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国家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流文化。东西方文化因为起源不同,所以两者存在很大的差异,也存在很多的冲突,有着各自的历史发展逻辑。
1.东方文化的渊源和发展。东方文化是以中华文化为代表,中华文化在秦以前,百家争鸣,没有明确的主流思想,但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占据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中华文化共有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是以儒、道、释为中心,第二层是以法、墨、农、名、兵、纵横、阴阳为副线,最外层是民族特色文化,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体系。在整个东方文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是发展中的两条副线。儒家思想是一种以规则和说理的方式来传播的思想,而道家是以一种辩证的理论而使人信服的,佛家则是以一种哲学的方式来解释世界。它们对人生、对事物发展的规律都有自己的解释理论,对人性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都有自己的角度,尤其是对人生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更是各有不同。有人说,儒学治皮肤之疾,道学治血脉之疾,佛学治骨髓之疾。这里说出了三个层次:儒学尽管提出了许多的治国方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但是它的致命的弱点是缺乏严密的理论体系;道家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过于消极,同时又没有得到统治者长期的青睐,而没有在东方的文化中占主体地位;而佛学是一门出家人的学问,它有着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对于事物发展的规律有一种自圆其说的逻本文由收集整理辑。
2.西方文化的渊源和发展。从历史进程看,西方文化至少包含着三种传统,古希腊、罗马和基督教。古希腊的文化带有一种和谐的特点,在现实和彼岸、理想和现实之间,它力求达到一种和谐;罗马文化,则完全是另一个方面,它一头扎进了功利主义、物欲主义的浊流里;到了中世纪则进入了基督教时代,基督教文化是惟灵主义,它把眼睛盯在天国,导致了人性的异化和中世纪落后的经济和愚昧的文化。到了近代,西方文化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既有希腊那种对人的尊重、对知识的追求,又有罗马那种对功利的向往、对世俗国家的热爱,同时也有基督教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主义的向往,这样的融合性的文化是符合现代社会发展逻辑的。
二、东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冲突
1.价值观的冲突。东西方文化在价值观上有着本质的不同。美国学者linell davis(2001)通过调查发现,中美之间在价值观上存在着五个方面的区别:(1)人性,中国人认为人性基本上是善良的,而西方则认为人性是善与恶的结合体;(2)人与自然,中国人强调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强调人控制自然;(3)时间观念,中国人珍惜过去,而西方则重视未来;(4)社会活动,中国人重视身份,而西方则重视所作所为;(5)社会关系,中国讲究等级,而西方则讲究个性。
2.思维模式的冲突。东方文化讲究天人合一,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综合和知觉上的垂直感。东方人表达时总是由整体到具体再到局部,因而体现在语言表达方式上就是表达事物总是按时间和事理发展顺序由因到果、由先到后由小到大、由具体到一般进行阐述。西方的思维模式将人与自然分离开来,崇尚“人物分离”,西方人对原罪的自我意识使他们为赎罪而不屈不挠地征服自然,天人相分的思想决定了西方人一切二分,改造自然,讲究理性。久而久之,使得西方人习惯于分析事物、习惯于抽象思维和重形式逻辑的思维以及求精确的语言观,在具体表达事物方面,总是先概括后分解,先表态后叙述,先总结后事例,先总体后具体,先结果后原因,先大后小。
3.人际关系造成的社会角色期望的冲突。在不同的文化里,人和人之间交往的行为准则不一样,于是人际关系以及相互之间信任建立和维持的基础随之也不一样,人际关系的不同造成了社会角色的期望也不同。在中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很是模糊和微妙的,往往除了单纯的工作关系外还会涵盖到朋友关系、师生关系等。下属对上司的期望也很是广泛,一个称职的上司要是个比自己强的“专家”。可是在西方文化里,上司仅仅是个问题的解决者,也就是说“我是老板,可是我不一定要比你强,你也不必期待我会比你强,你只要相信在关键的时候我会很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站在一种高角度上给予各方面的指导。”他们之间除了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外,没有什么额外的附属关系。
三、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创新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导致存在着互补性。西方文化是以基督教为立国之本,强调科学的进取和民主法制的游戏规则,重视发展和个性化;而东方文化是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强调的是关系的协调,重视家庭和群体的利益。所以东西方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就应该逐渐融合创新,取长补短,把西方的法制、法规融入到东方的文化中,使东方文化也加入定量的元素,走向规范;西方也把东方文化中的对群体利益的关注和关系的协调等元素融入西方的文化,使得西方文化在规范中更加人性化,这样文化的发展就更加能适应我们现在社会的发展。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影响不仅渗透到我们的工作中,也将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文化差异既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也将导致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所以有人说,管理思想既是文化环境的一个过程,也是文化的产物。东方习惯以管理家庭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和国家,而西方则以管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和家庭;东方管理重态度、重情理,西方管理重程序、重法理;东方管理情、理、法兼顾,西方管理法、理、情兼顾。它们之间管理思想的不同都是建立在文化不同的基础上的。
四、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
东方管理思想在新的世界经济环境中不断地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尤其是日本的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使得欧美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西方不断的向东方寻求新的管理妙方。被尊为“日本近代工业化之父”的涩泽荣一先生认为,给东方经济带来繁荣的“天机”不是别的,正是“论语加算盘”的管理理念。“论语”是传统东方儒家文化的经典,代表了一种先进的、融合了东西方管理特色的管理理念;而“算盘”则代表了谋取利益的先进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主要是指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论语加算盘”中,“论语”是管理活动的灵魂,在管理活动中起到核心作用。这样,东方管理思想不断和西方的管理思想进行交融。西方的管理思想,是一种制度化、规则化管理,已经制约了人的自主性,出现了“管理有余,领导不足”的情况;而东方管理,缺乏规则,强调打好基础,失去了管理的科学性。所以我们发现,东方和西方的管理思想是各有千秋的,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的管理规律,他们是互补的,是兼容的,只有相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施行管理,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是在融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1.全球化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创新的前提。管理科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是人类知识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势必带来各民族管理理念的冲突、交流和融合,东西方管理理念的融合就是全球化条件下的产物。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文化相互冲突和融合,在客观上为东西方管理理念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2.互补性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创新的基础。东西方的管理思想各具特色,外在的表现为一“柔”一“刚”,在客观上存在着互补的条件和要求,其一,东方儒家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弥补西方科学管理理念的不足,在西方传统的管理理念中,强调“物”的作用,把“人”与“物”归为一类,强调管理全过程的标准化、量化,称为“科学管理”;在东方的管理理念中,注重“人”的积极作用,称为“人本管理”,两者可以互相弥补;其二,西方的管理理念促使东方儒家管理理念走向规范化,弥补了东方管理思想中的定量性问题。由此可见,东西方的管理理念的融合,互相补充,互通有无,可以达到“刚柔相济”的效果。
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依存的,文化可以说是语言的灵
魂。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加强东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树立良好的文化意识,并且让文化知识得到传播。
一、开展课堂内文化教学
1.通过教材来对比东西方文化
一本好的英语教材不仅仅是进行语言文字的堆砌,更是东西方双向文化的交流,还有文化的渗透。教材应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贴近生活的特点,在情景意识上让学生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文化意识的渗透能让学生对文化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进一步提高,在进行英语应用的时候就会更加灵活了。我们可以就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做一个对比,根据课堂上讲解的内容或者教材中出现的材料来进行总结,Westerners in red,green and white three colors for Christmas colors,Christmas comes every family should use Christmas colors to decorate. Red Lubricious have Christmas flower and Christmas candle. 学生以此段话为例,对中国春节的特色进行总结介绍,这样不但对学生的应用写作和表达能力进行了训练,还能给学生渗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2.通过教材来学习西方文化
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中学习到的西方传统节日来学习西方文化,比如Thanksgiving Day,我们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让学生查阅资料,在课堂上老师模拟一些感恩节的情景来进行教学,老师把感恩节要准备的东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根据想象来画一幅感恩节的画,这样学生就先对感恩节有了个初步认识,然后老师再进行一一讲解,通过对感恩节的了解让学生对西方的感谢文化进行进一步了解。
