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

时间:2023-10-12 09:41: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中生课外阅读调查

第1篇

·· 调查表格

对象:

卷数:

时间

一·阅读关注程度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喜欢课外阅读

a喜欢

b不喜欢

2

你的课外阅读通常占了多少时间

a较多

b较少

c没有

3

你认为课外阅读

a有意义

b浪费时间

c消磨时光

d影响学习

4

你读一本书大约用多久

a 1~2周

b 1个月左右

c更多

5

是否觉得情节不好就会将读了部分的数丢下

a经常

b偶尔

c几乎没有

d从未

6

每周的课外阅读时间

a 12小时左右

b 8小时左右

c 4小时左右

d 更少

7

为什么喜欢上阅读

a被逼的

b就是喜欢,没原因

c消磨时间

d觉得对自己有益

8

选择书籍的原因

a个人爱好

b情节吸引

c写作手法

d书的厚薄

9

家长支持你阅读课外书吗

a非常支持

b不支持

c不闻不问

10

你认为课外阅读对你学习有何影响

a积极影响

b消极影响

c无影响

结论:

二·阅读倾向

题号

问题

选项

人数

比例

1

你一般喜欢阅读哪类课外书

a武侠.言情.网络等小说

b名着瞎说

c散文.格言类

d推理.科幻类

e报刊类

f漫画类

2

喜欢国内作品还是国外作品

a国内

b国外

c都喜欢

3

获取读物阅读的途径

a书店购买

b同学.朋友.老师等

c学校.图书馆

d网络

4

觉得哪方面的书能更好地调动同学的积极阅读性

a文学类

b习题参考类

c生活常识.美容健身类

d娱乐.科普类

e时事.旅游类

结论

三·随便谈谈

题号

问题

回答

1

谈谈自己喜欢的作者即其作品

2

第2篇

一、新课改下高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课外时尚阅读时间相对较多

高中生在拥有的可资阅读的书籍不足和大量的作业、习题、模拟试卷的围攻下依然对课外时尚阅读情有独钟,课外时尚阅读时间相对较多。尤其是女生,这与女生喜静好奇、追求时髦的特性相符合,也体现出时尚文学快餐文学在这一独特群体中的特有魅力。高中生学业重功课多,本来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就不多,现在又把这有限的时间大多花在与学习无多大关联的课外时尚阅读上,这必然导致高中生课余收获不大,知识面狭窄,作文水平低下等问题。

(二)从课外阅读中吸取的“营养”不尽合理

课外阅读开启智慧的钥匙,中学生通过阅读能获取更多的精神食粮,但课外阅读与我们吃饭一样忌“偏食”,应多方面吸取营养,才能有利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高中生课外阅读中言情、武侠、玄幻、科幻等通俗流行读物或电子书所占比重较大,纯文学、经典读物、生活类书籍所占比重较小,有同学甚至在时尚阅读尤其是阅读网上电子书过程中浏览黄色读物,黄色图片。正如饮食习惯是培养出来的一样,课外阅读习惯亦是培养而成的。中学生正处在一个心理品德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营养不良”将直接妨碍其今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课外阅读存在随意性、盲目性

1.课外阅读层次不高,读物中精品较少。阅读对象的层次高低、范围宽窄不仅关乎知识的吸收,而且对一个人良好品德的养成乃至对心智的训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调查中可知,目前高中生的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通俗文学、快餐文学上,层次相对较高的纯文学并不受学生欢迎。看言情、武侠、玄幻、科幻的高中生较多,这与社会上流行的风气有关,但同时反映出新课改下高中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随意性。另外男生看武侠、科幻、玄幻的居多,女生看言情居多,说明学生对读物的选择性不够,碰到什么读什么或仅凭个人的喜好而不管书的品质。

2.课外阅读存在“时髦”性。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读什么,形成诸如“琼瑶热”、“金庸热”、“席绢热”、“倪匡热”、“韩寒热”等,最近又有“新新人类”热。高中生对看电视、电影、录像带、漫画;玩电子游戏、计算机、电子出版物、电子书等深为喜爱。

3.课外阅读存在娱乐性。高中生的阅读需要层次较低,课外阅读主要是为了消遣娱乐,比如男生爱看的武侠、科幻,女生爱看的言情,男女生都喜欢的漫画、各种电子产品、电子书等。消遣性阅读能给读者带来娱乐性的刺激和心理满足,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它对中学生的影响是很糟糕的。它让笔者想到了目前高中生中存在的诸如暴力、早恋、不当等问题。在时尚文学多元文化充斥我们的生活和意识的今天,目前高中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们对课外读物的盲目和不加选择将直接导致高中生审美情趣、阅读水平的低下,直接危害他们的身心,影响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

(四)部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进入了“误区”

大量的课外阅读中,有部分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已进入误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有相当多的高中生接触过黄色读物,其人数相当可观。这些读物的来源主要是学校附近的租书摊点与网吧和大行其道的手机。电子产品的发达,导致几乎每个同学都可以手机上网,为其大开方便之门。有益的书籍能培养青少年高尚的品德、情操,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有害的书籍所起的作用则相反,且危害更甚,甚至带来相关诸如少年性犯罪、抢劫等社会问题。

随着中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自己获取书籍,阅读书籍的能力就越强,不良书籍“入侵”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处在青春觉醒期的他们,有探索成人世界奥秘的强烈动机,如果引导得法会受益非浅,反之则会进入误区、误入歧途。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原因。快餐文化泛滥,时尚阅读代替了经典阅读

现代社会节奏加快,认识日趋多元化,各种媒体风行,文本阅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快节奏要求,快餐式阅读已逐渐成为一种读书时尚。这些读物或以新颖荒诞的视觉,或以具视觉冲击力的图片,诸如卡通、动漫之类,让人们在紧张的生活间隙轻松一笑。尤其是近几年兴起的网络小说、玄幻小说,及诸多文学新人创作的现实小说,在高中生中拥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当然这些作品中也有一些经典之作,但充斥于其中的虚无思想、颓废情绪及种种调侃与玩世不恭的态度对高中生影响极深。让读者只图一时情绪的舒解与宣泄,逐渐远离了注重阅读品位和质量,注重心灵感受和深刻思考的文学经典阅读。今天的阅读已非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了。

(二)主观原因。高中生学习目的涣散,时尚阅读填补了他们空虚的心灵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兴趣又是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但是在读图时代下长大的这些高中生,再加上这一地区提前普及高中教育使得他们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导致学习上屡次挫败找不到成就感。但年轻的生命不甘寂寞,急盼得到肯定和认可。快餐文化、时尚阅读因其使高中生们找到了自我肯定自我舒张的工具,有力的填补了高中生空虚的心灵而大行其道,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和认可。

