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信息化管理手段

信息化管理手段

时间:2023-10-11 16:33: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信息化管理手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信息化管理手段

第1篇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手段;电网企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056

[中图分类号]F270.7;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0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电网企业管理的改革发展,电网企业逐渐开始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来实现电网企业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1 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背景研究

随着电力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着愈加激烈的市场发展压力,为了保证电力企业能实现快速地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重视企业的管理问题。信息化技术能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提高管理效率,在企业管理方面有着较大的优势,因此,电网企业需要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科学化的企业管理目标,从而促进整个电力系统的发展,满足人们对电力的要求。

2 信息化与电网企业管理的关系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电网企业为了实现在市场竞争中的快速发展开始应用信息化技术,创新管理方式,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机制,提升电网自动化水平及对故障的处理水平,从而促进电网企业的整体发展。

3 信息化在电网企业管理价值链中的作用

随着电网企业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力发展体制也不断进行改革和完善。电网企业开始由以往粗放式的经营管理方式转向集约型的经营管理方式,通过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实现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4 电网企业信息化手段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规划布局、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

目前,为了满足现代化提出的电力发展需求,大部分的电网企业开始积极进行信息系统开发,但它们在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预先进行科学地规划发展和统筹,导致电网企业在应用信息化技术的管理过程中所需要实现的标准化建设严重滞后,为电网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严重的障碍。这对整个电力体系的发展十分不利。

4.2 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电网企业由于缺乏信息化规划统一指导,各个部门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对其理解不同,直接导致了各个系统和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从而使电网企业内部出现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这不仅阻碍了电网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也不利于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发展。

5 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实际应用策略

5.1 建立完善的企业信息系统运维制度

对于电网企业的信息化手段而言,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运维制度,然后通过良好的信息管理制度及完善的发展机制,最终为电网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运行机制。同时,还能在系统发展的过程中,时刻进行系统维护,为整个系统的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

5.2 重视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安全工作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采取信息化管理手段,需要特别重视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因为信息的安全有效对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因此,除了积极应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外,还需要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加强信息的保密性,保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独立性,完善市场竞争机制。

5.3 加强企业内部数据库的备份管理工作

企业内部在采取信息化管理方式的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数据问题,因此,为了保障电网企业信息化的稳定发展,需要对企业内部管理数据及时地进行备份管理。此外,还要对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数据流失和系统破坏问题有效地进行预防,从而保证整个电网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6 结 语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网企业也开始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应用,实现整个电网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电网企业在信息化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和论述,最终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促进电网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强.供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策略和途径[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8.

[2]姚强.电网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D].保定:华北电力大学,2010.

[3]刘菁,王淑勤.信息化下对当前电网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华东电力,2010(6).

第2篇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管理;影响;手段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20-0230-02

在现代企业发展中,信息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信息化是其重要的方式之一,它能够很好地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当然,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多少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或者不足,这就很容易给企业管理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甚至会引起对决策的科学性判断,这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信息化管理造成的影响、现状及管理对策。

1 在企业发展中,信息化管理造成的影响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企业发展也离不开信息化手段。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对企业的信息化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完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的影响也更大。此外,信息化管理的出现也很好的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特是在企业生产、产品销售、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客户互联等方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的明显,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企业的成本,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还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样产品的性能也会有明显的提高。就内容方面而言,信息化管理存在明显的网络性,这能够通过网络做好企业各个环节的管理,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的提高企业管理的实际效率。并且,电子数据化的实现,也代替了以往的管理流程,管理过程中需要的物力和人力都有了明显的减少。

2 我国进行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实施已经有了一段时间,特别是在大型的现代化企业中,在进行企业管理的时候信息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也非常的认同企业信息化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1]。

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虽然这种方式本身的优势比较明显,但是还有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信息化管理手段运用进去,有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不够全面和完善,系统也比较的落后,这也导致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的不足,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的也无法真正的实现。

3 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将信息化管理应用进去,也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和需要进行一定的完善,就目前看,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3.1 信息化管理的程度比较低下

虽然,现在我国很多企业已经真正的认识到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信息化程度还是比较低的,这也会给企业将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信息落后会让企业在竞争的时候比较被动,这对企业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是不利的[2]。

3.2 信息化利用的效率非常低下

现在很多企业中,虽然都已经进行了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应用的时候,相关人员并没有真正的将其很好的利用起来,这也导致了信息化管理缺失的存在,信息、资源更新都非常的不及时,这也导致了管理人员无法通过信息化系统更好的进行企业信息的掌握,这对企业信息传递也是非常不利的,并且,企业管理人员在决策的时候,由于信息不够到位,也会导致决策失误,这对企业更好的发展同样是非常不利的。

3.3 专业管理人才的缺乏

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时候,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要求员工本身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特别是在进行信息纳入、信息分析以及信息理解方面。此外,信息化心态也必须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和调整,特别是一些软件,必须及时的进行更新,这样才能避免因为软件存在问题导致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但是现在很多企业中,信息化管理人才比较的缺乏,这也导致了企业信息化管理进步比较慢,这对企业发展速度提高也造成了不利影响[3]。

4 企业做好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做好信息化管理能够更好的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保证管理本身的科学性,但是上述存在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信息化管理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必须找到措施更好地对问题进行解决,才能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

