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0:12: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拖延 测量 时间动机理论
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甚至一些人已经习以为常。国外有调查显示,有近70%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状况,而正常成年人中也有多达20%的人每天都出现拖延行为[1]。拖延行为不仅会导致个体作业成绩的下降,令个体感到沮丧,而且给人们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长期拖延还会引发焦虑、内疚自责等负面情绪,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拖延不仅仅只是时间管理问题,它也是一个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的复杂过程[2]。近二十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拖延这一课题作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本文从拖延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测量工具、理论解释等方面加以介绍,并对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1.拖延的概念及类型
拖延一词的英文为procrastination,来源于拉丁文procrastinare,意为推至明天(putting forward until tomorrow)。刚开始它是一个中性词,经过演变,今天多具有消极色彩。拖延(Procrastination)是指个体推迟开始和(或)完成必须完成的任务时的非理性倾向[3]。拖延具有三个特征:自愿、回避和非理性。首先,拖延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又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其次,拖延带有回避性,拖延者不愿意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回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decision avoidance)不同,后者的最初意图就是延迟。最后,拖延是个体的非理,即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4]。
按照拖延的对象可以把拖延分为四类[5]:(1)学业拖延。个体经常延迟学习任务,并且经常经历与拖延有关的问题性焦虑的倾向。例如,很多学生完成作业或考前复是要等到最后一刻才“临阵磨枪”。(2)日常生活事务拖延。是指个体在面临繁杂的日常事务时不能做出合理的调度安排,不知从何着手。(3)决策拖延。是指个体无论在紧要关头还是无足轻重的小事上都无法及时做出决断的一种环境适应不良的现象。决策拖延者在选择和冲突情境下总是延迟作出决策,容易错失时机。(4)强迫性拖延。是指个体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决策上均表现出习惯性拖延却又难以克服的一种拖延倾向。
按照拖延的性质可以把拖延分为特质拖延和状态拖延。特质拖延(trait procrastination)也称长期拖延(chronic procrastination),是一种人格特质。特质拖延者在任何情境中都会表现出一种拖延倾向,并报告有更多的拖延行为。状态拖延(state procrastination)是指在某种具体情境下发生的拖延行为,如大学生在写论文、考试复习时更容易产生拖延行为。人们一般把特质拖延划分为三种类型: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和决策拖延。唤起性拖延是指拖延行为所导致的时间压力能够唤起其在最后期限内的动机水平,这种类型的拖延者觉得自己在时间压力下往往会工作得更好,而回避性拖延是拖延者为可能到来的失败寻找一种借口(外部原因),为达到保护自己自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决策拖延则指个体在面临选择和冲突时会悲观的认为自己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决定,犹豫不决,不能很快作出决定的行为。
2.影响拖延的因素
2.1人口学变量
一般认为,人们在变得成熟以后会更少拖延。Wendelien等所作的关于拖延元分析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观点:年龄与拖延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而且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拖延。一般认为女性有更多的拖延,但是先前关于拖延行为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很不一致。有的研究发现男性拖延得分高于女性,有的研究发现男性得分低于女性,有的则没有发现两者存在差异。王孟成等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的研究中发现在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拖延是一种不因性别、专业等的不同而存在的现象[6]。
2.2个性特质
一些研究者提出,“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神经质和责任心与拖延相关,其中责任心更是特质拖延的根源。Piers等在对拖延的元分析中得出的结果也表明,拖延与责任感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最高负相关,同时,拖延与自尊之间呈现出中度负相关,此外,神经质和特质焦虑与拖延中度相关,而悲观与拖延之间则呈现出较低的相关。研究表明,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具有高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表现出了更多的拖延行为[7]。
