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时间:2023-10-11 16:32: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生心理教育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心理健康;小学教学

在全社会关注教育的综合全面性、倡导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当前背景下,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不仅要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方面的课程教育,更要关注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发展情况。思想品德教育着重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机制,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因此,关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对于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开发其各项素质的核心和基础,小学恰逢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初期和关键阶段,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其人格健康发展奠定基础。根据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教育工作者应意识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之一,更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丰富课堂内容、加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辅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也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会;与此同时,承担着知识教育和心理教育双重任务的教师,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的知识,调动教师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运用,促使教师关注学生智力因素外的心理因素,把开发学生潜能作为教学目标,也是对教师专业综合化要求的体现。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措施

1.深挖拓展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在小学思想品德教材中包含有较多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但受制于课程设置的阶段性目标,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教材中分布零散和较为浅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程在理论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的整体目标,深度挖掘和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拓展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根据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从“认识自我”“处理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处理自身与集体、国家的关系”三个维度展开教学,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体系。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素养

教师是教学的核心因素,小学思想品德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主体,首先要加强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教学能力,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通过参加集中培训或个人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知识应用能力,为教学提供保障。

3.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灵活教学

小学生处于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心智尚未发育完全,在稳定性、抽象性、自主性、目标性、注意力集中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发展阶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其主动配合教学。除理论知识的讲解外,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时,可采取故事引导、案例分析等联系实际的方法进行引入,在教学过程中可较多地使用动画、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设计相应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情境等,不仅能够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加深学生印象、帮助理解也有良好的效果。

4.营造平等、尊重、互动、开放的教学氛围

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传授型课程的教学,关键在于使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掌握心理波动的对应方法,因此营造平等、尊重、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之间情感情绪的交流,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尽量了解各个学生的个性心理,形成平等民主的和谐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隐私,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多鼓励、肯定学生,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要在课下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其心理诉求。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在小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心理素质提高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韵清.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13(8):119-120.

第2篇

教师队伍素质心理健康专业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力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整个世界教育的共识,也是衡量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紧紧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关键,以学习增素质,以质量树形象,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促进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一、发掘优势,在研究中提升心理教师专业素质

在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教育教学研究为重点,确立了“学习―实践―研究―提高”工作思路,指导心理教师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提升。

(一)深入实际调研,制定有效策略

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是整体规划设计、制定科学策略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我们在全地区进行了多项调查研究。一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我地区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达到了18.6%。二是教师心理健康、职业压力的调查。发现我地区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为15.9%,教师职业平均压力值为18,达到中等程度以上。三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发现我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对策,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督导评估检查的体系之中,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指标和重要内容,确保了我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着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发展。

(二)强化师资培训,丰厚专业知识

针对我市心理教师队伍的现状,确立了“抓培训、强骨干、树典型、成特色”的工作思路,坚持“分层培训,逐级提升,研培结合,突出实效”的原则,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立体化的培训网络,构建了系统、科学、专业化的培训体系。

1.新任教师岗位培训

2002年、2003、2005年分别组织了心理健康教育初级培训、中级培训和高级培训。通过三级培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了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三级培训结束,2005年组织了第一批心理教师上岗资格考核,通过笔试、口试、说课,共有290人参加,最后120人考核优秀,取得了上岗资格。

2.在任教师的专题培训

2010年5月,组织了中小学心理教师心理辅导能力专题培训。各县(市)区教师进修学校、全市中小学校主管领导、专兼职心理教师400多人参加。培训安排了一天半的内容,有专家报告、教学观摩、经验交流、主题研讨、专题讲座、团体训练等,东北师范大学张向葵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让教师们大开眼界,400多名教师现场进行团体训练,场面非常壮观,培训不仅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也体验到了作一名心理教师的职业幸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骨干教师提高培训

2010年对骨干教师进行提高了培训。培训历时两年,主要采取“集中辅导――体验参与――互动交流――典型示范――总结提升”的培训模式。通过培训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心理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心理教师专业水平,有效推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三)重视课题研究,提升研究能力

以科研为先导,实施课题带动策略,坚持课题工作化,工作课题化的原则,先后开展了四项国家级课题研究:《责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对策研究》《学习策略对中小学生创新素质形成的影响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开展了四项省级课题的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实效研究》《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对策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研究》等。编辑出版了四本著作:《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班集体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视野中班主任角色》《名优教师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二、构筑特色,在活动中促进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几年来,围绕着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的主要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形式新颖、效果显著、求真务实的教研活动,凸显了心理教育的教研特色,有效地促进了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加速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1.举办教育论坛,加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

教育论坛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院倾力打造的一个教育品牌。

2004年6月举办了吉林市首届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论坛的主题是“健康心理与快乐人生”。2005年12月,举办了第二届心理健康教育论坛。主题为“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举办了第三届心理健康教育论坛。论坛主题为“花季雨季――青春期心理”,整个论坛围绕主题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深层研讨和交流。首先,是进修学校、基层学校和心理教师三个层面进行经验介绍;其次,观摩《爱情的天堂在远方》和《花季雨季――解读青春期困惑》两节心理健康课,展示了学生辩论赛“高中生谈恋爱的利与弊”。下午进行3个心理剧展示,教研员、授课教师和与会领导、老师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互动研讨,现场提问,现场解答,通过交流与碰撞,澄清了很多困惑和问题。最后,省学院薛主任作了专题讲座,对本次论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研究和探讨了青春期心理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促进了区域间、校际间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达到了经验共享、价值澄清、策略指导和疑难解析的目的。

2.开展“学苑杯”竞赛,提高心理教师的教学技能

“学苑杯”竞赛,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2008年3月,开展了“学苑杯”首届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技能竞赛。2010年,在首届“学苑杯”的基础上组织开展了第二届“学苑杯”教学技能竞赛,共有120人参加,经过理论测试、说课、案例分析三项内容,最后评出教学技能“十佳教师”、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二等奖,本次竞赛在中小学校产生了巨大影响,掀起了学技能、赛水平的热潮,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评优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二)培树名师,榜样激励,引领心理教师专业发展

1.打造精品课堂,培养名优教师

为了培养典型,树立榜样,打造一支名师队伍,2006年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能手评选,经过说课、做课、答辩三个环节,评出“教学能手”8人,优质课特等奖6人。

2008年组织开展了教学新秀评选活动,深入到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进行了听课、评课,最后,评选出市教学新秀8人,市优质课一等奖20人。此次活动,在全地区引起了极大反响,使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2.组织名师交流,发挥引领作用

2007年,举办了吉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论坛,为名师搭建平台,展名师智慧风采,名师说课、名师做课、名师交流、名师论坛。

2007年,我市又组织了名师送教活动,为农村教师搭建了与名师对话和交流的平台,学习名师先进经验,了解名师教育思想,感悟名师教育风格,达到与名师共识、共享、共进。

2008年,我市组织召开了名师师徒结对及反思交流会。名师与导师、徒弟进行了现场签约师徒协议书,名师代表做了反思交流,通过结对,师徒一起备课、互相听课,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几年来,我市一直注重骨干名优教师的培养工作。创造条件,搭建平台,使许多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在各种评比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目前,我市现有“教坛名师”2人、教学能手8人、教学新秀9人、小学中学十佳20人、市级骨干60人。

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问题,我们愿反思总结,虚心向其他地区学习,不断改进工作方法,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军兰,于近仁.教师心理健康[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20-72.

[2]沃建中.走向心理健康[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48.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教师访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梳理出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要保证教学课时;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教师应避免兼职,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要用科学的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为了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也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事实依据,我们对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和二十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情况做了初步调查。本文结合学生意见和教师的授课情况,就课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措施,以便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地开展,同时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添砖加瓦。

一、调研方法

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相结合。通过问卷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态度、兴趣和建议等;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一方面了解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等;另一方面了解代课老师的自身心理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

本次调研选取西宁市昆仑路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各30名;西宁市二十八中初一、初二学生各50名。昆仑路小学与二十八中心理健康教育老师若干。

二、调研结果

1、调查统计

小学生: 76.3%认为有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首先是自我调适,其次是求助家长及朋友,再次是自己独自承受,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3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28.8%的学生认为应该认真负责;22%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0.3%的学生认为应该知识丰富。学生认为课程和教师的问题主要是:课程内容不够丰富;上课太严;课程时间短。建议是:老师要帮助学生减压和培养学生自身素质;多和学生交流沟通。

中学生:96%认为有必要开始心理健康课。其缓解压力的方式43%选择求助朋友;27%选择自己憋着;其次是发泄、转化压力为动力、求助家长、逃避、求助老师,只有1人选择心理咨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要求,5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应该和蔼可亲;43%的学生认为应该关心学生; 29%的学生认为应该具有心理辅导能力;28%认为应该知识丰富;25%认为应该认真负责;18%认为应该有活动组织能力。学生认为课程的问题主要是:课时太短。建议是: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离异家庭孩子;关心学生快乐成长和性格培养;丰富课程形式;帮助学生减压。

2、存在问题

(1)学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不够。昆仑路小学:缺乏相关专业的心理教育教师,由数学老师经培训暂时代课。学校专门供学生活动的室内场所和教室面积太小,活动难以开展。二十八中:学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心联小屋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室,配备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2名。投入在课程教学方面的资金比较少,大部分资源用于心理健康讲座,考前辅导,教师减压辅导等方面。

(2)课程时间无法保证。在调研中发现,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学期有十六节课,但无法保障课时。二十八中虽然也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计划,但没有固定的上课时间。

(3)教材缺乏。昆仑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分为十六课,可分别归为五部分:人际交往、快乐成长、自主性培养、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课本以各年龄阶段学生学习、个性、社会性发展及品德发展为依据,遵循“引入话题—创设情境—展开讨论—树立样板—联系自我—反馈矫正—总结深化”的基本课堂结构。但是教材有限,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完全领悟老师的意思,并且教师要花费多余的时间去解释说明游戏活动;无法进行课后练习及反馈,学生无法联系实际,对自身问题没有主观体验。

虽然二十八中有青海省心协统一发放的教材和学校编制的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课本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但同样发放数量有限。

(4)师资力量薄弱。昆仑路小学: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不清晰,何谓心理健康、小学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及特点、教学目标和授课方式等问题未能考虑周全。只是将课程内容局限在书本中,而不能向实际学习,使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旧按照原有课程模式进行,缺乏其灵活性和多样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主观性和体验性。且教师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心理教育工作中,既要考虑学生心理如何发展,还要兼顾其它课程的进展程度,导致其角色混乱,学生不能从中获益。二十八中:教师虽然有多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由于人员有限,工作负荷大。校方和老师只能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开展各种心理教育活动来进行弥补,例如对学生做考前减压辅导,对问题学生进行心理干预,为学生家长做报告等。

(5)师生交流不够。调查中发现,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时间太少,不了解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课程内容比较盲目和片面,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难以运用于实际问题中。例如:在如何减压方面,中小学都只有1人选择了心理咨询方式来解决自身的心理困惑,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自己调适或自己憋着。在帮助学生减压方面,学校只是单纯从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方面出发,并未触及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是点滴积累起来的,单凭考前的几个小时放松训练根本无法彻底改变部分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而且长期的压抑对学生日后成长极为不利,由于这种心理焦虑的严重化,随之产生的自卑等负面情绪不断膨胀,只要出现导火索就可能产生严重心理问题。

(6)教师授课方式过于呆板。问卷反映,中小学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具备的前三项能力或品质中都涉及“关心学生”这个关键要素,可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方式不当,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和互动性;把威严带到心理教育课堂上,和学生有很大距离感,学生没有感到老师对自己关心。做到无条件关注每一个学生,以学生为本,对每个学生平等、关注甚至适度的自我开放是作为心理教育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无法保障这个前提,就会使课堂氛围严肃,老师和学生们无法积极参与进来相互交流,彼此了解。

三、对策及建议

为了改善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推进课程改革,需要采取如下措施:

1、保证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课一定要保证课时量,每周必须要有一节课。课时不够,一切都无从谈起。

2、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

首先,学校领导必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将它提升至教育宗旨的高度。其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例如:给每位同学配备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有了课本即使老师讲课不到位,学生自己也可以通过看课本发现问题,弥补老师的失误。还有通过招聘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增设活动室以及购买必要的设备软件等措施,才能使心理教育工作在学校生根发芽,不断壮大。

3、加强任课教师的培训

必须要让中小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多样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的认识与见解,自主地确定教学重点,选择教材或编撰讲义。讲授课程的形式也可以灵活多样,如可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教学。二是教学过程重视开放性与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教学。是以启发学生去理解、感悟来促进自身心理调适、达到行为改变为教学目的。尤其注重学生能否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以期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该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及日常生活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将课堂上的感悟应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三是教学效果的主观性,体验性。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心理健康知识技巧的接受者,又是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而改变心理和行为的行动者。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不同,在教学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实践性的差异,使其在课程教育中的个人体验与收获也是因人而异的。所以不能要求每个学生获得同一体验与收获,而是将重点放在启发其思考和鼓励其发表自己的看法上,如果有学生有认知或体验偏差,便可及时纠正,同时供其他学生吸取借鉴。

心理教育课程与心理教育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的区别是:第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项持久、耗时与费力的工作,对学校、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是短期的,花费人力、精力、财力比较小,同时应用面很广。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作用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完善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它是成长性的、预防性的;而讲座、团体辅导和咨询等有它的主题和对象,是适应性、针对性或者治疗性相统一的。因此,课程比它们更加适应每一位学生,不仅防患于未然,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而且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教师只有了解了这两方面才能以一种新的态度来审视这门课程。

4、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备课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多样性、开放性说明了它应当根据不同年级、班级和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授课情况去备课。例如,上述帮助学生缓解压力方式的问题,就是一个贴近学生实际学习生活的证明。解决了学生们的问题,他们才会认同这门课,也才能发挥课程的作用。其次,教师必须通过定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课程的看法意见等,不断改变、增加课程内容。也要利用这个机会和学生多交流,相互之间增进感情,让学生感到来自老师的支持与信任。

5、教师不能身兼数职

由上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可知,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其他老师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他老师可以既上数学又兼上物理、化学,但心理健康课的性质是不允许其他任课老师兼代,必须由相关专业的老师亲自授课。否则课程内容看似心理教育,实则还是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有过程,导致老师讲得乏味、学生听得无聊。

6、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生活、学习和自我全面发展,因此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则要看学生的认知是否变化、学习和适应行为等是否改善。建议采用SCL-90等自评量表在未开设课程前对学生进行测试,然后在课程结束后再测试一次,从而比较两者是否存在显著差异,这也是对课程效果比较可靠、实用的检验方式。

总的来说,两所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比较有效的,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有待改善与提升。学校与教师等方面必须重视课程的开发,克服课程内容贫乏、效果不显著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发挥心理健康课程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汤福球,唐松林. 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J].教师教育研究,2003.15(6).

