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2 16:12:2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相对薄弱
当前,很多中职学校的文化建设正在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备不足
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预设性。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策的出台,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得到很大转变。相当多的中职学校不但盖起大楼,而且实习实训设施的档次和设备更新也相对提升,中职教育面临着一个新发展的春天。然而,几年过去,学校大了,新了;条件好了,变了:办学的层次,内涵建设却没有跟上步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相当多的中职学校面临骤然而至的变化和发展契机,在发展预期和文化建构方面准备不足。
(二)无“魂”可塑
由于历史和学校自身原因,很多中职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注重规模和效益的膨胀,使得一些中职学校在当前形势下呈现出人丁兴旺的表象。然而,在热哀于追求规模和效益的过程中,很多中职学校却忽视了学校赖以长远发展的文化源本建设,更有部分中职学校原本就缺少对文化建设的预设和规划,这些中职学校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无魂学校”。
(三)缺乏亮点
中职学校办学不同于普通中小学,其文化建设也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展现方式和个性征质。但从现实情况看,很多中职学校的文化建设很少顾及中职学校的特点和征质,在谋划和预设的安排上,切入点、着力点、发散点、甚至建设的形式和内容很多都是套用了普通中小学的样板和范式,缺乏自己独到的思维和前瞻预期,更加重要的是丢失了职业教育固有的实质和特色。
(四)随意而为
任何学校的文化,都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一所学校的文化标志和征质一旦确立,就有长期性、承传性和发展性,并随着学校的发展,在继承的前提下进行发展提升和阐释更变。但是,有相当多的中职学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校长的变更,文化建设思考也频频变更,甚至冠以“创新”之辞。正是这种随意而为的文化破坏,不但扰乱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固有规律,而且使学校团体成员的思想行为、文化遵从和制度规范,都呈现出混沌迷茫的状态,甚至产生了文化逆反心理和行为。这种随意而为的文化建设,不如摒弃不做。
二、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一)凝聚核心价值理念
核心价值理念,反映的是一所学校的最高精神追求,它是关于团队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决定性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讲,一所中职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团队认同”渐进发展的过程,不是一任校长或者某些专家拍脑袋就能解决的事情。它具有“三向一体”的共构特征:文化理念的一致指向,文化体系的共同建构,文化传播的统一趋向。缺少了这三方向的任何一个方向的努力,一个学校的文化核心理念都不可能具有真正凝聚力和向心力。山东省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从2007年建成招生以来,根据学校的“大整合”特性和职业教育办学的特质,从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个人的“责任”解读为切入点,确立了“责任在心”的文化核心理念,并将其解释为: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永远是一个负责任的学校:为学生修技成才负责,为教师成长发展负责,为社会文明进步负责;学校的每个人永远都是负责任的成员:为国家兴亡立责,为学校发展尽责,为家庭幸福负责,为人人进步履责。
(二)注重传承和发展
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凝聚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其建设的长期性和发展的传承性。中职学校文化建设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型,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固定的意识形态和哲学阐释。因此,中职学校文化建设,必然具有继承和流传的特点。一旦第一任校长确定了文化核心理念,继任校长就有责任和义务进行传承和发展。有些校长上任之后就否认前任校长的文化基础,开始构建自己的管理文化、教学文化、活动文化等,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文化建构意识。在管理学的范畴内,这是极端幼稚的表现。因为掐断源头的河流注定要干涸,没有继承的学校文化会造成意识形态的混沌。当然,文化具有发展性,不会一成不变,校长们只要有心用心,就一定能够找到学校文化发展的契合点,从而丰富文化蕴藏,提升文化内涵。
(三)选择恰当载体
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围绕学校“责任在心”核心文化理念的传播和宣传,选择了四个载体,从而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责任”教育文化体系,使“责任”理念无处不在,深入人心。一是发挥环境建设的“隐领”作用。对学校环境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设计,让校园处处体现“责任”元素。在校门正对的图书楼安装了“责任在心”四个红色灯光霓虹字,使每一个进入学校的人第一眼就能了解这个学校的文化指向。以学校广场中心,设计建设了“责任在心”游标卡尺主题雕塑。校内主要道路分别命名为:企业文化街,主要内容是县内外联合办学企业的外显物质文化;能工巧匠一条街,主要内容是古今能工巧匠简介:另外,设置校园精英展示区、文化理念展示区,形成了“一个中心、两街、两区”责任文化传播宣传格局。教学楼、实训车间、学生公寓、餐厅等师生集中公共场所,也以体现“责任”为主,成了学校的精神元素和文化标签。二是形成了以“责任在心”为核心的学校管理制度系列,从精神层面和意识形态领域,引领师生对学校核心文化的认同和遵从。三是以学校文化为“内核”,分层次、按年级设定了系列“责任教育”活动,使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核心文化理念的传播载体。四是把课堂和课程作为传播的核心文化理念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载体是教材。结合中职学校特点,围绕责任意识的培育和涵养,开设了人文特色课、综合素质拓展课、就业指导课和校长大讲堂四门校本课程,列入课表专人、定时上课,将学校文化根植课堂。目前,已经正式出版发行了两本校本教材。
(四)找到合适的途径
论文摘要: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对中小学校园文化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农村学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解读的基础上,着力阐述了构建农村学校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到位,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办规模化的寄宿制学校已成定势。这种背景下的校园文化构建也需要在继承优秀传统范式的基础上再度思考,发展创新。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按照著名文化学家梁漱溟“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的论断,我们可以把中小学校园文化理解为校园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它是依附和从属于社会大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学校管理者依据社会的要求,带领全体师生在朝着学校办学目标迈进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主要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的内容构成。
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整个风貌的体现,是学校的底蕴和灵魂,如办学理念、学校目标、道德观念、校园舆论、人际关系、师生素养及教风、学风、校风等。校园制度文化是指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校园行为文化主要指校园人的言行举止的养成,是校园精神文化在个体上的外显。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指体现校园文化内涵的物质环境,如墙壁上张贴的名人名言和校训、庄严的旗台和飘扬着的国旗、校园文化橱窗、校园标志性建筑等布置和设施。这四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共同影响校园人。
