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经济文化教育

经济文化教育

时间:2023-10-12 09:41: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经济文化教育,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经济文化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壮汉 双语教学 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双语教育,是指借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进而过渡到汉语的使用和学习,达到掌握使用多数民族语言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设的一种双语教育形式。壮汉双语教育体制是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体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广西壮族聚集区推行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所谓壮汉双语同步教学法,就是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同时使用壮、汉两种语言文字,按照一定的结合方式进行双语教学。壮汉双语‘同步’教学的基本步骤:学生在学前班阶段集中学习壮文,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壮文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拼音方法,并能具备对壮文音节的直呼能力。在这个前提下,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壮汉双语‘同步’教学。”壮汉双语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同时使用壮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依据壮族儿童的思维方式使用壮语进行教学,在儿童能熟练使用壮文的情况下逐步过渡转入到使用汉语教学,使儿童更好地接受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文化。建国后,随着新壮文的创制,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从50年代开始发展,在中小学初步完成双语教学的模式,但是到了期间,这种教学模式被中断,直至1980年,广西区党委恢复推行使用壮文,壮汉双语教学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几十年来,广西的壮汉双语教学模式虽然历时短暂,但是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壮汉双语教学是贯彻落实党民族平等政策的具体表现

中央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在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和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即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发展的缓慢都能享有使用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平等也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标志,贯彻落实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规定,不仅有力地保障了少数民族语文的使用和发展,还更有力地推动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马克思根据语言发展的规律,从语言在社会和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民族关系方面的影响出发,主张和坚持各民族语言一律平等,反对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和限制。由于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这一内容和标志又将关系到每个民族的政治权利和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因此,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能否尊重一个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合法权利的问题。”双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依赖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天然条件上,过渡到主体民族语言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主体民族的族际语,融入语言多数民族。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让壮族儿童更快地学习掌握主体民族汉族的文化,融入社会的发展中。

我国各民族操持不同的民族语言,从政策上保障语言发展的平等自由,对较弱的语言是一种保护,保护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在保护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展,壮汉双语教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因地制宜而采取的一种特殊教育举措。1900年广西区政府确定壮文进小学的办学方针,即“以壮为主、壮汉结合、以壮促汉、壮汉兼通”(简称“十六字”方针)。这个方针的制定和确立给壮汉双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壮为主”是基础,“壮汉结合、以壮促汉”是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壮汉兼通”。这种相互促进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壮族地区的科技文化,巩固和发展了民族团结友好关系,最终达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繁荣进步。

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是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少数民族的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解决好双语教育问题。以南宁市为例,长期以来,在南宁市内或者城乡地区使用单一的汉语教育模式有很大的成效,但是在农村地区却收效甚微。南宁市的壮汉双语设置学校总共有28所,教学点基本上都是分布在乡镇的农村地区。这主要是顺应壮族儿童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特设的一种教育模式。广西壮族的农村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相对落后,在农村成长的壮族儿童在入学接受教育之前接触到的都是壮语,基本上很少使用汉语,交流、对话方式都是用壮话进行,如果让壮族儿童一入学就使用汉语授课,他们无异于听天书。“广大农村的壮族群众,特别是偏远山区还有大批人不通汉语,尽管使用汉文教学,但壮族的学生历来都习惯于用母语进行思维,在接收信息和处理信息上往往要经过‘转译’等加工程序,语言的障碍,导致了壮族地区初等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如识字教学、阅读教学、造句、作文和数学教学等都存在着壮汉互译的过程,增加了教学的难度,所以不通汉语的壮族地区教学质量同汉族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壮汉壮语教学的实施是建立在民族教育的特殊性上,这种教育模式更好地发挥民族语文在汉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壮汉双语教学是一种过渡型的双语教育,其目的是将儿童从讲壮语转入到汉语的学习使用环境中,其潜在的目的是在社会上和文化上融入汉族的生活,也有效地解决国家基础基础教育的普及与提高的矛盾。

实践证明,双语教学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开发,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壮族地区实行壮汉双语教学的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汉语单语教学的学生。上林县下设三个壮汉双语教学点,分别为:上林县大丰镇黄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石门小学、上林县塘红乡龙祥小学,通览该县2008年秋季小学期末各校文化素质检测成绩,发现皇周小学语文、数学的及格率分别为87.27%、89.14%,它已经超过了小学重点校70%及格率的要求,跟小学重点学校相比,及格率不相上下。按照县教育局的相关要求,小学重点校及格率要达到70%,乡镇所在地学校要达到60%,农村小学达到30%。而地属农村小学范围的皇周小学的及格率远远超过了30%的要求。这不能不归功于该小学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模式对学生思维、语言的大力开发。上林县其他进行双语教学试点学校的成绩相对进行单语教学的学校的成绩要相对优秀,如唐红乡石门小学多年来学生的初考成绩一直保持在前三名。这说明了壮语在学生掌握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有积极的作用,这两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提高壮民族在农村地区的教学质量。壮汉双语教学的模式为壮族教育发展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三、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文化参与的语言教学就像是在展示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壮汉双语教学使用与壮语相伴的继承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多元文化,这是壮族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语言和文化是相互渗透互为一个整体,一个民族宗教、道德、文学、艺术等相关文化都需要语言来记载,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也需要语言来口耳相传,世代传递。民族语是维系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感情的载体和纽带,人们在学习和使用壮语的过程也是在学习和继续自己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被有意识地包括在语言教学和学校物质和精神的整个环境中。这种做法尤其有助于鼓励学生加入到自己的继承文化中来。因为少数民族语言的语言能力,并不能为在青少年时期和成年人时期对这种语言的继续使用保驾护航。因此,如果想使少数民族语言成为一种有用的和被使用的语言,对其文化的适应,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学校中,培育一种少数民族语言,而不去开发其文化,或许是在为一个将死的器官配置一只生命助动器。而在创收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促进其文化的发展,则可能是为这种语言和文化注入一支维持生命的强心针”保存一种语言也是在保存一种文化,壮汉双语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在保护壮族文化,而壮文进学校不仅仅是立足于保护的角度而已,更注重于再保护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文化。

广西区2001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壮文进校实验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在壮汉双语教学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语言文字、热爱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热爱本民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文和各民族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壮汉双语文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品质、文化品味”。在步入信息化的今天,少数民族语言濒于灭绝的危险,这不止是在我国,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有这样的危机意识,因此对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迫在眉睫。双语教学也成为一种保存语言的有效途径。壮汉双语教育成了保护和发展壮语的最佳方式,通过教学的方式不断扩大使用壮语人口的数量,间接上推动了壮族文化的发展。壮族聚集区有大量的民间宗教、艺术、文化,都是使用壮文字作为记录的方式,如壮族歌谣的古籍和资料的整理也需要壮文,这无疑是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保护和传承。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具有民族特色的壮族文化都需要壮文来记载,需要通过壮语这个语言载体来推动壮族文化的发展。

四、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何谓多元文化?科林•贝克指出“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以下内容。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可以使人产生对社会的双重或多重的看法。会讲一种以上语言具有一种以上文化背景的人,有着更大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他们更有可能去搭建沟通的桥梁,而不是设置壁垒和划定界线。多元文化主义不会带来同化主义环境中的减少性状态,相反,它赋予了人更多的东西,使过程具有增加的性质。从理想上讲,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人会对他人和他人的文化表现出更多的尊敬,不像单一文化背景的人那样古板地表现出更多的偏狭和文化上的内省。”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各个不同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互汇聚交融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双语教育有利于保持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多样性。双语教育培养出大量的双语人,这些双语人加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各个民族间出现大量的双语人才会产生双文化或多元文化现象。因此壮汉双语教学模式顺应了多元文化发展的潮流。

“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本身亦是‘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传承是文化内涵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传承内容,甚至包括文化传承方法上的区分,因此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发展‘多元文化’。另外,‘多元文化’本身意味着各民族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思想,发展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就是在语言、文化、经济、政治上寻求民族平等。”壮汉双语教育模式丰富了多元文化的内涵,通过两种语言文化的学习,促进壮族与汉族之间的合作和了解,同时也给予汉族人民了解壮族的机会,相互吸收各自的优秀文化文明,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的发展。壮汉壮语教学这种模式不仅仅是让人们学会壮汉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态度。语言上的不通往往很容易造成民族间的隔阂和误解。就如语言也常常成为种族主义的标志和象征,但是种族主义的根源往往存在于惧怕和误解中,因此只有促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才能构建社会的和谐,才能真正达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第2篇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1.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客观原因。大学生的心理可塑性强,求知欲望强,并且乐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西方文化逐渐进入中国的同时,国内的大学生成为首先一批受到影响的人群。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厌恶陈旧呆板的事物。在大学的任何一台晚会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很多的摇滚音乐、流行舞蹈,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节目越来越少。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而厌恶陈旧事物,这是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确实的重要原因。

