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2: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音乐教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专业音乐软件;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从理论上来讲,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软件的相互结合对音乐教学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但由于在音乐教学中要求输入大量的五线谱,从而将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拒之门外,他们依然按照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法,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专业音乐软件同时引入音乐专业理论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在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中,尤其是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方法的局限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方面
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音程、和弦以及旋律音响效果,在教授过程中,特别是和弦、音程的快速转位在黑板上的多种演示以及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传统的音乐教学需要由教师通过钢琴的演奏才能使学生获取各种各样的音响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钢琴演奏能力较高,因为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没有音响的音乐理论课程,使实践脱离了理论,很难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2.视觉方面
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五线谱黑板,这种黑板在出厂前就把一排排标准的五线谱规范地印在黑板的表面,教师便可在上面进行理论讲解和谱例的演示,否则就得在课堂上当场绘制五线谱,不但耽误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会因为绘制的五线谱缺乏相对的规范性,从而使学生在一些音乐理论概念上出现认识上的错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3.感观方面
一些音乐符号和标记仅仅用说教的方法,很难使学生明确的理解其真正含义,比如琶音、颤音、渐强和减弱等音乐表情,只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和感受到他们实际的演奏效果。当教师需要学生欣赏一首钢琴曲中的一段乐曲时,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欣赏,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将听觉与视觉结合在一起,有的学生甚至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睡觉休息的课程,这一现象的出现给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专业音乐软件走进课堂的必然性
目前国内针对于专业音乐软件走进课堂的说法,既有支持者,又有反对者。一方面,专业的音乐软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音乐教学与时俱进,从而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实施这一教学方法,必定要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音乐教师对音乐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够顺利地将音乐软件引入课堂。因此,从社会的需求来看,音乐软件走进课堂存在其一定的必然性。
1.运用音乐专业软件,例如Encore4.5、Finale等,可以把乐谱谱例书写的更加高效、美观和规范。在运用音乐专业软件的同时,不需要采用专业的五线谱黑板,在投影等成像设备上就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复杂而又规范的音乐谱例。音乐专业软件中包含着各种美观而规范的音乐记号和五线谱,不会再出现以前手写过程中会有的各种书写错误。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利于他们正确树立五线谱的各种记号概念。
2.音乐软件还可以表现速度变化的不同效果。例如,针对于同一个谱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演示,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乐中的突出作用。当同一段音乐谱例采用不同的速度被播放的时候,就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速度的提升往往会受到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制约。
3.音乐软件中的多媒体视听功能也是其一大优势,这个功能摆脱了对专业视听设备的依赖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视听同步,因为在Finale和Encore4.5等制谱软件中,都包含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音序功能,可以一边展示谱例,一边播放谱例的音响效果,除此之外,它默认状态下的钢琴音响效果也比较好,在一般谱例的音效示范中,也完全可以达到真实钢琴的演奏效果。还可以播放多声部的音乐形式,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不同谱例的音效。
4.音乐软件可以实现谱例的快速转换。在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中,要想实现谱例的快速转换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师需要在黑板上书写、讲解后才能完成谱例的转换,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利用音乐专业软件,我们就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输入需要讲解的谱例,在课堂上只需要直接打开就可以进行讲解,这样,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就可以节省出来,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进行讲解和学生的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谱例之间的快速对比转换。
关键词: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策略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中,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也在不断地进行着优化,声乐教学对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现今,各个高职高专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始重视对学生的声乐教学。由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西方音乐进入我国,对我国高职高专学生的音乐审美、音乐认知及音乐方面的兴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学生越来越推崇西方音乐,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教学,这就导致我国传统音乐文化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
一、传统音乐文化对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内容
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取自声乐教材,由于教材内容相对有限,教学内容主要是声乐理论知识。有限的教学内容不仅不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还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声乐学习的兴趣。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可以有效解决声乐教学内容有限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声乐教学素材,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声乐理论知识,还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文化。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使学生在了解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对声乐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能够使其借助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了解,感受传统声乐的魅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将中西方音乐文化进行对比来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西方音乐文化与我国音乐文化的差异性和各自的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声乐课堂教学的内涵,还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1]。
(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因此,相关部门越来越注重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然而,在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冲击下,传统音乐文化的受众越来越少,其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小,因此,开拓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途径至关重要。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在声乐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音乐知识和文化,而且这种系统性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外来音乐文化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更加准确的认知,这不仅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还能使学生在正确的文化认知下,积极吸取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精华来优化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进一步促进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
(三)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高职高专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根据地,在声乐人才培养方面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声乐人才。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经了几千年,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音乐文化中的精髓,教师将这些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了大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素质修养,还能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知,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创造能力等。而且,学生能够在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从而增强自身的民族认同感[2]。
二、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具体融入策略
(一)更新教学理念,注重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学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开设了声乐课程,但是就目前声乐课程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声乐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以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过分重视对西方音乐文化的普及和传播,而忽视了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和教学。虽然这符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文化多元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没有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造成了高职高专声乐教学没有承担起其传承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职责。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过分注重对西方音乐文化讲解的教育理念,提高对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重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西方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一些优秀的音乐元素及音乐文化融入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和审美能力,同时促进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3]。
(二)采用情感体验的方式融入传统音乐文化
音乐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我国传统音乐大多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蕴含了丰富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传统音乐作品也有所不同,各具特色。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通过情感体验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传统音乐文化,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还能让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与感受不同民族的优秀民风民俗和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在教学《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传统音乐作品的过程中,声乐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给学生呈现与这首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从情感上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这首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蕴含的民族风情。在情感的引导下,教师再让学生对这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如此才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能力。而且,有了情感的引导及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了解,学生在进行声乐练习的过程中也更容易融入情感,这对提升学生的声乐水平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传承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的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以音乐理论基础知识讲解为主,而且教学内容相对比较固定,教师往往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完成对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教学。然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开展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同样,声乐教学也是为了培养具有一定综合应用能力的声乐人才。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文化有一定认知,由于缺乏实践环节,学生能领悟到的内容十分有限。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注重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发展需求进行合理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声乐水平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为学生设计更多具有自主选择性的声乐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声乐知识及传统音乐文化有所了解后,教师要通过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其创作灵感。
(四)提升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完善音乐教学设施
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基础教学设施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如购置传统民族乐器,建设声乐教室及编创声乐教材等。高职高专院校要加强对这些方面的建设,在声乐教材的编创上要充分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尤其是与学生生活环境有关的传统音乐文化,让学生通过学习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音乐文化。另外,高职高专院校要在声乐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加大力度。除对声乐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的培训,学校还要注重提升声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使声乐教师具备较高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掌握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同时掌握有效的传统音乐文化渗透方法。除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统一培训,学校还要制订相关的激励制度,使声乐教师保持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注重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综合应用型声乐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院校的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基础课程,而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与传统音乐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教师有效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可以对声乐教学内容进行补充,丰富声乐课程教学的文化内涵,还能让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下逐渐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以及音乐审美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进而提高高职高专声乐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明成.高职高专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策略[J].北方音乐,2018,38(04):202.
