谢绝家属探视及陪床,一切生活护理皆有护士、护工及保洁员完成。预防保健科定期对各绿化地带、潮湿地带、厕所及环境区喷洒农药及消毒水,消灭蚊虫,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病发生。血、尿、便、痰等标本采用密闭式容器盛装由专人专车(密闭式)送至检验部门化验,各类化验单有专人送往病区。各种无菌物品由专人 、密闭式无菌车送往各病区,科室负责领取与使用。在各种管道使用上将清洁、消毒制度化,中央空调在各封口处设置过滤器 ,氧气采用中心供氧、供暖,对此环节的控制。提高了医疗的质量,保障了医疗安全。
3. 医疗废水 、废物管理的规范化
2003年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相继下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废物行政处罚方法》、《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等配套文件,使医院医疗废物管理走上了有洁可依的规范化管理轨道。在医院控感科科的指导下,总务部门加强了对洗衣房和污水处理部门的检查和监测。明确了各级感染管理人员的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上下协调,先后设立了污水检测部门及医疗垃圾暂存地,并投资将医疗垃圾归入当地政府指定的专业机构进行集中处置。医护人员负责医疗垃圾产生后分类、毁形专袋存放,后勤部门专人负责收集登记入库管理等,并对其管理遵循:分类收集、专人管理、严密包装、安全运送的原则,在规定时间,有专职人员收集和运送,配备防护用具。相关部门和总务部门严格制度,责任到人,加强环节管理,抓好抓严每一环节,监管到位,使医疗安全得到保障。
4. 注重医疗护理技术和流程环节的管理
对医疗护理技术和工作流程环节的管理,抓住可能造成感染的关键岗位和关键操作依据卫生部颁布的技术性要求和规范控制危险因素。要求医师在进行查房、治疗、换药前后都要洗手或是用快速消毒剂搓手。并且要求在同一患者不同感染部位操作前后也要洗手。护理人员强调各种管道护理 、抢救室、治疗室每班有专人负责,每日对无菌物品有效期,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浓度进行检查和监测。注射时每人一针一管,静脉抽血、输血时一巾一带,诊室操作床罩、手套一人一换,床单元清洁一床一套一巾,床单位污染后随时更换,定时床位臭氧消毒。氧气湿化瓶先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然后干燥保存。各种抢救仪器、设备、桌面、台面、车面、地面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保持清洁、干燥无灰尘及血迹。抢救室、治疗室、诊室及操作间每日进行紫外线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一次并做记录。另外医院推行了后勤改革,实行了社会保障,医院请结合不凡消毒工作有宝洁公司承担。医院注重对承包方的监管和对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疗护理部门和总务部门密切配合落实相关法规,承担其管理把关职责。[2]
5. 加强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 ——自我防护教育
按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规定,落实各项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实行标准预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明确医务人员在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中应履行的职责,在工作中有针刺伤所造成的职业暴露而引发血源感染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3]
组织医务人员学习针刺伤的危害性及防护知识,让医护人员知道发生针刺伤后局部的处理方法。发生皮肤粘膜针刺伤切割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先在伤口旁由尽心端向远心端方向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4]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针刺伤不在于其本身造成的伤害,而在于其传播的疾病,尤其是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等。医疗工作中加强手的消毒,再用流动水洗手时,严格按照六部洗手法洗手。进行了操作时衣帽整齐,戴口罩、帽子,洗手必要时戴手套。操作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实施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无论是患者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或体液都应作为具有潜在传染性加以防护,做到安全处理锐利器具,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以及安全处置废弃物等。改变了医务人员对医源性感染预防知识认知水平低的状况,使医务人员能自觉接受职业防护并形成稳定的职业行为。[5]
6. 严格掌握抗生素适应症,不良反应和配伍禁忌,合理使用抗生素
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监督下,加强医德医风地学习,成立了药物使用监管部门,设立了医德医风举报信箱,在各走道及相关科室悬挂:禁止医药代表入科室的牌匾。利用晨会及各种学习机会,加强医德医风的教育,落实抗感染药物管理应用制度,科学合理用药,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在全体医护人员的主动参与和密切配合下,加大了检查,监控和管理力度,不断修订和完善落实各项感染管理制度措施,规范各项技术操作,有效地的预防了医院感染率的上升。[6]
医院感染管理需要长期投入,管理的环节很多。要注重终末环节的控制,其回报形式是医疗质量的提高,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和感染率的降低。最终医院所承担的医疗风险也会减少,医疗总费用和成本费用也会降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大幅提高。
参考文献
[1] 韩章,府伟灵,黄庆。现代医院感染监控与管理的思路与措[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64-66.
