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移动通信概述

移动通信概述

时间:2023-10-12 09:41:3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移动通信概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移动通信概述

第1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 ,工程 ,项目管理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s telecom industry is in a competition of the era, the adjustment of the state for the industry and market competition intensifi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pany produce far-reaching influence.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mpany to enlarge the share of market, meet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customer, continue to transform the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ject construction, to support the company's growing business servic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ncepts,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the purpose and the current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discussed how to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projects to succe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Keywords: mobile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为了高质量地完成日益增多的工程建设项目,提高建设效率,发挥最大的效能比,笔者就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中全面引入和实施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积极性等进行概述。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的管理者(项目经理和项目组织),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的方法体系,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R・J・格雷厄姆认为,项目是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调集到一起的资源组合,它与常规任务之间关键的区别是,项目通常只做一次;项目是一项独特的工作努力,即按某种规范及应用标准导入或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某项新服务。通过引入项目管理体系,对移动通信项目的建设成本、进度、资源控制等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1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

1.1移动通信工程项目概述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就是由一个临时性的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和费用预算内,通过科学的管理和组织,在指定的区域内,建设一个达到规定质量标准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一般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是具有特定的起点和终点。移动通信工程通常是国家计划、地区发展规划或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错过了投资时机或完成时限,不仅会影响到上一级战略的落实,还会影响到投资的效益,有时会影响网络的服务质量,甚至会对网络的安全构成威胁。

二是详细具体明确的目标。项目要建成何种规模,可能是一次性规模,或分数期限的总规模、各期的规模。交换网络的结构、信令网、同步网、无线信号覆盖,总体达到什么水平,满足何种网络技术体制,服务质量等级(GOS)都应该明确而详细。

三是通常由若干个子项目构成,这些子项目还可能包含若干有逻辑顺序关系的工作单元,这样,子项目、工作单元等子系统,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完整的项目系统。

四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项目的建设往往要跨越若干个企业和部门的界限,这就要求既要协调好项目管理组织和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又要协调好项目管理组织与企业外部相关部门间的关系,以最大限度地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协作。

五是项目建设现场分散。一般由于无线信号覆盖的需要,场站现场均分布于区域内各个地方,各种环境都可能存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这些基本特征,表明移动通信工程具备一般项目定义的范畴,又具有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因此,对移动通信工程项目进行项目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应用项目管理的主要目的

在移动公司工程建设活动中引人项目管理体系和工具,就是把项目管理的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应用于项目中,以达到项目管理者的需要和期望。项目管理应用于移动公司工程建设中的几个主要目的:

(1)在移动公司范围内,使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加强项目管理意识,统一对现代项目管理知识范围和工作方法的认识。

(2)为移动公司构建科学项目管理体系提供框架支持,在移动公司项目管理业务开展过程中,使各专业类型的项目管理业务流程、项目建设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化、规范化,建立标准、规范的知识模板库。

(3)在项目规划期间,能根据项目管理知识模板,简便地制定项目工作分解计划,进度网络计划,资源使用计划、成本预算计划、工程质量计划等,科学合理地制定项目建设基准。

(4)在项目执行及监控期间,规划、评估、优化、规范和固化业务流程,利用信息系统来规范地执行各类业务流程,监管控制项目的投资进度、实施进度、工程质量和应对各种风险。

(5)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能够利用工程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和参照体系,对拟建、在建和完工项目的各种指标进行统计和预测。

(6)在项目验收后,系统地评估、分析项目的实际效益,回顾与审计项目过程及项目成果,总结项目建设过程的经验教训作为未来项目的管理经验。

1.3 当前移动通信工程项目面临的挑战

目前,移动工程项目主要分为无线、传输、交换、基建、新技术专业及综合等六大类,由于项目的专业化程度高,在多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实践活动中,项目实施过程渐渐趋于程序化,移动公司工程部门已积累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工程管理方法,包括针对各类项目的WBS分解模板、实施计划模板、进度计划模板、工程规章制度、工程操作流程、工程信息分析等,在移动公司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但随着管理的精细化要求,越来越需要一套科学、完善并且具有较高实用性的工程项目管理支撑体系和管理工具来应对出现的各种挑战:一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新技术、新业务的引入,越来越多的工程项目呈现出周期短、时效性强的特点.与相对传统的电信业务在其建设项目在一次性建设完成后以“扩容”为主(主要强调工程质量)相比,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灵活性、有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移动公司工程建设任务的难度一年比一年加大,移动公司工程中心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扩容工程任务,需要充分发挥各相关合作单位的积极性,调动相关的各种资源。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工程管理部门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力度,确保建设的质量,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能迅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纠正和解决。必须在已有的各种管理细则基础上,制定出一套较完善的通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管理工具,使之能指导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客观地记录和评估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管理水平。

2 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施

为了增强移动公司在国内外的竞争实力,移动公司应当全面推行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在美国项目管理委员会(PMI)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按PMI的理论体系,项目管理的内容分为9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综合管理,这些知识领域支撑项目建设的5大管理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和44个管理子过程)。

全面推广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必将会有力推进移动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