[2]姜洁.高职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思考[J].黄河之声,2020(07):82.
中国传统音乐涵盖了几千年来众多审美品格,是对特定音乐思想本质的体现,也是自古以来音乐思想意识的精华。中国传统音乐按照民族民间音乐划分为器乐、戏曲、说唱、民歌及民间舞蹈等五个类别音乐。这些音乐都是传统音乐的本体,也是中国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传统音乐魅力与情趣的彰显与表现。民族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发展中,思想、文化、艺术以及道德的积累与沉淀,是对中华民族情感、意志、力量等的反映和体现。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到现代音乐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学习和了解祖国音乐文化,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与爱国热情。
二、从学生兴趣着手,深化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度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以及教学方法都随之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中新教材之中,融入和吸取了较多的传统音乐成分与元素,不过这些内容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兴趣,相反随着外来文化的引进,越来越多的学生热衷于外来音乐文化的学习。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兴趣,离不开音乐教师的引导。教师采用多听、多看、多比较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从音乐发展中感受传统音乐文化
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其“生、旦、净、丑”在“唱、念、做、打”中透露出独特的风格,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讲授京剧的发展史,让学生学习京剧在各朝各代的发展与兴盛,聆听韵味十足的唱腔,比较京剧与流行歌曲的不同领悟其背后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对京剧这一传统音乐文化的听、看、比较以及研究,切实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潜移默化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心灵的熏陶与滋润。
(二)在流行音乐中“学唱”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流行歌曲属于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吴克群再到徐良、后弦等创作音乐歌手,他们的音乐中都融入了中国风元素,而且歌词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与编曲技巧,歌曲以怀旧的中国背景与现代节奏相结合,形成了含蓄、忧愁、轻快、优雅的风格。例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等,将传统诗词歌赋的内容融入流行歌曲的歌词之中,是传统与流行的结合,达到音乐极高的审美境界。因此,选择性地引导学生学唱类似的优秀的流行歌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将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入现代流行歌曲中,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从创设教学氛围着手,不断拓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广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历史悠久,涵盖了多种类别的音乐,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将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刻影响。可以通过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设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采用学习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涵养。在教学氛围创设中,教师可以借助音响、网络等多媒体手段形式演奏,对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经典曲目进行介绍讲解,并利用图片海报的形式传播音乐常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学习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通过广播形式,让学生欣赏明曲、名段,例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或者创设小舞台,让学生、老师或者邀请校外传统音乐爱好者表演,通过现场演奏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音乐作品,让学生在课堂中近距离的接触高雅乐器,并对二胡、琵琶、古琴等乐器产生深刻的记忆,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四、从学习与传承中,不断追求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度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的凝聚,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与道德因素。由此,传统音乐文化一旦消失,这些音乐精华知识也将不复存在。对此,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度的追求,应当从学习与传承中进行。一方面,音乐教育者可以利用集体的智慧,对本土音乐文化进行传承,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当前国家对中国文化遗产的重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性,并树立起保护传统音乐的意识,承担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责任。
五、结论
关键词:初中音乐;优秀文化;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最近几年,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形式,同时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初中音乐教学也要积极地做出改革和创新,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此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害,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初中音乐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初中音乐教学现状来看,在具体的教学中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着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我国传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那么该如何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呢。我将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
一、当今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初中学校以及教师对音乐教师缺乏足够的重视。而对于初中音乐学科的本质和特点来看,由于该学科在中考当中并未涉及,所以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内容的时候对该学科缺乏足够的重视,将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文化课程教学,比如一些初中校园在课程安排上一周只有一节或者两节音乐课程,并且这两节课程也会时不时地被文化课程霸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音乐教学无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影响了音乐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由于学校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受到打击,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敷衍的现象,更别提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了。
(二)在初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和方法不正确除了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之外,在现阶段的初中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就是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的时候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比较注重歌唱技能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会带领学生进行歌唱,或者是让学生跟着音乐进行歌唱,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学方式单一,长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不仅无法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甚至还会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不仅如此,一些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的渗透中所采用的方式不正确,比如只是讲述了一些表面的知识,对其中蕴含的道理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最终导致传统文化的渗透无法取得实际的效果。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应该是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教学。当然,初中音乐教学作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此外,在音乐教学中一方面有很多著名音乐家的故事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有浓郁的民族风情等等,这对增强初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途径。由此可以看出,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对促进初中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二)是实现现代化教育和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有效方式想要实现现代化教育,培养出更多的现代化学生,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开展德育教育,因为当今社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高技能、高文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了初中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既可以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又可以使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教学质量,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和现代化教育[1]。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想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这就需要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也可以结合当地的习俗开展初中音乐教学。这样就可以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从而做好传统文化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进而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我的祖家是歌乡》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我国不同民族的舞蹈、服饰以及节日习俗等,通过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来帮助学生感受族56个民族的大团结,从而在内心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感受到了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魅力等。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展示自己家乡的习俗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这样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进而使学生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
