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医疗设备技术方案

医疗设备技术方案

时间:2023-10-12 16:12: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疗设备技术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医疗设备技术方案

第1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保养;维护

医疗设备在临床中的定义是,在患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仪器、设备或其他物品等。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可用来进行疾病筛查、诊断与治疗的医疗设备越来越多,医疗设备的保养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使用年限。为了确保医疗设备可以稳定运行,需增强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与维护[1]。本次研究对医疗设备开展保养与维护增强管理,以下为详细的研究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择在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实施,研究对象是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供应室的122台医疗设备:2019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对61台医疗设备进行常规管理,将其纳入常规组;2020年6月—12月,对61台医疗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增强管理,将其纳入试验组。其中,常规组中有15台心电监护仪,8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8台呼吸机以及20台微泵;试验组中有15台心电监护仪,9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7台呼吸机与20台微泵。两组仪器数量进行比较,计算概率p>0.05。

1.2方法

常规组医疗设备进行常规管理,医护人员为医疗设备创建档案,并对医疗设备开展分类管理。科室指定专人来管理医疗设备,同时科室对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开展规范化、专业化的培训[2]。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医疗设备实施保养与检测,在医疗设备每次使用前与使用后都对其实施清洁与消毒。试验组医疗设备进行保养与维护增强管理,具体内容有以下5个。(1)提高人员的设备保养与维护能力。现在医疗设备由维护技术人员与医护人员一起进行日常保养与维护,工程技术有关工作人员需要深知医疗设备的基本原理,严格根据操作规范来进行相关操作,对医疗设备开展预防性的维护和保养。所以科室需要进一步增强对维护人员以及设备使用人员的知识培训,在采购医疗设备的时候,科室需邀请厂家安装工程师来培训内部人员,使科室的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能够掌握设备操作要点、性能和维护方法等知识。科室定期组织内部设备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或内外交流,使得相关人员的实践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设备使用人员需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够上岗。(2)制定科学的设备保养方案。将设备保养分成3个不同等级:第一个等级是日常保养,科室医疗设备使用人员和维护人员一起开展日常使用中的保养工作,即对医疗设备的表面进行有效清洁,若发现医疗设备的螺钉与零件有所松动,则立即将其紧固,相关人员定期检查医疗设备能否正常开展工作[3];第二个等级是一级保养,由技术人员结合医疗设备的使用性能要求,根据医疗设备的维护手册或是使用说明,对医疗设备实施局部检查和适当的调整,定期检查医疗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位;第三个等级是二级保养,维护人员定期检查医疗设备的主体部分,对设备的精度进行有效调整和校正,使得医疗设备性能指标可以和出厂时一致。(3)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医疗设备的维护方案分成巡视小组每日巡视、专家每月巡护两部分:巡视小组每日巡视,首先需要科室组织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维护人员形成一个巡视小组,小组成员对供应室的医疗设备实施每日检查,设备巡视确定在每天的上下班时间,上班前通过检查来确定医疗设备可以正常运行。下班后对医疗设备实施全面检查,及时处理医疗设备在当天发生的问题,确保第二天医疗设备可以正常运行[4];专家每月巡护,医院需要和医疗设备维护专家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维护专家到科室进行呼吸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等医疗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借助专家来解决巡视小组不能解决的难题。同时维护专家还需对巡视小组进行培训,提高巡视小组的能力。(4)创造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规程。科室需构建规范化的制度,制度内容包含有医疗设备安全检查、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相关资料等[5]。相关人员在构建制度时,需考虑到医疗设备管理的各个细节。制度与规程中需提及医疗设备维护周期、医疗设备保养类型、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的项目、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的具体方法、医疗设备保养维护中的注意事项等。(5)做好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记录。科室需专门准备一个医疗设备情况记录表,科室要求相关人员在保养与维护医疗设备后,都需要在记录本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包括了维修时间、维修的医疗设备名称、维修具体情况、维修进行更换的配件等[6]。通过完整的保养与维护记录,让科室人员随时掌握医疗设备、仪器的情况,也能按照记录内容来知悉设备故障具体部位,知悉医疗设备故障的实际原因,及时处理医疗设备故障,并采用有效的纠正预防措施。

1.3观察指标

观察试验组与常规组的设备使用人员满意率、故障维修率、设备完好率。研究运用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来调查设备使用人员满意率,问卷结果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比率与满意比率之和[7]。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25.0软件来分析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数据,卡方值χ2开展检验,以计算概率p<0.05作为研究数据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1)比较试验组与常规组的故障维修率与设备完好率。在故障维修率方面,试验组4.92%(3/61)、常规组18.03%(11/61),对比χ2=9.754,p=0.001。在设备完好率方面,试验组为100.00%(61/61),常规组则为81.97%(50/61),对比χ2=13.025,p=0.001。(2)比较试验组与常规组设备使用人员满意率。试验组设备使用人员满意率为98.36%(60/61),其中40例为极为满意、10例为较为满意,高于常规组90.16%(55/61),χ2=12.774,p=0.001。

3讨论

医院设备科需要结合医院实际,以提高医院诊断、治疗为主要目标,通过多种渠道与方式来向医院各个科室提供有优良质量、性价比高的医疗设备[8]。医院设备科需要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医疗设备的管理能够让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医疗设备能够为医学诊治提供技术基础,并为医学诊治提供重要保障。临床中运用频率较高的医学设备包含有急救设备、大型设备、一般医疗设备与高危医疗设备等,通常医院会含有较多医疗器械种类,且医疗设备会以较快速度更新,医院相关人员的技术不成熟,导致医疗设备的日常使用保养与维护难以落实到位,从而导致医疗设备容易发生故障[9]。本次研究对常规组医疗设备开展常规管理,虽有一定的管理效果,但管理成效甚微,医疗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较高。研究中对试验组医疗设备开展保养与维护增强管理,提高人员的设备保养与维护能力,可以让相关人员能够更早发现医疗设备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10]。制定科学的设备保养方案,能够对医疗设备的保养进行细致划分,提高保养效果。制定科学的维护方案,能够在早期预防医疗设备发生严重故障。创造科学的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规程,可以让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有章可循,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会更加明确。做好医疗设备保养与维护记录,能够让相关人员实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于制定保养与维护方案与计划。结果表示,试验组的设备完好率均高于常规组,并且试验组设备使用人员满意率高于常规组,所以试验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

4结束语

设备科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的日常使用保养与维护增强管理,能够为设备完好提高保障,并提高设备使用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满意度,对于提升该方面医疗管理工作的效率等均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需在后续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持续进行推行。

参考文献

[1]郎朗.精细化管理在医院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1,34(1):25-27.

[2]岑佳佳,鲁俊峰.临床医疗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保养[J].中国设备工程,2020,6(23):53-54.

[3]温燕清.医疗设备管理与维修对医院发展的作用分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67(18):6-8.

[4]魏生峰.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与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16):56-57.

[5]朱家普.探讨医院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策略[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0(12):87-88.

[6]金鎏,谷玮.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工作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20(2):242-243.

[7]林雄.医疗设备的周期巡检和维护保养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9(12):156,161.

[8]王瑞婷.大型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的风险及其管理[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8(4):243-245.

[9]樊锐强.医院电子医疗设备的维修维护与保养[J].装备维修技术,2019(3):115-116.

