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时间:2023-10-11 10:12:5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力调查的困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力调查的困难

第1篇

为充分发挥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就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积极作用。根据文件精神,经研究,特制定《镇2012年村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协理员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各村(居)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协理员。

二、考核内容(总分100分)

1、负责本辖区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统计和动态管理,建立以村为单位的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可供培训、新成长劳动力、返乡人员、新增转移、就近就地转移、外来人员、贫困农民、新增创业及带动就业、10种就业困难群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劳动监察、职业介绍等台帐并实施动态记录。(10分)

2、掌握本辖区劳动力转移信息,每月25日前及时更新当月农村劳动力可供转移、可供培训、新成长劳动力、返乡人员、新增转移、就近就地转移、外来人员、贫困农民、新增创业及带动就业、职业介绍、就业困难和零转移家庭等信息,同时上报与当月电脑录入数据一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相关工作报表。(25分)

3、负责辖区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及“五包”培训的宣传、动员、报名工作,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18分)

4、积极开展辖区内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工作,促进所辖村(居)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和实现就业;受理小额担保贷款申请,协助贷款回收,回收率达100%。(2分)

5、协助村(居)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缴费、办证及待遇领取、单独领取基础养老金资格认证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续缴费工作(缴费率不低于95%);认真做好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基础情况调查,调查率达100%;掌握已办理领取养老金及基础养老金待遇的城乡居民生存和流动状况,每季度报送一次城乡居民基础信息变动情况表。(25分)

6、建立退休人员登记台帐并协助人社所做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动态管理服务工作。(3分)

7、建立和完善辖区内个体工商户、企业和企业用工台帐,做好用工调查、信息采集和维权政策咨询,及时记载台账。村(居)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正常运行,有规范的调解记录;协助镇人社所做好劳动关系调解、权益保障工作,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微机。(12分)

8、负责完成劳动保障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5分)

三、考核方法

1、考核采用百分制,全年以奖代补2400元,依据年终考核结果,每少一分扣补助48元。同时对前3名的村(居)劳动保障协理员分别给予300元、200元、100元的奖励。

2、不会操作电脑的协理员,必须提供辖区内的相关基础资料报送微机操作人员帮助操作。微机操作人员年终享受相关补助。

第2篇

一、总体思路

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先导,以帮扶辖区内“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和提升村(社区)户籍劳动力就业质量为重点,以村(社区)为基本单位,积极创建充分就业村(社区),建立起劳动保障管理服务机构,提升村(社区)的就业服务水平和就业援助功能,实现我乡户籍劳动力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为和谐鄞州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建目标

到6月底之前搞好一个创建充分就业村的试点工作,以点带面开展我乡创建充分就业村,到年底创建完成率在70%以上。充分就业村的创建坚持成熟一个创建一个的原则。

三、“充分就业村”创建标准

(一)充分整合村内各种就业资源,多渠道开发村就业岗位,辖区内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96%以上。

(二)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有效援助,村内“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基本实现就业。

(三)不断提高就业质量,积极提升村户籍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到2010年底,村户籍劳动力中从事二、三产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人员比例达到10%以上,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比例达到20%,村户籍人员中现有不充分就业人数提升为充分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失业人员均被组织在积极的就业准备中。

(四)各项促进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就业信息和援助渠道畅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环境优化,村内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无连续失业一年以上失业人员。

(五)村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室功能齐全,全面负责起本辖区内本地和外地劳动力就业、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协调等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工作,并做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

四、创建内容和工作任务

(一)做好村失业人员摸底调查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掌握村就业状况,重点掌握户籍“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上门走访率应达到100%;调查要有记录、有台帐,做到“失业状况、技术特长、培训需求、择业意向、家庭收入、就业结果”底子清情况明;要定期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家庭,跟踪了解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情况,并对村内失业人员实现网上动态管理。

(二)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加大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镇乡(街道)、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用,积极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社区食堂、幼儿接送、残疾人托养、老人陪护、垃圾分类和公共设施养护等公益性岗位。

(三)开展村就业服务工作。村就业服务工作要做到“服务进门、管理到人”;在工作中做到主动热情、细致耐心、业务熟悉、方式得当、程序规范;服务要有内容、有台帐、有实效。村就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

1.对符合“零就业家庭”条件和农村低保家庭的失业人员,做好审查发证有关工作。积极推荐各类失业人员参加就业再就业培训;发动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共建就业互助平台,广泛收集用工信息;配合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为各类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

2.实施再就业援助。重点帮助村内“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和“4050”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对未就业人员要找原因、想对策,根据其基本情况和需求制定专门的就业援助计划,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精细化、个性化服务方式,进行对口帮扶,努力实现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3.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开展就业再就业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使符合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和其他失业人员都能按规定享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协助做好小额担保贷款初审和推荐工作,调查核实贷款人信用情况,配合参与欠款追索。

4.有效帮助村户籍劳动力参加劳动实用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做好培训的宣传、信息提供和报名等服务工作,

(四)行政村劳动保障服务室要结合各村特点,设室立牌,聘用劳动保障专兼职协理员1-2名-劳动保障服务室办公面积应达到20-30平方米,实现计算机信息联网,硬件设备由区统一配备,服务室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服务标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

五、创建验收办法

“充分就业村”的创建验收程序为:年初制订创建目标,年底自评申报,全年考核评分,年度认定授牌。具体为:

(一)每年初由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按照创建“充分就业村”总体规划确定当年创建目标。每年11月初,村逐项对照《区创建“充分就业村”考核评估表》(另行制订)标准,对当年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自评分在90分以上的,向乡提出认定申报,并提供有关材料。

第3篇

农业局贯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行动调研报告

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辖四乡四镇,104个村委(社区),767个自然村,总人口38.54万人,农业人口36.49万人,现有农业劳力力21.81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7.83万人。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劳促会关于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及市劳促会《关于召开促进会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的通知》要求,我县下发了《关于对全县劳务产业工作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县劳促会、县产业办对高良乡、葵山镇进行调研,各乡镇对辖区2~3个村委会进行调研,通过半个多月深入调查了解,据实填写“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表”、到乡镇和村委会座谈、与个别在家务农的村民交流和电话调查个别外出务工农民的基本情况等形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类型、方式、区域、收入等展开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根据《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要求,结合实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所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做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如何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的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意见。

一、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背景

,县和省大多数县市一样,遭遇了罕见的特大旱灾,全县50万亩农作物受灾,成灾49万亩,绝收面积达46万亩。全县8个乡镇90个村委会287个自然村8.987万人、4.88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旱灾直接经济损失2.685亿元。为了力保人畜饮水、抓好大春生产,县委政府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抗大旱保民生,一方面组织动员培训农村劳动力使其转移就业,将此作为特旱年份的“特别行动”。

二、认真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的措施

针对严重的旱灾实际,我县将“特别行动计划”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来抓,迅速开展调研活动,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提出“旱灾损失劳务补”的思想,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方法,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不断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渠道,将此作为组织实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的突破口。

(一)工作目标

在贯彻落实“特别行动计划”工作中,提出劳务产业在年初任务的基础上,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确保综合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4.7亿元以上,人均工资性收入增加150元。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特别行动”工作,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县劳促会、产业办按照省、市、县要求,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劳务产业及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

近三年来,我县累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6.8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其中:县内转移1.93万人,县外转移输出1.87万人;三年间累计培训农村劳动力4.35万人,其中:实用技术培训2.93万人,绿色证书培训0.45万人,其它培训0.97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86亿元。劳务产业工作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如高良乡,全乡有农业人口25511人,农村劳动力15230人,几年来平均每年有6000~7000劳动力到县内外、省内外打工。据统计,今年春节以来,已外出打工的劳动力6000余人(包括往年外出打工未返乡的3000余人)。春节后外出打工2738人,其中,有序输出转移154人,自发转移2584人,年龄结构为:16~40岁的2304人,40~50岁的372人,50岁以上的62人。文化结构为:小学文化以下1915人,初中文化618人,高中中专113人,大专以下文化28人,参加系统培训的131人,县内209人,省内437人,省外209人。从事一产业215人,二产业1429人,三产业951人。

又如村委会,全村委会有10个自然村795户,3362人,农村劳动力1600人,春节后已外出打工700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全村委劳动力的43%。蚌别村小组壮族青年熊玉兴外出打工几年后,学到了一技之长,走上了公司的管理层,不仅回家新建了20万元的小洋房,还带走该村40多名青壮年到该公司打工。新安村是村委会的一个纯瑶族自然村,也是一个贫困村,全村150户,该村几年来平均每户都有一个劳动力到外地打工,几年的外出打工。该村打工回家新建了10~20万元的新砖瓦房70所。瑶族青年邓庭芳是该村的特困户,邓庭芳携带妻子到上海、江苏打工三年,带回10万元资金回家自己动手新建了一幢20万元洋房,摆脱了贫困。

(三)主要做法及措施

1、加强领导,转变作风

县、乡、村三级劳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作为“特别行动计划”实施主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坚持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认识到位。劳动保障、农业、扶贫、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了统分结合、各尽其责的良好的局面。

