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时间:2023-10-11 10:1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第1篇

关键词:风险 工程财务 管控

一、管理目标及流程环节

(一)工程财务管理目标

以工程财务风险为导向,规范工程全过程财务管理活动;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投资效益和防范工程财务风险为目的,以资产价值形成过程管控为抓手,建立科学高效的工程财务管理体系;以财务与发策、财务与基建、财务与物资业务融合为工作平台,以风险管理工具为手段,以内控措施为保障,以信息系统为支撑,实现工程全过程风险管控常态化,切实提升公司工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控水平。

(二)流程环节及目标值

根据工程项目管理8大流程环节所涉及财务事项,结合财务集约化考核指标体系,就工程全过程各环节财务事项的内容分别界定财务管理目标并设置相应的目标值,实现工程财务风险管理规范化和指标化,并为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考核提供指标体系,具体(见表1)所示。

二、措施及做法

(一)风险识别

1、识别并全面掌握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

依据工程管理全过程业务环节中的财务事项及其财务管理目标,分析影响各环节财务目标达成的不确定性因素,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照工程管理各环节的制度和现有内控规范要求,梳理工程财务风险。

2、建立风险信息库,实时记录工程财务风险信息

根据风险识别情况、风险评估结果建立公司工程财务风险信息库。风险信息库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内容。风险识别部分主要说明风险分布以及风险内容描述;风险评估部分主要反应各项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管理部分则从风险预警指标、风险责任部门和岗位、控制措施以及相关制度规范等方面对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说明,便于应用各类风险管控措施。

3、编制风险事件手册,主动规避类似风险事件发生

根据识别出来的工程财务风险,结合公司历年稽核、内控评价工作以及依法治企管理中发现的工程财务管理问题,同时,收集已经发生的工程财务风险管理事件,汇总编制H电网公司工程财务风险事件手册。对于每个风险事件,分析导致其发生的可能原因,描述其造成的影响,并就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二)风险评估和应对

1、设置定性定量标准,分析评估工程财务风险

对于识别的工程财务风险,从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设置风险评估的定性和定量标准,为工程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估奠定基础。(见表2、表3)所示。

2、统计分析评估结果,全景展示工程财务风险

依据财务职能对风险进行分类,通过风险评估调查问卷,确定工程财务风险坐标图,全景展示各类财务职能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见图1)所示。

3、完善风险管控措施,有效应对工程财务风险

对于梳理识别出来的工程财务风险,结合评估调查问卷的统计情况,同时依据制度规范和内控矩阵要求细化各环节工程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采用“5W+2H”模式描述控制措施,即“谁(WHO),什么时间(WHEN),在什么地方(WHERE),做什么(WHAT),为什么做(WHY),怎么做(HOW)和做到什么样的程度(HOW MUCH)”,便于每一位工程财务人员直观、清晰地掌握和应用相应的管控措施。

(三)明确责任

建立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责任体系,明确各环节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的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岗位,有效分离工程财务管理不相容岗位,落实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职责。对于需要不同部门配合完成的事项,分清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明确沟通联系机制,充分利用会审和会签机制,有效提升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协同性。

(四)制度规范

以工程业务环节为基础,以财务事项为线条,以管理目标为指南,以工程财务风险为导向,以风险管控措施为主体,以责任体系为落脚点,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编制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手册,指导工程财务人员统一业务操作,有效提升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和水平。

(五)系统固化

对于各项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措施,逐个确认是否已经在现有信息系统中固化。完善工程自动竣工决算系统功能,固化结算、决算规则,规避人为调节。

(六)监督考核

一是健全监督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评价工作。确立监督评价的组织体系,对所属单位的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u价。二是完善考核体系,实现工程财务风险管控闭环管理。在上级单位同业对标考核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目标值,将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要求融合到本公司对下属单位的同业对标考核体系中,确保各项管控要求落实到日常的工程财务管理工作中。

三、评价与改进

(一)取得的管理成效

1、工程财务管理风险意识增强

通过参与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梳理、工程财务风险收集、识别和评估等内控深化工作,工程财务人员对于工程财务风险在工程全过程各环节中的分布情况有了清晰地认识,显著增强了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意识,有力推动了各类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措施的应用和落实。

2、有效管控工程全过程财务风险

通过风险识别和评估工作,公司掌握了各类工程财务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从多个维度完善工程全过程管理各环节风险的管控措施,并通过编制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手册,指导所属各单位工程财务人员全面应用各类管控措施,有效管控了公司存在的各类工程财务风险。如通过应用强化投资能力测算、投资方案评估与审查等管控措施,H电网公司近年来电网投资规模连年缩减;通过全面应用工程标准成本,细化工程前期费用、其他费用标准,强化预算约束能力等管控措施,持续压降电网工程造价,工程实际结算金额也连年下降。

3、推进风险管控措施系统固化

通过组织工程财务人员专题研讨风险管控措施系统固化的必要性,提出系统固化建议,并与系统实施方充分沟通管控措施系统固化的可行性,对于可以直接实施系统固化的管控措施,即时拟定固化方案,组织人员实施系统固化。经过系统固化管控措施的业务流程操作大大降低了人为出错和干预的可能性,提升了监督评价的便利性和可靠性,增强了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约束力。

4、打造工程管理业财融合新模式

通过对工程管理各环节工作职责的梳理,尤其是对于各环节涉及财务事项和工程财务风险管控责任主体的明确和职责的落实,建立了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责任体系,从而扫除了业财融合的模糊点和工作盲区,有效防止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扯皮和推诿现象,提升了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协同效率。

5、科学设定风险管控监督考核体系

进一步强化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监督考核工作,形成了由监督评价组织体系、定期监督评价机制以及考核指标体系三方面内容共同组成的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监督考核体系。通过确立和应用风险管控监督考核体系,形成了工程财务风险管控的闭环管理,同时也能够积极引导下属各单位工程财务人员逐步应用实施以风险为导向的工程财务管控模式,有利于促进公司工程财务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改进方向

1、持续收集识别工程财务风险

随着工程业务量的扩大以及公司内外环境的变化,新的工程财务风险必将随之出现。为此,需要持续收集、识别公司可能面临的工程财务风险,更新风险信息库内容。对于已发生的工程财务风险事件,要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予以管控,同时还应主动收集汇总此类风险事件,将其纳入公司风险事件手册中。

2、实施管控措施系统固化,强化风险管控措施的执行力

对于完善后的风险管控措施,部分已通过系统实施固化,保障了风险管控措施的硬性执行力,但依然存在部分管控措施因业务流程管控和系统实现方式的复杂性而无法立即实施系统固化。下一步,H电网公司将与项目组保持密切沟通,充分规划和论证此类管控措施系统固化的可行性,确保在规范风险管控措施有效执行的同时,强化管控措施的信息固化,进一步提高执行力。

3、强化财务人员技经素质,持续提升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在实施工程财务风险全过程管控工作中,对于工程前期规划、可研、计划及估算、概算审查等工作内容,部分下属单位工程财务人员存在一些技经素质不过硬、无法胜任相关工作职责的情况。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工程财务人员技经知识的培训工作,强化跨专业工程财务业务的实际工作指导,不断拓展工程财务人员技经素质,最终提升工程财务风险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A公司 财务风险 评价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131-02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企业要想得到有效的发展,就要强化对于财务风险的管控,确保在复杂多样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身的良性运行。企业要想运用有效的措施规避风险或者是减少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威胁,就要从根本上提升管理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确保企业经营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和健全性,真正实现提早预防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针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升企业自身筹资项目、投资项目、收益结构以及资金的营运框架等的能力,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期,国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的研究就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中主要是财务风险理论研究和企业财务实证研究两方面,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和企业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我国研究时间相对较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锁定在财务风险界定、控制以及预警三个方面。其中对于影响企业财务风险因素的划分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成果,但整体缺乏系统化的综合分析。

二、理论综述与方法

1.相关理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本着理论研究和管控水平提高的目的,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就是在1964年,《风险管理和保险》一书中,对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以及整体经营结构进行了全方面的解构,并对风险管理研究成本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企业价值决定于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的理论。

2.研究方法。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的是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案例分析法,在结合A公司经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对其财务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要对数据进行统筹整合。第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模式,在对其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定性管理和定量管理相结合的机制,确保研究人员能对所有财务结构和基本情况进行整合分析,从而判断财务风险项目。第三,系统分析法。这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统一整合的常见方式,在保证数据分析全面性和统一性的同时,利用客观性数据处理原则,提高识别和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

三、A公司的财务现状与问题分析

1.A公司简介。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是广西大型国有企业――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于2013年在广西区政府将广西建工集团打造成为“千亿元企业集团”的战略部署下成立。公司主要开展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现公司业务遍布世界各大洲、辐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已拥有广泛而稳固的国内外合作关系和业务渠道,经营范围涵盖能源、建材、石材、汽车和机电产品四大板块,在香港设立有分公司,打造海外业务拓展和融资增信平台,是集团公司产业延伸、转型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A公司的经营与财务情况。由于经济环境的影响,近几年建工集团的发展前景并不理想,A公司的利润空间在逐渐缩减,经营项目和实际企业实力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企业需要从自身发展路径和市场需求进行集中分析。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2年,对财务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后,能得出企业存在财务风险的结论,甚至一部分指标都无法达到行业的平均水平,很可能导致A公司迅速陷入财务危机问题。

3.A公司财务风险的问题分析。在对其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筹资风险问题。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决策失误导致筹资成本超出实际预算,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危机,加之筹资结构安排不合理,也会导致筹资能力和实际结构缺乏实效性。企业由于盈利能力降低,导致利润不足以偿还债务,从而陷入经济危机。第二,投资风险问题。投资项目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建立的经营框架,但是由于受到一些不可抗力因素或者是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导致实际投资收益远远不满足预期收益,就导致企业产生投资风险问题,其主要的决定因素就是客观环境的判断以及主管预测能力。

总之,结合A公司的财务结构,管理人员要想扭亏为盈,就要针对市场环境进行综合化的数据控制和信息收集,确保按照市场需求建立具有实效性的企业财务运营发展框架。

四、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在对A公司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后,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处理机制,健全完整的风险评价体系,而在建立过程中,需要遵循客观性原则、统一性原则以及可靠性原则,并保证评价体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也要综合考量风险评价体系和惬意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关系。第一,利用盈利能力判断企业经营成果。只有提升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才能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经营的实力,获取更大的利润。第二,利用营运能力判断企业财务资产的管理效果。对于营运能力的判断,主要依据的是企业资金现金的回收效率、企业应收货款周转效率以及企业存货的周转效率,管理人员只有保证以上三个指标正向发展,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管控能力。第三,利用发展能力判断企业的成长趋势。企I在运营过程中,要想实现整体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仅要集中关注目前市场的发展现状,也要结合市场发展动态建立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