2.3自我效能与自尊
有学者认为有些拖延是由于低自尊和低自我效能导致的一种自我妨碍行为[8]。自我效能反映的是人们对自己能否取得所期待的结果的一种信念,班杜拉认为低自我效能会降低个体对成功的期望、损害动机,最终妨碍任务的启动(即拖延)及坚持性。Haycock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与拖延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自我效能的缺失是产生拖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尊对拖延的影响类似于自我效能。低自尊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投入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是对自己缺乏价值的进一步确认。因此低自尊的个体会回避困难的任务并避免一切可以对他们能力作出简单推断的活动。如果因拖延导致表现不佳,人们只能归因于努力不够而不是能力不足。
2.4动机
许多研究发现拖延是一个动机问题,个体因为缺乏动机,倾向于把事情向后一拖再拖。也有学者认为,尽管高成就动机的人给自己设定了困难的目标,但因为他们的投入是对活动本身关注的缘故,在这种内在动机的驱动下,任务带给个体的感觉是愉快的、而不是令人厌恶的,所以也会降低拖延的可能性。Lee以韩国大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发现,拖延与缺乏自我决定的动机有关。他指出外在动机对拖延的影响取决于任务是否是由自我决定的,如果是自我决定的任务,即使是外在动机也并不能引发拖延行为[9]。
2.5自我管理
有研究者提出,拖延是自我管理的缺乏。自我管理涉及到个体用内部和外部暗示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继续、什么时候结束他们的目标导向行为的方式。与受内在动机驱使、自我决定的个体相比,由外部因素所驱使的个体的自我时间及行为的管理更糟糕,更易出现拖延行为。当他们从事某任务时,由于不善于进行时间或行为的管理,因此通常会推迟任务的开始,即使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也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而频繁地出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因此,糟糕的自我管理是影响拖延行为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10]。
2.6任务性质
拖延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人们在众多可供选择的任务或活动中,仅选择了某一项而延迟了其他活动,尽管这种选择最终会带来不利的后果。为什么选择这项任务而不是其他呢?这与任务的某些性质有关。首先是任务厌恶(task aversive ness),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对于那些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刺激,人们倾向于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量延迟去做。无论是开放式问卷调查,还是拖延评价量表测查的结果,都表明不喜欢从事这项任务(即任务厌恶)是拖延的重要原因。其次是任务奖惩的时限(timing of rewards & punishments),奖惩的时间安排对个体的行为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价值较小但奖赏及时的任务和价值很大但奖赏延迟的任务之间,拖延者更愿意选择前者[4]。
3.拖延的测量
由于拖延的内部特性,目前对它的评定主要是通过问卷来测评。拖延的测量工具有多种,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年编制的一般拖延行为量表,它由20个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的项目组成其中包含10个相反的项目。该量表采用5点计分法,从“根本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为1分和5分。经Lay检测,此量表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常用的自我报告量表还有McCown和Johnson在1989年编制的成人拖延量表,Aitken在1982年编制的专门测量特质拖延的艾特肯拖延量表Solomon和Rothblum在1984年编制的学生拖延评定量表等。陈晓莉等人的研究表明[11]:Aitken拖延问卷在我国大学生样本应用结果表明该量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目前来说,问卷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研究方法,但由于拖延在人们的理解中更多具有消极和非理性的色彩,采用自我报告法会因为一些主观愿望和社会赞许效应等,减少实际拖延的报告,因此研究者开始综合运用其它方法,如观察法和日记研究法等,通过多渠道的收集信息,从而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Piers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就使用了观察法。Scher和Ferrari在其研究中采用日记法来研究拖延行为。日记研究法能够提供有关个别拖延者拖延行为的具体材料,丰富人们对拖延行为的认识,它为拖延行为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4.拖延的理论解释