(二)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拓展教学内容,丰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资源,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开展拓展性教学,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从而将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水平和文化素养。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瑶族舞曲》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展示瑶族的舞蹈和音乐,也可以展示瑶族的服饰以及节日饮食习俗等,从而使学生对瑶族的文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也可以引入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开展教学,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等,这都是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再比如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讲述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等,这些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通过拓展性讲解,使学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更多的了解,从而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进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三)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形式,另一方面拓展了教学资源,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因此,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渗透我国的传统文化,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注重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首先,在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传统文化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和课件进行稍微的修改和完善,使其成为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课件,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从而实现在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在开展苏教版初中音乐《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在教学开始之前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资源。比如教师可以讲述该歌曲歌唱的地点,然后根据该地点搜索相关的传统文化。比如本歌曲属于陕北民歌,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搜索陕北的民族风情和习俗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播放,以此来帮助学生感受陕北文化风情和传统文化,进而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3]。
关键词: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策略高校声乐教学
一、传统音乐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高校缺乏应有的重视
高校音乐教育体系作为传承和发展音乐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体系中已经有涉及到一些传统音乐文化内容,但受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使得其比例相对较少,而且主要以选修课程为主,原因在于缺乏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学生难以接触到各种传统音乐,难以真正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
(二)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自19世纪以来,伴随着欧洲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欧洲音乐发展得到巨大的经济支持,进而出现许多的优秀音乐家,从而创造出许多广泛流传的经典作品。这些优秀音乐作品随着欧洲国家的侵略扩张而得以传播到世界各地,进而培育了许多忠实听众,使欧洲音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这也导致我国高校声乐教学主要以西方音乐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实际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
中华民族经过近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独特气质的传统文化,传统音乐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的前辈创作出各种不同类型的传统音乐文化,有以南音、昆曲、鼓乐等为代表的古代声乐,有以笙、二胡、古琴、笛子为代表的传统乐器。此外,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创作出体现自身民族特点的音乐,如侗族大歌、梅州客家山歌、傈僳族民歌、裕固族民歌等等。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欣赏与传唱的方式传递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音乐文化。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身处于知识大爆炸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社会发展中,更好的适应和立足社会。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训练才可以顺利达到。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丰富文化底蕴,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到教学实践中来,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获得音乐技能、积累表演经验,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有利于促进高校声乐教学健康发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音乐教学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高校音乐教育得以呈现出健康积极的发展态势。但是,在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中,许多音乐教师仍然深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并没有重视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进而导致其难以对声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改进和创新,难以将传统音乐文化教育融入到声乐课堂教学中,进而导致学生难以深入认识和理解音乐的多元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高校声乐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提高音乐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高校音乐教师作为大学多元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和组织者,其传统音乐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高校传统音乐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并采取以下具体来优化教师综合素质:第一,应加强音乐教师传统音乐文化素养的培育工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高校音乐教师并没有经过专门的传统民族音乐教育,这就导致他们普遍缺乏应有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所以要求高校音乐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认识和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然后选取合适的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工作。第二,高校音乐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在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吸引和挖掘各种优秀传统音乐教学资源,并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优化高校声乐教学过程,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开展传统音乐文化的渗透和传承。
(二)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教学内容比重
教学内容是开展高校声乐教学的重要基础,要想真正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到声乐教学实践中的话,就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推进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增加工作,可以从以下二个方面进行推进:一方面,变更高校声乐教学教材。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高校音乐类专业教材中,一般仅有20%左右的教学内容涉及传统音乐文化,而且其中有15%左右为选修内容,也就是说高校音乐教师只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传统音乐教育,难以深入开展高效教学,无法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程度。对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传统音乐文化的比重,使其达到40%左右,同时将选修比例增加到30%左右,以便为教师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应合理设置声乐教学计划。高校音乐教师应将传统音乐文化独立为教学支线,并且单独设定教学计划、教学要求,进而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提升教学效率。
(三)教师教学中应注重情感体验融入
对于传统音乐艺术而言,其更加注重情感表达,这就要求表演者在演唱民族民间音乐过程中必须注重融入自身情感,才可以使观众在欣赏传统音乐过程中引感共鸣。我国由53个民族融合而成的,各个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不同民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的影响而存在不同的风格,这就使不同传统音乐具有不同的民族情感。因此,高校音乐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时,应充分重视情感的融入。例如,在开展《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时,学生只要一听到这首歌曲就很容易辩别出其具有鲜明的民族情感色彩,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朗读歌词,进而更好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情感。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将传统民族音乐作品所涉及到的社会环境、创作背景、艺术特点等信息进行认真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多方面引导学生全身心融入到歌曲的演唱中。
(四)教师应不断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
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需要注重情融入,而且还应根据时代变化和学生需求不断创新高校声乐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升高校声乐教学水平。一方面,高校音乐教师应根据传统的文化教学内容合理采用情景教学法、合奏指导法、游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表演教学法等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律动性、趣味性和游戏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传统音乐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普及,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将微课教学、慕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等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合理引入到高校声乐教学实践中,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升学生的传统音乐文化素养。
我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音乐更是十分丰富多彩。但在我国的高校声乐教学中却普遍比较看重学习欧洲的演唱技巧,很少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其中。近年来关于传统音乐的融合教育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识,只有积极地对此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促使我国的传统音乐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将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音乐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一直以来都是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中无一不能体现出我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利用音乐的方式能促使人们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和情感,同时也代表着我国的文化特征。甚至有很多的优秀音乐文化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对促使我国的优秀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2.有利于声乐教学发展
