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1: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标准化课程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C语言;标准化;改革
课程是专业的基础,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要通过课程教学的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建设的核心,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所以,加强课程管理,探索课程建设的新方法,对于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意义。而我们知道,标准化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对课程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特点的把握来实现课程教学的一致,使内容不再因教师而异、因教材而异。以下,浅谈一下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化建设的方法和成效。
一、高职高专《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现存在的问题
1.教材的适用性问题
《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课程建设中的首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后续多门专业课程开设的基础。因此,针对这门课编写的教材有很多,但难易程度不同、实训没有标准,且很少有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材,更没有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所以,导致教材经常换,教师不能建立一个关于该课程的完整、适用、统一的课程体系,学生学起来也因不适合自身的知识水平而感到困难。
2.实训的成效问题
由于以往该课程的实训内容都是教师根据课本或与之配套的实训指导书中的习题来安排上机内容,而其中的题目并不一定适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而且,这样做容易导致一刀切,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能不会做或者做不完,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吃不饱,得不到提高。因此,这样安排的实训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3.考核方式的单一化问题
C语言的课程考核往往是采取笔试的形式,最终成绩含笔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卷面考试需要学生熟记知识点和某些算法,这样导致学生只记住了C语言中的知识点,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编程能力、对程序的调试能力都没有得到相应锻炼和提高。
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标准化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标准化建设,力求做到教学、实训内容统一、针对性强,考核突出能力检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在理论教学上,我们以C语言最基本、最常用的功能为重点展开教学,以:“够用”、“必须”为标准,不求全求多,所有内容根据专业统一制定,使教师有一个授课的标准。每个知识点结合易理解、易掌握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础知识。例题不宜过多、过全,可以相关知识点采用一个例题,让学生体验一个题目的多种解法,比较各种解法的优缺点,从而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例如,while、do while、for三种循环方法的讲解,可以采用“求1到100的累加和”这一个典型例题,一题三解,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三种方法的异同点。再如,在讲函数调用时,可以使用前面讲过的典型例题,把这些题目的程序改成函数调用的形式,这样有利于前后方法的比较,能更好地突出函数调用方法的优越性,而且题目是学生已经掌握的,更易于接受和理解。采用这种一题多解、一题多用的方式,使题目的数量减少了,知识点的难度降低了,同时教学的效果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实训方法的改革
根据标准化的思想,我们将每个知识点的实训内容进行了统一编排,使内容不再因教师而异、因教材而异。每个知识点的实训题目都分为基础题和提高题两部分,基础题是与教学例题难度相当的题目,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所设置的,是学生力所能及的,也是必须要完成的,而提高题是针对部分对知识点理解较快、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的能力拓展,满足这部分学生对知识扩展、编程能力提高的愿望。这样,既保证了所有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编程能力的锻炼,又使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得到了提高。
3.考核方式的改革
要改变以往单一的理论考核方式,更全面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理论考试考察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的认知上,技能考核考察的是学生实际的编程能力和应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因此,要注重动手能力的考察。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本课程的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实训完成情况、考勤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约占总评成绩的60%,其中重点知识模块内容的机考测试所占比例较大(50%),将能体现各重点知识点的编程题目作为机考试题,形成标准化试题库,突出考察学生编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本课程注重实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本课程结果性评价由期末笔试构成。笔试全面考核本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重点考核与实践能力紧密相关的知识,约占总评成绩的40%。这样的考试模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后续多门课程学习的基础,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对C语言这门课程进行标准化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该课程的标准化改革已经在我校计算机系实施,实践证明,改革效果良好,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职业能力和拓展职业空间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阳红,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J].现代计算机2007,(7).
[2]周永福,高职《计算机导论》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J].科技广场2007.4.
[3]谭浩强著.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对数字化教育资源的研究也逐步深入。理论上,国内学者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进行了多元研究 〔1-8〕。旅游文化学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进行改革,实现旅游文化现代化教学,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观,将课堂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因此,如何建设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当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课题。所谓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可以在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多媒体材料或教学系统,主要是指为教和学设计出来的、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软件资源,不涉及到硬件设施、环境和人力资源。本文试图以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为例,结合该课程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培养状况进行分析,探索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开发与利用,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学课程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原则
(一)技术层面:确保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集成化、标准化和共享化。集成化要求将旅游文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按照一定的逻辑归类,形成系列化、专题化的资源库,并借助数字化的集成技术将他们融为一体,即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求;标准化就是要向老师提供易于操作的界面平台和资源分类标准,以实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和规范化;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化和网络化,将教学时空由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向开放性的网络教学,因此,共享化是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重要目标。共享化必须能实现师生网上互动,支持师生网上疑难问题解答、作业批改、成绩评价等教学工作。
(二)知识层面:保障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创造性和广泛性。旅游文化资源库集合了数量庞大的教学资源,但这些资源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性组成的、经过精心挑选的、实用性很强的精品教学资源。也就是说资源库里面的教学资源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并实现网络共享,体现资源库建设的实用性特征;旅游文化资源库是网络化时代的产物,融合了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但资源库的建设不仅仅是将课堂教学内容用多媒体来表达,他需要传递的理念是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旅游文化学的积极性,激活旅游文化智慧的创造性;旅游文化资源库集中了当前旅游文化学领域内的优秀成果,在网络共享机制的支持下,广大师生共同参与开发与利用,资源库内容不断更新、壮大,使之成为一门真正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创新课程,对于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的转型和变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内容
旅游文化学资源库建设必须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和共享化原则,建立资源库结构体系。根据上述建库原则,可将旅游文化资源库分为课程建设库、实训资料库和特色资源库三大类,各大类又可分为若干个小类。形成以课程建设库为核心,以实训资料库为支撑,以标志性资源库为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库体系。
课程建设库包括课程文件和教学组件两大块。课程文件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师团队介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标准、人才培养目标、考核方式说明和参考文献等内容。教师团队必须附上各任课老师的教学经历、研究专长以及科研教改成果,给学生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课程教学大纲除了介绍各章节的教学内容外,还需要标注涉及到的知识点和延伸阅读资料名录。课程建设标准和人才培养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联系。考核方式说明是针对不同的章节作出不同的考核方式说明,并附有一定量的在线试题。参考文献不在于数量,关键是把控制量,参考文献不是简单的罗列书名,而是给出了相应的电子书籍连接,可以直接阅读参考。教学组件是课程教学资源库中的重点内容,教学组件主要包括电子教案、课堂讲义、教学案例和实况录像等资源。电子教案是各任课老师按照统一标准分章节的电子课件,分的越细,组合越容易,效果越好。课堂讲义是任课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文稿,这部分内容体现了高度的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课堂讲义进行学习。教学案例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任课老师必须不断更新教学案例,与时俱进,最好融合自己参与的案例,教学效果更好。实况录像包括两部分,一是各任课老师的上课录像资料,另一个是旅游文化学相关内容的视频资料,可供老师相互学习和借鉴。
实训资料库目的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设计一个符合旅游文化学课程特点和规律的训练系统,让呆板、枯燥无味的实训课程变得活跃、愉悦,提高实训效果。实训资料库包括职业信息库、实训项目库和培训认证库。职业信息库是实训课程的前奏,让学生在试训之前,了解行业发展前景、职业标准和技术标准,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训。实训项目库是实训资料库的核心,包括基本技能实训包、专业技能实训包、综合技能实训包三个层次。基本技能实训要求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评价,可以设计为分组讨论,可以跟帖、留言或发表评论,促进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专业技能培训比基本技能培训要求更高,需要对某一个领域的文化现象有深入了解。综合技能培训是实训中的最高级别,要求对某区域的旅游文化资源熟练掌握,对旅游文化现象的形成原因、过程和演变趋势有较深了解。此阶段主要是实地实训,与相关的旅游单位合作,免费实习一个月,要求对当地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归类总结,并写出心得体会,优秀的作品可在“旅游文化网刊”上公开发表。
特色资源库主要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库。如本校拥有湖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即“古村古镇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协湖南省同创新中心”,“ 湖南省文化旅游数字景区研发中心”也落户我校。旅游文化学将利用该中心先进的虚拟技术和实训室,开发优质的南岳旅游文化教学资源,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
三、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
旅游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必须遵循合理的建设路径,其建设的逻辑思路可以归纳为方便学生、成长教师、优化教学、推动教改四个方面,也是我们开发和利用旅游文化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本策略。
(一)实行资源规范管理,方便学生网络学习
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应本着面向学生、突出专业、贴近教学的原则,对资源库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旅游管理专业必修课和全校选修课,需要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和基础支持,学校可以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组,负责网页框架的搭建和资源制作标准的核定,旅游文化学课程组老师在数字化标准的基础上制作和更新教学资源。二者密切配合,发现问题及时沟通,保障数字化教学资源能顺畅的传递到学生手中,方便学生网络化学习。学生也可以将学习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反馈到课题组,课题组及时组织人员攻关,或者有意识的引入一些成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模式,以实现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的体系化和规范化。
(二)开发数字化资源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
旅游文化资源库建设离不开任课老师的主动开发,也需要通过资源库开发促进教师更快成长。长期以来,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一直被认为是计算机行业的专利,很多学校直接购买专业的网络技术公司开发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尽管耗时短、见效快,但教师队伍并不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严重抑制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升。实际上,旅游文化资源库开发的主角应该任课教师,学校可以利用校园技术力量搭建框架,内容的选定、模块的设计以及反馈的路径均可由任课教师完成。学校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吸引教师主动参与,给予参与教师一定量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将工作量和工作表现纳入到年终考核中来。由于旅游文化课程内容较多,可以组成课程数字化教学团队,学校或者系部配备一名网络技术骨干,形成以任课老师为核心、技术骨干为支撑的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团队。
(三)突出资源应用价值,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旅游文化学作为我校公选课,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不仅可以缓解专任教师短缺的局面,还可以提高该课程吸引力,因此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这就意味着需要老师经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实时更新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师生互动,突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价值。旅游文化学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示范课程,任课老师应主动向校内推广建库经验和建设途径,必要时可进行示范演示。旅游文化资源库的核心价值体现在既可以方便师生学习互动,还可以提升师生的创造力,资源库建设必须灵活,允许任课老师进行二次开发,实现教学资源和个性化教学的融合,鼓励开发多元化的专业教学资源。
关键词: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资源库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课堂教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形势。互联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把课程做到网络教学平台尤其显得重要。而教学资源库建设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来讲述软件技术专业人才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1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