第2篇

评估满足患者需求的医疗设备

“健康权”应该包括使用某些医疗设备的权利,这一认识,比针对基本药物的类似认识迟来了三十多年。造成这种延迟的一个原因就是常见概念里的医疗设备往往是昂贵的高工程化产品,通常不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一描述并不适用于中低收入国家所需要的健康相关技术。世界卫生组织将医疗设备定义为“不同于药物、疫苗或临床操作”的,但是应用于诊断、预防或治疗的健康技术。低资源环境中所需要的技术类型,与富裕国家所使用的PET扫描、植入物等等完全不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类似于低成本婴儿保温箱、终端净水器、便携式呼吸机、寄生虫检测系统、低技术含量的儿童安全座椅、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吸痰器等设备是低资源环境所需要并值得研究的技术。

创造出低资源环境所需要的适宜产品,不仅需要对健康技术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还需要多学科的创新,以及对每个国家的特殊需求的深入了解。进行属地特异化的需求评估不仅有助于确保研发出更适宜的设备,也将有助于对新设备、流程及信息技术进行部署,从而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此外,这种需求评估也能有效的防止不适宜的昂贵技术从其他重要的医疗健康领域转移资源。

不充分了解一个国家的需求所造成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发展中国家,约有70%的复杂医疗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而很多最基本的设备在数量上却无法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成本肯定会影响医疗设备的普及,但是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造成了以上差距,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缺乏能力。能力的问题,包括必需的备件和消耗品(如心电图导联附件)缺乏和基础设施,分销渠道,经过培训的人员,以及缺乏有效利用设备所需的工程系统。当然,设备并不能解决所有的医疗问题――例如,在许多情况下最具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可能是接种疫苗或进行健康教育,但是只有对需求和内在能力的限制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医疗技术研发创新需了解市场需求

设备研发的局限并非是无法逾越的。正如许多发展中国家在通讯技术上利用手机跨越了传统有线固定电话的发展,医疗技术领域也可以有类似的创新。例如,“芯片实验室”技术,利用每张成本不足一分钱的纸芯片,可以替代很多昂贵的诊断试验,并可以在农村地区推广。同样,利用手机平台和远程医疗进行远程监控和诊断,也可以帮助各国避免建设传统的农村卫生系统以节约高昂的成本。某些技术,如高胆红素血症的监控和结核的即时检测试验,可以用于疾病的快速筛选和检测。这些技术将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偏远地区有效的识别疾病,并优化干预力度。

不能正确识别和理解最迫切需求,往往是医疗创新失败的根源。有关疾病费用的信息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某些可以用技术解决的健康需求。例如,在发展中国家每年大概有两百万儿童死于肺炎。尽管预防研究非常重要的,但对被感染儿童进行更好的分流和检测也是非常必需的。一种基于移动电话的血氧饱和度测量程序和低成本传感器正在乌干达进行实地测试,这种设备可以用于监测呼吸和心率,以便向社区卫生工作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基本信息。

另一个导致死亡和伤残的首要原因是交通事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交通事故造成的伤害中低收入国家大约占了90%。在这些国家,将伤员运往遥远的医院而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印度的一个多学科学生小组正在研究防止转运途中造成进一步伤害并减少疼痛的措施。他们已经制作了一个多功能的低成本的射线可穿透的肢体固定设备,这种设备可以帮助病人更加安全的抵达医疗机构。一旦这种设备通过包括成本效益分析等在内的审议,将会显著改善千百万人的健康状况。

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出反映他们需求和价值体系的解决方案,需要综合的需求研究,同时也需要金融、设计建模和业务实施计划。世界各地的几所大学,正在研究医疗设备创新方案。这些机构已经认识到成功的创新很少能够独立发生,为了开发出扩展性的高效益设备,培养和促进与工程师、医护专业人员、商业和设计战略家,以及社会科学家的合作非常重要。

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创新的氛围的同时,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研发出“中断”或跨越较昂贵的常规方法的技术是比较适宜的,而有时候,提高现有医疗设备利用价值的增量创新则可能是最有效的方法。相比之下,从现有解决方案出发的相对昂贵的创新,往往需要大量的学术和商业的基础配套设施,可能适用于中国、印度等国家,但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讲则是不现实的。

合作还应该延伸到工业、学术中心、社会组织和政府等机构。在发展中世界,很多医疗技术公司生产医疗设备,但产品不能被当地居民所使用。印度生产的大多数医疗设备都用于出口,而该国使用的75%的设备则依赖于进口。虽然这种不平衡可能在经济上有其适当的理由,但是当地居民无法获取他们自己制造的出口产品这一分配正义问题,在创业和创新的过程之初就必须有所考虑。

第3篇

【关键词】 医疗设备 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问题 策略

随着现代工业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发展越来越迅速,医疗设备是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人的各种疾病的检查有重要作用,但是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医疗设备的性能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近年来,由于医疗设备管理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很大的威胁。因此高效地利用医疗设备,对医院的发展以及操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有很大影响,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医疗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

1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医疗设备的采购把关不够严格

当前医疗设备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在医院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由于医疗设备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生产医疗设备的医院变得越来越多,各个厂家的生产实力以及技术实力都不相同,因此产品的质量也不尽相同,医疗设备的问题大多出现在出厂之前,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如果对医疗设备的采购把关不严格,没有完善的采购制度,很容易导致一些性能不稳定、质量不完善的设备流入医院,对医院的经济生产带来很大影响,最终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安全事故出现,影响设备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对病患带来安全隐患。

1.2 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不力

由于很多医疗设备本身就存在不可预见的危险,尤其是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如果在采购的过程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比如操作者对医疗设备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不够了解,加上有的操作者明知规范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按照具体的规范进行操作,违反操作顺序,导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

1.3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不高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是医疗质量监控工作的主要力量,在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就是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人员本身的综合能力素养水平不高。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的各种设计技术更加复杂,因此对医疗设备质量监控人员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繁重的任务与当前很多医院的医疗设备安全质量控制人员配备数量、人员的综合水平不相符,因此给现有的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带来严重的挑战。当前很多医疗设备质量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培训,因此导致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工作不力,对各种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最终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出现。

2 医疗设备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的策略探讨

2.1 加强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是医疗设备质量管理的第一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疗检测需要用到医疗设备,医疗设备的生产厂家也变得越来越多,医疗设备的质量也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为了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有效利用,需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医疗设备的采购应该被当做一种集体行为来处理,由医院的相关部门制定采购方案,并且将具体的采购方案印发到其他部门,加强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技术参数进行确定之后,由相应的采购管理人员进行市场调研和考察之后,选定合适的厂家进行采购。在采购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供应商准入制度,对供应商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在此基础上对供应商进行严格地考核,对医疗设备的各项参数进行控制,比如对设备的价格、质量、性能等多项服务指标都应该要进行详细的考量,最终确定采购目标,完成相应的采购任务。

2.2 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培养

由于医疗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高,因此很容易导致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为了促进医院的发展,在医疗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设备操作和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选送更多有潜力的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进行进修学习,并且增加他们外出的机会,参加更多学术会议等,尤其是对一些先进的医疗设备,应该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的各种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在设备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操作程序的控制,防止操作人员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从而带来安全隐患。在医院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加强人员的培养,还要从外引进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医院的医疗设备的利用率。

2.3 加强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力度

在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设备使用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医疗设备的操作管理过程中,对设备的各种实际使用情况、维修情况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要建立详细的档案,有助于对设备进行规范有序的管理。加强医疗设备档案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要对档案记录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对档案的记录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各项操作都能被记录。加强操作档案记录制度的建立,使得设备在各个使用阶段都有相应的责任人,一旦出现问题和故障,则可以及时找到责任人,对问题进行处理,是当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出现,加强操作人员对各种操作规范的了解和掌握。在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控小组,一旦发现任何不正确的操作行为,都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操作人员可以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设备的操作和使用,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3 结语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医疗设备的生产和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加强医疗设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为了提高医院医疗设备的利用效率,在设备的采购以及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设备的安全检测和质量控制,对于各种操作问题进行纠正,确保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吴美凤.如何认识医院医疗设备检测和安全质量控制[J].医疗装备,2011(04).

