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1 16:33: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管理学管理的本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教育管理 对象研究
Abstract: the research of the education management object was have been long time, the object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y of reflection may promote an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cience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advancing.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the discipline nature belongs to subordinate subject pedagogy. The research object is not an ontological concept, but an epistemological concept. Education management phenomenon is the object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tudy, the research object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ory and reality, it is generated, to be constructed. Because education management object defined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ertain differences, so today, the research is still ongoing.
Key words: Education ManagementObjectStudy
中图分类号: [G40-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世人的关注,从古至今对于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层出不穷。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化、信息化的进程完善,教育现象也越来越多样化,而伴随而来的就是教育管理的研究对象也越来越多。特别是1997年以来,国务院由于一定的原因将教育管理学科脱离教育学学科而将其强制放在管理学学科下设为二级科目以来,我国教育界对于教育管理现象的反思与构建研究也越发的深入,同时也带动了对教育管理对象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国内外仍没有比较统一的观点,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国内教育管理对象研究
对一个学科研究对象的探讨是推动学科发展、推陈出新的无止境的过程,也许这种探讨得不出一个普遍接受的结论,或者仅仅是提出某种观点成为一家之言而已,但这种反思本身对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和完善无疑是极为有意义的。教育管理现象就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来说。这在我国教育管理学中已成为一个心照不宣的事实。略有差异的是,有些文本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这一点。而有些文本鉴于教育管理现象一词过于笼统、模糊,且有套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 这种程式之嫌。而间接地将其变换了个说法。譬如说:有的文本不说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管理现象而说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事业和学校的管理、领导等所有的教育管理事项。有的文本将现象转换为职能,强调教育管理学主要探讨教育管理职能以及活动规律。也有的认为教育管理学着重探讨教育管理人员在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行为。还有的文本将现象转变为过程,主张探讨计划与决定,组织与协调,领导与激励等。
我国学者对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是“现象说”,即把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对象定为教育管理现象。代表人物有(1)孙绵涛:他认为教育管理现象不是一个单一层面的现象。它由教育管理活动、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制和教育管理观念四个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不同层次的范畴体系所组成。在教育管理现象中:“有了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和“没有疑问”的教育管理现象都应该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事项。研究教育管理现象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揭示教育管理的本质。还要对本质本身进行深入的探讨才能达到对教育管理的深刻认识。[1];(2)张新平认为教育管理现象是教育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但是,研究之前人们就以一种先在的、主要是“科学” 的存在设定了教育管理现象。其重要表现是,绝大部分教育管理学都宣称揭示规律,都用二元的视野透析教育管理现象,都强调研究事实,都采用简化和理想化的思维方式,都标榜自己是“科学”。但是,仅以“科学” 的察看方式透视教育管理现象。只能带来“片面性深刻”,只能遮蔽本真的教育管理现象。因而,目前尚需建立一门“大教育管理学” [14];(3)安文铸:认为教育管理现象不是单纯的教学或者是日常活动现象,它更深本质的设计到教育过程当中的人文、文化、氛围等,而且教育管理现象更多的应该偏重于学校未来的建设和思考当中。
二是“规律说”,把教育管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1)萧宗六:他认为教育管理学特别是现象每个国家都存在各自的特有的现象,并不是每个国家都是一样的,他强调要尊重各自的历史规律,而不是照搬照抄,尤其他还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教育行政改革现象的看法[13];(2)陈孝彬:教育管理的目标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划分,从而针对不同的个体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教育特别是出现的相关的教育现象都是有迹可循的,他提倡素质教育改革;(3)刘文修:认为高等教育是历史的产物,特别是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并不是随意产生的,而相伴随的教育管理现象也是相对的,现象的本质是人类历史的归宿等。
三是“活动说”。如陶增骈就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地管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系统的管理活动。” [3]
四是“问题说”。这种观点将教育管理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秦梦群、张济正、李保强、黄崴。
五是“过程说”。如我国学者陈孝彬认为,教育管理学是研究教育管理过程,揭示教育管理规律的学科。[4]
六是综合说,如吴志宏就认为,“教育管理学以各级各类教育组织和机构的管理现象、管理过程和管理规律为其研究对象。”
国外教育管理对象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财务学者们从不同的研究目的出发,对财务治理的内涵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程宏伟(2002)认为,财务治理是财务治理主体对企业财力的统治和支配,即关于企业财权的安排,它决定财务运营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杨淑娥(2002)则把财务治理理解为通过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饶晓秋(2003)提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林钟高(2003)指出,财务治理是一组联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和结构关系网络,其根本目的在于试图通过这种制度安排,以达到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的均衡,实现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以上这些有关财务治理的定义,虽然都从不同角度对财务治理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认识偏差。他们要么从制度安排的角度将“财务治理”与“公司治理”等同,要么将“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或者只强调财权配置的重要地位而忽视其他方面,因而无法全面准确地理解财务治理的内涵。
综上所述,对于财务治理内涵的理解,笔者比较倾向于衣龙新(2005)的概括,即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以股东为主导的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的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既肯定了财务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又强调了财务治理是对财权的合理配置,同时还突出了财务治理是为了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我国绝大多数财务管理学教材都认为,财务管理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的管理,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综合性管理工作。这一概念的主要特征就是表明财务管理是一项管理活动,其直接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和企业的价值。
从以上对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概念约定可以看出,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财务治理是一种制衡机制,其目标是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而财务管理则是一种运行机制,其目标在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财务治理规定了整个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网络框架,财务管理则是在这个既定的框架下驾驭企业财务奔向目标。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同时也存在许多共同点,那就是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具有同源性(都以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为基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对象具有同质性(都涉及到财权问题);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具有体系上的统一性(同属财务范畴且都是企业财务报告的影响因素);财务治理决定了财务管理的框架和轨道,财务治理的模式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财务管理的模式特征。
二、财务管理学目前存在的缺憾:基于财务治理的考量
“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这一概念特征决定了财务管理学的研究应从财务的二重性:经济属性(财务活动)与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相结合来进行考察。但现实情况是,传统财务管理学仅从数量层面来对财务的经济属性进行分析和论述,而对财务的社会属性——财务关系的处理这一财务管理的本质问题却一带而过。而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综合管理,企业内部各种权利的制衡、责任的分担以及利益的划分,最终将以财务的形式体现。但这些问题的解决,光靠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是不够的,应注重公司各利益相关者财务权利和责任的明晰界定和有效行使,以及在公司治理中的财务行为规范等财务治理的问题。现在的问题是,当人们过于注重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具体内容时,却忽视了一个对推进公司财务理论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这就是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把握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从财务治理的角度来观察,笔者认为,传统财务管理学存在以下的缺憾:第一,把企业财务行为视为一种把非经济动机排除在外的纯经济行为,较少关注制度与财务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财务行为和财务效率的影响,而是把影响财务行为的制度看作是一既定的前提而加以认同,致使制度无法纳入财务行为的解析框架,对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入的分析,从而使财务管理学的构建日趋保守乃至封闭。第二,没有进行相关财务治理影响分析,因而产生对“财权配置”问题的轻视及与此相关的“内部人控制财务”,导致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监控的弱化及其财务利益的受损,致使理论与实践相背离。第三,以理性经济人假设作为理论前提,必然形成对经济属性(财务活动)的过度关注而轻视其社会属性(财务关系),从而加剧财务冲突和财务道德的失落。
三、财务管理学再造:基于财务治理的创新
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特定的企业假设基础之上,企业的不同界定和企业特征的现实变迁都会对公司财务理论产生决定性影响。现有的公司财务理论构建于传统的企业特性之上,从总体上属于价值管理理论。诚然,企业作为系列契约的联结现象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我们同样不能忽视一个更为重要的事实,即企业的本质特征并不在于这种联结以及实现这种联结的契约本身,而是在于形成这种联结之后的企业财务活动以及在活动中产生的财务关系。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和现代企业理论对成本、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的研究,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带来的公司治理问题便成为当前公司财务理论的主要议题。现实表明,单纯从各自的学科出发独立研究财务管理或财务治理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学科发展和现实经济的需要。因此,财务管理学需要拓宽研究视野和丰富理论内涵,就必须与财务治理进行交叉性融合研究。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重新界定与企业财权的有效配置
