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2: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财务风险点及表现形式,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财务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因各种内外部因素而引起的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对企业的生存、盈利和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的风险;狭义上的财务风险是指公司利用财务杠杆导致企业普通股收益产生大幅度变懂甚至破产的风险。以下是对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成因分析。
(一)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由于金融市场金融资产的波动、货币政策紧缩以及房地产公司自身筹资结构的不合理等诸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公司筹资困难,财务状况恶化,难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或者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从而影响房地产公司预期投资回报。例如,欧债危机造成的金融市场波动,一些房地产公司采用采用担保形式获取项目贷款,资金链中段,造成公司的财务面临风险,甚至导致公司的生存危机。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投资风险主要包括再投资风险、汇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道德风险、违约风险等。房地产投资具有金额大,时间长的特点,近几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升温,投资房地产开发的规模急剧扩大,若房地产公司不能正确的衡量项目的期望报酬率和期望值标准差而盲目开发,而项目的利润率小于负债率,则会造成财务风险。
3、利率风险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控,从2010年开始明确了首次购房标准,2012年1月和2月,央行连续两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将首套房的优惠利率由7折升至8.5折,同时加强房贷风险防控,对违规房企停止新增贷款等一些列政策给房地产行业带来了行政降温,利率的上调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较大,增加了房地产公司的资金成本,预期收益也就相对减小,加上人们对房地产的投资回归理性,必然导致房地产公司资金不能良性循环,产生财务风险。
(二)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成因
财务风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因此要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财务风险,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
1、外部原因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所处的环境复杂,宏观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的经济政策,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全球经济危机,国家的利率汇率政策变动,都有可能加重企业的成本压力,造成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
2、资本结构不合理
在目前经济形势下,大多数房地产公司存在着资产负债率较高,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企业过分依赖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也就使房地产公司缺乏低于市场风险的能力,在国家实施货币紧缩政策时,就会导致资金链紧张,造成财务风险。
3、缺乏财务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很多房地产公司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不足,比较注重预算管理对成本费用的节约,缺乏系统管理和价值管理的观念,甚至将预算与计划相混淆,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预算执行和监控的力度也不够,也就降低了房地产公司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缺乏现金流量管理
房地产现金流就是通过融资和销售房地产产品而取得的现金流入,在支付购置土地款、工程款、管理费用、偿还借款等款项后的差价。房地产现金流量管理就是企业通过对外融资、存货及应收款项管理等手段,使企业保证正向现金流满足企业正常经营及发展需要,避免现金囤积造成浪费。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对于现金流量的管理的关注较晚,目前还普遍存在着现金流量管理没有与企业战略相吻合,现金流管理缺少全程控制等问题。
二.完善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关于房地产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已经有较多文献进行了研究阐述,本文在此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完善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对筹资风险的防范
1、优化资本结构
企业的负债经营可以带来杠杆效益,但要控制在一定的比例,否则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对于房地产企业,必须要严格控制负债经营规模,合理安排产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例关系,优化资本结构,才能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降低筹资风险。
2、拓展筹资途径的多样性
我国的房地产公司要改变传统的“自有资金+银行贷款“的方法,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推动房地产融资的证券化,一方面可以让金融机构将房地产抵押债权分割为小面值的有价证券,面向公众发售,用筹得的资金再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另一方面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上市发行股票或是根据开发项目委托银行发行住房建设债券,用以筹集资金。另外,还可以利用房地产信托筹集资金,房地产企业基金融资等方式来拓展融资渠道。
(二)对投资风险的防范
1、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房地产项目的种类很多,风险程度也不相同。房地产公司要建立高水平、多学科的开发队伍,对房地产市场加强调研,在项目开发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选择适宜的投资项目类型,避免盲目开发。
2、制定投资组合战略
由于房地产投资具有资金大,收益时间长的特点,为了降低风险,房地产公司可以采用投资组合战略,例如在一项目中开发出不同面积比例的各类型物业以及同一类型物业的不同档次的组合,也可以采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房产的投资组合,来分散投资风险。
3、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的目标就是追求资本利润的最大化,房地产公司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因此完善资本运营机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编制科学的预算不仅是筹集建设资金和金融部门批准贷款的依据,也是确定设计任务书以及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评估中技术经济分析的依据。房地产公司要要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计划,建立完整的资本预算程序,同时加大固定资产循环中的内部控制以及预算的执行和监控力度,从而降低风险。
4、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现金流量管理是资金的流向、流量、流程、结构及效益等过程的管理,分为战略性的管理和战术性的管理。房地产公司要在分析企业战略及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制度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做到企业战略与现金流管理想吻合,切忌盲目扩张。同时,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管理还要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相结合,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突出重点。另外,房地产公司的现金流量管理必须要做好流动性、收益性以及增长性的动态平衡。现金流的战术性管理就要从现金流预算、现金收入管理、现金支付管理以及融资管理等方面做起,来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总结
房地产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面临着经济危机和政策调控的双重压力,完善公司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是房地产公司面临激烈竞争求得长远发展的关键。完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要求房地产公司优化资本结构,拓展筹资途径的多样性,降低筹资风险,同时还要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制定投资组合战略,另外,房地产公司还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和现金流管理,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严红.国有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1(2)
[2]董纯波.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1(25)
[3]关涛.国内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经济研究导报,2008(18)
[4]陈兵.浅析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外资,2010(8)
[5]秘琰.当前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
一、简述财务预警体系
财务预警体系的本质是一种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具备风险监测、风险预报、风险诊断、风险排除等功能,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对保证企业财务安全,维护企业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预警体系是通过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依据所得资料及结果,分析各项财务指标的具体变化情况,及时找出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风险发生概率及具体影响进行预测,并向企业管理人员发出警示;然后企业管理人员可以依据财务预警体系所给出的解决策略及规避方案,将财务风险在第一时间加以有效排除,确保企业财务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进而为企业经营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
对出版企业当前整体的经营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众多因素的影响下,出版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问题是尤为严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出版企业投资环节出现的财务风险类型,主要是由三种原因造成的。第一,投资项目无法按期投产,或投资效益较低,难以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出现经营亏算现象;第二,投资效益低于投资成本,无法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第三,投资效益超出投资成本,但是却达不到企业平均资金成本。[1]这些现象都会引发出版企业投资风险问题。
(二)盈利?L险
出版企业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各项经营活动获取相应的经济利润,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确保企业资金链条的完整性,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资金保障。但是,消费者实际消费需求的不同,以及新媒体所造成的冲击,都对出版企业的盈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获取经济利润的时间及数额,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都无法持续实现保值增值,造成出版企业盈利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是出版企业财务风险主要类型之一,是因无法按时收回债权,难以获得预期的销售效益而引发的风险问题。出版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通过赊销的方式,来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以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虽然对企业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也带来了资金回收风险问题。一方面,出版企业风险意识薄弱,没有对客户的还款能力、信誉度等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也没有制定多样化的针对性信用政策,一些经济实力较弱、信誉度较低的客户,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偿还赊账资金。[2]另一方面,出版企业缺乏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以销售数量对员工业绩进行评定,而忽视了销售质量,部分员工责任意识不强,为了增加自己的业绩,盲目与客户签订订单,采取长期赊销,使得出版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回收风险。
(四)存货风险
存货风险也是出版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出版企业的存货风险主要表现为纸张原材料存货风险,以及图书产品存货风险,由于图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图书滞销时,容易形成大量的存货,不仅本身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还会增加保管费,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使得企业资金变得相对紧张;遇到畅销书时,如果存货准备不足就会延迟交货或无力交货,都会造成存货风险,影响其他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图书属于文化产品,具有较强的时效性,销售期限缩短,并伴有出版物损坏、过期、作废、贬值等风险容易引发财务风险问题。
三、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方法
为规避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以促进出版企业的稳定、长远发展,可以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来加强风险管控力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一)指标选取及指标值的确定
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时,应着眼于出版企业自身特点,科学选取财务指标,一般情况下,需要从运营能力、应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四方面进行考虑的,四项指标对企业经营及发展的具体影响不同,需对权重进行合理分配。然后将各项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去掉,将剩余数值的平均数作为指标标准值,并将所选指标分为极大型变量、稳定型变量和极小型变量三种,分别确定每个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