2.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与此同时,世界也处于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局面。在此背景下,中国人开始打开国门,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交流中,接触并了解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各种西方文化思潮。大学生作为年轻人,思维活跃,对外来事物反应敏感,且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另外,近年来中国高校与外国高校的交流逐渐增多,更多的中国大学生有机会到国外的高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于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3.高校缺乏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当今社会,信息化高速发达,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化。首先,我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理念,往往注重对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传统文化教育教育,使孩子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了解的土壤,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导致了孩子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偏见。其次,学校对于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课本,而课本上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有限,内容远远不够。同时,应试教育致使中小学教育围绕着高考和各级统考、会考指挥棒转,重视“语、数、外”而忽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普遍地带有急功近利倾向,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的传播受限。第三,社会给予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机会却少之又少,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媒体关注的是社会热点,注重的是吸引众人眼球,忽视了被掩埋在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由以上可见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知识途径的欠缺。

二、重塑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对策

1.加大高校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首先要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程结合,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道德教育大学生成长成才。在“两课”中恰当的引用传统文化教育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大学生的关注,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也能使传统文化教育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引进具有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背景的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并对现有的非专业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系统培养。鼓励和支持传统文化教育授课教师参加学术研究和交流,承担重大课题和项目。最后,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达到“以著供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教育读本,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料。

2.拓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途径。在大学校园,课堂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主要渠道,学校应当将一些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纳入学生的选修课体系,如《唐诗宋词赏析》、《古典名著选读》、《音乐鉴赏》、《绘画艺术欣赏》、《旅游地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等等。这样不仅可以使同学们能够了解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教育,而且也能把同学们的专业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具有更为浓厚的人文气息。课堂外即学生的业余时间里,同学们可以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活动,如书法协会,纸艺社团等。同时在校园外,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如参观大会址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等。这些活动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的信念。总之,作为高校应多举办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校园网络等渠道,多渠道开拓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播空间。

作者:卿海琼 单位:四川大学

第3篇

摘要: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积业道德问题是教育理论与实践需要解决的现实向题。职业道德蕴涵了信仰、价值、态度和人性等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是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面向职业道德的传统文化教育必须以培育主体性为核心,在理念和实践层面上开展创新。

关键词:高职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 职业道德 主体性

职业道德,作为高素质劳动者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蕴涌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内涵,为高职教育如何从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中转变出来,提供了新的视野。

一、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一)传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冲突

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社会文明水准的不断提高,使得职业岗位和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加深。社会和企业单位倡导的文化观念、道德思想、法律和制度要求等内容所构成的思想和制度文化体系,与具体的职业岗位结合,形成了具体的职业要求,成为职业岗位所要反映的社会文化内容。

在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现代经济的开展,现代生产技术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自己的文化传统却缺乏深刻反思,以至干传统文化教育缺乏足够的创新,对人文科学的应用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由于传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直到现在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着抽象理论多、学科知识多,贴近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课程少的现象,缺乏职业教育的特点。

(二)职业化内涵的启示

在发达国家,企业及员工的职业化意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基本意识,职业化已成为劳动者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基本途径。以国际通行的概念分析,职业化的内涵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人事相宜”为追求优化人们的职业资质。二是以“创造绩效”为主导开发人们的职业意识、三是以“适应市场”为基点修养人们的职业道德。对于职业资质来说,包括职业岗位需要的和任职者供给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二者的相宜是职业化的基本准则,以面向职业道德为基本态度,体现了对技术与人文素质的整体要求。

(三)职业道德是高职传统文化教育的本源和载体

职业道德状态与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事业成就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个体社会生存能力的基本标志。现实情况也是如此,人们往往把职业目标的选择与社会生存状态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如,高职生在知识型、管理型“白领”和体力型“蓝领”之间选择技术技能型的“灰领”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高职生综合理想追求和现实可能后对生存状态的一种定位。

二、高职传统文化教育面向职业道德的主要涵义

(一)以适应职业道德为目标.提高高职学生的主体性水平

职业道德蕴涵了社会经济、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价值,对这些价值的体验形成了高职学生意义学习的基本动力,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罗杰斯认为“当学生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发生了”。“涉及学习者整个人(包括情感和理智)的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因此,高职传统文化教育如果离开了职业意义,或者只涉及理智的方式选择教学内容、组织开展教学,是难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发展的。另外,学生对职业意义的理解伴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而加深。实施高职传统文化教育要以职业意义为基础,要把职业的审美性、伦理性,艺术性和社会经济意义等情感与价值的理解和内化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要根据理解力的发展规律,在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意义学习。

(二)从职业道德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人文知识的应用教育

从职业道德对技术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要求出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教学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作为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及其教学,都要承担传统文化教育的任务。因为,即使是一门纯技术的课程,它也是人化的结果,更何况它的教学过程是在人与人、人与组织及制度的关系中展开的,所以,任何一门课程和它的教学都普遍地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涵义。当然,就一门课程及其教学而言,有其自身的核心任务,或侧重于技术或侧重于人文或人文与技术的结合。第二,当前大众对物质精神产品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高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只承担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任务,还要承担人文知识应用教育的重任。第三,要充分发挥学生对职业价值体验的积极作用,把“包括与创造性或系统改进有关,维持整个组织工作效率的人文要素”,纳入教学目标和过程之中,使得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三)创建民主的教学制度文化.以提高学生

对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适应性开放、民主、公平是现代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普追趋势。建立以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制度文化熏陶学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企业制度文化的有效途径。这种熏陶可以从学生在教学中的权利运用和责任落实中展开。从权利运用的角度看,要使学生具有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参与、建议权,教师的选择权,教育教学过程的监督权,教育教学的评价权,从学生的责任来看,要使学生落实好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责任、执行教学制度的责任。以适应和超越于当下社会企业制度文化发展状态的学校教学制度及其良好的运行,将为学生学会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企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提供范式、积累经验。因此,要把面向职业道德的高职院校教学制度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资源,进行教育意义上的创造性建构。

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外语教学;大学英语

一、跨文化教育的产生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媒介体。自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跨国公司的迅速壮大以及国际交流活动的广泛开展,意味着跨文化交流不断深入。然而,文化间的差异往往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跨文化教育由此产生,成为教育界努力倡导的新方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正式提出跨文化教育这一理念,2006年对跨文化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标准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给出了建议。高等学校作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实施者,更要把该理念贯穿于教育体制和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学有望成为跨文化教育最重要的阵地之一。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是一个长期的以语言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文化教学相对于语言技能教学还处于从属地位,其内容多以目的语文化为主。此外,文化知识的教学主要集中在表层文化,如文学作品、风俗习惯、历史等,较少涉猎交际原则、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等深层文化,实际上这不是真正意义的跨文化教育,阻碍了对学生真正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欧、美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现状

1988年,欧盟出版了两本关于文化教学的论文集,其中对文化教学的模式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等做出了介绍。1989年至1996年,欧洲公民的语言学习计划通过对如何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将各种语言文化教学方法进行了实践,从而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英国的Byram和法国的Zarate关于文化教学的经典著作确立了他们在外语教学界的学术地位。在欧盟跨文化研究的带领下,欧洲各国开始主办关于文化教学的研讨会、讲习班和实验课等,促进了文化教学思想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各类跨文化教育实践表明多元语言教育在欧洲成效显著。美国语言教学研究机构CARLA分别在1994年1996年召开了两次关于文化语言课程改革的研讨会,同时承担了跨文化教育的多项研究项目,CARLA的研究成果推动了美国的外语教学改革。1996年《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全国标准》(ACTFL),重新制定了外语教学目标,可概括为5个C,语言、文化、联系、比较、群体。其中,比较和群体是基于21世纪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新目标。通过比较目的语文化和本土文化,了解文化差异,以融入国内外多元文化群体为目标,体现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重要作用。美国新外语教学大纲作为国家文件认可和巩固了文化教学的作用和地位,使文化教学得以普及和深化。

三、我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相对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文化教学研究和实践相对落后。20世纪80年代,许国璋(1982)、胡文仲(1982)、何自然(1988)等第一批学者引进推广文化教学,但由于当时中国保守、封闭的环境以及过分谨慎的态度使得文化教学的状况不尽如人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外语教学界引进了国外跨文化交际学说并尝试了各种新的外语教学法理论。有关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加,鲁子问2002、王鉴2017年第18期2003,2004、曾煜2005等阐述了在中国开展跨文化教育的意义。胡文仲、高一虹(1997)、陈申(1999)从语言教学角度出发谈文化教学。鲁子问(2005)、张红玲(2007)从文化的视角,阐述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功能,这些成果拓展了外语教学研究途径,提高了人们对于跨文化教育的认识。尽管如此,中国基于跨文化教育的外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在广度和深度上各有不足。2007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教学性质和目标部分强调了文化素养的重要性,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但是这份大纲只是围绕语言教学制定的,并没有针对跨文化教育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中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并未真正实践于教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欧美的研究成果与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数据支撑,这启示我们要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本土化研究。然而中国的跨文化教育研究面临三个问题:(1)外语教学政策未给予足够重视,没有纲领性文件指导,教学目标和内容不够完整.(2)学术研究方面概念、构想居多,缺乏理论性,没有详细的可行性计划.(3)最后有数据支撑的实证性研究罕见,缺乏实践验证。因此,笔者认为,国内的跨文化教育在借鉴国外先进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中国化”研究,制定符合我过国情的教学大纲,丰富教材,完善学生教学内容,积极探讨外语教学方法,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跨文化培训,促进我国跨文化教学在高等教育中顺利展开。

作者:王诗宇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试论跨文化教育的实践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4):2-8.