[2]刘玉兰,洪顺刚.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

[3]鲁保华.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与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9.

[4]夏海鹰.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8(4).

[5]詹浩波.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J].教育评论,2006.

[6]陈文琦.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8.

[7]何蕊.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初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25(12).

第4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加明确地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两个《纲要》的要求,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小学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全面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开设心理咨询师课程,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水平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矛盾的多发期。社会思潮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丰富了青少年的现实世界,开阔了他们的视野,激发了他们的探索、进取精神,但同时也让他们遇到了许多新问题,产生了许多心理困惑和烦恼,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理解和合理的引导帮助。另一方面,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发现以前的教育方法、手段对现代学生来说不能完全奏效,他们热爱学生,渴望能够给学生们一种贴心的、有效力的影响、帮助,但又苦于缺少对学生心理的充分了解和专业化的知识、技能。基于现代学校教育发展中出现的种种新问题,我们深信,一个无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校长是不合格的校长,一个不了解学生心理成长规律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顺利推进,校长的认识和支持要到位,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和工作技能要合格。我区从2011年起,在深化中小学校长思想认识的基础上,由区教育局出资、各学校组织选送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对他们进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目前已有82名教师顺利通过了国家劳动部的考试,70多名教师正积极准备参加2013年国家劳动部的考试。目前,他们都已在各自的学校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支具备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已具雏形。

2.聘请专家指导,为教师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教师如何正确看待自己,如何科学地理解学生、剖析教育现象,师生如何共同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面临的新问题。2011年以来,我们聘请了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辖区内的校长和广大教师举办了“教师如何减压”“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班级特殊儿童的行为矫治”等专题讲座;聘请了上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专家开设了题为“善待每一位学生——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教育策略”和“青春期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为广大教师开阔了视野,教师们开始学习从心理学专业角度看待教育中的诸多问题。

3.多管齐下,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培训

心理咨询师课程学习仅仅是教师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课,仅仅是为教师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学生心灵的门。面对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一直在探索能够更有效地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着力点和抓手。经过分析研究,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更多地聚焦于营造和谐的氛围,运用简单形象的方法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培养,通过发现、激活、培养学生个体内在固有的、具有建设性的优势力量,促进其自我的心理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关系的和谐,进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确立了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后,我们开始探索工作路径和方法。2011年底,我们派人到上海的学校取经,邀请省内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共同商讨研究,最终确定了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和方法,并对教师进行了相关培训。

(1)组织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绘画活动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交流方式之一,其在表情达意、深化自我觉察和自我整合能力方面的功能是单纯的语言教育无法比拟的。这种心理辅导形式不受时空限制,操作方便、灵活,容易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降低绘画人的心理防卫,比其他以言语为主的心理辅导更适合青少年的发展特点。我们从2011年11月开始,先后组织了两期绘画心理辅导培训班。教师们边学边实践,在自己所带班级中同步推进了绘画心理辅导实践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请进来、走出去,组织教师学习团体心理游戏辅导。团体心理游戏辅导是通过集体的协作共同来完成的,最大的作用在于能够促进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增加交往经验、培养集体合作精神。同伴关系是发展社会能力的重要背景,也是满足社会需要、获得社会交往安全感的重要源泉,同伴交往的经验有利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人格的发展。2012年寒假期间,我们邀请上海市知名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为班主任举办了“团体心理游戏设计与操作”培训。参加培训的教师将所学知识技能创造性地应用到了新学期学生、班级管理和教学中,改革班会课、文体课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组织教师利用网上课堂学习沙盘游戏辅导。沙盘游戏辅导是将潜意识内容意识化,进而提升个体的自我觉察力、达到疗愈心灵的一种表达性心理辅导方式。沙盘游戏的起源与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心理辅导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基本思想是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发展与创造。我们从2012年开始,先后组织教师参加了复旦大学申荷永教授的网上沙盘游戏辅导课堂,还有12位教师外出参加了中科院心理所组织的沙盘游戏辅导学习班。沙盘游戏辅导非常适合用于青少年心理辅导,解决问题快速有效。我们先在区教师进修学校推出了沙盘游戏辅导应用培训和个案咨询,此后很多学校购买或自制了沙盘游戏辅导的基本工具和材料,部分学校已经取得了初步的社会效益,更多的学校正在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4)其他多种技能的培训。中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问题,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平缓与生理发育的迅速之间会产生矛盾,使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甚至会出现心理生物性紊乱、自杀倾向和行为等心理行为偏差;另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方法。针对上述问题,2012年3月,我们派出骨干教师23人到北京参加了海蓝博士举办的“危机管理”培训课程;2012年4月,派出骨干教师22人聆听了台湾杨明磊博士“微语言及接触性治疗方法”讲座;还有部分教师参加了心理咨询实务和技能网上培训班等。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培训

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几来年,我们坚持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以科研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提高教师科研水平,举办了关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学习培训,并着手相关课题的研究。我们根据心理学的原理,将学生的学习能力按年龄段划分为听课方法、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等十余种影响因素,从多所小学选取了16个实验班,分年龄段进行实验研究,尝试找到制约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分析梳理,我们提出了提高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对策与建议,并大力推动相关措施的落实。此外,我们还加强与驻济高校心理学的专业院系以及社会心理学会艺术心理专业委员会专家的联系与合作,邀请他们定期到我区开展沙盘游戏辅导和心理辅导案例研讨会。我们还与高校心理学教授合作开展了课题研究工作,合作的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的中小学心理教育研究”正在积极申报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二、扎实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

1.着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

为了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采取了分段设计的策略,以“满足学校发展、教师成长和学生需要”为宗旨,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分割为六个阶段,即小学低、中、高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课程开发小组成员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选取不同的内容进行课堂实验操作。以初中学校为例:初一年级的主题为学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计划的制定等;初二年级的主题为交往,包括同性、异性的交往;初三年级的主题为迎接中考、职业选择等。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工作实际,承担一个学段的课程开发任务,在本学段开展授课研究,一个月汇总交流一次。目前,我们在融合各年龄段的课程情况的同时,改编、整合、补充、拓展课程内容,将于2013年9月推出“心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课程模块,在组织编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的同时,编写相应的心理训练课程手册,使之成为有效的课程标准予以推广。

此外,我区先期通过心理咨询三级证书考试的教师已经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始了特色课程的研究开发。例如:济南五中的考前减压课程、泉城中学的教师志愿者服务队、燕柳小学的儿童游戏辅导、十亩园小学的自制沙盘、解放路第一小学的绘本心理辅导课、青龙街小学的艺术心理课等,在这些针对学生年龄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们运用绘画、音乐、游戏等表达性艺术辅导手段,解决了许多学生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和烦恼,预防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发生。

2.设置心理咨询室,为需要帮助的学生个体提供专业化的心理服务

由于每个学生成长的家庭背景及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不同,部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负性情绪,或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为了让这些学生得到专业化的心理辅导,我区的每所学校都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对学生进行干预和指导。专、兼职心理教师通过绘画、沙盘游戏、晤谈、音乐放松等方式,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记录心理咨询全过程,对比咨询效果,评估咨询目标,实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从而达到精心呵护中小学生精神家园的目的。

3.重视家校合作,推进家庭文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家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环境,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学生个体的心理健康。学生的性格、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投射。我们在以往的家校合作模式的基础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家庭文化建设,并和高校心理学专家一起走进校园的家长会,宣讲家庭文化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从具体的家庭文化建设方法入手,教给家长处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的方法与策略。近两年,我们先后在多所学校进行了家庭文化与儿童成长环境研究,并面向家长举办了家庭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公益讲座,受到了家长的欢迎。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教育进社区”“专家进社区”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推向社区。其中“家有一老,带好一宝——给隔代教育支招”的讲座受到了社区的欢迎,吸引了各媒体的目光,同名文章在《济南日报》大篇幅展示。2013年,我们还将推出家庭教育系列课程。

4.“幸福教师工作坊”促进教师健康成长

如何利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引导教师减轻职业压力、消除职业倦怠、幸福工作每一天,也是我们正在探索的重要课题。2012年起我们在全区开设“幸福教师工作坊”,由进修学校教师和学校心理咨询师组成工作团队,依据一线教师的实际需要设计和实施工作坊内容,用团体辅导、绘画、音乐放松、阅读疗法、NLP等辅导方法,对班主任团队、教师团队、干部团队进行团体辅导,促进干部教师对自我意识、人生价值、职业道德、团队合作的思索,这些活动对于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激发工作热情、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此外,我们还组织了有益于教师身心成长的系列活动,例如:“教师与读书”——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与读书;“做幸福教师”系列团辅课程;“走进孩子心灵”——案例分析与师生沟通技巧;等等。

三、济南市历下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启示

1.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

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末,是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心理学思潮。它基于对人性的尊重,坚信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具有自我和谐以及自我与环境和谐的自我调节机制,主张以全面、整体、发展的立场理解人的心理与行为,用积极的视角研究人类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以及积极社会组织的建立与运行等。立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聚焦于学生的优势能力和美德的开发与培养,我们要求每一位学校领导、心理教师都要立足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力量与价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力让学生相信并善于发现、开发自己的价值与优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团体心理辅导及个别咨询等都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为根本目的。这种理念大大提高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2.把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两个重要切入点

将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教师和学生作为重要切入点,一方面,将调节教师情绪和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不再仅仅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学生身上,而是通过提高对教师的关注度,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另一方面,以沙盘游戏、心理剧等多种更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的方法手段,取代过去以说教为主的单一的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推进三方面合作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

由一线工作教师、高校教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三个群体科学分工、通力合作组成了融合真实教育情景、心理学专业知识以及具体工作经验技能为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探索体系,在实践中更科学、高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构建四层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我们从四个层次出发,构建了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第一,从政府到学校,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了细致全面的规划,制定了具体的方针政策;第二,注重吸收学习国内和国外的相关知识,关注最新动态,时刻具备前沿眼光;第三,注意在时常总结成果经验、反思现象问题的同时,鼓励各级教育工作者根据实际情况探索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第四,始终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融合。

第5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品质;培养体系

前言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积极心理学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它是以主观幸福感为根本,以积极的体验、积极的人格、积极的社会制度为支撑的一套较为科学完善的理论教学体系。我国自2007年引入积极心理学以来,以孟万金、张维贵为代表的学生心理教学理论专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了专业和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发表了十分具有研究和实践意义的学术论文。为我国学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心理品质的培养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大量工作。他们的诸多研究表明,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可以通过后天来培养的,学生原有家庭和社会以及不同成长经历留下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心理品质完全可以通过学校积极有效的后天引导起到提升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培养正面的心理品质的效果。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

1、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上个世纪末,由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为首的一大波西方心理学家在已有的比较成熟的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心理学应以积极的引导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加积极的心理发展方向,引导人们充分发扬自身内心美德的潜在力量,以及更加深层的发现和挖掘人们自身的内心潜能,从而让人们更加饭邸⒒极、幸福、坚韧,不断增强自我心理能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交、工作、学习,以坦荡的心胸去接受和面对顺境或逆境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要注重营造和达到以下3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是乐观的内心感受,即安然、乐观、幸福、愉快的人生体验;二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即心理韧性、智慧和情商水平、探索探险和创造的能力以及人的个性和斗志;三是积极的环境氛围,即公正的政府政策和法规制度、和谐和社会和家庭关系、较高的国人心理和感情素质以及客观的判别能力。可以说,积极的心理学有效的展现了它的人本价值,对提高大学生乃至整个国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和综合素养能力有着较为积极的意义。

2、积极心理学构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思路

心理健康和思想品质的教育引导不是一个方法简单一致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它是完全根据被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现状及当时的思想状态和思维特征而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整和改变来完成的以改变和防治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和消极因素,以促进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积极正面的心理韧性为目的的教育实践。积极心理学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和教育模式的根本改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显著的强化和完善作用,是新时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的努力方向。通过教育,有效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以达到让学生形成正视和坦然的接受过去、乐观和幸福的感知现在、自信和积极的面对将来的良性心理发展能力的目的。

3、积极心理学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为最终目的教育内容。这种教育模式与传统的学生心理教育在概念和含意上有本质的区别,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再定位,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和适应外界社会。它以强化学生的心理韧性和人格力量以及品格能力为主要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向上的处世能力,让学生形成做事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和不轻易言败、不轻言放弃的坚韧品行。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教育,让学生达到品、学、情、智全面发展的显著成效。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在联系

