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管理学决策过程

管理学决策过程

时间:2023-10-11 16:32: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决策过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管理学决策过程

第1篇

关键词:孙子;决策模式;决策标准

决策作为管理的重要过程,一直是管理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其本质是决策者在遵循客观现实的基础上,预测并判断未来情景,确定和选择目标并加以执行和实施的过程。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提出现代决策思想以后,决策学受到了管理学研究的重视。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中就已经对军事情景中的决策问题做出了相当深度的思考并做出了有见解的观点。具体来讲,孙子所论及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事决策的体制以及模式问题,其次是决策的标准问题,再次是信息的基础性作用问题,最后是决策中的心理问题。本文将主要论述孙子兵法决策模式的独特特点。以期对管理学的决策思想有所启发。

1 决策前提的高度理性

根据西蒙的观点,决策模式的重要方面是决策前提,因为决策前提是决策的起始点和基本依据。在孙子兵法中,决策前提的高度理性的。其表现,主要就是其庙算思想。庙算是古代中国军事决策的基本体制和机制。所以庙,就是祖庙,地处庄严神圣之地,密而肃穆,便于议论军国大事。因此,每当国家兵事纷争,君臣会集此处,商讨对策,拟定有关战略方针,以指导战争进程。庙算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决策前提的理性化,也就是要先计划而后战争,这与现代管理思想,将计划列为管理过程的起点是对应的。先计后战,才能做出科学和理性的决策,才能避免个人决断和受情绪因素的影响。先计划然后再执行,是谨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孙子认为,对战争采取先计后战的慎重态度首先源自于战争的重要性。孙子兵法的开篇,孙子就提出:“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由于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事关全局的事物,一切都关系到将士的生死存亡,是国家的大事,一定要认真对待,反对草率和情绪化。在《火攻篇》中又说:“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复喜,愠可复悦,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因此,科学和理性的对待战争,才是“安国全军之道”,君主和将军们应该谨慎对待战争。那么在实践中又如何执行这些原则呢?如何做到决策的科学呢,孙子提出了一个体制性的观点,那就是“庙算知胜”的决策程序。同时在十三篇中,孙子又提出了一个通过分析“五事七计”的决策验证模式。孙子认为决策前提的重点就是“五事七计”,即“道、天、地、将、法”五事和“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七计。“五事七计”所蕴含的内容具体而深刻地表明了管理决策中需调查分析的内容和范围。五事重点在于决策内容的静态分析,不仅是调查的指向,也是评估的标准。七计的重心在于各项要素动态对比分析,特别重视静态要素在实际运作中的表现,这里已经有了动态的整体思维,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解决“计利”问题,这还是计划层面上的事情,只有把计划和执行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决策过程

2 将“速度”提升为重要的决策标准

西蒙将传统的决策标准定义为最优标准,认为这种标准并不符合实际,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因而他提出了有限度的理想主义,也就是决策的满意准则。实际上,孙子兵法在具体执行决策时,是贯彻现实主义的,与西蒙的满意准则是一致的。并且,基于其现实主义的思维,他将决策执行的速度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重要性的高度。他的提出了兵贵神速的指导思想,并特别强调了速度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一原则是孙子是在阐述他的军事经济思想时提出来的,但却对整个战略全局具有非凡的意义。他认为战争是建立在巨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的基础上的,军事就是经济,所以,战争最忌旷日持久,议而不决,优柔寡断,必须兵贵神速,速战速决。

3 信息在决策过程中起基础性作用

孙子最著名的名言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因此,知识和信息的转换贯穿于孙子军事决策的始终,这与西蒙所强调的决策的信息原则是一致的。孙子兵法深刻阐述了信息的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其对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孙子兵法还论述了信息的来源,信息的有效性以及信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问题。孙子兵法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看作是各项决策的最重要的基础,这就是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著名观点。

4 决策程序中的“正与奇”

奇正相生是孙子兵法辩证法精神的精髓。所谓奇正相生,是指在战争的决策和执行中,要充分利用常规性因素和非常规性因素。奇正相生,于是兵法布置循环往复。同理,在决策过程中,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以及客观现实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常规性的决策和非常规性的决策。常规性的决策往往对应常态的、稳定的决策环境,而非常性决策则对应变动的、难以预料的决策环境。而且这两种决策模式是交替出现并相辅相成。这实际与西蒙的决策程序思想有暗合之处。西蒙根据知识的原则,认为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他认为程序决策是线性的,而非程序性决策是非线性的。各自有自己的决策程序原则和次序。

参考文献:

[1]朱军.孙子兵法博议[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4.

第2篇

此次培训的课程由美国南达科达州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晓田教授和光华管理学院张志学副教授主讲,两位教授从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进化和人类行为等多角度,旁征博引古今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我们面前全景展示和描绘人类行为决策的全过程,深刻剖析和探究行为决策与风险,管理的内在关联,从理论的高度启发我们在实践决策中的学会规避陷阱、理性决策,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在培训中边听边思考,感受最深的是王晓田教授的“三参照点理论”,通过该理论的学习,觉得运用到银行理财规划也十分有效,现把我的学习体会汇报如下,供大家参阅。

一、“三参照点理论”简介

“三参照点理论”是在“前景理论”的发展和升华,“前景理论”由诺贝尔奖得主美国卡尼曼教授提出,他通过一个s型价值函数来更为准确的描述了决策过程,并表明非理可以被识别及预测,王晓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参照点理论”,他认为人们在面临决策和选择时,同时在考虑两件事:如何使达到目标的可能性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底线不保的可能性。因此,人们在实际决策过程中,心理上实际考虑了三个参照点(三个要素):目标、现状、底线,由此推导出失败、损失、获益、成功四大区域。

运用三参照点理论模型,可以很好解释决策者风险决策心理,借此启发决策者在风险决策时应尽量做出理性决策,减少失误。用通俗语言解释就是:当人们处于赢利状态时,他会选择不冒险或减少冒险,成为风险规避者,求稳;反之,当处于亏损状态时,会选择破釜沉舟,放手一博,成为风险寻求者,以期乱中取胜。

二、“三参照点理论”在银行理财规划的实践运用

当前,银行理财、财富管理正成为零售业务重点,我们平时为客户量身定制理财规划时可以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我们都知道“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观点,观点是对的,但正确观点背后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我们没有细想,但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有种豁然开朗、似曾相识的感觉,上述观点不正是“前景理论”、“三参照点理论”的实际运用)吗。

例如: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我们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量身订作理财规划,但这只是我们工作的目标,那么how?“三参照点理论”提供了思路。,

首先,我们要倾听客户的讲述、向客户提问,弄清客户的理财缘由、客户财务现状,但这还只是其中的一个参照点,还不够,我们还要弄清客户另外两个参照点:“理财目标、风险承受底线”;弄清客户的理财“三参照点”后,我们就可以结合外汇、基金、证券等理财产品收益和风险特征,向合适的客户以合适的渠道在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产品,比较准确地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理财规划了。

平时我们也在这样做,但没上升到理论高度而已,现在知晓了“三参照点理论”,我们就以拿来主义观点,将理论运用到理财实践中,通过掌握了客户三参照点,我们就能比较轻松、准确、客观地帮助客户做出更理性地决策,减少失误,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大幅提升我们理财的水平,进而提升我行理财品牌知名度。

另外,学好“三参照点理论”不仅有利于客户个性化理财,对自身理财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它可以广泛运用到我们日常的证券、外汇以及外汇期权等投资决策中去,大家在投资前考虑好自己的三参照点,或根据情况实时调整,然后根据三参照点为自己何时获利了结、何时该止损决策提供理性依据,避免一时冲动、感谢决策而后悔。

第3篇

【关键词】行为财务理论;非理性;投资决策;建议

一、引言

财务学作为一门研究财富变化的实用性科学,其发展史源远流长。但对于财务学科的本质、研究对象以及职能的认识,至今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特别是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先进科技成果的大量应用,社会组织和经济结构日益复杂,传统财务学不能够反映由外部环境和内在机制交互制约作用所产生的规律性和能动性的局限日益突出。受经济学将实验方法引入经济学研究的影响,当前西方财务学研究的一个趋势是财务由纯技术性的商业语言过渡到人文性、社会性的行为科学上来。研究领域从“物”到“人”的转变标志着对财务的认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行为财务理论的出现和运用正是这种转变的表现。

行为财务理论是在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和挑战中提出来的。有效市场假说提出后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支持,但同时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特别是进人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与其相矛盾的市场异常现象。对有效市场假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对其理论基础的冲击。行为财务理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对传统理论的质疑,另一方面,其产生与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得以利用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学者们修正了传统财务理论的基本假设,指出由于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偏差和情绪等心理方面的原因会使其无法以理性人方式做出无偏估计。通过在财务理论研究中引入对人们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的研究,一门新的学科――行为财务学也就宣告产生了。行为财务理论将人们决策过程中认知、情感、态度等心理特征引入,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依据。

二、企业投资决策现状分析

投资决策作为财务决策的起点,是企业成长的关键动因和收益增长的重要基础。目前企业投资决策存在着投资不足及投资过度等现象,由于传统财务理论对于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中的非理性现象不能给出合理解释,因而将行为心理学引入到财务理论,对管理者投资决策过程中的偏差进行解释分析,产生了行为财务理论。行为财务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投资者行为延伸到管理者的决策行为,该理论认为,企业投资决策所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企业内部管理者的非理性和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其中管理者的非理性(如过度自信,后悔厌恶,自我控制等)将会导致企业的投资过度或投资不足,而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情绪也会影响管理者的投资决策,从而导致投资扭曲。

我国学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也对非理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进行了很多研究。陈炳华(2004)对2001-2003年我国上市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短期投资占总资产比重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平均约把占总资产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的资金用于作为短期资金。管理者非理使现金及短期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很大,说明公司并没把资金投入于企业的正常长期资产中,企业存在投资不足的行为。

我国上市公司除了存在把资金用于存银行、买国债等投资不足行为外,也大量存在投资过度的行为。郝颖、刘星、林朝南(2005)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驱动外因、行为特质和现实表现等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中,四分之一左右的高管人员具有过度自信行为特征,同高管人员适度自信行为相比,高管人员的过度自信行为与公司的投资增长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米黎钟和李国平(2005)通过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理论和市场驱动理论解释了公司购并普遍失败的原因:过度自信理论认为市场是效率市场,但公司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导致他们进行并不能创造财富的购并,而市场驱动理论则认为市场是非效率市场,由于投资者的非理导致股票的价格背离价值,因此公司管理者利用投资者的过度乐观提供的机会窗口进行购并。

