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

时间:2023-10-11 16:33: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图书馆课程设计

第1篇

关键词:中小学图书馆 校本课程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校本课程的开设,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主动挖掘自身特有的资源价值,积极开发图书馆特色的校本课程,是素质教育中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手段,同时又促进了图书馆馆员的专业发展和图书馆的内涵发展。

一、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含义和发展实施的目的、意义

1.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含义

图书馆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结合学校特色和图书馆资源优势,馆员特长和技能,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综合性课程。

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是以图书馆校为基础,以馆员和学生为学习主体,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总方案的指导思想,以及图书馆的特点和条件而进行的动态的不断完善的课程建设活动。

2.图书馆开发校本课程目的、意义

开发和实施图书馆校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图书馆课程建设为中心促进学生、馆员和图书馆共同进步与发展。图书馆要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使学生获得实际发展需要的课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善于创新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使馆员主动展示自身特有的资源价值,积极开发各种课程资源,促进馆员的专业发展;使图书馆资源得到深度挖掘和充分利用,促进图书馆特色的形成,推动中学图书馆内涵式发展。

3.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

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一种机会,即图书馆馆员们都有得到发展的机会,馆员们在参与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和反思中,将逐步加强学校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同意识,提高归属感,形成课程意识,掌握课程技术,加快图书馆专业发展的进程。因此,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是图书馆馆员和图书馆自我更新的机会。

二、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

1.向导性原则

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要以《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为指导,遵循课程建设的规律,以学校建立的课程目标和校本课程总方案为课程建设的准则和导向,减少课程建设的随意性。既保证学校对图书馆课程教育的基本要求,又体现图书馆课程教育的独特性、多样向和针对性。

2.时代性原则

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反映“热点问题”的发展趋势和当今文化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与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新思路、新内容、新视角”的特点是图书馆校本课程时代性的有力支撑。坚持观点的时代性,就应注重图书馆各种文献来源的新颖性、可靠性、多样性,就应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沟通、学习、论证,还应注意专家、学者观点的权威性和前瞻性。使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内容能够引起学生的热情与共鸣,做到与时俱进,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认知的发展。

三、坚持图书馆校本课程的特色

在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图书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发展是图书馆校本课程可持性发展的条件,更是图书馆校本课程特色形成的结果。图书馆馆员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图书馆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发不断完善新课改实践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及让图书馆员为学生讲课,一定会增加了读者的亲和力和感召力,使学生愉快地接受图书馆知识的养成和教育,以保持图书馆校本课程与课程改革需求的一致性。

1.图书馆特色是图书馆校本开发的基础,也是图书馆创新实践和课程开发的必经之路。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必须走大胆创新的道路,让图书馆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 强化“信息导航”,使图书馆成为学生向往中的精神乐园,真正体现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办馆特色。

2.加强对图书馆校本课程的特色评价是图书馆校本内容开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图书馆校本课程只有实施科学的管理和评价,才能实现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这也是形成和实施图书馆校本课程体制创新的又一重要的特色内容。

3.在图书馆的校本课本中,馆员们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辅人员, 而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者;不在是课程改革的旁观者, 而是积极参与者、开发者。图书馆管理者应该认清自身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主动展示自身特有的资源价值,用自己的学识、修养、理念和行动参与、开发和编著图书馆校本课程,使图书馆的教育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进而对“新课程体系视野中的图书馆校本课程和图书馆员”做出新的诠释。

四、实施图书馆校本课程的人员素养

要想充分体现图书馆校本课程的价值,避免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启阶段的盲目性,担任图书馆校本课程的人才素养十分重要。人才素养也可叫做图书馆馆员资源,如何让图书馆的现有资源为学生提供源头活水,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①要具有广泛的文、理科方面的知识素质;②了解和熟悉各科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进度,同时所知图书馆校本课程需要达到的目标;③要对一些普遍科学(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熟悉各科新的教学大纲、内容以及课程设计,以便配合主体教学做好图书馆校本课程的资料供应工作。④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使图书馆馆员们在完成图书馆校本课程过程中做好阅读指导工作,胜任自己的工作。图书馆馆员们除具备上述图书馆校本课程的技能以外,还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一是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信息意识、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二是记忆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交流能力、应变能力等基本能力;三是专业理论、应用技术和背景知识等图书馆校本课程的职业技能。这些才是实施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基础,与此馆员们也才能在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实施图书馆校本课程开发的必经之路。伴随着“图书馆校本课程”的日益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图书馆校本课程之特色一定会成为学校办学的亮点,其作用将会越来越得到认可,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远。

总之,在新课改中图书馆校本课程的开设,一定会使图书馆成为学生求知的摇篮、进步的阶梯;成为馆员们智慧的源泉、科研的阵地;成为学校展示素质教育的窗口,中图书馆校本课程必将在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伟.充分发挥图书馆(室)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6)

[2]武婧.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小学图书馆的影响[J].省略/tgb

[3]吴伟平.浅谈课程改革下的中学图书馆发展[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 2006(6)

[4]邵援中.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优势[J].省略/tgb

[5]沈铁川.试论研究性学习与中学图书馆服务创新[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6(3)

第2篇

关键词:项目导向;做学合一;校企共建;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032-03

1引言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高职财经类、管理类等专业的计算机公共课,也是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基础课程。长期以来,该门课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教室讲课à学生上机训练à综合训练,其缺点是学生在学习和训练时,不知道所学习的东西有什么用,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的重点,也不能很好地训练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技能,学完了整个课程后,也不知道该课程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应用于实践。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使用了项目导向、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2采用行动过程导向组织教学内容

Visual FoxPro是一种实用性强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它建立小型应用系统非常方便。对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学习该门课的目的有三个:

1) 具备数据处理的基本能力。能建立起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框架,掌握使用Visual FoxPro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

2) 具备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包括需求分析、开发方法和开始过程。

3) 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能够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灵活应用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即按照开发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过程来组织,把“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的各知识点融入到小型系统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本院图书馆的需求,自行开发了一套包括各种数据处理功能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该课程以完成该项目的设计制作为主线,把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分成项目分析、数据处理、编程技术、可视化技术、综合实训等五个模块共22个单元完成,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如图1所示。

3采用任务驱动、做学合一的教学方法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基本上是按单元进行的,各单元所需学时不等,我们根据单元需要,安排多个课时连上,每个单元教学目标就是能够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中部分功能的设计与制作。教学过程基本上按照五个步骤来完成,如图2:

第一步:展示“图书馆管理系统”某部分的功能、运行和试用工作效果,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明确本单元学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第二步:讲解或讨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想。其中,必须讲到解决这一问题所用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在讲解这些知识和技能时,以本单元所要完成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中的相应功能为案例,教师讲解和操作其中一部分,其余类似的部分让学生自行完成。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完成本单元所要设计与制作的功能。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给予指导,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或对学生进行分组,同一小组的几名学生合作完成。

第四步:在学生完成具体操作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强调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把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提升到理性的认识。有些属于本单元的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本次项目中没有用到的,教师加以延伸和拓展,延伸与拓展要自然过渡、适可而止。

第五步:完成本单元的设计和制作任务后,让学生能够解决同类性质的问题,要求学生另行完成其他类似功能的设计或相类似应用程序的制作,提出新的问题,布置相关课后训练习题,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在教学条件上,要使用多媒体机房(机房+投影仪)进行上课,边讲边练,学习知识技能与完成项目结合起来。根据需要,有时先讲后练,有时先练后讲,有时边讲边练。

4校企合作,课程共建,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也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我们确定与黄冈市教育考试院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等十多家企事业共建课程,实现了学校、学生和共建单位多方共赢。

4.1使教学更贴近实际

教学素材、使用案例直接来源于共建单位,更符合实际需要。如“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功能安排、数据流程、界面要求都是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教学过程中,为便于学生对项目需求、功能布局的理解,组织学生到相关单位或部门进行考察和调研,让他们真实体会到需求分析的过程;项目制作过程中,所设计的功能和界面能否满足使用单位的要求,要让学生去征求单位管理员和工作人员的意见,充分体现软件工程的思想;请共建单位的数据处理专家给学生上课,提出他们的设计思想,提出他们在工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4.2为共建单位解决实际困难

课程共建的另一方面,为合作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如黄冈市教育考试院每年考试类别多,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大,由于工作人员尤其是编程人员少,他们亟需懂得数据库技术的人员协助处理,这几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他们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如开发“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系统”、“中考招生系统”、“考试照片核对系统”等等,这些无法购买到、功能因单位而异的软件,大大提高了共建单位的工作效率,也展现了Visual FoxPro的强大功能。

4.3课程建设针对性更强

课程建设包括课程大纲的修订、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师资的培养和教学资源的建设。在不影响企业生产和保守技术秘密的前提下,选取优秀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他们及时提供本行业有关技术、管理改革与创新的新信息,协助调整和修订“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大纲和课程建设规划,参加行动导向的教材编写工作;安排部分教师到共建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和挂职锻炼,要求担任“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学的主讲教师和指导教师必须根据共建单位的需要至少开发一个应用软件,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安排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到合作单位进行课程实习;学校任课教师与企业研究人员一道,参与企业的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活动等等。这些工作的开展,促进了该课程的进一步开发,保证了该课程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使课程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针对性更强。

4.4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高职教育的职能之一是为社会服务。我们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积极实现了这一点:

一是为社会进行培训,曾先后为黄冈市教育考试院培训等级考试考务管理员、为科技局培训乡镇信息员、为学院教务培训教务员、为下岗职工举办再就业培训班;

二是为各单位开发小型应用系统,如为黄冈市教育局开发“黄冈市小学升初中报名录取系统”、“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系统”、为黄冈市档案局开发“通用档案管理系统”、为学院财务处开发“学生收费管理系统”,为教材科开发“教材管理系统”等;