合理界定和选择财务目标,建立和完善财务的导向机制,是保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高效运行并实施有效对接的前提。近年来,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经过了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发展阶段。但就我国目前的企业组织形式主流为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弱势有效、法治建设处于起步期、商业伦理有所缺失、公司治理结构不太完善等现实背景下,新《企业财务通则》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界定为“企业价值最大化”,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其资源供给者创造财富的受托经济责任,也是当代财务管理学教材普遍接受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理论逻辑性和实践有用性。但也应清醒地看到,这些过分强调股东或企业价值的财务管理目标,势必会将非价值性的社会责任排除在财务管理目标之外。结合我国公司法改革局限于“股东至上”的逻辑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权被弱化的现状,以及企业是在复杂的、充满竞争的关系网络中开展经营活动的现实,笔者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终极目标。这一目标不仅有利于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而且还使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得以有机结合,保证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经济性目标就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是由企业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总是与宏观社会的要求保持绝对的一致性。于是,国家往往利用法律手段来强制企业必须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许多场合无法完全进行硬性规定。这就需要企业的社会性目标,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的最优化,这是由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若过分强调企业的经济性目标而忽视社会性目标,将会失去社会的支持,从而使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特别是随着SA8000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实施,企业重视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责任以及落实社会责任便有了最佳保证。这一坚持多边主义的理财目标,是与公司财务治理的思想和目标相适应的。按照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财权配置不能只考虑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每个利益相关者在企业财权配置中都有权享有相应的财务权利,有不同的财务利益诉求。此外,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相机财务治理,也应在财务管理学再造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重视制度因素在财务管理学中的地位
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的制度因素可按财务活动的关系分为财务本体性制度和财务关联性制度。但目前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学中,只是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税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散见于筹资、投资、收益分配和资产重组及清算等财务活动中,而对在性质上并不是财务性的却会对公司财务行为及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网络起约束和限制作用的财务关联性制度(如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伦理道德等)闭口不谈,这不仅背离现实而且还会把财务管理学引入歧途。财务管理学的再造,除继续重视和完善财务本体性制度对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约束,还应当重视财务关联性制度与企业财务行为之间关联性研究,这是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引入财务关联性制度的研究,将有利于摆脱现有财务管理学“就财务论财务”的思维偏差,使财务管理学再造更具动态调整性和环境适应性。
(三)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
财务管理学如果只关注具体的资金运动而忽视在这一过程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势必会导致资本运营的效率低下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受损。因此,财务管理学再造就必须注重激励和监督机制构建的研究。目前的财务管理学中在阐述企业财务活动时,本能地运用了诸如企业财务通则、公司法、会计法等财务本体性制度来约束与制衡管理者,而对于内部控制这一影响企业命运的制度安排却没有片言只语,这与企业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极不相称。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这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融入财务管理学再造提供了绝好的契机。公司的成本问题,仅仅靠制衡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恰当的激励机制能够通过委托人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促使人采取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的效用。近年来,以财务治理的观点考察薪酬对公司财务业绩的敏感性渐成潮流。因此,许多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应采用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但股票期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需要有比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和透明度高的公司信息披露及相关的法律框架等,而这些条件我国目前并不完全具备。我们在财务管理学的再造中,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中国的国情,关注中国特殊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不能掉进“国际大厨房陷阱”而食洋不化。
(四)关注财务文化对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的作用
目前的财务管理学较为强调和崇尚“工具理性”,致使社会责任和道德品质等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在现代企业理财中倍受蹂躏而变得支离破碎,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日趋恶化,使企业无法实现全面、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学关注资本、成本、利润等本是应有之义,但影响和决定这些物化因素的人及其行为也不应该忽视,因为这有利于解决财务冲突和财务败德行为。企业财务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而一贯倡导、逐步形成、不断充实并为全体成员所自觉遵循的理财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以及由这些因素融会、凝聚而形成的整体财务管理精神风貌。财务准则有形而财务文化无形,但财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却无处不在。鉴于财务文化对企业竞争力所具有的原生性决定作用以及它所蕴涵的更为深刻的企业本质特征,要求人们在财务管理学再造过程中必须高度关注这一问题。财务管理学再造关于企业财务文化研究,其最终成果是要拿出具有中国企业特色、与中国企业协调发展的财务文化发展战略模式,从而更好地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主要参考文献】
[1]申书海,李连清.试论公司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会计研究,2006,(10).
[2]伍中信.现代公司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会计研究,2005,(10).
[3]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新制度主义与财务学的互动和发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4]衣龙新.公司财务治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林钟高,王锴,章铁生.财务治理——结构、机制与行为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6]李心合.论制度财务学构建.会计研究,2005,(7).
[7]张栋,杨淑娥.论企业财权配置——基于公司治理理论发展视角.会计研究,2005,(4).
「关键词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逻辑起点
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其根基和结构框架都需要革新。因此,重视和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创立科学合理、结构严谨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已是我国财务界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价值管理。财务管理理论是人类在长期财务管理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财务管理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指财务管理理论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程序,或者说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排列和组合形式。同其他系统的结构一样,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结构也具有稳定性、层次性、可变性、相对性等特性。
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是人们基于对财务管理实践活动的认识,通过思维活动对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排列和组合方式所作的界定。其功能是界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覆盖内容与容量,展示其整体框架,使财务管理理论系统的构成要素科学化、规范化、有序化和层次化;揭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与层次关系,指明其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之成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的有机整体;梳理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基本脉路,指导和促进财务管理学的建设与发展,为构建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指南;推演出更加合理的财务管理原则、程序和方法,有效地改进财务管理实务,促进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一些财务理论研究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密切联系实际,并大胆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有用成果,对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传统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对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财务管理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步履仍然十分迟缓,无论是研究深度还是广度,都还赶不上时代的步伐和财务管理实践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理论结构至今仍处于朦胧状态。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还不成熟,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和发展。
一是内容不完整。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的实质、财务管理的对象、职能、任务、原则和方法等部分问题上。而对其他理论问题,如财务管理的基本假设、财务管理的目标、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等则研究不够。从财务管理主体与客观看,对财务管理客体理论研究较为深入、全面;而对财务管理主体理论,如财务人员的管理、财务人员的素质、知识结构和观念,长期以来则一直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更谈不上将其纳入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之中,这种人为地把财务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的现象,致使许多问题得不到本质性的阐述。
二是层次不清楚。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研究中,一般都是将财务管理的现象及理论诸要素无序地加以罗列,没有按各要素的本质属性及其特征进行科学的归类,按其内在逻辑关系加以排列组合,也没有确立各要素在体系中的方位,因而难以确认其层次结构。这种状况致使人们对不同层次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对象、任务、功能等认识不清,有时往往把两个层次理论研究目的相混淆。
三是逻辑不严谨。完整、科学的理论结构应该首尾一贯,协调一致,做到前后呼应,逻辑自治。现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由于没有对各构成要素进行科学的归类,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没有明确的主线,因而前后不能贯通,首尾不能一致,不能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紧密相联的有机整体。
三、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构
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要解决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从何处着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演的出发点,即如何确定逻辑起点问题。逻辑起点是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的出发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和理论结构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理论范畴,它不仅是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逻辑起点对理论结构有着直接的影响,不同的逻辑起点会形成不同的理论结构。因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首先必须正确择定逻辑起点。
长期以来,我国财务界研究财务管理理论总是以财务本质为起点,进而阐述财务管理概念、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任务、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从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来看,对财务本质进行比较科学的规范是必要的。但是,以财务本质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则显得有些牵强。这是因为:第一,财务本质是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缺乏与实践的直接联系,以它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容易导致财务管理理论脱离实践,使一些理论争鸣难以受到实践检验。第二,财务本质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根源是理财环境的变化,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财务的本质有着不同的认识。因此,财务本质并非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以其为起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影响,无法揭示财务管理发展变化的真正原因。第三,理论结构是一个逻辑系统,必须遵循一定的逻辑推理,以财务本质作为逻辑点,不符合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第四,在财务管理教学中,以财务本质为起点建立的财务管理学教材内容体系,既不利于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逻辑规律,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起点的缺陷促使我们重新择定逻辑起点。近年来,有人提出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起点,其理由是:“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着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的基本要素和最高层次,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本质起点论”脱离实践的缺陷,突出了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功能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助于使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保持同一性,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但是,“目标起点论”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同财务本质一样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本源的理论要素,因而难以担当逻辑起点的重任。其次,从认识论的角度看,理论是研究主体对研究客体的能动思维的产物。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财务管理目标显然不具备这一特性,它不是纯客观的,而是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且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将会有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以此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将是一种基础不稳固的理论结构。再次,财务管理目标不仅受理财环境的影响,而且受财务管理职能的制约。财务管理目标不能超越财务管理职能,而只能限于财务管理职能范围之内。此外,财务管理目标还受财务管理对象等因素的约束。因此,以财务管理目标作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不能全面揭示财务管理理论系统中各构成要素的内容,最终将会导致财务管理理论的贫乏和理论结构层次的低下。