1、个体能动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大学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个人心理品质,这其中不乏他们内心本能潜在的积极正面的个人品质。而积极心理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引导,将学生固有的积极的潜在心理品质激发出来,以此达到不断推动个人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动力的目的。在积极心理学教育中,教师就像一个勤劳的园丁,而课堂就是学生成长的花园,作为一颗种子,大学生内心本身就有着十分强大而积极的生命力,教师要根据幼苗的需要给予适当的浇水施肥,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生命力,茁壮的成长起来。这不是给予生命,而是激发和调动潜能的过程。因为每个大学生都是有着强大的内在能量的个体,而教师要做的正是规正他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潜力,把他们当作一块尚未成形的璞玉雕琢成器。

2、主观接受性

正像一块石头不易被改变形状而一块泥巴则很容易被塑造一样,受教育者内心的主观接受程度是心理教育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换言之,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受教育者是否真心愿意接受教育,这是学生现实的心理需求决定的。他们渴望被认可、被尊重、被保护、被爱和肯定。也只有在真正满足学生的一定心理需求后,教育本身才能被学生接受,反之就是被抵触的,教育就是无效的。所以,在心理教育中,教师还要与学生进行较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期盼什么,学生们主观上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教育,然后才能确定正确有效的教育和交流方式和有针对性的心理给予。所以,教师就应该完全站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完全摒除传统的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以避免为学生带来消极的情绪体验,减少学生的心理抵触情绪,真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贴近生活性

伟大的哲学家卢梭说,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所谓无所为,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染和滋润,是让学生感受不到那种强大的教育信息的,不会对此产生任何心理防备的教育,它就像人们的衣食住行和吃喝拉撒一样正常而普通,让学生看不到、觉不着教育的发生,而教育却正在有效的进行着,不断的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得到了积极的心理引导。相反,如果心理品质教育是生硬的、死板的、脱离学生实际内心需求的,或者仪式感太强的教条、空洞的教说,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感。所以心理教育一定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在平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通过教师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和谈心,将理论上的概念和道理无声无息的传达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

三、大学院校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国家、社会、个人对心理品质教育的诉求不一致

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的建设和社会和和谐培养有用的现代化人才,而在心理教育的层面上,国家、社会的需求与个人对心理品质教育的内容需求则有着一定的不一致性。大学校园对学生的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图,他们更加突出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科技知识以及自我学习和创新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必然要重视的,但学校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品质教育。纵观现今社会,高智商低情商、高学历低能力的年青人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一些高材生表面不一、心理阴暗,从而诱发了很多社会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学校积极心理教育和品质引导的缺失。从个人的角度上来看,现阶段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民主意识和主观意识较强,或思想性格个性武断的,从他们的心理成长上来说,他们亟需积极的心理品质教育,而学校却不能给予有效的作为,这是目前大学心理教育的一大问题。

2、目前大学院校学生心理品质教育缺乏活力

心理品质的教育不应是一门单独的教育课程,它应该有机地融合在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内,所有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要形式的学科都担负着引导和培养学生塑造积极心理品质的责任。然而,纵观我国高校各个学科的课堂教育,除了本学科理论基础的教学外,基本不存在心理引导的内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管理者的姿态居高临下地俯视学生,表扬和鼓励少,批评和指责多。以上原因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对心理品质教育的学习和提高产生了被动应付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人生、对社会也缺乏积极和乐观的认识,个人思想和心态也缺乏应有的活力。

3、学生成长过程中心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玉不琢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厉和指责式教育方式现如今仍然在很多家长思想认识中根深蒂固的存在着。很多大学生的生活成长条件虽然十分优越,但他们的心理成长却是十分缺失的。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却很少得到家长的认同和赞美。中国的家长也更注重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而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品质树立的情况,这是现阶段一大批大学生,包括中小学生的成长环境现状。

四、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品质培养体系的策略

1、培养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一切可能让学生产生积极心理因素的情绪体验,它是让学生对一切的事物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乐观的视角的徒增主观幸福感和自信心的一种引导方式,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力知足的评价过去,理性乐观的认识现在以及积极主动的迎接未来的一种心理态度。俗话说,病是吃出来的,祸是说出来的,健康是走出来的,幸福是感觉出来的。可以说幸福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而是人们主观的心理体验。一样的环境和条件,为什么有的人主观幸福,而有的人却觉得自己不够幸福,这就是不同的情绪体验带来主观认识的不同。所以,学校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产生积极情绪的环境和教育体验。

2、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的人格特质包括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个人思想观念上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以及懂感恩、知冷暖的善良的心理品质。在学校心理教育引导过程中,要有意识、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自主克服和消除消极的心理,而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去考虑和努力,就是凡事往好处想。另外,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通过积极的心理文化宣传教育,形成常态化的引导模式。让学生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保持一个自信的心态。其次,要利用一些有意义的感恩、帮扶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善良和感恩的心态。

3、构建积极的心理健康组织系统

要优化学生的心理发展只靠n堂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学校内部等方方面面的环境影响因素。这虽然也是一个长期广泛的工作,但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要致力于为学生营造积极的成长环境、引导家长创造家庭的和谐氛围、呼吁社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实践环境,全方位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及时全面的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指导与服务。

4、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强化和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品格能力的干预手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引导和挖掘学生本身潜在的积极心理因素,而达到提升心理韧性和心理承受,从而提升主观幸福感的策略。学校要成立相应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随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在心理诊疗中广泛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技术,以表扬、鼓励、祝福和关注来传递幸福的感觉。

5、构建积极的心理学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采用积极心理品质介绍―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心理活动或体验―活动或体验后的交流和讨论的课程教学模式,渗透式地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一是应当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安排专业心理辅导教师经常利用课堂教学为学生统一进行心理激励和咨询服务。二是心理辅导课程要突出情景的设置和实践活动的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事物中体验积极心理。三是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促进课程体验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改革方式。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的实践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教学性质,可即时开展讨论和互动交流,让学生们互相促进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维贵.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4.129.

[2]张运红,冯增俊.中国教育目的观的转型[J].现代教育管理,2013(1):1.

[3]乾润梅.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5-25.

第6篇

一、女性专业榜样的影响作用

就这样被影响……

任何人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去脉络化的。我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职场中的“我”?

要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回顾在我成长过程中对我具有深远影响的那些女性榜样们。

1.青少年阶段的接纳、包容与鼓励是建立自信的重要影响因素

1977年秋,读小学四年级时,我们班新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她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小学生活。这位教师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性格温和,时常微笑地看着我们。她完全不同于以往教授我课程的其他稍微年长的教师:他们很少微笑,批评起人来相当严厉,我从心眼儿里害怕他们。

这位女教师会跟我们说,如果我们专心听讲,授课结束后的时间就给我们读故事,于是那些常常捣乱的同学听课也变得格外专心。最让我难忘的是,那时刚开始学习写作文,每次我的作文中都有红色波浪线画过“好句子”和鼓励点评语。我喜欢看老师写的那些句子和红色的波浪线,于是更喜欢写。老师在全班朗读我的作文,有时候还给年级中的其他班级朗读。而我的写作信心也由此起航。课下,我和同学们喜欢围绕在她的周围,她也欣然接受我们的邀请从办公室出来跟我们一起跳皮筋。跟她在一起,对还是一个小孩子的我来说,真是十足的开心和满足。

在那个有着严肃的师道尊严、以批评为核心教育方式的年代,小学教师的平易近人、平等对待和持续的鼓励对孩子的成长来说实在弥足珍贵。

1980年秋,读初二时,增加了物理课,恰在此时,迎来了新大学毕业的物理老师,大大的眼睛、短短的辫子,性格温和、讲课条理清晰,与其他老师最为不同的是她的耐心。那时的我对种种物理现象充满了好奇,脑子中的问号奇多。老师温和可亲的态度使得我有胆量去提各种问题,而老师总是耐心倾听并与我讨论,这使得我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并积极地找物理课外读物来读,甚至萌生了做居里夫人那样的女物理学家的梦想。老师的耐心大大地激励了我,使得我敢想问题、敢提问题、敢讲出我对问题的理解而从不必担心我说错了。至今我都认为,初中二年级是我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最为突飞猛进的时期,我想是与遇到耐心、包容的物理老师有重要关系的。

1984年,读高三时,我的英文课老师,大眼、短发,美丽、知性是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她教课轻盈活泼,条分缕析,课下对学生也很是友好,总是能站在学生角度替学生着想。她会跟同学们在课间谈吃什么东西对大脑好,女生适合上哪些专业等等,这样体贴式的谈心跟很多教课后即离去的老师相比,让学生体验到除了成绩之外的关心。因此,同学们都打心底里喜欢她。

1985年进入大学,接触到了更多知性的女教师,她们关心我的个人心理体验,与我分享她们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发展故事,并持续不断给予我在事业发展上的鼓励。这种朋友式的、亲近的师生关系是我青年时代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这些优秀女士的共同特点是:在职场中不但具有端庄的外表,还很好地掌握有专业知识并能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或周围的人。跟她们在一起让人感到舒心和愉悦,她们不只是教师,她们真诚地呈现出自己女性的一面,与学生一道分享人性中的温暖、关爱与成长的部分,尤为难能可贵。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在青少年阶段,是建立勤奋感和自信最为重要的阶段,而此时老师给予我的接纳、包容和鼓励恰恰是成长过程中最好的精神食粮,使我始终保有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对世界探索的热情,这与功利的考试无关。

后来我也成了中学教师,成了受学生欢迎的女教师。

2.清晰的“理想自我”是建立自我同一性的重要参照

工作10年,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荣耀与波折之后,我从原来学习、工作的生物学科转向了心理学。完全出于兴趣的转移。在这转轨的关键时刻,我遇到一位刚从希腊回国的海归派女博士。她是协助我建立自我同一性、实现职业承诺的良师益友。

端庄的外表、大大的眼睛、温和的笑容、睿智而缜密的思维、浓浓的书卷气息,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我。当我听她的学术报告时,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旋律就是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时,对于处于职业发展转折期的我来说,正需要重新整合自我,建立新的职业发展目标,她的出现使我明晰了自己未来新型自我的发展方向。特别是与她之间有关个人事业与家庭的主题交流,让我坚信我需要做独立的自己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正因为她,我才走入了原先想都不敢想的心理学女博士的群体,成为一名从事青少年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

随着工作平台的不断延伸,我遇到了不同的出色女性,她们身居领导岗位,有教育部女部长、教委女处长、教育厅女厅长、教育局女局长、大学女教授、企业女老总等等,她们无一例外都是大大的眼睛、温和的个性、睿智的思维、雷厉风行的行为方式。跟她们一起工作,常有如坐春风的感觉,受益颇多。

那一双双大眼睛究竟象征了什么,让我如此印象深刻?青少年时期看她们,那双大眼睛代表了她们对我温和的关注和接纳。后来出现在我职场中的大眼睛代表了她们思维逻辑清晰、工作干练以及谦和优雅、包容豁达的个性。我深深地知道,这些我欣赏和向往的女性给了我无穷的榜样力量。

二、作为心理教育专业工作者介入社会工作与实践反思

作为心理教育的专业工作者,我介入的社会工作场域主要是大学和中小学。

1.我的大学工作场域

多年来的心理学学习与教学研究实践使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将自己作为“工具”来进行教书育人。如同罗杰斯的“以当事人为中心”的理论,身为咨询师的角色,那个自我要清楚明晰地出现在来访者身边,每一刻当下临在。教师也一样,教师必须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才能够如平面镜一样如实地反映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不扭曲、不忽视、不夸大,如实客观地反映。

我在大学主要从事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辅导方面的教学与研究。选修我课程的研究生群体主要是女生,男生很少,这是师大的特色之一。他们未来的职业定向是从事基础教育的心理辅导教师。因此,在他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协助他们个人规划自我发展也是我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女生个性中的突出特点:温和细腻、敏感敏锐、外露情感、叙事性的表达风格、重视关系的建立与维持。我在激发她们领导力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具体实现的机制是:与学生平等对话,同时促进同学之间的平等对话;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将个人经验进行分享,带入到公共空间,实现个人经验向公共知识的转化;教育戏剧手法的运用,为学生搭建互动的平台,激发学生建立起生命的联盟。

而身为女性角色,我的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会带有我所倾向的女性榜样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在引导女生通过改变认知走向包容、豁达,通过缓解情绪走向力量方面,我适时地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她们搭建平台。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他们的特点展开设计。

(1)重视团体安全氛围的建立。每次上课伊始,我都会把我的这一设计告诉学生们,让他们考虑在课程中如果做这样的内容安排,他们有什么样的顾虑和担忧,他们共同期望有什么样的环境,渴望在怎样的场域中如何被对待……他们发表各自的观点后,我们达成共识。这是彼此建立安全联系的第一步。

每节课,我都会用5~10分钟的时间,与全体同学做一些集体的热身游戏,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一些身体的接触,让他们的肢体和呼吸做一些调整和舒展,让他们放松身体和心情,然后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课程学习。

我的课程教学打破传统研究生教学的课堂模式,只要空间允许,我就会让学生把桌子搬离,只留下椅子,围圈而坐,让彼此可以看到彼此,便于交流互动。

(2)案例式教学带入自我成长经历。案例是生动的、具体的、形象的、叙讲式的。每节课的案例教学,由他人故事引发学生个人案例故事的续讲,由理论回到学生自己的经验。有时,我会运用戏剧的方式,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中,让他们体验角色,开始与不同的角色对话,寻找解困之道。学生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他们自身深有触动,是他们喜欢和需要的教学,一节课下来深感有所收获。

学生常常会谈到爱情、友情、家庭,处于这个年龄,这些正是困扰他们的重要问题,所以,我的课堂总是留空间给这些话题,从社会性别角色的视角引导他们去看,来自家庭的、社会的、历史的、体制的因素是如何影响到他们今天的恋爱、婚姻与性的。这也成为我给学生做心理辅导的平台。