2、加大宣传、工作力度,确保“特别行动计划”圆满完成

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全县劳务产业各职能部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转移就业活动。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利用节假日,在全县个乡(镇)举办了12场农村劳动力输出现场招聘会,送岗到乡村。县劳务产业办、县总工会、妇联、共青团利用节假日到各乡(镇)发放招工信息、培训信息和举办招聘活动13场,动员农村劳动力在大旱之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县劳务产业办、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妇联联合开展“万人春风行”活动,共开展专项招聘活动9场,共招聘企业工人283人,主要输送到福建、广东等地。截止4月15日,全县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945人,其中县外输出1958人,县内转移3987人,完成全年计划数的84.4%。

3、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

为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实现“转得出、稳得住”的目标,县农广校、县职业中学、县农机校等培训机构积极组织各类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到4月15日,全县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6698人,共中,职业学历培训1792人,职业技能掊训1546人,实用技术培训11534人。

4、加大投资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创造良好的条件

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和输出及宣传支持,为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存在的问题

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在县委政府各项有力措施的推动下,得到有序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特点和问题。

(一)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财政及其困难,难以配套转移、培训经费,导致工作开展困难较大。

(二)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统一

部分干部群众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计划”认识不到位,对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开展能拖就拖,有放任自流的态度,整体配合协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国家对技能培训标准还比较低,培训数量还比较少,体力型输出还占较大比例,劳动力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四)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亟待加强

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建设投资少、进展慢,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收集与,主要依靠接传真、打电话、看消息、发通知等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不能达到与用工单位、企业快速连接的目的。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劳务产业工作的认识

各级各部门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全力以赴实施好扶贫、劳动、农业部门的各类劳动力培训项目,积极配合做好组织动员工作,让每户劳力都参加培训,掌握一点技能,力争实现“剩余劳动力有一个转移一个”的目标。

(二)加大投入,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面对新情况,要做好“特别行动计划”,让农民走出家门,实现稳定增长,不加大财力投入是无法实现的。应持续较大幅度地增加对“特别行动计划”的投入,为抗大旱保稳定提供基础条件。

第4篇

实行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突出地体现出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寒假期间我就这个问题对我们县做了一些调查,也就得了一些结论,同时发现不少的问题,现特将有关情况记录下来并发表一点看法,以期有所启发。

江西省九江市星子县住于庐山脚下,鄱阳湖畔,地形以丘陵为主。全县工农业不甚发达,城市化水平只有30%左右,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星子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花岗岩资源,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其中不乏小有名气的景点。星子县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且建设的盲目性比较大。不过,星子县这几年随着环庐山公路的修建和温泉度假村的开发,发展确实挺迅速。所有这些条件都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要面对的,同时也是分析星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时必须要考虑的。

星子县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就地转移和外出务工两种。后者即我们常说的农民工。就地转移主要是加工业和服务业,如石村加工、羽绒服加工、旅游服务业,建筑业也是重要方向。就地转移的大多是中年人,这与他们的自身条件有关,如知识技能不够,家庭负担比较重,不愿离开家乡的思想意识。这种转移方式主要依靠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及多种致富门路的开拓。大多数农民既可以务农,保证必要的粮食生产;也可以利用务工,最大限度地增加年收入。目前表明,大多数农民比较满意于这种就地转移方式,只是有点盲目性。还有就是转移的程度不够充分。农民工是星子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部分,几乎每个没上高中的青年人都有一段外出务工的经历。农民工确实是一种流行的劳动力转移方式,年轻人出去可以开阔眼界,同时也可增加家庭收入。星子县的青年农民工集中的行业主要有服装制造、产品组装等劳动密集型部门,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京津等发达地区。劳动力出外务工的组织程度比较低,大多是随同亲戚朋友外出务工。农民工确实为星子县的发展出了一份力,每年的劳动力输出收入就比较大,同时也开阔了农民的眼界,利于思想解放。

这种转移现状有太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由于劳动力素质低,不管外出还是就地转移都不能从事高水平的劳动,大多以出卖廉价劳动力为主,并且获得的收入比较低。还有就是政府的组织不够,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指导,处于盲目和自发状态。农民工的权益易受损害,维护困难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提高农民工的维权意识也是一条可行道路,政府法律也应当承担起法律意识培训的重担。此外,劳动力转移引起的社会问题也应该得到关注,如留守儿童问题、空巢老人问题、社会治安恶化问题,所有以上问题是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理应在其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将其解决。

政府以及农村各级组织应当发挥其指导作用,制定出综合协调的解决方案。农民公的职业技能培训必不可少,政府部门应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同时加强县城里农民工的联系,加强各地老乡联系机构的建设,以便利于业务和交往的扩展。同时应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以便更多的劳动力可以就地转移,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同样可以吸纳大量的声誉劳动力。农业的发展不容忽视。特色农业同样可以解决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困难问题,但应发展规模农业,鼓励种田能手大量承包工地以有效地减少外出劳工产生的田地荒芜问题。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和教育发展,为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要多方面考虑的问题,要彻底认清它并非易事。本文就我的调查所得综合而成,希望能窥其冰山一角。

海鸥社会调查协会第三名

公管071但冬冬

2010年3月13日

第5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农地制度;户籍制度

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0年起,鉴于重庆市农委农村固定观察站已经对重庆市16个区县中等水平的样本村或10个固定观察村农村劳动力外出情况连续进行过跟踪调查,依据调查的相关数据来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个案推算。2003―2006年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比重分别为26.51%、30.10%、30.92%、30.74%。其中在重庆市内(含区县)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占外出劳动力的比重由2002年的近60%下降为2006年的40%以内;相反跨省外出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分别占样本村劳动力总数的26.51%、30.10%、30.92%、30.75%、34.77%。在农村外出劳动力调查中,40岁以下的青壮劳动力所占比重约为80%左右。而另一方面,留在本乡本土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平均耕作土地由2003年的2.17亩/劳动力降为2005年的2.00亩/劳动力。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资源仍然过剩,外流的趋势还会发展。不过,从农村劳动力外出性别构成上看,男女之比由2000―2001年的1.3∶l升到2006年的1.46∶1。

2002―2006年,外出劳动力有明显的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具体而言,2002―2006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分别为40.26%、50.41%、50.65%、61.64%、65.0%,而留在本区县务工的劳动力所占比重则分别为33.9%、24.75%、22.13%、10.85%、10.85%。至于在区县(自治县、市)外、直辖市内务工的劳动力在比例上的变化则由25.84%略微升到27.51%。按地区来说,山区和库区的样本村中,外出劳动力流向(直辖)市外的趋向更为突出,到市外打工的劳动力均在55%左右或更多。

以重庆固定样本观察村调查户劳动力外出为例,2003年向省外转移劳动力占样本村全部外出劳动力的比重高达61.64%,远远高于省内务工转移所占比重;另外,2004年重庆市农村转移外出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外的劳动力249.89万人,占65.0%;转移到市内的劳动力134.42万人,占35.0%。市外地区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而就跨省转移的总体就业格局而言,重庆市农村劳动力以向广东、浙江、江苏等东部地区集中为主,向周边邻近的省区转移为辅。不过近年来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重庆农村劳动力在西部地区之间的流动呈上升趋势,而向东部地区转移的比重则呈现出下降走势,西部地区已成为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热点地区。

目前重庆市各区县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事二、三产业即进入城镇务工经商的人数占外出劳动力总数的80%以上,且所占比重仍有上升的趋势。此外,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表现为省内流动兼业型明显,而跨省流动则常年性务工明显。在省内从事非农行业的劳动力基本上还保留着对土地的承包权,每年除在外务工外,农忙季节都要回家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而在跨省流动中,随着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土地使用权可以转让,跨省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将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或出钱请人代耕,可以相对固定地、常年性地安心在外务工。最后,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另一特征就是转移方式主要靠“三缘关系”,存在明显的自发性。据重庆各区县农调队的调查,2003年在西部农村转移劳动力中,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转移所占比重平均不足20%,其余80%以上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多属于自发性转移,即盲目分散流动、亲友介绍流动。

二、影响重庆市劳动力转移因素的分析

1.表层因素

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表层因素已有以下变量: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其中,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人均耕地面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存在着负相关的关系。换言之,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过快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等将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大,这是由于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比较收益水平过低,产生的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客观上急需寻找出路,形成了巨大的外推力,把农民从传统的土地中推出来;另一方面,农村非农就业比重、人均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纯工资收入、人均外出劳动纯工资收入等变量则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变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调查结果表明,将“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列为外出驱动的第1位因素,将“农村收入水平低、挣钱机会少”与“呆在家里没事干(或隐形失业)”分别列为第2、3位驱动因素。其实,农村中推的力量与城市中拉的力量是影响农民工外出流动的两个方面。不管是农村收入低还是预期外出打工收入高,核心问题是经济收入的驱动力驱使大量农民工外出。