(二)正确划分功效系数及预警区间
功效系统和预警区间的划分分三步完成。第一,依据不同公式对三种财务指标类型的单项功效系数进行计算。第二,在得到每一类财务指标的功效系数后,根据其所占权重将其进行综合分析,所得综合功效系数即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功效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综合功效系数=∑单项功效系数×综合权数。
第三,在得到综合功效系数后,便可以根据其具体数值,正确划分预警区间,当综合功效系数落在不同的预警区间时,便能够准确反映出财务风险可能性大小,并做出相对反应。[3]
(三)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策略
信息化管理是降低出版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方式,将其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结合使用,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目前,出版企业一般都采用现代化的ERP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编、印、发一体化管理。出版企业应根据财务风险管控需求,结合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特点,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等加以科学应用,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获取相关信息提供技术支撑。同时,还需要组建一支专业团队,负责操作信息管理系统,完成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等各项工作,辅助、服务于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提高其工作性能及智能化程度。
四、结语
【关键词】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措施,解析
作为企业资金管理重要的方式,财务会计对企业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对财务会计风险的管理也一直是企业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而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现代管理体制的不足,导致大多数企业不能拥有一个优秀的财务会计风险管理体系,这种情况致使企业会计人员不能确保自身的廉洁。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必须要了解财务会计风险并找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提出其解决办法。
一、财务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市场环境的相对多元化导致企业财务会计风险衍生出了诸多方面的内容。此时,企业须对财务会计风险的表现形式有较为准确的认识,方可强化对其的管理。
(一)财务人员道德风险。由于财务会计工作敏感而复杂的特点,如果财务人员发生、不按正常操作等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财务会计信息必然因此失真。由此导致的财务会计风险将会影响到企业管理层的决策。
(二)技术风险。技术风险一般由业务操作失误、决策支持不当等风险组成,而这些风险不仅会影响企业战略决策,还会导致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由此会对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很大程度的阻碍。由于技术风险是因为很多原因而形成的,所以其造成的后果也是多种多样的。
(三)内控环境风险。企业开展财务会计风险的主要奠基石是企业的内控环境,它对财务会计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其出现不明确的权责划分以及不准确的责任落实,就会造成企业财务会计风险。
二、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风险的识别不到位。作为企业在风险控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风险识别将过去与未来的识别手段完美组合,更采用了对应的工具进行辅助,完全保证了系统化的企业风险识别并合理配置了资源。大大提高了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及反应速度。但是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对风险识别并不到位,不仅出现权责不明确、风险识别的标准严重缺失等现象,而且在风险识别的活动上更是缺乏整体性并且存在识别的盲区。
(二)内部控制机制存在问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方法和制度就是内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必须在企业拥有全面的公司治理结构前提下建立。而大多数企业却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因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相对浅显,在很大程度上缺乏自我约束能力,未能准确认识企业内控同发展、风险之间存在的关联,单单重视眼前的利益却忽略风险管理与防范,违规违纪等现象也就因此增加了发生的频率;内部控制落实的程度较为缺乏,过于体现形式方面,缺乏健全的制度,不满足现在企业在发展与风险控制方面的要求。
(三)风险管理目标不明确。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必须通过监管目标、战略目标、报告目标以及经营目标的绝对明确来对业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达成监管的机能。并且这些目标也成为了企业完险管理体系的重点。当前大多数企业虽然对这四项目标相对的明确,但四项目标欠缺协调性,尤其是各种经验目标与战略目标之间的统筹性严重缺乏,由此报告的有效性及准确性就不能得到确保。
三、加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创建风险预警系统。风险识别是财务会计风险管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如果不有效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就会面临风险的危害。企业必须对自身整体运行的状况进行探询和分析,挖掘财务会计流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找出风险项。企业须创建自身的风险预警系统并设置合理的预警圭臬及完整的风险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可以运用经验判断是否可以接受该风险的方法,即定性评价法。
(二)完善内部控制。企业必须实行一定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来加强和规范财务会计管理的效率以及会计人员的操作行为。也是企业为保障其资产相对安全而采用的制度与方法。因此在设计企业内部控制的时候,要求其在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及漏洞时能够给予改正,并且需要保证该控制制度和企业实际的情况相吻合,有绝对的可行性,这样才能良好地执行和落实。内部控制的制度是由风险评估过程、控制活动以及控制环境等几个要素组成的一系列连贯的控制活动,所以企业要从各要素着手,在所建立的内控结构不违背我国法律及国情的前提下确保内部控制的稳定进行。
(三)建立严格的惩罚制度。想要最大化地规避财务会计风险、更好地进行财务会计风险管理,还需要对伪造会计信息的财务会计人员及企业进行严格的惩罚。近年来,我国越来越严重的财务信息造假情况与相对较轻的惩罚措施及力度产生矛盾,致使制造财务虚假信息情况愈演愈烈。因此,必须全面加强会计管理体制的相关改革,并深度强化注册会计师人员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质量,对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发现,继而采用相关法律对其严厉惩处。
结束语: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各企业竞争激烈,市场情况风起云涌,风险每时每刻都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怎样防范和解决风险在每一个企业都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着企业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重中之重,对其风险管理的加强能够保证企业预计经济利益的实现。由于风险是必然的,不可能将其完全消除,因此财务会计部门更有必要清楚风险的表现形式及特征,才能有力地对其加以管理,创建风险管理体制,力求将风险最小化,帮助企业稳定向前发展。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解析能够为财务会计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慧芳.财政风险管理视角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
[2]周鹏燕.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研究[D].长江大学,2013.
一、财务政策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财务政策一般指财务主体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企业理财目标的指针。财务政策因具有国家和企业两个不同的主体而产生两种不同的目标取向和表现形式:
(一)就国家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国家以财务规则、制度等形式对企业财务方面所作的规范,它是一种强制执行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一种配合,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和限制。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资本金的来源形式和管理的规定、现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的规定、成本开支范围和标准的规定、利润及其分配政策的规定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主要是《企业财务规则》和各行业的财务制度。
(二)就企业主体而言,财务政策是企业在国家财务政策的指导下,根据企业的总体目标和现实要求所制定或选择的一套自主的理财行动指南,它是一种自主选择性的财务政策。其基本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政策,调整企业财务活动和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力求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支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灵活的内部财务制度。
在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无独立自主经营权,企业财务行为只能是一种被动行为,财务政策也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强制执行性财务政策,供企业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导致企业“无财可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特别是具有法人地位的财务主体的确立,企业财务行为成为一种积极的、主动行为,自主选择性财务政策成为理财人员自主理财的外在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公司财务政策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实现整个企业经营政策和财务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规范和优化公司理财行为,提高企业理财效率的重要基础。
二、当前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原有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加剧了股东、经营者和员工之间的利益冲突。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它使传统的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资源配置结构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而我们现有的产权理论和制度仍然维护“业主产权论”,忽视了人力资本对公司发展的重大作用。事实上,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创造、接受、利用、加工信息和掌握知识技术的员工在企业财富的创造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在传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现代企业已不再仅仅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问题,现代企业实际上是财务资本与知识资本这两种资本及其所有权之间的“复合契约”,是“利益相关者”的产权合作。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的产权理论及制度只注重有形资产和投入资本的配置,忽视知识资本的有效配置,只注重出资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排斥智力劳动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对企业的剩余分配权,从而,会加剧所有者(股东)、经营者和员工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人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应该以谁的利益最大化为企业的理财目标。
2、风险理财已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问题。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风险:(1)由于经济活动的网络化、虚拟化,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将会大大加快,倘若企业内部和外部对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或者企业当局不能及时有效地选择利用内部和外部信息,会加大企业的决策风险;(2)由于知识积累和革新的速度加快,倘若企业及其员工不能及时作出反应那就不能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进一步加大企业的风险;(3)高新技术的发展,使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这不仅加大了存货风险,而且加大了产品设计、开发风险;(4)由于“媒体空间”的无限扩展以及“网上银行”和“电子货币”的运用,使得国际间的资本流动加快,由此使货市风险进一步加剧;(5)在追求高收益驱动下,企业将大量资金投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无形资产上,使投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有效防范、抵御各种风险及危机,使企业更好追求创新与发展已是财务管理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3、现有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投资决策需要。传统工业经济时代,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厂房、机器资金等有形资产;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计算机软件、人才素质、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比重将大大提高。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最重要的投资对象。但现今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内容对无形资产涉及较少,在现实财务管理活动中,许多企业往往低估无形资产价值,不善于利用无形资产进行资本运营。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内容已不适应知识经济时资决策的需要。