首先,在课堂上我会借由青少年的心理现象与成长中的问题切入,引发学生对自身成长历程与现状的关注,将他人的案例与学生自己的经验勾连,让他们从中回看自己,从而给他们一个认识自我的空间。我教学的特色之一,就是从社会性别意识视角出发,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看待男生、女生的成长,男性与女性的互动关系。回看他们在成长历程中,那些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社会性别意识的有来自家庭中父母、亲属,学习中的有关教材,社会中的有关媒体等诸多因素。由此,他们原来不自觉的社会性别意识开始觉醒,认识到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不合理的社会文化因素对男性和女性心理成长的挤压。

比如带领他们观看案例视频“我要做男孩”。案例中的女孩儿就因为身为女孩子,从一出生起就不为爸爸和奶奶接受,认为爸爸与妈妈离婚是因为自己是女孩儿,妈妈离婚后的独自哭泣使女孩子萌生出要做男孩子要保护妈妈的信念,于是她剪掉自己的长发、穿男孩子的衣服,以男孩子的行为方式行事。看了这个案例,有一些女生也开始坦言说,自己不喜欢自己的女性角色,“从小一直很努力,就是要做得像男生一样好”,经过讨论发现,原本这个好,其实不必牺牲自己很多女性外在特征来像“男生一样”,而是本身女性也可以做到很好。

另一位女生则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由于贫困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一个家庭如果只能供一个孩子读书的话,一般会竭尽全力供男孩子,女孩子只能放弃甚至要出去打工供哥哥或者弟弟读书。“从小到大,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都比较重视我哥哥,我妹妹是老幺,也是比较受疼爱的,作为老二又是女娃的我处境比较尴尬。我记得我是几乎过了上学年龄,父母才想起来让我上学。父母从来没有送我去过学校,包括上学第一天。我哥哥把我送到校门口就去上课了,而我既不知道应该去几年级几班,也不认字。父母也几乎没去给我开过家长会,总是忙忘了。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差不多9周岁的样子,家里所有家务活几乎都是我在做,包括蒸米饭、点炉子、倒泔水、洗衣服、擦炕扫地、交水费电费、购买生活物品之类的,还要照顾妹妹。印象最深的就是冬天洗衣服,水彻骨的凉,两只手都冻僵了,所有手指关节现在都能嘎巴嘎巴响,而且大件的衣服比我个子都高,衣服浸饱水非常沉,我经常拎不动。一开始承担家务倒不是因为我懂事儿,我也曾质疑过为什么不让哥哥、妹妹干,父母说家务活本来就是女孩子的事儿,没有让男孩子做的道理,而妹妹年纪小,姐姐应该让着妹妹,所以家务理所应当就是我的任务。这些道理显然不能说服还是小学生的我,所以经常提出抗议,结果总是以挨打收场……”

这样一种经历使得她对学习和工作有了非同一般的感受:“从小我学习非常刻苦也非常好强,方方面面都不甘人后。毕业后工作更是拼命,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工作狂一般地投入工作追求工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她自己从中了悟到,“从我的经历来看,我从小刻苦学习、努力表现的动机:一是害怕因为是女孩儿而遭遇辍学;二是希望争取到更多父母的赞赏和疼爱。我对于成就感的渴望就是源于此。”听到她说,“世界上有一种鸟没有脚,生下来就不停地飞,飞得累了就睡在风里。一辈子只能着陆一次,那就是死亡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这种鸟。”我心中感到丝丝心疼。幸好她能从这样的经历回看中看到过往童年经历对她现在做事风格的影响,我给予她的回复中肯定并鼓励她的勤奋,也引导她可以适时地放下重负,从一生长远的发展来规划和看待所做的事情,能够活在当下。

“我要当第一”的案例视频为学生讲述了一位在家排行老五的女孩,出生时一度被父母考虑送人,自小被母亲忽视,所以她立志要争得第一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存在:长大结婚后依然抛下自己6个月大的女儿一心去拼命工作。学生看到,“从小被忽视,让她一生都在与这种忽视做斗争。她的幼年,是在等待母亲的关爱中度过的,而现在的她抛下孩子去努力争得工作中的第一,实际上是在重蹈她母亲的覆辙,如果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她的女儿也将重蹈她的覆辙。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反思,这样的轮回也许会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面临职业和家庭,特别是有了小孩的母亲们,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是需要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每个人都希望实现自身的价值,这其中既包括社会价值,也包括个人价值。上天赐予了女性成为母亲的特殊能力和荣誉,成为合格尽职的母亲能最大限度上实现个人价值,这种幸福感和责任感是无可替代的。但是人处于开放的社会,单纯的家庭角色不能满足一般人的需求,职业定位和工作成绩同样能带给人巨大的成就感。同时来自经济上的压力也迫使很多女性没有时间陪伴孩子而必须去工作赚钱,特别是对于孩子没到上学年龄的家庭,这种矛盾尤为突出。既然二者不能兼得,就只好牺牲一方面。节目中心理学家说得很好,孩子的成长不可重来,宝贵的时光值得每一位母亲珍惜并好好利用,个人工作上的追求可以推后延迟。其次,女主人公在被引导的情况下,说出了自己童年时没有母亲关怀照顾的伤心往事,这些事给她造成的伤害一直影响着她接下来的人生,所以,决不应该让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的年纪也许很小,但是一些经历过的事情却有可能留下终身的烙印,这提醒着每一位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多注意自己的角色、自己的责任、自己的言行,同时也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这样的案例分析,使得未来都会要经历职业发展与家庭生活冲突的学生们思考,究竟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自己不同阶段生活工作的重心与意义是什么。

在“早恋风波”案例引发的思考中,一起与学生讨论女生与男生的交往问题,学生提出暗恋要不要表白?如何拒绝男生爱的表达?如何避免少女怀孕?男女之间存在真正的友谊吗?等十几个问题,内容涉及有关如何看待两性的差异,如何站在两性的视角互相参看,有关尊重的价值观、观、爱情观等内在价值观等。这些讨论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看清楚个人在两性相处中的误区,辨识其中的价值观及其影响,更多地了解和理解当今青少年的情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男生在其中获得的启示与收获也非常大,有男生记得“从小父母就不让自己委屈时哭泣”形成他压抑内向的性格,觉得自己承担了太多家庭的期望,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现在他知道,他也可以放松流眼泪,不用再强忍着。

(3)建立生命联盟。我担任班主任的研究生班中有25人,23名女生,2名男生。工作中,我深刻地体验到学生的情感和生活以及学业与事业发展问题的困扰。除了通过信件、个别谈话辅导可以协助部分同学外,我根据自己这几年来在“一人一故事剧场”学习和演练的经验,邀请在北京我们自己组成的“一人一故事剧场”演员为学生们做了一场“一人一故事剧场”的演出。

“一人一故事剧场”秉承的理念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每个人的生命故事都是值得尊重的。叙讲个人生命故事的人,在讲述完自己的一段故事后,演员就立刻即兴地把故事中体现的突出情绪或者情节演绎出来,作为一个特定的礼物反馈给讲故事的人。演员充分尊重讲故事人的感受,并较为准确地传达出来这种感受,反馈给讲述人,这种尊重、理解的关系与表达,对讲述人来说,本身就具有对自我再认识的作用,对情绪是一个很好的宣泄表达,对其中经历的创伤也具有一定的疗治作用。在剧场营造的安全氛围中,学生可以将压抑多年的故事讲述出来,关于与初恋对象被迫分开的故事、曾经在初中被同学孤立的故事、因为自己一次任性而失去了最好朋友的故事、那个挣扎在是与男友相处多一些还是与同寝室同学相处多一些的故事、那个毕业时说好不流泪但最终还是任眼泪四溢的故事……这些有关爱情、友情的故事对他们来说都那么相似,撞击着每个同学的内心。讲故事与听故事、看故事与演故事,让他们彼此可以看到对方也看到自己,从情绪的释怀中学习成长,拥有前行的力量,从而学习如何建立起学生彼此间的互信与互助关系,学习站在他人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这样的情感互动使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同时也建立起生命联盟,相互支撑前行。

2.中小学工作场域

作为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我来说,不断出入中小学,与中小学教师打交道是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自己也曾在中学做过10年教师。因此对中小学教师的辛劳与坚持,幸福感与无力感并存的感受亦深有体会。

我曾在一所县级高中调研,听到那里一个办公室8个35岁左右的青年女教师有7人患子宫肌瘤,女主任对我说,“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吗?我们要快乐!”

我牢牢记得她的话。我一直想,作为一个女性教育科研工作者,我究竟能为她们做些什么?

我读博士做论文时,女儿上小学,我与她讨论我论文的主题词:尊重。我问她,“你觉得‘尊重’是什么意思呢?”她对我说,“你可以问我什么是‘快乐’,为什么你不研究一下‘快乐’呢?快乐多重要啊!”

我也牢牢记得女儿说的话,“快乐”最重要!

作为一个母亲,一个研究青少年教育的女性专业工作者,我能为孩子们的幸福快乐做些什么?

(1)关怀和尊重。所以,我的课题紧紧围绕着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方向。在一所小学里,我鼓励校长与女教师们一起建立起行动研究团体,运用教育戏剧来做教师培训、设计教学、开展班级活动,至今我们已经一起工作了两年。这期间,我给她们做访谈,倾听她们关于个人成长的故事和关于职业发展的打算以及遇到的困难,交流中的一位女教师眼睛里闪着泪光说:“从来没有人可以这样听听我都做了什么、在想什么、困难是什么,以后怎么发展的想法,这种感觉真好!”

在课题的进展过程中,始终会遇到研讨、培训时间不能完全保障的问题。这些教师大部分需要下班后赶去接孩子,我们活动时她们有时候需要请假带孩子,父母有病时她们需要到跟前去照顾,虽然她们有时会表现出焦虑、不耐烦、抱怨,但是她们还是一路坚持下来。我特别能理解她们的不容易,因为自己同样经历过。因此,我知道此时她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关怀和尊重。

(2)目标引领。在课题进行中,我不断地在与教师们交流,问她们做这个课题对她们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无论是在对她们的访谈中、培训中、设计课程中、结题总结中,我都自始至终不断地追问她们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不断明晰的过程,也是她们不断开始职业承诺的一个过程。一旦建立起这样的意义联结,她们就会把进行行动研究真正看做是自己的事情,投入地去做,为改善她们自己的处境而努力。

(3)自我获得新的发展。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开始迅速成长。一位教师这样说,“我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育方式上都是一次真正的蜕变和突破。作为一个从教20多年的班主任,传统教育的观念在我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更多的教育方法来自于大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方法,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都以课本讲解为主;学生犯了错误,也是以严肃的谈话、批评的方式解决;有不良的班级风气出现时,更多的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因为这种方式是我所擅长的,不用过多思考的,是手到擒来的,思维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沿着惯性一直走下去。我会把所有我认为正确的观点和理念认真而操心地灌输给学生,当然学生对你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时候会有一些感动,但是当你一再重复那些老掉牙的道理和人生格言时,孩子眼神中的厌倦、烦躁告诉我:我们已经听够了,你的话已经说过n遍了。现在的学生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学生了,他们厌倦说教,他们讨厌婆婆妈妈。我发现,这种传统的灌输、说教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需要了。”“通过课题研究过程,我发现其实自己的内心深处还潜藏着如此的热情和动力,我可以和学生一起疯狂,我可以在学生面前不正襟危坐、道貌岸然,我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现自己的笑容,我可以是课程中的一个角色,我可以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的表演。总之,在学生面前,我放下了教师的架子,摘下了自己的面具,又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这种感觉很轻松,很快乐。更重要的是,在自我改变的同时,我发现学生眼里的我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学生在周记中告诉我,他们在戏剧课上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到的快乐,他们感觉上这样的课非常愉快,更让他们吃惊的是原来严肃的王老师居然这样会讲故事,居然能够如此快乐地和他们一起说笑。他们告诉我,你笑起来非常好看!”这个蜕变过程让这位教师自己欣喜不已。

(4)自我效能感提升。随之,职业成长也逐渐展开。“我感觉通过戏剧教育课上的沟通和交流,我和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我们相处得更加温暖和谐了,彼此的心灵贴得更近了,这也是我从教几十年来很少体会到的感觉,师生的界限几乎不存在了。”“通过近两年的学习,我收获颇丰,尤其是在自我成长方面有了突破性地进步,开阔了视野,打破了以往僵化的思维定式,为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成长的平台。”

另一位教师则发现原来给高年级学生上课时没有几个主动发言的,课堂很沉闷。而现在“在教学《自己他人社会》这一课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生们的小剧表演。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交通事故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严重后果,更牢固地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我设计了让孩子们表演交通事故后,再现肇事司机家庭和受害者家庭生活场景的小剧表演。学生们淋漓尽致的表演让我震惊:他们设计了大量的台词,准备了必要的道具,很多道具都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很多孩子还自编了动作。看着他们夸张的动作,投入的表情,我感受到他们前所未有的热情。这样的课堂上,再没有单纯的大道理的讲述,也没有被老师和同学遗忘的‘沉默角落’,每一个孩子都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传达自己的见解,借剧中人物角色的扮演深刻体会课堂带给自己的感悟,进而达到思品课的教学目标。”这些都是很少有的欣喜现象,让教师们看到她们自己改变后带给学生的新的变化,她们教学的自我效能感和愉悦感不断地增强。

最近我们的课题正在进入结题总结阶段,她们的文字让我深切地看到了我们共同坚持了两年的这件事的意义所在。我尤其感到欣慰的是她们自身的成长,是她们带给学生的新的教师形象、新的课堂氛围和新的师生关系,我想这可能就是女儿要的那种快乐!那些女教师要的那种快乐!

