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基本原则

管理学基本原则

时间:2023-10-10 16:08: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基本原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基本原则

第1篇

英文名称:Luojia Management Review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

出版周期:半年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 管理学课程 高职高专

[作者简介]宿金勇(1957- ),男,河南开封人,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河南 郑州 450045)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7-0128-02

随着社会对需求型人才的革新,推动了高职高专的迅猛发展。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高职高专的教育目标精神,高职高专必须要树立新的培养方向,将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作为培养目标。在这种形势下,怎样才能够体现与把握职业教育的特色,如何才能展示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特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途径展示时代的新需求,这是相关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形势下,研究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一、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特征

各种课程由于所处位置不同自然具备不同的特征,管理学课程在高职高专中自然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性。管理学不是一门单一学科,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的产物,不但具备经济管理类基础理论课程,也是高职高专学校其他专业的必修或者选修课,为其他专业研究和学习提供基本技能与管理方法。该课程具备概念抽象及完整特征,建立于计划、领导、组织及控制几大职能上,其内容具有较广适用性和突出的理论特征。和其他学校学生相比较,高职高专学生大都对理论课程不感兴趣,认为理论空洞无物,根本没有意识到实践需要理论来作指导的道理。还有很多学生希望教师所讲知识能立竿见影,马上就能够应用于实际操作上。

2.普遍性。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管理,这种例子在现实之中无处不在。加之如今网络通信发展极大扩展了学生的信息量,学生具备了依据各种新闻及生活实例来评论的条件,经常对各种经济管理提出各自幼稚看法,因此许多学生虽然对管理学课程感兴趣,但是又存在各种偏见。

3.艺术性。管理学虽然是高职高专学校中的一门学科,却也具备明显的艺术性,主要是源自于管理现象自身特征。事实上管理的核心就是管理人,但是人却具备能动性,有他们自己的行为与思想,管理方式不同必然最后结果也不相同。同样,管理环境间的差异也必然影响最终管理结果,许多初学者不能理解这个道理。各种因素必然导致学生感觉该课程原理与方法太枯燥抽象,而操作起来难以琢磨,结果又是那么难以计量,往往感觉学习起来无法下手。

二、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要对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就必须要从教学现状中探析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改革才具有实际意义。总体来看管理学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较呆板。目前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管理学课程上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一支粉笔一张黑板”的教法,这种方式教师是教学主角,教学方法呆板不灵活。事实上管理不但是一门科学还是一门艺术,如果仅靠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方式,学生是不可能学好管理学理念及思想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知名学者指出,如果仅凭讲座与管理理念,是不可能提升人们的管理技能的。加之高职学生大都厌倦理论知识,对这种教法本身就具有抵触情绪,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难度极大。

2.采用案例分析法缺乏科学性。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改革传统教法,采用了案例教学法,这种教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方法,着重于师生间互动与学生自由的发挥,但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某些教师在选择案例上缺乏针对性,没有针对本校实际而选择大型经典案例;某些教师过于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案例教学,将两者关系割裂开来。这两种情况都阻碍了学生对管理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也影响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师生间的互动性差。在许多学校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典型问题,那就是师生之间缺乏基本互动和交流,整个课堂几乎就是教师作为主体,没有发挥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培养。管理学课程本身综合性就较强,理论上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不能为学生提供管理机会,极大影响到教学效果。

三、高职高专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高职高专院校必须要针对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具体操作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出新的基本原则。管理学课程的构建要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原则,为高职高专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及应用型人才。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要在满足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发现、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两个基本点”,一是仿真出真实教学环境,将案例分析、任务驱动、企业家访谈、角色扮演以及网上冲浪等各种教学模式使用于教学体系中,引入社会上热点任务及新闻话题等大家关注问题作为学生思考与争论的焦点,通过这些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管理技能。二是加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职业素质及学习能力,通过管理学课程来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力度,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及团队精神,让学生深刻理解管理学课程,进而养成善于质疑、敢于提问的习惯。还要将各个企业所面临的新问题及解决思路引进教学活动,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强他们持续学习的能力。

2.依据教材精心组织教学。高职高专院校和其他学校有不同之处,主要是要为实践而打基础,因此,管理学课程必须要树立够用原则,以培养学生管理思维为重点;同时还要依据教材内容与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实训、讨论、学生自学以及课外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使用启发方式进行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3.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大学生管理思维能力。事实上,合理的案例教学有效推动了管理学课程发展,是管理学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现代化创新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要对管理学教学进行改进就要重视案例教学。比如为学生讲述企业文化时,可以引用海尔、沃尔玛等各知名企业作为案例;在讲解竞争战略方式教学时,可以重点探析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等企业间竞争。通过各种案例的探析,学生不但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管理所具备的科学性,也能全面认识管理的艺术性与复杂性。通过案例教学来培养大学生的管理思维,增强他们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值得关注的是,案例教学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属于引导者,教师必须要掌握好教学的进程,指引学生讨论并思考,最后对案例进行总结和归纳。

4.通过强有力的实训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哪种课程都必须要以实训作为基础条件,只有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标。自然,管理学课程也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于管理学课程不但要重视案例分析教学,还要采用情境模拟教学、实地考察教学、角色扮演、实训体验、管理游戏以及影像放映等各种方式。构建出培训公司,让大学生分组建立自己的公司,通过模拟公司来实施定位目标顾客、规划公司发展战略、实战推销、分析领导风格的优缺点等多种实训项目。事实上,学生可以多看看企业家及创业者的讲座,从而真实感受到各个企业家的风采与管理精髓。

5.将自学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兴趣。自学式教学法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以某一具体或者某一个方向作为命题导向,让学生讨论与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鼓励他们在探讨中构建新思路,提出新问题及新观点,还要让学生参与集体讨论及汇报学习体会,这样就能够逐步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述管理的思想时,就要让学生先查询各种资料,之后围绕着哪一类管理思想更为优越实施自主讨论,通过群体的讨论、团队间学习及协作学习等方式,就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分析管理思想之间的优点与局限性,提升他们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进而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管理者的能力要求及素质,还应该讨论典范管理者的优点,这样学生不但能够深刻了解与认识一些有效管理者,还能够学习优秀管理者的经验,积极主动地培养个人素质及能力,进而实现他们自身的人生目标。而且通过彼此之间的激烈讨论,还能够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及创造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参与意识以及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院校要紧密围绕着人才培养进行定位,这是新形势下人才需求发展的趋势。因此,一定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作为培养原则,理论结合实际,有效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高职高专的管理学课程通过教学改革与实践,促进学生朝着应用型及技能型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邵瑞银.高职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2]王颖.《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探析[J].教育教学研究,2010(3).

[3]姚国荣,陆林.管理学课堂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统计教育,2007(3).

