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09:41: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途径
一、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前提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能指导实践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只能把实践引向歧途。企业文化建设只有在正确企业文化认识的指导下进行才可能取得成功。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缺失与不足均源于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当。因此走出企业文化认识上的误区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基本前提。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逐渐培育、提炼、积淀而成的反映时代要求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文化环境等,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中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从归属上讲,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化的子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规范作用和辐射作用,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渗透并熔铸于企业的各个方面,其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艰苦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决策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主体,中间执行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广大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主体。
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简单化,是没有充分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地位、基本特征,导致的对企业文化的肤浅、生硬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片面化、形式化,在于没有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建设主体、各层面间的相互联系导致对企业文化的狭隘、孤立的处理;企业文化建设的趋同化,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和生命力在于其特色性;而企业文化建设的速成化、静止化则在于没有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时代性、民族性特征和企业文化塑造的长期性、复杂性。同时创建学习性组织或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和参与主体――中间执行层和广大职工进行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水平。
二、将突出重点与系统化的协调运作紧密结合起来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关键
突出重点即突出企业精神文化中价值观的塑造。企业的价值观作为企业员工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优秀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创新的结果,它深深地渗透并熔铸到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方向和指南,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纵观世界500强的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他们都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并几乎都使这种价值观成为企业最权威的“代言人”。可见,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关键在于突出企业价值观的塑造。
而企业价值观的塑造,根本的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在不断捕捉时代特征及企业文化演变趋势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在生产经营中进行不断的总结、提炼、积淀和创新。其中关键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体现时代性。时代性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当今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演变的人本化趋势、融合趋势、生态趋势日益明显。因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必须融入人本思想,着眼于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第二,体现民族性。即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华,这是由其民族性特征决定的。像北京同仁堂集团,作为中药行业的老字号创建三百多年来,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昌盛不衰。第三,体现特色性,即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和个性,它是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所在。企业价值观的特色必须在研究本企业的历史、现状及面临的竞争与挑战的基础上,找准本企业自身的特点、优势和个性,才能概括并提炼出来。
三、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新形势下提升企业文化的根本
关键词: 藏族服饰;文化内涵;基本特征;当代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0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01
本文以藏族服饰元素为主体。从藏族服饰佩戴搭配的特点与审美的运用可以去了解研究藏族服饰配件所蕴藏的民族信仰文化和传统遗留痕迹及其现实意义,挖掘藏族服饰深层的文化内涵,将该民族最本质的精神风貌和最具特色的文化情趣展现出来,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将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一、藏族服饰蕴藏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色彩
和其他民族一样,藏族服饰色彩是藏族文化的载体之一,藏族在服饰色彩上有着自己的喜好,服饰的色彩多是由藏蓝、纯白两色构成。在广袤的牧场上、辽阔的平原上,穿着藏蓝或白色服饰的藏族人,把高原揉进了和谐、绚丽的艺术构图之中。藏蓝、纯白两色的选择,对于高寒的来说,不仅是最佳的色彩搭配,同时也反映了藏民族的审美意蕴和宗教情感。 藏族服饰对于色彩的运用也非常大胆,普遍使用纯度极高。
(二)服饰纹样
藏族的图纹也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很有特点。因为受到宗教文化和其传统文化的影响,藏族的图纹都带有宗教或者传统文化的特色。藏族服饰上的纹样不仅仅是审美对象,更包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象征意义,用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和理想。藏族图纹一部分来自原始的图腾,如“十”字纹和“乐”字纹、水波纹等,带有神秘的原始气息。一部分则是工字纹、回字纹等这种图纹,这类图案就带有中原特色,大气又带有气势。还有一部分取自藏族的宗教文化和外来文化,如双鹿金轮纹、青莲花、菩提叶等,这类图纹神秘、威严。
(三)服饰中的数字
藏民族也通过数字等比较简单的象征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求。藏族人崇尚奇数,把奇数看作吉祥数[4],在奇数别崇尚“3”“9”“13”等,如藏族人辨别瑟珠:“瑟”上小圈称为眼,单眼较双眼价值高,五眼、七眼、九眼的瑟珠被视为珍品。饰物中若能达至“9”数,则会让佩者分外满足,,被看成灵验的护身物。这是因为“9”是一种神圣的数字。108在佛教中是重要的吉祥数字。由于数字的特殊属性可以互渗,108作为9和12的公倍数而具有特殊的力量。因而在青海牧区,妇女有辫发108根的习惯。康南稻城姑娘下着五彩百褶裙,其折皱多至108道,为当地农区特有的盛装。
(四)佩饰
藏族佩饰纹样是藏族人民在长年累月的劳动中,在用自己的智慧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明显的民族传统和民族风格。藏族佩饰以其生动、简洁、抽象的图案化造型语言统一于变化统一的美的法则之中,这些形式语言和表现方法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一个严密的藏族佩饰装饰体系。它的起源一部分出于炫耀勇敢和力量,以引起异性的好感与注意的心理;一部分来自于取悦鬼神,求得神灵对他们的生命、生存保佑和庇护的宗教理念;还有一部分则体现了标志种族、民族归属和等级制度的社会观念。
二、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基本特征
(一)神性和人性的高度融合
藏族是全民信仰宗教的民族,从形态而言,藏族服饰文化包含着两个层面,即抽象的宗教观念层面和具体的世俗观念层面。这两个层面既相互矛盾对立,又相互渗透统一,进而构成了藏族审美观念的基本内容和特色。作为民俗文化主体的藏族世俗民众,宗教情绪在其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的表面上是淡化的,但实际上是深入骨髓和不自觉的。
(二)“崇真、识美、扬善”的真善美相统一
一般来说,美和善是统一的,美以善为前提,但善的东西不一定是美的。藏族服饰文化作为一个具有复杂内容结构和存在形态的文化类型,其审美观念更是混融复杂的。
(三)理性精神和崇高倾向的内在结合
在藏族文化中,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宗教性要求是无欲无争和生存环境造就的尚勇精神矛盾而又和谐地整合在一起,导致藏民族性格和审美意识的复杂和多样。青藏高原是山的世界,置身其中的藏族农牧人将带有神圣性和庄严性的崇高视为一种高级形态的美,崇尚雄健、力量和壮美,并体现在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善的形式”中,适应山藏族高尚的品德和宽广的胸怀。
三、藏族服饰文化内涵的当代意义
(一)崇尚自然,人与自然相生相谐的和谐调意识
受早期自然崇拜的影响,藏族人民在同自然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生产生活中始终将大自然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充盈着生命与情感的家园。他们怀着对大自然无比的崇敬与热爱与之融为一体;怀着敬重虔诚的心情接受着自然的馈赠。这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也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服饰观念,因而他们喜欢用取自自然的原料制作服饰,并以此作为衡量自身价值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