二、校园文化的功能
中小学校园有别于成人世界,它受中小学生质朴、纯真的影响,充满着童话般的梦幻,展示着理想般的希望和追求。中小学校园特点和文化内涵决定了它必然具有以下功能:1.教育功能,这是校园文化的首要功能,也是其区别于其他组织文化的最主要的特征。2.约束功能,主要通过规章制度、校园环境、校园风气和团体氛围等来实现。3.服务功能,主要表现在管理者带动全体教职工转变观念,把个体利益与学校命运和学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共识,真正实现教育服务于学生。4.激励功能,表现在校园文化为师生提供了享受文化和创造文化活动的空间,激发他们更高的参与兴致,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投入到校园文化的自觉构建中。5.娱乐功能,表现在让学生浸润在蕴涵着浓浓的真、情、善、美、富有个性的校园文化中,使他们乐在其中,愉快、安心、舒心、开心地学习、生活和发展。
三、校园文化的构建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我们应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基础,搞好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条件,使他们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目前,一方面我们将校园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和配备,着力解决好寄宿生的食宿用房,开辟寄宿生活动场所,配置食宿设施,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布置我们的校园、教室和寝室,使他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注重校园环境的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情愉快,精神轻松,做事的积极性高。学校要想方设法做好校园的净化、美化和绿化,时时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对校内道路、活动场所及绿化区进行统一规划,力求做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功能,让校园的一景一物,甚至每个角落都说话。这样我们的校园才能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花园、温暖的家园和幸福的乐园。
2.抓重点,搞好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校园制度文化包括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人际交往方式、文娱活动方式等,是校园人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校园制度文化坚持正确导向,着眼点是建立竞争机制,使校园活动(包括学习、工作和生活)经常处于竞争状态之中。学校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所形成的良好班风及校风都能得到有力的保证。 转贴于
当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制度文化建设必须着手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有关寄宿制管理制度的制订和完善。针对具体实际,大致上制订好诸如《寄宿制学生章程》、《学生寝室管理办法》、《寄宿制学生食堂管理章程》、《食堂从业人员管理办法》等,并且力求量化、细化,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遵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二是要抓好制度意识的培养。学校要高度重视师生制度意识的培养,因为制度文化建设是关键。要利用政治学习、集体晨会、家长会、班队课等一切舆论宣传阵地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三是要抓好制度的实施。学校规章制订制度并不等于就能自然而然形成校园制度文化,校园制度文化能否起作用主要表现在制度能否被校园人所接受,只有当制度这种“外在文化”转变为校园人的“内在文化”时,才能发挥其作用。在抓制度落实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营造实施制度的条件,使其得以顺利实施。
3.抓难点,搞好行为文化建设。
如果说校园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是静态的话,那么学校的行为文化就是动态文化了。可以说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员工血液里后的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最深刻的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都是要通过一定的行为和有组织的活动来进行的。如果能用文化来审视这些行为,并通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参与形成与学校办学理念相吻合、富有个性、鲜活的行为文化,那么,这所学校离文化育人的境界也就不远了。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着力点应在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寄宿生生活辅导老师及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上。寄宿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一是加强生活教育,教他们学会过完整的集体生活,学寝室床铺的整理,学生活用品的摆放,学衣鞋的洗刷,学自己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二是加强保健教育,教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学基本的生理卫生知识,学常见病的防预,学自己照顾自己的本领。生活辅导老师和食堂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培训来实现,一是实现观念转变,要发自内心地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二是加强专业培训,从厨房饭厅抓起,抓实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防微杜渐,严格要求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尽最大努力为住宿生提供最优质、最实惠的服务,让他们在这种良好的服务文化里感受到家的温暖。
4.抓关键,搞好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它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
目前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周边撤并了一些小规模村小,使得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显得刻不容缓。主要要抓好两方面的建设。一是校风建设。校风建设实际上就是校园精神的塑造,校风作为构成教育环境的独特的因素,体现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好的校风具有深刻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环境气氛要求的心理和行为时刻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每一位校园人的集体感日趋巩固和扩展,形成集体成员心理特性最协调的心理相容状态;好的校风具有激发学校成员内在动力的作用,催人奋进;好的校风具有保护学校成员的心理发展的作用,对不良的心理倾向和行为具有强大的抵御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侵蚀和干扰。当然,任何优良风气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需要一个漫长的培育过程。因此,我们在培育优良校风的过程中,要持之以恒、不屈不挠。二是人际关系建设。校园人际关系包括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学校领导与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良好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员工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学校管理者、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和教育观,要充分尊重和保护自身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培育民主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积极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杨全印,孙稼麟.学校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1.
