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保护农村环境的具体措施

保护农村环境的具体措施

时间:2023-10-13 09:4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保护农村环境的具体措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保护农村环境的具体措施

第1篇

关键词 农村环境 形势 措施

中图分类号:X506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环境形势

1.1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和问题

1.1.1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

长期以来,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村庄建设缺乏规划,环境管理滞后,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等废物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随意堆放在田边、路旁、水塘、沟渠或直接排放到河流等水体中,“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柴草乱跺、畜禽乱跑”成为大部分农村的普遍现象。

1.1.2农村生产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低,面源污染日益加剧

随着农村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畜禽养殖业污水、粪便、作物秸秆以及残留农膜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大量增加。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以及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污染,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并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其它次生生态环境问题。

1.1.3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较低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村用水的保障优先性低于城市和工业用水,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主要表现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供水保证率低,饮用水处理设施简陋、水质有部分因子不达标现象。由于受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部分河流沿岸及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

1.1.4城市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剧

目前城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垃圾向农村转移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郊地区已成为城市生活垃圾及工业废渣的堆放地,大量农田被城市垃圾占用和毁损,因污染引发的民事纠纷近几年呈上升趋势。同时,由于产业梯级转移,特别是大量乡镇工业企业布局调整的加速,一些重污染工业项目从城市向农村转移,特别是大量乡镇工业企业布局分散、设施简陋、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重,企业污染点多面广,难以监管和治理,企业废水、废气、废渣超标排放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

1.1.5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许多地方对沙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未进行统一规划和环境影响评价,无序、不规则开发导致地表植被破坏、沙土流失、景观和自然生态被破坏等严重问题,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

1.2成因分析

1.2.1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由于特定历史和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基层政府提供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的能力非常薄弱,加之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投融资机制和政策,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处于空白状态,许多农村地区成为污染治理的盲区和死角。

1.2.2农村环保监管能力薄弱

长期以来,环保部门靠征收排污费维持正常运转,监测设备老化破旧,监管车辆、通讯设备不足,监管能力需要改善;乡镇基本无环境监管人员,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工作尚未能覆盖广大农村地区,一些时候存在污染事故无人管、环保咨询无处问的现象。

1.2.3农村环保法律、法规和制度不健全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如畜禽养殖污染、面源污染等,现行污染中的一些相关规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给农村环保执法和环境问题的解决造成了一定困难。

1.2.4环保宣传教育在农村不够深入

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环保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一些基层干部环境法制观念薄弱,重发展轻环保;群众的环保意识不强,依法维权意识弱,对生产、生活污染的环境危害认识不足,日常生产、生活行为缺乏必要的环境知识指导,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主要措施

2.1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开展“一池三改”农村沼气能源建设工程,资源化利用人畜粪便,引导农村绿化、美化村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在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利的乡村可采取堆放或就近简易填埋;在经济基础相对较好的村实行卫生填埋等无害化处理,或纳入乡镇集中处理系统。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采取分散或相对集中、生物或土地等多种处理方式,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2.2保障农村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环保部门要会同卫生、水利等部门进一步清查,登记辖区内各村庄居民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然后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保护水源地的具体措施。在村民集中聚居区逐步建设集中供水系统,建设并完善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建筑物,划定水源保护区,完善污染预防措施,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环境安全监督管理。环保、卫生部门要加强对村民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为保护水源环境提供依据,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当地政府,并采取治理措施。

2.3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

因地治宜,广泛采取生产沼气、堆肥、生活有机肥、土地利用、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与污染物达标排放率。对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小区实行规范的环境管理,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在重点区域、流域、生态敏感区严格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新建的规模化养殖场和集中式养殖小区必须执行环境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2.4治理土壤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

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示范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实施沃土工程,避免或减轻土壤污染,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等家用化学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第2篇

一、项目概况

我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覆盖渠沟镇的七个行政村,项目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收集、转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以及因村情建立的水冲公厕。受益人口为29687人,受益面积为50586亩。

项目总投资2005.58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000万元,区级财政配套资金1000万元,村镇配套5.585万元。整治项目工程已于6月14日进场施工,预计9月中旬完成全部项目工程。

二、主要措施

为切实抓好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区委、区政府采取得力措施,全力推进这项民生工程。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全面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既是实施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优化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省市连片整治工作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的重要意义,进而对我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进行周密策划、具体部署,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上下联动,凝聚开展整治工作的合力

一是成立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连片整治项目所涉及的环保、财政、监察、审计、农水、建设等部门各司其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密切配合。二是组织新闻媒体进行集中和形式多样的宣教,营造了浓郁的氛围。三是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全区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广泛发动群众,激发群策群力、投工投劳及工程监督的作用。

(三)科学规划,有序开展整治工作

我区紧密衔接省、市战略规划,结合实际,高标准地编制了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计划,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明确具体措施,做到有督促、有核查、有落实。

(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整治工作

按照实施计划,我区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重点扎实推进整治工作:第一,以垃圾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根据农村生活垃圾排放特点,建立村内卫生保洁、垃圾集中收集和转运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第二,以水体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治。本项目污水主要为农村生活污水,根据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的特点,采用人工湿地和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起到改善美化环境的作用。设立饮用水源地保护区。

(五)强化管理,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强化管理、建章立制是确保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取得成效的关键。我区不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在资金、工程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项目专项资金设立专门账户,确保专款专用,通过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加强了工程合同的管理,确保项目工程质量。

(六)因地制宜,积极吸取其他地区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目前,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已经在全国铺开,很多省市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区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学习江苏、辽宁等省市和我省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推动整治工作又好又快开展。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区要本着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目的,积极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通过“抓点、带线、促面”、“以奖促治”等措施,整合资源、协调联动,着力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切实解决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农村环境保护良性互动。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抓好连片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既是国家交给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我省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建设生态文明工程的迫切需求,更是全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涉及面广,推进难度大,时间跨度长,资金项目管理任务重,作为连片整治的牵头部门,我们将在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连片整治的各项工作。

(二)狠抓落实,推动连片整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整治工作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区要找准定位,明确职责,勇挑重担,狠抓落实,重点围绕以垃圾为重点的环境卫生整治和以水体为重点的生态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进一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用实际行动兑现承诺、取信于民。一要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实行区镇村逐级负责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实施和管理体制,区环保局负责项目统一监管,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区财政局规范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项目实施和资金监管纳入审计。镇村组织实施项目建设,项目法人对建设质量负终身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达到规范要求。

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环境法制;环境立法;环境政策

【正文】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相比较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步。昔日的山青水秀土肥村美的秀丽乡村,出现了水体大面积污染、土壤肥力下降、垃圾随意堆放、工业污染加剧的情况。长期以来由于国家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力度不够,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落后于城市速度,对农村居民卫生和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尽管近期国家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农村的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使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并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切实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有效政策、法规与制度体系。

一、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水体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破坏

农村水体污染主要表现是工业污水、农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三污合流”,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无法满足农田灌溉;同时近几年农村旱涝灾害频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鱼虾绝迹,天然绿洲消失,水库蓄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严重。

(二)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固体垃圾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村庄建设规划差,基础设施少,道路无硬化、无公厕、人畜居住混杂、不可降解农膜使用量急剧增加却无法回收,固体垃圾随意堆放。

(三)农业生产不当,环境资源破坏严重

农民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滥施农药、化肥,恳荒围湖造田,乱挖乱采,不仅农业产品受到严重污染,也逐渐污染了土壤、空气、水源,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极大威胁。另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再加上自然灾害多发,土地退化、沙化、碱化严重,进—步加剧了人地矛盾。

