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防汛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防汛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时间:2023-10-12 16:12: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防汛医疗救治应急预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防汛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第1篇

为了切实做好防汛应急工作,确保卫生院在汛期能够有计划,有步骤的应对各项日常工作和防汛应急工作,为全乡防汛期间提供强有力的医疗保障,结合我卫生院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一、成立黄门中心卫生院防汛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组成如下:

总指挥:张t(卫生院院长)

副总指挥:李磊(卫生院副院长)

成 员:支旭刚 黄强强 王宝银 刘爱霞 张新荣 黎玉琴 崔海燕

指挥部下设防汛应急办公室,由支旭刚同志担任办公室

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指挥部在上级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下工作。设立医疗救助组、卫生防疫组、通讯联络组、安全保卫组、乡村应急抢险组等5个应急小组,应急小组接受卫生院防汛应急指挥部的调度指挥。

二、各应急小组人员组成。

1.医疗救助组

组长:王宝银

成员:刘爱霞 王婧 汪爱娟 陈丽芳 张新荣

医疗救助组在院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负责应急伤员救治,日常医疗业务处置等工作。协调配合各级医疗机救治伤员。

2.卫生防疫组

组长:黄强强

成员:王蓉 王文莉

具体负责灾区内人员生活区域、外来车辆、救助物品、水源消毒防疫工作,配合上级卫生监督部门和疾控部门作好灾区食品安全监测,传染病防控等工作。

3.通讯联络组

组长:支旭刚

联络员:黎玉琴

负责值守防汛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班电话,协调联络各村应急值班点和各应急小组,收集并向指挥部汇报各村险情、各应急小组情况。联络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并做好本卫生院防汛工作信息报送。

4.安全保卫组

组长:崔海燕

成员:李吉换

负责卫生院安全保卫工作,维持救治区域内的秩序,管理救灾物品,出现紧急情况时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疏散伤员和群众。

5.乡村应急抢险组

组长:张t

副组长:李磊

第一抢险队:赵万春 宁德仓 王虎林 成彦林

第二抢险队:王小强 王小龙 马建强 李小平

第三抢险队:李耀忠 郭成洲 薛晓春

第四抢险队:郑小各 陈永江 孙三代

三、应急措施

1.应急预案启动后,各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检查落实储备的急救药品、急救器材、急救车辆、消毒器具及药品、监测试剂、防护用品等。

2.加强信息沟通,与县、乡防汛指挥部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及时了解掌握汛情、灾情、疫情,及时处置并向上级相关部门、卫生局汇报情况。

3.汛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卫生院设立防汛应急24小时值班室,专人负责日常值班,各村设置值班点由各村村医负责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24小时确保电话畅通,及时向总值班汇报防汛情况。

4.接到险情求助后立即组织各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迅速有效的实施现场救助,配合其他部门作好重症伤员转诊、疫情监测、卫生消毒等工作。

5.各应急抢险队服从上级指挥部门安排,配合各级抢险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灾。抢险救灾时绝对确保自身安全。

6.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疾病预防控制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

7.各村应急值班点由村卫生室人员负责,每日定时向卫生院指挥部报告值班情况。接到医疗求助及时与卫生院联系,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基础处置,动态监测疫情并及时报告。

8.绝对服从上级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和调度。

第2篇

星海街道开展山洪灾害应急演练

 “我宣布,大武口区星海街道兴民村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开始!”近日,星海街道办事处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村干部、卫生院救护人员、派出所民警和村民等100余人在兴民村开展了山洪灾害应急演练,以增强辖区群众防汛防洪意识,熟练掌握山洪灾害应急技能,提高山洪灾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为确保演练成功,星海街道制定了演练方案,成立应急演练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秩序保障组、医疗组、保障组、调度组、转移组、应急抢险队,并专门召开演练方案协调会,对各应急小组进行详细分工,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和任务,要求各组成员各司其职,全力协助现场完成应急救援工作。

    下午15:00演练正式开始,“报告指挥长,兴民村一小时降雨量35毫米,水位持续上涨,情况十分危险,请指示!”星海街道防汛指挥部接到检测员紧急报告后,随着指挥长一声令下“各工作组注意,立即启动兴民村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开始人员转移工作”。此时,已集结待命的秩序保障组、医疗组、调度组、转移组、应急抢险队等精干力量火速赶赴灾害现场,立即开展搜索受灾群众,救援被困人员,带领受灾人员逃离等工作。预警员用铜锣“立即转移信号”,兴民村无线广播开启并进行重复广播;转移组按预定路线和地点转移村民撤离至安全地带,老弱病残者使用车辆转移;秩序保障组对危险区设置警戒实行严格管控,并维持好现场秩序;面对出现重伤员的情况,医疗组人员迅速行动,对伤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治、包扎伤口,并用救护车将伤员送到医疗救护站进行进一步救护治疗,同时,安排防疫员背负消毒设备在临时帐篷进行消毒;应急抢险队装卸、搬运抢险物资,对抢险点进行抢险;保障组成员在安置点食品发放处给转移群众发饮用水、食品和生活必需品。下午16:30,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圆满完成。

     随后,星海街道副书记、武装部部长张东海作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此次演  练所取得的成绩,整个演练过程有条不紊,反映迅速、措施得当,各部门人员之间配合默契,注重团队协作和规范操作,实战效果良好。同时要求街道机关各办站所(中心)、各村、社区进一步提高对山洪灾害应急演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履职尽责行,齐心协力,安全度过今年的汛期。

     此次演练出动了警车、抢险救灾车、医疗救护车等各类救援车辆。通过演练,检验了星海街道山洪灾害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检验了干部职工和辖区群众应对防洪险情的应急响应和抢险救援能力,使大家熟悉掌握了应急预案的程序和避险步骤,提高了星海街道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锻炼了民兵应急队伍的抢险能力,也为今后应对突发应急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第3篇

为切实有效的降低和控制大雨、暴雨、雷雨天气所造成的危害,最大程度的减少师生人身伤亡和学校财产损失,保证全体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安全,特制定防汛应急预案如下:

二、应用范围

遇有大雨、暴雨、雷雨天气,影响学校师生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时,启动本预案。

三、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一)防汛工作应急处置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尚洪兵

副组长:李文波赵庆英

组员:苗壮安秀红宋凯华牛见玉张相金张守军

董欣孙运玲郭玮张学芝

主要职责:

A、如遇大雨、暴雨、雷雨天气,立即组织对师生进行防汛相关工作提示教育,做好各种防汛防险工作,防患于未然,保证师生及学校财产安全。

B、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做好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4个小组

1、疏导保护学生、维护学校秩序小组

组长:刘加翠

组员:王凯刘祥龙王砚彬时兴华王南平

卜庆波凌世超

主要职责:

A、学生在校时间,负责走廊、校园的巡视,纠正学生不安全行为,指导学生安全躲避大雨、暴雨、雷雨。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和遭雨淋、雷击等。

B、如遇入、放学时间,负责把住学校大门,维持秩序,阻止家长进入校内接孩子,引导学生有序入、离校。

2、防汛抢险排障组

组长:苗壮

成员:宋凯华张守军韩涛飞战祥恕赵晓伟

魏茂刚马德军高继才

主要职责:

检查清理积水、杂物,及时疏通堵塞管道,保证下水畅通。检查清除因大雨、暴雨、雷雨天气可能造成的一切不安全隐患。

3、医疗救护小组

组长:董欣

组员:赵晓伟李红菊丁红

主要职责:

在师生中如果发生伤害事故,立即组织护送受伤人员去医院救治;

4、后勤保障小组

组长:张相金

组员:韩静文迟明浩

主要职责:

做好防汛物资的准备,备足一定数量的尼龙袋、雨衣、手电筒、铁丝、沙石、铁锹、竹排等必备防汛物料和工具,定点存放,以备急用。

四、防汛应急处理措施

1、在汛期来临之前,对校舍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立即修缮。对供电线路全面检修,防止短路,造成事故,影响供电。检查疏通水道,防止积水对校舍造成损坏。

2、遇有大风和暴雨或连续阴雨天,防汛值班人员应每天巡视校舍,检查有无漏雨或积、存水现象,现场处理应急事件。

3、各班班主任、各科室主任、教研组长放学前要检查门窗、用电设施是否关好。

4、利用各种媒体认真做好宣传,加强对师生的防汛安全教育。

5、汛期注意收听收看天气预报,随时掌握汛情。

6、对学校周边情况进行摸底,发现险情及时报告并做好疏散师生的准备。

7、及时了解老师、学生迟到、未到校的情况及原因,及时安排教师组织管理好已到校学生。

8、如学生在校期间骤来大雨、暴雨、雷雨,防汛应急小组及各职能小组立即到小会议室集合,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进入应急状态,按岗位分工履行职责。

9、如发生意外事故要及时汇总情况并报告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长。

日照市金海岸小学

20xx夏季防汛应急预案(二)时间即将进入主汛期,按照固隆乡**年53号文件通知和6月24日全乡防汛工作会议精神,全校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切实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保证今年安全度汛。为将防汛救灾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一、《预案范围》

本《预案》是我联校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期自然灾害的行动方案。

二、《预案》指挥机构

1、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长:姬雪明

副组长:马锁兴张鹏波

成员:张全宏卫海波苏立新

郑乐社于怀东宋小廷

2、应急防灾办公室电话及联系人

信息联络员:宋小廷

电话:*******

3、各校应成立完备的组织体系,保证24小时值班通讯畅通。

三、应急工作要求:

1、各学校、幼儿园要密切关注校舍及周边环境可能对学校造成灾害的动态,严格采取各种防范措施。

2、各学校要对以往督查中指出并未能彻底整治的隐患建立观察和专人记录工作,采取一切有利措施,尽早、尽快整治完毕。

3、各学校如发现有可能发生灾害的险情或已造成灾害的险情,应及时上报联校,保证让联校在第一时间内掌握较全面的信息,以便采取强有力的救治措施。

4、各学校应确定一名工作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信息联络员及时准确上报信息。

四、应急工作:

1、加强领导、重点防范、对防汛防地质灾害工作不能有丝毫麻痹、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落实,认真排查。

2、各学校在汛期到来之前要对校舍、学校周边的情况组织人员进行一次排查并记录清楚,谁检查、谁签字,做到心中有数,措施得力。

3、加强值班和夜间巡查(特别是暴雨来临时)对检查人员要进行亲自安排,领导必须带头深入,保证有灾无害,将灾害损伤障碍最低程度。

4、各学校要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做到六有:有信息联络组、有组织疏散组、有事故检查组、有伤员运送组、有灾情回报组、有值勤巡查组。

5、各学校应针对本校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将职责分工到组、到人,请他们要有明确职责,才能在灾难来临时临危不乱,有效应对。

6、汛期到来,各校应重申学生上下学的接送制度,特别是下雨时,生活教师应坚守岗位,把每位学生交到接送人员手中,杜绝擅离职守部分责任的行为。

7、尽管暑假将至,但在放假期间也要有专人值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8、若学校发现磁生灾害,应紧急启动预案,按以下工作流作。学校信息员——值班教师(学生)——发现滋生自然灾害——通知班主任——学校校长——组织学校抢险队帮组学生转移——上报联校——上报乡里教育局——通知医院组织抢救。

9、制定好防范措施,放假时的家长通知书和责任书要做好续签工作,不留空档不漏签一人,把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为教育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五、具体要求

1、大力宣传

各校要利用一切手段,向学生、家长宣传防洪抢险工作的重要性书写防汛宣传标语,张贴传单,形成自觉保护生存环境的氛围。

2、落实责任

我乡四所完小,校长为学校防汛工作第一责任人,要根据本校实际,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具体落实。要把本校防汛减灾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头,各负其责,层层把关。

3、汛前检查

要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立即行动,于放假之前排查学校存在的隐患。做好防固、清障清淤工作,对校产、校舍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4、严格值班

四所完小要建立24小时专人值班制度,保持防灾工作的通讯畅通。学校领导要亲自带班,坐镇指挥,树立防汛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忧患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增强防汛抢险的紧迫感、责任感。党员、先进青年要冲在前面,扎扎实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5、各校要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具体的防汛应急预案,提前做好人力、物力充分准备,建立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防汛抢险队伍,做到临阵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20xx夏季防汛应急预案(三)一、学校汛期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龚庆华

副组长:吴小东、莫永东

成员:李翼、龚伟、牛丕斯、胡友升、庞忠

安全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龚庆华:全面负责安全工作,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

吴小东:负责初中学生在校安全,对教学过程负总责。

莫永东:分管学校安全工作,做好安全记录。

李翼:负责校外安全和实验药品、器材管理安全,抓好防汛安全。

龚伟:负责小学学生在校安全。

牛丕斯:负责学校后勤和食堂食品卫生安全。

胡友升:负责学校校舍及公共设施设备的安全。

庞忠:负责学校用水用电及消防安全。

二、现场指挥系统:

1、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

由校长负总责,各主管副校长各负其责,协调各教学班统一行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非正常工作日突发事件的指挥:

非正常工作日执行三级值班制度,即校级领导值班、中层干部值班、责任片的教师值班。

三、突发事件的报告制度:

由校内值班报告学校校长和职能部门如急救120、匪警110、……,校长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教育局及其它领导部门报告,报告要详细,要及时,要如实上报。

四、建立安全工作专项资金: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及时对安全设施进行维修、更新和改造;对防汛工作小组成员进行了必要的培训,学校成立安全工作专项资金,专款专用,今年全年安全工作专项资金为2万元。