第3篇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基本原则

一、财务管理目标观点综述

我国财务管理学术界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观点层出不穷,众说纷纭。按照这些观点的性质,我们基本可以把它们分为三大类。

1.以企业的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这类观点产生并流行于西方财务界,受其影响,目前在我国属于主流观点,被提倡与阐述论证的最多,影响也最大。在我国,财务界除了延续着西方的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目标之间的争论外,又从我国实际出发相继提出了产值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王化成,1991)、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罗飞,1996)、资本增值最大化(谷祺,1998)、经济附加值最大化(赵华,2000)等观点。

2.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或任务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比如“四化”目标(资金来源合理化、资金运用有效化、资金收益最优化和收益分配规范化,王汉民,1990)与提高“三个能力”目标(指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张兆国,1996)等。此种观点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居主导地位,当时由于经济体制的原因而很少提到财务的目标,企业主要是执行国家的财务政策,维护财经纪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和西方财务理论的影响,持此观点的学者已属少见。

3.不同于企业总体目标的财务管理目标。近几年一些学者提出了服从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下的财务管理自身的目标,如增强财务能力(王嗣锤,1996)、资金运动合理化(杨丹)或资金运动最优化(赵敏,1999),或优化资金运动的质量(龚凯颂)等。持此观点的学者不是很多,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比较分析

西方学者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了长期和深入的研究,并先后形成了利润最大化、资本成本最小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公司财富最大化等观点。而在我国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产值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每股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资产配置最优化、现金流量最优化等。应该说各种观点都有其科学性,只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

1.从上市公司来看,股东财富最大化往往是通过股票的价值来实现的。而我国证券市场刚刚起步,股票价格与企业业绩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有的上市公司处于破产的边缘,其股票还在走红;在二级市场交易中,股票的价格却完全由“实庄”或“虚庄”控制,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毫无关系。可见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完全体现在股票市值上,以此作为理财目标,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业绩评价的客观性。

2.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相比,企业价值最大化同样充分考虑了不确定性和时间价值,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并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而且它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其计量方法以“未来企业价值报酬贴现值”和“资产评估值”为代表,这两种方法有其科学性,但是其概念是基于对企业价值的一种较为狭隘的理解上的。

3.现金流量最优化,并非单纯指现金净流量的最大化,它要求企业在理财过程中,在保持现金流动性与收益性、有效的现金流出与现金流人间最佳结构关系的基础上,实现现金净流量最大化,从而保证企业财务长期处于最优化状态。企业在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现金预算以及财务控制等具体环节上,都必须遵循现金收益性与流动性统一的原则,有效使用资金,合理控制现金的流量,体现现金流量最优化这一核心思想。但是该指标是从静态的角度考虑的,企业不可能获得风险收益,也不能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4.从财务本质来看,财务本质是一种对资本要素的配置。 资本的最优化配置,不仅包括资本总量的积聚,还包含了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重调整、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一般来说,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而且,应在资本结构相对合理的前提下注重资本收益的提高。但是资本结构的调整可能会降低资本收益。

  三、选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围绕企业的总体目标而制定实施的,和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并受到企业自身客观条件的制约,因此企业应分析所处的客观环境,结合自身约束条件,以企业的总体目标为导向,确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确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相关性原则。即与财务管理工作相关,符合企业财务活动的基本规律。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是对资本要素的配置过程,这一过程与特定的理财主体相关,同时与特定的理财实践相关。因此财务目标应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资本要素配置所要实现的目标。

2.协调性原则。即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相协调,同时与企业内部环境相协调。如前文所述,企业财务目标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并受到一定现实条件的制约,因此企业确立财务目标时首先要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结合自身的规模大小、内部治理结构、不同的发展阶段等客观约束条件,确立科学的财务目标,同时还要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目标,保持协调性,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正常运行。

3.全面性原则。即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对企业理财产生重要影响的相关利益集团,并考虑这一目标是否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

4.可操作性原则。主要包括明晰性和可分解性两个方面。明晰性主要指财务管理的目标应该是便于理解、操作和执行,容易计算和考核的,制定目标就是为了让人能理解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而且这一目标应该能够予以量化,便于考核其结果;可分解性指财务目标应该是一个在总目标统领下的可以逐层分解的多元的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这有助于将总目标具体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便于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

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决定着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向,同时也决定了企业各项财务决策的制定执行以及理财方法的选择。某一特定财务目标并不能涵盖所有企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现实情况和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财务目标,保持财务目标的多元化、层次化,也同样是一种客观必然。

参考文献:

[1]汤业国.中西方企业财务管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第5篇

    (一)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分析

    从产生历史分析,财务会计的产生历史比较悠久,自从帕乔利复式记账法产生以来,具有500多年历史发展过程。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从财务会计分离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1FAC)年会上正式采用了“管理会计”这一专门词汇,由此现代会计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根据198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下属管理会计实务委员会《管理会计公告1A》的定义:“管理会计是向管理当局提供用于企业内部计划、评价、控制以及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使用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所需财务信息的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报、解释和传递的过程。”这是具有代表性而且较为权威的对管理会计的界定。

    一般认为,西方财务理论的独立是以美国着名财务学者CREEN于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为标志的。西方财务以股份公司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不断发达的资本市场,已经成为西方经济学中最耀眼的分支。金融市场的发展和企业组织的变迁对企业财务的演进更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产生与发展历程分析,财会理论与学科的发展受到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委托理论的直接影响。但是财务会计主要受到理论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理论的影响;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主要受到各种数学模型、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财务管理学与金融学、数理经济学的关系密切。

    从目前我国财会教育来说,教育部将会计学与财务管理学并列列示在管理学中的工商管理学科下,可以理解为财务管理学与会计学并列在同一学科层次。会计学是一门经济信息的计量、确认和报告的学科,会计所从事的是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汇总报告,它的目的是向各方利益相关者提供据以作出投资决策的信息;财务管理学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直接对企业价值运动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所行使管理,主要涉及投资预算、资本结构、股利政策的决策管理。

    从四门课程所讨论的内容以及目标上看均有所不同。财务管理与财务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很明显,在此不详细讨论,本文主要讨论下面两个方面的区别。

    1.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差异。

    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这两门课程的“交叉”、“重复”现象特别严重。从目前教学现状分析,两者的重复集中在:①资金时间价值与长期投资决策分析,②本量利分析与经营杠杆分析;③存货控制(EOQ模型)。

    在处理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的重复问题上,我们认为基本原则应该是管理会计侧重于“技术”与“方法”,财务管理侧重于决策时对技术与方法的“应用”。比如货币时间价值原理、资本预算的方法(如净现值法、内涵报酬率法)、本量利分析基本原理和存货控制模型这类知识应该列入管理会计课程中不变。在这些原理和方法基础上,财务管理学来阐述证券估价、价值分析、资本预算的具体决策、财务风险分析和存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说财务管理课程主要讲授这些方法的财务上应用。

    2.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差异。

    这两门课程的“交叉”最为严重,以至于有的西方专业教材中把它们合并在一起,统称“成本管理会计”。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中也是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统称“财务成本管理”科目。我们的观点是成本会计的内容应该是阐述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至于成本控制与分析则由管理会计课程完成。所以,我们也就主张成本会计必须与管理会计分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在内容、标准、功能、信息流程上应该都是以成本会计为基础,或者说,成本会计必须同时使用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两套标准与原则,并进行适当协调。比如产品成本计算中品种法、分步法、分批法等主要为财务会计编制损益表,其结果也会制约资产负债表的结果。而变动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定额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作为管理会计的内部报表的基础。当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作业成本最好要与财务会计的成本数据在分离的同时,还要关注它们的衔接。在同一资料库中可以生成多种成本数据资料是成本会计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分析

    这四门学科可以认为是财务管理和会计的总和。也就是说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会计都是会计的范畴;而财务管理由于在本质、对象上均不同于会计,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组成会计学的两大分支,两者分别负责对外、对内会计信息,同时两者也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属于第二层次。成本会计属于第三层次,它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记录、计量和报告有关部门成本的多项信息,这些信息既为财务会计提供资料,又为:管理会计提供资料。