早期不同理论流派的心理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拖延作出了不同的解释[9]。心理动力学者将拖延视为个体对抗死亡本能和回避无意识死亡焦虑的一种方式。行为主义者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角度来解释拖延现象,他们认为寻求奖励和回避惩罚是拖延的主要动因。认知心理学家将拖延视为维持自尊的一种应对策略,而特质论心理学家则将拖延视为一种特质,具有跨时间和情境的稳定性。
期望价值理论认为如果个体认为完成某项任务的可能性较低或任务价值较小,那么拖延的可能性就会较大。自我效能是与期望有关的心理结构,任务价值可以用任务厌恶(task aversive ness)来表示,这两个因素都被研究证明确与拖延有关。
Ainslie提出了一个时间折扣理论,用以解释时间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该理论认为人们每天实际上都需要对可能带来不同奖赏的活动进行选择,在选择时,人们有一种严重低估未来事件的先天倾向。拖延正是我们这种天性的一种体现,因为低估了长远目标的价值导致对这类任务的推迟,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事件离我们越来越近,其价值也被我们看清楚时,后悔也为时已晚。
Steel在整合期望理论和时间折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时间动机理论(Temporal Motivation Theory)[10],该理论同时考虑到任务特征(厌恶任务、奖励延迟)和个人特征(自我控制、组织规划能力等),从时间的角度来理解拖延,具体如下:
主观价值=■
主观价值可以看作是在某个时间点所体验的动机强度,名义价值(nominal value)代表动机的最大或最佳强度。参数k代表名义价值的折扣率,个体不同,k值不同,k值越高的个体,自我控制能力越差。延迟指要得到奖赏需要等待的时间。整合后的理论可以对目前有关拖延的研究结果做出有效解释:首先,拖延与期望有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低或自尊水平低的学生更易拖延;其次,拖延与任务价值有关,人们对任务的抱怨越多,越易拖延,从完成任务中获得的乐趣越少,越易拖延;再次,拖延存在个体差异,自我控制水平低的更易拖延,这一点可以用公式中折扣率k表示;最后,拖延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是在时间上的推迟,当我们感觉目标离自己还很遥远时,更易推迟任务,等到期限将至时,才意识到时间的压力而拼命工作。
5.研究展望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拖延现象的关注,心理学家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在探索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存在一些不足,也是后续努力的方向。
首先,研究内容上,主要集中在学业拖延,这就使得研究的被试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因此,未来研究需要考察更为广泛的被试群体的更广泛拖延行为,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拖延行为。
其次,研究工具上多采用问卷法,由于被试会受到当时状态和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以后可以多采用一些质性研究或实验研究的方法。
再次,国内外所做的研究多是在理论层面,干预研究很少。一个学科重要的在于应用,后续可以多做一些干预研究,帮助受拖延困扰的人们解决问题。
最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拖延的界定也不尽相同,如Simone把拖延当作个体决策时一种精明的、有远见的行为,Levine等则认为在一些文化背景下,拖延被看成是另外一种平静的生活,并没有成为一个问题行为。因此,有必要开展拖延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Harriott J,Ferrari J R.Prevalence of procrastination among samples of adults.Psychological Reports,1996,78,611-6l6.
[2]包翠秋,张志杰.拖延现象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129-132.
[3]Lay CH.At last,my research article on procrastination.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1986,20,479-495.
[4]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高校教育管理,2007,1,(3):67-70.
[5]王灵芝,王晓钧.拖延的理论与测量.社会科学论坛,2007,7(下):26-28.
[6]王孟成,杨忍,戴晓阳.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于时间透视的相关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5):617-619.
[7]崔燕,崔莉,刘爱书.拖延研究综述.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150-153.
[8]Ferrari JR,Tice D M.Procrastination as a self-handicap for men and women:an ask-avoidance strategy in a laboratory setting.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0,34,(1):73-83.
[9]Lee E.The Relationship of motivation and flow experience to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2005,166,(1):5-14.