第7篇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我校而言,发展有如下内涵:一是通过艺术教育及其延伸的各种教育活动,使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资质的孩子获得个性差异发展,成为人格完善的人,实现学校“合格+特长”的育人目标;二是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有层次、分类型的专业发展;三是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使学校成为朝阳区乃至北京知名的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尊重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尊重是发展的前提。只有教师尊重孩子人格和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围绕“3+3+3”德育模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责任教育。我们的思路是:“抓习惯培养,提高责任意识”。

一、学生成长

(一)践行“3+3+3”,促学生习惯养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将来正常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为此,学校德育工作特色是: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针对习惯培养,学校整体制订了“3+3+3”规范。

“3”―培养学生做人习惯有“三心”:

自信心、责任心、博爱心

“3”―培养学生做事习惯要“三会”:

会走路(养成文明礼让,靠右行的习惯)

会问候(养成见到客人主动问候的习惯)

会做事(做好事,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3”―课堂习惯“三个好”:

说好话、写好字、读好书

为践行“3+3+3”的要求,我们设计了提示单、学生表扬卡、课堂习惯三个好评价表。

以前的扣分记录,只是注重学生的行为结果。现在请美术老师设计了提示单。它关注到了老师、学生的内心感受,不再是生硬的扣分。其目的是规范学生言行,达成教育一致的目的。扣分记录与班主任教师日常考核相结合。班级扣分每月整体反馈,扣分最少的班级当选当月的“行为习惯文明班”并颁发奖状。

学校表扬卡的设计是为了鼓励学生做到“三心、三会、三个好”。全校老师参与评价,每位老师手中都有表扬卡,发给当天表现突出的学生。每月一汇总,各班级获表扬卡最多的一名学生,被评为当月的“校园习惯星”。学期末,从“月习惯星”中,评选出学期“习惯文明星”。

为把课堂习惯“三个好”落到实处,我们的做法是教学方面,任课教师针对学生课堂表现予以评价;德育方面,每年五、十月为课堂习惯月,针对“三个好”的要求展开全校性的评比活动。

在“3+3+3”德育模式的教育实践中,我们确实感受到学校温馨和谐的氛围,更看到了孩子们的进步成长。我们坚信,只要把“3+3+3”坚持下去,“小、细、实”的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定会越来越高。

(二)提倡“六种美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德育不是口号,真正的道德是行为。小学生已具备较强的道德意识,但是自我约束力欠缺,有时表现为言行不一。针对学生在道德领域出现的不足,由学校教导处、班主任老师、优秀教师进行德育课程研发,编写《六种美德读本》,分别包括家庭中的我―孝顺;校园中的我―快乐;学习中的我―勤奋;社会中的我―有礼;交往中的我―宽容;生活中的我―坚强。把六种美德的培养立体化,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训练,从点滴入手,从细节开始,做到知行统一。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进一步规范孩子的言行,提升孩子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发展需求,以校本课程建设为载体,以课堂教学、德育模式、社团建设、家校合作为实施途径,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尊重与发展的办学理念。

《六种美德读本》校本课程通过相关的故事、文章的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有关的概念,采用小组研讨、现场实践(辩论、案例分析、表演等)、完成作业、家校合作、撰写体会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学生不断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也许我们看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我们坚信,“六种美德”的培养终将在他们的成长历程中发挥潜移默化的正向推动作用。因为,德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育人,小学德育就是对儿童天性的呵护与滋润,是对儿童未来的奠基与负责。

二、教师发展

(一)以教师“三好”为指针,营造和谐氛围

学校对教师提出“三好”―“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

与人为善说好话―说好听的话,多把关爱送给他人;说有利于团结的话,多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有话好好说,不急躁,不暴躁;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话。

心甘情愿做好事―完成本职工作,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关心集体不分分内分外;执行学校计划任劳任怨。

皆大欢喜存好心―心平气和善待自己;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容易感动,常常感恩。

当前教育中,教师深感压力大、任务重,做到“三好”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体现着教师的工作心态、工作状况和品德素养,更重要的是它对营造和谐的氛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创设宽松的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好”的提出旨在让老师们能够在教学工作中践行“三好”,并能身心愉悦地工作和生活。

(二)以师德建设为抓手,培养十个习惯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目前,师德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新的历史时期全面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和水平的战略举措。我国知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为人师表”才能“立德树人”,习惯的养成对于师德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习惯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习惯的力量非常强大,它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练习中形成、强化的。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重要而持久的影响。

为此,学校紧密围绕师德提出培养教师日常工作的十个好习惯,分别是:养成按时下课的习惯、养成提问精当的习惯、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养成赞美学生的习惯、养成从细节做起的习惯、养成按时上交材料的习惯、养成每天清理办公桌的习惯、养成保持良好心态的习惯。学校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和践行这十个好习惯。

(三)以教师日常考核为载体,规范教师言行

教师日常考核是对教师教育过程的考核,是管理教师的常规手段。通过教师日常考核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利用每月一次考核,提升教师师德修养、业务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从而激励他们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改进工作方法、进行教育科研、提高教育质量。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明确工作底线,规范自身言行,进一步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以教师身边榜样为标杆,树立师德楷模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身份,一种社会期望。在孩子眼中,教师是他们汲取知识的源泉,更是学会做人的标杆。教师应当经常学习模范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他们是生活在教师队伍里活生生的榜样,这能够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校经常利用教职工全体会开展“道德讲堂”展示活动,让教师们诉说自己的教育故事,献言教导学生的小妙招,讲述身边的好人好事。这些都是教师身边鲜活的榜样,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所以更接地气,更有实效。

第8篇

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学习,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之中,寻求创新,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1--学年度,我们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在区文教体局指导下,以深入开展“小学教师第三轮继续教育培训”为契机,继续以课程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任务,多渠道加强教师的业务指导和培训,将教师的观念的转变,理念的提升贯彻于培训的全过程。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初步构建了将理念的引领与教学行为的跟进有机结合的校本培训模式。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成立领导小组,构成校本培训机制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李少宝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安徽省--—--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了切实抓好校本培训管理工作,教导处设置一名专职主任负责,由学科教研组组织牵头,布置校本培训具体资料,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为做到培训管理规范化,指派专人负责,建立了教师个人培训档案。我校校本培训有组织、有方案、有计划,制度健全,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假日学习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构成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

二、制定方案,推进校本培训进程

1、我校从--年5月开始启动《黄泥岗中心小学--—--年度教师全员培训“备好课”专题学习指导方案》。

由各小学学科负责人组织,进行《新课标》学习,熟悉教材知识体系、研读《教参》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学科负责人将备课资料分配到人,确定主备人。主备人首先进行个人初备,拟出详细的草案。各学科在团体备课的基础上,按照必须时间进行集中研讨。一年级语文和数学为每周二午时,二年级语文和数学为每周三午时。集中研讨时,各主备人根据确定的资料进行周前备课,并在集中研讨的前一周星期五,将教案上交到教导处,进行复印,确保参与教师人手一份。集中研讨由学科负责人组织安排,主备人首先进行说课,其他教师对主备人的说课和草案进行补充、讨论。学科负责人对研讨过程,做好详细、完整的记录。主备教师将草案和定案稿,上报教导处,进行集中评议。

2、对教师的自主个性化学习,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学习资料,并制定学习计划。

再由学科组对每位教师提出具体要求。

3、在教师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还鼓励教师之间合作和相互学习。

经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学习过程,如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相互交谈,从中反思教学过程,交流教学经验;学科组为组织教师相互学习,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教案设计交流,进行案例分析和教学反思,促进了教师共同提高。

4、本学期,我校实行了“周听课制”,即每周安排2位教师上示范课,其余教师可自主听课,并认真记录听课笔记10次以上。

每周五进行交流、讨论和总结。

5、我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上加大了力度。

教导处进行随堂听课,不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上课和作业批改情景。语、数教研组长经常深入各班听课,评课,参与各年级的教学研讨活动,校长亲自率队组织检查各校的教学常规和各项制度的落实情景,要求教师在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辅导等工作中严格按照常规要求实施。本学期已组织教学常规检查3次,并将检查结果通报全镇各校,有利地促进了常规教学各项制度的实施。

6、我们组织了全镇教师参与的备课本事考核活动。

由教师自主选择备课科目,学校根据实际划分研讨小组(2—4人),同时备同一课题。活动严格要求:现场抽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完整详细的教学设计。

7、本学期,我们按计划组织了全镇小学教师参加了“一日教研活动”,凌先莉、张园园、宋芳、方克宇等年轻教师展示了六年级语文、作文指导、英语等公开课4节。

经过上课、说课、评课,充分挖掘公开课中的闪光点和存在的不足。教师们结合自我的教学实际,扬长避短,促使自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本事,构成课堂教学特色,锤炼课堂教学艺术。

8、我们多方创造机会,让教师多接触,多学习。

进取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及组织的各类观摩、培训等教研活动。先后选派年轻教师张园园、凌先莉到南京参加《全国课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观摩学习,选派张家芳等教师到马鞍山、上海参加英语教学听课学习,选派童春迎、、张园园、凌先莉、王丽萍、宋芳等教师到合肥参加作文教学观摩课学习。派出学习教师把当前教学新理念、新信息经过上汇报课、开讲座等不一样形式传递给本校教师,教师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了更新。同时,我们进取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课堂教学、教学设计等比赛,宋芳教师参加区级小学语文优质课大赛获二等奖,王宝殿说课,喻秀敏、王德琴、张勇等教师的教学设计分别获区级一、二等奖,副校长童春迎的作文设计获市级二等奖。

三、开展论文交流,争做研究型教师

近年来,我校领导教研意识强,带头参加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校长李少宝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在cn刊物上发表,《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刊登在《滁州日报》上。副校长童春迎论文《“听”同样重要—一节阅读课引起的思考》获安徽省教学论文二等奖。在领导的带动下,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本事有了显著提高。广大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撰写了很多的教学随感、案例分析。有多名教师参加了市、区级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并获奖,有20篇教师论文在cn刊物上发表。

四、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研水平

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年9月启动《农村小学如何提高小学生作文写作本事》专题研究工作。中心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具体做法是:

1、明确研究资料:

我校确定课题资料是:将从改变农村学生作文与生活相脱离的现状为主,探索如何挖掘农村习作资源,从而解放学生作文观念,丰富其写作资料,充实其语言储备,进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采取有效措施:

⑴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作文教学的书籍,加强理论基础。

⑵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为科研活动的开展供给物质上的保障。

⑶开展问卷调查活动,充分了解我校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原因,做到研究有的放矢。

⑷组织力量经过多种途径搜集习作资源。

⑸进行师资培训,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高科研本事,促进教师向科研型转变。

⑹经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教师座谈的形式,明确研究的具体资料,写出分析报告。

⑺鼓励学生认识农村、热爱农村、融入农村。经过日记、知心话等活动,鼓励学生观察农村生活,教给观察方法,养成随见随记的习惯。

⑻为学生购买读物,并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鼓励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班内传阅,开展多种活动,加强学生知识积累。

目前,研究案例、展示课、实验报告、撰写的论文及交流文章、专题总结报告等材料已经由专人整理,--年12月底将请专家认定结题。

我校校本培训工作经过能努力,取得了必须成绩。广大教师经过校本培训,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广大教师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其次,教育理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主阵地;第三,广大教师的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初步构成,教师们深切地认识到,理解终身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自身生存的需要。经过培训,许多教师能够把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转变为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2本学期,我校数学组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领学、教、评一致性”为主题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3、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萧江四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4、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5、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3本学年,我校继续做到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追求有效性,基本上能完成了,计划制订中的各项任务,教师在培训中也学到了不少东西。现在就将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工作作如下总结:

1、制订有序和有效的计划。

为了便于开展校本培训工作,我们在学期初就制订了详细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和教研组计划。在计划基本上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内容,在实施计划的时候因去年学校在做四项规范达标,所以实施计划有些滞后

2、培训内容针对性强了,可实施性也强了。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不少的活动,这些活动我都围绕教师的平时工作,或者是教师急须提高的能力。如说课教学技能的培训;另一个是帮助老师提高资源共享的能力的培训。两个培训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教师专业化成长方面我们主要针对教师怎样上好一节课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很好,对年轻的老师的成长会有不少的帮助。

在学校特色方面,因为本校在人才方面的确缺乏,所以不能搞得特别有声有色,也只能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勉强搞个三笔字培训,以书法擅长的徐少龙老师为负责人,但是老师兴趣很浓,每次的作业都能积极上交,作品也很好。

2、建立配套的规章制度。

健全并完善了包岙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施方案、实施细则、考核、考勤、奖惩与管理制度。着重解决了校本培训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使校本培训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管理。

在校本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学年、学期、校本培训和各种专题培训有计划、有总结,学校培训领导小组对全体参训教师完成培训情况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进步情况及时通报,并在评优树先中优先考虑、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同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最重要的是各项活动开展后,基本上都能上传到博客上,都及时展示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的活动,也希望更多的同行能有机会对我们提出意见。

4、外出考察学习培训。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借鉴他人的办学经验,学习兄弟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坚持多年的做法。一学期来,我校共有45余人次参加各级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开阔了老师们的眼界,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转变了教育教学思路,推动了学校课改工作的进行。在去年11月下旬更是大面积地组织老师参加千课万人培训活动,老师们在这次培训活动中获益很多。

5、培训硕果累累,精彩纷呈

自培训实施以来,师德养成和教师礼仪得到加强,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现代教育思想和先进经验已经转变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行动,教师整体素质大大提高。表现为:爱心育人,教风端正,班级管理科学、规范,师生关系和谐;课堂上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实践、创新能力大大提高,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已初步形成。教师的校本培训学分基本上都合格。