同时,笔者结合移动公司的个性化需要,提出进行功能规划设想。包括项目前期管理、项目实施管理、项目结算管理、项目归档管理、项目知识沉淀管理等,涉及内容有立项管理、预算管理、任务管理(工作流管理)、物资管理、进度质量管理、变更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等,在通信工程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项目计划、流程配置、流程监控、基站建设等方面将发挥很好的作用。在项目计划管理中,在项目任务书下达后进入项目计划阶段,可以根据项目的专业类型套用相应标准WBS模板,生成项目工作范围分解,并按照具体项目特点修正WBS结构,以此为依据,建立进度网络计划、资源计划,建立指导和控制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基准计划。在基站建设中,可以对整个基站建设过程以业务流程进行驱动,在流程运转过程中,专门进行分配工作任务、待办事宜,关联相关合同信息管理、支付管理、配套设备清单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项目信息,根据完成基站的数量,批次完成概预算设计、设计会审、验收、结算等,将会大大提高通信工程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第2篇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 发展趋势 技术特征

中图分类号:TE933.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3-0164-01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流量正以每年接近100%的速度增长,预计未来10年,无线网络的数据流量将增加1000倍,联网设备将高达500亿台(部) ,新兴智能业务将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更加高速、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的新一代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来支撑。因此,在全球第4代移动通信(4G)网络的部署方兴未艾之时,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G,fifth- generation)的研发已拉开大幕[1],成为整个学术界和信息产业界最热门的课题之一,掀起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新一轮的技术竞争。5G是继4G之后,为了满足智能终端的快速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而正在研发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面向2020年以后人类信息社会需求的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

一、5G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5G是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根据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规律分析,5G应具有着超高的频谱利用率及利用能效,在传输速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将比现今的4G技术有一个高度和质的提升,在其无线信号的覆盖性能、传输时效、通信安全及用户体验方面也将会有明显的提高和进步。5G移动通信技术和其他无线移动技术有着深入的联系和结合,形成了新一代的全面性的通信网络。满足未来十年互联网移动通信网速的1000倍要求。未来5G移动通信还须很强的灵活性,可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网络调整。但由于5G 技术过于新颖,学术界和产业界还没有对其进行定义;相关诸如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通信标准机构及全球3GPP、WiMAX 等移动通信论坛也没有给出正式的技术定义,使得5G技术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沿用传统的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划代方式,对5G进行初步定义。常见的说法是,5G就是传输速率达到10Gb/s的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美国著名的《时代》杂志,在报道5G时也沿用这种说法。

二、5G的技术特征

对于5G 的未来愿景和应用,学术界和产业界都进行了相关描述,从这些描述中可以总结出人们对未来5G 的技术需求,相对于传统的移动通信网

络,5G 应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2]:

1、互联网设备数目扩大100倍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预计2020年后,联网的设备数目将达到500~1000亿部(个)。未来的5G网络单位覆盖面积内支持的设备数目将大大增加,相对于目前的4G网络将增长100倍,一些特殊应用,单位面积内通过5G联网的设备数目将达到100万/。

2、数据流量增长1000倍

业界预测10年后,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2010年的1000倍。因此,5G的单位面积的吞吐量能力,特别是忙时吞吐量能力也要求提升1000倍,至少达到100 Gb/s/km2以上。

3、峰值速率至少10Gb/s

面向2020年的5G网络,相对于4G网络的峰值速率,其峰值速率需要提升10倍,即达到10Gb/s,特殊场景下,用户的单链路速率要求达到10Gb/s。

4、用户可获得速率达到10Mb/s,特殊用户需求达到100Mb /s

未来5G网络,在绝大多数的条件下,任何用户一般都能够获得10Mb/s以上的速率,对于诸如急救车内高清医疗图像传输服务等特殊需求用户和业务,获得速率将高达100Mb/s。

5、网络耗能低

绿色低碳、节省能源是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5G 网络,要利用端到端的节能设计,使网络综合能耗效率提高1 000 倍,满足1 000 倍流量要求,但能耗与现有网络相当的水平。

6、频谱利用率高

由于5G网络的用户规模大、业务量大、流量高,对频率的需求量大,要通过演进及频率倍增或压缩等创新技术的应用,提升频率利用率。相对于4G网络,5G 的平均频谱效率需要5~10倍的提升,解决大流量带来的频谱资源短缺问题。

7、可靠性高和时延短

2020年的5G网络,要满足用户随时随地的在线体验服务,并满足诸如应急通信、工业信息系统等更多高价值场景需求。因此,要求进一步降低用户时延和控制时延,相对于4G网络要缩短5~10倍。对于关系人类生命、重大财产安全的业务,端到端服务可靠性需提升到99.999%以上。

三、5G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5G移动通信提供了动力基础。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各种技术的基础性平台。当前的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技术将成为5G通信系统的基础,但有着更高的通信传输质量和系统效率的要求。当然,全球关于5G的技术研究,还处于早期阶段,将来还要经过技术研究、标准化、外场试验等阶段,并最终实现商用部署。不过,尽管对于5G概念和技术仍在探讨,但对于5G标准融合的大方向,现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基本形成了共识。在2G、3G时代,不同的通信协议标准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在4G时代,TD-LTE和LTE-FDD在核心网方面已拥有95%的相似性,在无线传输方面也有90%的相似性。面向2020年的5G时代,在频谱的使用上将更加高效和灵活,核心技术和系统架构将进一步融合,全球共用一套通信标准将成为5G技术的发展趋势。