4.1 重视信息化建设

企业想要更好的实现管理信息化,进行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重要基础,企业只有不断对信息化建设进行完善和强化,才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信息。并且现在信息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速度也应该加快,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进行信息化建设,可以联合的因素也是比较多的,比如说保险、金融、海关以及税务等等,重视和这些部门的联系,能够保证自己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更加的全面,这对企业信息化管理效率提高是非常重要的[4]。

4.2 重视信息化模式学习和推广

企业在进行发展和管理的时候,应该重视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工作,这样能够让企业员工更加的重视信息化,并且通过学习信息化系统,管理人员也能够更加的熟悉整个系统,在将来的工作中,也能够更好的进行系统的应用,提高管理的效率[5]。

4.3 重视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

企业想要更好的实现信息化管理,专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企业可以给管理人员一定的机会让其更好的接受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更好的进行信息化系统的掌握,企业还应该进行信息化建设小组的建立和完善,做好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工作,不断更新与维护,这样能够保证信息化系统安全正常的运用,给企业信息化管理更好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企业想要更好的发展便有必要将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进来,在企业做信息化管理中,方便的同时也是会多少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的,我们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使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帮助企业长久稳定地参与市场竞争中。

参考文献

[1]付源.推进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08,03(08):265-266.

[2]耿敏.我国基于ERP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策略[J].硅谷,2008,14(02):175.

[3]张玉兵.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1,04(07):169.

第3篇

(一)信息化管理认识不足

我国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模式发展较为缓慢,有多种因素的存在阻碍着信息化作用的发挥,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中管理人员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信息化管理手段的重要性或是还没有足够的掌握到信息化管理方法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在日常管理和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对于信息化技术简便了企业管理工作的这一特性并没有被企业中的工作人员意识到,以至于某一些企业对于这样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持有反对意见,即使在同类型的企业中运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并取得显著的效果后,他们仍然是拒绝接纳和使用的,这也就造成了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由于他们的管理水平与其他企业相比较低,因此,逐渐在竞争中失去了竞争力。

(二)基础管理设备较差

起步晚,发展慢是我国企业管理中信息化运用的一大特征,企业管理的基础信息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很多硬件设施并不在企业管理中具备,以致不能够顺利的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运用在企业管理中。

(三)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缺乏

阻碍着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应用的最主要的弊端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很少有优秀的人才能够同时满足企业管理素养高以及企业管理经验丰富的条件,而这正是信息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时所必须满足的要求。由于专业管理人才的不具备,非专业的人才又难以将信息技术合理的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因此,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方法就受到了严重的制约。

二、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改善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环境

在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企业之前,首先需要的是营造出全新的管理环境,便于信息化手段的作用能够充分的进行发挥。一般能够分为两个部分将管理信息化的环境,分别是内部和外部环境,以便能够全面的将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提高。当企业在生产经营时,不仅需要满足我国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文件的规范要求,而且还要满足在同等类型企业竞争当中拥有竞争力。因此,在信息化管理企业的过程里,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外部信息化管理的良好构建,然后能够进行经营生产的活动,最终能够提高企业管理整体的水平。

(二)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意识

在企业的管理中,若想要全面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推进,首先需要进行的是增强管理人员对企业管理信息化手段运用的必要性的认识,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随时对内部的员工进行信息化的宣传和培训的工作,使得工作者能够全面的了解到信息化技术的重要性,以便积极、主动的认同和接受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同时也利于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流程进行完善

通常,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性规划和具体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步骤这两部分都属于完善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流程中。对于企业中相关的量化标准的制定需要根据实际企业发展的状况进行,当要总体性的进行管理规划时,对于管理信息化手段的措施应当先简后难,一步一步的执行。在每一步中需要详细的制定出具体的管理细节,包括了企业生产中所使用到的原材料的采购、企业资金的流入、搜集相关企业的商业信息、物流方向等内容。这样集成管理的方式,能够充分的将信息化企业管理中的财务管理的作用发挥出来。在进行信息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完善当中,需要注意到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其不仅能够快捷方便的将企业内部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提高,而且在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当中还能够明显得的将自身管理的优势突出来,让工作人员意识到信息化管理企业的方式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便于企业管理水平得到进步,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

(四)专业管理人才的引进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水平是否较高最主要是受到专业化管理人才的影响。而在现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手段发展缓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管理的人才较缺乏,这是由于我国信息化管理技术起步较晚,很多管理经验较为缺乏,信息化专业的管理人才大多是在发达国家接受的教育或积累的经验,因此就造成了他们的劳动成本较高,而在我国的企业管理者严重,他们大多数的出发点是建立于节约成本上,对于专业管理者的引进就较为忽视。所以,国家政府和企业管理者应当倡导企业中对专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引进,提高管理者的待遇水平。

第4篇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利用

我国目前由传统的农业为主的发展逐步向工业型发展过度,但是农业的发展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稳健发展,山东省烟台地区的农业生产开始推行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实上,农村的经济管理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阻碍了当地的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力度,最大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