[2] 沈谷雨,朱立红,黄惠芳。控制医院感染不容忽视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72-73
[3] 马钦丽,杨敏燕。输液室护士针刺伤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2):183
[4] 杨桂菊。戒毒所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高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4
通过加强人禽流感防控措施的监督,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禽流感疫情,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监督要点
对人禽流感防控执法监督检查要以预防、控制和救治三个环节为重点,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餐饮业及学校等单位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人禽流感防控措施的监督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和人员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
(一)医疗机构
1、制定人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情况;
2、传染病诊室或分诊点设置情况,传染病诊治流程(包括转诊程序)、标识、门诊病历登记、医护人员防护措施必须符合传染病防治要求;
3、建立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及落实管理、配备专职人员和网络报告设备情况,严格按报告程序和时限报告疫情情况;
4、人禽流感防控物资的储备情况(消杀药品、消杀器械、个人防护用品),消毒产品索证情况;
5、医疗废物管理情况,医院感染控制情况;
6、对相关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情况。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人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的制定情况;
2、疫情报告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疫情报告网络运转情况;
3、人禽流感监测、预测开展情况;
4、医疗废物管理情况;
5、预防接种及预防性生物制品使用管理,接种人员培训、资质,预防用生物制品索证、储存条件、出入库记录等情况;
6、人禽流感防控物资的储备情况(消杀药品、消杀器械、个人防护用品),消毒产品索证情况;
7、对相关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防控知识培训情况。
(三)消毒产品及生产企业
1、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取得《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和产品备案及取得卫生部批件情况;
2、消毒产品近期检验报告;
3、消毒产品标签、标识(含说明书)宣传内容的合法性、规范性和真实性;
(四)餐饮业及学校食堂
1、餐饮业及学校食堂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
2、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配备及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情况;从业人员持健康证明、卫生培训合格证上岗情况及个人卫生情况;
3、加工经营场所布局符合卫生学要求及防蝇、防鼠、防尘、通风、防腐、排油烟、餐饮具洗消等相应的卫生与加工设施配备情况;
4、采购原辅料和禽类动物性食品的索证情况,严格执行禁止采购疫区禽类动物性食品和在经营场所饲养、宰杀禽类相关规定情况;
5、严格按卫生操作规程加工食品,做到生熟分开、禽类动物性食品专池清洗、食品加工必须烧熟煮透、制作凉拌菜达到“五专”,餐饮具清洗做到一洗、二清、三消毒、四冲洗、五保洁等情况。
(五)公共场所卫生、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1、公共场所环境卫生情况,机械通风换气设施配备和每天定期开窗通风及室内空气定期消毒情况;
2、学校医务室校医掌握人禽流感报告及防治知识情况、门诊登记日志及对就诊的可疑患者转诊和追踪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
三、有关要求
(一)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充分认识当前禽流感疫情防控形势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发扬抗击非典精神,以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把人禽流感防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紧、抓好。
(二)各级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做好辖区内人禽流感防控卫生执法监督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职责,逐级落实责任,确保监督检查到位。
关键词:检验 预防 感染
一.引言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已成为评价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医疗有关部门已加大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的力度,各级医院都形成了相应的感染管理科室,但个别医院组织领导和规章制度仍不健全或敷衍于检查,未认真执行管理。
二.目前检验科预防感染工作的现状
目前一些基层医院检验科防护设施不够,硬件上检验科房屋紧张,更谈不上布局的科学,造成作业流程不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不能明显分开,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类不清,有的甚至工作区与生活区同在一个区间,从而就增加了医源性感染的机会,如不重视、忽视此现状,都易造成感染的发生。
三.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职责
负责感染病人相关化验,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定期总结、分析病原微生物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向临床医师和医院感染管理科反馈,并向全院公布。
负责医院感染常规微生物学监测。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培训中相关微生物学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制度,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做好生物安全工作。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负责医院感染科研工作中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院长、主管医疗副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四.针对检验科如何做好预防感染工作的几点建议
1健全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 检验科应设1名生物安全负责人,并实施责任问责和追究管理,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管理程序、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生物安全应急预案等系列相关文件,持续性改进并逐步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预防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检验科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各实验室设1名生物安全负责人,并实施责任问责和追究管理,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考核制》《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等相关文件,持续性改进并逐步完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更好的预防临床实验室医院感染的发生。
2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 。 每个工作人员都必须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认真学习落实《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等有关专业知识,提高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3提高检验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检验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范和措施,把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自己永久的工作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防护能力和防护水平。(1)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3)加强手消毒,日常工作中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按照标准六步法洗手,操作前、操作后,上下班前后,均要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有资料表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所以控制好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4)严禁在实验室内饮水、进食、会客、吸烟,禁止在实验室的冰箱存放食品。尽量减少可能导致感染的危害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求检验人员定期在本院或上级医院体验和接种,并有应记录,对意外遇到职业暴露,锐器损伤以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上报专门机构如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定期追踪观察。