2.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借助功效系数法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依据多目标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后设定满意度和(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31页)不满意度,在区间内对不同指标进行打分,并且利用权重中的加权平均算法进行层次分析,得出有效的数据。但是,由于在实际风险评价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就需要财务管理人员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计算公式。对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以及单项指标得分等参数进行集中的优化升级,得出结论为。

3.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对权重进行确定,要综合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盈利能力中营业利润率权重为22.78%、成本费用利润率6.96%、总资产报酬率13.29%;运营能力中存货周转率权重为5.41%、资产回收率1.91%、应收账款的周转率8.42%;偿债能力中权重为现金流动负债比5.21%、资产负债率17.10%、速动比率9.97%;发展能力中总资产增长率权重为1.44%、资本保值增值率2.76%、营业增长率4.75%。

4.A公司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应用。在A公司实际运营过程中,要对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确保财务管理系统的健全完整,管理人员也要秉持客观性和权威性管理理念进行综合评定,以实现整体风险管理水平的优化。其中,预警参数分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以及巨警,需要财务管理人员给于相应的关注。

总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建立风险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分析机制,确保整体框架的完整度,从而对风险项目给予必要的关注。

五、A公司财务风险的改进措施

1.筹资风险方面。对于企业运营来说,筹资结构和筹资风险管理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管理人员要在确定有效的资本结构后,针对企业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最佳筹资方式,确保企业能把握住良好的筹资机会,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2.投资风险方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要从管理框架出发,深入贯彻落实管理措施,提升管控机制的同时,建构符合企业发展的管控模式,不仅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投资风险管理流程,也要保证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中的财务能力相匹配,真正实现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另外,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也要采取有效的风险转移措施,集中关注行业动态,实现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3.运营风险方面。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要想从根本上提升企业财务能力以及发展状况,企业要在运营风险方面提高重视程度,要在强化存货管理能力的同时,集中强化回收款的处理机制。例如,A公司要对化纤原材料建立动态化的市场管理,也要同时提升自身销售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企业文化和技术创新结构的同步升级。

4.其他风险方面。对于企业来说,收益分配风险也非常关键,企业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建立有效的管理框架,特别是针对A公司,本身是一家上市公司,只有建立具有实效性的利润分配结构,才能保证财务风险项目能得到有效的管控。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和管理瓶颈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结构,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应对不同风险管理项目的能力,利用专业化的培训项目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的能力。

六、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在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项目进行综合分析后,A公司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自身发展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市场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提升财务风险管理的能力,并且借助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企业要对缺失的能力进行有效的管控,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

2.研究展望。企业运营中对财务风险能力的分析和预测是时展的必然趋势,管理人员要综合考量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提升信息稳定性的同时,建立更加全面的评估体系,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傅俊元,吴立成,吴文往等.企业集团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与运用[C].新世纪第二届交通运输业财务与会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选.2013:316-334

[2] 刘彦文,陈瑶.基于分组主成分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6,14(z1):326-330

[3] 莫力.基于FAHP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实证研究――以湖南H高校为例[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03):71-77

[4] 周俊颖.关于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探讨――基于因子分析法[J].中国总会计师,2012,29(03):62-63

[5] 王海英,王训洪,裴玉峰等.国内矿业项目并购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研究[J].中国矿业,2016,25(05):37-41,77

(作者单位:广西建工集团国际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12)

第3篇

(一)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研究背景 企业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资金调用面临的风险,调用过程包括了筹募资金、投资、资本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等环节。简单地说,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产生了负债,负债金额的大小和企业财务风险系数呈正相关,如果一个单位没有负债,则不存在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都存在着不可估摸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并且时刻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是一种通过计划性和组织性相结合,从而来控制企业财务走向和资金活动监督的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它不仅需要工作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够进行复杂的建模设计,还需要调动整个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配合,建立起完善科学的激励体制和新型的运营理念,这样才能够将企业的财务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点,来提高公司的利润,实现运营目的,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二)财务风险管控的内涵 财务风险管控是通过对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识别和衡量,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使得能够以最低的成本价来保证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财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核心就是对风险和利益进行仔细分析,实现在保持一定程度的利润基础上来将风险减至最小。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其效益性和市场价值,以最小的成本代价来换取最大的利益保证。对于企业而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指的是企业在进行各种资金的运作时,因为某些难以控制或意料之外的突发因素给财务的管理工作带来的潜在危机不确定性,从而可能给企业的利益带来损失。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来提高自身的利益,减小财务状况变坏的可能性,但是财务风险对于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企业要对资本财务进行科学的管理来达到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财务风险管控的内容 财务风险管控在广义上,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管理系统,能够被划分为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衡量,财务风险的评估以及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根据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财务风险包含有市场竞争风险、经营风险、政治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等。财务风险的首要任务就是财务风险的识别和衡量,通过这一步骤,能够正确的预测到企业运行过程中所面对的潜在危机,并且对发现的危机大小进行衡量,确认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度大小,从而促进财务风险的管理。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之后,企业必须对于所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联系企业的真实运营状况和竞争环境,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面决策,将风险的大小控制在企业的可承受度里。最后企业根据所评估的结果,制定正确的风险控制策略。当风险不可避免时,通过控制手段来尽量减小风险带给企业的损失和影响。在风险控制的环节中,要严格根据风险的重要性差异,做出正确的角色来回避风险、转移风险以及采用风险自保自担等有效措施。

(四)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企业通过财务风险管控工作,能够了解到企业面临风险的来源和特性,才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正确的衡量和评估,最后采用一定的控制决策,健全财务风险管控体制,努力将公司遭受的损失减到最小,为企业赢取最大化的利润。具体地说,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就是以较小的代价来保证公司资本运营的稳定性和效益型。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控,能够使得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时采取全面的、有效的和经济的措施,能够增强公司财务运营的稳定性,加快资金流转的速度,保证企业资金投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为企业营造了一种相对稳定安全的生产运营环境,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企业实践投资经营目标,客服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发展进步。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结构不协调 资金结构一般来说指的是在企业中长期存在的资金构成及其比例的关系。在当代中国企业中,由于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加大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和运营阻碍,使得企业的借贷还账能力严重不足,从而促使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目前的绝大多数企业的资本来源为自有基金和借贷资金,通过有关调查研究,国有企业的财务结构,基本都有着资产负债率较高以及银行借贷数额过重的现象。

(二)投资缺乏理性认识 企业的投资一般划分为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在对外投资的层面上,很多公司的领导者缺少对投资风险和环境的理性认知,做出盲目的投资决策,使得公司蒙受巨大的原可避免的损失,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对内投资的层面上,主要是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公司的决策者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研讨时,往往没有建立起完善科学的研究和计划,没有仔细分析该决策的可行性以及忽略固定资产周边系统的内在关系,而且没有周密可靠的理论依据作为指导,经常出现投资失误的现象,企业投资的项目没法获得预期的利润,造成投资不能够按时的收回,从而造成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三)资本回收策略不科学 商业信用是评价当代企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当代社会企业之间广泛的利用着商业信用。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公司为了增加自身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产品的销量,扩展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往往通过赊销的方式来进行产品的销售。从一定程度上看,这能够增加公司单位的利润,但是很多的公司单位对于客户的商业信用了解不够,在销售过程中盲目的进行赊销,最后不能够及时收回账款,出现资金失控的情况。企业的大部分资本都在外界无法收回,甚至可能成为坏账。而且在中国公司的流动资金中,存货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经常性地出现超储积压存货的情况。

(四)收益分配政策不合理 如何合理地进行收益分配,建立起完善的收益分配体系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对于分配制度的选择和调节直接影响着投资者对于整体单位运营状况的判断和声誉评价,从而会影响到公司资金的来源,也可能使得投资者关于企业投资措施的改变。企业必须实行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结合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来维护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杜绝财务风险的发生。

三、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完善策略

(一)建立有条理的财务系统 财务系统所使用的信息一般都来源于各种报表材料。要真正地降低财务风险,必须保证财务工作相关的报表、材料的准确性,将财务信息的透明度提高,有效地降低财务信息的模糊度。所谓的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就是要保证财务信息资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准确度,不能出现偏离客观事实的偏差,这种偏差基本都是来源于原始数据、数据处理设备以及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信息资料处理方法等。要提高财务系统中信息的准确度就需要从出现误差的根源进行调整和控制。财务系统是结合了多元信息的复杂型网络,几乎没有具体办法能够对其进行精确的运算,在计量方法上企业能够采用常规数学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信息,这样能够提高财务系统的整体工作质量。而且要建立起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系统,必须运用到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财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包含着财务预测与计划、财务决策与控制、财务分析和检查以及财务处理的多环节管理体系,如果运用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对财务管理过程的严格监测和考核,利用各流程步骤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的财务信息系统。

要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可靠性,企业的决策人员应当持有正确认真的态度,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财务信息的科学管理对于公司运营发展的重要性,注重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思想层次,提升现代化计算机信息技术在财务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重视财务管理的内部工作和审计工作,加强对财务工作审核,尽量多听取财务内部人员的意见,让他们参与企业的决策,发挥他们的专业性,建立起有效合理的决策团队。同时企业财务人员应当树立起新型的工作理念,建立起预测观念、决策观念、控制观念和风险观念,对其进行更高层次的教育培养,能够运用科学的预测方法,来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二)仔细分析财务信息,提高风险预测能力 风险预测指的是对财务信息进行一定的分析,然后认清企业运营中财务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对其进行预测和全面多元的评估,能够结合当前企业所处的发展环境,通过对公司财务系统的研究,估计潜在的风险因素可能带给公司的影响和造成的损失。财务风险的大小和企业的财务活动息息相关,并且风险会随着公司资金的运用方式而改变。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需要清楚公司的每一笔财务出入并分析可能带来的影响,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预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公司的风险承受范围。例如财务风险管控能够分析公司的还贷能力,来明确其筹募资金的风险;能够对投资对象进行可行性研究,来明确企业投资的具体方向;能够分析产品销售的相关影响因素,比如产品的质量、产品的生长周期以及产品的销售地等,来明确公司投资的风险和经营的风险。更广义的风险预测,还需要考虑国家宏观的经济调整政策、有关的规章制度、国际贸易交流和经济发展环境、外汇市场的变化探讨、关于经济风险和法律风险的防范等等因素。

(三)构建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控制手段作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在风险识别、衡量和评估之后,创建起一个完善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对于降低企业遭遇风险的损失,维持公司的稳定安全有着重大意义。财务的风险控制机制是一个复杂完整的控制系统,可以将其划分为前馈、运营和反馈风险控制三个过程。

前馈风险控制指的就是在企业的财务计划实施之前,所采用的管理侧略来抑制财务风险的产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利润往往是随着风险产生的,企业经营必须同时考虑到可能获得的利润和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具体做出一项决策前,企业运用一定的手段,比如风险决策法,对财务风险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制定具有伸缩性的财务风险管控条例,能够提升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例如公司能够设立风险抵押金来防止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所带来的财务风险,这样的方式能够增强公司的风险抵抗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自我保护自我供应。企业还能够通过签署合同、买入保险等措施来将风险分担到别的企业上;企业还能够通过公私合营、公司联营的方式来扩大企业的原本规模,能够通过规模经济来减小承受的财务风险;在面对那些超出企业本身承受力的风险投资,如果没有足够把握的话,可以实行回避;企业还能够改变自身单一的经营模式,进行多元化的经营,让产品能够多层次广范围的销售,能够提高公司的收益并且缓解滞销产品所带来的资金压力,有效地控制了财务风险。