三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实习、顶岗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数据库处理技术,如每年自学考试报名时,学生前往协助数据处理,市信息中心集中学生前往各乡镇村组进行信息收集和数据处理;

四是对社会开展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培训考生300人左右,合格率较高;五是通过网络答疑,为学生和社会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答疑。

5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强的课程,实践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我们通过四步实训法较好地解决了学习实训问题,如图3。

这种实训体系充分体现了技能逐步形成的过程,先校内,后校外,先单项,后综合,最后面临的是实际项目。校外实训一般安排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主要时间是假期,我们建立了两种类型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是紧密型的,如学院图书馆、黄冈市信息中心、黄冈市教育局、武汉软件外包基地和黄冈市财政局等等,这些基地可随时接收学生实习和实训,他们的数据可信赖地交给学生处理,遇到问题往往交由师生协助解决,他们派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另一种是临时性的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单位需要学校临时协助进行数据处理或临时接受实习实训学生,如进行季节性的统计、个别小型应用系统的开发等,这部分实习基地数据较多,是一种松散型的关系。

由于本课程以实践动手能力为主,我们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课程成绩计算方法,考试办法充分体现动手能力为主,我们建立的考核体系如图4所示。

6建立丰富的课程资源

我院自1999年开设本课后,一直注重教学资源建设。到目前,已形成了包括教材、试题库、案例库、项目库、学习指导、实训指导、辅助教学软件、网络教学平台等在内的课程资源。

1) 教材方面:2001年编写出版了《数据库应用》(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编写并出版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材和配套的《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学习指导》,该教材被列为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2005年再次修订,按知识点结构体系编写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和配套的《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还出版了配套的《二级Visual FoxPro考试指南》,编印了《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练习册》,该教材的出版受到了社会的普遍欢迎,在一年多时间里印刷了7次,发行2万多册,在2006年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首届自编教材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我们还编著了《Visual FoxPro课程设计指导》(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详细介绍了课程设计的方法、技巧,提供了课程设计的实例,据了解,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课程设计的指导书。书中每个模块各单元按照行动目标、行动方案、相关材料、相关知识、行动步骤、归纳总结、扩展延伸、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进行编写,现正在教学试验中,该教材真正体现了以行动导向、工作过程特色,经过两轮试用修改,预计到2008年可正式出版。

2) 试题库、项目库方面:建立了三级试题库,一是与教学过程配置的试题与项目,二是适应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计算机高新考试的试题库,三是小型应用系统项目库,为让学生全面练习,自主学习,我们开发了“VFP题库训练系统”,该系统有试题2000多道,能够让学生自主练习,并能判断答题正确与否。我们正着手开发“VFP实训系统”,通过软件指导学生的实训。考试方式以平时考核、过程考核和应用系统编制考核几部分组成,平时考核以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应用系统编制考核以答辩的形式进行。2005年9月,课程组在负责人熊发涯教授的带领下开发“Visual FoxPro考试系统”软件,该软件能够自动抽题、自动计时、自动评分,2005年以后的考试都用此软件进行,效果很好。该项成果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首届教学成果奖评比中被评为二等奖。在精品课程新网站中,已实现了题库在线测试。

3) 学习指导、实训指导方面:我们编写了学习指导书和单元实训、模块实训和综合实训指导,有较为详尽的操作过程指导。

4) 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学院统一建立了天空教室平台。本课程从2004年开始建立了课程平台,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精品课程,制作和收集了大量的视频教学资料,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通过几年的改革,我院Visual FoxPro课程教学效果非常明显,课程目标能够实现,毕业生的反映也很好。课程网站为:.cn/vfp/,希望同仁们能提出意见,力争把本门课建设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著.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 熊发涯. 促进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的四个原则[J] . 计算机教育,2006,(2).

[3] 万世明.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与探索[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4] 王秀平. 高职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6,(1).

[5] 江小明. 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原则与课程结构模式探讨[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4).

[6] 陶洪,吴斌.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实践与思考[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第3篇

论文摘 要: 艺术专业学生作为一个集艺术专业与文化学习于一体的学习群体,在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文献检索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形式、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调整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改革,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高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选修课。这门课程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掌握用手工方法和计算机方法从文献中获取信息知识情报的一门科学方法课,同时又是为学生增长知识、培养全面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服务的一门基础性的工具课。

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文献检索是了解学科前沿,综合应用已掌握的概念、理论的有效环节。文献检索能完成收集资料、阅读文献、整理研究、分析综合、批判评价等环节,使学生明确学习和研究方向,掌握课题领域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了解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不同派别的观点、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发展前景等,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从根本上杜绝抄袭,培养学生文字运用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艺术专业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教学群体,在学习心理上具有自我意识突出、心境较高、心理不稳定的特点,在学习行为上又具有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自主性、缺乏恒心与毅力,学习兴趣极易发生变化,学习目的功利性强的特点。因而在文献检索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整教学策略,以充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1.艺术专业学生特点

1.1学习心理特殊性

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是有效进行文献检索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心理存在以下特点。

1.1.1自我为中心

一是自我感觉良好。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及评判标准往往以自我感觉为标准,在学习中表现为喜欢则学,不喜欢则放弃。二是自视清高。艺术专业学生普遍眼界很高,总是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无论是看待老师还是其他人。

1.1.2心理不稳定

心理不稳定性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因为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期,性格、世界观和价值观等都尚未完全成型,身心都没成长到成熟的地步。艺术专业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情绪波动十分大,极易受外界的影响,尤其是学习情绪极其不稳定。艺术生专业学科特点,追求个性张扬,这极易造成他们不遵循应有的学习规律去认真学习,而是追求一种不随大流、标新立异、特立独行的学习行为,表现为不学习、不作为,与老师对着干,等等。

1.2学习行为特点

艺术专业学生入学考试的文化课成绩普遍偏低,有些学校录取本科的文化课分数线不足200分,专科不足120分,这与居高不下的文理科考分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一些学习平平的考生在报考文理科无望的情况下转入或突击学习艺术,其目的是进入大学学习,这样就造成了一些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以下极鲜明的特点。

1.2.1学习缺乏主动性与自主性

艺术专业学生往往习惯于被动接受,课堂上更愿意选择“听”而不愿意“讲”。对于课后上机练习作业也不会主动完成。很多本应在课外完成的内容却要在课内由老师指导完成,课后的非强制性作业也都必须以书面作业的形式,在老师的监督下才能完成。

1.2.2缺乏恒心与毅力

艺术专业学生的心理起伏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在学习中明显缺乏恒心和毅力。很多艺术专业学生不能够坚持完成学习任务,半途而废。尤其是一些内容较多、强度较大、任务较艰巨的学习,他们更容易知难而退,有的为了应付而抄袭别人的作业,有的甚至不做。

1.2.3学习兴趣极易变化

他们的学习兴趣很容易发生变化,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往往只能集中在很有限的时间段内,对同样的内容很容易产生疲劳感,甚至产生厌倦、排斥的情绪,影响学习效果。

1.2.4学习目的功利性强

艺术专业学生的学习功利性强烈,他们常有选择性地投入精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艺术专业学生往往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艺术专业学习当中,因为专业学习更容易出成绩,更容易引人注意。他们迫切希望付出学习精力之后,能有立竿见影的成果。尤其是当今许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进行家教赚钱,或者就自己的专业如绘画、舞蹈、音乐等方面面向中小学生开班招生赚钱,虽不是坏事,但这种功利性极其容易造成他们在学习上不扎实,为求功利而荒废学业。

事实上,艺术专业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互相影响的,心理是行为的原因,行为是心理的体现。

2.进行课堂教学策略的调整

根据艺术专业学生的以上特点,我们在文献检索教学中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

文献检索课作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课程之一,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新颖,常常能碰触到世界各个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它实用,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技能性课程;它具有专业性,不同的专业对检索对象、检索工具和检索方法的要求各不相同;它技巧性较强,不同的检索途径所需花费的时间和所获得的结果可能截然不同;当然,它也有其自身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体系。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的开始,要向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且根据不同专业(美术、音乐、舞蹈)的学生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以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传统的检索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利用计算机网络多途径获取艺术类专业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网络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综合信息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包括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组织和检索信息的能力、传译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等。

2.2改革教学内容

在数字化环境下,传统的教学内容目前已经无法适应新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网上信息资源的日趋丰富和图书馆由传统型向电子化、网络化、数字化发展,网上的各种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等信息资源逐步普及,成为高速度、高质量信息的获取途径,对网络信息的检索与利用已成为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技术之一。因此,在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过程中,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对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更新教学内容,从原来的以手工检索教学为主发展到以网络数据库、光盘数据库为主,增加信息分析和利用方法的介绍,进而加强网上文献检索内容的教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详细讲授现代信息资源分布和检索技术,包括信息资源种类与分布、数据库知识、机检技术与技巧、光盘检索、计算机联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常用搜索引擎和Internet基本功能与服务等,并以网络信息检索为主,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充分体现该课程的应用性特点。在教学内容组织中,简明扼要地介绍文献信息基础知识、检索语言,讲课侧重于典型的检索工具或数据库,重点讲清检索思路。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手工检索,因为在机检得到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应用的今天,手检可与机检互为补充,仍有存在的价值。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体现机检内容,同时包含手检内容,从而使学生掌握各种检索手段和方法,多途径地获取所需信息和知识。

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推出,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随时开发最新的信息资源、最佳的信息获取渠道。特别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立了联机公共检索目录(OPAC)提供网上检索馆藏资源,越来越多的信息单位把信息资源电子化,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因此必须及时将新的网络数据库信息传授给学生,以充实教学内容。另外,由于艺术专业方面网站层出不穷,如国内出现不少绘画美术及鉴赏方面网站、音乐网站、舞蹈网站、影视网站、文艺演出综合网站等,要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及指导学生准确获取那些比较著名的、有权威的而又安全的专业网站,并引导他们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专业知识的检索技能。