当前我国报纸新闻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特征
当前我国报纸表现出的增长放缓、受众流失、竞争乏力等被动局面,归因于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征:
1 对现有媒介的技术资源实现了全方位调度。报纸的重要传播手段就是版面,版面资源本身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其一是版面的数量,其二则是版面的编辑,包括版面语言、版式、图片等等。从全国的报纸版面来看,对版面语言的运用,包括线条、强势、留白以及距离、形状、图像、色彩已得到全面挖掘。与此同时报纸版面的数量在经历几次扩版后从总体上已达到相当的规模。可以说基本上完成了对现有表达资源的可支配限度,尽管还在出现新的变化,但都是在这样一种基本框架之下进行微观层面的调整,无法改变报纸传播的基本手段和现实特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媒介技术资源的发展动力不足必然造成竞争中的劣势。
2 对新闻的多方位多层次开发。各类新闻体裁得到充分展现,消息充分体现出时效性的价值特征,通讯的表现形式更为灵活,不断拓宽了深度报道的领域和形式;从报道的内容来看报纸的选题被不断突破;近年来新闻评论以专业化、独特性强化了舆论影响力和报纸的个体特征。与此同时,新闻策划对新闻信息资源的整合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3 对延伸性资源开发的不足之处。报纸对其信息资源、网络资源、品牌资源的利用不足。网络资源是报业产业中的重要资源,尤其是自办发行,被公认为是效率最高的发行模式,它所形成的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为其子报提供成熟的市场通道,还可以从事物流传输等业务,实现网络资源增值。品牌资源是报业重要的延伸资源之一,一旦形成便可转化为对媒介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无形资产。但是目前能对报业延伸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的报纸依然是凤毛麟角,尽管在全国范围内可以找到成功的范例,但在不同地区难以复制。由此观之,我国报业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由于过度依赖单一媒体资源,造成了资源之间的转换受阻,难以通过资源的相互联接有效整合,内生出新的发展动力,这种发展视域,又必然制约了其他新闻资源的优化和提升。
我国报纸新闻资源整合与重塑的路径选择
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媒介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也给报纸带来了新的机遇。资源具有转移性的基本特征,资源必然能够通过某些方式和方法转移到其他人手中,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聚集于其他项目。正是基于此,报业的重振必须以资源的扩充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1 以技术的融合为先导实现内容的创新
近年来报纸纷纷介入新媒体,其方法、方式不一而足,毋庸置疑这已成为当下报纸发展的重要课题。但令人遗憾的是,渠道与内容的整合还未形成有效路径,更多的是盲目强占渠道,以技术为先导的指导方针仅仅落实于技术层面,内容建设与技术资源的疏离,模糊了媒介融合的真正目标。媒介融合发展的最大意义在于:“以数字与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传播渠道整合与信息载体剧增,冲破了长期以来媒体间的介质壁垒和机构割据,所有传媒组织都能够以资本为纽带实现程度不同的资源共享和协同运作,共同打造产品链以实现内容增值,并延伸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获得效益最大化。”因此,内容才是媒介融合的最终目标,通过媒介技术资源的转化实现内容的价值最大化。
报纸由于媒介技术资源的限制已难以突破内容的建构模式,对于以“内容为王”为竞争基本原则的媒介来说,无异于致命的硬伤。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报纸新闻信息资源的枯竭,因为通过技术资源的转化,可以生成新的内容产品,并与原有的新闻信息资源对接,实现新闻信息的深化和提升。2008年、2009年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国庆60周年的报道中,报纸与各类媒体“联姻”,通过资源共享,突破单个媒体信息资源的有限性,同时借助新媒体的互动平台,吸纳了受众资源对内容的再造。联动式报道近年来在报界使用频繁,多点式的传播方式有利于体现报纸的独特价值,突出报纸媒体的品牌形象,通过凝聚市场注意力资源,叠加累积传播效果。
2010年两会期间,新京报开设了微博专栏、专版,导入了微博报道形式,从新闻报道的形式上积极探索,同时拓展了新闻报道的内容,使公众关注的社会问题能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更充分与更深入的讨论,使两会现场更快速、更真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也使更多的民意汇聚到两会上,这些民主细节以媒体呈现的创新样式不断凝聚注意力。微博的落地可以说将报纸的新闻信息资源、受众资源、报纸的公信力、品牌资源等优势资源在短时间内聚集放大、相互提升,使内容价值得到彰显。微博不仅是技术力量的传递,更是内容的再造。
2 以受众身份的转换为基点打造新的传播模式
新的传播模式必然带动新闻资源的整合和提升。新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不仅使受众资源在所有新闻资源中的分量迅速加重,还使受众资源向其他资源转化也更为快捷便利。受众从新闻消费者变为新闻生产者,“人人都是记者”预示着新的传播模式的到来。“受众的位置从传播的终端转向了传播的全程,他们能够作为新闻源头提供线索和信息,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变身为记者进行新闻采集制作。在这样的传播变局中,新闻报道方式也必然从传统媒介主导的单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
受众资源的转换,打破了以传者为主体的传播模式,让受众与新闻互动起来,新闻和评论结合起来,体现受众对重大主题新闻的参与价值,并搭建开放性的报道平台。这种以互动、开放为基本特征的传播模式,一方面整合了报纸原有的优势资源,在与新的新闻资源对接、融合过程中,深化新闻资源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必然重塑了报纸的媒介身份,在与受众分享渠道资源的同时,能更好地体现媒体的社会价值。
结语
[关键词] 高技术扩散;基本特征;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3-0018-03
[基金项目] 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北京高技术企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效用研究”(批准号:200507035)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张铁山,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
杨进国,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投资和项目管理;
齐 园,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北京 100041)
高技术正以其无与伦比的威力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了各个国家发展的重点,而高技术只有通过扩散才能够发挥其影响力。那么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与模式有哪些?如何通过基本特征和模式研究来加快高技术扩散?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技术扩散的界定
由于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和技术渗透之间存在着交叉和混乱。笔者对此进行了梳理,对它们的界定如下:技术扩散是指技术的潜在使用者采纳应用技术的过程,包括自主的传播和非自主的传播行为,并以最后一个潜在的使用者接受技术为技术扩散过程的终结。技术渗透是指技术被采纳以后对使用者产生改变和作用的过程,它是一种渐进的影响过程,包括对各种要素的改进,从而产生明显经济效果的过程。技术转移则是技术从供方向使用者的传播过程,可以是跨地区、跨国界的技术移动和传播过程,特别强调技术能力的转移,以技术接受方掌握技术为转移成功的标志。
技术扩散、技术转移强调的是技术在空间的运动和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行为;而技术渗透强调的则是技术对接受方主体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将集中研究技术的扩散行为,特别是从一个技术拥有者向其他使用者移动和传播的过程,但要略去企业内部的扩散行为。
二、高技术扩散的主要特征
高技术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渗透性等与一般技术不同的特点,因而它的扩散除遵循一般技术扩散的基本规则外,还具有自身特有的一些特征。这些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1.高技术的扩散条件要求相对较高。这与高技术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比如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就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会使一些潜在的技术需求者望而却步。更重要的,高技术也是高智力密度的,需要接受方具备较好的基础条件。这些基础条件包括需求方研发能力、科技人员、工人的素质以及作业条件等。由于高技术扩散要求需方条件高,相对于一般技术而言,它的扩散难度要大一些。正因如此,高技术早期主要得到相关的技术爱好者的欢迎。
2.高技术扩散的早期对象主要是一些技术爱好者和技术远见者。技术爱好者也许并不是技术扩散的对象,他们也主要是对高技术产品感兴趣,但他们的支持对高技术发展非常重要,特别是他们对技术远见者有着重要的影响,而这些远见者恰恰是高技术市场早期主要的扩散对象,并且对高技术的扩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口头传播对高技术扩散的影响很大。对于口头传播与大众传媒来说,口头传播对于高技术扩散影响更大。虽然大众传媒传播面广,内容翔实,但它却没有口头传播具有针对性,所以高技术受广告影响较小,主要靠口头传播而扩散。并且由于高技术自身的复杂性,以及高技术需求者的“稀少性”,因此,对传统产品营销非常有效的广告,其作用非常有限。相反,这些需求者会排斥广告,转而寻求熟悉技术的人作为参谋,口头流传就成了高技术扩散的极为重要的媒介。
4.技术中介对高技术扩散的作用极大。虽然口头传播对高技术扩散有很好的作用,但毕竟他们只是民间性质的私人行为,对技术产品的购买作用较大,而对高技术的交易来说,就有些不大合适。由于供需双方的信息是不对称的,采用高技术需要较高的基础条件以及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因此企业在采用决策的过程中需要较长的学习时间。专业性和规范性的科技中介组织的存在,它会对技术及其市场化进行分析和预测,沟通供需双方的关系,对技术交易做出合理的评价,提供高技术相关方面的优惠措施等,尽可能减少扩散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从而促进高技术扩散的形成。所以,对于高技术的交易而言,一个合适的高技术中介机构的介入几乎就是必不可少的。
