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劳动力多元化

劳动力多元化

时间:2023-10-11 10:13: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劳动力多元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劳动力多元化

第1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二阶段;流向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10-0167-04

一、问题提出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农村剩余劳动力并未枯竭,“刘易斯拐点”尚未来到,区域间差异仍然突出,由此可见,我国的人口流动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将持续。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户分离人口达2.61亿万人,较之2000年增长81.03%,占总人口的16.53%,其中流动人口达2.21亿万人,占全国总人户分离人口的84.7%。同期我国城镇人口总量达6.66亿万人,较2000年增加了约2,1亿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分析城镇人口总量增加的来源,不难发现,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入是我国城镇人口增长最重要的源泉。可见,未来我国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从中西部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的主流格局仍未改变。然而,经过20多年的流动变迁,我国劳动力流动呈现出流向多元化的新特征。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农村劳动力回流和就地就近转移已成为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省内转移就业8390万人,比2010年增加772万人,增长了10.1%;省外农民工7473万人,比2010年减少244万人,下降了3.2%。另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的一项调查也表明,作为主要劳动力流出地的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在不断减少,外出农民工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已呈现出明显态势。不仅如此,当前劳动力回流的向度已不仅指简单的从城市返回到农村,还出现了由东部向中西部、由大中型城市向小城镇、由远距离地区向家乡附近地区等折回式回流的现象。我国劳动力流动总体上呈现出乡城迁移、同城企业间流动、城乡回流和折回式回流共存的态势。这是值得探究的新经济现象。

二、文献回顾与研究设计

纵观已有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基本可归结为如下两个层面:其一,主要集中于分析经济因素作用下的劳动力流动意愿。包括威廉·配第的比较利益动因理论、刘易斯一费一拉尼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的预期收入假说及博加斯的自我选择模型等都将城乡间收入差距的存在视为影响劳动力流动意愿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很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结论的成立。同时,国内学者也对上述模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修正和拓展,主要是对上述模型忽略考量流动成本的补充,将劳动力流动成本因素纳入模型,同时测算比较收益和成本因素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其二,侧重分析非经济因素对劳动力流动能力的影响。一种比较集中的观点认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歧视性政策挤压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和福利水平,削弱了劳动力的流动能力,是导致农村劳动力城乡间摇摆流动的深层次归因。虽然近年来的户籍制度改革促成了大量永久移民,但短期的引导作用还很有限,改革附带的条件使得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户籍的可能性极小。另一种观点则主要关注劳动力个人资本及城乡发展政策等对流动能力的影响。有研究论证了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差异是除歧视性制度外造成其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同时,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及发展政策等因素会影响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和心理认同。此外,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方针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户籍经济价值的相对提高、城乡户籍经济价值的逆向变化等也是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影响之一。

毋庸置疑,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是影响劳动力流动(包括流动意愿和流动能力)的重要因素。然而,正如上文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有阶段性的,且不同阶段的比较对象和判断依据都是不同的。现有的研究对此并未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细分讨论。而对不同决策阶段进行细分考量,将更有助于我们认识劳动力流动的整体态势和趋势发展。为此,本文从时间维度将劳动力流动决策分为两个阶段,即一次决策阶段和二次决策阶段。其中,一次决策是劳动力决策是否进行乡城迁移以及目标城市的选择。通过因素归类,本文认为该阶段的决策依据可通过比较城乡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生活成本差距、非工资性收益差距和心理成本差距等得以反映,其测量结果被界定为预期净经济收益。显然,当预期净经济收益为正值时,乡城迁移向度的劳动力流动就会发生,否则劳动力就会选择留驻农村。而二次决策则表现为劳动力通过权衡在目标城市的生活能力后决策是继续留城还是进行城乡回流或折回式回流。显然,如果已流人目标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无法获得正值的预期净经济收益,或实际获得收益无法克服包括制度约束和经济障碍在内的城市生活障碍,农村劳动力就有可能选择城乡回流或折回式回流,其中的折回式回流主要是通过比较城市内部或者城市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收入水平以及生活消费支出水平(可细分为基本生活消费支出和居住消费支出两类)等方面差异而做出的决策。综上,本文提出下图所示的“二阶段”框架下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微观机制及多元化流向的研究框架。

三、经验分析

(一)模型构建、变量说明及数据来源

依据上述对农村劳动力决策的理论推导,下面将依据经验数据对劳动力流动一次决策和二次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两次决策的依据和比较对象的不同,本文分别构建了乡城迁移一城乡回流模型和折回式回流模型。

模型l:乡城迁移一城乡回流模型:

TRANSERF=β0+β1IG+βCG+β3WG+β4PG+ε

式中,TRANSERF表示农村劳动力流动水平,选取外出农民工数量与同期农村人口数量比值表示;IG表示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选取流动后农民工年均工资收入与流动前农民年人均收入比值表示;CG表示城乡生活成本差距,选取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同期农村农民人均支出比值表示;NG表示非工资性收益差额,这部分收益主要体现在农村劳动力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享、对子女的代际影响等方面,考虑到数据的代表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城乡公共投入比值(主要是教育投人和医疗保障投入)来表示。PG表示心理成本差额。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城市较高收入,失业率反映了目标城市就业难度,可看作是劳动力流动的心理成本。βi(i=1,2,3,4)为待估计系数,β0表示截距,ε为误差项。

模型2:折回式回流模型:

TRANSFERC=γ0+γ1GDPR+γ2WR+γ3CR+γ4HR+μ

式中,TRANSFERC表示某地劳动力流动水平,选取某城市迁入人口与城市常住人口比值表示;GDPR表示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比值,选取某城市人均GDP与全国人均GDP的比值表示;WR表示地区间工资水平比值,选取某城市人均工资水平与全国人均工资水平比值表示。CR表示地区间基本消费水平比值,选取某城市基本消费水平与全国基本消费水平比值表示。HR表示地区间居住消费水平比值,选取某城市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与全国人均居住消费支出比值表示;γi(i=1,2,3,4)为待估计系数,γ0表示截距,μ为误差项。

其中,模型1中所采用的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95-2011》、《中国人口年鉴1995-2011》和《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部分2011年的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在模型2中,本文选择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市为研究对象,以全国平均水平为参照标准,测算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二次决策。相关数据来自于历年《北京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两模型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所示。

(二)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数据处理均用EViews6.0软件。为避免时间序列变量的不平稳性而产生伪回归,本文采用ADF检验法对模型1和模型2中的各变量做单位根检验。结果显示,模型1和模型2中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而其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是平稳的,即时间序列在5%显著性水平下均为一阶单整过程,因而可进一步对其进行协整分析。首先基于VAR模型得到模型1和模型2的各变量序列最优滞后阶数均为2,从而确定模型1和模型2协整检验的滞后阶数均为1。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的检验和最大特征值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同时,考虑到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在回归模型的设定时需用“动态面板”技术,以有效克服变量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因此,本文TRANSFER(-1)也纳入了估计方程,以便考察劳动力转移前后两期的变动趋势。对上述存在协整关系的变量(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IG、城乡非工资性收入差距NG和心理成本差距PG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城乡生活成本差距CG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检验,上一期流动率TRANSFER(一1)通过了10%显著性水平检验。分析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惯性,往往会受到往年劳动力流动率的影响;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城乡非工资性差距仍是引致农村劳动力进行乡城迁移的主要驱动力;而城乡生活成本差距和心理成本差距的存在则阻滞了劳动力流动,甚至是导致劳动力选择城乡回流的主要原因。对上述变量综合测算得出劳动力流动的预期净经济收益,当预期净经济收益为正值时,乡城迁移向度的劳动力流动就会发生。模型2中,上一期流动率TRANSFER(-1)、经济发展水平比值GDPR和工资收入水平比值WR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检验,对被解释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基本消费水平比值CR和居住消费水平比值HR通过了5%显著性水平检验。由此可知,农村劳动力流入北京地区也具有惯性。北京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水平方面的比较优势成为吸引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因素,而较之于其他地区较高的基本消费水平和居住消费水平则成为导致劳动力流出的主要原因,上述因素同时作用于劳动力在流入城市的生活能力,进而导致多向度劳动力流动的出现。实证结果基本验证了本文的理论推演结果。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综上,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在时间维度上可分为一次决策阶段和二次决策阶段,且不同阶段的比较对象和判断依据都是不同的

预期净经济收益和城市生活能力是分析在制度约束下劳动力流向多元化的微观理性的重要角度。据此分别构建了乡城迁移一城乡回流模型和折回式回流模型。

(二)预期净经济收益是农村劳动力决定是否进行乡城迁移(乡城迁移一城乡回流模型)的关键变量

可细分为城乡收入差距、城乡生活成本差距、非工资性收益差额和心理成本差额四个因素。其中,城乡工资性收入差距和城乡非工资性收益差距的存在和扩大趋势成为吸引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而城乡生活成本差距和心理成本差额的存在和扩大趋势则会阻滞劳动力流动,甚至是导致劳动力城乡回流的主要原因。只有当预期净经济收益为正值时,乡城迁移向度的劳动力流动才会发生。