有人认为,“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所学校教育品牌的基石。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突出“以人为本、和谐育人”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以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经过一年多的用心经营和精心打造,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为学生的成长、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人文环境与和谐发展氛围,促进了师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办学品位的自我提升。校园文化真正成为学校全面育人的辐射源、素质教育的能量库。
塑造高尚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
人文环境赋予学校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我校坚持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手抓,在不断完善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努力挖掘校园的人文元素,促进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整合与和谐发展,打造思想品德教育的大课堂,营造“草木劝学,墙壁说话”的育人效果,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明确职责,实现精细化管理文化
我校按照“明确管理目标、加强工作责任、注重过程督导、保障工作实效”的精细化管理思路,积极引导全体教师认真落实“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在实施精细化管理、落实两个常规方面主要做法有:明确目标,盯紧过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从而细化工作环节,强化过程监督,使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更加扎实到位。
2.营造氛围浓郁的标语文化
校园标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而又相对稳定的教育因素和文化现象。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提升师生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价值。我校重视标语文化的育人功能,把营造标语文化氛围与建设书香校园、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等文化有机融合,各教室、办公室、楼梯口、栏杆上以及在校园的每一处醒目位置,都标示了读书名言警句、安全提示、文明提醒,让师生时刻与名人对话,感受校园书香。学校还重视警示标语的建设,并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征集了各种警示标语,与文化标语相得益彰。如,各班给领养的小树建立温馨提示:“爱心孕育生命”“绿是生命、绿是希望”“我们一起长大”“喜欢我、爱护我”的环保口号;给校园的花盆建立监督卫士,竖起“美,从这里流淌”“我的美牵系在你的手上”等文明警示语;结合我校情况及特色提出了“运动着,你真美;学习着,你真棒;实践着,你真行”,营造“健康、学习、活动”的浓厚氛围。
3.形成丰富多彩的版面文化
校园版面文化是一所学校展示精神风貌、交流思想文化的一扇窗口,是学校人文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我校致力于校园版面文化建设,充分利用校园内各楼层的走廊,开辟了多个版面群。这些版面群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赋予了不同的年级、班级文化宣传功能。除两块用于校长寄语教师、学生外,其他版面都下放给学校各年级独立使用,并要求组织学生参与版面管理,定期更换版面内容,使校园版面真正成为沟通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园地,成为学生文化活动的阵地,从而形成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版面文化。
4.开辟主题鲜明的楼层、楼梯文化
学校的楼梯与走廊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校园人文文化建设的大场所。我校有机整合走廊文化与楼梯文化,充分利用教学楼每一楼层走廊的各种元素,如墙壁、方柱、楼梯间等。各个楼层围绕相关的教育主题进行合理布置,分别建成“放眼世界”国旗展、“爱我安阳”名胜古迹展、中国(世界)名校展、“中国城市市花”展、“名人走廊”“领导班子职责和工作格言”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
5.创建独具特色的办公室、教室文化
校园文化的最深层次是一种整体的氛围,是一种话语框架,是一种价值认同,是一种人际关系。生活在其中的人自觉和不自觉地就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生活,在这样一种框架中说话。比如说,我校语文组,现在说得比较多的话题,就是情感与智慧参与的语文教学,追寻意义的语文教学。学校的每个学科组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风格。学校的整体特色也就在其中了。外来的教师,新来的教师不用多久就可以接受这种感染。这就是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幸福的老师才有幸福的孩子!”让我们用书籍支撑生命,让文化滋润心灵,让礼仪成为名片,让艺术点缀生活,让每一位教师每天走进办公室,就能拥有一个愉悦的心情,让每一位教师在办公室获得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教室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我校非常重视教室文化建设,坚持把教室布置管理权限下放给使用班级,允许使用班级根据自己的想法对教室进行设计美化,鼓励各班级对教室的班务日志、墙壁警示语、教室板报、讲台装饰物等进行大胆的设计创新,开创独具特色的教室文化。
6.“每天七个一,感恩见行动”的镜子文化
微笑多一点、嘴巴甜一点、行为美一点、脾气小一点、待人好一点、工作细一点、能力强一点,简称“七个一点”,这是我校对老师的感恩要求,要求老师从细节上学会感恩,为此学校还特意将七个一点制作成标语贴在每个办公室的镜子上。之所以贴在镜子上,是想让每个老师在整理仪容时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同时看到标语,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愉悦的心情。虽然只是一些小标语,实际却是对老师精神层次的高要求。现在老师压力很大,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还有课题、活动等工作,每个老师肩上的担子都很重,有时候情绪难免低沉,时间长了还可能造成职业倦怠,七个一点的要求就是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换个角度看世界,提醒老师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感恩的心调整老师的心情和职业倦怠。例如,学生调皮让老师心力交瘁,可当老师布置美化教室时,很多孩子会把家里最好的花拿过来,“这难道不让老师感动,老师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看待孩子吗?”同样,学校也以感恩的心对待每一位教师,给老师提供培训的机会,改善办公环境等,这也是学校感恩老师的一种行动。
7.让铃声成为学校的“文化场”
“同学们,该上课了,请做好上课准备!”,上午课前的《老师,您好!》、中午下学时的《歌声与微笑》、下午上课前的《悯农》等古诗歌曲、下午放学后的萨克斯独奏《回家》等音乐铃声,不经意提醒师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让师生在一种优美的气氛中工作、学习、休息……这些特有的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铃声成为学校的“文化场”,也让师生更感到一种亲切、舒心、向上的感觉。学校用积极的创新思维思考校园的文化建设,通过某一载体来反映、传播智能文化、规范文化和精神文化,使学校文化的外延一下子被拓宽了,教育发展的空间也突然被“平方”了多次。