运营风险控制指的是在财务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资料进行检测、处理,来计算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从而能够制定出准确的财务管理工作策略和方案。企业在评估财务风险时,可以先找出一些与其相关的风险因素,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用一定的计算方式来计算总风险。

反馈风险控制指的是在财务风险有关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规律,对企业未来的财务风险管控进行评估,发挥指导作用,确定将来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方向和方式。

公司的财务风险管控是不可能完全控制的,它的本质特征决定了这一点。财务的控制措施只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来减轻财务风险。如果财务风险已经发生,企业要及时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资料,加入风险档案,不断总结财务风险的处理经验,提高风险处理的水平。对于在财务风险处理中获得的利润, 能够进行合理地分配, 比如一部分作为风险基础,一部分继续进行投资。对于财务风险造成的损失,要有先行的防备措施,并且及时对损失进行补救处理,用最小的代价和最有利的方式排除风险,来保证企业财务的正常工作。

第4篇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1

一、问题引入

党的十报告指出:保险业要在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中建功立业,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推进各种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责任保险发展,减轻政府的社会管理压力。保险公司作为朝阳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内外经营环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保险企业管理工具,在现代保险企业生产决策、目标考核、绩效评价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险企业实现顺利健康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保障。

但是,与此同时保险企业的财务风险也已经成为保险企业发展中所必须面临的潜在风险因素。所谓财务风险,即作为会计主体的保险企业为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而实施相关财务活动,在实施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或者难以控制的因素造成保险企业的财务工作未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财务目标进行,进而导致可能发生损失,致使保险企业经济利益受损的可能性。强化财务管理,规避财务风险对于保险企业顺利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因内部控制制度制定时考虑不全面,或者制度制定本身没有问题但在执行时因人为因素影响而出现执行走样,都可能导致企业陷入巨大财务风险,这些都不利于保险企业的顺利健康有序发展,并严重制约着保险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完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强化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管控水平,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全员参与财务风险管理

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首先应强化保险企业管理层财务风险管控意识和水平,并不断加大对财务人员的财务风险理念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职责分工,将财务风险管控工作逐级逐项落实,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险企业发生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保险企业管理层缺乏风险管控意识,没有有效的风险管控手段,有必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防控水平,增强财务人员及时发现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的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不光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也不是仅依靠公司高管就能实现,需要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强有效的执行力才能实现财务管理目标。保险企业一般采取集团化模式运作,企业管理层级多,战线长,基层人员往往更清楚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在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应积极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员工建言献策,及时识别财务风险,未雨绸缪,有效应对。形成人人参与管理,事事有人负责的有序发展状态。

2.强化内部控制,增强内部牵制,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机制

保险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现金流入流出量巨大,保险业务包括客户开拓——出单——缴费——承保——理赔查勘——保险给付等众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严重的财务后果,必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和有效实施,增强内部牵制。

在日常管理中不相容岗位的设立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应收应付台账的登记与保管工作,不得兼任财务档案的保管工作,营运与财务岗位分离,单证管理与资金管理相互分离都是较好的管理手段。同时还需加大经济事项的复核力度,加强内部牵制,定期轮岗和对重要岗位设立AB岗也能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点。

3.设立专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并保障其应有的权限与独立性

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活动工作时,不会受到各部门的掣肘,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客观、公正、有效地开展,准确直观的反映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针对管理控制中的较为薄弱环节,进一步创新控制制度和控制方法,完善制衡机制。

4.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应当强化预算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控制,及时审核控制和反馈分析。应当坚持以进度控制为主线,对预算的执行情况实时监控,重点控制关键的业绩指标和盈利水平指标预算。并避免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病,结合实际运行过程实施指标控制,保证各项预算费用支出的可控性,增强企业把控能力。并及时召开预算分析会,对预算的实施情况及时分析,寻找差距,纠正偏差,针对性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切实落实责任,保证预算管理的效率。在此基础上强化预算考核,对于推进预算管理的落实,发挥预算的约束作用具有积极意义。要分解落实责任,实现分层考核,确保考核意见的真实可靠,将考核部门与执行部门相分离,保障考核部门的独立型和客观性。并设置科学的考核标准,既要重点突出又要详细可操作,根据不同的指标性质和重要程度,实施月度、季度或年度考核。

总之,保险企业应当积极结合企业自身及行业特点,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规避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保险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积极发挥财务管理在现代保险企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只有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规避各种财务风险对保险企业的冲击和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静.我国保险企业集团财务管理问题浅析[J].中小企业科技,2010(7).

[2]张春生.现代保险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辨析[J].现代商业,2009(35).

[3]刘欣.我国民营保险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科技,2011(10).

第5篇

【关键词】民生银行 财务风险 策略

一、民生银行济南分行概述

中国民生银行济南分行是总行直属的一级分行。自2001年成立以来,积极为广大客户提供系列化的金融产品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全力打造民生银行品牌,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在创建之初,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的基础比较差,没有太多有验的管理者,面对财务风险管理,往往出现很多缺陷。为了推动自身业务发展,该行加大了业务监管力度,并且从自身实际出发,持续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做好思想建设工作,加大体制建设力度,实现了企业文化发展,实际收益比较明显。尽管如此,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同国际著名银行之间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财务风险管控体制。特别是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的建设时间比较短,没有形成良好的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缺点问题。

二、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理念陈旧。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尚未对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基层业务人员不能够正确看待风险,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忽视风险因素,甚至认为风险会阻碍其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风险管理人员对市场、风险和效率的认识不够充分,简单认为控制风险应减少业务,业务的减少阻碍民生银行的发展,反而降低了风险的承受能力。此外,在风险管理理念上,尚未对财务风险给予足够重视,在风险管理上缺乏差异化观念,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方法,忽视了不同业务间的风险差异。

(二)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

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虽然能够积累大量风险管理经验,但很难形成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一是对已经形成的风险管理经验、行为标准尚未提升到文化层面,没有进行总结和提炼。二是各级分行负责人的风险偏好对当地分行风险管理政策影响较大,不同地区风险管理理念不一致,使得总行风险管理政策难以贯彻实施。三是风险管理的文化尚未落实到制度层面。

(三)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尚不健全。

整体看,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虽然设立了财务风险的管理机构,但在各级支行,风险管理结构较为薄弱。独立性上,风险管理部门对分行管理部门仅有业务管理权限,分行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难以得到保证。集中性上,各业务部门仅对自身风险控制负责,缺乏整体风控能力。

(四)风险管理流程较为陈旧。

新的市场形式对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在客户细分、差别服务和专业管理能力提出新的挑战,但是大多数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目前还相对比较落后,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落实不到位,缺乏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实行差别化业务流程;二是业务尽职调查深度不够,产品、服务方式单一,侧重于价格竞争;三是过于强调信贷、审批、风控人员权责分离,团队合作不足,内部信息部队称严重;四是风险管理侧重事后监控,未能实现风险源头和过程控制,缺乏风险回报动态平衡。

三、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财务风险管理策略

1、实行集中、统一的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基于目前银行风险管理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应该建立一个集中的管理制度,进而提升竞争能力,实现长期的发展,并且应该具有风险管理功能,对银行的财务风险进行集中化的管理控制,此外应该在董事会之中建立一个首席风险官。其工作职能就是协助银行行长以及相关的领导进行银行风险的全面综合管理,规避银行潜在的风险。主要的实施有如下几点;

第一、董事会建立专职风险管理的机构,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系统以及相关的计量模型等进行集中管理。

第二、下属分行建立风险总监职位,主要负责对分行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直接向银行的首席风险官负责。

第三、每个业务单元应该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根据相关程序进行风险管理岗位的建立,实现精细化的风险管理。

实行集中、统一的银行财务风险管理架构

2、建立内控制度,完善银行内部控制

我们从当前民生银行济南分行的实际状况出发,提议银行应该从下列几点措施进行处理完善;第一、对组织结构进行严格的建设。当前济南分行在监督管理方面仅存在稽核部门,而企业的内部审计也是依靠稽核部门进行工作,这样就会出现一些工作失误或者是投机行为的发生。所以建立银行应该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单独部门的建立,保证其独立权利,并且监督工作直接向银行董事会负责,避免其它部门的干预。第二、对部门的管理权力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化,对济南分行当前的工作职位以及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这样就能够规避某个部门权力过大的现象发生。比如说,民生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就包括了贷款,想要避免潜在的风险发生那么就应该将银行贷款的审批以及办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区分管理。第三、建立应急预警体制,如果出现财务风险,那么事后弥补就已经晚了,因此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风险预警体制,并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计划,这样能够将银行的风险控制在极小的范围之中,进而提升了济南分行内部损失的消化能力。

3、建立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1)建立财务风险识别与评价机制

公司内部管理的良好效果的前提是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识别可以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可以从业务的操作流程中追踪风险,生产线和管理环节中处处存在风险,风险的识别尤为重要。对风险的评价是建立在有效的风险识别基础之上的。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风险管理应吸取世界先进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对各个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深入研究分析后总结出与银行自身情况相符合的特点,学习并利用。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应该开发一套风险管理体系,包含银行识别、评价和监测等有效的预警机制,并对各环节设定相应的指标,加强机制的可行性和执行力,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建立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

信用财务风险和市场财务风险相互加强和影响,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加强信用部门和市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共同避免风险的诱发有重要作用。同时,民生银行济南分行可以根据银行自身的特点,加强上级领导与员工的沟通,通过建立和完善员工的举报制度,发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其风险意识,可以使银行在信息传递完善的基础上吸收更多的信息,使风险在诱发之前被制止。银行业最重大的一个银行倒闭事件――巴林银行的倒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信息沟通与传递机制不完善导致的。

第6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 风险管理 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且还要面对各种风险的挑战,其中,财务风险就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面对的一种客观存在。目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重视,并逐渐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企业的财务风险,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科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保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增强竞争能力、系统化解经营风险的内在需求。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被视为财务风险的基本属性。目前,学术界对于财务风险内涵的认识基本趋同,只是从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不同阐述。狭义财务风险(亦称“传统观”)指因企业融资所引发的,因企业借入资金从而增加了对未来到期偿债能力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对未来收益的双重不确定性。融资额度的大小与财务风险的高低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广义财务风险(亦称“现代观”)观点认为,在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存在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本文阐述的财务风险观点指的是广义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企业的风险源,应作为风险因素统筹纳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体系建设之中。

