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时间:2023-10-13 09:4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第1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电网规划;问题研究

1引言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于电网规划建设方面还有许多问题,例如有用电等级跟用电量不相匹配,使得线损严重;重复建设变电站,对电网负荷的预测不够准确;电源能够支撑电荷的能力较低,难以稳定的进行供电。基于此,为了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统一的规划农村电网,对变电站进行合理的规划,解决电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农村电网规划概述

2.1电网规划的目的

对农村电网进行规划的主要目的在于能够对电网的安全模式进行确定,可以有效结合电源发展的形式自己负荷增长的规范来进行。而农村电网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电网规划以及计划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工作,并且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对电网进行规划时要跟农村地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确保规划的合理性。从而有效降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电网规划建设的成本,使其能够跟农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相适应。

2.2电网规划的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其电网建设进行规划务必要跟相关的标准以及要求相一致。通常对电网进行规划的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点:①对电网的现状进行分析;②有效的对电网建设工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并做出相应的概括;③确保电力和电量的平衡;④对电网线路中的电力负荷进行预测和分析;⑤对网架以及电源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⑥规划电网建设的目的以及建设电网过程中所需的施工技术;⑦对电网建设近期所需要施工的项目以及工程预算进行规划;⑧绘制出农村电网规划的图纸;⑨对电网规划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⑩编写规划说明书。

2.3农村电网规划的原则

进行农村电网规划时,要注重统筹兼顾,规划的导向要以市场为主,核心以经济效益为主,基础为安全建设。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遵循安全可靠的原则,推动电网结构与电气化的相互统一,以及电网结构与城市化的统一。②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对技术进行规划时,以现阶段的电网为基准,适当的选用一些新的技术,有效结合技术改造和电网建设。③规划要注重用户的利益,注重以人为本,为用户提供便利。

2.4农网规划要点

(1)规划区域与内容在对新农村电网进行规划的过程中

主要分为中压电网规划和配电网规划两个方面。对于建设力度较大的镇区,通过采用新区规划的办法对电网进行相应的规划。其中,规划的主要内容即是110kV电源点以及35kV电源点,此外,还要相应的规划好10kV的电网。在对那些较为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村镇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村镇的实际规模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对所需规划的区域进行确定。单独规划那些规模较大的自然村,而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的自然村镇则可以现将小村镇进行合并,而后再进行具体的规划。对于规模较大的自然村来说,通常情况下可以进行单独规划;如果自然村的规模较小,可以对自然村进行合并,而后按照10kV电力线路的实际分布情况再进行后续的规划,以便规划的足够合理科学。

(2)预测负荷时所需关注的问题

①预测负荷时可以利用负荷密度法进行,此方法的主要特点在于所需处理的数据的量较大,但预测的效果通常都十分的理想。②对农民的生活用电进行预估时,要注重跟当地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相结合,并跟其他地区的实际情况相比较进行预测,以便能够获得的预测结果更加的合理。③需要对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给予关注:a.关注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并对农民所受相关能源的影响给予关注;b.关注相对较为优势的产业、公共设施以及人畜饮水工程等用电负荷。④要做好不同发展时段的横向数据的比较,一般来说,如果农民的收入较少,则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会跟人们的人均均收入等各项个体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反之,规划区域内整体的经济水平会对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3)制定规划的原则

①进行电网网络的接线工作时,要对接线的方式进行简化,并不断规范,这样能够从某种程度上使得主干网架的更加的可靠,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从而使得电网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处理新建的主干线、环网柜相关的土建工程时,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进行实际的规划。②改造以及建设电网时所使用到的新技术、设备、工艺以及相关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试点工作,而后再对其进行推广利用,以便能够保证中低压配电网能够安全的运作。结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尽可能的选择那些优质的,节能性较好的,安全性较高的器材设备,那些不需要维修的产品则可以优先进行考虑。

3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问题

3.1用电量与用电等级不相匹配

城镇化进程在持续推进,国家对于新农村的建设也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项目被引入到农村中,跟等级相同的其他地区比起来,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要超出其他地区很多,导致这些地区的用电量跟用电的等级不相匹配,浪费了大量的电能,损耗了大量的电压。

3.2变电站重复建设

早期在农村,通常都是在农田里建设变电站,通常都是在各个位置处散落着35kV电压变电站。而新农村建设政策的不断推行,建设变电站需要靠近公路边等一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从而有助于后期的电力维护以及。而对于那些未能够同步进行规划的道路,导致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移动配电线的杆并且需要重新建造配电站,而原先已有的配电站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是先进行点的布设而后再建设的,而重新对电网进行规划时,会使得输电路径变长,对农民的利益会产生损害,此时,要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与其进行协商,这会对规划的进度以及规划的成本产生影响。

3.3预测的负荷精准度较低

现阶段,对负荷进行预测时大部分使用的是电力弹性系数法,然而此预测方法通常精准度较差,用电增长率与社会总产值的比值即为电力弹性系数,因此,电力弹性系数跟社会总产值之间呈反相关,而社会生产总值又是一个时刻变化着的数值,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预测电力弹性系数时使用的方法精确度较低,预测的可信度也就相应的会降低。

4农村电网规划问题应对措施

4.1对新变电站进行科学的规划

为了有效提高农村电网的运行电压,使得输电的损耗有所降低,这就需要对新变电站进行进行重新规划,可以将原先的35kV电压的变电站转换成110kV,并将110kV负荷点跟220kV的电网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农村电网的电压值有所增加,电压的等级也相应的得到提升。此做法能够使得输送电的能力有所提升的同时,降低输电过程中产生的损耗,使得输电距离也得到延长。

4.2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更改

建设新农村电网时,过去较为传统的负荷预测法已经难以与之新的需求相适应,因此,要对负荷预测方法进行更改,而灰色系统理论则在众多的预测方法中脱颖而出,占据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其主要是依据现有的信息,利用微分方程求解未知量。利用该理论预测负荷时,需要用到的数据较少,且运算起来十分的方便。并且现阶段,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投入的成本也逐渐增多,大幅度的增加招商引资的项目,使得用电的需求也有所增加,跟灰色模型中期预测的特点相符,然而,就长远考虑,利用灰色预测法跟实际要求还不是很相符合,因此,可以对年均递增率法进行考虑,求取当年的均值时要参照过去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递增率进行,并有效将灰色预测法以及年均递增法进行结合,从而得到精准的预测方法。

4.3选点前合理规划

对配电线路进行确定时,要按照负荷预测所得的结果,重新接轨配电站跟配电网络,选点时要靠近公路进行选择,避免出现迂回的问题。建设新农村时层对农村电网建设规划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建设农村电网时,为了避免出现混架电力线、有线电线以及通讯线路,则要预留出一定的宽度,因而在进行选点前,要做好相应的规划工作,防止需要重建变电站带来较多的损失。

5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其包含的工作较为繁琐,且内容十分的复杂,更是新农村工作中电网建设的重点所在,因此,面对这项耗费时间较长的施工,要做好电网的规划思想,使其与农村地区的实际相符,从而有效的对农村电网进行统一的规划,为农村电力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柯皓.基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电网建设的相关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1):94.

[2]郭素勤.新农村建设中建设工程规划与管理问题的探讨[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8):12.

第2篇

[关键词]农业高校 农科类大学生 新农村建设意识

[作者简介]张玲(1980-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研究。(河北 保定 071001)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172-02

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农业人才的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我国农业高校每年有一大批农科类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提高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引导他们到新农村就业创业,是解决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难题和缓解农科类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双赢之举。本文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选取部分农科类本科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当前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现状,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调查方法、对象和内容

1.调查方法。本次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发放“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意识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7份,有效回收率为97.8%。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

2.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抽取了河北农业大学23个涉农本科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草业科学、中药学、农村区域发展、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动植物检疫、生态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林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土地资源管理、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农业水利工程。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男女性别比例与农业高校农科类学生的男女生比例基本相符;其中各年级比例为一年级20%,二年级20%,三年级20%,四年级40%。

3.调查内容。调查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调查大学生对于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动机与态度等;二是调查大学生对于参加新农村建设希望得到哪些支持。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1.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普遍关注但了解程度不深。在调查“你是否关注新农村建设问题”时,86.37%的学生选择“经常关注”,11.24%的学生选择“偶尔关注”,2.39%的学生选择“不关注”;在调查“你认为对中国的新农村建设了解吗”时,8.59%的学生选择“很了解”,78.8%的学生选择“大概明白”,12.61%的学生选择“不清楚”,这说明了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问题普遍关注,但是对新农村建设的了解并不深刻。在调查“你是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三下乡’等了解农村、服务农村的活动”时,82.14%的学生选择“是”,17.86%学生选择“否”;在调查“是否仔细了解过三支一扶、大学生基层村官等计划”时,20.86 %的学生选择了“很了解”,71.98 %的学生选择了“大概知道”,7.16%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这说明了农科大学生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途径不够清楚,参与形式以短期社会实践为主。