(三)城市生活能力是劳动力流动二次决策(折回式回流模型)的关键变量

第2篇

一、县十大专项脱贫攻坚行动-就业扶贫行动

全面开展就业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就业扶贫“九条措施”,完善贫困劳动力“一库五名单”制度。扎实展开“送培训下乡”等培训活动,2018年培训贫困劳动力贫困劳动力363人。2018年开发和安置农村综合事务管理员、生态护林员、草管员、河道管理员、道路养护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村级保洁员等七类公益性3056个(其中:贫困劳动力2302人)。2018年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及浙江省临海市、黄岩区-县东西部扶贫协作专场招聘会2场。开展送岗位信息下乡入村活动16场,提供各类岗位信息3800余条,极大地方便了求职人员在家就能随时掌握企业空岗信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就业。2018年全县转移输出农村贫困劳动力1710人。

二、多渠道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构建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农牧民转移就业和多元化增收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一)拓宽农牧民就业渠道

实施乡村就业计划,重点扶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培育一批就业扶贫车间,推进农村就业示范基地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拓宽农牧民就业空间。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促进农民劳动力就读就地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维一体”工作机制,鼓励农村集体经济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劳务协作,搭建跨区域劳务合作平台,架建企业用工指导和职业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完善乡村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健全覆盖想成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平台建设,提供就业信息、创业指导、优惠政策享受等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创业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便利化。开展返乡农牧民创业培训、创业辅导、创业提升等活动。举办返乡创业成果展,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技能大赛等活动。支持农牧民群众自主创业,引导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创业。

(三)实施农牧民增收计划

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行动,大力开展羌绣、唐卡等劳务品牌培训,确保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基本文东,促进农牧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加强惠农政策扶持,落实国家各项补贴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

三、县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重点工程

(一)乡村就业促进行动

实施“一户一技术能手”技能培训,大力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造血”能力,统筹资源定期组织乡村人才集中培训。

第3篇

【关键词】 体育文化产业;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体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全部运动、变化和发展,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任何历史时代的体育,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要求和它提供的可能决定的。体育从它产生时起,就同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起来,适应和反映现存的生产方式。体育和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体育需要经济和体育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体育的发展与改革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一、体育与经济基础发展的关系

1、体育需要经济基础支持

“经济”一词,在应用时有多种含义:有时指经济基础,有时指经济活动,有时又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日常用语中,有时指节约或节省等。我们这里讲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泛指体育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而言的。

一般地说,体育是既受生产力制约,又受生产关系制约的一种增强人的体质的社会文化活动。从生产力看,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是极为低下的,因而反映在体育内容上也是极为贫乏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技术条件,使体育进入了近代和现代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体育迅速发展,成为体育发达国家或世界体育强国。所以,从总体上讲发达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高,而发展中国家的体育事业水平较低。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希望成为世界体育强国是不可能的。

对体育发展与经济实力的关系应有辩证的理解。体育的发展必然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其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从总的方面来说,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但是,由于竞技体育的发展主要是直接受整个经济实力的制约,不像群众体育更多地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

2、体育促使国民经济的发展

经济制约体育,体育对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即体育的经济功能。所谓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指体育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能力,或者说,就是通过体育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经过体育的主体—人—的消费而对社会物质生产部门、非物质生产部门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机制的总和。它是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的方法。这就充分说明体育是实现社会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事业中,体育发挥的作用如何,是衡量体育价值的根本尺度、最终尺度。这就充分肯定了体育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即我们所研究的体育经济功能是联系和相互统一的,它统一在社会主义劳动者身上。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发展是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目的;同时,人又是社会生产力要素中的根本要素。而体育的一切运行机制又恰恰是作用在这一社会主体和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上。这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体育的经济价值和经济功能的深刻内涵正在于此。因此,在研究体育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时,一方面要牢记体育服务的生产要满足人的需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不断发挥其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过去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是一个纯消费部门、娱乐部门,一般只注重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观赏娱乐等方面的功能,而对体育的经济功能研究不够。现在我们研究体育的经济功能,就是为了破除这种陈旧的观念,也是为了充分揭示体育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让全社会来重视体育工作以及增加对体育部门的投入。

二、现阶段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与现状

1、体育文化转化为体育产业,出现多元化格局

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也从单纯的体育文化活动发展成为体育文化产业,成为经济的一部分。体育管理体制也由过去高度集中、形式单一的体制,逐步转向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多元化体制,表现为所有制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目前,我国体育部门的所有制形式是多元化的,国营、集体、个人、私营、外资、中外合资等各种经济成分均活跃在我国的体育市场上,经营方式也趋于多元化。公益性体育服务与经营性体育服务同时并存于我国的体育服务领域。

2、体育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

通过发展体育运动,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拼搏精神;利用运动竞赛传播信息、扩大商品销售;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商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促进和体育有关的产业的发展等,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同时,体育的要素全方位进入市场,竞赛、表演、培训、咨询、无形资产的开发等都可以采用招标、拍卖等市场经济的手段来运作。

3、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

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带来体育发展布局的不平衡性。一般来说,城市体育发展要快于农村体育发展,沿海地区体育发展要快于内地体育的发展。

三、对当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1、体育产业要为保证劳动力的健康发挥作用

体育对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体育服务产品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的作用。那么,体育对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有什么作用呢?概括起来说,主要表现在体育是发展和保护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特别是提高劳动力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劳动力的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体育经济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上,而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健康状况。健康状况是指劳动者生理机能运转的能力,无病、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称之为健康;健康还表现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力。因此,患病率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率是衡量劳动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2)体力和精力状况。体力和精力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运动的动力,它和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它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和工作、训练并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3)生命力和寿命的状况。生命力和寿命是劳动者生存能力的表现。它是前两种素质的延续和效果归宿,是劳动者进行劳动、工作、运动、训练的有效性的先决条件。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一靠物质条件,增强身体营养;二靠体育锻炼。而劳动者身体素质的提高,又是劳动者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提高的物质基础。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身体素质不仅直接决定体力活动的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着脑力活动。身体素质好,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从事科学技术的学习和研究。著名的科学家居里夫人常说:“科学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说过:“如果不活动,我几乎不能思维。因此,必须使我的身体处于动态,我的思想才能开始活动。”体育服务产品和体育实践在劳动力的成长过程中具有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体育不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健康的劳动力,而且也为劳动力繁衍后代、提高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奠定了先天基础。

2、开发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产业

现在体育活动的内容是传统项目与现代项目并举,娱乐、旅游、商贸与体育结合,中西体育结合,体育与文化融为一体,而过去只是做体操、打球、爬山、游水等。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价值观念、社会习俗以及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在发生新的变化,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因而体育活动项目的单一化已被体育发展的多样化所代替,如台球、保龄球、门球、地掷球、壁球、女足、帆板、健身、健美等体育内容,已在我国人民群众中广为接受,有的地区已广泛开展,真可谓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由于体育的发展,很多传统项目更加活跃,如龙舟、舞狮、舞龙、武术、气功等也是内容多样。再加上人们利用节假日、庆典、商贸活动与体育结合在一起,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在现代智能社会、信息社会里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同时,智能社会、信息社会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另一方面影响,就是使人们从沉重的体力劳动和工作中解放出来,这无疑提高了人们幸福生活指数。

3、积极发展与体育相关的第三产业

体育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属于第三产业涵盖的内容。因此,体育对第三产业的作用,是指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互补作用或相关作用。概括起来有两组相关互补作用。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和体育有关的工业部门产品的社会需求,因此这些企业的生产规模会随之扩大,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由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增加了对第三产业相关服务产品的社会需求,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而第三产业相关部门对劳动者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

四、结论

体育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经济功能,奠定了体育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体育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劳动者身体素质、促进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徐博.试论体育文化的民族性—关于我国当代体育文化研究根据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3.20.150-151.

[2] 姜宝林,王妍.科技名牌战略主导下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出路研究—以内蒙古区域经济为例[J].管理观察,2013.14.27-29.