[2]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西方民族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03(6):5-12.

第5篇

1大学英语加强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1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

由于社会文化不同使得世界各国人民的语言表现形式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由于文化认知不足而产生的文化冲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根据科学统计,文化错误现象出现的频率要远远超过语言错误现象,并且语言技巧出现失误至多会造成词不达意,不能清楚地表达内心的想法,而文化错误往往会使跨文化交流双方产生严重的误解。只有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流才能有效的避免这种因文化不同而产生的交流障碍。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学生对英语文化具备一定的认知。同时,加强文化领域的教学可以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表达技巧的提升。此外,将英语教学与文化教育相结合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1.2加强跨文化教育是新时代中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也在不断加深。在这种背景下,国际贸易顺利进行、国际事务的处理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中国的国际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语言能力,还要充分了解国外的文化以及交往礼仪,才能更好的进行跨文化交流。为了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可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教育,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渗透的力度,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高,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根基。

1.3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人是一种社会型动物,每个人又拥有特定的社会角色,人与社会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就必须使自身适应社会,不断加强自身对社会环境、社会活动以及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知,提升社会阅历,从而塑造适应自身的情感、经验、知识、能力,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青年的社会交往对象以及社交方式都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通过跨文化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有效的促进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

1.4加强跨文化教育是实现民族自立自强的需要

目前,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仍旧处于弱势地位,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就必须不断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经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交往也越来越频繁,面对异域文化,中国对于了解国外文化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跨文化教育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英语文化的距离,另一面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发展观。有鉴于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5加强跨文化教育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育可以加强我国对于发达国家先进教育理念的认知与了解,结合我国实际国情进行创新探索,从而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因此可以说,跨文化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进步关键性措施。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环境也在随之变化,多元化的发展使得人才培养必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跨文化教育的研究可谓意义重大。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也会增加,国家对于国际型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其次,跨文化教育可以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促进本国经济与国际社会的交流。英语是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此,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教育。

2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现状

2.1教师缺少跨文化教育意识

目前,大多数高校英语教师都没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的相关语言培训及生活经历,对于英语语言的教学只停留于语音、语貌、语法、句法、篇章等方面的教学,教学内容多以考试所涉猎的内容为主,可以说应试教育的理念大于通识教育。由于缺少对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的切身感知,导致其对教学中所出现的跨文化问题不是十分敏感,往往不会提及或一句带过,不会深入挖掘英语语言中存在的文化内涵,不能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很好的结合起来,不能联系事实热点、社会信息将跨文化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不能透彻地分析两种文化存在差异的根源及应对策略。这种“重语言输入轻文化输入”的教学现象,导致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不强,教学效果不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等问题。

2.2教材中跨文化教育教学内容所占比重低

大多数高校英语教材的编写侧重于词汇、语法、句法、篇章、写作等方面的训练,内容紧密围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范围,应试教育的目的性强,没有真正达到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实用性的要求。教材中涉及跨文化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虽课文内容涉及相关的文化知识,但在课文之外未做扩展,没有进一步介绍跨文化的知识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忽略了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3大学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

国内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学的主体力量以国内教师为主,且少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教学中能匹配英语外教的高校所占比例也不是高;学生第二课堂的英语活动也缺少跨文化教育的锻炼。因此,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导致了学生接触跨文化教育的资源有所局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解决,当学生真正面对跨文化问题时,会产生理解困难,无法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无法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3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

3.1平衡语言知识教学与文化教育

在进行语言课的教学时,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传授,与民族文化生活相关的知识也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了解认知语言文化的规则以及模式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当前阶段,我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于跨文化教育缺乏详细的规定,导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育缺乏一定的指导,在英语教材中关于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因此,想要顺利的实施跨文化教育,就必须使英语文化教育与纯粹的语言知识的教学达到一定的平衡。首先,国家要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添加跨文化项目,为跨文化教学做出指导。在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技能的同时,也要强化培养跨文化教育。可以借鉴西方国家有关跨文化教育的经验和成果,明确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英语跨文化教育内容,确保跨文化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持久性。以此为基础,可以在教材编写时添加一定数量的文化知识,切实落实跨文化教育,改善教材偏重语言知识的状况。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认识到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效用。高校教师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递者,同时也是英语文化的传播者,高校英语教师应不断学习有关跨文化教育方面的理论和内涵,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树立中西方文化观念,客观公正地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积极引导学生,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最后,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要同时注重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集合起来,促进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共同提升。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精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能充分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案例进行解析,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可借助国外媒体,如报纸、新闻、电影等语言材料,将英语知识的教学同时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相结合,通过对比分析及延伸,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西方国家的文化及习俗,真正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3.2将跨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流实践结合起来

想要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切实提升,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中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跨文化交际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并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对此,教师集合教材中的课文阅读材料,有针对性的设计案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讨论分析。第一阶段:组织学生通过阅读熟悉案例,获取语言文化知识,提升阅读能力。第二阶段:引导学生针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探索。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开展分组讨论活动,对学生的辨识能力以及判断能力进行锻炼,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第四阶段,教师针对实践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精准。教师也可以进行情境模拟训练,挑选一个主题,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将跨文化交际的实际语境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等形式拓展课外英语教学活动,以调动学生的学期兴趣为根本动力,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比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东西方文化差异的电影,找出存在的差异,分析其根源及原因,找出将差异或矛盾缩小的办法。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寻找文化差异,有意识地感知,真正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3.3构建跨文化教育多维平台

由于跨文化教育不仅包含英语学科的专业知识,还涉及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所以,可以通过构建跨文化教育平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高校可以对英语学科的课程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设置一些与跨文化交际有关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文化知识学习的课外平台,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延伸,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高校的英语课堂还应积极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不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切实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其次,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跨文化教育,将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融入到整个大学教育中,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堂及课外的跨文化教育确实有限,且英语语言的学习无法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求学过程。学生一旦结束了大学英语的学习,就会降低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别说积极主动培养跨文化知识了,因此在专业课中进行有关跨文化知识的渗透和讲解十分必要。例如,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师就可以在讲授专业课时适当的渗透跨文化交际知识。再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个专门为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提供服务的网站,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实现跨文化交际,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兴趣,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高校教师也可借助学校的网络课程平台,将其所整理出的具有代表性的跨文化案例分析、优秀课件等资源到网上,使学生在课下也方便下载,共享学习资料。最后,高校可以通过与跨文化相关机构的合作,为大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实践机会,使大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不断锻炼自身的能力。跨文化知识的获取并不能仅仅凭借书本上的介绍和教师的讲解而真正获得,其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了跨文化意识的养成必须要到实践中去。因此,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成为跨文化交际中积极的参与者与主体者。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实践的工程,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真正实现高效、切实可行的跨文化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更应主动担负起改变现状的重任,教师只有为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才能有效的落实跨文化教育,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作者:国佳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参考文献

[1]尹立颖.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工作探析[J].高教学刊,2015(11):34-35.

[2]刘珊珊.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渗透[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247.

[3]董兵.当前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中国培训,2016(8):159.