(一)融资风险

企业融资风险指由于融入资金而导致未来企业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与预期目标之间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融资方式不同,具体可划分为直接融资风险和间接融资风险,其主要表现是融资成本过大、投资失败、债务规模过度膨胀而导致企业过度负债,到期偿债能力下降,诱发企业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在制订短期经营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时,有必要将企业融资规划、融资活动、融资方式、融资过程管控、融资结果及评价等与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风险体系建设的子系统加以完善和强调。

(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由于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致使所投资的项目达不到预期投资收益率的风险。投资风险的发生直接影响企业的预期盈利目标,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可能诱发融资风险。

(三)现金流风险

现金流是企业运营的血液,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企业被迫破产往往并不是因为资不抵债,而恰恰是因为现金流出了问题,导致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不相适应,现金流入不敷出,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或资产变现能力差,一时无法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对资金流动性的即时需要,由此直接引发企业财务风险,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所以,企业在设计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时要特别关注负债的偿还期和流动资产的流动性相互匹配这个问题,否则将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企业破产。

(四)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的后续经营和管理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个方面,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经营效益好,利润高,但对股东的股息分配低于预期,将会影响股东投资的积极性和社会响应度,进而影响企业股票价值。而如果企业大幅度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增加薪酬,给股东的股息分配过多,又将使企业承担过高的生产和资金成本,从而对企业持续性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发财务风险。所以,企业的收益分配必须要在加强财务风险的科学监测基础上,审慎掌握风险平衡点。

除以上财务风险类型外,有学者还提出了“关联交易风险”和“对外担保风险”等类型。本文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机制和运营模式将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与此相伴而生的财务风险类型还会不断衍生,无论财务风险形式如何多样,抓住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才是有效化解财务风险的基本前提。

三、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定位不清晰,权责不明确

风险管理组织的权责没有规范,企业总部及下属机构虽设有部门对风险进行控制,但缺乏组织职责的统一规范。

(二)尚未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缺乏对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风险环境评估及有效识别和防范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企业不能承受的风险没有及时进行识别及预警,不能及时排除风险隐患,从而降低了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三)尚未建立全面的财务检查机制

由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影响了企业财务制度的执行力。

(四)企业外部宏观环境的影响

企业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经济、法律、市场、社会文化及资源等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

(五)企业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导致的财务风险

(六)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带来的财务风险

业内普遍认为,目前,在我国有些企业凭经验决策的主观臆断现象比较普遍,导致财务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四、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尽管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类型多种多样,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但风险是可以管理的,其中,构建科学、系统、稳定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不失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

樊良等人(2004)认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控制企业财务活动和资金活动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将企业因各种风险所导致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确保企业能顺利实现其既定目标,并保证其发展能力。”

随着企业财务风险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相关理论和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提出的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议是以财务治理理论为基础,依次递进地包括了“财务风险的识别财务风险的计量财务风险的处理财务风险的管控体系建设财务风险控制评价”几个部分,力求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整体框架。

(一)财务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从纷繁复杂的各种可能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出诱因,是一个对这些不确定性诱发财务风险因素的判断、分析、筛选、归类和鉴定的过程。能否准确识别财务风险是进一步对财务风险进行计量、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进而科学有效完成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各企业所处行业不同、企业自身特点各异,企业需要根据这些内外部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财务风险识别活动,有效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识别机制。

(二)财务风险的计量

财务风险计量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已锁定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基本因素进行正确量化计量的过程和行为,是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对财务风险进行处理的前提和基础,是科学构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正确识别、把握和处理财务风险能力的检验。财务风险的计量通常采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对企业财务指标进行分类计量,进而对影响企业的财务风险等级进行优先级排序,找出带有共性的、影响重大的风险源,重点进行处理。

(三)财务风险的处理

财务风险处理是指结合企业的自身实际和特点,按照企业既定的财务风险管控治理机制,通过有针对性的风险处理方式和手段对已筛选确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化解的过程和行为。财务风险是不能消除的,其主要处理方式包括财务风险转移、财务风险回避和财务风险保留三种。

对于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身无法承受、或即使承受将付出巨大成本的风险可以考虑采取风险转移的方式加以规避。

财务风险回避是指企业在风险识别和计量基础上、对可能或即将发生的财务风险所采取的主动规避的行为。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既无法转移也无法回避的财务风险,对此,企业只能被动接受这种风险的存在,即财务风险的保留。对于这种风险,企业必须立即启动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把这种对企业有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四)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上述财务风险的识别、计量和处理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的基础性工作,既是前提也是必要条件。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建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体系。主要包括:

1.建立企业财务控制体系

该体系的建立是有效控制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保证。财务控制体系应根据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及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量身定做、对标设计,要切实符合企业实际。企业财务控制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讲,企业必须着力解决好财务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机制问题。李悦(2010)认为,“财务治理结构是企业财权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分配,既是企业所有权配置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财权在公司治理中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而财权配置可以说是公司治理的“纲”。财务治理机制是企业财权基本配置框架下,基于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和一定制度设计,能够自发对企业财务治理活动进行调节、规范的机制。微观层面主要包括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和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等几部分。

2.强化企业资金集中管理

资金集中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与监督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资金集中管理的重点是建立内部资金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现金控制系统、融资控制系统和投资控制系统等。

(1)现金控制系统。在公司总部按照商业银行模式设立总部级内部资金池,充分发挥企业全系统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有效控制或规避资金风险,各所属成员单位在总部开设账户,其经营收付结算一律通过内部银行办理。

(2)融资控制系统。在现金控制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企业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企业对外融资统一由总部负责,对内建立有偿内部资金调剂机制,做到资金的筹集与使用相结合,与企业的综合偿债能力相适应。

(3)投资控制系统。内部投资管理是企业财务控制系统的重要环节,应遵循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原则,事前定目标、定制度、定操作程序;事中严格遵循制度要求进行;事后进行跟踪、考核,并反馈结果。

3.加强企业财务监督控制

企业的财务监督与控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风险管理的整体架构,明确风险控制的目标,以及各级财务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财务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系统性管理制度和流程。进行统一的风险定义、分类,描述风险具体表现、确定风险衡量指标并评估风险等级。建立规范的定期风险报告制度。明确各类主要风险的应对策略,设计应对措施。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制定并不断修订、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提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要集中精力抓重大风险、重大事件和重大决策,要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测试等多种方法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检验;要努力建设一套刚性的企业全面预算管控体系,健全预算管理组织,建立标准的预算管理流程,搭建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模型,预算执行中,对于预算内事项及预算外事项的管控处理、授权体系、流程等进行严格界定,建立完整的预算分析模型及预算预警反映机制,进一步明确预算调整的范围、依据、原则、授权等方面的规则,使其充分发挥为经营活动服务的作用,逐步建立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企业系统内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

定期进行财务风险管理评价。这是企业实施财务风险管理措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包括建立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流程,及时收集财务风险的初始信息,并对其进行必要的风险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建立风险评级模型,借助该模型,反映企业财务风险水平的高低,为发现问题和寻找差距提供线索,对风险水平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财务风险水平,综合考虑潜在风险损失和风险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级别。

构建EVA(Economic Value Added)风险控制系统。EVA 是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有效工具。基于EVA 自身性质,其应用于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可以有效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治理结构风险、战略风险、决策风险、人力资源风险、资本市场风险,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统一的风险控制系统,使企业在有效规避风险的情况下正常运转。

主要参考文献:

[1]樊良,樊利平.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财会通讯,2004(1).

[2]李悦.公司财务治理: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国际商务财会,2010(4).

[3]大卫・格拉斯曼,华彬.EVA革命:以价值为核心的企业战略与财务、薪酬管理体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年.

第7篇

一、投资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的现状

(一)认识到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通过对一些投资公司的调查研究发现,投资公司在对财务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方面,已经有了很大提升。能够认识到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在制度设计和人才配置方面,加大了对财务风险管理的投入。

(二)注意规避财务风险,并能够及时提出预警

投资公司在财务指标设计上,都比较注意财务预警指标。尤其是对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其?务风险管理是非常重视的,对财务风险节点的各个部分,都有着比较明确的检查程序,通过这种风险预警指标设计以及日常对风险节点的检查控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二、存在的不足问题

(一)对市场分析和投资预测缺乏有效的系统工具

投资公司的无论是项目投资还是股权类、财务类投资,在准确分析市场和通过系统工具分析判断投资标的的价值方面,一直在不断探索。不过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投资公司的薄弱环节,在经济不发生系统风险的情况下,一般问题不大。不过有时投资公司在投资过程中,救护由于对项目的洞察能力不足,而导致投资失败,从而导致较大的财务风险。

(二)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一般是以财务部门为主开展的,但是相关人员岗位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这就导致可能会会出现一些因为涉及到风险管理当事人的项目,在尽职调查中做的不够细致合规,从而为后期埋下风险隐患。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投资公司出现风险。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文化没有真正形成

从一些投资公司的在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实际做法来看,在日常工作中虽然也在不断倡导财务风险管理文化,但是,毕竟投资公司是追去企业投资收益的。在某些风险较大,而利润比较诱人的项目面前,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就会显得比较被动,可能会将风险管理让位于对利润的追求。这种没没有真正内化与投资公司血液的风险管理文化,也是投资公司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投资公司提升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策略措施

财务风险是投资公司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和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虽然面临新的问题,但是只要认真分析风险源泉,合理选择规避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投资公司的财务风险。

(一)加强企业风险文化建设

对投资公司来说,投资利润也许能够决定公司发展的水平高低,而风险则是决定公司存续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投资公司要不断加强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文化建设,让这种风险管理文化,真正融入到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让员工在日常各类工作中,首先要将风险考虑在前,提升公司的的整体风险意识水平,这对公司建立持久稳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二)加强前期市场分析及规划

要将投资者进行有效归类,按照风险承受能力、收益心理预期以及投资周期预期等项目进行分门别类。将可用于投资的运作项目按照收益高低、风险高低、周期长短以及其他要求进行归类。为投资者寻找适合他们的投资项目,在确保投资风险降到最低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多的为其获取投资收益。建立投资者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尽量做到事无巨细的向投资者进行各种风险的科普及预防手段宣讲。

(三)加强员工学习力度

组织学习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包括财务风险管控的知识及技能学习,同时也要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知识学习。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知识学习能够确保企业员工更为及时的预测风险、感应风险与抵御风险,帮助企业及投资者避开最大财务风险。加强市场投资方面的学习能够让投资呈现出更为多元化的发展,能够更为灵活的进行投资活动,能够通过灵活多样的投资行为分散投资风险。

(四)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投资公司要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监督机制,在处理公司日常财务管理业务时,需要不同人员进行岗位分离,利用不同职责的独立性,使其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通过人员岗位的分离与独立设计,保障任何财务管理项目,资金流向,是按照严格的公司程序进行,个人无论是谁,不能影响正常的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进行。

第8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有效性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各大电力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逐渐扩大,电力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不断加大,电建集团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重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力度,才能提高电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新时期背景下,施工单位要想充分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就必须充分做好财务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等方面的工作,才能确保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希望对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的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程项目公司简介