第4篇

>> 医疗电气设备的供电及安全保护设计 手持医疗设备供电 浅析医院设备供电方案设计 全新安全设备完善网络安全方案 浅谈供电类相关专业高压设备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方案 基于ATP系统的闭环可监测供电设备方案设计 浅析提高供电质量对医院高精尖医疗设备影响 用于实现医疗设备微型化的传感器解决方案 针对心脏医疗设备市场开发高性价比的完整解决方案 全新的广域WLAN解决方案 浅谈井下供电方案及设备选型 “GESS一体划”供电系统“节能减排”全新解决方案 大型医疗设备的维修 浅谈医疗设备的管理 论10kV供电条件下大型运输设备偶合器启动方案的应用特点及与变频、CST启动方案的比较 提高牵引供电设备供电可靠性的研究 浅议FTTB设备的反向供电技术 供电设备检修的研究和探索 雷击对牵引供电设备的危害 USB设备供电不足导致的故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关键词:医疗;供电;固态电池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4.1.003

小型医疗传感器和手术器械正在迅速地变得智能化,因此他们必须带有供电解决方案―经常使用到小型可充电电池。集成化电池必须具有几个关键属性,以确保安全的操作和保护病人的健康。新型的固态电池已经面世,它们采用标准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和封装技术特制而成。

为了满足新型医疗传感器和智能仪器的要求,必须考虑几个因素:

必须提供创新的电池封装和连接选项;

集成化电池必须完全没有细胞毒性;

电池必须不受高温灭菌操作的影响;

可使用包括能量采集等多种电池充电方法;

尺寸:医疗传感技术正变成毫米级。

创新的电池封装和连接能力

固态电池与医疗电子设备中可看到的集成电路一样,有相同的处理和片芯(die)连接的机制。这使得固态电池可以理想地与其他集成电路封装在一起,以创建先进的系统级封装(SIP)器件。图1所示即为在一个IC堆叠中使用一种固态电池连线邦定附着的实例。

可充电的固态电池处在第二层,可看到被邦定到Vout 和 GND触片的连线。这个器件堆叠是本文稍后将描述的眼内压力传感器所用的真实的实现方式。固态电池也可以采用标准的塑料DFN封装方式提供,以编带和卷盘方式发货,以便用表面贴装和回流焊简单、方便地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

使用100%无细胞毒性的固态电池

确保医疗产品的安全性是绝对至关重要的,过去将传统电池产品集成进产品中一直是一个问题。在许多医疗应用中,固态电池不是应用在体外就是应用于体内。最近,可充电固态电池已经成功通过了针对体外和体内生物相容性的可行性研究的生物安全测试。在这些程序中,裸片芯电池被压碎并被放入盐溶液,并在不同的测试条件下进行了测试。

体外电池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固态电池的生物相容性使用以下的体外测试方法完成了评估:细胞毒性:中性洗出液法(MEM) - 1 x CMEM细胞生长介质提取;细胞毒性:琼脂扩散- 固体样品。

在这些测试中,在采用了中性洗出液法和琼脂扩散法这两种可行性筛选程序时,经伽马射线消毒的Cymbet CBC005-BDC 5μA-hr EnerChip固态电池已被证实无细胞毒性(0%细胞溶菌作用)。在这些非常敏感的体外细胞培养测定没有任何不利的生物反应,是生物相容性测试结果的象征(虽然不是一个保证),这也是所建议完成的其他生物相容性体外和体内测试,如EN ISO 10993 - 1:2009医疗设备生物评价的第1部分:一个风险管理流程中的评估和测试,以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蓝皮书备忘录第G95-1准则(1995年)等中建议,因此是完成这些特别而非常敏感的测试的另一个绝佳原因。

体内0% 毒性测试结果

用以检测一款固态电池本身的生物安全性的最严格的方法之一,就是将粉碎的裸片芯注入体内测试设置。粉碎的电池再现了一个由EnerChip供电的植入式医疗设备出现灾难性破损时的情况。在这种损伤性场景中,固态电池的材料将直接暴露在体内设置中。结果显示对暴露的组织没有有害的组织学影响。

满足额外的电池标准和规范

此外,目前还有许多全球环境和安全标准及准则来规范电池。固态电池是理想的解决方案,因为他们符合:RoHS、中国RoHS、REACH、CE标志、UL实验室、JEDEC的IC封装标准、IEC、NEMA/ANSI、联合国空中安全条例,WEEE指令、电池指令、MSDS和OSHA信息,用尽产品处理指令和生物相容性标准。

应用于医疗设备和食品灭菌

像在医疗设备和食品灭菌的高压灭菌器中所能达到的处理温度,通常都不适合包含电池的设备。在图2所示的这样的灭菌设备中,温度达到137℃是很常见的,这对于含有挥发性溶剂和其他添加剂的常规电池可能是灾难性的。然而,现如今已有许多智能医疗设备和仪器采用了集成电池,而且必须经过消毒设备和流程来处理。这些设备包括带有嵌入式RFID标签的外科手术工具、植入式传感器、以及设备中用以支持其具有更精确的温度控制并对内容物进行消毒的温度传感器。此外,这样的传感器和 RFID标签被严格密封来与环境进行隔离常常是必要的,以防止水分进入到设备或防止从设备脱气到环境,如一个高压灭菌器,或者又如一个人体植入式传感器。为确保一台设备是密闭的,使用诸如Cymbet 的EnerChip固态电池这样的密封电池是非常有益的。

空间受限的医疗设备需要一种小型供电电源,它只占用很少的体积并不需要外部组件(支架或插座)来保持一个坚固的连接,并将不会在恶劣的医疗环境中破开、断裂或被腐蚀。实际上,除了固态电池,还没有其他电能存储器件可满足这些要求。固态电池能以裸片芯形态用焊料焊接或连接线邦定来使用,或采用低剖面的表面安装封装(有或无集成电池管理)在一起,并且可以方便地充电使用,例如采用电感近场充电。同样重要的是,固态电池能耐受高压灭菌器和类似设备中的高温。

毫米级的眼压传感器

图3所示的是一个被用来监控青光眼患者的眼睛健康的小型化毫米级眼内压力传感器的实例。它将数种新概念结合在一起,以实现一种微型化的、使用环境能量采集自主供电的智能化传感器。

能量采集技术被用于诸如太阳能电池板集群和风力集群等大型应用,但也可以用在极微小的设备。在这个毫米级的例子中,光能被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可充电固态电池中并传送给传感器系统。没有需要维护和更换的传统电池,且设备可以放在任何地方。

使用能量采集为眼内压力传感器供电

图3照片中的眼内压力传感器可用原理图的方式在图4中描述出来。该设备是一个四层堆叠,封装在一个生物兼容的玻璃外壳内。第一层是MEMS压力传感器,第二层是一个1μAh可充电Cymbet EnerChip固态电池。一个带有内存、电源管理和传感器A / D转换器的处理器位于EnerChip之上作为第三层。最上面一层是太阳能电池和无线收发器。所有的各层采用提供电力连接的连线邦定在一起。

使用固态电池的创新型新医疗设备

为了给下一代微型智能医疗传感器和仪器供电,固态电池是正确的选择。这些可充电电池满足了将成功的新产品推向市场所需求的安全性、体积大小、集成化和连接性等功能。此外,所有使其适用于医疗设备的属性都可以在许多其他类型的小型电子产品中得到发挥,例如小型化的物联网环境传感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医疗设备;维修;常见问题;对策

引言

对于社会中具有工作性质的企业而言,设备运行的精准与否,对其工作效率及自身经济效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着医疗机构运行模式的不断变更,社会中各类疾病患者不断增多,医院面对的工作量及工作完成度也备受挑战,医疗设备作为诊断与治疗患者的必要仪器,在医疗工作开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1]。但通常来讲,医疗设备大多都不是一次性的使用道具,在院内工作开展的长期使用中,医疗设备可能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各种故障,其工作性能与自身工作条件也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患者若使用故障仪器进行诊断或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医疗事故产生[2]。因而,医疗机构需定期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进行排查,并寻找导致医疗设备故障的根本原因,针对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在保证所有患者均能接受安全诊断治疗的同时,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1存在的问题

1.1仪器管理不足

在我国的部分医疗机构中,管理意识还没有完全普及,部分院内领导还没有意识到仪器管理工作及仪器管理人员的重要性,在管理方面的建设也相对较少,因而常常有医疗仪器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除此之外,部分医院还在使用以往的管理体系,在现阶段的医疗设备管理上明显存在一些不足,即常规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管理理念的需求。因管理工作的缺乏,部分医院中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较差,工作无较大的积极性,院内医疗仪器出现故障后,在未对医疗工作产生影响时,维修工作人员通常持有视而不见的态度,在下一次使用该设备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工作人员才开始着手设备的维修[3]。同时,院内在对某项设备或多项设备购买时未详细咨询维护与保养知识,导致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普遍较短,在出现故障后院内工作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的维修技术,导致整个维修管理过程变得混乱不堪。