第6篇

【摘要】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出台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来拉动内需的政策,这些政策能否有效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大小。本文使用线性AIDS模型测算了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结果显示,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和交通通讯的收入弹性均大于1,且前两项的收入弹性大于后者。本文建议要刺激农村消费应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优先增加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资才对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关键词】需求收入弹性拉动内需AIDS模型

一、引言

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在2008年11月出台了十项经济措施,以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十条经济措施中有三条都涉及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包括“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各种惠农补贴标准,增加农民收入”。随后在2008年12月,国家又扩大了“家电下乡”补贴政策的试点范围,来促进农户对家电的消费。由此可见,在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国家将拉动内需的重点放在了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上。这些政策能否有效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不仅取决于农户收入的增长,还取决于农户的需求收入弹性,即农户收入的增长所能引起的消费支出增长的状况。农户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可能会存在差异,有效的政策干预应尽量针对那些农户需求收入弹性大的商品和服务,这样有助于确定政策的优先顺序,确保政府公共支出的效率。因此,对农户需求收入弹性的测算就显得很有意义。本文拟利用线性AIDS模型,根据农村固定观察点2006年的农户调查数据来测算农户对各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收入弹性,进而针对政府农户收入支持政策的优顺先序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模型及数据处理

AIDS模型由Deaton和Muellbauer提出,它不仅满足选择偏好公理,考虑了消费品之间的替代关系,并且能够由个人偏好加总为社会偏好等,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消费行为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中。

这里的P由下式给出:

由于我国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因此本文分别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各选取3个样本省,各地区样本省的选择兼顾了南北地域平均分布,在样本省内按照各县经济水平高低选择不同经济水平的样本县的样本农户,最终使用的样本总数为3133户。

由于缺少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数据,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的价格分别以各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替代。根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户消费支出项目的内容,本文将农户生活消费支出项目归并为食品、衣着、居住(含住房和燃料)、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农村文化教育、交通通讯、其他共8项。各项支出的价格分别以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医疗保健类、娱乐教育文化类、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以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代替,并都转换为以2003年为基期的价格指数。

农户对某项商品或服务的支出比重除受到自身价格和其他商品或服务价格的影响外,还受到农户家庭特征等需求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加入了需求控制变量。另外对于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等农村公共服务类消费项目来说,农户的支出也会受到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的限制,因此本文在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分别加入了这些服务的供给水平控制变量。

受可获得数据所限,本文选取的需求控制变量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家庭人口数”;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应加入“家庭3岁以下儿童数”和“家庭60岁以上老人数”两个需求控制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支出方程中加入“家庭处于义务教育阶段(6岁以上15岁以下)的子女数”控制变量。在农村医疗服务支出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预防保健费投入”、“村支持农村合作医疗投入”、“村全年举办健康教育的次数”、“县级财政支出”。有研究表明,一些私人性质的诊所没有被统计在村级医疗机构总数中,为避免结果出现较大偏差,本文没有加入“村医务室和诊所数”变量。在农村文化教育方程中加入的供给控制变量包括“村办小学的投资”、“县级财政支出”。另外,全部方程中都加入“村庄距离公路干线距离”以及地区虚变量,而以上控制变量中涉及到支出金额的控制变量均取对数。

三、农户需求收入弹性估计结果

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各消费支出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有较大差异(见表1)。一是食品和衣着这类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小于1,说明农户对这类消费品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小。二是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需求收入弹性均大于1,说明农户对这四种消费项目的支出受收入变化的影响较大。其中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两项农村公共服务消费项目的需求收入弹性分别居于第一位和第三位。三是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稍大于1,高于食品和衣着的收入弹性,但是明显低于居住、耐用品及用品、农村医疗服务和农村文化教育的收入弹性。

四、结论及建议

第7篇

1 当代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体育文化教育是培养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的主要途径。关于体育文化教育,我国学者华莹做了如下定义:“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者针对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的缺失,遵循煤矿企业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特点,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体育文化教育内容对煤矿企业实施的体育文化的人文教育。”虽然我国煤矿逐渐脱离了重智轻德,但作为德育教育重要内容的体育文化教育却受到了忽视。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缺失的报道常常见诸新闻。说明一些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淡薄,体育文化品质薄弱。造成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缺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不当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当前,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1.1 体育文化教育目标设立不明确

我国煤矿企业对企业体育文化的定位中,目前煤矿企业都没有正式提出“企业体育文化”,对其定位不明确,没有将其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长期开展,也没有设置专门企业体育文化管理机构及专职人员。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影响着体育文化教育具体培养具备什么样身体素质与道德素质的人,决定着体育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大部分煤矿企业进行体育文化教育只是为了应付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而不是真正为了员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我们认为真正的体育文化教育应当是“培养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和责任感,懂得维护自身和集体荣誉的人”。但很多煤矿企业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文化教育住住偏离了这一目标。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出于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煤矿企业的教育目标逐渐倾向于功利化,忽视了人性和人心理潜力的开发。个别煤矿企业由于体育文化教育目标的不明确,导致其在开展体育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只注重对员工进行体育文化理论和体育文化经验的灌输,忽视了煤矿企业在实际情景中的体育文化体验,最终难以提高体育文化意识水平。因此,开展体育文化教育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体育文化教育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 体育文化体系的评价方式不完善

构建良好的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评价方式,是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有力保证。目前我国体育文化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对员工体育文化意识变化情况了解不足。许多煤矿企业评价体育文化教育的方式通常是以德育教学任务为载体进行评价,例如“以员工德育发展”为标准进行评价,也有以“员工思想道德高低”为评价标准。评价的标准多种多样,没有形成共识,以至于评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不同的标准评价一名员工结果往往相差大。另外,体育文化教育缺少可操作性,没有统一、规范的评价方式,也没有将体育文化因素量化为可以具体考核的指标,因此很难衡量体育文化教育的效果。大部分员工懂得“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以及“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道理,他们对生活中忘恩负义现象也会感到愤恨,但是如果他们接触到有些忘恩负义现象并没有受到应有惩罚的时候,他们对自己坚持的信念就会动摇,甚至不再坚持体育文化之心。所以,没有完善的体育文化评价方式,很难让员工自觉地坚持体育文化之心。

1.3 人文精神教育缺失导致体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

人文精神教育缺失是我国体育文化教育不足的原因之一。“许多煤矿企业的教育体制都遵循以精英主义为取向的,这种教育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通过考试选拔英才,而忽视了全体受教育者应受的人文关怀和生活关怀”。在教育过程中,只关心员工文化成绩,而没有把培养员工的综合素质放到核心的位置上,把教育工作程序化,从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许多员工对课本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人类未来等问题缺乏应有的了解和思考;或者只是对这些学科内容进行死记硬背,脱离社会实际的学习。在人文精神教育中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大于人文主义价值取向,使体育文化教育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样,教育的标准化使有些领导在教学活动中忽略了人文精神的传承,教学的内容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多以理性知识为主,远离了员工的生活,远离了企业环境。有些领导在构建企业体系的过程中,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教育中缺乏人文的手段,没有看到“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在于‘塑造人’”在于培养人的人格和精神,忽视了体育文化要重在实践、重在体验、重在参与。这些都表明教育过程中人文精神教育缺失致使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效果不佳。

1.4 缺乏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良好途径

企业文化活动是煤矿企业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煤矿企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内容多样,为员工的课余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各煤矿企业的企业文化活动中,有涉及专业知识、有涉及文艺、体育,还有涉及形势政策和理想信念教育的、也有的是竞赛、党团知识的讲座、座谈会等等,但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的活动却较少,除了个别活动涉及对贫困员工的体育文化教育,以及体育文化节的体育文化寄语等活动。但这些体育文化教育不管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不足,而且常常停留在比较表层的程度,这种教育方式不容易使员工达到实践体育文化的层次。如果在企业文化中能穿插体育文化教育,那体育文化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企业里零零总总的企业文化活动,对于体育文化教育的目的来说,还存在不足的。

2 加强煤矿企业体育文化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2.1 通过心理疏导开展体育文化教育

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处于心理发展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在成长中难免产生各种各样困惑。通过心理疏导,可以对员工不良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感及时做出更正,培养员工积极的体育文化意识。通过心理疏导进行体育文化教育有以下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对个体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对个体暴露出的不良道德品质状况,进行一对一或一对多式的体育文化教育,及时加以引导,防微杜渐,使员工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能够在领导的引导下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领导利用心理疏导与员工进行互动交流,提高体育文化教育效果。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领导和员工双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领导在这一过程中是作为员工道德情感倾诉的对象。领导可以通过观察员工的言行举止以及听他们的倾诉,对他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遇到的身体问题和道德情感困扰进行互动交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意识。在心理疏导过程中,领导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动之以情,将心比心,对员工提出的问题要多进行换位思考加以理解,使员工们易于接受领导的教育和引导。

2.2 创新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方式

企业体育文化教育,大多以课堂讲授、讲座等方式进行;以单向灌输为主,这样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创新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教育的手段,迫在眉睫,在课堂讲授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文化教育的社会实践,鼓励员工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需要帮助人,以此加深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如今社会不断变化,体育文化教育也应该在内容、形式、手段等方面做出改进,不断创新。例如通过举办企业体育运动比赛,加强员工的身体素质锻炼。也可以发挥媒体作用,利用电视、网络等,弘扬体育文化文化,歌颂体育文化行为,还可以宣传典型体育文化模范人物事迹,起到榜样作用。

2.3 发挥企业文化在体育文化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对煤矿企业素质具有渗透性和潜移默化性的影响。如果煤矿企业能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那么体育文化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熏陶着煤矿企业,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些都说明,良好的企业环境,使煤矿企业能够健康成长。企业应该积极营造一种活泼、健康向上文化氛围,多开展高雅、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寓体育文化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煤矿企业体育文化意识发展。另外,煤矿企业也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设立名人塑像等途径渗透德育内容,营造良好的企业体育文化环境,使员工在这种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中时时刻刻受到熏陶。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是人与人之间的减压阀、剂,体现了体育和谐共融的文化价值理念。在体育文化促进职工和谐的基础上,推动“职工―矿区―企业―社会”和谐体系的实现。