此外,外部市场的非理性对管理者的影响是明显的,投资者的情绪很可能扭曲管理者的投资行为,当外部投资者非理性时,公司股票价值被错误估计,投资者与管理者在是否进行投资方面产生分歧,从而管理者可能偏离最大化公司价值的目标,做出非理性的选择。郭雪飞(2010)指出投资者的非理性会使股票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当投资者过分悲观时,低估公司股价可能会使公司因股权融资成本太高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具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从事净现值小于零的项目投资。而当外部投资者过分乐观时,公司股票价值又被过分高估,投资者认为公司有盈利前景很好的投资项目,但实际上管理者很清楚,这些项目的净现值并没有那么乐观,甚至是小于零的,此时如果公司管理者致力于公司价值最大化,拒绝投资于投资者认为可盈利的项目,投资者将抛售公司股票,导致公司股票价格下降。

综述以上文献可以发现,管理者的非理性以及外部投资者的非理性都会影响企业的投资决策。因此,行为财务理论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财务行为理论下投资决策实施建议

传统的财务理论把财务决策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均衡的过程,根据均衡原理,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条件下推导出各种财务决策的均衡模型。行为财务理论则是基于心理学原理,把财务决策过程看成一个心理过程,包括对企业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环境的认知过程等。对企业进行投资决策,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建立完整的市场评价体系。为了保证资本市场的公正性和信息完全性,要加快对市场评价体系的建设,利用完全独立的市场综合分析与评价工具,对市场内关键性的组成部分进行定期评价和为财务理论框架下的公司投资决策研究分析,以便使参与市场的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公开的和公平的完整信息。

(二)强化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意识。企业管理者应不断学习和积累有关行为财务理论的知识和经验,深刻认识人的认知和行为偏差,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决策能力。此外,建立信息搜集渠道和制度,尽可能获取必备的及时精准的信息,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进行提取与分析,以避免纯粹凭感觉和经验下结论。要尽量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可以由多方位人才组成的团体进行决策。

(三)强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上市公司产权配置,同时对市场进行有效的监管以防范市场主体非理对上市公司实体投资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中国证券市场,个体投资者占相当数量,他们更多地追求短期资本利得,而且心理预期容易发生大的波动,会影响公司管理者对市场的判断,推动公司偏离长期价值最大化目标,并且也容易被市场操纵者利用。

(四)建立一系列投资决策管理机制。从影响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的因素来看,制度缺失是产生非理性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源。但在我国资本市场,外部环境的监管制度不健全,内部激励和监督机制的不合理,使得制度的制定常常只是迎合了少部分人的利益需求,因此,有必要从制度角度寻求解决我国企业管理者投资决策行为非理性的有效途径。为优化企业的投资决策,企业可建立投资项目终止决策机制、民主的投资决策制度、建立内外部专家咨询制度及加强突击审计和财务监控的功能等。

四、结语

行为财务理论对企业投资行为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与传统财务理论相比,由“应该怎样”转向了“实际是怎样”,更贴近了现实生活,更具有实践意义。首先,关注点由“物”转变到“人”,这更符合现代财务学的本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为现代财务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次,能更好地分析公司投资问题背后人们各种行为的真实动因,能更好地寻求促进国家、公司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和谐的有利条件。最后,更有助于认识复杂的资本市场运作过程,提高公司资本配置效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既有按照公司长期发展和真实价值最大化原则配置资本的管理者,也不乏迎合资本市场短期投机交易的管理者。

行为财务对传统财务理论构成了巨大冲击,但迄今为止还没能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带来了重构财务新理论的契机。当然,人类行为复杂多变,因此行为财务研究的难度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进行行为财务学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传统财务理论。比如象期望效用这样的传统理论,如使用得当,在行为财务的研究中同样可能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预计,随着资本市场上投资者行为的不断演化,行为学和财务学研究层面上的发展与深化大有可能融合为一门完善的学科――行为财务学,这将引发财务学的一场“革命”,尽管还有漫长一段历程要走。由于我国在行为财务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借鉴国外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围绕资本市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行为财务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光.西方行为财务理论的评价及运用[J].财会月刊,2005(11).

[2]卢向南,俞佳.行为财务的发展与应用研究[J].经济论坛,2005(20).

[3]吴伟,熊鹏.行为财务学述评及其发展趋向[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1).

[4]张多蕾,孟华婷.行为财务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有效市场假说的挑战[J].铜陵学院学报,2007(3).

[5]卿文洁.企业行为财务理论的源流及其发展趋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6]姬海华,龚光明.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企业投资行为研究[J].会计之友,2009(7).

[7]郭雪飞.基于行为财务的有限理性给投资决策带来的困境分析[J].商业会计,2010(8).

作者简介:

第4篇

[关键词] 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模型库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支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而模型库的建立在实现信息支持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ed System,简称DSS)是支持决策者针对半结构化问题进行有效决策的人―机交互系统。在决策过程中,通过人机交互对话,DSS能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各种数据和背景资料,帮助决策者明确目标和进行问题识别,建立修改决策模型,并引导决策者对各种方案进行选优,为正确决策提供有益的帮助。与一般求解问题系统不同的是:DSS不直接向决策者提供确认为最优的方案,而是以提高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为目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RSDDSS)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过程涉及的各种问题提供决策支持,模型库是提供模型存储和表示模型的计算机系统。

二、 RSDDSS模型的分类

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决策过程涉及的各种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RSDDSS模型库中包括多重决策应用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对区域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现状进行评价,对未来进行预测。一般把模型分为4大类:预测模型,优化模型,分析模型,评价和决策模型,具体的RSDDSS模型库所包括的四类模型如下:

1.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对区域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综合分析,包括时间维分析和综合分析。

2.预测模型:主要用于对区域内自然和人文要素发展变化趋势的预测。根据预测模型自身的特点,预测模型通常又可分为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两种。

3.优化模型:常用的优化模型有线性规划、多目标规划模型、动态规划模型、灰色线性规划模型等。

4.评价和决策模型:一般有常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应用多元统计方法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等。

上述模型分类方法主要是基于模型的主要功能和决策过程的特点(分析现状、预测发展趋势、制定方案、方案评价、方案选择实施)来进行的,根据实际需要,不同的模型也可以组合使用,完成更加复杂的分析功能。

三、 RSDDSS模型库功能结构图

四、模型库管理系统

1.模型的创建支持。对于模型的生成,在实用的基础上应该首先遵循方便的原则。在面向对象模型表示方法中,模型表示与算法相互独立。模型生成其实就是模型类的实例化,也就是确定模型的数据与方法。采用了引导用户的方法来逐步明确模型的各个因素,确定模型的详细参数,将所有信息存储起来。模型运行时,先读取这些信息,然后根据信息执行模型的各种动作。

模型库中包括许多子程序,这些子程序应包括各子系统发展状况、统计、经济、管理学(运筹学)和其他专业的定量和定性计算模拟程序,以便为RSDDSS提供分析功能。模型库针对系统需要贮存必要的、基本的模型。通过模型重组和构建可以产生新的模型。

模型库系统提供模型增加的功能,用户可在新建的模型库中或已有模型库中增加新的模型。系统提供三种增加模型的方式:(1)框架方式;(2)DLL方式;(3)EXE方式。

2.模型的存储支持。对模型库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存放模型,模型可以三种形式存放。即,数据形式,子程序形式和模型语句形式。每类模型的描述信息及模型之间的关联关系通过关系数据库进行存储和实现。根据各类模型所体现信息的不同及模型之间的继承关系,设计了如下的模型信息存储表用于存储各类模型的信息:模型说明字典,模型属性字典,模型方法字典。

3.模型的查询。模型库系统支持模型的查询功能。包括模型体、模型信息、字段信息等进行查询。

4.模型的修改和删除。模型库系统支持模型修改的功能,利用这一功能用户可对模型实体进行修改;模型库系统支持模型的删除功能,利用这一功能用户可对不再需要的模型进行删除操作,系统会提示用户是否继续删除操作,模型一旦被删除将不可恢复。

另外,模型库管理部分为应用模型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模型库管理系统的水平决定着模型应用效能的发挥。

本系统的软件开发环境由Win 2000,Visual C++6.0,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支持。

五、结束语

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能够定量地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决策者在对区域自然和人文信息要素广泛检索的基础,应制定一套科学的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科学的评价,决策者还可根据自己的意见,适当修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或调整不同的项目的权重,对于多个决策者参与的决策过程(群体决策),系统可利用科学的群体决策模型,使决策结果综合体现决策群体的意见。

参考文献:

[1]李昭智李昭勇:决策支持与数据仓库系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135-225

[2]高洪深编著:决策支持系统(DSS)理论方法案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168-175

第5篇

关键词:决策;直觉;超理性决策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48-02

一、对于超理性决策的界定

超理性决策是一种特殊的决策,目前学界还未对其作深入地探讨。笔者认为,超理性决策是基于学校管理者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综合分析各种资源的前提下,凭借直觉和灵感来做出判断的过程。超理性决策除了具有一般决策的特征之外,还需要说明的是:

(1)超理性决策不是非理。R.M.克朗认为:“当没有理性逻辑推论过程或者超理性过程超过前者的时候,超理性就会影响人的行为和决策。超理性过程不是非理,后者常由在恐慌状态下产生的紧张和焦躁所引起,但是在超理性过程与非理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联系。”可见,超理性决策与非理有着本质的区别。

(2)超理性决策不是超出理性的决策。超理性决策是基于经验和知识的决策,不是没有理性的盲目决策。它在实际决策中也进行充分的理性思考而不是纯粹的无理性选择,整个决策过程中始终伴有逻辑的推测和判断,只不过是没有按照理性逻辑推论的步骤进行而已。之所以说它是超理性的决策,也主要是由于它的非常规性,在决策时更多的是凭借直觉和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瞬间顿悟。