(三)客观原因。高中生基础知识脆弱,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得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能顺利进入初中接受教育;普及高中教育的实施,使得愿意读高中的初中生都能很顺利进入高中接受教育,这会使一些学生在学习方面造成心理上的惰性,他们在初中教育中实际上没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很难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越发感到吃力。即使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他们一般也只停留于字面的理解,浮于表面,很难达到深层次的理解,日积月累,上课就会一知半解或根本就听不懂,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在教室就如坐牢,备受煎熬,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成效。而在视分数为一切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太迫切,家长只重分数不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得孩子身心饱受折磨。甚至还有不少的家长根本管不了学生或根本不管学生,孩子是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这就导致他们大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因而很容易受以轻松、时尚、娱乐、幽默、叛逆为主的时尚文学的吸引,这也和他们本身的基础知识脆弱、学习任务繁重、心理压力大、追求刺激、懒散浮躁、功利享乐等客观情况密切相关。

(四)学校原因。语文教师未及时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对时尚阅读认识滞后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以强硬的姿态占据了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知识的测评以量化形式出现,分数至上甚至超越了知识本身。这直接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仍以课堂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不能建立起“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尤其是对那些入学成绩差、缺乏学习动力的高中生,很多语文教师更是狠抓“应试”而忽略高中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培养,更是把深受高中生喜欢而又良莠不齐的时尚阅读扔在一边,强硬抵制或一带而过,不置可否。事实上刻板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使得学生完全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和追求知识的兴趣,再加上很多语文教师未能及时转变观念,思想上无法真正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没有很好地重视指导学生去阅读当前风行的时尚文学,轻视课外阅读,这势必造成高中生整体阅读水平的下降,一些学生甚至彻底堕落和颓废,沉迷于游戏、小说和恋爱。

此外,社会、家长、学校对当今流行的时尚文学快餐文化对高中生身心的强大冲击力认识不够;学校图书馆没能有效的发挥其读书益智、陶冶情操、培养真善美的功能;校园和家庭周边网吧和租赁书屋林立等等,这些不好的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伪劣时尚文学对高中生的侵蚀和毒害,不容忽视。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课外阅读中日益普及的“时尚阅读”现象以及其日益突显的相关问题,我们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纠正和引导,任其蔓延下去,势必给高中生的身心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而纠正和引导高中生课外“时尚阅读”现象和相关问题,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面很多。在此,笔者提出几点对策与大家探讨。

(一)社会意识引导:文化创作适应时代的需求,因势利导

在心理充满焦灼、生存竞争压力巨大,社会普遍浮躁的时代里,时尚写作是缓解人们焦虑的祷文,也是都市人人文失落时的一种体面的出路。大众消费的兴起、市场体系下享乐主义的盛行及其具有市场特征的大众传媒对于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由大众传媒完成的娱乐道德观己经代替了干涉冲动的“行善道德观”的价值观的根本性改变,则为时尚写作和时尚阅读找到了自己的生长空间,可以说时尚阅读就如空气一样逐渐渗入了人们的血液和生活,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但不能忽视的是,时尚一旦偏离它最具生命力的创造性,就很容易堕入平庸和浮躁,而失去时尚写作的鲜活和时尚阅读的生命力,所以,面对这一新鲜事物我们只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因势利导。一方面人文知识分子在时尚写作时应把握时尚的精神,为大众服务,尽量避免时尚文学对人们价值观造成破坏,起良好的舆论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传媒特别是编辑在策划文化时尚和时尚阅读时要有一定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在完成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要完成对社会的文化积累,并进而完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而不是为娱乐而娱乐。

(二)学校有效规范:语文教师转变观念,制定对策

随着新课改的施行,语文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单凭课堂上阅读的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今高中生阅读的心理需求。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而且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外阅读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但目前时尚文学课外读物良莠不齐,学生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吸收的东西也参差不齐,这种阅读现状的改变首先在于教师对阅读教学认识的转变,不要把阅读教学仅理解为课内阅读教学,不要一味视时尚文学快餐文化为垃圾而应接受时尚文学正视快餐文化,更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接触和阅读比较精华的时尚文学快餐文化,为学生开列书目,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指导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经验交流会等,让其真正为语文教学服务,以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语文教师的认识高度和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

(三)家庭教育保航:家长督促养成学生良好读书习惯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础。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要从根本上彻底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子女健康成长中起的潜移默化作用的重要性,家长在孩子的健康教育中必须起保驾护航的作用。孩子的良好习惯,必须从家庭教育做起。从目前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来看,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和会读书的习惯。

此外,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学校领导、任课老师、家长以及广大高中生本人对课外时尚阅读的重视和辨别力,在全社会至少在全校全班形成一个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风气;加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应有的教育职能作用,定期开展学法指导;清理学校和住宅周边的那些不良读物的滋生场所,为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等等都是便利可行的措施。

第3篇

关键词:现状调查 阅读训练 方法指导

一.高中生阅读现状

学生语言的发展,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发展是有它特定的规律的。“语言”的学习是关键。换句话说就是高中要走出自己语言发展中这一“低谷”时期,必须在语言学习上下大工夫。当然,言语内容与言语智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外阅读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将阅读的重点更多地着眼于文本语言形式的理解、学习和积累,从字词句篇,到语法修辞逻辑,直至文章的篇章结构。学生应当在老师有针对性的引导下,通过一定时间、一定数量的阅读自觉形成留心文章的“语言形式”的意识,完成从只关注文学作品的情节和内容到有意识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文字的转变。只有经历这种阅读重点的转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生的阅读姿态

王荣生教授认为在阅读中存在两种不同的阅读姿态,一是“解读者”的阅读姿态,二是“鉴赏者”的阅读姿态。哪一种阅读姿态更符合高中生语言发展的需要呢?我的观点是“解读者”的姿态。在如何解读文章上,陈日亮老师曾归纳过三个“以”:以心契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三以”其实强调的也正是这种所谓“解读者”的阅读姿态。那就是读者就应当依据文章的上下文去确切把握文章脉络中的语句意义。当读者需要确切了解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见解及思考方式的时候,他便会特别留意作者的措辞,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当这种对文本语言意义和形式的有意注意成为学生的阅读习惯之后,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的速度一定能得到大大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解读者”的阅读姿态应当是学生有效学得语言的正确姿态。它是实现学生能力快速发展的助推剂。

鉴于高中生的整体认知、情感特点,结合自身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切身体会,我认为,指导高中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外阅读,应遵循:

1.即时性和长远性的结合。所谓即时性,是指要紧密地结合课内作品的学习和讲授,同步阅读和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以便全景式地、深层次地理解作家作品的内涵、主旨。长远性是指新课程标准和学校、教师对高中生的整体要求。即时性的课外阅读是完成高中阶段的阅读任务基石,长远性的课外阅读则是由这基石之上建构起来的整座大厦,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我们必须纠正重即时性课外阅读、轻长远性课外阅读的习惯做法,将二者完整结合起来。

2.经典性和时代性的结合。文学经典是人类历史上各个民族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适时地引导学生通过这些优秀著作来感受时代的脉动和社会的变迁,对学生心智的发展、情趣的培养和意志的历练都大有裨益。将经典性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就需要老师要时时关心知识界、思想界的各种动态和新成果。

3.博览与渐进的结合。课外阅读不能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特定的领域、流派或体裁之内,而是要广泛涉猎,要厚积、博览,才能稳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故此,教师在认真筛选推荐作品的同时,还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作品的内在特性,逐步、有序、分阶段地指导他们阅读。坚持博览与渐进的结合,让他们在对文学作品的生动感悟之中提高审美能力。