软件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培养怎样的软件技术人才和怎样培养软件技术人才,建立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和如何建立教学资源。这些研究过程集中了最优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智慧,有利于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研究的成果势必使我们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和课程资源、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改革,必将大力促进现有的软件技术专业的发展。在互联网+时代,IT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软件技术更应该紧跟技术潮流不断发展。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则是本专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引擎。
1.2有利于促进软件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升
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要求本专业的教师无论从教师角度还是专业技术角度都必须站在最高点和最前沿对本专业进行重新审视。只有这样才能建设优质的符合当今技术发展需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主持人和课程建设团队首先要选定优质的研究团队,其次还要对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和建设成果进行高质量的要求,使得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胜任课程研究的任务,而该专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才能胜任互联网+时代软件技术专业的授课任务。这样大大地提升了软件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研究课题的能力和教学能力)。
1.3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创建优质课程
专业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课程建设。建设优质课程则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的核心。为了创建优质课程,课题组将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特长分配研究任务,根据每位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特长分配教学任务。这些研究任务包括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课程标准建设、题库建设、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等等。并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最优化的整合。最好的教师、最优的课程标准、最完整和最合适的课程资源造就最优质的课程。
2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目标
2.1旨在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不断从网上海选资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不断总结提炼和消化这一系列过程本身就是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开阔了专业眼界,通过视频课程的录制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组织能力。通过教学资源平台的开发提高了网站制作和项目开发的动手能力。
2.2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
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使得学生提前了解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为下一步的学习提前做好预期准备。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课程体系以及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全面了解各个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在学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提前预习,带着问题学习,等等。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2.3旨在建设适合教师教学的资源库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进行课程教学和备课、学习。同时教师通过教学资源的积累和更新,为教师备课和教学实施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专业教师在积累和更新资源的过程中,也锻炼了资源开发能力,学会做资源,用资源。
2.4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的建设旨在建设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源库。学生通过教学资源库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通过教学资源库来选择适合自己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石。
3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
教学资源并非狭义的教学素材。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素材库建设、试题库建设、课程标准建设,等等;此外还要将这些资源在教学资源平台上以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因此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还包括:教学方法研究、网络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等。
3.1素材库建设
素材库建设主要包括一些科技类论文、网站前端核心代码、PHP程序设计核心代码、CSS/DIV样式代码、JavaScript代码、网站特效、各种网络考证资料,等等。字体、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素材。还包括最流行、最新的相关的软件,各种技术手册。
3.2试题库建设
根据不同课程对题库进行分类,针对有些课程的一些知识性、概念性比较强的内容,采用标准化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这样的题库需要一定的量,才能确保在标准化测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将标准化题库导入在线测试系统或者课程资源平台用于课程章节目标测试之用。
3.3课程标准建设
首先要精准地界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核心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起着关键作用,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主线和核心。再根据每门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又是课程标准的核心。项目组将通过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来严格制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在制定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力求定位准确、目标具体、设计科学、考核有效。
4结语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是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我们将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东风,打造一流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参考文献:
[1]梁海霞.高职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建设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7).
关键词:特色;主线;环节;三性;四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129-02
在2012年的毕业招聘会上,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出现一名毕业生平均有八个岗位供选择的就业形势。而富有高职特色的课程建设,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较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支撑和保证。《制药工艺技术》是本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中,我们认真学习高教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议》等文件精神,深刻领会职业教育的内涵,围绕“突出一个主线;完善两个环节;坚持三性建设;形成四双核心竞争力。”的特色进行课程建设。
一、突出一个主线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是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为主线,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切入点,将职业能力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行业发展前沿知识整合到课程中。在教学中将知识学习与职业标准相融合,技能训练与职业技能鉴定的操作规范相统一,把合成原料药的合成原理、生产操作、设备操作及维护、成本核算、“三废”防治、GMP知识和安全生产融于教学过程中,融于典型产品讲授中,融于实训教学的训练中,融于职业资格考核中,实现高职课程建设与职业资格标准的对接。
二、完善两个环节
《制药工艺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核心专业课,完善理论知识教学和实践技能教学环节是我们课程建设的内容。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明确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按课程标准,以“培养什么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组织理论知识教学,完善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在实践技能教学中,我们精选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使基本操作标准、规范、熟练。遴选和设计实训项目贝诺酯的制备,贝诺酯是21世纪的解热镇痛药,山东是全国最大的解热镇痛药生产基地。在实训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训指导书的操作要求,在指导教师的监控下,通过设计制备方案、选择工艺路线、制备粗品、精制、成品、质量检查和形成报告的实训过程,使学生学到了技能,养成职业素质,掌握规范化岗位操作标准。近几年出现的“欣弗”事件和“齐二药”事件,都是企业生产人员岗位操作不规范和职业素质差造成的恶性事件。所以,我们在实践教学中按照职业要求,规范、熟练、准确地进行实验、实训教学,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坚持三性建设
职业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它是培养职业技能,在生产一线成为行业操作能手、技术骨干和一线管理者,实现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化,为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我们的课程建设坚持职业定向性、技能主导性和内容适用性。为使课程建设与“三性”吻合,我们对山东医药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山东省医药行业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优势化学原料药,以新华鲁抗、齐鲁制药、安丘鲁安等企业为龙头,将山东省建设成为世界级解热镇痛原料药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产品有阿斯匹林、异丙安替比林、盐酸曲马多、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化学原料药。
1.职业定向性。职业定向性指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毕业后不明确在什么岗位工作的职业院校是没有理由存在的,所以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必须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满足教育对象生存和就业的需要。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以山东“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职业岗位为课程建设内容,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和为山东医药行业服务为课程建设方向,将内容设置成数个教学项目,对每一项目进行课程设计,包括生产路线的选择、工艺条件的确定、生产操作过程、关键岗位的操作要点和“三废”防治等,把生产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标准和新设备融入课程中。对应着项目,我们配备了咖啡因生产工艺流程仿真操作系统、萘普生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流程模型等,为学生创造看模型、看设备、看图、看课件和动口、动脑、动手的四看、三动机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技能主导性。技能主导性指职业技能的获得是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职业技能是职业院校毕业生的优势,是与学历教育的主要区别,培养操作技能与现场控制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重心所在。在实践课教学中,我们实施“项目导向”教学模式,根据山东省“重点发展产品”中涵盖的岗位,设计实训项目,按照实训项目的技术含量安排实训内容,如催化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频率高、种类多、影响因素复杂、技术要求严格,我们在设计实训项目时,选择了用相转移催化剂制备L-苹果酸的实训项目,实训中讲透原理、反复练习、摸索规律、掌握操作,体现技能的主导性。
3.内容适用性。内容适用性指课程内容要适应当时、当地所属行业、职业的要求,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服务。因为我院的生源基本来自山东,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是山东各医药企业,我们在《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内容和实践技能教学内容中,基本围绕山东省医药行业生产的药物种类展开教学的,毕业生一进入企业就熟悉产品、熟悉岗位。
四、形成“四双”的核心竞争力
课程建设重在效果,我们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在企业受欢迎,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课程建设中的“双师型、双教材、双标准、双基地”起到了关键作用,是形成课程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1.双师型。几年课程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双师素质”的教师熟悉医药行业的职业道德,了解企业对本专业各工种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主讲教师有企业工作的经历,所授课程的内容与生产接轨,与岗位贴近。
2.双教材。在课程建设中重视教材的建设,我们实施理论课“规划”教材和实践课“校企开发”教材的双教材建设机制。通过论证、比较和试用,理论教材我们以反映新工艺、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制药工艺技术》“十一五”规划教材为蓝本,根据职业要求和山东医药行业的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增加、删减,使理论知识必须够用。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学生较强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的获得需要实践教学完成,而实践性教材的缺陷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要突破瓶颈,开发满足企业和岗位需求,反映生产过程中技术水平和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的实践教学训练教材,需要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紧密协作,共同开发实训教材。《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教材开发程序是,首先广泛深入地进行职业调研,收集资料;再根据调研内容与专家沟通,充分研讨、论证,提炼出实训教材编写方案、实训项目和编写内容,拟出实训教材编写大纲,交企业专家审定;然后专业教师任主编,行业、企业专家任主审,由专业教师执笔,遇到技术问题随时与企业专家探讨;最终编写完成定稿、企业专家终审、使用。我们与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制药工艺技术实训指导书》、《职业资格与制药工艺技术》教材,经试用效果比较理想。
3.双标准。在课程建设中我们制定了《制药工艺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课程标准。教育部已明确提出要把课程标准与教学质量有机联系在一起。在理论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技能鉴定的要求,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按项目组织教学过程,确定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在实践课课程标准中,我们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以典型药物产品为载体,使实践教学具体化。
4.双基地。双基地是指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基地,我们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强化基本技能,利用校外实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配合《制药工艺技术》课程建设,我们建成了工艺岗位齐全、技术成熟、内容全面的安乃近模拟车间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单元反应教室,在教室讲理论、原理,进模拟车间和一体化教室动手操作,学生到企业后可以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重视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去企业实训基地见习和参观劳动,培养职业素质。从反馈的结果显示,由于我们坚持课程改革和课程特色的建设,笔者所在的学院化学制药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有优势,继续学习有基础,今后发展有空间。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符合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形成了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Z].
