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时间:2023-10-12 09:41: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市场营销战略规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第1篇

论文摘要:青岛啤酒一直以来都着眼国际化经营,国际市场高领的利润空间使青啤在进入国际市场后,有更大的操作空间。从国际市场环境分析,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行业龙头企业,在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实施了国际营梢战略规划,实现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科学制定出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梢等营梢策略,进一步开拓了青岛啤酒的高端市场,提高了青岛啤酒营销活动中的整体功挑,增强了企业国际竞争力。

一、青岛啤酒所处环境分析

(一)政治环境

目前,我国整体局势是:政治稳定,人民团结,社会关系和谐,繁荣发展,改革在继续深化,生产力在不断提高。中国加人WTO以后,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贸易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合作领域继续拓宽。国家政治的稳定为啤酒的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经济环境

中外合资流行,国内中低档啤酒出口将扩大,国外高档洋啤的进口亦会有所增加。自我国加人WTO以来,已经开始与WTO全面、全方位进行接轨,世界贸易合作的加强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三)文化环境

青岛啤酒厂最早就是由英、德商人创办,从产生到发展一直都夹杂着国外的文化环境因素,在适应和吸收东道国文化的过程中使母国文化逐渐融于外国文化,两者是双向的文化沟通,是不同文化的兼容并蓄。如本来对中国人使用筷子的技巧、习惯怀有浓厚兴趣的美国人,当然同时也爱上了青岛啤酒。正是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的跨文化战略使青岛啤酒大获全胜。

(四)行业分析和竞争者分析

1.行业分析:啤酒企业集中度逐步加强,竞争趋于白热化。外资携资本优势正在进人中国,未来外部环境处于比较稳定阶段。啤酒销量及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7年世界啤酒人均年量为36升,而西方发达国家人均年量在100升以上。

2.竞争者分析:在国内,除青岛啤酒外,还有燕京啤酒、重庆啤酒、红河光明、兰州黄河、西藏发展等几家以啤酒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青岛啤酒在国内一直都是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青岛啤酒还是可以保持其竞争力。在国外,虽然西欧与美洲每个国家的啤酒品牌程度更加激烈、形式更加多样复杂,但青岛啤酒凭着自身的很多特性与优势,可以有很多忠诚的消费者。

(五)消费者分析

由于历史和文化渊源,东南亚历来和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早在1947年,青岛啤酒即开始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被誉为中国的“国货精品”。在东南亚形成了青岛啤酒传统的海外市场,拥有了稳定的消费群。

青岛啤酒源自于德国人之手,因而与欧洲有着不解之缘。在拥有相当悠久的啤酒文化和酿造历史的德国,啤酒酿造工艺和啤酒质量都是相当高的。在这样的市场上,青岛啤酒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他们愿意高出其他世界品牌啤酒两倍的价钱购买青岛啤酒。

美国是世界上啤酒生产和消费最多的国家。从1987年一2005年,青岛啤酒在美国市场的中国啤酒品牌中销量占95%以上,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占亚洲12个出口国家出口量的25%,成为亚洲在美国最畅销的啤酒和美国售价最高的啤酒之一。

二、青啤国际营销战略规划

(一)市场细分

1.按地理细分:国家、地区、城市、农村等都是青岛啤酒应考虑的因素,如在拥有相当悠久的啤酒文化和酿造历史的德国,啤酒酿造工艺和啤酒质量都是相当高的。在这样的市场上,青岛啤酒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他们愿意高出其他世界品牌啤酒两倍的价钱购买青岛啤酒。

2.按人口细分:年龄、性别、教育、社会阶层等都是青岛啤酒应考虑的细分范围,在这些都不同的基础上,青岛啤酒实施的营销计划侧重点也会不同。

3.按心理细分:社会阶层、生活方式、个性。现代社会是个性化的社会,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些对啤酒只是当做每天生活的必须品,有些则会更懂的去品味与享受。

(二)市场定位

针对上述对市场的分析,青岛啤酒公司集中精力打造“青岛”主品牌,将其细分出醇厚、欢动、纯生三个不同的品类,分别赋予其不同的产品特性,定位于不同的消费群体。其中,醇厚啤酒是青岛啤酒着力打造的百年经典品牌。欢动啤酒则是其主品牌铁三角中瞄准年轻人高端市场的运动健康型啤酒。其年轻、时尚、动感的品牌形象为以往的经典形象注人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开拓了青岛啤酒的高端市场。

(三)青岛啤酒营销规划

1.扩大市场竞争力。在目前全球性通货膨胀的背景下,2008年企业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物价的波动,而青岛啤酒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在整合与扩张并举的发展战略下,会进一步进行行业内的收购,扩大产能和市场竞争力。

2.在海外市场的布局。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的全球布局是,“先市场、后建厂”,先集中力量,加大传统的美洲、欧洲、东南亚三大市场的营销力度:首先,在中国台湾地区建厂,以台湾地区为重点基地深度开发东南亚市场;其次,将辐射南非市场,逐步在美洲和欧洲设厂;最后,搭建美洲、欧洲、东南亚“金三角”的国际市场框架,完成青岛啤酒国际化世界版图的雏形。

3.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青啤在依靠自身力量做强做大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又与国际资本合作,其品牌形象、营销网络都是国际资本巨头看好的合作对象。青啤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先进资本经营方式,大刀阔斧地进行资本经营,突破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实现品牌与资本的联手。随着啤酒贸易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活跃性的进一步加强,青岛啤酒将会与更多的国家成为合作伙伴。

4.继续走国际化的路线。青岛啤酒一直以来都着眼国际化经营,国际市场高额的利润空间使青啤在进人国际市场后,有更大的操作空间,所以在将来的发展中还将继续扩展它的国际化路线。

三、青啤国际营销的具体营销策略

(一)产品策略

青岛啤酒偏向于中高档产品定位,低端产品少,其原来的产品生产线属于中高档产品,经过几年扩张式的发展,产品生产线逐步走向完善,种类也逐步齐全起来,产品逐步包括中低档等大众化产品。

在口味上,倾向于啤酒的清淡型口味,符合亚洲人的啤酒消费习惯,而且相对来讲不易醉人,可促使人们消费·更多的啤酒。西方国家城市市场居民观念趋于品牌化,口味侧重淡爽,而农村市场口味偏重习惯将进一步保持。

从风味上,青岛啤酒分有金质青岛啤酒、棕色青岛啤酒、黑色青岛啤酒、淡味青岛啤酒等,具体产品包括淡爽型系列酒、优质酒系列、金质酒系列、极品青岛啤酒、青啤王、青岛2000等品种。

(二)价格策略

1奉行优质优价的定价策略,其产品远远高出一般竞争对手。

2.采用了产品线定价法,青岛啤酒发展的是整个产品线而不是单个产品。因此其定价可通过产品定价的方法来谋取最大的利润,而且定价较高,以配合其优雅的、中高档的品牌形象。

3.青岛啤酒在西方国家也奉行优质优价策略,平均卖2.95美元/瓶,远比当地的啤酒高。

(三)渠道策略

1.网络比较完善,布局比较全面。其渠道模式为:事业部一啤酒厂家一零售终端。这种方式有力地保障了青岛啤酒对销售网络的控制。

2.中间商直接对零售终端供货。实行“直供模式”、“门对门服务”、“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即从厂门到店门送货上门,“地毯式轰炸”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销售点。模式不变,方式灵活选择,在适合直供的区域进行直供销售,在适合销售商销售的区域交给分销商分销,市场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划分。

3.青岛啤酒在海外市场进行机制销售渠道。其销售渠道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美国市场采用的海外商机制。第二种是海外分公司模式,其模式又分为两种:一是澳洲市场和欧洲市场采用的由海外分公司进行市场管理,由当地商负责市场销售的经销方式;二是在中国香港市场、加拿大市场和东南亚市场所采用的由青岛啤酒直接控制市场销售模式。第三种模式是采用分公司统一管理市场,由当地商负责市场销售的经销方式,这种模式在欧洲较为典型。

(四)促销策略

1.赠品促销。赠送礼品,可采用消费不同数量奖励不同价值礼品的方式,青岛啤酒实行销售5瓶奖励发光戒指一个,销售10瓶奖发光棒一支,销售20瓶奖球面电子表一个,当场消费,当场奖励。

2.人员促销。由企业派促销员进行现场促销,如向消费者推介、夜场超市导购等。要加强促销员的培训,提高促销员礼仪素养、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促销技能。

3.幸运奖促销。青岛啤酒采取开盖有奖等形式产生幸运奖,奖励现金或去国外免费一星期旅游,吸引大量的消费者,效果很好。

4.公共关系促销。对有些贫困地区进行慈善活动,以此与政府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及提高青岛啤酒在大众心中的美誉度。

第2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 市场营销 全球化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主流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两大主流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和载体就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发展迅速,其数量、规模、经济实力、科技开发能力都达到空前,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过程中的支柱力量。

一、市场营销战略的基本理论

战略是确定企业长远发展目标,并指出实现长远目标的策略和途径,贯穿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市场营销战略是企业市场营销部门根据战略规划,确定目标市场,选择相应的市场营销策略组合,并予以有效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市场营销总战略包括:产品策略、价格策略、营销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实施情况会直接影响跨国企业的在华的发展和生存。

二、跨国公司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发展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营销发展的三个阶段