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多元文化教育;社会价值选择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课程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是课程又必须明确反映社会需求和知识本身的结构,如何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一种课程理论都不可回避的问题。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目前又面临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呼声,如何处理好知识本身的结构、学生的身心发展、以及社会的需求,是大学英语课程必须探讨的一个话题,这项内容的本质也就是必须进一步探讨大学英语的价值选择。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日趋加强,多元文化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并且日趋紧迫。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既是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又是英语文化知识的习得,同时又包含着中英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对比、分析;即使在中国国内的大学英语学习对象,也是来自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大学生。因此,基于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大学英语课程本身是可以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一门课程之一,因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英语的课程价值选择也必须是多元的。

二、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詹姆斯•班克斯(JamesA.Banks)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文化学专家,更是世界知名的多元文化教育专家。他对多元文化进行了阐述:“多元文化教育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社会改革运动,其目的是改变教育的环境,以便让那些来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与阶层的学生在学校获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多元文化教育根本的出发点是要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接受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班克斯又提出了多元文化的课程目标“包括教学内容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差异、消除偏见与歧视、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多元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教育机会均等。其终极目标是形成学生容忍与接纳其他民族及文化的态度,获得多元文化知识与技能。”虽然班克斯的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是在美国教育不均等的背景下提出的,但是,对于我国这样多民族国家的教育,对于大学英语这样的课程——既要学习西方文化,又要对比本土文化——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从班克斯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终极目标可以看出,多元文化的课程价值,首先要使学生能够接纳异质文化、尊重异质文化,能够将异质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对比分析;其次,也是更高的目标要求,学生要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多元化教育是建立在民主理论基础之上的,追求的是个人的尊严,人类的进步和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来自于不同文化和不同种族的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平等相处、理解并尊重异质文化。班克斯根据多元文化这一理论设想,提出了他的多元文化课程模式。贡献法是班克斯多元化课程模式的第一个层次,也是多元文化课程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贡献法是将在不改变主流课程的前提下,将用于主流课程相似的标准将各民族的英雄、假日等选入课程中,如马丁•路德•金的英雄纪事。贡献法只为学生提供一些民族事件以及特殊假日等。附加法,也可叫做民族添加法是教师将民族内容补充到课程之中,但这种方法也并不能帮助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视角看待社会。转化法是多元文化课程模式的一个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模式改变了课程的框架,即以主流文化为中心,课程框架的改革的不是单纯的罗列民族群体特性,而是将不同的观点、内容等灌输到课程中去,形成一种系统的、多视角的看待问题,评价文化的方法。社会活动法是要求学生将他们已学过的内容、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学生思考方法以及做决定的技巧,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打下基础。社会活动法将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过程引入到课程中,这些是多元文化课程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目标。在多元文化教育的指导下,大学英语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观,进而能够客观地评价世界上各民族各种族文化。

三、大学英语课程价值探讨

作为一门可以实践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它的课程价值也必然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价值和课程目标。要研究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选择,必须明确课程价值和课程价值取向。目前研究者对课程价值的概念基本能够达到共识。课程的价值是作为课题的课程与其学习主体之间一种特定关系的一种反映。这一概念强调了课程的价值在于课程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的反映,即课程给予学习主体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主体能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还有一种概念扩大了课程的主体,“课程的价值是作为课题的课程属性同主题人的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这种理论将课程主体从一个学习主体扩大到一个家庭、一个部门、一个群体。不管课程的主体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群体,课程的价值都体现了知识本身、学习主体的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基于这三种关系,一门课程的价值选择是课程框架和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价值取向是一个哲学范畴,任何一个客体的存在都有它的价值,而价值取向则体现了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态度以及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问题、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对客体的价值选择的倾向性。课程价值本身涉及到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角度不同,价值选择倾向不同。尽管如此,每一门课程的价值选择都离不开社会价值和学习主体的个人价值。以下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视角探讨大学英语课程的价值选择。

(一)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选择

课程的社会价值是课程本身对提高国民素质、社会发展、文化交流起到的促进作用,体现了社会的需求。课程具有普及知识,改善人口质量,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的价值。人口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地区的个体的总和,其状况通常包括人口数量、质量和结构。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政治的进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需要。此外,课程本身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它具有文化的基本要素:物质要素、心理要素和行为要素。文化的心理要素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以及科学知识等;文化的行为要素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文化的物质要素包括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其他物质产品等。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一门语言学习和异质文化习得课程,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多种文化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和思想观点。目前,随着各国经济贸易的日益加深加强,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多元文化背景下,对跨文化交流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能够也应该为学习主体提供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需求,这就是大学英语课程的社会价值的存在。大学英语课程既然有他的社会价值,那么如何进行课程价值选择是课程框架和课程材料选择的首要问题,这一问题也影响课程的发展方向。班克斯的多元文化课程旨在使学生能够形成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尊重本族群文化,容忍异质文化,能够很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因此,大学英语课程首要的价值选择应该是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个了解多元文化的机会,一个多元发展的视野。多元文化研究者普遍认同,不同文化具有其各自独特的品质并且各文化之间是平等的关系。那么大学英语课程不应仅仅分享操英语国家和地区的主流的文化价值观,还应提供与英语语言文化相关的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甚至是与本土文化进行对比的机会,最终促使学生了解英语相关的主流文化以及非主流文化,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容忍地接受这些文化,使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评价这些文化,使学生能够与来自异质文化的人们进行有效的交流。此外,应该整合相关的英语知识和文化知识。课程内容应该尽量包含所有族群的贡献,以英语主流文化,即白人文化为基础,涵盖其他族群,如土著居民的文化等。力求在语言知识学习的同时,使学生能够用开放的、多元的视角评价各种文化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此培养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世界各地政治,经济相互交流提供应用英语的人才,他们能够将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介绍到国内,在对外贸易和经济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积极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二)大学英语课程的个体价值选择

课程设置的另一个重要价值是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也是课程的直接的价值追求。美国心理学家克雷顿•奥尔德弗将人的需求分为三种:(1)生存需求(2)关系需求(3)发展需求。大学英语课程体现了个人的关系需求和发展需求。关系需求表现在学生发展人际关系的需求上。随着多种文化交流的可能,学生会产生与来自异质文化的人们交流的需求,渴望了解这些异质文化,甚至随着留学、移民的情况的出现,学生甚至渴望融入到这些文化中。大学英语课程能够满足学生对英语文化跨文化交际需求。发展需求是个体获取知识、学会做事、不断自我提高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英语知识和应用技巧,了解英语国家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做事技巧,使个体不断发展提高。多元文化教育倡导内容多元化,体现知识结构差异,消除学生的偏见与歧视,尊重其他文化,其他族群,客观看待和评价其他文化。这些内容都体现了个体学习者个人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课程能够为培养学生这些能力提供机会和可能性。因此,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学生个体成长的跨文化交际的关系需求和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异质文化,促使学生独立人格的成长和民族自豪感的梳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提供和探究这些文化差异,还要启发和引导学生建构自己多元文化观。如图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挑选以上的教学方法,使各类课程组织方式都充分发挥其优势,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多元文化素质的发展,最终确立与建构自己的文化观并采取相应的社会行动,达到实现自我发展的目的。

四、结语

第9篇

【关键词】跨文化教育;网上研习;粤港;小学生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77―04

引言

作为一种维系世界和平友好、共同繁荣的国际教育思潮,跨文化教育在人类历史上久而有之。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正式倡导开展跨文化教育以来,轰轰烈烈的跨文化教育的热潮迅速传遍世界各地,不少国家纷纷建立跨文化组织机构、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等。然而,热潮背后的反思亦很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实施跨文化教育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借助项目的实施,探索粤港配对小学生网上研习中对于跨文化教育的支持,从而总结跨文化教育实施的成功经验应包括: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学校等的支持,成功的跨文化活动环境的构建,更多的对话交流和一线教师与众多研究者的努力,以及应在日常学校教育中加强跨文化教育。

一 跨文化教育的涵义、要求

《现代汉语词典》对“文化”进行界定,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狭义上是指“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生存、思维、感觉和别人发生关系的环境,是联结人们的黏合剂”,“包括如何生活,如何组织社会及人们在不同场合的表现,风俗习惯,亦即吃什么,如何吃法,各种禁忌等”[1]。严格地说,与强调消极的被动性共存的“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不同,“跨文化教育(Inter-cultural)”更注重主动性与互动性,它常被研究者们同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等联系在一起。跨文化教育的核心思想是接受并欣赏文化差异,其目的是要在多元社会中通过教育,了解各种文化的差异,关注各种文化的相互关系,相互理解、尊重和对话,以发展和维持一种能够平等共处的生活方式。跨文化教育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教育,还包括跨种族教育、跨民族教育,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群体的文化教育[2]。

