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时间:2023-10-12 09:41:26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

第1篇

“孩子的健康跟身体有关,更和心理有关。家长太焦虑,太恐慌,多多少少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About my life?

我认为让孩子适应外界环境对健康很重要。所以,从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每天早上坚持带他去跑步,围着小花园跑 15 分钟。如果天气不好,不适合外出,我就带着他在走廊里待 15 分钟,呼吸新鲜空气。

健康计划做得再好,坚持不下去也没有用。而在这一点上,家长要以身作则。我每天坚持上班走路,在家做仰卧起坐,生活规律,节制饮食 :多爱吃也要控制,多不爱吃也吃一点。自己能做到,就会对孩子有正面影响。

健康计划是个体化而非标准化

如何给孩子制订健康计划?崔大夫没有给出我们一份标准答卷,他强调孩子的健康计划一定要是很个体化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制定适合的方法,而且要根据孩子的生长不断变化、更新。”崔大夫说他遇到过很多家长向他请教给孩子添加辅食的问题,要求他做个表,详细到几点钟吃什么,吃多少,这样拿回家贴在墙上照做就行。崔大夫对这种要求的回答是 :“不可能!不同汽车的百公里耗油量都不一样,怎么保证每个孩子必须吃得都一样?!家长需要个体化地来为孩子制订健康计划,定时到医院与保健科医生交流,让他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给出建议,而不是拿一本书、找一个标准照着做就可以的。”崔大夫现在担心的不是大家看育儿书太少,而是看得太多或者看得不对,因为现在很多的育儿书不是给家长写的,或者上面的标准其实是给专业人士参考用的平均值、平衡量,他担心如果家长过度去比较这些标准,就会焦虑或者盲目骄傲,他认为这两种心态对孩子的个体健康都没有好处。崔大夫还提到一点 :“其实健康的理念和观念也在改变,这导致我们的做法也在变。比如 20 年前,米粉就不被公认为辅食添加的第一种食物。这并不是说以前的不对,只是观念在改变。再比如,我多年前每天带孩子晨跑,那时候没有雾霾,现在的环境就不适合再坚持晨跑。所以说健康计划必须根据客观情况改变和更新。”这番话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健康计划不能用一个模式放之四海,不能标准化。“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一定要个体化地制订健康计划,而且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其他状况不断更新。”崔大夫总结如上。

自信的父母,健康的孩子

崔大夫的微博已有超过 200 万的粉丝,但是他拒绝任何广告,连自己的新书信息也不在此,这让很多广告商觉得可惜。但是崔大夫很坚定,他的微博就是他的科普阵地,而且他做科普的目的不只是传递健康知识,而是更想告诉家长在面对孩子生病时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和怎样正确地做。“在遇到孩子生病的时候不恐慌,冷静应对,学会和医生最有效的沟通,这对孩子的健康才是最有益的。”这位资深儿科医生解释道 :“在现在的医疗水平之

下,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其实已不难做到。其实就健康而言,更需要的是父母有良好的心态,明白养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很正常,都可以解决。所以我业余时间做的所有科普宣传常常需要先解决家长的心理问题,其次才是孩子的身体问题。如果能让家长明白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能做什么,怎么做,那么父母增加的就不仅是一次面对疾病的成功经验,而是一种养育的自信。这种自信能让他胸有成竹地去做很多事,而不是每一次面对问题都像在押宝或冒险。”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都爱崔大夫,因为他告诉我们的,永远不是“必须这么做”,而是让父母容易理解和操作的“为什么”和“怎么做”。

儿科医生的健康卡片

怎样做好孩子的生病记录表 除了保存孩子看病时的病历本以外,建议再建立一份更详细的生病记录。这可以有效监测孩子生病的全过程,并能在下一次就诊时和医生更顺畅、有效的沟通。

看病的日期 _______________

医院名称 ________________

医生姓名 ______________

医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病因 __________________

需要注意事项 _________________

开的药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吃了几次药见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 体温 排便情况

第 1 天

第 2 天

第 3 天

第 4 天

第 5 天

第 6 天

第 7 天

体温、排便监测

怎样带孩子看病治疗最及时有效?

初诊时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医院不要随便估计病情,家长不是医学专业人员,往往不具备准确评估孩子病情的能力。

尽可能连续在一家医院就诊连续就诊有利于医生了解治疗的效果,掌握孩子病情变化的情况。如果需要转院,应征得初诊医院的意见,拿到医院开具的孩子病情和治疗的介绍,以利于接诊医院的连续治疗。

不要抱着立竿见影的想法治疗是一段持续的过程,过于迅速地改换治疗方法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还可能延误病情。

第2篇

【关键词】 儿童保健健康教育; 婴幼儿; 行为发育

中图分类号 R1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9-0163-02

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生命的开始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人有着向各个方向发展的潜能,发展的方向也将影响其一生。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婴幼儿的教育极为关键。如果在此时期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让孩子学会学习,将对孩子的一生起到深远的影响。然而大多数家长却在此时期并不在意对孩子的教育,认为孩子年龄小认识事物的能力还不足,不对其进行教育,这往往导致孩子错过了这段人生中发育和学习的大好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证明在婴幼儿时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发育极为重要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对婴幼儿的健康教育也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1-2]。婴幼儿是未来的希望,其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对其进行正确的保健健康教育极为重要。本研究对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的影响进行了评价,以期为婴幼儿教育提供更有效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城乡结合部基层保健中心的96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电脑产生的随机数列分为两组,每组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月龄5.4~12.0个月,平均(7.5±1.7)个月。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月龄6.1~11.7个月,平均(8.5±1.5)个月。两组婴幼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良好,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婴儿身体健康,无疾病;(2)年龄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首先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之后进行常规教育,6个月后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

1.3.2 研究组 首先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之后对其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包括对家长发放健康干预手册,组织家长观看婴幼儿保健视频,请医院专业医生有计划地为家长进行儿童生长发育进行规划,6个月后对其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5-6]。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婴儿在各个领域的发育商情况:包括对婴儿的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发育商评价。本研究采用盖泽尔发育商检测法,发育商是指通过该法测得的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比例关系,计算公式为:(测得的心理年龄/实际年龄)×100[7-8]。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干预后各项能力的比较

两组干预前各项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干预后的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的发育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研究组干预前后各项能力的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各领域的发育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婴幼儿时期是接触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时期,这时候大脑发育不全,对周围的一切都很陌生,婴幼儿无法通过自己正确的认识世界,找到正确的成长方向。作为孩子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促进他们正确的认识这个世界,健康的发育。保健健康教育是婴幼儿教育环节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的实施可以让孩子在正确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然而在基层中,很多家长并不重视对孩子的健康教育,一方面是由于传统观念认为孩子大脑发育不成熟对其进行教育并没有什么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现阶段关于婴幼儿教育的知识在基层的宣传力度不够,保健知识普及率不高,家长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其实,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大脑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科学研究证明婴幼儿时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能够促进孩子脑的结构和功能发育,使他们终身受益。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功的可塑性大,同时婴幼儿的模仿力强,容易在良好的教育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习惯[9]。在这个特殊阶段,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手段,使孩子获得初步的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意识,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他们成为健康发展的新一代。

大脑发育主要体现在进行各种行为的能力上。研究指出年龄幼小的婴儿谈不上智力,只能提发育,所以用发育商代替智商,发育商是衡量婴幼儿心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育商包括适应能力,大运动能力,精细运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等很多领域。对婴幼儿进行良好的教育能促进婴幼儿心理及大脑的发育,提高其发育商。

本研究通过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进行培养,通过加强基层儿童健康教育工作,使家长了解和接受婴幼儿健康保健知识,使家长们建立了正确科学的育儿方法。结果表明进行干预前两组婴幼儿各项能力无明显差异,6个月后,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的研究组婴幼儿的各个领域的发育商均明显提高,婴幼儿的素质较未进行干预的对照组婴幼儿得到了全面提升,孩子身心健康得到了提升[10]。进行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后,婴幼儿的各个领域的发育商较干预之前也有了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儿童保健健康教育干预对基层婴幼儿行为发育有着积极影响,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提高其各项素质指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洁.基层儿童保健中婴幼儿行为发育的保健需求与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3,8(6):42-45.