(1)探索性进入阶段。在此阶段,跨国公司通常采用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协助母公司进驻中国市场。跨国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把它们的产品出口到中国市场。例如宝洁公司在最初探索性进入中国时候, 一方面让中国的专业客户逐步认识自己公司的品牌,另一方面借此认识中国的日用消费品市场,发现发展机遇,降低经营风险。

(2)战略进取阶段。跨国公司在这一阶段,为了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往往建立自己强大的品牌,品牌效应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有利于扩大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增加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顾客的忠实度。树立良好的品牌和企业形象,有利于企业长远在中国的发展。

(3)市场主导阶段。这一阶段,跨国公司涉入中国的程度已经非常高。跨国公司仍把实行差异性市场营销作为在华营销战略的重点内容,它们主要通过销售高档产品获取高额利润,以中低档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并不断增加中国的产品研发部门和生产基地。在经营管理方面,在华跨国公司以完善的管理来控制较大的经营,并努力在消费者和供应商中树立市场领导者的形象。

(二)跨国公司在华营销战略的主要类型

(1)全球标准化营销战略。全球标准化营销指的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市场上提供统一的产品。在各方面条件相似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会采取标准化营销战略。标准化营销战略的优势有:受规模经济的影响,具有价格优势;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2)全球差异化营销战略。全球差异化营销认为企业选择本土化营销是着眼于满足各国、各地区当地市场所特有的需要。采取本地化战略的公司会把每一个国家乃至地区作为一个不同的市场单独对待。差异化营销战略能够满足当地消费消费者的需求,一定程度上避免文化差异;有利于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跨国公司营销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一)中国如何应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和营销策略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应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待这一问题:跨国公司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为我国经济增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环境污染,外部经济风险,民族品牌流失,拉大贫富差距等问题,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国经济的脆弱性。

(1)优化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环境。改善有利于跨国公司投资的软硬环境。完善我国的法律法规,形成健全的法律体系,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得保护;加大科研投入,位高科技人才提供良好待遇;进一步完成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为跨国公司提供公平待遇。

(2)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积极引导。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生产基地和制造中心,研发中心;鼓励跨国公司投资西部地区和东北革命老区;鼓励跨国公司在华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向我国企业转让先进技术。

(3)扶持民族品牌,保护民族工业。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提高名牌战略的意识,尽力减少跨国公司对华营销战略新变化给中国民族品牌带来的冲击。一是建立和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加强对外资收购国内品牌的管理,反对形成垄断。二是加强对国内名牌的宣传力度,大力提倡政府在其采购行为中,增加对国产名牌产品的购买。

(二)中国公司如何走出去

(1)形成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品牌意识淡薄,是我国企业的普遍现象,也是制约我国企业的关键因素。建立强大的品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是新经济时代营销的基础,树立品牌效应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营销的重要一环,也是核心竞争力之一。

(2)形成以顾客为导向的营销方法。满足顾客需求,顾客忠诚度的维系也是市场营销战略的重要环节。跨国公司一般都有多年成功的市场运作经验,但它们在进驻中国市场时,通常做足了市场调查。例如宝洁公司工作人员曾经发现许多消费者宁愿经常购买小包装的产品而不愿买大包装的产品,这与美国的消费方式正好相反。于是,他们开发了小袋装的洗发露,最终深受消费者欢迎。

(3)树立战略营销思想,做好长期竞争准备。市场营销的形成与建立,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我国企业发展基础薄弱,而竞争又非常激烈,最终要有打长久战的准备。跨国公司往往把把营销提高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围绕营销战略来设计和开展经营活动。

(三)通过并购来开拓市场

毫无疑问,并购是实现市场扩张的有效方法。中国企业应该借鉴跨国公司通过在华并购中国企业实现市场快速扩张的成功经验来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尽快进入细分市场。中国企业,近年来也有不少并购案例,例如以小博大的联想并购IBMPC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等。

第3篇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市场经济的竞争与日俱增,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趋势,我国中小企业陈旧的市场营销战略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面对新时期下市场发展趋势,我国的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及时创新企业的市场的营销战略,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中小企业目前市场营销的特点,研究了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途径,以确保新时期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能够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新时期下;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市场发展趋势

引言

市场营销战略指的是在现代生产营销理念下,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经营发展的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形成,面对新时期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我国的中小企业需立足于企业的发展实际,与时俱进的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从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以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的同时,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发展。

一、我国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及时根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创新企业市场营销战略。从我国当前企业的存在形式分析,我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分散性,其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和竞争意识,并且对市场的发展趋势缺少综合性的分析,这就致使这些分散性企业无法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创新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企业的营销战略的创新与优化,能够使其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与此同时,这也是确保企业总体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当今时代的发展,市场消费主体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生存消费,越来越多的是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心理,从而满足自身精神层面需求。因此,中小企业要想提升市场产品所占有的份额,就应该与时俱进的创新营销产品,满足市场消费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产品第一时间抓住消费者的内心需求,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要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创新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使之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必经之路。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缺乏市场营销观念意识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到了市场营销的重要性,并转变了固有的市场营销理念,尝试着用能够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新营销理念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但是,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依旧有部分企业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无法认识到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的根本变化,不能做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市场向导。在具体的市场营销中,中小企业缺乏市场营销观念意识的具体表现为:首先,传统的营销观念束缚了企业的营销拓展,片面重视营销业绩的行为,致使企业忽略了产品信誉问题的重要性;其次,在整体市场营销的过程中,片面的强调营销人员个人的业绩,从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最后,片面的重视销售部门的销售业绩,从而忽略了销售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内在的相辅相成的联系。

(二)中小企业缺少市场营销战略创新的方法与人才

根据现有的研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部分中小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当下市场的发展竞争趋势,并逐渐的意识到了创新营销战略的必要性,因此,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已经尝试将新的市场营销战略逐步取代传统的营销理念。但是,从运用的实践结果中,却发现企业由于缺少市场营销创新的方法,并没有将市场营销战略的作用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而中小企业缺少创新营销战略方法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缺少必要的、与之相应的人才。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并没有意识到人才对企业生存与竞争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市场营销所需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因此,从根本上讲,企业之所以无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的原因是企业缺少新型市场营销人才。

(三)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缺少规划性、管理缺乏创新性

当前,我国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没有制定系统的市场营销战略规划,而是在营销的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采取与之相适应的营销战略,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就好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长此以往,传统的、固有的营销战略理念就致使企业营销战略管理方面为了与其相适应,而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从而使企业各方面因素无法协调统一,企业营销战略的管理方面也只是单纯的立足于企业营销的利益问题,很少能够针对市场需求的具体状况做具体的调查研究,这就使企业也无法制定相应的营销战略规划。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市场营销环节的管理过程由于受传统营销管理模式的束缚,致使企业很难拓展更广阔的营销市场。

(四)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部门缺少与其他部门的有效合作

企业的市场营销是以用户的消费需求为出发点所组织的经营活动,因此,市场营销部门要以研究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将消费者的需求呈现在产品以及服务上,在根据市场的需求明确销售手段以及销售渠道,以企业的最大能力满足市场发展需求。因而,市场营销部门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系统的完成企业的目标的,需要与企业的其他部门实现有效的合作。但是,从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看,其并未意识到实现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有效合作并建立合作机制的重要性,导致市场营销部门脱离了企业的其他部门而孤立,这就从根本上导致市场营销战略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创新与发展,最终影响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中小企业创新市场营销战略的途径

(一)更新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理念,强化企业对市场营销理念的认识

要想更新企业的市场营销理念,强化企业对新兴市场营销管理理念的认识,就要求企业要摆脱传统企业营销价值理念的束缚,重视产品的信誉问题。要以产品的服务质量为宗旨,对产品的价格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定位,以赢得市场消费群体的青睐。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要求都在逐渐的提高,这就要求企业要认清当下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全新的、现代化的营销理念来武装自己,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前行。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企业以往大打价格战的营销观念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下市场发展趋势的需求了,在产品质量、价格等都呈现出均衡发展的市场背景下,企业要用发展的、与时俱进的观念来进行市场营销定位,这就需要企业立足新的竞争优势点,比如:当前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服务的高标准要求,企业就要立足于当前市场消费者的需求,对产品的设计进行个性化创新,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研究,以向消费者提供能够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在服务质量上,就要以现代营销理念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媒介,不断的满足消费者的高要求服务标准,以提升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

(二)创新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建立完善的人才机制

这就要求企业要立足于市场发展的趋势,以市场的需求为向导,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分析,以满足当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并寻找潜在的消费需求商机,这样才能为企业市场营销战略提供创新的渠道。企业要以自身的发展实际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及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的动态形式,抓住市场发展的基于,创新企业的营销战略模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企业要认识到新型营销人才对企业营销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制度,从而确保企业能够吸收更多的专业型人才,并留住人才为己所用。企业要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人才战略紧密的结合,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使其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