第4篇

2013年汛期已至,为切实做好汛期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保障全区防汛工作的正常开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按照卧龙区防汛防旱指挥部要求,结合卫生行业职责分工实际,经研究,特制定本预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汛和救灾防病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牢固树立抗大汛、防大疫的思想准备。要按照上级要求,早着手、早动员、早安排,切实做好防汛和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组织专业医疗救护人员和广大群众开展多方面的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并控制传染病的爆发或流行。要健全救灾防病指挥体系,强化落实责任制,明确分工,分片包干,责任到人。

二、对于沿临河流、水库和其他可能发生汛情的区域,要及早掌握滩区、滞洪区群众撤离路线及对口安置地点,制订应急预案,必要时根据撤迁过程中外伤或其他意外伤害的救治。

三、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财政部门的支持,确保救灾防病资金的投入,保证消杀灭药品、治疗药品和器械的储备。

四、认真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救灾防病知识的培训。组建的多人救灾疾病预防控制队、医疗救护队和沿河两岸、水库周围的乡镇卫生院、村医要提前做好技术培训和演练,熟练掌握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护技能和紧急应对措施。

五、加强健康教育,大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在汛期要广泛宣传救灾防病卫生知识,开展多种形式、通俗易懂的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和自我防范意识和技能;要加强环境卫生和饮用水的卫生管理,强化食品卫生监督,防止事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做好“饮水要消毒、饮食要卫生、环境要清扫、彻底灭蚊蝇”,尽可能消除传染病发生和传播的条件。

六、认真做好疫情监测和疫情报告工作。要密切注意疫情动向,监测重点应放在鼠疫、霍乱、甲型肝炎、痢疾、乙脑、疟疾、生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手足口病、流感等传染病上。对发现的疫情,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有关规定及时网络直报。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在上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保密规定。

七、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饮用水消毒工作,把住病从口入关,严防食物中毒发生。要配合有关部门对学校、托幼机构、大型工地等食堂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严防肠道传染病在学校等机构发生流行。各单位要进一步加强肠道传染病管理,切实做到逢泻必检、逢疫必报,对发现的霍乱等传染病病人,要及时隔离、治疗和消毒处理。对灾区发生的疫情,要及时采取果断措施,控制在最小范围,把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八、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各单位要严格执行汛期24 小时值班制度,确定值班电话。

XX区卫生局防汛值班电话:XXXXXX;传真:XXXXXXX。

第5篇

第一章总则

第一节编制目的

*镇水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是针对因突发事件导致水库面临重大险情威胁,影响水库大坝以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为有效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有计划、有步骤、有准备地防御洪水,迅速、及时和有效地控制险情,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群策群力通力合作,保证水库安全和做好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转移。

第二节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预案》及《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其他文件精神,制订《*镇水库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第三节编制原则

认真遵循“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预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贯彻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防洪工作分级部门负责制、水位分级负责制、工程技术人员技术负责制,调动全社会力量投入防洪、抗洪工作,做到防洪有组织,预防有措施,抢险有能力。实行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立足于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思想准备工作。

第四节适用条件

根据*镇水库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可预知的其它自然灾害,需启动本预案。

预案适用于水库出现如下险情:

1、泄水建筑物:如紧急泄洪时放水管涵启闭设备失灵,侧墙倒塌,底部严重冲刷等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输水管涵严重断裂或堵塞,大量漏水浑浊,启闭设备失灵等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险情。

2、如水库库区内发生超过设计校核标准的洪水,危及水库大坝的安全。

3、其它可能危及大坝安全的自然灾害和重大突发事件。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水库流域概况

*镇水库位于**镇*镇村,距**镇约1Km,西邻*镇水厂。*镇水库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有一宽约100m的山口,水库范围内无河流、小溪,水库集雨面积0.145Km2,库区山坡大部分种植菠萝,其它植被分布较少。

水库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水库集雨面积小,水库来水主要靠*镇水厂取水泵从**江**门水道抽水以及降雨汇流。

第二节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镇水库以满足*镇水厂防咸供水为主。总库容39万m3,有效库容30.9万m3,为一座小(2)型水库,五等工程。防洪标准:设计洪水为30年一遇,校核洪水为300年一遇。有主坝一座和副坝一座,主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坝,坝顶高程13.5米,防浪墙顶高程14.5米,最大坝高14.5米,坝顶长度152米;副坝坝型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6米,坝顶长度12米;放水涵管管直径400mm,管长62米,最大流量0.4m3/s;供水涵管管直径1000mm,管长113.58米,最大流量1m3/s。

现阶段正对水库主坝进行灌浆加固和放水涵管的修复工程。*镇水库工程特征表

集雨面积0.145Km2

总库容39万m3

设计洪水位12.5m

校核洪水位12.9m

多年平均降雨量1900mm

正常水位11.7m

水库特征---坝基防渗型式,粘土截水槽

主、副坝高程14.5m

主坝顶长度152m

副坝顶长度12m

放水涵管最大流量0.4m3/s

第三节水情水工监测及预报调度

水库大坝设有管理站一座,负责观测及记录水库水位,随时掌握水库降雨和水位变化情况,要求水文工作人员认真做好观测,预测及分析工作,严格按照水库水情汇报规范执行,不得无故停止汇报,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了解影响水库水情的气象时间和程度以及做好水库调度,更好地做好防洪的准备工作。

第三章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依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及〈国家突发公共案件总体预案》规定,防洪抢险必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镇水库防洪应急指挥部,指挥部成员由镇直属各单位、**村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负责水库防洪抢险、防灾减灾及灾后恢复工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在保障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的同时,各领导成员按照职责必须负责具体的工作。

第一节**镇人民政府*镇水库安全管理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

总指挥:镇长

副总指挥:分管三防工作的副镇长

成员:党政办主任、农办主任、武装部副部长、规划建设办主任、水利所所长、民政办主任、医院院长、宣传文化中心主任、财政所副所长、公安分局副局长、电信公司经理、供电公司经理、安监分局分局长、教办主任、经贸办主任、交警中队中队长、**村书记。

第二节各单位的主要职责

(1)党政办:负责抢险物资运输车辆调度落实工作,负责人员调度落实,信息收集以及上报。

(2)农办:负责农业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提供农情和灾情,提出农业救灾补救措施。

(3)武装部:负责组织镇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参加抢险、组织受灾群众的转移,参加重要工程和重大险情的抢险工作。

(4)规划建设办:对镇的排水、排洪系统组织力量疏浚,确保镇排水、排洪畅通;做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灾后恢复建设的统筹工作。

(5)水利所:负责水工程安全的监督管理;及时提供水情预报;负责洪水、水资源的调度工作;提出抢险方案,组织指导抢险工作和水毁防洪工程的修复,当好镇政府抢险工作参谋;负责有关抢险物资、设备、器材的组织储备、调动和供应,以及负责协调抢险物资的供需关系。贯彻执行有关抢险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救灾的指示、命令;编制完善抢险预案;协调部门、上下之间的工作,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抢险工作;组织开展抢险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单位及时处理影响抢险安全的有关问题;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督促或组织河道清障工作;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完善抢险指挥自动化系统,不断提高决策指挥水平,逐步实现抢险规范化、现代化。

(6)民政办:负责组织敬老院内人员撤离和转移,特别是要注意做好抢险期间人员的安全工作;协助武装部组织受灾群众的转移,协调因灾害的救助、救济和救灾工作,管理、分配上级部门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捐款等工作;及时负责接收、拨放救灾捐赠款物,安排好灾民生活。

(7)医院:负责灾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救护工作;及时向上级部门提供灾区疫情与防治意见,组织医务人员赶赴灾区开展防病治病;预防、控制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8)宣传文化中心:组织电视、广播、报刊等单位,根据指挥部提供的灾情,及时向公众灾情信息,做好防灾抢险工作的宣传和灾情的摄录及防汛抗台先进事例的报道。

(9)财政所:负责救灾资金的筹集,及时下拨抢险抗灾经费并监督使用。

(10)公安分局: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依法打击盗窃、哄抢救灾物资和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负责处理破坏抢险救灾设施案件和灾区的治安工作,随时掌握并向镇防指提供道路通行情况,为领导和抢险救灾车辆引路,并确保畅通,同时要加强对外来人员和流动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在抢险救灾紧急期间,协助组织群众撤离和转移。

(11)电信公司:保障水情、险情、灾情信息和应急指挥通讯的畅通,确保政府机关、镇防指、党政办、公安、电台、电视台等重要单位的通讯畅通。

(12)供电局:负责抢险救灾、排涝用电的供应;及时调度解决抢险救灾电力,抢修灾损电力设施。同时,要确保政府机关及相关单位以及重要水利工程设施的正常用电;提供电力系统灾害的损失情况。

(13)安监局:负责灾区重点化工企业在抢险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抢险工作,对违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的单位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14)教办:负责学校的抢险救灾后恢复、负责组织校内人员撤离和转移,特别是要注意做好抢险期间师生的安全工作;指导学校开展防灾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15)经贸办:负责协调镇各企业的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

(16)交警中队:交通运输部门保障抢险人员、救灾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17)**村委会:负责行政区域内的抢险救灾工作,并根据本预案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应急预案,严格落实责任制,积极做好辖区内群众的撤离疏散工作,明确撤离地点和撤离路线,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应急指挥部成员,要参与水库防洪工作的组织、指导及救灾抗灾工作。

第三节领导小组办公室

一、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水利所

联系人:水利所所长联系电话:*************

办公室人员组成

主任:水利所所长

副主任:水利所副所长

成员:水利所职工

二、办公室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政府和防指的政策与指令,拟订抢险救灾工作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办法等。

(2)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编制抢险救灾工作中的长期规划和计划。

(3)组织抢险救灾大检查,督查抢险救灾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落实情况。

(4)掌握抢险救灾动态,协调联络有关成员单位,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单位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5)负责抢险救灾值班,掌握水情、雨情、工情,为镇三防指挥部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6)负责水库、河道洪水的调度工作。

(7)组织指导抢险救灾物资的储备和调度。做好抢险救灾责任制、技术措施、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的落实工作。

(8)承办指挥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四章应急组织和保障

第一节信息的传递和报告

在防汛期间,水库值班人员必须及时到岗,严阵以待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实行全天监视汛情,及时准确作出洪水预报,报告有关水库的入库洪峰、洪量、历时水位等水情变化,发现情况利用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和简报、快报、电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遇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洪水预报,应立即向主管部门领导汇报,若发生险情时以最快的时间通过电视台、广播、宣传车等形式向水库下游群众及社会有关水库发展情况公布,争取抗洪工作的主动权。

第二节决策的制定与执行

水库大坝出现裂缝、滑坡、涵管破裂等以及超标准洪水达到危险水位时,可能出现洪水漫过坝顶并有可能溃坝,水库应急指挥部视具体情况随时召开紧急会议,布置各项抢险救灾抗洪事宜,制定抗洪抢险措施,并及时向上一级抢险救灾部门报告,指挥领导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全力做好各自工作,宣布抗洪抢险斗争进入临战状态,在抗洪抢险中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努力把洪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第三节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1)电信、移动等通信运营部门负责保障抢险救灾中政府机关、镇三防指挥部、公安、新闻媒体等重要单位的通讯畅通。在紧急情况下,充分利用手机短信等手段信息,通知群众快速撤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出现突发事件后,通信部门应启动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迅速调集力量抢修损坏的通信设施,保证抢险救灾通信畅通。必要时,调度应急通信设备,为抢险救灾通信和现场指挥提供通信保障。

(3)水利、水文部门做好水情采集系统、水情、雨情、风情和报汛信息实时显示预报系统的记录、备份工作。

二、应急队伍保障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抢险救灾的义务。在抗洪抢险期间,镇政府和镇三防指挥部应组织动员社会公众力量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应急队伍调动:一是镇三防指挥部管理的应急抢险队伍,由镇三防指挥部负责调动;二是管理区应急抢险队伍,由各管理区负责调动。

三、物资保障

抢险救灾物资储备工作实行“分级储备和管理、统一调配、合理负担”的原则。

四、治安保障

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做好灾区和受灾群众转移后的治安管理工作,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抢险救灾行动和工程设施安全的行为,保证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灾区的社会治安秩序。

五、电力保障

电力部门负责抢险救灾、抢排渍涝等方面的供电需要和应急救援现场的临时供电。

六、交通运输保障

交通运输部门保障抢险救灾人员、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车辆调配。

七、医疗卫生保障

卫生部门负责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预防疾病流行。做好人畜疾病的免疫和公众场所消毒工作。

八、后勤保障

灾害发生时,各职能部门负责抢险救灾物资、交通工具、食品、饮用水、医疗、药品等后勤保障。

九、撤退路线

*镇水库北面为我镇行政中心区,水库的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洪水设计,300年一遇洪水校核,如遇超标准洪水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水库工程的危险,将对水库下游镇行政中心区造成危险,影响面积1.1平方公里,撤退3000人,同时影响我镇行政中心区学校、医院、工厂企业及行政机关单位,尤其对我镇养老院和中心小学影响最大,使我镇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不能进行。出现险情时,由总指挥组织相关人员把镇养老院老人及当地村民撤离到**村民处安置。中心小学停课及组织老师带学生回家,撤离方向是*镇水库经主干道路撤离到**村委会一带。

第五章善后工作

一、救灾

灾害发生后,镇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做好灾区生活供给、卫生防疫、救灾物资供应、治安管理、学校复课、水毁修复、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等善后工作。

二、水毁工程修复

(1)农业(水利)相关单位对影响当年防洪安全和城乡供水安全的水毁工程,应尽快修复。防洪工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恢复主体功能;供水工程尽快恢复功能。新晨