第4篇

【关键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现阶段

一、引言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将其资本投向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国际投资包括本国的对外投资和本国接受的外国投资。按照投资方式的不同,国际投资又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一国的对外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将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原材料和零件、管理经验、销售情报等)投放到东道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行为。

中国一直坚持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投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这与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有极大的相关性。理论的更新和重新审视,有助于我们认识到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必要性;对开展FDI给中国带来实际效果的讨论,则有助于我们理解现阶段中国开展FDI的现实意义。

二、理论基础

(一)借鉴西方FDI理论

海默的垄断优势论,巴克利、卡森的内部化理论,邓宁的国家生产折衷论,都强调一个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是要具有一定的优势竞争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经济上有自己的既有优势,对于企业而言,只要国外存在可供利用的而国内暂时没有或难以取得的有利经营条件,他们就可以通过FDI来谋求这种优势。而费农的产品生产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和衰退的阶段。现阶段中国既有在创新方面比较落后的领域,又有很多居于领先水平的产品。加强市场调研,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内容,以对外直接投资为手段,可以延缓这些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

(二)更新理论

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这些典型的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的国际投资理论来看,中国总体上存在着资金不足和技术落后的特点,不具备发展FDI的竞争优势地位。[1]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少中国企业都走上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道路,甚至还打入了发达国家的内部市场。所以要明确中国开展FDI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跳出西方国际投资理论,在结合中国现阶段经济转轨现实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一种新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视角来分析。

1.大国综合优势理论

现阶段,中国的“转型”表现在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粗放经济与集约经济并存,“多元”表现为多元的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及技术结构的并存。基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考虑,中国应该以由“多元结构”所形成的“整合性”优势为依托,从发展中大国的现实——地区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技术多元化的特点出发,推演出优势多元化、动机多元化、主体多元化、产业多元化、区域多元化的特点,整合这种多元化的资源,就形成了“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取最佳的利益。近年,我国已形成较为可观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部门比较齐全,一些传统的工业部门如轻纺、机电等在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或成本方面较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部分发达国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一些实用技术和设备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吸引力。我国综合国力、外汇储备和居民储蓄等均比过去有较大增长,从而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力也大大增强。

2.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国家之间进行进出口贸易的原因,而程惠芳在《对外直接投资比较优势研究》中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是指一国投资者在跨国投资活动中,在生产要素配置能力、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效率与效益、投资产业和区位选择、国际市场进入与退出能力,以及从本国政府及宏观经济环境中所能获得支持等方面与国内外其他投资者进行综合比较所反映出来的相对优势。比较优势理论必须作为中国FDI的理论依据,中国的FDI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适用技术。首先,中国劳动力丰富,劳动力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十分低廉,中国致力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并拥有出口该类产品的比较优势。而且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优势,中国正在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使其转化为智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其次,中国拥有适用技术。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缺乏尖端技术,现有的先进技术也缺乏竞争力;但同广大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生存经验,可以成为技术输出国,而同部分发达国家的部分领域相比,中国可以生产中低档的同质产品,然后在价格竞争上发挥比较优势。

3.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发达国家的逆向投资,即学习型投资;一类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即竞争策略型投资。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既有对发达国家的FDI,又有对发展中国家的FDI,说明自身技术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进一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的范围和渠道。

三、现实意义

1.有利于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是一种充分利用国外资源的经济行为。例如对劳动力廉价的国家进行跨国投资,可以使本国企业充分利用国外丰富劳动力,以较低的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同时,我国海外企业在东道国当地生产经营,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各种生产资源和有利政策,及时收集与反馈当地市场信息,对扩大我国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作用。当前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低迷贸易形式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实体。外部需求萎缩,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生产过剩,使我国经济增长难以依靠出口拉动。在这种低迷的经济背景下,中国应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带动贸易的增长,增加国内资金的运用率。而且,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技术随着FDI 传播到东道国,对我国相关技术、商品劳务的出口有带动作用。

2.有利于避开外国的贸易壁垒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凭借劳动力和价格优势,出口商品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反倾销调查。而且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以及欧债危机的演变,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再次抬头,贸易壁垒以各种形式出现,中国的出口环境十分不利。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则是变国内生产国外销售为国外生产国外销售,即对外直接投资。这样,中国就可以避开其他国家所设立的贸易壁垒,实现完整的一套生产销售流程,并带动我国的设备、原材料、零部件和劳务的出口,培育新的出口增长点,推动经济的发展。

3.有利于国内中小企业融资

2011年中国爆发的“温州倒闭潮”,使我们意识到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急需解决方案。在国内多年探索融资渠道的改革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鼓励国内的中小企业积极利用外资。利用外资不能仅局限于“请进来”的方式,还要设法“走出去”。一方面,通过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国际市场中,中国可以获得投资利益和吸引更多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发达的国家中,融资的渠道多,贷款的条件优惠,服务和信用更加良好,获得国际资本的机会远多于国内。

4.有利于消化巨额外汇储备

截至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逼近3.2万亿美元,但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我国每天都在遭受巨大的账面损失。然而中国无法放弃持有这部分外汇,只能想办法将其消化掉。我们可以用这部分外汇对美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收购企业或购买股份,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管理,从而吸收其中的先进技术,学习有效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营的效率,最大化地利用巨额外汇储备。

5.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

巨大的全球销售规模有利于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和投资成本的分摊。近几年来,中国一些传统加工产业的国际市场已面临饱和,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不仅可以带动国内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套设备的出口,而且可以为国内企业提供准确的国际市场行情,减少出口中的盲目性。所以,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帮助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从而为产品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条件。

四、结论

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开展FDI有广泛的理论基础。中国拥既有大国综合优势,在某些领域又有充分的比较优势,同时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使得中国可以进行学习型投资和竞争策略型投资。

多年来的对外投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开展FDI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现阶段而言,中国经济正在转轨,世界正在遭受经济危机,中国开展FDI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增长,避开贸易壁垒,增加国内中小企业的融资,消化巨额外汇储备,并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

参考文献:

[1]朱金生.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武汉汽车工业大学学报,2000(22)75~79

第5篇

[关键词]替代效应 溢出效应 合同多元化 博弈

1993年11月24日,我国劳动部印发了《企业最低工资规定》,1994年7月5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4年3月,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最低工资规定》。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回暖以及我国经济的转好,在金融危机中暂时被忽略的最低工资标准又被重新提了出来,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西等地纷纷大幅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涨幅超过20%。

最低工资标准制度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确保分配公平、保障低收入劳动者最低生活标准而制定的。自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很大的争论。支持方认为:最低工资标准能够保障并提高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同时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产业转型。而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们则认为最低工资标准其实质就是对劳动力产品的价格管制,扭曲市场价格机制,反而使得失业率增加。这里暂且不论上述两方观点孰对孰错。其实跟其他保障利政策一样,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初衷是为了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但不同的是,最低工资标准让政府挣足了“面子”,而背后却要由企业来为其买单。那么企业到底会如何来为政府的一番好意买单呢?

一、对于正规企业来说

1. 非技能工相对成本提高,转而雇佣技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的实施使得企业中的非技能工工资标准相对于技能工来说有所提高。那么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企业势必将调整两种工人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企业将更多地选择成本相对降低的技能工。这将造成非技能工的失业率上升,使得本来应该得到保护的人群更加困难。

2. 多元化的劳工合同使得非技能工收入名升暗降。如今企业与劳工之间签订的合同早已不是以前仅约定工资一项主要内容的一元化合同。合同的多元化使得企业在提高工人工资的同时,可能通过降低工人的提薪频率、减少培训、减少各种社保福利费用的支出,甚至是增大工作量来弥补企业自身的成本提高。这导致非技能工的实际收入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反而有所下降。

3.“最低工资标准”成为标准工资。最低工资标准推出之后,不少之前工资应略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人可能面临只拿到最低工资的境遇。因为对于企业而言,只要支付了最低工资标准,便是合法的。对于那些工资本应略高于最低工资的工人来说,其所在劳动力市场同样也是买方主导型市场。这些工人原本跟企业议价的能力就不够,最低工资标准的推出更让一些企业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使得这部分工人只能选择默默接受。这样的后果就是让更多的人“合法”地被拉拢到“最低工资标准”的红线之上。

4. 涨工资溢出效应“火上浇油”。劳动者之间除了会横向比较自己的收入,通常还存在着一种纵向比较的攀比心理。当发现比自己级别稍低的劳动者收入有所提高的时候,当事人往往要求增加自己的工资或者通过主动降低自己的劳动效率等方法是自身达到平衡。因此,当非技能工工资被合法地提高之后,稍微高一层次的工人也会相应要求提高自己的工资。当然这种逐层传递的溢出效益每传递一次效果就会有所减弱。但最终将导致的结果是几乎所有员工的工资都将上升,企业的人工成本全面提高,但相对来说非技能工的工资涨幅将是最大的。对于一个理性的企业来说,无疑会选择减少雇员,而最大的受害者依然是非技能工。

二、对于非正规企业而言

1. 非技能工供给增多,企业更加无良。基于上面对于正规企业的分析,将有一部分非技能被迫失业。此时这些非技能工只能投靠那些敢于支付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的非正规企业。此时非正规市场上,劳动力供给曲线将向右移动,结果将是在这些非正规市场上的均衡价格下降。也就是说,对于那些本来愿意接受低于最低工资水平工资的非技能工的收入将更加的低。

2. 工资上调,非正规企业与执法部门博弈更加有利。在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前,这些非正规企业已经存在。其存在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执法不严,或者是处罚了力度不够。导致这些企业从违法支付低工资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了被查出违法所要付出的代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之后,无疑使得这些非正规企业与执法部门的博弈中获得的收益将更加丰厚。

因此,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后,基于上述企业可能采取的行为,将导致本来应该受到保护的非技能工失业增加,或者使其被迫接受更加低廉的工资。同时,对于正规企业来说,用工成本上升,负担加重。而非正规企业却反而可以从中得利。这样必然将大大降低最低工资标准的预期效果,甚至违背其初衷。