2.深层制度因素

(1)户籍制度与城市“反拉力”。我国现行的城乡隔离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居民在社会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劳保、福利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在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下,他们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竞争的权力和平等待遇,同时给他们在吃、住、就业、加薪、小孩上学等方面造成许多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地就业,致使相当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流到农村,形成逆向转移。此外,由于心理上的惯性作用,户籍仍然有巨大的心理限制效应。户籍制度塑造了多数农民工的生活预期,锁定了他们的生活目标。

(2)现行的农用土地制度与农村“反推力”。现实中耕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缺乏对转让地权者进行合理经济补偿的成熟规定。因此,被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就可能蒙受一种转让地权而造成的额外经济损失,进而阻碍农民彻底离开土地,而选择“兼业”经营方式。从现实来看,完全放弃土地而转移出去的农民,即使在东部发达地区所占的比重也较小。这样,“兼业”问题与农业小规模经营势必将长期存在,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农村“反推力”。所谓农村的“反推力”是指那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几乎都在户口所在地保留了与农民身份相联的土地,对于农民工来讲,拥有土地就意味着拥有一份较为稳定的收入。家乡土地显然也是吸引外出农民工最终返乡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能够在经济萧条时成为农民工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土地还能成为农民工养老和还乡的重要依托。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从八十年代初起,随着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在农村普遍推行,农民在获得土地经营自主权的同时获得了在农业劳动之外寻求就业和收入的权利,使出去务工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实现了供求平衡、丰年有余,改变了粮、油统购统销制度,这样就能够满足进城就业农民食品供给,为农村劳动力流动提供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经济结构偏差和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动因,与农业相比,二、三产业比较利益一直是相对更高,同样付出体力却可以赚到更多的钱。而沿海地区先发型经济增长和城市体制改革对劳动力的需求,直接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沿海地区因为凭借优惠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惠率先实施了外向型的经济战略,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及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吸引中、西部地区劳动力的主要因素。从体制原因分析,我们党和政府及时调整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政策是它的体制性原因,国家从最初限制流动到允许流动,从控制盲目流动到实施有序化流动,直到实行城乡统筹就业,推动城乡劳动力市场逐步一体化。在种种因素的促动下,随着农村发展空间的不断“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成为必然。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整个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促进作用。一是对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世界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国民经济能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农村劳动力转移功不可没。约有15%左右的经济增长是源自劳动力转移的贡献。二是使资源配置更为合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改善了劳动力与其他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关系,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三是缓解了农村与城市劳动力资源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大多数是脏、累、苦等城市人不愿意从事的工作,既满足了城市用工需要,支援城市建设,又缓解了农村就业的压力,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出现了就业不充分和劳动力过剩的现象,尤其在广大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的迅速推广应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日臻完善,农业生产水平、劳动效率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少,农村劳动力尤就业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亟待解决。从根本上讲,其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供求矛盾。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供求矛盾

(一)农村劳动力“数量大、质量低”。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已达47962万人,约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70%。“九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共增加了2920万人,年均增长584万人。这部分快速增长的农村劳动力,远远超过了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也超过了农村现有耕地的承载能力,成为亟待转移的劳动力。

伴随经济结构调整,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了对劳动力的相对需求。这就使短期内就业方面的结构性矛盾会更加突出,对劳动者文化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0年,农村劳动力人口15-64岁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比城市10.20年低2.87年,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各种文化层次分布的差异,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明显相对偏低,而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又相对过高。15-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小学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47.62%,文盲人口占8.74%,分别比城市高出31个百分点和6个百分点;而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例只有8.46%,比城市整整低了35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比例尚不足1个百分点,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中具有各种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的城市、县镇和农村之间的比值情况是:具有大专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20∶9∶1;其中本科及以上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55∶13∶1;高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4∶3∶1;初中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0.91∶1.01∶1;小学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为0.37∶0.55∶1”。 可见,我国城乡之间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层次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尤其体现在具有中、高层次受教育水平的人口比重上。我国城市人力资本积累基本上已处于中等和高等教育阶段,而农村尚处于普及初中和小学教育阶段。因此,从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和条件看,由于平均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发达地区,加上通过市场和社会交往提高自身素质的差距,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在就业竞争极为剧烈的今天,明显处于不利地位。

(二)劳动力需求增长速度缓慢。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正当农村劳动力流动逐渐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就业时,城市自身的就业形势却发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中央决定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调整,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人数以百万的工人也成为求业者,一时间城市就业压力骤然增大。城市经济必须同时吸纳和消化大量流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及不断增加的城市下岗工人再就业。另外,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改善国内生产、供给条件,实现规模经营的需要,国家对“十五小”的关闭已全面实施;关闭“十五小”,势必大幅减少农民非农就业岗位。从1997年起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就出现负增长,这种情况在贫困地区愈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相当部分企业困难重重,失业、下岗问题日渐突出。

国有经济中就业人数出现负增长;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不仅会使相当一批人面临下岗、分流或失业,还会使其对民工的吸纳大为减少;私营企业在贫困地区的发展困难重重……凡此种种,一方面是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方有所停滞,另一方面是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交织在一起,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愈加困难。劳动力市场上这种供求的空前紧张,迫使各级政府想尽种种办法,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五”期间,我国劳动力就业形势呈现新的变化:一是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劳动手段的革新,导致农业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而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供给总是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在生产资料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新吸纳就业的劳动力相对减少,就业压力不断增大;二是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相对下降,加上“十五计划”经济增长指标的下调,吸纳就业能力也将下降。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三个主要矛盾:(1)劳动力总量供给居高不下与就业岗位不足之间的矛盾;(2)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之间的矛盾;(3)国有企业冗员集中排放与劳动力市场缺位之间的矛盾。由此可见,国内劳动力出现明显过剩现象,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村不仅仅就业压力大,而且就业难的问题极为突出。同时,由于资金、技术、信息及社会联系面等相对处于劣势,使得在整个国民经济从粗放向集约转变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更是困难重重。长期以来,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已明显地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成为阻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因素。“21世纪中国的问题仍然是农民问题,但农民问题主要是就业问题” 。

因此,要使广大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提高农业现有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现状,就必须有效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通过对某一劳务输出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当前地方政府部门采取的措施和存在的不足,对于思考如何改善和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三、南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工业化的理论和经验表明,工业化的过程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战后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中,最早采用数学模型的方法对这种城乡人口流动行为进行研究的是,刘易斯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二元结构转变模型”,该模型提出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资本积累——工业部门扩张——二元结构转变”的机制。但由于若干理论假设的不合理,以及政策结论的重工轻农倾向,其理论已渐为人们所冷落。而上世纪70年代问世的拖达罗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流动的解释受到了经济学界的普遍赞同。拖达罗指出,农民是否迁往城市取决于他们对城乡收入差别的预期。这种预期的城乡收入差别取决于城乡实际收入差别和进城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即就业概率)之大小。当城乡实际收入差别不变时,就业概率越大,城乡预期收入差别也越大,对农民进城的吸引力越大,城乡人口迁移规模也越大。伴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转移。这种转移主要经历了二个阶段。开始时以“离土不离乡”的就地转移为主。这一时期,本地区的城市非农产业和农村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基本上由本地区劳动力的供给来满足,而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尚未出现。1992年以后,开始出现跨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进而形成所谓的“民工潮”。这种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主要是源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过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劳动力供给无法满足城乡非农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此外,东部沿海地区市场体系的建立,也使企业用人方式日益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包括外资、合资以及私营、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劳动用工机制的市场化进程。由此,妨碍地区间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也逐步被清除,从而使跨地区劳动力流动得以实现。

当前,我国劳动力跨地区的转移主要表现为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向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南部经济特区转移,其中尤其以中部地区向东部地区的转移为主。这一现象,一方面可以看作发达地区对临近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拖达罗的迁移成本理论得到解释。那就是,由于迁移距离的远近直接影响到迁移成本的大小,显然,邻近地区劳动力迁移的成本较低,故得以优先转移。本文选取的实证研究地区——南康市位于中国江西省南部,该市与闽粤等省接壤,从古至今都与多个沿海省市保持着密切的劳务和商务交往。解放前就有不少人去广东打肩担,解放后农村集体化时期就有一定数量的劳力在农闲时到广东、福建务工(当地俗称“搞副业”),改革开放以后,已发展到“十万民工闯广东”。因此,选取这样一个与沿海发达省份相邻、有“打工”传统的地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具有较强代表性和实证研究价值。笔者于2005年寒假期间对南康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并于2005年2月16日在江西省南康市唐江汽车站对在候车大厅的100名外出务工人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

南康市总约80万人口,其中劳动力达45万人。一方面,南康市总耕地面积不到60万亩,人均只有0.71亩,所以,依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路必然不可行。另一方面,市内、省内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2001年,南康市在“乡外市内”务工人员仅0.69万人,在“市外省内”务工人员也只有1.01万人。可见,农村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在南康市尤为明显。因此,从重视“打工经济”,到思考如何把“劳务输出”做大做强,变农民工的乱投乱靠为政府有序的指导,一直是南康市有关部门研究和工作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南康市在劳务输出方面进行了大量有效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关统计显示,南康市“九五”期间外出务工人员比“八五”增加了11.5万人,增长159.7%,寄带回现金人均增加751元,增长202%。“2001年在外务工人员18.74万人,占总人口的23.38%,占劳动力的41.55%,仅2001年寄回或带回现金约4.59亿元”。