模式下产生的政策处方也许不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因此作为行为经济学,它在经济学分析中融入心理学的见解,确定传统理性假设的重要差异,并且能借此提高我们对推动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的理解和改善政策设计。
【关键词】医疗保险 行为经济学 参保意愿 医疗政策
一、引言
就传统经济学理论而言,它在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的方法中是有内在逻辑与潜在的盲点。当社会效益不能同私人利益和市场产出相匹配的时,标准经济学方法把针对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公共政策确定作为一种独有的角色。大致上,标准经济学理论在决定覆盖范围上是专注于价格和信息所扮演的角色。当社会开始关注低收入或者患病人群的资源重新分配、以及解决可购性的问题时,相关政策能够控制价格和转移对象,例如通过补助或者公共计划以达到更理想的政策覆盖率。或者当信息问题导致医疗保险市场缺乏平滑功能时,原因例如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国家政策能够通过例如授权等类似的管理条例或政策来处理这些问题产生的后果。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第三因素,即个人决策的心理状态,它在推动承保范围覆盖效果上扮演一个核心角色。隐晦的说,标准方法采用的是依照购买决策或参加医疗保险的通常假设,并通过完全最优个人人简单反映了一个合理的估计。但是通过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的成果指出个人很难在他们私人利益中做出最优选择(即使他们不能对大量的社会目标进行区分)。此外,心理行为上的因素也同传统经济学因素相互影响,比如价格和信息复杂化了他们的政策措施和最终的效果。
二、医疗保险覆盖模式与不完全参保
在美国大约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缺少医疗保险。这一数据表明其主要问题是可支付能力的问题,因为在2011年作为雇主资助的家庭政策,其平均每年的医疗保费是超过了15000美元。大约三分之二的未参保人群的家庭收入是中等偏下,并且大部分未参保个体是成年人,对于他们,公共政策并不是那么的慷慨大方。因此,医疗保险改革应当专注于可负担能力的平衡以及权衡控制提高覆盖率的成本。除了收入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因素导致保险的非完全覆盖,因为大部分未参保人群是已经能够参加公共或私人保险(他们的成本是非常的低)。最近的估算数据显示大约85%的具有参保资格的儿童是没有参加私人保险并且大约50%的未参加私人保险的成年人在CHIP已经注册或是参加了医疗补助计划。许多未参保者是有资格参保但是并没有参与这项计划。
该表展示的是比较医疗补助计划和CHIP以及其他重要的公共医疗保险计划(不同类型的医疗补助)。表一对比了以参保险人群为根据的参保率。大约99%和96%的有资格参保的个人是分别参加了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A部分(医院)和B部分(内科)。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一些数据特点也许是高参保率的原因。因为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资格与参保模式并不意味着有关而是主要在参保资格年龄的要求上(65岁),而参保成本是非常低(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B部分的保费是同保险模式有关,而与参保注册资格没有关联)。没有任何程序是要求证明其参保资格,然而对于残疾人群而言,参保过程是非常的不同。在医疗保险D部分代表的是一种混合情况,在这一部分里面一些具备参保资格的个人仅当他们选择该项计划后才被纳入保险范围,而另外一些人(同样是具备该资格的人)能是无意识地被参保。相对应的,相比医疗保险其他部分而言,D部分的参保率是更低,但是比医疗补助计划的参保率稍高一些。估计有93%合格的参保个体已经参加了国家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D部分,而这部分个体没再有再参加处方药保险。
对此现状存在两问题,第一个问题,仅承担不起保费这一结论是不足以解释观测到的覆盖率不足问题。对于这些被拒绝参保的人群而言可行的政策实际上是能够承担这笔费用,并有估计表明政策能够承担大约25%到75%的未参保人群的费用。即使是家庭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上,也仍然有8%的个人是未参保,并且这部分人群也是占了未参保人群的20%。第二个问题,标准模型预测在低薪模式下雇主部分的医疗保险费最终是由低收入劳动者自己负担。
表1 美国医疗保险各种类覆盖率
三、医疗保险参保的心理学分析
医疗保险覆盖面的传统经济学分析集中于市场力量的作用和市场失灵,典型的是给予以个人决策为背景的假设。这一标准假设是个人最佳地评估他们的医疗保险选择的成本和收益是基于固定偏好和选择他们能获得的最好的收益,但这受到他们财富和收入的约束。行为分析将给予的假设作为前提并且考虑个人决策在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中的作用。
(一)过多选择和其复杂性