跨文化教育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如今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思潮[3],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其发展和推广做出了很大贡献。1982年在世界文化政策大会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中指出教育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随后开展促进跨文化教育的“世界文化十年”活动;1992年,在日内瓦召开的第43届国际教育大会(主题为“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上,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了对开展跨文化教育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提议――《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1996年,又了《国际理解教育:一个富有根基的理念》专题报告,指出,可以在学校教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对于跨文化教育的具体指导是在200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跨文化教育指南》,关于跨文化教育的具体目标、实施的主要原则和措施等问题均在此指南中得以说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大力倡导下,许多跨文化组织机构纷纷建立,如欧洲跨文化教育培训与研究协会,美国国际跨文化教育协会等。跨文化教育得到各国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并得到普遍推广。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鼓励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理解与沟通,减少冲突,促进和平友好共处。

跨文化教育的目标[4]如下表,应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三个方面:

二 跨文化教育对我国香港和广东的重要意义

当前,跨文化教育对我国这样一个拥有着多个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国家的教育发展来说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我们不得不郑重思考如何处理好多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冲突、区域文化差异等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从年轻一代、孩童入手,构建相互了解、尊重与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和氛围。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与广东省(简称粤港)的文化差异,主要来自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施行的不同政治经济制度,所造成的在社会价值观念上的偏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香港人口大部分由来自深圳和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移民或后代组成,虽然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使得曾处于不同国家管辖,但并不影响两地相近的习俗和语言沟通,可以说实属同源文化。而现在面临着同样的发展挑战,两地政府正在加大合作进度,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更多的沟通和相互包容,尤其是充分利用教育的手段谋求未来两地之间社会观念的趋同,以求将来在科技、卫生、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合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三 粤港配对网上研习简介

由华南师范大学李克东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李芳乐教授主持,于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进行了由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南山教育局协办的《粤港配对学校网上游戏专题研习》,通过香港和广东(深圳和广州)两地学生使用一套融合电脑协作学习讨论平台和网上游戏的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村庄Learning Villages)进行对学生在跨文化环境下协作知识建构的探究,属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促进知识建构研究》的子课题,参与此次研习试验的学生为广州2所、香港12所小学和深圳11所小学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学校配对原则为配对后的每一个小组必须由广东和香港的小学生组成。即,或深圳的几个学生或广州的几个学生的学生,加上香港小学的几个学生组成一个队,具体分组方法为,以班为配对基础,分别将香港和广东参与学校的同学进行分组,每组约3-4人,一组广东学生组和一组香港同学组合在一起,组成一支跨校协作队,即,每队人数为6-8名同学组成。每一支跨校协作队就一个专题研习主题在同一个“村庄”里面进行跨地讨论,共有3个专题可供选择,在研习结束阶段,每一跨校协作队共同商定、制作、提交一份研习成品。

跨校协作队的建立如下图1:

研习的过程中,一线教师的任务包括“面对面引导和点评”和“网上引导和监察”,以期对学生们的专题讨论在必要的时刻提供及时的帮助和引导,以提升学习效能。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主要包括对学生专题研习相关知识建构的引导,以及鼓励和促进同学们彼此的分享和协作。注重交流是本次跨校研习中一直重视的环节,参与研习的学生和教师除了在互联网上沟通(包括专题讨论中“互相认识屋”、“我的感受屋”等以人际交流为主要目的的讨论屋和“白色污染是什么”、“空气污染的源头是什么”等以知识建构为目的的讨论屋)之外,还进行了4次面对面的交流会议,如下表2:

四 对粤港配对网上研习项目的反思

项目结束后,从跨文化教育的视角,考察学生的变化,我们发现:

1 认知方面,学生并不能很准确把握彼此的文化差异的相关知识,需在教师的解答下才得以明白。例如广东小学生在讨论香港的“旧屋是否需要清拆”时的困惑。这可能与小学生自身年龄幼小、受教育程度较低有关,但同时也可能与日常学校教育在跨文化教育这方面强调力度不够有关;

2 技能方面,小学生们都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接触。尤其是很多“村庄”里还有学生们建立的 “相互认识屋”和“反思屋”等,积极地同教师、小伙伴们打招呼,问好;在讨论过程中,即使遇到完全相逆的观点,也会礼貌的解释自我的观点,虚心接纳他人的意见,逐步增长集体的智慧;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准备送给配对学校同学象征友谊的小礼物,这主要与教师和研究者的鼓励和要求有关。

3 在情感方面,小学生对不同文化、不同生活方式所持的包容、尊重和开放心态可以从他们的讨论记录和交流心得中表现出来,学生们很渴望去彼此的学校和所在地的博物馆等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参观,对彼此的文化表现出欣赏和尊重的态度,同时,学生们都渴望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认为收获不少,“我觉得好开心和认识了新朋友,学到团队精神……”

本次研习可以说,得到了圆满成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参与研习的学生一致认为收获颇多,包括对研讨知识、和他人交流的技能,都盼望能够参加下一次如此的研习,教师们也在研习过程中,使自身得到了发展,能力得到了提高,不少教师对于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知识建构的认识更加深入,并以论文、教育叙事、教案等形式作出反思。对于研究者来说,研习为进一步分析和调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所有的研究成果和研习作品在最后研习结束阶段都以报告等形式展示出来,以供交流和借鉴。

五 本次粤港配对学校网上研习带给跨文化教育的启示

1 在宏观上,开展跨文化教育需要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学校等的支持。只有在政府、社会研究机构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这样的跨地区的项目才能顺利进行。本次研习就是在得到深圳南山政府、华南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鼎立帮助,才使得项目整体以及每一次会议和交流都很成功。

2 注重跨文化活动环境的构建。本次研习中平台本身对跨文化教育的支持功不可没。本次粤港配对学校网上研习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性,依托“学习村庄”这样一个功能较完善和成熟的虚拟学习社区,为分别来自香港、深圳和广州三地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互助、协作的交流和学习的空间。由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开发的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村庄(Learning Villages)。它曾多次被用于研习(2006年10月28日,由香港十五所本地中学、五所内地中学、两所来自美国的中学参与以推动三地的学术及文化交流为目的的“学习村庄”跨地专题研习,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其在技术和配套教学法上经多次改进,力求完善。LV将游戏和学习集于一身,学生可以在其中进行社会交往、游戏和学习。LV中不仅有轻松愉快的休闲时光,也有严肃的学习活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可以以平等的身份在社区中,根据学习网络社区中的生存规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启动之初,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村庄里的一员,拥有学习、娱乐,建造房屋(观点)、道路(观点的联系)和村庄(讨论话题)的权利,每个学生所拥有的初始财富值都是两万“多郎”,对于每一位村民来说,在村庄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可以参加任何一个主题的讨论,并可以回复或者发起讨论话题。任何一个小组的成员都由两部分学生组成,一部分为香港的小朋友,一部分为广东的小朋友,或深圳,或广州。因而,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话题的发展,知识点的成功建构,以及之后项目结束时的成品制作,都离不开彼此的互相帮助,积极配合。

3 跨文化教育需要更多的对话和交流。这包括通过互联网的交流和实时的面对面的交流。项目实施中所进行的四次督导会议很重要,其中三次面对面交流会议使得粤港三地的学生和教师有机会进行对话和协商,很多亟待解决问题都是在这样的会议上得到解决。从最初的深圳教师发给香港教师的邮件被香港服务器误断为垃圾邮件得不到回复,到教师们需要在一起协商以得到家长支持孩子参与“学习村庄”的活动,到香港教师与广州深圳的教师习惯使用的聊天工具不同,没办法进行实验后的实时在线商讨,到三地教师都发现孩子们在“学习村庄”里的讨论缺乏逻辑性需要某些发帖模板,如“建议句式”的支持,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是在4次面对面交流中得以解决的,因为每一次交流都要求教师们做成功经验分享和困难的求助,会议的内容也被整理为文本或电子文档,并为教师们共享。

4 不能忽视一线教师和众多研究者的努力。教师在引领小学生参与交流学习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往往作为学生们的行为示范者,他们对于异域文化的看法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看法和态度。本次研习的教师们对待每一次交流的认真和细心,使得孩子们也成长了不少,去香港访问的深圳和广州的小朋友们都小心翼翼地带着自己或亲手制作或精心挑选的礼物,在访问的时候赠给平时在网上交谈的香港小朋友,小朋友们都相信这份正在萌芽的友谊将万古长青。深圳教师时刻教导孩子们要用礼貌用语和香港孩子交流,严厉批评使用粗鲁语句的行为。当香港小学生对深圳“K形馒头”表示不解时,香港教师又很耐心地向同学们解说。项目结束时,由教师们总结的交流、体会都以教育叙事、论文、研究报告等形式展现出来,他们的努力的确不能忽视。深圳教师带领来访的香港小朋友参观博物馆,让香港孩子了解我们祖国大陆的青铜器和动物标本,感受彼此的文化底蕴。但是,如果条件允许,最理想的是,教师们在进行跨文化教育活动之前,就已经准备好了展示给孩子们的关于异域文化的相关知识的材料和资源。

参考文献

[1] 刘春玲.高校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J].英语教学,2009(4).