(三)以联合销售方式实现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

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适当的采用联合销售的方式,以实现合作互赢的目标。具体的联合营销方式如下:第一,中小企业可以以合同为媒介,在市场营销环节中以合作的方式,使企业的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从而使企业以少资金投入获得高利润回报。第二,中小企业可以实现与消费者的合作,消费者以加盟的形式加入到企业的市场营销环节中,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合作互赢。第三,中小企业可以与经营商实现合作,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联合体销售模式,从而实现企业与经营商的合作互赢。第四,企业可以与比自身资源力量雄厚的大中型企业实现合作,获得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指导,使企业生产的产品能够借助大中型企业在市场的影响力,拓宽自身的市场渠道,从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以网络营销为新型市场营销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以及技术优势崛起并发展壮大。而网络营销就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基础上的新型营销模式。因此,企业要及时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网络营销这一新型的营销渠道,利用网络营销的速度快、成本低以及传播范围广等点,摆脱中小企业因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问题,通互联网拓宽企业的信息渠道,与此同时,网络营销也可以实现企业产品的网上推广模式,从而使企业的产品获得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的关注,提升企业产品的知名度。所以,在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下,中小企业有必要通过建立网络营销平台,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比如:建立个性化、优质化的服务、获得更多潜在消费需求信息等,以在完善企业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完善的市场营销战略机制能够有力的确保我国中小企业的稳健发展。因此,中小企业应充分的认清当前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不足,并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特点,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时俱进的创新自身的市场营销战略,制定科学完善且合理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系,以提升自身的试产竞争实力,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从而使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且健康的前行。

参考文献:

[1]张吕峥.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分析[J].中国经济,2011,12(11):5659

[2]赵阳.谈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6(02):6970

[3]陈书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渠道建设[J].现代经济信息,2009,6(21):121123

第4篇

1.中小企业的营销观念更新的比较慢。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营销的观念已经被广大企业经营者所接受,中小企业也开始用新的市场营销的战略武装自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但从整体上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对于市场营销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企业市场开拓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在实践中,中小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观念更新的比较慢,多数企业在市场开拓过程中过分的强调营销的业绩,而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关心不足。另外在开展营销的过程中,企业往往对于个人的营销业绩较为关心,而忽视了整个团队之间的配合。

2.缺少创新性的营销人才,营销的方法较为落后。

虽然很多中小企业在产品的营销中都进行了创新,但是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成果并不乐观。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创新性的营销人才比较缺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各种营销战略的实施。优秀人才队伍的缺乏这和中小企业处在发展的初期实力弱、资金少有一定关系,也和企业自身的人才观有关。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然后一些中小企业发展中还没有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特别是没有认识到优秀营销人才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导致企业营销方案屡屡受挫。中小企业之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之所以苦难重重,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缺少创新性的营销人才。

3.营销的战略缺乏创新。

受到传统的营销观念的影响,中小企业的营销战略主要是基于市场前提下所采取的随机应变的发展套路,这种营销观念仅仅是为了获取短期的营销利益,没有从战略规划的角度来制定营销战略。很多中小企业在产品营销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一些广告媒体和传统的营销手段进行市场营销,缺少营销体系上的创新,这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得更加广阔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中小企业营销战略体系的策略探讨

1.在企业中树立创新型的营销观念。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树立现代化的营销战略体系,关键在于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营销价值体系,以产品质量和服务为先导、辅以价格竞争,这种综合性性的现代营销理念在目前的市场竞争过程十分重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已经很难为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经济效益,此时应该将企业的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的竞争,如产品本身的性能和质量等等,通过创新营销的体系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营销过程中需要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能够很好的增强客户对于产品的体验,提升产品的成交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在企业中创新营销渠道。

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原则。网络营销具有速度快,成本低、范围广等一些特点,这使得中小企业不受到发展规模的现值也能够获得展示自身的产品,获得客户的关注。通过网络营销的开展,企业可以将各种信息和企业的情况传递给目标客户,和大企业之间开展公平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的占有率。中小企业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可以拉近和客户之间的距离,了解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进而对生产进行一定的调整,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势产品,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3.在企业中创新营销的战略模式。

中小企业来所开展的营销活动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在营销活动中,营销人员应该定期开展消费者行为的调查研究,对市场进行走访调研,研究竞争对手的产品和营销策略,对消费者的各种潜在需求进行分析,为企业的营销战略体系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信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构建市场营销创新模式关键就是要能够掌握市场的各种最新动态,根据市场的变化对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和优化,选择适当的营销战略手段拓展市场,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营销策略之外,还应该注重对于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资源,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营销队伍有利于企业营销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优秀的营销人才是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最为重要的保障。

三、结语

第5篇

职业经理人不仅要参与市场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参与战略制定并对战略计划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现简述其重要日常工作。

一、 市场机会调查及分析

现代市场,消费者需求不断变化,决定销售的产品必然存在生命周期。职业经理人不能仅仅依靠仅有的一俩只产品打拼,要不断根据公司的状况,及时发现识别新的市场机会,以充实公司长期稳定发展。职业经理人要建立和组织专业的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开展各种调研活动,收集分析各种市场信息,从中发现市场机会。为了解市场变化及中长期趋势,研究营销环境极其重要。微观环境直接影响公司销售服务能力,如各级经销商、分销商、二批商、终端客户、顾客、竞争对手等信息。宏观环境如当地人口、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信息。对消费者市场需求了解分析,通过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特征、方式等发现市场机会。另外,公司要密切关注竞品动态,对其充分认识并预测其行动反应。通过各种市场机会分析,经理人得以较准确锁定新目标市场,发掘细分市场。

二、 营销战略规划及策略组合

确定目标市场后,经理人就要对产品开发进行专业规划,确定产品定位。随后要对产品进行各项开发、测试、投放市场。在产品进入市场后,要为产品制定生命周期各阶段营销策略。市场策略组合老生常谈,卖方角度关注营销变量4个“P”,即产品、价格、地点、促销。关注产品:品牌、包装、质量、性能、规格、式样、性能、服务等。关注价格:定价及调整、折扣、折让、信用条件、付款期限等。关注地点:目标市场覆盖、细分市场选择、各级中间商设立、储运方式确立等。关注促销:广告、人员推销、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直接营销等。买方角度关注4个“C”,即顾客的产品需要和期望、顾客希望的产品购买成本、顾客购买产品的便利性、顾客感情沟通。经理人必须对可控营销变量进行组合运用,以形成与各目标市场相适用的营销方式。

三、 营销预算制定及分配

经理人制定的种种战略及市场营销变量组合顺利实施的前提是必须对营销预算的制定及分配进行决策。公司往往根据战略目标规定的销售任务额的比率进行费用预算。这其中会涉及各项因素:(1)公司上一期传统销售比率进行推算;(2)根据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确定费用比例;(3)根据市场占有率要求调整费用预算;(4)根据品牌建设战略设定预算比例;(5)根据竞争对手的营销预算与销售额比例确定竞争性费用预算。经理人必须将营销费用预算根据公司的战略目标要求及对竞品的竞争需要分配给不同的产品、销售渠道、促销媒体。

四、 营销战略计划执行及控制

经理人必须围绕战略计划整合各变量组合专业操作市场。要协调公司各个部门环节有力配合;要考虑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及时对战略计划进行动态调整;要考虑竞争对手对公司的策略打击及时出台新应对政策;要考虑品牌发展的速度是否与公司配置脱离;要考虑公司内部管理体制的规范与战略计划执行的配套。经理人需要制定控制计划,跟进战略计划执行的质量、进度、偏差,确定监督检查的时间及频率,并且要对不同产品、顾客群、销售渠道进行定期盈利率分析检查,以确定营销活动的效率。

市场变化瞬息万变竞争激烈,职业经理人必须专业运作,通过分析市场营销机会、规划营销战略、制定营销组合策略预算、执行和动态控制来完成营销任务,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第6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营销战略;演进;障碍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2-0064-02

本文主要研究的金融机构是银行,通过对银行的研究分析,折射出金融机构在营销战略中的障碍,提出若干建议。市场营销战略的含义是指:企业要把顾客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一般来说,企业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街的期望值是根据以往的销售经验取得的,然后通过获取的信息有针对性、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把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相互协调,达到统一意见后,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给顾客,实现企业的销售目标,这一个整体的过程就是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一般来说,市场营销战略包括四个因素,简称为4Ps,即Product(产品)、Promotion(促销)、Price(价格)、Place & Distribution(通路与配销)。如果在四个因素中再加上Politics(政治)和Public(公共关系),就称为6Ps,把这六个因素运用到营销过程中去,就形成了六方面的营销战略。

1 金融机构营销战略的演进过程

1.1 20世纪50年代之前的营销导入期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银行在市场上处于垄断格局,完全是属于卖方市场,银行与市场上很多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无法形成产品差异化,并且,对于银行来说,营销是非常陌生的。后来,其他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储蓄业务上与商业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一些有先见的银行开始意识到金融业的服务是与消费者高度挂钩的,消费者的体验直接受到服务方式、服务环境、服务标准、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的影响。于是,许多银行开始借鉴工商企业和服务行业的做法,大量使用广告进行促销。1958年,全美银行协会会议第一次提出了金融业应该树立市场营销观念,从此扭转了金融从业人员对营销观念的排斥态度,迎来了银行营销管理时代。

1.2 20世纪60—70年代的营销传播时期

20世纪60年代,西方银行的零售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开始逐渐意识到金融产品的时效性,意识到如果产品服务推广不够及时,顾客可能会对产品感到反感甚至会怀疑该产品的质量,所以,银行要提高产品的服务质量,就必须注重产品的售后服务,跟踪服务,以此来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销售业绩。同时,还要加强对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引起他们对营销战略的关注。1973年,一些英联邦银行开始在银行内部设立营销部,建立营销机构,对市场进行研究,适当开展营销活动,提高营销管理。