心理学的过度选择是指当选择的数量不断扩大的时有众多的选择而使得人们变得不知所措并因此未选择任何东西。一项关于当个人被给予众多的选择的实验表明他们是不太可能做出购买行为,而这与标准假设是相互矛盾的。关于这个解释有若干证据,例如,在退休计划中当雇主提供多种选择时,雇员往往不大可能会参加退休计划。过多选择的特殊状况与心理学更为普遍的研究结果有联系,这种联系即个人因难以选择而犹豫或者放弃,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有时候会试图完全地避免选择。选择一个医疗保险计划是种复杂的选择,在这种困境中明显的显示在美国医疗保险D部分个人是正在最佳地选择计划。这种复杂性的结果是它也许会抑制参保率当个人犹豫拖延或者放弃选择。
(二)缺乏对成本和收益的理解
如果投保的复杂性决策并没有完全使我们对选择放弃,那么当它导致保险覆盖的成本和收益的错误理解时它可能仍然会影响参保率。并且个人容易误解复杂的价格时间表。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感知一些价格,这对获取社会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在医疗保险的中,多种因素也许会导致个人很难去正确理解价格和成本。例如,个人在雇主资助计划(然而,新的法律通过要求雇主向雇员披露该计划的全部成本来改变这一现状)中很难去断定保费的真实成本。为了获得预期准确的预期成本的预测,人们也许也是不容易弄懂医疗保险价格的多层次性,它包括保费和各种费用平摊条款。
此外,医疗保险计划本身的知识有时候是一种有限的方式,这种方式能束缚保险覆盖率的提高。例如,Currie和Gruber (1996) 发现对于在其他福利项目中有更多经验的具有参保资格的女性而言,她们在医疗补助计划中的参保率更高,这也可能反映了她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去更好地理解这类计划。对于医疗保险在减少风险方面的优势而言,个人可能很难达到一个准确的、一致的、主观的评价。人们倾向于高估幸福医疗状况变化的影响,但是相反,这也能增加保险参保率。
(三)关于风险的误解
存在一类特殊的困境,即个人与参保决定,该困境可能是正确评估与各种潜在医疗状况有关的风险。例如,人们倾向于更注重低概率事件,然后才是高概率事件。同时个人在做风险评估时有自我偏见,例如,有证据显示人们倾向于过于乐观以及低估不良结果的可能性。对风险的误解影响了投保决策。实验证据表明,假定的保险购买决策对风险的认知是敏感的(Johnson et al. 1993)。在任何特定的情况下这些认知是如何影响保险覆盖率的大小和趋势最终都是实证问题。注意,这两种动力可能应用到“年轻”(指的是大量未参保的年轻人)的情况中,但是现在还不清楚这种情况是否是被预计作为占据主导地位。虽然更愿意接受风险仅仅是反映其偏好,但这也有可能是因为一定程度上的易错以及有偏见的风险认知。
(四)偏见与自控能力的局限性
过度选择、缺乏理解和风险的误解能使得人们很难去做出最优决策,但是对于最优的覆盖类型而言这并不是唯一的,甚至是并不是最重要的行为障碍,即个人也很难发现最优选择行为或者很难完成他们的决定。例如,一组关于个人行为上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毅力是有限的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所做的决定是不一致的。人们有时候因为即时成本而延缓自身行为,以及人们倾向于更加关注当前的损失和收益,而其次才是再去考虑未来的损失和收益。时间的不一致性和现时偏向型偏好影响着医疗保险参保决策。个人的时间非一致性偏好也许是浅视或拖延的。这也许会降低医疗保险参保率,因为相比累积增长的收益,人们是更加注重现时所产生保费成本。这一证据是符合现时偏向型偏好,即相比后期支付中对成本分担的预期水平的敏感度而言,在短期支付中消费者对保费更加敏感。
(五)渠道因素的敏感性
一组与心理学和行为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人类行为受各种上下文线索所影响,或决策是通过渠道因素而形成。这些语境因素能让渠道行为朝向或偏离一个特定的决策结果。这一决策结果似乎是微不足道的成本,有时也被称作为麻烦成本,相比标准模型决策所认为的,它可能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例如在雇主资助的退休保险计划中自动被参保注册将大幅提高保险参保率。 对于医疗保险覆盖率而言,渠道因素的关键意义是减少复杂性,提供信息以及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选择,这可能仅是一个部分解决增加医疗保险参保率的方案,如果有障碍,即使是非常小的障碍,但仍然坚持自身意图而参保。这类型的行为因素有助于解释信息活动中普遍的一些非利好消息,
(六)社会比较的影响
标准经济学模型的另一个差异表明人们也许并不是一直都是利己主义的。他们也关心他人的福利,公平和社会准则。反过来,公平观念和社会准则也是能影响决策和个人行为。在其他领域,研究发现,凸显社会准则能鼓励利社会行为,例如通过对个体与他们的邻居的行为进行比较。
有一些证据表明这些影响对医疗保险覆盖的作用。例如,站在雇主的角度,发现这些证据是符合计划选择的社会影响。对于医疗保险覆盖率而言,社会比较的影响的意义是增加覆盖率也许在社会水平中会自我强化―越来越多的人参保,拥有医疗保险标准的个人也许会变得更加强壮和更具影响力。同样,如果保险覆盖面是授权允许和给予鼓励参保的社会态度更多的支持,他们也许仅比罚款更有效。在其他的情况下这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收入的守法纳税。
参考文献:
[1]毛群安.美国医疗保险制度剖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2]Arrow, K.J. Uncertainty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 of Medical Ca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3,(5).
