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1:4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卫生产业发展,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健康产业 医疗产业 健康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健康产业的认识和对健康产品的需求急剧提升。因此,健康产业是一项极具发展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必将成为朝阳市今后的支柱性产业。深入分析和研判朝阳市健康产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一)医疗卫生基础相对落后,“三个缺乏”客观存在
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4517家。医保制度不断完善,就医人数2010年比2005年翻了一番多,大型医疗设备更新较快,2011年数量比2004年增加了三倍。朝阳市衡量人口健康状况的三个主要指标有所改善,其中人均期望寿命提升、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不断下降。然而随着就医人数不断增加,逐渐暴露出朝阳市医疗卫生的“三个缺乏”。
人均医疗资源缺乏。2003年以来的十年间,医疗机构、人均医疗资源增长缓慢,与全省人均医疗资源水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2010年全省全人口卫生人员为6.55人,朝阳仅为3.93人;千人口医师全省为2.14,朝阳仅为1.73;千人口床位书。
特色高端医疗资源缺乏。缺少一些特色、专科、高端的医疗服务机构,缺乏高层次的医学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及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大型医疗设备。
发展资金缺乏。全市政府用于公立医院的投资在1993年就全部撤销,医疗机构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关注利益指标,与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和事业性质相矛盾。
(二)医药产业规模偏小,发展严重滞后
截至2012年7月,朝阳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8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6家,总体上全市医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主要表现在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朝阳目前仅有的几家药品生产企业年产值在1500万元左右,发展举步维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朝阳医药生产在全省还处于前列,但近几年面对激烈的市场化竞争无论是在品种、品牌还是市场占有上朝阳市都已经落后了;研发能力弱,没有自主品牌,药品生产企业受规模和效益牵制,更无力研发新药品种;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效益差;面临发展困境,2014年与国际接轨标准最高的新版GMP标准将实施,朝阳的医药生产企业面临着资金匮乏,环境不佳,硬件条件不达标的风险。
(三)保健品产业无序发展,缺少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性
全市共有保健食品经营企业733家,这些经营企业中绝大部分为小规模、分散经营,虽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但是我市保健品产业只有经营企业,没有生产企业,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市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保健品和健康产品生产投资不足、高效保健品研发不足、对保健品经营市场的规范监管不足。
(四)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尚属空白,亚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目前,朝阳市专业、正规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基本上没有,没有针对大规模亚健康人群和老年人群的服务咨询管理机构,目前没有正规专业的医疗康复、护理机构,完全不能满足人们对意外伤害、疾病所致残疾、手术后恢复等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等多方面的需求。
(五)基本结论
综上所述,朝阳的健康产业尚处于刚起步阶段,从总体上看朝阳市健康产业的产业弱点十分明显,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产业集群均未形成。
1、产业链短缺
目前全市仅有医药和医疗服务两个环节,并且还十分不发达,保健品仅有经营没有生产能力,医疗服务水平还尚待提高,而在生命健康的核心环节健康管理领域则尚无相关企业。
2、企业规模数量严重不足
从产业集群来看,朝阳市健康产业的企业数量寥寥无几,因此严格来说,朝阳的健康产业还不能称之为产业。
3、品牌建设缺失
目前朝阳无论是在医药产业领域还是保健品产业领域都没有叫得响的品牌,现在产品以仿制、与市场上同类产品雷同为主,品牌的缺失将使健康产业难以形成规模,无法积聚人气。
4、市场秩序混乱
当前全市各产业的企业间缺乏相互协作和支撑,企业各自为战,尤其体现在保健品经营销售领域,小公司数量多,经营类型和品种鱼龙混杂,市场秩序混乱,需要进行严格监管和规范,引导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二、朝阳市发展健康产业的思路及对策
(一)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
医疗服务产业化就是要结合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和趋势,公立医疗机构致力于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鼓励朝阳民间资本独资或合资建立特色、专科、高端医院,解决朝阳高端医疗资源缺乏问题,实现增值和高端医疗服务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医药产业规模化就是在现有医药企业基础上做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依托中国传统中医术和朝阳种植中草药基础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支撑本地制药企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健品产业规范化就是要对现有保健品经营市场进行规范和严格管理,政府职能部门要保护合法安全品牌,取缔非法品种,通过适当的渠道对居民消费给与引导和示范,给消费者提供筛选的参考和依据,避免非法品牌危害消费者健康,占用市场资源,造成浪费;健康管理现代化就是要按照先进理念引入和培育朝阳市健康管理机构,侧重于老年健康管理和亚健康管理等领域,建设康复机构和老年护理院、托老中心等,打造朝阳市品牌和龙头企业。
2、发展目标
立足将朝阳打造成为“三个中心 一个基地”。
建设辽冀蒙交界地区的医疗服务中心。依托朝阳市现有良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加快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全面发展,提供现代化、高品质的医疗保健服务,积极引导域内外患者资源向朝阳市集聚,建设成为辽冀蒙交界地区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中心。
建设辽宁省特色休闲中心。依托朝阳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利用丰富的地热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以及独特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温泉疗养、健身娱乐等特色休闲健身产业,打造辽宁省的特色休闲中心。以热水汤、大黑山地热资源富集区为载体,重点发展以温泉疗养为主的休闲产业,积极拓展康复、健身、文化娱乐、商务等服务功能;依托各县市区现代农业科技种植示范园区,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绿色保健食品产业。
建设辽西现代化的健康管理服务中心。充分引入和培育健康管理现代化、人性化、生活化服务机构和企业,逐步建成健康管理产业园,积极发展保健咨询、营养咨询、心理咨询、医疗咨询等健康咨询与管理服务,使之成为辽西首家重要的特色健康休闲服务中心之一。
东北地区中药材种植和集散基地。依托现有种植中草药的自然优势和规模,不断提高 中药材种植、研发、流通、检测的水平,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不断提高中药材深加工的能力,由政府给企业提供通过GMP认证的帮助,对中药材生产和销售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形成朝阳特色和品牌,打造成为东北地区中药材种植和集散基地。
(二)发展健康产业的对策建议
健康产业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能带来高额的利润回报,拉动朝阳经济的跨越发展,它不仅是朝阳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选择,必将成为朝阳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依托朝阳绿色农业发展优势,发展保健食品深加工。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开发和研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针对特殊人群的功能型保健食品,如利用有机无公害小杂粮生产针对糖尿病等有需要的人群进行保健食品深加工,利用大枣、沙棘等农产品生产和研发相关健康产品和食品。
通过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医疗器械生产。当前保健业逐渐走入家庭,居民对医疗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移,发展医疗器械生产不仅能顺应制造业发展需求,满足居民需要,同时能带动销售领域和周边的医疗服务领域发展。
利用中草药种植基础优势,发展中药业和相关医药产业。围绕人们对中药产品的更高需求,不断吸引中药研发与生产企业入驻,挖掘中国传统医学的理念和思想,利用现代技术建立中药研发中心、高端生产基地等,提升区域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依托大型医院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以康复、保健为核心的医疗服务业。结合朝阳市几家大型医院的发展规划、基础和方向,发展不同类型的医疗服务、健康管理服务等机构,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服务、医药、休闲旅游、健身疗养、营养保健等各类健康相关业态形成具有一定优势的产业综合体。
不断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产业,通过向下游的产业延伸,提供高端、增值医疗服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做好健康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发挥政府宏观引导作用,建立产业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完善融资、中介服务等服务体系建设,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马丽斌,马爱霞.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J].上海医药,2007
关键词:智慧医疗;产业结构;发展模式;互联网
一、 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目前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涉及主要涉及如下单位:政府、核心医疗机构(掌握主要的优质医疗资源)、基层医疗机构(如社区医院,目前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再加上需要医疗服务的社会公众,以及在具体行业服务运营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平台(涉及大量ICT公司、互联网企业和通信运营商)即构成智慧医疗产业的系统要素。
二、 智慧医疗应用推广的意义和目标
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并不能有效解决医疗卫生行业体制甚至机制上的问题,但是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智慧医疗的实施可以提升医疗机构个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强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有助于医疗机构形成高效有机的整体,从而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整体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能力,让社会公众的相关民生满意度提升。
卫生部在十二五期间已经对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作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具体见下图一,十三五期间,智慧医疗的应用推广是工作重点之一,除了上述意义之外,最终还可以有助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强化对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考核和指导。
医疗卫生行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和互联网+应用平台与社会公众形成有效互动,使所有社会公众及时得到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和全面完善终身的健康管理是智慧医疗的最终目标。
三、 智慧医疗的主要系统框图描述
智慧医疗系统主要框图应该由如前所述的核心要素围绕对病患/社会公众的服务构成,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各级计生委);主导核心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含主索引);核心医疗机构,其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智慧医疗的基础;基层医疗机构等。核心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和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互联网+应用平台是以后智慧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政府、核心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医疗服务的病患(社会公众),这四大块之间形成网状联系,最终围绕病患(社会公众)形成有机运作的整体。具体见图2。
就核心医疗机构内部进行展开分析,又可分为四层,分别为应用层、数据层、网络层、感知层,其中数据层是关键。数据层主要指在医院内部信息化系统基础上形成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网络层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包括WIFI、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感知层指的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如便携类血压/血糖/心电监测传感器等。
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
目前我国智慧医疗产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国家认可的最终系统框图和相应业务标准和技术标准。在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层目前各省市开展最多的工作为电子病历,目前也正处于起步和试点阶段。
四、 近期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分析与解决建议
1. 政府主管部门推动产业标准的建立。智慧医疗产业涉及多行业多领域,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和融合产业,涉及的各类标准复杂凌乱,后期应该在政府主导下,组织成立专业人员和机构,加快制定出相应的规范标准。
2. 加快专用传感器的研发及产业化。各类医疗专用和健康管理专用的各类传感器是智慧医疗的核心技术之一,目前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目前的无线网络环境复杂,包括WIFI和不同制式的2/3/4G移动通信网络,如何设计开发自适应的传感器网络通信接口使得相关数据得到及时高效不失真传输需要引起重视并尽快突破,第二,目前市场上在用的专用传感器基本都是通过私有协议与封闭专用平台对接,开放性差,缺乏行业公认的公用协议,目前在车联网领域,公用协议的问题已经引起重视并在逐步解决中,中国移动已经在前几年推出了规范物联网终端与M2M平台间数据通信和用于终端规范管理的WMMP协议,并且在车联网领域进行了积极推广,值得智慧医疗产业在发展专用传感器时借鉴;第三,专用传感器所传送的数据涉及个人隐私,需要法律层面制定相应法规进行保护并明确相应的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要求。