4.兴趣与任务的结合。完成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是新课标的要求,是高中生提高审美水平、锻炼意志品质的必然要求,学生无论喜欢与否,都要进行一定数量的课外阅读。但是,诚如古人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如果课外阅读能够保证在激发起所有同学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进行,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其中的种种乐趣与提高、感悟与升华,久而久之,对他们而言,课外阅读将会如吃饭、睡眠一样不可或缺。

第4篇

高考改革的实施,对高中生阅读有了更高的要求,《新课各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特殊的规定,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各个学校采用不同方式鼓励学生阅读,那么,现在的高中学生阅读情况怎么样的呢?20xx年暑假,本人对高中学生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目的:了解高中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量、阅读内容和时间安排,并能根据现状给学校提出更好的意见。

二、调查时间及对象

20Xx年7—8月,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江苏省东海县的五所高级中学(东海县高级中学、东海县第二中学、外国语学校、房山高级中学)的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每校分别抽取200名,共一千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672份。

二、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五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2、学生阅读时间;3、学生的阅读种类;4、学生的阅读方式;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6、学生阅读中做读书笔记的情况;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8、学生阅读数量。

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800份,收回672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A感兴趣70%,B一般24%,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B娱乐休闲8%,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A双休日24%,B完成学习任务后49%,C随时读27%阅读时间长度:A每周2小时内20%,B2-4小时56%,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A作文选30%,B故事书3%,C影视娱乐10%,D中国古典名著15%,E童话寓言、卡通类2%,F武侠小说11%,G报刊杂志1%,H诗歌散文15%,I言情小说5%,J外国名著8%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和诗歌散文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外国名著、影视娱乐、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报刊杂志、故事书、卡通等涉猎几乎为0。从这里可以看出,高中学生的阅读多数从高考实用上考虑,以及与年龄特征相关的书目有一定的阅读。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A随便翻翻8%,B应付式15%,C偶尔记笔记37%,D认真做笔记40%

有无计划性:A有计划30%,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能够认真做笔记的不到一半,这对实际应用还是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而且阅读习惯也不利于牢固掌握阅读的内容。

从有无计划上看,更是让人担忧,对于阅读有很高要求的高中来说,无计划阅读很难掌握相对较多的阅读知识的储备。有无计划地阅读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A10本以上0%,B5-10本6%,C2-4本69%,D1本20%,E0本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20%,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5%。从这里也看出学生阅读的量还存在差距,还不能满足高中学生的要求。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A自己买50%,B向别人借30%,C学校图书室20%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面试网 )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A父母40%,B老师38%,C朋友20%,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较高,但多以应对高考为目的,对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方面的书籍较少。2、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且阅读量不足;3、学生课外阅读的种类单一,无选择性;4、自主地会做笔记的学生较少;5、学生读中国古典名著和卡通类娱乐杂志及影视作品的比例大,而对现代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刊类涉猎较少。

五、反思与建议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不够宽,阅读的也仅限大纲中规定的书目较多,极不利于学习,如何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本人觉得有如下原因:

1、学校对阅读重视程度不够。从调查的几所学校看,只有东海高级中学和房山高级中学有学生阅读课,其他学校并没有设立学生阅读课,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来阅读,而超强的高中学习,大量的课外作业,学生又怎么有更多的时间用来阅读呢?

2、教师没有真正重视课外阅读。教师比学生更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在行动上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教师为了完成指标,让学生扎进作业堆,只顾“眼前利益”,没有对语言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在策略上取胜的意识。不会留些空余时间让学生看课外书,更没有心思指导学生看课外书。

3、电视、音乐等视听媒体的冲击。现在的网络、电视、随身听等图像、声音式的装备让学生失去了对文学的喜爱。他们从小就是在电视、电脑前长大,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强加于自己的一项任务,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这是十分可怕的。

面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又该如何呢?

首先,学校尤其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变苦教、苦学为讲究策略的巧教活学。要让我们学生有阅读的时间,要相信我们通过阅读能从书本中获得知识。

其次,教师还应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要求,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选择优秀课外读物,挤出课时指导读书,开展读书交流会,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阅读。

第5篇

一、影响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

1. 社会因素

传统的应试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一味的强调学生考试的分数,而不在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应该贯彻素质教育的主张,使学生的作文与社会紧密相连,充满时代的气息。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社会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它可以说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2. 教师的影响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小学到大学,学生接触的最多的就是老师,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全面的,包括教师的人品、学识。尤其是教师的人品。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有:讲解课文,分析文章,评改学生作文,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较多,因此其对于学生的影响最为深,这种影响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写作思维的形成。

3. 课外阅读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课外阅读量是影响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支撑。我国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课外时间,所以阅读量较少,视野较为局限。根据调查,写作能力较为突出的高中生的课外阅读量一般都比较大,他们在阅读中大大开阔了视野,灵感得以激发,文思较为灵敏,因此一定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对学生写作的影响。

4. 学生本人

学生的接受能力具有差异性,这是我们首先要肯定的。因此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提高,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承认学生的差异性,要做到因材施教。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5. 课堂训练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模式来看,课堂是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主战场,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主导作用。对于高中生的写作训练,老师主要是在课堂上教授学生相关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自由构思,最后逐个指导,从而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二、新背景下高中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策略探究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应试作文训练明显跟不上时代的要求,针对以上影响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因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认为,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高中生的写作能力。

1. 培养学生个性,鼓励个性化创作

学生本人是影响写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要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创作。个性化作文能够最大限度地突显个人价值以及个人的思维特点,能够使学生进行全身心的创作,这是素质教育作文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才的必备素质。当前,很多的高中生都畏惧写作文,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将其当做一种精神上的负担,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学生缺乏写作的动力,没有自己个性化的思维,都是在老师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下进行写作的,所以难以提起写作的兴趣。

2. 拓宽学生的写作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社会也是影响学生写作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也算是艺术的一种创作形式,所以必须要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高中许多语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总是将学生的视野限制在课堂上,而很少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长此以往,不仅压抑了学生的创作灵感,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大打折扣

3. 扩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增大学生的阅读量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逐渐深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学生对于外界信息量的获取逐渐增大,但是却也混淆了学生的视线,好的与不好的全都进入到了学生的脑海里,最重要的是它有可能间接地影响到学生文章创作意识的培养。因此,老师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一些传统文学名著和有丰厚文化底蕴且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史哲著作,鼓励学生做好阅读计划,同时根据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应该要鼓励学生做好读书报告。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能力 文化背景知识 作用

英语主要是西方国家的通用语言,而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这就造成历史文化背景的完全不同。我国的学生要想更好地了解西方语言,掌握一定的语言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通过改善文化背景差异,增强西方文化背景知识,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英语阅读能力,对于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意义十分重大。

一、当前我国高中生英语文化背景匮乏的现状分析

(一)对于课本中涉及的文化背景了解相对有限

新课程改革之后,课本教材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在高中英语课本中融入了不少文化背景知识。例如,高中英语课本中关于世界各国节日部分,其中,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就有相应的介绍,即“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n China honours the famous ancient poet,Qu Yuan.”但是,对于这些文化背景资料的都介绍都较为简单和有限,学生很难通过阅读书本知识掌握其中的内容,更无法有效对课本中涉及的阅读内容进行掌握。