1信息化管理在农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都是依赖农业经济,在进行经济管理过程中没有随时代的变化进行转变,这就造成农村实际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使得农村经济不能合理的进行管理。这对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阻碍作用。因此,必须采用合理的方式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提高农村经济管理的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管理方式就是重要的途径。通过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农村经济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对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有很大的知道作用。众所周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发展状况。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经济管理手段得到补充。通过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对农村经济进行管理。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农村经济工作开展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农民可以对农村经济的管理情况有清晰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之前的农村经济管理中,大多数又一个部门操作,使得管理过程中存着着问题也无从查询,监督工作更是无从做起。信息化的管理刚好克服了这一缺陷。另外,传统的经济管理方式采用的计算手段是纯手工计算,管理起来相当繁杂,并且也不能保证其准确性与时效性。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几乎不会发生数据错误的情况,这对于高山农村经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进而提高了农村经济的管理状况,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使得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信息化的管理。首先是网络设施的不足的问题。山东烟台的有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地区的有线网络和卫星网络没有完全的普及,这就造成信息化的管理方式没有设备做依托,不能正常进行。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在进行经济信息化的管理中,要考虑到硬件设施情况。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信息化管理无从做起。还有的地区网络设施的发展下,人们对网络的使用仅限于生活娱乐,并没有想到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农村经济的管理,这就使得农村经济管理一直沿用着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实现新的突破。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人才缺失也会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带来影响。大部分的信息技术人才集中在发达地区分布,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人才相对缺乏,这就容易造成在展开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没有专业的操作人员,这对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开展非常不利。农村地区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不够重视,没有相应的培养措施,这对于信息技术进一步的利用和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另外,一些技术人员没有机会进行不断的完善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往往不能采用最合适本地发展特征的技术开展管理工作。

3如何正确应用信息化管理促进农村经济的管理

3.1强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3.1.1增加宽带建设投资。信息化管理是以网络为基础的,农村要开展信息化经济管理的方式,首先要保证区域内网络的建设,也就是宽带的建设。只有满足了宽带的建设,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的正常使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与相应的网络运营商达成协议,实现当地的宽带建设。运营商在进行宽带建设时,也要注意根据农村的实际大战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宽带建设,尽可能的提供高稳定性,性能强的网络。3.1.2强化无线网络的应用。目前,我国的社会发展逐渐呈现出城镇化的趋势,农村地区地广人稀,密度分布相对较小。所以,在进行农村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农村的实际特点,选择能够实现网络建设投资小,速度快且稳定的网络通信建设。这就需要网络运行商根据农村实用网络的特点,构建相对稳定的连接网络,这对于进一步的开展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帮助。3.1.3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农村宽带网络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其职能,加大财政投入,减少农民的压力。通常来说,农民的收入相对比较低,而宽带的使用会给农村的家庭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开展非常不利。为了实现农村信息化管理,农民的经济水平又不会收到太大的冲击,政府必须在资金和补贴上做好准备,确保宽带网络的建设过程中不会给农民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压力,最终实现农村信息化的经济管理。

3.2改善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手段

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山东烟台农村的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首先信息化的技术要选择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容进行,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处于稳定且不断更新的状态。不断对信息化手段进行革新和发展,使其完全能够适应于农村经济发展当中去,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针对农村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的情况,要有专门的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操作手段进行完善和化简,更加便利的应用到农村经济的管理过程中。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是为农村经济管理提供便利和手段的,因此,必须立足于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做好充分的调研,选择适当的当时开展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现在农村地区的智能手机逐渐得到普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也逐渐增加,信息化的管理按时也可以完善对智能手机的利用中。另外,还需要对移动网络给予足够的重视,农民增强对信息化管理的信心,这对于更好的将信息化管理技术应用到农村经济管理中有重要的作用。

3.3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信息技术人才

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掌握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有实践经验,还能保持为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才能使得信息化手段在农村经济管理中更好的应用。就我国目前的国情而言,信息化技术人才还是比较缺乏的,农村地区的信息技术人才更是少之甚少。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技术人才不能正常进行。而一些信息技术人才的素质不高,在农村经济管理中也不能予以重任。所以,要重视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技能培养以及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定期的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工作,挑选一些技术能力掌握较好的人员对农村经济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要注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进一步的在相应的岗位发挥价值。同时,还要对农村的财务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工作,使财务人员能够认识到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管理过程总可以通过适应财务软件践行,不断通过新形势完善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

4结语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信息化管理非常有必要。农村经济的信息化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的效率,为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实际上,农村经济信息化管理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逐步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信息化的管理,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

作者:遇青 单位:龙口市北马镇经济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第5篇

1.从管理者来讲,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比较缺乏,对于当前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紧迫感、责任感也不强,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尤其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决策管理层中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很少,懂得如何践行信息化理念的人更少,由于不交接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操作,广大管理人员面对信息化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是当前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当务之急。

2.企业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并不是将传统的管理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中,这与信息化管理手段也不相适应,而是要通过吸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的氛围浓厚,注重对生产过程、人员组织与后勤的管理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不相符的。

3.从信息化管理体制上来讲,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作为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现代企业发展不相适应,平时很少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分析探讨,企业管理运作机制不顺畅,业务的流程规范程度不高,机构层次过多等问题。如果单纯把这种管理方式通过高科技进行包装,会虚化信息管理的手段,浪费投资。

4.从信息化管理的主体来看,还缺少高素质人才

对于企业来刘,没有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就很难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现代企业中,信息化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对于如何加强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没有很深的研究。管理者的素质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也就很难提高。

5.从法规制度上来讲,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行为。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对于信息化进程的法律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网络犯罪问题的预防手段还不足,对企业的信息化安全性保障还远远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

1.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走出去,认真吸取外国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经验,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过建设并完善网络设施和配套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等来进一步改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另外,企业管理者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企业的自身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2.加大对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

从以上分析来看,人才应该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来讲,一定要培养一支懂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所以,企业在人才建设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把员工送到先进的国家或优秀的企业去学习,通过各种方式的实践,最后让员工们真正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现企业的高效信息化管理。