(四)集体林权改革滞后,林业生态系统破坏

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经营主体不明确、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农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其次地方政府决策不当,盲目开发山区,发展果业,加剧了森林植被破坏。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民伐木为柴,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结果是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环境遭受了破坏,并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土地蓄水量下降。

(五)工业向农村的转移,加剧了农村的工业污染

乡镇企业大多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布局不合理、无集聚效应、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工业化。由于其生存环境、基础条件及管理水平的相对薄弱,造成污染后缺乏治理技术与资金,治理困难,使农村生态环境产生工业化污染问题。同时大量污染严重的城市工业企业搬迁到城郊或农村地区,或者直接将城市垃圾运往农村,造成城市工业污染“上山下乡”。

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法制成因与对策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着自然、历史、经济与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这里只对其法制成因与对策进行分析。现行法制状况对环境的保护力度不够,立法是从过去的经济发展为重,环境保护为轻出发,“环境立法缺位,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①所以,要健全和完善我国农村环境法制建设,以新的角度和新的观念完善环境法治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对影响农村生态环境法制建设成因逐一进行分析。

(一)环境政策原因环境政策原因主要表现是环境政策失灵。环境政策失灵是指国家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宏观政策失灵和微观政策失灵。宏观政策失灵集中表现为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忽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缺乏必要的环境问题保护对策,只到07年国务院专门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才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才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与城市相比,城市早已在这些方面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环境噪声和烟尘控治、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循环经济与节能及减排、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与措施。同时还有“创建环境模范城市”的鼓励政策以及有“飞行监测、限期治理、关停企业”等强制措施,而农村在这些方面几乎是空白。微观政策失灵是指具体的环境保护政策的缺陷而导致的环境问题。一方面是政策不够健全,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缺乏实效性强的政策,即使有政策但因原则性太强缺乏可操作性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已有的环境保护政策存在着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尚需完善。无论是政策体系,还是工作力度,农村环保工作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及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农药和化肥面源污染防治等政策几乎是空白。因此,要根据农村环境问题量多面广、监督对象复杂的内在特点和工作基础薄弱的实际现状,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政策支持工作,在政策上倾斜,在经济上扶持,在技术上支持。要多出台农村环保财政补助、污染减排财政奖励等政策手段,推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中国农村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有别于城市, 但城市环境保护积累的经验和各项管理制度足以供农村环境管理借鉴。” ②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资源、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生态环境支撑。所以加大政策保障措施,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立法原因

立法原因主要是指农村生态环境立法缺位,已有立法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环境保护法》立法时间较早,受时代影响侧重于工业污染控制和城市环境保护,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关注不够,仅有几个条文很简单。我国目前的诸多其他有关的生态环境法规,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对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的具体措施与制度规定不足。二是农业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缺乏统一规范,并且未能将农村环境、农村自然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统一起来,农民的环境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三是行政法规不到位,本应弥补农村生态环境的上位立法的过于原则性和不足这种情形,却未能出台一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综合性行政法规。“一些重要环境领域还存在立法空白,如土壤污染防治、农用塑料薄膜污染、农村噪声污染、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基本是空白” 。 ③各地方即使有相关地方法规,在规定上也不尽相同,比较混乱,并且是条块分割,形不成完整统一制度体系。如农业部负责农业环境保护工作,主要是保护和管理农业环境,控制农药、化肥、农膜对环境的污染,推广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国家环保总局负责农村村镇环境保护工作,各个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涉及到渔业、水利、林业多个部门,内容和规定都存在差异。因此,加强立法工作,完善农村环保的地方性法规体系是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将来的《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应强调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并制定农村生态环境单行法;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也要关注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尽快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办法》等专项法规,逐步把农村环境保护纳入法制化管理体系之中,修订原有涉及农村环境保护而不适宜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责权清晰,有效防止农村地区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生活以及外来污水和废弃物的污染,防止农村生态遭到破坏。

(三)法律制度原因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方面,考察现有的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会发现现有的制度比较零散、不全面,缺乏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实际需要,从而导致制度缺位、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的情况。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虽已建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限期治理污染制度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管理制度,但这些制度主要应用于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方面。同时在农村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制度缺位现象,至今仍没有一套治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制度具体安排。在这种制度缺位的情况下,诸如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与污染严重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难以得到有效治理。再次,尽管在有些方面建立了制度,但由于制度执行不力,致使制度功能不能有效发挥。从环境污染的治理制度来看,如排污收费制度,资源收费制度虽然对控制环境污染有积极的作用,但在实施中存在着一定问题。此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计划、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和科技等多个部门,管理体制与环节多、各项治理措施相互脱节,造成制度执行和监督不力。因此要尽快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制度。“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体系建设要尽快建立,将城市环保和农村环保置于平等位置,从法律、法规体系上,对农村环境保护制度的建立提供依据”, ④它是构成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基本内容,对于实现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目的与任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些制度应当包括:除继续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制度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切实可行外,还应建立如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制度、农村清洁生产促进实施制度,生态环境建设问责制度、农村环保责任制度和农村生态环境考核制度,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农村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农村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生态环境破坏事故防范与预警制度、农村环境纠纷法律援助和公益诉讼制度等。

(四)政府管理原因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管理不当。主观上来看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是有政策但政策在部门之间协调不足或冲突,无手段和措施来达到政策目标;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匮乏,环境保护职责权限分割并与污染的性质不匹配,基本没有形成有效行政管理工作体系和管理措施。客观上是农村生产与生活中不科学的行为,长期形成的一些生活陋习和农村环保基础设施的缺失,企业地处偏远、点多面广,排污主体具有不确定性,监管主体很难界定,难以用城市的监管的手段与用行政执法的手段来治理。因此要克服以上不足,农村环境治理要走与城市环境治理不同的工作思路,要创新工作方法,增强服务意识,变监督管理为预防管理,变单纯的依法行政为服务与执法相结合。具体工作中要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纳入年度考核范围,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工作体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落实工作人员与经费,探索多元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村环保治理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其次,制订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及年度实施意见,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将各项整治和建设任务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并建立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设立环境指标作为对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专门出台年度生态任务和环保专项行动考核办法。再次,要强化农村环境服务与执法力度。在服务上,要象创建国家环保城市一样大力开展生态乡村示范创建,重点开展农村工业点源污染防治、生活污水与垃圾治理、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土壤污染防治、流域河道整治、生态产业实施等关键工程。加大农村农业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落实好“以奖促治”和“以奖代补”的政策措施,做好农村环保项目申报,积极争取中央和省里的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执法上各执法单位要切实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监管和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加大农村环境执法力度。

(五)生态环境技术规范制定与推广原因现阶段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强,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很欠缺。滥用化肥与农药、秸杆随意焚烧、家禽粪便污染水源等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长期以来,农民缺乏环保理念,而政府在农村环境保护中主导作用不足,农民缺少科学规范来保护环境,也缺乏科技与资金,导致农村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的市场机制难以建立。过去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随着各乡镇精简与压缩,基本处于瘫痪与失灵状态。既是尚存的农技推广系统由于缺少财政支持,也无法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切断了农民获取环保措施的最重要渠道。农村的环境污染治理正是由于存在着政策、技术、经济等方面问题,从而使农村污染治理体系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基本没有形成有效防控与治理机制。因此要组织农业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在农村中大力普及环保法律法规和科技知识,提高农村干部群众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维护生态平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要大力推广绿色植保和环保防治技术,引导农民发展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畜牧业、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地表水环境等环境问题;要发展生态农业,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对农田和水源的污染。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的监测工作,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要针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农民群众的特点,采取符合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群众的形式,制订简单易懂的安全控害技术规程,把农产品安全生产安全与监控、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秸秆综合利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农药化肥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技术编发成切合实际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手册,把生活与生产活动的科学规范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送到农民身边、农户家中,使环保科技知识与法律法规深入人心。