笔者认为,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决定一切,存在决定一切。无论是财务本质,还是财务管理目标,它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人们对财务管理现象的一种认识,有什么样的理财环境,就必须有什么样的财务管理理论。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的对象和职能,进一步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理财环境决定了财务管理目标,从而决定了财务管理假设和财务管理原则,进而决定着财务管理程序与方法。财务本质和财务管理目标最终都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是空条件下的理财环境中。因此,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必须从理财环境入手,只有对理财环境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在研究财务管理理论中发现其实质及精华所在,才能揭示财务管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总之,理财环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赖以推理论证的最本源的抽象范畴,从此点出发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符合推理逻辑。而且,理财环境还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它包含了财务管理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财务管理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以此为起点构建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可以揭示财务管理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客观规律,因而是全面的、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
四、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想
关于财务管理理论结构的构造,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企业、事业等单位资金运动规律性及其运用方式的科学,它的基本概念是资金运动,它的基本规律是资金运动规律,它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则是对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从财务的本质资金运动看应包括对象、职能、主体、环境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看应包括管理目标、原则、体制等理论要素;从资金运动规律的应用出发,应研究管理环节与方法。
第二种观点是按逻辑的规定性将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内涵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对象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规律体系,可称之为基本理论体系;另一部分是财务管理外延方面的理论,包括财务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方法体系等,可称之为具体管理形态。
第三种观点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该是以财务管理目标为起点,以财务管理原则为中间环节,以财务管理方法为归宿的一个结构体系。
上述观点虽然都有一定道理,但它们都存在结构不完整、内容不全面、起点不明确或不恰当等缺陷。根据前面对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内涵的分析,结合构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信守的原则及研究起点,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由起点理论、基础理论、目标理论和行为理论四个层次组成。
财务管理起点理论即理财环境理论,它主要研究理财环境的内涵、构成要素及其对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制约及要求等问题。财务管理内外环境息息相通,不断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研究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发展的整体环境,即理财环境,或称财务管理环境。深刻认识和认真研究理财环境,从理论上讲,有助于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规律,塑造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并围绕该目标确定一套与理财环境相适应的理财观念和制定一套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财原则、程序与方法;从实践上看,有助于企业作出正确的财务决策,选择和规划企业财务管理行为,增强企业财务管理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对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构造具有质的规定性,即具有决定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本质属性功能的理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学科及其理论体系的根本,是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基础,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包括定性理论、定位理论、定责理论三个层次。其中,定性理论层次包括财务本质、财务管理性质、财务管理特点等理论元素;定位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实践地位和财务管理学科地位两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定责理论层次由财务管理主体、财务管理客体、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等理论元素所构成。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社会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目标的形成、表现和实现的理论。它主要揭示财务管理职能如何具体化为财务管理目标,以及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内在规定性,为财务管理系统运行提供一个规范性的概念框架。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层次包括财务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观念要求两个分层次,后者又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观念和财务管理原则等内容。财务管理目标理论在财务管理理论结构中处于中心和枢纽地位,是联结财务管理基础理论和运行理论的“桥梁”,有了该层次财务管理理论结构才具有整体性和目的性。
财务管理运行理论是一套有关财务管理操作的应用性理论,其内容涵盖财务管理的程序、方法、组织管理、权责关系以及各要素、环节的耦合方式及其内在机能等方面。它与财务管理实务密切相关,直接指导财务管理实务的运作和操作,是财务管理实践机制的理论。从财务管理运行的内在要求看,该理论层次的理论要素主要包括财务管理程序理论、财务管理方法理论、财务管理体制理论、财务管理机制理论和财务管理组织理论等。
「参考文献
[1]王化成 我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看法[a] 中青年会计名人名作全书[c]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一、艺术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要回答的是“该学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就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而言,本文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讨论。
第一,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的关系
按照仍然使用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分类,文化产业管理属管理学科中公共管理类。艺术管理尚未进入学科目录,作为一个专业方向,设在公共事业管理类下招生。
艺术管理之为艺术管理而不是文化产业管理,说明两者必定具有本质区别,不能合二为一。换句话说,艺术管理在学科定位上必须具有不同于文化产业管理的独特性,方能具有学科立足点。那么,艺术管理与文化产业管理到底有何本质不同呢?如何将各自的研究对象相互区分从而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针对于此,有研究者强调艺术的特殊性,指出艺术与文化产业的最大区别在于功利性与否。对于如何判断功利性,本文认为或可以“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来区分“纯艺术”与产业化生产中“作为商品的艺术”。
由此,将艺术管理的研究范畴,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可以令艺术管理更为明确地区分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一层面。需要指出“非营利”并不等同于“非政府”,这有别于西方对“第三部门”总体上的理解。那些公益类的社会事业组织以公众利益为追求的首要目标,也属于本文所指“非营利”。因此,国有艺术院团自然也应包括在艺术管理学的研究范畴中。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同时,这一定位的涵盖面符合我们将艺术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下的传统思维。
在当代学科互涉的语境下,对于一门跨学科性质的专业,相较于艺术管理归属艺术学还是管理学的“门户之争”
本文认为将艺术管理区分于文化产业管理,对于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更具有实际意义。
第二,艺术管理还是艺术行政
管理和行政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差异。对此,陈振明在其主编的《公共管理学》导论部分明确指出了两者的本质区另IJ—“行政”本质上包含着遵从指示和服务的含义;而“管理”首先意味着获得结果以及管理者为获得结果负个人责任。在实践中,管理人员和行政人员所扮演的角色有明显区别。管理人员需要根据现实所需订定政策,更强调战略与科学。行政人员在于执行已经厘定的政策,推动事务的进展直至落实。
我们还可以通过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区分,来体悟管理与行政两者之间的分界。历史上对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今天,主流的理解是将公共管理学看作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和政策分析的一种新途径、新范式或新的学科框架。由此可见,管理与行政两者之间业已形成分垒,这一点在学科体系上已经做出了区分。波兹曼和斯特拉斯曼在《公共管理战略》(1990)—书中,在说明为何使用“公共管理”而非“公共行政”的概念时,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分可谓一针见血:“公共管理关心战略问题,涉及公共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它们更广泛的使命与目标……公共管理是对组织外部环境的管理,公共行政则存在于组织的脉络之中。”
由此“艺术管理”与“艺术行政”之间的差异是显见的。艺术管理还是艺术行政,到底使用哪一种概念?事实上,两种概念的使用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但是它们明确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专业取向和学科分类。
丹恩马汀在《艺术管理这一行》的推荐序中写道:“今天,第一流的管理者不但要懂得让表演搬上舞台或是让展览能够顺利进行的各项事宜,他们还得了解管理程序的各项理论与实务、外在于内部的环境挑战、组织文化对运营的效应、不断变动的挑战,以及策略性抉择的契机与现实(还有不作抉择所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些要求,特别是后者,是埋头苦干无法解决的。艺术管理者必须有超越感觉、超越经验、不断反思批判的能力。从这一角度而言,艺术管理显然更符合这一行业的时代需求。
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并不清晰,或者说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与辨析有所忽视。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我们无法以明晰确定的语言来表述“艺术管理是什么”,“艺术管理要干什么”,以及“艺术管理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应该是什么”等关键性问题。
本文认为,以上问题的根源在于艺术管理学科意识淡薄。对于学科意识,有学者曾对“学科体系意识”提出批判,认为应以“问题取向”来替代“体系意识”。这是否说明“学科体系意识”此种思维方式在学科建设中应该被拋弃呢?回答是否定的。事实上,学科意识与问题取向两者之间并不矛盾。学科意识本身就包含了问题取向,问题取向的关键在于我们对问题的认识能力,我们是否能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问题需要考察与辨析,问题的性质需要明智的判断。考察、辨析、判断,这一系列动作本身就是学科体系意识的反映。
关于艺术管理的学科意识,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艺术管理教育存在于大学。对此,在2010年9月中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年会上,来自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管理系的一位教授的主题发言,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意见。对于“为什么艺术管理教育在大学展开”这一点,这位教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以供思考。如果艺术管理的技能仅仅局限于操作层面,艺术管理教学还有必要存在于大学吗?大学能够提供,而技术训练或者学徒式训练所不能提供的是什么?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她的回答包括了几个方面:历史与全球性的视野;艺术管理中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环境的以及其他影响因素;理论、方法、思维;艺术的社会价值;美学理论;艺术的作用,艺术家的作用,以及艺术管理人的作用等等。这一回答在表述上也许过于零碎,但具有意义,从学科层面上回答了艺术管理学所应具有的内涵。
二、艺术管理学科意识的建立
目前,艺术管理专业教师主体基本上都是跨专业而来的,少数人在欧美接受了艺术管理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或是对艺术管理实践经验的缺乏,或是对现实环境认知的不足,或是对行业需求判断的不准确,都有可能产生问题。事实证明,必须强调学科意识来推动专业建设。
1.建立学科边界