而最终5G技术的发展也会在当前科学信息技术新的发展和变革时期中形成自己的特点:一,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提高和改善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吞吐效率及3D等下能力,将成为5G性能的重要指标;二,完善和健全网络,实现多点、多面、多用户多无线,提高系统性能;三,5G技术将实现无处不在的无线信号覆盖,优化系统的设计目标;四,充分利用高频段频谱资源,实现5G的普遍广泛应用;五,可灵活化的配置5G移动无线通信网络,相关通信运营商科根据实时的流量动态调整网络资源,降低成本和消耗[3]。

四、结语

总之,5G是面向2020年信息社会需求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学术界和产业界正在对其概念和技术进行广泛探讨,尽管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但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5G的关键技术将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全面提升全球信息化程度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鹏.4G未来5G已来:传输速率较4G高百倍网络容量高千倍[EB/OL]. ( 2013 - 05 - 22) [2014 - 02 - 20].

第3篇

关键词:3G网络;移动通信基站;土建配套工程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3-0073-02

与一般的通信机房楼的建设相比,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更为复杂,不仅需要有小型机房、塔桅结构,同时还需要在已有的建筑上进行塔桅结构的设置、轻体机房的改造等。在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过程中,其前期的土建工程之所以较为复杂,主要与3G网络的特点以及其目前的发展态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文章对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策略及其前期的土建配套工程进行简要的阐述。

1 移动通信基站的概述

1.1 基站的定义

从广义上来讲,基站的全称是基站子系统(BSS,Base Station Subsystem)。比如,GSM网络中,其基站包括了基站收发信机、基站控制器,基站的控制器能够对基站的收发信机进行控制,其控制的数量多达几十个收发信机。从狭义上来讲,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范围之内,借助移动通信的交换中心,同移动电话的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限电收发信电台。此次所研究的移动通信基站是狭义定义上的基站。即基站是通过移动通信当中组成蜂窝小区的基本单元,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和移动通信用户之间进行通信和管理功能的一种基础设施。

1.2 基站的组成部分

从其工程项目的类型来看,移动通信基站的工程内容有无线、传输、交换、土建、业务、支撑等,同时,这几个工程的建设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其内容较多,时间相对较短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就要求了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高效的工程建设策略和管理体系,对其前期的土建工程要求也就相应的提高。文章主要是对基站建设前期的土建工程进行分析,要与3G移动通信基站相配套,其土建工程主要包括了铁塔、机房、塔桅结构等。

2 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目前我国3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的主要现状是重复性建设十分严重,这种严重的网络重复性建设具有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影响。第一,大量移动网络的重复性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金浪费和资源的浪费;第二,由于基站站址资源的严重短缺,增加了运营商在租赁或者购买站址和机房等方面的成本;第三,近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而移动通信基站的大量建设对社会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显著增加了电磁辐射等。从这几个方面来看,构建科学、合理的3G移动通信基站建设策略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制定的基站建设策略主要有以下两点。

2.1 景观化建站

而景观化建站,主要是指对天线的外表进行伪装、修饰等,从而能够实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除此之外,进行天线的美化,还能够有效的降低无线电磁对居民的影响,有效的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为通信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2 集约化建站

所谓集约化建站,指的是有效的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基站的建设,从而有效的减少浪费,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集约化建站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室外基站资源的共享、现有通信设备的充分利用、小区系统的综合性覆盖和综合室内的分布系统等。

3 土建配套工程的设计工艺

为了保证前期的土建配套工程能够满足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要求,就需要不断提高土建配套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土建配套工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图1是3G移动通信基站机房的建设部分结构设计图,下面对此进行简要的研究。

3.1 机房的承重鉴定和加固工程

从机房的承重鉴定和加固工程来看,主要是对机房的承重能力进行鉴定和加固。首先对机房的承重鉴定进行分析。在机房的承重鉴定当中,目前主要采用的鉴定方法是等效荷载法,该方法也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机房承重鉴定方法。该方法的承重鉴定是根据目前移动通信基站建筑物的设备载荷实际布置进行实际设备荷载作用下荷载效应的楼板计算,然后根据楼板控制的最大内力相等的原则,获取楼板设备的等效均布荷载。具体的承重计算是:通过楼板的抗力R以及实际设备中楼板荷载作用下的效应S,然后对目前的设备布置条件下的楼板承载能力R÷S进行验算,然后再对机房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和分析,评估机房结构的安全状况,最后再根据机房的扩容可行性和移动通信基站的要求进行相对应的变动和调整。其次是机房的加固工程,其加固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多种方法改变机房结构的传力途径、增加受拉材料的面积以及混凝土的截面高度等。目前主要的加固方法有加设钢梁、粘钢法、混凝土迭合层法等。