某电建集体设计研究院,属于世界500强的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53年在我国西南地地区组建并开展工作,1957年正式成立,主要经营在水利水电、风电、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和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勘察、设计、科研、咨询、总承包等领域,具有国家颁发的专项资质证书40多项,也是我国对外承包商会组织评选认定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领先型企业。

二、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现状

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和平稳发展的发展背景下,国家对电力、水利、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各类市场的服务水平越来越高,导致电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激烈,而且在新时期背景下,“生态、绿色、环保、和谐”的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整改对策,来抑制资源的浪费,但取得的效果甚微,就目前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要有效性而言,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在运行管理中要同时兼顾管理工程项目,但并没有预制配套制度,也没有制定出与之相符的管理组织结构,经常发生问题后难以找到责任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项目财务风险,不利于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2.缺乏对市场调控的整体把控,工程材料价格变化不定,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工程结算的难度,既浪费了资源,同时也挤占了工程投资额度。3.一味追求施工进度和成本,忽视了项目工程设计变更对投资控制的主体影响,也没有对工程设计变更进行科学合理的准备,从而为项目投资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4.索赔事故发生以后,责任难以辨识,无形中增加了工程索赔的难度,甚至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再加上在施工中没有成立专门的索赔机构,使得工程施工现场混乱无序,增加了索赔的进度和难度。

三、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失灵原因分析

1.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缺乏完善的制度。某院开展各项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生产运营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益积累,任何工程项目建设或者修葺都必须有充分的资金才能确保其质量和使用寿命,而工程项目施工的工期普遍比较长,大约在1~3年,而且建设完成以后,需要和其他设备设施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出应用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工程项目改建中,必须充分做好项目管理相关工作,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过程中,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把工作重心放置在经济利益上,而忽略了投资管理,但对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获得效益而言,公司管理者投入的精力相对薄弱,因此机会忽视项目管理制度的健全工作。同时,从业人员对工程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度不足,工作中重视现场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导致很多风险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2.缺乏科学合理的物资管理。电建企业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企业,而物资投资所占的比例将近是75%以上,大量工程实例表明,物资管理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发生的概率。就此工程而言,虽然制定了物资管理规范和制度,但是并没有落实到实际上,导致工程物资临时采购多和积压问题频繁发生,大大降低了物资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物资出库时缺乏系统科学合理管理和核算体系,导致现场工程材料十分混乱,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项目风险管控的难度,在实际运行过程物资出库缺乏科学合理的交接手续,导致物资浪费异常严重,大大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实践表明,如果物资交接手续不能在第一时间办理,就或者工程物资监管力度不够充分,就无法衡量和判定施工单位使用工程物资的具体情况,就会引发一系列工程材料浪费,同时因为设计单位工作进度不匹配,就会增加工程物资招标采购的难度,除此之外,如果工程物资市场供需不平衡,就会增加施工材料的价格,但施工单位迫于施工工期的压力,只能采购昂贵的材料,从而增加项目工程建设的成本,不利于集体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3.设计变更管理力度不足。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中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处理工程变更,就势必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项目设计费用不足总投资成本的1%,但是对工程造价和成本的影响度高达75%,从这两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要求切实做好工程项目风险管控的实效性机就必须高度重视设计变更问题,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主要措施。但某院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往往会忽略此环节的控制,没有充分做好工程设计变更换季的前期准备工作,完全由设计单位全权支配工程设计变更,施工单位对变更控制掌握度不足,是导致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失灵的主要原因。4.工程索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程项目施工施工发生工程索赔非常常见,也是增加工程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但是在实际中由于缺乏在科学合理索赔流程,从而经常发生索赔难以落实到实际位置的现象。进一步增加了工程项目施工成本。

四、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的措施

1.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应当立足企业实际情况。大量工程实例表明,要想强化风险控制意识,就必须把“风险迁移效应”引入风险管理体系中,通过控制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风险来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目的。相关研究表明,多数企业建立的风险管控系统往往存在大而空、流于表面。这样的财务风险控系统并没有基于企业实际情况开展风险评估和分析,往往选择复制其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模式,而且还要强化流程风险控制意识,并且把“风险迁移效应”之间引入风险管控实际运行过程中,所谓“风险迁移效应”指的是为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的目的,就必须充分把握每个经营环节的风险来达到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目的。2.做好工程项目财务风险防控的前期准备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步,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评价标准,根据建筑工程主体针对的不同项目风险,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通常情况下,既要对单个风险事件进行评价,也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评价,分别称之为单个评价标准和整体评价标准。第二步,确定风险评价时的工程项目风险水平,同样也包括单个风险水平和整体风险水。其中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风险事件之后才能确定的。当工程项目整体风险水平确定以后,需要和整体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因此,必须确保整体风险水的确定方法和整体评价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相互适应,才能确保风险评价的准确性和质量。第三步,把建筑工程项目的单个风险水平和单个评价标准、整体评价标准和整体风险水平进行系统综合对比,才能确定风险发生后损失能否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才能确保风险防范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建立科学完善的财务预警系统,作为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同时,还需要采用科学的检测和防控工作。第二,选择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模型。施工企业经营种类不同,业务特点不同,其中多变量财务预警模型具有更高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有利于某院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以便充分掌握工程项目的财务情况。明确各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分析存在安全的具体原因,有利于提高财务风险管控的科学性。3.切实做好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应该采取的措施。由于工程项目施工的周期比较长,而且需要的资金数额比较大,资金回笼时间比较久,因此,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必须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风险监控,具有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综合风险评价法施工项目施工管理中最常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具有简单、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和评价相关风险因素、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列出详细的风险调查表;第二步,邀请风险评价相关的专家或者权威人士对可能发生风险的因素和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概算和评价;第三步,汇总整体风险水平。同时施工单位重视工程项目的资金预算工作,并定期对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同时,要重视合同风险分析防控,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对相关的施工合同内容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及时对工程变更情况、工程材料价格变动等进行分析,最大限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平等。第二,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具有灵活、简单、容易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精度的特性,其总体思路是:把相对复杂的风险问题逐步细化,分为多个层次和多个风险要素,并对相同层次的各种要素进行对比、判定和计算分析,从而获得不同方案风险的水平,进而为风险防范措施提供数据依据,和综合风险评价法有很大不同,其主要特点是:能够细化工程风险评价因素和权重体系,确保风险评价更加真实合理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的具体内容,确定财务风险系数,评估如果发生财务风险以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并根据损失的具体情况,为财务风险管控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和资料。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要根据提交的报告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综合核查,然后根据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的应对策略,工程项目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必须充分做好风险转嫁工作,施工企业要切实提高工程项目风险衡量的准确性。并强化项目资金管理力度,根据各个项目编制年度资金预算情况,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要建立健全的应收账清收制度,把相关责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责任分配工作。4.完善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为确保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有效性,某院要根据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实际情况,建立多维度动态财务风险管控制度,从制度建设层面来为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施工单位要切实做好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确保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性,并建立健全监控制度,根据风险防控要求和相关规范开展工程项目风险监督管理工作。当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建设完善以后,就应当规范财务风险管控制度实施流程,从根本上提高风险管控制度的执行效力,把相关工作落实。第二,建立多维度动态财务风险管理系统,对工程项目建设及时跟进,并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整理,统一财务信息口径,并且把相关的财务信息及时归纳整理,存档如案。借助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健全的财务信息管理平台,确保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相关工作能顺利进行。第三,把静态财务风险分析和动态财务风险管控相互结合,根据财务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优化财务管理系统,把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财务风险管控相互结合,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对项目成本的主要组成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最大限度上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风险和财务风险,确保施工单位能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做好工程项目验收环节的财务管控工作。竣工验收阶段不但要对工程质量进行验收,也是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工作的环节。竣工验收环节存在财务风险:竣工验收不规范,虚报项目投资完成额、竣工决算失真等,其防治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第一,风险转移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主要的风险防范措施,其主要原理是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转移,转移对象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比如:保险公司等。但是并不能行之有效减少风险的的危害程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不确定风险因素多,工程变更的因素也比较多,因此,签订施工合同时,可以提出由发包方承担的要求,以最大限度上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第二,对于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工艺比较复杂的施工环节,必须通过转包和分包的方式把风险转移给他人;第三,落实保险政策,保险是转移风险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在施工前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用在,就可以把建筑施工中遇到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才能从根本上达到躲避风险的目的,目前为止我国保险的形式主要有合同转移和工程保险两种方式。第二,相关实例表明,建筑工程索赔即是一种权利的索赔,也是一种动态反应的过程,如果不能对工程索赔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就会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施工效率等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而相关合同条件的变化和外界因素的干扰,是进行工程索赔的主要原因。因此,工程索赔必须贯穿工程想施工管理的全过程,尤其是在施工环节,必须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第三,内审部门要先行审核工程竣工决算,然后根据施工企业内控规范的要求,并委托相应资质的中介机进行审计,凡是通过审核项目不得办理竣工验收手续。6.加强专业知识培训。大量工程实例表明,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需要工程项目流程所有人员参与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在落实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业务人员的性能和作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提高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的效率,就必须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把最新财务我风险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落实到每位工作人员身上,才能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财务风险管控当中,才能确保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分析了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方面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财务风险管控在工程项目中取得的成绩,也充分分析了财务风险管控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通过对某院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改进措施的研究,有效解决了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理中缺乏完善的制度、物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降低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如果不能相关风险进行及时防范和控制,就识别会增加施工时间、浪费不必要的资源和金钱,甚至威胁着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通过行之有效防范措施,才能把风险控制在萌芽当中,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的损失,确保工程项目施工能高效安全的完成。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作者:王世明 单位:中国电建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赵铁俊.浅析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风险管控[J].会计师,2016,11:28-29.

[2]刘艳荣.略谈BT项目的财务风险识别和控制措施[J].金融经济,2016,12:176-177.

[3]覃山力.浅析我国境外承包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管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5:91-92.

[4]崔志强,叶明.试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管理能力的提升[J].会计之友,2014,30:34-36.

[5]陈锋.基于风险管理的电网企业工程财务管控探析——以H电网公司为例[J].财经界,2017,03:119-122.

[6]高安荣.基于风险导向的施工企业项目资金管控研究——以M公司为例[J].财政监督,2017,06:94-100.