3.加大对法律法规建设力度

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推进,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能。作为制定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必须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外国的先进做法,及时制定和修订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互联和互通。也通过这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督企业和员工的信息行为。

三、结语

第6篇

1.从管理者来讲,对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很多企业管理者,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知识比较缺乏,对于当前如何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其紧迫感、责任感也不强,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尤其是当前很多企业的决策管理层中懂信息技术的人员很少,懂得如何践行信息化理念的人更少,由于不交接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什么,如何操作,广大管理人员面对信息化只能望洋兴叹。因此,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已经是当前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当务之急。

2.企业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信息化的需求

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并不是将传统的管理原封不动地搬到网络中,这与信息化管理手段也不相适应,而是要通过吸收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与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我国许多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长期以来管理模式计划经济的氛围浓厚,注重对生产过程、人员组织与后勤的管理与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信息化的管理理念与模式是不相符的。

3.从信息化管理体制上来讲,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作为企业的管理体制与现代企业发展不相适应,平时很少对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分析探讨,企业管理运作机制不顺畅,业务的流程规范程度不高,机构层次过多等问题。如果单纯把这种管理方式通过高科技进行包装,会虚化信息管理的手段,浪费投资。

4.从信息化管理的主体来看,还缺少高素质人才

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信息化人才,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就很难得到很大的提升。在现代企业中,信息化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信息化专业知识,对于如何加强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没有很深的研究。管理者的素质与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也有很大的距离,所以说企业信息化管理发展速度也就很难提高。

5.从法规制度上来讲,法律法规不是很健全

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带来一系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行为。但是由于我们国家对于信息化进程的法律体系建设还不是很完备,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标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网络犯罪问题的预防手段还不足,对企业的信息化安全性保障还远远跟不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的建议措施

1.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走出去,认真吸取外国的信息化管理建设经验,作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常重要。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比如,通过建设并完善网络设施和配套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安全等来进一步改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另外,企业管理者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对企业的自身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革。

2.加大对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力度

从以上分析来看,人才应该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来讲,一定要培养一支懂信息技术、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队伍。所以,企业在人才建设必须要加大投入,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把员工送到先进的国家或优秀的企业去学习,通过各种方式的实践,最后让员工们真正掌握企业信息化管理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实现企业的高效信息化管理。

3.加大对法律法规建设力度

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推进,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能。作为制定法律法规的政府部门,必须结合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参照外国的先进做法,及时制定和修订信息化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各个信息系统的互联和互通。也通过这样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督企业和员工的信息行为。

三、结语

第7篇

[关键字]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phase of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features, present situation, launched a scientific practice strategy,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trategy.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management, to improv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level, a positive and effective stimulative effect.

[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实施信息化管理的现状特征

信息化时代,建筑施工项目建设逐步引入了信息化管理手段,然而实践管理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当前,较多建筑施工工程多以单机信息化软件应用为主,没能基于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资源信息的有效传输与全面共享。对于建筑项目的实践运行,其签订合同、变更设计、管理工程质量、安排进度、会审设计、投资管理、工程校验等环节,项目经理均需要联合设计方、建设方与监理管理单位进行信息资源的传输交换。倘若充分考量各方综合需求,那么施工建设阶段中需要进行更新交换的信息量则会更加庞大,且较为频繁。因此,建筑施工建设进程中的优质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倘若仅采用单机管理模式,将会制约各单位间的良好沟通与信息化发展。同时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的实践应用,体现了覆盖面不广的状况,仅能发挥辅助管理作用。一些规模不大的施工单位,则对于该层面的投资建设没有充分重视,影响了信息化管理软件优势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应用深度层面,较多信息化管理手段仅用于日常数字化管理层面,没能形成良好的自动化应用效果。目前从开发研究信息化管理软件来讲,较多设计重点均至于项目管理领域,没能充分的与建筑企业形成良好的融合,令其价值核心目标的实现欠缺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有效支撑。在投入建设层面,资金量有限则是建筑施工项目无法实现优质信息化发展的主体因素。由于欠缺充足的资金、设施配备,令相关建筑施工信息的综合处理、汇总、加工受到不良影响,无法全面提升实践效率,还多停留在手工管理层面。

2、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科学策略

2、1强化建筑施工的自动化信息收集

自动化的信息收集可全面提升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效果。面对海量的建筑施工相关信息,在实践管理中,应科学引入自动传感识别技术、芯片识别技术实现资源的录入收集,进而提升工作效率与准确性,紧凑施工工期。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进程中,可位于现场借助传感技术设备,科学准确的进行混凝土温度数据的采集,明确设备具体服务状态以及构件是否存在变形、故障隐患状况等。同时,还可利用IC卡信息自动化技术进行建筑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各项信息的识别采集,进行考勤管理,操作事项电子记录,并面向工作人员,为其搜集良好的人机交互相关图形界面,进而便于各类优质信息的整理与汇总。另外对于建筑工程各类图形、设计规划信息,还可基于CAD信息化技术进行实时的更新、修改与全面录入。

2、2实现电子化的信息存储

存储多元化信息层面,可科学利用光盘或磁介质信息化技术满足丰富信息的综合存储需求。基于建筑施工丰富的信息量、多元化的种类,可基于电子媒介进行系统化的存储与快速的调用。在施工建设进程中可利用计算机数据库进行信息存储,并实施简便快速的直观估算,有效降低纸质资料存储管理成本,提升信息应用查询效率与工程紧凑性。当竣工完结后,可存储各类丰富的施工建设信息于磁盘或光盘介质中,做好存档管理,进而为后续工程使用建设做好充足的准备。