(二)知识狭窄,只注重课本知识,忽略课外知识的获得

书本中虽然有不少关于文化背景的知识,但是如果一味依赖课本。则会导致课外阅读的减少,学生整体词汇量的下降。因此忽略课本之外知识的获得也成为影响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学生只看课本教材,完全没有关注英语报纸或者课外搜集相关的英文背景。

(三)学生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途径以及教师的水平相对有限

一般来说,学生获取文化知识背景的途径是看书或者教师的传授,这就造成其相对有限性的产生。教师的知识和水平有限,课本知识相对单一且枯燥,并不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阅读需求,对于学生进行英语知识背景的补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二、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能力的推动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背景

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对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背景带来帮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很难真正地了解西方的宗教、历史、文化和人文。只有更多的实现对其的了解,才能够在相应的环境和背景中理解英文内容,增强阅读能力,提升阅读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程度

因为长时间受到母语的影响,所以许多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能力相对较差。只有真正的实现对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背景的灌输,才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认知程度,帮助学生提升英语学习水平。换言之,文化背景知识将以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渗透,提升学生的英语整体能力。

三、提高高中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措施

(一)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提高高中生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措施。教师应当摒弃以往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等全新的教学方式,在上课之前播放一些简短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背景。

例如,讲授亚洲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便可以通过视频播放,简单地介绍一下亚洲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种特点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观看英语短片认识更多的英语词汇,对于开展英语阅读也有一定的帮助。

(二)在教学中融入文化背景知识

教学环节除了对课本知识进行讲授,更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通过教师自身的讲述,传授给学生更多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本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在相对丰富的环境中掌握知识,对于提升学生的英语课文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生自行拓展,掌握更多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知识背景的了解,不能够单纯地局限于课本当中,要学会从不同的管道了解不同的世界各地。例如,经常阅读一些外国的文章,其中就有对西方国家具体景点的介绍,也有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讲述。当遇到阅读障碍词汇的时候,通过查阅字典等方式进行答疑解惑,往往更加有利于学生记忆这些内容。既可以有效地掌握文化背景知识,也可以增加阅读量,更好地实现高中英语阅读的开展。

四、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之后,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而学生不仅仅要学会读懂课文,更应该对课本中涉及的内容背景有所了解。同时,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进行更广的课外阅读,这对于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岩.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调查[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冯建.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语阅读影响的调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第7篇

关键词: 高中课外阅读 现状 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课外阅读活动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学生学习、思想和生活状况的窗口。广泛和深入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升境界,而且能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美国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在《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一书中指出:“学生自发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助于作文能力的发展,增加课外阅读比增加经常性写作训练对帮助发展学生作文能力更有效。”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①、“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②,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书读得多了,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自然就会写得好,妙笔生花。由此可见,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的提高,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关键所在。

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笔者对三个层次六个对象班级的学生作了有关课外阅读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46份,收回有效问卷325份(多选或漏选的作废)。

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阅读动机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各异,阅读内容良莠不齐,有好有坏。大部分学生以通俗、娱乐、快餐式书籍为主,阅读经典著作和严肃读物的少之又少,有的学生甚至阅读不健康的书籍。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试图从实际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课外阅读教学所遇到的若干问题进行归纳分析,以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结合调查问卷的问题设计,主要从学生、教师和家庭三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不尽如人意的症结与问题所在。

1.1学生。

学生作为课外阅读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影响课外阅读有效进行的重要因素。但同时,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阅读“自由性”亦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制约。此外,作为未成年人的中学生,其心智与心理均不成熟,阅读质量与阅读品位表现差强人意。

1.1.1课外阅读时间短,数量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板块对阅读目标有明确的表述:“具有广泛多样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自己的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一年内课外自读五部以上文学名著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此外选修课程板块及新课标的附录均对课外阅读有详细的目标要求和阅读建议。

通过调查问卷第1题“每周课外阅读的时间”的结果分析发现,有38.2%的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到1小时”,3.1%的学生根本“不读”任何课外书籍,仅有3.1%的学生每周看书“6小时以上”。

表 1

与很少的课外阅读时间相对应的则是更少的课外阅读量,这种状况不仅不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阅读要求,长此以往,反而会使大多数学生缺少主动阅读的习惯,缺乏思想的深入思考与积极的思辨能力,不利于个人素养的培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1.1.2课外阅读质量差,能力低。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审美品位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的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外阅读的价值与否。新课标要求“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形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低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多数学生所喜欢的阅读材料偏向于通俗、浅薄的“快餐式阅读”;其二,以轻松、快捷、注重感官体验的“浅层次”阅读为主,与“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目标要求背道而驰。

在调查问卷第3题“你喜欢阅读哪种类型的课外读物”中,能带来强烈感官刺激的“恐怖、灵异小说”占27.7%,选择“搞笑、无厘头”类型的学生占17.5%,有11.7%的学生选择“动漫卡通”;24.6%的学生选择“武侠小说”,占男生总数的57.5%;24.9%的学生选择“言情小说”,占女生总数的63.2%;而选择“中外文学名著”、“历史人文”、“地理科学”等类型书籍的学生只占总数的3%。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文学经典名著,以及富有审美价值和深刻教育意义的课外读物不感兴趣,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娱乐为主”、非严肃性的课外读物,追求感官刺激而忽略精神享受。课外读物的选择本无严格意义上的对与错,但是现阶段这种阅读倾向对于处在成长期的青少年来说,是极其不利于个人思想与整体素质的健康成长。

表 2

阅读是一项需要深入“品读”,需要进行积极情感交流的复杂心理活动。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因此,课外阅读不仅要求增加阅读量,更要求进行“有质量”的深度阅读,这就要求广大学生不仅多读书,还“会读书”,要有自己独到的阅读体验,而不仅仅是“浅尝辄止”的应付式、打发时间的阅读。

调查问卷第14题“你有被课外读物打动或要写读后感之类的时候吗?”中,有11.7%的学生选择“没有”,71.1%的学生选择“偶尔有”,仅有17.2%的学生会被自己阅读的内容打动(且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是女生)。

这种阅读作品过后却无法产生心灵共鸣的现象令人担忧。没有共鸣谈何兴趣?没有兴趣谈何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亦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当我们对某件事情或某项活动感兴趣时,就会很投入,而且印象深刻。而现如今大多数学生跟所读的作品没有情感沟通,不能深入了解文章的内涵,何谈人格的完善、素质的提高?