[3]Bertrand, M., S. Mullainathan, and E. Shafir. Behavioral Eco- nomics and Marketing in Aid of Decision Making among the Poor.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 ,2006,(1).
[4]Handel, B.R. Adverse Selection and Switching Costs in Health Insurance Markets: When Nudging Hurts. NBER Working Paper no,2011.
[5]Heiss, F., D. McFadden, and J. Winter. Who Failed to En- roll in Medicare Part D, and Why? Early Results. Health Affairs ,2006,(5).
[关键词]习得乐观 大学生 教育模式
[作者简介]谢龙华(1971- ),男,广西贺州人,梧州学院教师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心理学;钟贞(1981- ),女,广西苍梧人,梧州学院教师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心理学。(广西 梧州 54300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梧州学院重点科研项目“大学生乐观、生命愿景、自杀意念及其关系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梧院发[2010]72号)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1-0090-03
乐观是一个人心理健康、适应社会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以赛里格曼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我们应该关注人类自身积极建设的力量,在乐观的各个层面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乐观更多地进入了心理学研究的视野,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较之下,国内对于乐观的研究则刚刚起步,对于大学生的乐观状况研究则更是少之又少。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怀有“郁闷”心情的不少,课程与学分重,就业与考研,恋爱与人际关系,有压力便有焦虑,这些压力使得本该无忧无虑的天之骄子变得忧心忡忡。可见,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进行大学生乐观习得的培养应当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乐观和乐观的影响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主任、2006年美国心理学会(apa)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获得者赛里格曼(martin e.p.seligman)把乐观当作是一种由后天经验学习而来的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对成功或者失败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倾向,具有稳定性,他将人的解释风格分为两种:乐观解释风格(opt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和悲观解释风格(pessimistic explanatory style)。①心理学家认为乐观是后天学习造成的个体差异,个体是主动和环境发生联系的,个体的动机、情感、认知在乐观的学习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个体在社会中体验生活,接受各种社会事件的刺激,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则会使个体乐观悲观思想产生更大差异。赛里格曼是“习得无助”和“习得乐观”研究领域的开创者,他在研究中发现,个体对事件的解释风格是个体后天习得的,个体可以通过模仿和学习,将悲观的归因方式转向乐观的归因方式,从而形成“习得乐观”。 不少学者在乐观研究中也发现,乐观是个体对自己的个人行为和所发生的事件产生的一种积极的控制力,因此,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通过个体的后天的社会生活的体验来形成,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是否产生积极体验是培养个体乐观人格的最主要途径。
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乐观与个体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之间密切相关。我国学者温娟娟、郑雪认为,乐观是一种人格特质,其关注焦点是个人对未来事件的积极期望,个人内心相信事件的好结果更有可能发生,对外表现为对发生的事件的一种积极的解释风格,在压力情境下,乐观是调节个体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的内部能量②。
二、“习得乐观”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袁莉敏、张日昇的研究表明:气质性乐观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③。陶沙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乐观倾向与压力、抑郁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悲观倾向与压力、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乐观与悲观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因素④。而抑郁是引发个体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因为不能正确处理面临的成长挫折,而走上自杀之路的案例在各高校已不鲜见。