2、3促进交换信息的系统性与网络化

交换信息阶段中,应借助科学的网络手段辅助各类职能部门进行信息资源的高效传输与全面共享。采用何类方式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均会涉及到各类信息的交流传输。因此,应科学借助网络化的信息交换手段实现综合管控。招标管理阶段中,应基于网络信息手段开展数据库实践控制,可全面优化施工建设效果,强化工作效率,令招投标管理体现公平、透明与客观性。在产生变更设计情况时,应基于网络系统、信息化交换手段确保施工、设计与建设单位的及时沟通、全面交流,进而紧凑施工环节,提升施工技术信息化应用水平,并有效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投入,提升综合效益。

2、4引入高效检索信息工具,强化高新技术的科学应用

高效的信息检索,可提升建筑施工综合效率,令价值化信息发挥实践应用价值。因此应科学引入高效检索信息工具,利用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信息准确筛选应用。可依据供应采购施工材料、制定施工规划、开展全面预算、实施统计管理等环节需求实施科学检索。同时,可依据单位自身发展条件状况、经营管理水平,适时丰富数据库建设应用类别并扩充其规模,令工作人员快速准确的获取建筑施工各项价值化信息,检索优质工程技术标准与资料,进而在全面的信息支撑中,规范施工流程、建设手段,提升综合建设施工水平。伴随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技术水平的持续优化提升,为信息化应用管理创设了优质客观环境。同时各类高新科技、信息化手段的更新研发,令建筑施工实现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潜力被全面激发,因此应科学引入高新技术,实施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可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处理系统、传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信息化测量技术、多媒体远程监控体系、专家智能管理系统优化施工建设效果,基于网络平台提升施工建设效率,准确进行设计规划、施工测量、严格监控,进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水平的全面提升。

2、5基于信息化视角制定建筑施工战略规划

建筑项目施工建设应基于信息化视角,制定ERP分层信息化实践战略,开展系统化的综合管理。应综合考量各类管理要素,基于施工企业建设特征、发展状况、项目实际实施系统规划,打造优质的企业施工管理网络体系,致力于信息化软件的科学研究开发,并创建ERP综合实践管理框架。同时建筑施工应明确ERP管控科学考核体系,面对复杂系统的工作任务,应统筹考量管理实践中的各层面内容与影响因素,明确实践科学流程、规范要求,进而找准实践管理方向。还可通过对照核查,明确实践施工建设中包含的矛盾问题,明晰差异所在,进而科学制定优化更新策略,实施全面的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办公自动化平台,确保各项事务的高效处理,令各项施工管理更加有序规范、高效快捷。建筑施工企业应基于信息化管理手段开展全面的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核算、自动化事务处理,创建完善健全的质量管控体系,安全保障与环境建设系统,进而创建扁平化体系,令各单位施工中的信息交流快速畅通,优化管理层的决策制定,令其获取的施工建设信息更真实、更系统,进而确保主营管理业务实现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实践管理中,施工建设人员应基于信息化管控平台进行施工进度、费用成本、安全环境、质量水平、环境条件的综合控制,并开展现场、合同、各类生产要素的信息化管理与项目工程的优化调整控制、企业级信息化管理。应引入网络系统,建立综合管控体系,实施精细化控制,有效提升建筑施工单位综合管控效能。

3、结语

总之,信息化时代,各类优质的信息化管理技术引入建筑施工建设中,有助于提升其施工建设效率、优化质量水平。因此我们只有基于信息化视角,科学探究建筑施工信息化管理实践策略,实施自动化信息收集、电子化信息存储、引入高效检索工具、制定科学战略规划,才能真正提升建筑施工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成本投入,紧凑施工工期,创设显著效益,并真正建设出精品优质的建筑施工项目工程。

[参考文献]

第8篇

公路运输经济要摆脱传统的营运方式、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益,更有效地服务于信息时代的各种服务需求,就必须引入信息化管理。本文就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优势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了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公路运输;信息化;经济发展

一、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基本内容

从接到客户的货物起,运输企业要将以上订单的详细内容制作并录入电脑程序,负责配送的工作人员也要在将货物进行重新外包装的同时,对每个货物独有的条码进行扫面识别以确认货物信息和相关负责人。信息化的管理可以使运输企业便捷准确地把握运输情况,及时掌控运输的各个环节。

二、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的优势

(一)及时调整资源配置:

对内部:一方面,实施公路运输的信息化管理,可将正在运行的各大运输要素进行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记录,运输资源能够在自动化的信息平台上实现统一管理。另一方面,运输企业将生产的不同时期的经营状况通过信息化手段准确记录在案,方便企业统计各种各个时期的运作数据,便于更好地分析过去存在的问题并能及时制定新的资源配置措施,提高运输效率。对外部:与互联网的连接可以迅速获取企业以外的市场信息,了解同行状况,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自身的资源规模发展方向,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信息化管理使企业生产运作各个环节的信息查询便捷、透明清晰,方便企业可以在最短时期内发现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如运营成本过大、资产无效流失、人员结构冗杂、资源周转滞后等。信息化管理也为运输企业各部门提供了及时沟通交流的平台,便于内部及时相互协调,团结协作,有效地解决由于沟通不畅带来的各种问题。