3.2 新建机房的设计

从机房的设计来看,由于新建机房的设计、施工以及维护等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新建机房的设计当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房顶轻体机房的方面来看,需要根据原来建筑的竣工图纸计算机房下部分的主体结构梁、板等承重。对于承载能力不足的主体结构,就需要进行相关构件的调整和转换。而在地面机房方面,则要保证机房的底座能够满足水平剪力和机房倾覆力的要求。

3.3 塔桅结构的设计和改造

在塔桅结构的设计和改造当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在原有建筑物上进行移动通信塔桅的建设、塔基础的设计、塔桅结构的工艺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有塔桅的高度、平台的数量、天线的规格、天线的数量、天线的方向以及馈线的走向等。其中塔桅结构的防雷要求是必须满足的,我国对避雷针的高度及保护区和散击区具有相关的规定,具体的情况如表1所示。

4 结 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3G通信网络得到迅猛发展的阶段中,如何将3G通信网络发展成为移动通信的持续动力是3G网络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3G网络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也就变得尤为重要。而3G网络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当中,就需要保证其前期土建配套工程方面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勇军.项目进度管理在通信建设工程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第4篇

整合知识内容,建立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参考多本相关教材,结合行业对通信工程人才的需求,在讲授过程中贯彻了自己的教学内容体系。整个内容体系包括三部分,一是基础知识和技术,二是移动通信网络发展,三是移动增值业务。第一部分主要包括移动通信概述、无线电波传播与移动信道特征、蜂窝组网原理与基本技术、抗干扰和抗衰落技术。第二部分包括GSM/GPRS到WCDMA的发展、IS-95到CDMA2000的发展、TD-SCDMA的发展、HSPA/LTE到IMT-Advanced的发展。第三部分包括移动增值业务平台和智能手机业务开发技术。整个内容体系可以保证学生对移动通信原理、技术、系统和应用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今后对相关知识的深入学习。

教学方法探索

1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对于一些基本原理的推导以及涉及到计算的部分,仍然注重采用课堂板书的方式。如频率复用原理中同频复用距离的推导以及陆地移动信道场强估算和损耗计算等,都需要仔细推导和耐心计算,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达不到这种效果。但另一方面,移动通信中还含有大量的原理方框图和网络结构图以及控制流程图等,内容多,信息量大,需要老师提前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内容上既要做到提纲挈领,又要保证含有足够的信息量,以满足学生课下自学的需要。在形式上要适宜地加入动画音效等,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2增强案例教学环节

移动通信中的许多技术特征可以反映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现象,可以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现象和问题,引入案例教学。如,在讲解多径效应时引入:为什么有时候稍微一动通信效果就会变化很多?在对比GSM讲解CDMA系统特点时引入:为什么最初CDMA手机以“绿色、环保”作为其宣传点?案例教学对于课堂气氛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非常明显,但对于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能够将理论和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融汇贯通,更需要教师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3提供外延学习的导引

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讲解,我们注重以网络发展脉络为线,以不同网络的技术特征为点,点线结合推动学生对整个移动通信网络发展的认识。如,对不同移动通信网络的认识模式基本都是:系统概述和网络结构—无线信道—关键技术—网络控制流程,我们对GSM按照这种模式进行重点示范讲解,而对于UMTS向IMT-Advanced演进过程中出现的多种网络形态,则以介绍网络演进的需求和网络的特征为主,简要介绍所采用的一些特有的关键技术,其他的网络相关内容则提供对应的具体参考资料或网站链接如3GPP规范,建议学生课下自学。

4讨论式教学和专题讲座

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和要求学生对某个专题进行研究[3]。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否则影响学生积极性,分组数也不宜过多,否则专题会太多太散,可根据上课总人数确定,如作者上课时以5-6人划为一个小组。专题的选定可以由教师提供一些,如TD-SCDMA在中国的发展、智能手机操作系统调查及对比分析等,更鼓励学生按组自由选择。同一组同学课下就选定的专题多方收集资料进行研究,并整理成一份专题报告。每组推举一位同学作为主讲,同组其他同学也要负责回答其他组同学提出的问题,从而调动每位同学的研究和讨论积极性。

考核方式

采用开卷考试方式,避免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有限内容的死记硬背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试卷题型包括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和计算题等,并有少量题目来自于课本外,考核学生对目前移动通信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和了解。最终成绩的评定包括试卷成绩、专题报告、实验、作业、考勤等。教学改革之前成绩两级分化现象较明显,90分以上和60分左右成绩人数较多,而改革后学生的成绩集中在70-89之间,基本呈正态分布,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5篇

【论文摘要】纵观全球迅猛发展的高科技,电信业必将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的火车头,通信技术正发生着百年未遇的巨大变化。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最后展望了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趋势。

【论文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1写作秘书网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kb/s(局域网可达2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Mb/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Mb/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1]胡可刚,王树勋,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2005,23(4)

第6篇

作者:汪青 张丽华 单位:安徽新华学院 合肥工业大学

针对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为适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移动通信课程教学应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将具体阐述。

结合教学内容调整课程设置作为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移动通信”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练习、实验,使学生掌握移动通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掌握通信系统一般问题的分析方法。此课程基本上是大四阶段所要学习的。所设专业课较多,课时较少,针对实际情况,结合课本把相应的课时分成几个专题来进行介绍讲解。如移动通信的概述、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等等。并插入案例讲解(包含乡村、城市),案例分析及网络优化综合专题。让学生了解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完成规划、新建调试以及优化全过程。