这一年我校多次组织学生参加学区县级艺术节活动,在书法、绘画摄影方面纷纷获奖;在学区组织的教师钢笔字比赛中,5位老师分别获奖,期中邱巍娟老师更是获得一等奖。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校本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年轻教师为培训重点,着眼于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开发校本培训内容、创建校本培训的新形式,把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促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4一、完善教科室常规建设,明确自身职责。

1、本学年,教科室继续实施“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各教研组组长——组成员”的分级管理体系。

学校教科研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罗盛毅、教务主任李丽香及教务副主任丁世正,负责学校教科室的工作安排与实施;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各学科的优秀教师担任。我校本学期共有五个教研组: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科学组、综合组。

2、做好学校教育科研资料的档案整理工作。

校教研室在学期初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各组也相应制定计划和活动安排表。各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有活动记录,并装订成册。

3、做好校本培训相关档案资料整理工作,并且装订成册。

4、出版新城学校教科研动态第八期,综合组开出记忆专栏。

5、继续抓校星辰文学社,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二、加强科研队伍的学习与培训,提高科研层次。

教科研工作的基础是广大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必须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论水平,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无私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为了帮助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我们把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与培训作为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环节。本学期,教科室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参加各级教研培训此外我校还作为县语文、社会基地学校,组织县里语文、社会活动,全校语文、社会教师和兄弟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会议。董黎明老师还作为县观察员到三中调研,同时也作为班主任代表参加泰顺二中的心理教师培训。

三、广泛开展科研活动,提升科研成果。

1、以课堂为凭借,加强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

在教育科研活动中,充分发挥了教研组长的作用。要求每个教研组长认真组织集体教研活动,每两周活动一次,定时间、定地点、定开课人员或讲座人员。采用“教研组定内容,个人钻研备课和上课、集体讨论、深化吸收,形成共识”的操作程序,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使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去。本学期各组都进行规范的有质量的教研活动。教师也积极参与公开课活动。

2、加强课堂研究,讲求效益与质量

本学期学校教科室重视“备课、批改、辅导”等常规工作的进行。每月对教师的备课本、听课本和作业本进行检查。从三次检查结果表示:部分教师的备课非常认真,平时的教学工作做地很细致很扎实。本学期特评出备课优秀教师是:陶光华、蓝李秋、潘霞、夏海珍、罗盛毅。作业本批改认真的教师是罗盛毅、董黎明、曾丽娟、李丽香、包滴蜜、蔡祈锋、林来荣等。特别是语文组老师辅导学生作文比赛全面开花,科学实验竞赛硕果累累。学习还把相互听课,努力取长补短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工作来抓,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这学期教科室通过深入课堂,进行讲座,也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教与研的平台。多数老师能积极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提建议,自我反思,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问题与今后努力方向。

教科研是每个教师身体力行的事,只有教研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研究型甚至专家型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热情,如何才能将一些特定的、专项的教科研工作交与适合的教师,教科室与教师之间怎样才能形成一个上下畅通的渠道,以及如何使教科研活动规范化、上质量、上档次,是下学期教科研工作的落脚点。

学校校本培训个人总结范文5透过本次小学数学教研组教师磨课活动,总体感觉:按照“三次备课两次打磨”的要求,磨课教师、教研组长制定并完善了磨课计划。组织开展了教学研讨专题活动,集中解决教学问题,有效促进打磨计划的顺利实施。执教教师认真完成了三次备课(基于个人经验、基于同伴互助、基于教学反思)的教案;针对两次打磨状况,老师们整理出个人反思;两次打磨后,进行了上课,课后全组教师认真参与研课打磨、观课评课等活动;对此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两点收获,其一学会如何上好一节复习课的重要策略,其二明白怎样才能够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

首先谈谈上好一节复习课的主要策略,我们认为应把握好以下三方面。

1、一节课要有自己的亮点,比如王老师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节课来说,导入新课部分就是一个亮点,让两名学生参与抓珠子的游戏活动,看谁能一把把珠子全抓起来,进而由穿成线的珠子联想到数学知识网络的建构,最后衍生出数学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思想。

2、复习的资料要有层次性,可由基础题到扩展题,进而体现练习题的必须深度,但切记教学资料太多,就应把常错的地方和易错的地方作为作为本课的重点,才能体现教学设计目标更明确,才能到达高效的课堂,拿孙老师长方形和正方形复习这节课来说,一开始对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进行整一整活动,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然后透过比眼力、巧巧手等闯关活动一步一步打开学生的思维,放飞学生的翅膀,自主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感受知识带来的奥妙。

3、课堂气氛要活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用心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譬如徐老师运算定律这节课,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十分简单活跃,师生互动完美,关系融洽,听课老师赏心悦目啊!其次再谈谈怎样才能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才能使自己做为一名好教师呢,听了王老师关于青年教师成长经验的介绍,我们无比激动,无比兴奋,没想到上好一节课竟如此的“费心”,我突然感觉到做好教师真难,且有“三难”,一难要备好课,此备课非彼备课,并不是写篇教案草草了事,而是研读教材和教参,分析学情,并观看相关教学录像,尤其名师的视频;

二难要写好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论文、课题研究、教育故事等等,只要和教学相关的点点滴滴都能够随时记录,自然而然就会厚积薄发,才能孰能生巧;三难就是终身学习,当今社会信息更新速度超快,教师要不断学习,年年有创新。

第9篇

[关键词]CTCL;学习者:基本构想:初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03-12

一、引言

19世纪末幻灯、无声电影等媒体被应用于教育。拉开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序幕。由于媒体或者媒体技术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关注新媒体教育应用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中一个明显的倾向。随着研究的深入与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开始将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情境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成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

近年来,一些教育技术学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者”这一要素。我们曾以《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两刊2006-2008年的1767篇论文作为研究材料,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这1767篇论文中。以“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的仅占10.3%,其余89.7%则多为教育教学系统研发、教育技术学理论等未涉及学习者的研究。而根据《日本教育工学会论文杂志》,日本这三年内以“学习者”为研究对象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论文约占66.7%。《电化教育研究》和《中国电化教育》是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办刊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两本杂志,在这两本杂志上刊载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上述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虽然已经开始关注学习者,但对学习者的关注尚不充分。南国农先生指出:“成功的电教……要从学生出发。教是为了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电教工作,不论是设计、开发、利用和管理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都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哦们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对学习者的充分关注不仅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应是深层次的。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尝试探索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CTCL”(CTCL为Culture,Technology,Content,Learn-er的首字母缩写),使其既能反映出教育技术学本身的方法属性,又能在文化的视野下充分体现教育技术学研究不仅对技术、学习内容的关注,同时也对学习者深层次的充分关注。

二、CTCL的基本构想

这里将结合我们对CTCL的思考与认识过程,对该研究范式的形成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该研究范式的各要素及其关系进行初步解读。

(一)CTCL的形成

我们认为,当前教育技术学研究存在两种较为成熟的基本范式,一种是关注媒体教育应用(以计算机和网络教育应用为代表)的研究范式,我们称之为“媒体”范式,另一种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范式,我们称之为“整合”范式。

在“媒体”研究范式中,众多研究者关注媒体应用,开展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如我国学者陈丽等人开展的远程教育研究,徐福荫等人开展的电视媒体研究,张舒予等人开展的视觉文化及媒介素养研究,王陆等人在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COP项目中的相关研究,国外学者生田孝至等人开展的儿童对媒体的态度研究,我国青年学者吴鹏泽开展的中日学生对媒体态度的比较研究及提高媒体素养的策略研究等。此外,国内外还有很多学术组织,如美国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日本教育媒体学会(Japan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Media Studv)、日本视听觉教育协会(JapanAudio Visual Education Association)等,一直在组织本团体开展媒体教育应用的研究。把新媒体、新技术应用到教育中是“媒体”研究范式的突出特征。近几年,一些学者致力于将云计算技术、电子书包、iPad、iPhone等新技术第一时间应用到教育中。力求为改善学习条件提供新的契机。如祝智庭等人开展的数字布鲁姆本土化研究等。

技术“因具备信息传播属性而被用于教育”到研究者“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一种技术再到成立专业学术组织的阶段,通过研究、算法、人工智能、数据库学的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中,“整合”范式逐渐显现。我国学者何克抗、李克东、王本中等人[13114115l从1994年开始将计算机技术、现代教育理论、认知学习理论、语文教育的需求等方面进行统合。在中小学开展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2000年,在“四结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何克抗等人又开展了“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先后在700多所试验学校开展了广泛的实践研究,产生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我们从改善学习的效果、效益、效率三个方面考量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数据表明,这些研究是有效果的,如日本学者清水康敬等人对在课堂中使用ICT对学生学习的改善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使用ICT的课堂,其学生的主观题测试得分高于不使用ICT的课堂的学生。然而,从改善学习的效益和效率来看,“整合”范式下开展的研究在投入、产出比方面,似乎并不总是乐观的。以美国为例,何克抗指出:“尽管美国早就在中小学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例如。1999年美国中小学就已经是基本实现网络化的‘网络年’,到2001年美国中小学已有99%联网,2003年美国中小学生与电脑比例已达到5:1),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他们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的提升。”

我们对上述两种范式进行思考,产生了如下疑问:如果说教育技术学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学习者的发展,那么教育技术学研究倘若重在关注媒体应用,或者重在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而不去深层次地、充分地关注学习者,是否便缺失了其立足于“教育”的根本?换言之,到底谁在学习?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如果忽视了学习的主体——“学习者”,研究是不是很可能会陷入只见技术不见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的尴尬境地?美国《2011 Horizon报告》指出,四到五年后,学习分析将成为以教育为主的组织机构使用的主流技术,进行学习分析的目标是使教师和学校根据每个到校接受教育的孩子的不同程度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方式。从这种开始关注学习者的态势,我们不难看出:学习者在学习,“教育技术学研究”:应该充分关注学习者。

近年来,一些教育技术学研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

关注学习者的态势,然而对学习者关注到什么程度,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适应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四大热点问题之一,这足以说明它对学生的深层次关注是必要的。“媒体”及“整合”范式下开展的研究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学习者,但是这些研究对于学习者的关注,似乎并未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即对学习者的关照往往是浅显的。我们认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对学习者的关注,应该从系统的角度着眼,将其置于一个包含学习内容、技术等要素的关系网中,从内隐、外显两个角度深层次地去考察,对于这两个角度,本文将在后面详细阐述。

笔者之一董玉琦于1993年至1998年先后以进修教师、研究生和外国研究员的身份在日本学习和研究,主要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情绪变化的系列研究,并对学科学习心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考察。在此后学习与研究教育技术学的过程中,逐渐感悟到结合特定的学习内容对学习者的心理等进行深层次关注的必要性。自此,在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中。将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相统合(TCL)的最初设想便基本成形。

同时,我们发现,近年来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能够体现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相统合(TCL)的研究已初见端倪,例如我国学者徐晓东等人开展了计算机支持的协作概念转变研究,又如我国台湾学者佘晓清等人开展了利用SCCR数字学习系统辅助学生概念转变的研究等。

学习理论的发展不断地印证了文化在教育技术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从“学习是反应的强化”这种呆板的论调到“学习是参与和交往”这种关注学习情境的新观念,使得文化在教育技术研究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出来。由此,“TCL”进一步发展为“CTCL”,即研究者在文化(Cuhure,C)视野下,将技术(Technology,T)、学习内容(Content,C)、学习者(Learner,L)相统合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亦可简称为“学习”范式,从而形成了教育技术学研究从“媒体”到“整合”再到“学习”的范式的演进过程。

(二)CTCL各要素解析

如前所述,CTCL关注的是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文化四个要素。

对于技术(T),刘美凤在《广义教育技术定位的确立》一文中,将基本的技术构成分成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并称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的技术。我们提出的CTCL中的技术(T)沿用了此划分。所以,此处的“技术(T)”包括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及其产品(如软件、平台、工具等),即“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以绩效技术为核心的、以追求系统优化为目标的“智能形态”技术。在此基础上,CTCL特别关注和强调的是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向问题解决的优化功能发展,是“学习者”通过技术的使用改善“学习者”的学习认知等心理状态及其差异的可视化,为教师提供一种“学习者的学习资源”,使得教师能够实时地诊断学习者的状态,感受学习者与学习内容这一统合体(对此,后文将有详细的阐述)在CTCL中技术(T)这一要素的价值。

对于学习内容(c),鉴于自20世纪后半叶以来学科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CTCL并不局限在某一学科视域内。而是关注学科间的内容交融性,因此,CTCL并没有用学科(Subiect)这一表述,取而代之的是学习内容(C)。但在具体研究。研究者自身学科领域的划分是不可避免的。从这个角度讲,学习内容(C)覆盖的学科领域,既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传统理科的内容,也包括语言等文学的内容,以及信息技术等新兴学科的内容。此外,从学科形态来看,学科内容(C)涉及分科形态和综合形态的课程,如我国小学和初中开设的综合科学课程。

对于学习者(L),从人员组成来看,不仅包括各个教育层次的学生(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等),也包括教师、企业人员等。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等关于学习的新论调不断昭示着:人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因此,CTCL对“学习者”的理解上升到社会的、学习共同体的层面。从人员形态来看,如前所述,“学习者”构成包括单一的学生“个体”。也包括社会的、学习共同体层面的学生“群体”,在这里,“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它涵盖了面对面的真实社会情境以及基于网络的虚拟社会环境。