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标杆项目的实施同步探索解决,产业化是促进专用传感器研发突破和相关问题解决的有效推手。
3. 创新运营模式。智慧医疗改变了现有的就医模式,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互联网+应用让卫生医疗体系中每个要素紧密联系并充分发挥作用,尤其最稀缺的资源,医生尤其是名医,其生产力得到了彻底解放,解决各医疗机构之间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但是对于相应的利益如何合理分配就要创新运营模式。
互联网的平台思维就是开放、共享、共赢的思维,这就意味着要把现有的卫生医疗行业打造成一个开放、多方共赢互利的生态圈。政府应该在满足相应公共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指导和引导各类医疗机构探索运用市场化手段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的医疗需求。
4. 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在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中,最重要的应该是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层,政府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将另外三个层面,即医疗机构内部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医疗机构之间的协同平台、医疗卫生行业与社会公众互联网+平台融合成一个高效有机的整体,而且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平台未必完成所有数据的物理集中,但肯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视图。政府主导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是一个逻辑集中管理平台,其数据分散在各处,通过核心模型虚拟成完整的数据集合,其中目前各省市都在做的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大数据应用就是完整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包括电子病历),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已建成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一期项目目前包括三个库:(1)相关人员的基本资料;(2)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等信息;(3)动态远程检测数据。方便医护人员在医院、或社区监护平台实时查看被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被监护者或其家人在家中、办公场所、在户外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掌握监护者的健康档案情况。通过智能终端将人体实时体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完成远端信息的连续、实时、准确采集。远程医疗监测平台随时随地的测量心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血糖、脉搏、血氧等生命体征,实现对身体隐患的早发现和早治疗。目前实现了血压或心率远程监测。当智能终端传输的数据超过系统设置的临界值的时候,系统会以短信的形式通知相关负责的值班护士,医生和平台维护人员,另外相关医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随时随地进行具体信息和数据的移动查询。
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的建设有利于智慧医疗产业顶层设计的有效落地,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加快投入,及早建设。
五、 智慧医疗产业的内涵
智慧医疗产业是一个全新的产业,体现了信息化带来的产业融合新趋势,正如约翰.索普指出的,“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广泛化、先进的通信能力消除了时空的约束,经营的本质甚至整个产业都需要重新定义”。也就是,当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到要求相关行业进行信息技术之外的配套改革的地步时,“完成这些变革需要重组产业的边界,至少需要改变产业结构和产业运行规则”。而且智慧医疗产业充分体现了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融合的特点,所谓智慧只有通过医疗产业的两化融合和对信息的全方位有效利用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形象地描述,通过各种先进的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应用是智慧医疗产业的血管与肌肉,而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大脑,核心医疗机构的大数据与云计算平台是心脏。
六、 智慧医疗产业近期应用热点
前面已经提到,目前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是目前核心医疗机构正在尝试的应用热点。而这两个应用热点带来的影响是不太一样的。
随着国内通信业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全覆盖已经是现实,目前省人民医院已经通过移动的4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心血管疾病的远程诊疗,并可以在省人民医院本部远程指导其他医院进行现场手术,大大提高了核心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间的协同效率和优质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今年,基于移动4G移动通信技术的心血管疾病远程诊疗系统将覆盖全国近30家医院,远至陕西富平。另外在此基础上,江苏省卫计委将尝试建设覆盖全省的基于4G移动通信网络的远程重大疾病会诊系统。
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不仅仅是利用先进ICT技术实现的智慧医疗医用,更多地体现了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带来的革命性的商业影响。全覆盖医疗解决方案的潜在商业影响很大,到2020年,医疗成本将占美国GDP的20%,超过4万亿美元,这其中将有一办用于慢性病患者,这些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预防性保健和监测获得更好的治疗,充分降低住院治疗成本,并充分体现了以病患为核心的模式特点。而在国内,养老问题由于社会老龄化趋势也更加凸显,老年人也是慢性病患者的主体,另外慢性病患者年轻化趋势日趋明显,患者数量数目庞大,因此基于可穿戴设备和便携设备的慢病管理和和基于家庭网关的家庭养老服务浮出水面,其在国内的商业影响相比美国更加巨大,需要相关设备生产厂家、通信运营商、ICT公司和互联网公司充分介入,另外核心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机构尤其社区医院的协同更是此项工作能否成功运作的关键,其运作体系相当复杂,甚至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指导和推动下由各方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予以落地,这将是智慧医疗产业在近期最大的一块蛋糕。
七、 智慧医疗发展的产业模式建议
在目前的智慧医疗产业发展过程中,智慧医疗产业发展凸显成两种模式,即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
目前在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医疗机构全覆盖模式方面,挂号应用是已经开展比较成熟和普遍的一个应用,而以核心医疗机构为主导的医联体模式所伴随的是各个核心医疗机构的集团化,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都已经组建了医院集团,并且向社区医院进行服务延伸。
对于这两种产业发展模式,我们认为绝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的关系,智慧医疗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新医改的切入点之一,智慧医疗的产业模式应该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从前面所述的智慧医疗系统框图来看,智慧医疗产业的各核心要素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多要素协同重于单要素主导,并且通过在大数据和云计算基础上最终实现一致的信息流带来相关产业的融合和系统的重组。因此,政府在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标准制定)和政策引导扶持的前提下,要积极发挥核心医疗机构、通信运营商和主流ICT公司、互联网公司的积极性,让大家积极探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拓智慧医疗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周振华.信息化与产业融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 (美)柯本,(美)布朗,(美)普里查德,著.互联网新思维:未来十年的企业变形计[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3] (美)斯奈德,著.4G革命:无线新时代[M].钱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医疗健康 投资
一、引言
人口老龄化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减少,老年人口数增加而使老龄人口占比不断增长的动态过程。显然,中国早在21世纪初就已进入老龄化时代,面对严峻的挑战,中国政府新修订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通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保险建立了覆盖广泛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在下一步医改推进过程当中,政府表明其将占主导,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多方投资,解决医疗及养老问题,这将是社会资本投资医疗卫生事业的机遇。
二、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未来趋势和医疗健康产业情况
(一)我国老龄化的原因及现状
中国在2010年到2015年前后出现了人口的拐点,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和结婚人口数量的下降及65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的不断上升。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生育率降低导致的90年代以来出生人口不断下降。致使2010年前后新增劳动力不断减少,2014年前后结婚人数和新生人的减少,同时50年代出生的人在这期间进入65岁导致老年人口的比例大幅度上升,使总的劳动力人数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及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4亿人,14岁以下人口基本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2.90亿人减少到2015年的2.27亿人,结合人类寿命增长等情况,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已呈老年型,且老龄人口整体的基数大、比值高、增长速度快。
(二)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情况
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都因老龄人口地飞速增加受到巨大冲击,但同时这也是对医疗健康有关产业良好的投资时机。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表明,从2000年到2014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上涨0.79个百分点,政府卫生支出上升1391%,卫生机构数增加65.7万个,医疗卫生床位数增加334万张。老龄化使我国居民对医药健康及医疗服务等问题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增加了对其服务和产品的需求量。自2000年以来的12年间医药行业平均每年销售收入增速达20.98%,利润年平均增加额达131亿元。近几年政府也为适应老龄化的各阶段情况不断出台改革政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药品安全保障得到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等等,为发展健康产业做出了积极回应。
(三)未来20年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2015年到2035年期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据中文核心期刊预测,我国老年人口占比将从10.5%增长到35%左右,数据说明见表1。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数,未来的医疗健康产业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如何扩大产业规模以及规模发展到何种程度可能成为该产业主要研究问题之一。
表1 未来20年老龄人口占比
数据来源:席玮.于学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03期。
三、人口老龄化对于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
(一)数据来源及选取
根据国际划分标准,选取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作为其中一个变量并用x表示;老年人口的不断上升导致对医药需求的大幅度上升,同时对于其他老年产品的需求也会显著增长,因此用y表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来代表我国居民对医药及相关产品的需求程度;鉴于医药行业在医疗健康产业中占较大比重且医药行业规模扩大与工业产值有关,是以用z表示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旨在研究我国的老龄化对医疗健康产业的影响。最后因医疗养老都是医疗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取老年服务健康行业进行养老市场预测。所取数据见表2、表3:
表2 2000~2012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及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
数据来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0~2012);国家统计局;中商情报网: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分析。
表3 2004~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前瞻网。
(二)需求上升的趋势
由表2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所占比重数据作解释变量,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数据作被解释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y=a+bx+u1
将以上两个变量数值带入模型进行测算,得到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5,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其进行进一步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为:调整后的=0.988,的Sig.为低于0.001,说明拟合程度好,回归效果极为显著;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结果:Sig.=0.000,表明回归变量在该模型中的作用显著。由此最终得到老龄人口占比与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模型:y=-2954.539+477.855x
说明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比增加1%,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平均增加478元。由数据预测数据知,2035年老年人口占比将增加到35%,每年人均支出则将增长到13770元。