5.完善的市场环境对高技术扩散非常重要。高技术扩散是一个系列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高技术扩散需要发达的市场环境。这个环境能够实现资金、技术、人才的自由流动,而这些条件对高技术的扩散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这些市场的健康、稳定和有序发展,才能促进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流通和流动,从而促进高技术扩散的进行。
6.高技术扩散能够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政府支持自然有利于技术扩散行为的发生。政府对高技术扩散的支持主要表现对高技术提供的优惠政策和政府采购两方面。政策方面,政府对于设立的高技术企业提供减免税收,给与政策性贷款等措施促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如中国政府对TD标准提供专项财政资金支持和国家开发银行无息贷款等以及对认定的高技术企业优惠10%的税收优惠。采购方面,对于很多高技术首先是用于军事方面,政府率先采用该技术,可以促进该技术的迅速发展,提高该技术的知名度,扩大其影响力,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的扩散。如美国军方最先采用半导体技术,就对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7.高技术扩散多发生在高技术园区。世界好多国家都有高技术园区,这些园区具有较强的集聚规模,产生了集聚效应。产业集群中企业由于分工协作、生产协作关系使得产业集群中企业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资本、人才、信息等要素具有超流动性。在这流动和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来新思想、新观念、新信息等,从而促进了高技术的扩散。这也是高新技术园区能形成产业集群并能不断衍生新企业的原因。如1997年,硅谷区内有2000家企业破产,又有3500家企业诞生,而硅谷当年500家生物科技企业,预计也会有200家倒闭,但又会有300家冒出来,由此可见硅谷的企业衍生能力十分强大。
8.高技术扩散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范围更广泛。高技术相对于传统技术而言,它往往以群体的技术形式而不是独立的技术形式存在。它的这种群体形式体现在产品上往往是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集成。群体化特征是高技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渗透性,适用于许多领域,并能与传统技术或产品有效结合起来,产生新的用途。高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推动一国的国防现代化、促进科技进步、改变生存环境、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体制改革,从而对一国的综合国力产生重大影响。如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决定了政府在其扩散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充分发挥高技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作用,政府依据高技术的发展前景和不同的技术特征,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促进高技术的发展和扩散,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扩散模式。
三、高技术扩散的模式
依据政府对高技术扩散支持强度的不同,我们划分高技术企业扩散的模式为政府强制推广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和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
1.政府强制推广模式。政府强制推广模式主要使用于一些环保节能技术以及政府为达到一定目的实施的强制性标准。因为采用有些环保节能技术或强制性标准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有时甚至只增加企业的经济费用,虽然会对人们的生活环境或者节约资源以及人民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或者对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产生重大影响,从而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这种模式企业往往不情愿采用。此时,政府就常常采用强制性的法律或行政手段对高技术扩散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政府的预定目标。这种模式由于是政府主导,因此,具有扩散速度快、影响面广、社会效益明显等特点。如国家为了减少汽车污染物排放,到一定时期实施一定的排放标准,对于达不到标准的汽车不准上市交易,从而加快了汽车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再如,中国信息产业部为了方便人民手机充电方便,强制执行手机充电器统一标准,使这种技术迅速得以传播。
2.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适用于比较成熟的高技术,由于存在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的企业都会随着此技术的发展而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市场自由扩散模式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是企业为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激烈竞争的结果。这种模式包括2种形式:一种中心企业向扩散,它是由一个中心企业,是技术形成的中心,很多中小型企业是其系列化生产体系的成员或者是为它作配套服务的。在此情况下,中心企业的技术发展,很容易导致技术的自由扩散。这种方式比如微软公司,现在世界大部分的电脑的操作系统都是微软的视窗系统,具有很强的网络性,微软的操作系统的每一次升级换代,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相关作配套服务的企业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自己的系统进行更新。再如电信运营商的每一次技术升级都要求相关的设备制造商、技术服务商等相关配套服务的技术提升,从而使相关技术得以迅速扩散。
另一种是由于技术本身具有的特点,它并没有中心企业,但是由于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减少工作量等,使得这种技术得以迅速运用。如北京唐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2005年发明的JK00430铁路机车车载检测(它是专门为保证铁路机车包括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城际交通车车辆、动车组等安全运行而研制的在线车载动态监测预警装置)。由于能够为状态维修提供准确的依据,推动修制改革、减少备品备件、降低维修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车辆的出车率,这种装置入选我国六大干线安全标准线建设的重点装备,年创造社会效益逾10亿元。再如E-mail发展,由于电子邮件的使用简易、投递迅速、收费低廉,易于保存、全球畅通无阻,使得电子邮件被广泛地应用,它使人们的交流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3.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一些产业关联性强、发展潜力大、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者是一些涉及潜在用户众多的高技术,政府往往采用这种模式。它是企业由于经济利益以及市场竞争的压力,在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下,产生采用高技术的意愿和行动,从而达到高技术扩散的目的。对于政府来说,由于该技术能够在世界高技术竞争中占据一席之位或者能够改变产业结构、形成较强的产业链,从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对于潜在使用者而言,这些技术的成熟能够带来较高的利润、提升企业的知名度、提高自身的市面价值或者是自身生产条件得以巨大的提升,企业乐意采用此技术。但是由于高技术本身的特性,实施过程或者形成规模化的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仅仅依靠企业自身的实力,往往是无能为力,并可能使企业陷入不利的地位。此时,政府的支持是发展的重要保证,政府往往会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如税收减免、政策性贷款、财政补贴等措施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而推动高技术的扩散。
政府支持和市场相结合模式是政府支持高技术发展运用最广泛方式。如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TD-SCDMA的发展。TD技术对中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且TD技术发展还会带动我国软件、半导体、芯片、微电子、精密仪器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因此,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TD技术的发展并在适宜的场合明确表示中国一定会采用此技术。在中国政府相关部分的协调下,成立产业联盟,采用知识产权共享并对于联盟的企业特别是大唐集团给与财政拨款、无息贷款等多种形式的经济支持。使得TD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进行了试验网建设,形成了1万亿元的产业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结论
由于高技术扩散条件要求较高,使得高技术早期主要受到技术爱好者的欢迎,通过他们的传播,从而使这种技术扩大了影响力。随着高技术影响力的增大,相关企业的利润较高,其他企业产生这种技术的需要,但由于技术交易是最经济获取技术的方式,那么专业化中介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为了避免相关纠纷发生,就需要完善的市场环境规范相关的行为。而国家为了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一般都采取一些行政、经济等方式支持高技术发展并为高技术扩散创造良好的条件,导致高技术企业聚集,形成相关的高科技园区,加快了相关高技术扩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高技术只有通过扩散才能够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力,政府支持和良好的市场环境是发挥高技术作用的有利保证。而要充分发挥高技术的作用就应该根据高技术扩散的基本特征、高技术类型和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不同,分别采用政府强制推广模式、市场自由扩散模式和政府支持与市场相结合扩散模式,以便更好的发挥高技术的作用,从而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盖文启,等. 国际典型高技术产业集群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4,(2).
[2] 科技日报两会特刊.生命在于创造―――记中国故障诊断一奇人唐德尧[EB/OL]. http://省略/gb/2007lh/2007-03-13.
[3]蔡希贤,史焕伟.技术创新扩散及其模式选择[J].科研管理,1995,(6).
[4]戴大双,周得胜.技术创新扩散的模式比较[J].技术经济,1996,(12).