二、开展课堂外文化教学
1.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学生都是好动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通过给学生创设课外主题活动来对学生的文化意识进行培养,一个著名的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 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组织学生参与其中,当学生真正地参与其中就会有更加深刻的记忆。例如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s,Christmas gifts,stocking等圣诞节可以用到的物品,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对这些东西进行介绍。最好可以邀请外教老师来到学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学习的敏感度,发展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营造文化环境
文化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所以,对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的一次补充,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在教学楼上张贴一些图文并茂的谚语以及格言。例如,(1)Do one thing at a time,and do well.一次只做一件事,做到最好!(2)Never forget
to say “thanks”.永远不要忘了说“谢谢”!可以让学生感受说英语
论文内容摘要:以赛义德为代表的一批后殖民理论家因其具有独特的东西方文化双重身份,从而使他们的文化视角更为开阔。理论更有深度和价值。本文旨在通过对赛义德后殖民理论的梳理,提炼出其思想中有价值的成分,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文化建设和中外文化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后殖民理论可以看作是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具有更为广阔的文化研究视角与研究策略。当今,后殖民文化的研究已成为全球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在后殖民研究的诸多理论家中不得不提及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他就是爱德华·赛义德。对其理论的分析和梳理将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后殖民主义理论。
爱德华·赛义德,生于耶路撒冷,后去欧洲,1951年到美国。1964年拿到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并执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他的这种独特身份,使他能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审视西方文化,从边缘话语的角度去面对中心权力话语,切身处境地去看待后殖民文化,从而使赛义德的眼光超越了学院派的狭隘天地。具有了明显的文化政治批派性,具有了更为广阔的视野。尽管传统的殖民时代已经结束,但殖民文化与精神上的被殖民状态并未终结,传统的殖民主义通过文化、科技延续并再生且以新的形式出现,这正是后殖民主义批判的主要着眼点。后殖民主义者通过分析东西方在文学艺术乃至整个人文科学上的种种表现,对这种二元对立所带来的后果和影响进行分析和批判。赛义德借助权力、话语关系的理论,指明了西方学术与帝国主义之间的关系,改写了西方文明社会的主流话语形态。
介入政治,参与社会,使赛义德将文学研究与政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这一特点在其著作《东方主义》中得到彻底体现。《东方主义》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范式。在《东方主义》中,赛义德将自己的学术观点、批评意识和理论阐释建立在广泛的文本解读基础上。他深刻批判了西方殖民主义在文化上的表现。他认为,东方和西方这样的地理区域都是人为建构起来,欧洲文化的核心正是那种认为欧洲民族和文化优越于其它的民族和文化。此外,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赛义德的批判性解读分析,让我们知道了在西方著作中呈现出来的东方,并不是作为一种真实存在的东方,而是西方人的一种文化构想和话语。如果有人将《东方主义》看作是反西方的,那么毫无疑问是有违赛义德初衷的。不仅如此,赛义德还反对二元对立的论调,他认为,像东西方这样的二元并没有一种稳定的、与之相对应的本质。而是被不断建构的。正是由于这样一种建构性,其本身也注定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赛义德倡导一种多元的、多样的、杂生的文化策略,各种文化共生、和谐相处,平等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对抗或相互压制,这是摆脱文化霸权的惟一途径。
欧美国家和其它国家文化间存在着二元对立。在这种对立的权力话语模式中,对于有第三世界血缘又生活在西方世界的“夹缝人”来说,他们在东西方冲突中颇感尴尬,面对西方经常处于一种失语或无根状态,却在面对东方人时又有西方人的优越感。赛义德则坚持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模式,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共生模式。赛义德所要消除的是形而上的本质主义,并希望超越东西方对抗的立场,从而使东西方成为对话、共生的新型关系。在西方的东方学者又该怎样在全球现代化浪潮中同社会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而又保持个体经验,并对政治社会制度和文化殖民主义采取批判立场呢?赛义德认识到个体的特殊性对学者的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因为特殊性使学者能以个体经验对抗整体性殖民文化。赛义德认为,在第一世界文化领域的第三世界学者只有通过个体经验才能有效地选择境遇并改变个体乃至群体的命运。他希望通过分析西方与东方对立的文化结构而消解这种中心。
风靡全球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不仅成为第三世界与第一世界对话的文化策略,而且使边缘文化重新认识自我及其民族文化前景。但是,后殖民文化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实践上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当前如何面对全球化与本土化就成为其关注的焦点。后殖民理论对东方和西方之间殖民性的文化关系的揭示,将有助于中国知识界对现实的再认识,并将对中国文化价值重建的方向定位保持清醒的头脑。东方文化怎样才能避免被殖民的危险呢?这就需要打破二元对立的东西方理论,以全球性的历史性的眼光看待人类文化的总体发展,从而在世界性中消解民族性和现代性的成分,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倡导东西方之间的真实对话,以更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面对东西方。任何文化压抑和意识权利的强加,任何全盘西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那种在文化转型问题时,认为只有转向西方才是惟一的道路,才是走向了现代文化的看法,应该得到质疑。西方文化先于东方进入现代社会,但这不意味着这种发展模式就是惟一正确的,更不意味着西方的今天就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明天。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种文化可以永远处于先进地位。在民族文化之间不存在着优劣,只存在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是中国参与世界并破除文化霸权的基本前提。如今,我国许多的文化学者和文学理论家,以一种民族精神和对人类文化前景更为深远的思考加入了这场持久的后殖民主义文化的大讨论。当代中国学者所面临的任务是深入挖掘和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以积极的姿态展开与西方文化的对话,对外大力宣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在平等的交流与对话中找准中外文化的契合点,继而建立有本国特色的文化体系,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宁,后现代主义之后[m].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
[2]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赛义德,东方主义[m].北京:三联出版社,1999。
【关键词】跨文化 交流 文化差异
东西方国家由于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等的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所以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过程是跨文化的交流。翻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尽量缩小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翻译时很难找到准确的词语,以实现对等翻译。所以,从事英语翻译要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尽量按照国际商务英语翻译的4Es标准做到文化信息对等。但是,在实际翻译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做到对等翻译,结果对等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造成这种文化差异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因素:
1 因为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在中国,龙是我们的图腾,是我们的吉祥物。但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表示邪恶的怪物。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此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所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格外注意。香港、韩国、台湾、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如果将其翻译成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而翻译成成Four Asian Tigers,这就是一种比较贴切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从《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中对Tiger的释义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法是比较贴切的: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也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理解。由此可以看出,只有在准确领会了东西方在某个说法上的具体表达方式后,才能达到彼此认同,平等交流的目的。