1.3 20世纪80年代的营销创新时期

如果要区分自己与竞争者的不同,银行必须寻找一种新方法,不能困于旧的固有的营销模式中,要以创新的角度考虑客户的需要,向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在80年代,很多银行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一般来说,金融产品服务的类别多种多样,风险与收益兼备。银行如果不根据产品的这些特征,对产品服务进行创新,加强风险管理,紧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注重品牌营销,那么银行就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所以,银行要想满足客户更深层次的要求,就必须对产品服务进行更详细的追踪,开拓产品的深度和广度。一些研究表明,在一项新的金融产品推出之后,不到半年内就会有类似服务的产品相继推出,因此,即使一些银行具有原创优势,但由于金融服务没有专利保护,所以,模仿程度极高。所以,银行要有进行差异化管理,通过市场细分避免盲目投资,建立产品、服务的差异化,加大竞争优势。

1.4 20世纪90年代后的营销扩展时期

西方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展迅猛,对于营销战略也越来越重视,进一步推动营销管理的改革,并且在营销战略上逐渐意识到营销管理不只是促销、定位等,而应该把营销管理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把每一个步骤分开管理,营销部门要与银行里的其他部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相协调一致,共同为顾客提供高质的服务,这样才能在金融业这个激烈竞争的行业中保持竞争优势,达到银行与消费者互利双赢的局面。对于银行业来说,一个完整而又有效率的市场营销应该要包括:分析市场机会、确定市场目标、选择市场营销战略、营销风险监控、市场营销活动管理、售后服务等,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需要与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主动性关系,这种关系需要企业在更高层次上,用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建立,同时还可以依靠计算机和网络的快速发展,拓展营销发展方向。

2 金融机构营销战略的障碍分析

2.1 市场体系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但是,市场体制依然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依然很不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金融产品市场化的程度依然不够高,尽管利率的确定也考虑到资金供求关系、物价因素和通货膨胀等因素,但是,关于金融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交易机制还是很不成熟,因此,如何正确选择营销战略,确定价格组合,需要市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2.2 受外部环境影响大

这几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出现,人民币升值压力的不断加大,我国银行汇率风险进一步增加,加上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这一系列的因素都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营销利润变薄,信用度不断下降。

2.3 赢利能力差

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指标能够与外资银行相抗衡,赢利能力大大优于四大国有银行,这样说明了,国有银行的赢利能力还有待加强。存贷款业务的比例过大、冗员过多、银行内部机制体制不完善等都是影响国有银行赢利能力的原因。

2.4 宏观环境因素

宏观环境因素是指企业运行的外部大环境,对于企业来说,这个环境既不可以控制,又不可以影响,但是对于企业营销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人文环境。①人口因素:人口数量与市场构成的关系;人口城市化与市场的关系;世界人口年龄结结构变化与市场的关系。②人口的地理迁移因素:客流的移动特点和规律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购买动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③家庭、社会地位阶层影响细分市场。

(2)经济环境:国民生产总值;个人收入,反应购买力高低;外贸收支情况。

(3)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短缺和保护,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影响。

(4)技术环境:技术对企业竞争的影响,对消费者的影响。

(5)政治—法律环境:政治格局的稳定和国家的政治法律环境都直接影响着营销战略。

(6)社会—文化环境:教育水平,,传统习惯。

2.5 微观环境因素

微观环境因素是指存在于企业周围并且密切影响其营销活动的各种因素和条件,一般包括供应者、竞争者、公众以及企业自身等。

(1)供应者:是企业资源的保证,成本的控制;但是对于银行来说,可以忽视这个因素,因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服务产品,不需要原料供应。

(2)购买者。①私人购买者:人多面广,需求差异大,多属小型购买,购买频率较高,多属非专家购买,购买流动性较大。②集团购买者:集团购买者数量较小,但是购买者的规模较大,属于派生需求,集团购买需求弹性小。

(3)竞争者。①竞争者及其数量和规模;②消费者需求量与竞争者供应量的关系。

(4)公众:金融公众,政府公众,市民行动公众,地方公众,企业内部公众,一般群众。

(5)企业内部各部门协作:决策、指挥、开发、执行与反馈、监督、保证、参谋机构。

3 加强市场营销战略的建议

3.1 完善市场营销战略的管理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制订一些较长时期的战略规划,通过制订的战略规划来确定企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同时,还要在企业内部成立一个强而有力的营销组织,并且完善这个组织,认真执行企业制订的营销计划,根据制订的营销计划目标,建立一个高效的营销组织结构,加强执行力度,保证目标的完成。

3.2 适当延长企业产品经营线

在营销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时候,在尽可能的情况下,金融机构要适当的延长自己的产品经营线,增加企业自身的产品服务种类,使产品经营线复杂化,避免由于产品经营线过于单一而带来的风险。

3.3 加大对终端网络的建设和维护力度

对于一个金融机构来说,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那么其产品服务就必须要多样化经营,不能过于单一,机构生存的依靠不能只是某一两个产品或者服务,而是要依靠终端网络在市场中生存下来。只有这样,在危机发生的时候,金融机构才能快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终端网络,及时调整企业现在正在经营的产品和运用的经营战略,把风险尽量降低。

4 结 论

在现代的商业经营中,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成功,企业就要懂得未雨绸缪,看清市场趋势,时刻树立危机意识,关注市场动态,合理把握自身的优势,强化企业内部管理,善于抓住机遇,吸取同行的经验,正确处理危机,提高自身经营能力。

参考文献:

[1]符莎莉.跨国公司在华营销渠道与动因分析[J].商业研究,2008(2).

第7篇

树立新的营销观念

入世后中国企业会进一步认识到,大众营销时代已经过去,分众营销(群营销)乃至一对一营销时代已经到来。“以产品为焦点”被“以受众为焦点”所取代,以厂商为中心的4P(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营销世界为4C营销世界所取代。

1、Consumer(消费者)。指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用这第一个C代替第一个P(产品),意为企业要把重视顾客放在第一位,强调创造顾客比创造产品更重要,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欲望比产品的功能更重要。不能仅仅卖企业想制造的产品,而是要提供顾客确实想要的产品。

2、Cost(成本)。指消费者获得满足的成本或消费者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所愿意支付的成本。用这第二个C代替第二个P(价格)。新的定价模式是:消费者支持的价格-适当的利润=成本上限。企业要想在消费者支持的价格限度内增加利润,就必须降低成本。

3、Convenience(便利)。指购买的方便性,以其来代替第三个P(渠道)。比起传统的营销渠道策略,新的观念更重视服务环节。在销售过程中,强调为顾客提供便利,使顾客在购买商品的同时也购买到便利。

4、Communication(沟通)。指与用户沟通,以此来代替第四个P(促销)。单向的劝导顾客可能不被顾客所接受,要加强与顾客的双向沟通,增进相互了解。

在4C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IMC)是21世纪惟一的持续的竞争优势所在。IMC是指为了对消费者、从业人员、投资者、竞争对手等直接利害关系者,对社区、大众媒体、政府、各社会团体等间接利害关系者进行密切、有机的传播活动,营销传播管理者应该了解他们需求,并反映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去。应首先决定符合企业实情的各种传播手段和方法的优先次序,通过计划、调整、控制等管理过程,有效地、阶段性地整合企业的诸多传播活动。

上述新的营销观念的树立是制定WTO条件下营销策略的首要条件。

制定富有创新意识又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规划

市场营销战略是公司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它根据公司战略的要求和规范,根据市场营销环境,制定市场营销的目标、途径与手段,并通过市场营销目标的实现,支持和服务于公司战略。营销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就是企业的目标、资源、技能与变化的市场营销环境相互协调的管理过程。中国加入WTO后,影响企业管理活动的宏观环境因素和微观环境因素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企业营销的宏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人口、政治法律、经济、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入世后这些因素都将发生各种变化,诸如:国家法律的调整、国际规则的适应、更多的投资和先进技术的进入等。企业营销的微观环境因素主要包括:顾客、竞争对手、供应商、社会公众和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等,这些因素在入世后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诸如,面对全球顾客、面对更加广泛的供应商等。

企业必须把握入世后营销环境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利用机会、避开威胁,重新选择营销战略目标、战略思想,制订出适应市场开放的富有创新意识又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规划。“创新”是这个规划的灵魂,如何突破传统的营销思想、经营方式,是营销战略与国际接轨的关键。

优化企业营销部门的组织架构

营销组织是影响营销决策的重要因素。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运用营销整合理论优化市场部门的组织架构。整合营销系统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系统的良性循环需要一个全面的负责人即市场总监,需要一个直接管理部门即市场部。传统的营销组织是金字塔形的销售队伍,按照整合营销理论创新的营销组织应该是一种扁平化的组织。各种资源和职能的整合,信息化的网络、多形式的分销、高效率的管理是这一组织的主要特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门:

一、高效的市场咨询系统。市场咨询系统的核心部门是商情科,它将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决策提供系统、准确的信息,找到问题点、机会点、利益点,作出市场发展预测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整合的营销策划系统。营销策划系统的核心是策划科,它负责企业的市场策略、产品策略、产品推广策略、整体宣传、分销方案、人员培训等方面的策划。整合的营销策划系统保证了策划的统一性。

三、专业的传播策划系统。整合使用传播工具,利用各种传播技巧,使企业的有限资源实现最大的利用率。企业内部的广告设计及策划人员缺乏同专业设计人员交流的机会,水平提高较慢,而且容易站在企业的角度而非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设计广告,因此,企业的传播策划应该由专业的广告公司来做。