我国长时间以来在声乐教学上都偏向于使用欧洲的音乐技巧和方式实施声乐教学。我国发展历史悠久,在音乐教育上只有建立在传统文化发展历史上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利用传统文化和音乐之间的融合能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上丰富其内容和资源,这对教育的发展来说将起到奠定性的作用。将传统音乐文化与现代音乐声乐教育之间进行结合能促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对高校的声乐教学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人才素质培养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流传的,这也说明了传统音乐文化中所包含的精髓和文化底蕴。代表着我国音乐发展中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这些内容将有利于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更加能促使学生的情感上得到更多的体验。将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之间进行结合能真正地帮助提升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对学生的素质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途径
1.积极利用情感体验
我国历史发展悠久,民族色彩丰富,每个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惯和语言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异,这些给我国的音乐带来了极为重要的资源,促使我国的音乐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在高校实施声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利用情感的方式进行教育。例如在进行《在那遥远的地方》教学中,学生听过之后大多数能理解这是一首关于感情的歌曲,因此教师可以实现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背景铺垫,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在良好的情感基础上,声乐教学才能更加顺利的进行,从而帮助学生在声乐中更多的展现出歌曲中所包含的情感。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嗓音条件和特点来为他们选择合适的曲目,尽量的让他们的个人特点能得到展现,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2.教师素质提升
教师的个人素质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应当重视起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尽量的让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价值,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对此,学校可以组织音乐教师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使教师能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有更多的认识和见地。此外,学校方面还应当保证教师的入门门槛,坚决杜绝出现低素质教师进入学校的现象,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基础上的保障。
3.激发学生潜能
不同的学生在个性和兴趣等方面也都会出现不同的差异,因此学生对于传统民族音乐的认识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但无论是哪一类的学生都能对传统文化产生自己的认识和观点,这是一种对音乐所产生的美好感知。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感受音乐文化,那么就需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在传统音乐文化方面的感知潜能。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听一些传统民族音乐,同时教师要根据音乐特点来设置出一些相应的特色化问题,例如音乐产生的社会背景或者当中展现出了什么样的情感等。通过这样的问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知能力。这种情况下教师再让学生进行演唱,那么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就能将更多的情感投入,从而体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4.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育中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在现代教育中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通过对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利用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促使学生进一步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感知,这对学生的能力提升和含义理解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通过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能将多媒体的??势展现出来,将一些风土人情和优美的旋律进行播放,更加容易烘托情感,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当中的内涵和情感。因此,在进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使传统音乐文化能更好地融入到声乐教学中去,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西文化;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2-0211-02
自明代西方音乐理论传入中国,至20世纪初开始,中国传统音乐长期呈式微之势,甚至在某些方面西方音乐理论竟然出现逐渐一统天下的局面,造成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主体危机。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传媒的快捷以及人们对“原生态”音乐与“加工”音乐的取舍,使得地方民间音乐逐渐衰落、失传,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远离民间、远离青年、远离大众,成了边缘文化。这既有市场经济、商品意识的巨大影响,也与音乐教育体系或教育体制中不重视本民族音乐有直接关系。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其状况也一直很难让人乐观。究其根本原因,音乐观念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教学的中心内容以及对中国音乐价值认识的失衡,音乐与文化的割裂,文化背景的缺失必将导致对中国传统音乐本身缺乏立体的认识和有深度的感悟。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音乐,宏扬民族文化,已成为广大学者为之深思的一个问题。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在中华民族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包括现属于我国的少数民族和国外民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一切音乐品种[1]。中国传统音乐不但在世界四大类音乐体系中独树一帜,而且在长期的发展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身追求中和、怡情养性、重“道”轻“技”的独特特征。
中国与西方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同,地域、民族、信仰、语言等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也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态,因此中西方音乐在审美与文化特征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音乐注重作品的整体与宏观把握,西方音乐则重视作品的局部和微观的体现[3]。和中国画一样,中国传统音乐注重的是整体意境的营造,而在表现手法上往往是“散点透视”和“全知视角”,一首音乐就像一幅山水画,虚实相生,天人合一。而西方音乐追求对音乐局部的准确和细微,侧重于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把握。所以反映在其理性思维模式,注意主调与其他支体和声关系或旋律与和声之间的统一关系。
其次,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有感而发,不论是“感时而悲者”还是“击壤而歌”都具有即兴性特征。同一首音乐作品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表达出来也是不同的,演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发挥的余地很大。而西方音乐在对音乐的表现上必须严格遵循作者的意图。
再次,中国传统音乐以“和”作为审美的最高追求,就像古体诗歌,具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征。“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4]。而西方音乐则受西方文化中“斗争、冒险、崇尚技术、批判与否定精神”等主流文化因子的影响,形成了表现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为主流的音乐。
最后,中国传统音乐的音响表现形式是以横向的旋律展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单音音乐,注重“意境”,重“气韵”,讲究“传神”,音乐作品追求的是一种平和、质朴、自然的形态。而西方音乐尤其是西方近现代音乐发展中,除继续讲究旋律的横向展开外,更着力于多声部的各声部之间复调、和声关系的纵向组合,属于复音音乐,其审美意识注重写实。
二、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
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审美与文化特征的上述诸多差异决定了各自教学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但现代中国的音乐教学从清末的“学堂乐歌”起,沿用西方式的教学模式,发展到现在,变成了只强调技巧的掌握,而对音乐的审美与欣赏却视之漠然。比如常常有国内学生弹得一手漂亮的好琴,却不大会欣赏音乐作品,而且许多学生虽然学的是音乐专业,却只了解自己学习的乐器,对于其他乐器或者不同类型的音乐却常常知之甚少;反观西方学生,不只是讲究技巧,他们善于表现作品的内容,对音乐领域的了解面也比较广。在中国音乐教学必须走向成熟,尤其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的这种教学态度是需要改进的。
(一)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教学方法的差异
西方音乐注重细节的精雕细琢,所以在教学时就必须让学生精准地理解音乐每一个细节,在音乐表演时注重的是作品的再现。而中国传统音乐更加强调全局的把握,就像中国书法艺术中的草书,只有通观全篇才能体会其中的妙味,因此,在教学实践时,要让学生在逐渐掌握了某首音乐作品的纯技术性层面的内容之后,对它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并试着发挥与创造。
西方音乐是以创作者为中心,在教学中要了解的除了音乐本身以外,主要是音乐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心理,甚至包括作者的性格爱好,通过对作者及背景的理解,领会音乐作品表达的感情;而中国传统音乐以演奏者为中心,很多作品在乐谱中间留下了演奏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发挥创造的部分[5]。如中国古乐谱多为只记骨干音,其余则留给演奏者去体味,尽情发挥。正如庄子所言:“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在教学中没有必要去考究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何况许多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确无法找到其原作者,中国传统音乐作品所表达的一般来说是某一时代或某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某一类人的带有普遍性的思想感情。比如古筝曲《高山流水》就意在表现山居高士旷达洒脱、身游物外、与山水同在的至高境界。
西方音乐以表现矛盾冲突的悲剧意识为主流,这是由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而中国传统音乐“和”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同时学习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灵魂和精髓。其中儒、道、释、心学、理学中反映“和”的思想和内容,要引导学生细细体味。
西方音乐是复音音乐,是纵横交织的立体式的音乐,审美上以写实为主[6],一如达芬奇的油画和米开朗基罗的雕塑。中国传统音乐属于单音音乐,审美上以传神为追求,一如赵孟\的山水和梁楷的人物。中国传统音乐的这一独特特征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通过提高学生的传统美学修养,以培养学生理解与把握中国传统音乐的“气韵”、“意境”这些抽象概念的能力。
(二)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改进措施
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和教学都是很大很复杂的课题,存在的问题很多,研究的观点不少但模棱两可的居多,关乎实际的很少,尚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细致研究。然而正所谓“名正t言顺”,因而观念理顺之后方可建立正确的理论基础,然后才能行诸实践。从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入手通过中西方音乐特征的对比而言,中国需要从西方国家的音乐教学中借鉴的方法,以及如何融通中西、衔接古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几点改进措施:第一,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第二,对经典曲目进行解构与重建;第三,创设历史文化情境来带动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第四,通过深刻理解音乐特征、领悟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等四个方面的举措来促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进入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促进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维松.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分类问题[J].中国音乐,1987(02).
[2]孙诒让.周礼正义[M].商务印书馆,1934.
[3]王红霞.中西音乐审美意识之比较[J].2006(09).