[2] De Backere K J,Hill P D,Kavanaugh K L.The parental experience of pregnancy after perinatal loss[J].Journal of Obstetrics Gynecologic and Neonatal Nursing,2008,45(5):525-537.

[3]勾蜀平.探讨基层婴幼儿保健中心婴幼儿行为发育的保健需求与干预[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31-34.

[4]杨静.浅谈儿童心理卫生在儿童保健中的重要性[J].中外医疗,2008,3(4):47-49.

[5]白力甲,张素珍,张艳茹.婴幼儿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医药,2010,39(23):3393.

[6]黄晓琳,叶颖菲,黄巧娟.佛山南海城乡地区6岁以下儿童保健情况调查[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91-92.

[7]王易,刘荣,辛秀梅.在儿科护士当中普及儿童保健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1):107-110.

[8]简惠连.预防保健相结合做好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和生长发育监测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8):83-85.

[9]李振林.社区1岁内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158-159.

第3篇

关键词:虐童事件 幼儿教师 心理健康

近日,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疯狂转载,年轻的女老师面带微笑地拧着一名小男孩的双耳,将他凌空提起十几厘米,小男孩面部通红,举着双手,张大嘴巴,脸上现出痛苦的表情。后经调查,这件事发生在浙江温岭市“蓝孔雀幼儿园”小二班。最近一段时间,各地幼儿园频频曝光“虐童”事件。山西太原一幼儿园老师狂扇女童70耳光一事余波未了,浙江温岭一女教师“揪耳朵”、“扔垃圾桶”等多张“虐童”照又令人触目惊心。

这一起起教师虐待孩子的事件触碰着每个人的神经。幼儿教师以人类文明的传播者的身份,肩负着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在社会的广泛期待中,扮演着丰富多样的特殊角色。幼儿教师常常在复杂而艰巨的脑力劳动中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竞争日益加剧,幼儿教师的身心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幼儿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幼儿教师自身健康生活和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幼儿。幼儿认识活动是具体形象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是无意的,并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受到教师的影响很大。因而幼儿教师的心理是否健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心理失调的教师,不仅不可能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且还会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一系列事件警示人们:要重视幼儿教师心理健康。

一、影响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性格

教学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性格外向的教师,遇事不加考虑,处理问题,过于武断,致使心理偏激;性格内向的教师,不善于交往,不善于发泄,造成猜疑心重,丧失自信,总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最后造成性格孤僻,心力疲惫。

2、修养

自身修养指教师个人的知识、阅历、处理事情的能力。自身素质低的教师,不善于学习、不思进取,遇到事情总是找客观原因,天长日久变得自卑和孤僻,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业务进修和学识修养,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心理保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充电,才能发展自我,丰富自我,以适应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才能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3、角色冲突

教师角色冲突是指扮演中,在不同角色之间或同一角色内部发生了矛盾、对立与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一是角色间的冲突,即教师所承担的多种角色之间的冲突。二是同一角色内的冲突。教师角色本身蕴涵着多种职能,也是一个众多角色的“集合体”。 许多幼儿教师的工作量已经是“超负荷”的,每天的工作时间已远远超过了8小时。在这种工作压力下,幼儿教师就比较容易失衡于多重社会角色的适应,从而产生角色冲突。在幼儿园女性教师占大多数,她们既要担负起家庭主妇的角色,又要担负起职业女性的角色,还要面对激烈的竞争努力工作,不断进修,由于压力过重,使教师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受到影响。

4、与家长关系

在我国对孩子的教育一直被看作是重中之重,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伴随着家长文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早期教育、早期智力开发等一些新观念的影响,他们不再把幼儿园当作是临时照顾孩子的地方,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一入园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家长对幼儿园的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教学环境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对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自身素质等也有了较高的期望,这种高期望在幼儿教师身上的投射就变成了一种较大的心理压力。

然而人皆渴望得到爱与被爱、理解与尊重、友情与支持,而幼儿教师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来源于幼儿家长。良好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有成就感、自我价值感、幸福感,这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生存环境;由于孩子年龄小,有加之独生子女倍受父母关注、疼爱,面对班级中30多名幼儿,以及身后的家长,幼儿教师往往感到一种重要的社会责任赋予双肩,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不协调的家园关系会使教师情绪紧张、心情郁闷,经常处于应激状态,家长的不尊重教师现象,使教师感到空虚无助、痛苦,使身体健康在不堪重负的情况下出现许多心理问题。

5、工作环境

公立幼儿园中,老师干多干少工资一样,一部分教师有“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的思想,而且对工作不负责任。私人幼儿园的老师工资更低,流动大,使幼儿园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幼儿造成直接影响。教师整体处于一个吵闹的环境,情绪特别容易受到影响。

还有些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开设各类兴趣班,周六班、加时班,使教师们始终处于疲惫的状态。教师从早到晚象抹了油的转盘,始终处于连轴状态,日复一日这些教师身心疲惫,且对工作产生厌倦感。

三、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良好,及有心理疾病或病态,还指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个体的心理健康的标准不是静止的,固定不变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不断更新的,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变迁而具有不同的涵义,确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以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依据。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应体现其群体的特殊性,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既应包含一般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共性,同时也应体现出教师群体的特殊性。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1)认知功能正常;

(2)情绪反应适度;

(3)意志品质健全;

(4)自我意识客观;

(5)个性结构完善;

(6)人际关系协调;

(7)社会适应良好;

(8)人生态度积极;

(9)行为表现规范;

(10)活动效能吻合年龄。

四、提高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一)切实关注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现状

某幼儿园曾邀请心理专家对全园教职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当时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有26.1%的教师需要接受心理指导。“生活就像一团麻,有许多解不开的小疙瘩”,工作中的困惑、竞争、压力,同事间的矛盾,社会上的一些不公、偏见,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不可能消除,但同时我们要立足于现实,切实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心教师的心理状态,帮助教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笑容在教师脸上绽放。