三、结论

环境法制建设是事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针对农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

【注释】

[1]李建平,《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7第3期35页。

[2]林真、李卫华、丁洪,《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治理措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1期32页。

第4篇

农村公路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进步,同时对拉近城市与农村距离,奠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公路的存在还能够极大的方便农民的出行,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在发挥其良好优势的同时,同样需要考虑到环境问题。在原本农村公路未开发之前,农村环境整体呈现出自然环境明显的特征,农民在生活资源的利用直接来自土地,交通的闭塞使得农村环境优美,但是经济发展不佳。如何实现保护农村环境,又提升农村经济,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

1.农村公路设计中的环境问题现状

1.1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满足农村经济需要,农村公路一般修建在农村人口比较集中的区域。另外从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本考虑,农村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都会选择地质条件较好、地势平坦的区域。在农村公路修建的过程中,需要取土填筑路堤、开挖岗丘形成路堑,必定会破坏农村原有的植被以及动物栖息,破坏农村土体的自然平衡,倒追斜坡失稳,水土流失[1]。另外,深入研究发现,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取土、弃土场等加剧水土流失,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废水的随意排放容易对农村地表水产生污染,高填深挖地区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影响水质[2]。施工过程中的建筑材料的运输和堆放也会对水体产生影响,加上雨水的冲刷、公路施工对河流的搅混、制备的泥浆废液等都会对农村河水造成污染。

1.2社会环境问题

农村公路的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环境,其同样关系到社会环境。由于农村公路在设计的初期因选线等各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公路建设占用到农田、耕地、河沟,在影响了原有的排灌功能的同时拆迁量过大也给农民带来生活与交通上的不便。加上来往的汽车行驶,特别是汽车车体振动、轮胎与路面摩擦、鸣笛等都会引起不同分贝的噪音,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干扰人们的正常休息。

1.3环境污染问题

农村公路投入到使用阶段,来往车辆的汽车尾气、固体颗粒、扬尘等都会进入到周边环境中[3},影响土质,也会造成对沿线生物群落的不良影响。“三废”排放量的增加,一定会影响到沿线环境。

2.农村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原则

从公路的设计、规划到最后的建设,每一个过程都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

首先,在农村公路设计阶段要了解当地所有的环境保护目标和内容,特别是对环境敏感点。例如各种自然华景保护区、草原、野生动物栖息地、水土流失重点保护区。针对水环境敏感点包含河流源头等,声环境敏感点包含农民集中居住点等。切实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从选线阶段就重视环境的保护,有效处理工程与环境保护之间的问题。在路线选择、技术指标上尽量突出环保[4]。

其次,当农村公路的建设可能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较大影响时,需要制定多个方案并进行对比,从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确定最合适的公路选线设计方案。

最后,在落实对农村公路的环境保护工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的地形、地物,其具有的不同环境特征、不同的环保对象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要考虑到对农业资源、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影响,还有饮水资源、养殖水体的影响。针对山岭重丘区特别需要注意高填深挖路段对自然景观植被的影响。在爆破过程中重点考虑诱发地质灾害的影响等等。

3.农村公路设计中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3.1做好路基设计的环境保护

在农村公路路基设计阶段,其设计应该尽量以适应地形为主,以尽量不破坏农村当地的自然地貌、天然植被为主,尽量避免采用高填深挖的方式。如果农村公路设计中一定要使用高填深挖,可以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考虑使用桥梁和隧道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植被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取土、弃土时也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5]。路基的排水系统应该考虑与当地的排灌系统协调连接。

3.2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必要的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和减缓对农村声环境、水环境、空气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采取必要的临时工程措施,保证施工地段的排灌系统畅通。使用必要的洒水等措施减少施工中粉尘的的污染[6]。

3.3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

(1)如果农村公路通过陆生、水生生物的栖息地或者栖息水域,势必会破坏当地的生物生态系统,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就需要对工程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行必要的论证,采取合理的措施。施工设计不仅仅要考虑到安全,还需要考虑到经济、实用、美观,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同时结合生态环保的理念,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2)加强对农村水资源、自然水流形态的保护,由于公路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影响到地下水和地面水,可以采用种植绿化带或者是修筑防渗漏排水沟等方式,有效保护当地地下水水质不受影响。可以建立地基排水系统,在考虑公路沿线地形、地势、地面纵横破设置排水沟、边沟等,有效保证排水通畅。

3.4加强社会环境的保护工作

加强社会环境的保护,重点是发挥出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在选线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影响到耕地,最大限度将荒芜的土地利用起来。了解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确定最佳的路线。取土操作中最好能够选取地势较高的土丘或者在整治河道的过程中进行取土。选定路线方案时也要避免大规模拆迁。加强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实际上就是体现出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到农村发展的基本情况,始终以尽量不破坏农村原生态的思想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真正落实农村公路的环境保护。

第5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绿色GDP 绿色增长 可持续发展

“绿色GDP”的概念是在联合国统计署正式出版的《综合环境经济核算手册》首次正式提出的。在理论上,绿色GDP=GDP-固定资产折旧-资源环境成本=NDP-资源环境成本。在这份报告中,考虑到在实际应用方面,GDP远比NDP更为普及,因此采用了绿色GDP与GDP相对应的总值概念,而没有采用净值的概念,即绿色GDP=GDP-环境成本-资源消耗成本。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传统GDP扣减掉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成本以后的GDP。

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运用中,我们都看到环境成本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因子。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不仅要提出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生产力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措施,也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更重要的是,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推进农村经济的“绿色增长”。

一、当今农村环境突出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国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有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农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产生了灾难性的后果。这些环境问题主要是:

1.农业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掠夺式开发

这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地区为了吸引投资,盲目开垦,占地建设严重,使我国的耕地大幅减少。有些地区过度放牧,滥砍乱伐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土地利用强度加大,土地肥力衰退,我国的中低产田比例由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三分之二增加到90年代的五分之四。例如,多年的不合理耕种和土壤的侵蚀的,东北黑土层已渐浅薄。调查显示,目前吉林省黑土层厚度在20厘米~30厘米的薄层黑土面积占黑土总面积25%,黑土层厚度小于20厘米的“破皮黄”黑土占12%左右,完全丧失黑土层的“露黄”黑土占3%。而在历史上,自然黑土腐殖质层厚度一般应该在30厘米~70厘米左右,深的可达100厘米以上,腐殖层小于30厘米的比较少见。这些严重的资源损失给农村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

2.城乡工业污染对农村环境的破坏

各地乡镇工业的兴起,如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双重污染加剧。据了解,以生产青霉素的石药集团内蒙古中润制药有限公司为主的几家制药企业,从2005年初开始,日排放量约6000吨、超标百余倍的污水,通过引黄灌渠进入农田,导致数千亩庄稼减产、近百只牲畜死亡。据托克托县环保局去年六、七月间的抽样监测显示,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指标平均在1万毫克/升以上,最高时达到3.6万毫克/升,高出国家排放标准100多倍。据调查,乡镇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50%。这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3.残留化肥、农药等化学品的污染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农药的生产、进口和使用国。我国年化肥使用量达到4124万吨,平均施用量高达400千克/公顷。而在喷洒的农药中30%是高毒性的,这些有毒物质大部分未经有效处理,以至于残留在土壤、水体中,严重破坏了耕地和水环境,同时可能对人体和牲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后果。而且,随着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近20年来,我国的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已居世界首位。据浙江省环保局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t/km2,造成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五分之一左右。