1.2专业性人才缺乏

医学工程是当前社会新兴的一种学科,因该学科正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该领域的专业性人才表现出明显缺乏的状态。在制造商制造出相关的医学仪器后,社会上往往很少有人员能够对该项仪器进行掌握。当前没有出现能够全面满足现代化医学发展、精密设备所需的专业知识、科研技术水平还有技术能力等。虽然目前各大院校已经开始建设医学工程学科,但在该专业学习的学生往往在入院工作时均不具备实操能力,且培养该方面的人才也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就算在医学科院校中出现了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其分配情况也不稳定,很少有专业人才被分配到社会的基层医院,因而各级医院的相关医疗设备维护、维修人员出现严重断层情况,导致很多医院都表现出对医疗技术的钻研及对专业护理人员的培训,忽略了对设备维修人员的教导与培训[4]。

2对策实施

2.1强化维修管理

参考院内各项医疗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应的维护维修方案,使医疗机构在操作方面的制度能够完善。加大医疗机构的维护维修方面的管理力度,并对工作人员实际工作水平进行划分,划分其实际工作区域,使人才均能被充分使用,确保院内日常医疗工作均能顺利开展。同时,对维修工作的进行过程应采取全程监督的模式,防止维修工作人员因自身工作素质、工作时间、工作态度等多方面因素产生倦怠心理[5]。在工作人员对医疗设备进行维修后,还应对其维修结果进行多次检测,排除故障问题的发生,提高维修维护质量,使出现故障的仪器能快速被应用于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在院内工作人员对仪器进行维修后,需在相关手册上记录自身维修的仪器名称、型号及具体日期等内容,若在维修后使用期间出现任何故障,需酌情追究维修人员的责任。

2.2仪器工作指标测定

对仪器的精度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若仪器的精密度出现任何偏差,则需立即进行校准、修正工作,使仪器能在任何时间均处于稳定精确的工作状态下。若涉及到国外进口较为贵重的仪器,应坚持只买对不买贵的原则,采购时的评判原则应为该项仪器是否具有明确的诊断能力及治疗能力。对精密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的仪器需定期对仪器数据进行检验,并单独放置在一个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如该项仪器出现任何问题应及时向有关科室报告,确保仪器能随时正常使用,在不妨碍患者诊断治疗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因故障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

2.3对维修人员的教育和培养

研究表示,现阶段的医疗设备对高科技的依赖性仅次于航天航空领域,医疗设备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步变为了日新月异的状态,医疗仪器的制作工作,需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参与,其中包括了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及光电技术等[6]。上述领域均需要专业人才参与,因而,各大医院应坚持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在购买仪器的过程中,需维修人员共同参与。在确定购买设备后,维修人员需向厂家学习该设备的相关操作与维修技术,使后续维修工作能顺利地进行,同时也为患者的安全诊断与治疗提供了保障。

3总结

在当前竞争激励的社会大背景下,医疗机构在不断引进医疗设备的同时,也需注重对院内维修人员的培训及管理,保持院内所有医疗仪器均能在维护、维修后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医疗机构的维修工作涉及到多个不同领域,因而维修人员在确保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还需保证设备的治疗能力及工作准确性,使医疗设备在实际工作中能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价值,使患者均能接受良好的治疗,提高医院的信誉与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林森.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1):298-299.

[2]陈大同.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4):546-547.

[3]孟晖.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5,11(10):267-267,315.

[4]柯伟.现代化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挑战[C]//2012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医疗信息化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5]张祖进.浅析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2):97-98.

第6篇

本文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net技术,基于B/S结构,实现了医院医疗设备采购项目网络申报、网络审核、网络标书下载、厂商资料登记上和、合同图文查询以及设备验收查询,加大了设备采购的透明度,提高了采购效率,为医院有关职能部门进行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化管理的依据。

【关键词】医疗设备 设备采购 采购系统 设计与实现

1 医院医疗采购系统研究

为医院建立一套由计算机硬件网络平台、数字化医疗设备、临床医疗服务软件和医院管理软件等所组成的、以病人为中心、涵盖医院所有业务部门和人员、覆盖所有业务功能并支持各种业务流程的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从而为医疗、教学与科研提供现代化的支撑平台,为医院管理、业务协作和领导决策提供现代化的支持手段,在整体上帮助医院建立其服务、质量、成本和效率优势:

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软件、管理流程,先进的数据库设计,实现门诊信息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和共享,满足医院对门诊财务、医疗、质量管理的需要。通过以电子病历为中心的医院医疗采购信息化管理平台,改善和优化医院门急诊的管理流程,提高病人就诊的方便性、快捷性、舒适性,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满足医院对医院信息管理的信息共享需要,实现全院信息共享,以病人信息为中心,以领导管理为核心、以质量管理为方法的全面数字化管理;建立就医就诊人员健康档案,实现“一卡通”管理;并进一步通过先进的智能专家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等系统软件,为医院的管理和决策服务。

实现患者医疗信息的自动化收集、处理、存储、共享,为医疗工作提供支持和辅助,减轻医务人员劳动强度,使医护人员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为患者服务中去,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

实现医院行政管理的医疗采购信息化和自动化,辅助院领导全面掌握医院各方面情况,为科学化决策提供依据。

为院内科研教学提供方便条件,促进医院学术水平的提高。

所有医疗信息的集成和融合。每个医护人员均能在任何地方同等程度地阅读患者的所有医疗过程信息,可避免因信息不全而造成的误诊,也能通过多科室协作降低完全依赖个人的医疗过失率,从而提高医疗质量;所有医疗信息均以完全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可根据医疗、科研、管理等需求对信息进行综合利用,为增强医院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保障。同时这一医院医疗采购系统还具有覆盖全院各科室的医疗业务流程数字化,实现主动式的诊疗方式等特点。

2 设计分析

方案将系统结构划分成数据层、组件层、功能层和应用层。数据层和组件层以技术为核心,建立了开放与共享的应用平台。功能层和应用层则以业务为核心,分别实现不同的业务系统。方案中,采用Ajax技术使用Web Service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方便快速地整合,本系统采用的是B/S结构,即浏览器/服务器结构,B/S模式是一种两层结构的系统:第一层是在浏览器上结合了表示与业务逻辑:第二层是通过网络结合了数据库服务器。

系统构成的三层结构:

(1)表示层

在表示层中,通过与SQLServer2005数据库的交互来实现各种功能。应用程序在Windows 环境中工作的基本原理是:Windows检测是否有事件发生(鼠标敲击, 键盘有键按下等),如有事件发生就向应用程序发送消息(对发生事件的解释),应用程序接收消息后, 调用事先编好代码来响应这个发生的事件。通过提供执行各种可视控件将用户编写的代码与各类消息相映射,其中数据可视控件通过和AJAX编写的WEB后台服务与已存在的数据库相连,利用这种链接对数据进行管理,但这种链接对用户是透明的,大大提高了操作的简捷性。

(2) 业务层

业务层是连接表示层与数据层之间的桥梁,主要是通过使用用和AJAX是实现的。在服务器中,使用存储过程对数据库进行编辑,使前台的数据从这里进入数据库,完成用户需要的操作。

(3)数据层

数据库就是与特定信息和任务相关的数据集合。SQLServer2005数据库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数据库,提供表与表的连接,数据之间的关联,并可以编写多个存储过程和视图等。

3 医疗设备采购系统的实现

随着医疗设备采购规模不断的扩大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级医疗设备采购部门都逐渐建立医疗设备采购信息系统,但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安全问题也提上了日程。在实施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主要包括以下个方面:

(1)就像电子政务的建设更多要注重“政务”,而不是“电子”一样,实施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建立一个高效的、统一的、互操作性强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还需要医疗设备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探索新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模式,这才能配合计算机技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医疗设备采购毕竞是医疗设备的特殊行为,它与电子商务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仅从采购的技术上解决问题是不够的,因为使用先进的技术和流程作弊的行为并不能完全被制止。在使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现采购功能的同时,更应从法律、管理体制、社会监督等方面来构建完善的医疗设备采购监督体系。

目前,各个医院正努力发展电子化的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虽然我国当前尚无完整意义上的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仅有一些地区将部分采购过程放到网上实施,但是相信随着电子政务实施的不断深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系统结构和安全措施的不断完善,电子化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系统定能得到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沁春.医疗设备采购流程优化[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05).