2.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新农村建设发展前景看好但参与意愿不强烈。在调查“你认为农村的发展前景怎样”时,27.4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好转”,10.77%的学生选择了“问题很难解决,前景不太乐观”,6.07%的学生选择了“很糟糕”,55.69%的学生选择了“一片大好”;在调查“你是否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时,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27.61%的学生选择了“不愿意”,43.42%的学生选择了“视情况而定”;在调查“你的家人对你毕业后投身新农村建设持何种态度”时,28.69%的学生选择了“支持”,61.69%的学生选择了“反对”,9.62%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在调查“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54.1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实践锻炼自己”,56.23%的学生选择了“农村广阔的就业机会”,27.8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理想,加入新农村建设”,82.34%的学生选择了“建设新农村的政策机遇”,16.22%的学生选择了“需要这些工作简历”,14.79%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你不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原因”时,92.16 %的学生选择了“农村经济条件太差”,51.53%的学生选择了“家人不支持”,84.18 %的学生选择了“发展空间小”, 70.69 %的学生选择了“就业没有保障”,81.05%的学生选择了“不了解农村有哪些就业机会”,39.0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这组数据说明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看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前景,但是在面临选择时,仅有28.97%的学生选择了“愿意服务新农村建设”,由此可见农科类大学生受经济社会大背景的影响,自我择业基本利益化。

3.大部分农科类大学生对自身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信心不足。在调查“认为你应用专业知识服务新农村建设”时,18.68 %的学生选择了“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取得很好的效果”,59.71 %的学生选择了“能结合专业特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14.99 %的学生选择了“能发现一些问题,但无法解决”,6.7 %的学生选择了“无用武之地”;在调查“你认为学校的专业设置、开设课目、课程结构与服务新农村之间关系密切吗”时,20.65%的学生选择了“十分密切”, 32.71%的学生选择了“不够密切”,38.79%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的关联”,7.85 %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清楚”。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专业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25.01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技能”,11.05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知识”,38.99 %的学生选择了“专业实践能力”,24.95 %的学生选择了“综合应用能力”;在调查“你认为在参与建设新农村服务时,在综合能力上最需要的是什么”时,90.45%的学生选择了“学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91.96 %的学生选择了“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89.91 %的学生选择了“掌握相关政策”,86.43 %的学生选择了“了解农村现状”;85.7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生产实践,培养动手能力”;67.28%的学生选择了“与农民交朋友,培养爱心”;76.68%的学生选择了“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79.55%的学生选择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组织能力”。这组数据说明了农科大学生认为在服务新农村建设前,自身需要在专业实践能力、服务三农意识、掌握相关政策等方面下功夫。

4.多种主客观因素阻碍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在调查“你认为影响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时,27.41%的学生选择了“传统就业观的负面影响”,19.97%的学生选择了“农林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滞后”,30.67%的学生选择了“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21.9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舆论宣传引导不深入”;在调查“如果你愿意投身新农村建设,你认为你会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时,19.42%的学生选择了“缺乏知识和专业技能”,35.24%的学生选择了“物质条件艰苦”,15.06%的学生选择了“精神生活单调”,30.28%的学生选择了“个人价值不能实现”。这组数据说明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农科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信心不足的主要因素。

5.国家的政策支持是对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大的鼓励。在调查“如果你投身新农村建设,你希望政府在哪些方面为你们提供帮助”时,95.77 %的学生选择了“资金方面(创业资金、薪酬待遇)”,96.45%的学生选择了“社会保障方面(医疗、养老保险)”,95.16 %的学生选择了“技术方面”,96.73%的学生选择了“完善的政府政策”;75.12%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在调查“如果你愿意留在农村工作,那你会愿意留多长时间”时,39.4%的学生选择了“视工作情况而定”,27.26%的学生选择了“攒够经验或足够的创业基金就回城工作”,17.72%的学生选择了“愿意一辈子留在农村,为建设新农村做贡献”,15.62%的学生选择了“不清楚”;在调查“如果你选择投身新农村建设,你首先会考虑哪种职业”时,65.92%的学生选择了“机关人员(村官等)”,19.77%的学生选择了“生产人员(农业技术人员等)”,14.31%的学生选择了“服务人员(教师、医生等)”;在调查“如果发起在校大学生支援农村建设,你更乐意接受哪一种鼓励政策”时,14.46 %的学生选择了“荣誉称号或精神鼓励”,20.51%的学生选择了“丰厚的薪水”, 36.06%的学生选择了“拥有就业优势”, 28.97%的学生选择了“考研或考公务员加分”。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农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最渴望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同时,受传统就业思想的限制,农科大学生仍将“铁饭碗”的机关岗位作为首选职业。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农科类大学生对于服务新农村建设这一“历史任务”,存在着认识不深刻、动机不纯洁、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等主观问题,以及社会舆论引导不深入、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客观因素。要解决这一现状,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促使广大农科类大学生选择在农村基层就业创业,实现农业高校培养农业人才与新农村建设需求农业人才的无缝对接,良性互动。

1.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引导,营造人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当前,新农村建设成功典范受到媒体关注较少,得不到充分的宣传,使得新农村建设工作得不到社会的广泛舆论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充分理解与认同;同时,农业高校缺乏对新农村建设的广泛和深入宣传,大部分农业高校没有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学生通过校内宣传了解新农村建设的途径少之又少。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和高校宣传部门的作用,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对新农村建设的引导:一是新闻媒体要加强对新农村建设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大“三农”政策解释力度,使学生了解农业政策和农村现状,同时要对新农村建设中的成功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进行深入报道和大力宣传,激发学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高校应建立新农村建设宣传的长效机制,开辟专栏对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政策进行宣传,同时,深入挖掘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成就的校友先进事迹,树立典型,增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

2.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障。首先应引导大学生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据统计,2013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在大学生就业前景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农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将会更加困难,特别是农科类学生的就业更是如此,而新农村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鼓励引导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既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又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利益完美统一,积极主动地担负起为新农村建设奋斗的重任。

3.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一是要根据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变化,掌握适应新农村建设相关专业与学科的最新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二是要加强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高实践技能课程的设置比例,以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建立一批既懂专业理论,又具有解决实际农业生产问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需要;四是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各种新方式与新机制,拓宽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例如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实行“订单式”培养,较好地实现了“设立一个专业、面向一个产业、安置一批就业、发展一个行业”良性循环的办学目标。截止到目前,已为河北省农村培养了6000余名农民大学生。

4.政府要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为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政治保障。一方面要加强对农业高校的投入力度,例如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大力支持,为农业高校培养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人才提供可靠保障;另一方面要从完善针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的政策上下功夫,要加强保障性政策和鼓励政策的支持,让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学生无后顾之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11]16号)等文件对“社会保险补贴、薪酬或生活补贴、参加有关社会保险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国家还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不仅可以提供完善的社会保障,还可以提供社会金融政策支持,提供个人成长发展的培训等。

四、结语

提高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意识关系到新农村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农科类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因此,需要政府调动相关社会资源,以人才为本,从实际出发,正确地引导并指导农业高校农科类大学生主动扎根基层,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将农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谱写出美丽的新农村建设篇章。

[参考文献]

[1]郭丹,闵媛媛.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机遇、现状及障碍因素分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

[2]林佩云,谢韶锋,李敏,等.农业院校工科学生参与“三下乡”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1).

第3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标体系;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23-02

辽宁省是东北地区的经济中心,2008年城镇与农村的人口比为49.9:50.1,是全国城镇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再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老工业基地辽宁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也为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曙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除要符合统计学的基本规范外,还须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然后,基于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和方向的深刻理解,在总结和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与生态良好6个维度构建,内容涉及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包含30项具体指标。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据此,我们可将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与和谐社会阶段性基本目标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二、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实证分析

在实证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标准化。由于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中既有正指标,又有逆指标,而且已经确定各指标的目标值,因此,采用统计指数法对指标数值标准化,一方面可以得到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另一方面可以掌握每个指标的实现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X=正向指标O/EO<E1 O>E逆向指标E/OE<O1 E>O

然后,再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HP)确定各指标权重,该方法的特点是科学、客观、简易,具有可操作性,比较适合指标体系复杂、类型多样的新农村建设问题。具体计算过程省略。

最后,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新农村综合评价指数,其公式如下:

Y=PX (i=1,2,3,……..n)

其中:Y为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数,也即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的综合得分,P为第i项指标的权重,X为第i项指标的标准化数值,n为指标总个数。运用该综合指数,对2006―2008年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进行整体评价,得到下表计算结果。

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辽宁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程稳步上升

到2008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程度已经完成了目标值的78.55%,比2006年提高了9.31个百分点,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51%。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如果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以2020年为实现标准时点,那么,辽宁省每年至少要保持2.03%的增长速度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而从近三年的发展来看,这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应该会比较轻松的实现该目标,甚至会提前5年完成任务。