除以上所列举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外,农村环境还有很多要关注的方面。比如农村集约型的畜禽业对水环境的影响等。对于这些突出问题,我们必须深刻思考,采取有效措施。

二、运用“绿色增长”理念,指导农村经济发展

“绿色增长”,是由“绿色GDP”引申而来,但它并不是一个有公式可以计算的指标,而是一种经济发展的理念,旨在提醒人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增长”的内涵是,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传统发展观经常把“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相混淆,它关注的是“量”的增长,突出的是资本的增殖,而忽略了人的作用。例如,保罗・A・萨缪尔森等在《经济学》著作中就把平均每人年国民收入作为衡量发展水平的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发展观的误导,使得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

目前农村的环境现状表明,我们不能继续怀有这种发展观念,这将会给当代人和后代人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经济问题。我们要在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指导下,坚持可持续发展,即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从整体和宏观上来探索如何使资源配置的机制从传统发展模式转移到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模式。

2.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首先要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把人与自然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整体。(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说:“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是人的无机身体。”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人又是特殊的一部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通过自身的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变革起作用。(2)人的生活依赖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这说明,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产资料。“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自然界丰富的物产和资源,是人类生活所必不可少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活资料。(3)人类改造自然界要遵从自然界的规律。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善待自然。如果违背自然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和报复。马克思指出:“耕作如果自发地进行,而不是有意识地加以控制,接踵而来的,就是土地的荒芜,像波斯、美索不达米亚等地,以及希腊那样。”

认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科学发展人类的实践活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只有正确处理这一问题,才能做到“绿色增长”,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绿色增长”,有利于农村地区节约发展成本,从而加速农村的发展。

三、加强环境管理的具体措施

在“绿色增长”理念下,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采取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有效的措施能正确处理自然状态规律与社会经济规律的对立统一关系。我们可以通过法律、经济、行政干预、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对环境规划、环境质量,以及环境技术进行管理。

1.推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合理利用资源

环境影响评价能有效减少资源的浪费,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尤其是对国家、政策、计划和发展战略进行环境影响系统预测评价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战略影响评价是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由政府部门组织进行,吸收大批的专家和公众参与,有利于政府在决策中充分考虑政策法规对环境的影响。这给县、乡(镇)政府在建设道路,开发土地等进行大规模改建工作时提供有效的可参考的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能有效控制新污染的产生,提出防治环境损害的技术措施和规定,但是其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这对于有些农村地区来说是较难解决的问题。这一难点,我们可以通过互助结对来解决。通过城市具有环评资格的部门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建立义务合作关系,为其提供技术与必要的培训。当然,这也离不开国家对农村地区的技术和教育的投入。

2.发挥经济方法作用,适应市场经济

目前,在我国有效控制污染排放的方法中,还是技术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我们也可以在农村适当加大经济方法的运用。由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运用经济与技术共同进行环境管理,可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济方法在环境管理中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1)经济可以通过运行排放污染者自己来决定采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标准。就是说,农村的污染排放企业,可以根据排污费的高低来决定是自己投资建设污染处理设备还是交由其他企业进行重污染的生产过程。通过这种权衡,能产生显著的成本节约。

(2)经济方法可以为污染的制造方提供持续的刺激作用,从而减少污染的排放。同时,也可有助于新污染控制技术、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以及新的低污染的产品开发等。

(3)经济方法可以为政府和污染者提供管理上、政策上和执行上的灵活性。对政府机构来说,修改和调整一项税收比修改一项法律或规章制度更容易和快捷;对于污染者来说,可以根据有关的收费情况来进行相应的预算,在此基础上做出相应的选择。

由此可见,环境管理中的经济方法在农村进行环保建设初期,能发挥较大的作用。经济方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有利于农村环保事业的发展。

3.加强环境监管,保护现有生态环境

要改善农村的环境状况,必须发挥环境监督部门的职能。首先,应做好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有些农村地区农民知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不高,环保意识较差,污染环境的现象随处可见。这就要求宣传人员耐心教导,时时监督,教育和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减少农业自身的污染和破坏。其次,要做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掌握农村环境现状,及时发现严重污染现象,是环境监督部门不容忽视的职能。有些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交流渠道并不完善,这就需要监管人员更努力,尽责的做好监测工作。不然,一旦发生严重污染问题,又无人知晓,这将给农村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再次,加强执法力度,是环监部门保护环境的最有效的职能。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执法人员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严肃处理,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条款真正落到实处,使农民了解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一样重要。同时,提高监管人员自身素质也是做好农村环境监管工作的必要措施。

4.培养农民环保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在农村环境监管工作中,发挥农民的参与意识也是重要的方式。农民参与环保宣传、管理,有利于环保工作的推广。组织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农民学习相关环保法规条例,学习基本的环境监测方法,让其参加环境督导工作,让农民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也使环境监管工作更具有说服力。农民不能停留在污染环境的主体上,而要转变致富观念,转变生产方式,转变生活方式,成为农村经济合理发展的主体。

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是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但是,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同样是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大问题。我们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环境的不可逆性决定我们要坚持“绿色增长”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关注环境问题。环保工作,我们应从源头抓起,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限制严重破坏生态的项目发展;在技术控制污染排放的基础上,加强经济管理,使其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正确发挥环境监管的作用。只有考虑了环境成本的经济增长才是合理的增长,才是“绿色”增长。

参考文献:

[1]人民网.env.省略/2006年9月8日

[2]颜 彦 王秀真: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催生“绿色GDP”[EB/OL].国家环保总局,sepa.省略/

[3]新华网..news.省略/newscenter/2005-03/22/

[4]新华网:农村竟成排污场“污染下乡”何时休fj.省略/news/2006年10月30日

[5]沙 飞: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05,25[6],16-20

[6]苏 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N].经济参考报,2006年1月15日

[7]马传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济南:山东出版社,2003,p.24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95

[9]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p.15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168

第6篇

2007年是河南省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2007年初,新郑市始祖山建设祖龙事件引起国内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两会后,国务院把节能减排作为刚性约束指标,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实施一系列硬措施,提出着力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把农村环保工作作为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2008年7月,带着诸多疑问记者专访了河南省环保局副局长王争亚。

记者:王局长,为什么说2007年是河南省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王争亚: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观念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的要求。从2007年开始,生态保护成了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更加重要的工作之一,列入了河南省环保工作的主干线。国家机关多个调研组来河南调研农村污染防治、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方面的问题。总局和省政府机关领导多次批转关于生态保护方面的案件,要求限期查处,省政府关于矿区整顿的力度不断加大。2007年10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到了空前的高度,这一次又一次的生态环境保护波浪不断推动着生态保护战略的实施,同时也不断地增强我们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信心,使我们在生态保护工作中的思路不断拓展、深化。

1年多来,河南省环保局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着眼为中原崛起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这一目标,围绕全省年度环保工作重点,在突出抓好农村环保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资源开发中的环境监管和特殊生态功能的环境保护工作,较好地完成了2007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记者: 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河南省环保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王争亚: 我们以全面启动《河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为重点,努力推进“三创一治”(即: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创建和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工作。