2 因为对色彩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对色彩在表达的含义上是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比如:蓝色(blue)在西方国家有忧郁的含义,美国有“蓝色星期一”(Blue Monday)。Blue s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另外,埃及人和比利时人视蓝色为倒霉的颜色。但蓝色在中国人心中一般不会引起“忧郁”或“倒霉”的联想,反而人们喜欢使用蓝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
再比如,在中国红色预示着喜庆,中国人结婚习惯穿红色衣服,喜欢过年贴红喜字。生意人希望“开门红”,经营赚钱了,大家都来分“红利”,股票升值用“飘红”。但在西方国家视“红色”为残暴、不吉利,红色意味着流血。美国人一般不喜欢紫色;法国入不喜欢墨绿色却偏爱蓝色。在马来西亚,绿色被认为与疾病有关。巴西人忌讳棕黄色。西方人视白色为纯洁、美好的象征,在中国白色有不吉祥的文化含义。在西方文化中,人们可能将绿色和“缺少经验”联系起来,而在中国绿色代表春天,象征新生和希望。所以从色彩上看,东西方国家对色彩的理解以及其蕴藏的含义是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左的,如果不顾及东西方在色彩表达含义上的不同,以本国对色彩认同的观点去翻译和交流,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误解或忌讳。
3 因为数字表达含义的文化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等
东西方国家之间在使用数字表达含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只按照本国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与西方人交流,很有可能使沟通困难甚至出现误会和尴尬,以下是东西方国家在使用数字表达上的一些差异:
“7”在欧美国家有积极的意义。所以,商标为“7-Up”的饮料翻译或汉语为“七喜”,而不是“七上”。英语国家的人心目中的“7”相当于中国人的“8”。“7”对英语国家人是个大吉大利的数字,投掷中以“7”为胜利。商标还有Mild Seven、7-Eleven(连锁店)。但在我国,“7”是个普通的数字。
“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祥数字,与“发”谐音,公司庆典,开业等都喜欢挑选带“8”的日子,但在西方国家,eight只是一个普通数字。而“4”在中国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不论结婚、开业、甚至小到购买手机号码都尽量避开使用,但four在西方国家也是很普通的数字。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9”因为与“久”同音,所以“9”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历代帝王都崇拜“9”,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但在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
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13”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13”则没有这种文化含义。
此外,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受到社会制度、风土人情、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文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中不存在,例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翻译成英语时就不能直译,而应翻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再比如,Nike作为商标能使西方人联想到胜利,因为Nike这个单词是希腊神话中的胜利女神。传说中的Nike身上有双翅,手拿橄榄枝,是给人们带来胜利的礼物,是正义、美丽和吉祥的化身。Nike作为体育商标,暗示这个品牌质量上乘,经久耐用,超人制胜的意思。
从以上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在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结合点。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接近,尽可能缩小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上的误解,按照4Es标准翻译原则,做出适当的调整,使东西方文化交流达到对等交流、彼此认同和相互理解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由于历史进程和地理位置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因而东西方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会对商务英语翻译造成影响。为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文章从商务英语的特点出发,论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关键词:
文化差异;商务英语;翻译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加深,经济交流更多转向国际市场,商务英语翻译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成为中西交流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也渗透较多。翻译工作中文化差异的正确处理,对于翻译质量和准确率的提升十分必要,也成为中外商务交流更加顺畅、有效的基本保障。本文探究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以提升商务英语翻译的教学效果。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分析商务英语的特点,主要从词汇、句式结构两个基本语言要素入手。商务英语的词汇特点非常鲜明,即专业性强。商务专业词汇、法律词汇、商务含义下的复合词、缩略词等是商务领域中较常应用的词汇。其中,缩略词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最为频繁。同时,商务英语词汇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其用词强调正式性和规范性。另外,商务英语的句式结构特点也非常鲜明,即语句简洁明快,句式逻辑严密。在商务英语的句型使用中,多见简单句、简短并列句和简短复合句。商务信函中常见这些句型。商务英语的句式逻辑严密,文体正式,这对于清楚地表述招标文件和投资文件及合同非常有利。因此,翻译人员在进行商务活动时,要把握住商务英语的特点,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东西方文化差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表现及其影响
语言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层面的碰撞,文化的内涵和层次之丰富涉及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客观环境等各个方面,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了文化差异的特质,也成为不同文化进行交流碰撞的重要媒介。商务英语的翻译中渗透着许多东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这些差异反过来对翻译工作产生着深刻影响。
(一)事物认识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对事物的认识差异是中西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和表现之一,这种差异对于个体的认识产生着更加细致的影响,它表现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看法、表述和评价中的不同。例如,对“dragon”定位的强烈对比。在中国,龙始终是高贵、吉祥的象征。而在西方价值观中,“dragon”则是邪恶的代表。“亚洲四小龙”这一经济专业术语常常会出现在东西方经济贸易和商务往来事物之中,对这一名词的翻译就需要考虑文化之间的差异,考虑西方文化中可以将龙这一事物代替的词汇,进行灵活的适应性调整。例如,用“tiger”来代替“dragon”,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西方人的传统观念,也与中文中原本想要表达的词意贴近,能够更好地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翻译困难。
(二)颜色认知方面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文化的影响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尽管客观世界的颜色体系是固定的,但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人们对颜色的感觉和体会却相差甚远。颜色的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都有涉及,在经济生活中也同样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对某一产品的设计,若在颜色选取上出现文化上的矛盾,就会对经济效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西方世界中,蓝色多是忧郁、消极的代表色,红色被视为代表流血、残暴的不吉利颜色。在翻译和应用相应文件时要注意到颜色文化中的差异,一方面准确翻译外文,提取其中真正表达的意思。另一方面,要针对西方的颜色体系进行对应,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三)文化差异在数字上的表现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数字同样是应用极为广泛的文化元素。传统中国文化中视6、9为吉祥数字。因此,为求吉利,在经济尤其是商业领域,也常有追求6、9等数字的现象出现。而英国《圣经》中将“666”视为魔鬼的象征,故在中英贸易中最好避免“666”数字的出现。数字7在西方文化世界里多有积极的含义,象征着美好。“七喜”将“7-up”翻译为“七喜”不仅是对西方数字7的正确解读,也用“喜”这个中国文化气息浓厚的字表达了品牌含义,更适应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文化差异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方面,还有心理特点、地理环境等其他表现形式,对此,在商务英语翻译教中学,教师需要积极寻求有效途径来提升学生对翻译实践中文化差异的应对能力。一方面,加深对不同国家文化背景的了解,从而全面分析其文化价值取向,秉持尊重文化差异的原则和态度对待异国文化,奠定足够的文化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加强自我翻译专业能力,充分考虑文化差异,以正确表达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容为着力点,全面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中西文化的差异客观存在,这些差异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翻译专业学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翻译专业的学生更要持续关注中西文化差异问题,正确处理其带来的挑战。