这种“浅尝辄止”式的快餐阅读,追求短暂的视觉和心理愉悦,在阅读结束之后,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没有对内容的深度理解,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评价鉴赏能力的下降。

表 3

1.2教师。

1.2.1教师对课外阅读指导的缺失。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起到重要的指导与引领作用。而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补充,理所当然地需要有教师积极恰当的指导介入,给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提供必要的阅读建议和价值导向,使课外阅读有针对性、按质按量地完成。

从调查问卷第16题“你的老师是否提供有关课外阅读的相关知识?”看,虽然82.5%的学生都选择“是”,可仍有占一定比例的学生选择“否”。此外,在调查访谈中发现,能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指导与帮助的基本上都是语文学科的老师,而数学、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老师则鲜少有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建议。这导致学生在课外阅读书目选择领域上有局限性,本就极少的阅读量也是以语文学科老师推荐的文学类著作为主,对其他专业领域的资讯与常识知识等了解甚少,这种阅读倾向是极不“健康”的。

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高中学生,各学科老师更多地将教学的注意力投向与考试息息相关的“备考知识点”,而向来与“不务正业”挂钩的课外书籍阅读必然受到忽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开展,这方面的呼声越来越得到重视,但是在高考的“重压”下,具体的落实仍然大打折扣。

表 4

1.2.2教师自身阅读素质低。

在与学生的访谈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评价都持“枯燥”、“无聊”、“没意思”、“从头谁到尾”等消极看法。这不禁引起笔者的思考,本应该很有意思的语文课,奈何成为“众矢之的”?总结原因,除了考试重压下采用“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外,与大多数老师自身素质、人格魅力等因素有不可忽视的关联。

在与各科教师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老师都以工作太忙、生活压力大等缘由解释读书越来越少的原因。白天上课、晚上备课,以及现今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能潜心读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南京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王栋生老师曾说:“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由于缺少大量的阅读,对本专业的宏观了解甚至不如学生,无法适应已经开始的教改。”

学生素质背后往往折射反映出教育者自身的问题,“所谓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处于人格与认知不断成长阶段的中学生,其认知能力与判断能力很大程度上都会受到学校老师的影响。因而,教师阅读素质偏低这一事实,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不力,另一方面会给学生的阅读判断与阅读倾向带来消极影响,这一因素必须得到足够重视。

1.3家庭。

1.3.1家庭氛围对学生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生活氛围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重大。家长的业余休闲娱乐方式与持续学习的意识对学生有不可避免亦是无法忽视的影响。此外,作为学校教育基础与补充的家庭教育,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然而,调查问卷第7题“周末以及休息时间,你会和爸爸妈妈共同做的事是”的结果表明:超过大半比例的学生选择了“看电视、上网”,仅有11.7%的学生选择一起“读书”。

从中可以总结出,家庭业余生活的匮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人倾向于选择能直接带来感官刺激与享受的娱乐方式,而电视与网络的快速发展正迎合了这种“浅层次”的娱乐需求。与深层次的精神阅读相比,这种快餐式的娱乐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进而削弱了个体对文字的理解、分析与表达能力,久而久之将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不强。

此外,父母对待生活、工作、学习等的态度都会在子女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响他们的认识和行为,这就是父母的表率作用。在娱乐活动单一、没有课外阅读的家庭氛围中,学生受到的课外阅读熏陶微乎其微,对课外阅读相当不重视。

表 5

1.3.2家长面对升学考试的阅读“功利性”。

虽然“素质教育”一路摇旗呐喊闯入人们的视野,似乎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应试教育”仍然是笼罩在广大学生与家长头上的乌云。在升学考试的重压下,大多数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有效的时间投入“无限”的学习中,为取得更高的分数、更好的成绩,进入更好的大学做奋斗。因此,大多数家长在对学生课外阅读资料的选择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色彩。

调查问卷第9题“平时父母更多地给你买哪一类书籍”中,有一个看起来很乐观的数据,70.8%的家长会为孩子购买“中外文学名著”,但在后期的访谈过程中得知,这里的“中外文学名著”基本上都是语文书后和高考考试大纲规定的必读名著篇目,会直接以考试试题的形式出现在考试中,影响学生语文学科考试成绩,因而得到家长额外的“重视”。这种与考试分数直接挂钩“逼迫式”的被动式阅读绝不是长久的阅读,相反只会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反感。

此外,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占23.4%,从直观的数据上看,似乎为孩子购买“教辅资料”的家长所占的比例不高,但在后期的访谈中发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教辅资料”是由学校统一征订的,平均每个学科都有2~3本练习册,家长为学生选择的“练习册”则是额外针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增加的作业罢了。在这种无休止的“题海战术”轰炸下,一方面占据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与精力,另一方面极大地降低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

表 6

2.改善课外阅读现状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实际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现在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我认为,改变这种局面势在必行,必须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各方通力合作,协同起来发挥作用。

2.1彻底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从根本上重视课外阅读的实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学校和社会必须首先改变落后的、功利性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高度出发,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于高中生终身发展的意义,认识到课外阅读能促使学生收集有用信息,并加以利用,以提高自身能力,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具备会读、会说、会写的综合能力,深厚文化底蕴,提升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只有先从理念上真正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学校和教师及学生本人才能真正认识课外阅读并规划课外阅读,形成合力,而不是将课外阅读当成外在的压力,疲于应付。

2.2学校和老师要采取措施,提供条件,切实有效地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2.2.1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努力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学校在日常管理中应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校园橱窗、宣传栏、班级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多途径、多方面、多角度地向全校师生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达到共同重视课外阅读的目的。

此外,学校还应充分创造条件供学生阅读,如加强图书馆的建设管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等,切实强化对学生和教师的课外阅读考核,尽可能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将阅读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等,从而从物质上和制度上“双管齐下”地支持课外阅读。

(2)老师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身垂范,与生共读。

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身作则,带头读书,勤奋读书,给学生树立爱读书、好读书的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外阅读素养,扩大阅读面,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并时刻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读一些学生真正关心的作品,既要读好经典作品,又要关注当代作品,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言传身教。

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之前或之中,语文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跟踪指导,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比例,适当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给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空间;有针对性地推荐相关书目,书目中要有适当的覆盖面,既要有知识性,又要兼顾趣味性,既要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又要有人文教育方面的书籍;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比如引导学生哪些内容可以精读、哪些可以速读、哪些可以略读、哪些要背诵等。又如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勤记读书笔记等。

2.3家长要加强对孩子课外阅读的督促,创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作为学生成长期的监护人,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的形成上有至关重要的表率与监督义务。因而,家长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与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

家长要改变观念,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合身心发育特点的书籍,创造轻松、愉悦的环境,对孩子做出积极的暗示和科学的指导,让孩子可以随时随地自然、自觉、自主地阅读。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老师家访等方式,向家长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改变部分家长的陈旧观念,并取得家长的支持,保证家长愿意给孩子提供课外读物,并监督孩子读书。同时提倡家长与孩子共同读书,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条件的家庭还可指导孩子上网浏览有关书籍,开通多种渠道让孩子有书可读,为其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家庭环境上,家长需时时刻刻注意生活细节。例如,在孩子读书的时间,家长将电视的声音调小些,等等,为孩子创造安静的读书氛围。

2.4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机制,从宏观上促进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和现阶段“应试教育”带来的升学压力有关,“素质教育”在很多时候都成了应付性喊喊空口号的“鸡肋”。因此,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努力改革教育和教学评价机制、升学招生录取方式,真正做到“素质教育”,而不是形成“素质教育走过场,应试教育扎实搞”的虚假局面。只有切实改变“应试教育”重压下急功近利的教育心理,学校、老师和家庭包括学生才有可能排除干扰,抓好课外阅读。

同时,要想进一步扩大学生阅读知识的范围,增加课外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政府必须在经费上保障添置配套的教学设备、充足的书籍资料,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著名教育家吕叔湘说:“课外阅读对语文课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外阅读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形成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开发智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因此,高中生课外阅读必须得到社会、学校、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

注释:

①[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②[清]孙洙.《唐诗三百首》自序.