第9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经济新常态与商贸企业相互推动、协同发展,商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易出现投资风险、筹资风险、资金风险、内控风险等多种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严重时会对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不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对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及控制开展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1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1.1商贸企业财务风险

结合商贸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其财务风险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市场决定性特征。在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财务风险的出现和宏观经济市场有较大关联度,特别是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阶段性调整的影响。如果商贸企业并未结合市场发展现状与趋势,把握自身在市场的定位,制定企业发展战略,会导致商贸企业出现供应商过于强势,经销商反而亏钱;优质资源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压缩;商品销售方式不合理,销售渠道单一等问题,影响商贸企业经济交易活动的正常开展,降低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引发财务风险。同时,在经济新常态影响下,一旦消费经济出现较大变化,会使商贸企业的商品出现较大的价格波动,上窜下跳、行情难以判断等,使商贸企业的消费市场进入低谷期,影响商贸企业的正常运行,引发财务风险。可见,市场对商贸企业经营的影响较大,财务风险表现出显著的市场决定性。第二,风险突发性特征。在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业务、经济及财务管理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仅有部分影响可由商贸企业自主控制,对于部分无法控制的因素,其引发的财务风险具有显著的突发性特征。例如,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部分商贸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所提升,会降低商贸企业自有资产的占比,导致生产经营项目对资金流动性的依赖性较强,一旦商贸企业在财务活动控制方面出现偏差,会降低筹资结构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引发突发性财务风险。

1.2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难以管控,管理者需明确财务风险的成因,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化商贸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加强财务管理,保障经济交易活动的正常进行。细化来说,商贸财务风险的成因有以下三种。

1.2.1资金流动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商贸企业根据市场发展现状不断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模式,确保自身与市场的协同进步。但受管理理念等要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缺乏可行性及有效性,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就财务管理模式角度来看,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由资金流动问题引发。部分商贸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表现出资金与贷款失衡问题,时常出现资金低于贷款金额的状况,导致企业面临巨额债务,极易引发财务风险。

1.2.2筹资管理问题在商贸企业运营中,筹集管理表现出三类问题,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运营,分别是资金来源结构不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商贸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不匹配、资金管理不规范三项,体现为资金筹集渠道单一、账实不符、存货周转率偏低等现象。上述三类问题不仅会导致财务风险,还会影响企业的资金链安全,严重时会导致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影响。

1.2.3财务管理问题就商贸企业而言,规范的财务管理工作,可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商贸企业将经济效益作为管理重点,缺乏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不能为财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导致财务信息收集不全面,引发信息孤岛问题,影响企业财务健康,出现财务风险。同时,部分商贸企业并未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财务人员工作不规范,存在徇私舞弊现象,对商贸企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

1.2.4内部控制问题对于大型商贸企业,因业务量大,物流资金流周转速度快,有时虽制定了较为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但在实际履行中简化操作,有时被不法分子利用,有意规避,偷梁换柱,将货款占为己有,给企业造成损失。

2基于经济新常态下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

为明确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借鉴相关企业的成功经验为基础,总结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要点,为其他商贸企业提供经验参考。

2.1优化债务结构

针对商贸企业存在的资金流动性问题,公司应采取多项措施,优化债务结构,提高商贸企业的资本收益水平,强化商贸企业的债务偿还能力,保障商贸企业资金的有效流动,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细化来说,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公司可从以下几方面优化债务结构。(1)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贸融结合往往是商贸企业扩大经营,取得固定利润的“副牌”,一手好的副牌往往也能决定胜负。公司要充分发挥融资能力强的优势,积极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建设稳定的固化盈利空间。此外,随着业务量增长,资金平衡难度增大,财务部在协调好各部门用资的同时,多方筹措资金,频繁调节存贷款比和承兑现款比,做到资金平衡,既满足了经营需要,又减少了账存资金的无效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2)实施合理的纳税筹划。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财务人员结合相关优惠政策及税收法律,制定科学合理的纳税筹划,明确涉税业务的内容,调整纳税方案,以合法方式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防控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3)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公司与软件企业合作,构建财务风险预警平台,整合大数据技术,开发完善企业管理系统,规范商贸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金流量、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指标管理与分析,准确识别并评估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制定针对性财务风险管控措施,如通过增资、利润分配等,避免企业出现财务风险[2]。

2.2实施科学筹资规划

针对商贸企业在筹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逐一解决。(1)资金来源结构问题。针对筹资渠道单一问题,商贸企业可在银行贷款的基础上,在政策法规允许的基础上,向社会组织筹集资金,并与大客户达成合作,获取资金支持,为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同时,在筹资规划前,做好企业债务成本评估工作,明确债务筹资的数额,并做好债务结构优化工作,提升企业的偿债能力,实现科学有效的筹资规划。(2)物流与资金流匹配问题。借鉴行业龙头企业的成功处理方案,协调企业的业务与资金,合理规划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管理程序,选择最佳收款和付款时点,实现企业存货的实时跟踪管理,加强产品入库单及销售出库单的复核,定期检查财务账与业务账之间的进销存调整因素,检查账务与合同匹配、与收货、发货情况的匹配,实现企业物流、资金流、发票流的协调统一,规避账实不符等问题,保障企业经济业务正常开展,防控财务风险。同时,商贸企业需整合物流与资金流的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3加强财务内部控制

2.3.1加强资金管控母公司在确保各子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前提下,对下属子公司的资金实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有效地合理安排资金,尽量减少资金沉淀,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此外,对有关资金管理要做到“三不准”要求,即不得对外借款、不得对外担保和不得擅自对外投资,从而有效降低了资金风险。在投资、资金运作等方面也应严格按照“三重一大”要求进行集体决策,保证决策程序规范和决策民主科学。

2.3.2重视经营风险引发的财务风险对于商贸企业的资金风险主要来源于经营风险,因此,公司应重视贸易资金的风险管控,商贸企业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业务单位资信评价体系,明确对业务单位信用额度的评定资料、评定标准、评定流程等。定期根据业务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情况评定其信用额度,并在该信用额度内对其进行赊销或预付货款,强化预收账款及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效,避免坏账、烂账的出现,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公司资信评价体系应与信息化管理软件相结合,在信息化系统中设定每家业务单位的信用额度,做到超信用额度公司无法对外发货或付款,从而避免人为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风险。此外,每季应对全部业务单位进行梳理,对业务单位发生重大经营问题的,应及时调减其信用额度。

2.3.3加强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在商贸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中,财务管理系统可规范各项财务工作,提高财务信息收集的全面性,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商贸企业在开展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时,需做好财务管理系统建设工作。企业可与软件公司合作,结合将实际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相结合,设计财务管理信息化程序,实现财务管理的自动化。细化来说,财务管理工作系统包括以下程序:借款、请款、付款、收款、年度预算批准下达、预算分解、预算执行、财务分析、固定资产购置、领用、管理、商品到货、入库、提单开具、出库审核、支出及费用报销、工资发放、发票开具等,涵盖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实现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管控,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帮助。

2.3.4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在商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中,财务管理制度可约束财务人员及业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实践中,管理者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包括工作制度与责任制度两项。其中,工作制度为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及要点,为财务人员提供指导;责任制度为责任到人制,将财务风险控制责任落实到具体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中,并与考核体系连接,根据财务风险控制责任落实状况,进行绩效考评,给予相应奖励或处罚,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执行力[3]。

第10篇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实现全面风险管控内在逻辑

平衡计分卡的发展经历了绩效衡量、战略描述、战略执行、组织协同等几个阶段,其核心的思想是建立基于战略的贯穿公司各级、各部门的考核体系,并通过不断纠偏确保战略实现。因此,其核心思想(目标―标准―衡量―控制)与风险管控存在内在的一致性。以下,按照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对其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在逻辑进行说明:

第一,平衡计分卡同时关注财务绩效和非财务绩效,并强调将两者进行关联,建立内在逻辑,避免企业单纯追求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长期发展能力或基本的员工技能、创新能力、增值能力等。当下很多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实际上是将财务风险、经营风险(又按照职能部门划分为市场风险、生产风险、安全风险、廉政风险、政策风险等)等多个部门简单汇总,用不同的计量单位和专业口径进行衡量,鲜有建立内在联系的。但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借用平衡计分卡的思想,将业务风险转化为其可能造成的财务结果,实现两者的融合,有助于对风险的计量和管理。

第二,平衡计分卡通过描绘战略地图,将战略变成视图化、可执行的体系,与风险地图的原理、目的和实现方法是一致的。

第三,平衡计分卡在描述战略的同时,将其细化分解为各个层面、各个部门的具体指标,明确实现组织协同的方法,这与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一致。企业的风险管理也应是各个部门协同应对、优化组合、实现整合和对冲的,而非单个部门各自为政,形成浪费或遗漏。

第四,平衡计分卡在促使组织战略实现的过程中,强调根据考核结果不断纠偏,这本身就是风险管理的范畴。风险管理的过程,也是对识别方式、评价手段和控制方法不断调整的过程。

二、省级国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义与构成

省级国企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义与构成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战略为中心。以战略为中心的综合风险管理体系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导向,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领域,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综合管控,以此成为企业战略实现的重要前提保障和加速器。结合企业战略本身的特点,其具有以下特点:

(1)深入性:综合风险管控体系贯穿于战略实现的整个过程,将战略远景分解成为最小单元的局部目标,并细化至每个工作岗位,责任落实到人。战略的实现过程与个人的责任相关联,将战略实现过程中遇到的风险逐一控制;

(2)准确性:对风险的产生、风险的影响和风险的应对方法准确无误衡量。综合采用如风险测评量化、风险监控指标量化的方法提高风险管控的可靠性;

(3)全局性:关注的不仅仅是单方面细小的风险,而是风险的综合防范及治理,即短期与长期风险管控接合、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管控整合、静态与动态风险管控结合,业务风险与财务风险管控融合等、各部门风险管理的配合。

第二,以平衡计分卡为框架。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平衡计分卡的维度可延伸到财务风险管理、顾客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及成长风险管理等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组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框架。

通过引入平衡计分卡,可将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以明确的层次及目标呈现出来,形成企业战略地图。对战略地图中的各个指标实现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一一展现,对其性质、重要性、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同时赋予相应的管控手段,即形成企业的风险地图。由此,可有效的将企业的战略风险转化为各个财务风险,并对其综合管控,最终实现企业的价值。

第三,风险分类与分级。具体如下:

综合层面:综合风险公司层面产生的整体性的风险项目,从综合总括的角度对公司的风险进行反映。对于省级国企,主要是考察资产负债率、经济增加值、资产周转率等汇总指标的风险的度量和控制。

业务层面:业务操作之中产生的风险,由业务部门自己负责监测和处理。但是,正如风险模块前述,业务层面的风险同样会在财务层面得到反映,因此可以建立两者的联系和因果。

财务层面:财务系统运行过程中本身存在的风险。主要由两种原因形成:一是财务人员工作的偏差引起的财务风险;二是其他业务之中引起但是能够在财务数据之中反映的风险。

第四,风险转化与计量。在财务与业务之间建立内在逻辑与联系,并实现转化,是绩效考评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成功的关键。随着ERP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企业的业务与财务逐渐一体化,财务贯穿着业务的全过程,对业务的执行情况以数字的形式反映出来。当企业面临业务风险的时候,必然会对相关的财务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带来财务风险。通过以战略为中心,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风险管控体系,可透视财务风险的管控机制,使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共同构成一个联动的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各项指标,明晰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别,进而明确企业运营活动存在的风险及问题,为健全改善财务风险管控指明方向。