【关键词】初中化学 探究性课堂 基本特征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163-01
一、探究性课堂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有机载体,高效的课堂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标志和有力保障。传统的化学课堂,强调记忆大量繁多的化学符号和反应式,将已有的知识直接告诉学生,强迫式进行记忆、背诵。在新课程改革下,新的课程观认为: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除了传统课堂知识教育的任务外,新课堂更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启动器,是培养思维与智慧的营养皿,是有生成的课堂,是活的课堂。
不同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课堂形式是因科而异的。就初中化学而言,这是一门化学的启蒙课,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的这两个特征决定了化学课堂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学生对化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异探究为本的课堂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掌握学科方法以及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本质。《说文解字》中注释“探,远取之也”,有一种顺藤摸瓜、刨根问底的意味;“究,穷也”,包含着对本质的体味和理解。教育家施瓦布说过:“如果要学生学习科学的方法,那么有什么比通过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更好呢?”探究性课堂展现的是“学生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他们做好的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 do, 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1]也就是说,探究性课堂是这样的课堂:学生仔细考察真实现象,探索研究老师和学生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学生在真实的情感投入和体验中,发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收获的是可生长与发展的各种能力的种子而不是现成的知识。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种课堂形成的是立体的网络体系,而不是一站式的封闭问答。
二、基本特征
1.未知性与问题性
化学探究性课堂的最根本特征是围绕化学科学问题,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活动,经历科学的工作过程。这种未知性取决于人类的一种基本特质――好奇心。探究性课堂重视并利用学生的这种本能的学习冲动。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为强烈。”[2]可以看出,探究性课堂迎合了孩子的心理特点,符合新时期教育的发展要求。利用未知性创设问题性,这是探究性课堂的最大特点。
2.发现性和探索性
认知主义教育观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为探究性课堂提供了充分有你的而理论支撑。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知识都是一种结构性存在,知识本身具有理智发展的效力,学生正是要利用这种结构使知识在自身原有的固着点上生长出来,而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遵循认知结构去发现和探索,使生成的知识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或者说学生经历的是一场发现与探索之旅,在旅途中,学生体会的是本能的满足,那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从发现到深入探索,一切都是自然的、自发的,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学生所获得的绝不仅仅是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的增长,很多潜在的、隐性的种子在悄无声息地萌发着。
3.过程性与开放性
探究性课堂不应是一条通往知识库的康庄大道,而应是星罗密布的交通网,每一条旁逸斜出的小路上都会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有额外馈赠,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过程性既遵循了知识生成的结构特征,也尊重了人们发现知识的认识规律。开放性则体现了知识的可生成行和个体的差异性。我们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任何真理都是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发展与完善的,因此,我们的课堂必须是开放性的,或者说给学生留下的是知识的活路――可以继续延伸的路。同时,由于个体的差异,学生对于预先设计的课堂可能产生我们没有计划到的结果,这种可贵的隐性结果是学生闪烁的智慧的火花,我们应该生育捕捉这种意外之财,让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中真实的发展。
4.主动性与互动性
探究性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必须亲力亲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中,这种体验是不能假手于人的。教师扮演的是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可以说教师给学生参考性的意见和建议,而执行者只能是学生本人。没有标准答案,学生自己走出的就是路。主动性是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更好地体现了主观能动性。互动性则为主动性保驾护航,师生之间的反馈、生生之间的交流更好地诠释了探究性课堂的活的灵魂,在互动中,促进了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分析讨论水平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5.反馈性与可生成性
反馈性贯穿于整个探究性课堂。从反馈的来源看,反馈可以是预设的,即显性的,也可以是课堂中产生的潜在的、隐性的;就反馈的对象而言,可以是学习资料对学生的反馈,学生之间的反馈,教师给学生的反馈。可以说在探究性课堂中反馈是无处不在的。这话反馈可以线性展开,也可以循环递进。在这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是有生命的知识,因为这个过程就如抽丝剥茧般生动。探究性课堂更可贵的一点在于它的可生成性。学习内容的设计不是分裂的、单一的知识点,更不是简单的文字记忆,而是承上启下、瞻前顾后的,即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铺垫的和可传递的。一堂课的结束绝不是以句号来标示的,而是留下一串省略号,而在省略号中蕴藏着某知识或能力在未来继续发展的力量,在知识上积累的是容量,在能力上凝聚的是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教师 课程与教学 基本特征 学校责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1)06―0014―03
[作者简介]张昊,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吉林吉林 132013);迟宏伟,吉林农大发展学院(吉林长春130600)
课程与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形式和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的基本使命。教师是大学基本使命的守护者与捍卫者,在课程与教学发展中时刻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大学存在的意义。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教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从制度保障与评价机制、赋权增能以及制度规约与心理契约三个方面确保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大学组织的神圣使命。
一、大学功能的扩展与课程和教学基本使命的坚守
课程与教学是我们研究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学校责任问题中的核心概念。为什么把课程与教学概念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诠释与解读大学之为大学的本质存在,这是我们完整把握大学是什么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前提。课程与教学,虽然为两个独立概念,但两者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本文把课程与教学作为整体概念提出的初衷。大教学观认为,课程属于教学论研究范畴。我国学者吴也显教授就提出了“课程是教学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之一”的观点。大课程观认为,课程系统由前期研究、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组成,其中课程实施即为教学。杜威的整合论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一致统一的。这些思想都证明了课程与教学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不可分割的整体。可以说,研究大学的基本使命,忽视了课程意义单纯谈教学是不符合逻辑的。大学功能的扩展与课程与教学基本使命坚守的判断从大学的发展史中可以得到证明。“一个人如果不理解过去不同时代和地点存在的大学概念,他就不能真正理解现代大学”。大学自诞生以来,不同时期对大学的功能都有不同的判断和陈述。英国的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在《大学的理想》一书中明确指出,“我对大学的看法如下:它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这意味着,一方面,大学的目的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另一方面,它以传播和推广知识而非增扩知识为目的一。纽曼坚持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认为大学为传授知识而设,而不是为科学研究而设。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对大学的单一教学职能提出异议,他说:“如果规定大学的任务仅仅是教学和传承科学,……,这对大学显然是不公平的”。为此,在他看来,大学具有双重职能:道德的修养与科学的探索。1904年当选威斯康星大学校长的范・海斯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作为一所州立大学,它必须考虑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进入21世纪,大学的功能又在原来基础上得到扩展。除教学、科研以外又增加了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功能。从以上几个阶段对大学的基本判断和陈述我们可以看出:首先,上述四种观点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大学对当时社会发展观的一种折射。其次,社会发展是导致大学发展的永恒变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功能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变化的。第三,无论大学受到何种挑战,大学的课程与教学作为基本功能没有改变,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坚守与捍卫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使命。虽然几个阶段对大学功能与基本属性的认识存在差异,但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性受到各个时期大学的普遍认可。第四,对大学科研、服务以及引领社会文化使命的赋予,并不是大学课程与教学本质属性的改变或迁移,而是对其课程与教学形式的补充,也可以认为是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延续。詹姆斯・杜德斯达以下论述对我们把握大学基本使命的准确涵义颇有启发。他说;“大学作为我们文明中的一个社会机构保持了其辉煌而持久的地位。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然而,在大多数历史时期,大学的变革却以缓慢增长的线性进度在进行。无论是改进、扩张、缩小还是改革,大学都没有改变我们最基本的任务、道路与结构。”詹姆斯・杜德斯达论述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通过课程与教学这一永恒的形式来实施人才培养。在大学功能不断扩展的今天要处理好坚守与超越的关系,“现代社会最能被预见到的特质就是它的不可预见性。我们不再相信明天会和今天差不多。大学必须要寻求保留它核心价值中最珍贵的部分,同时还要开拓新的道路来热切回应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所带来的种种机遇”。大学既要坚守,又要超越,更要主动接受挑战,这应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大学本质属性的理论依据。进入21世纪,大学如果僵化地坚守课程与教学这个基本教育形式,而不从社会发展需求出发来认识课程与教学,甚至不及时回应社会对大学的种种期盼,高校势必被边缘化、势必会重新被戴上“教会式”大学的帽子。上述历史发展逻辑的分析为我们理性认识大学的本质属性提供了事实和理论依据,对我们在大学不断受到挑战的情况下坚守与捍卫大学课程与教学基本使命、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意义与基本特征
顾名思义,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是指教师在一定的时期内逐渐接近与契合课程与教学维度的要求,成为专门职业并在此维度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认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意义与基本特征是大学组织为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提供保障的前提条件。
(一)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意义