[3]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Z].
[4]赵临襄.化学制药工艺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
[5]雷希梅.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13):163-164.
(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情况
通过对各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网站的访问调查,10余所本科高校中,基本上都购置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平台,能够实现课程网上申报、网上课程内容及各类教学资源建设、网上评审和公布等工作,大部分高校同时具有精品课程建设、网络教学和教学资源三大平台,通过强大的硬件支持和先进的软件功能,实现了精品课程平台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据链接,不仅节约了建设成本,而且促进了精品课程资源转化为网络教学功能的实施。教学资源平台有国外MIT的精品课程资源和国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三大平台形成有效整合,加快了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进程,便于师生从网上自由下载、复制、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为区内外的师生和学习者了解、共享MIT等国内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创设了开放式平台,在精品课程和网络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二)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精品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档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网络平台可以记录、展示精品课程主讲团队每位主讲教师的学历、职称、专业研究方向、学术科研成果等重要数据,对精品课程团队的选拔和持续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能够对高校教学质量评估提供第一手资料。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直接承担者,要求具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组成课程教学梯队,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要求具有教授职称。通过对现有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网站有关师资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公共课、基础课等课程师资队伍充实,年龄、学历等结构较合理,部分专业课或专业选修课主讲教师数量较少,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另外,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在学术研究成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结合课程本身的发展和前沿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通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管理不仅可以查阅到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还可以通过网站平台的公开展示接受专家监督、互相学习,从而促进队伍的更新和优化。
(三)精品课程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情况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主要包括项目负责人情况、主讲团队情况及其学术科研成果、课程规划、课程特色、立体化教案、大纲、课件、案例、录像、实验大纲及实验指导、试题库、参考资料、论文等集文字、音频、视频等一体的基于网络化的显性课程资源。其次还包括教学团队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隐性课程资源。精品课程要求资源的优质性和全面性,并且能够根据课程特点应用不同的媒体技术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应用,以最佳的方式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根据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要求,对各本科高校的网上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以可访问的课程为主),结果如图1所示。从统计结果看,课件占100%,录像资料较少(每门课程只有3名教师每人45分钟的录像),因此,从实际教学和精品课程资源利用角度来看,教学录像还需要逐步建设上传,最好实现全程录像;教案占95%,大纲占92%;由于课程性质不同,非实践型课程占一定比例,所以并不是全部课程都建有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导内容,部分实践课程也缺乏充足的实践内容和实践结果分析,尤其是与相关行业及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进行人才合作培养的内容较少;论文和习题所占比例较少,大部分课程只上传了考核样卷。上述资源档案的不完整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和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情况
精品课程优质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能反映高校教学信息化水平,同时也体现出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而且对促进高校开放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有积极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统计结果,结合各高校的网站访问量调查发现,学生对精品课程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方面,大约一半的学生对精品课程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认为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也有部分学生基本不了解或了解甚少。与学生相比,教师对精品课程的了解和使用还是占很大比例,因为大部分教师直接或间接参与了精品课程内容的建设,很多教师尤其是现有精品课程的主讲团队非常熟悉精品课程的有关政策和建设要求。而学生知道的少,是因为精品课程在教学中应用的少,大部分教师还没有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转变出来,利用信息化网络教学的理念和手段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还拘泥于传统教学当中。通过访谈,进一步了解到,大部分教师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课程内容较多,学生记笔记很困难,利用精品课程网站让学生自由下载课件、大纲、教案、作业、习题等网上课程资料,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作业指导、教学交流,既方便学生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又能使课程内容在学生网络化学习中得到重新建构,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大部分教师认为将课堂内容以及课堂上无法安排的学习内容放在网上,既为自己节约时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方便。
二、从档案管理视角分析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模式认识不够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高校教学、科研、学术交流、开放性教学等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和信息平台,随之产生的大量网络教学资源如何纳入正常的档案管理范畴还缺乏应有的敏锐和超前意识。大部分高校课程档案管理工作还处在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现有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只是将一些精品课程批准文件等材料的电子版、课件光盘、录像光盘等资源进行了保存,离信息化管理模式存在很大差距,没有专门的网络平台、没有服务器、更没有完整的数据管理中心,更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档案利用服务的理念,固守在档案库房管理模式中。
(二)对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价值性认识不够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与传统档案存在本质的区别。传统纸质档案具有原始性和安全性,通过档案的利用价值确定保管年限和保管密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与其他网络资源一样,具有快速的数据更新和重要的利用价值,存在可变性和易消失性,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必须紧跟课程前沿发展理论进行内容更新,包括课程建设团队也要随着教师的人动进行优化,课程网站也必须随着课程的不断增加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变化。因此,提高认识,以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为龙头,推动高校整个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迫在眉睫。
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纳入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制度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管理纳入高校档案管理范畴的最终目的在于有效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管理、利用和持续再利用,高校必须打破传统的档案管理思维模式,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观念,改变管理手段,使优质教学资源档案得到有效管理和利用。首先,建立领导负责制。以校长为核心,学校档案管理机构与各级教学单位形成层级管理体制,各负其责,将精品课程资源档案的开发和管理、利用纳入学校正常的档案管理工作范畴。其次,高校必须更新旧的档案管理制度,与时俱进,树立信息化管理理念,以精品课程档案管理工作为中心,将高校各项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纳入高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当中,与教学评估工作相结合,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为目的,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推进高校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实现精品课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二)开展多方合作,促进管理标准化
首先,高校精品课程资源数据每年不断递增,而且课程的网络资源必须从信息生成到发展的每个周期都应加以监督和管理,各环节的责任人都有信息保存的责任,因此,这种多方参与的活动,在档案管理上可以采取多方合作形式进行。其次,网络资源的标准化管理对于高校精品课程资源的长期保存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保证课程网络资源的长期可读性和完整性,高校在建立数据资源中心的同时,要建立资源归档标准化,如:资源编码标准、著录标准、元数据和数据归档标准等标准规范。
(三)加大宣传力度,推进资源利用
关键词 自我评估;制度建设;高职院校;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06-0060-04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2014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充分肯定了我国职业教育对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指出“当前职业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尽合理,质量有待提高,办学条件薄弱,体制机制不畅。”[1]文件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定期开展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专业教学情况评估。”[2]此外,《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也指出,“职业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质量监测和分专业的评价制度,强化质量保障体系建设。”[3]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基本条件和内涵建设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相对领先水平,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估体系。浙江省教育厅每年组织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并要求各校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同时委托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与评估,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报告。除了政府部门主导的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外部评估,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构建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浙江全省4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对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调查分析,深入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为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调研
1.调研对象
本研究覆盖浙江省全部高职院校共45所,对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5份,收回问卷4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5份,问卷有效率100%。
2.调研工具