奥尔夫教学法是联邦德国知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carl?orff1895―1982)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已经对世界上的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长远的影响。从起源和音乐的本质,即“回到情绪”这是奥尔夫音乐教育哲学。这和我们的原始音乐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认识,在根本上是不同的。
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和情绪,是人类的本能欲望,并经过语言、歌唱、舞蹈等形式自然地流露,自古这样,这是人原本固有的能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手段具体包括:a.听力训练b.语言学习c.律动训练d.节奏训练e.创造性能力培养。
(一)奥尔夫教学法具的体内容
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说白、唱歌、打击乐器、声势、音乐与美术、舞蹈、游戏、欣赏、戏剧。
说白的内容是取自自本名族的儿童歌曲、童谣等。在实际教学中经常把学习的歌词以说白的方式交给孩子,并配用韵、节奏、速度、力量和情感等进行教学。
唱歌对于最初学音乐的孩子,奥尔夫教学法其实不要求他们必须学会读谱子,它选择的歌曲为无声的调试,并采用听唱法教学,从感知人手使孩子摆脱纯理论的识谱、视唱、乐理知识等学习。
打击乐器这里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没有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如沙球、三角形、铃鼓、双向管、鱼蛙等;一种有固定音高乐器,如音条乐器(秦钟、钢琴、木琴等)、定音鼓等。
声势它是以人体为天然乐器,通过拍、打、跺、捻、锤等发出声响,声势通常是和节奏连在一起的,他通过拍手、拍脚,跺腿,捻指等孩子易学易做的方法做一些单声部或多声部的节奏训练,并多以“卡农”的形式出现。
音乐与美术是奥尔夫教学法通常是把一段音乐是由图形表示,按照旋律、力量、速度、重复、几种不同的符号音乐组织设计清楚地显示,构成了一个理解很容易图形谱,根据这个图形谱或说白或运用打击乐器,就能极方便而有效地为所学乐曲伴奏了。此方法多用于欣赏音乐。
舞蹈在这里指的是包括律动、表演,同时,并不能等同于艺术专业的概念,但具有意义的“元素性”。奥尔夫教学法所设计的舞蹈对于任何没有学过舞蹈的人也能学会,因为他所要求的是按音乐的节拍跳,按音乐的形象去想像,最重要的是即兴,同学们可以自由自在的设计,自由编排本身理想的动作。
在游戏方面,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次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这个游戏并不是简单地在游戏,而是要通过游戏渗透音乐知识,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快乐的,适合的音乐环境的时代特征。
在欣赏中奥尔夫教学法的欣赏音乐的规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的活动直接去感受音乐,他有时会用一个特定的短语不同的节奏或不同的动量在音乐表演;有时利用音乐的结构图的谱分析,让学生理解图像的形状的频谱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他提倡的欣赏是每个人自己主动的去欣赏,然而不是被动的听,再去详细的分析。
戏剧是把本民族的民谣、童话、民间故事等变成音乐舞蹈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小歌舞剧。当然,这里的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在欢乐和愉快的课堂气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传统音乐教学法
传统音乐教学法具体应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这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在进入课堂的最早形式。传统教学方法实际上遵循的是,注重以最快的速度,在尽可能短的时间教学生知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老师讲、学生听是以训练专业技能为主的一种教学法。
(一)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分以下方面:歌唱、音准训练、乐理、视唱识谱、听辨与记谱、乐器、欣赏。
歌唱以吸训练、连音与断音的练习,轻声唱也就是半声唱,并利于训练对气息的控制。教师的范唱与弹琴均应恰到好处,不要有太多或太少。
音准训练比的拟声词的图像可以跳跃训练,准间隔。较形象的拟声来训练,跳准音程。如经常运用到的“过渡法”、“比较法”、“搭桥法”等。
乐理音乐记号歌诀,五线谱高音谱号、符干、符尾方向的比喻。
视唱识谱唱名教学顺序合理。采用1―5,1―3―5,1―2―3―5―6等顺序。进行识谱、练习、附点音符和切分音节奏的教唱。如模仿生活、自然或先唱后连线、变换小节视唱法、变换节奏视唱法。
听辨与记谱听辨训练、听音记谱、先揍出标准音或中央c,难度安排应由简到繁,并灵活应用。
器乐低年级一般学习打击乐,中高年级学有音高的乐器。如钢琴等。
欣赏先声乐后器乐、先单身部后多声部、先中国后外国,先小型后大型、先形象后哲理性,结合介绍作者、创作过程、时代背景;结合视唱;结合有关乐理知识、音乐常识、故事;结合不同的演揍形式、不同的录音或不同的改编作品;结合同类题材、风格、形式,或同一时期、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结合相应的画面,这几方面可视条件允许的可能去运用。欣赏过程中的五结合:听、讲、辨、做、唱相结合。反复听、分段听、完整听、边听边介绍分析等方法。重在听和“味”。
三、奥尔夫教学法与传统法音乐教学法的异同
奥尔夫教学方法,这是最初的音乐教育。通过每个人的本性自由发挥舞蹈、原创音乐、运动、语言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法也是一种适合各个阶段的教学法。而传统的就是教唱歌,老师教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的那种,而且学生们学习都是现成课本上的音乐作品,很被动,老师而且严重地追求“结果”,严格要求学生,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不仅忽视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激发和体验,并且是忽视了学生在音乐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个性和创造性。
兴趣的激发方面:奥尔夫教学法运用各种动量的节奏和器乐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消化知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将在你的思维方式,而且会主动去找学习的方向。而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从来都是很被动地去学,教师只注重如何去教,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往往会变成被动的聆听者,不但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不出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兴趣,而且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奥尔夫教学法区别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重要标志之一。
综合学科的教学:奥尔夫教学法基本上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艺术,在它的教学空间里,包括了语言文字、音乐美术、表演设计、等多方面的教学门类,声乐课不仅是一个老师教学生词,唱一句,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有效学习唱歌,并从美术、自然、音乐等多方面课程中了解了一些知识进行教学。
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学大纲的要求,只要完成歌曲的教学任务,教师只教学生学唱,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只重视音乐学科的知识技能,忽视了与其它学科领域的联系,学生不能得到综合的发展,反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对学生潜力的开发。
教学手段的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是一个最基本的学科的节奏部分,这是最常见的,最广泛使用的元素。所以灵魂的教学节奏,会使孩子感到非常熟悉的,友好的,易于学习,可以说,没有专门的培训和技术制备的音乐元素,节奏,富有生命元素的意义,是人类直接作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只专注于训练,几个在节奏训练,多样性的课堂教学方法的不足,往往一节音乐课,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模仿老师的教学和演唱,而对歌曲更多的学生没有掌握音乐和节奏。
能力的培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自信,“我能行”是每一个学生奥尔夫音乐课堂的想法,寻找在不断创造自信,不仅大脑的活动,再者说,发挥想象力,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敢于面对公众,勇于面对自己的自信,健康成长。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还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健康的人格。传统音乐教学方法的不足,在培训目标,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表现力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技术,专业培训,或通过无聊的说教来达到育人的目的,发展不仅是教学方法等会抑制学生的能力。奥尔夫教学法和传统的音乐教学法是音乐教学法,其最终目的是通过教育人类大脑发育的音乐发展的教育,以培养人的智慧、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完善人格。
一、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的价值和理论基础
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既为人们带来衣食住行的便捷,也使文化领域普遍遭受大众化的冲击。音乐方面,世界各国传统音乐以及艺术音乐(专业音乐)均面临严峻挑战,中国传统音乐面临着传承危机,而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式―即兴创作也在逐渐消失。在世界呼唤教育创新的时代,音乐教育工作者应该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创作方式(即兴创作),培养时代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青少年。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为框格式、自由式、展衍式,其中框格式是我国大部分民歌、歌舞、曲艺、戏曲、器乐乐种常用的一种创作方式,指的是以某一现成曲调为框架,在此基础上进行即兴编创,其典型表现为“一曲多变”,以及冯光钰先生总结的“同宗民歌”(有些音乐学者称为“歌系”)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法主要运用框格式的创作类型,首先让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民歌(或器乐曲)的原型,进而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与表现意图,对原型进行歌词、曲调、节奏节拍、演唱(演奏)风格、结构等方面的改编或创编,使原型与新作品既有传承又有变化,为中国传统音乐赋予新的时代含义。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分为民歌即兴创作教学和课堂器乐即兴创作教学(由于戏曲规式性强,编创难度大,且精通戏曲的音乐师资匮乏,暂未实施),实验教学素材来源于已出版的各省(市)民歌集成、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以及12套中小学《音乐》教材,选择其中一些适宜于儿童编创的民歌和器乐曲,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原型的音乐形态、风格、神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施歌词、曲调、节奏节拍、结构等方面编创,赋予其时代内涵与个人意义,形成属于自己的音乐作品。