2.3改革教学形式

数字化环境带给教师的最大变化是授课方式的改变,运用计算机教学的最大优势是教学信息量大,在单位时间内可最丰富的信息,信息的描述形式灵活多样。伴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展的必然趋势。

2.3.1利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文献检索课仅凭教材、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授课方式枯燥,缺乏直观形象性。特别是在讲授检索工具时,学生没有感性认识,教学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尤其是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符合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或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利用技能为目的的文献检索课以其“方法”课特有的应用性、工具性等学科性质更适用于多媒体教学。2004年以来,我院文献检索课一直使用多媒体授课,对理论课教学和实习操作进行改革,利用投影屏幕进行计算机检索示范,采用网页拷贝做成课件来播放、模拟上网实习,等等。特别是在实习课中采用课堂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和大屏幕多媒体投影仪,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生动直观地演示计算机检索的整个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理解和掌握网上检索的内容和过程。

2.3.2充分利用网上信息资源

随着Internet网络的建立和应用,Internet正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利用万维网检索信息已成为计算机检索信息的发展方向。为了适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许多大型国际联机检索系统如DIALOG、ORBIT等,先后推出一系列基于Internet的万维网检索服务,如DialogWeb、DialogSelect等,用户通过远程登录(Telnet)检索这些网站,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十分重视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在各高校图书馆局域网上,出现了国内外各类型数据库。这就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教学模式,加大宣传和利用这些珍贵的网络电子资源的力度,已经成为文献检索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对于如何加强网上文献检索内容的教学,我们充分利用校园网上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利用国内其他信息网和国外信息网上的免费资源,在介绍文献信息、数值信息、事实信息、全文信息和新闻动态信息的检索中,选用一些专业对口的数据库和搜索网站,引导学生掌握网上数据库的检索途径和检索方法。

2.3.3提供大量的上机实习机会

检索实习是这门课的精华,通过加强上机实习环节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集中授课、分散实习”的方式,组织好实习课,并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优化实习环境:充分利用我馆的电子阅览室及学校公共机房,为学生提供联机检索模拟实习、光盘检索和Internet网络检索实习。对于实习课题,除了教师拟定有关的实习题外,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及专业方向自定练习内容。实习报告以电子邮件形式发给教师。实践表明,艺术专业生在上机实习这个环节表现极佳,迟到、缺课的现象较之理论课少,并且作业提交率达到百分百,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对文献检索课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且检索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改善文献检索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结构,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通过上机实习掌握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能够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获取、筛选和处理技能,学到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在实习中,不仅可以了解到图书馆方面的知识,而且可以学会如何在网上搜索知识信息,更可以在与图书馆不断的近距离接触中挖掘自己查找资料的乐趣,引发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究心理,这对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至少在碰到问题时,知道到哪里去查找资料,应该怎样查找资料。

2.4进行课程设计的改革

2.4.1构造网络同步操作环境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学校公共机房的计算机设备的功能,还添置投影仪,做到一人一机,从而创造师生同步操作的环境。教师可以结合检索实例,在机上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在演示检索的全过程中,学生也可同时进行操作,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大为增强,教学的形式也会丰富起来,不再是死板地讲解一些概念、理论、步骤,而是教学生在操作中掌握和运用技能,从而收到巩固、熟练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很好地激发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的学习文献检索的兴趣,启发他们自己去动手、去实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2.4.2构建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教育模式已成为文献检索课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应改革传统的文献检索课程教学,由执教老师提供最新的教案及多媒体课件,其内容应包括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内容之外的计算机信息检索及网络检索课程,全部放于网上,完全开放供学生阅读和下载。现在一些大学已将基于Web的多媒体课件搬到了网上(如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等),表示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已从过去传统教学模式步入现代网络化教学的初始阶段。目前当务之急是开发、研制新一代的“远程文献检索”和“计算机网络”课程模块,放在图书馆的局域网上,这样既能使学生学习上网操作技术,又能降低上网费用,解决部分学生因条件限制而无法实习的矛盾。同时,该课程还能使想学习信息检索技能的学习者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检索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专业知识和信息。

2.4.3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

文献检索课程的种种独特之处要求教师不断地学习,开阔视野,更新知识。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仅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或某一专业知识已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必须大力提高知识结构、外语和计算机的应用能力。教师一方面可以参加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培训、进修和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教学积累检索实例和检索经验,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培养艺术专业学生的文献实际检索能力,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是高校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教学,艺术专业学生的检索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进而使其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得到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凯.艺术专业学生发展特点及对策研究[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5):156-157.

[2]潘杏仙.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与文献检索课的创新[J].情报探索,2007,(5):16-18.

第4篇

关键词中职学生信息素养创新能力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科学已成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后的又一大显学,信息素养成为创新人才整体素质的重要层面。我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充实到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如果培养的人才缺乏捕捉信息、有效利用信息、迅速发现新机会的能力,就很难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中职院校学生是获取、利用信息的重要群体,但由于有些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信息往往难以辨别真伪,为其所用,因此,提升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信息素养显得十分重要。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传统图书检索技能,包含很多实用的、经典的文献资料查找方法。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使这种能力同当代信息技术结合,成为信息时代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这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从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为信息素养下定义以来,美国的各级教育组织、专业机构和学校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展开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信息素养的评价标准,而且创立了一系列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基于批判性思维的信息问题的解决方案。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并且已经整合到学校教育的各学科教学中,它像一个推进器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学校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全面变革。

信息素养这个术语最早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基(PaulZurkowski)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Horton)认为教育部门应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以提高人们对电子邮件、数据分析以及图书馆网络的使用能力;1987年,信息学专家PatrieiaBreivik将信息素养概括为一种了解提供信息的系统,并能鉴别信息的价值,选择获取信息的最佳渠道,掌握获取和存储信息的基本技能,如数据库、电子表格软件、文字处理等技能。

“literacy”的英文本义为“识字”、“有文化”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这个解释是与传统的以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的工业社会的印刷技术与文字媒体的文化相联系的。而随着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进入以信息和知识为主要资源的信息社会,出现了多媒体文化和网络文化“literacy”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自从信息素养被人们广泛关注以来,其定义就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也有不同的理解。1992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的能力”。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进一步制定了学生学习的9大素养标准,这一标准从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表述,进一步扩展、丰富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围绕培养信息素养而展开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和课程设计也广泛开展起来,如美国一些学校正在开展的Big6技能训练课程(即图书馆技能与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等,在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发展中受到了普遍关注和欢迎。

从上述资料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综合性概念。信息素养不仅包括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甚至还包括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并将这些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能力。

当前迫切需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信息素养的国家标准,并按照学生的年龄差异,提出不同阶段具体而明确的要求与标准,将信息素养纳入到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确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标准:(1)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熟练、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正确与错误,有用与没用);(3)有效地吸收、存储和快速提取信息的能力;(4)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5)将以上一整套驾驭信息的能力转化为自主地、高效地学习与交流的能力;(6)学习、培养和提高信息文化新环境中公民的道德、情感、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

二我国学生信息素养概况

我国的信息素养研究起步较晚,根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信息能力总水平排序数据统计,美国的信息能力总指数是71.76,日本为69.97,澳大利亚为65.59,我国只有6.17。在构成信息能力的四个方面的排名与得分中,我国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能力、信息化人才与人口素质、国家对信息产业发展的支持状况三方面位居最末位。通过与发达国家比较,可以看出,较低的信息能力将使我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能力非常重要。而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主力军,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尤为重要。

透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启动和开展,社会对信息人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使研究者意识到信息素养理论问题的重要性,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跨入新世纪,教育部门进一步强化素质教育,信息素养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为信息素养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实践基础。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素养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1.中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现状

(1)信息意识淡薄。学生的信息来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和课外书籍,很多学生除了写毕业论文,平时很少为了某个研究目的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的意识。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高校对于信息意识的培养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力度不够,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信息意识的觉醒与提高。

(2)信息能力较差。许多学生缺乏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缺乏信息检索等高效获取信息所必需的知识、技能,面对现代信息环境的全面冲击和知识经济的深刻影响而束手无策。

(3)不能驾驭信息语言。主要表现在不懂得检索语言,无法适应网上英语环境的要求,无法简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4)信息检索成效低。主要表现是信息检索过程中的盲目和低效,不知道如何正确检索、评价和筛选信息。首先是学生缺乏信息鉴别能力,将信息检索等同于简单的借阅行为。另外,缺乏起码的检索策略和能力,尤其检索技能落后,许多学生对图书馆计算机信息检索技能的掌握不够深入,只好以手工代替,从而大大降低了检索效率。

(5)信息利用不充分。许多学生只习惯于从著作、期刊上获取信息,但很少甚至从不查阅参考工具书,很少利用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获得有价值的资料。

(6)信息积淀贫乏。许多学生急功近利,缺乏长期、系统的读书计划,信息获取的功利性较强,往往图一时之需,仅仅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任务,才到图书馆收集信息。

(7)信息需求欠缺。主要体现为对信息价值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信息需求的实用心理,导致信息需求中的片面和不稳定。有的学生只是出于娱乐休闲的动机,满足消遣猎奇心理,专业书籍尤其是理论著作、论文阅读很少,相反,“闲暇”的书大有市场。

2.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学校不重视。许多中职学校仍以就业为导向,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许多学校尚未将信息素养教育提到议事日程,又怎么能希望学生的信息素养有多高?其归根到底是没有认识到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不利于学生自我提升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2)培养的目标不明确。许多学校在一年级设置“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等必修课程,而把一些软件应用类、实用性较强的相关课程和与本专业相结合的信息类课程设置为选修课程,分布在此后的不同学期由学生自主决定是否选修。学校在设置信息类相关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时,并不清楚要培养大学生什么样的信息素养,形成什么样的信息能力。在实际的“教”与“学”中更是大打折扣,一些学生在选修课程时主要目的是完成学业,拿到学分,课程设置的最初目标完全不能够实现,致使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设置表现出随意性、无目的性。