8.书写人类文明的厕所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我想校园文化建设也应包括厕所文化。人类发展到自认为文明的时候,厕所出现了。厕所出现的理所当然,也很及时,让开始感觉到羞耻的人类,及时解决了这种尴尬。我们曾赞扬过牛的勤劳和狗的忠诚,但是不要忘了沉默的厕所,在埋头为人类的文明书写着篇章。
厕所,一提这个词,大家心中的感觉就不必提了,何谈文化?但现在的厕所越来越有变化,越来越有内涵。在高级的餐厅、宾馆或高速公路服务区,在男性厕所经常可以看到“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之类的提示语,有时想想的确大有深意。文明,有时候就是需要这样一点点的努力。学校厕所内可备记忆口诀若干,以帮助学生记忆,或者写一些小知识,提醒注意卫生的小笑话,让学生在紧张之余暂得放松。
到一所学校去检查工作往往不会忘记看看厕所。如果一所学校的厕所,设施完备,未被破坏,说明学生的素质较高;如果卫生整洁,没有异味,说明管理到位;如果有文化气息,环境高雅,则代表着领导者的办学品位。
强化制度建设,以完善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
校园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运转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具有认识导向、情感陶冶和行为规范的作用。作为一种校园文化,学校管理制度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上,为自己的校园精神文化服务,并很好地体现和融合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好的制度,要从文本走向文化。而制度是不是文化,最主要的是看体现学校办学思想、理念、精神的制度能否得到实实在在地执行。因此,在全面推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坚持“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与“加强完善相应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两手抓,落实好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加大对各项制度的监督执行力度,让制度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行为规范,形成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领导以身作则,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形象,降低重心抓管理、重落实。学校认为制度的生命在于激励性,制度的效能在于落实,制度落实的关键在于领导带头。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学校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培养人,用制度激励人。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领导身体力行,领导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围绕质量奋斗,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我形我树,从我做起,领着大家干,做给大家看。学校领导带头学习,带头科研,带头奉献。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教学,领导班子每周听课不少于8节,教师不少于4节。
以少年军校为依托,打造言行规范的行为文化
我校少年军校自2001年成立以来,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寓教于乐,精心设计并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道德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培养良好品行,铸就了我校以少年军校为载体的特色校园行为文化。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目标是自律,关键是落实,重点是坚持。从版面安装的位置到课间操不用教师监督管理,从桌凳文具摆放到学生课间活动、言谈举止,时时、处处都体现了我校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以“严格的军事作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文明礼貌的行为举止、友爱互助的团队精神”激励和要求每一位学生,使少年军校在成为我们学校的一大亮点的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形成了校园独具特色的行为文化。
凝聚校园精神,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集中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1.提升办学理念,以一流的办学目标凝聚人心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不是简单的外在植入过程,也不只是仅仅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而是一个在追求教育本质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精神文化。在46年的办学历程中,豆腐营小学以“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办学精神和发展姿态,坚持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了以“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为办学目标,努力探索“科研兴校、特色扬校、创新举校、质量强校”的工作新思路,在教育革新中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影响力,并逐渐形成了学校的办学文化,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如今,学校确立了以“让教科研成为提高质量的法宝,让实践成为师生的生活特质,让艺术成为师生的生活追求,让运动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的办学理念,以“为学生发展奠基,为社会进步育人”为办学宗旨,形成了“尚德求真、睿智求新”的八字校训和“文明、乐学、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
2.用“团结、拼搏、奉献”的豆小体育精神鼓舞人心
校园文化的品质,来源于人的品质,并且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品质。如果没有教师对文化的自觉、热爱与践行,校长的理念也就是空中楼阁,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无从说起。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把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在全校发出了全体教师以身边的体育教师为榜样,学习“豆小体育精神”的号召。在我校体育教师严重缺编,生源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能取得骄人的成绩。究其原因,就是豆小体育教师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也就是“团结、拼搏、奉献”的豆小体育精神。新一届领导班子在面临兄弟学校异军突起的紧要关头,提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口号,决定以少林武术操为突破口,深挖体育内涵,让我校体育特色更加光亮、精彩。要求全体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争当一名独具文化魅力、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豆小教师。