因此,心理测量要及早,源头控制效果好。幼师及其管理人员执业前应进行心理测验。心理健康的老师可安排多与孩子接触、照顾儿童的起居;有轻度和中度心理问题的老师除专业课程外可适当减少与儿童接触;有严重心理障碍的老师则需停止工作。对即将入园的幼师要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测验。对需要关注的群体及时进行辅导和治疗,促进自身成长,使其成功的走向社会。对心理健康水平高的老师,鼓励其影响、教育身边的老师和孩子,促进共同成长。

(二)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科学教养观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十分重视智力投资,让孩子参加特长班、速成班,渴望使孩子们成人后能以成功的姿态立足社会。然而,却忽略了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无视孩子或以不当的方法对待孩子成长中的“出格”和“异样”,乃至最后无法教育孩子时,就出现了抱怨、打骂、惩罚,产生“这孩子怎么啦”的困惑。原因很简单,孩子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许多问题的积累都在不经意之间。正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的疏忽和误导,才使的孩子间的问题积少成多,最后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因此,我们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我们不仅要以慈母的胸怀去关心每一个孩子,还要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充分尊重孩子的人格,以民主、宽容的态度走近孩子,认识孩子,用亲切的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语言肯定孩子的成功;让“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成为孩子积极进取的动力。

(三)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角色观

幼儿园教师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还应是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行为观:在处理师生关系上,尊重和赞赏;在处理教与学的关系上,强调对学生的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常于反思;在对待同行上,强调相互学习与合作。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承认学生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和责权的主体。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情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幼儿教师的职业角色是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对幼儿教师期望的多样性,幼儿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决定了幼儿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幼儿教师只有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职责有了充分的认识,并在亲身体验接受中用它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最终自觉将社会要求转化为个体需要时,其职业角色才算真正形成。要树立起正确的角色观,有效克服角色冲突所带来的心理失调,关键有赖于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深化自身的角色认识,并不断在角色认同中提升对幼儿教师职业的坚定信念。一方面社会上尊师重教的风尚,幼儿园内人尽其才的环境,是影响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角色意识的客观因素;另一方面幼儿教师深刻认识自身职业的社会价值,亲身体验作为幼儿教师的荣誉与自豪则是主观因素。幼儿教师要注意通过广泛的学习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兴趣,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大胆破除传统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角色期待。只有这样幼儿教师在扮演职业角色过程中才可能做到“心随所欲不逾矩”,才可能有效避免角色冲突造成的心理内耗,保持教育者应有的公正、谦逊、热情、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四)幼儿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幼儿是构成教育活动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幼儿是人,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幼儿有他们的尊严、秘密,有他们感知世界、思索世界的方式,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独特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幼儿有许多与生俱来的天性特点,一切外界与教育应与之协调,符合他们的发展倾向。幼儿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和未完成性,一方面,对幼儿的关注和教育更多是需要理解、需要发现,而不是简单地强加或命令,不是成人、教育者的一意孤行的塑造。另一方面,教育也不是放任自流,要自始至终扶正幼儿的向上发展。这需要我们树立合理的儿童观,充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完整性,将幼儿的天性与教养、成熟与学习多种因素结合起来,维护和引发幼儿内在的先天素质与自然的发展,并提供适宜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每个孩子都有其不同的个性,我们应尊重幼儿的个性,以不同幼儿不同的个性进行施教,不束缚幼儿发展、不扼杀幼儿天性。

(五)幼儿教师扮好职业角色

幼儿教育是一种凝聚着幼儿教师心血的充满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真正成功的教育必然熔铸了教师的理想信念、聪明才智和意志情感等精神特质,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写照。具有良好成就动机的幼儿教师,总是通过完成培育幼儿的神圣使命来赢得肯定,以体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幼儿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创造性,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强烈的好奇,喜欢刨根问底。越是开动脑筋,越是亲自经历、主动体验,越是手脑并用、模拟现实、贴近生活、人际互动,自己掌握的东西越能被随时调用和灵活应对。根据幼儿的这些生理、心理特点,老师们认真备课,精心制作玩具、教具,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丰富的活动环境;注重趣味性,把对幼儿的教育寓于生活和游戏之中,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会,让幼儿觉得学习既是一件愉快的事,又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要不嫌麻烦,不怕劳累,认真组织幼儿开展小小运动会、“六一”文艺演出、幼儿绘画比赛、幼儿讲事故比赛、幼儿卡拉OK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他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得到发展。

身为幼儿教师要能扮好自我定向的学习者的角色,通过不断学习来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和专业知识,促使自己向专家学者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群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讨》.《中国卫生产业》2012年13期

[2]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3,(02).

[3]杨宏飞,杨依兰. 《幼儿教师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04).

[4] 黄芳,袁爱玲. 《培养人格健全的儿童需要心理健康的幼儿教师》[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 2006,(12).

[5]卢长娥.《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03).

第4篇

【关键词】 育龄妇女 心理健康 生育态度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1世纪卫生工作的主题是生命准备、生命保护和晚年的生命质量,就是卫生服务应系统地、有程序地对社区内的每一公民从一降生到生命终止都有系列和全程服务。我国卫生工作的目标是:到2010年,在全国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人民健康需要的,比较完善的卫生体系。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妇女卫生服务的目的和范畴更为广泛,除躯体疾病、心理障碍的患者外,还有正常人群心身健康的维护。在我国农村,育龄妇女是一个相当大的群体,她们肩负着较多的社会角色,她们的心理状况如何?没有发现对农村育龄妇女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对生育态度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8年9月-2009年6来源于济宁地区的农村育龄女性214例。入组标准:年龄大于22岁。平均年龄为34.06±7.54岁,文化程度为小学7人,初中54人,高中86人,大学或以上67人,平均结婚年限为10.07±7.36年,已生育者191人,其中生男孩者160人,生女孩者31人,未生育者23人。既往无重大躯体疾病、脑外伤、精神疾病史,自愿参加本研究。

1.2研究工具

1.2.1 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用来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诊断。本测验共90个自我评定项目。测验的十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附加项目或其他。

1.2.2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 GQOLI一74):共74分条目,故名。该问卷包括躯体功能(条目F11~F30),心理功能(条目F31~F50),社会功能(条目F51~70),物质生活状态(条目F1~F10)四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各有5个因子,物质生活维度4个因子,还有一个总体生活质量因子(条目Gl~4)共20个因子。统计分析指标包括总分,维度分,因子分,均以正向计分的结果参与分析,即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简称 GWB)该量表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制定,共 33个题目。本研究中采用国内段建华 (1996)对该量表的修订,即采用该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和0.78之间,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为0.56和0.88之间,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 0.91、在女性为 0.95。得分越高,主观幸福感越强烈。

1.2.4自编的生育态度问卷:了解农村育龄妇女的对生育的态度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1.2.5自编研究结果登记表: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联系方式、量表结果等。

1.2.6统计方法 所有资料输入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所用的方法有统计描述、t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总分是124.99±36.63,十个因子分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附加项目或其他,因子分和常模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农村育龄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文化程度之间的农村育龄女性之间的SCL-90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生育男孩和生育女孩的农村育龄女性心理健康状况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生育子女的性别对农村育龄妇女的影响不大。而结婚年限低于十年和超过十年的农村育龄女性的SCL-90结果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2.2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农村育龄女性和一般人群的生活质量有差异,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也存在差异。