[2]刘宏,熊梦辉,张树军.医疗设备采购严把五关[J].中国医学装备,2006(09).

[3]黄祖勇,宣和苗,魏红敏.医疗设备招标采购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08(04).

[4]蒋红兵.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模式的探讨[J]. 医疗卫生装备,2008(11) .

[5]李魁生.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9(03).

第7篇

与移动医疗服务名称相近但本质相异的概念有很多,如,移动医疗单位,是指可移动的医疗站点,医护人员离开医院上门服务[6];医疗移动设备,是可以移动的医疗设备,不一定通过无线技术来实现其移动性,如移动硬盘[2]。

而本文所指的移动医疗服务是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无线宽带网络和数字化技术而形成的新兴医疗服务模式。移动医疗服务技术通过各种先进的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实时的医疗服务,无论患者是在家中还是在路上,都可以接受医生的医疗监护。患者可以通过移动医疗终端设备接受对健康有益的医疗资讯、医生的嘱咐等;也可以通过随身佩戴的传感器获得自身的体征信息,供自己查看或传递给医生;甚至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医生进行交互,实现远程就诊的过程;医疗信息平台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向患者提供预约挂号、掌上资讯等服务。

1移动医疗服务相关技术欧洲委员会引发的移动医疗项目中提出,移动医疗服务可以满足病人在医疗监视器的监控下任意移动[7]。每个病人会佩戴一种轻量级的医疗监视系统———人体局域网络(bodyareanetwork,BAN),这种系统首先通过无线传感技术与人体相连接,然后通过无线宽带技术与网络相连接,可以实时将病人的有关信息传输到网络上,供医生查看。BAN可以针对不同种类的病人设计个性化的监视功能,无论是需要长期还是短期医疗监控的患者,都不需要留在医院接受监视。移动医疗服务不仅可以为患者带来自由,也为医生提供了便捷的医疗模式。医生可以使用掌上电脑或者移动医疗车,通过患者佩戴的BAN,实时查询患者的医疗信息。无需采用传统的固定式医疗设备替患者诊断,也无需与患者当面交涉,即可完成医疗过程,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8]。用户随身携带的BAN通过无线传感技术获取医疗数据,然后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信息传递给医院的医疗信息处理中心,供医生查看。

2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实践进展在实践中,移动医疗服务技术也处于技术研发的主要阶段,应用解决方案是目前热切关注的问题。欧洲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经费来开发移动医疗设备,主要使用计算机和无限网络技术,结合嵌入式解决方案,开发可以随身携带甚至直接穿戴的医疗监护系统[10]。很多知名公司已加入了研发的热潮,如诺基亚、飞利浦、爱立信等公司正在对移动医疗服务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10]。爱立信研制的MobiHealth系统,已进入测试阶段,该系统通过在患者身体上佩带传感器,以获取病人的健康数据,然后通过蓝牙技术将数据传输给医生,供医生进行诊断与实时的医疗监护。飞利浦目前正在研究可以对心脏进行实时监护的衣服,由患者直接穿在身上,便可以随时随地得到医生的医疗监护。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是目前移动医疗服务技术所处的主要阶段,而嵌入式是众多解决方案中的主要技术之一[10]。例如:嵌入医用传感器的衣服、手表、戒指等,病人穿戴在身上便可以轻松检测到各种生理参数。然而,由于移动应用涉及技术的多样性和实施的复杂性,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解决方案仍然存在很多的障碍,导致产业链暂时还无法实现整体产品价值的创造和交付,技术研发仍处在不断的探索中[10]。

3移动医疗服务信息传送方式研究在医疗信息传送方式上也有几种不同的技术:1)信息的静态传送方式,将患者的实时医疗信息定期发送到一个固定的远程计算机上,由计算机记录处理数据,并展示给医生查看。该模式中信息的传送方式固定,接收端不变,由统一的主机接收并处理信息,有助于医疗资源的统一调度。2)信息的动态传送方式,将紧急的医疗数据传送到患者附近的局部区域,由患者最近的医护站点处理该医疗请求,信息的传送范围与接收对象都随着患者的移动而发生动态变化。该方式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也减少了医疗救助的交通时间,提高了医疗效率[3]。信息的动静结合传送方式,结合了静态和动态两种特征,在产生医疗实时信息时,信息首先被传送到内部网络,在局部范围内寻找回应。若寻不到回应或因信息内容需要,信息会被内部网络传送出去,发送到医疗信息处理中心,由特定单位进行接收处理,并提供医护服务[2],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发展前景移动医疗设备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提升或维护患者的健康状态,并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11]。移动医疗服务在紧急事故处理[3],慢性疾病的日常护理和远程医疗服务[1]领域都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下,无论是非紧急情况(头疼,感冒,咳嗽等),还是紧急情况(交通事故,烧伤,急性胃痛等),用户都可以通过移动医疗设备与移动医疗服务中心取得及时联系,轻松地获取医疗帮助[12]。2移动医疗服务的主要媒介是移动通信技术。全球性移动通信网络的普及和低成本的手机、PAD等终端设备,为移动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基础。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大量的应用和服务都可以通过低成本的带宽接入通信网络,同时网络覆盖范围也不断扩展,这些现象都为移动医疗服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帮助。

4紧急状况的处理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在患者遇到紧急的生命威胁状况时,通过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将患者的实时数据传送给附近的救助者或医疗服务中心。当紧急状况发生时,移动医疗服务设备可以迅速收集当时的有关信息,包括患者的地址、健康记录信息以及生理状况,供医护人员了解并及时施救[3]。目前,在医疗紧急事故中,因未获得及时拯救而丧命的人很多,移动医疗服务设备有助于缓解这一状况。根据医疗卫生统计年鉴[13],2009年,我国有166万的居民死于交通运输事故,若在发生交通运输事故时,患者能及时获得合理的救治,交通运输事故死亡率将大大降低。同样,我国每年急性病患病率很高,由于病情紧急和交通问题而延误就医,导致病情加重甚至丢失生命的病例也非常普遍。移动医疗服务可有效缓解紧急状况给患者带来的就医压力。使用信息传输方式中的动态方式,将紧急状况中患者的医疗信息发送给离患者最近的医疗点,可更高效地展开施救,并且为医院优化了医疗资源的配置。

5慢性疾病的监控慢性疾病是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14],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恶劣影响。慢性病长期以来一直给很多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防治不及时,会造成经济、生命等方面的危害。慢性病需要长期的医治,传统的医疗方式是住院治疗。但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和教育限制等各方面的原因,往往给慢性病的长期治疗带来了很多障碍[1]。2003年,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达到近1.6亿人,而2008年上升至2亿多人,可见慢性病在我国的分布比重非常大。慢性病的治疗导致医疗资源的长期占用,是造成医疗资源短缺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移动医疗服务技术可以大幅度减轻慢性病的治疗压力。慢性病患者在佩戴移动医疗终端设备的情况下,接受远程医疗监控。BAN将患者的生物信号实时的发送给远程监控系统,医生查看发送过来的数据,当发生异常或病情加重时,再进行入院治疗。移动医疗终端设备可以替代医院的某些医疗设备,无需留院查看,即可获取医疗数据。这一技术不仅给慢性病患者带来了自由,减轻了住院的经济负担,而且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特别是,与慢性病性质相似,老年人需要长期的医疗监控。由于老年人的患病率是所有年龄阶层中的最高者,因此,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医疗关注。最有效的方法是让每一个老年人都佩戴移动医疗设备,进行实时的医疗监控。