自编《高职自我评估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对高职院校评估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确定访谈提纲,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和访谈结果,确定调查问卷的维度和各级项目;最后,通过测试和访谈,对项目和问题进行局部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工作。
问卷围绕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共设计24个问题。问卷内容涉及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内部对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实施情况;学校内部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情况;学校层面自我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专职人员配备,以及对这项工作的观念与认识等。除少数题目需要回答并填写相关内容外,其他题目均按回答问题的频次与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二)访谈与制度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对个别院校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专家访谈,从浙江省22所示范院校中筛选出省内自我评估制度建设较好的15所示范院校,收集这些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文本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深入访谈,对文本和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情况
浙江省高职院校中92%的学校建立了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制度,有8%的学校尚未建立专项制度;其中,87%的学校通过量化的指标和评分标准对系部进行考核,13%的学校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97%的学校能够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对考核结果的处理方面,90%的学校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并与下拨系部(或二级学院)经费、领导工作业绩挂钩;10%的学校对考核结果不排名,不与任何业绩挂钩。
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组织部门为:教务处74%,督导处5% ,人事、校办、质量办等其他部门21%。见图1。
(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浙江省45所高职院校均建立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制度,其中95%的学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所有学校均能定期开展评价工作。在评价结果处理方面,82%的学校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并与教师工作业绩、课时费等挂钩;8%的学校虽然公布评价结果,但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10%的学校不公布评价结果,亦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
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部门为:教务处51%,督导处26%,两部门联合 23%。见图2。
(三)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自我评估情况
浙江省67%的学校针对专业、课程建立了内部的评价考核制度,33%的学校尚未建立专门制度。其中,88%的学校在评价考核中采用量化的指标和评分标准,12%的学校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75%的学校能定期开展专业、课程方面的评价考核工作,对专业、课程方面的评价考核工作85%的学校由教务处负责,15%的学校由督导处等其他部门负责;在评价考核结果处理方面,63%的学校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并与系部(或二级学院)工作业绩、领导工作业绩、经费挂钩;37%的学校虽然公布评价考核结果,但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
(四)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情况
浙江省74%的高职院校定期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工作。其中,90%的学校在评价工作中采用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在评价的具体形式方面,69%的学校采用职业能力试题库、职业资格考试等形式;31%的学校委托合作企业、研究机构进行评价。在评价结果处理上,76%的学校公布评价结果,并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业绩挂钩、作为各专业教学改革的参考或各系教学工作业绩的参考;24%的学校虽然公布评价结果,但不与任何工作挂钩。
评价工作的组织部门为:教务处52% ,学生处24%,招就处、实训部、继教学院、督导等其他部门24%。见图3。
(五)学校自我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情况
浙江省77%的高职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与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门保障制度,23%的院校无专门的保障制度。79%的学校有专门的行政部门和人员从事自我评估、质量保障方面的相关研究。所有高职院校均认为有必要建立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对影响自我评估机制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根据各因素出现频次进行排序。见表1。
表1 学校自我评估机制建设影响因素频次统计表
排序 影 响 因 素 频次
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98%
2 自我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系统性、长效性等 89%
3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 87%
4 评估结果有效利用情况 78%
5 教职工对自我评估的观念和认识 67%
6 学校自我评估的组织和研究情况 59%
三、讨论与建议
(一)自我评估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浙江省92%的学校建立了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制度。但只有87%的考核制度具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考核制度及评分标准进行文本分析与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这些考核评价多数停留在目标考核阶段,评价更侧重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及质量评价,并与系部经费、领导工作业绩挂钩,可见学校对考核工作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15所示范院校中,只有3所学校的评分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工作水平进行了标准化评价,这反映了高职院校虽然普遍重视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但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程度有待提升。
(二)专业与课程评估应成为自我评估的工作重点
浙江省67%的学校建立了针对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校内评价考核制度,其中88%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的专业、课程评估主要由系部(或二级学院)在对专业教研室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进行,考核侧重对学校及系部(或二级学院)布置的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及质量进行评价,只有3所院校的评分标准对专业、课程建设水平进行了标准化评价。对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的标准化评价目前仍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但这些评价主要针对少数专业建设项目,如省级优势专业等;课程建设项目,如省级专业资源共享课程。项目覆盖面较小,且建设周期较短,评价工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虽然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展高职分专业评价模式方面的研究,对省内高职院校中同类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排名,从而构建一种专业竞争与动态调整机制,但目前这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模式及实施路径仍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因此,针对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评估研究对高职自我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目前,浙江省所有高职院校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均有专门制度,且95%的学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从评分标准看,侧重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进行标准化评价。但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方面,只有74%的学校会定期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目前主要采用职业资格考试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从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中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尚不能完全与教学改革相衔接,现有的职业资格考试因专业不同而社会认可度差别较大,且一些职业资格考试并不适合高职阶段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因而一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难以成为评价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未充分对接。因此,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形式和效果需要高职院校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从学生受益角度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四)自我评估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深化
目前,浙江省只有79%的高职院校有专门部门和研究人员从事自我评估、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目前主要由督导部门开展相关研究,但各校督导工作开展程度差距较大。多数学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的评价和考核。目前只有3所学校针对专业建设评价开展了相关研究。因此,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系统性、长效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院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精品课程;数据库系统;LOM;DC;元数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103―05
一 精品课程建设的国内外现状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部于2003年启动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截止2009年底,全国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2917门[1]。经过7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精品课程建设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并逐步建立起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及评审平台,相应的课程网站索引导航系统等。
国内精品课程主要采用“教师自行建设,逐级申报”的模式。目前,课程网站制作与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在教学信息资源组织、底层规范标准、教学资源共享服务机制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制约了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的推广应用。
比较而言,国外类似的课程建设主要采用OCW(Open Course Ware)开放课程(课件)的形式。课程资源网站界面风格简洁一致,课程教学资源栏目规划、目录体系统一,结构导航清晰,资源查找与利用方便,开放共享程度高。
国外主要由一些大学及基金会组织发起,课程以倡导知识的开放与共享为宗旨。课程建设与共享研究,主要集中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具有较先进理念的知名高校,优秀课程有FETP OCW、Utah State University OCW 、Japan OCW Alliance、Johns Hopkins OCW、ParisTech OCW等[2]。其中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在全球有大量的镜像站点,并且得到很多IT公司的支持,课程资源及网站建设采用标准的内容管理系统[3]。
因此,在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过程中,采用统一的标准对精品课程资源进行有序化的信息组织是推动课程资源的整合共享的前提,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省高校数字图书馆三期工程正在建设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注重课程资源信息组织及相关过程的标准化工作,探索了将LOM元数据和DC元数据相结合的资源组织元数据应用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 精品课程元数据方案设计
1 元数据需求分析