2.一级指标系统均有上升,但上升幅度有所不同

2008年,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实现程度在80%以上的一级指标系统有乡风文明、生活宽裕、管理民主和生态良好,而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则低于80%。各系统变动趋势虽然都在上升,但上升幅度有一定差异,上升快慢依次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生态良好和管理民主。说明近几年辽宁省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重心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这符合新农村建设的层次要求;生态与管理民主建设虽然上升缓慢,但是发展的绝对水平较高,在全国也名列前茅;而一些发展绝对水平不高,增长缓慢的系统,如村容整洁,未来就需要加大建设步伐。

3.二级指标系统波动幅度较大

生产发展系统中三个指数均匀增长,只有2008年生产能力指数超过70%,达到77.97%,其余都在60%左右变动,可见,带动生产发展系统强劲上升13.16个百分点的主要动力是生产能力的快速提高。随着国家加大各项补贴政策,辽宁省农业生产能力还将大幅增进。

生活宽裕系统中三个指数发展水平较高,都在80%以上,甚至2008年的健康素质指数达到99.91%,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极大的进步;各指数增长幅度较大,都几乎增长9个百分点,更进一步说明人们生活比较富足,各项保障措施取得成效。

乡风文明系统中文明道德水平很高,每年都在90%以上,基本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每个村有近一半的男性在外地打工,留守的农民大多安分守己,靠山吃山,从事农业中相关行业,社会和谐水平较高。由此可见,提高农民文明道德程度重点应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乡风文明中文化娱乐水平还不高,2008年才达到80%,但是增长幅度较大,将近10个百分点,说明农民还是不敢消费,除了教育他们认为其他文化娱乐消费属于浪费现象。

村容整洁系统所包含的新能源指数和基础设施指数发展水平都很低,均在60%左右,而且增长幅度也很小,这就导致村容整洁成为辽宁省目前需要大力建设和改革的内容。

管理民主系统中的政务公开和民主法制都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在80%左右波动,但是增长幅度较小,平均增长2个百分点。说明国家虽然强调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但是地方并没有高度重视,仍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管理体制有所改变,但是管理过程没有变化,阻碍了近几年的农村民主建设。

生态良好系统中自然资源发展水平较高,带动了生态和谐整体发展,这与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打造生态省目标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辽宁省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三、结论

综上所述,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情况比较良好,各级系统均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从单项指标来看,2008年有许多指标达到甚至超过新农村目标值,而且机耕面积比重、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村居民社会安全满意度等9项指标的实现程度在90%以上。如果能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加强对弱势项目建设,正确贯彻中央的政策,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辽宁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辽宁农村经济会进一步繁荣,农民会真正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 宿钦兰,郭鸿鹏.长春市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与技术,2008,(4):94-95.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农民素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目前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我党执政的核心内容。农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想做好新农村建设就必须要以新观念来武装农民,以新思路发展农业,以新理念建设农村。但是无论是何种方法来建设新农村,改变农民观念、提高农民素质不容忽视,是整个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促进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提高的背景

“三农问题”是我党长期关注的建设问题,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和农民收入水平低是我国最为普遍的现象。因此,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发展目标,做好“三农问题”十分关键,是党和政府全局工作的根本任务。社会发展实践分析,没有牢固的农业基础就不可能产生稳定、高效、可靠的工业体系;没有稳定的农村现状,整个社会必然无法稳定前进;没有富裕的农民,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必然无法实现。可以这么说,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强盛、农村安则社会安。因此,只有我国农民全体都加入到现代化发展进程当中,才能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达到小康社会,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奋斗。近几年,我国每一届会议中都将“三农问题”作为主要的研讨对象,也提出了许多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颁布了许多相关的政策,使得我国“三农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的基本内涵

人是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得以繁荣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新观念,将农民问题作为发展的首要问题,要以解决农民问题为发展核心。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资金的投入不能仅仅针对农村、农业,更多的要注重农民,将农民作为主要的发展对象,只有深入、切实的提高农民素质,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一)农民的技术素质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部分,是从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能力的人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想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技术,就必须要以农民生产技术作为首要研究对象,并且将其列为农村经济繁荣、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在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农业生产的实质就是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和科学技术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只有让农民了解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使用现代化农业设备,才能够落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目的。譬如:在农产品方面,农民需要深入的了解当今社会经济条件下农产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加工参数、生产标准、安全生产内容,从而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保证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经营管理素质

即农民从事农产品营销、管理农村社会的能力。建设新农村需要的新型农民不但是农业生产者,也必须是农业的经营者和农村的管理者。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民没有接受过有关农业经营管理的教育与培训,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就难以适应现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素质。比如在农产品营销方面,农民需要准确及时掌握市场的动态,分析市场需求,找准营销渠道。

(三)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修养素质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即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使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从而提高农民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目前我国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三、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一)更新观念,加强政府的组织领导

观念和意识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全新的观念,才会有全新的实践和全新的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课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新形势下要正确掌握农民的实际动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用竞争的观念,以农村经济发展的眼光决策和定位有关农民素质提高工作,承担起组织实施的责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二)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带头作用

提高农民素质,需要农村基层干部以身作则。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要加强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贯彻执行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增强为农户的服务意识,带头学习为农户服务的基本知识,切实当好人民公仆;转变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从行政命令的工作方式转为指导服务的工作方式,用教育引导、示范服务、民主协商的方法,正确处理和解决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整治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把勤劳、善良等中华传统美德和民主、科学等现代文明意识统一起来教育农民,同时对广大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四)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投资是各项投资中收益率最高的,尤其是在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对于公民来讲,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义务。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着眼,必须把农村义务教育当作刻不容缓的头等大事来抓,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中央财政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能力,促进农村新增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四、结束语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只有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农民群众素质培育上去了,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也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参考文献

[1] 冯向阳,姜淑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培训体系的构建研究[J]. 民营科技. 2013(01)

第5篇

[关键词] 新农村 住宅 单体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 TU2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2-0013-01

引言

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人们摒弃了传统的房屋设计方法,而是将套路化和手法成熟的城市集合住宅引入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房屋建造中,农村住宅设计采用联排式和独立的方式,平面格局为上卧室、下客厅。将这种城市住宅的设计模式应用到农村中过于固定。一些农村居民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不受外界的影响和制约,自说自建,反映了真实的需求。

1 新农村住宅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在新农村的住宅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众多因素,首先,在住宅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的功能空间组合,应该和当地农民的生活习惯结合,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地理气候,对于比较寒冷的地区,应该注重建筑的保暖性能,对于阳光非常充沛的地区,则应该考虑到如何充分利用当地的阳光代替灯光提供光照,以节约能源。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农民公寓,改变了传统独立的农民住宅形式,使其和城市的住宅更相像。此外,在农村的住宅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对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受到经济的制约,在项目的建造过程中应该对项目的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关注,尽量就地取材,可以提高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能够节约项目的建设资金。对于建筑物的建造工艺,应该和当地的建造习惯相符合。对于建筑物的形式,还应该和当地的环境相协调,建筑物的色彩和造型都应该考虑到当地的实际环境,建立与自然和谐新出的农村住宅。此外,在新农村建设中,还应该反映当地的特色,展现房屋的地域性[1]。

2 新农村住宅单体设计手法

2.1 对可变空间的设计

对于新农村的住宅,在进行设计时应该考虑到当地农村家庭的居住形态和人口构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的人口构成以及居住的形态也和以往不相同,因此在房屋设计中也不能沿用传统的设计手法。这对人口居住形态和构成这一变化,在单体设计中应该采用灵活分割的设计理念,就是将大开间进行分割设计。农村的居民在结婚、生子以及养老过程中,生活空间有所不同,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不相同,进行单体设计时应该有所考虑。另外,农村的红白事也属于宅内活动,在设计时也应该考虑其中。针对这些需求,在实际的单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将住宅单体的首层设置为可开敞的形式,在大型活动中就可以利用。此外,对于住宅整体,由于需要分割设计,因此需要应用到很多隔墙,除了隔墙之外,还应该应用可拆卸的多扇折门将居住空间和后院、内院以及前院等分离开,使墙体的可开启洞口面积大大增加。对于单体设计,还应该减少室内和室外的高度差。为了实现对住宅基地的最大化使用,还应该在院落从住栋入口向围墙排水口找坡[2]。在温度比较适宜的地区,房屋设计一般不会考虑住宅的冬季采暖问题,并且冬天也会通过敞开楼门进行通风和排湿,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的舒适度,但是其是一种技术含量非常低的方式,可以通过门洞口扩大的方式进行改善。

2.2 农村住宅单体的厅堂设计

农村住宅现阶段一般采用分代居住的方式,因此在实际的单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将单体的平面格局设置成多层和多厅堂的格局,进行分层设置。从实际调查来看,一般家庭,不同带的人居住在不同楼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就应该适当的增加楼层数。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家庭的起居重心一般在二牵因此应该将洋式的起居区设置在楼上,以便家庭中心人员居住。另外,目前一些农村地区会采用统一规划和统一建设的方式进行建设,针对这种情况的,应该对大空间灵活分割,对于空间的功能设计,应该根据家庭的结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在平面格局的设计上主要以多层多厅堂的理念进行设计,将楼上和楼下分开,同时应该将洁污彻底分离。一般将二楼的厅堂设计为家庭聊天和团聚的地方,因此应该设计看电视、喝茶的活动中心。对于第一城的入户厅堂,应该强调功能多样化和适用性。