作者:黄小辉 单位:广东理工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始终居于相当重要之地位,甚至在近年来逐渐产生了反思“英语热”的讨论。然而从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英语教学实践来看,一方面学生的英语水平乃至全体国民的英语水平均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大都停留在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的角色而开展着,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背后所深蕴的文化内涵。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学生通过高校英语学习其英语单词掌握水平、语法规则掌握水平乃至会话水平等均有很大提升,但是学生对于英语国家的基本概况、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了解认识不够,其文化素养停留在较低层次上,因此造成了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脱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给能够适应国际交流需要的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种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充分的英语专业能力、规范的口语表达,更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社会现实、政治经济乃至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如此方能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跨文化交际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交际活动,高校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提升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有效减少由于文化差异而带来的交际冲突。
2.东西方文化差异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
东西方文化差异之于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可以从英语教学的词汇、语法、写作及口语等几个环节来具体探讨。
2.1文化差异对词汇的影响语音、词汇、语法是一门语言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词汇是其中变化较小且能够对语言背后所属的文化直接反映的重要因素,而词语的文化内涵更是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的诸多方面。比如,在英语中“Itrainscatsanddogs”不是指“天上下猫和狗”而是“大雨倾盆”,英语中“rest-room”是指洗手间而不是字面的“休息室”。因此英语与汉语由于所依附的文化背景不同,其词汇的不同含义是广泛存在的,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如果仅停留在对词汇字面的理解和翻译上必然会闹出大笑话,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断积累词汇的深层含义。此外在东西方文化中还有些词汇的文化意义是截然相反的,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同样是“龙”(dragon),在东方文化(包括东亚、东南亚等国家)就是“吉祥如意”、“高贵”、“神圣”等象征,但是在西方国家却成为了“怪物“魔鬼”的代名词,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这些知识点重点强调,同时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加强与外教、留学生的交流从而学到最“地道”的英语。
2.2文化差异对写作的影响英语国家的文化与我国的文化有着诸多的差异,反映到写作中来自然会体现出不同国家、民族人们不同的思维能力与语言组织方式,因此,学习英语写作业必须要对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较为明晰的认识。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学生按照汉语的思维和逻辑将要写的话先在脑子里打上草稿而后直接“翻译”出来,这就造成英语写作中的“Chinglish”现象。英语写作不仅是对学生英语掌握技能的考察,更是对学生的英语国家历史、人文知识的考察,没有充足的英语国家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宗教的知识,即使本身具备足够多的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也往往容易在写作中闹出笑话。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对学生英语思维的教育,积极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知识的认识和英语思维方式的改进,从而增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2.3文化差异对语法的影响所谓语法就是一门语言中各种语言单位组合在一起的规则,不同的文化背景,东方的和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汉语与英语的组字成词、连词成句、合句成篇的过程中。在西方文化中有着对于表达方式简洁明确的追求,因此英语句式往往将句子的主干部分置于修饰性的定语、状语等成分之前,让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对方要表达的意义。与此相反的是,汉语所追求的委婉、间接正是深受儒家中庸之道的影响而造成在交际中往往先做铺垫,而后才是正题,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但是”之后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不同的语法表现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与汉语由于文化差异所产生的语法差异更加生动明确地渗透到教学中来,让学生更加准确、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的语法知识。
2.4文化差异对口语的影响口语教育一直是高校英语教学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原因就是学生往往对于自身毕业后从事英语本职工作的概率不大,即使真要从事英语工作,其口语的训练也大都是在毕业之后的,因此在改革我国高校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纳入到教学实践中。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另一原因是其担心“开口便错”,虽然已经掌握了足够交际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是往往在交际的实践时由于受到汉语思维的固有影响而使得自身的英语会话更像是汉语的粗劣翻译。重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就必须要充分让学生了解和熟悉西方文化,为学生提供更多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从而减少并避免汉语思维对英语口语表达的影响。
3.从跨文化交际角度提升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国际交流,因此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来探讨提高我国当前高校英语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通过开设文化课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的认识、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3.1提高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认知水平在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均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文化内容,为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国家概况、提高英语掌握能力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我国高校的公共英语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更加重视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和分析,通过开设一定课时的英语文化课或调整现有英语课程增加英语文化教学时间,增强学生对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对于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
3.2更新教学内容虽然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开设了“英美国家概况”、“英美文学”等课程,但是不容回避的是,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都是几十年如一日的,而作为社会文化,其发展变化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传统的教学内容很难适应现代英语国家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因此更新教学内容显得刻不容缓。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更多地接触英美原版的电影、电视剧、书籍等,让学生在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过程中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资料等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来自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3.3创新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新的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在完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教学内容并做一定的课前预习,搜索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利用视频资料、图片资料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英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在课后组织讨论,分析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还更好地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技术更好地融合到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掌握英语知识和文化。
摘要:李安电影一直以其独特的东西方文化观念及其冲突的展示吸引着观众,特别是影片中对于东方文化走向的探讨更是发人深省。本文以其早期作品《推手》为例,解析了李安导演在影片中阐述的东西方文化观念,并在表现传统文化与现在文化的差异与隔膜中探讨了各种伦理道德关系,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气韵。本文立足于本片,在解析了导演的自身的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同时,还结合了影片中东西方文化观念,及两种文化如何共处。
关键词:《推手》;东西文化;冲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04-0145-01
一、影片自始至终的东西文化冲突及差异