(一)南康市有关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学历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目前,南康市拥有各类职业技校和社会培训机构60多所,其中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1所。另外,全市各中学每年有大量初、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外出务工的18.74万人中,有15万是熟练或半熟练技术工人。也即,外出从事劳务的,一般具有相对高一点的文化素质或有一技之长。抽样调查显示,在外出打工的农村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的占2.0%,中专文化的占7.0%,高中文化的占14.0%,初中文化的占59.0%,小学文化的占17.0%,文盲或半文盲约占1.0%(该调查对象采用的是当场询问调查)。这部分数据与白南生、何宇鹏的在《农村劳动力外出与回流:一般特征描述》的抽样调查结果基本吻合,见下表。

表1.1白南生、何宇鹏的抽样调查统计表——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

调查数据说明,南康市通过完善教育体系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在提高本地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方面成效明显,为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创造了条件。

2、注重对农民外出务工人员的引导工作。尽管目前南康市农民外出主要是靠“血缘、人缘、地缘”关系,家庭成员带领,亲朋好友介绍,本地外出人员的示范,以及自行外出闯世界等方式。但是有关部门组织农村劳动力输出的比重正逐步加大,由政府指导成立的农民合作团体组织的外出务工队伍更是已初具规模。调查显示,45.0%的外出务工人员接受过有关部门的组织和引导,31.0%的外出务工人员希望得到有关引导和帮助,尤其新近几年毕业的青年大多数是有组织地外出务工。

3、增强本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能力。南康市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本市的工业产业来吸收和消化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南康市已形成服装、家具、矿产品、食品、化工、电子六大主导产业。新设立的南康工业园区总规划达10000亩,园内分布家具特色工业区、服装针织鞋帽加工区、电子工业高科技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太窝、镜坝、唐江、龙华四个家具生产基地已动工兴建。园区已开发面积3500亩,入园企业128家,投产78家,总投资3.5亿元人民币。南康市服装加工企业已有近500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家具加工及配套企业500多家,其中家具配套生产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实践证明,南康市依靠自身工业发展来逐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取得了显著效果,且发展势头良好。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南康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大量农村劳力外出打工已成为当今南康市农村的时代特点和农村效益增长的亮点,“在加速城乡经济建设,启动消费市场,拉动内需,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财政增收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从事劳务是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几年,农业效益下降,农业收入滑坡,农民纯收入之所以有所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由于受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南康市经济一度比较落后。1985年,全县(1995年撤县设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300元,至2001年末人均纯收入达1661.50元,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从80年代开始的劳务输出带来的“打工经济”拉动农民纯收入的提高。

2、外出从事劳务是缓解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的重要方式。2001年南康市出省打工人员达17.0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1.3%,占劳动力的37.87%,全市农村强壮而有文化知识的劳动力几乎都在沿海发达城市打工。

3、有利于发挥城市的“扩张效应”,拉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外出打工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熟悉了市场,转变了农民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南康市王贵才凭着多年在外打工的经验、资金积累以及市场情况,1999年回乡开办了一砖瓦厂,吸纳一百多农民,年产值在400多万元,每年为地方财政提供几十万元税收。像王贵才这样的人和事,在南康市和其他地区还有一大批。“江西省万安县近几年兴办的60多家乡镇企业,年产值达2500多万元,多数是靠农民工回乡办起来的”。 这些典型充分说明,一些农民在经过几年的打工生活后,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他们回乡办企业,带动了一方农村脱贫致富,用当地的话来说就是:“出动一人,脱贫一户;外出一片,带富一方。”

4、劳务输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外出务工人数不断增多,在一些相对贫困、经济落后的地区形成了时代特征的“打工潮”,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一些与劳务输出有关的中介和服务业应运而生或不断壮大。2001年南康市交通运输业开通长途班线二十多条,南康市可直达广州、深圳、福州、厦门等大中城市,累计运送打工人员38.5万多人次,比以前增加了几十倍。可见,“劳务经济”的扩张,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南康市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1、从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存在的问题来看。南康市外出劳务队伍发展到今天这种局,打工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抽样调查显示,42%的外出务工人员认为盲目外出,工作难找;16%的人认为有限的打工收入经常不能按时足额兑现;13%的人认为自己在打工过程中遇到待遇不公,受歧视的情况;14%的人认为外地治安状况不好,外出打工不安全;15%的人认为计划生育环孕检次数多,且返回当地计生部门检查,小孩在城市受教育遭歧视。还有工厂劳动、生活条件差,长期与有毒物品接触,工厂根本不重视加强劳动保护,身体健康无保障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程度不同地制约着劳务经济的发展,甚至对劳务者人身安全带来危害。这充分说明当前无论是政府对农民工的重视程度还是保护和管理,都存在较多不足。另外,调查了解到,目前南康市对农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分流也仅仅停留在对“进城的地域进行组织和引导”的阶段。

2、从农村的长远发展来看。“在农民依靠农业致富面临着市场有限性和资源有限性的双重约束下,部分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农民率先离开了农村,进入城市或其他地区寻求就业机会,是顺理成章的事。” 的确,就目前我们国家的状况,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是必然的。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出去的是“头脑灵活、敢于冒险”的农村人,前面的调查也得出了“外出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中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部分”这一结论。农村人才的流失,造成了农业科技含量偏低,农业经济劳动力结构不合理,农村经济效益不高。而且民工流动的规模仍然在扩大,这几年来每年都有4%、5%、6%的速度在增加。“该出来的都已经出来了,在农村中剩下3861部队,很难奢望剩下的这些老弱妇孺能够为我国农村的长远发展做出什么,也不该奢望”。农民工进城是谁也不能回避的现实,在过去,在现在,都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在未来,我们还应该关注这一群体的状况和他们的城市化过程。从农村人到城市人是大多农民一直的梦想,这梦想必将在他们城市化的过程慢慢得到实现,但随着这些人能通过努力进入城市,农村失去了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通过对南康市的实证调查和分析,可以了解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正积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打工经济”已为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存在诸如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外部环境不好,农民工大量进城造成农村人才流失不利于农村长远发展等问题。因此,要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够良性地发展下去,政府有关部门就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也有所作为。 四、对促进和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几点建议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在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农村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方面,制定并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当前,共有2亿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了非农就业,为农业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政府的有关举措给我们研究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社会各界必须正确认识农民工大量涌入城市务工这一经济现象,肯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对城市经济建设的推动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要促进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不是非要彻底改变现有的户籍制度,更多的是应该是改善一系列软环境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良性循环,让农民百姓感觉不到户口限制,但仍保留他们的农民身份,这样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更是留住农村人才,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因此,笔者提出,要重视和做好农民工劳务输出工作,努力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环境,引导和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

(一)做好劳务输出的支持和服务工作。

1、加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信息指导。劳动、就业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为农民进城务工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帮助联系用工单位。在输出地人员较为集中的地区设立外出劳务人员服务中心,为务工人员介绍就业、排忧解难,及时反馈劳务动态、用工信息,使之成为劳务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2、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劳动者找到工作的机会和报酬一般取决于劳动者的技能水平。由此可见,提高外出务工人员找到工作的可能、增加他们的收益水平的关键就是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各级政府必须制订切实可行的农民培训规划,经常性地开展实用生产技能培训,使每位农民都能根据自身的特点,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生存和发展能力。

3、完善劳务服务体系,增强服务功能。服务的效果取决于服务的体系和功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尽快完善劳动服务体,增加服务功能,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劳务服务系统。在输出地,各级政府必须建立集公安、就业介绍、计划生育、民政、金融为一体的办证机构,以及提供计划生育孕检等项目服务工作,使每位外出打工人员,只要来到办证机构就能办完全部手续。

(二)改善农民工转移就业的社会环境。

1、改善生产者劳动环境,合理安排劳动强度。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顾工人身心健康,强迫工人在恶劣环境中长期从事有毒或强辐射的工作,使打工者患上了职业病,甚至有的丧失劳动能力。有的企业不顾企业生产能力,一味追求高额利润,强迫工人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昼夜加班加点,不给工人增加任何报酬等等。因此,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劳动监管,杜绝强迫工人昼夜工作现象发生,督促企业改善劳动条件,减少劳动强度、难度。

2、敦促用人单位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是雇用方与被雇用方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也是规范劳务市场的重要途径。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劳动合同的管理,杜绝不平等、不公正的劳动合同的产生,全面实行劳动合同见证制度,劳动合同必须由当地劳动管理部门见证才能产生法律效果。

3、建立劳动工资监测机制,保证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工资。各级劳动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劳动工资监测制度,用人单位必须定期向劳动部门报送有工人签收的劳动工资报表,对无故拖欠工人工资的单位实行一定的经济制裁和行政处罚。