课程形式灵活多样要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知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课方法。因此,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课程形式,如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教师在对某个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时,应尽可能找出具体的案例,因为结合案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知识;积极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尽可能把所涉及的各种器件、设备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结合图片进行讲解,这样学生就能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还应采用现场教学、讨论课等来推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课下搜集移动通信的发展状况,整理后和老师、同学们一起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方法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互动,它可以激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了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实验室的设备充分利用起来,我院已建成先进的有线通信平台,在平台基础上开展《宽带》、《程控交换》、《光纤通信》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先进商用设备,将教学与就业距离拉近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设置一些相应的课程设计或者让学生以现有的设备做毕业设计,以此来锻炼学生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而开发出新的设计性或综合性实验项目。有利于学生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并在建立3G移动通信仿真实验系统的基础上,与“Com-Way3G移动通信仿真实验系统”相配套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的学习和掌握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技术。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通信模块的编程,搭建一些简单的移动模型,这些实践并不限定时间和场所,更具备灵活性。移动通信无线维护平台,配置1套华为DBS3900基站平台(含BBU单元、RRU单元)及配套安装设备,可让学生动手安装、调试移动通信无线侧设备。利用通信平台现有条件,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进入实验室进行综合性实验或仿真设计,取得成果的可申请创新学分。这种形式的上课方式,与书本的理论知识结合易为广大学生欢迎。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验相结合,再辅以重点课程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对课程内容实现融会贯通,在后续的专业综合实训中,运用理论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依据岗位职责进行模拟岗位实训,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达到“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

突出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要不断地跟踪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趋势和最新动态。以前的教材只能让学生对通信系统有一些模糊的认识,对此可从市场需求和移动通信产业链的角度出发(设备运营维护等),确保学生的思路清晰,就业方向明确。如今社会注重能力,具备较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是企业所渴望的。随着3G在中国的全面启动,中国将面临巨大的移动通信人才缺口。以3G发展为契机,行业将由封闭走向开放。为了在就业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还可以带学生到相应的通信行业单位去参观实习,让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准备不至于到时候不知所措。

根据新形势下通信技术的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分析,笔者平时就比较注意通信行业的职位需求,然后再平时教学过程中,穿插的介绍给学生。保证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与当前市场需求一致,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培养符合无线通信行业需求的专业网络工程师。

第7篇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 kb/ s (局域网可达2 Mb/ s) ,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 (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 2 Mb/ 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 Mb/ 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 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来源:大众商务 文:周英 编选:)

参考文献

[1]胡可刚,王树勋,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 ].吉林大学学报, 2005, 23 (4)

第8篇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通过用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通信的过程进行信息交流的模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信息技术也的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础措施。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使得当前通信技术不管从理论还是技术上都向着高水准模式出发,成为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最快的发展前提之一。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最早的移动通信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理论方式,是在90年代形成且逐步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模拟通信技术,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而且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一整套的通信体系。第二代移动通信是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2G通信技术,是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通信手段,其在通信的过程中是采用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是通过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传递来进行消息传递的过程,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担包含了2G技术中的种种优点,更是在其优点之上客服了当前的各种限制方式和手段,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多的好事2G技术吗,对于3G系统的应用还不是太成熟,技术应用不太成功,但是在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方向早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传递,使得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多种因素并存的过程,是由图像传输和语音传输相互结合的综合发展过程。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由于其中各个关键技术的不成熟和相应设备的不完整使得其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a.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b.频谱利用率高。c.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d.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e.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f.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g.安全保密性能优良。h.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i.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j.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t/s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IP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3.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3.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it/s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

3.3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个人通信、信息系统、广播、娱乐等业务无缝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4G应能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各种业务应用、各种系统平台间的互联更便捷、安全,面向不同用户要求,更富有个性化。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

3.4智能性能更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例如,4G手机将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来适时提醒手机的主人。

第9篇

【关 键 词】移动通信 3G通信 通信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2-0183-01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1、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 年提出了GSM Phase 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 Phase2+ 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 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 码率为384 kb/ s(局域网可达2 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 (第二代移动通信) 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 Mb/s 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 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一步目标是10 Mb/s 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 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 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 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 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 M b p 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 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 IMT 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 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10篇

关键词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可靠性;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TN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15-0184-02

在整个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之中,通信电源系统运行质量又直接关系着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对于其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本文为此具体地探讨了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现报告如下。

1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典型配置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主要是为各移动通信网络设备提供安全、稳定、可靠、不间断的供电保障。移动通信电源高低压系统主要包括高压配电系统设备、燃油贮存、供给系统、变压器、油机/市电切换设备、应急油机接入/切换设备、低压配电系统设备、固定备用发电机组等,其相关设备的典型配置如下。

1.1 高压配电系统典型配置

采用两路10 kV市电供电方式,两路市电取自不同的变电所,采用两路独立的引入路由;高压配电系统具备两段独立母线,配置母联开关;同一低压配电系统中两台变压器分别从两段母线取电。