影片开头随着手部特写镜头的拉开,我们看到老人身着一袭蓝色中式衣裤、布鞋,动作舒缓自如、矫健轻盈、安详平和;与此同时,洋儿媳在电脑屏幕前飞快的敲击键盘,红色的台灯与桌子上杂乱无章的物品给人一种内心烦躁的暗示。二人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没有一句对白,所有声音都是自然声响,画面上的主人公一直处于隔离状态,几乎不出现在同一空间,即使出现在同一空间,也通过画面的纵身调度形成强烈对比,或是封闭的横向构图中二人左右对称的对比,或是纵深构图中前后的对比,互不理睬又互有压力的模式造成强烈的隔离感,充分体现二人内心的疏离与隔绝。该片段中儿媳的烦躁显然为父亲的悠然、自信提供了陪衬,当她在莫名的烦躁中远远审视这位异常平和的中国父亲时我们看到在两种文化较量的第一个回合中,东方式的达观超然的人生态度与圆柔应对的处世方式占了上风。随着叙事的推衍,这种对比却迅速变化,父亲的强大自信的态势逐步弱化。随着微波炉中的那一声爆炸和儿媳妇的一声“shit”,父亲的威严受到了挑战而动摇,当他不得不戴上耳机听京剧时,分明看到了他开始向妥协迈进。晚饭餐桌上两种嘈杂的言语充分体现了两种势力的争夺,儿子虽极力调和,但孙子无意间翻译出的一句最不该翻译出的话令这种呼之欲出的矛盾终于爆发。儿媳胃出血,全家都怪罪父亲,父亲更一步步的妥协,直到父亲无意中迷失路,回到家中看到满屋狼藉不堪,儿媳惊恐的神情,意识到该是离开儿子的时候了,离开了家去餐馆打工,与餐馆老板发生冲突。这时父亲展开了与整个西方秩序的冲突时,东方文明势力衰退的趋势发展到了极限,警察的介入把父亲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社会的冲突完全外化,虽然在父亲带着手铐被送入警车时的视死如归的镇定,但我们能感受到的却只是他坐在监狱里时的凄凉和无奈。
家庭观念: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是养儿防老,而美国人都崇尚独立自主,自己的儿女十八岁之后都让他们独立生活,而自己老年的生活也都依靠自己。很明显玛莎对于这个住进自己家里一个多月的公公并不满意,当然她并不是那种恶媳妇,只是这种不满意都建立在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之上,不同的爱好,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教育方式。玛莎和朱老的不和给晓生产生巨大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最终顺着朱老的走失而爆发出来,压抑了许久的情感终于找到一个喷涌的泉口,如此痛快淋漓,然而清醒之后的他也接受了美国的文化方式: “The old man has to go. ”总有一种文化要接受侵犯,一个家庭要有一种文化要做出让步。
教育孩子:也是American time 和Chinese time各为一半。孙子在做中文功课时,老人试图教他唱家乡的娃娃调:东西街,南北走,出门看见人咬狗。拿起狗来打砖头,又怕砖头砸着手。老人念的津津有味,孩子重复的却是“出门看见狗咬人”,从他无辜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是他与爷爷之间的鸿沟。
语言不畅;这一点从影片开头中很长时间的无声就可以体现,影片伊始,只有朱老和媳妇在家,语言的不畅导致缺乏交流与沟通,而交流的匮乏也导致了双方的不解和不信任,两方互相看不惯,而这些主观印象多是由于交流上的偏差所引起的,当儿子晓生在两种语言之间左右摇摆,在两个人之间反复纠缠苦恼不已时,当事双方均没有学习另一种语言的愿望,导演将这一矛盾放到一开始就讲,因为中西差异表现在最表面,最显性的也就是语言、文字的差异,而这成为了交流的瓶颈,成为了导火索。
习惯爱好:朱老太极拳大师,会书法,喜欢听戏曲,懂中医,这都是非常典型的中国元素。本片一开始就毫不掩饰的表现出了这种中国元素在美国家庭的格格不入。镜头不断以交切的形式运转,朱老,玛莎;字画,打字;色香味俱佳的饭菜,单调的快餐式午饭;煤气,微波炉;边跑步边拳击式的运动,一切的一切都在对比中进行着,一切的一切都在无声中进行着。
二、东西文化走向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虽然我们在看过影片之后依然困惑,依然不知所措,依然无所适从,但是我们却能够看到东方传统文化通过“顺变”――不是消极顺应环境的改变,而是顺应环境,主动地改变并自我完善――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焕发出新的活力。社会在进步,文明在发展,近年来,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随着相互了解的扩大和深入,文化因为差异的存在而碰撞,在碰撞中也会有融合,跨文化交际毕竟是不可阻挡的潮流。当然,应当认识到东西文化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吸收和利用两种文化中的好的方面,同时以积极吸收的态度了解和尊重差异,减少因差异带来的信息误解,从而共同进步。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交流课程;目的;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05-0224-02
在当今世界一体化的趋势下,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正方兴未艾,而相关课程也在各高校陆续开设。本文作者将试着就该课程的目的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一些管蠡之见,希望对该课程以后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课程目的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教授,而在激励,唤醒,鼓舞。”这是一个总的宗旨。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目的,而教师对课程目的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或反映在教师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态度上,从而影响到教学的结果。
就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而言,其课程目的主要是:(1)增强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的了解;(2)激起学生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兴趣,从而对其中的某一/些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3)使学生能够灵活利用所学到的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知识,促进其它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了解了课程目的后,教师应该拟定一个教学目标来指导和匡正自己的教学活动。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家马杰的研究,从结构上看,一个编订优良的教学目标应当包含三个要素:“首先,它应当描述预期的学生行为――学生必须做些什么?其次,它应当列举出学生行为得以产生的条件――怎样认可或测验这种行为?再次,它应当给出一个在测验中可以接受的行为标准。”根据这一标准,再结合课程特点,教师就可以制定出一个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了。
二、课程设计
所谓课程设计,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本文作者认为该课程应采取以讨论式教学为主,其它各种教学方法为辅的教学方式。讨论式教学方式的具体做法有很多,这里,讨论式教学方式主要指引导式讨论和创造性分组式讨论。
(一)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的好处很多,布鲁克菲尔德就曾经列举了15项,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有助于更为深入、清晰地研究课题;(2)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分析、判断、综合和表达的能力;(3)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博大的心胸。
尽管讨论式教学法益处多多,但在执行中却是有很多的方面必须考虑,因此,在进行讨论之前教师要做一下准备工作:(1)每堂课提前告知参与者讨论的课题,并保证参与者提前并同等地获得相关资料。(2)说明讨论的基本原则,期望达到的目的等。(3)规范运用征求意见表,调查参与者感兴趣的方面和熟悉的领域等,以便对以后的课程进行改进。(4)围成圆形来进行讨论,使所有的发言者都能听见,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5)将整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在第一节课时就告诉学生,以便学生进行配合。
众所周知,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很容易出现冷场现象。为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讨论式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引导式讨论,即以一人或少数几人为主,其他人参与的讲座加讨论形式;另一种是创造性分组的讨论形式。第一种是教师让对某方面了解比较多的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包含所需的图文、影音等资料。与此同时,其他同学也要在课前对将要讨论的课题进行了解并准备自己的问题。这样,在上讨论课时,由部分同学组成专家组,先对自己的研究结果进行展示,然后提出讨论的课题或范围,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最后对该课题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在此期间,教师起引导者的作用,即统筹安排时间,在适当的时候穿插几句话,使讨论顺利进行。第二种是教师安排课题,并将学生按所学外语专业分成几组,让他们比较中国和他们所学外语国家文化在所定课题范围内的差异或交流情况。如果是日语或韩语系的学生,就让他们比较所学语系国家和西方国家文化在所定课题范围内的差异或交流情况。这样,每个组就自成一个专家组,但该专家组在上课之前要先各自研究,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并得出较为统一的观点。在上课时,每个专家组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展示,可以是以一人为代表其他人补充的方式,或是每个人负责一部分的方式等。这样,在同一堂课里,学生在对自己组研究的课题上有较深认识外,还可以了解到不同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总领全局,将各组巧妙的整合起来,安排好他们的时间和顺序,并在讨论结束时作讨论总结,指出值得表扬和可以改进的地方。
但是这两种讨论的方式都有一些必须注意的地方。首先,教师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作引导者或总领全局的人,而不是具体的参与者。这就是说,教师不能太多地介入讨论,不能讲太多话或影响学生的观点。其次,教师要有把握全局的能力,在有些学生发言太多或太少时进行控制,使学生的发言机会保持平衡。再次,教师必须经常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以第二种做法为例,教师可以让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前将他们组讨论的结果告知,以便合理安排整堂课的活动。最后,应该尽可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二)其它辅助教学手段
讨论式教学法也有它的弊端,如它要求学生有较高的配合度,在课外花一定的时间去做课前准备之类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其它的教学手段来弥补。如请在东西方历史文化交流或比较研究方面的权威人士来做讲座,请西方人士过来作直接的文化交流,教师直接授课,多媒体教学等。
此外,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育辅助工具。根据布鲁纳的看法,教育辅助工具有五种,即:(1) 替代经验装置:影片、电视、幻灯片、录音带等;(2)用于掌握现象根本结构的装置:实验室实验或事物演习、模型、图表等;(3)程序设计装置:编排教学材料等;(4)戏剧式装置;(5)自动化教学机器装置。心理学研究证明:用多种感官同时感知,不仅可以降低大脑层的疲劳程度,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学生的心理发展通常是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由没有反思能力到有反思能力。因此,形象的辅助教学工具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上,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影片,幻灯片,绘画或书法作品等辅助工具来帮助说明某一课题。当然,学生在进行课题讨论时也可以要求使用某些辅助教学工具,此时教师应该配合学生。