(三)具体测算需求增长和医疗产业未来的规模
由表2中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年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数据作解释变量,医药行业年工业总产值数据作被解释变量构建线性回归模型:z=c+dy+u2
进行相关性和回归测验,得到以下结果:Pearson系数=0.982,两变量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调整=0.962,回归效果显著,得到最终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与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模型:z=-5560.779+14.527y
说明人均消费支出每增加100元,医药工业总产值平均增加1452.7亿元。到2024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增加到97159亿元,2035年将到达20万亿元左右。
(四)具体测算养老产业未来的规模
运用时间序列外推法和表3数据进行预测,建立产业规模预测模型:Q=α+βt,其中t为修正数值后的时间变量,Q为产业规模。求得预测模型为Q=4959.46+1016.32t,根据推测203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将达3.1万亿,距2014年将增长1.69个百分点。
(五)对于养老支出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伴随着“未富先老”,人口红利消失以至养老金缴纳不足等问题,领取养老金的支出又是绝对需求,导致我国养老金供不应求,空账每年以1000亿的速度在增长。随着老年人口的持续上涨,这将成为财政支出的负担之一,对于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情况,旧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挑战。
四、对策和有关政策建议
我国老年人口比例将长期维持增长趋势。高血压、关节病等老年多发病给医疗行业带来巨大消费市场,人们正将更多的关注投向养老产业,但医疗、养老保险方面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缺口等待政府及社会及时补充。
(一)大力发展医疗健康产业,鼓励社会资本进入
据国家食药监局南方所测算,在我国,老年人人均用药水平是我国人均用药水平的3至4倍,且老年群体对于医疗保健产品的刚性需求相对更高。就预测的医疗保险支出和现阶段养老保险供给情况来看,如果不扩大产业规模,增加商品供给量,营造医疗健康产业良性竞争环境,未来将面临医疗困局和保险供不应求局面。而且根据上述测算,如果未来20年老龄人口趋势基本符合预测,那么未来医疗医药规模还有十几倍的发展空间。这些情况看来,增加资本投入以扩大产业规模已成为发展医疗健康产业的首要目标。
政府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健康中国”战略已经使更多人关注此领域。为进一步缓解医疗困难,政府应从源头入手,鼓励医疗医药科技项目的开发研发,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促进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和精准医疗等领域的突破发展。其次,虽政府投入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但这也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不小压力。因此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一在采购过程中可以尽量使用公开招标方式,使医疗医药市场尽量向完全竞争市场靠拢;二是可以精简新药品、新器械上市过程中的必要程序和花费,增加企业创新研发信心;三是让医疗医药与“互联网+”相结合,让产业宣传成本降低;四是鼓励私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推动市场竞争。通过改善研发-生产-销售产业链上各阶段的政策,最终在良性竞争中,使医疗医药价格不断降低,从而促进企业研发生产出低成本高质量的新产品,促使我国医疗健康产业快速发展。同时相应医疗服务中器械、药品等费用的降低也将缓解医保压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二)鼓励商业养老保险的大力发展
当前面临的养老困局:一方面老年人口大幅度增长,对于医疗方面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缴费人数已经到顶即将下滑同时企业社保负担非常严重。除了社保控费以外,大力鼓励商业保险是解决路径。努力做到社保保障基本需求,商保保障高端养老需求。达到降低企业负担和提高保障水平和壮大养老产业的目的。
上文根据老龄人口变化对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作了预测,再据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出的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医保基金收入的同比增长率从2011年的28.6%下降到2014年的17.4%,而支出仅从25.2%下降到19.6%,数据见表4。对比发现,资金缺口日益扩大,而且随着老龄人口快速增长将更难以挽回。因此对于日益扩大的资金缺口给出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填补社保无法保障的空缺,同时也建议划转国有股份充实社保。
表4 城镇医保基金收支情况
\数据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五、结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加重,居民的健康意识正在增强,对于医疗健康产业需求不断加大。但就分析结果来看,目前的产业发展水平还与人口老龄化的需要有较大差距。所以,建议政府搭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平台,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增强产业发展力,大力发展商业保险,补充社保资金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曹冬梅,辜胜阻,方浪.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金缺口的对策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5(10):63-65.
[2]王丽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12):223-223.
[3]席玮,于学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与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5年03期.
[4]胡晓华,易守宽,杨雪梅.浅析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挑战[J].法制与社会,2013(4):243-245.
[5]丁丹,贺平鸽,胡博新.医药行业:宏观数据库[R].国信证券,2013.
2015年11月26日,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公告,2016年一季度前,广东将完成医用耗材项目、医疗设备和中药饮片全品种上线交易,继低价药、基药、医保目录药品和非医保目录药品实现上线交易后,实现广东省全医疗产业集中采购。此举引得多方关注。
一直以来,传统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过程中,专家的主观因素以及外界传递给专家的“信息”往往起到决定性影响,导致不少医药企业成立专门招标团队重点“公关”。
2010年9月,重庆药品交易所正式成立,至今运行5年有余。董事长刘高清介绍:“重庆药品交易所搭建了一个综合医药电子交易平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药电子交易制度体系。在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流通秩序、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全程监管、破除以药养医、创新医药支付方式、推动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已展开一些探索。”对此,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药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策与市场有效结合,“药交所”堪称创新之举。
为实现药品交易机制改革,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于2013年11月28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医药采购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导下成立。作为第三方药品电子交易平台,它打造了以“在线竞价、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融资、在线监管”的药品交易模式。
数据显示,2013年成立至今,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组织开展21轮基药竞价和9轮非基药医保药品竞价,总成交金额943.51亿元,交易宗数近200万件,交易平均降价率为8.99%,节约采购资金共86.94亿元。据该中心董事长刘闻介绍,交易平台公示入市价,生产企业在入市价基础上分组报价,交易平台或医院带量团购。
2015年是医改“十三五”规划启动过渡年,国务院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先后出台《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落实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意见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药品集中采购进入崭新阶段。
体制机制矛盾导致制度缺陷、监管缺位、服务缺失、市场壁垒现象严重,引发医疗器械采购行为不规范、采购环节繁多复杂、采购价格混乱不透明、区域交易差价大、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令患者为医疗器械虚高价格付费,从而加重患者费用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医疗器械产业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理事长赵自林解释:“通过线上线下平台互联而建立市场机制,形成倒逼改革力量,可有效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市场壁垒,并净化市场环境、规范采购行为,实现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产用无缝对接。这对于医疗器械、健康产业的技术进步/升级转型、优化生产经营模式、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费用负担,以及促进我国医疗与健康服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九州通医药集团业务总裁耿鸿武则指出,药品招标经验可为如今医疗器械等行业招标引路,药品招标的昨天就是医疗器械行业招标的今天。“以互联网为工具、以平台为载体、以价值服务为主线,建立以线上平台与线下市场互联,整合医疗与健康全产业链资源,既有利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发展壮大,也有助于医院采购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产品。”
据悉,此次广东药品交易中心纳入网上交易范围内的医用耗材,全部实现“平台之外无交易”――电子化、信息化交易,所选医用耗材品种、价格、生产厂家等信息全方位公开、阳光、透明。耿鸿武强调,“建立药交所医药电商平台,可有效整合医药市场资源、破解医药流通体制困局,或成为医改重要突破口。”
1.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据统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农村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和半文盲的人数为21.4人,小学文化程度为46.2人,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为32.4人,同期全国农村每百个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已到达52.4人,山东为55.1人,浙江为53.8人。另据调查显示,农村地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1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农村人口受教育水平低,必然导致农业在发展过程中过多地依赖传统的生产经验,对于现代农业的接受速度较慢,甚至会对现代化农业产生抵触心理。
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据。计显示,截至2004年底,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占据农村产业的68%,第二产业占据农村产业的24%,第三产业仅仅占8%,一、二、三产业比例明显失调,同期全国农村产业中,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比例为42%、41%、17%,农村经济相对发达的浙江、山东两省,农村产业中一、二、三产业的平均比例分别为23%、46%、31%和26%、51%、22%。农村地区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产生着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农民认为自身依赖时代相传的生产经验的积累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没有主动接受现代化农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既不能吸引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人才回乡参与农村建设,更不能吸引到外地高水平人才前来参与当地的农村建设。
3.农村基础设施差。自治区全部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3500米,多高山,气候恶劣,土壤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困难,至今为止,进出的铁路线只有一条,公路线4条,航线6条,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更差,据调查显示,截止2008年,农村地区公路0.7万公里,只有乡与乡之间才能通电话,另据调查显示,农村每百人中每年只有34.2人离开过自己所在村落,每百人中只有22.6人到过县城以外的地方。恶劣的交通状况,导致农民难以离开家乡,前往教育、科技较发达的地区接受更专业的农业培训,更不可能吸引到外地的优秀人才前往,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步伐。
4.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差。近年来,自治区在农村地区实施医疗合作,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农民健康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少、基础设施差、医疗工作人员少、药物低劣等方面的原因,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国家级贫困县区,传染病、地方病仍旧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农民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5.农村地区社会保障不到位。截至2012年底,农村人口平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565元,同期内地农村人均收入为7917元,相差3352元,差距为42%;在18个贫困县的农村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仅为2786元,与同期内地农村收入相差5131元,差距接近65%。由此可见,农民对于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之强烈,然而自治区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各省市一直垫底,根本无力为农民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服务,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及其低下,根本无法保障低收入农民的基本生活,这对于农村地区的稳定和发展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6.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由于自然环境、传统思想、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农村与城镇之间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大,城乡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村地区长期只能单纯依靠种植业和畜牧业作为收入的主要收入来源,农产品加工和服务业在广大农村地区少之又少,而城镇则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优异的待遇环境等优势,吸引到更多更专业的人才以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二元格局还将进一步深化。二元结构的深化,会吸引农村优秀人才大面积向城镇涌动,农村地区发展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二、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党的十明确提出,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职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最关键的是依托中央和地方政府,深化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优化农业发展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农村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