2.3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结果:总分为82.70±11.23,说明其总体幸福感较高。

2.5 生育态度问卷结果

2.5.1对于计划生育,你的态度是:93.46%的人选择了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生存发展的大事,应有政府强制进行。

2.5.2你对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持何种态度:58.41%的人选择了“支持,只生一个(符合政策的两个)”,17.76%的人选择了“不支持,觉得生两个孩子才合适”,14.95%的人选择了“支持,不打算要孩子了”, 8.41%的人选择了“不敢违反,只生一个(符合政策的两个)”,0.47%的人选择了“”不支持,觉得生三个或三个以上孩子才合适。

2.5.3您对孩子的性别有特别的期待吗:78.97%的人选择了“无所谓”, 14.02%的人选择了“希望是男孩子”, 7.01%的人选择了“希望是女孩子”。

2.5.4您觉得生育对于哪一方的压力和影响更大一些:51.87%的人选择了“女方”, 26.17%的人选择了“不好说”, 21.96%的人选择了“男方”。

2.5.5如果第一胎是女孩,你会:53.74%的人选择了“希望再生个男孩”, 39.72%的人选择了“不再生了”, 4.21%的人选择了“希望以后再多生几个孩子”, 2.34%的人选择了“希望再生个女孩”。

2.5.6如果可以选择,您希望能生育几个孩子:57.01%的人选择了“2个”, 34.11%的人选择了“1个”, 6.54%的人选择了“不准备生育”, 2.34%的人选择了“3个或以上”。

第5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问题;原因;疏通

一、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人际关系和谐;人格完整统一;适应能力良好;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当然,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多方面的,我们在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的时候,不能简单用一种标准来衡量,要全面具体综合地加以考量。影响人的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的,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班主任只有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有的放矢,取得良好效果。

二、初中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形成原因

初中阶段是由童年到青年的发展阶段,是容易产生心理冲突和行为过失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学生处于情绪浮动较大的青春发育期,学习的紧张困惑,生理的骤然变化等,都是诱发初中生心理疾患的因素。

1.学习的紧张和困惑带来的心理问题

一方面,学习兴趣和教学要求的矛盾冲突。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广泛又开始有专业化倾向。他们都有自己所偏爱的学科,但从升学的竞争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又必须学好规定的学科,这便和他们的学习兴趣或多或少发生冲突,降低了他们对某些学科的学习积极性。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效果不是很好,成绩又对心理产生压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另一方面,学习方法和习惯上的迷惘困惑。初中的学习要求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更多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等。有的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进取心,但限于自己的能力水平,或是学习方法,或是缺乏辅导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不佳,学生只有失败的体验,没有成功的喜悦,因此,在学习上时常感到困惑、苦恼,有压抑感,产生了自卑心理。

此外,相比于小学阶段,较多的学习科目,繁重的学习任务,都给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心理负担,造成心理失调。尤其对于学习成绩较优异的学生来说,学校、家长都希望他们能升入好的高中,对其在学习上强化培养,要求过高,致使不少人在学习上感到压力过大,精神上经常处于焦虑状态。

2.成长发育阶段本身带来的心理问题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加速期,初中生在这段时间里身心各个方面迅速成长起来。成长本身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可能带来诸多的烦恼。由于身体各个方面的急剧变化,特别是性生理的发育,性知识的好奇,对异性的向往,以及青春期的骚动都可能成为困扰初中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三、初中生心理问题的疏通办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对于初中生,人们仅仅只是意识到他们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波动期。家庭应加深对他们的认识,投入更多的关注。

要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当今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意识到孩子在青春期的身心特点,但在方法上还不能很好地掌握,尤其是目前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平时只注意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家里习惯宠爱他们,而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苏醒,并向习惯的家长权威挑战时,家长们的反应只能是不知所措。如何教育引导这一时期的孩子?我们建议家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处理与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

1.尊重孩子,采取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

把孩子当作成人来对待,将言论权还给孩子,把部分选择权、决策权交给孩子。家庭中的一些重要事情让孩子参与讨论与决策。对孩子的优点和取得的成绩及时肯定,在孩子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多鼓励、少批评。

2.要转变固定的思维模式

尝试从当今时代的角度来理解孩子。对某些现象和观念家长可以保留自己的看法,但不一定为了让孩子服从而坚决反对。

3.要防止出现两个极端

一是过度纵容,一是一味压制。两者都不会有好的教育结果。教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家长必须坚守基本的道德原则,以此来教育孩子掌握一定的度,防止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

4.要增强家长的自律意识

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一定要以身作则,力求兴趣高雅,文明礼貌,家庭和睦。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总之,作为班主任,我们除了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还需要用心去关爱我们的学生,去了解他们丰富而敏感的心灵。当然,更需要我们多学习一些科学的心理知识来指导我们的工作,更好地关注他们的心理,让我们的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更有成效。

参考文献:

[1]孙国萍.当家长放弃教育的时候.江苏教育研究,2011(06).

[2]姚亮.班主任工作中值得注意的心理效应.初中教学研究,2011(08).

[3]丁美华.基于青春期学生心理教育案例的思考.初中教学研究,2011(08).

第6篇

关键词: 幼儿;心理健康

一、问题的提出

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三岁到七岁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期”,是语言、性格、动作、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新入园的幼儿是从家的无拘无束到真正意义学习规则的开始,是人生的一个分界点,所以此时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如何,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影响整个幼儿时期乃至整个人生。而前人对幼儿的研究是整个3~7岁时期,很少有对新入园幼儿进行研究,为了对新入园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了解,采取有针对性策略教育培养,也为了给其他幼儿园或家庭提供教育参考特做此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3~4岁幼儿心理健康问卷,本问卷由广州协能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参考美国心理学家勒温特编制的幼儿心理健康问卷基础上经过多次修订而成,可用于我国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诊断。该问卷有:动作、认知能力、情感与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语言六个领域,还建立了城市幼儿常模,基本可以反映幼儿心理发展情况和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本调查问卷是家长问卷,采用集体施测,将116名家长安排在我园安静、温度适宜的多功能厅进行问卷测试,严格按照指导语要求进行测查,共发放测试问卷116分,回收有效问卷112份,其中男孩54份,女孩62份。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别从男孩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达标率、女孩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达标率、男女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未达标率比较、总体阳性发生率方面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表一 男孩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达标率。

[领域\&动作\&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语言\&达标率\&89%\&78%\&85%\&65%\&69%\&96%\&]

表一表明:男孩在六个领域中基本达到幼儿城市常模标准,但在认知能力领域,社会性领域、生活习惯领域没有达到城市常模的幼儿较多,分别是78%、65%、69%,而动作、情感与意志、语言领域幼儿心理发展较好,分别是89%、85%、96%

表二 女孩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达标率

[领域\&动作\&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语言\&达标率\&81%\&75%\&87%\&61%\&65%\&97%\&]

表二表明:女孩在六个领域中基本达到幼儿城市常模标准,但在认知能力领域,社会性领域、生活习惯领域也是没有达到城市常模的幼儿较多,分别是75%、61%、65%,而动作、情感与意志、语言领域幼儿心理发展较好,分别是81%、87%、97%。