(3)超理性决策不是神秘主义决策。超理性决策过程中确实有凭借一种无以名状的直觉或灵感来判断的成分,但依据的主要是管理者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在采取具体行动前,管理者通过直觉思维对决策问题已经心中有数了。超理性决策并不意味着决策与某种超自然的神秘主义有关,更不是完全由人力之外的神秘力量来主宰决策的。

(4)超理性决策过程主要是直觉思维过程。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在其名著《教育过程》中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迥然不同,它不是以仔细的、按规定好的步骤前进为其特征的。……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的有关的知识领域及其结构为根据,使思维者可能实行跃进、越级和采取捷径。并多少需要以后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重新检验所作的结论。”

二、采用超理性决策的原因分析

1.环境的复杂性

当前学校的管理者们面临的决策环境与过去相比复杂得多,诸如:政策导向的变化、学生家长的诉求、社会对学校的期望等等,都对决策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许多问题根本无先例可援,管理者只能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抉择。而理性决策者往往将复杂的世界简单化,希望用线性关系找到所谓的最优的解,而我们的世界基本上是一个复变函数关系,很少可以找到哪个关系是线性关系,因此,那种纯粹的理性决策模式对学校的实际决策意义不大,它忽视了环境的复杂性,纯粹的数学模型也许只能在理论上找到满意的答案,但却很少能为学校现实问题找到正确的办法。

2.事件的突发性

学校的任何一个事件是不会因为人为的安排而按时发生的,它们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如学生的打架事件、学生的意外伤害、教师的教学失误、急性传染病传播等等都是不可预期的。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和决策,如果按照一般的理性决策处理的话,往往是既没有考虑的时间,又不会有什么实际的效果,而基于学校管理者经验的超理性决策,常常可以得到尽管不是最好但却令人满意的结果。

3.信息的缺失性

在信息化的今天,各种信息纷繁芜杂、瞬息万变,学校管理者们也许永远处于信息缺失的地位,在决策过程中要收集到与决策状况完全有关的全部信息是不可能的。如果要满足这个条件,那将意味着决策者永远会因信息缺失而无法进行决策。同时,任何一个管理者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对信息做出最优化的处理与分析,在既缺乏信息又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做出一个具有普遍承认的绝对最佳决策是做不到的。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到百分百的最佳决策。事实上,管理者并不是在得到全部信息后再作决定,而常常是在掌握了相关决策状况的基本信息后就做出对应的决策。

4.时间的紧迫性

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们即使有可能完全收集到以确定地解决某一个复杂的问题的相关信息,但也会由于时间的限制,而不得不在信息还没有能够收集齐全的时候,就被要求做出决策。另外,由于事情总是在不断地变化中发展的,即使花很长时间得到了与决策相关的所有信息,找到最佳方案,也可能因为错过时效,而使最佳方案变得毫无实际价值。例如:校内的意外骚乱,决策者一定是先控制事态,稳定学生的情绪,避免扩大化,然后再调查事发原因,找到有关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理,而不会是一味地去追求信息的准确和全面。

5.资源的有限性

随着学校的发展,学校在校生人数比以前大大增加,学校的资金、校舍、图书、用地等都严重不足,可控资源明显短缺,很多学校都在超负荷运行。在这种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学校决策的成本和代价就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管理者不会因为一些细节问题而不惜代价的一直讨论下去,在关键时刻,会根据所能掌握的现有资源在最后的期限内做出相关决策,这个决策很可能是权宜的,但却是符合实际的,它可以解决学校的现实问题。

可见,一向被传统观念视为属于非常规的超理性决策在学校实际管理和决策时含有合理的成分。

三、影响超理性决策的相关因素

1.全面的知识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性,决定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学校管理者知识的多少对于形成超理性决策具有基础性作用,它直接影响决策的成败。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不仅要懂得教育和管理学科的理论,还要学习政治、经济、哲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外历史、人文、地理,并对文学、艺术、体育等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只有这样,才能视野开阔,观察敏锐,善于明辨是非,具有远见卓识。否则,对问题的有关知识一无所知或残缺不全,就不可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做出准确的决策。

2.丰富的经验

经验是对事物感性认识的总结,是理论的直接来源。学校管理者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超理性决策具有很强的决定作用。当前学校都在寻求进一步发展的途径,机遇稍纵即逝,关键在于谁能把握住,而这时经验就显得至关重要。管理者要善于总结以往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决策经验。那些从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完全涵盖现代社会复杂性的全部,实际决策中最忌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什么都搞一刀切,决策要有针对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综合能力

管理者越来越处于复杂而多变的决策环境中,学校决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意见整合的过程,看准问题是一个方面,能否采取统一行动是问题的另一方面,这都需要管理者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能针对各种偶发、随机和不确定事件迅速做出反应。学校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战略思考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综合运用,能使学校管理者统观全局、权衡利弊、兼听多谋、通达权变,说服不同意见者,并最终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

4.创新的精神

今后学校间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每所学校能占有并控制的资源将逐渐减少,学校要想处于竞争的优势地位,就必须要有自己的强项和特色。学校管理者要能不被传统思维、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所束缚,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决心,对认定的正确目标要百折不挠地去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者要有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这样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决策环境中抢先一步开辟出新路径。那种等等看、慢慢来、随大流的保守思维永远也不会催生出超理性的决策,也就无法产生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与进步。

5.超凡的胆略

学校管理者在关键时刻要具有超凡的胆略,这是管理者经过长期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品格。胆略不是鲁莽拍板,不是赤膊上阵,不是盲目冒进,而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气魄。超理性决策能否进入执行阶段,执行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怎么解决,由谁来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对学校管理者胆略的考验,管理者要敢于当机立断,果断决策,要敢于承担责任,顶住压力开拓前进。否则,瞻前顾后,优柔寡断,当断不断,势必错过决策的最佳时机而贻误大事,痛失发展的机遇。

四、对超理性决策的评价

超理性决策作为一种非常规的特殊决策,在学校实际决策时经常使用。然而以往人们误把它当做是纯粹的经验决策或是非理性的决策,总是担心自己的决策不够理性和科学。需要说明的是,超理性决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科学的决策。超理性决策的形成有自己固有的心理机制。超理性决策基于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和直觉以及与其相关的直觉思维。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在人的五种官能外,还存在第六种感官及官能――直觉。“直觉是直而瞬间的、未经意识思维和判断而发生的一种正在领会或知道的方式”。直觉是在交感神经控制的内脏器官和脑神经控制的第二信号系统共同运行下实现的,它的形成类似一个“观察―感知―意会”的模式。每个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自己的直觉分析和判断与自己密切相关、确实知道它存在,但却又无法清楚地表达的事物;而且人们常常依靠这种不能明确加以表达的、模糊的“感觉”来做出决定并付诸行动。因此,超理性决策并不是什么神秘莫测的东西,它是人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而直接获得某种知识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通过某种潜意识直接把握认识对象的思维活动。它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头脑中原有的某些知识、经验和能力等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过非逻辑推论而突然沟通时所产生的认识上的飞跃,它不仅是观察的结果,更是人脑在快速综合分析以往经验的感性认识上形成的综合判断。

我们强调超理性决策不是要排除其他行之有效的决策方法,更不是为某个管理者的独断专行找理论依据,笔者只是意在探讨超理性决策合理性的学术价值。事实上,没有什么万能的决策方法让管理者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管理者只有将理性分析的科学与超理性分析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让理性的系统分析提供工具,超理性的分析提供智慧,才能在实际的决策活动中做出令人满意的决策。如果仅仅单凭一相情愿的超理性分析就盲目的决策那也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美]R.M.克朗.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8.

[2]周三多,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21.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93:78.

[4]伍启元.公共政策[M].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459.

第6篇

关键词:组织决策;成本;功效;价值取向

现代管理学不仅给出了综合管理与专业管理模式,而且将管理细化为各种管理方式,诸如目标管理、系统管理、模糊管理以及全面计划管理、全面经济核算、全面人才管理等许多方面。众多的管理均会涉及管理成本、管理功效以及获得价值等问题。行政管理的管理成本、管理功效及价值取向不易衡量,只能进行模糊处理。

一、行政管理的成本投入

行政管理成本属于多元函数,不仅包含组织成本和决策成本,而且存在信息成本以及控制成本等方面。(1)组织成本。可分为组织构建成本和组织运行成本两个方面。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组织必须构建一个组织管理构架,从而构成一种管理系统。例如各级政府组织等。管理组织中各种资源(如人力资源、物资、技术资源等)按照组织构架确定的秩序及规则运行。组织构架的核心是围绕组织内部的成员有目的地按其属性展开。例如,不同层次的行政管理人员的聘任,在聘用过程中需要花费一定的代价(如工资、奖金等)才能实现,包括场所用地,房屋建设以及办公设备、日常管理费用等均需要大量投入。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及最佳的配置方式会促进组织的行政管理绩效,而且相对的组织成本会大大降低。在建立组织构架之后,各级行政管理成员要不断进行各项决策。决策过程一定程度上也是组织内部资源的流动过程及各级行政管理内部协调的过程。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的相互作用,使组织活动的运作成本提高,直接影响组织的管理绩效。因此,降低组织运作成本是行政管理提升管理绩效的关键环节。(2)决策成本。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诸多方面。行政决策具有以下基本内容:第一,决策的目标性。没有目标就失去了决策的意义。第二,决策要付诸实施。决策没有实践环节,则没有价值可言。第三,决策要优化,即以最小成本和代价实现预定目标。第四,决策要有选择。倘若只有一种决策方案,就失去了选择的意义,也就无从优化。具体的组织决策路线。(见图1)此外,决策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决策智能化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结果。计算机技术在决策领域的开发和应用,使大量的决策活动实现了程序化及获得了可操作性,具体表现为电子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从而构成行政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这些技术系统的建立和运行要求投入成本。决策成本的投入可使组织系统功能最大化。(3)控制成本。行政管理的控制成本包括确立控制标准、衡量绩效、偏差分析及纠正偏差等方面的成本投入。确立控制标准,无论定性还是定量,均应满足以下条件:1)适用性。标准在相应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具有普适性,标准的水平高低要适当。2)稳定性。标准一经确定,应能在一定较长的时间内维持其效能。3)明确化。标准的量度应明确,便于理解和执行。4)参与性。应注意鼓励不同层次,特别是下层人员参与标准的讨论和确定。衡量绩效过程按控制论中的反馈原则进行。主要是控制所需计划实施信息的收集和计划实施信息的获取两个方面的成本投入。偏差分析是将既定标准与实施绩效进行比较,只要两者存在一定差异,就成为下一步管理上要解决的问题。偏差主要分为顺差和逆差两种情况。顺差表明计划正确,实施得力,逆差则相反,但也可能会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应具体分析。偏差分析可用逻辑判断,亦可模拟分析与真实情况对比。这一过程要求成本投入,对非正常偏差的管理行为予以纠正,是控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管理功效