(3)中职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与专业知识整合相分离。目前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主要以单独设置为主,并且大都集中在第一学年,后几年较少涉及信息素养培养方面的课程,致使许多学生不能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服务。实际上,信息素养的培养目的不仅是为学生当前的专业学习提供支持,更主要的是为他们今后开展工作、进行专业研究做准备,所以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在第二学年一定要与专业学习整合起来进行。

(4)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系统。学校由于对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目的不清楚,致使没有一个科学的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表现为培养过程不连贯,课程设置混乱,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的课程中重复等现象,而另一些信息素养所必需的内容(课程)却未设置,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课程体系群,不同学校设置的同一名称的课程,其内容也相差甚远。

三中职生信息素养的教育内涵

随着各个中职院校多媒体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多媒体课程的开设。当代中职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能,但“娱乐”成为中职生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据调查,在校园网吧里上网的大多数学生都是利用网络来交友、聊天、玩游戏,而真正利用网络来学习的学生非常少。利用网络来查询资料的学生也大都是在作业的催促下,才被动的搜索信息,没有养成求新求变的系统资料收集的习惯,缺乏捕捉信息、分析信息的自觉性,且学生科研意识普遍淡薄、信息意识不强,不知道如何正确评价与筛选检索信息,更谈不上如何批判和创造的使用信息,信息素养普遍较低。

通过文献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中等专业教育领域,学生信息素养包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基本技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提高人们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敏锐的信息意识;(2)快捷的信息获取能力;(3)正确评价和鉴别信息的能力;(4)将信息技术和获得的信息与工作、生活、学习结合起来的能力;(5)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开发新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娟、刘傻芳等.加强中职课程的整合,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6

[2]李大辉.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6)

第5篇

一、正确把握课程资源的内涵和外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著名教育学者肖川认为,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且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就是课程资源。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吴忠豪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内涵极其丰富,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当前小学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挂图、生字卡片、报刊等图文资源;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等实践活动资源: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课外学习资源;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等自然人文资源;家庭、社区等社会生活资源等。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中,没有现代化的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等资源优势,但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资源却非常丰富。因此,农村教师要充分挖掘农村学校所独有的乡土资源,大力开发农村所特有的课程资源,促进课内外学习和运用的结合,扩大语文学习的视野,提高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从而在课内外的学习和运用中拓展语文课程的内涵,提高农村语文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充分认识农村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1,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儿童思维发展的需要

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认识周边事物大多数是从具体事物人手。所以按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补充资源,创设情境,有利于促进儿童思维发展。

2,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3,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

现代语文教学的形式和手段越来越丰富,这对语文课程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课程资源如黑板、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语文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中学语文课程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教师使学生从不同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和运用语文。除语文教材外。自然、人文、时事、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话题等都应全面走进语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三、利用农村语文教育资源的基本策略

1 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

例如我们可以把学生每日从早到晚在校时间作一定的安排。晨间活动时间可用录音机在班上播放名著名篇的录音:课间活动和午休时间广播站播放一些经典诗文的朗诵、富有哲理的童话和寓言,使学生在听中受到文学的熏陶并提高学习语文兴趣:这些训练无形之中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文听说经验、丰富了词汇和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

2 因陋就简搭建平台

农村语文教学可充分利用墙报、黑板报,学习专栏这些优势资源。把学生写得好的、那怕只是有进步的文章或言论在学校或班级展示:也可以成立学生文学社、自办小报和社刊、鼓励学生积极投稿: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等活动,为农村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农村特色的课程资源平台。

3 利用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的课程资源

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民情,民间文化,使他们的语文素质拥有自身特点,打上时代烙印。这样,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语文教材,又不呆板、生硬地为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4 开发利用现代网络课程资源

第6篇

关键词:语文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其目的是要改变学校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一、关于课程资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教材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以至于人们常常误以为教材就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一提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就想到要扩大教材容量,提高教材要求,或者是多订购几本教材,甚至进口国外教材。

其实,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1]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除了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外,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基地、内容、条件等方面也很单一,而且未能形成有机整体。以学科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纲为纲、以课本为本的“大一统”的教学行为,虽然发挥了传递人类文化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有可能接受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却忽略了学生内在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在学校、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在整合和优化课程结构、开发课程资源上下功夫。

据研究,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前者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等。[2]

毫无疑问,教材是素材性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如何开发并充分利用教材中包含的丰富的课程资源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语文教材中的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语文学科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及时把握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素材展示教育内容,并且能够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网络资源异军突起,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使学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学校课程以及课程内容的载体(特别是教材)将越来越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或者说课程与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将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显然,把教科书当做圣经一样来解读是陈旧的、过时的学习方式。今天的教材已经不仅仅是学生课桌上的书本,而如何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面临的新的重大课题。

对于条件性课程资源来说,必须首先保证的是实施课程最基本的时间和空间。比如语文课时的保证,必要的教学场所和教学设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的前提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保证就谈不上课程的实施。当然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建设也要量力而行。

从课程实施的活动空间来看,班级课堂当然是最主要的条件性课程资源。但是目前许多学校具备阅览室、实验室、电脑房等专用教室,图书馆里的报刊杂志和其他课程资源库也比较丰富,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性课程资源,把学生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学习语文,对学生在探索性、研究性学习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提高实践能力将是非常有利的。学校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去帮助学生有效地接触体现在学者、科学家及艺术家作品中的人类遗产。这些作品的意义在于它们的资源价值,在于学生能从中获得终身受用的教益。

此外,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还包括充分利用社会上各种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设施和学习场所,例如,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工厂、农村、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也要充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要让学生从小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通过调查考察等综合性实践活动提高语文实践能力。

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是学习母语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学习相比较,学习母语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中国的儿童从小就处于汉语、汉文、汉字的氛围之中,满耳皆汉语,满目皆汉字,这就使得学习汉语文学科,有了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丰厚的语言、文化资源。因而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儿童生活的外延相等。如何有效地开发并利用好母语学习的课程资源,对于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母语学习的兴趣和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开发和利用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材。教材不仅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文本,还承担着丰富学生生活经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诸多任务。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借助教材这个例子,主动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情感熏陶和思想启迪,通过对教材的学习领悟到教材以外的东西,从而获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习惯,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二)创导生动活泼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

一定要改变把学生禁锢在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口耳相授、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上网、读课外书、询问、讨论,在课前、课后搜集资料,组织新闻会、故事会、朗诵会、讨论会,演课本剧,办手抄报,编习作集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在讲述、讨论、交流、品评、操作等活动中促进发展,形成扎实的语文能力,并且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三)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课堂只是小天地,天地乃为大课堂。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如,风景名胜、博物馆、纪念馆,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大课堂中观察、调查、获取信息,学习语文。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恰如其分地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成长。

(四)创设多彩的有利于母语学习的校园环境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合理地利用校园、教室等场地,创设多彩的校园文化,将这些设施赋以生命的活力,将这样的环境作为语文课程资源之一,以熏陶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些学校在教室里张贴学生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发动学生精心布置班级的“图书角”“阅读栏”“我会读”“我真行”评比栏,“看谁写得棒”习字栏,在校园的草坪写上“小草正在睡觉,请不要打扰她”等充满爱心和诗意的话语,让学生在多彩校园环境中通过各种渠道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在充满真、善、美的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

(五)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教材改革中,不少学校在分析学校的办学优势和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开发出构建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根据学校特点开发的校本课程往往形式活泼,新颖有趣,能激起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比如,有的学校开设了“画与写”的课程,让学生在画画的同时,为图配话,并将这些作品编成班级刊物;有的学校开设了“每周一诗”的课程,让学生从小认识优秀的中华文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以往大家往往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主要是专家特别是课程编写者的工作。其实专家们开发课程的优势往往体现在内在的学术价值上,但要课程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与多样性,往往是无能为力的。《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对于语文课程如何反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和不同学生的需求,学校和教师应该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变革教学行为方式:不能仅仅充当课程的实施者,也要主动地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教师不能眼睛只看着课堂,看着书本,还要面对课堂以外,面对学生的全部生活;教师要创造性地去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把课程资源当作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二)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学校特点、教师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教师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建构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地方或校本课程一定要有地方特色,用好、用足当地的课程资源,如北京可利用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人文资源,延安可围绕这一革命圣地的文物、景观来创设建构地方课程,海南岛则可利用海岛、大海、热带景色风光等自然资源开发课程。即使在同一地区,地处城市和农村的不同学校,可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也各不相同,城市学校可以更多地开发校外公共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工厂、街道等社会资源,而农村学校则可以现成地利用当地的山川、江河和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应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不同学校各自的角色功能,为社会培养出各级各类合格的人才。

(三)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目前学校教育教学内容主要是以课程的方式来呈现的。有些课程以开发人的智力,训练人的心智操作技能为主要任务;有些课程以陶冶人的情感、情操,提高人的人文素养为主要任务;而有些课程则可以训练人的动作技能、技巧为主要任务[3]。这就决定了不同课程所要开发的课程资源是有区别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又要体现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这里有三点应该注意:一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就要注意开发最适合本学科特点的课程资源,不盲目仿效其他学科教师的做法,“依样画葫芦”往往容易弄巧成拙;二是课程资源具有多质性,也就是说,同样的课程资源可以为实现不同的课程目标服务,不同的学科可以运用同一种课程资源,因此,应提倡课程资源共享,这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特点。三是课程资源具有替代性,如果没有最适宜的课程资源,可以由那些特征和性能近似的其他资源代替。