四、强力的执行管理系统。执行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广告科。一个强有力的执行管理系统能够使策划方案得到有效的表达、传播和执行。广告科的主要职责是:广告方案的执行、广告费用的预算、分配的控管、广告的管理、媒体的购买、宣传用品的设计制作、各地市场的广告监管、公关活动的执行、销售现场的展示及各种展览等等。

五、战术策划、执行、评估与反馈系统。战术策划及执行通常由各地的销售分支机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及反馈有的企业专门设置市场监察部门,但一般情况下,企业将此职能设在商情科。

实施战略联盟加强公司间合作

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多个)公司之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较长期合作关系。双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共担风险,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与计划,降低项目的总成本,从而提高双方(或多方)的收益,在特定活动范围内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入世后中国市场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新兴市场之一。这个市场前景广阔,同时又缺乏成形的市场规则,机遇与挑战并存。通常而言,新兴市场的战略联盟有合资、合作、许可证经营以及等多种形式。一些新兴市场的当地公司还采用“事实”战略联盟的办法,即与跨国公司一起分享他们所需的技术和能力,但并不正式结盟,韩国一些中小企业往往采用这种策略。战略联盟在投资回报方面比单独运作的公司更具优势,特别是当战略联盟内部的公司获得了某些经验之后,战略联盟的投资回报率更加显著。许多调查表明,战略联盟成功的比例,远远高于购并或风险投资。

新兴市场的当地企业必须认识到,由于客观上实力的巨大差距,长期来看,战略联盟的基础必然是薄弱的。一般而言,全球合伙人在力量转换时,很可能要抓紧控制权。但新兴市场合伙人也可能拥有某些全球合伙人短期内难以获得的资源、渠道、当地品牌、供应商以及和政府的关系。因此,市场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建立并保持自己对合伙人的吸引力,从而尽力维持权利的平衡。为此,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原有品牌,掌握分销渠道,保护自己的独特资产(如专利),收购当地的竞争对手,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制定有效的战略联盟战略与战术,争取在某一地区成为合伙人的核心伙伴。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

顾问满意战略简称CS战略,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新的营销战略。其核心思想是,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都要从满足顾客的要求出发,从顾客的角度、观点来分析消费需求,把提供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企业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满足顾客的需要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实施顾客满意战略,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树立顾客至上的经营观念。通过开展以顾客为导向的总体培训、开展内部营销活动、建立激励机制等,塑造一支真正关心顾客的职工队伍,这是CS战略实施成功的关键所在;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调查顾客的满意度,以起反馈信息、检验产品、与顾客沟通的作用;妥善处理顾客的不满。顾客的不满在某种程度上是企业失败的体现,但同时又是一种信息反馈形式,企业一旦接受了这种反馈,解决了顾客的问题,就能赢得更多的信赖。

第8篇

(一)市场营销观念滞后

相比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市场环境,当今的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不确定因素的增加,使企业面对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然而,相对于这样的现状,企业的营销观念显然并没有跟上外部环境变化的脚步,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仍然奉行着传统的营销观念,区分不清营销与推销的差异,以至在两者之间划上等号。根据表2可以看出,近8成的中小企业尚未进入营销时代。企业往往站在自身的角度,既不考虑市场变化,也不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并不知道市场及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还停留在“产品导向”的阶段。从表3中可以看出,目前,过半的企业认为顾客的需求基本相同,近8成企业认为顾客需求变化缓慢

(二)营销战略脱离实际

很多中小企业制订出“完美”的营销方案后,在实施过程中却经常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以致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实施以后完全失败。原因在于,首先,在长期的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企业往往采取自上而下“命令式”的战略制定方法;其次,公司高管长期脱离市场一线,对市场的不确定因素缺乏了解,往往采用“理想状态”的市场模型进行分析并制订方案,缺乏实际操作的合理性及灵活应变能力。在表4中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在营销战略制定的分析阶段普遍存在较大不足。

(三)忽视营销细节

当企业营销工作出现问题时,管理者和营销人员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营销战术、推广策略等方面,考虑营销方案的修改,却忽视了对营销细节的认真思考。实际上,很多企业营销方案的失败,问题并不出在方案本身,而是细节被忽视。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超市推广某品牌榨汁机,营销人员将榨汁机与水果、蔬菜等整齐地摆放在演示台面上,引起不少消费者围观。在最初的一周内,获得了比较好的反响。然而,营销人员因为每天的忙碌,经常忘记倒掉隔夜的果蔬汁或过期果蔬,导致演示台面上出现发霉甚至异味。这给消费者传递了“该榨汁机不易清洗”的误导信息,从而导致该品牌榨汁机销量大为减少,最终导致营销方案的失败。

(四)品牌形象模糊不清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建设对企业的长足发展至关重要。忽视品牌建设或者品牌无特色是中小企业营销普遍面临的难题。品牌形象的塑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与公众交流的过程,也就是营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将自身的价值和定位源源输送到顾客的心里,在消费者的头脑中形成固定而持续的认知强化模式。遗憾的是,很多企业往往将目光局限在一次事件、一个时尚潮流或者某种特定时段的突出现象,为了获得短期内的高利润(营销人员的业绩),最大程度地提高销售量,将营销演变成了一次又一次的“一次性买卖”。这不仅违背了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成长,同时,也是一种企业资源的浪费。在表5中可以看出,过半数的中小企业认为现行市场营销目标在于销售额方面,对品牌形象关注不足。除此以外,中小企业受自身规模限制,往往在资金上压力较大,由于资金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营销活动的开展。

二、提升中小企业市场营销能力的对策

(一)充分认识和理解市场营销

要想做好企业的营销工作,首先应该弄清楚“营销究竟要干什么”这一问题。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从营销和推销的差别入手,这样界定营销:“可以这样说,某些推销工作总是需要的。然而,营销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销成为多余。营销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认识和了解顾客,从而使产品或服务完全适合顾客的需要而形成产品自我销售———理想的营销会产生一个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剩下的就是如何便于顾客得到这些产品或服务。”即在企业营销中,推销就是一种“推出去”的销售过程,而营销则对应为一种“拉动式”的销售过程。要通过营销创造准备来购买的顾客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正是营销真正的价值所在。遵循这样的思路,营销人员必须从一开始就应搞清楚下面两个基本问题。

1.营销的目的是什么。众所周知,营销是为企业的市场化战略服务的。换言之,企业的市场化战略需要通过合理的营销手段来展开。也因此有了“战略营销”的说法。从战略的角度理解营销活动,可以提醒营销人员:营销活动方案不是随随便制订的,它应该具备一套基本的指导思想,并与战略紧密联系。彼得•德鲁克认为,营销是“创造一个准备来购买的顾客”。这是一个直白的说法。从战略营销的角度来理解,营销的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引导消费,创造客户。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经营的是客户。任何企业都必须通过制定正确的战略、推行有效的营销策略来促进客户的消费,并从中获得企业收益。

2.营销的实质是什么。营销可以被理解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一场“战争”。营销的主题并不仅仅局限于“把产品卖出去”,而是围绕产品展开的一系列针对消费者认知的“攻心战”。很多人认为“,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产品过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就能获得成功。然而现实是:产品数量丰富且种类繁多,但消费者并没有得到相应对称的信息,又不可能做到一一尝试和比较好坏。多数消费者仅仅以主观感受、第一印象等直觉为依据,从同质产品中做出选择。另一方面,营销人员往往把市场调研摆在“权威”的位置上,把理想化的调研结果等同于市场现实等;要想实现引导消费、创造客户的目的,必须从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入手。消费者的认知是营销的中心点,是营销活动必须抓住的根基。这意味着,企业生产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顾客需要什么,这才是营销的真正实质。

(二)制定切合可行的营销战略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战略规划,就好像没有舵的小船,只会在原地打转而不明方向;如果没有战略规划,就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营销活动如果没有战略的指引,就失去了目标。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要注意以下3个问题。

1.建立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企业营销的战略规划,并非凭着管理者“奇思妙想”或者“头脑风暴”的集体回忆就足以完成的。切实有效的战略规划,一定要源于营销实践,切忌“闭门造车”。松下幸之助在掌管松下公司的几十年间,一直坚持深入一线市场,并及时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对产品作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从而确保松下电器长期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不断保持和巩固市场竞争力。当然,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确保决策者一定能获取准确、有效的信息。在制定营销战略时,可以转换为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与传统思维方式相比,这是一种典型的逆向(市场导向型)思维,它从市场本身出发,并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并据此指导企业的营销活动。

2.营销战略要符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营销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关键在于如何围绕自己的优势来确定与之相适应的市场目标,并发展与其他竞争者相比更有优势的产品。首先,要明确适合自己的市场目标,在某一领域、某一区域市场内提供精细且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相比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足,选择市场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其次,要体现出自己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比较优势。中小企业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营销特色,获得属于自己的品牌忠诚追随者,实现引导消费,创造客户的目的。

3.注重战略稳定性与灵活性的结合。战略是指导全局工作、决定全局命运的方针、方式和计划。战略是对组织长期的、全局的、根本性的谋划,主要涉及组织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发展范围。企业的营销战略,需要具有其稳定性,切不可变来变去。否则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且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确立。但稳定性并不等于没有变化。彼得•德鲁克曾说过:“这世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企业面对的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市场,特别是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之下,这样的变化更加频繁而不可控。企业若想保持与顾客需求的一致性,必须时刻关注外部的变化,以进行及时、适当的调整。