(1)组织功效。行政管理的组织功效是管理者必须按组织目标的要求从事管理活动。下级组织要对上级组织负责,各级组织均要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负责,也要对相关的法律、经济和政治环境负责,即对社会负责。行政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满足运行和提高绩效。随着管理环境和组织发展的变化,管理对象已经发展从对人的管理,扩增为对人、财、物、时间、技术、信息和形象等诸多方面的管理,其相应的组织功效也更加复杂多样。(2)决策功效。行政管理决策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最后一步的判断,是管理主体改造客体和控制管理发展目标的意识、意志、能力的综合表现。决策围绕目标展开,需要两个以上的方案,即为将情报信息转变为行动的过程。决策是行政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多元素结合的认识决断系统。在行政管理决策过程中,决策的正确有效与否,首先取决于管理主体的科学思维、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是决策理论和方法的严密性。(3)约束功效。行政管理的约束功效是对某种机会主义倾向的抑制性反应,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目的无非是谋求个人利益和追求非法所得。这种行为属于组织的非同向性行为。为了减少这些行为活动,需要设置一些监督与惩罚机制,亦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改变产生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和建立排除非同向性行为的环境条件。

三、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

(1)社会价值取向。行政管理的价值取向必须满足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各类行政管理无论采取何种模式,都必须对社会的发展安定负有高度的责任。必须遵循以下管理原则:1)以最小的管理投入获取管理功能的最大化,从而获得较大的社会价值。2)以创新性思维提高管理功能,发挥管理组织的作用,从而获得社会价值。3)行政管理必须充分重视科学对管理的渗透作用,现代管理学已吸收了现代科学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模糊论、概率论、网络技术等研究成果,不断应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技成果,从而提高行政管理的社会价值。(2)个人和集团的价值取向。人的各种目的行为归根结底都是体现价值的活动,是发现、创造和追求价值的过程,并作为目的性要求制约着人的全部活动以及活动的性质和活动方向,使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一种真正的价值关系。因此,行政管理必须充分考量人的价值及作用。在行政管理中,组织价值观必须满足社会价值最大化,如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个人价值和集团价值取向应在满足社会价值的前提下而获得满足,刻意追求个人价值和集团价值将违背行政管理的社会性原则,从而会受到法律及行政纪律的制约。

参考文献:

[1]史濮.管理学哲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06:518.

[2]彭新武等.管理哲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55.

第7篇

关键词:决策机制 现代化 必要性

所谓决策机制是指决策过程中各项职能、特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决策过程是组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只有它的各项职能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决策目标。相对于传统的决策方式,科学决策就是要求领导者在科学的决策思想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规律,遵循科学决策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正确决策。

一、决策思维必须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深化了人们的实践活动,领导决策的复杂性也随之提高。决策者必须具备现代思维品质,必须从经验型向智能型转化,决策组织也必须转化为知识型组织。近代以来,人们发现管理决策工作有其客观规律性。人们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经验,探索到这些规律性,就按照它的要求建立一定的理论、原则、形式、方法和制度。泰勒写道:“只有通过对应用的一切办法和工具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并结合准确、精密的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才能发现和发展决策的最佳办法和最佳工具。这就意味着通过机械工艺逐步以科学替代单凭经验的办法。”[1]决策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然而,“理性只是一种行为方式。它适合实现指定目标,而且在给定条件和约束的限度内”。[2]所以,人们一致认为,决策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这只能说明,决策问题本身是复杂的,影响决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思维方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作为决策者必须使决策方案达到决策目标,符合价值准则,这是决策的准绳。否则,准则失当,决策就可能南辕北辙。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3]这说明了决策的最高检验标准是绩效,而确定价值准则的科学方法是环境分析。决策者需要充分掌握各种背景材料,包括问题的来龙去脉、国内外历史上同类问题的情况及现状等等。只有如此,才会使决策者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从而具有特定的客观评价标准,以达到正确决策的目的。

其次,决策者要全面的看问题。《孙子兵法》曾说: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也有人戏谑地说:决策者应该学会“弹钢琴”。这些其实都是在强调,决策者要有战略观念或者战略眼光。决策的战略观念要求决策者能对全局的、根本性的、长远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思维,也就是在高层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抓住真正的关键问题是不可能作出战略决策的。决策者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局部与全局有着十分复杂的交叉效应。对局部有利的事情并不总是有利于全局的,有时会破坏全局利益;反之,对全局不利的事终究会波及局部的利益。决策的方案应当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否则必然破坏系统的整体效应。

再次,前瞻性思维是决策效率的保障。各种经验表明,置身于加速变革的时代,如果我们能够敏捷地作出反映,管理决策就可以避免和消除意外的不利因素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机遇,获得成功。它要求决策者着眼未来,及时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创造性地寻找超常规应变的策略和谋划。“思维的前瞻性与创新性是密不可分的孪生兄弟,它能够促进各种知识创新与制度创新,也将进一步推动管理决策工作的不断创新”。[4]决策者在拟定、选择方案时,优化决策的关键是创新,这就要不依赖于自己或他人以往的成功经验,不去机械地模仿社会上一般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要不断地否定自己,从而使决策者敢于冲破习惯势力和环境压力的束缚,在决策时作出创新的选择。

二、决策程序必须现代化

在越来越复杂的现代管理过程中,单个管理者已经很难作出科学的决策了。问题的识别和解决都涉及许多立场观点各异的人,因此,管理组织的整体、系统的决策更是不可能由单个或某些管理者作出,而必须开发出一种有效的组织机制,让各方面的力量都参与到组织管理主体的系统决策中来。而且,决策者进行决策时,还要能够考虑到决策方案的执行问题。一个最好的决策方案如果离开了执行人或执行人不得力或执行人故意抵制、歪曲,都会夭折。这就使得决策过程中要吸收执行者参与,只有决策者和执行者充分交换意见并取得相互信任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最终确定一项好的决策。[5]任何一项重大决策的产生也必然会涉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只有将决策方案置于不同意见之间进行讨论,才能激发人的想象力,找到最适合的方案。

科学决策一定是民主决策,决策者要充分发扬民主作风,调动决策参与者、决策执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参与决策活动,并善于集中和依靠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进行决策。他们和决策者应该相互合作、相互协调、群策群力。只有切实保障决策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地位权利,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以及责任感。决策者个人的才智、能力往往是有限的,要避免决策个人化,就要尽可能地依靠集体进行决策,必要时要注意发挥“外脑”(德尔菲技术)的作用,即邀请本系统以外的有关方面协助决策。因为没有利益相关性,“外脑”的参考方案往往会更具客观性。[6]

三、决策方法必须现代化

决策者如果没有掌握管理理论的知识,就只能凭运气、靠过去的经验来进行决策,其成功率肯定不高。一旦掌握了科学的管理理论,又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管理理论,就很可能对管理问题设想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收到较好的效果。[7]决策机制是决策的载体。现代决策机制是一个由信息系统、咨询系统、决策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各个系统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随着决策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按照现代决策机制内在的有机联系和运行规律对现行的决策机制加以改革,逐步完善了决策机制,建立起一整套严格的决策制度和决策程序。它包括决策的支持系统、评价系统、监督系统和反馈系统等等,各个系统和谐配套、职责分明、配置合理、环环相依、彼此关联,形成了精干、高效的决策体系。在决策的每个环节,高科技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高科技促进了政策决策方法的改进。决策的全过程,是由不同的步骤构成的,每个步骤要解决许多具体问题,每个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都有多种方法。高科技的出现,使决策的方法焕然一新。科学决策有多种模式与方法,其中主要的有科学预测的演绎模式、溯因模式、并案归纳溯因模式和类比模式。决策过程是决策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感受到客观世界中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进而发现一些问题,然后通过识别问题,确定决策标准,拟定和分析决策方案并准备实施。从思维的角度看,决策是一个信息输入、信息加工和信息输出的过程。

在计算机广泛应用之前,人们习惯于用定性方法解决决策问题,也常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并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决策方法。这一方面是因为从数学上发现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手段,如线性规划、对策论、概率统计等,另一方面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保障。“应用统计学中的方差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都是定量分析方法,它们在数据分析和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决策者提供了重要的支持”。[8]只有当人们面对信息不完全的决策问题时,当决策问题与人们的主观意愿关系密切时,当决策问题十分复杂,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工具难以胜任时,人们才会选择不确定的定性分析方法。这就对我们的决策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决策更依赖于决策工具(计算机软件)。由于建立在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或比较确定的,常用的方法是线性规则、非线性规则、动态规则等,这些方法都属于演绎模式的决策方法。

以往,我们的决策是只注重解决某一问题的决策,这对整个系统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就要改进为旨在系统地解决一系列问题的决策,其特点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综合。应用比较广泛的系统决策方法,包括系统动力学决策方法、灰色系统决策法等。而且,还要把结构简单的事物进行简单决策的方法,改进为对结构复杂的事物进行运筹决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急速发展,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出各种复杂的决策课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运筹学的决策方法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和完善。目前主要包括动态规划、更新论、搜索论、统筹法、优选法、投入产出法、蒙特卡罗法、价值工程、决策树等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运筹学决策方法体系。

另外,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分析决策对象时所面临的大多是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为了对这类复杂的系统进行科学决策,在高科技的推动和影响下,一种崭新的、简洁的、实用的层次分析决策方法被纳入领导决策领域。它运用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层次总排序一致性检验等来进行领导决策。

总之,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使我们的领导决策走上科学化、现代化之路。党在十七大上提出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的现实目标,为领导决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领导决策必须要走上科学化之路。决策者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培养科学的精神和健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具备合乎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的科学决策方法,根除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模式,构建市场经济的思维结构。

参考文献:

[1]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 New York: Harper-Row Publishing House,1911.

[2] Herbert A. Simon. Models of Bounded Rationality.Vol.2.Cambridge,Massachusetts: MIT Press,1982.