表三 男女心理健康水平城市常模未达标率比较

[领域\&动作\&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语言\&女孩

达标率\&19%\&25%\&13%\&39%\&35%\&3%\&男孩

达标率\&11%\&22%\&15%\&35%\&31%\&4%\&]

表三表明: 男孩女孩在六个领域中未达到城市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百分率有着基本相同的趋势,均集中在认知能力、社会性、生活习惯领域。

表四 男女孩总体阳性发生率比较

[领域\&动作\&认知能力\&情感意志\&社会性\&生活习惯\&语言\&阳性率\&15%\&23.5%\&14%\&37%\&33%\&3.5%\&]

表四表明:新入园幼儿总体没有达到城市常模的概率分别是:动作领域有15%的孩子有阳性症状;认知能力领域23.5%的孩子有阳性症状;情感意志领域14%的孩子有阳性症状;社会性领域37%的孩子有阳性症状;生活习惯领域33%的孩子有阳性症状;语言领域3.5%的孩子有阳性症状。

四、分析讨论

1.原因分析

(1)通过以上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进入21世纪,核心家庭开始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核心家庭就是由二代人组成的家庭,主要由父母和没有结婚的孩子组成,也就是独生子女,核心家庭的延伸特点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而我们的父母及祖辈是最疼爱孩子的,这样孩子就会被剥夺自己做事的机会,事事有大人给做,同时给予孩子过度保护,从而使婴幼儿时期的活动机会被善意的剥夺,使幼儿活动过少,对外界接触过少从而形成这样的测试结果。

(2)我们的民族是最注重学习的民族,我们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从小就开始了智力开发与学习,注重孩子的语言训练,也注重孩子的认知能力训练,但是在培养的过程中有的父母方法欠妥,所以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3)社会化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幼儿在和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标准的过程,需要通过和其他小朋友、和不同层面的成年人、和大自然的接触来实现,而现在家长过度保护孩子,这样的活动很少,从而导致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出现缺失。

(4)由于幼儿入园前的活动场所主要在家庭,所以这一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研究发现,现在社会节奏快,工作生活压力大,年轻的父母都为生计奔波,能有一定时间陪孩子的,或者能花一定时间陪孩子的父母并不占很大比例,相反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或保姆看的确是很大比例,而老人看孩子对幼儿是溺爱有加,而习惯的培养、规则的建立、是非的分辨严重不足,也是导致心理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2.教育建议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首先,年轻的父母要花一定时间来陪孩子,这段时间除去培养训练幼儿的智力外,还要带幼儿接触不同的人,到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接触,消除幼儿的陌生感,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同时让幼儿参加不同的肢体活动,如跑、跳、快走、秋千、平衡木、球类、跳绳、蹦床等促进孩子动作协调发展;其次年轻父母要无条件的爱孩子,鼓励孩子,表扬孩子,尊重孩子,及时对孩子的行为及其所做的事情给予反馈,告诉孩子做得对与错,好的及时肯定确认,不好的予以纠正。因为幼儿期记忆能力有限,需要几次才能有效果;第三、父母要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比如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过的玩具整理整齐,尊敬父母、长辈,见到不同的人问候语等;第四,父母还要从幼儿期训练孩子的意志能力,可以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鼓励幼儿把事情做好,同时表扬,这样幼儿就会养成坚持做好事的习惯。

(2)入园是孩子第一次脱离家庭的小环境进入儿童小社会的大环境,是孩子融入社会和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的必经之路。幼儿园对幼儿成长起关键作用,因此,幼儿园要根据新入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的、持续的教育训练。

第一,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正处在“分离焦虑”期,会有来自很多方面的不安心理,因此,幼儿园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环境要与幼儿互动,要留有供幼儿参与的空间,如墙面上的笑脸娃娃,就可以贴上孩子的照片,并鼓励孩子们来园时就像照片上的笑脸娃娃一样高兴。还可以将孩子的点滴进步绘制成相应的小图标装饰在幼儿可以看到的墙面上,使幼儿感到轻松、温馨,安全。教师要宽容幼儿此时的一些哭闹或其他一些过激行为,对适应环境的能力稍差的孩子,适度的满足幼儿皮肤饥渴的需求,如抱一抱、亲一亲,尽快建立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使幼儿更快的建立归属感。

第二,交往是幼儿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交往中,才能学会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针对新入园孩子恐惧、不安、焦虑的心理,教师应该为孩子提供交往的环境和机会,以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如:老师可以请大班的幼儿到班里为小朋友表演节目、讲故事、交朋友,跟他们做游戏,在和哥哥姐姐交往中,慢慢使幼儿解除孤独、害怕的情绪,使他们感受到友爱、欢乐,同时学会交往。同时利用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有效的交往策略。引导幼儿学会日常交往的语言,如:礼貌用语,见到同伴主动打招呼“你好”“我叫xx”“有空来我家玩”;协商语言:“给我看好吗?”抱歉语言:“对不起”;交往时的态度、表情、动作。帮助孩子扫除在活动中出现的障碍,使孩子掌握交往中的规范。

第三,幼儿期的所有教育训练活动都以游戏为载体,并且在群体游戏中效果会更好。幼儿园要为幼儿开设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心理需要,同时培养幼儿集体规则意识、让幼儿学会相互合作、交往;相互谦让、关心他人的品质。

幼儿在家庭背景、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每名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老师要用耐心对待每一名幼儿、细心真正的关心了解每一名幼儿,根据幼儿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育方针和策略,建立幼儿园、教师、家长的沟通渠道,达成教育共识,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徽.新生入园适应性问题策略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7期

[2]杨丽珠、吴文菊.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3]吴瑾.消除托班幼儿分离焦虑的方法初探.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第7篇

想要给孩子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童年,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把握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这就需要大家学做“有度”父母。

最近不少家长的微信群里可能会收到这样一条信息:“为迎接第27个全国爱牙日,学校将组织齿科检查,请各位学生家长做好准备!”蛀牙本来就是不少家长的“心头大患”,收到提醒信息的爸妈更是如临大敌,像零食汽水等食物立马成为他们眼中的”头号公敌”。不仅家里没得吃,不少小朋友连零花钱也被限制了,只好和放学路上的“小餐会”说拜拜。

“一天里最开心的就是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小卖部买东西吃了,爸妈现在连这个都不许,真没劲!”你可别小看孩子们的牢骚,其实他们是想告诉你:“爸爸妈妈,你们可能管过界啦!”

这种“过度管教”的育儿现象可不少见,“科学知识不足”和“需求关注缺失”是比较主要的两个原因。先说科学知识,就拿这次的牙科检查举例。各位爸妈,你们真的知道导致蛀牙的原因吗?其实只有当薄弱的牙齿碰上产酸的食物和致病的细菌,并在一起作用足够长的时间,蛀牙才会产生。像汽水之类的饮料在口腔里停留时间很短,再加上唾液的缓冲作用,一般情况下,适量饮用并不会直接导致蛀牙。[1]现在再回头看,因为怕蛀牙所以禁止孩子喝饮料,是不是有点“过度防御”了呢?