对于一个新学科而言,建立学科边界的目的是明确学科定位。艺术管理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学科边界比较模糊。我们必须承认艺术管理学与管理学之间的联系,在此前提下去反思和更新艺术管理学的核心,这将是一个界定的过程。应确认哪些问题可以交给艺术管理学去研究,哪些问题则应该留给其他学科。
将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于对非营利性艺术组织及艺术活动的研究,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作划分,还关涉到对“艺术管理”的理解。在艺术管理活动中,艺术和管理的关系总是以艺术为先。艺术管理的目标是要把艺术送达到更多的人面前,而不是把“商品卖出去”。
应在确定的学科边界下,逐步形成相关的概念框架以及艺术管理学这个领域特有的问题群。清晰的概念是进一步讨论的前提,为知识增长所必须。由于各种艺术组织性质上的差异以及面对的环境及资源的差异,它们所面对的问题会有不同的偏向。因此,在艺术管理的中心问题下,还需要进一步确认各种问题群。
2.有行动科学加入的实践教学
“艺术管理主要还在于实践”这一认识是从实务层面对艺术管理的概括。其中,也有对本科生就业实际需求的考量,实际操作能力往往是用人单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但是,当动手能力得以解决,对工作流程都熟悉以后,个体对环境的认知及相应的决策判断能力,往往成为职业发展上的关键因素。
这样一种以实践经验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当然有其意义和价值。然而,这一教学模式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方面,尽管每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们都确实有其独到的“管理艺术”而这些“管理艺术”更多体现为经验。作为知识“管理艺术”尚未经过系统的整合与分类,显得笼统而含糊不清。另一方面,市场始终处于变化中,这种变化越来越快,当原有的“对策”不管用时,更多的艺术组织都会有研发的需要,这都是“管理艺术”所无法传达的。
事实上,管理具有科学、艺术、实务、思想等多重属性。对于艺术管理而言,强调科学与思想亦是必须,而不应仅仅是依靠经验。每项具体的操作中,都可以归纳出科学规律来,从而为实施科学管理提供基础。
实践教学主要强调“管理艺术”的一面,重视实践经验,重视组织和个体的独特性,而忽略了“管理科学”所强调的科学的,带有普遍性的技术和方法。过于看重经验的实践教学,往往将管理水平的好坏简单归咎于能力差异和经验的多寡,而看不到管理背后的思维方式与理念问题所带来的影响。
艺术管理绝不仅仅是实战经验的累积,更需要一种行动科学的加入。就艺术管理的专业教学而言,除了强调实践,提升管理技艺的同时,还需要强调在实践中超越直觉式的判断和技巧,提升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界定问题的能力,从而引发“和情境进行放映性对话”的能力。艺术管理专业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要培养熟悉工作流程,具有操作能力的职业工作者,还需要指导职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由此,针对艺术管理的实践教学,应该倡导有行动科学加入的实践教学,发展“行动中反映”为基本理念的实践知识论。
3.倡导对专业知识的探索
根据科技理性的传统,专业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它将科学研究转换成社会进步。由此,专业建设过程中偏重于任何一方(或科学研究或社会实践),而不及其余都是不可取的。社会分工需要往往是一门新兴专业诞生的前提,然而专业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社会分工,还需要科学研究的参与。业界需要也并不等同于社会分工需要。业界需要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必须意识到业界对艺术管理工作的体认也存在盲点。因此,专业建设仅仅以满足业界即时的需要为己任,最终未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更不利于专业的发展。大学对社会的服务不应该是提供“社会需要什么就给什么”这样简单的服务站式的服务,而是基于扎实的学术研究而提供的服务。专业意味着研究与实践的交流,这是专业之为“专业”而非“职业”的根本,也是职业工作者希望更为专业的原因。尽管我们都承认专业在现代社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但是,今天社会对专业的信心危机确实在不断加剧。危机来自于一些专家误用了他们的专业权力谋取利益,也来自于一些专业行动的明显失误。
在仅仅关心问题解决的专业知识之中,问题框定显得毫无立足之处。那么,也就不存在所谓的专业知识了,存在的仅仅是经验与能力。艺术管理在强调管理实践的基调下,大学专业教学贡献究竟能够体现在哪里?有什么是职场无法提供的?事实上,专业知识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还在于提供有效工具去发现正确的问题“什么是专业知识”显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对它进行思考将有助于弥合研究与实践、思想与行动之间的裂痕。
首先,从教育工作的本质上来看,实际上是需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理论核心的。教育并不是仅仅指的是传授给人们知识,而是在于帮助人们提升各个方面的能力,从而帮助人们能够在社会中实现自我,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下去。以往的高校学生管理当中,都是把制约和管理放在首位,没有把教育的本质融入到对于学生的管理当中去,从而无法达到教育的根本性目的,同时还会给学生们增加束缚,阻碍学生们各方面能力的正常发展。如果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对于高校学生的实际管理当中去,那么对于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的良好发展都会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
其次,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高校学生的管理当中去,也是比较符合当今的教育理念以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只有依靠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利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来搭建一个拥有和谐氛围的校园,是非常符合当今社会主义和谐发展的基本价值观,搭建一个拥有和谐氛围的校园,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如何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应用以人为本的理论
2.1让学生了解新的管理方式以及内涵
想要有效的让学生加速了解和认可新的管理方式以及其内涵,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充分的尊重每一名学生,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以尊重每一名学生为前提对于管理的内容和细节要参考以及调查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的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个过程。同时,在目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价值以及个性发展的基本前提下,要保证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以及个人价值的实现。
其次,要端正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态度,要认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真正目的和意义[2]。其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管”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素质,同时也把学生培养为一个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这种观念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核心意义,对于高校的教育也会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
最后,要保证在进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不要侵犯到学生的个人权益,这也是以人为本教育进行实施的基本前提。从这个方面来看,就必须要求高校做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以不侵犯学生基本权益为基本前提[3]。
2.2提升负责管理学生工作人员的素质
想要真正的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当中去,就必然要求学校能够拥有一个专业的并且高素质的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团队。上文提到的要求学校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具备一定的法制观念也就是映射到这一点。就如何把负责管理学生工作的人员提升为一支拥有专业能力以及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团队这个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要注重对负责管理学生工作的人员进行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使他们充分的认识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加强负责管理学生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从管理的方式到管理的具体方法都要进行教育和培训,同时也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和达标,保证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团队拥有专业的管理能力。最后,要注重对于专业管理人才的吸纳,因为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复杂的,会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等各个领域,所以说吸纳专业的学生管理人才,对于高校有效的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是非常有利的[4]。
3.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几点思考
首先,要注意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蕴含在教育的本质当中的,而不单单是一种管理学生的方式,是需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把这种理念融入到管理思想当中的,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改变,这样对于高校管理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其次,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当中,要把学生作为主体来进行思考问题,尊重学生不等于放纵学生,要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把管理学生逐渐的变成培养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最后,想要充分的发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还是需要具体的学生管理工作者去进行实施的,所以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管理理念和基本素质十分的重要,高校如果能够拥有一支专业的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团队,那么无论是对于以人为本教育思想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还是对于提升学生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都会带来非常有利的影响[5]。
当今,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使管理显得空前重要,这引发人们研究管理的热忱,并将其上升到管理哲学的理论高度。黑格尔曾指出:“哲学是认识具体事物发展的科学。” 1哲学根植于各门具体科学理论之中,凭着自身的开放性、批判性的特点不断吸进新养料而得到充实;它又超越各门具体科学,指导具体科学向前发展。管理哲学的产生的发展正是哲学在具体运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哲学是“对管理问题的哲学反思”,管理学所研究的问题,自然成为管理哲学所研究的对象,只是二者所研究的层次有所不同:管理学一般是从“ 科学”层次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管理哲学则是从“哲学”层面对管理问题的进一步探讨。从哲学层次探讨管理问题,一般包括两个主要方面:其一是管理的“世界观”层面的问题;其二是方法论问题。中国管理哲学应当是管理者在管理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对管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基本看法,是管理者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管理哲学是管理活动的总的理论基础,是管理文化的核心。
一、以人为本的中国管理哲学“世界观”
由于中西方社会政治制度、传统文化背景和人的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中国人对管理的界定不同于西方。从本质上来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人文精神、伦理道德和中庸和谐的“价值理性”文化,是一种强调“ 克己复礼”的“ 德性”文化。西方传统文化信奉“个人中心主义”,强更多地调人应当追求自身价值和幸福,在独立人格基础上形成平等社会契约,之后用某种法定形式规范下来。中国和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中国人和西方人对管理本质的不同理解。
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就是强调管理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克己正身,恪守礼法,身体力行,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使人民心服,才能上行下效,上善则民善,人民有了道德自觉性,就会接受统治管理。在管理场中,管理者是主体。只有首先管好自己,才能管好他人。管理者正气凛然、公平正直。以此作榜样,谁还敢走歪门邪道呢?“正己”是“正人”的前提和基础。“正人”是“正己”的效果和收获。从这一意义上,中国管理学既讲“ 道”,又讲“ 技艺”,是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哲学。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3意思是说能战胜别人者是有力量的人,而只有能首先战胜自己的缺点、管理好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成功的管理者得关键在于自己能否战胜自己,能否管好自己,只有先管好自己,才有资格去管理好他人。要战胜自己的错误、缺点和不足,就要求管理主体具备高尚品格和修养,才能够做到“自胜”。
中国人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把管理的本质规定为一门大写的“人学”。 “人”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落脚点。管理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任何管理都离不开人,管理的主体是人,管理的客体是人、财、物、信息和技术等,但中心是人,因为财、物、信息、技术等都要靠人去认识、掌握和运用,才能在管理中发挥作用。因而管理哲学的重要原则之一是以人为本,人的本性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人有七情六欲, 有伦理信念,有价值观, 有人生观, 有经济利益, 也有精神利益, 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当我们在管理中实施以人为本时, 就应该以人性为本,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本性要求, 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标。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管理的中心或核心,要关心、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要按照人的生理规律、心理规律和行为规律设计和进行管理。 古典管理科学不是以人为本,而主要是以物为本,以经济效益为本,以机器设备和技术为中心,按机器和技术的需要来设计管理,并且只关心效率和经济效益, 而不关心人和重视人的其他需要,颠倒了人与物的关系,结果却不能真正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关心人、尊重人和人的价值,按照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管理,才能真正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最终能够实现人的自我价值,有利于人的进步和全面发展。