(三)有效提高服务质量

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公路运输服务行业提出了高要求,安全、便捷、高效的服务水平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信息化管理下的运输生产,使运输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通过信息端口一览无余,信息的透明性和历史记录的可倒查性,无疑成为促进工作人员提高责任心的有力支撑。

(四)防范经营风险方面

行业特点决定了公路运输业务较其他行业有独特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来自自然天气或运输道路维护。比如我国北方冬季的风雪天气有可能造成运输道路的堵塞而致使运输时间的延迟;南方多雨季节失常会造成洪涝灾害而致使道路中断或者损害运输货物。面对日常道路维护带来的公路临时性阻塞和因重大事件引起的道路不畅因素,信息管理平台可以及时获取情报并做出预判,货运调度科根据预判调整运输计划,减少由以上原因带来的延误和损失,有效地防范风险降低运营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信息化管理手段在公路运输经济中的地位

(一)是实现公路物流现代化的必要手段

现代物流业是建立在信息自动化、管理现代化、生产高效化基础之上的产业,只有信息化管理才达到现运输企业优化生产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效率,最终获得服务社会、获得经济效益的目的。据中国公路网消息,初步统计,我国2014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科研基础条件建设完成投资超过12亿元,年末交通运输行业共有国家及行业(重点)实验室61个,国家及与行业相关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行业协同创新平台19个。全年新签科技项目1600多项,计划投入研发资金总规模超过38亿元,其中依托信息技术开发的新材料、新项目研究项目数约占项目总数43%。这些成果的实现证明了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现代公路物流的必要手段。

(二)是构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

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部分。随着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不断对交通运输规模进行完善。在完善交通业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不断构建综合立体多方位现代化的运输体系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各类运输行业中的信息资源加工整合。公路运输生产中的资源配置信息、成本投入信息都是综合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交通运输生产相互配合,协调发展,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

四、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的实现途径

(一)注重信息关联性建设

我国公路运输行业传统做法往往注重的是行业内各生产环节的管理,虽然信息技术也应用在了内部系统的运作中,但由于系统构建过于孤立不能有效地接受外界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为适应未来经济发展需求,公路运输必须结合外部信息调研市场需求,加强供需信息交流,尽可能多地掌握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这就需要运输企业加强信息网络关联性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构建起与外界互通有无、交流迅捷的信息平台。

(二)完善管理评估体系

对信息化管理进行评估是考量公路运输信息化程度的必要措施。也是运输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管理者不断研究信息化管理与运输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观察信息化管理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管理者需要结合自身企业的运作特点和实际运输生产状况,制定出正确评价信息化管理的原则,并根据原则不断调整信息化管理模式,让原则服务于运输生产实践,又通过实践找出信息化管理有可能带来不利因素,从而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1]屠龙晔.浅谈公路信息化管理[J].现代商业,2011(12).

[2]冯丽生,赵竖.浅谈高速公路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7).

第9篇

一、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发展

在传统的医保档案管理中,都是采用手工管理的方式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管理利用的,但目前,这种医保档案管理手段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现在,我国医保参保人数非常庞大,传统的手工档案管理方式很难满足需要,档案管理的作用受到抑制。在信息化时代,如果加强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了的自动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工作人员只需要在电脑中进行相关大数据的录入就可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料的共享,可以对档案信息资料精心有效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进行档案库信息建设,并统计制作成各类数据报表,还可以在档案信息系统中进行高效的检索,查询和阅读,能够有效节约时间,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

2.提升档案管理水平

医保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管理人员能够从繁重的信息管理中解放出来,能够有时间做好档案的收集和编辑研究工作。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手动方式管理,管理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目录的编写整理,进行档案信息的整理、保管。管理人员没有时间和精力搞档案收集与档案研究,这样,不利用医保档案的有效开发,不利用实现医保档案管理的价值。而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研究工作做的更为扎实,这对于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促进征缴扩面工作的发展,有效地进行基金安全保护,以及完善医保制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凸显档案管理的价值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利于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领导决策工作

医保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对业务档案的分类编码,通过整理,可以为各级领导者进行医保政策的制定,为领导决策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知识。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后,相关领导可以通过计算机手段,在第一时间内就能快捷准确地掌握相关档案信息,为其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医保机构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为群众提供相关医保的历史资产,能够为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群众参保的需求。

二、新时期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有效实施策略

1.强化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

要有效推进医保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就必须要强化档案管理的组织领导工作。要能够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领导。单位领导要作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负责人,能够负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工作规划,要设置专门的副职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分管,配置专职人员进行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另外,要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相关信息根据制度要求进行及时、准确、完整、齐全的归档处理,要通过加强管理方式保证档案的完整性。要保障档案管理组织领导工作的有效落实,必须要保证相关方面的工作经费的落实,要加强信息化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的建设,加强设备的投入建设,这样,才能有效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发展。

2.强化档案管理先进的办公意识

医保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者努力学习的方向。当前,我国医保参保人数非常庞大,而传统的手动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严重落后于形势发展的需要,造成医保管理效率不高,医保档案管理的价值很难得到发挥。在这种形势下,迫切需要做好医保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引入现代化的办公手段,引入先进的办公意识。作为医保管理人员,要具有先进的办公管理意识,要积极引入现代化办公手段提升医保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医保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引入现代化办公设设备,用电脑手段,网络数段进行档案的管理。以这种方式替代传统的手动操作模式。要积极利用其网页、电子邮件等网络技术进行管理,通过网络手段开展相关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打印、登记、统计等工作,能够在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实现办公的自动化,这样,才能真正的提升医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规范统一医保档案的数字化管理