(2)遭到毁坏的交通、电力、通信等设施,尽快组织修复,恢复功能。

三、救济救助

民政局负责受灾群众生活救济补助。及时调配救灾物资,组织安置受灾群众,做好受灾群众临时生活安排,保证灾民有粮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实解决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四、医疗救治与卫生防疫

卫生局负责调配医务技术力量,抢救因灾伤病人员,对污染源进行消毒处理,对灾区重大疫情、病情实施紧急处理,防止疫病的传播、蔓延。

五、抢险救灾物料补充

针对当年抢险救灾物料消耗情况,按照分级筹措和常规防汛要求,及时补充到位。

六、灾后重建

第6篇

防汛工作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应急事务和公共安全保障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除水害、兴水利始终是我们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认识。

近年来,由于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水旱灾害频发多发重发,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不可预见性日益凸显,往往是多灾并发、重灾频发,时空异常、旱涝急转,远远超出了我们以往的认识和经验。去年北京“7.21”特大暴雨,最大降雨量达460毫米,部分地区一天降雨量甚至达到或超过了年平均降雨量,雨量之大、雨势之强、范围之广、影响之重,历史上极为罕见。今年以来,我国南方多个省遭遇多轮强降雨袭击,造成60多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洪水,局部地区发生较严重山洪灾害和城市内涝。据国家防总5月17日统计,入汛以来全国累计有14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受灾人口达到636万人,因灾死亡40人、失踪20人,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另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夏季气象年景总体偏差,区域性强降水过程强度大,随时可能发生洪涝灾害。从刚才气象、水文部门对今年我县汛情做的分析看,由于去冬今春降水偏多,而且去冬今春的异常天气有可能持续到夏季,极端性降水出现的可能性偏大。前期我们战胜了凌汛威胁,目前,中小河流底水偏高,中小水库蓄水较高,前期气象水文条件十分不利。预报汛期局地降水特点明显,7至8月份降水比较集中,极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和中小河流、水库、内涝汛情。从洪水发生几率看,1995年至今蚂蜒河干流已有18年没有发生大洪水,发生大洪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必须对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有清醒的认识,防止出现麻痹思想。

虽然经过长期的努力,我县防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建成了山洪灾害预警平台,对境内的大部分小型水库以及蚂蜒河、亮珠河10处险工弱段进行了除险加固,但!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一是无堤防河流多、防汛压力大。全县有中小河流24条,只有蚂蜒河有堤防,除____镇南7.6公里堤防达到30年一遇洪水标准外,其余均低于20年一遇洪水标准,且堤防多为沙堤,险工弱段较多,目前还有20多公里堤防未合拢。其余23条河流均为蚂蜒河的一级支流,都没有防洪堤防。而且我县河流均为偏锋河流,汛期河水涨的快,消的也快,危害相当大,预防难度较大。二是病险水库多、调节能力差。我县现有的中小型水库大部分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大会战形式修建的,普遍存在工程标准差、调节能力低、水雨情监测手段落后等问题。全县还有16座小型水库没有或没有彻底除险加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4973座个人私自修建的小塘坝,片广面大,管理难度大,相当一部分经受不住洪水考验,一旦溃坝极易形成瞬时洪峰,且对下游的水库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山区丘陵面积大、受山洪泥石流威胁人口多。我县地貌特征是“五山四分田,半水半草原”,沟壑纵横,林木覆盖率还不是很高,水土保持能力差,遇到局地暴雨极易引发山洪灾害。全县有7个乡镇、28个村、39个村屯、近万人受到泥石流、山洪严重威胁,成为防汛的主要压力之一。四是城镇排涝基础设施薄弱、排涝能力不足。县城区排水管网总长99公里,已经遍布城区的主干道,雨水井1065座、检查井1294座,但排水管网低于二十年一遇洪水标准,汛期排水受洪水顶托回灌影响,低洼地段易积水。当前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是,排水管道最初设计是按二十年一遇排水能力设计的,城区排水管网的支干道主要采取管道排水的方式,很难适应大量排水,一遇暴雨就无法及时排出,出现雨水溢出街道的现象;排水工程为雨污分排,雨水主要通过东西大沟进行排放,连续降雨和集中降雨时,道路和排水沟交叉处汇水集中,致使积水严重影响正常交通。同时,由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大量开发住宅小区,致使有些低洼地带的平房出现房屋进水等情况,使人民生产生活受到威胁。五是应急管理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我县连续多年没有大水,相当一部分干部和群众产生了严重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另外,气象预报、洪水预报准确程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县乡村防汛队伍规模偏小,装备落后,群防队伍组织难度大,防汛物资储备有限等问题比较突出。如果这些问题不从根本上解决,保一方平安就是一句空话。为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必须对防汛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有一个极其深刻的认识,任何情况下都不掉以轻心,任何情况下都不丝毫懈怠,任何情况下都不出现任何闪失,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全力做好安全度汛的各项基础工作,确保为经济发展、百姓安居乐业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二、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力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今年全县防汛工作总的要求是: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牢固树立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思想,突出抓好河流、水库、在建工程度汛安全以及山洪灾害、县城内涝防御工作,确保标准内洪水堤防不溃堤、水库不垮坝,确保蚂蜒河、中小型水库、____镇及重要基础设施度汛安全,发生超标准洪水时,确保不死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第一,要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防范。一要切实解决主要河流堤防险工隐患。主汛期前,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对江河堤防、穿堤建筑物等工程,尤其是险工弱段组织拉网式排查,集中力量消除重点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隐患。对汛前确实不能处理完成的险工险段,必须做好抢险预案,并备好抢险人力和物料,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及时进行抢险。在这方面,县水务局要牵起头来,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在清障除险的同时,相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坚决防止反弹。如果清理后再出问题,就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二要确保水库度汛安全。由于前期降水多,大部分水库水位较高,增加了防汛压力和危险,各乡镇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要切实加强水库汛期安全管理,每座水库都必须落实防汛责任人,编制应急抢险预案,安排专人进行管理和观测。各水库管理单位必须服从防汛部门的统一指挥,严格执行水库汛期调度计划,对汛期因降雨超汛限水位的水库,要通过科学调度腾出防洪库容。病险水库要限制蓄水,病险严重的要空库运行。三要突出抓好在建工程安全度汛工作。各类在建工程项目,要确保在汛前做好工程度汛的相应准备工作。所有在建项目,都要制定严密、详细的度汛方案、应急预案,落实抢险措施。各主管部门和防汛部门要跟踪掌握在建工程进度,加强督查和度汛管理指导,督促建设单位落实度汛措施。

第二,要切实加强重点区域安全管理。一要加强城镇易涝区防范。各乡镇及住建、水务等有关部门要认真组织城镇内涝大检查,对城镇排涝内河、管网、暗渠、雨水井、涵闸等设施,以及低洼易涝区等城镇易涝隐患点,进行逐一检查,及 时消除隐患。特别要落实好危房、低洼地带、易发山洪村屯等区域连续强降雨情况下的临时排水、人员安全转移措施,确保在强降雨时不死人,不对城镇运转造成大的影响。另外,要加强城镇排涝物资储备,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这方面,县应急办要加强督促、指导和检查,组织动员全县应急系统积极参与,启动各自行业应急预案,确保成功应对。气象水文部门要加强分析预测,及时预警信息。住建、水务部门要做好市政排水干线的应急排涝工作,重点加强易涝片区的排涝抢险,抓紧疏通城内河道。公安、交通部门要在出现险情时加大交通疏导力度,在低洼积水地带及时设立警示标志,第一时间封闭危险路段,特别是对被水淘空发生塌方路段,要严防死守,确保人员和车辆安全。住建部门要做好在建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防止塌方等事故的发生。电力部门要做好应急供电保障。景区及旅游部门要做好汛期景区游客安全管理。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防汛信息,同时要加强对防汛形势、防汛预案和避险常识的宣传,增强人民群众做好防汛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二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山洪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大,是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的最薄弱环节。各乡镇、水务、国土等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坚决避免人员伤亡事件发生。要抓紧按照预案进行实战演练,检验预警、报警方式,避险路线,避险地点,以及灾民安置、救护、物资保障措施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让群众熟知预案内容。一旦发生山洪灾害,能够及时组织群众快速转移,不能漏掉一村一户一人。要加强预警设施维护,把已经建成的山洪灾害预警设施利用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三要加强危险区汛期安全管理。水务、住建、国土、交通等部门,要切实落实防汛安全责任,排除事故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水务部门要加强对蚂蜒河堤防、河道防汛工作的重点检查,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对在河道内乱挖、乱建、乱采、乱倒等严重侵点河道行洪断面,阻碍行洪、破坏堤防工程的突出问题,要通过检查整治,严肃查处。重点做好易受洪水威胁的河流沿岸村屯、学校、旅游景区等重点危险区人员汛期安全管理,必要时对危险区域、水域和岸段落实禁渔、禁游、禁牧、禁耕等各项措施,千方百计避免人员伤亡。四要加快推进防洪减灾重点项目建设。要加快对在建的凤山、尚义、双龙、玉山、兴让、五甲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要加快收尾工程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力争主汛期前全部完成,尽早发挥防洪效益。要加快推进蚂蜒河应急度汛工程建设,对已完成的险工弱段应急度汛工程在汛期要加强后期管护,确保主要河流险工弱段不出现任何险情。要加快推进山洪泥石流工程建设,重点推进六团镇桃山村、太安村尹家屯泥石流治理工程,确保在汛期来临之前建成并发挥作用。

第三,要全面提升防汛抗旱保障能力。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实战出发,根据堤防、水库工程抢险、城镇内涝排水、应急救人等实际需要,备足砂料、石料、木料等各类抢险救灾物资和各种器材,保证抢险需要时能够及时调运到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防汛抢险预案和人员转移应急预案,进一步整合调动各类社会抢险救援支援力量,落实抢险队伍,加强抢险训练,增强应急反应能力,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立即投入抗洪抢险战斗。加强以防汛工作业务型领导干部为主的专家队伍建设,为指挥部决策和现场防汛抢险提供技术支持。针对突发性灾害做实预案,并加强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提高突况下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预案启动有力、有序、有效。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落实24小时看守制度和值班值宿制度,公开值班电话,指挥部成员单位和乡镇主要领导、主管领导手机要保持24小时开机,确保联络畅通,尤其要注意非正常情况无法通知也要主动到现场。电信部门要对通讯设施设备全面检查维修,确保汛期通讯畅通。教育部门要对全县中、小学危房、校舍等方面的防汛工作进行集中检查,发现问题要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安全度汛;民政局要做好灾民安置等救灾资金和物资准备;卫生防疫部门要组织应急医疗队伍,准备好防疫药品和器械,为灾区伤员救治、防疫消毒做好服务;同时,各乡镇、各部门也要根据乡情、村情、部门工作实际,在认真分析可能发生险情和抢险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组织村民、机关单位和所辖企业储备一定数量的草袋、编织袋、铁丝、木桩等防汛抢险物资,以备防洪抢险之用。

三、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各项防汛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各乡镇、各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夯实各项措施,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确保万无一失。重点要做到“五个到位”。

第一,领导指挥要到位。县级领导和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部门领导要亲自深入防汛第一线,亲自查看险情,亲自部署,亲自检查落实。特别是新分管防汛工作的领导要加强学习,尽快了解情况、熟悉业务,提高防汛决策指挥水平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要在防汛的关键时刻做到快速反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一线指挥,统筹调度,科学决策,果断处置。防汛期间,除了 招商之外,主要领导原则上一律不准外出,确保通讯联系顺畅、信息传递及时。

第二,责任落实要到位。把责任目标分解到具体部门、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的防汛责任网络体系。各乡镇、各部门防汛责任人及防汛抢险人员名单要按照要求上报到县防汛办。凡因工作不力、责任不落实出现问题,造成损失的,要严厉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

第三,物资投入要到位。对于影响安全度汛的江河堤防险工弱段,要抢在主汛期前完成加固任务。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防汛工作的投入力度,按照国家规定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加强防汛物资储备,保证防汛抢险需要,一定要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

第7篇

近日,全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多年不遇的冰雹、雨雪等灾害性天气,我区也持续低温,出现雨雪等灾害性天气,塌陷滑坡灾害极易发生,防范形势十分严峻。对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紧急部署,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和各部门要切实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防工作。区委书记马秉寅同志、区长李志强同志作出了重要批示。为了切实落实马秉寅书记、李志强区长重要指示精神,为了切实做好困难群众生活、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区委、区政府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和各部门务必克服麻痹大意和松劲厌战情绪,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迅速安排部署,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采取得力措施,做好防范工作,确保困难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房住,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有关事宜紧急通知如下:

一是各乡镇、街道办要抓紧时间组织人力对各自辖区再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排查摸底,及时掌握贫困户、困难户、五保户等生活状况,积极帮助其解决困难,确保困难群众不受冻。民政部门要做好困难群众的防寒救助工作。

二是区农业局、果业局要组织技术人员做好设施农业防冻宣传工作,若遇低温,及时采取措施给棚室升温,促进设施农作物正常生长;同时,对于动情苗墒偏弱的麦田,在融雪前后追施肥料,以利返青生长。林业、果业部门要注意天气变化对果树生长的影响,一有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果树安全越冬。

三是区林业局、森防办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火险天气分析和监测,及时做好森林火险等级预测预报和工作。要全面做好火灾扑救的各项准备,提前安排好人力、物力,森林消防队伍要随时保障高度警惕,落实各项应急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火警,要迅速组织扑救,防止火势蔓延。