元数据(Metadata)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一种从底层规范信息资源组织的有效方法。元数据的应用,能够从源头上控制资源建设的质量,形成清晰的资源脉络,为资源的深度揭示、开放共享提供条件。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需要用不同的元数据进行描述。如用于描述网络资源、支持网络检索而建立的通用元数据Dublin Core(简称DC)和ROADS,用于描述书目数字文献的MARC元数据和TEI Header,用于描述教育资源的IEEE LOM元数据(学习对象元数据)和GEM元数据(教育资源网关),用于描述特殊资源的元数据(如政府信息资源元数据GILS和档案编码描述格式EAD)等[4]。
江苏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本着“开放、互动、整合、共享”的理念,在综合分析与调研的基础上,建立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系列标准,特别是对精品课程资源元数据方案的选择和定义。
从教育资源的描述来看,IEEE LOM是国际上发展相对完备的一项教育元数据标准,它定义了学习对象元数据的语法和语义,其目的在于使用最小的属性集完成对学习对象的管理、检索和评估。其他教育资源元数据如IMS、ADL/SCORM等均以LOM为基础建立。因此,许多国家都是以LOM为基础建立本国的教育元数据标准,如加拿大、英国、中国等[5]。从通用性的角度来看,DC元数据是美国OCLC的DCMI(DC元数据发起小组)为标识数字化信息资源、支持网络检索而创建的目录模式的元数据格式,通过国际性合作逐步完善,目前在网络中得到广泛承认和应用。由于DCMI与IEEE LOM的合作一直很密切,双方都认可基于RDF的元数据抽象模型,因此这两套元数据规范在互操作方面比较容易达成一致。
2 元数据方案的提出
精品课程既包括一般性课程描述信息,还包括大量的课程资源。课程及课程资源的复杂性,决定了单纯使用某一种元数据标准描述,存在很大局限性。仅仅采用LOM描述,会导致描述体系过于庞大;全部采用DC描述,又显得力不从心,因为DC的简单字段无法满足课程全面标引的需要。综合对比分析有关元数据,并仔细剖析精品课程资源结构,我们决定采用LOM元数据进行课程整体信息描述,采用DC元数据进行课程资源条目描述,即采用“LOM+DC”的精品课程元数据描述方案。这样将两者进行结合可以扬长避短,是比较理想的描述方案。
如图1所示。一门课程从宏观上是一个学习对象,LOM标准可以涵盖有关课程的主要信息描述,而课程又包括核心资源,资源可以有很多条目,把每条课程资源作为一个小单元,很适合使用DC描述。在基本信息(LOM)与核心资源(DC)间建立包含关系,从而形成完整的精品课程元数据描述方案。也就是说一门精品课程的元数据完整描述应该包含1个LOM加上很多DC形成的元数据包。
三 元数据介绍及实例描述
1 整体描述――学习对象元数据(LOM)
LOM最早是由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下属的负责制定数字化学习标准的组织学习技术委员会(LECS)制定。在中国,由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ELTSC)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负责相关标准的研制、认证和应用推广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颁布了CELTS系列标准,其中的3个标准已经为国家标准[6]。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学习对象元数据(LOM)于2008年1月14日为国家标准(GB/T 21365-2008),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7]。
LOM定义了一个通用的概念数据模型,以促进学习对象的共享和互换。主要由9个类别组成,每个类别下有一系列表征元素。在国标中,为了有利于用户选择使用LOM元素,把LOM元素分成必备数据元素(M,Mandatory data element)、可选数据元素(O,Optional data element)、扩展数据元素(E,Extended data element)三类。
LOM V1.0由9个类别组成:1)通用(general):组合了对学习对象进行整体描述的通用信息;2)生存期(lifecycle):组合了与学习对象的历史和当前状态有关的特征以及在演化期间已经影响该学习对象的那些个人和组织;3)元―元数据(meta-metadata):组合了元数据实例本身(不是元数据实例描述的学习对象)的信息;4)技术(technical):组合了学习对象的技术要求和技术特征;5)教育(educational):组合了学习对象的教育和教学特征;6)权利(rights):组合了学习对象的知识产权和使用条件;7)关系(relation):组合了定义在学习对象与其他相关学习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特征;8)评注(annotation):组合了对学习对象在教育使用上的一些评论,以及这些评论的作者和创作时间的信息;9)分类(classification):描述了学习对象与某个或某些特定分类系统的关系信息。
选用原则:一门课程所包含的信息相当复杂,既包括基本信息,诸如课程名、负责人、分类体系、网站等,又包括各种教学资源,总体上把课程作为一个基本描述单元,通过学习对象元数据的绑定可以保证课程间较高程度的语义互操作性。
精品课程整体信息描述中,主要以必备数据元素为主,可选、扩展数据元素为辅。其中6)权利和8)评注两个类别为可选元素,在实例著录中未使用。具体见下一部分的实例描述。
2 资源描述――都柏林元数据(DC)
DC推荐的基本元素,包括15个字段:1)标题(Title):赋予资源的名称;2)创建者(Creator):创建资源内容的主要责任者;3)主题(Subject):资源内容的主题描述;4)描述(Description):资源的内容的解释;5)出版者(Publisher):使资源成为可获得的责任实体;6)贡献人(Contributor):对资源的内容做出贡献的其他实体;7)日期(Date):与资源生命周期中的一个事件相关的时间;8)类型(Type):资源内容的特征或类型;9)格式(Format):资源的物理或数字表现形式;10)标识符(Identifier):在特定的范围内给予资源的一个明确的标识;11)来源(Source):产生该资源的其他资源;12)语言(Language):描述资源知识内容的语种;13)关联(Relation):对相关资源的参照;14)覆盖范围(Coverage):资源内容所涉及的外延或范围;15)权限(Rights):有关资源本身所有的或被赋予的权限信息[8]。
选用原则:精品课程的每个资源条目基本具有相似的表征方式。如均需要表征资源的名称、描述、提交更新时间、资源格式、资源标识等信息。因此,采用适宜互联网信息资源标引的都柏林元数据DC,可以较完整地实现标引。15个核心字段全部选用。
下面给出一门课程的元数据实例描述实现方案。
3 精品课程元数据实例描述
在网络教育技术标准使用的过程中,通常会存在数据的绑定问题。XML作为一种通用的可扩展置标语言,以其良好的体系结构及数据描述能力,已成为数据存储与交换的行业标准。因此它也成为了精品课程元数据编码绑定的首选。下述描述实例均使用基于XML的语法格式描述。
(1)课程基本信息描述(LOM方案)
如表1,列出了一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本信息,共12个元素。假定本门课程在资源库中对应网址为:URL1,课程对应核心资源的网址为:URL2。
<img src="img.省略/qkimages/xjyj/xjyj201006/xjyj20100626-2-l.jpg" hspace="15" vspace="5" align="">
其中权利(rights)、评注(annotation)类别未选用,<!--内容-->为注释内容,代码按照层级关系编写。采用LOM V1.0,基于XML的绑定规则,具体标准符合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基于规则的XML绑定技术(GB/T 21364-2008)要求[9]。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 ?>
<lom>
<general><!--(1)通用信息-->
<identifier>
<catalog>URI-IN</catalog><!--课程在资源库中对应网址-->
<entry> URL1</entry>
<catalog>URI-OUT</catalog><!--课程远程网站对应网址-->
<entry> jpkc.njau.省略/botany/ </entry>
</identifier>
<title>植物学</title>
<language>zh</language>
<description>《植物学》是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式多样性,植物学是一门重要基础课程</description>
<keyword>植物、植物生态、植物生产、生命科学</keyword>
</general>
<lifecycle><!--2)生存期信息-->
<contribute>
<role>负责人</role>
<entry>强胜</entry>
</contribute>
<date>2008-10-22</date>
</lifecycle>
<meta-metadata><!--3)元―元数据信息-->
<identifier>
<catalog>URI</catalog>
<entry>celtsc.省略</entry>
</identifier>
<contribute>
<role>创建者</role>
<entry>江苏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entry>
<date>2008-10-22</date>
</contribute>
<metadataschema>LOM V1.0</metadataschema>
<language>xml</language>
</meta-metadata>
<technical><!--(4)技术信息-->
<format>text/html</format>
</technical>
<educational><!--5)教育信息-->
<learningResourceType>精品课程
</learningResourceType>
</educational>
<relation><!--7)关系信息,表示课程(LOM)与资源(DC)的关系-->
<kind>B是A的一部分</kind><!--A指精品课程,B指对应资源条目或网址-->
<resource><!--描述核心资源B的地址-->
<identifier>
<catalog>ID</catalog>
<entry>URL2</entry><!--描述核心资源B对应的地址-->
</identifier>
</resource>
</relation>
<classification><!--9)分类信息,5个分面分类入口-->
<purpose>学科</purpose>
<taxonpath>
<source>教育部精品课程专科学科分类
</source><!--来源国家精品课程分类-->
<taxon>
<id>09</id>
<entry>农学</entry>
</taxon>
<taxon>
<id>0901</id>
<entry>植物生产类</entry >
</taxon>
</taxonpath>
<purpose>省份</purpose>
<taxonpath>
<source>中国行政规划</source>
<taxon>
<id>320000</id>
<entry>江苏省</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级别</purpose>
<taxonpath>
<source>课程级别</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国家级</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类别</purpose>
<taxonpath>
<source>课程类别</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本科</entry>
</taxon>
</taxonpath>
<purpose>年份</purpose>
<taxonpath>
<source>申报年份</source>
<taxon>
<id>01</id>
<entry>2003</entry>
</taxon>
</taxonpath>
</classification>
</lom>
(2)课程核心资源(DC方案)
如表2,列出精品课程核心资源中的两个条目,实例中仅描述第一条。假定本门课程在资源库中对应网址为:URL1,课程对应资源的网址为:URL2,每条资源的详细信息网址URL3。DC核心共15个元素,采用基于XML语法的RDF方案[10]。
<img src="img.省略/qkimages/xjyj/xjyj201006/xjyj20100626-3-l.jpg" hspace="15" vspace="5" align="">
资源条目中的“引用”,表示引用课程(LOM信息)中的相关描述内容,由程序自动实现。如第1条资源著者即课程负责人直接引用,主题对应课程的主题词。
<?xml version="1.0" encoding="GB2312"?><!--条完整的资源条目描述-->
<rdf:RDF
xmlns:rdf="省略/1999/02/22-rdf-syntax-ns#"
xmlns:dc="省略/dc/elements/1.省略/dc/terms/">
<rdf:Description rdf:about="URL3">
<dc:title>第一章植物细胞</dc:title>
<dc:creator>强胜</dc:creator>
<dc:subject>植物 植物生态 植物生产 生命科学</dc:subject>
<dc:description>介绍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dc:description>
<dc:publisher>江苏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dc:publisher>
<dc:contributor>江苏省教育厅</dc:contributor>
<dc:date>更新2009-03-05</dc:date>
<dc:type>课件</dc:type>
<dc:format>PPT</dc:format>
<dc:identifier>01.ppt</dc:identifier>
<dc:source>URL2</dc:source>
<dc:language>ZH</dc:language>
<dc:ralation>植物学</dc:ralation>
<dc:ralation>URL1</dc:ralation>
<dc:coverage>农学 植物生产</dc:coverage>
<dc:rights>江苏省教育厅</dc:rights>
<dcterms:isPartOf rdf:resource="URL1"/><!--基本信息(lom)与资源(dc)建立联系-->
</rdf:Description>
</rdf:RDF>
四 结语
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元数据方案的实现,探索了运用多个元数据标准组织复杂资源的可行性。采用该元数据方案建设的“江苏省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系统”,能够实现与“江苏省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顺利对接。
目前,在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建设中,采用元数据方案的成功案例尚不多见,如何有组织地开展复杂对象信息组织方案的研究、不同资源间元数据接口规范及不同类型元数据转换标准的制定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网[EB/OL].<省略,2010-4-1.>
[2] 开放课程计划[EB/OL]. <省略,2009-6-1.>
[3] 王静.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免费网上课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4,(10):78-79.
[4] 张晓林.元数据研究与应用[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47-148.
[5] 薛宁.LOM元数据应用探讨星地一体教育资源素材库的组织[J].图书馆杂志,2005,(5):59-64.
[6]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DB/OL].< celtsc.省略,2009-6-10.>
[7] 信息技术 学习,教育和培训 学习对象元数GB/T 21365-200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8] Dublin Core[DB/OL].