6为偏远地区就医提供帮助目前,解决偏远地区就医难的主要途径是使用流动医院,虽然给偏远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但是流动医院的构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医疗资源,就医成本依然较高[15]。移动医疗服务可以为偏远地区就医难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途径。远程医疗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移动医疗属于远程医疗的一种方式。偏远地区的居民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将医疗信息传输给远程的医疗中心,医疗中心也可以借助移动医疗设备为患者开展远程治疗。在很多情况下,偏远地区的居民无需前往医院即可获得医疗服务,移动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偏远地区居民就医的医疗成本。

移动医疗服务是结合无线传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的一项新兴技术。然而,该技术仍然处于研究与开发阶段,大量的研究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研究,同时很多知名公司在实践中积极研发,推动了移动医疗服务技术的快速发展。由于移动医疗服务给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因此,这种技术存在很大的发展前景。

作者:严春美、吕晓荣、许云红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第8篇

合作分成

有些医院想采购医疗设备,但医院资金紧张,一时拿不出钱来。这时医疗设备的供应商会采取合作分成的形式,如50万的设备,医院先支付10万,然后按五五分成,当供应商的分成金额达到40万,合同终止,设备归医院所有。这种销售方式的优势在于有利规避恶性竞争,无需招标。不足在于风险大,资金压力大,所以供应商签订这种合同很谨慎,通常合同的价格是经销价的2.5倍,而且供应商要和医院上上下下都有良好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在合同有效期内医院高层人员没有变动的情况下才敢做。

医疗项目打包

2005年以后随着医疗设备销售竞争愈来愈激烈,而有些医院为了评级或新大楼落成,需要进一批设备,有些做医疗设备的经销商开始转型,试水“医疗项目打包”即把科室需要的设备集中在一起打包卖给医院,这种销售方式的优势是对医院议价能力强,成交金额大。有些医院愿意接受这种销售方式,因为更简单,更高效。在北京,上海,江苏,安徽等地做“医疗项目打包”的经销商已经形成规模。

设备租赁

随着医学科学以及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医院对于高端医疗设备如MRI、CT、PET、伽玛刀等高科技成像设备和放射治疗设备的需求激增,而这些高端医疗设备往往需要几百万,上千万的资金。医院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怎么办?引入融资租赁公司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它是一个多方共赢的销售方式。尽管在国外,融资租赁已经是非常成熟而广泛的金融工具,但对很多国内用户,尤其是医院来说,还是相对新鲜的事物,目前全球近三分之一的投资是通过融资租赁完成的,其与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并列为五大金融支柱。据悉,2003年全球租赁总额达4616亿美元,美国、日本、德国分别以2040亿美元、621亿美元、388亿美元位居前三名,而中国的租赁额只有22亿美元。

医疗设备投资

医疗设备投资不同于合作分成,区别在于合作分成依然还停留在卖设备的层面上,而医疗设备投资提供的是一体化、完整的、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医疗设备投资不仅提供医疗培训、产品维护等配套服务,为更好、更快的实现产品价值,还将提供市场推广、项目管理、宣传促销等相关,让客户在新项目运营时没有后顾之忧。

医疗设备投资提供的是增值性销售。是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价值得以体现,以实现其增值性销售目的。

医疗设备投资后期还能引进其他设备,升级成“医疗项目打包”。

卖高价耗材送设备

做生物试剂采用卖高价耗材送设备的销售方式比较普遍,即先送设备给医院用,让医院采购配套的生物试剂,等到生物试剂使用达到一定消耗量时,设备归医院所有。卖高价耗材送设备实质上是一种排他的销售方式。

卖高价耗材不卖设备

第9篇

[关键词]数字化管理;医疗设备;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066-01

目前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已是大势所趋。如下主要围绕医疗设备如何实施数字化管理展开探讨。

一、医疗设备实施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医院数字化建设与医疗设备自身数字化也在飞速地发展,其已经成为了医院管理方面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医疗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医疗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

对医院设备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时需要运用各种高端技术比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大型数据库技术以及电子高速扫描等从而能对原始的档案资料进行飞速地数字化处理。此外,医疗设备档案数字化管理还对建立起极具重要作用的档案信息大型数据库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其可以实现快速地收集和整理医疗设备档案中各种文稿资料的相关数据。

(二)医疗设备数字化维护管理

数字化医疗设备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安全可靠的性能以及全面的功能在医院的诊断治疗过程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国和世界其它各国常用的医疗设备数字化维护系统通常都与医疗设备的验收、维护以及报废等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相关,其通常利用临床医学工程师收集的相关设备技术方面的资料和信息,然后在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时,例如,验收和维护等,将计算机的原始信息输入进去。现在,中内地已经出现众多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上进行网络化管理。目前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正在快速地发展,设备的维修已不仅仅只是局限于现场维修,而是对远程维修也提出了要求,同时这也是未来医疗设备数字化维护管理高速发展的必然方向。

(三)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数字化管理

对于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管理,医院不同级别的人员都要认真对待,并加以重视。这样才能对医疗质量有所保障,使因医疗仪器而造成的医疗事故得以减少。用前检查、质量检测以及计量检定是目前常用的质控手段。在这当中,医学计量是质量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保证给于了技术参考和技术保障,让多参数测试技术和软件测试技术得到了发展。现代信息化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可以对其进行好好地利用,从而实现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进行数字化管理。总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数字化管理发展的基本方向就是要让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现实。

二、数字化管理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我国医院数字化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技术的研究上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

(一)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中条形码技术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作为一种信息储存和信息传递的技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慢慢发展起来的。或者我们可以说,其是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实际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具备了编码、制作、识别、数据收集与整合、传输等众多功能。医疗设备的原产国、制造厂家、名称、生产日期以及类别等相关信息都可以在条形码中一一体现出来,所以,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档案管理时应用到条形码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和便捷的方式,除此之外,条形码技术的应用还可以使医院对医疗设备进行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成为现实,从而使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使管理成本得到有效的减少。目前,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条形码技术已被我国多家医院引进,例如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并且最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中RFID技术的应用

RFID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的原理是运用射频信号自动地对目标对象进行识别并获取其相关的信息。与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技术有许多的优点,比如,扫描十分快捷、经久耐用、穿透能力强以及记忆储存容量大等。所以,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深受欢迎并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时,应用到RFID这一技术不仅能够避免因一些不确定因素使设备档案遭到破坏或丢失的现象,还能够对设备巡视检查和维护工作的疏忽遗漏问题起到预防作用。此外,每当与医疗设备有关的纠纷问题发生时,也能够清楚地划分责任,究竟是由于人为原因还是设备问题造成的。目前,中国许多家医院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数字化管理的过程中,已经试探性地应用到了RFID技术。其中,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院等单位合作经过不懈努力开发的医疗设备射频识别(RFID)综合管理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利用这一系统,就可以把医院内部全部设备的电子档案建立起来,名称、型号、厂家、编号、类别、技术支持信息以及保养维护时间等都将存在该设备电子档案中。这样不但可以使临床科室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还可以帮助相关检修人员减少他们在修理和维护设备上的时间。

(三)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中远程维修技术的运用

远程维修可以说是通过远程网络和一些其他硬件的协助,产品制造商和有关专家对不在同一地域的客户的产品进行远距离的状态检测和远距离的诊断以及维修指导的一门综合性技术。这门技术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专家系统等其它技术从而让装备的状态检测、故障诊断、维修指导以及备件物流配送等远距离修复和指导成为现实。此外,远程维修不仅仅保留了传统维修方式的优点,同时也对现有的资源进行了整合,使资源的共同分享和利用具有现实可行性,有效地缩短了设备维修时间并大大缩减了维修所需要的开支。当前,在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中,远程维修技术的应用还是不够理想,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其中相对比较完善的应用方案并不多见,一般在很少的大型设备上,我们才可以看见个别医疗器械制造商主动对其提供额外的远程维修服务。

三、结语

现在医院朝数字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已是铁板钉钉,网络的应用也逐渐完善。这对提高医院医疗效率、减少运营成本、完善就医环境以及缓解医疗资源稀缺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且最后将有利于医院在同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高。目前,医院正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应该建立一套完善以及实用的医疗设备数字化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与医院数字化建设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并且最后对发展医院数字化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阿丽,周学武.浅谈疗养院数字化医疗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2年07期.