2.3 针对农村生活的精细化设计

对于新农村的住宅单体设计,应该针对农村生活和生产等具体事务进行精细化设计,对于家庭重大事件,例如红白喜事等对住宅的需求,也应该根据其使用权限的需求进行合理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农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例如户内农事,根据其实际需求增加养鸡、养鸭专用空间。此外,还应该满足农村地区的蓄水、种植、晾晒和设备放置等多种功能。增加一些辅助空间才能满足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如图1所示,为空间布局图,对于主要使用空间和辅助空间的设置上,应该考虑到采光问题。对于一些宅基地比较狭窄的建筑物,第一层的厅堂往往被当做储物间、停车间和农事间,为了避免首层厅堂的浪费,应该设置专门的储藏间,对于有车辆的家庭,还应该设置专门的停车位置。在储物间应该设置专门独立的出入口,物品从专门的出入口出入,避免对室内的环境造成污染,以保证住宅区域的干净和整洁[3]。

3 结语

对于新农村住宅的单体设计,不应该完全照搬城市的房屋建设模式,而是应该结合农村的实际生产、生活需求以及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设计,对于当地农村家庭的居住形态和人口构成采用灵活化的分割设计理念,农村住宅单体的厅堂设计应该采用多层多厅堂的格局,此外还应该针对农村的生活进行精细化设计。

参考文献

[1]罗小明.新农村建设问题与住宅设计方法探讨[J].城市建筑,2014,34(24):24-24.

[2]刘学钊.广义创作观应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单体设计――以仙游县菜溪乡为例[J]. 福建建筑, 2012,12(5):45-47.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型新农村 因地制宜 能源的循环利用 多民族共同发展

从大量文献可以清晰看出,以往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问题主要解决的方案大多是:以政府为主导,公共财政扶持为基础,以扩大农牧民为骨干,走“外推,内驱”的新农村建设之路;改革土地产权制度。大部分人都从这些角度看制约及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和方法[1]。很少有从绿色,节能,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的角度分析。基于此,本文想通过对甘肃张掖市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及潜在优势进行分析试图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改善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因地制宜,能源的循环利用和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我们主要以上述三方面为基础提出我们的意见及建议。

一、新农村建设的三大基础

1.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的措施是我们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西北绝大部分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大于3000小时,年均辐射量约为5900兆焦耳/平方米,具有利用太阳能的良好条件。新疆、甘肃、青海等是我国大陆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可利用开发的风能储量分别为3433万千瓦、2421万千瓦和1143万千瓦。 以甘肃省为例,其年平均风速大于3.0米/秒的地区包括安西、玉门、金塔、肃北、民乐、永昌、古浪和天祝等县,多处都具有建设大型风电厂的条件。除了这些意外土地资源也相当丰富。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应合理运用这些可再生资源。

2.能源的循环利用

以“绿色节能”为宗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污水、废物处理的再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如沼气发酵,秸秆重复利用等。

3.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

对多民族地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相当重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考虑到、族际日常交往,民族居住格局等对少数民族间交流及发展的影响。

二、对于农业、畜牧业、旅游业发展所提出的改进措施

充分利用现有自然资源的优势:西北地区光照充足;土地广阔,灌溉方便,湿地多;湿地类型齐全多样;积雪融水丰富。以此为基础建立高效节能、绿色的生态农业。降低化石能源的投入,开发利用再生能源将是以后发展的方向。同时,还要注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做到绿色节能。例如:就统一供电这一方面将重点充分开发太阳能;沼气池发酵;对于积雪融水丰富的地区则充分利用地下水丰富的优点,充分利用地下水源热泵技术。

1.农业方面改进措施

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节农产品的种植量和种类保障农民的利益;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提高对生物能的转化率来提高生物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也是生产条件现代化的表现;引进农业科技人员以提高农产品含量低、品质差等缺点。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种植区进行节水改造。在水资源较缺乏的西北地区,可大力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设施沃土工程,加强对西北农用地土壤肥力的改进,提高耕地质量。这主要是进行有机肥积造,增施有效的农家肥;充分的运用当地的能源。

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施行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化肥污染;运用秸秆、树叶、杂草作为饲料,植菇,最后作肥料还田。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猪沼菜”等模式、使其更加绿色环保。

2.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规划

加强牧区科技基础建设,提供科学的育种技术和防疫技术。探究科学的饲养方法,提高畜牧业的科技含量,持续增强畜牧业竞争力;建立健全的市场营销体系,协调畜牧产品的收购、加工以及销售等环节,合理衔接生产、流通以及信息化的交流。把牧民分散的小规模饲养与市场有机的连接,扩大规模,将产业链延长,这样就能使牧民在整个饲养、加工和流通环节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收益,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积极培养新型的农牧民,提高农牧民素质,加强对他们的养殖技术的培训,从多方面灌输畜牧业技术,拓宽技术的推广面,深度挖掘科技的潜力使其为畜牧业服务,运用科技来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大力建设观光型、生态型与市场型相结合的牧业生产基地,努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社会化的具有现代特色的畜牧业进行转变[2]。

三、对于旅游业发展规划

西部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丰富多彩,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特点。利用宗教文化优势,甘肃省的甘南佛教传统文化,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吸引国内外旅游投资;大力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如东乡手抓羊肉、藏族唐卡、锅庄舞、油香、保安腰刀、裕固族帐篷餐饮、各种民族服饰、首饰和木制品以及省局民族特色的建筑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可带动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热的兴起,西部民族地区将以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旅游业将带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应注意的是:西部民族地区自然景观的生态脆弱,故无论是能源矿产还是旅游的开发,甚至基本项目的建设,都不能绕开环保问题。

四、对于居民区改进设计方案

通过改进居民住房:居民集中化,便于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在集中区域建设基础设施,有效地利用土地;同意规划居住局域与农耕农作区域;村政设施集中一体化有利于农村居民文化交流;改善村内交通以及各各村交通问题[3]。

五、对于促进多民族共同发展设计方案

改善民族间共同发展要从、族际日常交往等发面着手。民族关系体现于族际交往的各个方面,族际日常交往是衡量民族关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体现在一个族群的成员在日常生活和私人领域中被另一个族群的成员们普遍接受的程度。可通过在繁华的民族街道开展集市,促进个民族间相互交流;创办非盈利的公益性资助机构,资助本地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大力培养人才强市,努力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通过举办民族特色文化旅游节,使民族地区树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文化的交流可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体现民族地区特色发展,可引来商客,既增加了经济的发展又打造了特色民族品牌。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融合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作为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国民经济、农民生活水平都有深远的影响。如何更好地贯彻实施新农村建设仍在不断的通过实践、总结、再实践的过程以达到更加完善的水平,在此我们只是通过我们发现的一些问题结合西北地区的地域特点、人文特点提出一些意见及建议希望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探索有所帮助。真正的实现绿色、节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创新型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萍. 从节能减排看新农村建设[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33(10):164-166.

第7篇

【关键词】 城郊农村 新农村建设 城中村

一、城郊农村与新农村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

1、城郊农村的概念

城郊农村指的是处于城市和乡村结合部或者是在城市近郊的农村区域。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有的农村区域在城市的扩张过程中尚未被完全并入城市,它们的社区管理体制和人员管理办法尚未完全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因此形成了一种非城非乡的过渡型社会区域。

2、城郊农村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农村,城郊农村在经济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有很大不同。首先,城郊农村的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城郊农村以为城市建设提供用地和发展城市新兴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地位较为重要;其次,在城郊农村区域,由于其接近城市,因而享有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便利条件,在道路、供水供暖和绿化建设等方面远优于传统农村区域;最后,农民的生产方式不局限于第一产业,而是快速向租赁经济和服务经济等方向发展,城郊农村地区的农民在生活上也倾向于城市化生活,崇尚休闲娱乐和现代化的消费形式。

另外,从性质上讲,城郊农村作为传统农村城市化的一个过渡阶段和演进环节,处在地理外置和特征形态上最接近城市的地位上,它是农村城市化的最前沿地带。但是,我国现在依然沿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模式又注定了城郊农村虽然在产业结构、基础建设和人员生产生活方式等非常接近城市,达到了非农化,但是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依然属于农村区域,这就造成了城郊农村具有城市与农村两种形态。

3、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含四个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和农村城市化理论。简而言之,城乡互动理论重在强调城乡之间在经济、资源、生态和空间上具有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的作用;城乡一体化理论强调城乡之间打破界限,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融合;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则侧重改变以往对农村发展不够重视的局面,将城乡发展统一规划、综合考虑;而农村城市化理论则可以看作是前面三个理论的指向目标和实际落脚点,即城市和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管理、人员构成等方面逐渐缩小差别,最后达到没有差别,达到农村的城市化。

由此可以得出,城郊农村遵循城市化的原则进行开发和建设,走城市化的建设道路,是城郊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方向之一,这也是针对我国城郊农村发展和解决城郊农村“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