“科学知识不足”的问题不难解决,但想要克服“需求关注缺失”就需要家长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反省和改变了。这里的“需求”是指孩子的“快乐需求”,家长们都想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童年,但你知道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全,而快乐是孩子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衡量标准之一。如果孩子的快乐需求一再被忽视或拒绝,他们可能会慢慢压抑自己的内心想法,变得不爱和父母沟通,或是出现叛逆。孩子会觉得,原来自己的快乐与否对父母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在这样的心境下,孩子能健康成长吗?

所以,想要给孩子一个真正健康快乐的童年,爸妈们一定要把握好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平衡,这就需要大家学做“有度”父母。所谓“有度”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心中有度”,即能从科学理性的角度看待一些健康问题,以及孩子的心理需求;二是“行为有度”,就是不过度地干涉孩子,给予他们适度的自由空间,对他们进行有度的管理。这两点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如果父母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和素养,那么在面临一些健康问题时,就会更加理性,避免一些偏听或盲从,当然在行为上也就更加恰当;另一方面,如果父母能够理性看待和理解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便可以避免简单粗暴的管教方式,自然也不会出现行为失度的情况了。

还是拿前面谈的蛀牙问题为例。如果父母真的了解了蛀牙的形成,他们就会明白保护牙齿健康的科学方式是要靠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比如学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定期到医院做牙齿检查,将蛀牙风险消灭在萌芽之初,而不是为了每天10分钟的零食时间与孩子争来斗去。对小朋友们来说,放学路上和小伙伴共享的一块饼干、一瓶汽水都是他们一天紧张学习生活里的快乐调节。或许美好温馨的童年记忆就是由这一幕幕快乐的画面编织而成,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微小,可谁又能说这些不重要呢?

当然这种“有度”的育儿理念并不局限于健康问题,而应渗透到孩子生活学习的各方面。只有爸妈们多给予些理解和尊重,孩子们才能在适度的氛围中做更好的自己、健康快乐地成长。

[1]《健康那些事儿》,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5年。

第8篇

一、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结构主要指一个家庭的组成情况和家庭成员的构成情况。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良好、完整的家庭,其子女的心理也是完美的,相反,破碎的家庭对孩子的心理是有负面影响的,尤其在大学阶段对感情没有安全感,恐惧婚姻等。下面分析几种家庭结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独生子女家庭

我国长期以来坚持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已经成为大学生主体。普遍出现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的现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中大人以一个孩子为中心,容易出现过分保护与溺爱,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独立性。与此同时,独生子女在成长环境中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无法体会到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及相互间的交流与分享。而这些对踏入大学校门、需要独自与众多同学相处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负面影响。

(二)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指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去世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既少不了来自母亲的温柔细心、对事物细腻观察的教育,又离不开来自父亲勇敢负责等方面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任何一方的教育都容易变得极端,他们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与此同时,由于单亲家庭父母本身少了另一半的关怀,因此单身父母自身就存在诸多心理问题,容易导致女孩男性化,或者男孩女性化,出现人格极端化,妨碍心理健康发展。

(三)重组家庭

重组家庭指夫妇双方至少有一人经历过一次婚姻,并且有一个或多个前次婚姻的子女及夫妇重组的共同子女。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在新的家庭中跟后爸后妈们需要相当长的磨合期,在这期间孩子容易有心理上的抵触与抑郁,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进入大学,同学之间对家庭的了解是陌生的,在重组家庭长大的孩子会逃避谈论自己的家庭,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一定困难。

(四)留守儿童家庭

留守儿童指父母双方外出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长期隔代监护、他人监护甚至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的关爱,这种亲情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多数留守儿童性格软弱,有自卑、孤独无靠的心理,甚至怨恨自己的父母。进入大学,面对与自己成长经历不同的同学,会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善与人交往,甚至出现一些超越道德、法律底线的行为。

二、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成长过程中,除了老师在学校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外,很重要一部分教育是家庭里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可分为民主式、放羊式、强迫式。

(一)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

民主式家庭教育方式能够尊重学生,并且孩子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时能进行积极交流,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并且进行科学合理的奖惩,这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提高。父母的关心照顾,以及遇到问题时能够得到父母的及时沟通与解决,有利于孩子形成自信、独立、坚强的性格,进入大学后能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有利的。

(二)强迫式家庭教育方式

当今中国大教育环境是应试教育,一切以升学和找份好工作为孩子成才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很大一部分家庭会给孩子制定硬性目标,采用命令、责罚甚至毒打的方式强迫孩子学习。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卑性格,甚至会厌学,对学习生活充满痛苦。长期目标任务使孩子一直在压力下生活,实现不了目标的惩罚会使孩子丧失尊严,产生强烈自卑。这种教育下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严重的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发生悲剧。

(三)放羊式家庭教育方式

与强迫式教育方式相反的是放羊式教育方式,放羊式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教育完全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不管孩子学习状况,在孩子遇到生活中各种困难时不予交流帮助。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这种教育一般发生在农村留守儿童身上,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除了给孩子交学费、给他们零用钱外,剩下孩子的学习、生活、心理问题一概不了解。这种教育下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和意识,很容易形成散漫放纵心理。

三、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除了家庭结构和家庭教育方式,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还有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家庭背景,不同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及对子女的期望、学生来源地。

(一)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经济收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家庭贫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不利的。进入大学大学生需要自己支配自己的生活费,家庭贫困的学生在吃穿用度上会感到自卑,容易忧郁、焦虑。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但家庭经济收入接近一般整体水平时,促进作用会停止。而相反当家庭经济收入比较富有,大学生在学校中生活费会比较富裕,使学生出现挥霍、自傲等心理问题,也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二)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孩子的第一生存环境是家庭,大学生在其身体、心理发育过程中最先受到的教育来自父母,父母的文化程度直接关系孩子的教育问题。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会更注重有关教育知识的学习,对孩子的教育手段会更合理,其子女心理发展更为健康。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由于自身知识限制,对孩子的指导缺乏合理性,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会较多。

(三)家庭来源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9篇

健康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健康的涵义是什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由此可见,随着人类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对健康概念的发展,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教委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 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1 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健康包含生理、心理、情绪等健康状态,不仅是减少疾病侵害的机会,更积极的概念是协助幼儿有能力做到健康促进,所谓健康促进是指提供幼儿正确的健康知识,加上幼儿园、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协助,共同营造有益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支持性物理与心理环境。

1.2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还只重视幼儿身体的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师们把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但缺乏广义上的理解,保育还应是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培养。有一名幼儿在一节课中举了十次手,老师视而不见,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有心理卫生的问题。

1.3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多种必需的条件和机遇。

2 健康心理的涵义及不健康心理的危害

2.1 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可以把它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性格开朗、乐于交往、行为协调、意志坚强、反应适度等几个方面。

2.2 幼儿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极大

幼儿不健康的心理使幼儿容易形成小儿多动症,出现一些行为问题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有破坏行为。性格上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自卑、过分敏感等,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有的幼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新生家访时,她智力情绪都表现正常,但入园后天天尿裤,执拗不开口,反应迟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教师当即向家长反映了她在园的反常现象。她父母说:“让她去,她到一个新环境就是这样。刚上托儿所时三个月不讲话,天天故意尿裤子”。教师天天带她一起玩各种新颖有趣的玩具、游戏,帮助她成功。这样在她的身边经常有了新朋友,消除了新环境造成的紧张心理,不久就变得活泼愉快自信起来,反常行为逐步消失了。象这类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虽不一定是疾病,但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环境变化时就容易产生不适应,当遇到挫折时,易产生焦虑、不敢面对挑战,而且还往往会成为成人后严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种子。