(三)抓住细节,提高服务意识

英特尔公司的CEO格鲁夫曾说:“我喜欢从细节开始做起,逐步形成宏伟蓝图。”很多世界大企业都知晓,营销管理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直接导致最终的成败。从表6中小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评价中可见,企业对于产品质量、性能的关注远胜于售后服务。一位苏宁电器长期从事家电产品销售的销售员在谈及他对中国家电产品与日韩家电产品的比较时说:中国企业的家电产品市场销售不如日韩企业产品,其实问题并不出在中国家电产品本身,中日韩产品质量相差无几,中国家电销售不好的原因就是比不上日韩企业对产品售后服务的关注超过了其产品本身,他们会主动的为客户着想,尽可能地为客户提供便利。要改变这一状况,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应做到:

1.树立客户服务意识。企业应该把关注的焦点由产品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树立消费者是企业的衣食父母,消费者永远是对的,企业和营销人员应该全心全意地为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是企业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的营销活动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满足消费者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急顾客之所急,真正践行“消费者是上帝”的信条。

2.强化企业营销管理。对此,企业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规范组织结构,各司其职;第二,立足实际,制订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短期的各项营销计划和长期的营销战略;第三,加强控制与监督。营销计划一旦制订就要强化执行力,在组织执行过程中加强控制,防止出现偏差或及时纠正偏差。同时,强化企业的监督监督,使得整个营销管理过程民主化、程序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3.构建优秀的营销团队。想要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关键在于营销活动的实施主体———营销人员。营销人员也是企业的资源,他们在整个营销环节的作用不可估量。要想让企业的资源配置得到最大程度的有效利用,就不能不考虑营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为此,中小企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人才能够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价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人才的引进、培训和维护等服务工作。通过有效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让企业营销人员感觉他们的付出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而增强其竞争意识,充分激发其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四)注重品牌形象建设

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说:“即使可口可乐的生产基地在一夜之间全部化为灰烬,凭借着‘可口可乐’这一品牌,也可以重新建立一个‘可口可乐帝国’。”这就是品牌的价值所在。在物质需求得到较大满足的今天,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关注于产品所附带的与企业文化相关联的无形价值(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些无形价值,相比于实物产品本身,可以以较少的投入换取更多的效益,可见,如何树立品牌形象已成为营销的关键。

1.挖掘品牌内涵、突出品牌特色。产品差异化、有特色才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吸引特定目标顾客群体,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依赖与偏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形象建设,可以使产品具备满足目标顾客群体特定需求的特质,甚至可以创造、激发出顾客群体中蕴含的未被其意识到的潜在需求。

2.加强品牌宣传。传统的“产品至上”的营销观念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市场营销需要。“酒香不怕巷子深”,对于今天的市场营销来说是致命的。在多元产品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如广告、代言、公益、网络等造势,加强品牌的宣传,努力扩大影响力,进而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3.维持品牌形象的稳定。很多企业在营销实践中,往往并不是从一个完整的品牌形象出发的。在这种营销模式下,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取短期利润的提高。大多数消费者在混乱的产品信息面前会出现感知上的困惑,往往不知道产品从属于哪个品牌、哪家公司,更不用说了解其品牌价值、公司核心文化。我们可以借鉴海尔将其旗下的所有家电品牌进行整合,归到统一的“海尔”牌之下,从而为其品牌的建设及推广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需要保持其品牌形象的稳定性。

(五)调整和创新营销手段

营销手段是营销活动的载体,营销手段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决定了营销活动的成败。在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最喜欢或比较喜欢的营销手段。由此看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调整和创新营销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1.营销手段的改进。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市场细分”认为,企业应该根据顾客不同的需求以及相应的购买行为、购买习惯,将市场分割为不同的市场群,通过有效的市场细分策略,可以迅速识别并捕捉市场机会,集中企业的资源,通过向特定的消费者进行营销推广并提供特定的产品或服务来抢占市场。

2.营销手段的创新。传统的营销手段,尤其像电视广告,通常需要较多的资金成本投入,而其有效性却在不断地下降。这给企业的营销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迫使企业的营销人员去寻求新的、更有效的营销手段。据调查统计资料显示,2003—2010年期间,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中每年的投入增加幅度平均为6.8%左右,营销策略创新活动覆盖和涉及的主要活动内容增加了近17.8%,企业营销策略创新的成功比例和投资收入分别达到47.8%和1∶7.9。同时,数据还显示,中小企业的营销策略创新与国外先进企业的横向对比,多项关键数据和指标的差距十分悬殊。

表8针对中小企业营销状况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对待营销手段创新的问题还比较保守。网络营销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和普及而兴起的一种全新营销方式,它改变和颠覆了传统营销策略的众多模式。相比于传统营销手段,网络营销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极大地弥补了中小企业的劣势。网络营销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而可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在营销各个环节的成本。调查显示,首先,网络广告的总成本仅是传统媒体的3%,同时,以网络作为广告方式,能在仅投入传统广告成本10%的条件下,取得销售量提高10倍的惊人效果。其次,开展网络营销也可以让中小企业发挥自身“小而专”的特点。

第9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进程中,高等教育改革正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与此同时,市场营销理念正植根于当前的高等教育领域。论证了市场营梢战略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一套运行机制在理论与实践中具有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在实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时策。

随着市场经济和市场营销学的发展,高等教育改革正经历一次新的洗涤。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从某种程度上作为一类典型的非营利组织,其运作可以像营利组织一样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而站在市场营销战略视角的高度尤其作为一种机构运作战略,高等教育如何去“功利化”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保持特有的人类高深学府的精神殿堂,不至于丧失大学的“自我”,已成为制约当前高等教育行业整体实力提升的‘瓶颈”。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场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实施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抉择和挑战,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优化,使高等教育贴近市场,提高办学水平,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战略管理的内涵及在高等教育机构的运用

l.1战略管理的内涵

现代意义上的战略管理思想是美国经济学家巴纳德首先提出来,他指出运用战略的思想是对企业诸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随后,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战略管理理论发展最为突出是3个基本学派。一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战略规划学派,他们主张:战略构造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过程,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制定的战略计划。二是20世纪80年代的竞争管理学派,他们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为代表。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主要来自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两大因素。三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基于资源、能力和知识的战略管理学派。在1990年以普拉哈德和哈梅尔发表的《企业核心能力》为标志.兴起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企业能力理论指出,企业战略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和发展企业的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价值优越性。基于此理论脉络,笔者认为战略管理的内涵就是实施、控制及产品竞争、整合的系列运作过程,尤其战略作为一种重大的、长期的甚至是全局性的组织决策和方案,在制定管理的过程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为此,在借鉴不同战略管理学派的理论和方法中,我们应该善于根据管理环境自身的特点及需求,加以有效的分析及运用。

1.2市场营销战略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运用

自现代市场营销学在20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它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基于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是反映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为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营销战略成为高等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必须定位精确,保证营销目标与策略的协调。对于高等教育改革而言,高等教育营销战略就是为了满足高等教育目标需求和创造需求所作的战略规戈9,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就是在分析外部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基础上寻求市场机会,了解环境威胁.把握自身发展优势和劣势,结合高等院校的发展战略,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运行机制。

高等教育机构在运用市场营销战略管理时,主要基于4个因素:营销目标、营销策略、市场需求及综合环境。当这4个因素聚合在一起时,既能生成强大合力,推动整个高等院校的运作机制,又能根据每个环节分化出各矢力进行相互作用,进而更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市场需求,直

至促进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见图1)。从图1中读者不难看出,在市场营销战略管理运行机制过程中,营销目标与营销策略和市场需求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而综合环境并不游离于其“三角关系”之外,却貌似成为一个独立体,控制着这个“三角关系”的核心位置,并也直接作用于市场需求。由此可见,各个要素之间都具有独特的功用,但彼此又发生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效应。

综上所述,对高等教育机构而言,高等教育营销战略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营销目标及策略,并尽可能地分析自身整体运行的综合环境的前提下,重组、再造高等教育机构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高等教育机构目标的、互动的及协调的市场营销。

2中国高等教育对市场营销战略所作出的响应

2.1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不断完善,高等教育逐步根据市场价值取向的指引,以战略的眼光实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并有效地利用有形和无形资源,理顺高等教育的整体结构和布局,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并进一步规范高等教育市场,加强政府、高等教育市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系,在竞争和合作中.推动高等教育自身改革与发展。与此同时,市场营销理论在营利组织中经过50年多年的应用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比较完整的理论、方法、观念、工具、程序及经验,这些系统的架构和机制同样适用于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引进市场营销战略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营销理论体系是切实可行的。

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高等院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有些高等院校及其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已经意识到市场机制的潜作用而自发地引人营销观念和营销管理手段来提高自身发展的适应性,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这为我国开展高等教育营销战略提供了实践经验。

2.2我国开展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必要性

(1)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从1998年的9.8%跳跃到2004年的19%。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人大众化水平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型,基于此背景,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市场活动的参与者,要在市场活动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效输送合格的产品,必须制定积极的营销日标,运用一定的营销策略,解决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现实危机,例如高校的经费筹措、生源市场的抢占和毕业生就业压力等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给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市场调节机制的宏观环境,高等教育只有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发挥好市场中的教育价值规律,才能为我国的繁荣富强培养人才。而当前我国教育服务买卖双方地位的变化,又在客观上促使高等院校办学理念的转变,以及高等教育内部体制的改革。为此,市场营销战略的选择成为众多高等院校寻求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长足的发展,开始在教育市场领域内兴起了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及互派留学生的开放格局。但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深层次、多角度的国际竞争,与国际发展水平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还很低,有必要通过开展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很有必要运用营销理论与方法,加强对宏观环境和自身现状的合理定位,制定恰当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