关键词:基础教育国际化;本土化模式;国际合作项目
一、基础教育国际化:概念与争辩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国际留的不断高涨,“高等教育国际化”这一教育发展模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教育国际化进程亦从此得到各国持续性推进。然而,学者们对教育国际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加拿大学者简・奈特(Jane Knight)从广义角度将教育国际化定义为各种国际的、跨文化的或全球化的因素融入高等教育的目的、功能和知识传播方式的一种过程[1]。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国际化是指通过与不同国家的教育机构或国际教育组织进行合作交流、合作研究、合作办学、合作培训以及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或国际援助等途径,在理念与目标、课程与教学、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实现融合并有所创新,从而提高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的教育发展过程。[2]
近几十年来,教育国际化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式主要有五种。第一,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外国机构、企业或个人直接在国内投资或寻找适当的合作伙伴共同办学。第二,扩展国际业务模式:为满足在华外籍人士子女接受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国际班和国际部。第三,项目合作与交流模式: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校教学,本校教师去国外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去国外短期学习、参观等手段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第四,境外教育消费模式:中小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直接到国外接受教育。第五,专业研修模式:针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专门设立的教育培训项目[3]。学者们普遍肯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其理论和实践探讨也趋于成熟,但是对基础教育国际化存有较大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 认为其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和教学技术,有利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培养国际化人才[5]。同时,也有学者担忧基础教育国际化会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实现其新殖民统治和文化殖民的重要途径,在意识形态、政治、宗教、文化和社会诸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6], 并可能会加剧国内区域化教育的不均衡[7]。本文认为,基础教育国际化有两面性,既不能盲目夸大其好处,也不能因为其可能带来的潜在挑战而完全否定它。基础教育国际化在中国,尤其是发达地区,已是即成事实,发展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当务之急是寻求符合实际的本土化实践模式,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中国地域辽阔,东部c西部、城市和农村、省与省、市与市之间,甚至区与区之间的教育语境(所处地域经济情况、教育资源、生源、学校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师素质、教学基础建设等)相差甚大,因此不同地方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和实践模式也自然不一样,不可能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有效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着眼于具体教育语境下的具体实践模式,从中分析和解决问题,总结成功的经验,摒弃失败的做法,以探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本土化实践模式。
教育国际化实践的各方主体,如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模式的实施。国外有不少研究调查各主体的态度,如以色列巴勒斯坦-阿拉伯中学的教育国际化项目中校长和教师的态度调查[8],澳大利亚中学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对教育国际化尝试的态度[9],美国中西部州的中学教育国际化实践中管理层的理念等[10]。相对而言,国内大部分关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理论探讨,实证调研尚少,缺乏对实践主体的态度和看法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深圳宝安区某中学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项目为例,调查该项目涉及的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的态度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教育语境分析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旨在对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模式探索起到启示作用。
二、深圳宝安区某中学国际合作项目简介
2012年,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列治文市教育局合作,在深圳宝安区某中学初中部展开了为期三年的中加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简称国际班。其主要实施方法如下:
通过“自愿申请、平行分班、抽签决定、只出不进”原则组建国际班。截至2016年7月,该校共有8个国际班,其中初一年级3个班、初二年级2个班、初三年级3个班;
除开设国内义务教育阶段规定课程外,英语课程实行“x+y”与“小班化”教学模式:“x+y”模式指中方教师(中教)与加方教师(外教)合作完成英语教学任务,中教每周承担1~2课时以及早读、训练、考试等工作,重点结合中考,落实相关知识考点,外教每周6~10课时,英语课程有机融合信息、音乐、美术、形体等内容;“小班化”教学指国际班在上外教英语课时分成两个小班;
外教课自组课程资源,无固定教材;中教使用上海牛津版教材,三年共需5本书;
课外开展各类英语实践活动,如英语故事比赛、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书写比赛、第二外语小课堂(意大利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圣诞游园义卖活动;
学生在寒假赴加拿大列治文市参加冬令营游学活动,学生在通过英语水平测试后依据不同水平分在当地不同的公立学校,与当地学生一起组建班级,进行为期四周的全英语环境学习,一起上音乐课、信息课、体育课等(学生居住在加拿大寄宿家庭);
每周三为教师发展日,中加双方教师一起讨论教学内容、方法,分享教学资源、互相听课评课;同时,开展非英语教师专题培训,提高其英语水平;近三年,还先后三批派出共36位教师赴加拿大参加为期一个月的教育教学培训活动。
三、研究问题与方法