4、现有的财务机构设置与财务人员素质严重妨碍着信息化、知识化理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应是管理层次及中间管理人员少,并具有灵敏、高效、快速的特征,我国现有企业财务机构的设置大多数是金字塔型,中间层次多、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和灵活性;财务管理人员的理财观念滞后、理财知识欠缺、理财方法落后,习惯地一切听从领导,缺乏掌握知识的主动性,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一切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相去甚远,严重妨碍了信息化、知识化理财的进程。
三、财务风险的预测和衡量
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1)筹资风险,指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
(2)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3)现金流量风险,指企业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在时间上不一致所形成的风险。
(4)外汇风险,指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企业外汇业务成果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经济风险、交易风险和换算风险。经济风险是指未预料到的外汇市场汇率变动,使企业外汇业务受到的影响。交易风险是指企业进行外币业务时,由于交易发生日和结算日汇率不一致,使企业可能受到的损失。换算风险是指企业将以外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折算为一某一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时,由于汇率变动而对会计报表造成的影响。
正确了解财务风险的来源和种类是进行财务风险预测和衡量的前提。在此基础上,企业应建立财务信息网络,保证及时获得数量多、质量高的财务信息,为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风险预测创造条件。企业收集和整理有关预测风险的资料,包括企业内部的财务信息和生产技术资料、计划和统计资料,企业对部的市场信息资料和同行业中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情况的资料。
在初步预测的基础上,可以借助简化模型来衡量财务风险,即计算有风险情况下的期望收益。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情况的分析判断和数据的整理计算结合起来。由于风险和概率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常借助概率统计方法来衡量风险程度。先分析各种可能出现情况的概率和可能获得的收益或付出的成本,计算收益或成本的期望值、方差和标准差,最后根据变异系数判断风险程度。还可以运用敏感性分析来测定各风险影响因素的作用范围,尤其在投资风险的预测中,常通过测定每年现金流入额、投资回收期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的敏感性,选择投资项目,以降低风险。
四、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
1、制定严格的控制计划,降低风险。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分散风险的首选方法。多元化经营,是指一家企业同时介入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产业部门,生产经营若干类无关联的产品,在若干个基本互无关联的市场上与相应的对手展开竞争。多元化经营分散风险的理论依据在于:从概率统计原理来看,不同产品的利润率是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经营多种产业多种产品在时间、空间、利润上相互补充抵消,可以减少企业利润风险。企业在突出主业的前提条件下,可以结合自身的人力、财力与技术研制和开发能力,适度涉足多元化经营和多元化投资,分散财务风险。
2、风险转移法,包括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
非保险转移是指将某种特定的风险转移给专门机构或部门,如将产品卖给商业部门,将一些特点的业务交给具有丰富经验技能、拥有专门人员和设备的专业公司去完成等。保险转移即企业就某项风险向保险公司投保,交纳保险费。
3、自保风险,就是企业自身来承担风险。
企业预先提留风险补偿基金,实行分期摊销。目前,我国要求上市公司提取应收帐款坏帐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金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金,正是上市公司防范风险、稳健经营的重要措施。在财务活动过程中,有些风险能够在计划阶段进行预测控制的,可以将实际状况与计划状况相比较,分析控制效果。有些风险是突发、未能预测到的,应查明风险的来源及性质,测算损失、力求找出最优方法来控制或削弱风险。
摘 要 如何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防范,是风险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特征、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路径及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效应。
关键词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 特征 路径 效应
企业财务风险是在企业筹措资金、使用资金等一系列活动过程中产生和扩大的,并且具有很强的传导性。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存在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仅指企业全部资本中,由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所引致的风险,这一风险可以通过调整企业的资本结构加以控制,一般指企业筹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而广义的财务风险本质上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受企业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的效率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企业的实际经营成果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是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系统中的风险源所释放的财务风险,依托于一定的载体,经由一定的路径或渠道,传导和蔓延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业务功能节点和业务流程,甚至整个利益链企业网络,从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偏离预期目标而遭受损失的过程。笔者通过分析企业财务传导的风险特征,论述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路径及企业财务风险传导效应。
一、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风险特征
由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多元化和复杂化,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日益复杂。若以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基础,对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进行细分,财务风险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不同的形式:
(一)资金筹集风险
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情况下,不同筹资渠道、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难度、筹资成本以及各种筹资方式所筹资金的弹性大小、功能宽窄、资本结构的合理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筹资数量、时机以及资本结构目标,从而使企业面临风险。资金筹集风险突出地表现为筹资数量不当风险、筹资时机不当风险以及资本结构恶化风险。
(二)资金使用风险
在资金数量一定的情况下,企业的任务是合理配置有限的资金资源,尽量管好用好资金资源,充分发挥其作用,以提高企业的收益。资金使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现有资金的配置;二是内部投资;三是对外投资。由于企业财务活动环境、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企业在运用资金过程中也存在着风险。
(三)资金回收风险
回收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资金不断循环周转的至关重要的一环。以资金回收为载体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情况:结算资金回收风险;投资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外汇风险;对外担保风险。
(四)资金分配风险
资金分配主要表现为税后利润在投资者和企业留用之间的划分。不同的分配指导思想会导致不同的分配结果。就风险而言,主要体现在分配后形成的新的资本结构方面。
二、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路径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在财务关系网络中是普遍存在的。可将企业财务风险传导分为以下层次:第一,企业内部层次的风险传导,如筹资、投资、营运、利润分配环节间的财务风险传导。第二,企业供应链层次的风险传导,如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客户之间的风险传导。第三,企业外部层次的间接的风险传导,即具有间接利益关系的企业间的风险传导。如企业与客户的客户、供应商的供应商之间的风险传导。据此,将财务风险传导路径具体细分为:
(一)部门间直接的风险传导
企业各部门之间紧密的业务联系可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但由于各自受利益驱动或联系不紧密,导致信息不畅通,可能会使一个部门产生的风险传导到另一个部门。如筹资环节与营运环节就有着直接联系,如果发生筹资风险,自然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生产要素,产生营运风险。
(二) 部门间间接的风险传导
部门之间也存在间接关系,会使一个部门的风险经由一定路径传导到另一个部门。如筹资环节与利润分配环节看似没有直接联系,但筹资风险直接导致营运风险,而营运风险又导致利润分配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与外部企业间直接的风险传导
财务风险传导体系中,以某个企业为研究对象(本文将它称为核心企业),其与外部系统会发生直接利益关系,如企业与其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的关系。两个系统中,其中一个系统产生的风险会通过物流、信息流或资金流传导到另一个系统,使另一个系统产生风险。
(四)企业与外部企业间间接的风险传导
经济运作的宏观体系中,企业不仅与直接财务关系发生者(如直接供应商和客户)产生财务风险的传导,而且可能将财务风险传导至供应商的供应商、客户的客户。
(五)外部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
企业财务风险传导体系中,核心企业以外的企业(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之间也会产生财务风险的传导。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传导效应
(一)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认为,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而巨大的连锁反应,如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以引起龙卷风。财务风险传导的蝴蝶效应说明:企业理财微系统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和疏导,将会引起整个财务关系网络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如信用销售增加企业的应收账款,是企业经营中司空见惯的理财行为,若对此管理不善,由此造成的财务风险传导将会产生蝴蝶效应,导致整个复杂系统受损。
(二)多米诺骨牌效应
该效应就是损失控制应重视人为因素管理,以杜绝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不安全行为。大量财务风险传导事件的发生,都源于人或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基于传导的企业财务风险预控体系中,同样要重视人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基于财务风险传导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断绝财务风险传导路径中的一个财务关系,就不会使财务风险继续传导下去。
(三)耦合效应
耦合,物理学上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耦合效应,是指两个子系统通过中介环节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产生既有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又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而产生增力的现象。在企业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由于财务关系网络中各节点企业或理财环节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相互产生影响,从而导致各节点在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最终使财务风险的性质和强度在传导过程可能会发生改变。所以,根据财务风险传导的最终风险强度是否可以改变,可将财务风险传导耦合效应分为纯耦合效应、弱耦合效应和强耦合效应。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纯耦合效应,企业财务风险流量和强度在传导过程中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或者只在一个微小的区间波动。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强耦合效应。授险源风险在传导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财务风险的正耦合效应使得财务风险通过传导路径产生逐级放大效应。当耦合效应达到一定阈值时,授险源风险的性质和强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相反,如果风险传导产生的是1+1<2的效应,则为弱耦合效应。在财务风险传导过程中,如果及早发现财务风险可能发生传导,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切断财务风险传导的路径,授险源风险的强度就会逐渐减弱,呈现财务风险传导的弱耦合效应。
(四)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告诉我们,财务风险的控制环境具有强烈的诱导性和示范作用,只要存在第一扇无人管理的“破窗”,这扇破窗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迫于竞争的压力,企业会以信用(赊销)方式扩大它的销售额以占领更大的市场。假如一个企业有多个直接的客户,当其中一个客户到期不归还货款时,如果企业出于种种原因没去制止这个客户的行为,给其他的客户造成的心理暗示就是该企业的应付账款可以不急于去还,而且由此造成的“破窗”成本很低,其他客户就会一个个模仿“破窗”行为,给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增大形成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如果这些应收账款最终都成为坏账,该企业就会发生资金短缺,产生筹资风险或利润分配风险,而且会由于资金短缺影响到自己的供货商,形成财务风险的传导。作为特殊的企业形态,金融企业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具有明显的破窗效应。银行贷款业务中的破窗效应是因为某些银行不断给违规贷款者提供资金,这些企业可以不考虑还款问题而坐收其利。在某种心理暗示下,后来违规贷款者不断涌入,直到把银行掏空。
参考文献:
[1]马丽,张光明.供应链风险预警管理研究.价值工程.2008(02).