二、中国管理哲学的方法论哲学的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中国管理哲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研究方法。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研究当代中国管理哲学,就必须虚心地学习西方的科学管理,但决不是走全盘西化,照抄、照搬的道路。如果按照西方管理学的框架,塞进中国的哲学名句和管理案例,是不能把它错误的说成中国管理哲学的。 在研究方法上,要从中国现代的国情、民情出发,研究适合于中国现代国情、民情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这是研究中国管理哲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文化管理资源,又要从西方管理学中吸取适于中国社会实际的文化营养,不能盲目排外。只有在中国社会实践基础上,将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文化管理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一代或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地研究形成的中国管理哲学思想体系。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教学方法;高职教育
高职教育一直是我国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也是很多企业录用人才的首选学校,尤其近些年,国家开始注重高职学校的教育工作,也使得高职学校成为较为热门的职业教育机构。而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更是高职学校中大多数专业都开设的科目,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学到非常系统的管理知识,不管学生主修哪一类专业,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随着教育的改革,对管理学原理的改革也开始实行,对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等进行革新,使得管理学原理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管理知识。
一、管理学原理的基本内容
所谓管理学原理就是指多重原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学科,例如整体性原理、开放性原理、环境适应性原理等,这些原理相互协调,共同组成管理学原理。其主要研究社会发展中一些运动或者经济动态之间的关系,使得局部更加服从整体性规划,达到整体效果最为理想的状态,同时也可以使得社会发展更为稳定和协调。如今的管理学原理所涵盖的知识体系较为广泛,与很多学科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也使得这门学科成为高职学校中普遍开设的课程。
二、管理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学原理虽然已经在高职学校开设了很多年,也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步伐采取了有效的改革措施,但是,就目前大多数的高职学校而言,针对管理学原理的教学方面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
1.知识内容与高职学校教学要求匹配度低
管理学原理在大多数的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都有开设,其知识体系和教学内容并不相同,所针对的教育群体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要求校方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从而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但是,就目前大多数高职学校而言,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很多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是套用一些高等院校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到其匹配度的问题,使得教学效果偏低,学生对课程的认知度降低,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差,从而导致管理学原理的教学内容与高职学校的教学要求发生偏差的现象,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
2.教学方式欠缺完整性
管理学原理包括的知识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清楚,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产生兴趣,提高成绩。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的高职管理学原理科目的教师都缺少完整的可靠的教学方式,很多教师把这门课程当成简单的管理科目来讲授,并没有抓住管理学原理的教学目的,缺乏了对学生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使得学生只能硬性记忆理论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同时,教师对于课程的设置不够规范,这门课程比较枯燥,大多数的学生都缺乏兴趣,而教师如果没有考虑学生的感受,主观来授课,势必会造成学生产生对学科的逆反心理,使得学生的学习水平偏低,同时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着不利的影响,这些方面都是与高职学校的教学要求相违背的教学弊端。
三、提升管理学原理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
管理学原理关系着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水平,更关系着学生未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管理知识的运用程度,所以,在课堂上,有效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好的促进作用。选取合理知识体系、符合高职学校教学目的管理学原理包括很多复杂的原理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要有目的的选取知识内容,使得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更加符合高职学校的教育理念。好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其他科目的学习能力提升,还可以促进学生对管理学知识的理解能力提高,这些都是高职学校的教学要求。而高职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专业技能型的群体,针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要与其他学校的教育不同,其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求更为严格,为了满足高职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师就要额外注重管理学原理科目的知识内容体系,使得这门课程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帮助学生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四、制定完整且规划性强的教学方式
高职学校的教学方式与高等院校的教学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它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就对高职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高了标准。所以,教师要制定较为完整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出管理学原理课程的优势,使用一些较为新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还要体现管理学原理教学的目的性,意在教会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也就是让学生意识到管理的作用意义,学会应用管理知识,懂得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管理,发挥管理的实际效用价值,从而提升学习效率或者工作效率。因此,管理学原理能否为学生打开管理知识的大门,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只有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管理学知识,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总结
综上所述,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为高职学校的教学实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理论基础,也为学生的学习及未来工作提供了管理方面的知识,极大的提升了学生对于管理的认知度;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我的教学水平,对管理学原理这门课程要深入研究,选取适合学生发展的知识内容,使得管理学原理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从而为学生创造更多有益处的管理知识,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又可培养学生的管理理念,促进学生得到更好更为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建红.《管理学原理》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神州,2013,03:101-102.
关键词:高校体育管理;发展经历;研究成果;面临问题;解决方案
1.体育管理的定义
1.1管理的定义
所谓管理,就是指专门机构和人员进行的控制人和组织的行为使之趋向预定目标的技术、科学和活动。体育管理学的产生,是由于体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要求以科学的管理取代过去传统的、经验的管理;其次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体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可能;再次是受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影响。
1.2高校体育管理是指遵循高校体育和教育的基本规律,充分利用有限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等各个因素,以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高校体育进行计划,组织,控制,评估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2.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发展经历
从体育管理学教材的角度看我国对体育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30年代有金兆均编著的《体育行政》。到50年代从苏联引进《体育理论》学科,《体育行政》课程便销声匿迹了,造成了我国近30年时间空白。第二阶段:呼吁重建阶段。50年代初一些学者呼吁重建体育管理学学科,如武汉体院孙汉超先生的《尽快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体育管理学》(1983)、《论我国体育管理学的建立与发展》(1985),邓和、藤建、刘洪彬等学者也有相关论述。第三阶段:形成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以后,体育管理学理论的初步形成。1984年武汉体院主持编写我国第一本《体育管理学》,1985年6月北京体育学院正式出版了《体育运动管理学》教材。1995年原国家体委正式将体育管理学列人委管的重点学科。国家体委“八五”教材建设规划,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教程》,根据“九五”教材建设规划和体育事业的新发展,重新编写出版《体育管理学》。第四阶段:不断完善阶段。进人21世纪,为了适应体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对体育人才的迫切需求,2004年重新编写教材《实用体育管理学》,学校体育管理领域的研究是体育管理学研究的起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数量多。
3.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成果
我国体育管理学的研究由80年代初期以引进、介绍、移植为主,发展到90年代以注重实际应用为主,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研究方向,取得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对我国体育实际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体育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研究
体育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借鉴现代管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的原理、原则,体育管理的职能,体育管理的方法,体育管理体制等。体育管理原理是体育管理的基础,直接指导着体育管理学的研究和体育管理实践。由体育管理原理的研究又引伸出一系列相应的原则,体育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是整个体育管理学的基石。体育管理的职能可以概括为计划、组织、控制三大职能。体育管理方法是指为提高体育管理的功效而采取的一系列的手段或途径。
体育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体育改革的重点,是当前体育改革的突破口。当前我国把运动项目管理体制、训练体制、竞赛体制等作为体育改革的重点,在协会实体化、建立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已有积极的探索和试行。
3.2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
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分为两个层次,即宏观层次与微观层次。从宏观层次来看主要是针对高校体育的管理体制、高校体育法规制度、高校体育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从微观层次分析来看,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高校内部的体育管理而言,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研究如何提高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使用效率由于高校体育管理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对其管理效果的评价判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因此,高校体育管理的研究也是当今体育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难点。
3.3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
战略是带有全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发展目标,体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既不是纯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单纯的体育发展预测和规划,需要在典型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立足现实,面向未来,采取多方案比较的方法进行趋势性综合探讨,力求为体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宏观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在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局战略研究。如《2000年的中国体育》的研究等;二是地区性体育战略研究。主要是从地区的人文、地理、经济等条件,确定地区体育发展的战略,如《首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初探》等。
4.高校体育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高校体育的主要管理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等项工作,其管理任务是:(1)建立和健全高校体育的各级管理机构,制定一整套管理法规,并明确各有关管理机构人员的管理职责。(2)科学的制定高校体育管理的各种计划和文件,使之适应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3)合理的组织管理高校体育各方面、各环节的活动,确保低耗、高效的顺利实施。(4)协调高校体育各管理部门和高校体育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为高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等条件。(5)定期和不定期的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学生体质的不断增强。