乐观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意义深远,积极心理学致力于使人获得主观幸福感,而人获得主观幸福感的关键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事件的看法。乐观可以使大学生内心充满对过去经历的满足,对目前生活的愉快,对未来梦想的希翼。乐观作为一种积极的心态,在大学生的生活中能帮助他们更加自信,更能有效应对生活中的挫折,使大学生敢于拼搏,勇于进取,当出现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时只有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才能够尽快恢复个体的心理健康。
虽然国外已经对乐观开展了几十年
的研究,但是国内这方面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必要对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乐观进行深入地考察和探究,由此探索大学生乐观教育和培养的模式。在大学生活期间,如何习得对大学生有益的、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摒弃错误的思想和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三、大学生的“习得乐观”教育与培养策略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如何激发学生乐观生活的情绪是教学的基础,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因为理论的讲述容易,实践的操作困难。就算学生学习和积累了很多乐观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依然唉声叹气,找不到阳光的心态和缓解压力,宣泄情绪的方式,那么这样的心理健康教学无疑还是失败的。心理学家的早期研究为我们对大学生乐观培养做出了非常好的教学指导,实验研究也证实了乐观的可习得性,这为我们的教学研究带来了借鉴意义。
1.树立学习和发展目标,相信好结果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赛里格曼曾做过两个有意思的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将两组小白鼠分别放进一个盛满不透明液体的水池里,第一组的水池里有座小岛,但是淹没在水中白鼠看不见,第二组的水池没有小岛。第一组小白鼠在水池里拼命游啊游直至发现小岛爬上去,第二组的白鼠也在水池里拼命游啊游直至筋疲力尽放弃努力。经过若干次实验之后,将两个组的小白鼠放进同一个没有小岛的水池里,结果发现,第一组小白鼠坚持游泳的时间是第二组的两倍,因为它们心怀着找到小岛的希望,相信好结果会通过努力来获得,而第二组小白鼠早早地就放弃了努力,学习到了悲观的思维方式导致了行为的“无助”。 因为缺少目标导致遇到困难时“习得性无助”的现象在大学中比比皆是:在上课时毫无动力,平时也缺乏进取心,一旦遭到挫折时首先想到放弃,不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他们玩世不恭、吊儿郎当,拖延教师给予的学习任务,他们还往往消沉在个人的世界里,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深深的无助感会导致个体的抑郁并对大学生活失去信心,对人生的意义失去追寻的动力。这些大学生由于没有发展目标就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大学生活浑浑噩噩,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乐观的产生核心是发展目标的建立。大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并且深信这些目标在自己的人生中一定会实现。有了这样的目标,大学生无论经历怎样的事件或生活经历,他们都会更易于保持乐观,能够从生活事件中的不幸看到万幸,从“山穷水尽疑无路”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人心中一直有希望,人就可能有坚定的行动,就有可能将不利变为有利。乐观的人相信事情总会有好转的时候,他们具有更强烈的成功意念,激发更强大的成功动力,从而获得真正成功的机会。
2.转变思维方式,提高大学生的自信。理性情绪疗法(re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来改变个体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个体消除或减轻情绪和行为上的困扰,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理性情绪疗法能帮助大学生以理性思维(即合理思维)方式来替代非理性思维(即不合理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认知,以改变由非理性想法所带来的情绪困扰,从而习得乐观。
理性情绪疗法的关键在于辩证地看待事件带来的影响。如寓言中,老人有卖雨伞和卖布鞋两个儿子,原先无论天晴和下雨都很伤心,因为总有一个儿子生意不好做,在智者引导下,老人改变了思维的方式,就转忧为喜。其实任何事情,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其结果均都有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只关注不利的一面,极易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失望的情绪,无法自拔;而多关注有利的一面,或者做到合理的取舍,才能让大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
通过实施理性情绪疗法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大学生的自信。由于对同一件事情的认知不同会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情绪。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使大学生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障碍。教育中要注重让学生认知到乐观和悲观是从不同侧面看待问题的心态,抱怨只能增加心理负担。如果换一种思维方法,换一种想法,转变观念,排除非理性观
念,采取积极、理性的想法,对于大学生“习得乐观”的养成也是受益匪浅的。