[2] 黄志成,魏晓明.跨文化教育――国际教育新思潮[J].全球教育展望,2007(11).

[3] 冯邦彦,段晋苑. ”深港创新圈”:理论基础、运行机制与合作优势[J].特区经济,2008(5).

[4] 周玉霞,李芳乐,尚俊杰.玩还是学:学习村庄中学生的知、情、意、行[J].中国远程教育,2008(1).

[5] 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以配合”学习村庄”进行专题讨论的教学法[Z].中国香港,2008.10.

An Interpretation on Online Learning of Matching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YU Ming-mei LI Wen-guang

(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Normal College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60,China )

第10篇

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一个民族自治区,除汉族以外,还生活着维吾尔、哈萨克、回、蒙、满、俄罗斯、乌兹别克、塔吉克、柯尔克孜、锡伯、塔塔尔、达斡尔等47个民族,众多的民族人口聚居和杂居,多样的经济类型,多样的民族风俗和不同的语言文化交织,形成了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存在的事实,使得具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成为一个在新疆中小学校任教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然而承担培养教师重任的新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和全国是统一的,课程的目标、门类、内容、时数等基本是一致的。在新疆的各个高师院校教育类课程设置框架中并没有体现对教师培养的多元文化教育性质,这种“大一统”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显然没有依据所要培养教师特质的目标而设置。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对培养未来教师的多元文化教育特质是非常重要的。面对这种课程现状,新疆高师院校设置的统一性的教育类课程应该引起反思,并需要在多元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就培养多元文化教师的目标进行课程改革。

二、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把新疆的教育现象定义为“多元文化教育”,就要对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有所认识。国外学者的研究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即“能促进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相互理解和丰富”,通常是指多民族国家对各民族的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进行的有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教育,以使学生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能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享有应有的文化尊重。

我国学者认为多元文化教育是以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为出发点,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机会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尊重不同文化且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文化特征的条件下实施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待自身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得当方式及参与多元文化的能力。而“多元文化教育课程”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是指能体现学校学生中的不同民族、区域、经济状况、宗教、语言、性别、习俗等方面文化差异的课程内容。

由上述理念,“多元文化教师”可以理解为具有多种不同文化间的知识与理解并拥有能在不同文化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充实关系的能力的教师。

三、多元文化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养

在新疆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区域担任中小学教师,要实现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和素养?有学者认为:教师完整的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应包含知识、态度和技能三部分。也有学者提出从文化认知、文化态度和文化实践三个层面形成多元文化教育教师的能力和素养。

1.文化认知层面,是指教师应对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有基本的了解,才能进一步实施多元文化教育。这个内涵包括所有的人,无论其种族、性别、社会阶级或文化特质等,都必须享有学校教育机会的平等;都享有学习成就平等的机会;并以促进不同文化或族群的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实现为终身目的;教师对自己文化历史脉络和其他族群的历史文化有基本的认识;教师要具备熟悉不同学生次级文化与生活经验的知识等。教师如果能对不同的文化有足够的认识,不仅可以带给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动机,更能敏锐地察觉到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和反应。对多元文化的充分了解,使教师可以在考量不同文化规范的情形下,更加客观、多元地看待历史与冲突的现象,以随时对自己原有的刻板印象加以调整。

2.文化态度层面,是指教师对处于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和事的情感体验,有正负之分。如果教师对与自己不同的文化群体持负面态度,那么在进行教学和解读课程时,会间接地影响学生对其它文化的感受。在多元文化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态度首先要了解教室中学生的文化差异,以建立学生起点行为的基准。教师必须是一个具有反省、主动思考、道德敏锐的观察者与行动者,才能清楚地觉察到这些差异。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较强,教师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因此,教师应随时反省自己的教学过程与课程内容,避免因自己主观的意识形态与偏见,而忽略了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另外,教师也应具备民主、包容与欣赏的文化态度,允许不同文化的学生能在民主包容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3.文化实践层面,是指教师自己形成的正确的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行动上的表现。教师对多元文化有了正确的认知与态度之后,要把它真正落实在课堂内,面对教室中各种文化差异现象,教师无论在环境布置、对学生的期待、师生的互动以及语言交流方面,都必须呈现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如此才能创造出一个公平、正义、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教室环境。另外,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展示时,应注意依据学生的文化经验来设计教法,并将文化多元性的议题纳入课程教学中。特别要注意教师应避免在教学中传达对不同文化的负面印象,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的解释与举例,也要顾及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若教材中有不适合的内容应进行调整。

四、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

关于多元文化教育的课程模式,国外学者提出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模式值得借鉴。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学者提出多元文化教育实施中的难点是“教师必须接受特殊的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训练”,这给多元文化教育中的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指明了一个方向。由此,国外形成三种多元文化教师教育模式,即单独学程模式、整合模式、三阶段模式,分别在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方面有一定的见解。单独学程模式是在现有的师范教育课程基础上,开设相应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

整合模式是不改变现行师范教育的课程框架,只是在课程内容上重新加以组织,将多元文化相关的材料经验进行整合,融入相关知识学习与实践当中,从而使教师形成能从不同族群的视角看待事物和多元文化教育要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三阶段模式即学习、发展与参与,尤其在第二阶段通过心理学等学科形成多元文化教学观点,在第三阶段通过教学实习使师范生形成符合多元文化教育要求的教学技巧和策略。单从课程设置方面看笔者认同单独学程模式的观点。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在长期的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共性的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相同的和精神状态方面相通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以单独学程模式来处理新疆多元文化教育课程,能较好地把握课程的国家统一性和普适性与民族区域多元文化教育的特殊性的关系。

关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体系,国内学者提出多种观点,有教育类课程的三大板块即基础理论板块、拓宽视野板块、操作技能板块的观点;有教育基础类、教育技术类、教育工程类三类课程的观点;有教育基础类、学科教育类、教育工艺类、教育工程类、教育实践类、教育论文六类课程观点;有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三个层面的课程递次构成观点。同时,学者们一致认为高师教育类课程中最重要的课程是教育实习,应大力加强和重点实施,提出了延长实习的时间,加强实习的管理,把教育实习与进行教育研究和撰写教育论文结合起来,增强对教育实习的政策和环境支持等观点。

以此为启示,用单独学程模式的观点,笔者提出新疆高师多元文化教育类课程可以设置为教育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多元文化教育基础五大板块的课程体系。

五、多元文化教育中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构想

(一)关于课程的目标

体现多元文化特点的新疆高师教育类课程要达到的目标除包含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并养成专业精神;掌握和理解教育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形成教育的实践能力及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之外,最主要的目标是要求准教师具有跨文化交际及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和正确的民族交融意识;了解民族文化,熟悉民族习俗,具有正确的民族观和宗教观以及多民族文化教育与课程观;具有跨文化知识理念与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能力;能在多民族地区工作,容纳与尊重多种民族文化的差异;能欣赏各民族文化教育,自觉抵制文化教育中的偏见和歧视;具有多元文化社会所具备的价值观和态度;能熟练运用多民族语言,有效地进行文化教育沟通,具备在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与充实关系的能力,成为跨文化的多元文化人。

(二)关于课程体系

据前述观点,笔者提出包括教育理论基础、教学实践基础、教育科研基础、教育实习见习、多元文化教育基础五大板块的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1)教育理论基础。内容主要有关为什么要学、为什么要教等理论问题,包括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哲学专题、教育经济学讲座等学程。旨在掌握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形成教育的观念,养成专业精神。

(2)教学实践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教什么、怎样教、怎样能教好、怎样才算教得好、怎样知道教得好等实践问题,包括以课程论和教学论为核心的教育教学的、心理的、管理与评价的学程,旨在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实践知识、实践技能,培养参与实践的意识和教育实际的实践操作能力。

(3)教育科研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怎样才能教得好、怎样才能教得更好等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和思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包括教育研究方法论、行动研究、课堂观察、教育热点和焦点问题研讨等科研理论与科研实践的学科。旨在形成教育科研的意识和能力,发展专业理性,培养专业精神。