实现医保档案管理的的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信息化建设,要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建设,完善规范相关程序,使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规范化发展。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需要建立档案信息数据库。要在相关标准和规范体系的指导下进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库建设,保障档案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有序地推进,要保障医保档案资料与相关数据的相互兼容,实现医保档案资料的资源共享,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的规范管理提供支持。另外,还需要积极落实对相关纸质档案的数字化转换工作,利用扫描仪,对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并进行纸质档案的二次保存,通过这个工作,建立高效的医保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关数字信息转化过程中,要保障医保档案自己的连续性和完善性,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对医保档案的有效管理。规范统一医保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还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管理保障医保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4.加强医保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医保事业发展迅速,医保工作产生了大量文书,财会和计算机光盘,U盘等特殊载体形式的档案,这些档案所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大,并且这些信息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对这些档案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必须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的人才才能完成。因此,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具有专业水平的医保档案管理队伍是推进医保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10篇

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具有客观必然性,这种必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用餐安全的需要。目前高校食堂最常见的经营模式就是社会招标承包经营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很多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的一个主流趋势,但是也应看到这种模式本身有着难以克服的缺点,即很多承包商在利益的驱使下,会违规使用价格更为低廉的原材料,对于一些过期应处理的食品会进行再次的售卖,这给高校师生的就餐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几年频频发生的校园食品安全危机就给高校食堂的管理者敲响了警钟。在这种背景下,必须要借助于信息化的管理来加强对食堂的采购、经营管理,这样能够保证师生就餐的基本安全。很多是平的保质期短,属于快速消费视频,必须要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合理的采购,避免积压。

2.师生就餐质量提升需要。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的推进对于师生就餐质量的提升同样作用甚大,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师生安心教学、安心学习的头等大事,如果就餐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就会大大影响到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可以统筹安排上述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使各个工作做到有序开展,实现师生就餐质量的提升。

二、数字化管理渗透到食堂管理的环节

数字化管理手段可以渗透到食堂管理工作各个环节中。

1、原材料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登记原材料台账工作,既能够节省纸张,也方便传递、检查。利用电子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原材料人库工作

2、提高操作水平,控制原材料成本。一方面,要提高加工技术,搞好原料的综合利用。在粗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加工,达到并保持应有的净料率。其中,对粗加工过程中剔除的部分应尽量回收利用,提高原材料的成本;在切配过程中,应根据原料的实际情况,做到整料整用,大料大用,小料小用,以及对下脚料综合利用。严格按照产品事先规定的规格、质量进行配菜,既不能多配或少配,也不能以次充好。不能凭经验随手抓,力求保证菜点的规格和质量。另一方面,提高烹调技术,保证菜点质量。在烹调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产品相应的调味品用量标准进行投人,这不仅使产品的成本精确,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的规格、质量的稳定;提倡一锅一类,专菜专做;严格按照操作堆积操作,掌握好烹制时间和火侯,提高烹调技术,合理投料,力求不出或少出废品,把好质量关;在烹调过程中还应节约燃料,以便有效地降低燃料成本。3、利用数字化管理手段对从业人员进行档案管理,所有餐饮从业人员(包括厨师、服务员、洗碗工、采购员、库管员、管理员)进行登记造册,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时时监控食堂流动从业人员动向。

三、总结

加快推进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引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于高校食堂而言,信息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就是引人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载体。没有信息化管理系统,高校食堂信息化管理也就失去了基础条件。

2.完善相关制度。信息化的管理推进需要离不开良好制度的规范,如果没有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完善必然会导致信息化管理效果的大打折扣。在相关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应涉及到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是食堂内部管理制度,在食堂的内部管理方面,相关制度的制定应配合信息化系统的实施,在采购管理、卫生管理、服务态度等方面通过制定明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来确保员工行为能够符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要求。相关制度的制定应考虑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将员工纳人到的制度的制定中去,制度的制定不是食堂管理者单方面事情。

第11篇

【关键词】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优势;措施

医院档案作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凭证,在当前新形势下,通过努力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可以有效的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确保档案工作质量的提升。而且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这对于医院档案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进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1.1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定义

医院档案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由管理文件、会议记录、各类报表、病历档案及各种影像资料等共同组成,在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努力提高医院档案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医院档案信息资源现代化管理的进程。

1.2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1.2.1对患者病历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来对病历档案进行管理,可以将其进行编号后在网上进行登记,应用网络对相关的病情进行分析,并在病例上进行记录,从而为医院治疗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思路。同时医生通过网络来对治疗的过程进行记录,通过计算机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从而为提取重要信息提供更多的便利。

1.2.2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

人事档案作为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网上进行分房,加快人事档案网络化发展的进程。而且在日常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门别类区分,将其具体规划在不同的档案之下,为查阅带来更好的便利的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

1.2.3对医院图书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医院具有数量较多少图书和资料,对这些图书和资料进行查阅十分麻烦,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节约查阅图书资料的时间,同时借阅者还能够将自己对这些资料看过的感想在网络上进行记录,这可以为其他借阅者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2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医院档案的优势