5.问题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的问题,主要的解决方法有:
(1)加强宣传力度,使有关部门重视体育管理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管理知识来指导体育实践。
(2)提高研究人员的管理学知识素养。体育管理学主要是应用管理学知识来解释体育领域体育管理系统的本质、内在结构及其联系的学科,又是一门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学科。必须加强研究人员管理学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现代体育管理科学。
(3)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能力。体育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研究要和实践紧密配合。
(4)增加重大课题的立项,加强研究的横纵向联合。由于课题对研究具有导向性意义,能够增加体育管理学方面的
课题立项,能够有效地动员人、财、物的集聚,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合作,有效地带动体育管理科学研究的发展。
(5)挖掘体育内涵,提高管理意识。
参考文献:
[1] 赵冰,朱晓兰.现代高校公共体育管理与体育科学研究[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
【关 键 词】/管理二重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共性/个性
【 正 文 】
管理二重性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有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原理,才能真正充分地从西方企业管理中分离出它所蕴含的同社会主义管理具有共同属性、应予吸取的一切有益的内容;才能真正地处理好批判与继承、学习与独创、引进与吸收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管理学界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存在一种误解,这种误解成为我们引进先进管理的理论障碍。
在我国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般把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概括为“一方面具有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1 ]即“任何社会的企业管理都具有二重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二重性分别表现为合理组织生产力(指挥劳动)以及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监督劳动)两种管理职能。‘指挥劳动’……表现了管理的自然属性。监督劳动’……表现了管理的社会属性。”[2 ]这种管理理论简单地把自然属性等同于共性、一般属性,是我们可以向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习和借鉴的部分;把社会属性等同于资本主义管理的特殊性或阶级性,是我们应批判和抛弃的。把管理的二重性理解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把管理的共性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的观点,离开了马克思的本意,是对马克思管理二重性理论的误解。它阻碍了我们充分地学习和借鉴西方企业管理中一切有益的东西,尤其是社会属性中的先进经验,从而不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
其实,“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一概念在马克思和列宁关于管理二重性的论述中并没有出现过,它只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加进去的。在马克思看来,管理本质上是对共同劳动的指挥和协调,是对人的(不管是被他人所管还是劳动者自己管理自己)管理。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时,对管理的二重性是这样论述的:“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不过它具有二重性。”[3 ]马克思还指出:不能“把从共同劳动过程的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同从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性质因而从对抗性质产生的管理职能混为一谈。”他认为,管理既具有一般性质,表现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具有特殊性,是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制约的。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二重性表现为:一方面,它是一般劳动过程本身所必要的条件,是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它又受资本主义攫取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的制约,受资本主义价值增殖过程的性质制约。因此,马克思所说的管理二重性是特指“管理的一般职能”同“资本的特殊职能”取得的“特殊性质”之间的关系[3](23.367~36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之间的关系。结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这一理论。列宁认为,无论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还是从企业的局部来看,管理都具有二重性。它是一切较大规模的共同劳动特别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同时,它又是 维护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益所必需的条件,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都包含了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资本主义企业管理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按其一般性而言,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可以批判地吸收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最新成就”。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这方面的最新成就就是泰罗制,同资本主义其他一切进步的东西一样,既是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又包含了一系列的科学成果,它分析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的动作,制定最适当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方法等等。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4]
至于指挥劳动和监督劳动,马克思和列宁也有过论述。人所共知,列宁不止一次地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劳动监督的重要性。在现实的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操作程序的控制,都需要监督。这些方面同资本主义管理无疑存在着共性。对于“指挥劳动”在马克思的论述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资本指挥劳动”、经理和监工“以资本的名义进行指挥”[3](23.367~369)。而且认为,指挥和监督劳动既可以是由“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的性质引起的职能”,也可以是由“生产资料所有者和单纯的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所引起的职能”[3](25.433 )。由此可见,指挥劳动的职能不是什么“管理的自然属性”,同样可以具有强烈的阶级性;而“监督劳动”即“管理的社会属性”中也有其共性。
因此,本文认为,对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应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所谓的“自然属性”或叫组织技术属性更为确切,是解决企业经营过程中的组织与分工协作关系,主要是发展生产力。不同社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在组织技术属性方面没有区别。与生产力相联系的决不限于其自然属性或其技术方面,合理组织生产力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性的职能。
第二,管理的社会属性除了包括有与社会制度、生产资料所有制等相联系的阶级性之外,也包含着共同性。其共同性表现在:(1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同属于市场经济,而且都是现代市场经济,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必然有其共性。(2 )企业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而人的本质则是社会性的,其社会性包括两部分:一是对抗的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利益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二是反映着人的一般社会性,如社会交往、友谊、自我价值观、归属感等。这正是近年来西方企业管理的重点,我们应加以借鉴、吸收。如果把管理的共同性仅仅局限于管理的自然属性,认为这才是可以借鉴和吸取的东西,那就会阻碍我们从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总之,如果我们把企业管理的共同性等同于管理的自然属性,把生产劳动过程看成是单纯的技术过程而忽略其社会性方面。这样一来,就不仅否认了生产力的组织与调整方面的共性,也同时否定了生产关系与企业文化、上层建筑的调整方面的共性。而正是在这三个方面,现代西方企业界都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大的调整与改革,甚至从社会主义企业管理中吸取许多重要经验而在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在我们前面。如果我们不能引进现代管理,我们就会犯极大的错误。我们在彻底抛弃那种认为只有管理的自然属性中才具有共性的观念的时候,更应该在管理的社会属性中去研究管理的共性。现在我们管理落后,主要还表现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而且,只有在管理的社会性方面把握现代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论,才会在管理技术方面达到先进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633.百科要览上卷.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700.
[2]中国企业管理大百科全书,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0.156.
一、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概念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管理哲学的一个门类,它是指从旅游管理的愿景和远景视角,将旅游管理理论和旅游管理实践有机结合,经过理论升华,上升到哲学层面形成的,对相关理论研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念。将旅游管理理论进一步研究,实现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实现理论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这也是旅游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目的
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研究,需要站在宏观的视角上,对旅游管理的整体理论、旅游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力求寻找其中具有普遍性的规律,力求寻找旅游管理理论和实践所独具的系列价值理念和行动准则,从而得出具有哲学意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
三、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理论定位
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特征相关的学科领域有管理哲学、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其中管理哲学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上一级学科,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当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平级学科。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企业管理哲学的理论源泉是企业管理领域,行政管理哲学(或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源泉是行政管理领域。企业管理的研究对象针对单体企业或一个相对独立的企业群,如普通企业、企业集团、企业联盟、具有共同股东的多个联动的独立公司;行政管理的研究对象是政府的自我治理和社会治理。
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借用了企业管理的部分理论和部分行政管理的理论。经过漫长的理论发展,旅游管理学科获得了深厚的学术积淀,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管理理论界以外的人一般能够注意到旅游管理理论体系包括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也是旅游管理学习者的主要就业方向。但认为旅游管理理论仅包含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旅游行政监管理论是对旅游管理理论了解尚未深入的人的看法。在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体系中,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行业和旅游现象相关的各种本质性规律,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管是旅游业的部分外在活动,旅游管理理论的研究领域不仅包括这些外在活动的规律,更要研究掩盖在外在活动现象之下的本质性规律和不具有明确现象的本质性规律。旅游管理理论的核心研究目标是探寻旅游行业存在和发展壮大的本质规律。相对于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只是必要条件中的极少数条件,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的充分条件的总量远大于旅游企业管理和旅游行政监这两项必要条件。
如某些区域旅游企业运营质量较高,旅游行政监管也很到位,但旅游业仍无活力,本质在于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这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只起到合理引导旅游业发展动力的作用。旅游行业存在及发展壮大取决于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依照其发挥作用的规律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的动力。这些动力是旅游产业的生命之源。研究旅游行业的客观基础发挥作用的规律的理论包括旅游业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关系、旅游业与国民工作环境的关系、旅游业与基本物质生产型产业的关系、区域区位特点及旅游潜质对区域发展旅游业的影响等。以旅游管理理论的早期特点代替旅游管理理论的现代特点,以旅游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代替旅游业的理论特点,仅注意到关于旅游业具体运转的理论而忽视使其得以存在的基础性关键理论,是对现代旅游管理理论的过时和片面看法。