2007年5月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河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河南省环保局积极督促各省辖市编制本辖区的《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农村环保工作的各项任务进行细化、分解。2007年底前18个省辖市和大部分县(市)均已完成编制与报批、印发工作,为河南省今后几年农村环保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下发后,我局及时组织召开会议,统一思想,建议今后几年农村环保工作重点就是落实《河南省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狠抓 “三创一治”,有重点地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将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中2007年应完成的生态示范区、生态县(市)建设和创建环境优美小城镇、生态文明村及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治理任务,分解到各省辖市,实施重点督促指导,及时调度,通报情况。还经常利用节假日和到市县参加其他活动等机会,对列入责任目标的工作及时进行重点调查研究,当面指导,督促其按期保质完成。

记者:通过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王争亚: 在2007年,有义马、偃师、舞钢、桐柏等11个县(市)完成了生态县(市、区)规划的编制工作。西峡县、孟州市、修武县、鄢陵县、范县、南乐县、濮阳市华龙区和郑州市惠济区等8个县(市)完成了生态示范区的建设任务和考核验收工作,2007年11月底前已上报环保总局确认命名。河南全省完成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县(市、区)达28个,有近20个县(市)开展生态县建设。

我局还对列入2007年度的20个乡(镇)完成省级以上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任务的单位组织了考核验收,督促239个市级生态文明村、20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水治理综合示范工程,通过市级环保部门的验收。全省省级以上环境优美乡镇已达40余个,市级以上生态文明村已达400余个,各省辖市,特别是一些重点养殖县(市)都建成了一批规模化养殖粪污水治理示范工程。

“三创一治”工作的开展,继续推动了全省有关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在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2007年完成生态示范区创建任务的8个县(市、区),不仅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排序名次均有大幅度提升,群众对环境质量满意度也显著提高。完成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任务的地方,面源污染得到较好的控制,农村呈现生产发展、环境整洁的新气象。各参创单位在本地区环境优势得到了发挥,不仅扩大了知名度,而且使环保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中,也提高了地位;养殖企业的污染治理,也促使农村秸秆、粪便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对面源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作出了直接贡献。

记者: 在依法行政、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方面,河南省环保局做了哪些工作?

王争亚:河南省环保局依法加强生态类项目环保审批监管,严格环保准入和生态修复。对不符合资源开发准入政策的以及生态破坏严重或违法建设超过2起以上的地区停止受理审批资源开发类项目;着力加强对资源开发类建设项目审批后的督查和“三同时”验收工作;利用多种机会对洛阳、三门峡等重点资源开发区的生态类项目监管强化现场督查,及时提出加强监管的具体措施建议;配合技术评估单位在环评文件审查时,对环评文本编写工作提出管理要求,不能达到要求项目的环评文件,对编制单位提出限期改正的意见。

记者:在组织查处违法建设和投产方面有典型的案件吗?

王争亚: 自2007年以来,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我们坚决制止违法建设行为,组织查处违法建设和投产的案件多起。例如:河南省环保局致函南阳市政府,制止其违规审批小水电项目的行为;督促洛阳市政府严肃查处嵩县白云山、栾川老君山、龙峪湾等三个风景区无序开发、未批先建的行为;对位于焦作、郑州之间的惠武黄河浮桥和荥武黄河浮桥两个项目下发了查办通知,要求焦作、郑州两市环保局对其实施行政处罚;对屡次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嵩县龙羽山川钼业公司和金堆城钼业汝阳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停产治理和罚款建议;对固始县违法采石矿点进行了调查处理,并致函固始县政府,提出了制止无序采石行为的具体要求;配合环保总局调查处理了新郑市始祖山违规建设祖龙事件等等。

记者: 2007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困难在哪里?你们是怎么克服的?

王争亚: 2007年之前,河南省一半以上的省辖市无生态保护专管机构,开展生态保护工作就很困难。经过一年来我局及时、主动与有关市政府和市环保局主要负责人沟通商量,增设生态保护机构,2008年又有安阳、许昌、洛阳、平顶山、济源五市设立了生态保护科,使全省有生态保护机构的省辖市达到15个。同时2008年我局还督促各省辖市在所辖地区,先抓一个县的生态监管能力建设,要求其将生态监管机构延伸到乡镇,明确专职人员和工作职责。

第7篇

关键词:寒地新农村 生态设计方法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崭新的发展观,是21世纪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间相互协调的共同发展战略,是人类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途径。新农村建设作为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象征和生产力的空间载体,是保障生产资料、资金合理使用、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得以大力发展的广大地域。因此,新农村建设发展作为实施以上条件的基地是实施科学发展、保障民生的一项重大课题,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1]。

当前新农村建设应以“人为本体”这一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为指导思想,并充分地体现在当前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之中,作为寒地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在遵循这个原则的基础上,更要适应寒地的建设特征、包括农村建筑与环境改善。如何落实这一目标,应该是获得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寒地新农村生态建设空间格局的营造及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2].因此,现代新农村的建设应该符合国家的发展战略,首先在建筑形式上要符合当地环境的依托,既要有特色又要有一定的适用性;第二要能突出经济建设的目标;第三要能体现当地特色。寒地新农村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和地理位置,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冰雪项目的发源地,适当的打造地方特色是提高文化建设和经济收入的首要来源,如“雪乡”利用冰雪资源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2.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的主要内容

2.1 寒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性原则

寒地新农村建设应充分考虑生态建设的发展,建筑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要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当地经济状况和可持续发展,如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结合,房在境中、境中有房,尽可能的营造生态建设中的“生境”并形成可持续发展。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的组成内容见下图1。

(1)生态规划阶段。农村由于自然环境好、尺度小、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具有很好的体现生态建设的天然条件。比如尺度小,相对于大城市综合设计和设施的处理要简单得多,因此也更加有可能将新农村规划直接做成生态规划,而不需要在城镇规划外另外进行。

(2)新农村可持续生态建设。开展生态可持续建设目标是使新农村朝着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良性环境方向发展,而开展可持续新农村建设目的是要使得任何城乡的开发建设活动和居民的生活方式都要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开展生态新农村建设会推进城乡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学是开展可持续城乡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二者都关注新农村建设中的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关注居民生活质量、土地和资源节约等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

(3)实施生态工程。生态工程就是在物质和能量利用方面的各种实施活动。生态工程最直接的成果就是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城乡规划建设的方方面面,首先通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护功能将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具有持久特点的生态系统;其次通过将规划、建设和工程融为一体,寻求城乡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诸如土地利用、资源使用、自然保护和环境建设等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和途径;第三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尤其减少城乡系统对不可再生的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和依赖,并尽可能使用太阳能或者太阳能产品。

2.2 寒地新农村建设中的设计因素:

在新农村建设中除了要考虑传统设计中的功能性、空间划分、适用性以外,更要考虑这个设计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的生态可持续性。比如气候影响、地形影响、植被因素、形象、文脉、能源与设施因素等[3]。只有对新农村的当地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尊重其影响因素才能做出适合的生态设计来。

(1)冰雪资源的应用。寒地由于气候因素,一年中有4-6个月处于冬季,室外的景观单调、但冰雪资源雄厚,因此要利用其进行室外环境的塑造以达到景观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如“雪乡”每年利用冰雪资源的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同时也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2)地形植被的利用。寒地多处于山地和平原地区,尤其是山地居多,要充分考虑其特有的地形特色,利用原有地形和当地乡土植被进行二次设计,既能体现原始风貌又能促进生态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3)当地文化的展示。寒地新农村具有很浓厚的乡土文化,这是寒地特有的文化形式,如有名的东北怪“窗户纸糊在外、草皮房子篱笆寨、翻穿皮袄毛在外”等富有民族特色、意味深长的风土人情的文化形式是需要向外展示的。