(四)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

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本次课改中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广大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更新的过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在动态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广大教师一是要加强学习,从理论上认识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步骤与利用方式。还要加强实践的研究,并且重视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第7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都必须面对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一、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课程资源,甚至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改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并不是要抛弃教材,减弱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教材一直是我们的重要课程资源,我们常称“教材”为“课本”、“教本”,其意就是“要以教材为本”。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应更多地把它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来使用。教师要结合本地实际、自身的特点和风格、学生的现状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摒弃以往教师就是“教教材”的旧课程理念,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加工、使用方法的完善,以及开发补充教材等方式,使教材这一文本资源的课程价值升值,使教材的作用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1.加工教材,完善内容。

教材从出版到修改再版有一个周期,期间国内外形势会发生变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可能出现重大调整。

现实中教材结构单一、落后于时代、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情况比较突出,致使思想政治课的“教教材”几乎成了“乏味课”的代名词。这就迫切要求广大教师树立大教材观,确立“用教材教”甚至“用自己开发的教材教”的全新理念,善于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的补充或调整。例如,可以根据形势变化和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发展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增删,对过时、陈旧的材料、事例、数据进行置换和补充;根据知识的逻辑性、关联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教材知识进行结构重组和优化组合;对课后的练习进行调整更换,等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加工与再创作,使教材内容结构化、问题化、人文化、综合化、生活化和优化,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

2.变革教材的使用方法,用活教材。

开发教材这一文本资源不仅需要再加工,而且需要改革教材的使用方法,将其用好用活,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材变为教师引领学生思维“起飞”的“平台”,变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媒介,变为师生对话的引子、案例和话题。这就需要教师寓理于例,把概念、原理融入热点事例,通过师生对话与活动创生新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

二、开发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教材提供的是学科知识,而学生的需要多种多样,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就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就闽东地区而言,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间风俗、辉煌的建设成就、感人的英雄事迹等都可以与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促使教学更好地符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开阔信息视野,拓展思维方式,真正发挥课程资源的促进作用。

三、广泛开发人力资源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新课程的知识将在三个方面均衡分布:教科书及教学书所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政治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教师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的范围、程度和效能。教师要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营养,学习新的技能和方法,提升自主地、创造性地、合理地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而且要重视“学生学”,特别要注意发挥好学生这一人力资源的作用。为此,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1)要建立一种以师生个性全面交往为基础的新型师生关系。(2)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3)要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另外,人力资源还包括家长及其他社会各界人士,社会、家庭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工作,我们有必要尽可能多地把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各方面人士的力量整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全社会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四、创造实践资源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可以选择的实践资源。在教学中要改变原来那种只重结论而不重过程的做法,放手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主动求知、快乐求知。教师要树立“社会即课堂”的大课堂教学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部队等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五、链接信息资源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教育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信息的拥有量。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已势在必行。

就校内课程资源而言,学校首先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文化积淀,弘扬和培育本校人文资源,让敬业爱学的传统发扬光大。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接触更多的信息提供服务,建设好图书馆、实验室、校园广播电视系统、校园网络教室等,以求不仅能满足教师对教学资料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需要,从而开拓出多种教与学的渠道。

第8篇

2014年11月27日至12月18日,跟随省初中名教师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培训项目组一行对美国纽约、华盛顿等地的学校进行了学习跟岗及考察活动。

期间,我们先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了一星期的学习研讨及学校考察,接下来对宾夕法尼亚州、华盛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研讨及考察,还同一些高校的教授就两国的教育现状、文化交流、课堂学习、学业绩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们还深入学校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并与师生交流。

二、感受与思考

(一)充满人文关怀的细节

大多数人对于美国教育的印象主要是其多元开放的良好氛围和通识教育的先进体制,诚然,注重理性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确是美国教育体系的主题。然而,在此主题层面上,更能触动我们心灵的,却是美国教育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

如:小学课室的“地毯区”。美国小学的课室有一片柔软舒适的“地毯区”,老师讲课时,孩子们一起聚拢来,坐着或躺着听都可以。最重要的是大家和老师一起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从而给孩子一种温暖、可依赖的亲切感。需要孩子阅读、写作、讨论时,孩子们会离开“地毯区”,在小组布置的课桌旁写作。一次听课时,我观察到一个孩子迟迟不到“地毯区”,在座位上逗留。老师叫了几次他都不愿意去。这是,老师也暂不处理,和其他孩子一起上课。或许是孩子们聚拢上课的氛围感染了他,过了一会儿,这个孩子可能觉得一个人无聊,也慢慢地走过去上课了。

如:美国的特殊教育团体由特殊教育主管、心理辅导老师、特殊教育老师、社区人员组成。需要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有三种,一是残疾智障学生,由护士和老师全过程陪护和教育,;二是学生障碍学生,他们由特殊教育老师辅助学习;三是智优学生,学校没有义务提供特别的课程教育,但学科老师可以针对他们进行分层次教学,(数学从五年级即实行分层编班)学校也鼓励这些学生根据能力修高一年级的课程,高中学生可以提前选修大学的课程,拿到更多的学分,为申请名牌大学增加筹码。

这些细节都让我充分体会到美国教育中尊重孩子,等待孩子,接纳孩子的人文关怀。因此,美国的孩子从小接收的教育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要学会尊重和爱每一个人。

(二)用阅读造就孩子的精神家园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能丰富一个人的心灵,激发一个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拓宽一个人的人生视野,美国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视孩子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方法等的培养与训练。美国中小学每间课室四周都是书架,摆满了书,就是一个小图书馆。老师每学期开学前会确定本学期阅读的书单,教学中采取“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海量阅读,讲课时则注重深度阅读。

(三)批判性思维的连贯实施

美国教育的新目标是:截止2020年。100%的高中毕业生将能直接进入大学或职场。而美国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持续不断地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其外在表现就是:幼儿园鼓励孩子有自己独特的不受约束的想法;小学阶段更加强调学生参与分析文学或非文学的预读材料,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更强调学生的写作练习,对阅读材料分享读后感,并鼓励学生小组共同解决一个问题。同时,美国的高等教育继续发展批判性思维,大学预科项目都是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课程设计,这对中小学教育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使得美国教育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能够贯穿一致,有效落实,成为整个国家民族不断创新的动力源泉。

三、尊重与交融

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国情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教育体制不同,教育模式也不同。两种教育模式各有优势,不好说孰优孰劣,也无法直接移植,适宜美国今日社会的教育模式或教育体制并不一定适应于中国现在的社会。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于美国中小学教育的一些做法特别是包含在其中的一些教学观念,还是很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借鉴的。

(一)欣赏与尊重

走进美术课堂,学生正在练习色彩的搭配。热情的老师让一名学生给我们看他的作品,并请他说说这样设计的理由。老师说,这个学生对色彩很敏感,有绘画天赋,也许将来他会成为一名画家,他们这个班里都是绘画天分很好的学生。然后带我们去了与教室相通的材料室,从不同的箱子里拿出学生的各种作品,有绘画、设计、陶器、布艺、手工作品、粘贴画等,一一向我们展示,这些作品很稚拙,很粗糙,比我们学生的作品差远了,但老师对这些作品极具赞美之辞。如陶器的花纹多么艺术,作品的设计多么新颖,绘画的设计多么有创意,手工作品多么可爱,粘贴画的材料选择多么出人意料……老师兴奋的表情,赞赏的语气,让我们觉得她手里的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艺术品。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还体现在其他各个方面,课堂中老师蹲在课桌边跟学生一起讨论的情形让我们深深感动。

但对犯错误的学生,学校的处罚也是相当严厉的。据介绍,学校的规章制度非常精细,从方方面面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每违反一次规定都要由教师、学生写出情况报告并签字(教师填写的内容由每个大组的组长完成,因为他们没有班主任)。累计到五张,即请家长到学校,由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累计到十张,就要填空红色表格,由副校长、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填写(因为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力),并关禁闭室。

对于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有权停课,最长可停九十天。停课期间学生要完成规定时间的社区服务,回到学校后有专门教师对其进行心理辅导。这样的经历以后,学生大都会有所转变,不过因为个人情况和生活环境不同,效果会有差异。

(二)交融与展望

第9篇

一、以学生之学为主体,有趣味

1.课前导。在学习完《水》一课后,我引导学生认真自主阅读。对于“小小调查”这一板块内容,我鼓励学生不满足于课本提供的两项现成的调查方案,可以邀请同伴合作设计感兴趣的有关节水的调查研究方案。在设计时如果有困难可以查阅上学期的笔记或寻求老师的帮助。课前导,重点指导学生确定活动方案、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确定学习成果的展示形式。这样的导,旨在帮助学生确立方向与路径,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课中导。上课伊始,我用课件出示了大量干旱地区缺水的图片供学生欣赏,同时配上激情的导语,引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的热情。接着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学生的感受多元、丰富。由此话题引发开去,我们聊生活中水的用途,水的重要性……导语导学只是课中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方面,课中导学还包括成果展示中的组织引导、评价激励,等等。

3.课末导。课末的导,是进一步地开拓与延伸。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的要求中指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因此,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与探究,完成调查报告,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综合性学习评比活动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体会参与的价值与成功的喜悦,加深自我的存在感从而不断增强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前导、课中导、课末导都要把握好导的“度”。教师的“导”更多的是对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教师是学生之学的协作者、交流者。

二、以活动之过程为主要载体,有滋味

1.重亲历,重体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确定好“小小调查”的研究方案后,就走进生活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采访张涛小组到小区内的数十户邻居家走访;彭紫涵则通过亲戚联系到了市农林局的专家,小组同学通过视频对专家进行了采访……在“谈节水,学成语”板块,我带领同学们走进自来水公司,现场观看了自来水净化流程的模拟动态装置,学生对于水从水源地到千家万户历经的工序有了全面的了解。因为有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与丰富的体验,在课堂交流汇报中展现出来的是生动的叙述、直观的图表、具体的数据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多方面的能力。