3实施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困境及对策

3.1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实施的困境

第一,观念上的偏见及对高等教育属性认识的误区。一方面,市场化的营销战略不可避免地助长了高等院校办学过程中的功利主义倾向,造成一些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的怀疑和排斥,他们往往认为营销只是商业的专利,高等教育开展市场营销战略只会破坏高等院校的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从而把高等教育场所涂抹成商业化色彩的推销“集中营”。另一方面,有些人始终认为高等教育属于非营利性质,因而不适用营销的理论和方法。

第二,高等教育旧有体制惯性作用的制约。虽然,高等教育体制在不断深化和改革,但是高等教育旧有体制依然保持强大的惯性作用,诸多弊端在高等教育领域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从而严重阻碍了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的顺利开展。在现有体制上,依然能看到政府包办高等教育各种权利,无法落实高等教育的自主权,以及引领国际教育的“自治”理念,导致高等教育机构不能按照市场的价值规律,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第三,高等教育市场培育不健全,缺乏能动性。高等教育市场在管理和微观运行机制上一直未能摆脱传统模式的束缚,缺乏灵活应对市场的价值规律。例如如何使高等教育在需求市场中找到多样手段,有效控制教育产品的供需平衡;如何在高等教育市场机制运行中,协调好政府、市场、高校三者间的利益与冲突;以及如何克服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高专有性和垄断性。从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水平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市场培育还有待于完善,并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市场准人的弹性力度。

3.2高等教育市场营销战略实施的对策

(1)改变观念,增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意识。首先,高等教育要纠正高等院校是知识殿堂和非营利组织不需要营销的认识偏差,正确认识市场营销理论对提高高等教育竞争力的重要性。其次,高等教育教育要以面向世界为前提,树立开放式办学的生存观,以其广泛的人才、学术、文化和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来进一步促进本国高等教育未来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再者,要充分动员和利用一切社会资源,主动适应市场,提高高等教育的效益和质量。

第10篇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晚上好!

非常荣幸能加入公司,更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领导和同事共同为公司这艘舰艇远航而献上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欣慰。我相信:只要公司人上下心连心、手拉手、肩并肩、同荣辱、共奋斗,我们公司就一定能成为管道行业的航母。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总能给我个搭载航空母舰的机会。

首先,我先谈一下入职几天来的感受:入职时间可能仅仅一周左右,但公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 是公司氛围非常好, 上下级间、平行 同事间都非常友好、和-谐,充满着浓郁的亲情文化,正是这种亲情文化让我感受到,在公司除了基本的雇佣关系外,更是一种充满温馨、关爱的家人关系;二是公司的硬件资源达到相当的水平,这包括公司的厂区、生产车间、生产设备、配套设施,硬件资源必将为公司将来的跨越式发展和腾飞提供强大保证;三是公司同事工作都非常敬业,我发现门卫以及后勤人员很早就在裁剪草坪以等绿化树木,生产员工也都能确保生产线昼夜不停而忘我工作,财务人员工作也非常敬业,我们晚上打球后一起吃饭,经理还匆匆吃饭后赶回办公室处理开票事宜, 公司销售部、招投标部、售后服务部门在很多公司都是相对繁忙,工作繁琐的一个部门,我发现销售部人员来往于办公室和车间之间,与生产车间积极沟通发货事宜,许多售后服务人员还奋战在省内外安装工地,生产部主任频繁来往于车间与销售部,我都把主任误以为是销售部门员工了。这里更不用提公司的各位中高层领导,都表现出很强的责任感,真正体现出了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领导风范;四、公司是一个真正具备运动精神和氛围的企业,全公司大多数员工都崇尚运动,上至高管,下至基层都有相当数量的员工真正投身到篮球运动中来。运动精神,我的理解就是不畏强敌、全力以赴,也可以说就是亮-剑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一个具有运动精神的企业,是永远年轻的,永远充满朝气的,永远充满斗志的,是永远不言败的,更是永远具有战斗力的企业。我看到了公司完全具备这一点。

其次,我想谈下,关于公司营销管理方面个人初步工作思路。由于时间有限,对公司内外部资源状况以及信息了解尚不充分, 若有不当或失实之处, 请各位领导和同事海涵!

第一,公司需要进一步完善公司营销战略规划及其战略执行方案。营销战略重点要解决的是战略定位和竞争战略。其中营销战略定位要解决的是品牌定位、产品定位、目标市场定位、区域定位。(1)品牌定位也即我们公司品牌定位于行业什么层次,定位于管道技术专家则必须构建公司公司技术优势 ,定位于管道行业领导者,则必须全面构建企业优势:市场营销优势、技术研发优势、生产运营优势、财力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综合管理优势等;(2)市场定位,我们公司根据自身实际状况, 在今后3-5年甚至更长时间主要选择哪一部分细分市场,是市政领域市场还是民用建筑市场,市政领域市场中是选择给水、燃气、电力、通讯、矿山流体输送等领域中一种,还是几种,或者是全部选择。在市政给水领域我们主要选择的是农村饮用水工程、市政道路输水工程、工业园区及工厂输水、专业化工、造纸、饮料食品、冶金行业等流体输送工程。(3)产品定位,重点解决的是在今后3-5年乃至更长时间段内,主要生产什么产品,重点考虑产品组合的问题,也即产品品类和产品线长度的问题,公司主要生产pe燃气、pe给水、pvc给水、通讯及电力管道等市政类产品其中几种或全面生产,甚至考虑在适当的机会进入民用建筑管道的生产,这需要做出精准的产品组合选择(4)区域定位,要解决的是在今后3-5年内,我公司主要开展营销业务的市场区域,比如是选择华中区域、还是全国市场,是选择在华中区域采用采蘑菇的方法拓展区域市场,也即先拓展利润丰厚的市场再采摘次丰厚的市场,还是采用地毯式搜索等方式进行精耕细作,这需要进行系统和精准规划。公司在营销战略上应该有一定程度清晰的规划,但需要进 一步深化、细分,并切实明确自身定位,并综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打造出有明确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塑造行业优势地位,并将营销战略规划形成可执行行的战略执行方案,从而确保公司将来能以稳舰快速、健康、 可持续性的发展。

第11篇

论文摘要:战略营销是现代营销管理的主流范式,它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营销的战略意义来自营销对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方面营销观念为战略管理提供指导思想,另一方面,营销通过市场分析,为业务竞争战略提供重要的情报。与此同时,营销还是业务战略的主要内容,它从企业整体的目标出发,依据环境的要求和条件,力图在权衡竞争者与消费者趋向中,发现既要满足消费者,又要免受竞争者的伤害或能战胜竞争对手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现代营销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战略的角度对企业的营销活动进行管理,由此形成了战略营销管理(StrategicMarketingManagement,缩写为SMM)范式,即以营销战略为轴心,以营销战略的形成与实施为基本的营销管理职能。

本文通过对营销战略的含义分析、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的探讨和SMM的特点探索,多角度地认识战略营销的性质。

营销战略的定义

营销战略有两种状态:普遍的和特殊的。听起来似乎有点自相矛盾。“战略”一词被广泛用来描述各种各样的营销活动。如战略性定价,战略性市场进入,战略性广告。竞争的加剧导致了以战略的方式对待传统的营销行动,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具有普遍性。但是,营销战略又是特殊的。因为,人们对营销战略没有一致的定义。恰恰相反,有多少人用营销战略这一术语,就有多少种不同的解释。

有人研究指出,营销战略适应于三种不同类型或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第一层次是宏观层的营销战略,它以对营销组合变量(价格、产品、广告等)的综合运用为核心。根据这一定义,为某个产品制定一个战略涉及为该产品进行定价、设计广告,然后决定分销的方案。中观层次的营销战略指的是营销要素战略,它指用于营销组合中某个要素方式的抉择。处于微观层次的是产品-市场进入战略,它指的是某个具体的营销决定的策略,如厂商力图建立市场份额的战略,收获利润(和份额)的战略等。

有的从管理学中的战略观为营销战略所下的定义而被广为使用。这种观点把营销战略视为一个四步骤过程:(1)界定经营的业务范围,(2)确定经营宗旨,(3)制定营销、生产及其它职能计划,(4)为这些计划制定预算。从这种意义上讲,营销战略更接近企业战略。

作者认为,要澄清营销战略的性质,还得先回答“什么是营销?”以及“什么是战略?”