    (三)关子学科发展趋势的“展望”分析

    针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局限性,尤其是近年全球性的会计造假案例的出现,改进财务报告的呼声越:来越高,具体包括改革现有会计报告标准、内容、质量标准,要求:①淡化历史成本、推行公允价值;②增加对未来财务预测信息的形成与披露;增加表外披露;③可以游离公认会计原则;④首先关注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不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些主张必然导致财务会计传统特征的逐步丧失,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关于计量属性,不能脱离财务会计的本质职能,“严格地说,只有初始确认时用于计量的历史成本、现行成本、公允价值等才能称为财务会计的一项完整的计量属性。比如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不能作为初始计量属性,它总是在历史成本或现行成本的基础加以应用,因此只能算一种摊配的方法。”(参见葛家澍《会计确认、计量与收入确认》2002年《会计论坛》第1辑)

    关于报告内容,的确现行财务报告的计量主要限于货币度量,对于使用者非常有用的公司人力资源、客户、核心技术等就被排除在财务报表之外。另外财务会计的确认交易、事项的前提是它们必须是已经完成、至少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始终以表内信息为核心,适当的表外信息是需要的,但是不能本末倒置、主次不分,分散报表使用者的注意力。

    关于财务会计确认属性是属于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带来的结果,财务会计是面向过去,而不可能面向未来。一些人提议的增加财务预测的信息和内容,如募资投向、未来公司经营风险、盈利预测的信息,投资者也是需要的,这些信息的构成原理、分析方法应该由管理会计来完成。或者说加大管理会计部分披露的对象就可以,无需再通过改进现行财务会计来重复这个工作。

    同时,有人认为,“投资者更关注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增加,财务会计与财务报告无法直接计量和表现企业的价值,它们只能用盈余和现金流量两个会计信息间接地作为替代变量。”这里暂且不谈“盈余和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还是关键变量,公司价值是由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必要报酬率决定的,而规划未来自由现金流量和贴现率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任务,也就是说,不要把财务管理的任务强加到财务会计上,正如,在西方CPA(注册会计师)和CFA(财务分析师)是两种执业证书一样。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与财务管理在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前面我们重点分析了四门课程的独立性,强调其差异化,这是为了教学的便利和学生对专业知识接收的逻辑递进关系的一种安排。但是在实践中可不能这样泾渭分明。在实践中我们最应该分析和讨论的是其整合问题。

    公司的使命就是创造价值,股东因追求价值而投资,经营者和员工必须为股东创造价值。财会管理的目的和功能也必须定位于实现价值的增长,依据价值增长规则和规律,建立的以价值计量、评价、报告为基础,以规划价值目标和管理决策为手段,整合各种价值驱动因素和管理技术、梳理管理与业务过程的财会管理模式。

    另外,财会价值管理和专业整合也充分体现在公司最高财会主管即财务总监职能的定和变化。我们十分欣赏美国托马斯。沃尔瑟等所着的《再造财务总裁》一书的基本观点。本书从CFO总裁办公室架构的实验中,总结出来再造财务总裁五个深入发展CFO角色的步骤:商业伙伴、战略组织、绩效管理、战略成本管理、过程与体系。本书提出了财务总裁办公室“房式”图(见文后)。企业经营已经向财会管理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一体化整合式和完善专业管理功能。财会管理要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有机地结合。

第6篇

关键词: 管理学案例 教学探讨 增强效果

《管理学》是经济与管理类各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先导课,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也是一门学习与研究如何做人、做事和求知的素质教育课。各行各业的管理活动和管理过程都具有共性,这些共同的普遍规律、原理和方法就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鉴于管理学广泛性与实践的艺术性、科学性与抽象性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要重视管理理论的应用,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一、当前管理学案例教学的意义

案例具有具体化、形象化的特点,在管理学的教学中,案例具有重大的意义,案例教学法能起到其他教学方法不能替代的作用。

(一)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和运用,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找答案,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

传统教学传授知识的方法使用的是演绎推理,其逻辑起点是概念、理论,然后用实例和问题来论证,这种方法不能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工作经验,经常提的问题是:应该做什么?许多案例把诊断和最终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而且要给出行动方案。运用案例教学后,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分析案例材料中的问题,不仅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真正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摒弃了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因而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比传统的教学法更加有效。

(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要真正掌握知识,必须把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地应用于管理实践,在实践中升华、提高。但是学生不可能有较多的时间接触到管理实践,学生只有一些很肤浅的感性认识。采用案例教学以后,由于提供给学生的管理案例是企业管理活动的真实记录,学生进入案例情境实际上等于进入了企业真实情境。案例教学提供了把学到的管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一个条件,解决了学生接触管理实践难的矛盾。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当前管理学案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案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还不强。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本土的企业管理的经典案例为数不多,因而难以搜集,结果在选取案例时只能借鉴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案例或者是国内知名企业的案例,但是这些案例往往负载着浓厚的文化色彩,而且要么综合性强,学生因缺乏实践经验而难以正确分析,要么可操作性和可借鉴性差,不适应企业现实发展的需要。

(二)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对企业管理本身感性认识不足。

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不能长期深入企业,使得案例教学脱离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因而无法有效地对案例进行研究、判断,无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学习,在此情况下实施案例教学法,只不过是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了某些案例作为教学的补充和说明,案例启发角度比较单一,案例点评不够深入全面,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说得多,做得少,纸上谈兵,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选材不精当、分析不透彻、点评不到位的现象较为普遍。

(三)教学活动的组织安排尚存在较多的局限。

案例教学绝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它还是学生展示、锻炼自己思维和辩才的“舞台”。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特别是受高中时期的教学方法的影响),对于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普遍感到适应能力不强,对待案例中提出的问题要么束手无策,要么未紧扣案例作分析,答非所问,不能充当一个实践者去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管理科学的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因而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畏难心理较重,兴趣不大。此外,由于大班授课,很难满足案例教学30―50人的适宜规模,致使有的学生积极准备后没有机会发言,或者不认真准备也能“搭便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增强管理学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选编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

案例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凡是选作案例的素材,必须紧紧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书本所阐述的概念和原理,并以此为起点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尽可能选择贴近生活的案例。如来自校园生活的案例,由于学生和教师对于校园情况都比较熟悉,因此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展开讨论,教师也容易引导,通常比采用社会上的案例和国外的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是深入地方企业,进行企业管理实践过程的考察和调研,把企业的经营实例引入课堂,丰富其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二)提高授课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学校应建立鼓励案例教学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迫在眉睫。以下思路当可借鉴:一是教师下基层、下企业,将“双师型”队伍建设的覆盖面扩大到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这一领域,而不只是工业制造等技术类教师。因此,就要和企业主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定期分批组织教师到这些企业进行实践实习,提高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二是教师本身注重学习,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诸如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案例教学研讨会;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聘请知名教授传授案例教学经验和体会。三是系统的案例教学培训。对教师的案例教学培训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三)采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的形式应不拘一格,采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来满足教学的需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如开展快乐游戏,寓教于乐。开展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游戏,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管理学的一些理论、方法和技术。在讲决策方法时,做“自我创新的‘头脑风暴’”游戏,让学生习惯于创造性思维,同时将游戏的规则告之他们,同学们按照游戏的基本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想出回形针的用途。在游戏结束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头脑风暴法的原则、注意事项和优缺点。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又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管理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尽管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授课内容灵活选择,并加以综合应用,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就一定能够找到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使本课程的教学更适应新时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倪杰.管理学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7篇

解释型科学范式和设计型科学范式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科学研究范式,解释型科学范式因其良好的模型可塑性和数理推导功能而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目前西方主流会计学研究推崇解释型科学范式。然而,解释型科学范式推动了旨在解释会计“是什么”和预测会计“将是什么”的实证会计理论,但缺乏应用性和前瞻性。在不否认解释型范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前提下,设计型科学范式赋予研究范式以更为完整的设计逻辑,包括内外部计量方法、价值管理内涵及外延、目标导向的明确性等。设计型科学范式以预期理想目标为构建理论的出发点,在多个备择方案中通过比较和模拟进行筛选,构建较为合理的“会计白箱理论”,得出最终方案并进行展示。目前,国内针对基于设计型科学范式的会计学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成果大多数 “述而不作”,未能与中国国情紧密结合,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会计学研究体系框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泛会计理论基本原则