三、总结
教学方法通常是因人因课不用而有不同,只能灵活运用。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这门课上,如果单纯采取教师讲课的方式,或者说采取以教师为主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话,不管教师采取何种教学辅助工具,都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和学生对立的局面,比较难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主动性。在调动学生积极性方面,学生讨论为主的教学方式相对来说效果要好,也较容易被学生接受。当然,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考虑的肯定不够周全,这种教学法也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如果这篇文章能引发一些思考的话,本文的目的就达到了。
参考文献: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第3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
[3]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斯蒂芬・普瑞斯基尔,罗静,褚保堂(译).讨论式教学法――实现民主课堂的方法和技巧[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坦.教学模式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5]熊川武.实践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一百多年来,中西方传统文化在香港的碰撞和融合。东西方文化在香港的交汇和融合形成了香特的文化现象。香港是中西方文化融合最完美的城市之一,在这里旅游,可以体会中西文化的碰撞、感受现代化的游乐设施以及南国的自然风光。
香港(Hong Kong),举世闻名的国际化大都市,有着“东方之珠”的美誉,汇聚了中西文化精华。1842年至1997年,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到祖国的怀抱。
香港,是国际重要的金融、服务业及航运中心,是继纽约、伦敦后世界的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经济体系,经济自由度居世界首位。香港,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她把华人智慧与西方社会制度优势合二为一,是全球最安全、富裕、繁荣和生活高水平城市之一。
去香港旅游的游客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在大都市的繁华与西方文化影响下,香港却不失中华的传统文化。一百多年来,中西方传统文化在香港的碰撞和融合。在这里,游客可以看到世界很多地方的风俗与礼仪,而传统的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完好的保存。
先说香港的。香港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地方之一。香港人口中,有很多外来移民,除了95%的华人外,还有英国人、印度人、葡萄牙人等等。这里有中国的儒释道,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新教、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以及各种崇拜。香港是世界上尊重异族文化的地方之一。而中国传统的龙王、观音、、妈祖娘娘等,也同样受到人们的供奉和崇拜。香港庙宇教堂林立,满天神佛。但诸神众人和平共处,从未发生过宗教冲突。
在香港,能看到很多中国古老的传统和习俗、节庆和禁忌。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在香港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香港居民,来自世界各地,各种族裔在香港都有自己的聚集地。如南亚人聚居的重庆大厦、菲裔人星期天聚会的皇后像广场等等,这些族裔的文化也成了香港的元素。舞龙、舞狮、赛龙舟等民间习俗,都是香港自开埠以来就一直延续和保持下来的中国传统习俗。香港每年庆祝的各种中西方节日也很多,中国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西方的复活节、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在香港都会有很多的庆祝活动。
再说香港的美食。香港是世界上美食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香港美食文化,是东方、西方文化的交汇,香港也因此被誉为“美食天堂”。作为国际美食都会,香港汇聚了各国菜色,在这里,不仅能吃到中国传统的美食,还有机会品尝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德国、瑞士、日本、韩国、越南、印度、尼泊尔、缅甸、菲律宾、中东、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风味。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美食,极大地丰富了香港本土的饮食文化。香港美食品尝的地点,主要集中在铜锣湾、九龙城、兰桂坊、尖沙嘴、跑马地及中环苏豪区。中国的“菜系”游客在香港都能找得到。而吸收了英国饮食文化的茶餐厅里,特色饮料“丝袜奶茶”、“鸳鸯”,特色食品“蛋挞”、“菠萝包”……都体现了中西文化的混合。
接下来,说说香港的游,这里的游,既有旅游参观,又有购物。香港素来被游客称作“购物天堂”,在香港购物,无论商品的种类、价格还是购物的服务,都是世界闻名。从国际顶级品牌到地方特色小商品,在香港店铺的里都能买到。香港的低税率政策使得在香港出售的大部分商品不征税,商品的价格相比其他国家地区较低,香港的商铺每年都有很多换季打折减价的优惠促销活动,因此吸引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香港购物。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的化妆品是免税的,世界著名的化妆品品牌,诸如Guerlain(娇兰)、Lanc?me(兰蔻)、Clarins(娇韵诗)、Elizabeth Arden(伊丽莎白・雅顿)、Erno Laszlo(奥伦・纳素)、Estee Lauder ( 雅诗兰黛)、Clinique(倩碧)、Christan Dior(迪奥)、Chanel(香奈儿)等等,在香港都有店铺和专柜。
在旅游方面,香港有很多得天独厚的资源和风光。从传统的祖先宗祠、氏族围村到位于闹市的庙宇,代表着古老东方文化和历史的遗迹遍布香港每个角落。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办的“古今建筑漫游”,使游客能感受到香港建筑中西文化荟萃的特色。西式的圣约翰大教堂、道风山基督教堂等宗教文化建筑,也在东方文化的映衬中闪光。香港还有很多民俗文化景点,九龙城寨、宋城、宋王台、港岛炮台、大屿山东涌炮台等等。香港有23个郊野公园和4个海岸公园,免费供游客欣赏香港大自然的风光。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游客参观的博物馆和展览馆。游客可以从各个博物馆、科学馆的“体验式”参观游览中获得感性认识。在香港历史博物馆,可以了解到关于香港的很多历史故事,4000多件展品、立体景观以及多媒体剧院,可以通过这些生动的媒介了解香港的民间风俗和历史发展。香港美术馆、香港科学馆,香港铁路博物馆、香港警察博物馆、香港医学博物馆、香港海事博物馆、香港海防博物馆、香港太空馆等,都是很不错的游览参观场所。香港的东南亚地区最大娱乐性公园――香港海洋公园(Hong Kong Ocean Park)和全球的第十一个迪士尼主题乐园――香港迪士尼乐园(Hong Kong Disneyland)更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地游客。通过参观游览,相信游客对香港的中西文化交汇,会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香港,人杰地灵,由于历史原因,虽然她有着深深的殖民地烙印,但是,东西方文化在香港的交汇和融合形成了香特的文化现象。香港是中西方文化融合最完美的城市之一,在这里旅游,可以体会中西文化的碰撞、感受现代化的游乐设施以及南国的自然风光。购物与美食、游乐场与自由港,潮流和传统交融在这里,香港,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出的小世界。
(作者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亚洲的许多国家(如中国、日本、印度等),至17、18世纪时,在其封建社会内部也都已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了,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也将独立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然而,由于欧美资本主义的殖民侵略,改变了亚洲这些国家的自然发展进程。在种种内外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个别国家,如日本,加快了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变革,成为亚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强国,并且加入了欧美殖民主义者的行列,一起来侵略和奴役亚洲的其他国家和民族。而其他所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则由于沦为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其经济、政治都被畸形地发展了;从而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被迫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坎坷不平的道路。因而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深刻加以历史反思的题目。关于东方文化与现代化,特别是与东方国家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值得深刻加以历史反思的题目之一。
由于上述历史的原因,东方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社会的过程中,都遇到了一个向西方学习的问题。
开始时,东方国家主要是为欧美资本主义的"船坚炮利"所震动,以为欧美的强大只是科技上的先进、物质上的富裕,所以当时东方国家的一些进步政治家、思想家的着眼点, 集中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上,以求富国强兵,如,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其中的"夷之长技",即主要指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同时期日本思想家、政治家提出的"西洋艺术",也是就西方科技而言的。
以后,人们认识到,欧美诸国科技之所以先进、物质之所以富裕,是由于他们进行了政治革命和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有力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科技、物质的快速发展。因此进而积极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鼓吹立宪、开议院,学习欧美政体,推行变法改制。日本的明治维新,中国的戊戍变法,都是在这种认识下发动起来的,然而由于复杂的内外原因,前者取得了成功,后者则失败了。
与此同时,人们对西方文化也进行了多方位的比较,试图从总体文化方面来探求一下东西方国家间所存在的强弱差别的原因。由于当时的东方国家大多处于落后、贫弱的地位,而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则是先进、富强的现成榜样,因此,在人们的思想上很自然地会把先进、富强与西方文化联系在一起,从而认为,要改变东方落后、贫弱状况,只有向西东学习,积极全面地引进西方文化。而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东方文化,则视作是迈向现代化的严重障碍,给予激烈地批判和否定。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人们在现代化与西方化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划等号的,可以说,所有的东方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没有不受到西方文化的激烈冲击的,无论在思想舆论导向上还是在社会改革实践中,"西化"都曾是东方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股主要的潮流。