二、以往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中产生的问题与弊端

由于我国一直实施的是城乡二元结构的行政管理体制,城郊农村进行建设和城市向郊区与农村的扩张往往走的是一条渐进式“蚕食”状态的发展路径,诸多城市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犬牙交错的格局,在城郊农村建设和城市扩张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城中村”。所谓“城中村”,概括起来是指:在居住形态上,由于城市急剧扩张,在城市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过程中,原农村居住区域和人员就地保留下来;在社会形态上,此区域的人员在原有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公共投资制度和教育体制的管理下,仍然以土地和土地附着物为主要生活来源。

“城中村”是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的现象,但是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城中村”造成的问题也日益严重。首先,在“城中村”中,由于整体规划滞后于现实的建设速度,村民们为了在拆迁中获取更多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违建现象,而在违建的过程中,在

管理和监督的盲点下,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又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其次,在后续过程中,政府依照既定规划拆除农村建房时,就需要拆除很多包括违建在内的新村民建房,在付出高昂拆迁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为环境增加了负担;最后,由于”城中村”人口密集,社会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还相对落后,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和治安问题。

结合这些年来我国城市改造”城中村”的经验和形成的模式来看,走的基本上都是软件和硬件改造相结合的道路。从硬件改造上看,在预留村集体产业用地之外,对村民原有用房统一拆除,统一还建;从软件改造上看,改变原有的农村管理机制,改变原有的农村村民身份为城市居民,将以往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造成股份制公司。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还是主要来源于农村土地改变性质后的增加价值。一般来说,需要改造的”城中村”的所在村,会按照规划,将部分土地资源的优先使用权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给一个或者几个房地产开发商,开发商依照合同参与”城中村”改造中的资金运作。

三、我国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路径尝试

在统一开发原则的指导下,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最早和最普遍的尝试就是设立开发区。在近年来,我国各地依托城市建立的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和技术开发区鳞次栉比。这些开发区的设立,由于在设立之初就明确了建设目的,在建设过程中按照规划统一、有序地进行开发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的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但是与此同时,这些开发区在设立和建设的时候,往往是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在开发建设和政策制定方面也都侧重于对发展经济的扶持,忽略了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视。尤其是对实行区域托管的开发区,这些开发区的管理职能机构一般都是临时组建和形成的,对于占地上的城郊农村的各种问题还缺乏深入了解,而且行政管理的目标性过强,容易造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缺位。

建设开发区虽然不失为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条可选择性路径,但其存在的先天问题也提醒我们寻找一条更适合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新城建设模式开始慢慢出现。分析近几年来我国依托城市出现的区域性新城可以划分为以下五类:内城改造和用地功能置换所联动形成的新城、城市结构改变生成的组团级新城、城市郊区化蔓延形成的郊区新城、以一大型项目为中心的特定新城以及以传统小乡城镇为基础发展成的新城。在这中间,最后一类以传统小乡镇发展成的新城,因其具有独立完整的政府机构和政权组织,在进行拆迁和还建的过程中便于管理,便于预先合理化建设规划,进行统一产业布局和村民改造,可以最大程度地从根源上解决“城中村”所产生的问题,所以,这种在传统小乡镇的基础上建立的区域性新城建设相对于开发区建设来说具有先天上的优越性,可以避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滞后与缺失。另外,在地理位置和互动关系中,这一类的小乡镇处于与城市毗邻却又不紧挨的位置,自然环境较好,既可以依托城市进行发展,吸纳城市人口在其新兴产业中就业,又可以吸引外来投资,消化自身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农村人口就业。

四、武汉市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有益尝试

作为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投融资平台的湖北省联合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联发投)于2008年成立后,首个确定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项目即为武汉花山生态新城。花山镇作为一个传统小乡镇,原为武汉市洪山区(现托管到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一个镇(现改为街道),境内自然环境优良。在花山生态新城66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里,包含了原来整个的花山镇。通过三年多的发展,现在的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总结其建设经验为以下几点。

1、由唯一一个开发主体负责规划

省联发投先与洪山区(花山托管后改为东湖开发区)共同出资在2009年成立了花山生态新城投资公司,作为唯一的投资主体负责新城的规划与建设。花山新城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规划建设的唯一主体,负责开发与建设的所有事务。这就可以保证在实施过程中,先确定总体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对政府和民众负责。

2、分阶段分梯度实施建设规划

花山生态新城的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招标,并通过专家团评估,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先进性。在基础设施如道路建设上,采取了

一次性规划、分批实施的做法。现在已经从南至北和从东至西建设了花山大道和花城大道纵贯横穿整个花山新城,并在规划中分期分批建设支路配合,这就很好地解决了以往的“断头路”和重复修建道路的资源浪费问题。在商业性开发建设上,注重商业项目之间的相互支撑和配合,避免了无序和盲目。

3、统一拆迁,统一安置农民

花山新城建设采取全版图一次性征地的模式,以村为单位签订征地协议,保证了区域的平衡,有利于征地工作的推进。与此同时,先行开工还建房建设,做到了先还建再拆迁,一方面减少了被拆迁群众在外过渡的时间,同时也大量节省了过渡费。这种先盖还建房的做法很好地解决了以前拆迁难的问题。到今年为止,城中已基本完成了改制和社保办理工作。在农民安置问题上,新城整合闲置的土地、资金和人员,结合花山镇以往传统的苗木花卉优势,成立了一个园林绿化公司,同时成立了一个物业公司对还建住房进行统一管理,并成立商业管理公司对商业用房进行管理。

4、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在新城建设之初,政府就在建设规划中把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建设宗旨,成立了专门的机构,调配了专业人员,吸取国内和国外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对新城建设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设定和控制,将新城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生态新城。例如污水处理和电能转换方面,都分别采用了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技术。

五、结语

城郊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与传统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不同的特点。依托城市,走城市化的建设道路,可以被视作城郊农村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建设方向,也在理论层面上联系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市化的内涵。结合以往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产生的”城中村”问题和开发区建设问题,区域性新城建设是城郊农村城市化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这项尝试也会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在理论和操作层面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欣:“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

[2] 魏娟、阎魏:城郊型农村新农村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08(25).

[3] 王艳艳:乡互动作用下发达地区城郊农村的城市化与现代化发展[d].山东大学,2008.

[4] 田伟:大城市城郊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几点问题思考[j].乡镇经济,2004(6).

[5] 阮青:探索城郊农村现代化的新思路[j].理论学习与研究,2004(2).

第8篇

关键词:景宁县大均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畲乡之窗

中图分类号:F3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1009701

1 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

1.1 自然条件

大均乡位于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距县城15公里,面积 86平方公里,属景宁畲族自治县中部低山林、粮、茶、果、畜、药综合农业区,农、林、水力资源比较丰富,其中林地 11.9万亩,占总面积的92.17%。全乡现为9个行政村,总人口4183人,其中畲族人口占35.5%。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区内多高山,海拔高低悬殊,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境内主要有大均坑、大赤坑、新亭坑等河流,均为山溪性河流,水位涨落迅速,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

1.2 经济发展状况

该乡依托资源优势,中药材、笋竹两用林、茶叶、食用菌、吊瓜等种植规模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2000-2007年全乡经济总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3.4%。2007年全乡工农业生产总值完成236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50元。工业基础比较薄弱,旅游业发展迅猛。

1.3 社会发展状况

近年来通过整治,该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过农村康庄工程、农村电网改造等工程的实施,全乡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全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社会事业工作有序开展。

2 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

2.1 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大均乡特有的畲族文化资源(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和生态资源,都为该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畲乡之窗”等独特资源,挖掘民俗风情文化内涵,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经济、民俗经济等特色经济形态。

(2)区位条件。浙江省属于长三角经济发达省份,依托浙江日益改善的区位结构功能,利用周边辐射,对接大市场,拓展发展空间,经济发达省份的大环境为畲族乡镇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后发机遇。如浙江省的公路联城战略突破了区域交通瓶颈,区位与资源优势的结合为资源向产品转化创造了条件。

(3)政策优势。各级政府、各系统对民族乡镇都有扶持政策,金融系统也给予民族乡镇特殊优惠的贷款照顾,鼓励和支持民族村发展经济,有效解决了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资金不足的困难。

2.2 制约因素

(1)经济基础薄弱,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一半。

(2)农业生产效益低下,农民增收乏力。尽管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该乡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但由于缺乏竞争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和品牌,生产效益普遍不高,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增收不稳定性较大。

(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共享率低。由于集体经济薄弱,财政扶持有限,大多数村庄文化、体育、卫生、公共安全等设施依然缺乏。

(4)低收入农户比例高,脱贫任务艰巨。目前全乡低收入农户386户占全乡总人口的27%。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系统的针对性技能培训,大多数外出劳动力只能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工作,从事技术型工作的人员少,工资收入低,脱贫致富任务十分艰巨。

3 大均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路

大均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充分利用民族乡镇的特殊性,将其转化为新农村建设的优势资源,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兴乡、创新强乡、文化名乡”的发展战略。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该乡独具特色的资源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业产业化应整合各类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特色产品,力争形成颇具规模的竹、茶、药、菜基地。