2.重合作,重探究。学生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如微缩版的社会,有的学生阳光自信,有的学生不好表现;有的学生擅长协调,有的同学喜欢独立行事……在本课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在带领他们走进自来水公司参观、调查时,就进行了搭配式分组,尽可能发挥每一名同学的长处,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克服自己的短处,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应有的发展。

相对应的在这一环节的评价中,主要针对以下两个着眼点展开:第一是对相关知识、程序的掌握情况;第二是小组成员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以及善于发现和勇于探索的意识。

三、以语文素养之提升为主旨,有语文味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课程,要有语文学科的特点,脱离了这一认识,就会偏离轨道,上成常识课、活动课或一般的语文课,缺失了它固有的味儿。

第10篇

关键词: 自主学习 网络课程设计 资源建设

一、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概述

(一)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内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成为复杂的认知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和只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的传统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就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按照一定教学要求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提供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都比较丰富灵活,适合于学生使用网页浏览器,进行交互式的自主学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二)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的特点

1. 开放性

Internet的开放性使得学生可以在任何具有上网条件的计算机上登陆教育网站,并方便地链接到任何有效的资源网站(页),相互之间可以进行实时和非实时的交流、讨论,自主掌握学习过程。利用网络的开放性,随时随地都可以查到最新技术及信息,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更方便地获取、加工、存储和提取信息,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和效率。

2. 自主性

由于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信息资源,学生可以从网络中获得的学习资源不仅数量大,而且多视野、多层次、多形态。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或几本教材和参考书为仅有的信息源相比,学生有了很大的、自由的选择空间,选择的自由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不再被那仅有的信息源(教师或教材)牵着走,他们可从网络广泛的信息源中选择他们所需的学习材料;学生有可能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网络中学习还可以使信息的接受、表达和传播相结合,学生通过他所表达和传播的对象,使自身获得一种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3. 交互性

网络教学的设计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以一种交互的方式呈现信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的情况来调整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和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相互交流,而且可以向提供网络服务的专家请求指导,提出问题,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BBS等网络技术而实现,可以在网络上讨论任何问题,于是学生不仅从自己的思考过程中获取知识,还从别的同学的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建构和转换自己知识的目的;学生还可以根据网络电脑提供的反馈信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调整学习内容和进度,自由进退、自主构架、自主学习。

4. 个性化

网络教学可以进行异步的交流与学习,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安排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一刀切”的人为现象。学生和教师之间通过网络交流,在学习的进行中就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及时地按要求调整学习,利用网络可在任何时间进行学习或参加讨论及获得在线帮助,从而实现真正的个别化教学。此外,网络中有大量的个性化教育资源,如专题网络、教育专家个人网页、专题新闻、专业学术组织的网页、专业化的电子杂志等,这些网上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余地。

二、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

90年代以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渐成为教育技术领域的核心理论,它对现代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与教师和学习伙伴的交流、协作,最终以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情境”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活动的社会文化背景;“协作”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和同学的相互作用;“会话”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强调教师要成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和知识灌输者;要求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发现的方式进行学习。①网络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从被动地接收知识转为主动探索式学习。在积极参与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具有终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和变化的高素质人才。所以用建构主义理论来指导网络教学是非常适宜的。

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目前已开发出的、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教学。

三、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设计

网络课程设计是教师在网上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教师需要把课程编写成网页的形式并进行一系列的备课。在自主学习型网络教学中,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应的课程与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策略”和“学习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一是教学的前提与条件,二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要通过自主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去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诱发学习的内因),三则是为学生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提供学习的外因)。由于网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有很大区别,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设计的重点应考虑放在现代网络教学手段与授课课程内容的整合上。

设计网络课程教学时,要遵循以下教学设计原则:注重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

网络课程的具体开发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网络课程建设要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能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与自觉性;网络课程都必须满足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还应具备安全、稳定、可靠、下载快等特点;网络课程应有完整的文字与制作脚本(电子稿);网络课程文字说明中的有关名词、概念、符号、人名、定理、定律和重要知识点都要与相关的背景资料类相链接;对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适当采用图片、配音或动画来强化学习效果,但要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纯表现式的图片或动画。

泰勒(R.W.Tyler)在1942年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系统总结了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提出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的课程开发模型,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模型可参照泰勒原理,并结合现代远程教育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法,在选定的网络环境条件和多媒体资源支持下进行设计。力争体现出网络教学的特征,突破泰勒原理的局限。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主要包括: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教学环境设计;课程的评价。各个设计过程阶段包含的基本内容如下:

(一)确定课程目标

首先确定明确的课程目标,然后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需要定义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环境所覆盖的领域知识有哪些。课程目标重视突出发展性课程目标。根据不同的内容区分预定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以便在下一步设计策略时确定不同的学习路径。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呈现

1.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原则)

(1)内容表现与行为目标相结合

网络课程的内容既要体现出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还要按照学习者心理发展的特点以及兴趣、需要、经验背景等来组织。学科体系是客观事物的发展和内在联系的反映,课程之间不是独立存在的,而在其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课程内容的组织如果不符合学生的发展阶段和认知特点,学生就难以接受,那么网络课程的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通过网络课程的学习,学生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培养解决问题、敢于质疑的能力,激发自己的首创精神。因此,网络课程的行为目标不是把重点放在事先规定的结果上,而是放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灵活性、理智探索、人格品质和创造性的反映上。

(2)个别化学习与协作化学习相结合

网络课程应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学习者进入网络教学系统后,可根据课程信息库中的课程设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可获得个人的笔记本、电子信箱、课程信息和资源库、网上练习。其中学生笔记本和网上作业与测验充分体现了个别化自主学习情境:学生笔记本――是辅助学习工具,具有随时在线存储、提交信息的强大功能,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课程内容上加注,记录下学习的心得、疑难问题和重点内容,对课程内容进行重组、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学习资源。另外,通过网络笔记本可以设定标签以标记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资源搜索,有助于学习者进行探索式学习。网上作业与测验――是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的检验,及时知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网络课程又应提供协作化学习的环境。对于某些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依赖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和群体的协商与对话(如: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实验、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可以进入虚拟教室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开展协作学习,使学生感觉到不是纯粹在向计算机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其他学生在共同学习,体现了人性化的交流,弥补单独学习的缺憾。协作化学习的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一学习任务(问题解决、专题研究、个案设什),对知识的建构是在与同伴间竞争、沟通、协调和合作下逐渐形成的。

(3)连贯性与整合性相结合

加涅认为: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是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们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除了基本的生长因素之外,主要是各类能力的获得和累积过程。①因此,网络课程在组织时要连惯性,体现出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递进关系,另外,要提供系统信息的框架,增强导航功能,以避免学习者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中迷失方向。

整合性是指在网络课程中,能包容相关知识点,体现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甚至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界限。整合性有助于学生获得统一的观点,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并把所学的课程内容整合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更多地关心知识的应用而不是知识的形式。

2.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法

(1)布鲁纳的知识结构组织方式

布鲁纳强调说:“任何概念或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识的形式来理解它。”②在他看来,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和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这样,学习各学科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就成为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在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上,由布鲁纳的知识结构思想的指导,可以以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为核心内容,围绕基本概念和原理再列举一些事例、例证、解释和说明等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这样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特点,适合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应用原理去解决问题。

(2)布鲁姆的螺旋式组织方式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认为:学生的认知领域可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创造等几个层次(其中识记、领会、应用可理解为是一种接受),学生的认知也是按上述几个层次发展的,学生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几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③在设计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内容时,可以按照布鲁姆的螺旋式组织方式,遵循识记―领会―运用―创造的规律,设计组织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紧密联系,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3)主题式组织方式

主题式组织方式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课程内容组织方式。在这种方式中,“主题”成为学习的核心,而围绕该主题的结构化内容成了学习的主要对象。这种组织方式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改善学习的效果,进而有利于课程目标的达到。一方面,在这种组织方式下的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是按照“主题”的方式进行的,同时主题又是经过“结构化”处理的,学生要学习的内容集中、有序,同时由于整个学习内容的组织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利于资源的拓展和扩充,在学习内容的“质”和“量”上对学生的学习提供网络支持。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主题”的属性,体现教学同“社会,自然,生活”的联系,选择一些同自然、社会、生活相接近,学生又很感兴趣的主题,让学生来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按照主题式组织方式安排的课程内容具有整合性、活动性、生活化的特点。

3. 课程内容的呈现

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内容呈现主要是多媒体呈现,对各种媒体进行处理通常有如下方式:

文字可用于表达概念、原理等内容,通过使用不同色彩、字体及排版方式使文字材料阅读起来更加赏心悦目、重点突出、条理清楚,比传统教科书上的文字易于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要注意描述性文字要精炼、准确。中文字体尽量用宋体和黑体,字号不宜太小和变化太多,背景颜色应与字体前景颜色协调,以便减少在屏幕上阅读的疲劳。

图片可使内容图文并茂,好的图片处理可以呈现许多特效:如用鼠标点击图中某部分即可弹出该部分的放大或更详细的图示,或对该部分加以标注和解释,或演示该部分工作原理的动画,并配以音频解说等。在画质上,应要求构图合理、美观,画面清晰、稳定,色彩分明、色调悦目,动画、影像播放流畅、具有真实感。图形图象应有足够的清晰度。色彩的选择应清晰、明快、简洁,颜色搭配合理,主题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网页色调要与内容相适应,背景颜色应与前景颜色协调,各页间也不宜变化太大。

动画是网络课程制作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其难点。课程实验在实验室的操作过程用动画去体现,并尽量用真实图片替代绘制模型,真实地体现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动画的造型要合乎教学内容的要求,比喻和夸张要合理,动作应尽量逼真,动画要尽可能接近事实。