[3] Peter F. Drucker.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New York:Harper,1954.

[4] 陈绍芳.问题与决策思维的现代化.中国科技论坛,2002年(3),第27页.

[5] 钱明霞等编.管理心理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页.

[6] 宋桂祝.领导干部要注重科学决策.党政干部学刊,2006年第12期第42页.

第8篇

关键词:管理学;学科属性;范式纷争

一、管理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管理思想的出现是管理实践的产物。管理作为一种职能是奴隶制兴起的直接产物( 肯尼迪·克洛克, 2002) 。较高一级的管理产生于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 小詹姆斯·H·唐纳利, 1982) 。古罗马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利用等级原理和委任、授权办法, 把罗马城扩展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组织效率很高的罗马帝国( 罗珉, 2003) 。人类管理思想的演进标志着人类从最初的求得生存而产生的自觉意识经过历史的锤炼—— 成功和失败考验的螺旋式上升, 最终成为人类社会前行的灯塔。人类管理思想的提炼大致经历六个过程: 管理者的需要、思想价值、时间性、提高和展现(AddrejA .huczynski, 1996) 。

把管理思想升华为一门科学, 以此构建管理学学科大厦, 是由发端于19 世纪末现代工厂制度下的“泰罗科学主义”完成的。不同于经济学, 管理学从一诞生就陷入到“管理理论的丛林”( 哈罗德·孔茨, 1961) : 人们对管理的职能、原理、方法甚至管理的定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解释。管理学尽管较经济学年轻, 在其发展的一百多年里,管理学的发展与创新速度远远超出了其他社会学科。从科学管理的确立到人际关系学派发展, 从“管理理论的丛林”到“管理理论丛林的再探”, 从新人际关系学派的兴盛到新泰罗主义的回归, 管理理论丝毫没有走向统一的迹象。早期哈罗德·孔茨把管理学理论概括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及数量学派等六大学派。海因茨·韦里克( 1993) 继续对管理理论丛林进行分类, 随着“丛林”生态结构的变化, 形成了11 个有代表性的学派。Huczynski( 1996) 按照市场接受度、争论性、独特性、作者声望把管理学派分为马克思·韦伯为代表官位主义学派, 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 以法约尔、巴纳德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派, 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本尼斯、沙因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 以德鲁克、彼特斯为代表的大师理论学派。

二、管理学的学科属性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具备三个根本要素, 即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概念( 范畴) 体系。研究对象是该学科的根本出发点, 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对象的方式与方法的学问, 它是科学发展最活跃的因素。人们用特定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特定的研究对象, 便逐步形成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 并借助词语以概念、范畴的形式加以表述。当用来进行理论思维的概念、范畴积累起来, 形成认识或解释对象的理论体系之后, 便标志着这一门科学走向了成熟。而管理理论的分歧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管理”至少存在三个不同的理解。管理科学主义认为管理就是组织在即定资源约束下如何通过优化配置以实现的目标。人际关系学派认为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 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管理过程学派的视角, 认为管理就是从计划到控制的循环过程, 即管理人员在管理活动中执行着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若干活动。系统学派认为, 管理是将多变的客观环境( 宏观、中观、微观) 视为一个复杂系统, 为有效地实现系统目标( 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或提高效率或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等) 而激活人的智力, 优化配置系统中各种资源,并改变资源产出的一系列决策、措施、办法。概括起来, 上述认识最根本的分歧点在于管理学的人本主义主张和科学主义主张。也有人认为二者各有侧重分别形成管理学学科和管理科学学科。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鸿沟”, 但也不是截然分离的, 二者的关系就像并行的两个车轮, 在管理学科的发展中, 二者永远无法交融, 但也永远无法分离。弥合二者的鸿沟的努力一直在进行。这里以席酉民的和谐管理理论为代表。和谐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现实基础在于“理”, 形式在“管”,“管”必须从“理”来实现。席酉民提出, 管理必须遵循两个原则, 用优化思路解决客观科学的一面, 用不确定的思路解决主观情感的一面, 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互动作用, 实现整体的一致性。转贴于

另一方面, 人们对管理的对象或内容也还存在不同意见。管理学很多概念无论内涵外延均不相同, 分类方式合标准也不相同。从营运职能看, 尽管营运职能的决策过程都包含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过程, 但是它们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正如学者芮明杰批评的那样, 把管理限定为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是错误的, 管理的核心在于对现实资源的有效整合,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是有效资源整合的手段和方法, 他们本身并不是管理。为了调和矛盾, 学者们把上述对象称为广义的管理学研究对象, 把管理科学的内容也囊括进去了。狭义的研究对象则限定为管理的过程或职能: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英国科学哲学家卡尔·R·波普尔指出, 科学方法是由科学目标决定的, 研究方法和手段只相对于具体目的才有意义。克莱默( 1975) 认为, 管理思想来自于归纳和演绎推理, 它是一个应用于相当广泛的情境的系统化的知识。不少管理实践都是建立在传统方法和理论基础上的, 而这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泰罗的思想上。

三、管理学的范式纷争

范式( Paradigm) 理论最初是由库恩( 1968) 提出的, 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范式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同的基本理论、观念和方法; 共同的信念; 某种自然观( 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范式的基本原则可以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次表现出来,分别回答的是事物存在的真实性问题、知者与被知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问题。当一门学科的知识处在一个范式的指导下时,这门学科就处在“常态科学”(Normalscience) 时期。在范式的指导下, 科学家们不断研究、解决问题, 积累知识。但随着研究的进步, 必然会出现常态科学的范式所不能解释的“异例”(Anomaly) 。当异例多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导致知识危机(Crisis) 。后者将迫使科学家们去寻求另外更有说服力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 新的定律、概念、假设、价值、技术和解决问题的范例出现, 科学就发生了一场革命(Revelution) , 科学研究的新范式形成了。

把管理学理论范式分为追求使管理更有效率的科学主义范式和追求使管理更加人性的人本主义范式, 这种分类方法的突出意义是强调管理学理论范式追求的目标。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者泰罗信奉的哲学, 就是“科学理性主义”或“工具理性主义”。他第一个把科学方法运用于管理当中。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是人的理性的主要表现。它强调通过劳资协调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以最小的付出使劳资双方得到最大的利益。行为主义学派通过霍桑试验对古典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突破, 第一次把管理研究的重点从“经济人”的基本假设和从物的因素上转向“社会人”的基本假设和人的因素上。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Human Relations Theory) 通过对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 的揭示, 对古典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范式维度作了四个方向的拓展( 罗珉, 2001) : 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 人是社会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Relations) 是影响生产效率的首要因素; 组织是人们希望实现自导、自治、自我负责和自我实现的场所; 群体(Group) 总是通过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其蕴涵的理论假设是, 组织善待员工, 员工会改进工作态度, 并不断增加满意度和承诺感, 这种态度会影响行为, 反过来促进组织绩效的改善。如果按照库恩的范式革命学说, 在两个范式之间, 存在四个阶段:范式Ⅰ常态科学异例危机革命范式Ⅱ。这里的常态科学是指在范式I 指引下积累的知识; 异例是指范式I 不能解释的新现象; 危机是指范式I 从根本上受到怀疑; 革命是指范式I 全面崩溃。人本主义取代科学主义如果是一场革命的化, 那么将是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在无法调和劳资纠纷时, 泰罗主义学说出现了异例, 但是说泰罗主义出现了危机, 是不符合管理思想史实。Huczynski 指出, 人际关系学派从未偏离过泰罗主义的思想范畴。正如梅奥( 1924,1925) 在对霍桑研究报告的解释中看出: 工厂内友好宽松的管理氛围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尽管这种因果关系可能逆转( 生产的高效率会使管理气氛宽松) , 管理者仍然能够看到他期待的东西。人际学派的动机思想强调管理刺激和控制、非正式群体的社会作用力、社会满意度和产量定额等因素的重要性。梅奥给管理者提供了一个通过咨询和领导技术重建人与社会平衡的新模式。事实上, 人际关系学派倡导加强了管理者的中心地位。而管理者的中心主义恰恰是肯尼迪·克洛克认为导致管理终结(ManagementEnding) 的元凶。因此, 割裂不同学派的历史联系性是错误的。正如罗珉( 2005) 所指出的那样: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从管理学诞生开始, 一直主导着管理学的发展。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 都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 总结

总而言之,管理思想家们所选择的众多路径、取向或“范式”, 是可以兼容、互济的。不同的学术观点、学术流派相互间应当宽容、共处。对因理论和方法不同而出现的“分歧”,不必急于达成“一律”。管理学研究不断涌现新的“范式”和多种“范式”并存, 管理学界出现不同的流派或“学派”, 是管理学走出“丛林”的征兆, 也是有利于管理理论研究繁盛的好事。

参考文献

1.肯尼迪·克洛克,琼·戈德史密斯著.王宏伟译.管理的终结.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第9篇

管理实践教学的作用与机理

管理实践教学过程是管理理论密切联系管理实际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企业和社会实践等,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管理业务实际操作训练为主,以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称。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由教师和学生主动参与,为传授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而开展的一切实践教学活动,它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强化和拓展。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是系统、科学和长期的综合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过程,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产性、研究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实际操作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最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管理业务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教学过程。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研究,是根据管理学科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能力构成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创建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搭建管理实践教学平台,创新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形成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逐步完善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学生管理理念、管理实务和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只有基于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特点来探讨管理学科实践教学方法,并且通过课程实验、生产实习、工科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情景模拟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等实践教学过程,才能创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创新管理实践的教学方法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就必须加强以下研究:①创建符合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管理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考评体系,优化管理学科实践教学课程结构;②提出并创建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和实施细则,使之成为指导高等学校管理学科实践性教学过程的科学方法;③建立管理学科各门实践教学课程的实践技能培养标准和成绩考核规范,为评价学生管理技能、管理技术和管理能力提供管理规范和考核标准;④创新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管理技能实训法、研究性学习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管理实务仿真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促进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展和实施;⑤创建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教学平台、管理技能实训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项目驱动教学平台和管理实务仿真平台,完成管理实践教学过程。