(2)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充分利用党和国家及省、市、县政府出台实施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支持,充分把握与省发改委、台州市统战部结对帮扶的良好契机,加快康庄工程、农民饮用水工程、下山移民等项目实施,力争使行政村通公路率、村庄完成整治率、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和无线通讯覆盖率早日达到100%。

(3)突出“畲”字品牌,弘扬畲族特色文化。为促进畲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搭建更有效的平台,加强景区景点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提炼,大力促进景区建设,建设“中国畲乡之窗”成为国家4A级景点。

(4)实施转移发展战略,促进农民增收。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进程有效结合,大力实施包括劳动力转移、产业转移、资金转移以及居住地转移等的转移发展战略,同时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鼓励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有序转移。

参考文献

[1]黄健英.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第9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规划;总体布局;景观

中图分类号:G81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新农村建设是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整体搬迁是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然而,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中,普遍存在着模仿城市居住区规划的现象。这种不切实际,盲目模仿的现象造成了农村特色的削弱和消失。使城市居住区肌理代替村庄肌理,城市住宅代替村庄住宅。这种不符合农民生活方式的规划,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并且由此滋生了乱搭乱建等违法现象。

在村建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试图以农民为核心,根据保留改造点和新建居民点的不同情况,从村庄总体布局、农村住宅及宅基地、乡村景观等几个方面,对新农村规划进行分析,并对其农村特色进行思考。

一、村庄总体布局。

由于农村资金有限,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节约用地的原则。总体布局上,在保证农民生活舒适的基础上,在有限的用地红线内建造尽量多的农民住宅。

1、对于保留改造居民点,规划注重体现农村的特点,尊重农村原本的生活习惯。设计时充分考虑现状条件,在对土路、石子路进行规划梳理,对水面进行综合整治改造,对围墙棚舍进行统一安排的同时,遵循农村地区自然肌理,保护农村有别于城市的自然风貌。在规划中,尽可能按照原有道路、河流走向,确定组团形态、道路系统及开敞空间系统,保持村庄整体形态的延续。

(1)以控规为依据的同时做到少拆现状建筑,现状建筑与规划红线矛盾的地方,在规划中可适当调整用地红线,以适应现状建筑,节约用地。

(2)道路规划中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及进村位置。为了适应现状道路改造,道路宽度控制在2.5~5.0m。

(3)应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根据用地现状进行适当扩建和插建。一是可以平衡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二是可以对新建点无法纳入的住宅做适当安排。

(4)因改造而在保留居民点中侵占了农民的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应在其它地方相应做出补偿。

(5)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的提高,在适当位置考虑了机动车的停车位。

(6)根据常年主导风向,增加设置公厕、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环卫设施。

2、对于新建居民点,则努力适应当地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及村民生活模式,努力把规划区建设成为一个居住环境良好、配套服务设施完善的郊区新型村民社区。重视乡村自然、人文特色的动态延续性,营造一个具有生活气息浓郁、邻里关系融洽、景观环境优良的生态文明社区。

(1)总体户型比按照居民点现状调查结果做适当调整。

(2)住宅及宅基地的布置在考虑采光、通透的前提下,或与道路垂直,或平行于道路,或与道路成不同角度的夹角,间隙布置公共活动场地,整体形态生动活泼,丰富而多变。各组团围绕组团绿地布置,形态上形成一定的向心凝聚力,促进人文归属感的形成。每个居住组团都要设置室外健身点或公共活动场所。

(3)在交通组织上采用“人车混行”的方式,以节约用地。居民点内部道路划分为主路和支路。主路结构为环形或尽端路,设计上采取一定的曲折处理,降低了组团内部机动车的行车速度。

(4)新建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原则上不超过0.375hm2(4亩),总建筑面积1000-2000m2之间,可结合卫生所、超市、村民活动室、物业管理用房、托幼所、公共厕所等一起设置。

(5)统一规划、分期开发、配套建设。注重分期开发的工程经济性以及设施配建与住宅建设的同时性,做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建齐全、道路交通系统完善、每期开发都能形成一个独立的分区单元,每个单元的有机组合又形成一个统一的住区。在分期建设中,近期、中期、远期的户数都要听取村里领导和农民的意见。

(6)居民点每20-30户设置垃圾桶。垃圾收集点则结合周边区域统一考虑。每居民点规划一座公厕,结合公共服务设施布置。

3、要完善新农村建设交通设施,若要富,先修路,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没有良好的交通是不行的。理顺村城内各个村屯的道路,规划功能合理的道路系统,确保村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便捷联系和可达性,在设计上要因地制宜,努力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公路,塑造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规划中基本保持了现状的路网框架,结合地形对局部道路的走向进行了调整,形成“一横五纵”的路网结构,“一横”为主要对外交通道路,“五纵”为通往各村屯的主要道路。

二、农民住宅及宅基地

农民住宅设计既要源于农村生活,又要高于目前的农村生活。在户型设计中既要注意功能与实际生产、生活相对应,又要引入现代文明的生活理念。

1、对于保留改造点,宅基地面积不受制约。在尊重现状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在改造中侵占了农民法定宅基地的,设计中在其它地方做出了补偿。

2、对于新建居民点

(1)宅基地划分数据指标按照相关指标要求进行规划。即对于1—2人户,3-4人户,5人户,和6人户分别规定不同的宅基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层数。住宅以双拼的形式组合,有院落的可以用围墙分隔,或者联排四五户的形式组合。形成农村特有的宅基地布局形态,不仅保障居民生活的私密性,还在农村规划建设中体现了节约的思想。

(2)如何确定农民住宅面宽的问题一直贯穿设计始终。有人主张面宽做宽符合农民长期以来的生活居住习惯,但由于总用地面积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的限制而未能实现。普遍房型面宽定为7—9m,既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节约土地。

(3)在户型设计中,住宅底层设置卧室和卫生间,方便老人居住;卫生间面积稍大,可提供洗衣等家务劳动空间;底层南向出入口开在客厅,北向出入口开在厨房,这样符合农村居民生活习惯,也减少了走道面积,增加了生活用房的使用面积。同时在设计中考虑农民的使用特点,为农民提供仓储农具的空间或院落。

(4)机动车停车位设在庭院内,不设车库。

(5)响应政府节能减排的要求,在设计中预留太阳能热水器位置。农村地区没有高层建筑的遮挡,水温升温快,效果好。且农村均为独门独户的多层住宅,热水器安装维护方便。

三、乡村景观

1、对于保留改造点,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生态资源,林地、农田、果园结合,创造出不同于城市的田园风光,形成具有特色的郊区新居民集聚区。对于现状有河流经过的村庄,结合景观,梳理整合河道,提出河道水系整治方案,并利用原有水塘、河道进行景观布置,设置居民游憩场地。现状有果园的,可以适当修理改造,形成别具风格的农村景观。

2、对于新建居民点。绿地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设计重点,结合步行道路,有机联系各组团绿地。并与规划区内的水体资源结合,形成社区绿地景观系统。各组团的公共绿地景观又与规划区的自然景观形成完整的景观环境系统。

3、生态环境规划

充分利用现有林地、菜地园等用地,注重保护原有山的生态环境,强化村域连续的绿色生态背景,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形成绿色背景、黄色板块及蓝色水面的村域生态网络。在农家庭园中集中绿化布置,沿村内道路两侧、休闲活动区和宅间空地进行重点绿化,体现绿色山村的自然清新面貌。

四、结语

在新农村整体搬迁过程中,设计人员从整理宅基地资料和户籍资料,到宅基地资料与现状地形的整合,从听取村里领导及村民的意愿,到与专家的多次交换意见,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只有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地方,结合实际,关心农民,尊重农民意愿,才能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实现农村特色的延续和再塑造,真正提高农村的人居环境质量。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面对这种新的发展形势,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应明确主导思想,总结问题和经验教训,创新规划设计思路,加快规划设计实施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周亚群.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要点分析[J].中外建筑2012(2).

[2]王晓辉.新农村规划设计中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0).