三、对策及建议

1. 政府应同时从福利及社会保证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以辅助最低工资标准,避免多元化的现代劳工合同抵消最低工资标准的效果;2. 提高农业收入。因为目前绝大部分非技能工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也正是最低工资制度所要保障主要对象。农业收入的提高可以让部分农民工回流,从另一种角度来说也正好解决了最低工资制度可能造成的事业问题;3. 加强执法力度,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实施,坚决打击非正规企业,加大惩罚力度,保障非技能工合法权益;4.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非技能工的就业机会。同时国有企业可能更好的保障非技能的最低工资要求,使得制度更好的实施;5. 可以直接以财政补贴。

参考文献:

[1]罗小兰、从树海.基于攀比效应的中国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对其他工资水平的影响.[J].统计研究,2009,26(6)

第6篇

关键词:比较优势;对外贸易;转型;启示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6-0100-02

1 引言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大卫•李嘉图在竭力主张自由贸易的同时,发展了斯密的关于国际贸易的分工理论,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用比较成本贸易理论,即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随着要素禀赋的作用日益凸显,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认为产生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各地区生产要素的相对禀赋不同,以及不同产品对要素需求的密集度不同,因此,一国应当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成熟,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为国际贸易提出了新的思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延伸和拓展,是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综合考虑的结果,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因此,只有将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相对优势,我国在对外贸易上的地位将有很大提高。

2 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的现状分析

(1)对外贸易总额高速增长。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出口占全球出口比重由上年8.9%提高到9.6%,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200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22072.2亿美元,下降13.9%。其中出口总额12016.6亿美元,下降16.0%;进口总额10055.6亿美元,下降11.2%。贸易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贸易顺差1961.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下降34.2%。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出台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措施,完善出口退税政策,改善贸易融资环境,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随着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势得到扭转。1978年,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只有206.4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贸易额的0.78%,名列世界第34位。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成就,2010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我国对外贸易有了长足的发展,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中国已成为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性供给者。

(2)外贸增长方式以资源密集型,粗放扩张型为主。

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呈现“高投入,高消耗,低收益”的发展模式,多种优惠政策使得企业一味追求出口规模和速度,忽略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的问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积累的不足。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营销较大的初级产品及污染较重的中间产品和制成品。我国国际贸易仍以廉价劳动力的要素禀赋结构为比较优势,呈现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突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劣势突出的局面。出口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处于全球水平分工中的低端链条,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实质上仅仅只是委托加工和装配,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附加值少,技术含量低,开发和研究能力薄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比较弱。我国出口产品绝大部分是对生态和环境影响较大的初级产品和污染较重的低附加值产品,这种资源密集型的生产方式使得原本就稀缺的资源消耗量更加增大。

(3)出口市场集中,贸易摩擦频繁。

由于出口产品种类的有限性,尽管我国贸易交往已遍及二百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贸易出口市场过分的依赖其主要贸易伙伴,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地区、韩国、台湾省、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印度的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的80%以上,在这些国家和地区中,大部分是发达国家或地区。截至2010年中国已连续三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中国遭受调查案件数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35%,2009年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案件数量和金额均创历史最高,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03起“两反两保”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共约120亿美元,传统出口优势产品频繁出现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遭遇贸易救济调查,呈现出摩擦国别扩散和贸易救济措施叠加的势头。过分的依赖使得贸易摩擦加剧,市场风险增加,从而造成中国对外贸易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

(4)技术密集型产品地位低,缺乏竞争力。

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不同,我国以加工贸易为主,由于缺乏品牌价值和创新内涵,加工贸易的附加值较低,降低了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永远陷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易于模仿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现,中国劳动力生产率提高缓慢,交换贸易条件恶化,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难以为继,大国经济效应也限制了我国比较优势的发展。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不但能自己发挥巨大的生产力,还能渗透到资本、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中,改变其内在质量、组合方式和作用方式,从而推动其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随着科技发展和国际分工深化,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上的比较优势将是富有生命力的,只有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来重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才能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从而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顺利发展。

(5)贸易条件重现恶化趋势。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使我国进口商品价格降幅高于出口商品价格降幅,商品贸易条件一度出现改善,2009年2月曾经恢复到2003年的水平,但由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和出口商品定价机制没有改变,随着国际经济回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进口价格上涨快于出口价格,贸易条件从2009年3月份开始又趋于恶化。

3 转型目标――竞争性,独特性,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

(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国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大幅增长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它离我国塑造成为世界贸易强国的要求差距还很远,仍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如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工业制成品档次较低、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比重偏低、服务贸易发展落后、出口商品结构趋同等。因此,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转变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从而尽快实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高科技的增长模式,实现贸易、环境、资源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扩大贸易空间,实施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战略可以为对外贸易带来许多发展的空间。首先,在价格方面,由于别的国家面临的是多元化市场,中国难以形成垄断。不断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同时与多个国家发展同一产品的贸易无疑将给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单一市场造成的价格不利局面。其次,分担风险。单一市场就好像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风险过于集中。而开拓多元化市场,正如分散投资,将鸡蛋分开来放,无论对于进出口来说都是十分有益的,这样市场波动给国际贸易带来的风险就小得多。最后,防止倾销控诉。这是针对出口而言,也是市场多元化战略出台的重要原因之一。倾销是实力雄厚的企业所采取的一种博弈策略,如果大量注入到单一国家市场中,势必会产生倾销的嫌疑。这不符合WTO的规定,也势必会遭到他国的制裁,甚至被这一国家的市场完全拒之门外,因此开拓多元化市场有助于在更大的范围内消化中国的生产能力。

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确是我们合理利用国际市场容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好策略。第一、加大多元化市场战略宣传力度,使企业真正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提高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第二、利用税收等经济杠杆鼓励企业自主开拓国际市场,例如企业在同新市场进行贸易时,可对其实行减免关税或其他优惠政策等。第三、尽可能地为企业提供有关国际市场的最新信息,避免企业因信息不完全不敢轻易行动而丧失良机。

(3)利用制度创新,完善动态比较优势转型。

所有创新活动都有赖于制度创新的积淀和持续激励,通过制度创新得以固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持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是制度创新的积极意义所在。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而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创新型的政府,只有创新型政府,才会形成创新型的制度、创新型的文化。

(4)完善市场机制,加强政府干预。

完善市场机制,要提升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推进政府体制全面转型,加强资本市场发展的规划性,进一步深化市场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创新机制,提高市场的诚信水平,加强资本市场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良好环境,探索建立后股权分置时代更加合理的监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对国内企业再投资和外资企业的直接投资的产业和区域指导,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完善市场法规,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5)发挥地区的动态比较优势。

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本,政策法规和经济发展模式是有差别的,因此,我们要抓住机遇,针对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通过选择当地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和独特资源,并向上下游延伸。例如,中部地区作为我国自然资源富集的地区,可以发挥其资源优势的区位功能,建立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和原材料加工基地,积极扩大资源产业经营规模;利用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鼓励和引导投资于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投资以东部沿海为主。

4 结语

比较优势是一国的天然禀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成不变的,通过对人力资本和知识经济的投入,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比较优势的多样化,创造新的知识性比较优势,而在当今世界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引领增长潮流的趋势下,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国际贸易中真正分享最大收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其他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地位下降,因此,我们需要积极促进比较优势的转型,支持培养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廉价劳动力的“优势”正一点点丧失时,当我国资源与环境正日益不堪重负时,我们需要以富于战略的眼光与勇气,实现国家产业格局的调整,实现对外贸易的转型,使我国成为真正的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著,杨敬年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86).

[2]李嘉图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9)

第7篇

关键词: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发展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是中国乡镇地区多形式、多层次、多门类、多渠道的合作企业和个体企业的统称。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乡镇企业获得迅速发展,但是当前在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乡镇企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更加严峻。

一、当前乡镇企业面临的问题

1.乡镇企业的产权制度存在缺陷

从产权制度来看,现在乡镇企业主要有集体经营、承包经营,以及股份合作制。前面两种形式的产权关系模糊,名义上财产归集体所有,而实际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乡村群众并没有对财产的支配权、处置权,真正拥有财产支配权和处置权的是乡村行政组织和领导。

而对于股份合作制的乡镇企业,很多还发展很不成熟,企业的经营者只简单的把它看做是一个融资的渠道,并没有把推行股份合作制看作是企业产权制度、组织形式、经营机制的重大变革,是建立新的企业制度,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2.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比较落后

长久以来,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始终以粗放式经营为主,大多数乡镇企业存在着任人唯亲、任人唯近的裙带关系,缺乏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和人才选拔机制,从而导致家族式的管理方式。

在对待企业员工上,企业管理者忽视了企业员工既是“经济人”,也是“社会人”的现实。企业员工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而且还有社交的需要、尊敬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很多企业缺乏激励机制;在员工培训方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甚至不进行培训,很多乡镇企业为了企业短期经济目标的是实现,往往只对企业员工进行一般职业技能的掌握,而且时间较短,制约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3.乡镇企业缺乏资金供应和技术创新

从生产要素来看,资金缺乏仍是困扰乡镇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由于大多数乡镇企业都是从农村的集体企业发展起来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自身的经营利润,很少享受到国家的补贴和帮助,因此并无稳定的资金来源。当企业的资金链出现问题时,企业很容易因为缺乏外部资金支持而处于困境,甚至导致破产。