1.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角色构建。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人力资源开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将人力资源开发放在农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各级政府要明确农村人力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的战略地位,政府各项农村战略规划的制定要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密切结合,以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通过行政法规、政策文件和座谈会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对人力资源在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地位进行宣传教育,使得人力资源的战略地位能够深入人心,推动广大农民转变观念,树立人力资源是农业发展第一推动力的科学观念。
2.加强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农村地区经济落后、劳动力素质低、农民收入少、农民生活水平低,甚至是农民健康状况差、外出就业面窄,都可以归结为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落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首先是要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增建学校,增聘教师,减免费用,保障农民都能够完成基础教育,普遍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其次是要增设专门的农业科技培训机构,为农民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教育,帮助农民接受和运用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推动农民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再次,培养农民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使得农民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并能够及时的运用到农业发展实践中,增大农业生产中的知识含量;最后,政府应鼓励农村地区建立农村文化机构,促进各地农民定期学习,相互交流学习和生产经验,激发农民的学习热情。通过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含量,推动农村、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农村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过高,二、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在96%以上,意味着农村产业收入有96%以上直接取自于自然界,农牧产品的加工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贡献微乎其微,而第三产业在农村经济的构成之中所占比例几乎为零,这种粗放的产业结构并不需要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参与,这是藏区农民不愿主动接受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质的内在原因。各级政府应依托各地农村实际,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资金、政策等手段支持农村地区深化农牧产品加工,提升农产品附带价值;同时,要依托各地极具特色自然和人文资源,形成以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较高质量的人力资源参与,这必将推动藏区农民自觉学习以提升自身科技文化素质,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力资源“走出去”和“走进来”。农村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加上农村经济的落后,导致地区基础设施极度落后。基础设施的落后又会进一步导致农村地区“与世隔绝”,致使农民不能及时知悉市场动向、不能及时更新生产技术,更不能推动人力资源“走出去”和“走进来”,农村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各级政府应着力加强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公路、通讯、网络的覆盖面积,拓宽和强化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保障农民能够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及时更新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密切农民之间的联系。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条件的完善,有利于当地农民“走出去”,到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提升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同时还有利于外界优秀人才“走进来”,有利于引进外界优秀人才参与到当地农村发展实践中,这在无形之中又提升了当地农村人力资源质量。
5.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农民整体健康状况是衡量农村人力资源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完善,是指加快农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解决农民“有机制保障看病”和“有医生看病”的问题,提高农民身体健康状况,提升人力资源质量;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完善,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建立起覆盖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生活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提升农村人力资源质量。完善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农民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进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农村人力资源质量,激发农民投身于农业发展实践之中,推动农村、农业的快速发展。
6.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之一,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以城市带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建立一种良性的城乡经济增长模式,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城市能够为农村提供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而带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上升,推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高效化。
三、总结
医疗旅游将医院、疗养、保健有机结合,以医疗护理、康复与修养等主题为服务,延伸传统医疗业与旅游业链,为病患者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打破了传统旅游的“吃、住、行、游、娱、购”六因素的旅游格局,让消费者体验到新兴的、丰富内涵的旅游形式。在很多国家,医疗旅游的发展推动着多产业发展。在这种形式下,研究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的效应,不只是积极效应同时研究消极效应,对医疗旅游产业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效应
医疗旅游融合医疗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资源将二者融为一体,产生大于医疗效益与旅游效益之和的经济效益,即1+1>2。通过技术、品牌、文化等无形资产,互补、共享双方在医疗旅游产业中的资源,在互惠共生的模式下,医疗和旅游产生有正作用力的影响,双方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一)直接消费动力
旅游的动力效应主要来源于“搬运市场”,搬运市场主要指住宿、餐饮、购物、游乐、运动、养生、会议、展览等多样化、综合性的终端消费带来的消费经济,带动目的地形成产业集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依据我国统计公报数据可知,我国国内旅游业总收入、旅游消费的增长速度一直较高,高于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比重。2014年,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491元,比上年增长9.6%。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旅游消费占比达12%,占GDP的比重达4%以上。据相关机构的预测,至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国内及出境旅游市场,旅游业增加值占比GDP的值将达5%以上,从而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5%以上,该产业即成为支柱产业;达到8%以上,该产业即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通过搬运能力,将一个地区的资源供给与市场需求进行良好匹配,从而使得一些资源丰富但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地区,充分体现其旅游业的经济功能,从而在平衡经济、消除贫困等方面做出积极的贡献。例如,我国直接依靠乡村旅游获得收益的地区或村落的数量在2万个以上,直接获得经济效益的农民百姓数量超过了2400万,使得将近1/10的农民摆脱了贫困。
(二)带动产业发展
医疗旅游以医疗和旅游活动为核心,突破传统旅游产业的边界,把传统旅游资源和医疗卫生资源创新整合,拓展原有产业及广泛交叉着许多行业。在为国家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同时,会带动其他细分产业领域的发展。例如医疗旅游中介服务机构、保险公司、医药制药企业、医疗器械制造企业、医院组织、通信及网络服务机构、交通服务机构、宾馆酒店、会议展览服务、法律咨询组织、旅游公司、纪念品制造企业、旅游景点运营单位、翻译组织、科技、教育、环境、建筑等领域,形成了多层次旅游产业链的网络体系。世界旅游组织指出,旅游业每收入一元,即可带动其他产业收入增加4元,医疗旅游产业的经济带动性更强。依据联合国统计署的测定数据显示,旅游业可拉动的产业数量达110个,对住宿餐饮业的贡献率可达90%以上,对民航、客运的贡献率达75%以上,对文娱产业的贡献率达50%以上,对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达40%以上。医疗旅游产业对各个产业的贡献度可依据此数据再增加。同时医疗旅游产业的消费者平均一天消费360美元,是普通游客每天花销140美元的两倍以上,表明医疗旅游产业带来的收入效应远远大于传统的旅游产业及医疗产业的收入效应。
(三)带动城镇化发展
土地财政、产业转型、房地产等相关利益方,共同推动医疗旅游产业开发的新浪潮,与城镇化、区域发展全面结合,突破传统旅游的思维限制,走出一条区域综合的开发模式。通过医疗旅游的投资规模及方向反映出此现象,之前在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上,几个亿、十个亿的投资项目已经可以称为非常大的项目。但近两年的投资洽谈会中可发现,投资额不断增长,几百亿、上千亿的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也逐渐显露。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系统数据可知,2014年全国旅游项目投资总额达3万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7%。
三、社会效应
医疗旅游产业对一个地区来讲不仅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带来较大的社会效益。尤其是民族特色的医疗旅游产业,能有效展示一个地区的城市品牌想象,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同时还可以加深各国政府之间、社会团体之间的合作与联系,推动互访互通,带动地区的医疗卫生及旅游事业及文化的综合发展及有效传播。
(一)积极影响效应
1.提高旅游城市知名度
国际上许多国家与城市因为开展医疗旅游产业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品牌,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例如我国的五大连池地区,在其发展中开展新的旅游项目,例如温泉度假村等项目,非常重视温泉的医疗保健作用,将医疗旅游与城市的发展完美结合。该地区可欣赏湖光山色的美景、同时可对慢性病进行治疗,将医疗与旅游有机结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良好发展,同时优质的医疗效果也提升了当地的城市知名度。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可进一步提升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医疗旅游业的发展也进一步带动城市经济的增长及城市品牌知名度,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2.有利于拓展旅游产业
我国的传统旅游城市开展的旅游活动通常是凭借当地的旅游资源形成的旅游规模,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收入,而并没有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有机结合。而医疗旅游是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对传统的旅游项目进行推广。典型代表国家是韩国和新加坡。每年到韩国整容的患者,韩国闻名世界的美容产业间接地促进韩国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很多的患者每年到韩国做美容整形项目。新加坡在原来旅游业的基础上,推行体检业,此模式不仅为当地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促进了旅游业和医疗业的发展。
3.促进医疗服务业发展
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增加,生物化学与制药技术的提高。以迪拜为例,其医疗器械和医疗用品贸易总额达10亿美元,其中牙科设备、医疗与外科设备、器械及等占比达11%,药品占30%,抗生素、医疗化验设备占3%,其余为医疗设备、辅助设备、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等行业)等。可见,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医疗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旅游者在我国旅游时同时进行口腔医疗治疗,这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公共医疗卫生的重视。此外还有许多国外游客对我国的中医保健、中医按摩、中医治疗、针灸等传统医学治疗充满兴趣,在旅途过程中会光顾世界闻名的中医老店,例如同仁堂等,进行他们感兴趣的保健项目。并在返回本国时,会购置大量的珍贵保健品、中药材等。