3.寒地新农村生态设计成果

成果表达要求内容具体明确,又要避免琐细刚性;既要为规划部门的编写更详细的项目设计条件提供依据,又要给具体项目的设计留出充分的创作发挥的余地。寒地城乡生态设计过程见下图2。

4.结语

将生态的概念和原理运用于当今小城镇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普遍的应用价值。它一方面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方面,也为解决未来新农村环境建设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因此迈向生态的新农村建设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新方向,是将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产系统、建筑生产系统和决策规划系统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建立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最和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基本规律,根据新农村环境和资源状况,以低投人经济为基础,以生态平衡为特点,以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优化组合基地功能结构,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同步协调发展的人类理想居住区模式。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1544050)。

参考文献:

[1]王士兰、游宏滔.小城镇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8篇

随着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县日产生活垃圾数量持续递增,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村落分散、基础设施薄弱、农民生活习性落后等突出问题,垃圾污水乱泼乱倒现象随处可见,广大农村特别是国省道两旁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重,影响了全县环境面貌和对外形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县开发开放步伐,更威胁了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因此,建设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十分必要。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全县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分析

我县辖21个乡镇,2600多个自然村,总人口7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县生活垃圾日产980吨,其中:城区生活垃圾日产量240吨,可回收利用50吨;农村生活垃圾日产量740吨,可回收利用120吨。20xx年,有90个自然村按照“户聚、村收、村填埋”模式,初步实现了以村镇为单位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简易填埋处理。

从垃圾分类来看,城区生活垃圾主要包括高科技易污染类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破旧家具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果皮等)、装修建筑垃圾等;农村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农业生产附属垃圾(蔬菜枝叶、瓜果皮、各类腐坏蔬菜和水果等)、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建筑材料类(碎砖瓦、渣土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人畜排泄物等。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区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总量较少,种类多、成分复杂,污染性较大,可回收利用率较高,热值较高;农村生活垃圾主要特点是:总量较多,季节性较强(夏、冬两季量大),污染性垃圾量相对较少,可回收利用较少,焚烧热值较低。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垃圾处理层次低,处理方式落后。仅城区生活垃圾实现无害化处理,全县只有90个自然村初步实现以村为单位的简易填埋,大部分自然村仍处于生活垃圾无序丢弃、露天堆放状态,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和周边生态环境;

2.填埋点设置不规范。多数简易填埋点都是利用废弃坑塘,与村庄距离不足500米,未能达到无害化处理技术标准;

3.垃圾收集、存储、运输设施不配套。现有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设备简易落后、损坏严重,无法满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要求;

4.专业保洁队伍不健全。全县大部分村街尚未建立保洁队伍,且现有人员管理标准、作业标准不统一,难以保证环卫作业效果;

5.资金保障机制还不健全。县、乡、镇、村街垃圾处理资金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全县尚未形成一套分配合理、行之有效的农村垃圾处理资金分担机制;

6.村容环卫意识亟待提高。受农村生活传统影响和基础设施条件制约,农村垃圾乱堆乱倒等生活陋习仍比较严重。

二、实施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系统建设的规划背景和有利条件

1.近年来,我县深入实施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20xx年全县财政收入4.71亿元,为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关注环境卫生工作,将垃圾处理作为改善农村环境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资金、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为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3.近年来,我县对垃圾处理工作进行了多项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为全面开展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示范引导作用。20xx年,在全县90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意义。

4.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环境面貌显著提升,通过广泛深入、行之有效的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综合素质较大提升,广大群众在环境建设中收获了实惠,体会到发展,对提升全县环境面貌的要求更加迫切,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5.为进一步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央出台了10项宏观调控措施,市里也配套制定了多项具体措施,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成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进贤县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实施意见》,为我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提供了 难得的有利契机。

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可供选择,具体是: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两种模式特点对比如下:

(一)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卫生填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适应用性广,广泛适用于各种经济状况和自然条件地区;二是对垃圾成分要求较低;三是垃圾处理量调整范围较大,承担负荷变化的能力较强;四是处理工艺和技术相对更加成熟、稳定、可靠;五是基础设施等一次性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较低。

缺点:环保“三化”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一般。

(二)无害化焚烧发电处理模式。相对于无害化卫生填埋处理模式,焚烧发电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优点:一是环保性更强,“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更好;二是资源回收利用性更高,通过焚烧垃圾产生电能,更加符合“资源化”要求。

缺点:一是对垃圾供应量和垃圾成分要求较高,每日需持续供应大量高热值生活垃圾,才能确保实现正常发电,实施难度较大;二是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日常运行经费较高;三是工艺技术流程相对复杂,对建设、运营人员要求较高;四是该模式多使用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国内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较少,多数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艰难。

四、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填埋处理系统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立足实际,合理选择垃圾处理模式。目前,南昌市通过招商引资拟在我县泉岭乡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但其能利用的都是一些热值较高的、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大部分生活垃圾无法焚烧发电,且建设周期至少需要2-3年,因此,采用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是当前权宜之计。针对我县农村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和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的现状,农村行政村、自然村垃圾处理可分别采取户集村收村填埋、户集村收乡镇填埋、户集村收乡镇清运县统一填埋等方式进行。乡村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要经过规划、水利、卫生等部门参与,选择在村庄夏季风的下风向和不污染饮用水及地下水源的地方,距人畜居栖点800米以外,库容考虑10年左右,按照无害化设施要求建设。

(二)规范运作流程,强化分类减量措施,下大力做好垃圾减量化文章。垃圾分类减量环节是减少垃圾处理量、降低垃圾处理运行成本的重要环节,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具有决定性作用。按照城乡统筹和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借鉴发达地区垃圾减量模式,立足源头,通过政策引导,大力探索并建立“农户自觉分类会聚,村街入户收集分拣,乡镇区域压缩运输,全县分区无害处理”的垃圾收运模式,创新“两次分拣、双层减量”(农户源头分拣、村街二次分拣;村街分类减量、乡镇压缩减量)的垃圾减量机制,最大限度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目标。一是农户利用统一配给的两个垃圾收集容器,自觉将本户日产生活垃圾按照低污染可降解垃圾和高污染不可降解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收集;二是村街保洁员要严格落实入户收垃圾机制,将农户日产生活垃圾集中运输到垃圾分拣场进行二次分拣减量;三是乡镇保洁队入村对分类减量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压缩减量处理后,运往县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

(三)建立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机制。一是积极协调县直有关部门,争取将进贤作为全市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示范县,争取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一次性投入由市、县两级财政各承担50%;日常运行费用市里补贴40%,县、乡、村共同承担60%。二是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发动群众投资、投劳,采取财政补一点、乡镇筹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的办法解决经费紧张的问题。三是涉及农村环境卫生与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农项目,如农村改路、血防改厕、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要结合农村环卫保洁,给予项目倾斜支持。

第9篇

2013年我县预计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个,分别为县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自来水工程)、县乡、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自来水工程)。该工程已由赣发改农经[2013]307号文件下达了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工程总投资为2205.1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764.14万元,地方投资441.04万元。工程预计在2013年10月初进行招、投标工程,10月底可开工建设。