1.2 备用发电机组典型配置

备用发电机组容量应满足局楼保证用电设备运行的最大负荷;多台备用发电机组应根据低压配电系统配置,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或并联运行方式。

1.3 低压配电系统典型配置

采用低压母线分段供电方式;低压供电系统应满足当任一主要输出开关故障中断,都不应影响其承担负载的正常运行;固定柴油发电机组输出与变压器输出采用自动转换开关切换;开关电源系统、UPS系统、机房专用空调系统的供电,应分别从两段低压母线各取一路,形成主备用供电输入模式。

1.4 变压器典型配置

省际枢纽楼变压器的配置应按不少于2台设置;地市级以上移动通信局变压器应采用2台或多余2台的变压器,在其中一台变压器故障或检修时,其余的变压器可满足保证负荷用电。

2 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要求

2.1 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促使了移动电源的产生,并迅速得到了发展。消费者对移动电源认知与需求的提高,是对市场上所有移动电源产品的考验,更是促进移动电源行业发展的助推剂。人们最为关心的就是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移动通信系统必须实时满足通信控制安全数据传输业务和安全监控数据业务需求,确保通信系统满足实时的可测性、可控性、可靠性、有效性、可维护性、安全性、保密性等需要。因鉴于移动通信电源系统控制所需的通信系统从提供的业务种类和现有公众移动通信网络业务应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公网首先可进行一些如远程视频监控等特色业务的探索,然后通过高带宽、高冗余来保障移动通信的安全性的业务需求。而3G系统中的安全防范技术是在2G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G系统提供了双向认证机制,而且在改进算法的同时把密钥长度增加到128bit,还把3GPP接入链路数据加密延伸至无线接入控制器(RNC),既提供了接入链路信令数据的完整性保护,还向用户提供了可随时查看自己所用的安全模式及安全级别的安全可视性操作。

2.2 可靠性

在通信网络中,电源设备是通信设备的心脏和枢纽,尤其对于核心交换和长途传输设备而言,电源设备的可靠性就显得更加重要。比如对于通信基站而言,电源产品除了要稳定可靠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随着通信技术和通信需求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正逐渐从“注重用户数量增长”向“业务种类与业务结构并举、用户数量与服务质量并重”的发展模式转变。至于系统间的无线干扰问题,低频段800 MHz的系统频段由于系统发的频段据GSM-R较近,而2000 MHz频段的3G系统由于距GSM-R较远,其干扰不大,在具体应用中可以忽略。

3 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措施―智能化

3.1 休眠功能

比如中移动公司的某某分公司大多数通信设备采用开关电源直流供电方式,造成整流模块长期处于低负载率工作,转换效率低下;并且出于对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考虑,开关电源系统容量采取整流模块冗余配置,且预留的蓄电池充电容量在正常工作时并不使用,极大地浪费了能源。为提高电源设备的转换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某某分公司应用了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节能技术。某某分公司计划部技术专家介绍,开关电源整流模块休眠技术是根据负载电流大小,通过智能休眠技术,与系统的实配模块数量和容量相比较,来自动调整工作整流模块的数量,把整流模块调整到最佳负载率下工作,从而降低系统的带载损耗和空载损耗,使部分模块处于休眠状态,实现节能目的。基于以上,某某分公司2012年投入资金200万元,对全省首批1664套基站开关电源进行节电改造,当年底完成全网5038套开关电源改造,该项共节电1612.8万度。

3.2 充放电管理功能

某某电信经过对各能耗的调研分析,得出机房和基站耗电占总耗电的85%左右,而基站耗电中以主设备耗电和空调耗电为主,机房耗电中以空调耗电和机房设备耗电为主。因此,通过空调改造、引入自然冷源降低空调能耗,成为某某电信重点采用的技术之一。在确保基站运行环境正常的前提下,某某电信根据对基站室内外温、湿度的监测和逻辑判别来控制基站智能通风设备,直接引入室外冷空气对基站进行自然冷却,并联动控制基站原有空调设备的启停,该系统为“智能通风控制系统”,有效降低了基站空调的运行时间或替代基站空调设备,达到了利用自然风对基站通风散热、降低基站电能消耗的目的。从201年起,某某电信通过总结基站智能通风/换热系统在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经验,以及环境因素对通风/换热系统的节电效率影响,连续通过一期、二期工程完成了全网可改造基站三分之二以上的智能通风系统改造。至2012年底,累计投资1100万元改造完成智能通风基站2121个,占全网可改造基站数量的67%,共节电1094.6万度。

3.3 谐波治理

通信电源系统谐波治理不仅能降低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能耗,有效节约电费,还能较大地提高供电系统的有效利用率、提高柴油发电机组的有效利用率、延长供电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很大程度的节约了通信电源系统的一次性投入,有效的节约了投资成本从而进一步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比如H 局配电系统的总容量为5800 kVA,在采取了各种谐波综合治理措施后,整个系统运行的电流降低了600 A,相当于整个配电系统有效容量提高了416KVA,即系统容量提升了7.17%,节约了一次投资430万元。另一方面通过谐波治理后,通信电源系统的谐波得到有效抑制,提升了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消除了供电系统中谐波对通信设备的影响,改善了因电流过大引起电缆及设备开关发热严重问题,因此,进行通信电源系统谐波综合治理意义重大。

总之,在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中,安全性与可靠性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典型配置,分析了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要求,提出了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措施―智能化。

参考文献

[1]潘润东.节能型直流电源产品的应用简析[J].通信电源技术,2008,25(5):65-66.