比较旅游管理理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旅游管理理论虽然与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有着少量的理论重合,但所重合的理论仅属于旅游管理理论中不具太大分量的边缘性理论,旅游管理理论有着其分量很重的独有性核心理论,这些理论是不论企业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还是其他理论都无法直接提供的,所以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中相关理论的组合仅代表旅游管理理论的少量边缘理论,绝非旅游管理理论整体。
可见旅游管理理论相对于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是相对独立的另一种理论,所以以旅游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与以企业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企业管理哲学、以及以行政管理理论为理论源泉的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属于绝对独立的另一种哲学理念。因为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与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互独立的关系,试图通过将企业管理哲学与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通过理论组合得出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仅适用于旅游管理学科建立之初时的情况。管理哲学的哲学理论源泉是全体管理领域,包括旅游管理领域,因而管理哲学的理念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体系中也是必然存在的,因为一般被包含于特殊之中并小于特殊的哲学规律,管理哲学被包含于旅游管理哲学理念中、是旅游管理哲学理念的一部分,但无法代表旅游管理哲学理念。同样也可证明,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管理哲学与企业管理哲学、管理哲学与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的理论关系。旅游管理哲学理念是与企业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行政管理哲学理念)相互独立的平行学科,三者的上一级学科是管理哲学,管理哲学被包含于三者之中,并不能代表三者的直接组合或三者之一。
作者:刘建华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关键词:管理学理论;批判;评价
一、管理学批判理论界定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代表学家有佛睿恩特、德鲁克等,他们都是知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他们认为:即使管理世界是现实存在的,但是每个专家对其理解却各有差异,每位学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评价现实状况,因此,如何来构建符合新时代意义的管理学知识体系才是关键。
管理学构建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该理论在20世纪最早被提出。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管理学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人民知识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升华,从而不断产生新的理论,以前的管理学理论;第二,管理学知识不是绝对的定则,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第三、管理学知识不会孤身于个体之外,虽然个人观点可以给管理学知识一个外在形式。
管理学指导主义是管理学批判理论所指向的矛头。管理学指导主义更偏重于管理学属于精神上的权威,他们认为:管理学家可以利用管理变革活动来将个人意志转给别人。但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们认为,管理学这种精神权威是不稳固的,管理学知识都是随时展而随时变化的。所以,组织结构及其管理发展过程是相互作用的,而不是完全受制于管理学家。
美国哲学家的观点是:理论和经营的相互促进才产生知识,管理学的发展进步是经验和实践之间相互互动的过程。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观点被管理学批判理论认同。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观点是管理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是一种社会构建,由管理学家来描述,该理论是一种主观的可以共享的思想理念,而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物。因此用普通的研究方法解决不了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实际问题。所谓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研究者不仅仅是组织结构和管理世界的观察者,更是参与者,不是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的制定者,而是实践群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管理学本体论及方法论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主要观点是本体论现实主义观点,该观点的本质是探讨管理学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主要阐述管理学的本原、管理学的社会功效以及管理学发展的动因等问题。管理学批判理论是一种通过描述性语言来传递、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来规范、通过参与实践来验证,并通过自我反思来修订的社会理论。然而,面对不知是悲观还是乐观的管理学前景,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仍坚持研究一个共同的话题:管理学批判理论真正要抨击的东西是什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具有狭隘性,其社会组织形式存在非人性化的“技术理性”,这种“技术理性”和管理学实证主义一起颠覆了管理学启蒙理性的理想,这就是管理学批判理论家所要真正抨击的。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方法论主要指矛盾辩证法和批判否定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作用、相互验证,矛盾辩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不断批判否定的过程,所以批判的思考方法也就是一种否定、辩证的思考方法。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可以促进管理组织结构及其管理世界更好的发展。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比较注重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包括管理者对管理理论的理解能力、对新理论体系的学习能力、对下属人员的组织能力、对理论运用结果的反思能力以及质疑能力、还有提高自我的能力。
总之,准确地说,管理学批判理论并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理论,而是对一群相关理论的融汇,主要是在继续完成管理学知识理论中人类理性启蒙任务。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认为,通过自我反思获得的知识是聚集了自我性与科学性的知识,管理学家不仅应当自我反省,还应当将管理学从固定理念中“释放”出来或“重建”新的管理学体系,这也是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三、对管理学批判理论的评价
管理学批判理论的核心在于如何构建一个处于不断变化环境中的组织及其管理世界并使之合理化。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剖析管理学组织的主流观点并对其进行批判,从而揭示管理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不合理面纱,揭开其所掩盖的压迫结构。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想通过这样的剖析和批判,提升管理学系统知识,为人民识别真实的利益;第二,管理学批判理论是指某种特殊的沟通行为在心理、政治和实践等三个方面的重要性,它要弄清这种特殊的社会构建对沟通行为产生的扭曲影响有多大,因为扭曲的沟通行为会对组织成员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来源于同样的理论基础,即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不会有自大情结,不会把管理学就定义在公正性上,他们要把自己当成是局部的参与者,承认相互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管理学批判理论是假设组织员工对组织经验的认识处在一种不对称的信息中,主要从组织员工的自我认识进行问题研究,而且这种不对称权力关系在组织中处处存在。因此,会导致许多组织员工产生不正确的理解和意识。管理学批判理论论学者相信,因为组织员工的不正确理解和意识,他们不仅感受不到自己所承受的现实压迫,反而还会帮助那些压迫者把这种扭曲施压给自己。在生活中,管理层通过分析进行的管理决策看上去是比较有技术性,符合组织事实情况的,这掩盖了不合理的压迫结构,而组织员工则更偏于接受管理层的决策,认为这是不容置疑的。因此,管理学批判理论学家会向人们揭示管理层决策分析扭曲事实的本质,告诉组织员工管理层是如何进行错误决策的,并阐述这种错误的理解和意识对他们的影响。管理学批判理论学者希望通过这些叙述性的表达来树立人民批判的意识,并把这种批判意识作为一种员工素质。这样,组织成员才能从管理权威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让管理学批判理论成为一种变革组织的有力元素。
总之,文章主要描述了管理学批判理论的一些相关知识及其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发扬利用管理学批判理论,这样才会让管理学知识一至走前进的道路,真正成为管理学家的指示灯,没有渊博的管理学知识,不会造就中国如此多的管理大家,但没有管理学批判理论,管理学知识会停止不前,发挥不出她应有的效能。(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罗珉,甘元霞. 管理学批判理论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3(1).
【关键词】 财务管理理论; 现实矛盾; 体系架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02-04
一、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宗旨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政企分离,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这一改革,首先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使企业逐步获得了筹资、投资、用资和收益分配的权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是一个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商品生产者,而是一个依据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使用国家划拨的生产资料,组织生产活动的产品生产者。企业作为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部生产机器,在财务上几乎没有任何权力。企业所需资金,由国家财政部门拨入,只有季节性生产或交通运输不便的企业,其超常储备物质所需资金才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是由财政拨款解决,还是由银行贷款解决,对企业来说仅仅是资金来源渠道的不同,并无本质的区别。企业的再生产必须按国家计划进行,企业不仅不具有扩大再生产的权力,也不具有简单再生产的权力。企业按国家的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并上缴国家财政,国家统一掌握与安排折旧基金。盈利上交国家,亏损由国家弥补,企业不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企业按地区、按行业实行统一的工资福利制度,员工的薪酬待遇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状况无直接的联系。简言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既无自筹资金的权力,也无自主投资和收益分配的权力。
如上所述,在经济体制改革前,国家掌握着企业的财权。那么,国家是如何行使这一权力的呢?“计划”和“核算”是国家控制和管理企业经济活动的两大主要工具。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均被纳入国家计划,国家则通过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监督企业计划的执行情况。其中统计核算主要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会计核算则主要用于反映和监督企业资金的来源与占用、使用与耗费的情况。依据当时的会计理论与会计制度,企业的资金按照用途的不同,被分为固定资金、流动资金和专用基金三种。固定资金为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流动资金为流动资产的来源,专用基金为具有特定用途的资金。企业必须按规定的渠道取得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资金,各种资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企业会计的职能,仅仅在于依据专款专用、分户核算的原则组织核算,对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实施监控。在资金耗费方面,国家主要管理的是生产耗费,亦即产品成本。对企业可比产品成本计划降低额和降低率完成情况的考核,成为当时国家控制和监督企业生产耗费和资金耗费的主要手段。概言之,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并不存在自主筹资、自主投资、自主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有的只是作为国家对企业的资金使用与耗费实施管理的会计核算和会计分析活动。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很快冲破了企业有会计无财务这一局面。随着企业独立商品生产者地位的确立,企业的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等财务活动便相继而生。财务实践亟须财务理论的指导,财务实践呼唤财务理论的诞生。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财务管理实务陆续被引入到我国财务管理学。也就是说,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并不是我国学者对我国财务管理实践进行总结、归纳与升华的产物,而是一种“舶来品”。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方法,大大推动了我国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但因水土不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也十分严重。
二、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特征
作为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或财务管理学,必然具有其浓郁的异国特征,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四点:
(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理财环境的财务管理学
筹资和投资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金融市场则是企业筹资、投资的场所,是企业筹资、投资活动的外部环境。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达与否,对企业的筹资、投资活动具有直接的影响。舶来的财务管理学反映的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企业筹资、投资环境这一现实。在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有更多的筹资、投资的渠道和方式可供企业选择,企业较易进行长期、短期资金的相互转化,使资本结构具有可调节性与弹性。在发达的金融市场环境下,企业可从金融市场上获取反映资金供求状况的利率变动、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的股票价值变动等信息,从而使科学财务决策的进行具有必要的支撑。
(二)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健全的股份经济为基础的财务管理学
在西方发达国家,股份经济已有数百年历史,股份公司已经成为现代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建立在股份经济基础上的财务管理学,或者说,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一部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学。如财务管理目标,主要强调的是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关权益性资金筹集方式,重点介绍的是股票筹资方式;有关资金成本中的权益资金成本,主要阐明的是优先股和普通股的资金成本;资本结构优化分析及投资决策内容,无一例外均以股权作为权益资本;有关收益分配,论述的是股利分配政策及其选择。