为什么要强调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一是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体现教师对大学基本使命的坚守与实践。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直接指向于课程与教学,其具体角色是大学课程与教学使命的守护者与捍卫者。大学的功能依次顺序为教学、科研、服务与文化引领,后者以课程与教学基本功能的存在为前提,是前者的逻辑延续,这个顺序是不可本末倒置的,即使定位于研究型的大学也不能违背这一逻辑顺序。但目前大学却出现一种怪象,把科研摆在了基础地位,把课程与教学摆在次要地位,无论从国家导向上还是从大学自身发展上,都把培养研究生的数量、获得课题资金资助的额度、在核心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篇数作为学校发展评价的依据。这是一校之长不懂大学的基本使命吗?不是。其根本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不能在生态状态下发展,不能摆正自己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不善于在同类高校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的发展非教学化,把主要精力放在功利的追求上。二是教育经费扶优保重使大学不得不向“优”和“重”方向发展。三是国家在大学评价中并没有把课程与教学置于重要的地位,这也是国家近年来为什么重点强调大学本科质量工程建设,为什么《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与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的原因所在。强调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正是大学教师对大学基本使命坚守与实践的具体体现。教师伴随着大学的诞生一路走来,可以说教师是大学发展的内在根据。中世纪的大学有两种称呼:一是“探索普遍学问的场所”,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社团”。这足以证明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重要意义的命题。然而,不同时期教师地位是不同的。在泰勒课程观时代追求的是“技术理性”,教师是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施瓦布时代的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追求的是“实践理性”,强调教师与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多尔与派纳时代的课程观以“解放兴趣”作为基本价值取向,强调“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在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解放与自由。”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地位如何,直接影响着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的价值取向,如果把教师置于泰勒的课程观中,教师则成为完成预设课程与教学的工具,教师的意义就凝固在课程与课程文本的复制和传声筒的作用之中;如果把教师置于多尔与派纳时代的课程观中,教师的意义就在于能主动地把握课程与教学,进而达到发展课程与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
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基本特征直接体现于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一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常态性与长周期性。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特征常常使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被忽视。教师的天职是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首要责任,但在一些高校中,这一首要责任则成为教师发展的一般性要求。课程与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人才培养质量往往在短时期内难以显现,这正是造成了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而特别关注容易显现量化的学科发展的主要原因。二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内隐性与模糊性。课程与教学的作用有时难以明确化,它以整体性方式产生影响,使人在无意状态下接受潜移默化的效力。为什么有人有“课程即教师,教师即课程”的判断,其要义在于课程一经渗透到教师心里,就再也不是原来的文本,而是在教师心里形成一种符合教师意愿的新的课程知识结构形式,这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观理念的集中体现。由于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内隐性不易被察觉,所以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也就常常得不到组织的关注。也正是这个特征,使高校组织对教师以及教师间的业绩难以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这同样是造成高校及教师不重视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教师的课程与教学实践行为大多为非群体的个体劳动,而且主要凭借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在少有约束的环境中开展工作。因此说,教师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具有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强调整齐划一的教师培训,借助所谓的教师发展学校――全国大区的教师培训中心,各省、地区的教育学院以及县、市教师培训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这虽然在教师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却忽视和泯灭了教师的自主发展特性,使教师成为实施国家课程、预设课程的工具。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课程与教学的自主发展成为教师发展的主流,特别是后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被广大教师认可后,教师的自主发展水平则上升为一个新的高度。教师自主发展方式的存在使教师与教师之间在发展上产生了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正是教师的不同个性特征、不同特色、不同发展水平与选择不同发展路径的体现,这种发展是教师自觉的、无须强迫的发展,也是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三、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学校责任
从高等教育系统分析,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责任主体有三:一是国家层面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上为教师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如《纲要》中提出的“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这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二是大学层面的责任主体,这一层面的责任主体具有二重性,对上是国家委托的人,负责具体落实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方针政策,责任是采取相应举措确保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对下是通过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确保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地位和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权力。三是教师层面的责任主体,这一层面作为大学课程与教学实施的载体,直接通过课程与教学作用于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国家层面、大学层面责任主体要求的具体化、终端化。在三个主体中直接作用于教师发展的、与教师发展关系最紧密的尚属大学层面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既反映国家层面的意愿,又反映教师群体的意愿。伯奎斯特和菲利普在1975年出版的《高校教师发展手册》中,根据教师发展项目关注的重点将其分为:教学发展、组织发展以及个人发展,这里的“组织发展”就是指大学组织的责任。因此说,大学组织对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大学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组织保障。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直接指向于课程与教学。基于这个指向,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学校责任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
(一)大学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制度规范与评价机制
《纲要》中提出的“把教学作为教师考核的首要内容”,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提供了合理性辩护。在确保课程与教学在大学的地位的同时,建立以课程与教学为核心内容的大学教师评价体系是大学落实《纲要》要求的紧迫任务。在制度建设上,应重新设计大学制度建设框架,特别是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应重点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念,重点强化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各教学单位在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中的主导与指导作用。观念是一个人长期对某一事物的心理倾向与判断,在其心中有足够支持其观点的事实与根据。为此,转变观念是高校领导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在高校领导理念上,应以高度的责任心与崇高的使命感,理直气壮地肩负起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专门人才的重任,要大力提倡和积极支持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在导向上,把课程与教学发展置于教育发展的首位。在制度上,对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有明确的规范,大力倡导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把课程与教学业绩作为教师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在评价体系上,加大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权重系数,根据教师课程与教学内隐性与模糊性、自主发展性与非强迫性的特点,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确保教师的业绩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大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赋权增能
赋权增能为既赋予和扩大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发展的相关权力,又通过扩大权力增强教师课程与教学能力。“赋权增能包括‘权’和‘能’两个方面,就‘权’而言,可以通过改革学校结构,让教师有机会参与学校范围内重大事项的决策,从而赋予他们基本的权威和责任。就‘能’而言,可以设立更高的教师人职标准,使教师在达标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能力,……,从而达到赋权的目标”。在赋
权增能问题上应重点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下放权力,由以往的教师“被发展”走向教师的自主发展。学校切勿给教师明确发展的条条框框,定出明确的不可变更的发展目标,更不能以领导的理想来左右教师的发展。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个体性,根据个体情况的自主选择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根据,任何形式的强加都是事倍功半的,甚至是徒劳的。下放权力绝不是放任自流,无论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如何选择自主发展方式,但还必须统一于学校的教师发展规划,学校还要加强对教师发展的宏观指导,下放权力必须以教师善用权力和会用权力为前提,否则,就会出现难以控制与驾驭的混乱局面。第二,教师参与。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决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念,也是学校实施民主办学过程中的一种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其目的在于,教师有机会参与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决策,增进教师对决策过程的了解,以激发其责任心以及为组织目标的达成而贡献力量。教师参与课程与教学决策主要体现于参与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决策。参与国家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实现教育目标,参与校本课程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有效性。在参与课程与教学管理中,教师既是责任主体又是第一责任人。应该认识到,教师的民主参与是大学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成功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教师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一、以课堂为中心,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