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要求用以讲求科学与民主为核心的近代西方化来改革东方各国的落后现状,应当说是一大批先进的东方人的合理奋斗目标,是一股符合时代要求的进步潮流,而当时人们对东方文化所持的激烈批判和否定,也主要是从其落伍于时代,与近代西方文化相比所显现出的强烈的时代差距等方面提出来的,那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时至今日,文化上的全盘西化论和民族虚无主义,在东方世界中还有相当的影响。不仅有一些人还在那里积极地鼓吹,而且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它的实际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严重社会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东西方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
其实,近代西方文化远不是完美无缺的,特别是经过本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近代西方文化内在的偏颇和弊端(包括民主和科学各方面),日益暴露出来了。同时,本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及东亚地区"四小龙"(台湾、香港、南朝鲜、新加坡)经济上奇迹般的腾飞,显示出了东方国家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的某些特色。其中那些与东方文化相关连的特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因此,在今天的历史环境下,很有必要对东方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合理地吸收西方文化,如何正确地对待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等问题,加以深刻的历史反思。
历史的反思并不是要人们去纠缠于那些历史的陈年旧账,也不在于简单地去判清那些历史上的是是非非,而是要人们从中找寻出现在和未来前进的道路和方向,并根据现实进行新的探索和规划。根据当前东亚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和所提出的问题,在如何对待东方文化的问题上,我认为有许多方面是需要人们去认真进行探索和规划的。
在当今信息时代,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相互吸收和融合,已成必然趋势。而与此同时,文化多元化和寻求保存不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特质的寻根意识,也在不断地增长。我们既不应因融合而抛弃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质,也不应因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特质而拒绝交流、吸收和融合。对于这两种时代的趋势,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应当在认识上和行动上有一种自觉。如上所述,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造成了许多东方人在文化问题上的一种偏识,即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和对东方文化自惭形秽。因此,对于东方人来说,提高对于东方文化的自觉,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东方人的这种文化上的自觉,首先应当纠正把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偏识。这种偏识主要是由于有些人只强调东西文化之间的古今区别而造成的。其实,东西方文化之间有许多方面的差异,特别是某些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差异,反映了人类文化形态的丰富性、多样性,是不能完全用古今差异来概括的。它是由不同区域和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积淀起来的文化差异。这两者,同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宝贵财富,它们相辅相成,互补互进,而不应当强分优劣高下,是一非一,存一去一。
本世纪30年代,在中国文化思想界曾经发生过一场关于现代化与西方化、中国本位文化与西方文化关系的大争论,其中有些观点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例如,当时有不少学者就明确指出,"'科学化'与'近代化',并不与'欧化'同义,所以我们虽科学化近代化而不必欧化。"(刘挈敖:《中国本位意识与中国本位文化》,1935年6月,引自《从"西化"到现代化-----五四以来有关中国的文化趋向和发展道路论争文选》,1990年3月,北京大学出版社)或者说,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现代化可以包括西化,西化却不能包括现代化。"他们认为,就中国的现代化来说,简要地讲既要"将中国所有,西洋所无的东西,本着现在的智识、经验和需要,加以合理化或适用化",同时也需"将西洋所有,但在现在并未合理化或适应的事情,与以合理化或适用化。"(张熙若:《全盘西化与中国本位》,1985年4月、引同前书)这种强调不论是对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应本着"现在"的立场去加以"合理化或适用化"的思想,即使在今大也还是有启发的。又如,当时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已强烈地意识到,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保持民族文化主体自觉的重要性。有的学者讲,"一个民族失了自主性,决不能采取他族的文明,而只有为他族所征服而已。"所以,只有"恢复中国人的自主性,如此才能有吸收外族文化的主体资格。"(张东荪《现代的中国怎样要孔子》,1935年1月,引同前书)有的学者则说,"没有本位意识,是绝对不可与外来文化接触的",提出了在文化上应坚持"不忘自己"、"为的自己"和"不独化,不同化"的原则。"不独化"是说,"我们应该了解世界生活和世界文化的相关性,不可闭关自守的企求复古";"不同化"是说,"我们应该尊重我们独立自尊的文化与民族,不可在与欧美文化接触之时,便为欧美文化所同化。"(同前引刘挈敖文)总之,在文化问题上,"自大心是不可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却是绝对离了不可的。盲目的保守固然危险,随便乱化也是笑话。"(同前引张熙若文)这些论说,体现了一种现实的态度,一种坚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独立自强精神,它也是我们今天所应当坚持的。
近代西方文化之所以相对先进于东方文化,是因为它经过欧洲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几个世纪的艰苦变革,实现了从中世纪向近代化转变的缘故。而并不像有些人所胡诌的那样,它自古以来就先进于东方文化。因此,同样地,东方文化只要经过艰苦的变革,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变,是能够与西方文化并驾齐驱的。这是我们东方人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应当积极地、自觉地去做使东方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工作。有些人曾断言,中国文化(包括东方文化)缺乏自我更新的机制,不可能实现向现代化的转化。这种说法,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事实上也是没有根据的。首先,人们无法理解,一种缺乏自我更新机制的文化,何以能延续至数千年之久。其次,所谓"自我更新机制"的提法也是含混不清的。如果说,"自我更新机制"是指排斥任何外来的刺激,以及吸收、融合外来的东西,那末,可以说世界上找不到一种文化是具有"自我更新机制"的。说穿了,那些断言东方文化缺乏自我更新机制的人,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反证西方文化之富于"自我更新机制",可是,他们忘记了,或者说故意回避了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欧洲在文艺复兴前后强烈追求东方文化刺激的情景,以及东方文化中浓厚人文主义色彩的思想理论,在西方文化从中世纪神学樊笼中解放出来的过程所起过的巨大影响。因此,更新总是与一定的外来刺激和借鉴、吸收、融合等分不开的。我们坚信,经过东方各国各民族的共同努力,通过积极吸收西方文化的有益营养,东方传统文化是能够实现向现代化转化的,是能够适应并推动世界现代化的潮流和进程的。
凡是不带偏见的人,都能看到东方文化中蕴含着大量人类智慧的精华,它不仅对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还将对今日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过去,由于受西方近代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东方文化中那些素朴的、非实证(或待实证)的、重人文的学说和方法大都持一种否定态度,把它们贬之为非科学的、神秘主义的玄学,并期待着科学去把它们淘汰、消灭。例如中医中药,在本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就被不少人看作是中国科学落后的标志之一。在上述30年代的那场文化论战中,就有人痛心疾首地说,所谓"国医","明明白白的是一种文化落后的民族的产物,绝对没有资格和科学的医术抗衡",并且断言"我相信,经过长时间的淘汰,'国医'是一定要消灭的"。(梁实秋:《自信力与夸大狂》,1935年6月,引同前书)在那个时代,发表这类带有强烈偏见的议论是不足为怪的,对于议者的心情也是可以谅解的。不过事实和历史的发展证明,中医中药绝不是"一种文化落后的民族的产物",相反,它是东方文化中一笔极为珍贵的财富;中医中药也不是"绝对没有资格和科学的医术抗衡"的,相反,恰恰是它在许多方面比之所谓的"科学的医术"更具科学性。目前,中医中药的实际医疗效果已得到了世界的普遍承认,中医中药的理论也引起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研究兴趣。通过中西医的结合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技术手段,中医中药的实践和理论中的包含的科学内容,正在不断地被人们发现和认识。中医中药的实践和理论已经开始,并且正在迅速地向现代化转化。现在,可以断言,中医中药不仅不会被淘汰和消灭,相反将得到积极的肯定和发展。同时,可以相信,与此相同的其他东方传统医术,如中国的藏医,印度的医明(梵语cikitsa---vidya),日本的和医等,也不会被简单地淘汰和消灭,在积极吸收现代医学理论、方法、技术后,其中的精华必将得到发展,而形成为现代藏医、现代印度医明和现代和医。
又如,在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以中国的儒、释、道为例),是比较侧重于个体经验的体认和直接把握,比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直观的,而缺少理性分析和概念推理。因此,当近代西方自然科学中的实证方法,以及哲学中的理性主义、逻辑分析方法等传入东方后,在一般人的心目中,也似乎只有实证的、理性的、分析的才是唯一科学的认识和方法,而对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则予以严厉的批评和否定。不可否认,缺少实证、理性、分析是传统东方文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中的一大缺陷。但并不能由此断言个体经验体认和整体直观的方法就只有否定的一面。事实上,对这方面的问题,在理论上至今还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同时,随着现代科学的日益深入发展,人们已开始明显地感觉到,实证和分析的方法也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带有强烈随机性的体认和直观的方法也并非一无是处。目前,东方人的思维方法已引起广大自然科学家和人文科学家的浓厚兴趣。可以相信,传统东方文化中丰富的有关体认和直观思维方法的资料,经过选择和改造,定将转化为发展现代思维科学的有益养料。