本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实施主体,即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如何看待该国际合作项目的作用和效果;该国际合作项目对于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本土化实践模式探索有何启示?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于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对该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证调查,采用多种方法收集数据:实地考察校园4次,现场观摩国际班英语课堂10余节,对该项目的管理者和任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对学生以及家长展开问卷调查。另外,查阅该项目相关材料,如项目协议书、项目中期工作汇报材料、国际班近三年试卷与学生成绩、该项目自评报告、上海督导组对该项目的评价报告,以及学生书面反思、日志等。
访谈和问卷调查为本研究的重点数据来源。本研究先后对该项目主管领导P校长和15名担任国际班英语课程的教师(4名外教、11名中教)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访谈为半开放式,主要围绕三大主题:国际班的整体效果、国际班对学生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国际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问卷调查于2016年1月在97名初三国际班学生和250名初二、初三国际班学生家长中展开,收回88份有效学生问卷与213份有效家长问卷。问卷主题与访谈基本一致,既有封闭式问题,也有开放式问题。正式调查开展之前,将问卷发给初一国际班50名同学进行试点调查,以确保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通过混合采用以上研究方法,本研究既获得了定性数据,也有定量数据,对定性数据(访谈、各种文件、问卷调查开放式问题)进行内容分析,对定量数据(问卷调查封闭式问题)进行频率统计分析。
四、实施主体对该国际合作项目
的看法与态度
(一)对该项目的整体看法
管理者和任课教师对该项目的整体效果均表示满意。P校长认为,不仅国际班学生,所有教师乃至整个学校都从该项目中受益。教师们对项目实行的“x+y”师资配置尤其表示肯定,认为既保证了外教的教学,也考虑了中考的现实需求。但也有一名中教认为,这种师资配置模式对中教压力太大:“中教每周只有2节课,却要完成与考试相关的所有教学内容,压力太大,难以应付。”
问卷显示53.4%学生和39.0%家长对该项目的整体效果非常满意,39.8%学生和50.7%家长持满意态度(见表1)。在教材使用、师资配置、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方面,学生和家长最满意的是师资配置模式。少数学生(9.1%)不太喜欢外教的教学方式,11.7%的家长不太认可教学内容的安排,即外教不受内容限制,中教负责中考内容。
(二)对提高学生能力的看法
1.英语语言能力
有26.1%的学生和32.9%的家长认为该项目在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方面的效果非常好(见表2),45.5%的学生和50.3%的家长认为效果好。其中,教师、学生(67.0%)和家长(77.5%)普遍认为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提高最大,其次为听力、阅读、写作。这与测试成绩反映的情况一致。
国际班学生在初一组班时英语水平与普通班无异。2015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对该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评估组对初三2个国际班97名学生和2个普通班95名学生进行了英语书面测试(听力、阅读、写作、语法和词汇、完形填空、短文填空),并对每个班书面测试成绩排序前15名的学生(国际班和普通班各30名)进行了口试(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流利程度及交际能力等)。口试成绩显示,国际班的优秀率(A-以上)为86.67%,普通班只有16.67%,差异显著(见表3)。同时,国际班学生在口试中的语音语调、语法词汇、流利程度及交际能力四个方面均优于普通班学生。国际班的书面测试成绩也明显优于普通班,国际班的平均分为69.2分,比普通班(52.2分)高出17分,差距明显(见表4)。此外,国际班的及格率(78.4%)比普通班(45.3%)高出33.1%。
教师们谈到国际班学生英语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的原因时总结道:国际班学生以在国际班为荣,热爱学习,英语学习兴趣有很大提升;国际班学生浸泡在英语语境中的时间比普通班长,外教课堂比普通班每周多5~6节,学生与外教用英语交流的机会增多,因此,英语尤其是听说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地方政府和学校管理层重视此项目,在这种氛围的带动下,教师和家长也更加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2.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问卷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学生(59.1%)和家长(51.2%)认为国际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好,19.3%的学生和24.9%的家长认为效果非常好(见表5)。教师们普遍反映,国际班学生逐渐养成制定目标的习惯,学习计划性增强。同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更愿意去探究问题,并开始用国际化的视野看待问题。
外教教学对提高国际班学生学习能力起到重要作用。P校长指出,加拿大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综合素养的教育思想,注重小组合作、全员参与、教在心灵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作业形式以个性化作业和手抄报为主,这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精神,以及l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利。一位学生的日志中写道:“外教的课堂,不再有固定的课本,我们的课桌被摆成了花的形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成为我们的主要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大家互相合作才能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都把过去学习时觉得困难的东西一下子记在了心里。课后没有练习题式的作业,因为所有的作业形式不是一张有趣的手抄报,就是一份思维导图的作文纸,有小组合作完成的,也有自己独立完成的。可是,要完成这看似简单的作业可不容易,我们要学会上网搜索信息,学会围绕教师给的主题写好自己的见解,还要学会把自己的见解展示在手抄报上。但是,我们都爱上了这样的作业,没有练习题的死板,更没有传统作业的枯燥。每当教师把我们的作品展示到教室的墙上时,那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大家也会互相借鉴学习,争取下次做得更好。”
(三)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看法
不管是管理者、教师,还是学生或家长,都一致强调了该项目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从表6可以看出,过半数的学生(54.5%)和学生家长(51.6%))认为国际班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的效果好,33.0%的学生和31.9%的家长认为效果非常好。