4、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彻底解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老有所养的问题。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工期间90%以上都没有参加社会劳动、医疗保险。主要原因是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不愿为工人缴交劳动保险。各级政府在强化劳动管理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险管理,强制企业按规定及时足额缴交社会劳动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社会劳动保险部门必须健全与劳务人员流动性相适应的社会劳动保险机制,发放社会劳动保险手册,使务工人员一看就知道自己缴交和单位缴交了多少劳动保险金,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后每月能得到多少退休养老金,使务工者凭着社会劳动保险手册在全国各地都能领到退休养老金。

(三)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

1、出台促进扶持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由于返乡创业者在资金、技术、信息、经验等方面的的优势,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下,成功率会较高。支持农民创业和就业重点就是支持乡镇企业,支持乡镇企业就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多,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市场、资金、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加强政策引导,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乡镇企业在发展中提高,在提高中发展。支持农村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乡镇企业,还应在税收、信贷等方面予以积极扶持。

2、合理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拖达罗的有关理论,较高的城市失业率和较低的就业机会创造率无疑会对农民进城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农民进城逗留时间的延长,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因此,即使城市失业率相当严重,农民仍不断涌入城市。为此,拖达罗指出,与其大力发展城市现代制造业等部门,进一步拉大城乡经济差别,不如转而重视发展农业和农业经济,通过缩小城乡经济差别,减缓城乡人口流动。“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应当把重点放在农村。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围绕‘农’字做文章,应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 大量的农民工外出,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其无法经营的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和善于经营者集中,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农村土地集中到善于经营的能者手中,就能在充分利用自身廉价劳动力的同时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经济种植。这些因素使“回流创业”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都变为可能。各级政府在稳定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在劳务者自愿的情况下,原承包土地可以采取乡、村转手倒包的办法,把土地集中连片地转包给有资金和能力的回流创业者。让农民把土地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产业化建设,这对于讲求现实的农民来说,承担的风险较小,一旦产业化经营不利,农民可以退回农业生产,使农民的利益不受太大的损害,这十分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

3、要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加大对“回流创业”的支持力度。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尤其对乡镇企业创办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服务能力,进一步发挥其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基层金融机构要承担义务,积极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采取有效办法,引导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培育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

第7篇

从我县的情况来看,仅有耕地77万亩,劳动力有46万,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人均占有量低,资源承载力十分有限。从战略高度思考,这46万劳动力,既是一笔宝贵资源,更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宝贵财富,用好用活劳动力,不但可以快速提升县域经济水平,而且还可以提高农村人均资源水平,无疑将推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认真做好劳务输出这篇大文章,不单是权宜之计,而且是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县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关政策,通过全县上下努力,劳务输出迈出了可喜步伐。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县劳动力输出人数24.7万,外出务工总人数达到21.3万,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6.3%,而且外派劳务输出有2000多人,在市内有一定名气。输出劳动力每年创收10亿多,按我县农村人口78.9万计算,平均每人就增收近1500元钱,相当于全县人均纯收入40%以上。不难看出,劳务输出在县域经济中已经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增加农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当前我县劳务输出仍然存在“小、散、弱、乱”的问题。所谓“小”,就是呈集团性输出规模小,虽然有21.3万的劳务输出,但不成整体,没形成品牌。所谓“弱”,就是市场竞争力弱,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到输出劳动力总数的53.4%,素质偏低,加之培训没跟上,导致在整个劳务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所谓“散”、“乱”,就是我县劳动力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输出还处于无组织状态,大多由老百姓自发、投亲靠友以及邻里相帮的形式在组织,政府在劳务输出方面的主导作用没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在劳务输出力量整合上仍处于分散状态,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各自为阵。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主管劳务输出的部门、包括一些乡镇的领导,在加强劳务输出问题的认识上不到位,组织引导作用没有发挥好,在劳务输出力量整合力度不够,缺少联系环节。鉴于我县劳务输出现状的存在的问题,一些同志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都赞成。我认为,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

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真正作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加以培育,从劳动力调查摸底到劳动力有计划组织培训,从劳务信息沟通到劳务订单签订,从有的放矢的组织输出到劳动力合法权益的维护,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认真抓实抓好。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人大、政协的联系领导,都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县直各部门,特别是经济主管部门,都要把它当成分内之事;县农业主管部门,特别是劳务输出的牵头单位,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要开拓视野思考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不仅要当分析家,也要当实干家,如果只看病不处方,或者只处方不拿药,那就什么病也治不好。对于农村劳务输出这项工作,县委明确县农办牵头,县农办就要理直气壮的研究这项工作,履行这项职能,至少明确一个分管副主任,安排几位工作人员来专门做这项工作,力争抓出成效。

二、明确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

从我县实际情况出发,我认为做好劳务输出应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下决心以教育为基础,促进农村后续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不能只注重当前,更要注重长远。实践证明,转移一个高中生,就可以带动2名劳动力转移,转移一个大学生,就可以带动一家人走出去。过去有种说法,说搞基础教育不划算,培养的学生一旦成材,就不回来,就不能为家乡建设服务。我认为这个考虑没有必要,如果他走出,也就给留下了资源,这也是一种贡献。下一代农村劳动力决不能只是如今的小学文化,我们应把基础教育放在首位,要从娃娃们抓起,从高中教育突破,通过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让农村的后生们有能力走出、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移,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努力,让我县的农村人口呈下降趋势。二是要以农村劳动力培训为抓手,增强劳务输出的竞争力。我县的职业教育与其它市县相比差距很大,在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我们要重视,但还要有自己的主张。目前职业教育学校缺乏生源、发展困难怎么办?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职教资源来开展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培训,走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样做不但能完成上级交办的劳动力培训任务,而且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何乐而不为呢?三是加强信息联络,畅通劳务输出渠道。各乡镇和相关单位要对劳务输出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劳务输出比较集中的地区和籍在外创业人员的情况,了解劳动力供求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提高劳动力输出组织化程度。对劳动力输出比较集中的地方,县内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要去看望他们,和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争取支持,为外出务工人员创造宽松的环境。

三、着力打创劳务品牌

把劳动力作为资源,作为商品,就一定要有品牌意识、精品意识。就象一谈到石刻就想到大足,一谈到木雕就想到江浙一样,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的劳动力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色?在哪些方面有潜力?从哪些方面去打造自己的品牌?这一系列问题请农办、劳动局和职教学校做进一步调研,进行深入论证,把着力点找准,并在认真分析市场的前提下,有的放矢的开展某个方面的专门培训,逐步打创劳务品牌。如果市场缺技术娴熟的电焊工,我们就培训焊工,如果缺车工、钳工,我们就培训车工、钳工,如果没有教学设备,我们可以向市里争取,可以跟那些技改企业联系,把他的淘汰车床买下来,只要确定了在哪个方面努力,花点钱是值得的。:

四、加大劳务输出服务工作力度

要从办证、信息、维权三个方面做好服务工作。一是完善劳务输出相关手续,为每个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务工证。二是提高劳务输出信息服务水平,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准确用工信息。三是做好维权服务,司法部门,特别是法律援助中心,要把为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服务作为重点,处理好外出务工人员工伤赔偿、维权投诉,保障外出务工者权益不受侵害。

五、努力吸引打工人员回乡创业

部分籍在外工作人员经过艰苦创业,已经积累了一定资本和经营管理经验,有了一定的投资实力,有很多项目正待开发,正需要这些能人回乡创业。要加强与籍在外务工并有一定名气和创业基础的人员的联络,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与一套与我县招商引资接近或者相当的,针对回乡创业人员的优惠政策,尽可能为他们回乡创业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回乡创业。

六、突破农村城市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失业职工安置薄弱环节

把社会稳定与民本民生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转移就业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要把城市开发中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作用近期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由农办牵头,会同梓潼街道办事处、桂林街道办事处,对城市建设中的失地农民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对其中的劳动力进行重点期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实现就业。就业渠道可以是推荐到县内企业,也可以组织劳务输出,关键是有的放矢做好就业工作。二是要下决心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由农办牵头,会同经委、劳动局进行全面摸底调查,针对其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进行组织培训,其就业渠道和方式与失地农民就业方式一致。要把下岗的转业军人培训就业作为重点,对那些伤残军人,有条件就业的进行重点安置,我想这算是给他们出台的优惠政策。要做以上两项工作,关键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调查摸底要准确,调查摸底结果必须进行公示;二是在调查摸底基础上作好分类,确定好参加培训的范围,对有能力再就业鼓励他们参加培训,至于培训方式,农办和劳动局可以协商,如果职校今年招生有困难,我建议到职校去培训,相关培训经费,可以争取市里支持,在相关经费中列支。三是培训要拿劳务输出订单,在培训基础上必须保障就业。解决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农民培训就业问题,是今明两年的硬任务,是今天开会落实的重要工作,是民生之要,民本之要,这反映的是一个执政理念的问题。相关部门一定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杜绝表面跑,坚决沉下去,把这项工作落实好。

第8篇

2017年调查报告范文一:

近几年,随着农村劳务经济发展,**区农村劳动力也出现了大量外出现象,农村土地弃耕荒芜面积日渐加大,农业经济收入比重下降,农业生产潜力逐渐丧失,后继农业技术人才匮乏,农村青年务农意识淡化和劳动力老化,这些因素已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不利于今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青年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农业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农业新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青年外出多,农业产能日渐乏力