(二)消极影响效应
1.影响目的地的医疗秩序
在医疗旅游模式兴起之前,客源地居民多在本地就医,但随着大量居民外地求医,会造成本地居民对本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信任,对本地区医疗秩序会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且医疗旅游消费者对目的地的选择是呈现无序状态。随着外来居民来本地求医,占用目的地的相关社会资源,本地居民与外来医疗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会激化当地居民及医疗旅游者的矛盾,引起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及消费者对目的地的不信任,影响社会的稳定及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印度为例,印度的国际医疗旅游者中欧美患者很少,原因在于印度恶劣的医疗卫生条件及贫穷的贫困的国家综合实力等形象,影响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病人前往印度求医的信心。同时,医疗旅游产业对目的地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体现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当而有可能使得当地居民的利益受损。
2.目的地居民医疗成本增加
医疗旅游产业的有序发展,要求接待目的地具备基础的医疗与旅游设施,因而对于当地政府来说,有必要改善机场、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等,并且会要求政府提供减免税收及金融优惠等政策。为更好发展医疗旅游产业,政府会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包括公共交通、网络、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服务,并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减少对教育、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社会福利。不同地区的医疗旅游者到当地进行商品及服务的消费,当旅游人员到达一定数量时,产品及服务的物价会随之上涨,这就造成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成本上升(在工资并没有得到相应提升的基础上)。在此情况下,会造成当地较难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而导致大量外来居民进驻,剥夺当地居民的生活权利。
3.盲目推崇医疗旅游产业
随着健康理念的逐渐深入,医疗保健旅游成为一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有力途径。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许多地区依据自身丰富的医疗及旅游资源而发展医疗旅游产业。但针对深圳等自然资源匮乏的城市其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及改革开放的特殊身份具有重要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因而一些具有创意的医疗旅游服务在其他城市则会遭遇失败而在深圳则能获得成功。经济多样性是经济健康发展的标志,一个地区不能完全依赖某一个产业带来的效应,否则会对当地该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许多地区的相关资源匮乏而将旅游业作为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使经济面临较大的风险。一些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环境较差的地区,盲目开发医疗旅游业,不以自身发展情况出发,势必会为该地区带来财政紧张,旅游业也较难很好地发展。
四、环境效应
医疗旅游以丰富多彩的自然、文化生态资源为保障,具有特殊的环境效益,体现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维护基础设施等,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业模式,从而确保医疗旅游资源的扩展性和持续性。
(一)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医疗旅游业不仅强调旅游者对自身身体素质健康的追求,而且也重视要营造自然、和谐的旅游环境,让生态与医疗旅游业形成良性互动,最终有效利用旅游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吸引医疗旅游消费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当地的生态环境恶化或破旧的医疗换将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最终导致无法开展医疗旅游项目。政府资料明确需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旅游的生态效应也得到最大化的释放,能减轻经济发展对对生态、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
(二)有利于提升幸福价值效应
在追求和谐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医疗旅游产业纳入到幸福导向型的产业中。其不仅为目的地居民带来收入,还能让消费者带来身体上的健康、精神上的愉悦,提升生活质量。广东的《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行动计划》中指出医疗旅游产业成为符合幸福导向的产业之一,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的现代服务业。医疗旅游业在让游客进行消费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感受到不同于一般购物过程的新型体验和服务,能带来体验性附加价值的提升。如医疗旅游消费者参加生态型医疗旅游项目,不仅能体验到生态的乐趣,了解医药材等的生长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等,这都是普通购物感受不到的。因而这种与生态相结合的形式,效益远大于单纯的农业效益。
五、对策建议
(一)制定产业战略,扶持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医疗旅游产业的发展瓶颈在于配套的产业政策的不足。由于刚刚起步,迫切需要完整的国家指导方案来作为行业发展指导。我国的一些医疗服务机构就曾与哈佛大学有过合作,旨在制定出一套适合中国医疗旅游产业发展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完善国家层面上的医疗旅游产业政策。规划六个方面的内容:组建政府的直管机构、构建医保结算体系、甄别医疗服务机构、推介目的地项目、培养医疗专业人员、制定法律法规等。这六个方面的内容中,服务质量控制、机构准入标准、服务机构评定、法律法规制定等内容均需要国家及地区层面参与制定。整个战略的核心体系在于,由国家成立了跨行业的直接管理机构,由此机构来统一负责全国整体的医疗旅游发展情况。
(二)培育相关产业,拓展产业集群
关键词:浙江;纺织产业;转型提升
纺织行业是浙江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近年来,产业发展增速明显,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吸纳劳动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进入2008年后,全球金融危机对浙江省纺织业的冲击很大,大量的纺织企业困难重重,甚至濒临倒闭,相关的研究表明,如果纺织产业内部结构的不调整,自主创新能力不提高,产业发展将会直接进入衰退阶段。因此,如何实现纺织行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提升转变,提升产业层次和产业综合竞争力,加速产业的转型提升,是目前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的研究关键。本文将结合浙江省纺织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探讨如何实现转型提升的途径,旨在为浙江省纺织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一、浙江省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纺织行业坚持走市场化道路,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1978-2008年,浙江省纺织行业销售收入在全国的比重由4.2%上升到23.1%,在全国的排位由第8位上升到第2位。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11505家,职工总数193.8万人,销售收入7258亿元,出货值2220亿元,分别占全省同口径工业的21.8%、25.2%、19.2%、22.5%;全省纺织品服装出口额437亿美元,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28.3%。主要纺织产品产量中纱、化学纤维、印染布、丝绸、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均居全国前列,其中代表现代纺织原料的化学纤维产量占全国44%,居首位。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人均利润高于全国水平10%,亿元固定资产用工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7%。行业中获得“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的数量也居全国首位。
二、浙江省纺织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2008年开始,由于外部需求紧缩、人民币升值加快、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浙江省纺织业部分行业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际需求市场疲软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纺织品市场需求出现萎缩,企业亏损增加。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7%,亏损面19.1%。就业形势严峻,2008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就业人数同比减少近3万人,规模以下小企业减员现象更为普遍。
(二)产能结构性过剩逐步显现
2000年以来,浙江省纺织业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工业总产值的年增幅平均达10%以上,出口增幅也比较快。但与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年来,纺织产业的平均利润率增加缓慢,部分产业的利润甚至在10%以下,因此,2005年国家发改委就已将纺织业列入存在潜在产能过剩的产业。典型表现在:纺织业众多民营企业均选择进入限制较低的制造环节,产品同质性严重;纺织机械装备水平提高明显,但产业发展“路径依赖”特征也明显,依然有过多的中小纺织企业集中于产业价值链低端,产品差别化率不高,利润率低也使很多企业对设备的更新持谨慎态度。
(三)资源要素环境制约日益明显
浙江省土地资源稀少、一次能源短缺,纺织企业面临着比中西部纺织企业更加严峻的资源要素制约。随着工业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企业用地用能问题日益突出,纺织业承受着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此外,随着浙江生态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战略的深入实施,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污染企业整治力度,其中纺织印染企业成为整治重点之一,纺织企业环保设施投入以及治理成本较以往显著增加,不少企业已进入“微利时代”。
三、转型升级的主要途径
目前,纺织业行业界普遍认为,2008年和2009年是中国纺织行业最为艰难的两年,面对国内、国外的双重困境,纺织产业转型和升级是来自于产业内部的必然要求和外部生存环境的压力。因此,采取必要的措施,推动浙江省纺织行业的转型升级,将是关系到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产业发展走高附加值、特色化道路
纺织行业作为浙江省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已经形成较大的总量规模,产业门类比较丰富,特色产业明晰,但从产业层次看,大部分产品档次不高,品牌价值较低,以中低档为主的纺织产品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也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但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中高档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步上升,浙江省也迎来了加快发展中高档纺织产品的历史机遇。同时,历史也赋予我们破解纺织产业发展瓶颈、加快结构调整的重任。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发展具有高质量、高端品牌、高附加值的产业特色纺织品,可以加快浙江省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由速度型发展向效益型提升的转型升级。具体可以从丝绸、羊绒制品、高端无纺布、高档服装等方向拓展。
(二)全力开发国内外市场
纺织业长久以来一直是出口导向型的,忽略了国内的消费市场。2001-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年均增长率为6.67%,显著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年增长水平,同时我国的居民储蓄率高,显然我国有着巨大的潜在的内需消费市场。在当前出口形势亮红灯的情况下,更应该积极开拓国内市场,靠内需拉动纺织经济的新一轮增长。如存在奥运带动的体育服装市场,80后进入生育高峰的妇婴服装市场及一直长盛不衰的女性服装市场等等,纺织业的内需市场还是可以好好挖掘的。同时,外贸行业也不能轻易放弃,要努力转变原有的贴牌经营模式,努力尝试品牌的国际运作,掌握定价的主动权。
(三)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增强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纺织行业应注重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加强对高技术、功能性、差别化纤维、纺织加工技术以及行业关键设备的研究开发。纺织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由于纺织产业的产业链长,装备技术发展得较快快,市场容量大,因此依靠科技创新解决产品创新、依靠技术和品牌实现增长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节能减耗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降低能耗,加强对纺织行业污染物的治理纺织业要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化发展,节能减耗是必由之路。纺织业应大力推进治污措施,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切实提高污染治理设施自动监控能力和监测预警能力。同时,浙江省的纺织企业应积极发展绿色纺织,采用国际先进标准,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力争取得出口“绿色通行证”,发展绿色、环保型纺织品,以适应世界消费潮流和纺织品发展趋势。
(五)非织造布是产业主要提升方向
以无纺布为主的非织造布产业是浙江省产业用纺织品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际上无纺布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拓无纺布产业用途和新领域,做大无纺布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产业用纺织品,是浙江省特色纺织品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根据市场需求有选择地生产土工布、农用膜、防水基材、包覆材料、衬料、过滤材、汽车装饰材料、涂层革基布等。二是医疗卫生用材料。医疗卫生用材料是无纺布材料中用量很大的一类产品,医疗卫生材料要向高端发展,开发“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等医疗用无纺布,实现产业化生产;开发仿生器官等医用材料及制品。三是无纺布产业要采用纺粘、熔喷、水刺、复合等新工艺、新技术和高速、高产、高质无纺布生产线,向涂层印花、整理、复合、定型等深加工方向发展。四是努力培育以无纺布为主体、工业化纤织造与制品为主的产业用特色纺织品,成为纺织产业新的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周建迪,章友鹤.浙江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2、朱简.“后配额时代”浙江纺织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
3、荣蓉,孙究.当前浙江省纺织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2007(9).