【关键词】财务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筹资;投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0011-01
一、 财务管理风险的含义
在公司中,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财务管理是公司降低成本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财务管理的原价,组织公司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旨在增加公司价值。
财务管理风险是指公司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无法控制的因素,例如政治因素、法律因素、利率因素、市场竞争因素等,使公司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与预期的经营目标发生偏差,从而造成公司利润降低或减少取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公司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
二、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财产保险公司主营负债业务,管理风险因素,要从其自身特点出发进行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在资金的组成上,负债占大多数,现金流不足。负债和成本制约公司的利润并影响风险的大小。因此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效率的资金运营模式和充分发挥财务的杠杆作用可以更好的预防公司的财务风险。
从财产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出发,在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各个方面管理控制风险,具体到财务保险公司主要是开发新保险产品、拓展业务、受理赔付、资产保值增值、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吸引优质客户群资源等环节进行风险控制。
三、构成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的原因探析
现阶段我国财务保险公司的竞争还停留在价格竞争阶段,承保费率低而运营成本高,这种粗放型的经营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风险,亟需在资产的购置,资本的融通和经营中现金流量,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中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化解风险。
(一)筹资结构不合理必然造成财务管理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资金融通的结构多元化,可以出售股票、债券,还可以吸收外资。如果公司从自身的营业状况出发,选择了正确的融资方式,就会减少公司的融资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反之,如果公司在融资策略上偏好风险高的方式,一旦不确定因素干扰融资效果,就会影响公司的平稳健康发展,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二)投资失误也是造成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
财产保险公司要在尽可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使用资金,以此来保障相关方的利益。在资金的增值保值方面, 财产保险公司也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在投资中也要实行差异化策略,不仔细评估投资产品的收益率和风险而盲目投资,极易造成投资失误。为了获得最高的收益,在投资中一般会进行调研评估等,如果出现盲目扩张、追求高速度等非理性投资,就会减少投资收益,引发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承保和理赔漏洞会导致严重的财务管理风险
财产保险公司主要进行承保和理赔活动,其中保费的计算及收取,理赔金额的界定和发放是否合理也是引发公司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产保险公司面临着着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需要根据不同层级风险的客户,制定最优的定价策略来减少成本,增加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效的控制公司的主要风险可以降低财务保险公司的风险概率。
(四)制度不健全,执行不严格也是产生财务管理风险的重要原因
公司的内部制度设计不完善,存在很大的漏洞,比如现金流没有高效利用,不同职能部门权力交叉,没有建立科学清晰的财务制度等,都会增加公司的财务管理风险。公司财务信息不透明容易诱发高风险的资金运转,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需要严格的执行才能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降低公司成本。执行要想达到好的效果需要监督管理机制的配合,一旦有违规行为的发生要执行严格的惩处。
四、 财产保险公司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对策研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面对国际化竞争财产保险公司生存发展环境日益严峻,其财务管理对公司的长远经营发展具有更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的管理风险因素,财产保险公司要根据自身特点积极应对财务管理风险。
(一)筹资风险控制
融资时要在最小花公司成本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处理公司的委托问题,加强对公司现金流的控制,加强资金的统筹规划,在综合考虑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支付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利息,减少筹资的风险。
(二)投资风险控制
财务管理公司要预防公司规模扩张、现金流短缺、合理定价问题所带来的风险。要合理配置资金在不同理财产品中的构成比例,差异化投资来分散风险,理性对待不同投资品的风险和收益,选择正确的投资方向。同时要保留部分现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营周转所需。要坚持稳健投资经营的理念,在投资策略的选择上要慎重。
(三)承保和理赔环节的风险控制
在承保和理赔环节,财务保险公司要做好保险产品的定价策略,采用集约型的科学定价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在业务选择上要增强风险意识,推出有自身特色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产品,提高自身的议价能力,吸引更优质的客户。同时要不断更新公司业务,及时停止盈利少的业务,把公司的主要资源放在高盈利的部门中。
(四)强化制度建设,增强风险管理手段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公司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公司的奖励制度,制定更能激发员工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政策来加强资金管理。只有在制度上对权利、责任进行明确的界定,才能保证公司高效运行。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在应对财务风险时明确责任,更好的防范和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9日
一、中小企业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中小企业,又称中小型企业或中小企,它是与所处行业的大企业相比人员规模、资产规模与经营规模都比较小的经济单位。此类企业通常可由单个人或少数人提供资金组成,其雇佣人数与营业额皆不大,因此在经营上多半是由业主直接管理,受外界干涉较少。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缺陷
1、融资困难,人才缺乏。(1)融资困难。银行信贷责任制的阻碍;企业自身制度不完善影响银行信用度;企业融资体系的缺陷导致有效资金供给不足。(2)人才缺乏。大部分中小企业难以提供高薪、高福利来吸引人才,也无力培养人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2、科技创新活跃,但制约因素较多。目前中小企业包揽了我国60%以上专利发明、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但在创新方面却存在很多制约因素,获取信息、技术、人才、资金和市场等方面的能力较弱。而且研究开发经费严重不足,难以聘用高素质的研发人员。
3、组织结构不合理,分工协作程度低。(1)大、中、小企业间的组织联系松散,企业间协作程度较低;(2)大企业对小企业的挤压;(3)中小企业之间的重复建设,产品结构雷同。
4、管理方式落后,信息化水平低。(1)管理方式落后。许多中小企业沿袭家族式管理方法,缺乏管理团队,尽管生产规模扩大了,但是仍然如创业初期那样,老板事必躬亲;(2)信息化水平低。在信息化时代下,管理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投入不多。
5、营销渠道不畅,产品市场占有率低。(1)缺乏现代营销理念。在目前的经济过剩时期,许多中小企业忽略了消费者的角度,缺乏根据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去设计、包装产品等现代营销理念,而只是拿着自己已有的产品去应付消费者;(2)缺乏营销能力,产品知名度低。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难以承受广告宣传、市场促销等营销手段的大量投入,导致企业产品缺乏知名度和竞争力,企业发展受限;(3)存在营销渠道的冲突:分销商之间有关恶性价格竞争等的冲突;制造商与其下游渠道成员之间的冲突;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冲突,如消费者或用户投诉商家等。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一)财务风险概念。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处理相关财务事务过程中,由于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出现内部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与预期规划偏离的状况,导致企业在某段时期内出现偿债能力丧失等财务状况不按计划进行的风险。
(二)财务风险具体内容
1、筹资风险。企业因借入资金,使得其财务成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企业筹集资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效益。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选择筹资,无形中增加了按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负担。企业资金利润率和借款利息率均不确定,使得出现偏差。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都会造成企业决策失误、管理失当,使得筹集资金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资金供求变化、获利能力等,均会对企业筹资风险造成影响。
2、投资风险。投资风险指的是企业投资的预期收益不确定。投资风险主要是因为企业的决策失误造成的,由于资金转化时间有差别,金额有差别,使得资金回收有风险。当企业进行产品销售后,经历了存货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等环节,企业资金回收风险体现在内因和外因方面,只有合理控制,才能减少资金回收风险。
3、收益分配风险。收益分配会给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带来影响,收益分配是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分为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留存收益用于扩大企业规模,企业快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如果利润过高,会影响到企业的股票价值。
(三)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形式
1、通过财务杠杆系数表现。与财务风险息息相关的就是债务资本比率,债务资本比率高,财务风险就大;反之,财务风险就会变小。根据财务杠杆系数的计算公式DFL=EBIT/[EBIT-I-PD/(1-T)],可以计算出企业各年的财务杠杆系数以做对比,由此可见企业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减变动。换言之,在资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增长,无疑增强了盈利能力,说明固定性的筹资利息成本对净收益的冲击减少,由此产生的财务杠杆系数下降,也就是财务风险下降。
2、通过偿债能力表现。根据企业各年资产负债表中的数据分析企业通过偿债能力表现出的财务风险,通过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计算各年的现金比率并与该年的行业标准值比较,从而突出某年的财务危机给企业在短时间内造成的影响。在速动资产中,可以直接偿债的资产就是流动性最强的现金资产,所以若在企业远低于标准值的情况下能说明的就是企业可以直接用于偿债的资产对公司的偿债保证较差。
3、通过盈利能力表现。(1)通过计算分析企业各年的销售净利率,若销售净利率增长,则净利润会大幅度减少,且企业的盈利能力会大幅度减弱;(2)通过计算企业的销售毛利率,并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销售毛利率比较,从而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是否下降和成本是否增加。