**区辖34个镇(办),总人口101.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占总人口的78%,属典型的农业大县。据调查综合统计,全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38.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7.15万人。其中:外出打工人数达**.5万余人,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84.5%,形成了以主要青壮劳动力务工挣钱的格局,传统的农业主导地位大大削弱。20**年底区统计局全面统计粮食播种面积为54260公顷,比2005年80773公顷降了265**公顷,近六年间减少32.8%。农户牧业畜禽存栏数量逐年大幅下降,从农村住户抽样调查20**年前三季度数据显示,人均出售肉猪及猪肉总重量2.46公斤,比2005年同期减少83.5%。农牧业比较经济效益过于低下,第一产业收入272.6元与2005年818元同比下降66.7%。大部分的农户完全放弃土地经营,或是只经营小块土地,满足自食自用,致使可供出售的农产品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农户吃粮吃肉吃菜完全依靠购买。劳动力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农业劳动力减少,必然导致农业产能的下降。

(二)农村青年务农少,明天耕地无人种

**区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0.6亩,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低,大部乡村农民全靠肩扛背驮进行传统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单一,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业收入低,农村年青人多数根本不愿再吃父辈这样的苦。从初中、高中、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调查,农村青年都想跳出农门做城里人,不愿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很普遍。特别是初中毕业生都早早打算外出打工或从事其它劳动,对农业发展无信心。多数家长也不主张孩子从事农业生产,形成如今农业基本上为老人、妇女和儿童。明天耕地无人种,这种情况无不叫人担忧。

(三)政府培训机会多,农业技术培训少

教育、农业、劳动和扶贫等部门实施的人人技能工程、阳光工程、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雨露计划等多项目的培训系统,无论劳动力转移培训还是农业培训,长期和短期都在并进,减免措施也相应配套。但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数很少。目前,以外出务工培训为主,农业培训辅之。劳动力监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从业劳动力中,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占9%,其中只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2.2%,较高学历的和学农专业农村青年务农就更少。据培训部门综合调查统计,全区每年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不到1万人,只占全区农村劳动力40万人的0.25%。如果不尽快加强对农村青年培训,既是对现有农业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又错过了提高农村青年整体素质的最佳时机。

(四)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村青年创业难

**区20**年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农民人均总收入5358元,其中:人均纯收入4537元,属于全省比较贫困县区。农业人均收入526元,占农民人均总收人9.8%。现有871个村中,村无经费积累、村委会无办公楼、村无专业技术人员的三无情况的村委会,要占三分之二以上。据三季度在龙潭、王山、新丰、官家等多村调查,村委会正常开支十分困难,必要组织活动受限,大部分村就连村干部开会议事活动,一般都需要占用学校校舍,或者直接在村干部家中进行。农业培训、技能学习更是困难多。即使有的村委会有办公地、有图书室、配有一到两台电脑设备,多数上不了网,都成了摆设。多数年青人在农村感到信息闭塞,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掌握研究渠道窄,错过多种学习机会。尽管可以参加中长期培训,但本地主导产业不明显,参与受训人,学用不能结合,导致农业培训没有吸引力。加之一部分村干部对本村经济发展和主导产业缩手缩脚,思想保守,长远认识不足,不重视本村长远经济发展和青年创业培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进展慢,一定程度阻遏了农村青年在农业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前期工程资金启动量大,少则上几万元,多则上百万,自筹资金缺乏,种种困扰让农村青年即便是有心创业,也无力投入,制约了农业项目发展上档次、上规模。

二、产生原因

(一)外出打工对农村青年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本地产业吸收的劳动力十分有限。政府也鼓励富裕劳动力外出,**、**、**等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大大的吸引了农村劳动力的走向。外出从业参与面广,资金获得直接等特点,优于农业的经济收入。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年**区外出打工人均总收入达16418元,全区外出打工总收入23亿元左右。如此可观的收入,对改善生活条件,解决子女就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两年本地非农务工也开始走强,农村建筑增多,不外出的青壮年每天也能最低挣到100元到**0元收入,眼前利益驱使,务工好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萎缩成为必然。

(二)传统农业制约农村青年发展

**区山多地不平,农户土地分散,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水利建设损毁复修任务大,大型农业机械进不了地,传统的耕作方式无法改变,要扩大农业生产靠劳力和技术,而劳力和技术缺乏又制约了发展。现有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涨,产品价格波动大,经济效益低位徘徊,农业投资风险依然很大,导致农民不愿在土地上多投入。目前,支撑的农业的是低文化、低技能、低体能三低人员。全区38.2万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有22.9万人,占60%;高中文化程度的9.54万人,占24.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有5.72万人,占**.9%。大量低素质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农业产业无条件,特色产业不明显。由于多数村缺乏帮扶措施和必要的财力支持,农村青年普遍深感农业创业难。

(三)农业技术培训对接错位

一方面是来自农业专业学校困扰。五年前,**区两所专业职中,大同新建职中开设了以蚕茧、食用菌种植、养鸡猪等农业为主专业;新安职中也有固定的以农业为主相关的经济管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如今为了市场需要和生存发展,承接了政府以外出为目的多项长短期培训任务,农学环境转变,学农生源锐减,学校对农村技能培训专业设置单一化,所以农业培训科目相应调减,甚至无法开设农业科目班。就连区农广校也面临办学困难,七月中旬区农业局在招生关键时期抽调十八名干部,分片包干,由局领导带队用一周时间分赴乡镇办督促落实招生任务。另一方面参加培训人员积极性不高。农村贫困落后,大多数青年对现代化农业发展缺乏认识,选择学习专业随意,加之对免费教育无心里压力、无紧迫感,学员有想学就学,不学就走,学员流失率高达15%。加之农村青年往返学校和家庭之间,一些交通费、生活费用等开支加重了家庭负担,也造成家庭对培训的不支持。由于学员减少,相应专业学校面临对任务完成和获得国家不同类型的补助减少,形成了学校资金紧张的压力,特别是农业人才招生更难,政府陷入一头热怪圈。

(四)农业培训部门之间未形成合力

近年来,职中、农广校教育专业学校,以及劳动、扶贫、科技、妇联、共青团等部门有比较系统的培训项目,相应的都组织过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但在市场经济转型中,都以外出培训为主,更有多数部门对农村以几小时或一两天时间的简单培训而为之,对其农村青年在农业发展问题上培训力度明显不够。其次,各部门虽然都有专项培训资金、场地、师资队伍,但在扶持政策、资金划拨方式和培训计划、目的上却不尽相同,各自为政、各自为营,不能相互协调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极易形成培训内容和对象的重复,浪费有限的培训资源,造成培训目标脱节、影响培训技术成果的有效转化,未能调动社会参与农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一)重视农业人才优先规划,建立青年人力资源信息库

区镇村三级政府,要统一联手,对村中现有40岁以下农村青年和初、高中返乡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调查摸底,充分掌握青年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并建档立卡,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信息库。按不同对象、不同年龄段、根据本人意愿和村镇产业,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主动规划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类型、时间和标准。大力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造就新一代高素质的农民劳动者。认真做好以外出培训为主到农业技能培训为主的转变;要根据本地产业发展情况, 由以短期培训为主到与中长期培训并举的转变;由以现有劳动力技能培训为主到与新增劳动力教育并重的转变。增强学农热情,鼓励接受现代农业培训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规模化农业打好基础。

(二)搭建农业发展平台,改善农村青年创业环境

一是整合领导机构,成立一个专门负责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领导工作办公室。专业机构与部门联手,统一组织联动,做到统一计划,统一管理。镇级设立农业**0工作站,做到农业技术困难有人管,电话咨询有人接,培训认证有人抓。二是完善 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在国家和地方现有政策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对职中、农广校的农业培训资金投入,采取奖、贷、助、补、减、免等多种方式给予特殊支持,特别是对初中、高中毕业后的返乡学生进行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实施分片包干办法,北部区域乡镇农业培训到新建职中,南部区域乡镇农业培训到新安职中进行培训,减少交通费用。实施毕业实名报账制,制定培训等级补贴,学员经初、中、高级培训结业后,培训机构凭项目合同书、到乡财政部门报账领款。对交通较远贫困生,免培训费补贴外,报销一定的车旅费用;对青年到见习基地或到创业实训基地实训的,给予见习或实训补贴;大力鼓励和发展社会力量,多途径开展农业技能办学,方便农民接受培训;积极争取企业、院校与乡村培训对接,给予相应的税费减免和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扶持。三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结合本镇村主导产业,同步建立一批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农业园区,开办青年农场,筑巢引凤。加快创办经济合作组织、农业合作社,培育青年农业科技示范村、示范户步伐,扩大农村青年创业环境。四是落实完善农村青年小额贷款助力资金和优惠政策。对农村青年向农业园区和规模化发展创业者,采取乡镇推荐,财政为农业青年提供必要担保,信用社顺畅对接的便利贷款直接通道。凡是接受农业各种培训后,在农村产业发展中可优先享受支农优惠政策。五是建立网络通道。利用村部活动室,积极开通网络服务,运用计算机网络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跟踪服务和指导,及时解决农村青年创业中生产问题、营销困难,为农村青年创造生产服务环境,使农业增值增效。