(一)以未来目标为导向 美国会计学会(1966)在《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中明确指出:“实质的说,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更精确地说,会计是一个一般信息理论在如何有效地进行经济业务问题上的应用,也是为决策而提供的、按计量用语来反映的一般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尽管在泛会计理论中,会计不再局限于“经济信息系统”这一狭义概念,但基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会计的普世概念,这一说法也并无明显缺漏。作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会计自然要有一个组织或个人预期要达到的目标或结果,即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经济信息以满足内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泛会计学理论研究须以未来目标为导向,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相比较以历史数据为导向的会计学研究,以未来目标为导向更加符合会计学的“人工本质”,从二元论的角度来论证了目标结构体系的稳定性。具体而言,泛会计理论体系的目标导向应该按照稳定的目标结构体系搭建:(1)清晰的目标层次结构:本文由收集整理目标按层级可以划分为上层目标、中层目标和基层目标,上层目标往往关注直接利益相关者,中层目标在结构体系中起到传达信息的沟通作用,基层目标涉及现阶段的研究成果;(2)明确的目标内容结构:目标按内容可分为总目标、中间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在研究过程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中间目标往往用于阶段性的总结,具体计划具有最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随研究对象和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3)连续的时序结构:目标按时间可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应该建立在中短期目标的良好结构的基础上。

(二)以权变假设为研究出发点 权变假设重视主体的内、外部环境条件,致力于建立环境与主体行为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泛会计学理论以权变假设作为研究出发点,有利于在外部变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索达到最大满意程度的会计学理论系统结构。奥地利生物学家、哲学家路德维格·贝塔朗菲(ludwig von bertallanffy,1937)提出“一般系统理论”,阐述了系统论的核心内涵和权变理论的基础,他认为,“一切有机体都可视为一个系统……系统是处于相互联系中的各个部分的总体。”系统都具有开放性,既受环境的影响,又影响着环境。系统观念间接影响了权变理论的基本原则的形成——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发展的,没有什么一成不变、普遍适用的、最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权变假设为出发点的泛会计学理论体现了系统哲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1)系统理论强调“在组织与其环境之间以及在各分系统之间都应有一致性”,基于这一逻辑前提,泛会计学理论可以尝试从理论化的角度利用权变理论对会计主体与市场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提高了研究的应用性。(2)泛会计学理论将遵循组织结构理论,即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动态统一性关系;(3)领导理论作为权变理论的基础理论之一,指导泛会计学理论研究会计主体与会计客体之间的权变关系。

(三)以管理学研究逻辑为基础 管理学研究逻辑一直注重与外部的环境相适应,尤其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管理学注重逻辑性和实用性,与实践基础紧密相连。管理科学研究是“方案导向”的,应遵循规范型研究的步骤,而非单纯的描述型研究,一切科学知识均可以加以利用,直至最终形成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来解决现实问题。泛会计理论以管理学研究逻辑作为基础,在实践层面上需要注意方案的选择。在泛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内,方案选择应遵循价值管理的原则,注意四点:信息质量、数据结构、衡量尺度和方案有效性。会计学研究者需要进行方案分析,并且采用价值链分析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判断。

二、泛会计理论论证过程

泛会计理论是基于设计型科学范式的,设计型科学范式更加倾向以局内人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问题,这一过程可以分为手段——目的分析、搜索备选方案、设计评价和确定最终方案四个基本阶段。

(一)手段——目的分析 西蒙指出,任何目标寻求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是,通过两种渠道与外部环境联系:一是传入渠道或感受渠道,系统通过它接受关于环境的信息;二是传出系统或运动神经,这是系统作用于环境的渠道。系统必须具有某种手段在其贮存库中存储关于世界状况的信息和关于行动的信息。实现目标的能力取决于在世界状况的特定变化与能带来这些变化的特定行动之间建立联系。目标是研究的初始动力,手段则是研究得以进行的工具。手段——目的分析作为泛会计理论研究的第一阶段,可以为“会计白箱理论”的落实奠定基础。

(二)搜寻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的提出往往需要

经历以下过程:目标透视,方法选择,方案提出、衡量标准确立。标准的确立可以通过多重案例分析来分析归纳,根据多重案例分析的两种基本类型:开发式和提取式,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过往的研究案例及解决成效来确定标准,形成最佳范式,并通过前期模拟等手段来进行验证和改进。备选方案的搜寻包括:试探搜寻、搜索资源的分配、结构和设计组织的理论、设计问题的表现等。试探搜寻尝试通过初步的方案筛选来缩小搜寻范围,在研究前期初步论证衡量标准是否有方向性的失误,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尝试对目标进行侧写,提高方案的准确性。搜索资源的分配可以借鉴管理学战略选择的手法,通过最小成本来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价值。就目前会计学研究的现状而言,传统会计系统仍然是学界的主流方案研究手段,而价值计量系统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备选方案,致力于将各种数据库、方法库和知识库进行整合,建立特定的、更加丰富的行为数据库、研究数据库,以实现行为、需求和信息的多向沟通。

(三)设计评价 通常情况下,会计相关人员只有在审视过全部的备择方案之后才能够确定较为“令人满意”的会计研究方案,即使它在筛选的早期便已出现。会计系统的正常运行是有成本的,成本效益分析贯穿会计系统始终,因此,高成本效益的备择方案筛选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过程分为两步:(1)确定改项目是否是良好的投资,包括投资理由和可行性;(2)与可替代项目进行比较,考虑排名和优先分配。设计的评价的过程为:评价理论;计算方法,包括选择最优方案的算法(例如线性规划计算法、控制理论、动态规划等)和选择令人满意的方案的算法和试探法;设计的形式逻辑,包括命令逻辑和叙述逻辑。在衡量方案最优性方面,研究者可以采用可行性测试和可接受性测试,主要考察会计主体对于方案的接纳程度和是否具备方案开展的相关条件。设计评价需要评估设计可行性大小以及确定方案是否可容许执行。对于设计评价而言,过程本身比选择具体的设计评价工具更为重要。

第8篇

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归纳起来无外乎下列四种:一是指导行政法制定、执行、遵守以及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准则,是整个行政法的理论基础,是贯穿于整个行政法的主导思想和核心观念;二是贯穿行政法之中,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活动的基本准则,它是人们对行政法规范的精神实质的概括,反映着行政法的价值和目的所在;三是贯穿行政法律规范之中,指导行政权的获得、行使及对其监督的基本准则,也是揭示行政法基本特征并将其与其他部门法区别开来的主要标志;四是只贯穿于行政法始终,指导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或原理,是行政法精神实质的体现,是行政法律规范或规则存在的基础。这四种不同的定义体现了学者们对行政法基本原则认识的逐步深化,也体现了其所依据的行政法基础理论的发展。同时,上述四种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都包含了相同的含义,即对行政法制定、实施等全部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功能中,其“指导”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才是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行政法基本借以建立和展开的基础。