管理实践教学的构成要素

(一)管理实践教学的内容从管理实践教学功能角度,管理学科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实践(具体分为课程作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实习、模拟实践、社会调查等)、专业实践(具体分为毕业实习、专业调查、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综合创新实践(具体分为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管理技能实训、管理实务仿真等)三个模块。管理学科课程实践的主要功能则是强化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教学,它是通过模仿性学习和演练,如管理情景演示、验证性动手操作、现场参与和操作等情境化与过程化的教学过程来显现管理实践的外部环境因素,以便使学生加深对管理学科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更好地进行综合应用,目的是培养与管理学科相关知识紧密相关的管理技能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管理学科专业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强化管理专业知识与综合管理能力教学,它是通过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集成性学习和训练,如企业经营管理咨询、管理实务运作、管理方案制定等专题化和综合化的教学过程来显现企业内外部管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广泛性,以便使学生对管理知识、管理技能和管理实务的综合应用得到训练和强化,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将管理知识与管理技术应用于企业经营的管理过程和决策过程;管理学科综合创新实践的主要功能是强化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创新的教学过程,它是通过管理知识综合与管理理念创新的应用性学习和事件,如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管理项目分析、管理技术创新等方法创新或者应用创新的教学过程来显现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前瞻性和创新性,以便使学生对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的集成创新得到训练和提升,目的是培养学生管理创新能力和战略决策能力。(二)管理实践教学的形式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形式包括平时作业和课程实践。管理学科平时作业的主要功能是管理学科知识内化,获得管理知识的有效途径就是模仿性学习,通常为管理学科知识的简单应用,课程作业的目的是巩固管理学科知识,一般是在每个章节讲授内容之后进行;课程实践可以根据管理类课程教学具体情况来设计其内涵和数量,一般课程实践设在课程结束的期末进行;专业实践属于集中性管理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一般在大三初期集中进行。管理实践教学方式分为集中性实践学习、分组协作实践学习、个体化实践学习、多样化实践学习四种不同形式。集中性实践学习是高等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其优点是易于同学间可以相互观摩和借鉴,整体效果较好;个体化实践学习则比较重视学生的自身差异和主观能动性,管理实践教学活动呈现着分散性、个体性和差异性;分组协作实践学习既是集中性实践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也是个体化实践学习的重要补充形式,它既可为集中性实践学习引入个体化实践学习的自身差异和主观能动性,又可为个体化实践学习引入学生间交往因素,可兼有两种实践教学的优点。多样化实践学习是对集中性实践学习、分组协作实践学习、个体化实践学习的综合应用,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加以区别具体教学环境所选择处理的综合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方法分为示范实践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创意实践教学法、研究性实践教学法、项目驱动实践教学法等形式,在管理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组合、协调发展和综合应用。(三)管理实践教学的环境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环境包括课堂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实践环境和企业实践环境三种。课堂实践教学环境的特点是易于组织教学过程,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密切接触和信息交流,进而具有暂时封闭性和内部循环性的特征,比较适合于课程作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模拟演练等实践过程;实验室实践环境是通过运用计算机硬件和相关软件系统进行管理实务模拟训练,它使课堂实践教学环境得到时空方面的自由延伸,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得到充分发挥。实验室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通过参加单项或者综合实验而获取感性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管理能力的有效实践教学模式;企业实践环境是以企业为实践基地来完成采购、生产、销售、品保、财务管理、管理流程优化等工作过程的观摩、学习、体验和操作,它可以使学生积累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为将来的管理实务操作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创建管理实践教学环境,不仅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处理企业实际管理问题的综合能力,并且通过管理实践过程中的人际交往和团结协作可以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外部信息和企业实际,自觉地参与企业管理过程而培养和提升学生与综合素质,实现从理论知识—方案研究—实践应用—经验总结的最有实效和最为重要的一种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管理实践教学的组织与运用

(一)管理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应用既是管理学科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为此,管理实践教学过程将包括以下工作内容:①将各项管理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评方法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进行总体设计和研究,彻底改变以前注重管理理论教学而轻视管理实践教学,以及管理实践教学目标不够明晰、管理实践教学方法比较简单的不足,建立以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技能精湛、管理能力全面的管理实践教学目标和考评体系;②确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结构及基本要求,制定每个学期管理实践教学任务、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模式和实施步骤,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来强化课堂实践教学,运用专业实习、课程实验、管理实训和社会实践来强化管理实务实践教学,运用研究性学习法和项目驱动教学法来强化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利用实习基地和管理实务仿真教学法来强化管理应用能力实践教学;③根据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构成,创建综合性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过程,构思和创建案例分析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管理技能实训法、研究性学习法、项目驱动教学法和管理实务仿真教学法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教学平台和实施细则,编写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管理实训和管理实务仿真等实践教学教程与课件;④构思和创建与应用型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考评体系,规范管理实践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及其实施细则;⑤根据管理实践各个教学环节特点,创新和构建案例分析和情景模拟教学平台、管理技能实训平台、研究性学习平台、项目驱动教学平台和管理实务仿真平台。(二)管理实践教学的运用1.从实践能力需求出发,精选和编写管理实践案例脚本。管理实践教学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管理实践案例脚本,管理实践案例脚本的精选和编写应该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能揭示和反映管理实践能力所需要的管理理念、管理技能和管理方法。管理实践案例脚本不仅要包含管理思想、管理理论和管理思维,而且要强化管理实践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构成管理实践知识的结构体系,这是精选和编写管理实践案例脚本的基础。同时,精选和编写管理实践案例脚本既要有与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密切相关的成功案例素材,也要有经营管理失误甚至失败的典型案例素材,使学生寓教哲理于管理实践之中。2.管理实践情景描述与案例脚本介绍。管理实践情景的描述,是将管理实践过程编写成案例脚本,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完整的管理实践过程,从企业经营管理情景的文字叙述,到企业管理过程中相关的数据资料,使学生在阅读案例脚本之后对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有清楚而具体的认识。为了加强对企业管理实践情景的全面认识,还应该辅以幻灯、录像片等视听资料。而对于综合性管理实践案例脚本,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阅读,通过充分阅读学习管理实践案例的脚本,抓住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提炼管理理论,分析管理实践案例脚本。在学生阅读管理实践案例脚本之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找出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和措施,进而总结归纳出管理实践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在分析管理实践案例脚本过程中,教师依据案例脚本的内容特点,应该精心设计企业经营过程中隐含的待解决问题,使师生双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能够由浅入深逐层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来设计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问题的决策方案。此分析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管理实践的基本理论和工作方法,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关系。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过程给予恰当的评价,以保证此次管理实践能够沿着预定的目标进行,逐步实现管理实践的教学目的。4.应用管理理论,审视和总结管理实践过程。该教学环节是让学生通过本次管理实践进行理论升华,使学生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和分析管理实践过程,特别是在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及其案例脚本过程中,提出和实施决策方案的成功之处,或者所提方案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在重新改变企业经营管理的状况下,探讨管理实践可能出现的另外其他结果。由此,使学生得到从理论到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再用实践验证理论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管理理论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通过管理实践情景模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管理理论、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条件,让学生提炼和总结出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理念,进一步调动其思维活动,增强管理理论的应用能力。5.总结归纳,形成管理实践体系。管理案例和情景模拟教学起始于管理实践,每一项管理实践过程所验证或者得出的管理理论可能仅限于某一方面。因此,在每次管理实践教学之后,教师必须归纳总结和启发引导,将不同的管理实践教学内容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管理实践体系,使学生建立完整的管理实务内容和管理能力框架。管理学科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以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培养为导向,以提升学生管理实务操作能力为主线来设计管理学科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过程,通过创建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低到高的层次,循序渐进地探讨和应用实践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方法,进而将管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内容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科目、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管理实践的教学中掌握必备的、完整的、系统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最终,能够成为胜任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实际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作者:尹子民 张丹 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篇

[论文摘要]职场化模式是“仿真”职场活动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仿真”教学平台将教学活动与职场活动联系起来,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文章基于培养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视角,对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的职场化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职场化模式是“仿真”职场活动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仿真”教学平台将教学活动与职场活动联系起来,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管理学是管理类专业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基础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就成为管理学课程教改的主导方向。2009年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以“独立学院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新世纪教改项目为契机,以浙江省独立学院重点专业——工商管理为依托,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了多项改革,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积极探索职场化实践教学模式。

一、选编职场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定位,学院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构建了“以实验教学体系为主导,突出对学生职场化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应用能力为主线,在管理学实验目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评价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不仅重新编写了管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还增设了“基础性实验”和“实训项目实验”两门课程。教改后,管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得到很大程度的改进与优化,教学手段更加灵活、多样,教学质量明显提高,从而巩固了管理学课程中实验课程的地位,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

二、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职场化模式的内容

1.教学目标职场化。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评估的标准,对整个教学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职场化实验教学模式要达到以下目标,即培养职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职场中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管理学在职场中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在职场中的责任心、团队精神等职场素质。

2.教学内容职场化。教学内容职场化就是将教学内容与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活动、日常学习生活、社会实践联系起来,由企业管理实务专家、岗位技术能手、学院教学部门、社会培训机构、已就业的学生、专业教师代表所组成的课改小组共同组织和更新教学内容,从而避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脱离实践,机械、教条地讲授教材内容的弊端,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

3.教学手段职场化。目前,管理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过于倚重实验教学软件的现象,影响了思维空间的拓展与创造活力的发挥。为此,需要树立借助而不依赖的教学思想,对教学手段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职场化改革:首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仿真训练,有效模拟企业的管理活动,将企业与实验室有效连接,让学生真实体验并参与其中。其次,利用实习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实验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推进科研成果向实验教学转化。再次,利用网络技术,将实验室开放空间延伸到互联网上,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充分应用。最后,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所具备的声像一体、灵活多样的特质,拉近课堂与职场的距离,真实反映企业管理岗位的工作内容和现状,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方式职场化。教学方式职场化需要强调“知”和“行”的统一,“情境”和“发现”的有机结合,以及学生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管理式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认知过程与职业行动过程相契合,使学生的个体行动、学习过程与外界需求相适应。为此,需要灵活应用以下几种教学方式:

第一,管理情景模拟教学。所谓“管理情景模拟教学”,就是要求围绕有待探讨的某一管理课题,从管理实践、案例和相关资料中收集相应素材,编写成情景模拟实验指导或称“剧本”,将管理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实验室,让学生扮演其中的各种管理角色,身临其境,从中学习和运用管理知识及操作艺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管理素质这一实质性目标。