(三)选好突破口,重点培养一批农业带头人

一是每村优先重点培养5-10人农业规模带头人。根据该村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帮助青年围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林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造就一批如粮食种植、大绷设施蔬菜栽培、果树栽培、苗浦花卉种植、食用菌种植、家禽,家畜,水产特色规模养殖、农产品加工、农机耕种、农艺工、绿化工等方面的专业农业实用技术人才,增强引领作用。其次对现有农村青年生产经营能人、农村致富带头人挖掘,协调荒芜耕地快速向他们流转,支持鼓励他们做大做强,拓宽辅助劳力更好的投入农业生产。动员支持农村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借鉴吸收外省外县农业先进成熟经验和技术,建设家园,做到村村都有农业经济致富带头人。再者对新生劳动力(即未能升入高中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直接由各镇办推荐到农业培训机构接受高层次职业技能培训,取得大中专学历证书教育、使他们具备高素质农业后备人才。

(四)创新培训方式,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

一是以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区农广校)作为总输扭,利用职中、农业部门培训中心现有基地优势,向乡村延伸,向基层加强,设点挂项,打造农民学习加油站。二是支持帮助每村创办 农民夜校培训班,利用农闲、晚间定期开设各种培训班。利用农家书屋、教学光盘,方便农民就近学习,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农业部门对其培训班开展定期认证工作,提高参与度和培训率。三是认真实施送技能下乡培训工程。增加经费,组织农业专家教授到农村讲课,传授科技知识,到现场为村民答疑解难。邀请农村产业起步早,有一定经验的致富能手,采用田间地头、院坝培训、示范性教学。四是保证培训时间,提高培训效果。农业实用技术学时保证10天以上;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总学时保证2个月;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学时保证1个月。力争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

2017年调查报告范文二:

五水共治与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4年的 五水共治、治污为先已经如火如荼开展,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况,收集群众身边还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较严重的黑臭河,并寻找存在的各种污染源等,征求受访者对五水共治的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在温州市统计局指导下,xxxx4年7月-8月,xxxx市统计局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民意调查。

一、调查总体情况

此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对五水共治的各项工作及成效有着更为直观的了解,使调查的结果更具说服力。根据各镇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个村,每个村计划完成15份样本,计划共完成调查问卷300份。调查采用入户调查和简单随机抽样方式,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00份。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公众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知晓程度和满意程度仅有40.9%和62.8%。

二、沿河居民生活方式反映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对您家产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72%的被调查者选择经过化粪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调查者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还有7.3%的被调查者选择直接排入河流。选择纳入污水管网由污水处理厂处理都为城区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处理。在对你们当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的调查中,有9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村统一收集处理,仅2%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随意堆放,自行处理。

三、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工作知晓和满意情况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更不会一劳永逸,要正确对待整治状况。

1、仅半数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况。在对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开展的五水共治吗?问题的调查中,有17.5%的被调查者选择知道,比较清楚, 有39.3%的被调查者选择听说过,但具体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调查者选择不知道,没听说, 计算知晓率仅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过电视新闻、报纸和网络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况,有57.1%的人通过电视新闻了解,有25.9%的人通过报纸了解,有31.2%的人通过网络、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满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对您对我市前一阶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 的效果满意吗?问题的调查中,选择满意、较满意、一般的被调查者占66%,选择不太满意、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占16.3%,选择不知道的被调查者占17.7%。针对66%的满意居民,当问到若满意,您认为取得比较明显的成效有哪些?的问题时,有77.3%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面漂浮物的打捞和保洁有明显成效,2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河道清障、河岸驳坎、沿河垃圾箱配备、治理乱倒、乱抛垃圾垃圾、清运、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显成效。针对16.3%的不满意居民,当问到若不满意,则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满意的问题时,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不满意还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没有治理超过三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应付或造假、边治理边污染,出现反弹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没有动超过一成的被调查者不满意工作不细,治理成效不明显、治理后续工作没有跟上,造成浪费、宣传工作没跟上。

四、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治理难度情况评价

1、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调查数据显示,42.7%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固体垃圾倾倒污染现象,42.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生活污水、粪便直接排放现象,35%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重污染企业未搬迁,企业污水乱排放现象很严重现象,13.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餐饮业污染现象,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农业生产污染严重(农药、化肥等)现象,7%的被调查认为在河道边存在畜禽养殖污染较多现象,6.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河道边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现象。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强防范。

2、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 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调查数据显示,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沿河居民保护意识差,边治理边污染,45.7%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管理部门执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整治周期长,难以持久,33.3%的被调查者认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难为工业、商业和农业主要污染难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质,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实际的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3、与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明显好转。调查数据显示,在访问的7个项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两个项目,达到半数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觉好转,分别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业整治和养殖行业整治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对五水共治整治情况与上年同比反映情况

单位:%评价方面明显好转略有好转基本不变略有恶化明显恶化说不清1.垃圾河清理23.00 48.33 23.00 1.33 0.67 3.67 2.河边违章建筑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两边的绿化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处理情况8.33 36.67 44.00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处理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养殖行业整治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业整治8.00 19.33 28.67 3.33 5.00 35.67 五、小结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调查显示,有30%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为开设电视专栏,直接曝光污染水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有19.7%的沿河居民认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 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要把五水共治作为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紧在全市进行更深、更广、更细地宣传发动,提高居民的素质,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五水共治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浩大声势和浓厚氛围。

第9篇

按照今年市郊区工作会议关于“继续加快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增加农民非农收入”的要求,现就鼓励涉农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扩大非农就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发掘郊区多层次、多形式非农就业岗位,最大限度拓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空间,在继续推进二、三产业非农就业的同时,充分利用涉农企业与农户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岗位结构等方面的相融性,鼓励引导涉农企业加大吸纳本市以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二、涉农企业概念

本意见所指涉农企业是指获得国家、市级、区(县)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合作农场和农业生产基地。

三、吸纳对象和方式

(一)对象:本市农业户籍劳动力,重点是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方式:以工资性收入获得劳动报酬,企业(基地)与就业人员之间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包括一年劳动满6个月季节工)。

四、推进方式和目标

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提高涉农企业扩大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积极性;通过就业指导、岗位培训,提高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基本就业能力。市、区(县)农业部门与社保部门共同搭建涉农企业就业岗位与农户就业需求信息平台,目标在20**年确保实现涉农企业扩大本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岗位八千个,力争一万个。

五、工作要求

(一)组建工作网络,形成工作合力

建立市、区(县)推进涉农企业扩大非农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由市农委有关部门会同市社保、税务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工作研究。各区(县)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开展跟踪调查,掌握推进动态

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市涉农企业非农就业情况统计,摸清本市涉农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劳动力使用情况和本市农村劳动力吸纳状况,并进行动态分析,提供决策参考。

(三)实施工作对接,联手分步推进

市有关部门按各自工作职能提出工作意见或建议,各区(县)明确工作目标,落实任务措施,分阶段实施推进,并定期实行工作对接。市农委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组织促进涉农企业扩大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宣传发动。(二)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和工作交流,有步骤推进面上工作。(三)组织开展相关部门工作协商和工作调研,总结典型,完善措施。

六、政策措施

对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吸纳本市以低收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重点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经与市社保、市财税部门共同研究,实施以下政策措施。

(一)涉农企业吸纳经区(县)政府认定的就业困难和家庭生活困难的“双困”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岗位补贴。各区(县)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相应办法实施鼓励。

(二)经工商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按本市《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就业促进工作的通知》精神,参照本市企业招用失业、下岗协保人员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视其经营活动类型,报经市社保部门认定和税务机关审定,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第10篇

一、成立工作小组:

各村(社区)要成立就业安置工作小组,安排一名两委干部主抓落实,并配备一名联络员。具体名单请于5月16日前报送镇城乡就业办公室。

二、工作任务:

各村(社区)要在本年度内把本辖区内未有就业的待业人员实现就业安置。

三、政策支持:

1、本镇户籍就业困难群体、失业青年及农村富余劳动力可申办《培训优惠券》及《求职优惠券》,凭《培训优惠券》可在市内定点培训机构享受1次免费的技能培训,凭《求职优惠券》可到广宁职业介绍所享受3次免费的职业介绍;

2、就业困难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承包土地5亩以上(含5亩),自签订土地承包合同经营三个月后,给予一次性1000元创业扶持金;

3、本市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实现自主创业,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且经营三个月以上的,发给一次性创业扶持金1000元,并按规定享受有关税费减免扶持政策;

4、各村(社区)凡成功介绍持《求职优惠券》的人员实现就业,并与企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给予120元/人的一次性职业介绍补贴。

上述《优惠券》及《再就业优惠证》可持申请表、身份证、相片、村(社区)出具证明等资料到*劳动保障分局办理。

四、工作要求:

1、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待业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并将该项工作列入村(社区)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要层层分解、确保落实;

2、建立待业人员就业台帐,对其技能提升、工作介绍以及就业状况进行跟踪服务;

3、及时掌握本辖区及周边企业用工需求情况,积极为待业人员推荐就业;

4、根据实际组织待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5、对已建立本地人车间的村(社区),对待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优先安置;

6、每月5日前各村(社区)要将待业人员就业情况向镇城乡就业办公室报送,每月10日汇总后报镇政府;

第11篇

一、就业援助目标

根据省委、省政府实施“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让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总体部署,按照“源头控制、动态管理、政府扶持、跟踪服务、确保落实”的要求,全面实施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建立就业困难人员援助长效机制,通过落实扶持政策、开发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等措施,积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帮助“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并获得稳定收入,让困难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二、就业援助对象和认定程序

(一)援助对象

援助对象为全县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中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认定条件:城镇“零就业家庭”是指城镇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办理提前退休退职人员等除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均处于失业状况6个月以上的,且无经营性、投资性等收入的家庭;农村低保户劳动力是指经县民政部门核准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人员中,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在校学生、现役军人等除外),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人员。

(二)认定程序

凡符合认定条件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持户口簿、身份证和失业证明等材料,自愿到户籍所在街道社区居委会申请并登记(无社区居委会的到所在乡镇劳动保障所登记),由社区居委会初审并公示7天且无异议的,填写申请认定表(附后),经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核实,报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审查认定。被认定为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凭“认定表”可申领《再就业优惠证》,并在《再就业优惠证》上“是否困难对象”一栏上注明“零就业家庭”。被确认的城镇“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管理、退出机制,在“零就业家庭”中如有1人实现就业就不作为零就业家庭,但其所申领的《再就业优惠证》可享受3年相关优惠政策。对无正当理由经3次推荐就业不上岗就业或经参加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后经3次推荐就业不上岗就业的,视同为无就业愿望不再作为城镇“零就业家庭”。

凡符合认定条件的农村低保户劳动力,持户口簿、身份证和农村低保证等材料,自愿到户籍所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提出申请并登记,填写“《农村低保户人员就业援助证》申领审批表”(附后),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审核汇总后,报送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审定,核发《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

三、就业援助内容

(一)加强政策扶持

对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家庭分别凭《再就业优惠证》和《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享受以下优惠政策扶持。

1、城镇“零就业家庭”扶持政策:

(1)所在街道(镇乡)、社区或职业中介机构等每推荐安置1名“零就业家庭”劳动力(持《再就业优惠证》,下同)实现稳定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的,给予200元职业介绍补贴;“零就业家庭”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均参照就业困难人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助标准给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予以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费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

(2)“零就业家庭”成员在社区及机关、事业单位勤杂辅助公益性岗位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安置工作单位按安置总人数给予每人每月当年最低工资标准30%的就业岗位补贴。

(3)“零就业家庭”成员从事个体经营或种植业养殖业的,对资金不足的给予提供小额贷款贴息,贴息贷款额度不超过2万元,凭还款结息凭证,由县财政按银行当期基准利率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4)对已经实现全员参加五项社会保险并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用人单位,每录用1名“零就业家庭”成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经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单位)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补贴计算,个人应缴部分由本人负担。

(5)“零就业家庭”成员中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0周岁以上,从事个体经营(广告业、房屋中介、典当、娱乐业、桑拿、按摩、氧吧除外)或灵活就业后,申报就业并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给予养老、医疗保险补贴。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标准为自由职业者最低缴费标准统筹部分的50%,基本医疗保险补贴标准为医疗统筹部分的50%。

(6)“零就业家庭”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的,原已享受的低保待遇不变,全县统一调整低保对象和标准时,按低保政策规定重新核定。

2、农村低保户劳动力扶持政策:

(1)所在乡镇(街道)、村委会(社区)或职业中介机构等每推荐安置1名持有《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人员实现稳定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给予200元职业介绍补贴;持有《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人员自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均参照就业困难人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补助标准给予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予以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费实行先缴后补的办法。

(2)对已经实现全员参加五项社会保险并按期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各类用人单位,每录用1名持有《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经劳动保障和财政部门审核后给予社会保险补贴,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按企业(单位)应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补贴计算,个人应缴纳部分由本人负担。

(3)机关事业单位勤杂岗位、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公益性岗位安排农村低保人员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用工合同)的,对安置工作单位按安置总人数给予每人每月150元的就业岗位补贴。

(4)农村低保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对资金不足的给予提供小额贷款贴息,贴息贷款额度不超过2万元,凭还款结息凭证,由县财政按银行当期基准利率贴息,贴息期限不超过2年。

(5)建立低保待遇渐退机制,鼓励农村低保人员通过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状况。对实现就业的农村低保人员,原已享受的低保待遇不变,全县统一调整低保对象和标准时,按低保政策规定重新核定。

扶持政策自20*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政策审批的截止时间到20*年12月底。各项扶持政策自开始享受之日起,最长期限为3年。

为简便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便于监督管理,凡城镇居民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安排就业、享受相关再就业优惠政策,统一由县就业管理服务局实行劳动保障事务,其费按《关于贯彻落实<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实施意见>若干问题的通知》(龙人劳社〔20*〕82号)文件标准执行,由县财政从再就业专项资金中支付,并接受县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

(二)开展技能培训

全县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要积极主动与乡镇(街道)对接联系,对“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中有就业愿望和培训意愿的,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分类指导,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零就业家庭”成员,重点推荐投资少、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并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培训经费补助标准根据具体的培训工种、项目、时间及规模,由培训机构据实测算并提出申请,经劳动行政部门审核,报财政部门审批。

(三)拓宽就业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稳定之基。城镇要围绕社区物业管理、卫生保洁、居家养老等便民利民服务,各街道、社区和有关单位要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再就业。各乡镇(街道)和村委会要针对农村低保人员文化程度低、就业能力弱等实际困难,千方百计拓宽就业门路,积极开发合适的就业岗位,就地就近安排就业。鼓励企业尤其是福利企业优先招用城乡低保户残疾劳动力就业,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城乡困难群体劳动力就业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就业服务

各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和民政办要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认真组织开展对辖区范围内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再就业援助工作的宣传发动、调查摸底、审核汇总工作。要建立“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再就业、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等基本情况数据库和基础台帐,各社区居委会和行政村要落实“就业援助员”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和动态援助,并为辖区内持有《再就业优惠证》的“零就业家庭”和持有《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的劳动力提供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个就业岗位的就业服务。对连续推荐3次因个人原因拒绝接受就业的,可认同为无就业愿望,并收回已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农村低保人员就业援助证》。

四、有关工作要求

(一)强化工作领导。各乡镇(街道)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就业援助行动作为为民办实事和促进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各乡镇(街道)统一由分管民政的领导负责牵头抓好这项工作的实施。要按照省、市相关工作目标考核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制定工作方案,确保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第12篇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紧紧抓住“双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载体和培训网络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转移、就业仍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近日对河源、揭阳、惠来、罗定、博罗、连州等地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工作面临着五大突出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压力。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营仍较为困难,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吸纳劳动力数量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各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欠发达地区普遍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给劳动力培训转移带来的双重挤压:一方面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下降。如罗定市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不但导致当地外出从业农民工返乡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市内从业的劳动力也受到较大影响,如宏利达公司员工由2008年初的23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1200多人,1100多员工离职;华天龙制衣厂因停工而使员工人数从2100多人锐减至800人。河源市劳动部门反映,2008年底该市有4.7万人农民工返乡,同时当地部分中小企业裁员或破产,导致1.5万名员工终止劳动关系,进一步增大了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

2、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目前,欠发达地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上、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就业技能的就业困难对象,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难以实施理论上的培训课程,要实现这部分人群的转移,难度相当大。而对于企业来说,一般不愿意招用年龄超过35岁的农民工,如何妥善解决“35岁现象”就业难题,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技能培训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培训时间限制。目前,各地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多为1-3个月,实习时间一般占训练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之实习指导老师不少是当地企业聘请的师傅,指导水平相应较低,因而学员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此外,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加上担心耽误了找工作的机会,没能参加培训。二是培训资源仍然欠缺。大部分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主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不少培训部门存在基础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强特别是专业教员缺乏等情况。三是培训内容仅注重技能培训。目前,相关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仅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而对于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

4、思想认识仍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虽然各地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不少农户和企业却不“领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各地反映,目前仍有不少农户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缺乏认识,认为技能培训浪费时间且作用不大,不愿意去参与培训学习;一些农户表示,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在工厂或企业就业所获得的待遇与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初中毕业生差不多,况且目前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严峻,与其花费几个月时间培训,还不如早求职、早就业、早挣钱;部分参与了培训的农户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不少企业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怕花时间、怕出钱、怕培训的工人留不住的思想包袱和问题。

5、后续跟踪服务仍较薄弱。各地在转移、培训、就业等环节均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就业等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对就业后的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方面仍有所欠缺,对他们实行统一跟踪在岗培训、统一管理、统一维权保障等全程服务方面仍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