二、我县对城乡饮用水水源的保护情况

项目受益村成立了用水户协会,对项目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包括水源点保护、水质监管、水费收取等。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是保证农村群众安全饮用水的前提和基础。我县把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重点。主要工作包括:对水源的水量、水质和供水工程设施进行经常性、正规化的管理和维护,定期对水源进行水质污染调查;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引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农药,搞好废污水、垃圾处理,减少面源污染;开展农村饮水水源林划定工作,把农村饮水水源林纳入林业系统水源林保护,严格禁止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

三、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2012年下达我县农饮工程项目资金计划并落实到位673.36万元,其中中央资金545.04万元,省级配套资金60.18万元,市级配套资金34.07万元,县级配套资金34.07万元。

2013年下达我县农饮工程项目资金计划2205.18万元,但还未落实到位。

根据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中实施细则第15条之规定,我县设立了农饮项目资金专户,将中央资金和各级配套资金拨入专户,实行专户存储、专帐核算,专款专用。资金拨付实行县级报帐制,确保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四、农村安全饮用水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对于农村饮水安全这样涉及广泛、条件复杂的工作来说,在快速推进的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需要及时总结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升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奠定基础。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在建设过程中全县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量大,施工面很分散;绝大部分工程点交通十分不便,建筑材料运输困难,只能靠人力挑运,效率较低,增加了建设成本,且上级专项资金有限,地方配套难度大。

2、部分工程建设初期由用水户协会管理,建成后因部分农户不使用自来水,仍使用其他水源,造成上户率低,水费减少,难以满足维护管理费用的需要,最终造成工程无人管理直至荒废。

3、目前乡镇水利技术力量受限,需要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管理,以应对今年全面建设的形势。

五、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饮用水建设工作的具体措施建议

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衔接。在工程实施前,把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组)全部纳入了农饮实施计划范畴。结合项目区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县水利部门统一布置供水工程配水主管网、有关单位组织群众统一实施进户管安装,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机的融合到新农村建设中去。

二是精心做好工程勘测设计前期工作,在设计过程中群众全过程参与,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根据群众合理性意见及时修改工程设计,在最大限度上做到规划科学、设计合理,尊重民意,体现民心。

第10篇

关键词:地质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充填法

内蒙古草原地区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域,也是重要的矿产、能源供应基地,承担着保障全国“生态安全”与“能源安全”的双重角色[1]。近年来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草原的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但同时也给草原带来的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一系列负面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了缓减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1. 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位于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巴彦花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6′39″―118°58′14″,北纬45°15′19″―45°16′07″。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中温带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375.1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月~8月,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年均蒸发量1714.7mm;区内多以西北风为主,最大风速31m/s;全年无霜期108天。矿区土壤类型主要为栗钙土,有机质含量1%~2%,有机质层厚度为40cm~60cm,下部有钙积层。矿区土壤中有机质、氮、磷含量均比较高,养分条件较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接近同类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上限。植被为典型的草原植被,以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羊草(Aneurotepidimu chinense)为主要建群种,草优良牧草的比重为30%~40%。草地等级以Ⅱ等2级为主,草地营养类型以碳氮――氮碳型居多。

2. 项目区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现状

2.1 地质环境现状

矿区于2002年投产,经过十多年的开发,现已经形成了大面积采空区。但未发生地面塌陷、裂缝、地面沉陷地质灾害。

采区工业场地、新尾矿库、选矿区、办公区、储矿场、渣石排放场及矿区道路等建设在平缓地带,工程开挖量小,无高陡边坡,不存在崩塌、滑坡情况。

旧尾矿库地处低洼地带,存放大量尾矿,由于汇水面积小且现已停用,现状条件下,泥石流地质灾害不发育。

2.2 土地利用现状

矿区于2002年投产,矿区开发前土地利用类型为天然牧草地,开发后土地类型变更为采矿用地。开发过程中新尾矿库、旧尾矿库、选矿区、办公区、储矿场、渣石排放场这些功能区对原有地表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大;由于该矿区为地下开采故工业场地对原有环境破坏较小。

3. 项目区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具体措施

根据《西乌珠穆沁旗土地总体利用规划(2009年~2020年)》项目区在利用功能上属于一般农业、林业、牧业用地。遵循因地制宜、治理复垦后土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根据项目地质环境及土地利用现状,科学合理分析未来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风险,并结合土地可持续利用发展思路,初步确定项目区地质环境治理后土地复垦为草地。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管护措施,积极有效地推进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

3.1 工程措施

由于矿山开采多年,地下形成大面积的采空区,地表旧尾矿库内也存放了大量尾砂,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渣石排放也将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尾砂回采――采空区充填――尾矿库治理三步走战略。

与矿山设计院合作,进行尾砂有害成分浸出、尾砂水泥配比强度、流体力学等实验,采用全尾砂结构流体胶结充填法对矿区已形成的采空区进行充填。具体流程为:将旧尾矿库中的尾砂进行回采,采出的尾砂经过粒径分选后与水泥进行科学配比,通过充填系统直接将砂浆充填于采空区中,对新产生的空区和历年所遗留的空区进行胶结充填。高质量的充填体可对围岩提供良好的支撑,不但可消除塌陷、裂缝、沉陷等地质灾害,减少旧尾矿库溃坝、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及环境风险;还可保护矿区地表景观,提高矿石资源回收率,产生经济效益。

由尾砂采出形成的采坑,可用渣石进行回填、平整、覆土并进行复垦。由于旧尾矿库在设计时就采用了防渗技术,堆放渣石可以减少渣石存放过程中雨水冲刷浸出物对环境影响,也可以减少渣石堆放占用土地资源。对旧尾矿库覆土要求:覆土厚度为0.3m沉实土壤,覆土的土壤pH值在当地范围内,有机质含量不能低于当地土壤的含量;覆盖后的场地规范、平整,覆盖层容重等满足复垦利用要求,坡度一般不超过35°,可用作牧业生产。

3.2 生物措施

在办公楼、选矿厂周边及道路两边种植丁香树、榆叶梅等景观树种,为了提高植被成活率及遵循自然选择规律,在复垦区内主要以种植牧草为主,草种选择遵守以下原则:

(1)选择抗旱、抗贫瘠优良草种,多种草类混合种植(例如:草木犀+沙打旺);

(2)用于复垦牧草种子必须是一级种,并且要有“一签、三证”,即要有标签、生产经营许可证、合格证和检疫证;

(3)有防治病、虫害措施和退化措施;

(4)三年后牧草覆盖率达30%,单位面积产草量不低于500kg/hm2。

(5)撒播技术要点:沙打旺+草木犀比例2∶3,播种量40kg/hm2,播种时间一般选择在夏初,播种深度1.5cm~2.0cm,播后随即镇压l~2次。

根据《中国主要作物需水量与灌溉》中西部干旱地区天然牧草需水量150mm~720mm,故项目区恢复的植被可以依靠自然降雨量维持生产。但是考虑到复垦区区春秋季节干旱少雨为尽快恢复土地生产力,复垦方案设计对复垦后的土地每年春季返青期及秋季进行2次灌溉,每公顷每次灌溉用水500m3,年灌溉用水量2030m3,共管护3年,总用水量6090m3。所需水源来自矿区水源井。

3.3 监测与管护措施

(1)植被恢复效果监测

植被恢复效果监测指植被恢复质量监测。为尽快恢复土地的生产力,保证植被恢复质量,拟采用随机调查样方的方法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监测,主要参数见下表。

(2)管护措施

由于治理区范围大、分布较广,管护难度较大。治理后的草地应进行人工管理,防止牲畜对恢复植被的损害,牧草稀疏的地方应在第二年雨季前及时补播。严格执行禁放牧、禁开荒、禁采石、禁狩猎、禁用火,要及时防治虫害、抚育,搞好防火等工作。对复垦后的土地加强灌溉,及时进行浇水,既可促进新播牧草生长,也为优良的原有牧草种子成熟或营养繁殖创造条件。每年春、秋两季灌水,以提高草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加强播种草地的管理,是播种成功的关键环节。

4. 结语

在矿山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本着“不再欠新账,加快还旧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思路,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土地复垦原则,构建“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新模式,加强政府政策引导与社会资金整合作用,充分调动企业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的积极性,不断探索利用新技术对矿山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环境与土地利用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在开发“金山银山”的同时,也要保护“绿水青山”,建立环境友好型矿区,为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白淑英,吴奇,沈渭寿,等.内蒙古草原矿区土地退化特征[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6,32(2):178-186.