视频主要用来展现一些复杂现象或过程,特别是用图片、动画等媒体形式难以展现的实验和现场实际效果。由于动态视频影像的信息量大,受网络带宽的限制,播放可能会出现停顿现象,这时应适当减小影像的播放窗口,要尽可能采用流媒体技术。

音频媒体可作为网页的背景音乐,也可作为动画、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的同步解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进入有声世界。在声音质量上,应要求解说准确无误、通俗生动、流畅清晰;音响时机恰当、效果逼真、配乐紧扣主题,有利于激发感情、增强记忆。在声音的处理上要慎重考虑,要考虑网络带宽的制约,应与影像结合起来综合平衡。

在内容结构上:同一网页中不宜同时出现过多动态区域。网页长度不宜太长,一般不要超过三屏,在800*600屏幕分辨率下不应横向滚屏。每门课程的网页应保持统一的风格和操作界面。控制功能、操作方法符合常规习惯。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习者对课程中的有关图片、资料、动画可选择浏览或不浏览,也可选择背景音乐开或关,以及配音阐述的开或关。网络课程每个知识点都应提供相关的参考文献资料链接,以拓广学生知识面。

(三)教学环境设计

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是实施网上教学的根本,但绝对不是网上课程内容设计的全部。在网上进行学习,强调以学为中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中应注意设计大量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的自主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度,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一个典型的网络教学系统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资源有协作讨论、课程答疑、在线交谈、课程资源、测验试题等,这些资源都应该在统一的网络教学环境下管理与使用。教学环境设计主要指在统一的教学支持平台下的自主学习资源设计,而不是网络教学软件的设计,教师只需关注如何在网络平台设计具体的学习支持资源,而无需关注具体的程序设计,比如与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课程大纲、练习题、常见问题、讨论论题等,所有内容直接在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界面中录入,或通过标准的TXT或RTF文件提供。

1. 协作讨论论题及内容设计

网络教学有良好的异步交互的优良特性,通过网络可以有效地对某一个论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课堂讨论的体验,但课堂讨论由于时间有限、参与人数等讨论发言都很简要,一般都是几段话,这种时间有限的讨论往往浮于表面层次,感性成分居多而很难进行非常理性的思考,因为课堂讨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思考,难以深入。而基于Web的BBS(电子布告牌)系统,它是以发表文章为基本的讨论交流形式,这种交流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参与讨论的学习者可以对讨论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通过不同观点和立场的碰撞与交流,学习者可以对一个复杂事物达到一个相对全面且深刻的理解。通过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驾御文字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异步讨论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某些复杂事物的认识深度以及自主思维的深度,但前提是被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讨论空间,也就是问题要有相当的复杂性和歧义性,要能够诱发不同的观点,要能够诱发不同层次的思维。这样讨论才能有效地展开,才会引起学习者的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参与度。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深入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有争鸣空间的问题,教师还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的考虑,准备一些讨论发言文章,以便在讨论过程中诱导讨论展开的方向,促进讨论展开的深度与广度。

2. 设计课程答疑

对于网上学习,学习者必须进行自主学习,没有了教师面对面的解释和演绎,它要求学习者从听众变成索求者,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到了百思不得其解时,及时的答疑和帮助则成了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对课程内容理解得较为深刻,他应该知道初学者容易遇到那些问题,学习过程中有那些常见的疑问,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可将这些问题及其答案罗列出来,放在答疑系统中。这样,当学习者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可以从答疑系统中获得迅速的解答,消除学习过程的许多障碍,也可以减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答疑的工作量,缩短学生获得解答的时间。

在设计课程疑问及解答中应注重利用恰当的问题,引导学习者有意识的选择性注意。因为问题在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使学习者对重要信息保持高度警觉和提高学习者心理上的参与方面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注意策略。在学习新材料前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不仅有助于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重要的信息上,忽略无关的或不重要的信息,而且问题还能提供一种“推敲”的功能,通过推敲使信息的含义更为明了,从而促进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此外,问题的类型也影响到学习者对学习材料的注意,若问题涉及材料的基本结构,学习者将注意材料的主要内容;若问题涉及材料的细节,则学习者注意材料中的细节。鉴于问题在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设计中,应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的位置和问题的类型。一般对学习材料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可通过前置问题的设计,激发学习者的选择性注意,前置问题的设计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或提出与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来达到;为了促使学习者回忆已学过的学习材料,强化记忆,可通过后置问题的设计来达到目的。

3. 计划在线交谈话题

同步讨论类似于面对面讨论方式,学习者之间可以跨越地理位置进行实时的交流,实时讨论比较适合用于激发碰撞新观念、新想法,教师进行实时答疑和辅导、实时答疑的活动等,也可以进行一些情感交流,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应注意设计一些实时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问题设计应具有情感交流的情形。讨论话题应能启发新思路、新观点,讨论话题应有一定的密集性,不能过于分散。

4. 设计课程资源

教师设计的主体教学内容信息容量是有限的,若没有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支持,就不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不利于促进多面性思考,不能满足众多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网络课程设计应该是一种基于资源型的课程设计,它有两个并列的主体,一是课程的主体教学内容,二是丰富的课程教学(学习)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全球化为资源的课程设计提供了最适宜的土壤。网络课程资源设计应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① 教学资源要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避免与课程教学目标无关的资源分散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与参与度。

② 要以良好结构的方式来组织课程资源,以便学生能快速地定位自己所需的课程资源。

③ 课程资源应有丰富的消息量,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发现的空间。

④ 课程资源应有丰富的表现形态。它应涵盖媒体素材(音频、视频、动画、文本、图形)、案例素材、文献资料、课件素材等多种形式,满足学习多样性的需求。

⑤ 课程资源内容应具有良好的多样性。不同的资源应有不同的阐述角度以及不同的阐述观点,在内容的深度上也应有不同的层次,满足不同认知层次学习者的需求。

⑥ 教学资源应有比较合理的“颗粒度”,资源之间有相对的独立性,可重用性较强。

⑦ 课程资源应有一定的涵盖面,对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知识点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支持。

5. 设计测验试题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测量与评价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测评系统具有自动组卷、联机考试、自动(联机)阅卷、试题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它可以对网上教学中的考试与作业提供全面的支持。测评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网络题库,它将试题按照经典测量理论进行严密的组织存储。它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设计一定量的测验试题,并按照经典测量理论的方式对试题进行属性标记,最后纳入试题库中。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测量与评价都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测评系统具有自动组卷、联机考试、自动(联机)阅卷、试题管理等一系列功能。它可以对网上教学中的考试与作业提供全面的支持。测评系统的核心是一个网络题库,它要求教师在课程设计时要设计一定量的测验试题,并按照经典测量理论的方式对试题进行属性标记,最后纳入试题库中。试题的组织与编写必须以学科的知识点结构为依据,建设题库之前,必须首先确定学科的知识点结构,在按学科知识点结构组织试题时,还需注意学科知识点结构的区别,例如语文、英语等学科,整个学科知识点之间逻辑性不强,每一个教学单元都包括很多的知识点,而物理、数学等学科则不同,知识点之间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且一个知识点往往代表某章或某节的内容,不会被包含在其它章节之中。在组织试题时,尤其是在设计题库管理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并适应这种学科知识点结构的区别。试题数量要足够多,在各指标属性区间内均衡分布,核心属性有知识点、难度与认知分类,以这三个属性为核心,形成三维立体交叉网络,网络上的每个交叉结点上都有合理的试题量,在保证这个核心结构的基础上,还应注意试题在题型和区分度上的合理分布,要处于基本的均衡状态。试题内容要科学,不能有任何错误;无歧义性,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不能相互矛盾;试题参数标注要尽可能符合客观实际。要注意试题与课程相关,主要是针对课程的难点和疑点。

在设计测试和作业试题时,常用的问题类型有是非题、选择题、填充题、配对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它们中有些问题类型侧重于材料的细节,如填充题、配对题等;有些侧重于材料的基本结构,如简答题、论述题等,以上这些问题类型较适宜于后置问题的设计。

(四)课程的评价

课程的评价者可以是学习者、学科专家和教学设计专家,评价的内容包括:测试调查学习者的使用效果和授课教师的使用体会;根据课程设计要求目标,检查课程实施中的每一具体环节的运行状态;检查各教学模块内容间的衔接情况;检查网络课程框架结构与网络课程操作的应用性能等。根据反馈信息对网络课程不断修改更新,使之不断完善。

四、 资源建设

网络课程资源是指与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为了更好地理解问题和建构自己的智力模式,学习者需要知道有关问题的详细信息。学生只有在占有大量信息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形成意义建构。丰富的资源是自主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网络课程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时,必须详细考虑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哪些信息,需要了解哪方面的知识,从而建立系统的信息资源库,或者推荐给学生一些相关网站,便于学生获得学习信息。

1. 资源库建设内容

① 建立CAI软件库,库中的CAI软件应学科齐全、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以适应各级各类、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网络教学需要和自主学习。

② 建立资料库,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师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参考资料(包括各种史料、教案、特级教师的优秀教案和优秀课件的分析等)。

③ 建立电子图书馆,在某些校园网上建立CD服务器,采用光盘陈列储存与教育有关的视听材料及重要的图书资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将一些电子图书馆联入网络,从而组成一个庞大的网上电子图书馆,实现一种全新的图书资料检索模式。

④ 建立模拟学校,由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和教学设计专家组成教研组,负责课程规划与课件脚本的设计。再由软件编程专家负责把脚本制作成高质量的网上教学课件,然后实施网上教学,由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组成虚拟班级,这样就可以形成一所或多所虚拟学校,从而实现某个地区乃至全国范围的远程教学。

从认知内容不同角度讲,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应遵循细化原则。所谓细化原则就是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时根据认知内容的不同分类安排其结构,就像图书馆的目录一样,各自归类,一目了然,这样方便查找。同样在教育资源的建设时也应归类,如按学科分,将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等分开来,这样在查找相关资源时就可以不必花太多时间;还可以根据年级将语文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可以根据知识点来分。因此,细化可以让学习者或教师各知其去向,目标很明确。当然最好用快捷菜单对导航内容作简单介绍,让浏览者知道所链接页是否有其所查内容或所要认知的内容。

2. 资源库建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 开放性。从认知的发展性来讲,任何认知工具、认知内容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将会不断地出现新的内容、新的思想,这些新的东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在资源建设时应注意内容的可更改性和兼容性。

② 共享性。开发建设资源是为了共享,在建设时应尽可能使内容具有共享性。

③ 无限交互性。交互是为了互动,互动作用的关键是优化远距离教学过程,提供远距离教学中独立学习的有效性,弥补非面对面远距离教学的不足(如情感交流少等)。

④ 个性化。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因材施教,在网络CAI中利用其优势,从不同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出发,设计个性化教学。

⑤ 动态性。动态教育网页设计最有利于测评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特征,通过反馈,研究有效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等。

⑥ 协作性。协作精神在当今教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协作能力也成了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要达到协作能力的培养目标,首先应从其内容建设着手。

注释:

① 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② 余文森.布鲁纳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2.