前文已述,教育技术学研究应找到合适的切入视角,从内隐、外显两个角度深层次地关注学习者。心理是CTCL的首选视角,它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绪与意志。对于学习者的认知。CTCL借助“学习是概念的转变”这一流行的学习隐喻,从概念转变出发,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探讨:对于情绪,学生的情绪虽然不易直接测得,但往往能够通过生理指标来探测,比如学习者的皮肤电反应(GSR)、表情等:对于意志,CTCL会关注到学生的感性和理性意志。除此之外,行为视角是CTCL考虑的又一视角,它包括学习者的外显行为、内在行为。对于学习者的关注,CTCL还可以从生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或综合的视角切入。

不同领域的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学习进行研究、解释。但在这些研究中,文化往往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维度,人们往往太过重视知识的传递,却忽视了学习本身是对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正如Evford,G.A.指出的,在学习过程中“仅仅有精确的知识与完备的信息是不够的,知识是需要人们通过其既有的价值观与对知识的固有理解去内化的。”学习者“既有的价值观及其对知识的固有理解”,是CTCL对文化(C)的下位理解。对于这些因素,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层面的学习者,由于生物遗传、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当这种差异逐渐成形并影响其对事物的认识与决策,便发展为一种学习者特有的文化。由此。在学习者之间、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本身便是一种跨群体文化的交流,在这种交流中,充分利用学习者之间的差异这种独特的教学资源,尊重学习者群体的特有文化,坚持和而不同,各美其美,增强学习系统的容错性,通过技术等手段方便学习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认知等深层次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学习者在一种容错性很强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到对教育的尊重。是CTCL在这一层面上的追求。

学习本身即是文化现象之一。通过学习,学习者自身最终应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其文化自觉是一种关键的学习品质。学习者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理解力的提升、能力的提高,而且是自身作为社会一员的自我意识,在此基础上,其责任、批判、合作的基本素质才能有所提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提出的,“新时代的人类必须能够在自身不断增强的知识理解力、能力与自身情感、道德、性格结构之间建立一种平衡。”也就是说,CTCL站在“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的立场上,倡导的是以人为本的研究文化和追求学习品质的学习文化,这是CTCL对文化的上位理解。

(三)CTCk各要素关系

CTCL的四个要素并非毫无交叉关系的独立要素,学习

者(L)使用技术(T)促进自身对学习内容(C)的学习,而技术(T)在设计、开发阶段的主要依据是学习内容(C)和学习者(L)的状况(如心理等)。文化若取其上位内涵,则影响到整个系统中的每个要素,若取其下位内涵。则主要在学习者这一要素圈中发挥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CTCL中的技术(T)要素,其设计、开发的每一个环节,均是建立在对学习者(L)与学习内容(C)充分统整的基础之上的,在以往的研究中,尤其是在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研究中,通过技术对于学习者的关注往往考虑到了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等较为上位的心理因素,但是这些研究却很少顾及到学习内容,脱离了学习的具体情境,使得技术对于学习者的考虑和关注稍显浅显,故在CTCL中。技术(T)要素不仅分别对应学习内容(C)与学习者(L),更要对应学习内容(C)与学习者(L)的统合体。且充分考虑到文化(C)要素。

总之,CTCL这种教育技术学研究新范式提倡在文化视野下,以一种跨学科的综合视角去研究教育,其研究取向在于教育实践问题的解决,这种取向的特点在于:对系统性理念的强调,即教育技术学研究在系统中开展:对最优化的追求,即在改善学习方面,不仅仅强调效果,还要强调效率与效益:对可视化的重视,即力求通过技术实现学习者学习状态(如认知等深层次心理)的可视化。此外,CTCL凸显教育技术学的方法属性,即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教育技术,更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教育;教育技术学重在以技术的方法,通过系统化、最优化等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教育技术学应更加关注学习者。指导学习者自身应用技术(包括智化技术)改善学习而促进发展。

三、相关研究及其启示

CTCL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源于对当前已经较为成熟的两种教育技术学研究范式的反思以及我们自身多年来的学习与研究之感悟;另一方面源于近年来学习科学、学习技术、学科学习心理等相关研究领域的进展与启示。在这些领域中,研究者将文化、技术、学习内容、学习者这四个要素中的两个或三个相统合,从单一学科或者跨学科的视角去关注学习者的学习,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一)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萌发于20世纪80年代,1991年第一次学习科学国际会议的成功举行和《学习科学期刊》(Journal of theLearning Sciences)的创刊标志着学习科学的正式诞生。R.Keith Sawyer认为,“学习科学是一门研究教与学的跨学科领域,涉及认知科学、教育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社会学、信息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与学科。与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严格控制各种变量来研究学习的传统认知科学不同。学习科学关注真实情境中的学习,不仅包括学校教室里的正规学习,还包括各种情境中的非正式学习,希望通过研究来更好地理解认知过程,并将这些知识用于真实学习情境的设计中,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深度与效率。”

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研究领域,学习科学的关注点相对分散,尚未对学习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形成统一的认识。但这并未影响学习科学的发展。如以Ann L.Brown为代表的元认知研究、学习者自我调节策略教学研究,以Allan M.Collinst321为代表的基于设计的研究。以John seelv Brown为代表的数字学习文化研究,Andrea A.diSessa的概念转变这些研究,都是国外学习科学的代表性研究。

在我国,在2002年和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教育科学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和《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两部全面介绍学习科学的译著。近年来,任友群、郑旭东、焦建利等皖后发表多篇文章,综述国内外学习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与趋势。

除对学习科学进行系统介绍外,国内众多研究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学习科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上世纪末开始,桑新民等曾多次从学习方式变革的角度阐述学习科学对人类学习文化、教育智慧等面带来的深刻影响。对“学习”这一活动的本质进行了长期探究和思索;2011年,李克东等将MP_Lab等技术应用到数学学科中的研究则是统合了围绕技术与学习内容的研究:任友群等连续发表了几篇围绕中国学习科学研究:基于原创与实证的精神探索的专栏文章,对学习科学的本土化进行了探究。

在学习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中,“概念转变(conceptualchange)”是近年来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热门领域。这一领域的研究者认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某些观念会阻碍新知识的学习,学生需要经历“概念转变”过程,才能接受新知识。基于这一认识,研究者们对学习者的前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涵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领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以Posner G.j.、Chi M.T.H.、Vosniadou s.为代表的研究者们对“概念转变”的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提出了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基于本体论的树状模型和基于朴素理论的概念转变理论,以解释“概念转变”是如何发生的,为促进学生的概念转变提供指导。

同时,“概念转变”在国内也是学习科学研究者尤其是学科教学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学者罗星凯啤在1988年就开始关注概念转变研究。从2003年到2010年。罗星凯等还对物理学科中的热学、几何光学等诸多领域中学习者的前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概念转变的学习与教学理论进行了探讨。近10年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概念转变”研究者们开始意识到技术对“概念转变”具有促进作用,展现出了尝试运用技术促进概念转变的研究趋势。我国台湾学者佘晓清认为。概念转变不应只是单纯考虑知识的本质,还必须针对知识本身的内涵来分析其复杂性及阶层性,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双重情境学习模式(Dual situatedlearning model,DSLM),并将其与技术相结合,对溶解、扩散、气压等内容的学习进行了实践探索。

从上述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可以看出,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结合学习内容,对学习者进行深层次的关注已经开始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近年来对技术的利用,促进了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这种趋势与CTCL研究范式所倡导的研究思想是相似的。

(二)学习技术

20世纪末,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实现了技术与学习的无缝整合,国内外研究者对学习技术的关注也日渐增强。虽然该领域的研究者们对“学习技术”一词的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基本都致力于“运用技术促进学习”的研究。曾资助过学习技术传播行动(LearningTechnology Dissemination Initiative)的苏格兰高等教育基金委员会(Scottish 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学习技术描

述为:“促进教学、学习和评价的技术应用”(The applcation 0ftechnology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eaching,1earning and assess—ment),这一观点认为学习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技术应用。而英国学习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Learning Technology。ALT)则将学习技术界定为:“系统的应用一种整体性知识(abody of knowledge)来设计、执行、管理和评价教与学。所谓整体性知识,是基于对潜在技术及其能力的理解:基于学习理论、教学设计和变化管理(change manage-ment)的原理,而进行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我国学者桑新民认为,学习技术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而应是介于理论和方法之间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一整套学习方法体系。张际平等,则将学习技术视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

移动学习和基于游戏的学习是近年来学习技术领域较为热门的两大话题。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非正式学习、情境学习、境脉学习、活动学习、经验学习等方面。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移动设备应用于教育的可行性研究,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短信息服务,WAP教育站点的建设,与终身学习、PBL及协作学习等方机相结合的研究嘲。此外,由于移动学习研究需要资金、设备,当前国内外较为著名的移动学习研究主要依托于所开展的各类项目。从移动学习技术的研究状况来看。其重心目前还停留在终端设备、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等技术性很强的话题上,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作为技术使用者的学习者和技术所承载的学习内容也会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对基于游戏的学习,在以往研究中,表达更多的是“教育游戏”。对此,国内外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与游戏相关的基本教育理论研究(如活动理论、沉浸等)、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基于游戏的学习科学、教育游戏的社会文化影响力、教育游戏的商业模型等。近年来,严肃游戏、游戏设计学习成为教育游戏研究领域中的热点。我国学者李艺等人曾撰写多篇文章,介绍国外教育游戏的设计思想、方法及研究动向,并对教育游戏中学习者的行为与心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参与者的游戏行为意向与沉浸体验、感知易用和感知有用之间的关系模型。《2011 Horiaon报告》指出,将教育和游戏整合的方向之一是开发与特定课程内容相关的游戏。

显而易见。学习技术走向技术与学习内容相统合、技术与学习者相统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尽管学习技术对于学习的改善已经不容置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却始终是个黑箱,各领域研究者仍在不断探索。无论从哪个视角去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学习者的发展始终是学习技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学科学习心理

日本学科学习心理学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其主要奠基者为东北大学教授细谷纯。上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学科学习心理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视角,即对学习认知方面的研究和对学习情绪方面的研究。

作为从学习认知角度进行研究的代表,细谷纯认为,学生在接受新知识前已经形成了相关的知识规则体系,所以,学习新知识时会出现“偏差认知”:他还认为人具有学习的能力。由于知识间具有关联性,因而,学生自身可以将其内化为“概念”、“规则”,细谷纯将其称为“自成知识”。细谷纯指出,学生“自成知识”的来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经验,二是来源于对新知识的学习,将通过学习得到的认识当做无限大的“一般化”,忽视了其局限性与适用范围。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或遇到新问题时,会主动运用“自成知识”进行解释,然而却并不能得到正确答案,原因在于“自成知识”中的“规则”、“概念”相较于即将学习的规则、概念,具有前提项或结论项的选择错误、抑或选择范围过大或太小,规则的适用范围扩大或缩小的特征,所以细谷纯将之称为“偏差认知”:而学生的这种“自成知识”也正是其在学习新知识时形成“偏差认知”的原因所在。例如,日常生活将经验使学生当作诸如水果核这样不能吃的东西“种子”,所以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豆子、芝麻等也是种子。显然,“水果核这种不能吃的东西”是学生的“自成知识”,正是因为他们已具有这种知识背景。使其不能正确地将“豆子、芝麻”归入“种子”的概念范畴,从而形成了“偏差认知”。细谷纯认为人具有可塑性,故而学生的“偏差认知”是可以改变的。而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认知,是有其自身“道理”的:所以,对于学生的这种认知,教师不应简单地告知其正误,而是应当认真听取学生对于自己已形成的概念、规则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变。通过研究,细谷纯指出无论理科知识还是社会科学知识,它们之间都有关联性,所以在学科教学中所使用教材的构成应该具有系统性,内容应简单化,这样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易于改变学生的偏差认知。同时细谷、麻柄等人还认为,“规则学习”是最佳的授课方式,由此他们提出了相应的讲解方式。由于学生既有的“偏差认知”对于所学规则产生了影响,细谷等人根据改变的难易程度和不同科目提出了应对策略,如反证法、迂回法、融合法等。

日本学者本间明信认为,教师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活动与思维。那么如何发现学生、认识学生?与细谷纯等学者观点不同,上世纪80-90年代,本间明信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学生情绪的变化上。本间明信认为,有两种途径可以探究学生的情绪变化,一种为通过观察学生的肢体语言、表情等外显行为,把握学生的情绪变化;另一种为通过对学生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探究其情绪变化。后一种研究的根据在于,人的情绪变化会引发生理变化,所以,生理上的变化也必然会反映出人的心理情绪的某种变化。基于此,本间明信开展了运用GSR(Galvanic Skin Re,flex,皮肤电反应)测量研究课堂教学中师生情绪上的变化。本间明信运用GSR测量法对不同学段(幼儿园的儿童、大中小学生)、不同学科课堂中的学生进行了测量,尤其对音乐课上合唱、理科课堂实验等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GSR集体反应现象、GSR的个体反应类型、学生GSR反应与不同师生行为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等研究成果。

如上所述,本间明信分别通过可测量的生理指标及可以观察的表情两种途径来研究学生的情绪变化,在此基础上,董玉琦则将两者同时运用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情绪变化的研究上,即在运用GSR测量法探测学生的生理指标,同时。还运用摄像机记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情变化(如表情、姿势、动作等),通过两者研究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情绪变化。结果显示,学生的GSR反应与表情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如当学生几乎没有GSR反应时,此时其表情多表现为认真、漠然或无聊等;而测量到的这种GSR反应与观察到的这种表情可以获知学生此时的情绪,如认真的表情表