<dc.library.省略/dcmi-terms.htm,2009-7-15.>
[关键词]高职 工作过程 计算机网络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1-0181-01
高职院校在办学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特色鲜明的高职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是高职办学特色重要的载体,既不同于本科院校也不同于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体系,办学特色正是通过自身课程体系的实施来实现的。抓好课程体系建设,对高职特色教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结合陕西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特色,谈谈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和策略。
一、优化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第一,高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为培养目标服务,强调学生自身价值和潜在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构建以技能为主,专业知识灌输为辅的教学模式,降低理论知识和“填鸭式”教学的负面影响,让学生保持一种“自动自发”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专业课与专业培养目标之间相互适应,形成理论课、实践课、素质课程三者的有效结合与学习。
第二,根据现阶段发展实情,培养社会与单位需求的应用型大学生,构建高效的课程体系既要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实际动手能力,又要保证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发展的步伐紧密结合,建立好学生自身的企业奉献精神,为进入职场做充分的准备。
第三,课程体系的特色,高等职业院校是以相关性为主,重点放在素质教学与能力提升的教学模式,要强化这种教学特点带来的帮助和推动性的作用,要以优化课程体系与创新课程内容为前提,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社会的适用性要求,要以企业现实需求与“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核心区增强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
(一)不断优化高职院校教师队伍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团队的年轻教师,虽有激情但欠缺工作经验,必须提高经验建设,让知识面广、科研能力强的老师发挥其优势,改变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不足。其主要发展归纳为:首先,积极加强与先进技术企业合作,使学院的师生都能得到提高,如与西安迪欧软件公司合作办学,利用迪欧软件给毕业生培训,使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其次,鼓励青年教师读研、读博、出国培训,适应现在IT行业知识的前沿。近几年来,我院许多老师先后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班”和华东师大、交大计算机软件工程硕士的学习。选派青年老师工厂挂职锻炼,参与学院的网络组建、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及维护工作。
(二)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搞好整体课程研发能力
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是一种“产学研”整体结合的有效方式,是强化整体课程建设与教材研究开发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标准化和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必须加强精品课程的开设与教授,精品课程的开设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措施主要有:
对于课程建设规定专业带头人安排给教研室每个教师的专攻方向,谁来建谁负责这门课程的相关业务,至少三人为一组进行协作,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建设特色。
强化网络专业系列化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建设时,以够用为度,不求大而全,但求精而够用;内容先进性:内容与技术发展同步,方法与认知同步;不求学科的系统性,但求应用的系统性。
积极利用课程建设的成果,由各课程骨干教师牵头,做好教学内容遴选工作,每年调整一次教学内容,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内容,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等纳入课程内容,走合理引进优化整合加强新编的教材建设,促进课程体系建设。
(三)围绕技能比赛进行课程改革建设
网络技能大赛对各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测评。开设专业课程是要紧贴国家技能大赛的能力要求,既要有较深的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新知识、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因此技能大赛对高职学院课程体系有指导作用。
我院围绕技能大赛对课程建设进行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积极与IT企业合作。进一步利用技能大赛充实教材编写的规划,将教材编写重点统一到国家大赛的课程上,对实验室的网络设备进行更新,尽量采用cisco、华为、ciw、sun等业内企业的国际IT标准,建立本专业合理人才评估标准和学生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学习和企业的先进技术对接,对专业的实验、实训设备得到更新,也使我们实训课程项目进行了改进。二是推荐年轻教师担任竞赛指导教师,并定期派竞赛老师外出参观学习,到企业去学习新技术,引进新设备,为学生成才和专业发展做好铺垫。三是出台相关积极的奖励措施,鼓励担任竞赛教师参加编写教材和课题申报。鼓励教师摆脱中国传统的学科和知识体系限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根据岗位能力要求编写教材。我院2012年在国赛“计算机网络应用”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两项,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大赛、全国网络安全等多项国家大赛。
总之,以上措施是我院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得到优化,课程内容更加合理,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教师和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日益显现。
【参考文献】
[1]杨静,姜明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5):12-16.
Abstract The top position internship is the key link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and curriculum system. The article aims a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ostgraduate internship courses co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es the study rules and needs of students during internships, analyzes the core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qualities required for different marketing careers, and builds a model for post-employment internships that rely on informational teaching resour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ost-secondary internship courses and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marketing.
Keywords on-job training courses; construction mode;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resources
顶岗实习是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建设顶岗实习课程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赋予高等职业教育新内涵和新要求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传统顶岗实习课程建设的局限,依托信息化教学资源,适应顶岗实习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有效进行课程建设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
1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建设现状
当前,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在顶岗实习课程建设的实践创新中,从学校、企业、学生等各主体的实际出发,探索了多种顶岗实习课程建设模式,存在鲜明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顶岗实习纳入课程化管理。为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越来越多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正逐步加强顶岗实习课程建设力度,将其纳入课程体系,开发了面向工作岗位需求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了紧贴职业岗位的教学项目。
二是校企共建顶岗实习课程。部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突破学校、企业在顶岗实习课程建设中主体分离的障碍,依据企业实际需求制定和调整教学计划,确定了相应教学内容,并融合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建立了动态的多主体共建共管的教学管理体系。[1]
三是利用信息化技?g进行顶岗实习教学及管理。虽然顶岗实习具有一般课程的系统性、教学性和实践性,但因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主体的多元性、教学场所的不确定性,顶岗实习教学又不同于一般课程教学。为适应顶岗实习教学的特殊性,很多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学生顶岗实习期开展网络教学,并通过信息化教学管理平台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实效,适应学生实习期的学习需求。
与此同时,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建设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教学时间长,教学管理难度大。高职市场营销营销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实习单位和岗位存在点多、面广、学生分散的特点。这一现象造成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课程教学质量的监控工作难以全面到位,容易出现“放羊”现象。
(2)顶岗实习教学易流于形式。部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使企业导师、学院导师的教学和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导致顶岗实习教学环节达不到专业技能提升与巩固的教学目的。
(3)教学资源管理欠有序。教学资源建设与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存在脱节、互不关联、针对性差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不能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的信息化技术开展精准高效的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影响了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
(4)课程教育教学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部分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过分重视企业和就业需要,课程建设的重点放在职业技能的培养上,而忽视了学生在实习岗位工作中所需的职业素养、职业文化和职业道德等非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未充分发挥顶岗实习课程的教育教学功能。
2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建设模式的构建
2.1 分析营销职业岗位群所需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基于营销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营销职业岗位群具体划分为市场类、销售类、客服类、策划类四大类,各岗位群中岗位核心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如表1所示。
2.2 分析顶岗实习期学生学习规律及需求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顶岗实习期进行工作场所学习时,需严格遵守企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纪律,常难以同时兼顾企业工作任务和学校学习任务,相对较长的集中课程学习时间十分匮乏。因而需在特定物理空间和常规教学时间内开展的传统课程教学不适合在岗学生进行学习。此外,学生在顶岗工作中遇到知识或技能缺失、存在疑惑等问题时,常无适宜的方式进行再学习。这造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遇到障碍。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有效利用闲暇时间,又能适切学习环境和学习困惑的课程模式,满足在工作场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需求。
2.3 树立顶岗实习课程建设教学理念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建设应以课程共建、共享为目的,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建设载体,以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工具,以教学资源、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为基本建设内容,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最终目标。[2]
2.4 明确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目标
确定校企共融开展顶岗实习教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三者共同构成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目标。
2.5 设计顶岗实习课程教学实施方案
(1)打造便捷、高效的课程学习环境。为便于顶岗实习期学生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学习,通过打造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碎片化、微型化、可组合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体验。
(2)构建教学共同体。因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的特殊性,由学校、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组成教学共同体来承担顶岗实习课程教学任务。其中以企业导师为主导,提出课程建设的要求和整体构想,负责分析相应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而对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行提炼。以学院导师为教学主体,由学院组织“双师双能型”教师组成“学院导师团”,依照教学规律,将不同职业岗位上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进行汇总、归纳,构建不同的教学项目,制定详细的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手册,并进一步开发和组合相应信息化教学资源,最终通过信息化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学院导师还需在学生轮岗实习后,根据企业导师的实习评价意见,综合分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准确示范和针对性训练,开展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补差性教学。顶岗实习学生依据其在实习岗位上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制作实景教学视频,供具有相同或相似实习任务的学生进行学习和借鉴。[3]
(3)设计教学模块和教学项目。依据营销职业岗位所需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经过开发,形成能力本位的、灵活选择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模块化项目课程体系,具体教?W项目如表2所示。
其中,营销礼仪与客户沟通、营销职业道德设为必选模块,市场调研与预测、产品推销、客户服务、营销策划为任选模块,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习岗位和轮岗顺序灵活选择相应课程模块和教学项目进行学习。
(4)有效开发和组合信息化教学资源。顶岗实习课程应符合实习学生的学习规律,便于在工作场所进行短时间的学习。因而精准开发和有效组合相应信息化教学资源,便于学生基于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完成学习成为必然。同时,由于学生实习工作环境和岗位具有差异,面对不同工作任务所产生的学习需求不同,学院导师和企业导师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中应对课程资源进行标准分类,制定课程资源内容特征说明和资源间的关联信息,改变目前信息化课程资源组织结构杂乱无章,教师、学生难以有效检索和利用的现状。[4]
(5)构建全过程的立体考核评价机制。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课程应借助信息化技术对考核内容进行加工处理,结合顶岗实习课程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进行全过程、标准化、灵活的考核评价。采用学院导师评价、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评结合,项目考核、岗位考核、阶段考核结合,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结合、教学考核和工作考核结合的立体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顶岗实习高质量完成。[5]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国家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发展现状
2011年10月,教育部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实现由服务教师向服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的转变,由网络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的转变[1]。2012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又印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建设的目的是“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其中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旨在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着力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通过对2012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高职)的解读,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之于课程建设有了清晰的认识:
(1)校企合作突出。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评审指标中,二级指标建设方式中,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设计、开发、使用、推广课程;二级指标教学队伍中,要求行业企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并承担一定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2)强调创新。在建设目标设定、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教学与评价方法设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等方面强调要有所创新。在课程拓展资源方面,要求原创性资源比较高。(3)突出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以工学结合为手段,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团队教师应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主持(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4)课程基本资源系统完整。能反映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设计、课程资源配置和应用,反映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现课程团队教学风采。(5)课程拓展资源要有一定的社会覆盖面。涵盖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岗位技能培训、新技术普及、职业素质养成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