[2]章异辉,刘衡.论直流开关电源节能降耗的工程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08,25(5):51-53.

[3]宋福全.大力推进节能工作促进节约型企业建设[J].电信技术,2008(7):25-27.

[4]王蓓蓓,唐为民,王丽.移动通信机房电源系统节能潜力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07,24(5):75-78.

[5]陈璞,刘宾.一种快速高精度脉冲输出DC/DC变换器的设计[J].微电子学,2011(03).

[6]马瑞,陈晨.基于DSP控制的智能电表设计[J];机电信息,2011(21).

[7]郑锡楚,黄赞能,何洪强.舰艇模块化开关电源的研究及检修[J].中国修船,2011(04).

[8]李磊,杨君东.单级三电平交流斩波器的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1(07).

第11篇

关键词:4G;网络结构;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7-3941-02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将比第三代标准可提供更多功能,提供更高的传送速率。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就指出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以及各类网络信息的应用引致的信息消费有可能成为新一轮拉动经济的热点。目前的技术应更多关注4G 通信终端产品,它也将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根本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1 4G概述

1.1 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方向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增多,在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中,无线资源将会越来越显得紧缺。为了满足用户不断提高的要求,移动通信领域必须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用户的这些需求主要体现在技术的三个方面,即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未来的无线通信领域里,通信环境可能非常复杂,终端移动速度在变,传输数据速率在变,网络拓扑结构在变等。因此,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需要从上述三个方面考虑和设计。

1.2 4G的产生背景

尽管目前对3G技术的研究比较成熟,其各种标准和规范已达成协议,并已开始商用,但3G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缺乏全球统一标准;(2)3G所运用的语音交换架构仍继承了2G的电路交换,而不是全IP形式;(3)由于3G采用CDMA技术,很难达到较高的通信速率,不能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4)由于3G空中接口标准对核心网有所限制,因此3G很难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多速率业务;(5)由于3G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MT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 MT目前还不能够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因此也就无法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所有这些局限性推动了人们对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探索与研究。

1.3 4G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

尽管4G暂处在研究的初级阶段,而ITU、WWRF和3GPP已开始研究4G系统及其标准化工作。4G移动通信网络将基于多层蜂窝结构,通过多个无线接口,由多个业务提供者和众多网络运营商提供多媒体业务。因此,4G移动通信技术将具备如下特征: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高速移动中不同系统间的无缝连接、各种用户设备便捷地入网、独立的软件平台、通信速度更快、网络频谱更宽、智能性能更好、通信费用更低等。

2 4G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关键技术

4G移动通信网络将首次采用全IP无线网络协议和分布式控制方式,为无线接入网的可靠性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在该系统中,核心网和无线接入网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向以前各成系统。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核心网络作为一种统一的网络,支持有线及无线的接入,它就向具有移动管理功能的固定网络,其接入点可以是有线或无线,无线接入点可以是蜂窝系统的基站、WLAN等。不论何种接入方式,均具有统一的信令结构,格式可以是ATM信元,也可以是IP分组。

4G移动通信网络采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定位技术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要对MT进行定位和跟踪,实现MT在不同系统或平台间的无缝连接,保证高速率和高质量移动通信。

2) 切换技术

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并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3) 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的核心思想是:在尽可能靠近天线的地方使用宽带A/D(D/A)变换器,并尽可能多地用软件来定义无线功能,各种功能和信号处理都尽可能用软件实现。而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因此,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使得系统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网络和空中接口。

4) 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具有自动跟踪信号、抑制噪声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该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5) 光纤中的无线电传输技术

利用光纤传输无线电信号,与其他的传输媒介相比,损耗比较小。还可以用光纤传输包含多种业务的高频(60GHz)无线电信号。因此,利用光纤传输无线电信号已成为现阶段研究的一大热点。

6) 网络协议

4G移动网络包含许多类型的通信网络,采用以软件连接和控制为主的方法进行网络互连。因此,无线接口协议是4G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

7) 调制和信号传输技术

为了克服在高频段面临的严重选频衰落、保证频谱利用率、延长用户终端电池的寿命,4G移动通信系统采用了新的调制技术(如多载波OFDM调制技术以及单载波自适应均衡技术等)。

3 4G的展望

4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都能和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的通信,但是要顺利全面的实施4G通信,还将遇到许多难题:(1)理论上,4G的通信传输速度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但手机的速度在通信中会受到系统容量的限制。因此,4G手机很难达到理论的最高值。(2)4G的发展还面临极大的压力。有专家预测,现阶段3G技术蓬勃发展,即使10年后对于4G技术的接受还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尽管4G系统的发展道路非常坎坷,但是随着新技术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4G必然会成为未来移动通信领域的主导,让未来的通信前景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孙友伟,张晓燕,畅志贤等.现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第12篇