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幼儿的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其中有家庭的因素,有幼儿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

3.1 家庭的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家庭出现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他们心里没有与他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概念,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唯我独尊。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平日嫌孩子做事慢或危险伤到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这样更容易因遭失败、挫折而自卑。

不同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四种主要形式,有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积极肯定,尊重孩子观点,对好的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支持,对不良行为表示否定,这些父母教养下的孩子独立性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专断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孩子容易胆子小,抑郁,自信心较低,不善与人交往。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太顺从,错误了也不予批评指出,而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既缺少爱的情感也缺少行为的要求控制,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

3.2 幼儿园的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1)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深刻乃至久远的影响。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责任心,对幼儿应该热情慷慨、耐心周到,要热爱、同情、尊重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孩子,不论长相美丑、家庭贫穷与富有都一视同仁。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偏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幼儿拒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怕或不喜欢班上的教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3.3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独门独户的居住模式,幼儿与外界的接触大大减少,电视、游戏机、dvd、vcd等现代化家电代替孩子相互接触游戏的时间,幼儿与同伴交往越来越少,交往能力发展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儿自我封闭,胆子小,不愿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止是这些,排除社会复杂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应特别重视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教师的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按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4.1 集体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并象母亲一样爱每个幼儿,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行为,满足幼儿正常合理的需要。如小班幼儿我们加强了入园前的来园参观活动,熟悉新环境和老师。开学第一个月,老师都要等本班幼儿全部接完才离开,使新朋友减少焦虑不安的情绪。

幼儿是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发展的,要满足幼儿对玩具、游戏活动的需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等待、限制,我们改进了活动方式,以开放式的活动角形式,使幼儿能随时自主地进入活动角,自由、愉快、充分地活动,满足各人不同的兴趣需要。同时,在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逐步使幼儿理解集体生活应有的行为、规则和习惯。

4.2 幼儿心理需要

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

教师要注意满足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用自己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要关心孩子,与孩子沟通情感,树立爱心,爱心加真心像慈母般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需要爱,爱是走进孩子童心世界的基础。教师对孩子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健康成长

4.3 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0篇

健康儿童是国家宝贵的资源。健康的涵义是什么?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指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由此可见,随着人类对自己精神生活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对健康概念的发展,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家教委制定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要切实做好幼儿生理和心理卫生保健工作,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 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1.1 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是幼儿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健康包含生理、心理、情绪等健康状态,不仅是减少疾病侵害的机会,更积极的概念是协助幼儿有能力做到健康促进,所谓健康促进是指提供幼儿正确的健康知识,加上幼儿园、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等方面的协助,共同营造有益于幼儿健康发展的支持性物理与心理环境。

1.2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我国幼儿教育中,还只重视幼儿身体的健康,对幼儿心理健康未引起足够重视,教师们把工作狭义地理解为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关心、照顾、营养及锻炼,但缺乏广义上的理解,保育还应是心理过程的发展和培养。有一名幼儿在一节课中举了十次手,老师视而不见,只顾完成自己的教学计划,对幼儿的心理状态和情绪没有引起应有的注意,或根本没有意识到还有心理卫生的问题。WWw.133229.COM

1.3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制约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为幼儿的身心健康提供多种必需的条件和机遇。

2 健康心理的涵义及不健康心理的危害

2.1 心理健康的标准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还缺乏统一的标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可以把它归纳为: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性格开朗、乐于交往、行为协调、意志坚强、反应适度等几个方面。

2.2 幼儿不健康心理的危害极大

幼儿不健康的心理使幼儿容易形成小儿多动症,出现一些行为问题爱发脾气、好打架、争吵、说谎、嫉妒、有破坏行为。性格上任性、自私、固执、娇气、胆怯,自卑、过分敏感等,还会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包括排泄机能障碍、言语障碍、睡眠障碍、强迫行为、神经紧张等。有的幼儿形成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眨眼、皱额、挖鼻孔、耸肩、咬衣服、玩弄生殖器等。在学习上也会出现问题,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等。

曾经有一个小女孩,新生家访时,她智力情绪都表现正常,但入园后天天尿裤,执拗不开口,反应迟钝,不愿参加集体活动。教师当即向家长反映了她在园的反常现象。她父母说:“让她去,她到一个新环境就是这样。刚上托儿所时三个月不讲话,天天故意尿裤子”。教师天天带她一起玩各种新颖有趣的玩具、游戏,帮助她成功。这样在她的身边经常有了新朋友,消除了新环境造成的紧张心理,不久就变得活泼愉快自信起来,反常行为逐步消失了。象这类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虽不一定是疾病,但阻碍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影响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环境变化时就容易产生不适应,当遇到挫折时,易产生焦虑、不敢面对挑战,而且还往往会成为成人后严重心理障碍和社会适应不良的种子。

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除遗传因素外,幼儿的生活环境,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发展有决定作用。其中有家庭的因素,有幼儿园的因素,也有社会的因素。

3.1 家庭的因素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独生子女数量越来越多,许多家庭出现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在他们心里没有与他人互帮互助、互相关爱的概念,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需要为出发点,不顾及他人,唯我独尊。家长溺爱、娇惯孩子,平日嫌孩子做事慢或危险伤到孩子,事事包办代替,使我们的孩子自理能力、活动能力、交往能力、游戏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差,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这样更容易因遭失败、挫折而自卑。

不同父母在教养方式上存在诸多差异,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麦考比和马丁概括提出四种主要形式,有权威型、专断型、放纵型、和忽视型。权威型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积极肯定,尊重孩子观点,对好的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支持,对不良行为表示否定,这些父母教养下的孩子独立性强,善于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自尊感和自信心强,喜欢与人交往,对人友好,这种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专断型的家长要求孩子无条件遵循,很少考虑幼儿的愿望和要求,这种方式下教养的孩子容易胆子小,抑郁,自信心较低,不善与人交往。放纵型家长对孩子太顺从,错误了也不予批评指出,而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既缺少爱的情感也缺少行为的要求控制,这样教养方式下的孩子有较高的冲动性和攻击性,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

3.2 幼儿园的因素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较正规地步人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

(1)幼儿从小家庭进入集体环境,会有许多不适应,如生活上吃、睡、穿脱衣鞋等自理能力差;情绪上的依恋,不熟悉老师、同伴、环境,产生不安全感;独生子女没有和同伴合作、分享、等待、轮流着玩的经验,常会为玩具发生争吵哭打等不良行为、产生不愉快情绪;行为约束方面还不太理解集体的规则,不会很好地和老师同伴配合遵守,过多的纪律约束难以适应,缺乏自制力等。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不仅影响自身的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深刻乃至久远的影响。教师首先要有渊博的知识,有责任心,对幼儿应该热情慷慨、耐心周到,要热爱、同情、尊重每一个孩子,既要严格要求也要发自内心的爱每一个孩子,不论长相美丑、家庭贫穷与富有都一视同仁。教师言行对幼儿人格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脾气暴躁,情绪多变,偏执偏激,动辄训斥等,都可能造成幼儿心理上的紧张,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有些幼儿拒上幼儿园常常是因为惧怕或不喜欢班上的教师。可以说,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为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因为这关系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3.3 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独门独户的居住模式,幼儿与外界的接触大大减少,电视、游戏机、dvd、vcd等现代化家电代替孩子相互接触游戏的时间,幼儿与同伴交往越来越少,交往能力发展不尽人意。久而久之,容易使幼儿自我封闭,胆子小,不愿不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不止是这些,排除社会复杂因素和家庭因素外,应特别重视教师的心理卫生保健。教师的个性品质的不断改善,会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教师的情绪会直按影响教育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4 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规程》中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