2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开发不深入,不充实,不善于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案例的丰富性还不够,横向资源学习欠缺。(2)课程理论与实践衔接不紧密,实践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教学中难以100%还原实际工作情境。建筑装饰设计课程的教学显得分量不足,学生在校外实训中主要是观摩,也难以直接参与进去。(3)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单调,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中的教师讲解、提供项目、学生画图、批改作业,形式也很单一。项目资源的采集,学生难以参与进去,主要还是教师提供。(4)课程的考核方法比较单一,重形式、轻技能,缺乏实质,和“设计员”职业资格考试能够吻合,但就课程目标来说还是有些脱节。
3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3.1课程设置
(1)教学理念要先进。从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文件中,体现出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受益非线,同时也应该与兄弟院校多交流探讨学习,要体现高职课程的特色。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基于工作过程设计开发课程。(2)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3.2课程资源建设要丰富
课程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应该有条理、完整、丰富,同时也要在以下几方面做到位:
(1)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资源,联合企业,引入企业先进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化资源,教学过程引入现场标准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2)引入公司全套、完整的工程案例,进行教学开发,完善工程案例的任务书、投标书、虚拟演示动画、方案图、施工图、施工过程照片或视频、竣工实景照片等,作为学生研究学习的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3)引入互联网上的设计项目源,作为学生的课堂或者课外有兴趣自己参与的项目制作。(4)有效运作课程论坛,以及通过qq群,加强师生互动。论坛设置有作业区、共享区、精彩转贴、交流区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资源共享。
3.3明确教学目标,打破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高技能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通过对课程内容的精心筛选,突出“理论必需、够用即可,强化实践应用和操作熟练”的教学思想,课程教学内容应该够用为度。根据内容选择要做到基础性、实用性、实践性、先进性、综合性为一体。课程结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结构,尝试将原有课程内容整合为建筑装饰设计入门、家居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外设计、餐饮空间室内外设计、商业空间室内外设计等内容,这样以典型空间为载体的整合,使得学生对知识更易于把握和接受。
3.4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
(1)将现有的工作室充分发挥出其特有实际性的作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一方面结合课程辅助开展项目教学,另一方面承接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融课程、工作室、生产实践为一体,实行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将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在承接和完成生产技术项目的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真正实施工学结合,实现“做中学,学中做”。(2)课程内容职业化。以职业岗位职业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建设。职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课程就教授什么。(3)课程实施项目化。项目驱动教学法,项目来源要鲜活,以威客等网上的项目源,或身边就近的项目源为训练内容,课程围绕项目进行。(4)课程建设开放化。让市场的手伸进校园,审定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技能训练大纲,审定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的标准及方法,有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开展。专业管理委员会形成“学校、行业协会、企业”三赢的合作模式。
3.5要将素质教育容融入教学,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在一个人综合的能力和素质当中,最重要的是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绝大多数公司招聘人才时更看重专业以外的职业素质。除了人文素质、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程外,在建筑装饰设计课程中也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要能承受在成为真正设计师之前的磨砺或在其他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解决,更好地适应行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2011.
[2] 教育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Z].2012.
在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1997年开始招生至今,近20年的建设与执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日趋成熟。随着电子信息新技术和半导体新产品的出现,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类人才培养[1,2]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地进行专业建设[3-5]和课程建设[6-8],人才的培养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从2012年开始至今吉首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特开设了多门新开课。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和实施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突出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一、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意义
(一)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现阶段,因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已成为大部分理科考生的首选专业。在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突出专业特色,曾对该专业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等各方面进行了多次不同程度的修改,添加了一些与该专业相关和相近专业课程,如计算机、通信、电气、自动控制等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学而不专的现象,专业学习迷茫,不能突出专业特色,不能把握专业重点和核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为了适应技术更新和发展的需要,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增加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合理的专业体系。新开设的专业课程为了特别彰显本专业特色,并辐射其他学科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从而带动其它专业的课程建设以及学科群建设。
(二)有利于强化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对工科专业的学生来说,创新是学习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和实践能力是培养的最终目的。创新是基于工程实践能力、综合应用知识与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的能力。因此,大力发展这些技能不仅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开展教学和创造必要的实验课程,还需要在实践中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自主教育,这是创新意识和培训团队合作精神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的途径。
首先,我们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项目,它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实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把电子工艺实践、EDA、ASIC电路、计算机应用设计等一系列实践性环节加入教学活动之中。其中,在电子工艺实践中,学生在了解电子设备生产过程的基础上,进行对安装和调试电子设备的能力训练。在EDA和ASIC电路设计中,通过熟练使用计算机,培养学生对电子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在计算机应用设计中,则对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行训练。以上教学内容是整个大学四年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并辅以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高频电子电路,微机原理与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等。结合新技术的发展,开设了《射频技术》及实验,将所学的专业课程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和通信原理等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及运用。
其次,加强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电子电路课程设计,信号与信息技术课程设计,电子信息系统一体化设计,毕业设计教学内容,完成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其中,电子电路课程设计安排在数字、模拟、高频电子技术课程之后,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电子技术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本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主题,使用电子CAD工具独立完成设计。信号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则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给定的信号采样策略和信号采集系统,并使用计算机来完成对信号的分析和处理,这一环节注重对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电子信息系统设计集成是在电子电路设计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课程设计训练进行了两个链接后,本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全面的电子信息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综合能力。毕业设计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和测试。在毕业设计阶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单位的工作,毕业设计的主题多是结合单位工作内容并决定,也有一部分是基于教师科研课题的内容,或是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改革的一部分等。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意识和基本能力,在大三下学期,特開设了《电子设计竞赛基础》这门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提高学生制作电子设计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有利于强化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整个大学教育中,需要体现和落实到每一教学环节上。针对这方面的训练,我们进一步开放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鼓励学生自拟题目,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把电子信息系统的集成设计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设计类似的组织形式运用到电子信息系统综合设计中来,在给定一个目标系统(或学生自拟一个目标系统),由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团队,完成总体设计到系统实现的整个过程,提交设计原型和设计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特别强调系统的整体思想,技术创新和团队精神的分工与合作,在毕业设计阶段侧重于信息检索,国内外发展状况分析、技术路线、创新的培训和考试。
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建设的作用
首先,高校教学建设是保证和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基本教学建设,包括专业和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包括教材、师资队伍)、教学实习基地建设、学风建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的基本建设之一。根据多年的新开课程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的电子信息工程课程建设涉及到相关课程教学及其相关链接的方方面面,是许多因素的集合,包括教师、条件、效果等等,这些工作通常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会遇到。因而有效解决这些环节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推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这些链接的建设,如能使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促进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内容更新、改进课程与教学管理水平的影响,使其标准化和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电子信息工程的新课程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甚至是已建成的高质量课程也面临更新与发展。在教材建设,例如,一部成熟的教材在内容方面,虽然相对稳定,但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具有知识的滞后性,所以改革旧的内容,补充成熟的技术前沿知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材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教学条件建设,几年不发展,不变换,将落后于科技的发展。
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提高本专业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关键。对高校来说,课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等教育质量高低。高校是通过实施教学计划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是构成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因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是高校教学工作中须常抓不懈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是有其自身规律的,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改革最终目标是如何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一旦违背了这条规律,就相当于违背了高校的根本任务,也就意味着改革失败。所以,高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一切改革应顺应其自身规律,围绕教学改革来进行。新开课程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归宿和落脚点。教学改革的形式有多种多样,不是单一的,但教学改革的核心不会变,即课程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也是新开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对高校的技术要求较高。课程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本质,因此,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同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合理配置有限的教育资源,优化投资渠道。长期以来,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建设中面临两大难题:一是高等教育系统的有限资源和实现高效益教育目标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建设上的资金投入不足与创新素质课程的矛盾。二是教育经费投入有限,如何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发挥最大的作用,减少浪费,是教育管理必须考虑的问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理论提出后,使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能与本专业内的相关事情分清主次,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找到了该专业合理的投资渠道,即合理配置人力、财力、物力,优化投资渠道,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上的投资是一种战略性的投资, 具有远见卓识。许多高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是分期分批进行,尤其在重點课程的高级人才引进、教学设备更新、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给予优先扶持,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再次,对电子信息工程新开课程建设可以创造出该专业高水平的教学成果。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新开课程建设内涵清晰、投资明确,使其相比于其它课程来说有更清晰的方向、更严格的组织、更多有利的条件、更高的热情进行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且容易创造出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职教课程改革思想
广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广东经济改革一样活跃,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广东职教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广东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在“2014年广东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会”上正式提出了“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能力核心”是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是指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中-高-本衔接贯通,分级培养专业人才。在操作层面,“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关键在于通过岗位的分层实现能力的分级,通过分级的能力,定位中-高-本衔接的教育层次,建构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设计框架。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如英国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根据对应岗位群的实际,设计覆盖岗位群、能力分级的职业能力框架。(2)构建标准。基于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3)分级培养。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培养的理念,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衔接分层的中职、高职乃至本科课程。(4)衔接贯通。由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导,设计转段、自主招生考核等环节,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分段完成课程教学,各层次课程体系层次分明、衔接贯通,形成纵向有机联系的系统。