中国乡镇企业长期以来主要从事那些科学技术含量低、环境污染严重、浪费资源的低水平产业,产品生产只重数量,忽视质量,片面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因而严重影响了乡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4.人才和劳动力缺乏的问题成为当前乡镇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是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缺乏人才和技术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加入WTO后,乡镇企业要提高市场竞争力,要发展,关键在人才。

一般情况下,外资企业和大型国企依靠其雄厚的资本和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它们必然会留住很多高技术、高学历的人才,使得很少有人才来到乡镇企业发展;另一方面,城市会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这些农业劳动力以“民工潮”的形式流向东部沿海城市的工业或服务业,使得乡镇企业缺乏基本的劳动力,处于对外吸引不了人才,对内留不住的尴尬局面。

二、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策略和趋势

1.依靠政府政策,从宏观上调整乡镇企业,实行多元化发展

为了适应市场的多变,乡镇企业应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应该是在充分考量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文化资源的特点,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经营领域。同时,乡镇企业多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变的经营战略,既有别于国有企业单一化的生产经营现状,又有别于其他类型企业单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方式。

2.改善经营机制,激发企业活力能否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经营机制,是乡镇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企业应有灵活的发展和营销机制。乡镇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始终依赖于市场,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市场需求来配置资源,组织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乡镇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

积极汲取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认真学习现代化管理知识,及时总结本企业的管理经验。国内外的先进企业,特别是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点企业,它们在企业管理的某些方面,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劳动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3.加快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

创新,永远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动力。从总体而言,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思路应是:首先,尽量采用适合乡镇企业当前情况的先进适用技术。乡镇企业的经济、技术水平很不平衡,采用技术应因地制宜,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应区别对待;其次,搞好规划,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尽管技术创新主要还是市场行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乡镇企业,但为了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创新,县及乡镇级政府和乡镇企业领导都要有技术创新意识,要制定鼓励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强化政府激励技术创新的手段。

4.建立有效的人才战略

一方面,立足培养是开发乡镇企业人才的战略基点。乡镇企业培养本地的技术人才应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运用各种灵活的培训方法,开发企业现有人才资源和本乡镇的后备人力资源。

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积极引进急需的人才,尤其是技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在这一点上,应该大胆引进,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不惜花大代价;更要建立好自身的企业文化和人力管理制度,吸引更多的外来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1998

第8篇

农村劳动力转移保障体系包括:1、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失业最低保障制度,对于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过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失业最低生活保障;2、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3、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村劳动力既能转移出去又能站得住脚。

二、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该体系的改革目标是:分类改革基层农技推广机构,通过创新体制和机制,建立起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公益性机构、涉农企业和中介组织协调,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应充分发挥公益性部门、中介组织、涉农企业3类主体在农技推广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及公共部门应将精力集中在公益性的职能上,将经营逐步剥离出来,让给中介组织与涉农企业来承担。政府应对3类主体采用不同形式分类扶持:对公益性部门(如农技推广部门)应增加事业费,保证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配合农技推广项目经费来扶持;对中介组织(协会与合作经济组织)应通过政策措施促进其发育,明确其法律地位,并对其在银行贷款、担保等方面进行扶持;对涉农企业应在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政策性优惠。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检疫体系可以根据国情建立两套农产品药物残留检测体系:一套是针对出口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体系,其目的是打破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绿色壁垒。政府主管部门可以从国外进口最先进的药物残留检测与检疫设备,派技术人员出国学习最先进的检测技术,确保检验检疫部门在检测与检疫设施、方法和手段上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另一套是针对国内销售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体系,其指导思想是方便、快速与低成本,以便在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药物残留检测点,对进入批发市场的农产品进行强制性药物残留快速检测,通过市场准入制度来提高国内销售的农产品质量。

四、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

日前我国各地已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木材、水产品、畜禽产品批发市场,基本上都是现货交易市场,市场容量小,成交量少,市场发育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不少农产品市场处于“集贸市场”的水平,交易分散,透明度低,市场影响力小。因此我国还需要逐步建立一批上规模的农产品中转市场、拍卖市场以及期货交易市场。从供应链的角度构建农产品物流平台,通过标准化与信息化来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

相比之下,粮食市场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缺乏竞争与效率。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主要粮食经营部门政企不分,规范有序的粮食市场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粮食宏观调控体系不够完善。粮食市场流通体制的改革方向是:1、理顺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国有粮食经营部门应定位于企业,而不是政府行政命令的执行者与执法者。通过政企分离将国有粮食系统分解成负责粮食市场宏观调控职能的粮食行政管理机关和独立经营的粮食经营企业2个系统。让国家粮食储备局与粮食经营企业完全脱钩。

2、健全粮食风险调控机制。粮食风险调控机制包括粮食预警系统和储备粮干预系统。建立粮食预警系统的目的是及时掌握国内外粮食生产、供求、价格的变化信息,及时对市场情况作出分析和预测,这对政府宏观调控市场、防止过度波动、促进合理的价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储备粮干预系统中,要具有足额的粮食风险基金和合理的储备粮规模。做到储备粮实实在在、吞吐及时、购得进销得出。还要善于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节国内粮食供求。

3、规范市场管理,搞活粮食流通。完善粮食市场准入制度,适当放宽准入条件,允许具有一定注册资金、具备经营资金筹措能力、必要的粮食仓储设施、相应的粮食质量检验和保管能力的各种经济主体从事粮食收购、批发、加工和零售业务。建立健全中介及服务组织,如粮油质量检测中心、仲裁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商标机构等。在推进销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同时,也要逐步推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第9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国家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2005年11月《国务院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战略高度,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科教兴国和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但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严重滞后,直接影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如何落实《决定》的精神,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已成为解决好“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

一、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滞后的现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在1996年达到高峰,此后十年来一直处于滑坡状态,全国县镇农村地区初中毕业生升入中职的由1996年的26.9%下降到2001年的7.7%,2002年虽有所上升,但与升入高中的增长相比,差距仍然较大,且部分毕业生又通过考试进入普通高校。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萎缩,农村职业教育形势开始走下坡路,出现急速下滑,1996年农村地区职业高中招生人数29万,2000年下降到21万,从200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7.59%,小学文化的占到30.6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9.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9%,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56%,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1],义务教育实行的20年后,农民子女教育程度还达不到义务教育的年限。从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调查来看,农村职业教育出现了四大难点,即招生难、办学难,农学类毕业生就业难和农村干部科技培训开展难[2]。

从农村学生受教育年限来看,不同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也有较大的差别,江苏、浙江为7.45年,湖南为7.4年,甘肃为6.9年,贵州为6年。这与城市市民接受教育年限有较大差距,说明农村职业教育在我国还比较落后。在经济欠发达的省份以及中西部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现象更为严重。以安徽省为例,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比1999年下降了25%,全省职业高中农林类专业2001年比2000年招生人数少了90%,2001年只招到847人,有8所农林中专只完成招生计划的20.9%,其中个别学校只招到10多个人[3]。

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到20%,接受过初级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则高达76.4%[4]。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文化素质更差,在抽样调查的46076个劳动力中,接受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的培训人数仅占总数的16.4%,而无一技之长或缺乏实用技术的人数高达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只占5.2%[5]。根据国家统计局对6.7万户农民跟踪调查,总的结果是受教育多的收入高于受教育低的,文盲户、小学文化程度户、初中文化程度户、高中文化程度户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户年人均收入分别为442.8元,529.4元,616.3元,639.8元,740.9元[3]。从江汉平原五县市的考察情况看,非农活动从事者文化水平越高,其收入越高,文盲年收入只有1685元,而小学文化程度的要高出800余元,高初中又比小学文化的高出1100元,中专比高初中的高出2300元,大专则高出中专近1倍,达到13023元[6]。这一统计与J市农民调查统计一致,底层农民工月收入一般在500元以下,这些人普遍文化素质低,小学文化及以下占到43%,自身素质差,多为靠纯体力挣钱[7]。因此,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必由之路,对于农民子女来说,职业技能培养与提高更为重要。

二、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原因分析

1.地方经济与传统观念因素

职业教育的发展依靠地区经济的支撑,在一定意义上,地区经济状况是职业教育的晴雨表,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农村职业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形势较好,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情况较差,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最差,这从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就可看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制约着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八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在经济不发达的偏远地区,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现象比较严重。一方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接近1∶3,农村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低廉,纯农业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的需要,农民难以承受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消费。

传统观念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表现之一是“重普教轻职教”。地方政府重普教轻职教,对职业教育投入少,致使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招生困难,留不住人才,甚至有的到了名存实亡地步。表现之二是农民的身份地位。从户籍管理来看,农村户口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身份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近期浙江省全部取消农业户口,实现农民从身份概念向职业概念的转变,是人口管理制度的全新变化,为全国各省区实现农民身份的转变开了一个好头。