4、通过营运能力表现。(1)看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可通过资产周转天数推导出,总资产周转天数表明总资产周转一次需要的时间,即总资产转成现金平均需要的时间,总资产周转越慢,企业销售能力越弱;(2)看存货周转率指标,它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会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存货占用比率越低,其流动性越强,周转速度越快。相反若存货占用比率越高,说明存货转换现金或者是应收账款的速度越慢,从而会减弱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四)财务风险的成因
1、市场大环境的多变复杂性。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无法操控改变且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预测,中小企业本身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储备较弱,市场地位较危险,市场的发展变动会对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措施不力、预见性差和反应迟缓的弊病便会显示出来。
2、风险信息的不对称性与不完整性。中小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占有量具有片面性、不完整性等特点,对于信息发展的趋势不能达到与市场对称的水平,在连锁型企业和新建立企业中尤其明显,有的企业存在层层的委托关系,委托人员所掌握的信息量远不能与者所掌握的信息量同步,信息掌握的弊端致使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缺乏了解,导致对风险信息的掌握不完整性和不对称性。
3、经营方式多元化增加企业财务风险。专业化方向发展与多元化方向发展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两个基本方向,多元化发展战略可提高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但是企业如果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进行业务扩张,会使其遭受更多的市场风险,而且多元发展中的每个项目未必都能达到较好的经营效果,相关管理人员会因缺乏市场信息而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加大。
4、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中小企业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缺陷有重大关联。比较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尚未明确建立,财务管理活动缺乏成本控制意识与能力,财务控制方面经常出现投资决策失控的局面,财务报告处理披露制度未完善,财务管理各个环节运行效率低下,对各项财务报表缺乏正确及时的审核,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审计机制不健全,未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预测评估,当企业财务管理受到严重冲击时才意识到财务风险的存在,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中小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一)加强对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以防止现金短缺,在应收账款管理中运用账龄分析法,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防止坏账损失。
(二)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科学、严密、操作性较强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加大对企业内部账务的审计力度以及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力度,对企业财务实施严格的控制,保证企业资金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管理资金层面的风险发生率。
(三)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强化人才培训机制。中小企业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对优秀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福利,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强化人才培训机制,对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系统培训,提高职工各方面的能力。
(四)合理调整中小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中小企业财务结构,调整企业负债比例。立足于自身经营环境的变化,对资本、负债等进行结构性调整。寻找一条实现资本结构良性循环的道路来研究资本结构问题,从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出发,以高效益和适当的风险为立足点,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合理的动态组合,实现新的合理的资本结构。
(五)强化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规避制度。聘用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员,分析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从中看出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对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积极的宣传,加强对财务风险规避问题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财务工作者应高度关注企业财务的安全,加大财务风险意识,认真分析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变化,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数据的真实,并明确各种内部财务关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分工,权责分明。
主要参考文献:
[1]赵姝颖,曾梅.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N].科技创新导报,2014.11.
[2]余仁田,李玲.我国中小企业的特征及其发展策略[N].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1.
[3]刘永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
[4]刘海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与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4.12.
[5]郭晓红.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商业现代化,2012.24.
[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3.
[7]汤谷良.公司财务管理案例评析[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8]曹伟忠.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J].现代经济,2009.2.
[9]胡蕾.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财政监督,2013.32.
[10]朱建堂.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战略[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Key words: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treatment;security company;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66-03
0 引言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指公司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账务管理出现偏差,致使公司存在遭受经济损失的风险[1]。自深圳特区证券公司开始试办以来,我国证券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金融市场上一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证券行业加大力度进行业务创新及转型,在监管层放松管制和鼓励创新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证券行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证券市场获得了迅速发展。证券行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宽,产品类型日益丰富,资产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证券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观念冲击、市场冲击、业务冲击、人才冲击和技术冲击,证券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整个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快速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证券公司面临着诸多财务风险,比如净资本规模较小,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收入结构不均衡,业务同质化严重,公司业绩很容易受股市行情影响等等。如果公司没有有效的识别财务风险并且采取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那么将极其不利于证券公司的健康规范发展。随着市场的透明化、信息化、监管手段的完善化及法规化、证券市场的国际化,证券公司必须积极应对证券行业的发展要求,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面对来自各方的危机。财务风险是一种很重要的不容忽视的风险,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风险管理基础,因此,如何规避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成为公司加强管理核心问题之一。
1 研究综述
在发达资本市场,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已趋于成熟。我国作为新兴的资本市场,证券市场的发育还不是很成熟,在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尚处在理论探讨与经验借鉴的阶段。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研究开始重点关注于证券公司的风险管理。刘恩禄、汤谷良(1989)第一次系统论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原因,探讨了企业该如何管理财务风险[2]。
一些学者对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表现形式和特征等进行了相关研究。毕秋香等(2002)按照证券公司的风险来源以及风险的特征,将证券公司所面临的全部风险划分为五大类,即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并且针对每一个风险的具体成因进行了归纳[3]。曾嵘(2006)根据证券公司的不同业务类型将风险主要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证券经纪业务风险、承销业务风险、自营业务风险和其他业务风险,同时具体研究了每项业务具体面临的各种风险,例如对于证券经纪业务风险而言,又可将其分为经营风险、操作风险、业务拓展风险和IT技术风险等[4]。
部分研究主要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的角度研究其风险控制。陈共炎(2005)从会计控制的角度研究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问题。他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公司会计制度演进的状况,然后总结了影响我国证券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并结合一些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应当通过建立集中管理的财务制度提升证券公司会计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以充分发挥会计在风险控制中的作用[5]。冯玉明(2006)通过对上市公司2008年财务数据的实证分析,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6]。王学峰(2007)结合内部控制的国际惯例和中国证券公司的实际情况,从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成要素及控制目标、控制主体及层级、控制客体与范围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我国证券公司构建了较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7]。张玺(2013)针对我国证券公司存在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加强行业信用评级制度管理、建立健全证券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8]。段丽巧(2013)分析了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从财务内部控制环境、财务管理职务配置的优化等方面提出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9]。