基于此,笔者认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应为:合法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及时救济原则和统一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对此原则有学者称之为行政法治原则,并大都认为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主体的各种行为都应严格依法,强调依法行政是行政法作为独立法律部门存在的最根本性原则,也是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区别的主要标志,它是贯穿行政权力过程始终,是指导、规范行政权利运作的基本准则。首先,行政合理性问题应属合法性原则的一个方面,理由如下:第一,行政合理性原则,有学者认为又称公正、公平原则,是行政法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行政主体行使权利应当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学者们把行政合理性原则作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前提是,行政活动千变万化,错综复杂,行政法律规范不可能对每一种权利的每个具体方面都规定的细致入微,必然会有遗漏,特别在变动性很强,行政法律规范永远也不可能赶上每个变化,因此,法律规范必须留给权利行使的自由空间,即行政自由裁量权。行政机关形势行政权力,必须对行为的方式、范围、种类、幅度享有一定的选择权。正是由于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所以要求行政权力主体在法定范围内尽可能合理、适当地做出行政决定,采取行政措施,即行使行政权力时应适度,符合理性,符合行政法的目的,归纳为一点,即符合行政法的精神实质。法律共同的基本价值追求为自由、平等、正义、程序、效率等,行政法的精神实质应是对法律基本价值的一种反映、体现。那么,行政法精神实质就在于保护公民的基本自由和权益,维护平等,追求正义,确保行政秩序稳定,并保证行政管理的高效率。行政法基本原则就应全面体现行政法的这种精神实质。同时,直接实用性应是行政法的基本原则特征之一。故此,在行政法具体规范有所遗漏之下,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仍应严格地依据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行使,也即仍是严格依法行政,此合理性原则应属合法性原则之列。第二,行政法的精神实质也包涵在行政法的规范之中,由行政法的规范得以具体体现。行政合理性原则其实也是要求行政主体依法行政,应属于行政合法性原则的一个方面,是蕴含在行政法规范之中的。若因法律规范没有以明确的文字形式表述其精神实质,就认为依此所谓行为为合理性之考虑,不为合法性行为,那么,推而广之,任何部门法都存在合理性行为问题,如刑法的量刑幅度,这岂不要求刑法基本原则也应有一合理性原则。因为刑法规范也不可能将各种犯罪行为一览无遗地加以规定,而各种犯罪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并随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犯罪手段与形式呈多样化、复杂化。这显然是违背立法初衷的。第三,合理性原则应当也必须包含在合法性原则之中,否则就不符合我国行政法追求“法治”的发展趋势。“法治”应是行政法追求的主要目标,它要求法律的权威,削弱甚至消灭“人治”。如果合理性原则不是以合法为基本前提就违背了“法治”的基本要求。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也必须在行政法的规范内进行,它不是任意裁量,也应有一个依据,按照行政法规范规定的幅度、范围行使自由裁量权,既然行政法已规定了相应的幅度、范围,就只能依据这一范围幅度进行,不能有任何超过范围幅度的自由裁量权,这更应是严格依法行政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合理问题。只要严格依法,就能合法,也能合理。

其次,行政合法性原则除了强调行政主体的各种行为都应严格依法,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之外,该原则还应强调行政法关系中的相对人应对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行为依法进行配合、支持,并切实履行其行政法上的义务。理由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行政主体直接干预经济、社会事务的范围越来越小,而更多行政事务的管理、社会秩序的维护需要与行政相对人共同完成。合法性原则要求行政相对人对合法行政行为予以配合、支持,并积极地依法履行自己的行政义务,这样就能很好地约束行政相对人,使之不会无理抗拒。同时,有利于保护其他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共利益。故此,行政合法性原则不仅要求行政主体的各种行政行为严格依法和符合行政法的精神实质,还应强调行政相对人在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等活动中要依法配合、支持的义务。

二、民主性原则

该原则要求一切与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力有关的活动都要实行民主,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采用适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方法。人民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行政法基本原则也应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认为行政民主原则是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范畴,没有贯穿行政法律关系始终,这只是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认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民主化程度总是越来越高,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逐步增强。我国行政法的发展趋势是更趋民主化。“法治”也成为我国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法治”的第一要求便是有“良法”,何谓“良法”,其价值核心应是公正、平等,它要求立法、执法等都要讲求民主,特别作为影响面广的行政法,更需要充分的民主,因行政法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的切身利益,行政执法最容易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故而,行政立法、执法等各种行政活动都较其他部门法更重民主。这一趋势已被目前的法理所确认,如: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和《物价法》均规定了听证制度。还有《立法法》也规定了行政法规、规章制定中的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等。在现实中,因为行政法不同于刑法具有严格的惩罚性;也不像民法所规定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本就蕴含了民主因素,致使一直以来部分行政主体片面理解并认为,行政法就是管理法,是单方面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服从,而社会需要行政管理过程的充分民主,以求得行政相对人的配合与支持。这是一对矛盾且经常影响行政执法的效率与水平。这一矛盾的解决取决于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的民主意识的进一步提高。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应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高度来认识民主的指导作用,将民主性作为我国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这无疑对我国行政法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在根本上扭转部分行政主体的片面观念,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与水平。另外,现实中还有部分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民主没有贯穿行政法律关系始终,这也过于片面,当今更重民主的社会,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即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的各种行为无不从始自终强调民主,要求民主:首先,行政主体的行政立法行为,要求其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这就要求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仅是我国行政管理的组织原则,更是立法的一项基本原则,行政立法更应如此。其次,行政执法行为中,为了取得行政相对人的理解、支持、配合、信任,更应强调民主。这已在《行政处罚法》和《物价法》中得到体现。最后,在现实的行政立法、行政执法行为中,无不要求行政相对人服从民主原则,不能以单个利益违背整体利益、多数人利益。使行政相对人知晓其享有民主权利的同时,也明白民主的终极关怀为多数人的意见和利益。

转贴于 民主性原则应作为行政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中包含参与性原则、公开性原则,内容包括:(1)行政法规、规章的制定程序,除不宜公开外都应公开,充分征求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必要时还得举行立法听证会、论证会和座谈会的民主性形式。这样做才能符合“法治”的前提要求,即有“良法”,使行政法规范的内容充分体现民主。行政法规范的调整涉及作为管理者的行政主体及被管理的行政相对人之间的行政权利和义务,该行政权利和义务与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它是行政执法的依据和基础,如果行政法内容不能充分体现民主,就不会确保人民群众利益的切实维护,也不能取得行政相对人对行政管理行为的信任、理解和支持,势必影响行政管理的效率。只有行政法规范的内容充分体现民主,才能在行政执法中真正做到民主,更有效地实施对社会的管理。(2)公民有权要求政府提供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回答有关咨询,以便公民参加经济和社会活动,对此,各行政主体应创造条件。这也是行政相对人积极参与各种社会管理活动,主动配合并履行其行政法义务的重要保障。(3)在做出具体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决定时,必须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即建立听证程序。(4)行政相对人应遵循民主程序的约束机制,在其充分行使民主权利的同时,当其私自、个别利益与意志与公共利益、多数人意志发生冲突时,其应让位于公共利益及多数人利益,服从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行为,积极支持、配合,并切实履行其行政法义务。

三、及时救济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权影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时,行政主体应始终确保行政相对人受损权益的及时恢复和补救。

行政法所追求的价值之一就是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而行政效率除了讲求时间、数量等量上的效率外,还应包括质的效率,亦即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它要求得到行政相对人的心悦诚服并积极地予以协助。单纯的强制服从是不能取得很好的效率的。若某一行政行为不能取得行政相对人的支持与协助,甚至认为侵害其合法权益,这就应给予行政相对人一定的救济途径。但行政救济也应讲求效率,尽快地解决争议,否则也会影响整个行政效率的提高。而目前我国的现实是:无论是某一具体行政行为是否为明显的违法与不当,都只能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来解决,这对于那些需要调查取证的违法不当不很明显的具体行政行为来说是可行的、必要的,可对那些有明显的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就显得不必要而徒耗时间、人力、物力,无疑也导致行政效率低下,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还应把视线放在行政实体法本身上。要求行政主体在做出行政行为时,包括行政立法行为,始终有一套给予行政相对人及时救济的机制,要建立这一机制,就应有一指导性原则给予概括或指导,这便是及时救济原则,它要求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的整个过程中,始终以合法行为行使其获得及时救济的权利,监督行政主体的各种行政行为。为此,才能做到行政法治。