2.政府投入不足与政策导向因素

经费不足是影响农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因素。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不够重视,经费投入比例很小,如农村职业教育落后的贵州省,大部分地州县因经费紧张仅能满足人头费[8]。在目前条件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不到位造成的。在许多地方,一旦财政吃紧,农村职业教育首先成为牺牲品。从1998~2000年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中,高等教育、普通高中和小学教育阶段所占比例均在21%~33%之间,而对职业中学的投入比例只达到3%左右,技工学校最高只达到0.6%,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职业教育因经费不足、设备简陋、生源锐减,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萎缩。如果地方政府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上,农村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就只能是一种空想。

教育政策导向直接影响农村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高等职业教育得以蓬勃发展,一是本科扩招,二是高职高专发展过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加之城乡差别的拉大和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上偏见,以及择业观念变化,致使本来条件较差的农村职业中学出现萎缩。三是高校扩招对就业产生极大的压力,使人才市场出现高学历求职者“扎堆”的情况。四是普通高中升温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冲击很大,因而有的县将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合并,形成一块牌子,甚至有的县将职业学校改为普通高中[3],这些因素成为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3.专业设置与农民收入多元化格局因素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如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管理人才、农村经贸人才等等。这些人才培养除高职教育外,主要依靠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能否提供符合要求的人才,关键在于农村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但从农村职业学校开设专业来看,一是专业设置单一,涉农专业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专业设置不灵活,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多元化格局的需要;三是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需要,如市场营销、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以及城市建设发展急需的专业或培训项目较少。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呈多元化趋势。从浙江省2003年农村居民收入比例来看,人均纯收入的48.1%来自工资收入,44.1%来自牧渔业收入,当然还有一些新型的财产性收入和工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餐饮业的收入也占一定的比例。在农民经营收入中,传统的农业收入仅占32.3%。这说明农民收入呈多元化格局[9]。农业与非农产业收入差距,从1990年的3.93倍扩大到2000年的5.29倍。这种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也必然影响农民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

4.办学条件与办学定位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日益突出。由于地方政府投入不足,农村职业中学普遍存在着资源短缺,条件差,教学设施不齐全,以及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陈旧,实验条件赶不上去,不适应教学实践课的需要,加之教师队伍和教学管理赶不上去,导致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素质较差,动手能力低下,适应市场能力弱等现象。归纳起来,一是实验设备条件不足,老旧的实验设备不能得到及时更换,不能适应专业技能培训需要;二是“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够,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差异较大;三是教师待遇差,留不住人才。

职业教育的定位在于职业性与技能性,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办学形式上应该是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在校学习与短期培训相结合,人才培养目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和劳动力转移,并以劳动力转移技能性人才为主要目标,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农业方面。然而农村职业中学定位不够准确,办学形式单一。办学以专业为主,不注意对农村青年进行短期培训。没有把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作为学校的办学定位,极大地限制了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5.教育成本与就业因素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普遍存在教育成本偏高与就业率低的矛盾。从教育成本来看,农村职业学校的学费一般在1800元/学年左右,加之食宿、生活费,三年学习成本生均在15000元以上。如果按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计算,三年的收入接近8000,而这只是一个学生三年消费的一半,而对于年学费4000元以上的高职或大学来说,许多农村家庭是难以承受的。从农民收入情况来看,1997年到2003年这7年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4%。但同一时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8%,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比过去有所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教育成本逐年提高,其幅度远大于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致使他们教育支出的愿望降低。

毕业生出口不畅,就业率低,工作选择面窄,没有吸引力是导致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因素,农民花钱让孩子学习技术,最终目的是希望孩子有一个好的工作和职业,以求获得较高的货币回报,但目前广大农村职校毕业生由于多种因素未能找到工作,或工作回报率低,导致农村孩子对上职业中学不感兴趣。

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策

从影响农村职业教育的因素入手,认真抓好中央农村政策和职业教育政策的落实,下大力气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增加农村收入,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伟大工程,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状况,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路所在。

1.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村职教发展指导思想的创新

我国有八亿农民,占我国人力资源的绝大多数。传统思想往往重视农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人力资源的开发,把提高劳动者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指标的软指标,没有把职业教育纳入农村整体发展规划,这样就必然形成劳动者素质偏低,难以实现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模式和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充分证明了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培训的先导和基础性作用。只有依靠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从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民工的收入情况也充分证明,人力资源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回报率,是见效最快,持续时间最长的一项投资。近年来,进城打工农民进入第二代,他们与第一代不同的是,一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二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或技能;三是要求更高的经济回报;四是他们的思想、目标更趋同于城市人,更想在城市发展。在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形势下,政府要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方面,使农村人力资源由资源型向资本型转化。而农村青年到职业学校学习知识、学习职业技能正是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这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指导思想创新的关键。

2.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实现农村职教投资体系的创新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把职业教育作为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一项伟大工程,并提出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县级职教中心成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10]。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做到认识到位、行为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和目标责任到位[11]等五个到位。明确地方政府职责,做好普教、职教和成教的三教统筹,加强政府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引导、服务、规范和保护工作[12]。

促进农村职教发展,除政府投资主渠道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来源体系,引进民办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学。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民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科技教育,政府应首先实施免费培训,解决“三农”问题,工业反哺农业,资金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提高农民科技教育上。鼓励企业参与到职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5%~2.5%用于职业技术培训或将其部分直接投资到职业学校用以培训员工,可以减轻政府的教育负担。在政府的统筹下,探索政府、企业、行业和社会各界联合办学的新体系,明确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在发展教育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把职业培训(不仅仅指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人生不断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从根本上改变政府独办农村职业教育的局面,只有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系,才能形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合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师资、实习基地等一系列问题[13]。

3.科学定位、办学务实,实现农村职教办学形式的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民的脱贫致富,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因此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必须科学定位、办学务实。首先要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由面向农村办学改为面向城乡办学,并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职业学校的主要定位与办学目标,人才流向不仅仅限于农村建设、农业生产,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建设、工业生产方面;其次要由学历教育为主转变到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目前职业教育倾向于学历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但存在许多误区,对农村子女来说,这种方式有许多弊端:(1)接受教育时间较长,投资大,农民花费多;(2)强行灌输的有些理论学生不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差;(3)职业学校毕业生是以打工或农业生产经营性质为主。因此不能把职业教育办成普通教育,要与普通教育区别开来,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追求务实办学,首先是办学与培养人才目标务实,重在培养职业性、技能操作性,工农业生产建设一线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其次是教学与培训内容的务实,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与实践课之比以1∶1为好,改善实验设备条件,突出技术操作性、职业技能性和教学实践性,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方式上必须改变以往黑板上生产、种田、种菜、养猪、养鱼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到职业领域亲自操作,老师要在实践性教学课堂上亲自指导学生。为了进一步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要不断扩大校外实习基地,使校内实习基地成为验证知识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主要场所,校外基地用于学生服务性锻炼或阶段性学习提高。学生参加义务劳动,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14],使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相互补充,形成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再次是教学安排与教学管理的突出实用,如先安排实践课程,其程序为实习——理论——实践,第一次实习是带领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种植加工基地实地考察,使其有所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理论学习打好基础,第二次实习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只要办学定位准确,专业设置灵活,培训形式多样,专业设置体现职业性,职业培训体现技能性,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能适应市场需要,就能为社会经济和新农村建设输送大量而有用的人才。

4.实行劳动准入制度,实现农村职教就业准入制度的创新

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农村职业中学生源锐减、发展滞后是就业难造成的,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招生形势。农村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和市场办学,就是要以就业率作为衡量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标准,建立完善创新就业服务体系。

政府要严格执行劳动准入制度,尽快制定完善各行业、各工种职业资格标准,加强执法力度,除从事农业生产技能人才外,严禁城市允许不具备职业资格人员进入劳务市场,严禁企事业单位使用不具备相应资格人员,要求从业人员走进课堂,先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使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由生活需要变为工作需要,促使职业教育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学校一是要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办学;二是广泛开展“订单式”培养模式,按需培养。学生实习阶段就直接到单位实习,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三是专业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改造一些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四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劳动力市场协调沟通与联系;五是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吃苦耐劳,全心全意为学生就业服务的专业队伍。

5.运用市场规律,实现农村职教体系的创新

创新农村职业教育体系,首先要创新管理体制,放活办学体系,政府由直接参与改为宏观指导,给学校更多的办学自,如专业设置、课程建设、用人机制、教学方式等;其次要打破由政府办教育的传统模式,鼓励私人企业和社会力量办职业学校,形成市场调节竞争的办学机制,再次要改变单一的学历教育体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把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开展多样化的职业培训,以满足农村青年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形式的创新。其四是办学形式的创新,形式上不拘一格,可以随到随学,进出自由,可以办两年或三年的学历班,又可办不定期的技术提高班、职业资格培训班。农村职业学校要和当地劳动部门建立良好关系,当地劳动部门应给予农村职业教育相应的政策,大力支持农村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资格认证工作。其五是农村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的创新,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优胜劣汰,迫使部分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质量上下功夫,促使农村职业学校为城市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真正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农村职业学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做些实际工作;其六是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促进职业培训与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教学方式,真正把农村职业教育办实、办活、办大,办出特色,闯出一条农村职教新路,探索农村职教的新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创新旨在利用教育和科技为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服务,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分工负责,通力协作,实现宏观管理,微观搞活,在办学形式上围绕市场需要创新,既培养农业技术需要的人才,又培养城市建设需要的人才,为城乡一体化搭起人才之桥。在教学管理上围绕技能创新,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围绕学生成才创新,形成政府宏观管理下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职业教育创新体系,并通过学历非学历教育,专业教育与资格培训,提高当代农民尤其是农村青年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方面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提高打工农民和进城个体户的收入;另一方面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人才,扩大农民经济来源。