4建立检验人员的健康档案 关心检验人员身体健康,定期进行职工体检,建立检验人员的健康档案,必要时接种疫苗进行预防,对意外遇到职业暴露,锐器损伤的工作人员应及时处理,上报专门机构如医院预防保健科备案,定期追踪观察。
5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 医院领导应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增加自我防护设施(如感应水龙头、烘手机等),勤通风换气,改变工作流程,样品集中处理,减少污染机会。增加业务用房,检验科要科学合理安排科室布局,将实验室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分别进行管理。改善环境必须领导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正规化设置,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并分别进行管理,增加自我防护的有关设施。
6加强检验科消毒管理 检验科各类培养物、化验检查残余物、废液中均带有致病性微生物,必须加强消毒与管理,每天对室内空气、墙、门窗、工作台面、地面进行消毒,包括门及柜把手的定期消毒,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验器具摆放留有空间,检验时应避免污染,如有污染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对于实验器具及时清洗并用高效环保消毒剂进行消毒,要严格金属器械、塑料橡胶制品和贵重仪器的消毒。要注意检验报告单的消毒,这是预防医院交叉感染至关重要的措施。
7严格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自动化检验仪器的废液进行消毒处理。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注射器、吸管、试管、加样器吸头,各种废弃标本、培养基、酶标板等经含氯消毒剂消毒或高压灭菌后分类放入黄色医用垃圾袋扎紧,贴好标签,由专人回收,集中送交医用垃圾处理站,对针头及损伤性废弃物必须用防穿透的利器桶盛放,并做好各类垃圾回收的记录及交接工作,由双方签字。通过对上述各项措施实施和制度的不断改进及完善,使每个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危害的重要性,自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过程和消毒方法,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和因素,从而更好的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让每位职工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危害的重要性。并不定期组织学习有关预防医院感染各类知识,自觉提高自我防护知识,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和因素,对各项措施和制度不断完善,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检测常规化,从而更好的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基层医院 感染管理 制度规程
医院感染管理不仅是一个严重的医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长期困扰医疗机构管理工作者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监管力度,各医疗机构也日趋重视,但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基层专科医院,仍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以下是在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一、基层精神专科医院工作中感染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1、管理者在思想上,制度上不够重视
随着医院内感染造成重大事件的时有发生,各综合医院不断加强医院内感染的监测和管理,但是对于精神专科医院而且是基层医院来说,领导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监控力度不强,制度执行不严,全院的培训学习不到位。硬件上各科室房层紧张,更谈不上布局的合理,有的甚至不能区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甚至工作区和生活区同在一个区间。 2、医务人员在技术操作上医院感染观念淡薄
多年来一直很少有精神专科医院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加之我院规模小,人员少,一直忙于业务的发展和医院的建设,重视设备的更新和业务的扩大,绝大多数医务人员忙于工作的落实而忽略了医院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忽略了自身的防护与对患者的保护,造成操作时不戴口罩,帽子;在工作区进食,饮水等。不能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不注重自身防护,有的甚至接触患者后不洗手直接进行下项操作。 3、不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和我院相关规章制度
由于感染控制支出多而收益少,而且人员紧张,监管措施不到位,相关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了制度但是得不到很好的执行,导致相关科室不能坚持执行压脉带一人一带消毒或消毒液浓度不达标;医疗废物处置时没有专用的利器盒及医疗废物垃圾桶等。随着我院创建二级专科医院建设步伐的推进,以及社会和上级部门对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逐步重视,这些现象有望得到杜绝。
二、加强基层专科医院工作中的感染管理 1、开发领导,增加投入,健全组织管理
随着我院创建二级精神专科医院的推进,成立了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科,有专人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健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培训,并进行考核;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每年重点定一个问题,开展学习月活动,力争人人了解,并能熟练应用。购置相关设施,七步洗手法上墙,且有专人监督执行。 2、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树立自身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正确使用利器盒,认真执行七步洗手法。工作结束后,严格执行手消毒。认真执行职业暴露上报制度,人人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置方法,按规定上报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3、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3.1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天对工作区及病房的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的清洁,每周进行消毒,遇有特殊,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做好登记,准确配制含氯消毒剂,定期检测消毒液浓度,不过度消毒。
3.2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衣帽整洁,压脉带一个一用消毒,一次性用品用后按规定处理。碘伏,酒精等消毒剂开启后每周更换,皮试现配现用,用完丢弃。
3.3严格执行感染管理的督查制度
制定了各科室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及职责,每月进行检查及反馈,并跟踪整改情况,每季度向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一个季度工作进展及所遇困难,及时协调解决,加强了一次医疗器械和用具以及消毒药械的管理。每半年检查一次,不合要求者不予使用。并及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汇报,重新由采购部门集中处理。
3.4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区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别置于黑色和黄色垃圾袋中,锐器统一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垃圾袋满2/3时及时封袋并由专人送于暂存地,认真登记,及时交接同时做好相关人员的防护工作。
3.5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度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及培训考核活动,增强医务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6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
3.6.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学习和自身素质,学习经验,使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3.6.2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
制定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定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遇有知识更新,及时告知,使医务人员接受培训率达100%。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针对存在薄弱环节,有效的进行宣传、教育、培训、跟踪随访,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推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保障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务人员自身健康乃至促进医院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