行政法较其他部门法而言,其影响是最广泛的,涉及到公民、法人等生活的方方面面,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也正是这个道理。那么,行政主体在各种行政行为中,最经常也最直接地影响甚至最有可能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这是行政法及其实施过程中的特点。这样,给权益受侵害的行政相对人一个及时救济就尤显重要,并且这种救济应贯穿于行政法的始终,也体现了行政法的精神实质。及时救济的原则要求建立行政纠错制度,“对于行政行为特别是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一般人都能以常理判断为违法不当的,应有一个独立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之外的行政纠错制度,并相应地在行政机构内部设立独立办案的行政纠错机构,以经常性地对明显违法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及时地修正,以尽快地恢复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行政效率”。同时,及时救济原则是和合法性原则相辅相成的,共同保证行政法治的实现,并促使行政主体能及时主动地纠正错误,尽快地理顺行政法律关系。 四、行政统一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国家行政权的实施必须统一,与国家行政管理有关的活动都必须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统一组织,统一规定。同时,要求行政相对人服从行政主体的统一管理行为,并予以支持配合。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行政事务及行政法律关系急剧增长,行政法作为一个独立部门法的地位在我国得到确立。在行政法学领域深入研究的展开以及行政法的实施、实践取得一定成功并积累相应经验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需要吸取一定的教训。如:行政规章之间的矛盾问题及其繁杂无序问题;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执法行为的彼此冲突、矛盾和重合、重复等等;不同行政的相对人因同种或类似的违法行为却受到行政机关不同的处罚决定,皆因依据不同的行政法规及规章,使其不能申辩,获得及时救济,等等。“法治”时代,就是要求事事皆有法可依,特别是涉及人们切身利益的行政事务的管理,都要于法有据。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行为应密切配合、彼此协调,行政相对人的同种行为应同等对待。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行政统一性原则的指导。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和行政守法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具体有五个要求:

一是理顺现有行政法规之间、行政规章之间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消除彼此冲突的地方,并在以后的行政立法中始终本着统一的要求,实行行政立法程序的统一化,确保我国行政法律规范体系的统一和协调(如我国已经颁布的《立法法》)。

二是要求行政法能尽其涵盖力,应根据国家行政事务不断发展变化及其趋势,及时将新生的乃至今后可能产生的行政事务统一由行政法规加以规定,使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协调、一致、统一(当然,这还依赖于一定的立法技术性规定)。

三是要求实行行政程序统一化。尽快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使各种行政行为的程序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致行政行为之间前后矛盾和冲突。不同的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必须统一、一致不应彼此矛盾、相互冲突。

四是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机构设置应以职能为依据,以统一精简为原则,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国家行政机关各个机构要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防止机构重叠,职能重复,相互推委扯皮,防止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位、职权、工资、任免、奖惩、选举、退休等等都要有统一的规定,以便使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走上统一的法治轨道。

五是要求行政相对人服从行政主体的统一管理,同时监督行政主体的各种行政行为,使同一行政主体的前后行为及不同行政主体之间的行政行为的协调一致,促进我国行政法治进程。

参考文献资料:

1、韩国章.行政法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52.

2、王连昌.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42.

3、王连昌.行政法学(修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19

4、方世荣.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48

5、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5

6、胡建淼.行政法教程[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0.53

7、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47

8、薛刚凌.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1999,(1)

9、应松年.行政法新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36

10、朱维究,吴华.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兼论21世纪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发展趋势[J].政法评论,2002,(4)

11、修斯欧E.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6

12、皮纯协.对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可贵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1998,(8)

13、高轩.行政效率机制的行政法保障[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第9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系部设置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实行的是院、系二级管理模式,系部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的制定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特别是在教学质量上负有主要责任,具有人才培养平台、教育责任主体、质量保证中心的地位。系部的设置,虽然只是一个组织形式问题,却关系到高职院校调整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系部设置更具科学性、规范性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笔者通过考察、深度访问、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高职院校的系部设置与调整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网络调查了数十所高职院校的院系设置情况,通过深度访问的形式走访了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中华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分院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院长、教务处长、以及部分院系主任,主要就专业归属与系部划分(设置或调整)需把握的基本原则、专业整合、专业设置、人员配备、教学资源配备以及可能遇到的一些困难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访问,事先联系时给对方传真了我们的调研访谈提纲,被访对象做了充分准备,我们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考察调研非常成功。通过整理分析,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借鉴与思考。

         一、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一直伴随着专业与系部的调整。

         大部分高职院校每隔3~5年就要进行一次局部或全面的专业整合与系部调整,调整的目的一是尽量达到资源的共享,争取最大的办学效益;二是使各专业能够尽量按照职业岗位群合理地归属在一起。由于每个专业当时的开办时间、背景、条件的不一致,偶尔出现的决策失误,还有科学先进的教育观念和理念的不断更新,造就了专业整合与系部调整的必然。当前从国外到国内,从普通高校到高职院校,院系调整改革风生水起,本科院校院系以合为主、学科交叉融合是主要趋势,高职院校的院系有分有合、调整为主。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大规模的专业归属和系部调整,每次都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与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系部的增舍和更名,院系设置与专业划分在2002年后基本趋于稳定,将招生就业情况好、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教学系改为二级学院,将社会需求增加、招生就业情况好、发展势头足但规模暂时不大的专业从系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教学系。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在2006和2008年进行过两次大的系部调整,特别是08年大调整,增加了旅游学院、社会与法学院,通过合并成立了文化艺术学院,学校由原来的5院3系1部调整为8院(仅学历教育)1部。 08年的调整之后,除社会与法学院、文化艺术学院归属不太清晰以外,其他学院的归属非常清楚,专业调整时,教师跟着专业走,教师思想波动比较少,调整很顺畅。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设立的各个学院近几年没有进行大的院系调整,多年来根据发展情况是一步步进行局部调整的,某专业发展大了就分离出去。由于学校是以商科为特色,因此商科类专业分得比较细,原工程技术学院分出去一个明显归属不妥的国际贸易专业后,将旗下的电子技术类专业分出来与汽车部分专业整合成电子技术与汽车学院,剩下的组建成现有的机电工程学院(仍然有3000人左右);原外语与餐饮学院分离出餐饮类和旅游管理专业组建新的旅游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后来又发展了会展策划与管理和空乘服务专业。