二、以标准建设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1.建立分层分级的衔接贯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课程体系建构工程的核心是: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的分层分级衔接贯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例如,英国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闻名于世。2015年,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修改出台,职业资格证书正在清理整顿,科学规范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和职业标准还正在建设之中,这给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分析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其次,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建设纽带,实现课程体系的分层分级。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专业人才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及其进程,一般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统计分析归纳提炼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下表1)共分为六级两类岗位,其中中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Ⅰ级的岗位,高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Ⅱ、Ⅲ级的岗位,本科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Ⅲ、Ⅳ级的岗位。据此,对这些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就可以获得分层分级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岗位及能力的分层分级,一是实现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目标定位、人才规格衔接与区分,避免了目标层次定位不清;二是对接分层分级的能力就可构建分层分级、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重叠。
2.以标准建设引领课程改革
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为解决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与评价等问题,广东省2013年启动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先后立项74个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包括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职本科衔接项目、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国际化标准研制项目、IHK证书本土化项目等。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指导下,将标准研制分解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标准编制四个阶段,采取竞标方式,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组成项目组,共同承担研制工作。预计到2016年年底将完成81个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110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这些标准将在所有中高本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让近百万学生受益。
3.建构“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必须基于工作的结构和体系去建立课程的结构和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为课程体系建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课程体系建构必须对接职业能力。(1)建立功能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职、高职、本科课程模块功能的划分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课模块重在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模块重在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其中中职、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及本科的专业主干课模块重在培养该专业领域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职业能力。(2)课程模块要“宽专结合”。“宽专结合”的“宽”,一是指课程要适应“宽职业群”的能力需要,体现在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的行业企业领域、岗位群和职业能力;二是指课程还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较宽基础”,体现在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边界要宽,这也符合企业管理日趋扁平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可见,宽专结合的“宽”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宽专结合的“专”更多地体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因此,“专”是指课程必须指向职业岗位方向的深化,这体现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不仅要“专”还要“活”,每个专业应提供不只一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专业拓展课程要突出专业能力的延伸和职业视野的开阔。(3)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不同课程类型实现的功能不一样,这些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基于工作的结构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其课程类型不应单一化,课程体系中的门类应倡导由多种课程类型融合。如图2所示,集中反映了“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4.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发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资源开发已由传统的教材编写走向了立体化资源建设,广东在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双管齐下。《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指出:用信息化改造和发展职业教育,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等技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学分银行,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到2020年,建设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开发1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开发15个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一是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建设信息化的课程资源,近三年高职共建设了53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016年启动了10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二是建设了“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先后资助58个“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30个“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项目立项,所有项目建成后通过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5.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指出: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广东在省级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立了两个机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和粤德职业教育推广与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已进行如下探索:(1)借鉴、学习、引进国外的专业及课程标准。例如,在标准建设中借鉴了英国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基本思路,在国际商务、汽车等专业中进行澳大利亚、德国及欧盟标准的引入,此外,在前面已述的标准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和成果。(2)探索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是各国衡量劳动者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情况,促进劳动者对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所建立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在率先试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通过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体系,构建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依据的考评体系,形成基于能力核心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在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中进行试验探索。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反思
1.课程体系不衔接是中高职难以衔接的关键
据调查,中高职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职业素养与企业要求仍有差距;二是中高职目标定位不清,难以区分层次,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差异性大;三是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课程名称重复,课程内容重叠,等等。中高职课程体系不衔接,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本位主义严重,缺乏课程的系统化考虑。
2.课程开发未能深度实现校企合作
在课程层面,不少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是毕业实习,或是企业专家参与某门课程教材编写等,更多的是注重形式或有形层面的合作。广义上,校企合作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匹配的衡量标准是职业标准。纵观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不明确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或将职业能力分割为知识、技能、态度单独培养,或根本就没有建立课程标准等等,导致课程的随意性大,与需求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供给侧的改革,其重点应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深化校企合作。
3.职业院校的课程缺乏有力监管
课程是实现目标的载体,课程的开设以及课程体系结构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多、课程多、变化快等特征,导致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大,因此,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对院校的课程调查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任课教师不关注专业教学标准或人才培养方案,只关注任教的课程,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未能凸显。二是,因人设课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尽管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很好,但有的课程在职业院校无人能上,只能因人设课,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与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不匹配,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三是,以教材定课程,自编教材质量堪忧。与国外比较,中国的教师更加依赖于教材,而且所依赖的教材较为单一,往往一本教材就决定了一门课程,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此外,受多种因素驱动,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以示范校建设为例,开发课程教材是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资金保证,2010年始,各大出版社的专业教材高度重复,导致资源浪费,且教材专业知识的严谨性不足,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有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不多。
4.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严重不足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投入大,遗憾的是产出的效益不显著,即应用不广泛。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宣传缺失。很多教师需要使用信息化资源无从找到,存在建设和应用信息不对称。二是应用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授课任务重,满足于ppt辅助教学,导致无暇广泛、深入地筛选、应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三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速度。信息更新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的速度,信息化资源的在线学习平台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例如,满足于学生随时学习需求的APP学习资源缺乏。
5.课程评价与职业能力目标偏离
毋庸置疑,课程评价必须针对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考量。由于能力是内隐的心理特征,只有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才能外显,因此,对于职业能力的测评必须依托职业活动。例如,“汽车维修质量检测”课程评价应重点在于胜任工作的能力评价,即通过“查询汽车初始故障―自检―互检―质检―总检”五个步骤工作的完成质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往往这门课程评价还停留于纸笔测验,以及考勤、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评价普遍没有重视测评职业能力。其原因,一是已有的课程没有有机地与职业能力对接,无法找到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即职业活动为载体去测评能力;二是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
6.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乃至学校,都在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但是,标准制定后如何推广、执行、检查、督导,这些都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措施。通过标准化研究,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必须遵循一致同意原理、最优化原理、简化原理、实施价值原理、强制实施原理、选择固定原理、定期更新原理。其中,实施价值原理和强制执行原理告诉我们,标准制定出版后,必须积极推广应用,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且标准一经颁布就要执行。尽管职业教育的标准勿须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但它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的,将作为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因此也具有强制性,即在同一区域内,职业院校必须执行。标准是作为制度予以实施的,应该在某一时期固定不变,以利于实施,这就是标准化的固定原理。与固定原理相生并存的是定期更新原理,其要求标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修订的间隔期不能过短,也不宜过长。目前,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处于研发期,标准的推广、执行、以及更新还未实现标准化,其长效机制没用引起高度关注。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发展建议
1.以系统化思想建构省市级课程
系统化体现在纵向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衔接贯通,横向的校企合作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对于职业院校个体是难以从系统化来建构课程的,这一使命应由国家层面和省市级层面肩负。国家课程和省市级课程必须体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分层分级,体现工学结合。其重要基础和依据是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标准的健全。这一工作任重道远,又势在必行。以标准建设为例,必须建立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确定标准建设的机构以及建设周期。对于不同的标准固定和更新的周期为3~5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修订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于专业教学标准,由于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一般修订周期最好为3年。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推动标准的标准化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对接职业标准的开发课程
职业标准就是职业能力的条目化、系统化、精确化描述与制度化规定。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也是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只用当供给与需求匹配时,职业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服务宗旨。诚然,我国的职业标准还非常不健全,还未建立起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导致职业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没有标准可循。但各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获得职业能力要求乃至职业标准的。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必须坚持对接职业标准的理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将工作领域的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实现课程与能力的有机对接,保证职业能力成为课程目标、内容的重要依据,进而开发课程教材及立体化资源。
3.以职业能力测评为抓手调控教学质量
职业能力标准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起始点,通过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监控职业教育结果。因此,抓两头放过程,监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重视专业能力测评的同时,不能忽略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更可以引入企业的专家。评价场地必须是生产环境或模拟环境,评价过程应基于职业活动。
广东正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的课程改革,通过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中-高-本有机衔接,不仅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而且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03)]
参考文献:
[1]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能力到课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李海东,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杜怡萍.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标准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
[4]赵琼梅,古娟妮,赵鹏飞.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职教人才培养结构实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48.
[5]王敏华等.标准化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12).
[6]李春田等.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