第10篇

关键词:新医疗体制;医疗设备;管理;问题;对策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带动下,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使得院方对医院诊疗设备有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医疗设备的发展必须严格遵循现代化的要求,这样其医疗水平才能满足医院的需要。与此同时,对医院管理层面的挑战也随之而至,而与之最为相关的问题就是医疗设备的管理,医务人员能否在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得到革新的时代大环境下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做好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成了社会各界都密切关注的问题。

1 新医疗体制下医疗设备管理的现状

1.1 缺乏系统化的管理

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日益发展和完善的经济大背景之下,我国的经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而经济的提升与相关配套的其他设施的发展要求成正比,因此人民对医疗事业的要求也就随之增高。基于此背景,院方开始大量地引进相关医疗设备,力求让医疗设备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脚步看齐,从而推动医院的建设力度以及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程度。但与此同时,医疗设备的过多,让其管理工作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尽管院方都在积极地登记医疗设备的信息,并将此信息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形式构建成相关的数据库,从而是医疗设备的信息成体系化、全面化。这样也有利于相关管理人员对其进行查找、登记和整理,但是,由于医院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层面的重视力度不够,导致其内部医疗设备的相关管理人员在数量上达不到实际需要的人数,与此同时,院方对相关管理、技术等人员的培训力度不够,这就导致了相关的技术、管理人员的信息处理技术不强,加之因人数不足,每个人所分担的任务超过了自身的能力范围,这就使得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精力不足的现象,这些都会对信息的精细化管理造成阻碍,渐渐地,信息档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都积压在档案库中,这使得对其的相关保养工作、检测档案的完整度工作、评估档案的合理性工作以及在医疗过程中的档案抽调工作都难以顺利进行,从而对医疗设备的使用及维护工作都会受到阻碍。

1.2 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目前高水平大型医疗设备以进口产品为主,在日常工作中,不乏有很多设备办工程技术人员希望通过学习产品的维修手册加强业务水平,但大多数产品的说明均为英文,这成为进一步学习较大的障碍。设备维修与保养方面的会议、培训相对临床专科少而又少,技术人员提高水平的平台缺失也是阻碍专业维修人员成长的障碍。

1.3 缺乏分析

医疗设备的效益具有多方面,包括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在医院进行效益评估时往往以科室为单位,很少对单个设备进行细致的效益分析,那么很难对同一科室的不同档次设备进行效益区分,可能会导致盲目追求高档设备的情况,对医疗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1.4 无设备更新报废机制

由于医院医疗设备往往处于紧缺状态,很多设备常年高负荷运转,随着设备的老化,会对临床诊断治疗、患者安危产生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频繁的设备更新和设备报废也会对医院效益产生影响,产生医疗资源的浪费。

2 新医疗体制下医疗设备管理问题的相应对策

2.1 完善信息平台

首先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全面的医疗设备电子档案,录入所有设备的信息资料,标注对应的生产厂家及销售商信息。其次要针对每个设备不同的特性,提前录入设备的保养时间、检测时间,根据录入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表,并对每次的保养、检测和维修进行记录。此外借助设备信息系统对设备采购、使用状况及分析、资产清查等工作进行系统性的管理。由于设备办管理人员有限,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使用科室人员的保养和维护意识,根据设备电子档案的记录积极配合设备办人员进行设备管理。

2.2 强化员工培训

在新设备入库后的一段时间内,因为院方相关人员需要对设备有个大体的了解,就与要对这些设备使用人员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以及设备的实践操作等活动。在此期间,设备的实际使用与其装配和保养通常是由生产商一方的专业操作人员来进行的。但这并不代表院方对此就可以持观望态度,院方也应该主动通过培训、实训等方式来提高本院的设备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先充分调动相关技术的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让其积极地学习相关知识,而非因为了完成所谓“学习任务”而被迫去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然后,员工也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向院方领导争取设备维修、设备养护等方面的实训机会,并且主动地与高水平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流,但是这些需要以不耽误自身以及院方的正常工作为前提。同时可以在购进设备时在合同中添加让供销商提供医疗设备操作培训服务的条款,向设备生产的厂家学习医疗设备的先进管理方法,尽可能从多种渠道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

2.3 进行效益对比

首先以科室为单位,对科室内的每台设备进行效益分析,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效益对比。通过确定设备的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对医疗设备采购产生指导性作用,有助于科学化进行设备管理,增加医院整体管理的规范化和现代化。

2.4 完善设备更迭机制

与科室设备质量控制技术人员积极配合,根据不同机器的使用时间,定期的对设备进行检查和质量检测。通过对设备重要参数进行打分评估,一旦机器诊疗质量不达标,立刻进入报废程序,做到对患者负责、对医生负责,坚决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报废设备同样要进行管理,防止设备流失对医院资产产生损失。

结束语

医院内部各单位工作的正常运行需要以医疗设备为基,以相关的医疗设备管理技术为源,在不断引进先进医疗设备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医疗设备的管理水平,并将之与国外的先进医疗管理理念相融合,进而推出符合我国医院现状的新时代新医疗体制下的医疗设备管理方案对院方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的构建、患者的人身健康以及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院方及相关部门应对此予以重视,组织其内部医务人员参加相关的技术培训以及医疗设备管理讲座等活动,从根本上来提升我国的整体医疗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欧学颖.新医疗体制下医疗设备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第11篇

关键词: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故障分析;对策建议

一、电子医疗设备不及时维修的危害

(1)可能会导致医疗检测的不准确

电子医疗设备在医疗进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对病人的病因进行测验或者是辅助治疗。但是如果电子医疗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就容易影响在进行病人的诊治过程中诊治结果的准确性,也就会对后续的治疗过程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会延误病人的最佳治疗时期,对其健康者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

(2)可能会威胁到医生与病人的人身安全

由于医疗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电力对其进行驱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公德过程中出现故障,那么不仅仅会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准确,还有可能导致设备出现漏电等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利用设备进行检测的病人以及相关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3)可能会对医院的信誉及形象造成影响

如果在医疗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检测结果失误导致病人病情治疗延误的状况或者是出现由于设备的故障导致的病人及医生的人身安全问题,都将会对医院的形象造成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电子医疗设备常见的故障分析

(1)电子医疗设备操作不当引起的故障

在医院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员规模十分庞大,因此难以避免其中有些人员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要点了解并不全清晰,由此导致了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的问题。而对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出现由于操作不当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再加之不当的使用可能会导致电子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紊乱,从而对内部结构产生破坏,导致故障的出现。

(2)使用时间超过规定时间引发的故障

电子医疗设备作为电子设备的一种,其与其它设备一样在使用了较长时间之后,会出现磨损以及老化的现象,对其正常使用产生影响。尤其对于电子医疗设备检修和维护不到位的医疗机构,其电子医疗设备的老化及磨损速度更快,而有些医疗机构为了节约成本,未对存在磨损情况的电子医疗设备进行及时的处理,由此导致在电子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由于电子医疗设备的老化和磨损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准确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故障。

(3)电路故障引发的电子医疗设备故障

根据上文所提及的,电子医疗设备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是依靠电力进行驱动的,这就使得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由电路故障导致的设备故障。众所周知,如果在一般的电子设备正在运行的过程中突然切断电源,则会导致电子设备由于断路而出现的无法使用或者是失灵的状况。电子医疗设备同样作为电子设备,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如果电路出现突然中断,或者是由其他原因导致短路,则会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导致其无法使用。

(4)电子医疗设备使用中产生的机械故障

根据电子医疗设备的特征来说,其不仅仅是一个电子产品,而且是较大型的一种机械,因此其在特性方面也同样具有与其它机械一样的特效,例如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个零件脱落或者是其他故障,都会导致整个机械整体的运转出现问题。而这一问题是难以避免的。因为在进行医疗设备的使用的时候,无论是由于长期不用进入杂质还是用得过多导致零件磨损,都有可能导致机械发生突发性的故障,导致机械失灵。