按照营销学泰斗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市场营销意指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迁为现实交换的活动。由此可见,与市场直接有关、满足人的需要和欲望以及促进交换是市场营销的三个基本特征。而其中促进交换,使得交换有效地发生更是市场营销的本质特征。

那么,战略是什么呢?战略一词来源于希腊字strategos,其含义是将军。当时,这个词的确切意义指的是指挥军队的艺术和科学。今天,在经营中运用这个词,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打算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和纲领性四大特征。

把以上两个方面进行合并,就不难得出营销战略的定义。营销战略是业务单位期望达到它的各种营销目标的营销逻辑。营销目标指的是关于销售量、市场份额和利润等领域的目标。营销战略描述为实现上述目标而采用的主要营销方法,这包括在搞清楚企业营销的环境和竞争条件之后,对企业营销支出、营销组合和营销分配等决策所构成。

营销战略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地位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包括哪些内容,从战略的层次提出的观点被人普遍接受。D?福克纳与C?鲍蔓提出企业战略包括三个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公司战略研究的对象是一个组织,该组织是一些相对独立的业务的集合体,这些相对独立的业务有时被称作战略业务单位(StrategicBusinessUnits,简称SBU)。公司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司存在的基本逻辑关系或者基本原因。竞争战略是第二层次,又称为业务层次战略或者SBU战略,主要研究的是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企业战略管理的第三层次是职能战略。职能战略所要阐述的,是在实施竞争战略过程中,公司各个部门或各种职能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著名战略理论家阿瑟?汤普逊则认为企业的战略管理有四个层次:公司战略、业务战略、职能战略和操作战略。公司战略——指的是多元化公司的整体行动计划。业务战略指的是单个业务的行动计划。职能战略是关于业务单位内各个职能部门的行动计划。如人事战略、生产战略、市场营销战略等。操作战略是关于管理业务单位内的主要组织单位(工厂、销售地区、分销中心)的行动计划,或实施具有战略意义的操作任务(原材料采购、库存控制、维修、运输、广告运动)的行动计划。

阿瑟?汤普逊的四层次中的前三个层次,与D?福克纳&C?鲍蔓的三层次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他多了一个层次,即认为在企业活动中的操作层也存在着战略行为。就市场营销战略来看,无论是三层次论,还是四层次说,它都属于第三层次——职能战略的范围。营销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以企业的经营战略为前提,根据企业经营目标而制定营销目标,根据竞争战略而确定营销的行动方案。

战略营销的基本特点

传统营销的展开围绕营销的各个组成要素——产品、分销、价格、推广,此四者也就是名闻遐迩的营销组合要素——4P’s。战略营销包括这些策略变量,但在某些重要的战略方面超出了传统营销的范围。战略营销遵循市场导向的战略发展过程,考虑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和不断传送顾客满意的要求。

战略是管理层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制订的经营管理行动计划;它反映在由管理层为获得预期结果而设计的行动与行动模式(Pattern),关心组织如何完成使命和实现预期目标。战略的经营管理观念包括五个方面:战略是一个计划(plan),它为一个组织指明从现在走向未来的方向,指引行动的路线;战略是一个行动模式(pattern),它强调行动不因时间而改变的相对稳定性。例如有的企业采取名牌战略,选择高档市场,有的企业倾向高风险战略;战略是一种态势(position),占住战场上的某个有利位置以赢得顾客。例如企业开发一种强势产品以攻占某个市场;战略是一种视野(perspective),它在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企业现有的经营领域之间找出可行的途径;战略是一种策略或手法(ploy),旨在打击竞争对手。

上述战略观的每个方面的英文都以P开头,所以称之为5P‘s战略观。战略营销是一种关于营销的思维和实践方式,具有目标的长期性、手段的综合性、行动的计划性、结果的深远性和竞争导向的特征。具体来说,战略营销具有如下特征:

1、以市场为动力。战略营销认为竞争优势源于顾客,基于厂商所取得的顾客满意的程度;厂商超越竞争对手的顾客满意水平的程度。营销战略将受顾客影响的经营战略与综合的市场为核心的各类活动结合起来,以此建立竞争优势。战略营销包括旨在提供顾客满意的各种经营行动。在经营职能中,要协调选择顾客和合理安排受市场影响的各经营变量。战略营销强调组织与环境的联系,视营销为经营的整体职责,而不只是一个专门职能。取得竞争优势需要集体行动和职能的整合。

2、注重环境的复杂多变性。经营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变化多端导致具有监视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战略营销的兴盛。外部因素改变了市场和竞争结构的组成方式和吸引力。由于营销处于组织与其顾客、渠道成员、以及竞争的边缘,因此它是战略规划过程的核心。新晨

3、以顾客满意作为战略使命。战略营销思想认为取得顾客满意的关键在于将顾客的需要与组织的服务计划过程联系起来,顾客对某些产品属性的偏好一定要转化为产品设计和生产指南。

4、围绕竞争优势的建立与发挥而进行营销活动。

5、面向未来,注重长期目标,如市场份额、顾客满意或顾客忠诚。

战略营销是营销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以前的营销逻辑过于线性化,认为经营成功是单行线,过于简单,不切实际。战略营销则融合思维与行动,平衡控制与学习,管理稳定与变化,认为战略既可以依据一定的程序加以制定,也可以在行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战略思维观认为在市场条件下,战略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加以灵活地调整,快速反应代替了以前的长期预测。在今天追求变化、不断求新的年代,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具有战略思维的文化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1.周立公等著,《企业经营战略与策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

2.勒著,俞利军译:《科特勒市场营销教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3.汤姆森、斯迪克兰德著,段盛华、王智慧译,《战略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第12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精益营销;精益管理;营销策略

1 精益营销理论

精益管理是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核心思想是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消除和减少浪费,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益管理思想是公认的最适合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精益营销是精益管理思想在营销领域的拓展和应用,是根据精益管理思想持续改进营销活动,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营销各要素的有效整合,以占有有效市场为目标,对营销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资源分配到重点营销区域和主要客户上,核心思想是在营销过程中消除不给产品或服务增加价值的活动。

2 我国钢铁企业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营销观念相对落后,对营销的重视程度不足,未建立起以市场为中心的现代化的营销模式。我国钢铁企业的销售模式仍然是以生产导向型为主的推销模式,没有从市场发展的规律出发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淡薄,缺乏营销战略规划和明确的营销发展目标。

(2)营销体制落后,营销策略管理相对简单粗放。我国钢铁企业缺乏针对目标市场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缺乏灵活性,营销过程管控不到位,对市场竞争情报收集及市场研判分析能力不足,营销效率低下,营销策略执行力不足。

(3)营销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我国钢铁企业尚未真正建立起精益化的营销队伍。多数钢铁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职业培训重视不足,缺乏既懂营销知识又懂工艺及产品的复合型人才,导致钢铁行业营销人员缺乏专业性;对营销人员的绩效考评机制相对粗放,难以有效激发营销队伍的积极性。

(4)对服务重视不足,服务体系建设落后。我国多数钢铁企业存在重销售轻服务,重产品服务轻技术解决方案,重日常业务轻全过程管理服务的观念。缺乏对行业细分需求的系统性研究,客户信息整合利用不足,产品质量异议处理绩效不佳,用户抱怨较多,尚未建立起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满意度服务体系。

3 钢铁企业实施精益营销的重要意义

(1)实施精益营销有利于钢铁企业改革创新,建立现代化营销机制。精益营销强调顾客确定产品价值和顾客需求拉动,顾客需求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实施精益营销可以合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形式的浪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实施精益营销有利于企业集团的战略实施。钢铁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企业分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实施精益营销战略可以加速钢铁企业间以及与上下游的联合重组进程,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将加快形成,产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资源利用将更加有效。

(3)实施精益营销可以准确把握市场,提高营销效能,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精益营销是企业的营销战略,钢铁企业通过实施精益营销,明确自己的有效市场,通过对客户进行科学的评价管理、提供差异化服务等措施提升自己的服务水平和客户管控能力,从而赢得稳定而持久的收益。

4 钢铁企业实施精益营销的操作内容

(1)用精益的思想规划企业的发展战略和营销战略,明确企业的营销任务和目标,选择适宜的增长机会和产品战略。与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相比,精益营销不单一追求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而是更加强调提升营销的战略管控能力,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占有有效市场为目标,对战略市场进行有效规划,依据营销战略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通过建立和完善营销计划和预算体系、营销成本核算体系、营销绩效评估体系等制度控制营销费用,评估营销资源的投入效率,减少浪费,提升效益。

(2)用精益的思想对营销机制和流程进行再造。精益营销要依托于具有高效活力和创造力的营销组织体系和科学高效的营销流程,强调提升营销组织的整体效能。精益营销组织的设计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扁平化,强调控制力、灵活性和效率。营销业务流程要持续优化,要从关注销售单一环节、追求局部效益,向关注整个价值流的整体改善和客户需求转变,打破部门壁垒,建立销、研、产一体化运行机制,改善内部组织体系,优化营销决策机制和业务流程,提高营销组织的运行效率。

(3)用精益思想科学调整营销策略。精益营销6R策略是在4P、4C等营销理论基础上发展的,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适当的价格向适当的客户提供适当的产品,并提供适当的服务。通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与目标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共赢共享机制。精益营销强调数据化、差异化、动态化、集约化,通过对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服务、时机等营销要素进行组合管理,消除不必要的环节,以最优的营销方案提高市场运作和盈利能力,增强竞争力。通过建立客户信息数据库,完善客户评价体系,在对客户科学分级的基础上提供差异化服务,抢占有效市场和高价值客户群。密切关注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拉动企业销、研、产等工作,根据客户特点定制个性化营销方案。坚持客户确定产品价值,强调对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的系统研究分析,采用价值定价法,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升产品价值。在促销方式上强调与客户的沟通互动和客户便利,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在销售时机和服务上强调适度,讲究时机和服务程度恰如其分,注重效益。

(4)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建立精益化的营销队伍和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营销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精益营销强调营销团队建设,注重建设学习型营销团队。钢铁企业要引入精益营销理念,实施塑造学习型营销团队、完善营销绩效考评、创新激励机制、规范员工行为、员工职业生涯再造工程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切实改善营销人员心智模式,提升素质,打造一支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精益化的营销队伍。根据精益思想厘清销售价值流,通过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价和竞争分配体系,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团队管控体系,激活营销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