第五,风险控制与防范。在对企业风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识别和排序,实现对不同风险的差异化管控。重要的风险是企业需要格外关注的,风险的发生会产生重要的后果;一般的风险企业可以设定一定的容忍度,不重要的风险可以对其采用较少的控制手段,但是必须控制其发生的频率。总之,风险的控制是一个成本收益评价的过程,对风险的控制必须保障其成本的可控性。

此外,从我国国企已发生的众多经营失败或重大舞弊案件来看,这些企业都有良好的风险管理制度。但一方面,高管层可能为了追求业绩凌驾于制度之上,另一方面,员工缺乏必要的勇气、渠道和技术进行抗辩。因此,培养积极的风险管理文化,选择正直、诚信,富有责任心的员工负责关键岗位,便成为省级国企强化风险管控、实现多重绩效目标的必然要求。“以人为本”,人是风险管理的核心,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省级国企风险管控体系设计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详细步骤如表1所示。

四、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省级国企风险管控体系实施意见

基于平衡计分卡省级国企风险管控体系设计实施意见具体如下:

第一,实施主体。基于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可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职责体系:

公司层面的综合风险(总量性财务指标等)由其财务部负责监控,此项工作与公司整体层面的绩效考核,比如年度考评等结合起来,同时将年度指标和计划分解到月度,观测波动值,与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执行进度控制结合起来;

各级公司的业务风险由各业务部门结合技术特点和管理要求进行专业化监控;

各级公司的财务风险由财务部门进行监控。

第二,实施步骤。结合省级国企的管理特色和现实约束,风险管控体系可以遵循如下步骤开展:

以项目形式进行探索:分析省级国企的实际要求,形成总体框架,建立完整的综合风险管理方案。在此阶段形成生产、营销、财务、廉政等领域完整的风险数据库,包括风险清单、重大风险、控制策略、案例库等。

形成综合风险管理操作手册,是更为细化的工作手册,其内容包括各领域风险识别、分析、应对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操作说明。

综合风险管控试点阶段,针对关乎企业战略的典型部门,对其进行风险管控试点,考察风险管控方案的适应性,并及时调整优化风险管控体系。

综合风险管控实施阶段,在此阶段,企业综合风险管控将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形成制度性的文件,和规章制度,并尝试固化到系统中,切实开展。

第三,配套措施。首先是技术支持:一是风险导向的在线监测技术:传统在线稽核核心是强化财务自律机制,属于财务部门的内部行为,目标在于确保财务工作合法合规,经得起内外部监督检查,偏重于合规性。风险导向的在线稽核不应局限于辨识及测试控制,应扩及辨识风险及测试管理阶层如何减轻这些风险的机制;二是信息系统:随着ERP的逐步应用,省级国企将逐步实现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三流合一,基于系统将能实现风险的实时监控。其次是人才保障。省级国企中,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相对比较欠缺。同时,具有风险意识的业务层面的专业人才相对欠缺,大部分业务人员仍处在重效益轻风险的工作状态中,企业整体的风险管控意识较为欠缺。因此有必要培养和储备这些方面的专业人员。

参考文献:

[1]Thomas L.Barton 等:《企业风险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2]季卫:《基于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方法的财务指标浅析》,《财会通讯》2010年第13期。

[3]何丽梅、刘婉立:《平衡计分卡在石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财会通讯》2009年第23期。

第1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控 财务风险传导机理 财务风险预警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加强,央企或者整体上市或者聚集优质资源上市,无论哪种方式,上市部分占据了央企集团公司的大部或者全部资源。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央企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这降低了企业集团发展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和金融风险,为集团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上市央企在其发展中需要面临各种类型的财务风险。

一、目前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分析

(一)国内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

1.财务风险释义。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指因为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不当、资金结构不平衡等引起的无法按期支付负债融资所应负的利息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各个生产环节的经营风险引发的,例如原材料采购中存在的风险、生产过程中材料消耗产生的风险、销售过程中客户群维护存在的风险、原材料及产品运输中产生的风险、产品定价决策产生的风险、外汇市场的汇率变化产生的风险等,这些经营风险充斥于并影响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每一个部分。企业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是所有上市公司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风险,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降低风险。

2.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目前,上市央企集团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为融资风险、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

融资风险,是指在融资即筹资过程中由于决策、规划等原因带来的企业集团收益变动的风险。例如,长期融资必然存在利息费用稳定但缺乏灵活性的特点,而短期融资虽具有灵活性,又必然存在上下波动而带来的不稳定性。又例如,如果企业过度负债,使债务在资本结构中所占比例超过安全合理的比例,将产生财务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将资金投入企业经营中,在经营及销售过程中,市场份额波动、市场本身风险等原因,导致投资收益与目标收益率不一致,影响企业集团整体经济效益而产生的风险。现有企业集团投资大概划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类。直接投资中,可能存在投资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达到目标投资收益率等产生直接投资风险;间接投资中,可能由于股价下跌、被投资者破产等原因导致债权无法收回而产生的间接投资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集团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运营环节产生的,由于经营的不确定性因素造成的现金流不畅通而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下降的风险。主要表现在,采购方面有可能产生原材料供应市场价格上升、货品短缺等风险,生产方面有可能产生生产工艺不佳导致无法顺利生产合格产品,销售方面有可能产生销售不畅、货款无法收回等风险。

3.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目前央企面临的财务风险又可划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变化,导致投资者风险增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激烈、政治因素及汇率变动的发生,上市集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面临大量风险。非系统风险主要存在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项目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甚至亏损,影响整个集团公司盈利水平以及偿债能力。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

基于上述企业集团风险类型的分析,我们从外部原因和企业自身原因两个方面分析财务风险的成因。

1.外部原因。外部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四个方面。其中,自然原因是指由于天灾人祸和物理原因等导致企业财务的风险;社会原因是指由于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价值观念、消费习惯等不一致性的因素导致企业财务的风险;经济原因主要为社会资源配置情况、社会总供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导致的人财物和产供销方面出现偏差;政治原因是指由于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变化,导致企业集团产生财务风险。

2.集团企业自身原因。集团企业自身原因是造成集团面临各种财务风险的最本质的原因。具体包括:

(1)企业内部资本结构欠佳。在企业集团资本构成中,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经营状况,存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合理的负债和权益资本的比例。负债是一把“双刃剑”,负债融资由于利息可以抵税等原因,存在杠杆效应,优点是不影响企业股权、降低企业资金成本。但是负债经营如果比例不合理,将会产生无法偿还债款的财务风险。如果集团企业为了杠杆效应,使企业集团过度负债,势必会导致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加大。

(2)投资管理不慎。多数企业集团会跨行业经营,但如果进入某个行业时缺乏行业信息收集和分析,凭主观感受进行投资,将会导致决策失误,产生财务风险,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收益,而且会导致企业产生巨额的损失,让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资金管理不善。由于经济形势下行的因素,导致现有企业销售普遍受到影响,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保证销售量,就采用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应收账款激增。实际财务管理中,由于缺乏应收账款管理的机制、措施,再加上管理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应收账款无法收回或坏账增多,更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资金的不安全性,产生流动性较差的现象,使企业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4)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关系不明晰。集团企业内部各控股公司之间财务关系不明晰,资金使用不规范、利益分配不规范等,容易导致资金使用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5)连带担保。由于集团公司内部的各子分公司大多是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如果某个公司需要贷款,其母公司或者其他公司替该公司提供担保,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担保公司无法及时发现该担保可能产生的债务风险,如果多个公司互相提供担保,在连环担保的情况下,容易引发集中的财务危机。

(6)内部控制不健全。内部控制不健全,就无法从管理体制和机制上防范财务风险点的产生,控制风险的发生和传导,将会引发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二、企业风险传导机理研究

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具有很强的动态传导性,由于风险源和风险传导载体的存在,企业财务风险不仅在企业内部进行传导,而且还会随着传导的加热、加快而扩散到企业外部进行传导,从而导致企业风险的破坏面不断扩散,而且传导载体往往与利益相关。

(一)财务风险传导的原因及特性

国家信用体系及法制方面的缺失导致的企业集团信用体制的不健全,会给风险传到机制提供发展的环境。财务风险传导具有复杂性、路径依赖性、方向性、突发性及不可逆性等特性。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系统复杂,而导致其财务风险传导系统的构成因素也很多,在财务风险出现过程中总会有某一路径使风险得以实施,财务风险模式分为单向风险传导与双向风险传导以及多向风险传导,财务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财务风险虽可提前预知,避免其发生,然而一旦发生的话就不可逆转,只能尽可能的减少企业损失。

(二)风险传导要素及机理

1.财务风险传导要素。企业风险传导四大要素包括财务风险源、财务风险传导载体、内外部供应链,以及风险阙值。分析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各个环节和部分,风险源、传导载体和中介体、风险结果等,任何部分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元素都可以称为是财务风险传导要素。上述四大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环环相扣,带有一定的逻辑性,导致了财务风险的不可逆性。无论哪个要素发生问题,都可能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从另一方面来说,上述四个要素也成为我们进行集团财务风险控制的突破口所在。

2.财务风险传导机理。财务风险传导在传递链条节点间具有传递效应,体现在具体的采购、生产、销售等企业管理的环节中,上述四大要素之间形成动态效应的传递,并且财务风险在发生过程中具有起伏性和继起性。通常,财务风险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形成一股推动力,作用到风险传导媒介链条节点上,在企业内部由此及彼的进行传递,并通过一定的传递时间、传递载体进行风险的传递。风险的运动方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多种复杂的、复合的状态,表现形式也分为多种,例如筹资方面产生的财务风险,有可能因为过度债务产生,也有可能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方面的缺陷导致,还有可能因为企业集团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产生。而且,风险传导的结果也是一个链条动态的集成。

三、基于风险传导机理,多方面健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

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内在机理分析透彻,从根源上和从内在机理上有针对性地找出防范关键点,将有效地达到防范和管控的目的。财务风险传导的四个要素及传导机理所在,也就是防范的关键点所在。从财务风险传导的四个要素分析,找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传导的关键点,将财务风险控制到位,就可以将财务风险传导进行终止,从而最大化降低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集团要注重从根源上控制财务风险源、阻滞财务风险传导路径等相应的传导控制策略,力争将财务风险降到最低。具体如下:

(一)完善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及财务风险管控制度规范,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在此基础上,形成明晰的企业内部分工和责任落实,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和数据真实,让管理者及时掌握真实的财务活动信息,将财务预警落到实处,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并将风险各环节进行分解落实,做到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判别、风险预警及评估等方面的协调一致。

(二)健全产权管理体制和资金管理机制

通过资金统一管理等方法,使得母公司能整体把握资金的投向,操控资金的运作过程和效果,建立产权关系顺畅的企业集团组织架构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连接纽带的治理模式;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母公司作为子公司的股东,行使相应权力,承担出资人职责,促使集团内部风险管控规范进行。

(三)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在正式投资之前,加强对投资项目的预测、评估,搜集投资外部环境和投资项目本身现金流量、经济效益、环境作用等方面的信息,并对以上信息深度挖掘和分析,如果发现该项目各方面均具有可行性,再去实施投资,这将大大降低投资风险的发生概率。