第二,管理游戏教学。管理游戏法在管理教学实践中,需要对事先准备的游戏进行设计、评判,事后结合讲授知识点进行总结。管理游戏法的运用因游戏的设计使学生在决策过程中会面临更多切合实际的管理矛盾,决策成功或失败的可能性都同时存在,需要参与者积极地参与训练,运用有关的管理理论与原则、决策力与判断力对游戏中所设置的种种遭遇进行分析研究,采取必要的有效办法去解决问题,使其在游戏中获胜。

第三,项目教学。以学生寻找适当的项目为载体,通过组建公司、确定公司架构、分析项目的经营环境、尝试经营业务和完成各项岗位工作任务等来提升团队及其领导者的职业和创业能力,在真实商业环境下实践和完善商业计划书,从而增强其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创业与就业竞争力。

第四,头脑风暴法。学生在职场将面对纷繁复杂的管理环境,创造性、灵活性、主动性思维就显得非常重要。头脑风暴法是教师引导学生就工作中可能面对的某一问题自由发表意见,教师不对其正确性进行任何评价的参与式研讨方法。这种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思想和观点,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第五,互动式教学。根据《实验大纲》中的“研讨点”,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充分讨论,形成简明扼要的观点,然后推举学生代表上讲台进行阐述。自由讨论时应遵循以下基本规则:不允许使用批评性的评语;欢迎海阔天空式的自由讨论;寻求不同观点的结合与深化。交流过程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除非小组成员提出疑问,只讲结论,不作解释;对他人的观点不作批判,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求创新,不求完善和系统。

第六,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理智投入,通过亲身体验去感知、理解、领悟、验证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做到观念、判断、技能的自主形成、主动掌握,从而形成具有团队协作、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教学模式。

三、提高管理学课程实验教学中职场化模式有效性的途径

1.转变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职场化模式实际上是追求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即实现对人的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个人都能够形成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在实践中提高个人的判断能力。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合作,主动探索构建新的知识。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报刊、书籍、网络、广播、电视、光碟等则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知识空间;教师角色也发生了转变,由传统的传授者、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咨询师、教练员,其主要职责是设计任务、激发兴趣,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帮助、评价和检测,从而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职场化教学模式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和意愿,鼓励学生的首创意识,重视课堂上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友爱、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

2.营造职场化实验环境。营造职场化的实验环境,能将企业环境的真实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实验环境中体会到知识应用的乐趣。

第一,将实验教学常规要求设计成职场化教学。企业对员工的常规要求与实验教学常规要求有相似性,在制定实验教学常规时,应尽量保持与现代企业的要求相吻合。比如要求学生上课着工装,带工牌,举止规范,谈吐文明,严格进行日常纪律检查,对于迟到、旷课的学生,及时进行沟通,纠正不良习惯;并要求学生上课将手机调整至静音或振动状态。制定奖罚措施,并纳入考核成绩评价体系。通过长期训练,使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精神面貌,使学生预先适应工作状态,为将来从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创设职业情景, 多方位设计职场化教学。在管理学实验教学中创设职业情景,可以从职业环境、职业要求、职业特点等方面来营造职场情景,采用多种教学内容、手段、方法和形式来搭建仿真平台,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在就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如在班级管理中采用“职业人管理职业人”的方法,将原有的“组长”“活动委员”“学习委员”“班委会”等职位更改为“经理”“行政总监”“学术总监”“董事会”等,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具备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对班级实行分组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落实到个人,同时由董事会审核,形成执行、审核的责任机制,让学生能感受到企业中的层级管理模式;对班委进行定期的培训,评选出“合格”“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几项,对于“不合格”与“潜在不合格”者在分析后,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解决,让学生感受到企业竞争机制的严肃性。

第三,利用有效设计的实验室来感受职场氛围。实验室设计要集理论之大成、融实战之精华,人机互动、知行一体,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模式情景化,使企业管理各个工作岗位的职场工作情景与实验情景的实现零距离对接。如运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即利用高性能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及各类先进的传感器集成,建立相应的虚拟模型,生成实时的、逼真的、具有三维信息的人工虚拟环境,使实验学生身临其境,如同在真实世界中一样与该环境进行实时操纵和相互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3.培养职场意识,增强职场综合素质。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往往被如下的烦恼所困扰:由于不善于完成任务,导致整天因加班而苦恼不堪;由于不善于与上级沟通,导致做了很多工作,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由于不善于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由于不善于推销,使空有知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等等。归结起来,这都属于职场素质和能力的问题。因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注重从职业生涯规划、职场素质、职场环境、职场道德、职场沟通、职场心态、时间管理、职场能力、职场形象、职场策划等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增强职场综合素质,以提高学生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就业竞争力以及后续职业的发展潜能。

[参考文献]

[1]邢献红.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立体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2]袁凯锋.大学生的结构化能力与职场素质分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6(10).

第11篇

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是管理会计发展的两个主要因素。安东尼(Anthony)对管理会计发展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衡量任何管理会计思想的尺度是管理者对这一思想的。管理会计是对优秀管理实践的吸收、提炼、改进与传播。

一、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

19世纪初的革命导致了工厂制度的出现,并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生产过程。为了适应企业价格决策和业绩评价的需要,产生了作为管理会计萌芽的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形成的源流正是来自于成本控制思想及其相关理论的产生,以及早期成本控制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开始由成本计量、记录方面转向成本控制方面的时候,管理会计创立便处于萌芽阶段。

20世纪初期,美国人在其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与环境的影响之下,率先在成本控制方面寻找到拓宽会计参与公司管理的通道。紧接着,通过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发达国家中的会计师与工程师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世纪会计的发展中出现一个新的突破一管理会计产生,一门在20世纪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发展的新兴分支学科管理会计建立起来了。

之后,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大大丰富了会计科学中专门用于内部管理部分的理论和方法,使得管理会计的逐步丰富、完善起来。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执行性会计阶段和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前者是以经营决策方案经济效益的评价为核心;后者是以责任会计为其核心,着重于对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与控制。

二、执行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

在西方,这一阶段是以泰罗的科学管说为基础形成的会计信息系统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继发表的“计件工资”及“车间管理”著作之后,泰罗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一书,开创了企业管理上的一个新纪元。书中对标准化管理制度的确定,为“标准成本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及理论基础。随后,“标准成本控制”与“预算控制”制度、理论及其“差异分析”方法的产生,便为管理会计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从1885年美国军械师亨利。梅特卡夫的《制造成本》、1887年英国电气工程师埃米尔。加克与会计师M.费尔斯合著的《工厂账目》,到1911年E.韦伯纳的《工厂成本》这些书主要讲的还是产品成本,但其中已开始涉及到一些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些书在一定程度上已由单纯的讲成本核算向兼顾论及成本管理问题过渡。1880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成立,它的成员诸如泰罗、埃默森等工程师开始超出工艺技术范围产品成本问题。尤其是在1886年工程师H.R.汤在协会的年会上发表题为《作为经济学家的工程师》的论文之后,工程师便更加注重从解决产品成本问题着手研究公司经济效果问题,正是围绕着这方面的问题而展开的深入研究,促使美国的科学管理运动处于酝酿之中。

科学管理运动为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契机,泰罗(Frederick Taylor)等工程师以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为目的,进行了工作分析和时间、动作研究,建立起特定单位产出所需的人工和材料的科学标准,开创了将间接制造费分配给产品成本的实务,并形成了费用预算、标准成本法和差异分析为主的,具有科学管理特性的会计管理技术方法。泰罗科学管理学说的核心是要求企业把生产经营中一切可以避免的损失和浪费尽可能缩减到最低限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它在管理上要求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当时在会计上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制定“标准成本”,严格的执行“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来体现,这是会计为配合泰罗制的广泛实施,在计算和监督方面所取得的重大进展。特别是它把严密的事先计算引进到会计体系中来,实行事先计算、事中控制与事后分析相结合,可以看作是管理会计乃至整个会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7契机,也为会计直接服务于企业管理开创了一条新路。

三、决策性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50年代后)

战后时期的资本主义现代科技突飞猛进,使得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资本主义企业也进一步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经营日趋复杂,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更加激烈。这些新的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管理相应提出了新的要来。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着眼于对生产进程进行科学管理,把重点放在对生产过程的个别环节、个别方面的高度标准化,为尽可能提高生产和效率提供条件,但对企业管理的全局、企业与外部的关系则很少考虑。而且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不把人当作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的人,而是把人当作机器的努力(附属品),强调管得严,才能提高效率。这使得泰罗的科学管理学说无法适应战后资本主义新的条件与环境。

以泰罗制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标准成本系统,虽可视为管理会计的一个起点,并成为至今流行的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是以服务于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经济效果为核心的,这与真正严格意义上的现代管理会计仍有区分,现代管理会计是一种全局性的、以服务于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会计,即以“决策会计”和“执行会计”为主体,并把决策会计放在首位的决策性管理会计。

管理的形成和,对决策性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在上起着奠基和指导的作用,其中,赫伯特。西蒙(Herbert A.Simon)的管理决策理论对决策性管理会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蒙在管方面所的主要是生产者的行为,特别是当代公司中的组织基础和心理依据。西蒙的公司行为理论对微观学中简单追求利润最大化假设的经济人模型提出挑战,强调7大公司中复杂的内部结构,其目标和子目标的多重性,提出了理性人——具有“有限理性”的人——即基于“令人满意”而不是“最优”方案决策模型。他借助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决策过程进行了科学的,概括出了他的决策过程理论。在西蒙提出的决策模型中,其目标函数以效用函数取代价值函数,可以适应目标多样化的要求,非物质因素(精神因素)也可用“效用”的形式表现;在决策上,以满意性准则取代原来奉行的最优化准则,即中的各级决策人,从“主观的理性”出发,在决策中寻求的是他们自己认为“满意的解”,而不是从“客观的理性”出发所要来的“最优解”。把决策人看作是“寻求满意的人”,而不是寻求“最优的人”,在决策中会更加符合或接近客观实践。管理会计由此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提高,决策目标从单一向多样化转变,决策方法从最优准则向满意性准则转变。企业管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成不同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从总体上来说目标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必须把企业管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只有整体的目标才是系统的最高目标,只有整体最佳才是最优的管理对策。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上述要求,树立整体观念,从整体上去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管理活动。整体观念的树立,有利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协调运作,增强内部组织间的目标一致,减少内部职能失调。为此,管理会计的控制不能仅仅停留于对结果的分析,而要通过对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为寻求企业整体的竞争优势服务。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中,而许多决策都要利用成本数据,人们开始认识到成本数据的收集与分配应根据决策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为实际上并没有一种对所有决策都适用的成本分配方法。为了进行科学的决策分析,必须采用不同于对外报告所使用的方法来收集和成本数据,以供内部管理使用,于是,变动成本法就应运而生,并成为现代管理会计中规划和控制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