关键词:3G移动通信系统 安全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84-01

信息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移动通讯技术迅猛发展,并且与网络技术不断融合,信息交换的速度、准确、覆盖的业务领域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其业务不仅与数据有关,还涉及到多媒体、电子商务、互联网等等,受到用户的欢迎,满足用户多方面的需求。另一面由于移动通信系统传播信息的特点,越来越多人使用3G系统,它的安全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1、3G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安全概述

3G移动通信系统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是英文the third generation的缩写。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至今历经三次技术变革。3G的概念于1986年由国际电联正式提出,是将无线通信与互联网等新兴多媒体整合的新一代通信系统[1]。3G系统不仅满足了用户基本的通话需求,对于非语音业务如图像、视频交互,电子商务等,3G系统同样提供了优质业务的服务。

3G移动通信系统由于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原本封闭的网络逐渐开放,一方面可以节省投资,另一方面便于业务升级,提供良好的服务。但与此同时3G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面临一定挑战。

构建3G系统的安全原则概括来说可做如下表述:建立在2G系统基础之上的3G系统要充分吸收构建2G系统的经验教训,对2G系统中可行有效的安全方法要继续使用,针对他的问题应加以修补,要全面保护3G系统,并且提供全部服务,包括新兴业务服务。3G系统需要达到的安全目标:保护用户及相关信息;保护相关网络的信息安全;明确加密算法;明确安全标准,便于大范围用户的之间的应用;确保安全系统可被升级,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服务等[2]。

2、3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的安全威胁

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由于其传输信息的特点,其安全方面面临着威胁。为保证数据信息传输的数量和质量,传播的无线电讯号需要具有强大的穿透力,并且传播方向可以多角度传播,相比于有线网络,其信息更加容易被破坏。3G网络提供的新服务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登入互联网等网络资源,3G移动通信系统因此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2G主要保护了运营商的利益,对移动用户的利益未给予充分的保护。

3G移动通信系统中相比之前的两代技术系统,更易成为攻击目标。首先,相比之前,数据资源量巨大,而且涉及金钱利益的信息多,成为不法分子的垂涎目标。其次,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具有更高程度的开放性,为黑客的攻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另外,硬件的不妥善配置,软件的设置缺陷,都可以使3G系统产生漏洞,造成潜在安全威胁。电子商务由于其便捷性为广泛地接受,其商业利益更是为黑客等觊觎,为3G系统的网络带来不安全因素。

针对3G网络系统的攻击方法总结来说有以下几种:窃取数据;伪装网络单元;分析用户流量信息;破坏数据;通过干扰数据的传播,拒绝提供服务;未获得授权,进行非法访问;恶意消耗网络资源;对敏感数据进行非法操作[3]。以上攻击方法主要针对的是3G系统的核心网。对于手机等终端的威胁有:窃取终端,非法访问网络资源;非法获得更多访问权限;破坏终端数据的完整性;破坏USIM卡数据的完整性。

3、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对策

3.1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结构

3G系统安全体系结构中定义了三个不同层面上的五组安全特性,三个层面由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归属层/服务层和传输层;五组安全特性包括网络接入安全、网络域安全、用户域安全、应用域安全、安全特性的可视性及可配置能力。

网络接入安全是指3G网络系统中的对无线网络的保护。其功能包括用户认证、网络认证、用户身份识别、机密性算法、对移动设备的认证、保护数据完整性、有效性等。网络域安全是指运营商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其包括三个安全层次:密钥建立、密钥分配、通信安全。用户域安全主要指接入移动台的安全特性,具体包括两个层次:用户与USIM卡、USIM卡与终端。保证它们之间的正确认证以及信息传输链路的保护。应用域安全是指用户在操作相关应用程序时,与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安全性。USIM卡提供了添加新的应用程序的功能,所以要确保网络向USIM卡传输信息的安全。安全特性的可视性及可配置能力是指允许用户了解所应用的服务的安全性,以及自行设置的安全系数的功能。

3.2 3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安全的技术

接入网安全的实现由智能卡USIM卡保证,它在物理和逻辑上均属独立个体。未来各种不同媒体间的安全、无缝接入将是研究开发的重点。3G核心网正逐步向IP网过渡,新的安全问题也将涌现,互联网上较成熟安全技术同时也可应用于3G移动通信网络的安全防范。

传输层的安全因为互联网的接入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其防范技术主要采用公钥加密算法,同时具有类似基于智能卡的设备。

应用层安全主要是指运营商为用户提供语音与非语音服务时的安全保护机制。

代码安全,在3G系统中可针对不同情况利用标准化工具包定制相应的代码,虽有安全机制的考虑,但是不法分子可以伪装代码对移动终端进行破坏,可通过建立信任域节点来保证代码应用的安全。

3.3 3G移动通信系统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首先,个人用户应加强安全意识,对于不明信息的接收要慎重;确保无线传输的对象是确定的安全对象;浏览、下载网络资源注意其安全性;安装杀毒软件等。其次,企业用户大力宣传3G系统相关的安全知识,建立完善的管理及监管制度。最后,电信运营商要从用户、信息传输过程及终端等各个方面保证自身及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性。手机等移动终端已渗入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的安全性影响更加深远,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常永宏.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与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