3.改变归因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动机水平。归因,是指我们如何归结影响事物的因素,就是对事件的发生进行解释、找原因。同样的成功或者同样的失败,人们的归因是不同的。乐观的人通常把消极事件归因于暂时的影响,是偶然发生的而不是必然发生的事件,认为消极事件的产生多是因为外在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而悲观归因风格的人则反之。归因结果对个体未来的成就和行为有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归因会导致个体不同的倾向和情绪,由此影响个体对未来好结果的预期、期待与努力。
大学生对自己遭遇的挫折的自我归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模式:(1)退缩型归因:随着大学生屡遭生活的各种挫折,往往容易把失败归因为自己缺乏能力,甚至责怪自己智商低,不够聪明,产生强烈的自我谴责和自我否定的自卑感。(2)攻击型归因:在遭遇挫折之后,周围的教师、父母、朋友不鼓励不支持,反而批评、指责、嘲讽。谩骂,别人的否定会让大学生出现本能的维护自尊心的表现,因此学生在态度和情绪上均容易出现对抗,以此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激动和因自尊心受辱而感到的痛苦,出现攻击性行为。(3)成就型归因:当大学生把失败归因为缺乏自身努力时,则会使他产生积极的信念,修改个人的抱负水平,形成良好的自我态度,在失败面前保持较高的自信心,加大努力强度,坚持到底直到成功。
大学生错误的归因方式往往会让他们承担过重的心理压力,影响其学习与发展的动机水平。归因训练能通过一定程度的干预程序,改善或纠正个体在对失败或成功等不同结果上的错误态度,使其能学会进行积极、正确的归因,提高个体的动机水平和积极性,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地挖掘,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教学中为促使大学生归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该做到对不同遗传天赋、不同知识层次、不同能力水平、不同个性性格、不同家庭环境、不同抱负程度的大学生,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热切爱护,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选择,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希望,获得催人奋进的动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遇到事情的时候,通过管理自己、控制自己,在发掘事件背后的成因时,转变归因方式,努力促使自己形成乐观归因风格。通过不断训练个体与自己的悲观归因和想法做出激烈的辩论、批判和反驳,不断让其内心升发出强烈的斗志,成就的动机激发了,才能得出成功的动力和无限的力量。
4.追寻生命愿景,激发大学生发展的巨大潜能。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压力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伴随生命的展开而存在的,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压力是否能压垮你取决于你内在的处理压力的方式和能力。心理学者李红提出生命愿景作为一种新的压力应对源,在心理健康乐观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生命愿景就是对于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的信念追寻和执著,以及由此产生的生命控制感。生命意义是一个人对于生命的积极思考和内心信仰,是一个人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就是人们想达到目标的决心以及为此而倾尽全力的过程。
对大学生而言,追寻生命愿景的关键在于其追求层次的不断提升。生命愿景跨越了归属需要和尊重需要,以自我实现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找到生命意义并努力去追寻是大学生活的最强大动力,对生命意义生活目标的追寻找到自己的优点,并宽容自己的缺点,悦纳自己的个性,并激发自身最大的发展潜能。随着追求水平的提高,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认真对待,尽职尽责,无论成败内心都会油然而生对自己付出的幸福感,从而更有信心期待好结果的产生。在此情况下,无助感的产生概率就会下降,乐观感的产生几率会上升。
生命愿景作为一种新的压力应对源,也是一种新的生活哲学,注重从失败中看到成功,从丧失中看到收获,从消极转向积极,从忧郁转向乐观,同时还注重对缺点、错误、失败以及所有客观现实的接纳。这些生活哲学必然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渗透生命愿景的培育,让学生产生乐观又现实的思维方式,这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乐观的习得,乐观并不是简单的盲目的乐观,这是建立在对现实深刻体会和认识之后的乐观,乐观的态度能够提高大学生对新校园新生活的适应能力
,可以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方式应对和解释所遭遇的事情。那些对学校生活同时具有乐观性和现实性的学生,那些建立积极合理的人生目标并对此产生强的控制感的学生,那些善于发现自身优点不断提高自信水平的学生,那些追求层次不断提升且勇于承担责任的学生,当他们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更倾向于使用良好的应对策略以渡过危机。而在学习与生活中缺少成功体验自信偏低的学生,个人发展目标不够明确迷失发展方向的学生,看待问题存在偏激角度过分消沉的学生,内心缺乏信仰导致发展动力缺失的学生,他们往往是“习得乐观”的困难者,遇到困难与挫折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丢失乐观,受影响的是整个人生。
[注释]
①(美)seligman m e p.学习乐观[m].洪兰,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75.
②温娟娟,郑雪,张灵.国外乐观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