一些学者重点关注了证券公司财务风险,并对其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切实可用的风险管理办法。许明波(2005)通过分析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和财务风险,设计了全面、系统、逻辑一致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指标框架及风险动态监测框架[10]。孟祥霞(2007)从理论研究角度出发,认为应注重基础理论,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研究,强化财务风险文化、风险管理教育和财务风险管理责任观[11]。俞邵峰(2013)对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界定与特征以及证券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展开分析与探讨,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加强证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管理的有效举措与建议[12]。
但是,相对于其他大多数企业而言,证券公司的数据很难获取,尤其是财务方面的数据,更是缺乏,这给证券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带来较大困难。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而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是财务管理风险的基础,决定了证券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尤其是一些证券公司希望通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方式进行融资,更是要保证财务与会计处理的真实行与合规性。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结果可以为我国证券公司的财务与会计处理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2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现状
国内关于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研究比较细致,涵盖了财务印鉴管理、发票管理、银行存款管理、涉税、会计档案管理和实物资产管理七个方面,落实到了实务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上面,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解决方案,这对于证券公司日常账务处理有非常大的借鉴意义。
但是国内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风险研究缺乏理论指导。研究内容都是从微观层面着手,以上研究问题虽然较为全面,但是并不能涵盖财务与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多从实际问题出发, 并不能对整个证券行业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其次,研究缺乏普遍性。国内的研究多从某一个证券公司的角度出发,分析该公司存在的问题,所以研究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这样虽然各个公司能够处理好自身问题,但是该公司的经验不能对其他公司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研究缺乏共性。
再次,缺乏全面的风险控制体系。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风险并没有一个全面的控制体系,导致在财务与会计的日常处理中通常是出现了问题才能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将会把证券公司置于一个风险较大的环境中,风险控制十分被动。
3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
3.1 我国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识别和应对思路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针对上述研究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研究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的理论基础。应当跳出微观层面的研究,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了解证券行业的财务风险,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支撑,对于现有问题及未知问题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
第二,总结研究证券公司面临的风险问题的共性。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财务人员缺乏风险意识,未严格执行公司财务管理制度,公司内部财务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原因具有普遍性,研究应当针对整个证券行业,并非某个证券公司的某些财务与会计风险问题。因此,应当总结风险问题的共性,结合理论基础,形成一些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风险控制对策。
3.2 风险识别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对我国几个规模和市场影响力较大的证券公司及其营业部进行走访调查,总结出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日常处理主要风险如表1所示。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实准确的财务信息才是管理层决策的有力支持和有效依据,才能够满足外部客户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内部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机制是保证证券公司成长的关键。
本文通过总结分析国内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发现证券公司财务与会计处理普遍存在七种一级风险:财务印鉴管理风险、发票管理风险、银行存款风险、涉税风险、会计档案管理风险、实物资产管理风险和经纪人账务处理风险。上述风险分别对应若干个二级风险,并针对各个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4.2 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 乡镇企业 机制和控制
现代乡镇企业的发展大大的带动了农村经济产业化到的发展趋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动力,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和其它的企业一样面临着很多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就使其突出的问题之一。面对着如此严峻的形式,我们必须要对此问题高度的重视,结合当前的趋势采取合适的、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控。
一、目前我国乡镇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乡镇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其财务管理具有着一定的独立性,在对外的融投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总的来说乡镇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筹资风险
它主要指的是由于企业对不同渠道的来源资金配置的不合理导致的经济效益低下,使企业不能够偿还本金的风险。其主要的表现是债务规模不合理而导致过度的负债,这既会造成企业的资金浪费严重,又会加重企业的财务费用,使企业面临财务危机。
(二)投资风险
这主要指的是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或者是投资完成后由于主观及客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投资者发生了经济损失不能够回收投资资金的风险。这可能会给企业的盈利水平带来严重的影响,造成企业的偿债能力低下,无法实现企业投资预期收益。
(三)资金回收风险
现代的乡镇企业大多数是小资本型的轻工业产业,它的投入资本大多数是个人独资的,其产品的销售、产出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为产品的质量等因素导致产品滞销,继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引发财务风险。
二、乡镇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成因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之中,会对企业的经营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乡镇企业应该充分的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继而对症下药,采取具体的可行措施进行解决:
第一,宏观政策、产业政策及乡镇企业经济发展政策的变化都可能会对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若是这些政策向着不利于乡镇企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变化,那么就很可能会对某些企业带来严重的伤害,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第二,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变化无常,人们的需求与市场的需求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产生重大的影响,若是市场的经营环境不能够为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利的条件的时候,那么就可能会大大的增加企业财政风险的发生几率。
第三,企业内部的具体财务管理也存在着一些筹资、投资、管理等方面的风险,若是一旦这些风险在经营性的企业中大幅度的爆发,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发生一定的混乱,导致乡镇企业爆发一定规模的财务风险。
第四,技术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乡镇企业发生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企业的发展都是需要一定的技术作为支撑,企业的技术环境、研究水平、开发程度等因素都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导致企业爆发财务风险。
三、防范控制乡镇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要始终保持乡镇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正确的认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作用,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来认真的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
(一)建立健全企业理财风险的防范控制机制
乡镇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首先可以从理财风险防范控制入手,认真的做好理财环节的每一项工作,建立健全乡镇企业理财风险的防范控制机制,尤其是做好企业的财务预测和计划、财务控制及财务处理等这三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工作,真正的从源头控制好乡镇企业存在的理财风险。
(二)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风险控制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投资、筹资等各个工作环节,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合理的选择筹资的方式,加强对投融资本的管理,正确的处理好各种的财务、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消除因财务关系处理的不恰当而引起发生企业的财务危机,影响乡镇企业的正常运营。
(三)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及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应变能力
为了有效的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我们首先应该要增强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加强企业财务控制制度建设,其次我们还要提供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自身素质,提高防范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减少在财务管理决策上失误,从而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减少企业财务信息的模糊度。
四、结语
企业的财务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之中,会对企业的经营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每一个乡镇企业都应该充分的了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继而对症下药,针对产生的原因及成因采取具体的可行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有效的减少企业财务危机发生的频率。
参考文献
[1]田德录.乡镇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
[2]邓宏亮.我国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
【关键词】财务风险;识别;控制