4、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2009-2012)[Z].
一枝独秀的2009
在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依然快速发展,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增速由前几年的20%以上降至12~13%,但是其增长速度依然非常突出。中国产业用纺织品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在2009年,产业用纺织品取得了很大进展,国家纺织振兴规划的出台又为行业发展提供很多机会,甲流的肆虐也给产业生产带来不小挑战。”
随着国家限塑令、奥运建设、汶川5.12大地震以及新近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等一系列公共事件发生,公众对产业用纺织品认知度也越来越高,与之相适应的生产需求也在扩大。今年以来,中央出台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以及《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对产业用纺织品的拉动作用明显。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产业用纺织品需求激增。以无纺布为例,今年1~8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无纺布累计总产量为81.38万吨,同比增长25.86%,较同期布、服装的产量增速分别高出24.76和21.8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投资也增长明显。今年1~8月,我国无纺布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累计实际完成投资额为43.37亿元,同比增长30.38%,较整个纺织行业投资增速高出23.83个百分点。
甲流的爆发和流行使得国内外对医疗防卫用产品需求剧增,相关企业生产火爆,产品供不应求。据朱民儒介绍,现在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几乎都处于满负荷运载,很多企业今年8月份就已经接满全年的订单,由于需求巨大,生产企业在享受产品价格提升利润提升的同时,也在承受巨大的生产压力。
六大领域重点发展
在国务院颁布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将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对中国产业用纺织品来说,无疑是个重大机遇。“产业用纺织的发展一直与国民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可以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国务院中对产业用纺织品的重视,将更加有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和产业提升”,朱民儒说,2010年以及今后这些重点领域将得到重点发展。
在未来三年,土工布及合成材料、高效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医卫用纺织材料、农业用纺织材料、特殊装饰用纺织品、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将成为各类专项支持的重点。据朱民儒介绍,到2011年国内产业用纤维总量有望达到80~100万吨,在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中的比重占比由现在的15%提高到19%。
土工布及合成材料,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之中,如深圳西部通道、深圳机场、青藏铁路工程、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等。去年底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风暴和国内经济衰退,我国出台了刺激内需经济的重大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展开,将大大增加对土工合成材料的需求。朱民儒指出,目前国内土工布及合成材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还无法满足需求,一些高强、宽幅产品仍需大量从国外进口。
环保过滤用纺织品,优先发展用于水质、烟气和精细过滤等方面的纺织材料,包括袋式除尘器专用的涤纶、锦纶和丙纶等聚酯纤维常规滤料,聚苯硫醚、芳纶13 13等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阻燃的高性能滤料,主要用于过滤火力发电、冶炼、垃圾焚烧处理、水泥、煤化工、公路建设沥青搅拌、化工等行业;车用功能性过滤介质材料。可排除烟尘、细菌、霉菌和粉尘等有害物质;精细过滤用纺织材料,在过滤效率、成本、复合等方面与传统的机织和针织滤料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且便于在生产线上进行打裥、折叠、模压成型等深加工处理。
医疗卫生用纺织品主要包括医用防护纺织品和医用仿生纺织材料两类,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举措也将为医疗卫生用纺织品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医用防护纺织品是指采用合成纤维等原料,以纺粘、熔喷、水刺或其复合非织造加工方式为主的各类应用在医用和防护领域内的纺织材料,可以用于制作一次性手术衣、隔离服等。受技术创新、准入标准等问题所困,国内非织造布类一次性手术衣、隔离衣等技术和产品尚未实现自主产业化突破。目前国内大多企业只能以卷材等半成品的形式加工,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国内市场占有率不足10%。2003年的“非典”和以后发生的禽流感,以及目前正流行的甲型HINl流感,都对医用防护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用仿生纺织材料包括人造血管、心脏瓣膜、人工关节、人工肾等,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国内发展速度较慢,不能满足需要。对于医卫用纺织品准入标准问题,朱民儒表示,产业用纺织品协会正在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使更多企业能够获得生产许可。
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土壤遮盖物、防冰雹防雨织物、遮阳织物等。现代农用纺织品广泛应用于园艺、耕种和其他农业活动,可以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减少损害和降低损失,帮助人们预防因为环境污染等原因而引起的各种各样的危害。据朱民儒介绍,我国农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占比4~5%,国际上达到15%左右,空间还很大。
高性能复合增强材料重点发展的方向是风力叶片、航空航天预制件等。与传统的纤维束铺层或缠绕而制成的复合材料相比,纺织复合材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更高,具有显著的抗应力集中、冲击损伤和裂纹扩展性能,应用领域已从航空航天领域逐渐扩展到交通、能源、建筑、体育等国民经济多个领域。
特殊装饰用纺织品在产业用纺织品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其在铁路、船舶、汽车运输、建筑、旅游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货物、港口、码头、露天仓库等贮备的物资都离不开篷盖布。然而,国产特殊装饰用纺织品由于技术落后,多年来在用途方面一直得不到突破,产品无法满足各个领域不断增长的需求。
减碳大有作为
“过滤用纺织品在低碳经济时代大有作为,过滤用纺织品能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起到减排降耗作用,使更多蓝天碧水计划得以实现”,朱民儒说。
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08年过滤用纤维用量达到37.69万吨(包括香烟过滤嘴26万吨),按产业正常发展速率估计,到2011年加工总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而过滤用纺织品2008年产量已达41万吨,同比增长12.64%。而随着国家用于控制环境污染的投资日益加大,过滤材料在我国具有很大的市场,有估算称2010年我国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800亿~10000亿元左右。
前我国过滤用纺织品高端产品尚未实现国产化,严重依赖进口,其中国内高端市场近50亿被国外公司占领(工业除尘过滤材料、空气过滤材料各10多亿,水过滤材料20多亿)。2008年我国仅工业除尘过滤材料一项出口5273.9万美元,比2007年增长81.2%,但主要是常温滤材。国产过滤用纺织品产品水平和技术含量有待提高,当前情况是一般用单丝滤布能够生产,但对于高密度单丝滤布生产还存在一定困难,国产高强细支长丝量不大。国内加工设备普遍相对落后,停机次数过多,技术水平跟不上,生产成本高,另外还存在专用纤维品种少,影响了产品向功能性和差别化方向的发展,标准更新及制订工作滞后影响产业发展等突出问题。
朱民儒告诉记者,过滤用纺织品的产品开发方向,首先要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高性能纤维。例如,研究开发性能优良的聚酰亚胺纤维等尚未产业化的高性能纤维改善聚苯硫醚、间位芳纶、芳砜纶等产业化高性能纤维的制品质量和稳定性研制适合于生产高效低阻过滤材料各种材质的超细纤维;加快高性能过滤膜的研制与产业化。从加工工艺上讲,复合非织造布具有任何单一材料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而成为目前及至将来过滤材料的必然发展趋势。
加速推动标准出台
“明年要从创新上引导产业发展,标准建设将是产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保障。希望能够通过加强标准工作,促使更多国家标准出台”,朱民儒说。
一、对健康服务业的理解和认识
健康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学术界目前对“健康服务业”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较为简洁的定义为,健康服务业是围绕人民群众健康,贯穿预防、治疗、康复等环节的服务业集群;较为全面的定义是,健康服务业是以生命技术和生物技术为先导,以健康至上理念为指导,涵盖健康检查、疾病预防、医疗卫生、营养健康、身体养护、健康娱乐、康复治疗与修养、身心与精神治疗等多领域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多产业集合。
二、南京市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2012年南京市出台的《关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市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成政府主导、功能完备、便捷高效、价格合理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此外,2012年还出台了《关于南京生命科技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南京建设成为国际生命科技研发和产业基地,同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 中国软件与新兴产业名城的意见》提出充分发挥生物产业科技、教育、人才、创新基础优势,促进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现有的涉及健康服务业的政策文件主要侧重于医疗服务、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等方面,对健康保险、健康管理与促进等涉及较少。总体来看,南京市健康服务业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医疗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医疗资源配置尚待优化
医疗服务是健康服务业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内容[2]。南京市户籍人口每千人拥有的医院卫生院床位数从1949年的2.6张增加到2012年的8.5张;户籍人口每千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从1949年的1.9人增至2012年的8.5人,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显著提升。从医疗机构的性质来看,南京具有一定规模、专科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比重不足,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多元化办医格局还未真正形成。从医疗资源的区域配置来看,区域性医疗资源全行业管理体制尚未形成,南京市作为省会城市,有省、部属医疗机构、市、区(县)属医疗机构、部队医疗机构等不同层次、不同部门管辖的医疗卫生机构,全行业管理的机制尚未建立,严重影响了对区域性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商业健康保险相对滞后
健康保险是健康服务的重要保障机制。南京市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全民医保体系。全市主要有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别是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由于它们的管理机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都不相同,参保“碎片化”、管理“多头化”带来很多问题。南京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完善,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仍然相对滞后。在西方成熟市场,健康险占行业保费的比例可达30%,而我国真正意义上健康险产品的保费收入,占整个行业占比不足10%,远低于国外成熟市场。2008年南京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18824万元,占保费收入总额的8.76%,到2013年健康险保费收入为146906.9万元,占保费收入总额的5.55%,比2008下降了3个百分点。
(三)新兴健康服务业态涌现,健康养老模式有待创新
健康管理和促进服务主要包括医疗服务的衍生和健康服务的各种新形态。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体育健身、保健养生以及健康旅游等新兴健康服务的需求快速增长。自2012年起,南京市启动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工程建设。在健康养老方面,目前全市有各类养老院280家,床位3.8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3张床位,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社会资金创办的占60%。然而与日益加剧的人口老龄化相比,养老服务设施差距仍然不小。各区因地域、资金等差异,造成养老设施硬件的不均衡。社会办养老院,在选址、房屋租金上多有不同,往往造成主城核心区一床难求,郊区床位空置率较高等不均衡现象。
三、国际经验做法的启示
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起步较早,美国的健康服务业规模占其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17%左右,其他OECD国家一般达到8%至10%左右。瑞士健康服务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到30%左右,瑞士的健康服务业起步较早,其政策制度趋于完善,资源配置较为合理。
(一)健康服务提供的多元性
美国的健康服务提供以“政府+市场+社会”三元关系为特征,机制灵活,表现出良好的效率与效益。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方也多为非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多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共生、多层次医疗组织并存是瑞士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特征。瑞士的医疗机构主要有医院和私人诊所两种。政府对公立医院采取管办分离的模式,对医院的经费划拨则是通过医院联合会实现的。发达的行业协会组织是瑞士医药卫生体制的重要组织者和直接参与者。
(二)健康服务产业链成熟完备
美国以健康管理为枢纽,形成了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医院医疗服务、专业健康风险管理、医疗商品、长期护理服务和临床检验的第三方外包服务等构成系统的健康服务产业链。“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是整个美国健康产业中的最大门类,占到50%的产值。重视家庭和社区关怀、重视预防保健已经成为美国健康产业的主流。
(三)健康保险市场发育完善
美国健康保险的经营模式完成了由传统的费用报销型到管理式医疗的转型,管理式医疗产品一方面将健康管理和健康维护纳入健康保险服务,丰富了健康保险的服务内涵;另一方面加强了“医”“保”合作,吸收医生和医院参与,促使其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强化对医疗行为的管控,缓解了医疗费用的快速上涨。瑞士的健康保险体系完整,瑞士建立了健全、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瑞士的医疗保险制度涵盖了疾病、生育和事故发生时的医疗和生活费用。
四、南京加快推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健康服务业具有双重属性。从经济属性而言,它是服务产业的重要内容;从社会事业属性而言,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南京实际,发展健康服务业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健康导向型的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发展健康服务业首先要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这就需要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护理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形成多元办医格局。南京市已经到了医改的关键时期,要让居民真正获得健康利益,必须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构建健康导向型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点也应转移到家庭及社区保健服务和健康的风险管理领域,强调以健康为核心,在预防上下工夫。
(二)加强部门协作,增强发展健康服务业的政策合力
健康服务业发展涉及卫生、医保、养老、就业、相关支撑产业等多方面,需要政策的互补联动。建议成立政府层面的健康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协同研究出台区域健康服务业的发展规划和扶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健康服务业有序、有效发展。在发展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方面,要突出重点,分类布局,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等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测、评价等服务,支持发展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更要加快功能性健康园区和高端医疗保健中心的建设,重点培育健康管理业、健康信息业和老年护理业等,推进健康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注重市场作用,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
在不断完善全民医保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建立多层次健康保险体系。从需求角度看,要加快出台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城乡居民积极主动购买补充性的商业养老、健康保险。从供给角度来看,应出台措施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健康保险行业。首先,要逐步放开对民营企业参股或控股的健康保险公司的审批;其次,加快推动患者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统一的疾病数据库和医疗费用数据库,提升商业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精算和风险管理、核保核赔等各方面的能力;再次,在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同步即时结算。
一、从转型发展的高度,认清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取得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也是发展,而且是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靠自然界而生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江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其根本目的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走出具有江宁特色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
没有生态文明的小康不能称之为全面的小康。生态文明理想和目标的实现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生动体现,更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归宿。当前,资源、能源、环境已经成为发展的关键性制约因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建设“先进产业集聚区、科教研发先导区、康居宜业生态区”目标,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突出环境保护,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突出生态建设,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文化体系,为加快实施以推进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真正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我们正在建设的生态区有所不同。生态区建设主要在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是数量与指标的控制。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和超越,使工业化、生态化相互融合,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江宁国家生态区建设工作的延续,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对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节能降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都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品牌在生态、形象在生态、潜力在生态、希望也在生态”的理念,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做文章、下功夫、见成效。