第10篇

1简述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以系统的、平等的、全球的、协调的方式发展旅游、协调环境、旅游者和当地社区三种间的利益关系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1]。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我们的研究切入点也就是来自于总书记的基层调研。吴中区越溪街道旺山生态园为周边都市居民提供优良的旅游与休闲环境,成为独具魅力的集约化、多功能、高效益的当代生态农庄型度假观光胜地。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她除了可以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旅游、农业学习之外,还具有生态体检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促使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是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农村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关注学者对于“三农”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关注农村社会的变化和农村基层工作者的新思路,关注农村的社会和环境问题。从中也了解到一些问题的缘由,也对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二元社会的形成有了更深的理解。社会科学者们的思考,基层管理者的先进经验,以及城乡社会的矛盾都深深的震撼着我们。而对于农村建设问题的思考也源于多年的专业学习,农村建设问题中的许多问题是和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紧密相连的。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是相互促进、内在的统一关系[2]。乡村发展生态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美丽乡村”增加了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支撑。

2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旅游是由国外引进的(即从“可持续发展”派生出来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它代表着一种新的旅游发展观,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也就是指: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民对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即可以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提供生计,又能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决定了我们一定要重视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各级政府和老百姓都缺乏实践的经验,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一定的经验,但是仍然在认识上、规划上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对农村的内涵认识不够,简单的理解新农村就是新道路、新房子、新村庄,造成重视村容整洁,忽视生产发展。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维护本地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又要同周边区域和谐统一,真正实现旅游资源的和谐发展。在开发广度上,既要协调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民风、经济等方面的协调发展[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标准是:延续历史文化,保护乡村资源;延长生命周期,保障经济利益。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保持这样的环境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济效益是乡村旅游开发者、经营者、普通老百姓最主要的目标之一。

3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对待农村生态建设问题切不可不顾农村社会的现实。农村如果得不到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成果很难保住。农村建设如果不顾现实,盲目追求“面子工程”,可能会损害到农村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可以看出农村的生态建设问题对于农村社会的影响有多深。处理好这些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提倡一种新的文化,将对农村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第一,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定会造成开发和保护不一致的情况。从长远角度来分析,乡村旅游确实能在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目前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开发”与“保护”脱节的情况。有的地方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不注重保护,盲目的开发。在开发的过程中造成了很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破坏。一方面破坏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一方面对农村文化的吸引力造成了影响。第二,很多地方的旅游产品比较的单一,种类比较少,从而造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强。这样游客来了第一次就不来第二次,留不住客人。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主要是观光游,这样造成乡村旅游没有充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的形式比较单一,仅仅体现在乡村旅游的简单开发。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乡村旅游的整体开发还不够深入,没有能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挖掘乡村自身的特色。此外,还有乡村旅游的规模比较小,仅仅体现在农家乐的基础上,参与型、体验型的旅游产品比较少,不能满足游客的持续增长。第三,目前乡村旅游有的地方还不是很规范,市场缺乏统一地管理。同时,由于乡村旅游市场的开发时间较短,我国的乡村旅游存在管理规范上的缺失。造成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乡村旅游的分配利益不均,缺乏有效的政策来规范市场。乡村旅游中宰客、降低服务标准以及服务态度恶劣等情况较普遍,此类情况造成了游客的流失,游客流失了必然会给农村旅游造成非常大的损失[4]。

4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总结为:“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统一规划、产业协同”。也就是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思想及其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指导,坚持科学合理地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协调发展,扩大农民就业,促进增收,加速城乡一体化发展,充分调动政府、企业、行业、农户、游客等多方参与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资源和社会的效益均衡发展[5]。根据以上的总体思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做到以农为本、农旅和谐发展,注重保护、注重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不影响乡村旅游的正常运作。②做好乡村旅游长期、中期、短期的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循序渐进。③按照本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采取差异化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市场潜力,利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发挥乡村旅游在本地区的功能。④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的合理规划,调动多方参与主体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效益最优。

5结语

苏州市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自然资源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苏州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和必然的选择。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和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企业、游客等多方面的不懈努力。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规划,有助于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判断下,规范乡村旅游的行为标准。保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注重科学性和合理性。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统筹,秉持“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挖掘自身潜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农村经济显著增强、农民收入稳步提升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设。

作者:石冬喜 郁文明 汪思冰 顾明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街道办事处

第11篇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必将对某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产生影响深远的推动作用。

作为某市公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三年建设,全市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从农村公路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确实还需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进行新农村、新郊区村镇公路规划与建设研讨,非常有必要。

某某地区区根据某市市市政局、公路处的总体部署,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展了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在某市市市政局、某市市公路处的关心和领导下,某某地区对公路建设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连续出台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危桥改造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三年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三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10.9公里,桥梁改建20座,累计投资额达到4.3亿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在管理方面,我们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公路工作政绩考核,建立养护工作队伍,养护管理逐步规范,乡镇公路路政队伍也得到了建立,使某某地区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出行条件大有改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

下面,结合某某地区农村公路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就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浅谈一些思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规划理念

1、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明确。

农村公路、乡镇公路、乡村公路、村镇公路、乡村道路,这些工作概念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均有频繁出现,使用混杂。概念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工作范畴的界定。例如,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区新建道路都在农村地区,原本都是村级道路或者没有路,建成以后的技术等级可能并不低,这些道路很难说是解决农村出行问题的,从使用功能和所处环境上,是否还是农村公路。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建设的农村公路可能比区管甚至某些市管公路情况还要好,也不像是农村公路。我们感觉到,这么多的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义,需要一个规范而具体的划分。多少等级、什么指标可称之为农村公路,其他概念和农村公路是什么样的从属关系,应该予以明确。对于一些技术等级高,路况和环境好的道路,应该制定一个全市基本规范的接管标准,建成后接管到区管和市管公路范畴中去。

2、从通达到提升的理念转换。

经过三年建设,某市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已经解决了农民出行的基本需要。三年建设中,主要是增加和改建了等级公路,大多数新改建农村公路都是3.5米宽度的,7米以上的比例还不高,农村公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设新农村的村镇公路,不仅要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村地区到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不够快捷畅通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更多技术等级高,环境面貌好的村镇公路。

3、通达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从农民生产生活出发,进一步深化。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在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扩展到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层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并不等于所有的农村居民交通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在从基本通达到提升等级的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搞纯理念的规划,农民是否实际得益,是根本的出发点,只要还有自然村没有通等级公路,规划就不能割舍掉这一块,还是要考虑进去,并且在政策上要继续支持,要力争达到自然村可以通达公交的规划目标。

4、农村公路规划要融入到整体路网结构的布局体系中。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将村镇主要公路纳入市区级公路网,以“1966”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畅通”。要规划界定出从村公路到区级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车程目标。对于农村地区,如何改善外环线周边的农村交通,加强环内环外的交通联系,使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更加紧凑,尤其重要。

5、农村公路环境建设应该提上规划议程。

以往的农村公路建设,重在解决基本出行困难,对公路建设的综合环境因素没有更多地考虑。某某地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制定了鼓励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的政策,对附属设施的设立也给予数额不低的补贴,很受当地村镇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对改善农村公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感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也要建设生态公路,要使建设好的农村公路设施完备,环境优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路名牌等附属设施的设置率也要达到相对较高的比例。

二、投融资思路

1、三级出资,重点建设的投资思路。

现在的建设投资结构以是村镇为投资主体,区县适当补贴,市少量补贴。目前,某某地区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并且提高了补贴的力度,对于财力薄弱的村镇,区级财政补贴接近了投资的40%。由于新农村建设期间的村镇公路提高等级等更多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仅仅靠村镇本身,力量肯能仍显薄弱。我们在工作中看到,有的地方主要是靠村里出资建路,家底薄的乡镇也没有能力解决全部各村的道路建设问题,而村里的财力实在是有限的很。我们虽然制定了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也不低,但是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好环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困难还是很大,需要市区两级拿出更大的决心,帮助农村地区实现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的目标。

2、“工业反哺”应该成为投资核心。

以往的农村公路补贴,是从养路费中划拨的。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应该从“工业收入”中拿出足够的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以后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是这个“反哺”比例多少合适的问题,就目前政策而言,还没有进入“工业反哺”的阶段。某某地区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我们的补贴占到了养路费的8%,但是除了养路费之外,区财政其他方面就一分也不出了。因此从总量上看,高质量的搞好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投资缺口,市里面是否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把“工业反哺”的思想真正的落实下去。我想市里面有了政策,有了动作,各区的动作也就跟上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3、修路不忘建桥,消灭和控制危桥的任务不可放松。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宽路窄桥的现象,而且部分地区消灭危桥的任务也还存在。与此同时,随着桥梁使用寿命的临近,每年还有新的危桥产生。希望在实施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农民出行的安全因素,把危桥改建和公路建设结合起来。

三、建设和管理模式

1、村镇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机构急需完善。

目前的管理模式一般是市、区县、镇三级管理。

先说基层,具体实施建设和管理的单位是村镇,而村镇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机构上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一定存在管理难度。

再看区县,我们前几年也按照市政局、公路处的要求设立了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至今还没有落实人员的编制。而且从养护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的职能设施也不完善。现在的情况是,目标提出来了,规划也要制定了,新一轮的大建设要开展了,但是机构还很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门进行协调,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问题。

实际上,公路处也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开展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现在是由设施科在兼任这块工作,职能确实不是很顺。只有从机构上予以健全,从编制上予以保证,真正设立三级管理部门,才能促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2、“重建轻养”的状况急需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根本改善。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要制度化。

以往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的村镇或许从来就没有还要养护的概念,重建轻养的情况相当普遍。目前,大量的农村公路因为乡镇资金、人力、物力的匮乏,有的区还有重型车辆密集等因素,缺乏有效养护,出现路况快速下降甚至严重损坏等问题。必须要要在乡镇建立养护管理专业队,制定年度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责任,才能使农村公路养护有制度、有步骤、有保障。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规范。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各镇制定了养护管理的制度,明确了各镇养护经费的保障,明确了养护人员的数量,也在着手研究养护补贴的办法。但是这些规定和要求都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在农村公路的掘路修复工作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年制定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掘路修复办法》,由于没有势力的具体政策依据,显得底气不足,工作开展也有一定的阻力。