四是区城建局要加大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力度,特别是桥涵、建筑工地的塔吊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确保建筑工地安全。市政、供水等部门要加大防寒力度,保证群众生产生活需要。电力部门要有应急预案,平时加强线路巡查,一旦发生线路障碍及时抢修,确保群众取暖不受影响。市容办、交通局等部门要做好雨雪及时清理等工作,保证道路畅通。公安分局负责加强重点路段的指挥和疏导,加强路面巡逻管控力度,保障运输安全。各乡镇、街道办和交通部门要加强重点路段的巡察,坡湾路段要有醒目警示,并采取撒盐、散沙等措施,加强路面阻力。公安交警部门要在重点路段、重点区域要加强警力,疏导交通,严查营运车辆超员超限载客;对下雪天或冰雪没有消融的时段,车辆一律要加装防滑设施,否则不得上路行驶,坚决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是区水务局、防汛办要严密监视汛情变化,全面了解掌握汛情、雨情,适时进行决策调度,积极果断处置可能出现的各种汛情、险情,尽力减少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发生险情、灾情,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要立即赶赴现场,亲临一线,靠前指挥,组织抗灾抢险工作。

六是各乡镇、街道办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要求,对辖区滑坡易发区、塌陷区、危房危窑、低洼地带、山边水边、高硷、护坡等重点地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排查,不留死角,对发现的问题严密监测,做到人员、物资、措施、预案四到位。特别要加强小丘镇孟虎村、瑶曲中学等滑坡点的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情况要提前组织撤离,妥善安置,确保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区气象局要负责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监测分析、预报预警和灾害影响评估工作。

七是区安监局负责做好安全检查督查工作,确保安全不出问题,确保全区安全形势稳定。区煤炭局负责做好煤炭企业的监管,采取得力有效措施,确保生产矿井安全。

八是区教育体育局要加大资金投入,解决好全区中小学校学生供暖问题,要切实做好煤气中毒的各项预防工作。要对全区各中小学校的危漏校舍进行严密排查,如发现情况,严禁学生入内,确保万无一失。

第8篇

一、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兼顾县乡级政府财力和人力。避免重复建设;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着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应急能力和社会参与程度;坚持立足实际、按需发展。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逐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形成规模适度、管理规范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

二)建设目标。通过三年左右的努力,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基本建成,重点领域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得到全面加强;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组织和单位应急救援队伍普遍建立,应急志愿服务进一步规范,基本形成统一领导、协调有序、专兼并存、优势互补、保障有力的基层应急队伍体系,应急救援能力基本满足本区域和重点领域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二、加强基层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一)全面建设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各县级人民政府要以公安消防队伍及其他优势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依托,建立或确定“一专多能”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相关突发事件发生后,立即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各地要根据本行政区域特点和需要,制订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细化队伍职责,配备必要的物资装备,加强与专业队伍互动演练,提高队伍综合应急能力。

二)深入推进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街道、乡镇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保安员、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有相关救援专业知识和经验人员的作用,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水旱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环境突发事件、等方面发挥就近优势,相关应急指挥机构组织下开展先期处置,组织群众自救互救,参与抢险救灾、人员转移安置、维护社会秩序,配合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各项保障,协助有关方面做好善后处置、物资发放等工作。同时发挥信息员作用,发现突发事件苗头及时报告,协助做好预警信息传递、灾情收集上报、灾情评估等工作,参与有关单位组织的隐患排查整改。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加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严明组织纪律,经常性地开展应急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应急保障能力。

三、完善基层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重点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各地要在全面加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同时。

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农技人员、村民和相关单位人员参加。要组织本村村民和属地相关单位人员参加,一)加强基层防汛抗旱队伍组建工作。水旱灾害常发地区和重点流域的县、乡级人民政府。组建县、乡级防汛抗旱队伍。防汛抗旱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的村委会。组建村防汛抗旱队伍。基层防汛抗旱队伍要在当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组织下,开展有关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汛期巡堤查险和险情处置,做到有旱抗旱,有汛防汛。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合理储备防汛抗旱物资,建立高效便捷的物资、装备调用机制。二)深入推进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建设。县乡级人民政府、村委会、国有林(农)场、森工企业、自然保护区和森林草原风景区等,要组织本单位职工、社会相关人员建立森林草原消防队伍。各有关方面要加强森林草原扑火装备配套,开展防扑火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要建立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与公安消防、当地驻军、预备役部队、武警部队和森林消防力量的联动机制,满足防扑火工作需要。地方政府要对基层森林草原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给予补助。三)加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县级气象部门要组织村干部和有经验的相关人员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主要任务是接收和传达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做好台风、强降雨、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等极端天气防范的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参与本社区、村镇气象灾害防御方案的制订以及应急处置和调查评估等工作。地质灾害应急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参与各类地质灾害的群防群控,开展防范知识宣传,隐患和灾情等信息报告,组织遇险人员转移,参与地质灾害抢险救灾和应急处置等工作。容易受气象、地质灾害影响的乡村、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单位,要在气象、地质部门的组织下,明确参与应急队伍的人员及其职责,定期开展相关知识培训。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基层应急队伍工作经费,由地方政府给予保障。四)加强矿山、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煤矿和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法建立由专职或兼职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小型企业,除建立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外,还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在发生事故时要及时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平时开展或协助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资质认定管理。矿山、危险化学品单位属地县、乡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建立队伍调运机制,组织队伍参加社会化应急救援。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矿山、危险化学品工业集中的地方,当地政府可给予适当经费补助。五)推进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以下电力、供水、排水、燃气、供热、交通、市容环境等主管部门和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织本区域有关企事业单位懂技术和有救援经验的职工,分别组建公用事业保障应急队伍,承担相关领域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任务。重要基础设施运营单位要组建本单位运营保障应急队伍。要充分发挥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人员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配备应急抢修的必要机具、运输车辆和抢险救灾物资,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防护、应急抢修和交通运输保障能力。六)强化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和特点,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卫生应急队伍,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治和现场处置设备,承担传染病、食物中毒和急性职业中毒、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其他突发事件受伤人员医疗救治及卫生学处理,以及相应的培训、演练任务。城市医疗卫生机构要与县级或乡镇医疗卫生机构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把帮助组建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对口支援重要内容。卫生应急队伍的装备配备、培训、演练和卫生应急处置等工作费用由地方政府给予支持。七)加强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建设。县级人民政府建立由当地兽医、卫生、公安、工商、质检和林业行政管理人员,动物防疫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有关专家等组成的动物疫情应急队伍,具体承担家禽和野生动物疫情的监测、控制和扑灭任务。要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同时加强应急监测和应急处置所需的设施设备建设及疫苗、药品、试剂和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提高队伍应急能力。确定各街道、乡镇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数量和规模。各有关部门要强化支持政策的研究并加强指导。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指导推进基层应急队伍组建工作。

四、完善基层应急队伍管理体制机制和保障制度

一)进一步明确组织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县级人民政府要对县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加强对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督促检查。公安、国土资源、交通、水利、林业、气象、安全监管、环境、电力、通信、建设、卫生、农业等有关部门要明确推进本行业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集结到位,当地政府或应急现场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按基层应急管理机构安排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二)完善基层应急队伍运行机制。各基层应急队伍组成人员平时在各自单位工作,县乡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基层综合队伍、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相关应急预案,完善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同时,建立健全基层应急队伍与其他各类应急队伍及装备统一调度、快速运送、合理调配、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经常性地组织各类队伍开展联合培训和演练,形成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三)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应急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努力提高基层应急队伍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街道、乡镇等基层组织和企事业单位的作用,建立群防群治队伍体系,加强知识培训。鼓励现有各类志愿者组织在工作范围内充实和加强应急志愿服务内容,为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应急志愿服务提供渠道。有关专业应急管理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把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志愿者纳入应急救援队伍。发挥共青团和红十字会作用,建立青年志愿者和红十字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开展科普宣教和辅助救援工作。应急志愿者组建单位要建立志愿者信息库,并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地方政府根据情况对志愿者队伍建设给予适当支持。四)加大基层应急队伍经费保障力度。县、乡两级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工作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建立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经费渠道。五)完善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相关政策。认真研究解决基层应急队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基层应急救援队员医疗、工伤、抚恤,以及应急车辆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的免交过路费等政策措施。鼓励社团组织和个人参加基层应急队伍,研究完善民间应急救援组织登记管理制度,鼓励民间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研究制订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标准并配备必要装备。对在应急管理、应急队伍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开展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示范工作,推动基层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第9篇

按照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办公室《关于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研的通知》,区政府组织发改、卫生、财政、民政、劳动保障、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对全区的基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药物供应保障等工作进行调研,并根据《全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鲁政发〔2009〕90号),结合我区实际,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12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人口62.6万,其中区属人口35万、农业人口16万。20*年,全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7.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80元。现有区直医疗卫生机构3处(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处、镇卫生院2处,职工688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365人);社区卫生服务站66处、村卫生所1*处(在岗社区、乡村医生588人),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先进区、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等荣誉称号。

一、全区医药卫生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规范优化医保医疗服务管理流程,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区医药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年,全区医疗保险参保47098人,其中在职人员37019人,退休人员10*9人;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3万元,其中统筹基金2848万元,个人帐户1215万元;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3757万元,其中统筹基金支付2677万元,当年社保基金结余3*万元,基金结余率7.5%;累计滚存结余374万元,结余率7.34%。

(一)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新农合制度建设实现全面覆盖。我区新农合作制度从20*年开始试点,20*年被列为省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农民个人筹资从20*年的人均10元,增加到2009年的人均20元;各级财政补助由20*年的人均10元,提高到了2009年的人均80元,达到了人均筹资100元标准。工作中,我们坚持农民自愿参加、公开公正、规范运作、加强监督,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实施意见》(泰政发【20*】90号),在全市实行合作医疗统一报销比例和结算模式,推行参合患者在全区就诊和在市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一证通”制度。调整印发了《2009年度新农合实施细则》,加强对管理人员、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基层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等相关人员新农合基本知识培训,让参合农民及时了解上级政策,熟悉就诊报销程序和报销比例。同时,区政府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对各镇(街道)年度科学发展观考核内容,逐级签定了目标责任书。

在资金使用上严格报销比例,实行医院结算、合作办审核、财政拨付、封闭运行制度。区审计部门定期对全区合作医疗基金进行专门审计,确保合作医疗基金专款专用、规范操作、封闭运行。定期将收缴农民的合作医疗基金、农民报销情况向村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从根本上保证了新农合医疗基金的安全有效使用。目前,我区的合作医疗、药品经营、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机构管理全部纳入微机网络监督与监管,定点医院与市、区新农合办公室微机联网运作管理,住院参合病人信息达到了全市共享。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群众满意、卫生发展、政府放心的目的。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更加完善。我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于2002年正式启动,参保范围覆盖了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医疗保险基金建立的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资金,由区医疗保险处统一调度使用,参保人员发生的医疗费用、门诊费用由个人账户支付,住院费用实行网络结算,患者出院时,只负担个人部分,其余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和社保局结算。转诊转院的患者,须根据转往医院所在区域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一定比例的费用,即:转往本省省属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5%;转往省外公立医疗机构治疗,结算时个人先自负符合规定费用的10%。然后再自负最高级医院住院起付标准,剩余部分按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办法结算。

20*年,为降低困难企业负担,全区推出了住院统筹,降低了企业缴费比例。20*年为推进全区企业改革,我区制定出台了《区属企业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将2324名破产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职工医疗保险,较好地维护了职工的医疗保障权益。20*年度,全区实际发生住院人数4655人,已出院人数为4367人,发生住院医疗费用3883万元,人均住院费用8892元,其中医疗保险统筹内住院费用3428万元,人均7850元,占医疗总费用的88.3%。统筹基金支付2464万元,为住院费用的63.46%,统筹内费用的71.9%。个人负担率为36.54%和28.1%。三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逐步开展。我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认真总结*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20*年把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计划”列为为民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区政府两次举行大规模的集中宣传活动,并对121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同时,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发〔20*〕21号),允许参保人员在一个医疗保险参保年度内随时参保,自参保缴费的次月起开始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其他相关政策按照《*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细则》(泰政办发〔20*〕45号)的规定执行。我区已多次为全省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经办工作座谈会、试点工作座谈会提供现场。

(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一是认真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1)加快两个体系建设。按照“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体制”改革要求,20*年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卫生监督局,具体承担全区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职能。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下沉工作,设立街道镇卫生监督机构5处,聘任街道镇卫生监督员15人,把卫生监督触角延伸到社区和村,并聘任63名社区卫生助理员,1*名村卫生监督助理员,构建了全方位、无缝隙监督体系。(2)提升疾病预防控制水平。扎实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示范区工作,成功实施了省级“无结核病的和谐校园”、“社区结核病控制”等项目,为全省城区结核病控制提供了经验。申报了省级心脑血管病防治示范县,目前已通过省卫生厅中期评估。全面开展艾滋病防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常规检测和自愿咨询监测工作。认真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从20*年6月份起实行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分发、免费接种。从20*年5月份起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对新增加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实行免费分发、免费接种。