生命是什么?有人曰:生,即“无”中生“有”,就是创造,就是事物的存在;命,即过程,就是事物存在的期限。生命,就是一段有效的存在,一个无中生有后又复归于无的过程,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繁殖后代以及对外界产生反应的能力。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他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因此,在今天的教学改革大潮中,加强青少年生命教育以及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是全社会乃至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作为新时期的中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着一个个鲜活单纯的生命,如何更好地开展生命教育?我们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课堂上,以课堂为中心,文本为内容,适时渗透生命教育理念,加强对生命教育的认识,帮助孩子们从小开始探索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实现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他人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
二、以阅读为载体,及时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
翻开我们的语文课本,篇篇都是文字隽永、文质兼美的佳文,有描写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有讴歌世间真情的,有阐发做人道理的……大多数文章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 的内涵,处处闪耀着生命的光环,都可以成为渗透生命教育的载体,但值得注意的是,语文教材毕竟不是专门的生命教育教材,语文教材的内容编排并不是以“生命教育”为体系来安排的,也不是每篇阅读课文都能直指生命话题。因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阅读为载体,深挖文本,及时捕捉生命教育的契机,有效对教材中的生命资源进行巧妙利用,帮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珍贵,感受生活的多彩、多姿,激发他们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让他们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有意挖掘,巧妙引导 ,面对蕴涵着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我们要善于挖掘文章内涵,筛选适合进行生命教育的内容,让栽下的这棵梧桐树,成为学生生命教育中的一方绿意盎然的圣地。 如学完《秋天的怀念》后,我有意挖掘这样一个话题:“学到这儿,你想对史铁生说些什么?”和学生进行生命的对话。有生说:“你是个不幸的孩子,但生命是可贵的,应该珍惜,幸亏你及时明白了母亲的用意,走出了生命的阴暗。”也有的说:“你应该心胸开阔,珍惜生命!” 听了学生的忠告,我又趁热打铁,让他们谈谈怎样珍爱生命。学生联系实际,有的就“骑车逞能”来说,有的从“赶时间不吃早点”来讲,有个学生是这样说的:“原来,我做了不好的事,父母就要责骂我。当时我真恨他们。现在想想,他们是为我好,是让我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所以,我要改掉自己的毛病,以此感谢父母对我生命的负责。” 听着学生发自肺腑的话语,我由衷地感到:只要老师善于挖掘,巧妙引导,学生一定能领会教育的真正内涵,文中蕴含的道理也一定会像扎根沃土的大树一样深深地扎进心田,指引他们健康成长。
三、以习作为手段,有效搜寻生命教育的话题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因此,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我们要时刻关注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通过对话式的交流,和学生一起探讨生命的含义。
1、师生对话,奏响生命乐章
在“我手写我口,我笔抒我心”学生习作中,学生经常会流露出对生命的困惑与迷茫。面对学生心的呼唤,我常常以习作为信使,传递我对生命的诠释,让对话奏响生命教育的主旋律。我班有一位叫冉飚的学生,他的父亲在一次矿难中去世后,整天闷闷不乐、神思恍惚。面对这种情况,我常与他交流:“不仅是你,你的妈妈,以及其他的亲人,也一定非常想念他。但是,生命的结束就是死亡,有生必有死,这是大自然的必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看着每天忧伤的你,我想告诉你一句话:生命的高质量在于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如果绵绵阴雨常充溢你的心房,这将不利于你的健康成长。为了拥有高质量的生命,也为了你九泉之下的爸爸能安息,你一定要重拾快乐,让久违的阳光重现你的脸上!到那时,你就会发现:拥有了灿烂的心空,生命会变得如此美丽!”也许是精诚所至,不久之后,我蓦然发现:灿烂的微笑又浮现在他的脸上。
2、生生对话,共筑生命长桥
关键词: 绿色壁垒 依据 必要性 法律对策
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成立使得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各成员国政府必须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有效履行自己的承诺,即降低关税并放弃行政许可、数量限制等直接的贸易管制措施。但代之而起的是形形的新型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既是其中之一。在浙江省出口法国的皮鞋因PNP超标而被退货;山东省的冻鸡肉因农药残留量超标而被日、韩退货;曾经大受欢迎的我国瓷器也因铅含量过高在欧盟市场惨遭退货这一系列我国的出口产品遭受绿色壁垒“阻击”的案例面前,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绿色壁垒的实质及其基本特征
1.绿色壁垒的实质。绿色壁垒的实施以保护本国环境和人民身体健康为由,已成为WTO成员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者们限制进口、保护本地产品的利器。但究其实质,乃是国家职能的体现,国家是有权实施绿色壁垒的惟一主体。在政府能够更好地完成传统职能的同时,国家的新职能也在出现,当代的全球化给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就是国家的新角色之一。
2.绿色壁垒的基本特征。绿色壁垒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名义上的合理性。绿色壁垒是以保护地球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目的,名义上完全符合人类发展的趋势,符合人们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目标的要求,但它掩盖着限制外来产品参与本国市场竞争的隐蔽目的。二是形式上的合法性。
二、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
1.《关贸总协定》。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后被1994年的《关贸总协定》代替),其第20条‘已办理外’条款规定:“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B)为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G)与国内限制生产的消费的措施相结合,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2.《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1994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即《TBT协议》,其在序言中阐明:“不应阻止任何国家在其认为适当的程度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保护环境。”显而易见,该协议赋予了各成员国为保护环境而采取措施的合法性。
3.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由国际化标准组织(ISO)1996年制定并实施的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对企业的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产品、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以审核,要求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并通过经常的检查和评审,使得环境质量得到改善。ISO14000标准只考虑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所以,它实际上已成为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贸易出口的一种贸易壁垒。
三、我国实施绿色壁垒的必要性
前面已经提到过,绿色贸易壁垒具有两重性,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国际贸易而言,它最初是某些发达国家用来限制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商品的一种手段。但是对于保护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以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言,它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积极的作用。
1.防止发达国家转嫁污染。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环保技术、环境标准的缺陷,将在本国已被限制或淘汰的高污染产业向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污染转嫁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生态利益,不仅不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还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2.抑制对国内企业的冲击。由于我国的环境标准偏低,且有些地方政府引资心切,对外商投资企业在环保问题上大开绿灯,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制度形同虚设。这不仅导致污染转移,而且造成对国内企业的冲击。“从产业结构看……截至2000年底,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不足2%,第二产业的比重高达60%以上,第三产业的比重在40%以下。从产业内部结构看……第二产业吸引的外资主要是以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业领域为主。”
四、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
由绿色壁垒的双重性质所决定,我国在绿色壁垒问题上须采取的对策应分为两类,一类为如何冲破绿色壁垒的对策,一类为如何合理利用绿色壁垒的对策。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关注环境保护、珍爱自然和追求健康的绿色消费心理已逐渐形成。绿色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日益受到青睐,它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而初级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例则会越来越小,并会不断受到限制或排斥。因此,为了冲破绿色壁垒,我国应调整现有的与该发展趋势不相符合的贸易与环境保护政策,大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发展绿色经济,刺激开发和生产绿色产品,特别是那些能够大规模地替代资源消耗型产品的产品,为我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冲破绿色壁垒,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或发达国家的国内市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R1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12-0003-02
医院文化通常包括医院硬文化和医院软文化两方面。医院硬文化主要是指医院内的物质状态,如医疗设备、医院建筑、环境、医疗技术水平等;医院软文化是指医院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本医院特色的思想、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是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等。医院文化是在一种医院精神的统领下,增强职工凝聚力、向心力、事业心等,将医院各种力量统一于既发展医院又发展个人的共同方向上,培养医院的共同价值观和医务人员的共同情感,形成医院自身的文化。中医民族医医院文化更是体现了中医药文化不同于其他医院的特点,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笔者现就新疆各中医民族医医院关于医院软文化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各医院文化建设的现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7家中医及民族医医院的院领导及科室管理人员200人。
1.2 调查范围
调查问卷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发放,问卷内容包括医院基本信息和医院文化建设信息两部分。其中医院基本信息包括医院
名称、所属地区级别、创办时间、职工总数、床位数、临床科室数等,医院文化建设信息包括对医院文化的概念和意义的了解、医院文化在医院建设的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对医院的理念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等。
由统一研究人员对问卷进行发放和回收,在Excel中同时对问卷调查双录入,对内容不全者进行剔出。
2 结果
本次调查回收问卷178份,问卷回收率为89%。
2.1 个人基本信息
2.1.1 学历 硕士3人,本科73人,大专85人,中专15人,高中2人。
2.1.2 职称 初级30人,中级58人,副高39人,正高27人,其他24人。
2.1.3 专业 临床专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民族医等) 95人,护理45人,检验3人,药学12人,卫事管理5人,其他17人。