二、从创新发展的高度,把握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大好机遇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
生态优势是江宁最大的优势,特殊的自然条件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尤其是从生态禀赋看,水源、矿产、动、植物等资源丰富。从水资源看,区域长江过境水平均过水量达9730亿立方米,秦淮河及其支流、水库、塘坝的地表水容量2.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较为丰富。从矿藏资源看,境内主要矿藏有6类25种,其中铁矿储量达3亿吨,占全省储量的41%,硫储量2000万吨,约占全省储量的35%。从动、植物资源看,全区脊椎动物有290余种,木本植物和药用植物1000余种。
(二)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了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
区内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区域供水、集中供热、绿色林网主骨架基本形成;以环保、水利、电力、通信、市政公共服务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南京东山新市区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水、陆、空交通快速便捷,特别是对外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大大缩短了江宁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全区重点区域整治受到成效,治污能力得到提高,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功能有了增强,
(三)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构成了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
江宁经济运行质态稳步提升,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显著。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503.4亿元,同比增长18.0%;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63.7亿元,增长25.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1.6亿元,增长3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0亿元,增长2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亿元,增长22.2%,主要经济指标跻身全省前十强,成为全省第一家18项小康建设指标全部达标的区县。
(四)全市领先的环境质量构成了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基础
强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2009年,万元GDP能耗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降低4%和9.5%,完成了节能减排责任目标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核查认可。区域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均达到了功能区水质要求,空气优良率达到85%以上,环境噪声达到功能区标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90.1,位居全市前列。
(五)深入人心的环保理念构成了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山青水”、“既要GDP的增长,又要COD的削减”、“既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已转化为全区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健康的生活方式、文明的生产方式、绿色的消费方式正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必将有力的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的进步,并对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应该清醒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主要有: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的手段、方式、机制还不够完善,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到位;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重,在发展对资源环境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较大;环保基础设施运行体制不顺、监管渠道不畅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等等。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正视现实,、抢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突出生态优势的保护、转化和提升,义无反顾地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之路。
三、从跨越发展的高度,明确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
(一)发展生态经济,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力求新进展
1.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发展生态农业,就要着力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不断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倾力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以“优化生态、繁荣经济、富裕农民”为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的链接融合,不断提高农业的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努力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拓展农业的生态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加快发展生态工业。发展生态工业,就要加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努力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企业转移,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档次,建立起以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具有较强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生态环保型、自主创新型、规模效益型工业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实施“龙头引领、产业补链、配套跟进”战略,紧扣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电力设备、新能源、航空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环境友好型工业,提高产业关联度,延长产业链,形成企业集群,推动开发区的产业链向区外进一步延伸,确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的比重达到65%以上。
3.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大力推动商贸、物流、金融、房地产、信息科技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逐步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现代服务体系,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按照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构筑发展平台,加快商业街区、老城区市场集聚区、百家湖飒市场集聚区、火车南站商贸市场集聚区、江宁大学城商贸集聚区等“五大商贸市场集聚区”和空港物流配套区、开发区产业配套物流集聚区、农副产品物流配套区滨江航运物流集聚区“四大物流集聚区”发展,确保服务业在全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整合,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打造“二圈三带”休闲旅游品牌形象。
(二)实施提升工程,在优化城乡生态环境上力求新进展
1.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和建设。认真总结和推广农村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典型经验,将新农村建设的重心从环境整治转向产业发展,从重基础设施建设的输血型扶持转向重产业发展的造血型帮扶。不断完善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护。不断完善农村环卫工作体系,健全街道垃圾中转站运营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户分类、村收集、街运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推进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深化实施秸秆资源化、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不断提高农村新能源利用水平。
2.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能管理城镇,努力建设宜居城市和美丽乡村,实现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相映生辉、城市生活与郊野风情相得益彰。按照“一核三元”总体布局,紧扣“新城现代商圈、文化休闲基地、特色服务中心”的定位,做大做强东山核心区,稳步推进汤山、禄口、滨江新城建设。积极推进城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建管并重、突出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相互衔接、合理分工、高效规范的城市管理框架,不断完善网格化城市管理机制。以方便群众为主要目标加强社区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便利服务相结合的社区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道路、通讯、供热、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进一步改善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抓好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将“保运行”作为当前减排工作的中心任务,狠抓企业治污设施正常运行;以火电行业为重点,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化工、造纸行业为主攻方向,重点削减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完善饮用水源保护区分级管理制度和饮用水水源应急监管体系;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尊重自然规律,用人文关怀治水治污,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强化减排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处罚和问责措施,积极防范一切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大力推进两个开发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清洁生产,确保高标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
(三)弘扬生态文化,在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上力求新进展
1.培育生态意识。建设生态文明,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至关重要。要教育和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忧患意识、生态科学意识、生态价值意识和生态责任意识,通过道德教育与法规约束,把人们尊重自然的意识转化为保护生态的自觉行动。要在公众中树立清洁生产、绿色消费、文明生活的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公众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风尚。制定实施江宁生态文明道德和行为规范,大力倡导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以清洁生产、文明办公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以理性消费、邻里和谐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加大对文明城区创建活动的考核力度,进一步深化文明街村、文明社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2.打造特色品牌。加强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精心做好文化项目的策划、引进和包装,重点打造以“休闲、养生、快乐、安康”为主要内容的休闲文化。按照点、线、片、面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区9个国家级,8个省级和55个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边环境进行妥善保护、修缮,对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整理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汤山温泉养生节”、“横溪西瓜节”、“春牛首文化旅游节”等文化活动的品位和品牌,提高江宁特色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丰富文化载体。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建立起政府主导、部门管理、专群结合、覆盖全面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和谐大舞台”、“江宁之春”等群众文化品牌建设,增强基层文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完善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机制。着力培育文化品牌队伍,培育文化特色街、村、户。健全文艺创作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创作和推广一批以弘扬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文艺精品。进一步加强城乡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积极组织开展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群众体育活动,提高全民体育意识,营造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四)加强社会建设,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力求新进展
1.健全教育服务体系。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城乡教师岗位交流制度,整体提高师资水平。进一步加强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全面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加快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2.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及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紧紧抓住自主知识产权培育、产学研结合、高层次人才引进等环节,积极组织相关课题的研究与攻关,着力形成科技创新创业的生动格局。加强与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实施力度,加快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高科技项目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发挥科技在节能、降耗、减排中的作用。加强区、街道、村三级科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3.健全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制定全区促进劳动力就业中长期规划,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政策,大力推进就业惠民、创业富民,准确把握就业形势的动态变化与最新走向,多渠道、多层次做好就业工作。完善人才服务中心、街道社保所、村级就业服务站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加强劳动力就业管理和服务。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健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培训工作机制,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定向、定单就业培训。建立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加强劳动监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4.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区级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完善街道卫生工作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村级卫生资源,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5.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不断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专项救助相配套、应急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综合性、多层次、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实现社会救助全覆盖。
6.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不断加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模式。深入实施城市网格化管理。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化管理。整合各方面维稳资源,加强区维稳矛盾调处联席会、街道综治维稳中心、村(社区)和谐创安自治协会三级平台建设,完善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强化江宁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与考核。成立江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设立生态文明建设办公室。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编制《江宁生态文明中长期建设纲要(2010--2020)》,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政协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建立起权力监督、行政监督、媒体监督与社会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二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执法与监管。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重视和解决环境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将问题尽可能解决在产生之前或是萌芽状态。结合环保专项行动,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大淘汰力度;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要挂牌督办,对污染违法违纪的责任人要依法查处。
一、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1、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卫生局、社保中心)