外教课堂内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P校长说:“中国教学、教师以‘考’为主,不利于学习者的全面发展。在外教课堂,学生有事可做,提倡相互尊重、合作。”一名外教谈道:“我在教学过程中,会逐步灌输团队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相互帮助,促使每个学生都以不同程度取得进步。”同时,外教尊重学生等良好职业素养和工作认真细致的态度也慢慢影响着学生:外教每天上课前站在教室门口微笑迎接每位学生,下课在门口目送学生并回教室整理座椅、打扫卫生。一名中方教师说道:“国际班学生在加拿大‘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逐步树立了‘信任、尊重、阳光、责任、爱心’的良好观念,体会到尊重每一个人的重要性,开始拥有国际视野和包容心态,整体素质也有了显著提高。”
冬令营游学活动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起着很大作用。一名中国教师谈道:“夏令营活动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全面提升了素质。短短一个月的学习和生活,带给这批学生的不仅是异国风情的享受和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更是对自我素养、自我品行的反省。比较突出的是懂得了倾听,明白了尊重每一个人的重要性,爱心、温情、团队、合作等核心价值观也有所增强。此外,他们还意识到了品德比学识更为重要,诚实是为人之本等。”有学生也表示:“在一个月的学习生活中,我们感受到了加拿大人的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他人和社会有责任心,懂得爱护环境,懂得合作分享。从加拿大回来后,这些美好的品质,似乎已经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慢慢地体现出来。同学们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责任感,积极为班级服务成为我们的理念……不管是课上还是课后,对教师和同学多了几分尊重。”一位家长写道:“一个月的加拿大冬令营生活让他们学会了独立,以及遵守社会公德。对家庭更有担当,更关心父母和家人,更愿意承担家务。”
国际班举行的各项活动,如圣诞游园暨爱心义卖等活动,也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圣诞爱心义卖中,国际班筹集善款居全校之首。这种活动对培养学生的爱心、感恩心有着直观的教育意义。
可以看出,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该国际合作项目的整体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和人文素养都持有较高认可度。
五、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
本土化实践模式的启示
推动基础教育国际化以区定位比较恰当[11],因为相对而言,区域内部的教育资源“基本均衡”。深圳市在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上走在国内前例,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为全国基础教育国际化试验区,其中南山区取得较大反响,宝安区获得的关注相对较少。宝安区与南山区虽然同属经济发达城市深圳,但宝安区在教育资源、师资等方面整体弱于南山区,生源更杂,因此宝安区的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探索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借鉴南山区,而必须探索一条适合宝安区教育语境的本土化模式。以下将具体分析该项目值得借鉴的经验与存在的不足,为深圳宝安区以及类似教育语境区域的基础教育国际化本土化实践探索提供启示。
(一)值得借鉴的经验
1.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与支持
领导层在推动国际化教育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本项目能获得顺利推行的原因之一在于深圳宝安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校方管理层的坚决实施。2011年,宝安区“以教育国际化引领教育现代化”为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基础教育国际化实践模式。本项目就是在宝安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由中加双方政府一起努力(中方提供财力保障,加拿大列治文市政府提供优质师资队伍)而得到强势推进。另一方面,本国际合作项目受学校办学经费、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政府支持力度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职能和合理引导显得尤为重要。这对宝安区尤为如此,因为该区中小学的国际合作和交流能力相对中心城区的南山区学校较弱。宝安区教育局对该项目在经费和管理上的支持和监督,保证了该项目的质量并非停留在简单的交流和了解层面上。在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校方管理层对该项目非常重视,委派P校长直接主管该项目的执行和实施。在此影响下,师生和家长也积极配合,从而形成上下、内外的良好合力。
2.双保险策略
深圳市南山区集中了大批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新技术人才,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好,家长对基础教育国际化需求度和认可度高。因此,南山区中小学在开展中外合作项目时大多完全采用外教教学模式。相比而言,宝安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多样,家长对孩子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存在差异,很多家长并没有将孩子在中学后送出国的打算,更多的只是想让学生在国内教育环境下有“出国”和接受“西方教学模式”的体验。这样,该项目若也像南山区一样完全采用外教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受到来自家长和学生的抵触和不配合。为了彻底解决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也为了使项目保持可持续发展,该项目最终决定采用双保险策略,在教学上实施“x+y”模式,在外教教学的同时,配以中教的常规课堂教学,从而让学生可以“两条腿走路”,既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又可以参加中考。这种双保险策略,在宝安区的特定教育语境下不失为一种积极的改良尝试。
3.充分利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要提高教育际化水平,首先必须扩大教师的国际化视野,把教师培养成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12]。该项目所在学校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每年派送学生去列治文市进行一个月的封闭式学习,同时派送大批教师进行同步封闭式培训,进入当地课堂观摩,并接受专业培训。这一做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开拓了教师视野。另外,教师发展日对中方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有很大帮助。与有些中小学在社会上招聘外国教师不同,该项目的外教为加拿大教育局派出的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教学水平好的专业教师,他们给中方教师带来新的教学方法,传递前沿的教育理念。同时,外教也从该项目中受益匪浅,既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和汉语,又积累了教授中国学生的经验。除了英语教师受益外,校方充分利用外教资源,为其他学科中方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和教学探讨,对其他学科教学理念和方式创新产生了“鲶鱼效应”,为教师发展起到良好带动作用。
(二)不足之处
1.本土文化输出欠缺