(1)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的利用免除了立卷归档、检索查找的过程,克服了以往工作中存在立卷难、利用效率低和查准率不高的困难,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2)以往医院档案立卷方法遇到信息收集不齐或者漏交归档时,补漏增缺,就得拆卷重做,拆卷后,卷内文件又得重新排列,编档页号、编抄卷内目录、装订、修改填写案卷封面,费时又费力。现行电子环境下信息管理后,医院档案按"件"管理,有利于文件和病案的补漏增缺,也使工作人员有时间提高业务水平。(3)信息化管理方法的应用,摆脱了以往的经验式管理模式,完成档案由案卷级向文件级管理的转变,将手工立卷变为计算机自动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各类文书档案和病案管理与利用的质量、精度和效率。摆脱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档案信息含量与档案实体量的比值处于较低水平的弊端。(4)信息化档案管理使档案人员可以从繁琐的整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放在档案编研和二次信息开发利用上,从而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效率。摆脱了传统的文书立卷工作中人为的纸张立卷,对立卷标准掌握的制度很难做到完全统一的弊端。

3完善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管理环境

良好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和管理环境是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条件,技术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的建设,医院局域网的建立要立足高起点,不仅要方便内部信息的交流,还应配备扫描、拷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设备来方便信息的输出利用。医院档案部门在规范室藏的基础上建立局域网,将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纳入其中,扩建成医院信息中心,并在中心网络平台上编制一套文书、病案、人事和图书档案管理的自动化软件。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方便利用者,同时还可以实现档案资料的在线利用。

3.2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

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医院领导给予充分的重视的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有效的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其在档案工作中能够熟悉掌握各种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熟悉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建设等相关知识,主动接收档案,并对医院内部信息的传递进行控制,确保医院档案能够更好的为医院管理和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档案管理人员在掌握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从而更好的确保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3.3加强安全管理

档案具有原始性,不得被篡改,要防范病毒攻击,对于涉及个人隐私问题,还要设置访问权限,制定严格的档案信息化安全保密制度,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晚上档案管理系统和严密的流程化处理机制,引入科学使用的网络安全策略,加强安全管理。

4结语

在当前新形势下,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加快推动医院档案资源数字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更好地为医院的管理、教学、科研提供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为医院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兆学.浅议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8:182.

第12篇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档案信息的进行收集、传输以及储存的活动。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在新时期要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意义做了阐述,同时也对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对策做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档案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2009201

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项管理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多,档案管理部门开展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了档案管理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的利用效率。但是因为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观念、设备、人的因素的影响,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比较严重,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化管理的优势。所以在新时期要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

1档案管理信息化及其意义

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对档案信息的进行收集、传输以及储存的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档案管理信息化有两个内容:分别是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传递的网络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只是一种档案管理的方法,在管理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档案管理法规。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档案管理发展趋势,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深远的意义。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有效改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行信息化档案管理之后,才能促进档案管理职能的转变,冲破管理中的各种限制,从而为档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好的服务。第二,对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有很重要意义。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使档案信息更加的系统,最大限度的挖掘档案信息价值,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率。第三,扩大了档案服务范围,因为在信息化的管理中,档案信息可以进行拷贝,总的信息占据的空间较小,而且档案信息的传输比较快,能及时将档案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员。

虽然档案管理信息化给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好处,但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就是最突出的问题,因为信息化管理中要使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而这两者受到外界不法分子的入侵较多,所以档案信息被非法窃取和丢失的现象严重。

2新时期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2.1加强设备建设

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最基本的是要完善软硬件设施。第一,完善硬件设施。在档案信息化管理中不仅需要使用到计算机设备,而且光盘刻录机、扫描仪等设施也是不能缺少的,要加大在信息化管理的中的投入,配备完善的硬件管理设施,同时要完善网络的敷设,保证将信息使用主体与档案管理设备联系在一起。第二,要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在当前很多信息化管理中软件的使用不当,很多管理软件中漏洞比较多,在档案管理中安全隐患比较多。为了有效解决这种情况要对管理系统的技术成熟度深入研究,选择各方面技术比较成熟的软件。

2.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工作本来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还要负责档案信息的收集,而信息化管理模式中,管理的内容就更多的,为了保障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第一,档案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各项管理流程的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和控制,对于信息化管理的各个步骤形成严格的约束。第二,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针对电子档案信息丢失和泄漏等情况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对档案管理系统的操作等都严格限制,设置权限。第三,要完善责任制。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不断落实,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在档案管理中可以进行自我的控制,有效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2.3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

档案管理信息化是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实现档案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因为在档案管理中各个环节的工作方法是千差万别的,在信息化管理中要做到档案信息共享就比较麻烦。所以有必要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对于档案的整理、档案的统计、档案的服务标准等进行统一,以此作为衡量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通过这样的标准的建立,档案信息在网络中传递的时候就可以畅行无阻,在档案信息使用中就能做到资源的共享。

2.4加强档案管理队伍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水平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使用到的各种设备、技术比较多,所以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有了新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门的档案管理知识,而且对一些设备操作和技术使用要非常熟练,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要。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让他们在培训中掌握最新的档案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而且重点是要对他们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进行加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能更好的适应信息化管理的需要。

3结论

总之,信息化档案管理是未来档案管理的趋势,档案管理部门要提高信息化档案管理水平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化的档案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加强对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控制。为了实现档案信息共享,针对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统一的管理标准,另外档案管理部门还应该不断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让他们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操作技术。

参考文献

[1]牛家旺.档案管理信息化下档案管理员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12).

[2]杨永慧.论新时代档案管理的信息化[J].科技创新导报,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