         二、高职院校在设置教学系部时,主要是以产业、行业、部门的职业门类来分类设置,兼顾学科门类的分类,个别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可以突破职业门类和学科的限制。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在系部设置的问题上,主要依据学科门类和专业类别来划分,以职业岗位群来组系,基本上不考虑系部规模大小,考虑专业建设较多,关注办学效益不多。目前有1600多学生的财经系,也有500多人的旅游系和建工系,但组建教学系时至少也要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专业,学生规模倒不是最重要的。按专业岗位群来划分系部,师资、实训、课程等资源共享。同类专业的教师最好在同一个系里,便于专业发展,便于教师教研。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在院系大调整时主要遵循的原则是按照现有各专业的专业大类和学科门类来划分和归属,这样有利于融合和共享资源(如教科研成果),有利于培植新专业,有利于师资的共享,还要考虑教师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等,以利于专业整合,利于师资成长,利于培植新的专业,形成新的专业增长点,形成学科突破点。基本不考虑各院系学生人数的规模来归属划分院系。至于各院系规模不等造成的管理人员工作量的差异,可以通过给规模较大的系部多配备一名副主任(一个管常规教学一个管实践教学)或再增配一名副书记来解决。按学生人数规模来平分各系部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通过院系调整,某些招生就业情况不好的专业,经过归属在不同的院系和管理观念上的变化,通过各种改革可能又会盘活一个专业,恢复招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归属和院系划分的基本原则总结有三点,就是专业相近原则、办学历史背景原则和专业带头人的力量原则。专业相近原则是指专业归属基本上以高职高专专业目录的专业分类为准,有的是按大类成系,有的是按二级分类组系,以专业相近为原则,兼顾学科门类,有个别专业按照本科学科分类来划分其系部归属,例如环境艺术设计,在高职高专目录中是划分在土建大类下的建筑类,而根据此专业的教师自身的学科背景来看,将其划分到本科目录中文学门类下艺术类(一级学科)中的艺术设计(二级学科)更加合理,因此将环境艺术设计与装潢艺术设计等一起归属到艺术设计学院。(还有诸如物业管理在高职高专目录中是归属在土建大类下的房地产类里)。在考虑专业相近原则的前提下,还要考虑该专业的办学历史背景和该专业有没有专业带头人,带头人的实力如何等等具体情况。例如,商职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招生和就业情况都良好,但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发展的方向不准,再加上各方面协调能力不够,学校强行将建筑工程技术归属到工商管理学院。

        三、系部调整时要注意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有专业从某系分离出来,应尽量与其他系分离出的几个专业组建新系,避免从某系调整一个专业到另一个系,否则极容易形成对这个专业当前办学定位、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上的全盘否定,造成教师的不满情绪,不利于调动教师和中层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学生也不认可从一个系调整到另一个系,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动荡,专业思想的牢固程度大打折扣,产生是不是这个专业不好、发展缓慢、准备停办等猜想。

         四、在系部设置和调整的访谈中,很多学校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完全相同而且坚定的意见,主要考虑职业分类也好,兼顾本科学科分类也好,还是专业相近原则也好,均不将系部学生规模作为系部设置与专业归属的依据。

         事实上他们的院校也确实是这样,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目前有1600多学生的财经系,也有500多人的旅游系和建工系。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的社会与法学院目前只有社会工作和法律事务两个专业,在校学生300多人,是最小的学院;而会计学院现有学生2600多人,是全校最大的学院,它的专业归属较为单纯,全是财务会计类专业。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会计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均有3000多人,而旅游管理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均只有900人左右。

         五、关于跨专业交叉课程师资的建设问题。

         院系两级领导的看法稍有差别。院领导与教务处领导均表示,不同系之间的交叉课程的师资只在一个主要系部建设,绝不重复建设,做到师资共享提高办学效益,而部分系领导坚持各系需培养自己较为独立的师资,否则,系与系之间的课程任务安排、调停课申请、教学检查、工作量核算均会发生要不冲突要不都不管的管理真空地带。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可能要适当兼顾。

         六、属于交叉学科的专业,一般按其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划分其归属。

         我们所考察的三所院校都有属于交叉学科的专业,在划分其归属时,一般都根据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侧重点进行划分,比如同样是电子商务专业,番禺职院的更侧重于商务、经济类的课程,故划分在工商管理系,山东分院更侧重于计算机类的课程,故划分在信息技术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旅游英语专业突出的是英语类课程,所以把这个专业划分到外语学院。而山东分院的旅游英语专业(09年新批准)又准备将此专业归属到旅游学院。

 

参考文献 

【1】王  波. 观念主义——观念与哲学、美学、艺术和社会文明 [m] .香港:天马图书出版社,2002.

【2】 芮明杰. 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周才堂.管理幅度设计 [j]. 经营管理者,2000,  (6)

【4】冷艾莉. 教育科研型大学院系设置研究[j]. 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第10篇

物本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经济人,是经济动物,人主要是为金钱而工作,为物质生活享受而生存,只要满足人对金钱和物质的需求,就能调动其积极性。物本管理只重视物的作用,忽视人的因素,忽视人的心理和社会属性。的确,由于当时的时代所限制,使得管理学家不能从人的社会和心理方面作出系统的阐述,但其中还是蕴含了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物本管理理论阶段就孕育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萌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管理理论是弗雷德里克·W·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享利·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以及马克斯·韦伯的理性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蕴含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弗雷德里克·泰罗(Fredrick 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被人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首创的科学管理制度对管理思想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管理理论并不是泰罗一个人的天才发明,而是他和他的同事对管理思想进行综合整理的成就。正如英国的管理学家林德尔·厄威克所指出:“泰罗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十九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的一套思想。”科学管理理论主张实施新的、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制度,向管理要效率。

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泰罗的科学管理要求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他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要工作适合他,都能成为一流的工人;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来激励工人发挥潜能;对雇主和工人双方进行“精神革命”,实现两者协调和合作基础的建立,从而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能量。从技术管理的角度来讲要建立标准化的生产管理模式,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来讲,他把计划的职能和执行的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而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出了职能工长制;并为组织管理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则--例外原则。它其中蕴含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包括:

1.追求科学的用人之道

(1)精心地挑选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认为要科学地挑选工人。那么怎样挑选工人呢?泰罗把工人分成两类,即头等工人和二等工人。所谓二等工人“是指那些在身体条件上完成能够胜任工作但十分懒惰的工人……从身体条件上看,他们能够成为头等工人,但是他们顽固地拒绝当'头等'工人,”泰罗认为,应该按照这些头等工人的情况来确定劳动的方法和劳动的时间,而且由于这种劳动定额是按照科学的方法来确定的,所以会使工人的劳动中效率更高、更快乐和更健康。

(2)科学地培训员工。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另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工人的科学教育和培训。泰罗认为,要对工人进行科学的教育、训练和培养,应该“把工人一个个地交由一位称职的教师,用新的操作习惯去培训,直到工人能连续而习惯地按科学规律(这是别人设计出来的)去操作”。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规程,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泰罗这种把科学和科学地选择、培训出来的工人结合在一起,突破了前人只能靠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劳动时间来提高效率的思维界限,使资本主义和财富飞速增长。

泰罗认为要科学地选择和不断地培训工人,要注意到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特点,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因为不同的工人有不同的特点,也有不同的性格。管理人员必须注意观察,掌握每一个工人的性格发现其优点;为每个工人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并通过各种帮助完成其计划。

2.强调运用合适的激励手段

泰罗强调从工人物质和心理两方面来调动其积极性。管理者要懂得善待工人,摆在他们面前的任务是促使每个工人发挥他最大的能耐,以最认真而扎实的操作,全部的传统知识、技艺、才华和善意,即工人的积极性,来为雇主创造最大可能的利益。

(1)物质激励刺激。实行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为了鼓励工人努力工作完成定额,1895年泰罗提出了自己的计件工资方案。其中包括采用一种叫做“差别计件制”的刺激性付酬制度。这种付酬制度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泰罗以这种有奖有罚的报酬制度来督促和鼓励工人完成或超定额。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根据工作类别来支付工资。这样做,既能克服工人磨洋工的现象,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第11篇