(3)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突出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整治。目前,通过省、市、区卫生部门认定的A级单位9个,B级单位36个,C级单位813个,全区食品安全形势得到切实改观。打击非法行医,规范医疗市场。规范持证卫生机构,统一标识、统一布局,通过年度校验督促全部达标。先后针对无证私自行医、药店非法坐堂行医、超执业范围非法开展诊疗活动、空挂单位对外服务等开展了专项治理,净化了医疗市场。积极开展“星级社区”、“星级道路”、“星级店铺”创建活动。结合泰城综合整治活动,制定了餐饮、公共场所、商店等星级创建方案,通过创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卫生管理水平。二是科学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经过多年建设,全区已形成了设施和功能相对齐全的区、处镇、社区(村)三级公共卫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体系,有一支人员充备的卫生专业技术和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方面,以市中医二院、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镇村两级医疗单位为框架构建了全覆盖的医疗救治体系,承担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

完善了急救中心建设,配齐了“120”救护车和基本医疗救护设备。(1)建立组织,完善预案。区政府成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办公室,设立了流行病学、消毒技术、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放射事故调查、环境污染事故调查、实验室检验检测、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八个专业技术小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和工作流程。根据传染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了霍乱、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十一运会保障、救灾防病等各种情况下的领导小组、各专业技术小组,做到人员、物资、技术、培训四到位。健全完善《*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实际制定了《*区突发霍乱应急预案》、《*区突发人感染高致病性流感、禽流感应急预案》、《*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区甲型H1N1流感应急处置方案》、《*区2009年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区手足口病防治方案》、十一运会保障等相关传染病应急预案,并根据工作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预案。(2)健全机制,及时处置。制定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排查,建立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体系。处镇以上医疗机构全部实行了疫情网络直报,全区设立了49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点,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认真落实应急值班制度,初步形成了以疫情值班电话为主线,各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公共卫生监测点为依托的传染病及突发应急信息网络系统。做好应急专用物资、器材装备的储备工作,加强医院急诊科和重症监护ICU建设。(3)强化演练,提高能力。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要求,每年开展应急队伍各专业小组专题培训,对49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人员进行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培训,每月召开例会,对各处镇疫情报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了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处置能力。按照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要求,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预案。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霍乱腹泻病防控等应急演练。

(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情况。一是整合医疗卫生资源。根据区域位置和区、镇(街道)、村三级医疗保健机构状况,对城区的区级医院着力加强重点特色专科建设,培植了“中医治未病”、“中医骨伤”、“中医中风”等一批国家及省市级重点专科;两个镇卫生院分别列入了全省乡镇卫生院“360工程”和“1127工程”建设单位,新建和改建了业务用房,优化配套了医疗设备;五处街道卫生院(防保站)按照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通过转型,建成了高标准的省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时,加大村级卫生所的改貌配套建设力度,结合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全面推进村卫生所改貌建设,对新建的村级卫生机构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扶持,每建成1处符合标准的新卫生所,区财政和镇财政各给予扶持资金1万元,形成了区、镇、村共同参与卫生所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目前,全区1*处卫生所全部达到“五室分开”和设施配套要求,66处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达到二星级以上标准,群众的就医环境大大改善。随着医疗机构设施的不断完善,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农(居)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社区)”。二是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区政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理顺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的通知》(*政发【20*】125号)等文件,理顺了处镇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处镇卫生机构、人员编制由区人事局进行核定,其机构、人员上划区卫生局实行统一管理;处镇卫生机构实行主任(院长)负责制,主任(院长)是本单位和所辖一体化管理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的法人代表。主任(院长)实行选聘制;实行卫生服务机构行政、业务、财务、药品统一管理体制。对区直和处镇医疗卫生单位实行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全面深化基层卫生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通过制定岗位薪筹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双向选择、逐级聘任制度。推行以“三制、四管、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制定落实乡村医生养老保险政策,使他们才有所用、老有所养,切实解除了广大基层义务人员的后顾之忧,提高了他们为全区卫生事业发展而奋斗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遵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律,突出抓好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目前,全区所有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完成向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的转化。鼓励多种形式的在职继续医学教育,全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

(四)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20*年成立区监察、卫生部门及各处镇组成的药品集中采购领导小组和区药品集中采购办公室,在全区全面推行药品集中采购供应,实行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库—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药品器械统一采购供应制度。区药品采购供应中心竞标采购药品后零加价配送至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逐步修订完善关于加强药品集中采购的制度、办法,实行药事委员会例会制度;不断加强药品质量的监控,有效的降低药品采购价格,杜绝假劣药品流入,保证了群众用药安全。目前,我区有定点医疗机构23家,其中处镇卫生机构8家(6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居民医疗保险),定点药店47家。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管理上,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利用“协议”的形式来约束对方的行为。协议对双方的权利、义务、环境、设施、药品品种及质量、服务质量、专业人员配备、医疗费用结算、违约责任、争议处理等都作了明确规定。二是建立不定期检查制度,针对医疗费用出现的问题,随时抽查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三是建立走访制度,认真听取患者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意见,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对严重违约的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取消其定点资格,有效维护了广大患者的利益。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参照省政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我区的医药卫生事业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乡基本医疗保障统筹层次太低。*区老企业多,老职工多,医疗保险统筹层次不高,而且地域狭小,市直、岱岳区、*区三家共管,扩面难度很大。如20*年医疗保险人均缴费基数为1100元,企业人员缴费基数为920元,基金筹集水平不高。

二是公共卫生职能需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的公益性需增强。公共卫生的补偿机制尚未得到真正落实,政府购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不高,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实验室装备落后,卫生应急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影响了公共卫生机构对重大疾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

三是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尚未建立全面、系统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估体系,政府补偿不到位,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下降,服务意识不强、群众看病不方便、用药不合理、医药费用增长过快等。新农合筹资水平偏低,农民医疗保健消费水平偏高,要求回报概率大,且直接到市级医院住院治疗人数偏多,小病大治现象较为普遍,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压力较大。

四是基础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城区外的医务人员普遍感到工作压力大,有较大比例的医务人员认为待遇不高,尤其是聘用制护士收入偏低;卫生系列职称晋升相比其他行业难度大,取得资格后由于受职位所限多年得不到聘任。

三、几点建议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解决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要在牢牢把握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质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切实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重点改革,使改革尽快取得明显成效。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目前,几项医疗保险制度并存,各制度之间缺乏衔接和转换,存在重复参保、重复享受、财政重复补贴、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建议整合医疗保障资源,建立大医疗保障体系,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在整合制度的基础上,整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在整合机构的基础上,整合管理服务平台和网络结算系统,扩大基金的共济范围,增强基金抗风险能力,提高城乡医疗保障资源的使用效率。

2、提高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建议尽快实现市、省级医疗统筹,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政策,实现异地结算,逐步提高职工的医疗保险待遇。同时,根据统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科学的、多层次医疗政策,建立医疗三险衔接、接续制度,加快参保人员医疗异地结算的步伐。

第10篇

一、制订后勤保障应急预案:

1、后勤保障组织领导 组 长:***副组长:***、***成员:***、************************************

2、后勤保障组机构:下设资金筹措、综合协调、物资供应、水电抢修、膳食保障、安全检查、医疗卫生、机动抢险、工程抢险九个小组。

3、***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预案组建临时的校区后勤应急工作小组,配合校区学生管理部门做好东校区的抗洪斗争宣传、教育工作,负责洪水期间的各项医疗卫生检查、预防和救治工作以及汛期末的水淹区实施消毒;校区的安全检查、消防、用电设备等各项工作安全检查、校区用电设施的维护、抢修等工作。

4、****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预案****校区后勤全体员工在学校后勤保障组和西校区抗洪抢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投入抗洪抢险工作。各分工人员负责在抗洪抢险期间24小时校园、校舍、山体边坡等进行安全监测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向学校汇报;保证抗洪抢险期间的水电正常供应;医务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保证与校本部医务所―***医院的通联畅通;膳食保障负责确保抗洪抢险期间****校区师生安全、卫生、充足的伙食,保证不出现因食物短缺挨饿的事件发生。

5、全体后勤保障组人员保证24小时通讯畅通,确保在防汛期间服从学校安排,随时到位开展抗洪一线抢险工作。

二、人员工作调配:

6月21日始,服从学校指挥部调遣,派出***同志全程跟随学校指挥部,及时反馈抗洪一线涉及后勤任务信息;学校民兵应急分队去6人;处本部留守13人,但也按指挥部指令,6月20日-24日临时抽调18人/次参加前线抗洪抢险一线工作。

****校区除临时抽调参加前线抗洪抢险外余后勤人员,坚守工作岗位,无一缺勤;***校区后勤4人,24小时轮值,处理后勤和水淹区学生、教工宿舍抗洪事宜。

三、主要工作情况:

在学校抗洪指挥部和后勤保障组的统一领导下,综合协调安排以下主要工作和任务,基本或较好地完成学校交给的抗洪抢险的后勤保障任务。

1、综合协调:⑴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在***驻地为市里13户灾民35人妥善安排住所;⑵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21日、22日、23日通知后勤有关人员集结学校待命或赶往前线抗洪抢险;⑶按学校指挥部指令,为学校民兵应急分队安置12套房48个床位临时休息住房,为卫生监督部门驻本部食堂现场军供食品监督员安排1套临时住房,为学校财务科工作人员配置临时用房1套;为抗洪抢险,食品安全、资金调配提供了安全保障。

⑸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3日紧急搭盖、布置学校前线指挥部,购买应急发电机组,为校在抗洪前线设立指挥中枢提供了场地设备保障;⑹6月21日、6月23日紧急布置安排抢修学校****片生活区用电故障;⑺根据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5日上午布置安排前线指挥部等的后勤撤离,以及学校抗洪物资回收等工作。

2、医疗保障:按学校指挥部指令,6月20日为学校民兵应急分队派出随队医生一名;6月21日起指示***医院驻校医务所派出流动诊疗车在河西防洪堤一带为市民提供临时医疗服务;为应急新食堂军供食品工作,6月23日其增配2名持健康证人员,为抗洪抢险和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提供可靠的医疗保障。洪水期间供应预防流感中药凉茶,防止流行性疾病发生;2、膳食供应保障:⑴物资储备:6月21日四食堂为全校三校区8000多人储备连续一周的主、副食品及燃料、饮用水的储备;⑵餐饮供应:学校8000多师生员工(抗洪抢险队伍)、2000解放军的正常饮食供应;西、***校区食堂在汛期为师生们提供安全、正常餐饮供应;其中:第*食堂、第**食堂除完成师生饮食供应外,6月22日起每天增加1500份解放军部队的伙食供应;以及校民兵应急分队、抗洪一线师生近1500份临时送餐;在整个抗洪期间供应盒饭13257份,供应纯净水910箱,桶装水10桶,供应包点14882只,炒粉2653份,粥类164份,未发生因食品质量问题而引发的疾病;⑶发动同学们的支持、协助食堂完成紧急任务工作;

3、物资采购保障:⑴6月21日按学校指挥部指示,多方想法购进干电池(4大箱)、电筒(40支)、三色布(2匹)、蜡烛(4000支)、蚊香、铁线、用电备用品等抗洪抢险物资一批,纸张等正常教学所需办公用品一批;⑵6月22日起,克服困难,陆续采购供应学校抢险队伍应急雨衣2000多套,灾后消毒药品(灭菌净、优氯净)及器材一批;⑶6月23日采购前线指挥部用备用发电机组一台、万能手机充电器多个;⑷采购水果两批次,八保粥30箱送抗洪第一线;

4、水电保障:⑴在严重缺员情况下,6月21日起实行24小时轮值监测维护,确保各校区用电正常;⑵6月21日晚22时迅速完成抢修***供电总闸(相烧坏)的任务;⑶6月22日凌晨为学校在***大桥抢险现场调试安装战地广播站,提供战地宣传鼓动保障;⑷6月23日下午紧急为前线指挥部安装临时发电机组和照明用电设施;

5、地质灾害的安检:按市有关部门的规定和学校抗洪指挥部的指令,对全校旧危房、边坡及存在危险隐患地段的实行实时监控、检查,确保信息的及时上报和紧急处理;与此同时,6月22日-25日工程指挥部按学校指令,派出80%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段堤坝作防洪观测。

6、后勤应急抢险队:⑴6月20日下午和6月24日中午,应急为***、***/*、*****前线和学校前线指挥部悬挂有关横额标语;⑵6月21日起派出人员参加学校组织的前线抢险队;⑶6月22日供应发放前线抢险人员的雨衣等物资;⑷6月23日下午和6月24日中午紧急为学校前线指挥部搭盖和加固简易大棚。

7、运输补给保障:21至26日接送学生抗洪运输23车次;接送教职工抗洪运输65车次;接送抗洪军供、校抗洪职工餐饮补给90车次;运送抗洪物资及其它39车次,合计217车次,派增驻防洪一线车辆4台,车队司机全天候待命,随时保持补给运输通畅及时到位。全力配合学校慰问抗洪解放军和欢送子弟兵活动。同时,抗洪期间完成运送试卷到***、送专家到****、教职工上落班接送等工作。

四、***、****校区后勤抗洪抢险工作:

⑴***校区:按市防汛总指挥部指令,6月20日下午紧急撤离***路学生宿舍200多名学生到*****号校区本部妥善安置;并向受灾同学们发放临时住宿的有关物品;对***路教工宿舍第三栋住户动员撤离;妥善处理第一、二栋教工宿舍的受灾期间的通道问题;加强对**路学生宿舍的24小时值守工作;水电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校区正常教学生活的水电工供给;医务人员在学生临时住处加强巡查,按卫生部门规定采取措施,并供应预防流感流脑凉茶以防传染疾患发生,做好灾后各区域的消杀毒准备;为灾后师生回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区食堂在汛期为师生保证了正常伙食供应。