参考文献:

[1]柯汉琳主编.语文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集[C]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美国]莫提默·J·艾德勒等著.郝明义等译[M].如何阅读一本书.商务印书馆,2004.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4]钱海荣.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5,(1).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6]肖川.教育的智慧与真情[M]湖南:岳麓书社,2005.

[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湖南长沙:岳麓书社,2002.

[8]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9]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M].上海教育版,2000.

[10]叶圣陶.叶圣陶论语文教育[M].河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6.

[11]朱永新.阅读经典是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N].新华网,2004年2月9日.

[12]朱绍禹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4]赵志伟.谈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8.

[15]郑国红.个性化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的灵魂.中学语文教与学[J].2007,(7).

第8篇

关键词:高中生;阅读现状;对策;互联网时代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35-01

语文学习离不开听说读写,很多高中生希望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及语文素养。为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国内关于高中生语文阅读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很多研究均从传统视角进行解读,并未充分结合互联网进行解读。在互联网时代,结合互联网研究高中生语文阅读无疑更具有创新意义,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

一、当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现状

那么,互联网时代高中生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呢?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情况,特针对2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1)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普遍不高。在对200名高中生进行阅读兴趣调查时,44%的高中生表示自身对语文阅读感兴趣,56%的高中生表示自身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总体来看,大部分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并不高。访谈中有高中生表示:“高中教材中的很多课文内容晦涩难懂,再加上沉重的学业负担,时间有限,因此,大家对语文阅读并无太多兴趣。”由此看来,由于课业负担重,高考压力大造成了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普遍不高。

(2)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高。在对200名高中生进行阅读能力调查时,38%的高中生表示自身阅读能力不足,22%的高中生表示自身阅读能力一般,仅40%的高中生表示自身阅读能力较强。总体来看,目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普遍不高。访谈中有高中生表示:“我在阅读方法的掌握上还存在很多不足,阅读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从这点来看我的阅读能力并不高。”

二、互联网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及能力的对策

由上述调查不难发现,当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普遍不高。为解决该问题,可尝试积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采取有效策略不断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结合自身能力利用互联网进行语文阅读和学习的体会,具体可采用如下策略:

(1)利用互联网进行群文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普遍不高,这已然成为事实。为提高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可尝试开展群文阅读的方式。当前,互联网中存在大量开放的资源,高中生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开放资源进行群文阅读。例如,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时,学生们对中国古建筑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大家都希望能对中国古代的建筑有更多了解。基于此种情况,建议可以通过互联网快速搜索几篇相关文章,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这样的建议,同学们一致赞同,都认为是一个好办法,便快速打开电脑连接上网,通过百度引擎搜索到几篇文章:《那些美丽的中国古建筑》《中国古建绝》《中国最美的古建筑》等。通过相关文章的群文阅读,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有了更多和更深层次的了解,其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也得到一定的培养与提升。

(2)利用互联网搜索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上面的论述中提到,很多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不强。造成高中生语文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很多高中生并未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事实上,互联网开放资源中存在很多有效的阅读方法,高中生完全可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阅读方法,并进行整理归纳,对阅读方法进行自主运用。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高中生是通过互联网了解相关阅读方法的。再加上语文教师平时对相关阅读方法的积极传授,还有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对相关阅读方法的积极交流,班上几乎所有的同学均掌握了有效的阅读方法,其阅读能力也得以不断提升。

(3)利用互联网平台交流,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及能力。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大背景下,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如QQ、微信等。基于此种情况,建议高中语文教师可单独建立一个QQ或微信交流群,在QQ群或微信群中定期或不定期地M织学生对语文阅读问题进行交流。例如,在QQ群或微信群中,高中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对余秋雨的散文进行系统阅读,或者组织学生对郭沫若文学作品进行系统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还应积极引导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心得体会。这样的方式,同样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及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现状并不乐观。很多高中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均不强。基于此种情况,高中生应积极借助互联网,利用互联网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学习,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阅读兴趣及能力。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下,高中生的语文阅读素养一定会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林雅玲.论网络阅读对高中生写作的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9).

第9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素质教育;课内外结合

目前我国在教育界提倡“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但是在“高考”指挥棒下,语文教学的一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会和素质教育相抵触。仔细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倾向:一是简单地注重文本内容,而不注重文本的思想文化;二是只注重学生智育的培育,而不注重学生美育方面的熏陶;三是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四是只注重自己的课堂教学,而不注重学生对课外知识的吸引;五是只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严格管理学生,而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课内外教学,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方面浅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相结合,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何为人文精神,其精神内涵为何物?简而言之,就是指: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全面价值的体现;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例如,在《包身工》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打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人书”的常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教室内的现代化教学设备,结合中央电视台的《早间新闻》栏目,使学生了解到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日本觑觎我国的事件等,在观看新闻的过程中,学生们义愤填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倍增。随着长时间的熏陶,耳濡目染,学生们所关注的不再是个人之间的鸡毛蒜皮;其视野开拓了,心胸也变得开阔了,情操也变得高尚起来了。知道了关心“人民的冷暖”;知道了“扬善和惩恶”;知道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二、阅读课外“经典”,活跃阅读氛围,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

培养学生素质能力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阅读课外经典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可以突破把学生的兴趣从僵化的语文教材中吸引到风格各异的课外阅读材料中。我教学班级的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分为两条线进行,一条为寒暑假课外阅读,一条是平时每天的课外阅读。在每天日常的课外阅读中,我除了要求学生阅读每一必修、选修模块指定的名著导读书籍之外,还要求学生尽量订阅或借阅《读者》和《意林》等课外杂志,在这些刊物中,有很多美文,除了能陶冶学生的情操之外,学生还能在其中感受到许多哲理思想,同时还能提高自己对文章的鉴赏水平和阅读能力。在寒暑假的课外阅读中,我一般要求W生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一至两本,例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朱自清散文》《鲁迅文集》等等。

清代教育家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曾把书分为五类,认为“有当读之书,有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看之书,有当备以查考之书。”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所以我们在要求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时,务必要指导学生选择积极的、进步的、有益的书籍去阅读,否则不但浪费高中生的大好时光,还会对高中生起着一个负面的影响作用,不利于高中生的素质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才能“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三、改革监考制度,健康引导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

“种田怕草,读书怕考。”这是学生普遍心理的反应。考试是教学过程检查学生学业水平的一个阶段,笔者认为,学生对考试的态度,就可见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所以在监考过程中也可以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以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吉林市的《江城晚报》就吉林市某校的“无人监考”现象组织过一次专题讨论。在该讨论中明确了一个问题:无人监考的制度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着一定的积极教育作用,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让学生明白,只有“自胜”,才能使自己强大起来。同时无人监考也可以使学生明白,不能自欺,要做知识方面的“真人才”,而不能做“假人才”,不能欺骗老师和家长,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货真价实”的人才。