在国外,通识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早,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最早明确提出通识教育概念的是美国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他指出,美国大学为学生提供的“通识教育,包括古典学、文学和科学方面的有关课程的内容”。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概念。1979年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关于共同基础课程的报告》中重新定义了本科生的教育目标,通识教育模式在哈佛大学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形式。至此,自由教育在美国演化成了现代意义的通识教育,并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高校逐渐开始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探索,1999年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加强通识教育逐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我国各高校中,《管理学》课程一般是经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非经管类专业通识课程的很少,新型独立学院已开设的就更是屈指可数。即使开设了的,也基本上是套用该专业的同类教学模式,采用同一教学大纲,同一教学计划和同一教材,很少考虑到独立学院非经管类各专业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在这一背景条件下,研究符合独立学院非经管类专业特点的《管理学》通识课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当务之急。

二、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管理学》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从往届毕业生看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

1.管理知识匮乏。作为非经管类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扮演的角色不是管理者就是被管理者。由于没有学习过管理的基础知识,对将来的被管理者,不能更好地理解上司的行为方式和组织的内部运作方式,不能较好地适应组织的需要。对将来的管理者,没有管理知识,只能通过漫长的实践摸索,延长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渡期,对其职业生涯发展不利。

2.人文素养较差,职场适应能力较弱。忽视通识教育对人文素养的陶冶,毕业生参与社会竞争的实力大打折扣。除了拥有“文凭”资本外,一些学生沟通能力弱,不善于与人共事合作,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很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等等,面对挫折不能很好地调整自我,应对能力较弱。如今,职业定性逐渐趋于模糊,毕业生的职业选择趋于多元化。据国内某知名教育评估机构的“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显示,在2009届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中,工作与专业对口率为67%[1]。专业不对口已成为职场的普遍现象,非经管类毕业生从事管理工作的也不足为奇。这就要求毕业生除应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掌握一些生存、合作、管理等方面的素养。

(二)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管理学》通识教育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据调查,大部分用人单位选人的基本原则是“先做人再做事”,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较好的人文素养,具备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正确把握自身的知识和能力对他人的发展、群体的合作、社会的进步的实际价值,以实践奉献国家、惠及社会、善利他人的做人职责[2]。这些内容涉及到管理的职能。

2.有助于增强知识转换能力,提前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用人单位总是希望雇用到能立即进入角色,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员工,即 “能力型人才”。而在目前的课程体系设计模式下,学生接触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掌握的知识要在应用的过程中逐渐转换为能力需要过渡时间。转换时间越短,对用人单位就越有利,就越有利于学生的就业。要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就需要重新审视目前的课程体系。

综上,学生起码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但人文素养不是与身俱来的先天基质,而是在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中养成的后天品质。[3]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和熏陶,人文素养才能在人的心理层面萌芽、开花、结果。

三、非经管类专业《管理学》通识课程设计建议

随着管理实践及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学课程内容体系日益丰富和完善,使管理学课程的内容变得纷繁复杂。管理是科学,管理更是艺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必须从最基本的课程设计入手,探寻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定位

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应该以其专业为主,管理学课程在其知识结构中处于从属的地位。通过对一些学院的调查,一般把它设定为32课时的通识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些内容只要求学生“了解”就行,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安排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针对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通识课,在课程内容结构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因受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要重新安排,应朝着“适当宽度,降低深度,减少理论,注重应用[2]。”的方向努力,对大量的概念、原则、原理去繁就简,讲授的内容应通俗易懂。(2)根据所讲授内容,结合案例,联系实际,及时引进管理伦理、管理沟通等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3)在课程内容方面,要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多动手实践,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因此,要对所教专业进行分析,教学内容要因专业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

(三)课程授课方法

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相应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方法采用:

第12篇

当今世界,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联系纵横交错,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管理,社会体系就无法正常运行,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管理”已经成为人人必备的职场法宝,整个社会对专业科学管理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书中介绍了一系列与管理学相关的重要理论、意识形态和模式,为那些对管理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大量颇具启发性的创新思维,确保多余的干扰性信息能够被有效地排除,真正有价值的精华得以凸现。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自己写一本关于理解管理本质的书,这个愿望终于在2010年的第一个月达成,我出版了一本讲解管理7个基本概念的书,命名为《管理的常识》。写作这本书的缘由就是观察到经理人在日常管理中所呈现的一些最基本的对于管理认知的误区,而这些误区导致很多人无效地工作,无法获得工作的价值。我相信这是每一个管理研究者都会注意到的事实,所以当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邀请我为马利克教授的《管理:技艺之精髓》写推荐序时,我欣然接受,因为马利克教授和我同样地关注这个问题并具有相同的认知和判断,和我的观察、思考以及结论完全一致,这本书也确定了我之前的判断:管理一定要解决问题。这是一部以“有效管理”为主题的作品,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给读者两个非常有价值的原理。

管理是一种技艺,其精髓就是把资源转化为价值

管理是一种技艺,这就要求管理能解决问题,要动起来,做事情,而管理要做的,就是完成资源向价值的转换。这是这部作品让我们学习到的第一个原理。正如作者在书中所描绘的,牙科医生要能够解决病人牙痛的问题,律师要能够解决法律咨询的问题,乐团指挥要能够解决音乐会上的问题,同样作为一种职业,管理者也应该能够通过管理这种技艺来解决组织面对的问题,“德鲁克之所以能找到管理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是因为他没有满足于从前的陈腐观念,也不相信简单的问卷调查结果,他一生都在和管理者以及企业家一起工作、一起解决问题,同时观察他们。这正是他成功的原因。”作者对德鲁克先生的评价也许能让我们更加明白作者的意思,换言之,如果不能面对事实、解决问题,那么管理就是无效的。今天,我们的企业管理面临的一个事实是,我更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管理者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谈论他们的资源,他们拥有多少人力、多少知识、多少资本,等等。但是这些资源本身对企业并不发挥作用,这些静态的资源本身更不能代表管理,管理是做事情,完成资源到价值的动态转化,这才是管理的精髓。

有效性的逻辑就是按原则用简单的工具把任务完成

管理必须要具备有效性,而有效管理的逻辑就是遵循一定的管理原则,用简单的管理工具把管理的任务完成。这是这部作品让我们学习到的第二个原理。“不同企业可能还有自己单独的特点、要素和目标,但是最低标准也要包括五项任务、七种工具和六大基本原则,因为这些要素奠定了人员管理和组织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在管理中起决定作用。”因此,这条原理所包含的三部分基本内容是所有管理者需要的:包括目标、组织、决策等在内的五项管理任务,归根结底是要让下属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以及要让他们把这些事情做出来;当各种复杂的管理工具几乎成为管理者公认的必备工具时,作者却回归到最基本的层面来提醒管理者——有效管理所必需的工具到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会议、报告、职位说明与委派任务、个人工作方法、预算及其编制、绩效评估以及系统性地清除垃圾。”最后,有效管理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作者归纳的六项基本原则实际是传递给读者一种对绩效负责的管理观,无论是结果导向、整体贡献,还是聚焦关键、发挥优势,都是在告诉管理者——管理只对绩效负责,这才是管理的关键。

相信读者如果能认真思考书中这些看似常识的原理并将其行动起来,一定会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每次一提到管理任务和工具,许多管理者的反应都是‘都明白了’、‘常常听到’或者‘都做完了’。我在这里想要提出一个小小的建议:还是低调、保守一些比较好。你也许的确常常听到这些词,但这并不表示你已经‘都明白了’或者‘都做完了’。”事实上,管理不能奏效,很多时候是因为没有把一些管理的常识弄明白并且做出来,这些常识之所以有价值并不在于其所处的理论本身,而是存在于将其应用到从资源转化为价值的行动中,这正是这部作品的价值所在。

《管理:技艺之精髓》

作 者:[奥] 弗雷德蒙德·马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