⑵****校区:在抗洪期间,严格按学校抗洪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服从后勤保障组的协调调度,在抽出部分人员参加前线抗洪抢险的同时,合理调整留守工作人员,坚守校区后勤的各个岗位,加强对校区的危险地带、边坡的巡查,校区医务室、水电工24小时值班,学生食堂做好10天的物资储备,保证师生饮食供应,确保校区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

五、洪水退后清扫、消毒工作

第11篇

1.1编制目的

山洪灾害是由于受降雨引发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处置,建立科学、规范、统一、快速、协调、高效、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的防御山洪灾害应急处置机制,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编制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防洪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技术规范、规程和经批准的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结合我县实际,编制本预案。

1.3编制原则

1.3.1山洪灾害的防御遵循“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县城乡人民安全、和谐”的防御工作原则。

1.3.2坚持“享有明天、狠抓安全、防范为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防抢结合、抢救结合、减轻灾害”的防御工作原则。

1.3.3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实行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山洪灾害防御机制,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以辖区属地为主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原则。

1.3.4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城乡统筹,兼顾一般,服从大局,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山洪灾害防御;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干群结合,全民结合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山洪灾害防御应急处置机制的原则。

1.4适用范围

1.4.1本预案适用于巧家县范围内突发性自然灾害中山洪灾害的防御和应急处置。

1.4.2山洪灾害包括: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1.5预案编制

1.5.1县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由巧家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具体承担《巧家县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编制工作;

1.5.2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由巧家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自行组织编制相应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5.3山洪灾害防御编制主要内容包括:

根据我县多年来山洪灾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惨痛教训,如果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遭受山洪灾害后仓促上阵、措施跟不上,就可能会造成山洪灾区灾民恶性事件。为切实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有条不紊,依据我县历史山洪灾害的记载和调查、了解、分析历史山洪灾害的成因及特点,结合我县的自然环境条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制订科学、合理、全面的防御方案,加强预警预测预报,实现“决策科学化、手段现代化、工作规范化、行为法制化”。

县、乡(镇)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机构,特别是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并且严重的乡镇要充分认识做好山洪灾害防御抢险救灾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于防大水、抗大洪、救大灾、早部署、早落实,扎扎实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的各项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可根据山洪灾害防御抗灾救灾的需要成立机动抗灾救灾队伍,加强与部门的联系,及时报告或通报山洪灾情信息,为抗灾救灾提供可靠依据。各乡镇要结合实际编制乡镇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有针对性地储备好各类山洪灾害防御抗灾救灾物料,对信息采集、通信、交通等设备要有一定的备用。难以在灾区现场储备的山洪灾害防御抗灾救灾物资,一定要落实储备地点和数量以及运输工具等,确保抢险救灾及时到位。我县的灾区大多数是地处边远、偏僻的山区,交通不便,抗灾救灾物资调运困难,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山洪灾害防御抗灾救灾物资。

该预案编制是“狠抓当前、立足长远”,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全面分析、统一规范、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实现人与水和谐相处;从被动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转变为主动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对整个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6预案审批及修订

1.6.1县、乡(镇)级预案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并报上一级防汛指挥部门备案。

1.6.2本预案的有效期一般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如果在实施过程中情况有较大变化可及时修订。

2.基本情况

2.1自然情况

2.1.1河流分布情况

过境我县的河流有三条:金沙江、牛栏江和以礼河。全县境内河流属金沙江一、二级支流,其中径流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有20条,总流程长649公里。主要的河流有5条,分别为:

金沙江:由县境南部蒙姑乡的小江河入境,沿县境西北向流经蒙姑、金塘、白鹤滩、大寨、茂租、东坪、红山共7个乡镇。境内流长138公里,径流面积2287平方公里。

牛栏江:发源于昆明市嵩明县嘉丽泽,由县境东部包谷垴乡红石岩村入境,沿县境的东北部流经包谷垴、老店、新店、小河、红山共5个乡镇,从西北部的红山乡牛栏村注入金沙江。境内流长81公里,径流面积907平方公里。

荞麦地河:发源于药山和赖石山,流向由北向南,流经药山、老店、崇溪、中寨、金塘5个乡镇,从金塘乡双河村注入金沙江,是县内最大、最长的一条河流,流程长63公里,径流面积564平方公里。

马树河:发源于境内的马树镇草皮地村,流向由南向北至小河塘村坡降剧变,由北向西偏转至西南注入以礼河,流经县内马树、崇溪、金塘3个乡镇,流程长45公里,径流面积450平方公里。

治乐河:发源于老店镇治乐村背带卡,流向由南向北至老店镇田坝村转向北东注入牛栏江,流程长22.5公里,径流面积203平方公里。

全县其它河流全属山区小河流、山间急流,洪水属暴涨暴落,山洪灾害发生频繁,防不甚防。

2.1.2区域内的气象、水文条件,暴雨洪水特性

区域气象、水文条件:全县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地带性变化十分明显,“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巧家立体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江边河谷到高寒山区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温带气候。属高原季风气候,冬春干燥温暖、天气晴朗少雨、气候炎热,冬天无严寒、蒸发量大、无霜期长;夏秋雨日多、降雨量大、气候温暖潮湿、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多年平均气温21.2℃,最高气温42.7℃,最低气温-0.4℃。多年平均气温由江边河谷的21.2℃到高寒山区为7.0℃,大于0.0℃积温7900~〈3900℃,大于10.0℃积温7500~〈2100℃。高寒山区常年无夏而江边河谷地区则常年无冬,江边河谷区无霜期长达334天。日照平均时数为1889.5小时,江边河谷为2179.4小时,二半山区为1871.9小时,高二半山区为1588.7小时,高寒山区为1949.9小时。江边河谷地区光热资源充足,但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贫乏。

暴雨洪水特性:我县地形复杂、气候特殊,暴雨量大、历时短、雨量集中、单点暴雨突出、量级较大、暴涨暴落,危害极大、防不甚防、预测预报困难。

2.1.3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水土流失等情况

地形地貌:全县东、西、北为金沙江及支流牛栏江所环绕,中部受荞麦地河、马树河浸蚀切割为凹陷谷地,整个地势呈由北向南降低之势,最高点药山海拔高程4041米,最低点金沙江与牛栏江交汇处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程517米,相对高差3524米。受金沙江及其支流的深切纵割,形成沟壑纵横的地势地貌。主要山系有药山、轿顶山、花木梁山、赖石山及马树中山山原。药山: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发育成型,山脉走向近于北东,西坡地形陡峭,南坡稍缓;轿顶山:山脉走向南北,受经向构造控制发育成型,为金沙江支流浸蚀袭夺为尖脊山梁;花木梁山:为北东向构造控制发育成型,受河流环绕侵蚀,顶部为峁状山体;赖石山:山脉走向为南北,东坡为牛栏江强烈深切割区,地形陡峻,西坡稍缓;马树中山山原区:地形较开阔,起伏不大,山形平缓,圆秃,并有小型侵蚀山间盆地和凹陷盆地。高山峡谷侵蚀地貌是我县地貌的主要特征,在海拔3000米以上保留有残存的准平面,地形较为平缓;在断层平台及河谷阶地处有小型坪子和坝子,较大的坝子有巧家河谷盆地的巧家坝子和蒙姑坝子。

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巧家县大区域地质构造属青藏滇缅歹字形构造康滇经向构造带。控制本区的主要断裂有小江大断裂、五莲峰断裂、川滇则木河断裂。次一级断裂有茂租断裂、锅泥断裂、荞麦地断裂、张家坪断裂、大宝厂断裂、鲁纳田断裂。

在巧家境内,北东向构造主要由一系列摺皱和压性断裂组成,南北向构造主要由一系列摺皱和张性断裂组成。据省地震局1966年至1975年小江断裂北段四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释结果和1956年至1967年三角测量结果,应力场方向为北西西—南东东,其主应力为北西西向压应力。

巧家地层出露较全,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地层兼而有之。从区域出露地层分析,早古生代处于下降时期,主要沉积了砂页岩。二叠纪时期,接受海侵,形成碳酸岩构造。上二叠纪时大量玄武岩喷发覆盖结束了整个古生代。巧家境内地壳运动垂直升降强烈,垂直差异大,历经澄江、加里东、华力西、燕山、喜山等地质构造活动后,许多断裂基本定型,断裂横升竖降明显,既有明显的垂直方向的振荡,也有显著的水平方向的扭动。断裂古老而又具长期活动性,倾角大,断距大,且具缓波状特征。断裂分两期形成,一期以东西向挤压应力为主,应力场形成压性断裂及背斜;另一期以南北向拉张应力为主改造已成断裂;第一期使岩石上冲形成拖曳褶曲,第二期形成大量大宽度张裂隙。岩体断块间的差异主要为西升东降。这些活动,造成了河流变迁,宽大疏松的断裂带及毗邻连续的古滑坡、新滑坡、坡积群、泥石流沟及巨大的围墙状的崩塌陡壁、冲积锥、倒石堆,足以说明是地应力长期积累与反复释放的结果,从而证明巧家历史上就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地段,而且又具重新活动和继续发展的特点。地史上强烈的构造运动及其所形成的陡峻地形和大量松散固体物质,是巧家山洪灾害发生的内在原因。

巧家地处亚热带与温带共存的高原立体气候区,小区气候复杂多变,多单点暴雨和突发性天气变化,加上生态环境脆弱,人类不合理的社会活动加剧,是诱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外部条件。

巧家境内泥石流多在地形陡竣,固体松散物丰富的滑坡台阶、大型古滑坡及复活的新滑坡上发生发展,以暴雨型、粘性、灾害性泥石流为主。滑坡多以土溜推移型滑坡为主。因县域经济贫困但人口密度大,人员居住又相对集中,滑坡泥石流灾害一旦发生,将出现受灾面大、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大、而财产损失折合金额不大的特点。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因底子差,抗御风险能力低,这看似不大的损失足以让受灾群众倾家荡产,给生产自救、重建家园带来重重困难。

大面水土流失情况:由于历史的、人为的因素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据1988年金沙江下游重点防治区《巧家县水土保持规划报告》的实际调查数据为总土地面积3194km2,水土流失面积2280.63km2,占总面积的71.40%。从1989年实施治理,截止2005年底,完成总治理面积406.93km2,占总流失面积的17.84%。

2.2经济社会情况

2.2.1区域内行政区划情况、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

全县辖6镇10乡、18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35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32万人,非农业人口2.65万人,以汉族为主,杂居苗、回、彝、仲、白等少数民族总人口2117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99%。人口分布为166人/平方公里。

2.2.2全县(2006年末)总耕地面积45237公顷(其中水田3300公顷、水浇地6896公顷、旱地35041公顷),水利化程度仅为30.88%。全县产业结构情况:粮食播种面积59.1万亩、产量1.47亿公斤,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8142公顷、产量13397吨。(1、谷物类播种面积2264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50.06%、产量86741吨;豆类播种面积451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0.0%、产量8315吨;薯类播种面积1176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9.27%、产量(析粮)49060吨。2、油料类播种面积507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12%、产量8424吨。3、麻类播种面积4.3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0009%、产量10.2吨。4、糖类播种面积1322公顷,占耕地面积的2.92%、产量1117141吨。5、烟类播种面积177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92%、产量37170吨。6、蔬菜播种面积4544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0.04%、产量913584吨。7、瓜果类播种面积3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0.0008%、产量8774吨。8、其他作物播种面积7195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5.91%。以上种植比例中包括复种面积)。全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3.47亿元(现价),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48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67元。

2.2.3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2006年—2008年GDP年均增长12%—14%,2009年—2010年GDP年均增长15%—17%。

2.3历史山洪灾害损失及成因

2.3.1巧家地处长江上游泥石流滑坡高发地段,在国内划为泥石流滑坡的剧烈发生区。历史上,巧家曾发生过埋城、堵江的重大灾害事件,多次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2.3.1.1公元1753年(清乾隆18年),白泥沟发生山坡型泥石流,约6000多万方泥石流将旧城米粮坝街毁灭,1000余条性命和1800多亩良田被埋葬于70多米深的滚滚泥石之下。

2.3.1.2公元1880年(清光绪6年),距巧家县城9公里的石膏地发生高速高位滑坡,约3亿4千万方滑坡物质瞬间堵断金沙江,金沙江断流3日,逆溢百余里,对岸四川省会东县小田坝村平地成丘,村庄埋没,压死村民数百人,沿金沙江一带打捞尸体上岸千余具,受灾灾民1亿余人。

2.3.1.3公元1899年(清光绪25年),巧家大寨镇小田河发生约1亿6千万立方米的滑坡,将小田河截断,截流成海,形成现在的海口。

2.3.1.4民国17年(公元1928年4月29日),巧家县城北的六甲荞麦地河发生山洪灾害,造成荞麦地老街被冲毁,房屋冲毁50余户,300余间,死亡数百人,(其中许绍明家12口人被洪水冲走9人),作物受灾害面积1200亩。

2.3.1.51980年8月24日凌晨2时许,距巧家县城5公里的水碾河发生流石流,2054亩良田被毁,房屋倒塌54间,死8人,伤13人,冲毁小水电站一座,冲走拖拉机二台。

2.3.1.61983年7月2日凌晨2时55分,巧家东坪乡新街老街发生大风、暴雨、冰雹灾而引发泥石流,损毁耕地8776亩,毁坏油桐树4946亩,花椒树602亩,核桃树73亩,经济林果200亩。房屋倒塌4374间,死亡32人,失踪人员7人。