四、现代管理会计的新发展——战略管理会计阶段

高新技术的发展和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促进了战略管理会计的形成,管理会计开始提供企业战略管理所需要的内外部会计信息。

70年代至今,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适应新经济与新技术发展环境变化要来所产生的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理论及其基本方法,这方面对现代管理会计发展所产生的极其深远。1965年,管理学者安索夫(Igor Ansoff)在以往企业战略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研究,出版了《公司战略》一书,对于以后战略管理会计正式创立有着启示性作用。进入70年代后,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对企业的冲击日趋强烈,为此一些大型企业开始确定多种备选生产经营方案作为对策。这些方案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大局或曰全局方面立定的,一方面它立足于预测,另一方面为弥补预测之不足之处,又立足于强化企业内部的总体管理。在确定企业内部总体管理方案的过程中,而然要考虑到战略计划以外的许多方面,并且这些方面也都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总体上考虑的,而“战略管理”的概念便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建立起来的。1976年安索夫等人所著《从战略计划到战略管理》一书问世,此后企业的战略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进入80年代后,围绕企业战略管理的确定,所谓“市场战略”、“制造战略”、“收购战略”、“销售战略”,以及全球化战略等纷纷提了出来,这些对于“战略管理会计”思想产生的影响更为直接。

第12篇

关键词:东西方管理思想 差异 缺陷 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026-02

一、东西方管理思想差异

1.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东方的管理思想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发源于中国古代传统思想,包括有易经的阴阳学说、道家的无为学说、儒家的仁爱学说、佛家的慈善学说、兵家的用人学说、法家的崇发学说等,这些思想构成东方管理思想的渊源。其主要特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大量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在管理实践中以“人本”思想为主,组织中成员之间关系和睦联系紧密,强调组织文化,集体感强,决策的过程中决策者的判断对决策过程有较大的影响,主观色彩比较重。而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管理学思想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作为一个商业城邦和民族,其文化的发展形成人类早期文明独特的人文精神,这亦是古希腊文化本质特征,即追求个性独立和解放。西方的管理思想最终在泰勒提出科学管理的理论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是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定性定量地分析具体问题,决策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步骤,制度完善,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关系比较冷漠,突出个人的作用和能力,权责清晰,赏罚分明。

2.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区别。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区别在于:东方的管理思想以人的自然思考方式和逻辑为基础,以人为本,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织中摩擦和直接冲突较少,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主,社会性比较重,偏重于感性,模糊化分析,是一种“软”性的管理思想。西方的管理思想以效率、利润为出发点,用制度和流程来约束组织中的每个成员,尽可能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整个组织就像一台设计精密的机器,而每个成员就像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按照设计好的轨迹固定地运行,确保最好的效率和最高的利润。西方的管理思想科学性比较重,偏重于理性,定量化分析,是一种“硬”性的管理思想。

二、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必要性

1.内部因素。

(1)东方管理思想的缺陷。东方的管理思想比较人性化,贴近普通人的自然思考方式,但在决策过程中掺杂过多的人情因素,会影响判断和决策的客观性,会影响整个组织的运行效率;在管理中过于突出人的作用和人的影响,按照人类自然形成的思考习惯和方式进行管理,由于人与人个体之间有差异,人的思维过程复杂,在不同的环境中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样就容易导致无法客观量化衡量管理效果,从而影响奖惩结果,最终影响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也无法掌握管理流程的标准,管理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过大;“一团和气”的文化一方面使得组织内部比较和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组织有回避尖锐问题的倾向,容易导致组织中的某些关键问题和核心问题无法解决。东方管理思想基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文化,长于协调人际关系,追求群体和谐。东方人具有社会人特点,对群体关系、群体氛围以及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很重。在东方管理思想中,关系、和谐、人情等因素地位过重,牺牲了组织的效率。

(2)西方管理思想的缺陷。西方的管理思想强调注重制度化标准化,但过于强调制度化标准化容易造成文化缺失,组织成员缺乏归属感;过于强调个人能力和部门效益容易造成个人利益和部门的利益超越组织整体的利益和战略目标;量化的标准和考核方式可能使得组织及其成员急功近利,过于短视,忽视组织的长期战略和利益。西方的管理思想把组织成员视为工具和机器,用条例规章进行约束管理,过于偏重标准和流程,忽视了管理社会性的一面,损害了组织成员对人性诉求和感情表达的需求,过于强调利益引导作用,而“唯利是图”不利于塑造组织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文化价值的缺失也会影响组织的凝聚力。过于鼓励冲突和竞争容易造成个人或部门利益超越组织利益,影响执行效果,同时还可能使得组织内部矛盾加剧,互相抵制,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极大地影响组织的运行效率。

(3)融合的必要性。不论东方的管理思想还是西方的管理思想都有其固有的内部缺陷。东西方的管理思想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按照自身的逻辑体系不断延伸,逐渐走向了两个极端,这就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在自身体系越来越完善成熟的同时也逐渐暴露了各自体系内的缺陷,如果两种管理思想按照各自原有的路径继续发展下去,那么两种管理思想中固有的缺陷就会被不断放大,而这些固有的缺陷被放大之后最终会阻碍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发展的要求使得东西方管理思想在今后发展的路径中需求一种合理的方式来弥补自身的缺陷,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是这样一种合理的发展方式。同时,在东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横向的对比来判断自身体系的缺陷从而找到借鉴改进的方式方法,而东西方管理思想互相作为参照和对比借鉴的对象恰恰满足了这种需求。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固有缺陷是各自思想体系里与生俱来的,如果用体系内部的逻辑思考就无法发现自身的固有缺陷,而且这种缺陷也无法通过体系内部的自我修复的方式进行改进,所以,东西方管理学思想继续发展的要求和自身存在的固有缺陷这一对内部矛盾使得东西方管理学思想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成为必然选择。

2.外部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冲破了国界,而且缩小了各国和各地的距离,使世界经济越来越融为整体。在世界范围内,一方面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的全球机制。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和跨国贸易的发展使得企业越来越重视本土之外的市场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互相渗透,整个世界作为一个市场整体联系越来越紧密。东方企业的发展需要西方市场的支撑,西方企业的发展也需要东方市场的支撑。越来越多的东西方企业在对方国家建立子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的实施也逐渐全球化,如何管理国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员工,如何在异国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法律体系下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等逐渐成为管理学发展中的重要命题。这就要求东西方管理理论不断地研究对方管理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吸取对方的精华,适应对方的思维体系,结合自身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市场环境不断地更新各自的管理思想和理论,以适应新的市场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开拓本土外市场以及对利润效率的追求使得东西方管理学思想融合成为必然的选择。

三、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可行性

1.管理思想的本质。管理思想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共存的、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和发展着的概念。管理思想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的理性认识,包含着人们的实践经验,产生于管理行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观点和概念,是存在于管理主体中某种稳定的、持久的、最高层次的理论体系。从管理思想的起源来看,管理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本质就是要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最终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2.东西方管理学思想融合的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就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主要差异在于管理实践中运用的具体管理工具不同,管理思想运用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以及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方式方法不同,东方管理思想倾向于感性,西方管理思想倾向于理性。所谓的“理性”和“感性”强调的是在管理实践中管理思想的具体运用方式不同。同时,东西方管理思想所针对的管理(下转第28页)(上接第26页)对象都是“人”。以人为基础,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为组织服务,在对人的管理上,西方管理思想采取的是“硬约束”,而东方的管理思想更多地使用“软约束”。而“软约束”经过发展可以形成文化约束,最终文化约束也会具有“硬约束”的效果。而“硬约束”通过长期的作用和影响也能在组织中产生特殊的文化,形成“软约束”的效果。所以,“软约束”和“硬约束”的机制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之间的角色和作用效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运用方式的实质和效果上,东西方管理思想也是高度统一的。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区别主要是内容上的区别,并没有在管理思想的核心及目的上有根本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可行的,也是有基础有根据的。

四、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路径分析

东西方管理思想所追求的都是效率最大化,所针对的管理对象都是“人”,这是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东西方的管理思想都带有强烈的文化历史背景和民族差异,适用性和有效性不一样,所以,尽管有融合的基础,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依然面临着巨大的障碍。有共同的基础又面临巨大的障碍,东西方管理思想融合的路径应该是:

1.充分了解对方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历史背景。因为只有充分地了解对方管理思想的背景和内容才能正确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才能准确客观地吸收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身的缺陷。

2.要坚持“”的原则。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导致了东西方的管理思想有不同的适用性和适用范围,要客观地接受东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按照科学的发展逻辑和方式合理地吸收互补。

3.要辩证统一地运用东西方管理思想,以东方管理思想的“人本”思想作为组织的文化核心,用东方的管理思想创造文化的归属感,塑造“人性化”的组织文化,减少组织内部的冲突和摩擦,提高组织的凝聚力,用西方的管理思想作为具体管理的指导和方法,用标准化制度约束成员,量化理性地分析具体的管理问题,将东方的管理思想“感性”一面和西方管理思想的“理性”一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平衡“人性”和“制度”,共同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最终目标服务。

4.要灵活地掌握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和融合程度。矛盾是有特殊性的,不同的民族,国家,企业有不同的背景,面临不同的问题,如果将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方式定性、定量化或者标准化、流程化,也就意味着把这种融合建立在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体系上,东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是一种新的逻辑,既不是原来东方管理思想的逻辑,也不是西方管理思想的逻辑,因此,不能完全套用东西方管理思想原有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方法,应该是坚持东西方管理思想共同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创造性地融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来为组织服务。

参考文献:

1.尹毅夫.中国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吴照云.中国管理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吴照云,于焕新.管理的本质与管理思想的东方回归[J].当代财经,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