6.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的创新

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城市学生的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城市职业中学的教学资源相对闲置,这就为农村劳动力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比起农村职业中学来说,城市职业中学办学条件较好。城乡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正是从这点出发,开展对口支援,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以此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基地,对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质量,实现优势互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整合城乡职教资源,首先是打破“农”字格局,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格局,城乡职业教育联合,可以采取多种联合办学方式,县级职业中学招生,城市职业中学培训,技术培训课程与实训课程可安排在城市职业中学进行;其次是充分利用社会职业教育资源,实施校企联合办学,如将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设在企业等;其三是公办职业学校的转制[15],重新确立公办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公办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任务,创新公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整合农村职教资源,县级职教中心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其私立职业学校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必要的重组,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做好三个衔接,一是职业教育要与初中教育实现有效衔接,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或实训环节都应与初中教学相衔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求学习效果;二是招生与就业的衔接,职业中学要深入到初中学校讲解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与就业情况,增强职业中学吸引力使一部分不能升入高中的学生初中毕业后,直接走进职业中学学习;三是职业中学与高职教育的衔接,使一部分愿意上高职继续深造的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

通过城乡职业教育的联合办学、城乡一体办学和三个衔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实现农村职教资源配置创新。搞活农村职业教育,为八亿农民真正办件好事和实事,使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好更多的并深受城乡普遍欢迎的实用性人才。

总之,农村职业教育要抓住机遇,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前提,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推进科技致富兴农工程,以改变农民职业身份为目的,从而真正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余祖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05):40-43.

[2]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06):20-22.

[3]吴正.安徽省农村职业教育现状[J].职业技术教育,2002,(15):54-57.

[4]马俊哲.对现阶段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01):53-54.

[5]陈肖安.透视中国农业的软肋——中国农村人力资源状况的报告[J].职业技术教育,2001,(12):54-57.

[6]张传玉.底层农民工群体基本境况调查——以J市农民工调查为例[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6-11.

[7]肖艳芬,陈风波.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因素:对江汉平原五县市的考察[J].人口与经济,2005,(04):42-46.

[8]郭召志.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5,(04):9-10.

[9]皮江红.浙江省农村经济社会新变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科教版),2005,(28):33-36.

[10]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GB/1026/3843469.html.

[11]许开录.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6,(01):26-27.

[12]张春,黄育云.试论政府在加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中的作用[J].职业技术教育,2006,(01):22-23.

[13]叶波.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经济,2006,(03):113-114.

第10篇

[关键词] 多元化正负效应核心能力战略选择

自从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大师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多元化经营战略以来,多元化战略逐渐风靡全球,成为许多大中型企业追求成长的战略选择。但是最近许多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战略并非一剂全能的灵丹妙药,能够促进所有企业的全面发展;而更像一把双刃剑,在为一些企业快速发展披荆斩棘,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却促使另外许多企业陷入四面楚歌,十面埋伏的困境。因此,对于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正反两方面的效应进行客观分析,促进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扬长避短,正确认识和选择这一战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正面效应

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业中进行经营,向不同的行业市场提品和服务,实现企业集团化、跨国化发展,能够使企业拥有信息、管理、人才和资本等特有的竞争优势。具体讲,当企业根据自身实际,合理进行多元化经营战略时,能够获得以下多元化经营正面效应。

1.内部配置效应

企业从单一化经营转向多元化经营,在资源配置、资本筹措、人员调整等方面多了许多内部化运作渠道。相对而言,减少了对外部一些依赖,具有较强的内部配置效应。

第一,要素交易内部化。在单一化经营企业中,维系企业正常运行的许多生产要素需要通过外部市场筹措,这需要付出相当的交易代价。然而,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使许多类似活动交易内部化,高层管理人员只需通过计划和行政手段就可以决定生产要素从不同经营方向自由流动,减少了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第二,资金筹措内部化。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募集资金。当外部潜在投资者对公司不甚了解时,企业就很可能会因为无法按合理的成本筹措到足够资金,而对一些净现值为正的优势项目“望洋兴叹”。多元化经营可以建立内部资本市场,当某一经营方向的子公司需要资本投入时,可以通过企业内部资金调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人员配置内部化。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的贡献,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支持。对于企业而言,人才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建立内部人才交流市场,实现人才在本企业内不同经营方向的自由流动,既加大了人才的边际使用效用,拓展了人才发展空间,又减少了人员的招募和培训成本。

2.分散风险效应

根据Markowitz的投资组合理论,企业参与经营多种行业时,就等同投资于各种股票,使企业的风险分散,企业破产的可能性降低,尽管多元化战略不一定能提高企业利润率,但可以减少利润率的波动。稳定的利润率对企业的财务结构将产生正面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经济绩效,企业家因此也降低了失业风险。

3.品牌效应

一种品牌的建立和维护,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资金。企业通过多元化战略可以扩大已有的企业品牌优势,增加市场影响力,从整体上减少宣传维护费用。当企业产品组合比较宽,又采用同一商标策略时,由于众多的产品线使用同一品牌,就会在市场上造成一种声势,给消费者以深刻印象。

4.协同效应

多元化战略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方面的协同效应。一是销售协同效应。多元化战略的施行,使企业各部门之间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营销网络,降低企业市场活动成本,产生销售协同效应;二是生产协同效应。企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高人员和设备利用率,同时,通过批量采购等一系列集团化行为,降低生产采购成本,获得规模经济优势;三是管理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能够整合经营管理职能,扩大一些职能部门的工作范围,降低单位产品管理费用,提高管理效率,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四是资本协同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集中融资,内部调度,既能降低资金成本,又能加强财务实力,减少财务风险。

5.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

多元化经营可以相对减少研究和开发费用,使企业充分利用生产单一产品容易产生的闲置资源,并通过将企业两个或更多个业务结合起来,共同使用生产设备、销售网络、通用技术和广告服务等,提高单位经营效益和企业赢利水平。

6.信息优势效应

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容易实现对相关信息的识别、隐匿和把握。首先,多元化经营企业可以通过合并会计报表隐藏某一业务利润水平,减少其他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风险;其次,多元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市场转移劳动力和技术资源,与外部市场相比,更容易有效地掌握企业的劳动力和技术信息;第三,由于多元化经营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建立,高层管理者更容易获得各分部经理及其绩效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层管理者与分部经理间的委托关系。

二、多元化经营战略的负面效应

企业施行多元化经营战略,势必会造成多头出击,资金分散,信息传递不对称,经营监管难度加大等问题,出现以下一些负面效应。

1.管理困境

多元化经营会造成部门增多或下属子公司增多,企业组织结构复杂,这必然会增加高层管理者的管理跨度,要实现协同效应,管理层要投入更多经理进行协调,这些都将增大管理成本。管理成本带来的不经济可能会超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带来的经济效益。

2.债务陷阱

企业对于所经营的产品,必须达到一定的产量,以达到经济规模,这对于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来说,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单靠企业自身力量无法完成,这势必会迫使企业大量举债。一旦企业在某一产品或经营方向出现问题,就很可能使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难以自拔。前些年,韩国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在政府扶持下曾一度涉足过多领域,规模越扩越大,负债累累,结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纷纷倒下,令人深思。

3.多米诺骨牌效应

使用相同品牌进行经营的多元化企业,在保持品牌信誉方面难度较大。尽管多个产品线使用同一品牌节约了宣传推广费用,但也使这些产品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只要其中一种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就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牵连到其他产品。

4.过度投资

由于内部资本市场为企业创造了较多可供使用的现金流,企业管理层可能因为使用资金方便,盲目投资,造成投资失败;或者管理从控制资源、巩固权力、满足个人效用最大化等自身因素考虑,将资金投在一些效益不高、甚至效益为负的项目上,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5.利润黑洞

企业在多元化经营过程中,某一部门可能因为经营不善,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企业经营者为了维系多元化经营状况,利用其他行业方向上的盈利对亏损企业进行补贴,使亏损企业继续生存的可能性增加。同时,相互补贴作用,很容易使企业管理层采纳降低企业价值的投资项目,以及让经营不好的部门消耗掉业绩较好部门的资源,造成资源利用的不经济。

6.信息失衡

多元化经营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庞大、经营范围广泛,需要以分权方式进行管理,这样,最高层管理者与部门管理者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部门经理利用信息优势,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企业利益,造成额外的信息不对称成本和风险。