2.1.4 职务 院长12人,副院长9人,书记2人,护士长29人,科室正副主任87人,正副科长5人,其他8人。
2.2 医院基本信息
按地区划分,区级医院为A级,州级医院为B级,市级医院为C级,县级医院为D级。其中A级2家,B级2家,C级4家,D级29家。平均职工数247人,平均床位数211张,平均临床科室9.5个。
2.3 医院文化建设信息
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中有97人(54.5%)对医院文
概念和意义处于简单了解。尽管171人(96.1%)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文化和医院形象对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167人(93.8%)认为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作用重要,但仅有93人(52.2%)所在的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形成了日趋稳定独特的“价值观”及“核心理念”。
有163人(91.6%)认为医院的大多数职工具有一致的服务理念,174人(97.8%)所在的医院制定了适合医院的“道德行为规范”,但仅有126人(70.8%)所在的医院重视了“精神文明建设”,114人(64%)认为医院职工工作满意度一般,142人(79.8%)所在医院有“院训”,98人(55.1%)被调查者表示所在医院有院歌,但77人(43.3%)所在医院的职工不会唱院歌,116人(65.2%)所在医院有院徽,73人(41%)对所在医院的建设表示满意,81人(45.5%)认为医院的环境需要改进,70人(39.3%)所在的医院院内标识非常规范,104人(58.4%)所在的医院没有一个完整的文化建设体系,150人(84%)所在的医院选择用宣传展板对医院文化进行传播,55人(31%)所在的医院进行网站宣传。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医院管理者中从事临床专业(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民族医等)较多(53%),主要为各科室主任、副主任及护士长。学历主要为本科与大专学历(89%),高学历人员较少。职称以中级与副高较多(54%)。由于调查对象为各中医民族医医院,以地州县级医院较多,其中29家为县级医院,平均职工数、床位数及临床科室相对均较低。表明由于新疆地区相对内地偏远落后,医疗及人才资源相对不足,缺乏高学历人才,且职工数、床位数等医院基本条件也较为薄弱。本次调查还发现,尽管96.1%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文化、医院形象对医院的发展非常重要,93.8%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文化在医院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仅有54.5%对医院文化的概念和意义有简单了解,仅有52.2%被调查者所在的医院在长期经营服务过程中,形成了日趋稳定独特的“价值观”以及“核心理念”。仅有70.8%的医院重视了“精神文明建设”,尚有4.5%的医院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敷衍了事,值得深思。提示尽管普遍对医院文化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重视程度不够,而且对医院文化如何建设及其内涵了解甚少。
调查发现,97.2%的医院将“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贯穿在医疗行为中,凸显了医院以病人为服务中心的理念。医院职工尤其是科室主任参与医院决策的意识较淡薄;大多数中医民族医医院发展目标没有能与职工个人的目标统一;部分医院内部缺乏创新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部分中医民族医医院没有解决医院文化建设的领导机制。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目前中医民族医医院文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①认识上误区较多。对医院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不甚了解,对医院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认识肤浅,并简单地模仿其他行业文化建设模式。②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医院文化建设的不平衡,同一地区处于优势的大医院,其环境文化、科技文化及精神文化等明显优于基础较差的小医院,人才素质差异对医院文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③医院管理层的思想水平和管理能力还不适应塑造医院文化的要求。所以,要更好地建设医院文化应从产生问题的原因入手,对中医民族医医院来说,医院文化是中医民族医药几千年发展进程中积累形成的文化精髓,中医民族医医院作为中医民族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加强中医民族医药文化建设,有利于体现中医民族医医院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巩固中医民族医为主的发展方向,更好地保持发挥中医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同时也主导着中医民族医医院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从而扩大社会对中医民族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4 结语
【关键词】施工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然而建筑施工工艺研究属于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会对施工过程中材料、机械和人员的管理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技术管理措施以及各个施工班组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由于建筑施工工艺会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因而其研究和管理工作难度也较大。
一、建筑施工工艺管理的重要性
由于建筑施工工艺管理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建筑施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施工工艺管理工作的质量,其能够直接影响该施工项目的未来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建筑施工工艺控制和管理对其建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建筑的作用主要在于居民的办公和居住等,所以建筑的施工质量会对人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亦维系着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因而,只有重视建筑施工工艺研究,强化质量控制和管理,才能够实现建筑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提高,使其充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工艺的基本特征
1.建筑施工质量变异
建筑施工项目不同于其他工业生产过程,只要具备了科学合理的检测技术,保证操作的规范性和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就能够制造出质量可靠的产品的,但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则会出现无法避免的质量变异情况。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其施工规模通常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因而施工过程中质量变异的发生率也较高。在操作施工时,应尽可能避免建筑材料性能、具体施工操作和机械设备的损耗发生细微的改变。同时,尽量避免检测设备故障、机械设备故障、仪表失灵、选材不当、操作失误等因素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2. 相关控制和管理因素较为复杂
一方面,建筑施工前的机械设备选择、建筑材料选购、施工设计以及施工地气候和地貌条件的选择等相关外部因素都会对建筑的施工工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方面,建筑施工时,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施工管理的文明程度、现场施工的安全性、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管理工作有效率、施工技术的完善性以及人工操作的合理性等因素的影响。
三、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和管理措施
某项目建筑面积约为5.2万,建筑高度99.6m,地下二层,地上25层,为5A甲级写字楼,板式结构。
本项目土建工程有某大型土建总包公司负责实施。针对改项目土建施工存在的基本特征,在其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相应的施工管理。一方面要提高现场施工的文明程度和安全程度,从而尽量提高施工工作控制和管理的细致程度;另一方面,应明确该项目施工奖惩制度、监督管理措施、施工质量控制制度以及建筑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目标,从而保证该项目土建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1. 设置流水坡度
对于腰线、压顶、窗套等突出墙面不到 60 mm的外墙装饰线条,需使用聚合物水泥砂浆在线条上面设置流水坡度,防止因积水引起渗漏水。窗楣部分应设置滴水槽,线条下面应设置滴水线。对于雨篷、挑檐等突出超过 60 mm 的,下面应做滴水槽,上面应做成流水坡度。滴水槽必须用木条成形或嵌定形塑料滴水槽,且两端留出 30mm 用作断水处理。
2. 外墙基层处理
(1)处理混凝土墙基层
选择脱污剂将墙面的油污脱除干净,晾干后,通过笤帚涂刷或机械喷涂的方式加设混凝土界面剂或胶粘性水泥砂浆,以提高基层与抹灰层之间的附着力,避免发生空鼓开裂。将固定模板用的螺杆洞口凿成 50×50 mm 深的凹槽,并用膨胀砂浆填补。
(2)处理加气混凝土墙基层
加气混凝土砌体本身强度较低、孔隙较大。在抹灰前。应对松动及灰浆不饱满的拼缝或梁、板下的顶头缝,用砂浆填塞密实。将墙面突出部分或舌头灰剔凿平整,并将缺棱掉角、坑凹不平和设备管线槽、洞等用砂浆修整密实、平顺。
3. 华盛盛荟名庭项目施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
一方面,由于华盛盛荟名庭项目施工工艺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具有较强的繁琐性和普遍性,且对于建筑材料、机械和人员方面要求较高;又因华盛盛荟名庭项目工程施工设计的机械设备种类和数量较多、建筑材料规格和类型复杂、施工人员数量较大且施工规模巨大,所以为了实现建筑材料、机械和人员的进一步简化,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管理效果,施工单位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细化岗位责任,提高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华盛盛荟名庭项目施工工艺管理应做到各个班组与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相互协调,保证各个班组和部门之间形成正确地相互认识,避免发生事故后相互推卸责任。并通过有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加强各方的沟通协调。
4. 水泥砂浆打底
在喷涂完混凝土面的水泥浆后,通过养护提高其强度,后以水泥砂浆打底。砂浆打底前,彻底清理干净基层,并均匀浇水湿透,但施工过程中不应有明水。夏季施工时,要避免在日光曝晒的情况下抹灰。砂浆要随拌随用,停放时间不应控制在 3 h以内。在抹灰一天后,实施保温养护。养护期通常在 7 d 以上,防止其对基层的粘结性能和平层的密实性造成影响。
5. 细化华盛盛荟名庭项目施工工艺管理目标
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等都是华盛盛荟名庭项目工程施工工艺管理的基本目标。施工单位在制定工艺管理目标时,应以地方和国家所制定的质量指标和技术规范为基础。根据承包合同中对于施工工艺的要求以及建筑施工设计规范,对各项目标进行具体化的规定。因为华盛盛荟名庭项目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工程量较大,因而施工过程中偶然事件的发生率也较高。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导入新课:
认为,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人生价值和理想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什么是实践?为什么要投身社会实践?怎样才能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三章,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第一节,实践出真知
导入:马克思生前最喜欢的一则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的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
“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
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一、实践的特征。
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认识是在变革、改革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发生的,从而进一步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讲述两红柿子的故事:略
1、实践的含义
荀子说:“不闻不若见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不听不如听之,听之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认识懂得,认识不如亲手变革的行动,学习达到了会干、会做的程度,就到头了,会做、会干就意味着认识了、懂得了。这段话隐喻了知与行的关系,包含了荀子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具有合理的思想。
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举例,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都从事过哪些实践活动?