二、实验教学实践探索
自2008年3月以来,课题组在河南省沁阳市实验小学与实验中学实施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实验教学,经过理论研究、选择实验教学素材、培训实验教师、实施实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与学生作品等,获得了最宝贵的实验教学经验,从一堂堂生动活泼、富有创意的实验课和一首首充满童真童趣的学生音乐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实验教学的实际效果,坚定了进一步深化实验教学的信心。
2013年3月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成立了“两岸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实验基地”,确定了两所实验学校(众意路小学与龙子湖小学)和20名优秀音乐教师为实验教师,2015年扩大了实验教学范围,郑东新区所有学校和音乐教师均自愿参与到实验教学实践中。
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不同于西方的音乐创作课,不仅运用中国传统音乐作为教学素材,运用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主要类型(框格式),还运用中国传统音乐编创手法,如曲调变易中主要运用加花、减字手法,节奏节拍变易则运用板式变化(扩充、紧缩)等。中国传统音乐即兴创作教学一般包括三个教学程序:(第一课时)学生学习原型(演唱民歌、演奏乐曲),熟练掌握其音乐形态、风格与神韵;(第二学时)师生进行即兴创作教学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对原型的各音乐元素进行编创;然后学生成果展示与汇报,评价学生作品。
一首民歌原型,在个性、思想、情感不同的师生个人创造下,会变成既有传承又有变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不同歌曲,成为表现学生当下情感、具有时代意义的新民歌。
如河南驻马店民歌《麻利麻利索》为一首儿童游戏歌曲,五声宫调式,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只老鼠偷油、被猫儿发现后仓惶逃窜的情景。原歌词为:
一个老鼠一个头,一双小眼黑油油,老鼠爬梁偷吃油,出溜鼠,鼠出溜,老鼠的哥哥猫儿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实验课上,大多数实验学生会模仿原型的故事发展情节,进行富有个性与想象力的编创,使传统民歌焕发出新的时代生命力。学生作品如下:
一个唐僧三个徒,师徒四人去取经,路途遥远妖怪多,打妖怪,妖怪打,妖怪的敌人悟空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小小刺猬圆溜溜,浑身都是尖尖刺,刺猬打滚扎果果,扎果果,扎果果,刺猬高兴得乐呵呵,连忙连忙滚,麻利麻利索。
一个兔子一个头,一双眼睛红彤彤,爱吃萝卜和青菜,蹦呀蹦,跳呀跳,兔子的敌人鹰来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
个别学生对原型进行较大改造,产生与原型有较大差异的新作品。如下
所示:
一个蜗牛一个头,一个小屋背肩头,蜗牛辛勤去耕地,耕呀耕,耕呀耕,辛勤劳动无上光荣。(歌词内容减少,歌曲结构减缩,相应曲调也调整
变化)
一个小孩去上学。走到半路下了雨,想起自己没带伞,沙沙沙,沙沙沙,雨越下越大停不了,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连忙连忙跑,麻利麻利索,麻利索。(歌词内容重复,歌曲结构扩展,曲调相应调整)
一朵荷花水中飘,一片荷叶风中摇,荷花花瓣粉扑扑,阵阵香,香阵阵,一阵微风儿吹呀,荷花荷花舞,荷叶荷叶摇。(由原型的动物动态场景变为植物静态描述,曲调与演唱风格均发生较大
[关键词]学前音乐教育;民族传统音乐;传承
[中图分类号]C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29-02
学前音乐教育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学前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音乐鉴赏能力,促进儿童智力发育、陶冶儿童音乐情操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学前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与民族传统音乐之间息息相关,但是就目前来看,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却忽略了民族传统音乐,使得民族传统音乐有着逐渐被那些流行音乐取代。在文化多元化的时代里,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传承民族传统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当积极地引入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加强民族传统音乐的教学。
一、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之间的关联性
学前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至关重要,通过学前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学龄儿童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开阔学龄儿童的视野,提升学龄儿童的音乐素养。学龄儿童通过音乐欣赏,可以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美,书法情况,熏陶学龄儿童的情感。而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民族传统音乐可以丰富学前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利用民族音乐感染和熏陶学龄儿童,可以培养学龄儿童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学龄儿童的民族意识,开阔学龄儿童的音乐视野,将我国民族传统音乐更好地传承下去。总之,民族传统音乐为学前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是民族传统音乐传承的一个载体。
二、民族魍骋衾执承的必要性
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部分,代表了民族的情感和气质,能够反映各民族的精神风貌。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丰富多样,历史悠久,发展和传承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里,国门的打开使得西方文化开始冲击我国民族传统音乐,使得民族传统音乐被流行音乐、通俗音乐给取代。而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外文化的融涌入使得我国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着消亡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极为必要。对于学龄儿童而言,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流行音乐、通俗音乐会给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使得许多儿童开始淡忘民族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里,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具有紧迫性,需要从小引导儿童接触民族传统音乐,从小培养儿童的民族情感,从而让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民族传统音乐面临的问题
(一)对民族传统音乐的不重视
就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来看,教师根本就没有认识到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对儿童的音乐教育也仅仅是局限于教师比较熟知的一些音乐,针对民族传统音乐,完全是处于生搬硬套的状态,完全没有挖掘民族传统音乐元素,从而阻碍了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扬。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围绕教材进行教学,没有深入地区挖掘民族传统音乐,对于与民族传统音乐相关的知识也是一笔带过,很难激起学龄儿童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备落后
在学前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学设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属于一门操作性的学科,就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来看,教学设备还比较落后,没有配备齐全的教学设备。对于学龄儿童而言,由于缺乏实践操作,他们就难以感受到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不愿意去学习民族传统音乐。
(三)专业的教师比较少
在学前音乐教育中,要想更好地实施民族传统音乐教育,就要求教师熟悉民族传统音乐,要求教师专业能力过硬。但是就目前来看,学前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还比较匮乏,许多音乐教师大多是由其他教师来担任,当前的教师难以胜任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另外,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教学,根本没有结合民族传统音乐来教学,不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
四、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民族传统音乐的策略
(一)提高对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视
现代社会里,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已成为我国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传统音乐元素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龄儿童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从小让学龄儿童解除民族传统音乐,可作更好地增强学龄儿童的民族意识。为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到民族传统音乐的重要性,要合理设置教材内容,要结合学龄儿童以及学前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合理挖掘民族传统音乐元素,让儿童接触更多的民族传统音乐。