第10篇

据了解,阅读动机是反映阅读需要、引起阅读行为、满足阅读愿望的内部动力。通俗地说,它反映读者为什么要阅读,以及阅读什么,如何阅读的主观原因。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断乳期向亚成熟期的发展阶段,探讨这个特殊群体的各种阅读动机,把握其动态、发展的阅读需要,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阅读之路,是图书馆老师的职责。本文对中学生阅读动机的探微以本馆读者数据库的数据为支持:有六年借阅情况的跟踪统计,有各个年段的单独分析,有个别同学的抽样调查,据此分析出中学生阅读动机和习惯。

学生阅读时间有限,阅读量偏低(主要以课本和辅导书为主),阅读场所大多都在家里,且书目多以科幻类、经典文学和励志类的书。

阅读信息多以个人兴趣为主,来源主要是同学推荐和影视作品,书店或网上购买和下载成为他们获取读物的主要途径。

阅读的时间不同,学校、年级、性别、文理科之间都有显著的差异。

学生对图书馆(尤其是校图书馆)的利用率较低,家庭阅读氛围偏弱。

网络改变了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学生倾向于手机式的碎片阅读,缺乏系统的阅读。

互联网、图书馆、学校、家庭阅读氛围都对学生的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怎样更加有深度的阅读,研究认为,图书馆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学生“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阅读中吸取营养,走向成功。

1.图书馆应拓展服务方式和内容,积极开展应对高中生的阅读服务,提高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通过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图书馆需要持续地布置一个幽雅的阅读环境,如挂上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壁画、名人名言等,营造读书求学的氛围。图书馆管理员要积极、主动、热情地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使学生一到图书馆就被浓浓的“书香”氛围所感染,产生阅读欲望。幽雅的环境和到位的服务能更好地吸引学生,让学生迷上图书馆。

2.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对高中生网络阅读进行引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思考和记忆。图书馆应该在新生入学之际,就与学生管理部门联系一起了解学生、分析学生,参与入学教育系列活动。图书馆管理员需重点介绍图书馆的功能和阅读的意义,让学生产生好感。当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馆员也应多与学生交流,及时的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针对学生不同年级、不同成长阶段为其提供适合其发展的书籍,让学生能得到一个较为准确的,系统的与阅读。

3.阅读是一个充实内在的过程,不断吸收、存储,但阅读地价值体现在它的输出,输出什么样的思维、认识、见解。图书馆应重视高中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通过开展活动激发兴趣。手机阅读固然重要,但如果学生因此习惯形成碎片式阅读那将更加棘手。因此图书馆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为学生形成系统的阅读习惯而努力,联合各部门(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各教研组)和学生社团(读者服务社、文学社、读书社、演讲团等)经常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读书经验报告会、读书心得征文、读书演饼比赛、手抄报比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浓化校园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吸引和带动学生自觉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同时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成功的读书体验,提高读书效益。让学生因而养成系统的阅读习惯,为以后的深度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可以真正的从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素养。

4.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契机,激发阅读兴趣。建立“书香班级评定制度”,为学生读书活动提供“一条龙”选书、导读、点评等服务,定期向学生提供新书报道、书评和摘要,并及时收集各班级的新颖生动的读书心得和书评文章,通过校园网站、宣传板报等形式发表出来。同时,在各年级各班级培养和发展读书积极分子,开展书香少年、阅读之星等评选活动,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5.为了保障阅读措施和阅读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有必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从经费、技术、人员、政策等方面给予保障,促进高中生阅读健康有序的发展。招聘专业的从业员用来解决电子、网络阅读的技术问题;为现有馆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使馆员能够更好的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提供更专业和针对性的服务。

第11篇

一、研究背景

从小学到高中,汉语阅读能力一直是语文学科重点考查的内容。近些年来,对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关注已经不再局限于语文教师,汉语阅读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在其他各个学科的学习。

以英语学科为例,汉语是英语教学中的母语基础,英语与汉语同为语言学学科,两者都有对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汉语环境下的阅读习惯、阅读技巧等要素会迁移到英语阅读中去;另一方面,学生在汉语阅读中所积累的知识体系能为英语阅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因此,笔者在探究“如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的问题上,首先想到的是:当前学生的汉语阅读状况是怎样的?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英语学科的教学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二、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的教师与学者对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调查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怎么样、怎么会、怎么办。“怎么样”是指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现状,“怎么会”是成因,“怎么办”是解决方案。

1.怎么样?以近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为例:阅读题的得分情况常常垫底,得分率甚至还不到50%。学生普遍反映阅读题不会做,缺乏综合分析能力。为此,从2009年开始,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提高了阅读题的分值;2011年在现代文阅读中取消了相对简单的“选择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汉语)阅读水平”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2.怎么会?在“怎么会”的问题上,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观察角度。经过整理,集中在以下几个观点:①学生阅读量少,缺乏阅读兴趣;②没有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③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3.怎么办?针对“学生阅读量少,缺乏阅读兴趣”的现象,常见的做法有推行名着阅读和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用鉴赏阅读提高学生的兴趣等。

出于应试教学的需要,更多的教师会选择在阅读方法、阅读技巧上进行专项培训。如将阅读能力分层,总结、归纳出各种应对阅读考查的基本技巧等。

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应试教育对阅读时间的压缩,对阅读兴趣的制约。有学者提出“应该以教师讲解为主,还是形成学生的自主阅读?”关于这方面的讨论,还仅仅是纸上谈兵,实际措施很少。

三、高中生汉语阅读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苏州市某中学高中二年级以上的学生。这个阶段的高中学生,开始形成各自的阅读习惯,已经掌握了部分阅读技巧。在语文和英语这两门学科上,他们都经过长期的学习,初步完成了双语体系的建构。但是,这个阶段的高中学生也有明显的弱点:语言基础知识还不牢固,仍需大量练习和纠错;图式知识体系主要来自于母语环境(汉语!阅读的作用特别明显)的阅读量和阅读面差异性很大。

2.调查方式。本文的调查方式分为四步走:第一步,对现有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把各种学术观点分门别类,构建理论框架。第二步,在教师中进行专项座谈,广泛听取意见。笔者主要关注两类教师的意见:一是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教师意见;二是语文学科的教师意见。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对学科之间的平衡性理解最深,可以最大限度地涵盖各个学科。语文教师的意见专业性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步,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能力的试卷考查。题型以阅读理解为主,选取历年高考卷中有代表性的试题。第四步,对学生进行语文(汉语)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以现有的各种学术意见为总体框架,以教师意见为关注重点,并补充了一些与学生阅读相关的事务。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内容涉及阅读方式、阅读技巧、阅读习惯、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等。

3.调查结果。从试卷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分布曲线的中轴线位于试卷总分值的60%左右。问卷调查的统计情况呈现出一些热点问题:①学生对阅读时间普遍表示不足;②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广泛;③学生的阅读长度偏向于短篇幅;④学生的阅读媒体偏向于网络工具,传统的书本式阅读大幅减少,多媒体式的阅读内容更能引发兴趣;⑤对名着阅读的理解度不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⑥学生阅读缺乏科学、有效、规范地引导。