学者们对基础教育国际化的诟病之一就是国际化实践演变成“西方化”,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忽略本土文化的“输出”,该项目也存在此问题。不管是游学活动还是课堂内外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都在单方面被动接受加方教学和文化。这从“言论一边倒”的调查反馈中可见一斑。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大都强调加方文化的先进性、教学模式的优势,较少谈到中国文化和中方教学模式,似乎形成了这样一种潜意识:凡是外教的都是先进的,值得学习;国际班等同学习英语和英语文化。这显然是危险的,因为教育国际化是各国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育模式等各方面的相互理解、交流、博弈、认同、共生的发展过程,包括各国教育之间的学习与借鉴、继承与创新、对话与沟通、输入与输出等[13]。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成长关键期,如果引导不当,他们容易形成以西方教育审视、批判、改造中国教育的习惯性思维,这种单一取向的国际化思维,势必使中国基础教育更加依附于“西方中心主义”范式,容易导致对本民族文化的疏远和对西方文化的亲和,形成西方视野,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视野。
鉴于此,在国际化实践中,应该改变一贯单纯的“拿来主义”,更多地“走出去”,把我国优秀的教育理念、管理制度和教学方式推向世界,这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完全可能的,因为与其他层次的教育相比,我国基础教育在世界上被认可的程度更高[14]。具体而言,可以从课程内容与教材上加强本土知识,尤其是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授,加民族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教育,编篡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材。例如,成都市武侯区基础教育国际化把国际理解教育与和平教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等国际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各校开展的教师交流项目、学生派出项目、来华短训项目、出国短训项目有意识地倡导教师、学生成为文化的使者,在相互交流中加强沟通与理解。同时,成都市教育局组织百余名教师参加国际汉语推广教师储备培训,选派到国外任教。
2.课程和教学未成体系
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关键所在,成功的教育国际化实践应该有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和教材体系,毕竟教学过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目前,该项目虽然实施“x+y”模式,但是中教和外教的教学思路、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没能深入融合,仍处于相互独立状态,且该项目的国际化仅体现在英语学科教学上,而真正的国际化应体现在较为完整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上。今后,可尝试双语教育,开设国际性的通识教育课程,突出关于世界性的问题,如在英语、社会、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中渗透全球问题,发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此外,该项目在教材方面还未获得长足的起步,外教使用自制散页,且校方未对教材实施监督管理,而是全盘接收。因此,应着眼于学校实际,在现有双方教师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逐步通过项目合作打通资源共享渠道,共同开发教材,融合中西文化因素,实现国际化课程和本土化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例如,北京市21 世纪国际学校的40 余种校本教材中有公民读本、博识读本、英语科学系列教材(科学、生物、历史、地理)。
在建立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同时,应注意“输出”。例如,成都市通过“引进、融合、开发”等策略自主开发国际理解教育教材,向国外友好学校输出“草堂教室”“巴金课堂”“熊猫课堂”等世界课堂计划,构建起本土化与国际化并重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以此提升课程的国际化水平。[15]
六、小结
当前,中国基础教育国际化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深圳宝安区某中学中加国际合作项目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文化输出、课程和教材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应因势利导,长远规划,逐步探索适合具体教育语境的本土化发展模式,以培养具备真正国际理解和国际视野的人才为目标,切不可急功近利,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Jane Knight. Internationalization Remodeled: Definition, Approaches, and Rational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4(8):5-31.
[2][11]周满生. 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思考与实践探索[J].世界教育信息,2014(2):11-17.
[3][14]陈如平,苏红. 论我国基础教育的国际化[J].当代教育科学,2010(14):3-7.
[4]张军凤,王银飞.关于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几个问题[J].上海教育科研,2011(1): 9-11.
[5]夏心军.基础教育国际化趋向的再审视[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4,15(3):6-11.
[6]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 2005, 26(7):17-22.
[7]刘大革.区域基础教育国际化置辩――以广州市南沙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示范实验区项目设计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 2013, 42(10):68-75.
[8]Miri Yemini.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econdary Education―Lessons From Israeli Palestinian-Arab Schools in Tel Aviv-Jaffa[J]. Urban Education, 2014, 49(5): 471-498.
[9]Mark Fielding & Lesley Vidovich: Internationalisation in Practice in Australian Independent Secondary Schools: A Global-local Nexus?[J].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17, 47(2):148-162.
[10]Debora Hinderliter Ortloff , Payal P. Shah, Jingjing Lou & Evelyn Hamilt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Explored: A Mixed-method Examination of One MidwesternState in the USA[J].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2012,23(2):161-180.
[12]赵萱. 应然理性: 上海基础教育国际化述评[J].基础教育, 2012 (1):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