明学生的情绪变化处于平静期,而漠然或无聊的表情则表明学生已感到倦怠。通过研究,董玉琦等还发现由于教师的说明、提问、警告及指示等行为也会导致学生情绪的变化。

在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李克东运用心理生理指标作为研究教育传播效果的课题,指导其硕士研究生黎加厚、吴中江阿叫等开展了一系列学生对电视节目的皮肤电反应规律的相关研究。从统合的视角看,学科学习心理研究可以理解为将学习者学习心理与具体学习内容相统合的研究。与传统学习心理学相比,学科学习心理能够为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供更为具体的、更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因此,也能对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四)多媒体学习

多媒体学习研究须将多媒体技术与学习者相统合。媒体作为信息传输的中介,很早就受到广大教育技术学研究者的关注。20世纪末多媒体计算机的出现为学习者带来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和更为丰富的信息获取通道。将多媒体技术用于教育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开始成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重点。国内外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国外学者Paivio A.的双重编码理论、Baddeley A.D.的工作记忆模型、Sweller J.的认知负荷理论、Mayer R.E.的多媒体学习理论等,均为多媒体学习研究的代表。其中。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对我国多媒体学习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Mayer将前人优秀的研究成果,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研究相结合,构造了较为简洁、清晰的多媒体模型,通过这一模型解释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是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作用于学生(学习者)的感觉器官,如何在工作记忆形成视觉信息和言语信息的双重编码。如何最终合为一体形成长时记忆。此外,Mayer还给出了多媒介、空间临近、时间临近等七条实用的多媒体设计原则。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作为技术与学习者相统合的典型,在研究中必然会涉及具体的学习内容,但此处的学习内容仅仅作为技术所承载的信息,尚未达到统合要求。因此。当运用Mayer的多媒体学习理论开发具体学习内容的教学媒体资源时,该理论并不能提供针对学习内容更为具体的指导。

在日本,随着多媒体在社会生活及学校教育中的普遍运用,有关多媒体的相关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如日本学者清水康敬和伊藤秀子等学者长期关注眼动与媒体声音、画面相互关系的研究等。清水康敬等研究了瞳孔面积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对应关系,开发了瞳孔面积自动测定装置。该团队发现了瞳孔面积变化与心理活动的对应类型,同时通过这一研究还发现了瞳孔面积的变化类型与人的兴趣等方面的对应关系。清水康敬等认为,这一研究成果适用于对媒体画面的评价。为了研究图像画面、声音与学习者信息获取的关系,伊藤秀子运用视线运动记录仪对处于学习状态的学习者的眼球运动情况作了记录、分析,发现图像画面、声音可以吸引人的视线,合理运用这一发现,可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信息的获取。

国内的教育技术学研究者也对多媒体学习理论进行了研究。我国学者傅德荣等在1996年从学习者认知结构和学习心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多媒体课件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游泽清等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便关注多媒体工具的设计,2003年,游泽清出版了《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一书,此后,游泽清等又连续发表多篇阐述多媒体画面设计的研究论文。2004年,游泽清尝试将认知加工理论、媒体画面艺术规律、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进行统合,建立一门交叉学科——多媒体画面语言学。他认为,多媒体语言学由语构学、语义学、语用学三部分,分别对应多媒体画面的艺术规律、多媒体画面的认知规律和画面设计的人性化、自然化特证。2009年,游泽清又出版了《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一书,系统介绍“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从中提炼、整理出34条艺术规则,为多媒体画面设计提供了参考。胡卫星等将多媒体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相结合,阐述了媒体学习的认知过程机制,并由此提出了呈现多样化、交互化这两条教学环境的设计原则。此外,近年来,他们还运用先进技术,通过实验方式对多媒体学习所进行的研究也不断涌现,如张剑平等曾利用眼动视线追踪等技术分析网络课程的媒体界面对学习的影响:刘世清等㈣也曾利用眼动分析方法,通过注视点、注视次数、注视点持续时间的实验统计,来推断浏览者浏览网页界面时的注视热区、首次注视点和浏览视线规律等视觉特征,为网页设计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在多媒体学习研究中,研究者虽然将技术与学习者等因素相统合的思想已经有所体现,但他们并未对具体的学习内容给予足够的关注。如果在研究中增加对学习内容以及对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统合体的关注,多媒体技术也许将会对学习产生更大的改善作用。

(五)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是一个日渐发展的学习科学分支。该领域关注的是人们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如何开展协作学习,关注共同活动背景下的意义建构过程,以及如何通过工具支持这一过程的实现。1989年,在意大利Maratea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第一次采用“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SCL)这一术语来命名国际研讨会,这次会议标志着CSCL的诞生。2006年,CSCL开辟了自己的研究阵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国际期刊《国际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 Computer-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开始正式出版。

目前,国内外CSCL研究主要集中在CSCL基本问题研究、关于知识建构的研究、针对协作(合作)的研究、CSCL中的问题解决、CSCL的交互研究、CSCL的技术支持、CSCL的实践应用问题等方面。其中,Newman D.、Griffin P.和Cole M.(1989)的《建构区》(The Construction Zone),Bmffee K.A.(1993)的《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Crook c.(1994)的《计算机与学习的协作体会》(Computers and the Col—laborative Experience of Learning)。以及Bereiter C.(2002)的知识时代的《教育与心智》(Education and Mind in the KnowledgeAge),这四篇专题论文被认为最具影响。

我国学者黄荣怀对CSCL进行了系统研究。早在1997年,他就开始将网络会议系统软件应用于教学方面开展了协作学习的研究。2000年,“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Web,CL)”作为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立项。2003年,《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正式出版。2005年,黄荣怀等通过交互分析的方法,对(CSCL)协

同知识建构的过程进行研究㈣,并于2007年设计、开发了一个兼具智能化和可视化功能的协作学习整合性工具VINCA,详细阐述该工具如何在协作学习中有效支持研究者分析交互文本和理解协作学习的过程。

我国学者李克东与赵建华从2000年开始关注协作学习,除介绍协作学习的模式和设计方法外,还对CSCL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特点进行过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2004年,李克东、赵建华对基于Web环境的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研究动态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多个提供Web环境的协作学习系统,在此基础上对Web环境下协作学习系统开发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网络支持的协作学习的四个基本条件。2005年后,赵建华提出了一个包含个体责任、社会协作、知识建构三个维度的CSCL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实践方面。2010年,赵建华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网络论坛中的CSCL活动过程中论坛讨论内容的分享情况、对话情况和文本类型数量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得到了网络论坛中CSCL活动的特点等研究结论。

在CSCL研究中,关注在技术应用中的学习者的心理以及外显行为是这类研究的最新特点。如2010年,解月光等对虚拟网络社区中影响学习者交互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主题、学习者学习动机等五项影响学习者交互的关键因素。而在对学习者的研究中,运用新技术进行研究也是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又如2011年,徐晓东等在研究中采用动态视频转录的技术,观察CSCL学习活动过程中由参与者无意识所发出的非言语交互行为信号(身姿、面部表情、手势等),考察学习参与者的非言语交互行为特征及其行为同调性,为计算机支持下的交互研究和提升协作知识建构绩效提供新的思考途径。CSCL作为技术与学习者相统合的研究领域,目前尚处于不断的发展阶段。

(六)教育神经科学

近几十年来,随着功能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脑电图(EEG)、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磁图(MEG)、光学成像等技术手段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对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律与学生学习机制的研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运用脑与认知科学来探索学生学习的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教育神经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199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教育研究与改革中心”(CERI)启动了“学习科学与脑科学研究项目”。该项目在对以往脑与学习科学领域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从读写能力、计算能力、终身学习三个方向组建了美国、欧洲、亚洲的研究网络,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该项目的推动下,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群体逐渐发展壮大,2003年,在梵蒂冈科学院成立400周年的庆祝会中将“心智、脑与教育”作为大会的一个主题,并在会上商讨成立了“国际心智、大脑与教育协会”(IMBES)。2007年,该协会的官方刊物《心智、大脑与教育》杂志正式创刊。这标志着教育神经科学正式成为新的专业研究领域。

教育神经科学也是一门复杂的、整合趋向的交叉学科。它尝试通过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整合,以心理学作为桥梁来连接教育学和神经科学,来探索有关学习的认知与脑机制,并依据研究成果设计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指导教育政策的制定。该领域不仅关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变化、学生学习愿望的激发、学习环境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宏观层面的研究,也关注学生的脑机制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神经联结的情况、脑功能区的变化以及功能联结等微观层面的研究。虽然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专业研究领域的身份才刚刚确立不久,但它具有改变教育面貌的巨大发展潜力,各国政府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大力的支持。

自2003年开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将学习科学作为国家需要大力支持的复杂问题研究项目,设立了“学习科学中心”计划、“发展与学习科学——儿童演技的跨学科项目”计划、“学习与教育的研究”等许多对教育神经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跨学科研究项目。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对脑科学与教育的研究。2001年,它启动了“脑科学与教育”研究项目,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到2004年,该项目包括“东京双生子项目”、“范自闭症障碍症候群研究”、“学习苦难的高级脑功能演技”、“语言获得、大脑一侧化和语言教育”、“开发学生心理健康的生物医学工具”、“学习的动机与效率研究”、“日本儿童研究”等七项子项目。荷兰科学研究组织与教育、文化和科学部在2002年成立了“脑与学习”委员会。用以促进人们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的知识运用于学习与教育。该委员会于2004年组织了“脑与学习周”活动,活动对脑与认知科学的研究目标、困难与阻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将脑与学习纳入到2006年到2010年荷兰科学委员会认知科学研究计划中,并提出了未来五年“脑、学习与教育”的20个主题。

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一个年轻的专业研究领域,仍然与学习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我国。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常常被划归到学习科学领域中来。早在2002年,在韦钰院士主持的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已经开始涉足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2006年,董奇、周加仙等组织翻译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撰的《理解脑——走向新的学习科学》一书;2010年又组织翻译了该组织的《理解脑——新的学习科学的诞生》一书,系统介绍了教育神经科学研究的诞生背景与进展,为国内研究者了解教育神经科学提供了参考。周加仙于2009年出版了其编著的《教育神经科学引论》一书,更为系统的梳理了教育神经科学发展的历程,对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功与过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对我国教育神经科学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由于教育神经科学的研究面分布非常广,能够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同时,这种多层面的研究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实现这种多层面的整合研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

四、CTCL初步研究

目前,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在CTCL研究范式下正在开展系列研究,如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的偏差认知研究、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概念转变研究、基于概念转变的高中物理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日语学习心理研究等。这里以“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的偏差认知研究”的部分成果为例,为我们的一些初步研究进行了说明。

近年来,学习经验论者与理性论者的争锋使研究者开始关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前”意识,一个被普遍认可的命题是:学生在走进教室前,头脑并非空白。而“学习是概念的转变”这一隐喻,使很多研究者聚焦于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科学教育领域的概念转变研究,有关新兴学科的概念转变研究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的偏差认知研究即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展开的。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常见概

念为学习了内容(Content,C),对学习者的偏差认知及其成因(L)进行了探索。并根据研究结果归纳出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学生存在偏差认知的深层次原因(Culture,C)。至此,研究者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的偏差认知”这一学习者fL)与学习内容(C)的统合体有了较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上,结合“偏差认知的成因”这一文化(C)要素,研究者提出针对这些概念的教学设计(T)建议,即体现出对应于“学习者”(L)、“学习内容”(C)的统合体,并充分考虑到文化(C)的技术(T)要素。

研究者首先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体验)在高中信息技术部分选取了常见概念,针对这些概念编制了开放式问卷,并对尚未正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254名学生进行了考查,找到了学生存有典型偏差认知的五个概念(动态网页、程序、算法、数据库、计算机病毒)。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以开放式问卷调查得出的偏差认知作为选项,编制了半开放式问卷,并在问卷中要求学生对答案进行解释。研究者利用此半开放式问卷对尚未正式学习高中信息技术的209名学生进行了测试,得出了偏差认知形成的原因。研究者对这些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建议。两次问卷调查均采用现场收集数据的方式。因此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有效率均在95%以上。研究主要通过Microsoft 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通过图表、文字描述、及原始资料扫描来呈现数据统计与分析结果。此处仅以“动态网页”为例进行说明。

在开放式问卷调查中,针对“动态网页”的题目描述及学生的答案种类如表1所示。

依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研究者以上述六种偏差认知中较为普遍的五种为选项,编制了半开放式问卷调查。在半开放式问卷调查中,针对“动态网页”的题目描述如表2所示。上述几个选项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有接近半数(43%)的学生认为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网页是动态网页,有26%的学生认为有动态图像或者flash的网页是动态网页。

研究者根据学生对答案的解释,对这两个偏差认知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索。选择C(有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网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因为多媒体网页内容生动,所以是动态网页:第二,将动态等同于多媒体。选择B(有动态图像或者Flash的网页)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字面上理解,动态网页,应该是动态的;第二,一些学生在义教阶段学过flas制作,因此觉得动态网页就应该是有动画或者动态图片的网页。

在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之后,研究者提出了针对动态网页的教学设计的建议:在学习动态网页相关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已经有了制作静态网页的经历,因此,教师可以首先展示几个具有动态效果的优秀网站,学生将看到的网页与自己曾经制作网页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点,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进行一些简单的动态效果的制作,在此过程中体会“真正的动态网页”,替换学生头脑中对于动态网页的偏差认知。

以上“动态网页”的事例,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概念学习偏差认知研究的结果作了说明。总体来说。该研究的结论包括:第一,高中学生在未进行正式学习之前,对动态网页、程序、算法、数据库、计算机病毒这几个信息技术概念存有较为典型的、有规律的偏差认知;第二,高中学生对上述概念存有的偏差认知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直觉和想象、日常生活经验的影响、字意的联想、概念间的混淆、受到已有知识的影响、学科知识不足、以偏概全或类比的结果、同伴文化的影响;第三,上述偏差认知具有普遍性、主观性、可归类性、分布性等特性。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