(二)加大教学投入
音乐器材的缺失是阻碍学前音乐教育中实施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相关民族音乐器材的缺失,儿童很难感受到民族传统音乐的魅力所在。为了更好地传承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应当加大教学投入,结合实际教学需求,配备齐全的音乐器材,让儿童接触更多的民族音乐器材,从而更好地培养儿童对民族传统音乐的兴趣,促使儿童主动去学习民族传统音乐。
(三)加大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在传承民族传统音乐过程中,专业的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专业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更好地进行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为此,在学前音乐教学中,应当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养。一方面,要强化现阶段教师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提高教师对民族传统音乐的认识;另一方面,要对外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尤其是与民族传统音乐相关专业的教师,为学前音乐教育与民族传统音乐传统提供保障。同时,要加强教师职业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另外,作为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要督促自己不断地去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传统音乐,不断丰富自己的民族传统音乐视野,从而更好地引导儿童学习民族传统音乐。
(四)注重实践练习
长期以来,学前音乐教学过程中一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教授,儿童缺乏相应的实践练习的机会,进而使得儿童的能力得不到提升。而学前音乐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它不仅强调理论知识的是教授,同时也要与实践相结合。而要想传统民族传统音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练习。如,在发声练习中,教师要将一些发声技巧告知儿童,然后让儿童进行发声练习,而教师在儿童发声过程中要认真地听,要找出儿童的不足,并加以纠正,进而不断提高儿童在不断练习中提高发声技巧和能力。
(五)授课形式的创新
就当前学前音乐教育教学来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惯用的授课方式就是集体授课,所谓集体授课就是让所有的儿童在一个教室里来聆听教师讲课。这种授课形式比较传统,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儿童的差异性。由于是所有的儿童在一个教室里进行学习,许多儿童还产生应付的心态,想蒙混过关。在这种情况下,势必就会影响到民族传统音乐的传承。在学前教育中,儿童的差异性是制约教学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前音乐教育实施民族传统音乐过程中,要想实现教学目标,那种集体授课的形式已经不适合学前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促进儿童整体水平的提高,传扬民族传统音乐,就必须注重授课形式的创新。在集体授课的同时,可以采取分层授课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进而达到各个击破的效果。分层授课就是根据儿童的能力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对于学前教育的儿童而言,他们的年龄都较小,好奇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同时也要注重发声训练,根据儿童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一、增加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受现代音乐的影响比较深,对于传统音乐的形式以及内容难免会逐渐的淡忘,但是传统音乐又是几千年的文化积淀,需要人们发展和传承的文化。据笔者日常的教学来看,学生对高校音乐课堂真实感受以“一般”居多,大多数原因是在于整个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对传统音乐有全面的认识,了解到传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文化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要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潜力,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使得学生逐渐的喜欢上传统音乐,更加愿意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来。正如谢嘉幸先生所说:“如果你是一名音乐教师,那么你不仅要教给你的学生共享人类的音乐,还要帮助学生去了解中国音乐之所以成为中国音乐的特殊方式,寻找中华民族的灵魂,体验中国人感受生活、感受世界的方式,并因此增添学生参与世界事务、参与生活的意识和个性。”高校的艺术教育培养的不是精英人才,而是普及的、均等的,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正如刘承华先生在《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中所提到的:“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育被限制在音乐理论知识性传授和形式的抽象分析方面,使音乐教育成为悬浮在表层的纯技术操作……在普及教育中,它只能使人们获得有关音乐的种种知识和技巧,而很难得到对音乐深层的鉴赏能力与美感趣味,造成这一状况的关键在于将音乐与文化分离。”近年来,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受到国外友人的欢迎,中国传统音乐的形式在国外的演出受到强烈的欢迎,比如,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歌《茉莉花》在国外的维也纳金色大厅以及悉尼歌剧院等多个地方演出过,很受欢迎。悠扬的旋律,动听的歌声都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文化正逐渐征服着世界,我们要将这种具有自身风格特点的传统音乐发扬光大,让这些传统音乐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有机会和世界音乐相融合,让中国传统的音乐形式能够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让中国的传统音乐能够在国际音乐上占据一定的位置。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深入开展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一些高新技术逐渐的走进课堂教学中来,极大的方便了教学的开展,同时还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来学习,激发学习的兴趣。音乐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同样可以有效的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多媒体能够呈现不同的形式,可以用文字、图形、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制作一些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声音和图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设一种教学情境。传统的音乐教学只能让学生学习理论上的知识,通过简单的乐器学习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具有一定的阻碍。在一些传统乐器的教学中,传统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运用多媒体的形式可以为学生准确的演示,另外多媒体技术的音乐软件还能够满足学生的创作欲望,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作灵感,学生可以将自身一些新奇的想法大胆地表达出来,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比如,学生想要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打造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虽然说传统音乐是需要传承的,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发展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再创作,学生可以利用现在科学技术,将现代音乐形式与传统音乐相结合,改编传统曲目,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形成完整的音乐,经过反复的修改,得到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音乐形式,如果有借鉴价值的话,也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和创作,学生可以自主地利用互联网搜集一些相关的知识,根据自身的想法,查阅相关的音乐资料,进行自由的创作,将传统音乐进行发展,提高音乐教学的实效性。
三、总结
21世纪,全球化已经成为认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全球化的今天,各自都在关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本土化问题也日益引起许多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重视。”总之,在当今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要对传统音乐的教学格外的重视,本着传承和发展的原则学习传统音乐,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让学生能够传承和发扬传统音乐文化。
作者:张香君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传统音乐