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基础较差、规模较小,企业运行远未实现规范化,与国外房地产业相比有很大差距。不少房地产业资产负债率都在7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90%,房地产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再加上目前国内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国际经济的变动影响以及金融政策的从紧,使得财务风险已成为很多房地产企业生存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控制策略,这无疑对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大有帮助。
1 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在表现
房地产财务风险是指房地产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营运资金管理不善等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并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甚至造成企业破产的风险,是本企业财务活动和日常经营管理不确定性的综合反映,是企业风险货币化的产物,并会通过各种联系表现在企业的财务成果之上。由于房地产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投资额大、不确定性高等特点,国内上市房地产企业在财务风险的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上市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金周转率偏低;二是,财务杠杆使用过度;三是,项目调整能力弱。
2 上市房地产企业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
2.1 资本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不足
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自有资金积累、股权融资、债务融资、预收款、其他商业信用等。其中债务融资占到了企业资本结构的70%到90%,房地产企业如此高的杠杆比例就如同对应同样高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利润下降,股权收益率将成倍下降,企业市场价值随之降低;如果企业资金链管理出现问题,无法按期支付本息,企业将面临被收购甚至破产的风险。
2.2 业务拓展过快,盲目进行投资
部分房地产开发商认为,只要能够成功“圈地”,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在各环节投入相应的资金,按时完工,便会产生其预期的经济利益。很少进行全面的财务预算,没有对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从征地的成本、资金的运作方式、经济效益的回报率方面做出细致的财务预算。房地产企业大多比较注重工程决算而没有重视项目决策。这些房产企业在事前并未从项目选址、市场需求、投资报酬率、国家法律与政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科学的项目分析,也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导致决策没有依据,加大了财务风险。
2.3 盲目开展多元化经营,主营业务受损
开展多元化经营是企业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开拓新的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我国许多的上市房地产企业在这方面陷入了误区,它们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对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不加分析地简单运用,只注重外延性扩张,盲目地向多领域、多行业投资,极力拉长战线,导致企业无法突出的主营业务,投资分散,机会成本增大,不能形成资金的合力,最终导致企业特色形象缺乏,核心竞争能力丧失,市场萎缩等不利局面的出现。
3 上市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3.1 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
房地产企业必须将负债经营带来的风险控制在刻意接受的范围内,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佳资本机构,通过对两大筹资渠道来源的资金(债务融资和权益融资)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筹划,使他们呈现最佳的资本结构,达到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其主要手段有:一方面贷款程度要适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机制。对于一些经营状况好、房产销路佳、资金流转快的房地产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更高程度的利用财务杠杠。反之,对于经营状况差、房产销路不畅、资金流转慢的房地产企业,可以适度降低负债规模,防止企业过高的财务杠杠放大风险。另一方面,对于负债来说,合理确定长期负债和短期负债分配,使企业短期内到期的负债处于公司可以支付的范围内,对于流动负债问题一定要及时处理。同时结合公司自身能力、合理使用资金及承担适度资本成本原则用长期负债来满足公司对资金的需求。
3.2 进行组合投资,分散投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通过联营、多种经营以及对外投资等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来分散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特别是针对单个风险较大的房地产项目,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与其他企业共同进行投资,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共担,这就能有效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投资风险而引发企业的财务危机。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比如企业应该避免单一类型楼盘的开发,可以将住房、办公楼、商业广场等两项结合或者多项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不同类型房地产功能的相互补充,以及不同类型房地产资金的调剂作用,适应市场需要,提高总体抗风险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避免单一产品滞销而造成企业财务损失,以及规避单一产品而带来的风险。
3.3 日常营运环节的风险控制
我国市场经济运行还处于初级阶段,企业在日常营运过程中必然会承担很多的经营风险,特别是作为高风险行业的房地产行业,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在日常运营过程中加入风险管理的学习与培训,使整个企业有备而战。房地产企业必须在应收账款产生之前通过科学设计出最佳的信用政策,在为客户提供信用方面的同时,规避企业坏账风险。此外,收集和积累客户各种信用状况,根据这些资料估计企业能承担的风险水平。根据应收账款有关政策的确立,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通过尽早收款、推迟付款,减少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加快资金周转和流通,实现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4 结束语
在当前形势下,房地产企业必须充分重视财务风险管理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提高抗风险能力,这样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复杂环境中做大做强,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笔者通过对上市房地产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识别财务风险,并总结发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控制对策,希望能给其他企业一些借鉴。
参考文献:
[1]潘春华.浅谈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特点与控制[J].财经纵,2010:273.
关键词: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153-01
财务风险对于任何一个医院财务部门而言,始终把安全作业放在第一位是毋庸置疑的,因为没有安全前提的财务管理工作,即便工作做得再好、再出色,一旦出现安全责任事故,所有的工作成果都将付之东流,都将归于零。尤其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在财务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情况下,稍微的疏忽和大意都将给医院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和影响。经济越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越重要。科学的制度体系固然是控制财务风险的一个方面,但前瞻性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建立也非常关键。
1医院财务风险的特性
在医院经济管理工作中,只有充分了解财务风险的基本特性,才能采取针对性措施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医院财务风险的特性主要有两个。医院财务活动存在着两种可能的结果,即实现预期目标和无法实现预期目标,这就意味着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风险客观存在。其具体表现为:工作量的非预期下跌;医院规模异常扩大;医院盲目多元化经营导致不平衡增长;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依赖贷款;医院内部缺乏监督机制,使一部分管理者损害医院利益;业务收入持续下降,缺少运作资金,人才频频跳槽等。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经济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下面进行具体讨论。
1.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即因借入资金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一般而言,医院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济效益,但瞬息万变的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导致医院决策失误、管理失当,从而使得筹资成本过高,筹资比例失当,财务杠杆调节能力失调。
1.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即由于不确定因素致使投资报酬率达不到预期目标而发生的风险。它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投资项目不能如期投入使用,不能取得效益,或虽投入使用但不能赢利,反而出现了亏损,导致医院整体赢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二是投资项目没有出现亏损,但赢利水平很低,资金周转率、净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出现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但低于医院当前的资金周转率和净利润率水平。
1.3资金回收风险
资金回收风险即由于利润分配活动而影响医院经营活动的风险。其表现在两个方面:收益确认的风险;收益对投资者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的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个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它破坏性强,风险成因复杂,其总体水平是由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水平构成的。
外部环境对医院财务活动产生影响作用是医院财务难以改变的约束条件。外部环境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外部环境的变化给医院的经营管理造成风险,因此应关注这些变化,防范可能造成的财务风险。医院应了解市场需求和变化,明确医院的市场定位,积极了解国家政策法规,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外部环境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并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的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积极主动提高医院对理财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应变能力,以此降低因环境变化给医院带来的财务风险。
2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的不确定性。医院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出现财务风险,影响正常资金运动,造成周转不灵,偿债能力降低,严重的甚至导致医院破产。财务风险控制涉及对资金筹集、资金投资、资金回收及收益分配进行决策、控制和管理的全过程。
2.1医院融资风险的防范
医院融资是医院根据经营管理、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等的需要,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运用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理财活动。融资管理包括根据投资需求确定融资额度及时间安排;选择合适的融资渠道与方式进行融资;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分析资金成本,控制融资风险。
2.2医院投资风险的防范