实践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这是因为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实践的基本要素有: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
实践的主体是人,是人民群众,人有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这就使人能够有目的的从事社会实践。人的体力的智力统一起来,共同构成实践的主体这个基本要素。而人又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像自然界的其他物质形态一样,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体力和智力是在社会发展中客观形成的。它的状况归根到底是由客观条件决定的。所以实践主体是客观的。
然而实践总是有一定的对象,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究竟什么是实践的对象呢?它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实践的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人们进行实践活动不仅需要发挥其体力和智力作用,而且只有使用某种物质手段,才能把自身的体力和智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以达到实践的目的,实践越发展,越需要物质手段这个基要素。构成实践手段的材料是物质的东西;制造实践手段不能随心所欲。它们都是客观历史条件决定的。可见,实践的手段也是客观的。
总之,由实践主体、实践手段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实践活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坚持实践的客观性,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
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狡兔三窟”、“燕子筑巢”、“蜘蛛织网”、“狐狸躲避猎人猎枪趋利避害”。北京动物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香蕉用长杆吊在一固定的高度,黑猩猩偶然用手臂碰到竹杆,取到一只香蕉吃了,可它不知道没有许多香蕉未吃完,仍可摘取来吃。
问: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
设问:人改造自然界和动物适应自然界的活动有什么异同?举例说明,
虽然实践活动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但它与动物的纯粹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实践是在意识指导下的有目的的活动。意识的目的性,结果的创造性是实践是重要的特征,也是实践才独有本质特征。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这与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二者是统一的,这个关系实质中主客观的关系。
第三、社会历史性……P94
小结,
巩固新课
选择题:
1、在实践的基本特征中最能表现实践本质的特征是(C)
A、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实践的社会性的历史性是指(A)
A、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活动
B、它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C、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它是处理人类社会关系的活动
摘 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当前语文教学中仍面临着很多改革遗留问题以及新时代面临的新问题。面对种种问题,广大老师和学生渴望从语文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中解脱出来。从当前教育局势和语文本身的特点分析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初中语文教育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进方法。
关键字:初中语文教育 时展 现状
语文是初中学生课程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课程,如果语文学习不好,将直接影响学生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有序的对学生进行基本的语文方面的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既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又发展学生的智力,将会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现阶段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中存在很大的问题。
首先是过去应试教育模式下,语文教学遗留下的难题。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多年,但是,在相当多的方面,并没有完全消除过去应试教育留下的遗患。即使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模式下,我们的教育也离不开考试,作为评价教育效果和学习效果的途径,目前暂时还找不到比考试更好的方法。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测试,中考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教学提高成绩的周期是最长的一个科目。因为语文考试并不是教什么就考什么,而是体现在对语文整体素质的考察,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和考试形成了一定关系上的脱节。而且,正是由于语文教学和考试上的脱节,让面对考试的学生产生错误的想法,学的东西都不考,学来有什么用?这样,他们对语文学习缺乏了兴趣。由于不能快速提高成绩,少学点也不会使成绩降低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动机。认为把时间花在语文学习上面远不如花在其他科目的学习上成绩提高快。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语文课上与不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差距,还不如多记几道数学公式、背几个物理定理和化学方程式。学生被动消极的学习态度严重影响了课堂上的效率。最终造成了语文教学上的难题。
其次是语文本身存在的问题。语文本身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语文教材和教法上。语文教材上的内容表现为内容陈旧、僵化。虽然新课标语文课本的内容不断变化和更新,教学方式和方法也似乎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可是,不管怎样变化,初中语文课本的基本特征基本上不变,一是以选文为中心的文选系统,以常用的文体读写知识循环为主线的文体序列和以讲读教学为基本方法的讲读中心。这些基本特征构成了语文教材的体系的核心。这样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适应教学要求。但总体上来说,缺乏科学性,因为它不符合语文学科的性质、要求和特点,也不太符合初中生学习本国语文的规律。语文课本的核心应该体现以训练为中心,通过课本和老师的引导,以自学指导为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文学能力。同时,语文的教法上表现出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的老师教学观念没有真正转变,或者过于保守,僵化,如“填鸭式”,“满堂灌”,这种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可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90%以上的教师仍然热衷于这种教学方式。纵使很多老师的课堂运用了多媒体,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这样又让语文教学走进了种种误区,比如课堂成了表演课,成了漫无边际的谈笑课。方法的不合适造成了语文教学的效果的不理想。“方法制约着效果,只有科学的、新鲜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一代具有活跃智力的,有进取精神的,有敏锐的现实感,有责任感的新人。”当前环境下,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病造成的,语文教育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整体的素质,通过将他们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来调动他们的审美手段。但课堂艺术与教学成绩却不一定成正比。当前,语文学科的教育中存在着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的老师讲课讲得很好,深受学生的欢迎,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却不突出,相反,如果一个老师死搬大纲,按照考纲要求来教,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普遍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成了束缚语文教师进行教改的桎梏。调动一切审美手段,让他们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接受人文熏陶,肯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好处,但是在考试面前就面临一定的尴尬。相反,如果照着考纲教,对考纲要求的各个考点进行重点强调,反复训练,自然能够使人人成绩过关。但是,失去了语文教育的本来目的,有悖于教育规律,也不能被学生接受。
最后是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是语文教学中各种缺点的最终表现。语文的重点是学习母语,用了这么多课时来学习语文,却有相当一部分在语文水平上达不到标准。这个问题很应该引起教育部门和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广大老师的重视。应该尽快研究一下如何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怎样才能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近年来,许多教育工作者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但是,总体来说,存在的问题还是相当多的。
任何事物的运作和发展,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种种因素的制约,语文教学中的心态观念必然受制于一定时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潮和语文自身发展规律的影响。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必须革除,但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持实事求是的观点,而不能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进行语文教学的弊病革除是一个大工程,需要更多的人为这一目的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初中语文教育的工作者,要真正立足社会,使语文与生活联系,这是语文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