一、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专业的艺术家,而是在于通过艺术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高校开设公共艺术课程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性,也是我国高校发展学生美育的重要手段。首先,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逐步朝产业化方向发展,社会对于教育行业的投资越来越大,对于高校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高校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成熟的专业技能,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有一定要求。社会要求高校学生能熟练掌握并运用专业知识;可很好地处理各类业务;能够和谐地与人相处。高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而公共艺术教育是指高校针对非艺术专业学生所实施的普通艺术素质教育,旨在利用艺术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塑造美好心灵,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艺术欣赏水平,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2]。其次,伴随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得到广泛推广,高校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的美育工作。美育是培养人全面个性与性格的重要手段,早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提出视“音乐教育”为教育之本的思想,后席勒将此思想进行进一步发展,于《美育书简》当中提出:“人只有在审美的境界当中才能实现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感性之人经审美状态才能进入道德,成为理性之人;全自然片面性与全立法理性均会限制人的自由,而只有审美状态能使人摆脱限制,回归人性。”[3]由此可见,美育培养人性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美育的核心,要想实现美育育人的目标,就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针对地非艺术类专业学生所设置的,使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之余,还能系统地了解艺术,得到艺术的熏陶,不断完善自身人格,实现自身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传统音乐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传统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载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高校在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当中,将传统音乐引入进去,可有效提高公共艺术教育的效率与效果。第一,传统音乐教育有利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传统音乐的形成离不开我国民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民族的身分,有着相同形式或内容的传统音乐可迅速凝聚民族力量。另,传统音乐记录着我国民族的痛苦与欢乐,寄托了民族的情思与理想,贯穿着我国民族的精神,对于传统音乐的学习,无异于深入了解和体会我国民族的文化与情感,有利激发学生的民族热情,提高学生民族认同感,使学生能关注并致力于民族发展,进而提升我国民族凝聚力。第二,当代社会是一个以精神文化作为重要资源的知识经济社会,人们非常重视自身健康与极具创造力的全面发展,而这要求人们首先能够对自身传统文化进行尊重和保护,深入挖掘自身文化,通过文化的差异性以塑造民族的特征,从而为社会创造力的发展提供动力。传统音乐承载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也是体现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独特之处的重要形式,在公共艺术教育当中引入传统音乐,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从而塑造我国的民族特色,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
三、传统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一)合理安排课程,多元化引入传统音乐
我国传统音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民歌、山歌、小调、信天游、劳动号子、说唱、传统乐器、戏曲等,体现了我国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也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4]。高校在利用传统音乐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当中,应特别注意合理安排课程,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引入传统音乐。首先,高校应注意在实施课堂教育时应引入一些极具民族特色、典型性的,能充分体现我国传统文化内涵、代表我国民族精神的传统音乐,以让学生能通过传统音乐感受我国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其次,高校应适当调整课时。以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虽非常重视音乐教学,但多以西洋音乐为主,西洋音乐所占课时较多,而很少安排传统音乐课程。为此,高校应将课时进行调整,适当增加传统音乐课时,为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创造更多空间与机会,以实现东西方音乐的共同教育,促进东西方文化的共同发展。再次,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有意识地采取类比的方式,将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音乐的认识,从而接近学生与传统音乐间的距离。最后,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手段。在利用传统音乐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当中,高校可适当开展一些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使学生能主动参与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当中。如在完成一些基本课程教学之后,教师可邀请当地的民间艺人来课堂为学生表演,让学生领悟到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可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和欣赏,进一步了解传统音乐的形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传统音乐兴趣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传统音乐兴趣,才能更好地发挥传统音乐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作用。纵观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统音乐的应用现状,学生对传统音乐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其未充分认识到传统音乐的内涵,另一方面在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音乐的宣传,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音乐,感受到传统音乐的丰富内涵,从而对传统音乐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还应让教师适当改善自身教学理念,灵活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包括任务型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角色扮演法、互动式教学法等,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如在对传统音乐进行赏析时,教师即可采取任务型教学法,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赏析任务,自行寻找传统音乐资料,并对于其深入分析,记录自身赏析观点;通过组间讨论汇总小组意见,并于课堂上进行讲解。这样在赏析任务的驱动下,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的了解,同时因需完成相关任务,学生必须自行去寻找各类资料,有利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此外,还要特别重视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实施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热情。
(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创造良好传统音乐学习氛围
音乐源于生活,我国传统音乐主要是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描述,表现了人们的生活情感,其生命源于生活。因此,要想充分利用传统音乐实施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就有必要加强传统音乐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氛围当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可接触性”,为学生学习传统音乐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带领学生在日常生活当中寻找传统音乐,了解传统音乐的形成背景,感受传统音乐世代相传的生命力。如教师可为学生介绍一些当地的传统音乐,并带领学生去寻找这些传统音乐的传承人,让学生看到传统音乐其实就存在于实际生活当中,其不仅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可深入了解并体会我国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有利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融合世界音乐,提升传统音乐的魅力
伴随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现多数高校学生对现代化音乐甚是喜爱,而很少有对传统音乐感兴趣的。传统音乐承载着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中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据相关调查显示,多数高校学生对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感觉“一般”,对于传统音乐教学更是“无感”,甚至有部分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全面认识传统音乐,未充分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谢嘉幸先生曾说:“身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仅要都会学生共享人类音乐,而且还要帮助学生了解中国音乐的特殊方式,寻找音乐中的民族之去的,让学生体验我国人民感受生活与世界的方式,并适当增添学生参与世界事务与生活的意识与个性。”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学不仅要重视本土传统音乐的传授,而且还要关注其与世界音乐的联系,有意识地将其与世界音乐进行融合,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传统音乐的独特之处,提升传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