2.3.1.71999年7月13日23时56分,巧家县荞麦地河域发生山洪灾害,造成沿荞麦地河两岸10499户,44084人受灾,作物灾害面积44500亩,房屋倒塌60户,214间,危房354户,2124间,学校、卫生院、信用社等7个单位造成危房3500平方米,供销社房屋倒塌400平方米,冲走大牲畜25头,猪64头,冲毁用材林53500株,经济林17500株,冲河堤57段全长2596米,漫堤8公里,毁坏耕地3500亩,冲毁石材厂1个,毁坏乡村公路50公里,县通信光缆5杆公里,乡村通信光缆25杆公里,人畜饮水管网3000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498.3万元。

现初步查明,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滑坡就在巧家县城后山(古滑坡,现表面已固结),面积达46平方公里。我县的山洪灾害是屡见不鲜,俗有“无灾不成年”之称。

2.3.2总结各类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

我县山洪灾害的形成:主要是暴雨与洪水形成山洪灾害的直接因子,此外地形、地貌、地质、植被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也影响山洪灾害的形成。其特点是:我县河流全属山区小河流,基本属于天然河道,人工整治河道甚少,河道坡降较陡,流速极快,冲刷河堤极为严重,防不甚防,抗御山洪标准低。受江河强烈深切割影响,地形地貌地质复杂、海拔差异大、气候特殊,暴雨量大、历时短、雨量集中、单点暴雨突出、量级较大、危害极大。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2.4.1防灾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山洪灾害防御是一项纯属公益事业性的工作,各级各部门都在忙于经济建设,对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投入不足,站点少,通信设备及预警系统设备差;人员少、素质不高,没有进行专业培训,专业技术员极少;对山洪灾害防御的宣传工作力度不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防灾管理都是属于临时应急,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救灾措施、搬迁避让方案、防灾管理办法等。

2.4.2防灾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县防灾工程设施现状:巧家县过境河流有三条:金沙江、牛栏江、以礼河。境内河流均属金沙江一、二级支流,其中径流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有20条,总流程长649公里。截止2005年底,累计河道整治总长仅为13.5公里,占总流程的2%,其余全属天然河道。病险水库5座(其中中型1座、小(一)型2座、小(二)型2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我县财政贫困,无力投入对山洪沟、泥石流的治理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在水土保持工程治理方面,我县从1989年治理以来,截止2005年底,仅完成治理面积406.93平方公里,仅占总治理面积的17.84%。

3.威胁区、安全区的划分

3.1划分原则

威胁区:是指山洪灾害发生时受威胁的区域。山洪、泥石流、滑坡一旦发生,将会直接造成威胁区的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遭受破坏。结合我县的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地质复杂条件、山区河流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结合实际的原则进行划分。山洪及泥石流的划分为:以历史最高洪水位以下为威胁区;滑坡的划分为:以滑坡边沿稳定的上沿、左右沿为威胁区。

安全区:是指山洪灾害发生时不受威胁、地质条件较好、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威胁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山洪及泥石流的划分为:以历史最高洪水位5米以上为安全区;滑坡的划分为:以滑坡边沿稳定的上沿、左右沿15米以外为安全区。

3.2“两区”的基本情况

根据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和范围,绘制山洪灾害风险图,在风险图上标明山洪灾威胁区、安全区。对威胁区进行收集、整理社会经济资料,填写山洪灾害威胁区的基本情况。对全县的山洪灾害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调查,摸清家底,逐一进行登记注册。

4.组织指挥体系

4.1组织指挥机构

4.1.1县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由巧家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县防指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负责组织领导全县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县防指部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县防指部由县人民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指挥长,县水利局局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县水利局分管副局长任副指挥长。县发改局、公安局、武警中队、民政局、财政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电信公司、农业局、林业局、卫生局、安监局、广电局、气象局、供销社、电力公司等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单位负责人、武警部队的首长为指挥部成员。

从县水利局预警监测站、国土资源局、民政局、发改局、财政局、交通局、公安局、气象局、卫生局、环保局、农业局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负责山洪灾害的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

4.1.2乡镇级组织指挥机构的构成:由各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组织对全乡镇内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乡镇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乡镇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分管的副书记或副乡镇长任指挥长,水管站站长任常务副指挥长,土地管理所所长、派出所所长、武装部部长任副指挥长。乡镇民政所、财政所、邮政电信所、农业综合服务站、林业站、卫生院、广电站、供电所等单位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单位负责人为指挥部成员。

从乡镇水管站、土地管理所、民政所、财政所、派出所、卫生院、林业站、农业综合服务站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5个工作组和2—3个应急抢险队(每个抢险队不少于10人),负责山洪灾害的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等工作。

各乡镇内的村委会成立以村主任为负责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委会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1—2个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10人)。每个村委会、村民小组均要落实降雨、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1名或几名信号发送人员,并将落实人员造花名册上报乡镇人民政府和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备查。

4.2职责和分工

4.2.1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组织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4.2.2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在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以辖区属地为主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原则,具体组织乡镇和村组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或报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村级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主要负责本行政村内的监测、预警、灾区灾民转移和抢险救灾等工作。

4.2.3明确工作职责

4.2.3.1监测组:负责对辖区内的雨量站(点)、气象站(点)、水利工程、水电站、山洪灾害危险区域、重要河道的水位、重点泥石流区域、重点滑坡区域等实施监测。

4.2.3.2信息组:负责对县防指部、气象、水文等部门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随时掌握暴雨、洪水预报、降雨、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水电站险情等信息,并及时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指挥抢险救灾提供有力保障。

4.2.3.3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认真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责任人要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

4.2.3.4调度组:负责对水利工程、水电站的调度运行,抢险人员的调配,调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等;负责灾区灾后补偿与处理等工作。

4.2.3.5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负责灾区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地用地审批手续的联系等工作。

4.2.3.6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指挥部的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

4.2.3.7信号发送组:在获得监测险情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报警信号,必须做到及时、准确的灾情信号。

4.2.4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

4.2.4.1山洪灾害应急响应的责任人及联系方式:按照山洪灾害的严重程度和灾害范围,应急响应的级别拟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级。

4.2.4.2特别重大级(Ⅰ级)

4.2.4.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级应急响应:

4.2.4.2.2县境内重要江河发生50年一遇及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2.3发生死亡30人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2.4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以上的山地灾害.

4.2.4.3特别重大级(Ⅰ级)责任人

4.2.4.3.1由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主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人召开会议会商,宣布正式进入紧急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紧急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做出防御特大山洪灾害的工作部署,并将灾情情况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必要时报请县人民政府部署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县人民政府按照全县《总体预案》的有关规定派工作组赴灾区第一线慰问、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加强值班工作,由县防指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亲自带班,每天在广播电视台灾情及抗灾抢险、抗灾救灾措施。县防指部的监测组必须密切监视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和灾情的预测预报工作。调度组认真做好重点河道、重点工程的调控调度工作。防指部成员单位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各个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做好抗灾、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随时将抢险救灾、抗灾救灾情况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防指部办公室。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3.2受灾灾区的乡镇人民政府紧急启动相关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受灾乡镇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乡镇长主持会议会商,动员和部署山洪灾害抗灾、抢险、救灾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第一负责人,亲临灾区第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并按照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调度命令进行水利、防洪工程的统一调度,根据相关预案的转移规定,认真做好威胁区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认真组织巡查威胁区,严防死守危险区,及时控制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或县防指部上报灾情情况。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山洪灾害防御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到灾区参与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力配合做好防灾和抗灾救灾工作。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4重大级(Ⅱ级)

4.2.4.4.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级应急响应:

4.2.4.4.2县重要江河发生30年一遇及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4.3发生死亡10-30人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4.4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以上的山地灾害;

4.2.4.5重大级(Ⅱ级)责任人

4.2.4.5.1由县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主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人召开会议会商,做出抗灾、抢险、救灾的工作部署,并将灾情情况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县人民政府按照全县的《总体预案》有关规定级别派出相关领导率工作组、专家组赴灾区第一线指导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同时加强值班工作,由县防指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亲自带班,必须密切监视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定期的在广播电视台灾情及抢险、抗灾、救灾措施。防指部成员单位和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各个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做好抢险、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随时将抢险、抗灾、救灾情况上报县委、县人民政府,县防指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山洪灾害防御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到灾区参与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力配合做好防灾和抗灾救灾工作。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2.5.2受灾灾区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情况,宣布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受灾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领导组组长主持会议会商,精心安排抢险、抗灾、救灾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主要负责人亲临灾区第一线指导抢险、抗灾、救灾工作,并按照县防指部的调度命令进行水利、防洪工程的调度工作,根据相关预案的转移规定,认真做好威胁区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认真组织巡查危险区、严防死守威胁区,及时控制险情,加大抗灾工作力度,减轻灾害损失,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或县防指部上报灾情情况。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6较大级(Ⅲ级)

4.4.4.6.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较大级应急响应:

4.2.4.6.2重要江河发生20年一遇及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6.3发生死亡3-10人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6.4直接经济损失0.50亿元以上的山地灾害;

4.2.4.7较大级(Ⅲ级)责任人

4.2.4.7.1由县防指部副指挥长主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人召开会议会商,做出抢险、抗灾、救灾的工作部署,并将灾情情况上报县防指部领导,县防指部视其情况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指导抢险、抗灾、救灾工作;同时加强值班工作,由县防指部指挥长或副指挥长亲自带班,密切监视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不定期的在广播电视台灾情通报,报道灾情及抢险、抗灾、救灾措施。防指部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和分工,认真做好抢险、抗灾、救灾的各项工作,及时将抢险、抗灾、救灾情况上报县防指部。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山洪灾害防御的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到灾区参与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力配合做好防灾和抗灾救灾工作。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7.2受灾灾区的乡镇人民政府根据灾害情况,由受灾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领导主持会议会商,安排抢险、抗灾、救灾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亲临灾区第一线指导抢险、救灾工作,并按照县防指部的调度命令进行水利、防洪工程的调度工作,根据相关预案的转移规定,认真做好威胁区或灾区人民群众的安全转移和安置工作,认真组织巡查危险区,及时控制险情,减轻灾害损失,并向县委、县人民政府或县防指部上报灾情情况。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8一般级(Ⅳ级)

4.2.4.8.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为一般级应急响应:

4.2.4.8.2重要江河发生10年一遇及以上的山洪灾害;

4.2.4.8.3发生死亡3人以下的山洪灾害;

4.2.4.8.4直接经济损失0.30亿元以上的山地灾害;

4.2.4.9一般级(Ⅳ级)责任人

4.2.4.9.1由县防指部副指长主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责任人召开会议会商,做出抢险、抗灾、救灾的工作部署,并将灾情情况上报县防指部指挥长。由县防指部派出工作组,到灾区第一线指导抢险、抗灾、救灾工作。乡镇监测组必须密切监视灾情的发展变化情况,认真做好灾情的预测预报工作。及时将抢险、抗灾、救灾情况上报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山洪灾害防御的乡镇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各自的职责到灾区参与抗灾、抢险、救灾工作,全力配合做好防灾和抗灾救灾工作。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4.2.4.9.2受灾乡镇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主持会议会商,安排抢险、抗灾、救灾工作,认真做好威胁区人民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及时控制险情,加大抗灾工作力度,减轻灾害损失,及时向县防指部上报灾情情况。联系方式: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联系。

5.监测预警

5.1山洪灾害雨、水情临界值确定

5.1.1参照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我县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前期降雨量等,分析确定我县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临界雨量值。

5.1.2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江河水位情况,分析确定我县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江河水位值及变化情况,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

5.2实时监测

5.2.1监测内容:对辖区内降雨、重要河道的水位、泥石流、滑坡等监测。

5.2.2监测要求: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

5.2.3监测系统的设立:监测系统有大寨、水碾河、大沙坝三个简易、原始、陈旧的监测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县需监测的面大,而监测站(点)少,发生山洪灾害资源采集困难。在现有的监测站点基础上,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在泥石流、滑坡易发地区增设具有简易监测设施的监测站点10—20个。监测方式采用简易的人工监测。信息采集传输方式采取人工传输为主。

5.3通信

5.3.1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常用的通信方式有电视、广播、电话、传真、网络、语音查询、短信、数字式调幅无线电指挥系统、专用警报系统、锣鼓发号、信号弹、火炮等。

5.3.2以经济、实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与通信方式相适应的山洪灾害监测信息、警报等传输和信息反馈通信网络。

5.3.3可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县级管理部门山洪灾害各类数据汇集及信息共享网络系统。

5.4预报预警

5.4.1预报内容:天气预报、重点河流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泥石流和滑坡预报。天气预报由气象部门负责;重点河道洪水预报、水库水位预报由水利部门负责;泥石流和滑坡预报由国土部门负责。

5.4.2预警内容;主要有暴雨洪水预报信息;暴雨洪水监测信息;降雨量、洪水位是否达到临界值;水库及山塘水位监测信息;可能发生泥石流或滑坡的监测和预报信息等。

5.4.3预警启动时机:

5.4.3.1当接到暴雨天气预报时,相关行政责任人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当预报或发生的暴雨接近或将超过临界雨量值时,应当紧急暴雨预警信息。

5.4.3.2当上游洪水位急剧上涨、将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时,应当立即向下游预报信息。

5.4.3.3当出现或发生泥石流、滑坡的预兆时,应当立即泥石流、滑坡灾害预警信息。

5.4.3.4当水库和山塘发生溃坝性重大险情时,应当及时相关的预警信息。

5.4.4预警及程序:依据调查、了解、监测、分析,按照临界降雨量、水位、山洪灾害的预兆等,及时警报。根据我县的实际情况,制定预警程序和启用条件。

5.4.4.1在一般情况下,山洪灾害防御预警信号由防汛指挥机构,可按照县乡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