(三)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一部内容不够完整的财务管理学
资金是企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若要保障以较小的资金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效益,就必须加强对资金占用与资金耗费的管理。就资金占用管理而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论及的是对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金占用的管理,而对非流动资金占用的管理则无反映。就资金耗费管理而言,亦即对成本、费用的管理而言,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论及的只是对筹资成本的管理,对产品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资金耗费的管理则毫无涉及。凡此种种,在笔者看来,不能不是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一种缺憾。
(四)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体系不够完善的财务管理学
舶来的财务管理学,是按照企业财务活动的构成环节,亦即筹资、投资、用资、收益分配的逻辑顺序构建其内容体系的。从企业的财务活动即财务业务的角度看,其体系是基本完整的,逻辑关系是清晰的。但从管理学的角度看,这一体系则是欠完善的。正如房屋建筑工程,其所包括的地基工程、墙体工程、屋顶工程、装修工程等子工程尽管各不相同,但均服从统一的构思与设计,工程的实施均服从统一的监督与控制。换言之,地基工程、墙体工程、屋顶工程、装修工程等各子工程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对象和内容,工程设计决策、工程监督、工程控制等则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职责或职能。房屋建筑工程管理学体系若只涵盖了各子工程的业务内容,而没有涵盖工程设计决策、工程监督、工程控制等工程管理职能的话,充其量只是一部房屋建筑学,而不是一部建筑管理学。同样的道理,若财务管理学只是涵盖了各项财务业务处理的理论和方法,而没有涵盖企业财务活动的整体规划、财务控制与财务监督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的话,也只是一部企业财务学,而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财务管理学。
三、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际的差距
理论的价值在于它所具有的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功能越强,理论的价值越大;反之,则越小。理论来源于实际,又高于实际。理论所固有的抽象性,决定其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必然存在差距。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理论可以与实际相脱离。理论若与实际的差距过大,理论的价值就会降低,乃至丧失。由于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与我国的财务管理实际存在较大的差距,对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就不能不受到很大的制约。二者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由企业产权性质的不同所导致的差距
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主体是建立在私有产权基础之上的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而在我国,企业的主体却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之上的国有独资公司和国有股份公司。西方发达国家的股份公司,一般来说,其财务管理目标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那么,是否可以将这一目标简单套用到我国国有独资公司或国有股份公司呢?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仅就我国的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其众多的社会投资人几乎被排除在股利分配之外,其利益的得失基本取决于股价的涨落,股东权益在他们身上并未得到应有的体现。作为国有企业大股东的国家,也主要是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服务者,通过税收的方式参与企业分配。尽管国家也有关于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的规定,但实际上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权益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在笔者看来,我国的国有企业已经不同程度地蜕变为集体所有制或集团所有制,其追求的财务管理目标,并不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是企业经营者及员工利益最大化。概言之,舶来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状况差距甚远,依据前者难以对后者作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更难以指导后者的运行。
(二)由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差距
如前所述,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是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为投融资场所的,企业投融资的渠道较宽,方式较多,行为也较规范。而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金融市场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投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证券市场,且投融资行为欠规范。一些包装上市的公司以圈钱为目的,经营水平不高,长期处于低盈利甚至亏损状态;上市公司基本不派发股利,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投资人的资金,投资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高风险,低回报甚至无回报。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其外源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借款,尽管近年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利率的管理有所松动,但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信贷利率仍基本处于中央银行的管控之下,与利率市场化相距甚远。我国的小型、微型企业则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急需资金时只能向民间金融机构求贷,所承担的高利贷的风险使其处境更为艰难。面对这样的金融市场环境,西方财务管理学的风险与收益的理论、资金成本理论、资本结构理论及现金证券转换理论等都显得苍白无力,无法真正发挥其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的指导作用。
(三)由舶来的财务管理学内容的欠缺所导致财务管理理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的差距
如前所述,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不够完整,产品成本与营业费用的管理并未涵盖其中,这就必然产生企业财务管理实际需要与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缺失的矛盾。成本、费用的管理属资金耗费的管理,其中产品成本的管理还属资产的管理。无论是资金耗费的管理,还是资产的管理,均属资金的管理。资金的管理无疑属财务管理的范畴。企业资金的管理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亦即企业资金的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问题;二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的协调与处理问题。而要解决这两大问题,就需要构建一个由筹资成本管理、投资成本管理、用资成本管理和产品成本费用管理等环节组成的成本管理理论体系。企业资金的效率问题,舶来的财务管理学中,有筹资成本管理、投资成本管理、用资成本管理,却无产品成本、营业费用的管理。无产品成本、营业费用管理,也就无真正意义上的收益管理、资本增值管理。可见,如此构建的财务管理学,实难满足财务管理实践的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
四、关于发展我国财务管理学的构想
我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在缺乏市场经济环境支撑企业财务管理经验的情况下,引进、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由于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及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方式与方法亦有所不同,故可以引进、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却不可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只能在遵循财务管理的基本规律与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研究、形成与发展符合我国特点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
(一)构建完整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就财务管理对象而言,财务管理学属经济学范畴;就财务管理的方法、手段而言,财务管理学属管理学范畴。因财务管理学科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故笔者主张从管理对象和管理手段两个方面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或者说,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不同的维度研究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
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是指企业资金运动过程及资金运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企业的财务关系。完整的资金运动过程应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耗费、资金的占用和资金的收回等五个环节。有人将资金耗费的管理亦即生产耗费、期间费用的管理,视作成本会计学的内容。也有人将资金耗费的管理视作管理会计学的内容。在笔者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其不妥之处。实际上,成本会计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明成本核算的理论与方法,成本核算的基本功能则在于确定存货的价值,而不在于说明如何对成本费用实施管理。管理会计学尽管也会涉及成本费用问题,但这只是出于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规模规划和生产经营决策的需要。完整的资金耗费管理,应该是企业筹建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产品设计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生产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销售阶段成本的规划与控制、售后服务与产品废弃处理成本的规划与控制的总和。而这些极其丰富的内容,是管理会计学所无法全部涵盖的,却是财务管理学所必须包括的。简言之,尽管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也会涉及资金耗费的内容,但二者的视角与财务管理学的视角却有很大的不同,因而丝毫不排斥财务管理学将其归入自身的学科体系。
舶来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欠完善,除表现在未将资金耗费管理包括在内以外,还表现在未能系统地阐述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和方法,从而无法充分体现其作为管理学科应有的属性。
综上所述,属于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的财务管理学,不仅应阐明财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还应阐明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与方法。完善的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应该是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方法的有机统一。当然,我们主张学科内容的系统与完整,但并不意味着排斥一门学科中的某部分内容可以相对独立为一门学科分支。也就是说,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既隶属于财务管理学,又可以作为为财务管理学的分支――成本管理学而存在,正如财务管理学既隶属于企业管理学,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学的分支存在一样。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现代西方的财务管理学是在股份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股份公司的财务管理区别于其他类型企业财务管理的特殊性,主要在于筹资和收益分配。在早期的财务管理学中,这两部分内容占据了主要篇幅。其后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管理会计,把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等本属财务管理学的内容纳入了自身的知识体系。财务管理学为了维护自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除继续保留上述内容以外,还逐渐将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纳入进来,形成了由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政策等财务实务处理的理论、方法组成的内容体系。
笔者认为,由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政策等组成的财务管理学知识体系是不够严密的。因为按该体系框架,很难体现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和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方法有机统一的要求。故笔者主张,首先按财务规划、财务监控和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财务管理基本职能的逻辑顺序构建现代财务管理学的内容体系,再将投资、筹资、用资、耗资、收益分配等企业的各项财务业务与活动分类纳入财务规划、财务监控、财务考核与评价三大模块之中,从而实现财务业务活动与财务管理活动有机融合、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高度统一。
(三)构建与我国财务管理实际更加契合的财务管理学内容体系
如前所述,西方的财务管理学是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基础、成熟的金融市场为环境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体系,对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既有指导作用的一面,又有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不相适应的一面。既然如此,对西方财务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在学习、吸收、借鉴西方财务管理学具有普适性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的同时,还需要研究、探索、发展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相契合的特殊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笔者认为,其中有两大问题亟待我们去探索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