四、结论与思考

1.研究结论。

(1)阅读时间。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平时的阅读时间不足,教师也有相同的看法。高中阶段有着明确的终极目标——高考,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计划

中,高一到高二会进行文理分班,学科的偏向性会逐渐显现;高二学生要参加会考,高三学生要高考,各个阶段的学习任务不同,导致教学计划的连续性无法保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让学生有足够的课内和课外阅读时间,是强人所难。寄希望于学生自身的阅读积累也不现实。目前来看,学生在高中阶段阅读时间不足的状况将会长期存在。 (2)阅读兴趣。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高中学生的阅读面非常广泛,涵盖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技、影视、时尚、体育、军事、计算机等诸多领域。但从个体而言,学生阅读的选择具有偏向性,而且往往带有情绪化色彩,容易跟风。有些学生的阅读内容偏向于动漫化。笔者认为,不能一概地认为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阅读仍然是高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才是关键。要了解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3)阅读平台和阅读篇幅的缩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计算机、移动通讯(手机)等电子阅读工具开始替代纸质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主要的阅读来源之一,网络资讯简短而快捷,各种多媒体效果也比图文版的书籍更具吸引力。高中生由于学习紧张,越来越倾向于这种快餐式的阅读,长此以往,学生将失去阅读长篇着作的耐性。而这些智能化终端的另一个副作用,是很多学生把本来就不充足的阅读时间耗费在了电子游戏上,甚至出现对智能手机的痴迷、依赖症状。

(4)名着阅读。笔者不完全赞同当前大规模推广名着阅读的方式,特别是对中国古代四大名着的阅读。调查发现,学生对此也是怨声载道:不得不读,读又读不懂。徒生逆反、畏惧心理。

经典范文、美文的阅读是需要的。但动辄大部头的名着阅读,超越了高中生的接受能力,时间亦不允许。名着之所以着名,是因为其反映的时代问题深刻而尖锐,需要长期研读和知识储备。高中生的社会经验普遍薄弱,对当代的事情尚不能完全搞清楚,怎么能够在短短的三年内达到名着文学的理解深度?名着阅读看上去轰轰烈烈,实际上流于形式。笔者建议,应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节选导读。

(5)阅读指导。针对上述的各种问题,科学、规范、有效地阅读指导必不可少。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的尴尬状态。应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关联性,加大阅读的深度,使学生在阅读后形成自己的个性观点。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应该定期就阅读情况进行交流,可以用读书会的形式交流阅读心得、阅读技巧,互相补益。汉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从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多方着手,统一思想,统筹兼顾。笔者建议,应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推荐优秀读物,适时与互联网阅读相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阅读质量。

第12篇

一、“情感过滤假说”与高中英语课外阅读

克拉申把学习者的情感障碍看成一个过滤网,一部分输入进入网内得到吸收,而另一部分输入则无法过网。情感障碍越大,过滤器越密,吸收就越小;情感障碍越小,则过滤器就越疏,吸收就越大。克拉申认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变量主要有以下三类: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感。这些变量直接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的习得。学习者焦虑感强、学习动机不足、缺乏自信心,对语言输入产生很强的过滤作用,很难主动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从而妨碍语言的习得;相反,学习者焦虑感弱、学习动机强烈,又有自信心,其情感过滤的作用则很弱,可以获取更多的语言输入,并易于进入语言习得机制,从而加强语言的习得。

国家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在七级语言技能目标中要求(高中毕业标准),除教材外,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个词以上。显然,仅用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绝不可能达成上述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而《标准》使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对学生情感的关注提高到政策性层面。《标准》界定,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阅读情感因素主要包括阅读兴趣、动机、观念、焦虑、意志等方面。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说明在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尽可能创设一种友好、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动机,排除学生的焦虑感、增强学习信心,将他们的情感过滤降到最低限度,创造输入被吸收的有利条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运用“情感过滤假说”推进英语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是指课堂时间以外的阅读,而是指教材内容以外的阅读,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利用学生自选读物、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和评价奖励等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学生自选读物

课外阅读属于自主阅读,学生只有具备阅读兴趣,才会有信心和动力坚持阅读,才能确保大量的语言输入被吸收,而学生对读物的兴趣决定着他们阅读的程度。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没有充足的时间自我筛选读物,同时他们也缺乏对自己英语语言能力全面、正确的评价。因此,教师应本着“教师定标准,学生定读本”的原则,迎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找到自己兴趣的最佳切入点。具体分两步操作:第一,教师依据克拉申的原则,设置读物的标准,即读物的难易度要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克拉申指出:“为了使语言习得者从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的阶段,所提供的语言输入中必须包括一部分下一阶段的语言结构。”第二,教师可把英美文学作品(简写本)的目录印发给学生,让他们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看的书。学生会选取像《远大前程》《简·爱》《呼啸山庄》《圣诞欢歌》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往往在几天内就能够读完,回忆起来还能朗朗上口。针对短文阅读,教师把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报纸杂志提供给学生,通过试读,让学生彼此推荐优秀作品,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学生充分体验到“我的学习我做主”的快乐,极大地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

2 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不仅是课外阅读活动本身的需要,更是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后,只有获得与别人交流思想的机会,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可以在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进行交流,才能促进他们语言水平的提升。以小说阅读为例,学生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合作学习方式,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语言输入环境。在阅读小说前,成员之间可以交流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以及代表思想等;在阅读小说的几天内,组员之间比较阅读的进度,监督阅读进程,相互提问,随时随地展开讨论,发表对环境、人物、情节和主题等的看法,足以互相启发、活跃思维,起到无师自通之效果;读完小说之后,组员可以进行合作摘录好词和美句、写评论等活动,同时,也可以围绕小说内容,在组间举行讲故事比赛或辩论等活动。总之,在课外阅读这个平台上,学生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满足了自己交往的需要、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把学习的激情释放了出来,把“阅读”变成了“悦读”,他们积极倾听、畅所欲言,多渠道吸收和摄入语言。

3 教师系统指导

对我国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整体上处于一般水平,学生对课外阅读感到很茫然。65.9%的学生认为教师有必要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这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较弱。在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不强的前提下开展课外阅读,困难重重,由此而产生的焦虑感和挫折感不言而喻。因此,在学生大量输入语言信息的同时,教师必须系统指导阅读策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初具自主阅读能力,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增加语言信息的摄入量,提高阅读质量。当然,教师指导还包括针对阅读材料设计阅读任务,并对如何完成任务进行指导,对每次完成情况坚持反馈,检测学生阅读的效果,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逐渐形成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最终达到面对困难都能迎刃而解的境界,形成良好的阅读心理态势,使学生由“能读”到“想读”,确保课外阅读的收益。

4 实施评价与奖励

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调整学习策略,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建立课外阅读活动档案、组织小组表演活动和将评价与奖励相结合的办法,把评价贯穿到课外阅读活动过程中来,融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于一体,突出学生评价的主体性,增强学习的主体性意识,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相当一部分高中生还没有形成英语课外阅读的内在动机,适时适度的奖励强化能激励学生加倍努力,在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增强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促使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教师可以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发放奖状和奖品,还可以对小组实行团体奖励,重在整体提高,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动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