5.4.4.2如遇紧急情况时(泥石流、滑坡、水库山塘溃坝等)村可直接报告县防指部和乡镇防汛指挥机构,并可直接预警信号,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预警工作。

5.4.5预警方式: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设置预警信号(电话、手机短信等)、报警信号(信号弹、报警器等)。根据山洪灾害发生的程度、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因地制宜地确定不同级别预警信号所对应的预警方式。

6.转移安置

6.1转移安置

6.1.1确定需要转移的人员:转移人员确定为受威胁地区的全体人员。

6.1.2转移时应当以集体和有组织转移为主体,遵循先转移人员、后转移财产,先转移老弱病残人员、后转移一般人员的原则。

6.1.3转移地点、路线的确定:应当遵循就地、就近、安全的原则。各乡镇人民政府在汛前拟定好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在汛期必须经常检查转移路线、安置地点是否出现异常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修补或改变线路。转移线路必须避开跨河、跨溪或易发滑坡等地带。更不能顺着河道或沟谷上下游、泥石流沟上下游、滑坡的滑动方向转移,应该向河道或沟谷两侧河岸山坡或滑坡体的两侧或上边缘安全方向转移。在转移前必须填写群众转移安置计划表;绘制人员转移安置图。

6.1.4制作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时间、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发放到每户。制作标示牌:标明安全区、危险区、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

6.1.5因地制宜地采取集中、分散等安置方式进行灾民安置。

6.1.6制定交通、通信中断时的乡镇、村、组躲避灾害应急措施。

6.2转移安置纪律

转移安置工作采取县、乡镇、组干部层层包干负责的办法组织实施。

明确转移安置纪律:建立科学、统一、快速、协调、高效、保密的纪律体系,确保“统一指挥、安全第一”地开展转移工作。县、乡镇人民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必须高度重视应急抢险转移人员的安全;参加抢险转移人员进入灾区和撤出灾区现场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视其灾情情况作出撤离决定后方可撤离灾区;参加抢险转移人员进入受威胁区的现场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保障自身的安全;派到灾区进行转移的人员必须执行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领导机构的指令和命令。

7.抢险、救灾

7.1抢险救灾准备

7.1.1宣传准备:认真做好灾区的宣传工作,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增强灾区人民的防灾、抗灾、救灾意识。

7.1.2抢险保障准备

对重点江河堤防的险工险段、水库和易出现险情的水利工程设施,易发生泥石流、滑坡的地区,必须提前编制防御、抢险、救灾应急预案,以备在特大或重大紧急情况下有一套可操作性的抢险决策,当发生灾情或险情后,应当立即派工作组或工程技术人员赶赴灾区现场,研究优化抢险除险实施方案,并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行政首长负责组织实施。

抢险人员组织:抢险队伍分为群众抢险队伍、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和专业抢险队伍(地方组织建设的抢险机动抢险队伍和组建的抢险专业应急部队)。群众抢险队伍主要为抢险提供劳动力,非专业部队抢险队伍主要完成对抢险技术设备要求不高的抢险任务,专业抢险队伍主要完成急、难、险、重的抢险任务。

抢险物资调拨:县级抢险救灾物资的调拨程序,由乡镇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办公室向县防指部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同意后,由县防指部办公室向代储单位下达调令后方可调拨。

抢险车辆调配:由交通运输部门主要负责优先保证抢险人员、抢险救灾物资运输。

抢险救护:由卫生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医疗卫生队赴灾区进行紧急救治、卫生防疫等工作。

7.2.2危险区准备:对危险区和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要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和防御。

7.2.3发生灾情:山洪灾害发生后首先要有组织地把受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7.2.4山洪灾害发生后如有人畜伤亡,应当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组织清理掩埋人畜尸体,认真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7.2.5对紧急转移的人员认真组织安置,做好灾民的临时生活安排,负责灾民房屋倒塌的恢复重建,保证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实实在在地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困难。

7.2.6迅速组织全社会力量对灾区进行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8.保障措施

8.1汛前检查

汛前检查:县、乡镇对所辖区域必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分级检查。在检查中发现的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对未经审批严重影响行洪的工程,必须依法强行撤除。对发现有隐患问题的要逐一登记造册,及时排除隐患,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区域等要安排专人负责防守,一旦灾害发生及时上报县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和乡镇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8.2宣传教育及演练

8.2.1宣传的主要内容:利用各种会议、广播、电视、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增强辖区内广大干部群众对山洪灾害防御的意识。

8.2.2对山洪灾害威胁区的灾民,要认真组织他们熟悉紧急转移的路线、安置地点及安置方案。

8.2.3要认真组织区域内的抢险救灾人员开展实战演练,不断地提高抢险救灾水平,为抢险救灾造就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精干、组织纪律强的抢险救灾队伍。

8.3纪律

在山洪灾害抢险救灾工作中,为及时、有序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确保抢险救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纪律如下:

各责任人执行职责纪律:坚决执行上级或本级人民政府的命令、决策;坚决执行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各责任人不得擅自修改或更改命令、决策;各责任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没有宣布结束时不得擅自离开抢险现场;各责任人不得、、。

紧急转移纪律:坚决执行紧急转移的命令、决策;必须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决执行预定的转移路线和转移地点;坚决杜绝、、;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没有宣布结束时不得擅自离开抢险现场;

灾民安置纪律:坚决执行灾民安置的命令、决策;必须服从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坚决执行预定的安置地点;坚决杜绝、、;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没有宣布结束时不得擅自离开抢险现场;

8.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防指部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第12篇

第一条为了保证基层应急救援工作有效实施,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政发〔〕33号)、《省基层应急救援实施办法(试行)》(政办发〔2012〕3号)等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应急救援,是指由政府组织、社会应急救援力量参加,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实施的紧急救援处置行动。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应急救援队伍,主要包括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县应急救援大队),驻秭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力量组建的骨干应急救援队伍,各职能部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各乡镇、各村(居)和企事业单位的专兼职救援队伍,各行业、各领域专家人才组建的专家应急救援队伍及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

第四条应急救援工作由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建立“统一领导、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分类处置,规范应对、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提升应急救援能力。

第五条县人民政府依托119通信指挥系统,按照先急后缓,逐步到位的原则,完善相关设施,建立具备信息接报、调度指挥、辅助决策、资源共享等功能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第六条应急救援队伍执行应急救援任务,坚持“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按照“第一时间调集足够力量和有效装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工作,第一时间实施救人,第一时间控制灾情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危害”的要求,组织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第二章应急救援准备

第七条县、乡、村三级应结合本地区突发事件特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训练和演练,做好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第八条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志愿者队伍和应急管理专家队伍。

全面建设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县公安消防大队为依托,融合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医疗救援等专业技术力量,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组建一支“一专多能”的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县应急救援大队。县应急救援大队的执勤人员按照辖区人口的万分之一配置,且不少于45人。执勤人员不足的,应采用事业编制人员或招聘公益性岗位、合同制人员予以补充,采用招聘合同制人员的,应当将合同制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依托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专业技术力量组建,重点建设好防汛抗旱、森林消防、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矿山危化品应急、公用事业保障、卫生应急和重大动物疫情等专业应急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执勤人员应按照本部门或本行业有关标准和要求配备,保证有分管领导、有稳定队员、有基本装备、有保障经费、有应急能力。

应急志愿者队伍依托共青团、红十字会、社会服务中心等社会团体和组织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应接受当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应急志愿服务能力。

应急管理专家队伍依托有关方面科技专业人员、技术人员等组建。应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动态管理。

第九条县应急救援大队除承担消防工作以外,同时承担全县综合应急救援任务,包括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地震等自然灾害,火灾、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等事故灾难,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同时协助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事故、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第十条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承担本行业、本专业领域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任务;在综合应急救援行动中应履行各自职责,发挥专业优势,协助其他应急救援队伍完成应急救援任务。

第十一条应急志愿者队伍主要承担应急救援辅助任务,协助应急救援队伍开展救援、救护和善后处置工作,积极开展应急救援科普知识宣传。

第十二条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平时加强应急管理理论研究、科技攻关和宣传培训工作,在突发事件处置中应深入一线掌握现场情况,评估危害程度,预判突发事件发展趋势,为救援行动提供技术支撑。

第十三条县人民政府建立与驻秭部队、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的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根据需要协调参与应急救援工作。本县行政区域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本县行政区域内所有单位及个人都应当服从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与调度,密切配合,协同应对,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第十四条各级各类应急队伍应根据职责任务需要,制定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并做好日常训练和实战演练工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联合演练,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出动、有效处置。各应急救援队伍组建后,应明确责任人,确定通信联系方式,明确工作职责及任务,加强人员动态管理。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详细情况应报县应急办备案。

第十五条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自身任务特点完善值班执勤制度,明确快速集结措施,确保联络通畅、响应及时。

第十六条建立灾情研判机制,定期进行重大危险源调查评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交流与合作。

县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应熟悉、掌握辖区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基本情况及常见灾害事故处置对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本部门、本行业领域有关规定要求,掌握相关情况。

第三章应急救援行动

第十七条县政府是全县应急救援管理工作的行政领导机构,由县长担任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公安局长和人武部主官担任副总指挥长,统一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根据工作分工,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指挥长,负责专业应急救援行动的组织指挥。

第十八条县、乡、村及有关部门应建立各类突发事件预警联动机制、救援工作配合机制和救援现场工作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分工负责、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联动机制。

第十九条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建立应急救援分级响应制度。应急救援响应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一)当发生一般突发事件,需调集一支应急队伍及相关专业力量参与处置时,启动四级响应,由参加救援的应急队伍指挥员负责现场组织指挥。

(二)当发生一般或较大突发事件,需调集多支应急队伍参与处置时,启动三级响应,由应急救援专业指挥部指挥长负责组织协调,必要时到现场指挥救援,或授权参与救援的应急队伍指挥员负责现场指挥。

(三)当发生较大或重大突发事件,超出本地救援能力,或事件跨地区、影响其它地区,需调集主要应急队伍参与处置时,启动二级响应,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到现场负责组织指挥,必要时请求上级政府支持。

(四)当发生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事件,超出本地救援能力,或事件跨区域、影响其它地区,需省级应急队伍紧急支援时,启动一级响应,应急救援总指挥部总指挥长在现场组织指挥先期处置的同时,及时报请省政府支持。

应急救援响应等级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视情研判,三级以上响应按程序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启动。

第二十条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行动时,由其管理单位根据相关规定实施调度,并接受本级应急办的调度指挥和上级应急办的统一协调。遇到下列情况,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必须立即集结出动:

(一)接到报警或应急救援中心出动命令时;

(二)接到上级主管部门出动命令时;

(三)其他需要立即出动的情况。

第二十一条参加应急救援的队伍出动时,应明确标识,携带必要的装备器材,迅速赶赴事发地实施救援。

第二十二条应急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后,应向总指挥部或现场指挥员报告,领受任务,遵循应急救援行动规则,科学、安全、高效、有序地实施应急救援行动。

第二十三条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应急救援队伍应及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情况,清点人员和装备,清理移交现场,有序返回驻地,恢复值班执勤。

第二十四条建立统一的新闻制度,由事发地政府会同新闻管理部门,及时、准确、客观地应急救援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应急救援队伍及其队员不得擅自接受新闻采访,防止口径不一引发不实炒作。

第二十五条建立应急救援“每战必评”制度,参加应急救援行动的队伍在任务完成后,应实事求是地对应急出动、组织指挥、救援行动、联动协同、作战保障、现场纪律、战斗作风与完成任务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第四章应急救援保障

第二十六条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力支持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按照政府补助、组建单位自筹、社会捐赠相结合等方式,落实应急队伍建设所需经费。县级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和有关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工作经费要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乡镇应急队伍装备建设、物资储备、培训演练和应急处置等费用由乡镇政府予以保障,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及演练工作经费在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

第二十七条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有关标准、应急预案和可能实施的应急救援行动的需要,为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车辆、器材、物资、设施、设备及个人防护、携行等装备,并根据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升级。

第二十八条建立应急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紧急调拨、运送制度。应急救援装备、物资使用消耗后,应及时予以补充。

第二十九条建立应急救援征用机制,按照提前统筹、依法征用、均衡负担、合理补偿的原则,与有关个人、企业及社会单位签订救援物资、装备、设施、场地等应急征用协议。

在必要时,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报请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应急救援使用后,应及时归还;造成损失或无法归还的,应当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偿。

应急救援队伍实施跨区域、跨行业、跨单位抢险救灾时所造成的装备、设备、器材和物资的损坏、损耗以及所付出的人力资源,由突发事件所在地政府或单位给予必要的补偿。

第三十条应急救援车(艇)执行应急救援任务时,收费公路、桥梁免收车辆通行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视情做好交通疏通,保证快速通行。

第三十一条应急救援队伍所在单位应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照有关规定发放高风险补贴。

应急救援人员参加训练、演练、救援行动发生伤亡,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医疗救治、伤残评定,并给予经济补偿或抚恤。

第三十二条综合、专业、专(兼)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期间,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参加非本单位应急救援工作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

第三十三条鼓励公民、社会单位和其他组织为应急救援提供物资、资金等捐助。

第五章考核与奖惩

第三十四条县政府将应急救援工作纳入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定期组织考评。

第三十五条建立并落实应急救援工作表彰奖励机制,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或上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各部门、各单位可依据本部门、本单位的规定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三十六条建立并落实应急救援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应急救援工作中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或社会影响的,依照相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