(四)密切关注资金流动性,加强应收款项管理

由于经济形势的下滑,部分煤炭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提高销售量,纷纷使用赊销等方式促进销售,然而,如果不顾资金风险,盲目赊销,则会使款项滞后收回甚至无法收回,不仅不能提高经济效益,而且降低企业整体价值。煤炭企业集团应根据市场行情及企业自身状况,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政策体系,确定本企业应收款项收回平衡率,在对客户进行赊销时,要对该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详细的评价,降低应收款项收回风险。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应收款项管理,实时监控款项的收回状况,并适当的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吸引,促进款项的尽快收回,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四、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两项有效提升点

煤炭企业在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同时,如能加强财务风险评价和预警的准确性,将从前提上和源头上提高风险防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大大增强风险防控的力度和效果,将企业集团财务风险切实降到最小化。

(一)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是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的评价指标,采用统计学或数学上的研究方法来实现,只有筛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经营状况的观测指标,才能更好实现风险评价的功效。财务风险的发生,究其根源,与企业内部控制状况、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会受到股权结构和利益相关者一定程度影响,因此,构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应注重考虑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股权结构、利益相关者等因素。

建立一个适用于煤炭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才能对财务风险发生概率进行准确的预测。其中,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方式方法和评价的标准等因素是指标体系构建的重要因素。

1.评价主体。财务风险的评价主体,是由受财务状况影响的相关对象构成,即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诊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因此,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时,评价主体应该既有内部主体,又有外部主体。内部主体主要是煤炭企业内部的各级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该模型和体系的构建和评价,能够尽早地了解企业经营和财务的现状,提前发现财务风险容易发生的环节,在风险发生之前就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达到提前防范和化解的功效。外部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业务活动相关者和监管部门,外部投资者等外部主体可以通过该模型和评价体系,更好的对公司经营和财务现状进行评价,从而进行更加科学的投资决策。

2.评价客体。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客体应界定为企业和环境两个层面。其中,在企业层面,主要通过偿债能力、筹资能力、盈利能力等财务指标及股权结构、管理层管理水平等方面,对煤炭企业经营现状、资金结构、公司治理等因素进行评价。在环境层面,主要是指对煤炭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价,包括行业经济、国家行业政策等方面。环境层面是因为企业的经营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外部环境通过改变企业所触及方面将自身的影响渗透于其中,因此评价财务风险,不能忽视企业外部环境的作用。

3.评价目标。财务风险评价的目标应为通过该评价模型和系统,清晰地了解煤炭企业经营和财务管控现状,进而准确地了解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易于发生财务风险的环节所在,为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采取措施降低风险提供依据。

4.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可分为管理型、财务型和经济型指标。管理型指标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财务状况的因素,包括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其中,财务指标主要来源于煤炭企业的财务报表,包括煤炭企业财务结构指标、盈利能力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经营效率指标等。非财务指标只能由企业信息披露或某些外在特征体现,非财务指标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经济型指标存在于企业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如市场竞争风险,税收、汇率变动等。

5.判定标准。煤炭企业应在国际、国内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参考行业内部标准、企业经营情况等因素,建立适合煤炭企业的评判标准,对于常见的用来评价的财务指标已经形成了一定共识,一些新兴的用来评价的财务指标和不可以量化的非财务指标可以行业内部对比得到判断标准。

6.评价方法。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是对财务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取评价结果的具体手段。现有评价主要包括统计类的方法,例如多元线性判别法等。

从以上核心要素出发,通过对核心要素的正确选取和评判,加强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的合理性,更有效地评价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风险防范工作,大大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二)将现金流量分析思想融入风险预警模型中

现行的多种实证性预警模型主要有财务比率分析模型、单变量模型、多变量函数模型及CBR(case-base reasoning)模型。这些模型在评判现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管控状况,进而加大财务风险防范的针对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以上方法归根结底属于静态分析,即都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财务报表的时点性,使得上述风险预警模型普遍缺乏时间上的发展观、空间上的立体观,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立体的预警能力,从而降低了预警模型的准确度。

由于企业理财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的最核心的表现为现金流量,因此,企业理财的终极目标是现金流量的数量和质量的最优化。企业的财务报表只能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单盈亏状况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财务风险所在,只有现金流量才能从本质上反映出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和危机。因此,应把现金流量分析融入到风险预警模型中,才能提高预警的准确性,同时,融入的过程中,应把握超前性、敏感性、监控性及适用性原则。

将现金流量分析思想融入到财务风险预警之后,风险预警模型应分为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分析模块和动态的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模块两个部分。其中,在现金流量预算分析模块中,进行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性评价、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的经营效益反馈等有关现金流量预算的业务分析,该分析结果侧重于企业内部经营者使用,突出显示预警模型的超前性和监控性。动态的现金流量指标分析模块主要进行煤炭企业现金流量运营效益方面的相关指标收集和分析,该分析结果主要给外部利益相关者使用,使其更加简便地得到煤炭企业现金流量经营效益的评价结果。将上述两个模块的分析结果综合分析,从现金流量运营效益方面,将清晰地反映出煤炭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现状,发生财务风险的概率及环节,大大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融入了现金流量分析思想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与上述所提到的静态分析模型相比,具有多项优势。一方面,该模型是引入了现金流量的流入、流出、净额、预算等方面的概念,使得评价模型具有动态性、立体性,而且,现金流量的运营状况和企业获取现金流量的能力是真正反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概率的本质指标,这样就能大大增加财务风险的预警能力,另一方面,相比于企业利润指标,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因为受外部金融机构的监管,其数量和质量更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

当然,将现金流量分析思想融入财务风险预警模型,获得更大的预警能力,关键点在于编制现金流量动态预算,煤炭企业应加大现金流量预算的投入和管控力度,才能编制出合理和切实有效的现金流量动态预算,提高财务风险预警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财务风险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风险传导机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议,并提供了两项风险评价及预警的模型,希望对企业集团风险管理有所裨益。J

参考文献:

[1]侯俊芳.煤炭企业财务风险和防控措施的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

[2]王雍.基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

[3]王万朝.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财务风险管控[J].财经界(学术版),2016,(1).

[4]梁粉,陈晓园.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及防范[J].商业会计,2015,(13).

第12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子公司;财务管控

1.集团企业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控的重要性

首先,集团企业是由各子公司所组成的,各子公司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财务管理活动目标有所差别,集团母公司加强财务管控可以协调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活动使子公司与整个集团企业财务目标保持一致,在战略目标、经营决策、财务管理等方面实现协同效益,从而提升整体效益与效率;其次,集团企业所涉及的领域较广,子公司始终是具体财务管理活动的实施者,而且往往存在扭曲会计信息的风险,容易对集团的经营决策产生不利影响,集团企业加强财务管控有利于搜集完善的财务信息,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保证集团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和高效;最后,子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可独立开展贷款、融资、抵押、担保等经济活动,一旦失去偿还能力时,账务终将转嫁到集团企业,因此,集团企业必须实施严格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管,防范各种财务风险,以保障集团型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集团企业管控子公司财务时存在的实际问题

集团企业是由多个企业联合组成的功能多样的一种经营联合体,集团企业内部产权关系复杂,所以对子公司的财务管控常常存在很多问题:①财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集团企业大部分跨领域跨行业经营,具体管理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很多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缺少统一性宏观目标的指导,对具体的财务制度没有设定指导性目标。②预算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一些集团企业缺乏严格、统一、科学的财务预算管理,预算指标不合理,资金支付随意性大,使用混乱,执行过程中缺少硬性约束。③财务管理信息脱节。有些集团公司仅了解子公司的整体财政情况,难以全面、及时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财务人员之间缺少交流,业务交叉点仅限于报送财务报表。④财务监督控制不到位。集团型企业规模宏大,内部机构复杂,但财务监督意识不强,尚未建立一套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一旦子公司经营环境发生变化则无法及时作出反应。

3.集团企业对子公司加强财务管控的有效路径

3.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财务总监委派

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命题,集团企业应明确战略发展目标,协调集团内各成员之间利益关系,确立财务控制的整体性目标,构建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系,包括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融入到整个集团的财务管理过程中,以规范子公司的账务处理和财务管理工作。对此,集团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集权制、分权制、相融制等财务控制模式,完善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增强自身的战略管控能力,达到“集中管理、授权经营”的目的,使集团的战略举措以及集团内部的战略目标都能通过科学方式实现。财务总监委派制是国际上通用的财务监控方法,可以很好地维护集团企业的利益,集团企业可实施委派财务总监制度,以充分掌控子公司的日常财务活动,促进子公司的财务监督管理。

3.2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实行资金集中管理

科学的预算管理有利于总体规划企业经营,统筹安排资金,提升资金的合理化利用水平。基于此,集团企业应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采用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根据集团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各项经营指标,考虑实际运营状况,编制年度预算方案,设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指标,对收支进行整体的统筹和管理。同时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定期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对各子公司实施激励和惩罚措施,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预算目标的全面落实。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也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关键,集团型企业要想加强资金管控,必须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具体来说,集团应设置银行统一账号,通过收入、支出两条线,归集分散的资金,将子公司闲置资金及时转入集团基本账号,提高资金应用协调度。与此同时,结合子公司资金需求、业务量等,统一调配子公司所需运营资金,使资金有效、均衡地流动;而子公司的每一重大资金项目必须经过总集团部门审核与决策,进一步提高集团对企业资金的管控程度,有效监管收支行为。

3.3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有利于推进财务集中管理,打破“信息孤岛”,让所有子公司的财务信息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实时共享、在线管理,使集团财务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财务管控目标,集团企业可建立ERP信息管理系统,动态掌握子公司财务运营状况,对子公司资金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监控,有效实现各种信息数据的集成与共享,并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解决。同时结合自身性质和经营实际,不断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构建全方位的风险控制体系,随时监控子公司的投资风险、资产管理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关注子公司的资金来源是否明确,是否存在不明资金;资金的结构及运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负债比例过高等问题。此外,应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把财务控制落实到每一间各子公司,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在支付程序、资金管理、领导决策监督方面切实有效体现内控价值。

3.4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格落实风险管理

加强内外部审计监督,有利于发现子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降低内部控制风险,从而保障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实施。集团企业可结合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完善企业监督体系,形成经营管理层、监事会、董事会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的模式,真正做到监督、执行相分离。应建立健全监督评价系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子公司进行监督管理,对子公司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会计资料的完善性、真实性以及子公司内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严格控制财务风险,对投资、筹资等业务加强风险管控。其次集团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建设,例如设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并充分保障审计监督的独立性、权威性,明确审计工作的目标,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开展专项审计和年度审核。需注意的是,相关监管部门要合理分工、互通信息,加大检查力度、扩大覆盖面,确保审计监管常态化。另外,可定期聘请外部审计人员,加强对子公司的审计管理,严格落实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