我们觉得,很需要市政局、公路处为我们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养护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各区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市区两级也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投入。

农村公路也应该是养路费的使用范围,但是目前只有文件要求各区将不少于一定百分比的养路费支出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而养护则尚未顾及到。针对农村地区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的局面,这个投入结构需要改善。从实际情况看,“十一五”计划的前三年,建设任务还不少,但是后两年,基本上就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养护方面来了,我们希望市级财政也能制定一个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补贴办法,支持各区县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第12篇

关键词:农民素质;政治法律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科技健康素质

高素质的人口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是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推动力量。“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要素,人是积累资本。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就不能发展任何新的东西。”[1]据统计,“在中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6.7%。”[2]相对偏低的农民素质已经成为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文化素质高、技术业务精、经营能力强的新型农民,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才能真正完成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3]

1.农民政治素质

政治素质是指对国家政治政策的认识、理解、执行以及参与国家事务的积极性。

随着村民自治的不断推进,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能力不断提高,参与的政治活动也越来越多。沛县调查显示:95%以上的农户对党的政策表示拥护。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政策水平低下,有的甚至连涉及切身利益的政策也不了解。如“粮食直补”已发放到位,可有些农民只知道给自己发了钱,至于发的什么钱,发放的标准是什么,应该发多少都不清楚。“农机补贴、村村通工程”等这些带来直接效益的政策更是知之甚少。

在农村,许多农民对村委会直选这项最能体现自己政治权利的活动漠不关心,对选举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座谈中,有34.1%的村民没有参加换届选举,很多村民认为村委会换届选举是“上面定调调、下面画圈圈”的假选举,群众普遍认为现行体制下,根本无法有效地通过政治参与表达其话语权。许多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认为村里的事情就是村干部的事,应由村干部去管理,不能主动地行使、维护村民自治的权利,更不懂得如何正确、有效地行使应有的权利。在了解村务公开情况时发现,有59.5%的农民表示本村的财务从来没有公开过,明确表示村里的财务公开了且他们亲自看过的只占26.2%。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对4个行政村的135位农民进行了访谈,结果是全部都知道国家要进行新农村建设。但自称知道新农村建设大部分内容的只有10户,占访谈户的7.4%,实际能比较全面理解新农村内容的只有3户,占2.2%。大部分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好事,持完全认可的态度。

2.农民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反映农民整体水平的基本素质,包括一定的文化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和接受能力。文化程度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各类职业教育的普及,农民文化素质整体水平有所提高。2010年沛县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中,接受大学教育的占1.2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12.06%,分别比2000年上升0.40个、0.91个百分点,相应地,接受初中教育的占52.06%,下降0.11个百分点,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34.65%,下降1.20个百分点。尽管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一半以上的人口只接受了基础教育,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高于8年,仅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水平。就业人口中,文化结构仍然偏低,2010年,沛县农村就业人口中接受小学及以下教育的占42.75%,接受初中教育的占48.63%,接受高中教育的占7.82%,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占0.80%。而苏南高中及以上劳动力比重占20%,比沛县高11.38个百分点,与沿海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沿海地区大专以上学历占到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0%的青年农民有中专、高中学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发达国家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根据对5个自然村的抽样调查,2010年沛县农村劳动力中,18-40岁的劳动力的多数都在外面打工,30岁及以下的青年劳动力留在农村的比重急剧下降,其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仅占30分之一。因此,虽然沛县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掌握较高的劳动技能,劳动力就业门路狭窄,其中在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高达60.4%,依靠体力吃饭,收入低,就业不稳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苏南劳动力在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达72.2%,比沛县高33.1个百分点。“据有关专家对劳动生产率进行研究,以文盲的劳动生产率为1进行计算,得出这样的结论: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1.4,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2.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生产率为4。”[4]这一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人的劳动效率,也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3.农民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是指农民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等,是农民掌握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并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去的过程和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政府对农业做出了较多投资,同时农民也认识到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农民的科技素质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农村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科技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仍与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要求不太适应,存在较大差距。2009年,江苏省统计年鉴显示:苏南地区劳动者具备科学技术素质的比例为5.86%,苏中地区的比例为3.23%,劳北地区的沛县比例只有0.63%。目前,沛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还很少,所占比重还很低,平均每1000名农业劳动力中才有2名初级农艺师,沛县留在农村农业生产领域的大多数是年龄偏大、思想滞后的老人和妇女,无人从事农业研究,致使农业生产后备力量缺乏。由于务工技能素质低,外出务工人员普遍都是干重活、拿低薪。从对沛县张寨镇、栖山镇5个村的调查情况来看,有53%的农民利用农闲时间在本地打短工,从事的大多是没有技术含量的体力活,制约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使有限的技术成果难以发挥作用。调查表明,沛县农业生产技术的来源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传统技术、农科站、学习其他农户,分别占42.56%、32.69%、15.38%,其他是经纪人、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媒体等,充分表明农民的科技素质相对偏低。

4.农民思想道德素质

农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决定着农民的社会经济行为,是农民素质的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实践中,沛县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由于长期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影响,沛县农民在思想素质和道德观念上仍然存在诸多落后观念。一方面,封建迷信现象仍然存在,传统的宗族观念仍是部分农民的思想主流。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民相信天命,相信迷信,看相、算命、拆字、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有所蔓延,有的乡村,超生严重,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恶性循环。有的人生了病,不到医院看,而是相信封建迷信,严重影响着农民的现代科学意识和开放进取的思想,阻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突出表现为理想信念淡化。不少人把“一切向钱看”作为自己的行业准则,认为这就是市场经济,淡化了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意识,个人主义严重,不讲义务,只讲利益和权利,不关心国家大事。道德水平滑坡,部分农民信奉金钱至上,自私自利,只讲索取,不讲奉献。

5.农民健康素质

健康素质主要是指健康程度、体质强弱、寿命长短、营养状况、抗病力等。身体是智力的载体,身体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智力素质的形成与发挥。健康状况受先天遗传、医疗卫生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而医疗卫生条件状况的好坏是农民获得健康的必要条件。

随着沛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有效改善,健康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伴随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也呈上升趋势。沛县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全县农民食品类支出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22亿元,食物消费由以消费粮食为主向以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搭配转变,营养状况明显改善。但由于“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突出,医疗公平度不够,在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定价机制不完善、医疗机构改革不到位等因素作用下,农村“看病贵、看病难”现象反映强烈。在农村中仍有47.9%的家庭有人患病后而不能及时就诊,无奈只能“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死”。

6.农民法律素质

农民的法律素质是构成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沛县农民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仍有一部分农民法制观念淡薄。

一是法律知识缺乏。调查资料显示,沛县农民对我国已颁布的法律和法规的认识只达到2%左右,而多数农民对与自身息息相关的《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业法》等法律法规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农民群众对法律作用的评价也很模糊,对“人情大于法律”观点持肯定态度的占到20.63%。

二是法制观念淡薄。受封建社会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一些农民认为法是人定的,是由人来执行的,执行者及其领导可以左右执法的结果,相信权大于法。如一些涉法案件的当事人不去法院诉讼,却到党政机关找领导进行上访,甚至三番五次缠访闹访;人情关系取代契约关系、违反承包合同等。

三是运用法律维权意识不强。农民普遍缺乏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农民很少想到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利。从抽样调查100户农民结果显示,在遇到纠纷时,很多农民不知道要打官司、不知道如何打官司,也没钱打官司,只有1%的人选择向法院提讼,多达49.7%的人认为找村干部调解是最好的办法。在访谈中,农民们普遍表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打官司。

7.农民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素质

农民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素质是指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合理组织控制农业生产的能力。

由于长期受封建传统思想、计划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市场意识淡薄,不懂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差。具体表现在:

第一,市场观念和信息观念比较淡薄。绝大多数农民不懂市场经济运作的规律,信息来源渠道不畅,市场导向能力弱,其依靠市场进行有效生产经营的难度非常大,其结果必然是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大,加上农业生产周期性相对较长的特点,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价格波动,农民常常无所适从,损失惨重。

第二,从众行为严重。通过问卷调查:在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中,从众行为非常普遍。81.3%的农民群众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态度是“观察别人用的结果再做决定”。这种从众行为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产经营风险,但却容易丧失得利机会。

第三,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控制生产能力较差。从参加专业协会、合作组织抽样调查情况看:沛县敬安镇范楼村、肖吴庄村,河口镇丁六村的调查对象300人中仅有4 人参加了专业协会、农民合作组织,约占1.3%。而苏南参加农业种植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的达到74.93%,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苏南的吸引力远远高于苏北的沛县。

由此可见,农民素质偏低在较长时期内将是制约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关键是要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参考文献:

[1]英国哈比森.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89.

[2]李文政.论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性[J].黑河学刊,2006,(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