7.主业模糊

多元化经营企业往往因为经营多个行业,分散企业在主营业务上的资源,影响主营业务的竞争优势。企业经营多种业务会分散管理者对主营业务的注意力,减小在主营业务领域培养专长和把握创新的机会,因此,有可能丧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和实现

一是要实事求是地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不能盲目求大贪全。实施多元化经营,企业必须拥有必备的资源和实力,并在某一产业领域占有优势地位。企业要选择多元化战略前,一定要充分评估自身实力,从资源潜力、企业当前发展潜力、技术和管理能力进行考虑,绝不能线性思维,盲目跟风,随意推行多元化战略。

二是要抓好核心业务,注重主业与外业的关联度和融合度,适当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发挥多元化经营的正面效应。企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牢牢把握自己的核心业务,重视自己的专门性,并不断提高专门业务技术水平,把主业做精、做大、做强,提高市场占有率,并把发展主业获得的技术、信息、资金等优势,不断渗透应用到其他业务之中,产生协同和范围经济效应。

第11篇

一、悦达集团的出口贸易模式

一、商贸起家,循序发展,兼顾自身需求与社会责任,走多元化、规模化的产业开拓道路。

(1)围绕煤炭营销发展自己,按照产业发展的自身需求延伸产业链。

(2)兼顾自身需求与社会责任,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抓住企业发展的机遇。

(3)以多元化、规模化提高企竞争能力,规避经营风险。

二、利用上市公司优势,紧跟国家产业政策,运用资本运营"魔方",走低成本、超常规的资本扩张道路

(1)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筹资优势,募集大量低成本的社会资金。

(2)充分运用兼并控股等各种形式,尽可能用较少的投入盘活大量资产。

(3)充分运用投资、参股、产权置换等资本运营手段,全面进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兴产业。

一是积极向银行、保险业渗透。

二是积极向商品零售业渗透。

三是积极向高新技术的生化制药领域渗透。

四是积极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渗透。

二、悦达集团出口贸易遇到的问题及影响

(一)悦达集团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1、合资企业的经营绩效相对低下。

2、出口市场仍然相对集中,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有待进一步构成。

3、产品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等低档产品,出口竞争力不强。

4、易受到国际市场经济的冲击。就

纺织品而言,随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逐渐减少的同时,悦达纺织也越来越倾向于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靠拢。

在机械制造方面,产业结构依然偏向老化,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加工随着国内劳动力价格的上涨,给企业带来不小的压力,而公司不得提高产品的出口价格来应对成本的增加,因而能够使得企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是的竞争力加剧。同时,国际金融市场汇率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都会造成机械制造行业出口压力的增大。

(二)造成悦达集团存在问题的因素

(1)劳动力成本增加,出口价格优势丧失。

(2)产品趋同化,技术含量低,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市场的需求。

(3)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4)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锁定

三、应对悦达集团出口贸易问题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政府政策选择

政府方面主要是通过制度设置和公共资源供给这两个方面的供给来促进悦达集团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根本上属于企业行为,政府不应当直接插手,应当掌控好全局,从宏观层面把握发展的整体发展任务和目标。

(1)为悦达产品的出口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除了出口产品应具有品牌和技术优势以外,盐城政府也应该维护双边磋商机制的建立,尽量化解贸易纠纷,实现区域纺织业共赢。悦达纺织行业完全可以使用这些国家发展自己的独特优势,利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当地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资源直接投资建厂,将我们悦达多年积累起来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运用到这些国家并开展加工贸易,使竞争关系走向合作关系,以扩大悦达服装出口,从而使得悦达在出口贸易中占得优势。

(2)降低企业成本,给予企业资金支持

在金融行业逐渐下降的趋势下,整个中国的纺织业经营必然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政府应该给予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让企业获得各种补贴和税收优惠,让公司更有活力。盐城市政府可以给予悦达集团适当的资金支持,从而使得悦达集团可以在出口贸易环节获得更多的竞争力 。

(3)提升悦达集团的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悦达集团应以科技提升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着力打响悦达集团整体品牌,迸发出打造公司品牌的力量。

(二)微观层面-企业的相应对策

(1)供给手段

基于本文强调国际市场的需求量对悦达集团的出口量造成的一系列影响,因而如上图所示,采取控制需求曲线和价格水平为固定值。供给曲线向右移,能够使悦达的市场份额和收益额获得增加,实现生存形势的好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使供应增加:

1)降低生产成本。

2)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3)增加工人薪酬

4)争取政府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

(2)供给弹性手段

除了供应曲线右移可以解决问题外,当供给弹性的增大,同样能使悦达的市场份额和收益额获得增长。具体使供给弹性增大的方法是:

1)延长生产时期。在机械制造方面,悦达的拖拉机厂的生产对于产量的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短时间内无法做到及时跟进,依靠存货的供给弹性甚至为零。但从长远来看,可以相对容易实现生产规模扩大或缩小甚至停产。所以延长生产时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使供给弹性增大。

2)降低生产难度。悦达实现了8+2的产业集群,但是可以通过精简自己的特长产业,发挥好自己的优势产业,这样使得生产周期获得缩短,其供给弹性能够增大。

3)采用劳动密集型技术。相对于资本密型技术,可以更加灵活的变动生产规模。悦达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增长方式。

4)产品的生产成本边际效益递减。即每多生产一个产品,它所需要的单位成本越来越小。因而悦达集团可以通过技术的更新来提高自己的生产效率,效率越高,产品的生产成本边际效益越小,供给弹性就越大。

(3)其他手段

1)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出口附加值。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利益差异源于技术创新,悦达集团必须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进行产品创新和生产方式创新,走国际标准化道路,合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做好引进技术的再创新,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以避免市场过于集中带来的被动局面。

2)悦达集团应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以及各国环保立法的加强,企业必须积极地开展绿色营销。面对绿色营销,企业应树立绿色意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制定绿色价格,创立绿色品牌,最终把消费者绿色需求与企业利益和环保三者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张东志.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江苏悦达集团国际化战略研究与对策[D] 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 2012(3)

2.何璐. 悦达纺织的全球之舞 [J]中国纺织,2014 (3)

3.周俊. 悦达集团着力深化改革促发展[J]盐阜大众报,2014(8)

第12篇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景郊;农家乐;工种;来源

在中原经济区探索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的过程中,“三农”问题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都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原经济区规划》,大河网,2012.12. 3)。河南现有农村劳动力4915万,而2010年实际转移农村劳动力仅为1843万,占比37.5%(河南省统计局,201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很大。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开发与使用的现状与问题,希望促进农村人口协调有序多元化的转移,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也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实证调查

在河南的“农家乐”当中,景区周边食宿接待型“农家乐”作为景区的附属服务设施,是分布最广,发展最成熟的类型之一,极具代表性。本文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选择分别代表着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不同发展程度的栾川县、鲁山县和汝阳县进行调查。这三个县市分别位于河南的北部和西部,栾川县的“农家乐”发展最早、最成熟,鲁山县次之,汝阳县的发展时间最短。确定了调查地区和调查类型后,每个县市选取了人口较为集中的村镇作为调查对象,最终确定了调查样本为栾川县养子沟风景区的养子沟村和养子口村、鲁山县画眉谷风景区的三道河村和贾店村、汝阳县西泰山风景区的牌路村和草场沟村。我们调查组于2010年12月12日-14日分别对三个景区的六个样点进行实证调查,通过对问卷数据的统计分析,以期发现河南省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开发及使用的具体情况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律。

二、景郊型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的调查分析

1、三地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调查结果

在取得相关原始数据后,通过运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养子沟、画眉谷、西泰山三地被调查家庭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的调查结果(如表1)。

2、三地农家乐工种及雇工来源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1)三地农家乐工种情况的调查结果分析。如表1所示,三地普遍认为,在农家乐的经营过程中,厨师(85.79%)是最重要的。由于大部分农家乐的勤杂和服务工作都是自己家人在做,所以这两种工种占的比重稍低。在三地中,促销宣传人员只有11.17%的被调查家庭有,这说明在三地,促销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即便是做促销,往往也是自己家人去做。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的家庭当中,除前面提到的四种农家乐服务所需的主要工种外,有其他工种的有26.40%户,这些工种包括景区导游、民俗表演人员、特色养、种植人员、土特产生产加工人员、专门承揽旅客运输的司机等。这说明在三地景郊农家乐已经带动了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仍需加以引导。

如表1所示,在三地的农家乐大多都是家庭宾馆的形式在经营,所以在四种主要工种中,对技术的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厨师是最主要的工种,说明在农家乐的业主心目中,饭菜的质量是决定顾客满意度和维持顾客忠诚的最关键因素,尤其是在西泰山地区。同时,由于处在发展初期,劳动力之间的分工界限不分明,勤杂工同时兼做了服务员的工作,所以在西泰山,勤杂工的比例也是最高的。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勤杂工和服务员的工作界限越来越分明,所以在画眉谷和养子沟,服务员和勤杂工的比例相当。

由表1可知,三地服务员工种的比例越来越高,甚至多于勤杂工的比例,也说明随着发展程度的提高,农家乐业主的服务意识也开始提升,将其看作是比宾馆卫生条件更加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业主的促销意识也开始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