(4)教育实习见习。实习见习时间延长到18周。见习分散在大一到大四年级进行,实习在大四第一学期进行“支教实习”。实习见习内容以专题活动形式开展,见习以教育教学考察、观摩为主,实习以教育教学实践操作为主。每个实践主题的具体活动内容与当时的教育类课程学程相关联,由相关学程的任课教师负责设计实践活动计划。在实习和见习地点、学校和对象学生的选择上,要进行民汉混合交叉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多元文化实践经验)。教育实习见习一方面训练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使学生融汇理论与实践课程和科研课程,让学生理解理论,学会实践并创造实践。

(5)多元文化教育基础。内容主要有关新疆各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知识和政策基础,民族心理理论知识,多民族教育特征,怎样认识多元文化教育,如何融汇民族文化和进行多元文化交流,跨文化的多民族教育教学怎样进行操作等问题,包括民族教育学、民族心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文化学、新疆多元文化教育讲座、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教育报告、新疆地方民族教育史等课程,旨在了解民族文化教育的知识、事实和现象,掌握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教育的教育文化学能力与技巧,形成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识、观念,具备处理各民族文化教育差异的知识和能力。

六、结语

第11篇

为改变教育不足的现状,许多体育学校走出一些新的路子。如走训走读的花都体校,联办共建的苏州体校,彻底融合的南通体校,管理院校化的安徽体校,以及在普通中学基础上后建的乌鲁木齐体校。即由一方负责改为教育体育部门共同负责。究其实质,就是加大文化教育的力度。其实不论哪一种,都是对体校文化教学不足的一种补偿。为加强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工作力度,《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一文中,明确提出“各级运动队的领队、教练员对运动员文化学习负有管理、督促和帮助的责任,要主动支持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妥善解决运动员文化学习中的有关问题”。而在各省出台的相关落实文件中,也大都规定“领队、教练员为提高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相关推进措施中也确定,在2015年举办的全国性比赛中,运动员要通过文化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比赛资格。以上措施无论是那种方式,都是教育和体育不断碰撞、融合、发展的过程。不论是体校教育方式、特招入学,还是单招入学或赛前考试制度,对于促进运动员文化教育都有一定作用,但是无论那一种方式,都是通过降低文化教育要求而实现的。究其根本,并没有提供提高培育运动员群体综合素质的土壤和环境。

1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形成原因

运动员群体文化素质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其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1)体育工作大队从中小学招收运动员,导致文化教育直接中断;(2)体育学校根据运动队的需要随时输送运动员的方式,导致不能完成完整的文化教育;(3)体育局长的工作思路。无论是体工大队不问教育的现状,或者是体校校长的培养方式,起决定影响的是体育局的工作思路。而体育局的和教育局的思路不同在于,一个只问体育奖牌,一个只问升学率。现在教育因为只求升学率而饱受诟病,而体育事业则面临只求金牌的质疑。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综合素质,只求单项进步;(4)更深层次的原因。体育不是政治,但是体育在某种程度也扮演了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以及藉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奠定国际地位等,这也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时不可忽视的考量。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从体育弱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此种转变则非举国体制不能实现。而强调竞技体育和“金牌战略”,对于运动员群体综合素质培养有一定影响。关于体育大国、大国体育以及体育强国的讨论已经很多,笔者在此不想赘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是建设大国体育还是体育强国,都不能把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做为代价。或者说,国民素质整体低下、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永远不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发展的实质其实是人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即考虑运动员自身长远利益,又考虑发展体育强国的长远目标。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提高运动员群体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正本清源,明白体育的内涵。说简单点,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建国初,在国穷民弱、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际地位低下的情况下,走举国体制之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要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痛下决心,根除积弊,回归本位,这也是历史的必须选择。改革即“扬弃”,即在现有体制机制基础上,走坚持、摒弃和改变相结合的道路。在目前情况下,大致可以考虑:(1)适应中国国情,坚持举国体制,为体育事业的调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封建历史文化深厚,并不适合自主、放任式的发展模式;(2)逐步改变体工大队直接录取运动员的做法,提高招收运动员的文化门槛。急功近利式的招收方式导致的后果就是降低运动员综合素质。而在比赛前进行文化考试的做法不但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容易滋生腐败,还不如在招收运动员之前开展文化考试,直接提高招收门槛,适当延长培养的周期;(3)最终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合并。体育和教育同为教育方式,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实现合并,避免教育只求升学率,体育只问金牌数。通过合并,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共同提高。此外,可以初步考虑体校和体工大队的合并、废除高水平运动员入学、提高单独招生考试制度门槛,等等。在许多发达国家,无论是体校教育还是运动员的培养,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如加拿大的国家体育运动学校,为确保招收到运动员综合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入学申请和文化考试。而美国体育运动的基础,重点扎根于各高等学校(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体校、省队、国家队、体育学院这么多层次的运动员选拔培养体系)。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个教育运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今年9月19日在接受南京体育学院“名誉教授”后有一段相当直白的讲话:“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应该说,体育的发展和改革已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中。从2002~2014年,国务院先后三次出台重大体育工作指导意见:200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10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问世。三部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清晰地刻划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国家战略脉络。即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促进步入体育大国;重视加强文化教育,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加大群众体育力度,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3结语

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展体育事业(体育即教育方式),要顺势而为,不能逆势而动。体育来源于生活,也应该服务于民生。应该以人为本,和谐相生。改革即扬弃,要经历思想阵痛、利益缺失和方向调整的过程。要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忐忑,又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更需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一条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新路,逐步迈向体育强国的大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体育事业的作用。

作者:辛培毅 单位:青海省体育职业技术学校

第12篇

摘 要 本文主要对上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此现状进行探讨、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以提高上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上海高校 高水平运动员 文化教育

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以完善体育训练体制,提高国家竞技水平。30多年来,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促进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但高水平运动员自身的文化教育匮乏同样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上海作为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的先锋城市,在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理优势。但上海高校的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却略显陈旧,体育训练与文化学习间存在脱节的现象,已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一、上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分析

面对“学训矛盾”,各大高校为保证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往往牺牲对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培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水平低下是当前教育模式失败的佐证。本人通过对我校在校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图1)发现,因其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导致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减少,并且他们本身在文化学习上缺乏动力和兴趣,无法保证其日常文化学习的效率。

图1 在校运动员训练和文化学习中遇到的最大问题调查

本人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并进行实践发现,上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无规律的训练、竞赛导致文化教育难以实施:为提高竞技水平的发展,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每年外出参加的常规比赛都在3次左右,且不同项目比赛时间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水平运动员训练任务重、日常生活难兼顾、文化课学习时间难统一安排等问题。经调查,上海各大高校均普遍存在高水平运动员文化课时修不满的现象。

(二)教学时间与教材内容间失衡:目前,上海运动员所用的教材均为上海教育局指定的全国统编教材,且教学内容和难度在逐步增加。而运动员本身文化基础差,再加上文化课学习时间只有普通学生的1/3,若要完成同样的教学内容是及其困难的。

(三)高水平运动员在文化教育方面的特殊化:运动员在参加高考时的文化课成绩一般只要达到录取线的60%就可以,这是运动员进入大学学习吃力地主要原因。高水平运动员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理应收到特殊管理。调查显示,上海高校允许高水平运动员用竞技成绩冲抵学分的占30%,高水平运动员单独参加结业考试的达到50%以上。这些特殊化使得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成为了就读于高校、具有体育技能的“文盲”。

(四)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乏有效监督:近些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方面出台过指导文件,但缺乏有效的考核和监督。当前国家和省市的高水平运动队评估和考评,其侧重点是运动队的竞技成绩,文化教育的考核是以高水平运动员取得的毕业证为主,文化教育的考查常被放在次要位置,且没有相关机构负责监督。

二、改善上海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高校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观念,建立学习型课程体系

学习型课程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主动参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不仅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且应是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重视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社会实践等,这正是传统的运动员教育所忽视的。因此,上海高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只有从教学型课程向学习型课程转变,才能实现良好的教育愿景。当然,教育课程的转变需依赖于诸多因素:如运动员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利用、上海市相关部门的积极协作等。

(二)改变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单层次,与社会经济的多层次相结合

上海高校在文化教育的课程上,不应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要开发不同的教材以及教学模式,以高校运动员的职业技能为方向构建教学课程,突出学以致用,帮助运动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学习方式,进而增加其学习动力与创新能力。

(三)合理安排高校运动员的学习时间,提高其学习效率

高校运动员的经常集训和比赛势必影响其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改善学习计划。同时,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训练周期、比赛任务等合理安排训练内容和时间,使得运动员在训练的基础上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此外,在比赛完毕后,学校应安排教师对耽误课程的运动员进行集中补课或者答疑,以提高运动员的学习进度。

(四)合理设置高校运动员的文化课程,提高其学习兴趣

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注重实践性,对高校运动员进行可操作性的引导。教育部门应结合高校运动员的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不同课程教材的选择,让高校运动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文化课程,进而提高高校运动员的学习兴趣。

高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运动员的基础文化教育是提高高校运动员综合素质的基础。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并制定相应的适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习的教育模式,是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竞技体育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