2、对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人均筹资不低于300元。(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3、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6倍以上、当地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10倍以上,且均不低于1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70%以上和75%左右,逐步缩小与实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之间的差距,门诊统筹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探索通过个人账户调整等方式逐步建立职工医保门诊统筹。(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4、开展按人头、按病种、按床日、总额预付等支付方式改革,逐步覆盖统筹区域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加强付费总额控制,建立医疗保险对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增长的制约机制,制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总体控制目标并分解到定点医疗机构,与付费标准相挂钩。积极推动建立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和购买服务的付费机制,通过谈判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结合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对个人负担的控制办法。逐步将医疗机构总费用和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控制情况,以及医疗服务质量列入医保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5、完善差别支付机制,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鼓励使用中医药服务,引导群众首诊到基层。将符合条件的私人诊所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纳入医保定点范围。(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6、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建立联合反欺诈机制,加大对骗保欺诈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及时公开相关信息。(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7、加大救助资金投入。救助范围从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扩大到低收入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以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等困难群体,资助其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提高救助水平,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稳步提高封顶线,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进一步提高。(责任单位:区财政局、民政局)
8、积极探索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商业大病保险或建立补充保险等方式,有效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切实解决重特大疾病患者因病致贫的问题。做好基本医保、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的衔接。(责任单位:区财政局、人社局、民政局、社保中心)
9、全面推开尿毒症、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性精神疾病、耐多药肺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等8类大病保障,将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Ⅰ型糖尿病、甲亢、唇腭裂等12类大病纳入保障和救助试点范围。(责任单位:区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社保中心)
10、积极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基本实现参保人员统筹区域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加快推进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稳步推进职工医保制度内跨区域转移接续,加强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责任单位:区人社局、社保中心)
11、加强医保基金收支管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坚持当年收支平衡原则,结余过多的结合实际重点提高高额医疗费用支付水平,使基金既不沉淀过多,也不出现透支;职工医保结余过多的要采取有效办法把结余逐步降到合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12、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完善基本医保管理和经办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城乡统筹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责任单位:区编办、发改局、人社局、社保中心、卫生局)
13、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发展基本医保之外的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鼓励企业、个人参加商业健康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
14、在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监管的前提下,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责任单位:区财政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二、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
15、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巩固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果,落实基本药物全部配备使用和医保支付政策。有序推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在纳入省统一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将其他村卫生室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对乡村医生的各项补助和支持政策。将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且已承担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的公立医院、国有企业等单位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同步落实政府购买服务等相关支持政策;对其它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结合实际,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其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鼓励公立医院和其他医疗机构优先使用基本药物,不断提高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16、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继续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对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和电子监管,提高对基本药物从生产到使用全过程监管能力。(责任单位:食品药品监管分局)
17、建立完善稳定长效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常运转。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项补助以及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纳入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落实到位,实行先预拨后结算。全面落实一般诊疗费及医保支付政策。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发改局、卫生局、人社局、社保中心)
18、深化编制和人事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定位和发展需要实行动态调整。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人自,全面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重点选聘好院长并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责任单位:区编办、卫生局、人社局)
19、完善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在区级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指导下,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绩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财政资金分配、负责人奖惩相结合。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在平稳实施绩效工资的基础上,可适当提高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按时足额发放绩效工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结余部分可按规定用于改善福利待遇,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责任单位:区人社局、编办、卫生局、财政局)
20、加快清理化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多渠道筹集并落实化债资金,按时完成债务化解工作,坚决制止发生新债。(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
21、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继续加强街道卫生院建设。(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
22、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建立涵盖基本药物供应使用、居民健康管理、基本医疗服务、绩效考核等基本功能的基层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统一技术信息标准,实现与基本医保等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发改局、财政局、卫生局、人社局)
23、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全科医生制度建设,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完成6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按要求组织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项目,完善落实鼓励全科医生长期在基层服务的政策,力争实现每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街道卫生院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继续加强全科医生临床培训基地建设。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建设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认真组织实施,确保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按时竣工投入使用。继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在岗培训,重点开展具有全科医学特点、促进基本药物使用等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培训项目。(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编办)
24、开展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推行全科医生(团队)与居民建立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等适宜技术和服务。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制度,积极推进基层首诊负责制试点。(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
25、采取公建民营、政府补助等多种方式,对村卫生室的房屋建设、设备购置给予扶持。将村卫生室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范围。落实乡村医生的多渠道补偿、养老政策。(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
26、加强乡村医生培训和后备力量建设。对在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每年免费培训不少于两次,累计培训时间不低于60学时。采取本地人员定向培养等多种方式充实乡村医生队伍,确保每个村卫生室都有乡村医生。(责任单位:区卫生局、财政局)
27、加强区卫生行政部门对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的行业管理,重点强化服务行为监管。积极推进街道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人社局)
三、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
28、继续做好10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居民知晓率和满意度。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60%以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人数分别达到2.14万、0.63万。将排查发现的所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纳入管理范围。加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以街道为单位,儿童预防接种建证率达到95%以上,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到90%以上。提高流动人口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科学就医和安全合理用药。(责任单位:区卫生局、财政局、计生局)
29、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做好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重性精神病、重大地方病等严重危害群众健康的疾病防治。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继续支持农村院前急救体系和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
30、按照全省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结合市区域卫生规划,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实施方案,新增医疗卫生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责任单位:区卫生局、发改局、编办、财政局)
31、加强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环节建设,支持医疗机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儿科建设。加强医疗卫生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诊疗规范和日常监管有效融合。(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卫生局、财政局、计生局)
32、加大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师、儿科医师,以及精神卫生、院前急救、卫生应急、卫生监督、医院和医保管理人员等紧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加快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责任单位:区卫生局、教育局、人社局、财政局)
33、推进医师多点执业。出台医师多点执业实施细则,鼓励具备行医资格的人员申请多个地点执业,完善执业医师注册、备案、考核、评价、监管政策,建立医师管理档案。建立健全医疗执业保险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依法调处医患纠纷,严厉打击医闹等扰乱医院正常工作秩序行为。(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
34、完善医药产业发展政策,规范生产流通秩序。推动医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医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药品现代物流和连锁经营,提高农村药品配送能力。促进药品生产、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鼓励零售药店发展,并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商务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
35、实施新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严厉查处制售假药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挂靠”、“走票”等出租出借证照,以及买卖税票、虚假药品广告等违法违规活动。(责任单位: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区经信局)
36、加强医疗费用监管控制。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绩效考核范围,加强对费用增长速度较快疾病诊疗行为的重点监控。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加强医疗服务收费和药品价格监督检查。(责任单位:区卫生局、人社局、物价局)
一、“十三五”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省、市、县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大力实施九大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持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注重金融支撑,注重创新机制,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推进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推进贫困村定期脱贫,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XX和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十三五”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十三五”主要任务
1、实施基础设施到村行动计划
村组道路。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对外连接周边乡(镇)、对内村组道路畅通的乡村路网结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优先集中解决当年计划脱贫村通村公路,在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加快通组道路硬化建设和通村水泥路的拓宽改造,使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便利,农产品运输道路通畅。
饮水安全。结合县城饮水工程扩容扩网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连通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好年度安排的整村推进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的生产用水难题。
2、推进产业扶贫增收行动计划
种植业。白莲、薏仁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发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加经济收入。
经营体系。鼓励和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加快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赣江源头特色品牌,完善流通网络。
3、提升教育培训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就近就地入学为重点,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学能力。
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贫困户“两后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率达到100%。贫困助学。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善各类资助资源,大力改善资助环境,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4、完善公共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卫生: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贫困村有标准的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取得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轮训,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返贫人口。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文体科技。加强贫困村文化建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有保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开展文艺节目、电影等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扶贫,在贫困村实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四个全覆盖。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能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均掌握1-2门实用技术。
社会保障救助。全面落实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力度,降低门槛,扩大重点贫困村医疗救助面,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相应扩大重点贫困村低保保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