投资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对象,以期望在未来获取收益的经济行为。投资活动在理论上的定义是:包括购入或卖出长期资产和持有的以长期投资为目的的证券等。目前国有非营利医院,主要的投资行为还是以固定资产投资为主,如医院的改扩建工程、新增各种重大仪器设备的投资等
等,而诸如债券、股票、外汇等投资很少有医院涉足。确保投资行为的正确性是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有一套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它包括投资项目开发、论证评估、投资决策、监督实施和运作管理。
2.3医院的资金回收风险的防范
资金回收过程中的风险,主要表现为医院病人的医药费用收回不及时或无法收回,形成医疗欠费,甚至坏账。医保资金的滞留造成巨额医保欠费,占用医院大量资金;社会救助和病人恶意逃费而产生的医疗欠费,造成医院丧失部分债权,收入无法实现。应加强对应收医疗款的管理,提高应收款的周转率,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建立并落实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住院预交款制度、职工担保制度、欠费催收追缴责任制等,杜绝恶意欠费,减少应收医疗款的资金占用和坏账损失。应加强与各级医保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进行医保费用结算,避免大量资金长期滞留医保部门。
【关键词】融资风险;表现形式;风险影响
一、我国高校融资办学风险的概述
(一)高校融资风险的由来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的迅猛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正朝着大众化的队伍迈进,和从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学生人数日益增长,校区的硬件和软件再也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学生规模,为了高校长足的发展,国家提出新建大学城的思路,以此来满足高校的办学需要。由于我国高校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和向接收教育者的学生收取学费这两种形式为主要途径来维持学校的日常开支,而新建大学城需要巨额的资金,对高校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因此高校不得不向金融机构等结构进行融资,从而满足高校资金的需求,因此给高校带来了巨大融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融资风险就孕育而生。
(二)高校融资风险的概念
融资可以分为权益融资和负债融资,所以相应的融资风险就是指筹资风险,因此融资风险就可以被我们看成是狭义的财务风险中所包含的筹资风险了。我们也常常把筹资风险看成是理财风险。也分为广义和狭义。从广义上说,就是组织在活动中表现和反应出来的财务状况和成果的风险。在广义的定义中包含着各种影响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引起财务的损失。从狭义上说,因为结构资本不同从而影响支付利息的风险。狭义的融资风险大概可以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其中,筹资风险是指因为借入一定的资金使其丧失了一定的偿还能力的可能性。投资风险是指由于难以预料的因素所带来的预期回报率和投资回报率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和投资本金损失的可能性。收益风险是指由于把收益分配出去从而影响利润的可能性。总得来说,我们把高校融资风险简单的看成是一种筹资风险。
二、高校融资办学风险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一)高校融资风险的现状
目前,高校负债成为了很大问题,也引来了很多讨论和思考。从而出现了很多隐患,有些高校还出现了巨大的债务无法偿还的问题。一些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近年来政府的拨款的增长趋势比较缓慢甚至还出现了下降,这对主要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来说造成了比较严重的现金流缺口,风险敞口扩大。这几年各大高校都忙着扩招,兴建大学城,大量资金的投入,不得不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所以高校出现了巨大的贷款规模,从而引发了财务风险的产生。高校为了还贷款有些还采取降低教师福利,科研经费等等,也就出现了现金流的恶性循环。由于高校贷款的期限也不尽合理,使得在巨大的贷款上雪上加霜。种种高校的融资现状都将给高校带来一定的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风险所带来的损失会非常大。
(二)高校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
1.高校筹资能力较弱缺乏新的筹资来源给高校融资带来风险
高校的筹资能力主要以财政拨款和收取学费为主要的来源,基金,社会捐助等来源较少,还有就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的途径来获取资金,这样导致了高校过于依赖这样的筹资模式。可想而知所带来的融资风险就非常大,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需要高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打破常规,例如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利用金融创新等从而降低融资风险。
2.金融市场的波动给高校融资带来巨大的风险
由于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数额巨大,利率的波动对高校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所以金融市场的波动对高校融资风险的影响很大。前几年,利率水平比较低的情况,高校积极的向银行借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高校的资金紧张,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利率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利率的走势存在一定的波动性,假设利率上升,高校由于贷款规模较大,利息支出的费用就会大幅度上升,从而加大了高校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3.高校资金产权不明,产权虚置从而导致了融资风险
高校资金产权不明,产权虚置很容易引发道德风险,这也是高校大举向银行借贷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由于高校是准公共物品,一开始对于高校的法人以及产权的界定就不是非常明确。我们可以从法律的规定中就可以看出来,《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而《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这两部法律的相互矛盾也导致了高校资金产权不明,管理者不能管理到位,责任归属不明确,缺乏一定的约束力,这也给风险的产生带来了可能性。
4.高校会计制度的缺陷造成融资风险
现金收付制度是导致高校融资风险的制度性的根源所在,由于是以实际的收到的现金作为收入和支出的依据,这样很容易导致在管理过程中忽略债务的严重性,没有更为直观的把握负债比例,因为忽视债务的管理从而给融资带来很大的风险。还有一点也重要,那就是高校的会计不计提折旧的,这样很容易造成高校资产的虚增,从而造成资金放大的假象,而事实上一些仪器或者设备早已经过时淘汰了,已经不能按账面去反映它的价值,这也给融资带来很大的风险。然而高校还存在另一个制度上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在事业基金与基础设置建设的费用是分开管理的,进行两套帐管理,这样很容易误导高校的财务状况,而且大部分的银行贷款时用来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可以很好的隐藏起来,从而看不见风险的产生,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
5.高校融资管理存在一定的缺陷也给融资带来一定的风险
首先高校缺乏具有专业知识的融资人才,融资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事项,应当由专业人才进行把持和操作,才可以把人为因素等风险降到最低。其次,管理层的意识淡薄,有些高校领导一心只顾面子工程,缺乏管理素养。然后,高校一味的借贷,不仅贷款规模庞大,贷款期限也不合理,从而导致了高校不能如期偿还贷款,给高校的资金流带来一定的障碍。最后,融资获得的资金,管理不善,不善于利用自己,存在一定程度的资金闲置或者滥用,都增加了融资的风险。
三、高校融资办学风险产生的表现形式及影响
(一)政策风险
由于我国的金融开放程度还不完全,金融管制相对发达国家比较严格。因此银行等金融结构的很多业务需要进行审批许可。还规定限制了很多政策等。所以在进行融资等活动时应该充分理解和掌握国家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很多高校由于办学资金不足,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融资,很多方式存在违反规定的现象,例如违法吸收社会公众的存款等,这些都是金融管理条例不允许的,很多高校并不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因此存在一些违规行为。从这个角度看来,高校如果不充分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会给高校带来一定的政策风险。特别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家很多的相关政策出台,很多银行的银根紧缩,向很多高校收回贷款或者需要审批的新贷款给予取消,这对高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因为很多高校都靠银行的贷款维持自己很大一部分现金流,这样就可能导致高校现金流短缺,如果严重一点还可能影响到高校的办学。所以政策性风险也是高校在融资办学中所面临的风险。
(二)信誉风险
当前,很多高校都有巨额的贷款,欠银行很多钱。银行有着对客户评估的体系,理所当然高校也是银行评估风险的客户之一,银行对于高校也存在着评级分类。如果高校由于资金不足,导致延迟还款,或者无法偿还利息等,就有可能导致银行对于高校的评级下降,影响到高校的信誉,对于再贷款来说是非常困难的,还可能影响高校的声誉,使得学生数量不足等,造成非常严重的恶性循环,不仅使得学校的资金出现短缺,还影响高校的生源,这对高校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因此信誉的风险也在高校面临的风险当中。
(三)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简单的说是指,由于利率的变动,从而使得高校的融资贷款的成本上升的变动的风险。因为高校的贷款数量比较大,所以不得不认真衡量因为融资贷款所带来的成本,而利率的风险就孕育而生。由于利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就导致了高校融资贷款的成本的不确定性。一般来说利率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现在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种利率是如何影响高校融资办学的融资成本的,当市场上的利率上升时,高校取得的贷款的浮动利息成本也随着上升,高校取得的固定利息的成本没有变化,但是有一部分的贷款融资成本上升。当市场的利率下降时,高校取得的贷款的浮动利息成本也随着下降,这部分可以节约一部分成本,但是高校取得的贷款的固定利息成本没有随之下降,这部分就提升了高校的融资办学的贷款风险。所以不管高校采取何种利率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利率风险。因此高校需要正确的把握金融市场的动态,比较准确的预测金融市场上利率的变化,这样才可以比较合适的选择自己的贷款组合,才能够比较有效的规避利率所带来的风险,所以说利率风险也是高校融资办学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
(四)资金机制风险
高校资金的运作大概分为两部分,日常管理的风险和投资运作的风险。日常管理的风险主要是指在日常的行为活动当中,由于内控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资金管理不善,没有相对严格的支出计划以及合适的还款计划,因此给高校资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日常的管理风险所带来的资金的流失等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投资的风险是指由于投资的计划,决策,程度,制度等原因造成投资的损失或者重复浪费,从而导致高校的资金流失和资源的浪费的风险。由于高校缺乏这方面人才,很可能造成有些项目的投资失败,而高校又形成很多的贷款,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使用不当。最近几年高校连续扩招,学生数量明显上升,因此各大高校开始兴建大学城等硬件建设,但是对于师资的投入比较不充足,在资金的分配上严重的失衡,会影响教育的质量,也会影响高校的声誉,这必然会导致高校的无形资产受损,投资收益下降,从而带来资金机制的风险。
(五)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简单的说是指,由于高校融资办学所引发的高校的财务危机。由于其他渠道融资的不足,从而高校大量从银行举债使得高校的还款负担加重,有些高校甚至超过了自身的还款水平,投资水平远远超过了自身具有的能力,造成资金的短缺。又由于新建很多硬件设施占用了很多资金,使得高校的流动性很差,现金收支失衡,不能合理的提供正常的现金流量,从而可能出现资金流的不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作,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等。高校还存在着大量学生欠费等,都会给财务造成一定的困难。还有一些社会捐助等没有落实到位,造成资金上的短缺等都会给高校带来财务的风险。还有高校的固定资产与账面的价值存在着很大的出入,很多陈旧的设备仍然是按照原值入账,这势必影响高校的资产水平,虚增高校的资产,这会影响到高校的整体价值和还款能力的评估。高校的融资结构也能造成高校一定财务的风险。总之,高校融资办学所带来的财务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
参考文献:
[1]陈少杏.新形势下高校财务风险及防范[J].科技信息,2008(24):621.
[2]石凤文.化解高校银行贷款风险的途径探讨[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8(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