三、搞好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对策

(1)针对电子医疗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要其运行过程中的故障,就应当根据其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决。按照上文提到的,在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电子医疗设备出现功能紊乱甚至其他故障的现象。本人认为在医疗机构方面应当对电子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使用电子医疗设备的基本知识,排除由于操作不当造成故障的风险。

(2)对新进设备进行质量及运行情况的验收

针对设备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本文认为不仅仅只是由于很长时间的使用而并未对其进行维修导致的。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设备本身的耐磨性。例如在进行设备的购入的时候,说明书上标注有效使用年限为五年,但是在使用三年的时候就由于元件的磨损而导致故障的出现,这就是设备本身的质量所造成的故障。因此在医疗机构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购入的时候,应当充分地对其质量进行检验,保障其使用年限更长。

(3)定期消除故障隐患,进行预防性维修

设备的使用时间超出规范时间导致的故障除了是由于设备本身的质量导致的之外,医疗机构对电子医疗设备是否进行定期的检修也是影响电子医疗设备使用效果的重要因素。定期进行维护和修理的电子医疗设备势必会比不经常进行修理的电子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概率更小。因此本文建议在医疗机构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电子医疗设备进行定期的检验,以消除故障。除此之外电路故障等故障也在进行定期检验的范围内,只有排除各方面的隐患,才能实现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4)寻找通用快捷的维修方法,提高维修效率

当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已经发生,已经成了不可预防的势,如果耗费过多的时间对其进行维修则有可能会影响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因此,本文认为,医疗机构在着重进行医疗设备的故障的排除和预防的过程中,也应当针对医疗机构所拥有的电子医疗设备的种类进行维修方法的寻找,尽量保障在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发生的时候,能够尽快地对故障予以排除,使得电子医疗设备今早投入正常使用。

(5)明确各个岗位的相关责任制度

在医疗机构内部,针对电子医疗设备的维修往往都具有专业人士组成的部门专业负责这一工作。因此本文认为要想高效地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维修,就应当明确对电子医疗设备进行维修的各个部门的岗位责任,使其按部就班地实施电子医疗设备的维护与修理,从而尽量排除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故障使其得以正常运行。

(6)医院应当尽力有效的医疗设备应急保障方案

如果当电子医疗设备发生故障而又没有得到及时的修理的时候,就会影响到医疗机构的整体运行。因此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医疗机构就应当制定相应的电子医疗设备应急方案,确保即使电子医疗设备出现故障也不会使得医疗机构由于手足无措而无法正常运转。

总结:

总的来说,在进行电子医疗设备的使用的过程中,应当将其可能出现的故障作为管理的一个方面,从而通过日常维护以及高效率的修理完成其维修的过程,尽量减少由于电子医疗设备的故障带来的不便。

参考文献:

[1]黄扬,蒋延丰. 医疗器械电子设备的维修技术探讨[J]. 电子测试,2016,(Z1):152-153+141.

[2]谢兰祥. 电子医疗设备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探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5):121.

[3]王爱民. 关于搞好电子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思考[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62.

第12篇

【关键词】物联网 医疗设备 管理

在医疗不断发展的今天,众多先进的医疗设备被医院引进。随着设备数量的增多,金额的不断增加,令医疗设备的管理变得愈发重要。只有完善的医疗设备管理体系才可以正确体现设备的使用状况,在设备产生不良反应时可以快速给出反应,以免事态不断扩大。可以为医院管理层在解决闲置设备以及购入新设备给予支撑。降低设备的流失,不可出现腐败问题。从而可以看出,医疗设备管理对于医院而言尤为重要。

1 医疗设备的管理现状

当前在医疗的设备当中,固定资产的比率占据了医院总固定资产的大部分,依照统计,有的大型医院的占据率已经高达50%至70%。目前在医院的设备管理当中,还有很多依旧使用传统的形式,通过简单的电子表格进行记账,这一方式较大耗费工作量,也拖延了信息的反馈,并未充分运用设备,令设备盘点较难,并且较易令设备流失。通过条形码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则能够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可是在进行设备的盘点、使用率以及杜绝流失方面依旧不够完善。通过射频识别技术管理医疗设备,则能够令设备在盘点时更加轻松,可是设备的利用率、使用时间以及使用状况则无法正确进行统计,这是由于设备的位置无法进行及时跟踪,无法节省时间与劳动力,令设备总体维护、设备盘点开销能够节省。

2 物联网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物联网作为全新的信息技术,透过射频识别、红外线感应、全球定位系统以及激光扫描等方式,将所有物与物之间、物与网之间进行衔接,把信息进行互换,完成物品的智能化网络管理,物联网的技术给予了医疗设备的智能化新型管理方式,完成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换以及无缝衔接,实现对医疗设备的实时监控,准确管理与设备共享。

2.1 物联网重要技术分析

2.1.1 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属于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非键盘方式输入数据,这一技术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同时鉴别动态运转的不同电子标签,操作较为简易,具有正确快捷的采集数据特点,可以降低劳动力与繁琐性,可以迅速正确地获取医疗设备的相应信息。

2.1.2 无线传感网技术

无线传感网技术指的是把声、光、电、热等传感器感应到的内容结合于无线网当中,对信号进行采集、传输、保存,如此能够透过物联网感应和采集无线传感网内医疗设备的不同内容,将这些参数转变成能够被服务器处理的电信号以及其他方式的信息,再通过无线网进行传送。

2.1.3 智能处理技术

通过物联网技术,终端会出现一个较大的数据流,应当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存储、采集和处理,如此才可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进行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2.2 应用分析思路

对于射频识别电子标签中存储医疗设备的出厂内容,在出厂以前,应当先把射频识别电子标签设定于医疗设备当中,运送到医院以后,通过设备管理将医院所用的科室、编号等内容,在医院的射频识别阅读器和获取范畴中进行联接后,通过射频识别自动对阅读器传输无线信号,阅读器在接收到信号之后进行解码,透过无限局域网的后台终端电脑对信号进行处理。

2.3 具体处理方案

2.3.1 通过相应技术对医疗设备进行精准定位

通过射频识别以及全球定位系统对医疗设备迅速、正确的找出医院所有角落的医疗设施,找出设施的正确位置及状态。

在电梯口、楼道以及使用科室乃至病房中间设定射频识别阅读器,进行无限接入,在运用当中,射频识别会持续将无限射频信号发出,AP接收信号之后,透过无线局域网将信息与位置信息一同转发给医疗设备管理的终端服务器,通过电子地图方式,显示于设备管理平台的终端屏中,如此完成实施发送的目的。

2.3.2 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完成设备运用状况的实时监控

透过射频识别传出无限定位信号,完成医疗设备的定位,可是设备的运用状况不能判断并及时对服务器进行发送,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把报警信号传送至终端服务器,能够通过警报声、警告信息乃至闪烁灯的形式,展现在终端电脑当中,以此警示设备管理人员,并及时解决故障。对无法加设报警信号装置的设备,可以透过安装可以感受到光、电、热等因素的传感器,采集电压、电流等指标数据,透过与数据库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完成自动诊断或人为干预的告警,通过最快的方式进行网络报修。每一次的故障时间、地点、维修人员相关内容均会具备相关的设备维修记录,如此在维修时才能够随时透过终端查找设备维修状况,判断故障,以便提升工作的效率。

2.3.3 透过检测数据,解决医疗设备的运用效率

在分析医疗设备时,能够为购买设备给予重要的参考数据,及时调整购买规划,对一些医疗设备能够透过检测设备的信号改变进行记录,而有的信息能够经过传感器装置转变信号传送于终端电脑当中,如此能够综合分析设备的具体状况,更加科学有效的运用医疗设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管理对医院管理而言尤为关键。文章通过对医疗设备管理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全新的物联网技术设备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能够令设备的管理更加透明,可以动态跟踪设备,查询设备的使用率且不会令设备流失。令设备的管理更加便利,可以迅速盘点设备,令设备获得经济化管理,最大化实现其性价比。

参考文献

[1]邵文欢,魏祥昆.医院使用固定资产条形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2(05):79.

[2]周闻博.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2(31):24-29.

[3]张巍,张鹏,李巍等.临床科室医疗设备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医院管理,2012(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