4.1 集体生活环境

首先,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并象母亲一样爱每个幼儿,细致地观察了解每个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绪、行为,满足幼儿正常合理的需要。如小班幼儿我们加强了入园前的来园参观活动,熟悉新环境和老师。开学第一个月,老师都要等本班幼儿全部接完才离开,使新朋友减少焦虑不安的情绪。

幼儿是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发展的,要满足幼儿对玩具、游戏活动的需要。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组织等待、限制,我们改进了活动方式,以开放式的活动角形式,使幼儿能随时自主地进入活动角,自由、愉快、充分地活动,满足各人不同的兴趣需要。同时,在活动中体验同伴友好相处的乐趣,逐步使幼儿理解集体生活应有的行为、规则和习惯。

4.2 幼儿心理需要

马斯络的五个层次需要的理论说明,当人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满足后,就会有更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幼儿在心理方面有哪些基本需要呢?情感需要、独立性、自尊感、交往、被人接纳、获得成功、智力刺激。

教师要注意满足每个幼儿的心理需要,要重视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特别对性格内向、胆小、活动能力和交往能力较差的乖孩子更不能忽视。用自己的爱心去爱每一个孩子,用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一个孩子的心扉。要关心孩子,与孩子沟通情感,树立爱心,爱心加真心像慈母般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因为孩子需要爱,爱是走进孩子童心世界的基础。教师对孩子的爱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其他教育因素和力量所不能发挥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根据孩子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个体差异,研究适合他们的有效活动形式的方法,使每一个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都能够健康成长

4.3 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11篇

自1989年5月20日,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启动了“中国学生营养日”起,学生营养日已经经历了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后的今天,家长们费劲心思地让孩子吃到最营养最好的食物,希望他们能够摄取到足够的成长需要的养分。一日三餐中,午饭可能是家长最担心的,因为孩子在学校,也不知道会吃什么,有没有好好吃,生怕孩子吃不好,吃不饱,于是塞些零用钱给孩子,让他们饿了的时候可以买些零食。

我们的近邻日本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家长担心孩子们的午饭,因为日本是推行中小学生营养午餐最早也最广的国家,每个学校都有两名营养师来确保孩子们每天中午吃下去的食物都有合理的营养搭配,正确的烹调方法,以及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营养午餐的推行不仅在劳力上和经济上为日本父母减少了不少压力,更重要的是它让日本人的身体素质和身高水平在这期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健康的饮食习惯。

反观我国,孩子们的饮食习惯确实令人担忧,对于高热量饮食的偏好让肥胖儿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不爱吃蔬菜,挑食让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孩子无法摄取到足够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永远都不缺的零花钱让孩子们觉得即使把午饭全部倒掉也无所谓,因为可以饿了的时候去小卖部买自己喜欢的零食……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多样化的营养午餐正是孩子们所需要的,我国的营养午餐其实一直都在推行,但是却阻力重重,在每个孩子都能够吃到真正营养的营养午餐之前,家长们可能需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养成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很重要,毕竟许多家长只能让孩子在学校甚至餐馆午餐,这时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孩子主动选择健康和营养的食物。我们的饮食习惯都源自于父母的教育,父母的餐桌上有什么,我们就喜欢吃什么,如果父母喜欢高脂肪、高盐分的食物,那么我们以后也会喜欢这些食物,并且在身体内埋下许多健康隐患。为了孩子的健康,也是为了我们的健康,应该尽量按照“五谷搭配,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样搭配,颜色搭配”的基本原则用餐。

如果幸运,孩子可以中午回家吃午餐,或者条件允许孩子带午餐到学校去,那么不妨按照以下食谱为孩子准备营养均衡的午餐。

第12篇

[关键词]学生 心理健康 德育教育

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使人全面发展的前提。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尤其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应变能力显得更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关心学生成长的热点大都集中在孩子的饮食、身体、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表面问题上,真正忽略了与每个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重知识教育,轻能力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被长期忽视,严重地阻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而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因此,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我国青少年存在心理问题的表现

1.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在扩大。

2.青少年包括不少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有回避的心态,往往把心理偏差同精神疾病联系起来,有问题不看心理医生,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加剧。

3.学校、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意识。在我国一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尚处在萌芽阶段。即使学校开设有心理教育课程,迫于形势,也只是装点一下门面,应付一下检查。还是以学习考试科目为主。与此同时,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致使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的产生远比健康教育的发展来的迅猛。

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青少年需要的心理教育模式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要高度重视,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系统。构建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非专门渠道就是在各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青少年学生应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学习一些心理教育知识,调整学习方法,会正确评价自己,调整心态,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目前学校教育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师生之间的互动与心理折射,对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求老师以“心理健康辅导员”的身份深入学生的内心进行教育。教师首先要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比学生的人生经验要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冷静的思考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通过意志的磨砺改善自我的能力。所以作为教师要积极调整自我心态,创造张弛有度、乐观和谐的“体内环境”,无私地对学生倾洒爱的雨露,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真爱”,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之中。教师要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往,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向上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和生理一样,必须通过一定的锻炼来促进其健康。学校可以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心理操练”,“生活自立能力比赛”等趣味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教育孩子“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地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孩子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当他们真正面对学习、生活、交往中的一些困难或压力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或老师,缺乏独立意识,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正是目前提到的各种问题的根源所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每一个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样有着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为家长,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以身作则,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榜样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家庭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转变只重智育,忽视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培养的思想观念。学习只是一个方面,从长远来看,孩子的心理、品德教育才更重要。

(3)重视对孩子精神生活的引导。父母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学习条件是忙了一些,但一定要抽出时间来陪陪孩子。耐心地倾听孩子诉说,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试着化解内心的压力。父母要培养孩子形成遇忙不乱、遇惊不颤、宠辱不惊的良好心理品质,注意锻炼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特别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4)尊重孩子,严爱相济。就是在家庭中父母要把对孩子的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紧密地结合起来,处理好情感与理智的关系。父母爱自己的孩子乃人之天性,但是过分的宠爱、溺爱对儿童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也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爱孩子就应该严格要求孩子,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品格,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塑造他们的心胸与气魄。家长应该从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们当作私有“财产”,和孩子多进行思想交流,学会赏识孩子,运用各种手段激励孩子,使他们拥有爱心、拥有自信,明确自己的责任。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保持联系。 家长要克服单纯依赖学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活动。对孩子进行的教育内容要与学校一致。对孩子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