③ 布鲁姆.教育评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2]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J].1999年第1期.

[3]何克抗.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期.

[4]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5]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新发展[M].北京师大.

[6]张建伟.论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J].

第11篇

    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图形创意与联想》。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是教材简析,本课是     河北美术出版社 小学六年级上 册第   1 课的教学内容。依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明确《  图形创意与联想 》属于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进行思维训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一学段的学生  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相应的美术基础。                                        

故我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能够用特定的图形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2、    能力目标:在美术活动中发展想象力和提高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发挥手绘线条表现能力                                                                  

为完成上述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确立为  能够用特定的图形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因为这既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又能为学生以后的美术教育打好基础。

我将本课的难点确立为  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本节课的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设计联想画、

                本节课学生准备的学习工具:铅笔、橡皮、针管笔、水彩笔、画纸                                      

综上,本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体验的特点,根据小学六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主要采用了 提问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提问法  能帮助学生由浅到深理解本课的重点,讨论法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练习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样多种教学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更好的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我主要采用  观察法、小组合作法       。因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学生认知能力、审美能力等存在差异,课堂上通过观察法与小组合作法,能够更大程度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通过教师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不仅要学,更要会学。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上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圆点,提问学生在看到了什么,从而可以联想到什么,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感受图形创意与联想的基本概念。                                                                      

通过   小圆点   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接着板书《图形创意与联想》

   第二环节新课探究                                                           

        1.通过PPT课件图片和课前准备好的创意联想画的展示,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同时板书出问题的主要内容,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认知问题(1)通过观察图片内容,自己可以联想到的其他事物(2)抓住事物的颜色、肌理可以引发哪些联想和创意(3)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自己看到的喜欢的创意有什么,并做分析。然后再给定学生几个特定的联想实物,例如“西瓜给我们的联想”“一只小鸟给我们的联想”“一个方形给我们的联想”。这样通过引导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进行观察。                                                                                                     

   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小组讨论与回答,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联想能力。                                                                                         接着我通过学生讨论回答的结果做出总结,例如,西瓜可以联想到裙子,小鸟可以联想到飞机,方形可以联想到棋盘等,并展示几幅之前学生的图形创意联想画进行讲解,让学生可以整体感知,并提高学生的对图形创意联想的更深一层的认知                                                                               

这一环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规律,以提问---讨论---探究---示范讲解相结合的方                    式有效解决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第三环节创作练习

在创作之前,我出示几张其他学生的作品,并作简要讲解提示学生  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创意、构图、整体效果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创作独具特色的  图形创意联想画     ,接着学生进行创作,最后我进行巡视指导。

    第四环节展示评述

学生把各自的作品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出来,首先谈谈自己创作思路和体会,小组成员互评,相互分析各自的优点及还可以改进的地方,让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提高审美能力。然后教师巡视小组交流情况,做专业性的评价,点评时关注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作品,并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同时给予鼓励性评价。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找出本组展示作品,并将学生互评出来的小组展示作品贴在优秀作品展示墙上。通过学生作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第五环节总结拓展

带领学生一起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并作总结。把自己的收获分享给大家。通过回顾内容,既巩固了今天所学的知识,又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突出教材人文性的特点,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布置作业,  让学生自己选取熟知的形象进行联想创作,看谁更有创意    并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四:最后说板书设计 

第12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 英语课程标准 统一性 多样性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和评价的建议。[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过于强调统一,致使课程标准难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有必要根据我国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文化多样的具体国情,实行英语课程标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既要制定国家最低的标准和要求,又要提高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适应性,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

一、统一课程标准的利与弊

课程标准为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英语课程标准让英语教师的教学有据可依,合理分配课时,恰当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考核、评价学生有具体的参照标准,方式方法统一,操作方便;教师也不必再为学生掌握多少词汇量、语法知识和达到什么样的听、说、读、写水平而费心劳神。课程标准也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估考核学校提供了参考依据。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设施、教材使用、学生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对各学校加以考评,考评标准统一,考核过程开放透明,公平公正。此外,统一课程标准还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确保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有研究发现,美国各州的课程标准各不相同,一个国家有几十个课程标准,导致许多中学生毕业后读写能力低下,不利于一个国家公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2010年6月2日,美国州长协会最佳实践中心和州首席教育官员理事会共同颁布了首部《 州共同核心课程标准 》,旨在改变美国各州课程标准差异极大的混乱局面,立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夯实基础,从而确保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2] 但是统一的课程标准也有许多明显的弊端,其中的一个主要弊端是忽略了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的差异,忽视了不同地区之间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统一的标准去考核不同经济文化水平和教育水平的学校和学生,必然会带来教育不公平的问题。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生在英语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往往落后于城市的学生,在高考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此外,统一的课程标准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有失均衡,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

二、实行英语课程标准多样性的必要性和意义

实行英语课程标准多样性是由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和教育背景的差异决定的。各地区教育背景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社区、家庭和学校三个方面。

1.社区文化的差异

城市学校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社区文化活动丰富,拥有现代化的社区书店、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学生有机会和有条件浏览和阅读各种各样的英语书籍和报刊,各类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经常播放英语教学节目,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学生还经常有机会参加公园或者高等学校举办的英语角活动,口语得到很好的锻炼。大部分城市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时间早,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了,有些学生还接受了家教辅导。相比之下,乡村经济落后,各种教育资源贫乏,学生接受英语教育的时间晚,无法感受到现代科技文化在英语教育中的作用,无法从环境中受到英语的熏陶,学生的学习环境、条件和氛围差,导致英语底子薄、基础差。

2.家庭教育的差异

城市学生的家长一般受到的教育程度较高,有一定的英语功底,他们的教育能力和水平高,基本上能辅导孩子的英语学习,家庭教育的数量和质量远远高于乡村。而农村的学生家长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低而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城市学生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千方百计为孩子的学习创造条件和机会,为孩子买课外辅导书,家庭学习的氛围浓厚。而农村学生的家长平时忙于农活,或者长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没有更多的钱给孩子买课外辅导书等。农村学生课外还必须做家务或干农活,学习环境和条件远不如城市学生,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

3.学校教育的差异

城市学校经费充足,教学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语音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教学条件好;英语教师的学历、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高,教学能力强,教学理念新。相比之下,农村学校经费不足,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英语教师严重缺乏,有的农村学校英语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培训,发音不标准,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能力和水平较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城乡之间英语基础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实施英语课程标准的多样性非常必要,它不仅能使英语教育适应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还能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三、如何实行课程标准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结合

从以上对城乡英语教育背景差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要使贫困地区的英语教育得到发展,真正提高贫困地区的英语教育质量,就必须实事求是地设计符合这些地区实际状况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符合不同地区学生特点的教材。不能不顾当地发展需要,不顾现实条件和发展可能,一味追求统一的标准。仅仅制定一种课程标准和一套教材肯定不能适应我国各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形成多纲多本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制格局。首先,由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规定全国中小学英语必须达到的最低课程标准。其次,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的地区和学校情况划分为几类,相应地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①面向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教育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学校使用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应反映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反映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成果,反映现代城市文明的特色和最新成果。②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教育水平一般的地区和学校使用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属于大众化的通识教育,反映的是社会发展的一般情况,大众能接受。③面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农村边远地区、办学条件比较差的学校使用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能反映农村的现实,突显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大主题。④面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学校使用的课程标准。该课程标准能反映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特色,通过英语学习,传播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

无论是编制农村相对落后地区还是城市发达地区的课程标准,我们都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课程标准的编制不脱离现有条件,包括学前教育、师资、教学设施、家庭和社区教育等情况。对师资薄弱、教学设施匮乏的地区学校可适当降低分量、难度和深度,适当降低听、说、读、写、译的标准,对农村相对落后的地区要联系农村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恰当的教材内容和素材。课程标准的制定必须符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既要培养公民的基本素养,又要培养适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避免农村相对落后地区的课程标准内容过于简单、知识面过于狭窄的问题,标准的制定者一方面要考虑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符合当地实际和需要的前提下,注意拓宽知识面,扩大学生视野。实行“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弹性原则,既要适应差异,又要保证质量。

中国是一个大国,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文化和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各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上也各不相同,在英语教育方面更是如此。在制定英语课程标准时不可忽视这种差异性,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应不同区域实际的英语课程标准。既反对只用一套课程方案来框定全国所有地区和学校的大一统做法,也不赞同各地各搞一套,而是要实行课程标准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适度结合。随着地方经济文化水平和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更加多样化,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作者单位:池州学院,安徽 池州,247000)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