关键词:教学;影响;意识差异
我们在平时学习中,有必要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贯穿于整个课堂内外,并且应该将汉语文化与它相对比,能从许多细小的差别里找出交流的渠道。
一、尊重隐私角度上的意识差异
先看下面这个对话:“How old are you, Miss. Jane?”“Ah, its a secret!”为什么Miss. Jane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芳龄?这缘于说英语国家的人都想自己在对方心目中活力四射,永远年轻,而不愿说出自己的实际年龄。尤其对女士更是如此。再如我们在路上碰到了熟人,出于礼貌,常问“你在干什么?”(Where are you doing?)和“你去哪儿?”(What are you going?) 在英语文化意识中却成为窥探别人隐私的审问而遭到反对。在国内,我们的隐私观念的意识还比较低,对自己的个人事情毫不隐瞒;我们习惯将自己的将来归属于一定的群体,因而特别重视的相互帮助与关心,常常想知道她人的幸福与痛苦,而别人也愿意坦诚告之。相反,英语国家的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特别追求个人空间,一般不愿意向它人提及自己的烦恼,特别不想让他人干涉个人的事。正因为如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常发生矛盾,比如:我们首次相见常问对方的婚否、年龄、子女、经济状况,这表示对别人的关切,在中国人心里这是一种礼节,而英语国家的人对此就非常讨厌,他们认为这干涉了个人隐私。
二、时间观的意识差异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多数人对时间的支配较随意,一般很少注重对时间的严格和合理地分配,在日常的人与人交往中,也不会像英语国家人那样制定周密的时间表。的确,西方人普遍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因为这和他们的价值观密切相关,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的观念被西方人普遍认同。因此他们特别惜时,日常生活中他们往往会周密地做出时间计划。养成守时的好习惯。在说英语国家,如果想要拜访某人,就必须事先约定或通知,同时说明拜访的意图、地点和时间,由双方协商后才可以进行,反之该约会难以进行的。故在我们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的过程里,外国人对我们分配时间的方式极不认同,常因时间观相异和我们相互间产生隔阂,有时甚至于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其结果往往会在许多方面产生不必要的误解和麻烦。
三、表述谢意上的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公共场合用“谢谢”还是很常见的,但在我们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却不常用,如果用了感觉不太正常,可能会引起相互间的误会和距离。而在西方国家“Thank you.”差不多可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中,哪怕是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可用。准备一顿美餐,送上一杯茶,递上一张餐巾纸,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无论在什么公共场所,无论他人帮了你什么,”Thank you”是你必须要说的。而且这是最起码的礼貌。有时别人问“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drink?”(你想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中国人一般会客气地说: “太客气了”、“别麻烦了”诸如此类。而西方人通常会说:“Yes,please.”(表示想要),或“No,thanks.”(表示不想要),这同时也体现了西方人的直率和中国人含蓄,如此完全不同的风格也说明东西方文化和传统的差异性。
四、礼貌用语上的差异
国人特别注重谦虚,与他人交际时,很在意抑己扬人,且将其视为我们的优良传统,而这的确是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现象。有别人赞美我们时,我们常常会谦虚一番,表示有礼貌。而英语国家却没有这样的传统,一旦他们受到赞扬,他们总会很乐意地说“Thank you”表示接受这样的赞美。因为中西文化意识不同,国人总认为西方人毫不谦虚,过于自信。在西方国家,赞美的语言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开始。称赞的内容主要是个人的外貌、着装、财富、出色的工作等等。一般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赞美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内在的美。因此许多情况下是赞美别人的着装、发型。例如,A:Your hair style looks nice. B:Thank you very much.再如,有人夸赞你工作做得很棒时,我们一般会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过奖了,我做得离要求还相距甚远。”以示谦虚。又如,今天你打扮的很漂亮,别人可能会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按我国的习惯你会说:一般一般。但西方人一般会说: Thank you for your compliment.来表示欣赏和感谢。当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如此否定他人对自己的赞扬,甚至自己把自己贬得一无是处时,他们会感到非常不理解,认为中国人在撒谎。
五、对文化意识差异在课堂教学的思考
汉语和英语之间在文化意识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故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应使用多种方法,通过这些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对文化多元化认识,并让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吸收和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在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为受到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一定有部分内容具有时代局限性,还有些内容甚至违背了科学观。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时,我们应应采取扬弃的观点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清楚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决不能忘记要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的沟通能力。另外,我们老师也要学会正确地对待东西方文化间的不同之处。学习一种文化内容时,需保持客观的态度,绝不能妄下结论。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矛盾;传统伦理;爱情;东西方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125-01
一、影片的内容与情节
《饮食男女》主人公老朱是台湾有名的中国菜大师,由于妻子去世早,他独自担起了抚养三个女儿的责任。老朱从饭店退休后和三个女儿住在一起,每个周末老朱都要做一桌丰盛的大餐与女儿团聚。大女儿家珍是学校老师,她拒绝与异性接触,至今还没有结婚成家。二女儿家倩最像老朱,也深得父亲疼爱,倔强要强,每次家宴都与父亲发生争吵。小女儿家宁听话懂事,但也偷偷谈起了恋爱。女儿们忙于自己的生活,与父亲的代沟越来越大,两辈人不能从内心深处进行交流,疏忽了彼此之间的感受。老朱面对这个家庭,只好从邻居锦荣身上寻找慰藉。朱家的家庭聚餐本是维系全家的和睦,但是每次聚餐都是不欢而散,影片中第一次聚餐,家倩说要搬出去住,第二次团聚家倩投资失败,第三次佳宁向父亲道出了怀孕并要和男朋友出去住,引起父亲的大怒,第四次家珍要和刚认识的男友结婚,第五次老朱宣布要和锦荣结婚,全家一阵大乱,家宴匆忙结束。影片最后,二女儿家倩亲自下厨想要全家团聚,但是大姐基督教洗礼,小妹怀孕生产,都无法参加,只有她陪伴自己的老父亲,当父亲喝汤的时候,意外发现多年消失的味觉恢复了。老朱在与儿女文化差异的冲突下,因为爱而做出了让步,虽然无奈但至少将悲剧化为苦涩的圆满。
二、影片中人物的家庭矛盾
大女儿家珍与整个家庭的矛盾,是她内心那种责任感导致她无法追求自己美好生活的矛盾。作为家中的长女,由于幼年丧母,她必须负担起整个家庭的责任,她要照顾父亲、妹妹,但对性格内向软弱她来说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所以她性格古板,入了基督教作为内心的心灵寄托。但是,家珍对爱情还是充满向往的,在爱情面前,最后她也摆脱了家庭的束缚,抛下了家庭责任,追求到了自己的幸福。
二女儿家倩,传承了父亲的衣钵,对烹饪有着先天的灵感,但是性格强,心比天高。在电影开头,客厅摆着母亲的遗像,和家倩长的一模一样,导演其实在暗示家倩在老朱内心的位置是最像她母亲的,所以老朱对她有一种独有的关爱。影片前两次家宴中,她都想要逃离这个家。在性格上,她与她的姐妹有着本质的区别,是家中的女强人。影片中她无数次离开家,但又回到了家。老温生病时,她明白了自己与父亲的矛盾隔阂所在,老温的去世更是让家倩内心的寒冰融化。当影片结尾家珍和家宁都远离这个家的时候,她却选择留在了家中。家珍烹制了一桌丰盛的家宴时,父亲喝汤恢复了味觉,与影片开头和老朱争论汤的做法前后呼应,这说明父女二人殊途同归,家倩回到了自己最向往的家中。
父亲老朱与整个家庭的矛盾,在于他得不到女儿们内心的认同,随着女儿们要离家搬出去,他的内心更得不到慰藉,他只有在回饭店帮厨指导的行为中得到满足,所以他给邻居家姗姗送便当,小孩子们十分喜欢他做的便当,他在这里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满足,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影片最后的家宴中,本是女儿们撮合他和梁伯母,最终意外地是他选择了锦荣,他想要选择自己的生活,他这也是对时间和年龄的反抗,所以他没有妥协,而女儿们宽容了他惊世骇俗的婚姻,最钟爱的二女儿与他也冰释前嫌,达到了真正的沟通和理解。结尾处老朱搬离了自己的老房子,恢复了自己的味觉,他彻底地从自己的生活中走了出来,与锦荣一起走进理想的生活。
三、导演李安的东西方情怀
电影《饮食男女》叙事简单明了,在展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同时,探讨了家庭两辈人的亲情、爱情、友情。影片通过老朱和三个女儿的故事平行并排叙述,女儿的故事情节为明线,父亲则为暗线,导演李安用独特的叙述方式把老朱与女儿、锦荣、梁伯母的关系勾画明了,叙述了儿女私情、友情和忘年恋,结局给人意外,达到了影片的。
导演李安以内敛的抒情方式将《饮食男女》中的镜头处理的恰到好处,干净利落,中国文化中的微妙滋味,拿捏地到位。从电影主题背景来说,李安是具有深厚的东方文化积淀的,他对中国传统伦理之内的温情抱有信心,但从《饮食男女》的传统父权家庭在新时代的崩解来说,李安也具有怀疑和冒险精神,勇于超越自我。导演李安融合了东西方的美好品质,加上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才可以将影片中细腻真挚的父女关系娓娓道来,浓郁的传统亲情令观众动容,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精彩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远婴,罗艺君.华语电影十导演[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0.
[2]田卉群.经典影片读解教程《中国化戏剧――〈饮食男女〉读解》[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陈宝旭.《饮食男女》――电影剧本与拍摄过程[M].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