第11篇

新农村建设不是呼口号、搞运动,也不是搞形式、模式化。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的第三次重大调整,是“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它要求我们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来审视和构思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问题。

1、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两个趋向”理论

由于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形成了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这种剪刀差的存在,是国家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不得不由农业承担起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的历史重任所致。农业部门每年创造的价值,一部分用于农业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基金和农民生活的消费基金;一部分作为社会扣除由国家集中使用。也可以这样说,我们以往改革的成本大多是由广大农民来承担的。这样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农民的负担也就逐渐加重,农民感受强烈和敏感,“三农”问题也就自然成了改革开放后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是具有深刻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和长远的战略意义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要坚持贯彻总书记的“两个趋向”理论。即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2、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一贯方针

“多予”简单地给钱给物是不够的,着眼点是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从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出发,建立最严格的耕地、资源、环境保护制度,让有限的耕地、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使农民获得最大的受益。另外还要注意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建立农业生产保险制度、大宗农产品的直补制度以及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使农民的收益有一个较大提高。“少取”仅仅是减税免费是不够的,必须从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农民减负的长效机制人手,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防农民负担反弹。“放活”就是要切实落实党在农村的政策,深化改革,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和增收的积极性。对于顺昌县而言,“放活”就要做实林改,做活林业这篇文章。立足于让农民得到山地生产资料,在不拍卖青山,不允许林地向少数人集中,不允许非农主体与农民争夺山地的前提下,把山地和林子的产权分到户、到人。真正还山、还林、还利于民,实现“均山到户、预期到组”的目标。这样农村的生产力就能得到解放,经济就能持续发展。

二、新农村建设要有真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干出来的,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广大基层干部要带领群众从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要扎实推进五大工程建设。

1、农民增收工程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顺昌县是海峡西岸农业特色显著的绿色腹地。要促进农民增收,就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要充分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的品牌优势,大力推进低产竹林改造,实施科学养竹育竹,培育速生丰产高效毛竹林,做大毛竹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中国杉木产区核心区的技术优势,打响“中国杉木之乡”品牌。大力发展非林地造林,培育乡土珍贵阔叶树种源基地,做大林业产业。要加快推进果业结构调整。突出柑桔特色品种,发展以芦柑为主,优质甜橙、早熟温州蜜柑为辅的柑桔标准化生产基地,做大果业产业。要立足发展竹荪、姬松茸、珍稀菇等特色优势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经济效益。要优化区域布局,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实现烟叶五万担目标,抓好“万担乡(镇)、千担村和十亩户种植”建设,做强做优烟叶产业。二是促进劳动力就业转移。当前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是农民增收的关键。要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消除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体制政策障碍。要健全服务体系,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择业能力。要加快发展农业企业,培育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确保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

2、农村环境建设工程

农村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保证。重点要把农村的“三通一治”做好。“三通”:一是农村道路硬化村村通工程。要充分利用各级各部门出台的农村公路硬化政策,推进农村公路改造,实施路面硬化工程。同时要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二是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要让各行政村和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切实改善群众生活条件;三是安全饮用水村村通工程。要因地制宜,发动群众,加强农村供水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难问题,让每个行政村和人口相对集中的自然村都能喝上干净的饮用水。“一治”就是城乡卫生整治工程。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环境氛围。我们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整治城乡面源污染。重点突出村(镇)“一河一街、一池一场、一厕一舍”的整治。即乡(镇)、村严禁向河里倾倒垃圾,彻底改变“垃圾河”的状况;镇(村)主街道保持干净整洁;每个行政村必须建立一个垃圾池和公厕;乡镇所在地的村及规模较大的村,还要设立简易的垃圾处理场;要集中整治农村猪栏、牛栏、羊舍违章搭建,该拆除搬迁的应尽快拆除搬迁;要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池建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切实落实三项制度。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和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合理推进农村撤点并校和中小学危旧房改造,改善农村办学、就学条件。三是建立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培养。结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推行“广参与、可持续、良运行、严监管、低水平、有保障”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模式。即建立“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定点就医与医院优惠相挂钩、基金专户与管用分离相配套”的模式。这里的核心是“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和“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大病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这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三大医疗需求决定的。一是头疼脑热的小额基本门诊医疗;二是家庭难以承受的大病医疗;三是疾病预防和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案的设计就是要根据农民的这一需求来定位。“财政补助与家庭缴费相匹配”:政府财政每人每年补助40元(中央财政20元,省、县市两级财政各10元),这是一笔非常大块的资金,不能单纯地把这笔资金

用于“大病统筹”,而忽略了它最关键的吸引功能。在让农民真正得到这些补助的前提下,发挥“吸引”功能,把政府的财政补助一部分用于“大病统筹”,一部分打入农民的合作医疗家庭账户。让农民知道只有参与合作医疗才能得到补助,而且他得到的钱要比自己缴纳的费用多,还将记在他的家庭账户上。这样政府补助的“吸引”功能就发挥了,也促进了农民缴费的积极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政府单一的补助只能是杯水车薪,只有广大农民的参与才能可持续。

4、农民教育培训工程

农村之困在于大量的农民滞留农村,围着不多而且逐年减少的土地,英雄无用武之地。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转移农民才是解开此结的关键。农民之苦在于城乡的二元结构不能和城里人享有同等的教育。根子在于教育农民、培训农民、提高素质,帮助农民掌握一定的技能,让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外出打工。当前“用工荒”这个词在报刊媒体出现的频率很高。“用工荒”不是劳动力总量不足,也不是农村劳动力吃不了苦,而是农民工没有享有正当的国民待遇,没能享有和城里人一样的教育。“用工荒”不是工钱少,也不是企业待工人薄,而是许多农民工没有技术,文化较低,适应不了技术工种岗位。新农村建设要有新教育,有了新教育才会有新农民,有了新农民才会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民教育培训工程就是立足于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教育网络。具体就是“两馆、两校、一网”。即农村文化馆、图书馆,农村夜校、农村技校,远程教育网络。达到教育培训一人,输出一人,稳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5、农村平安建设工程

第12篇

关键词:低碳农业;外部性;市场失灵;气候变化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2.02.018

Low-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and Market Failure

ZHANG Xin-min

(China Center for Industrial Security Research,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44, China)

Abstract: Analysis of low-carbon agriculture in the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positiv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was proposed to restrict the low carb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factors. To establish a reasonabl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the found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w carbon agriculture.

Key words: low carbon agriculture; externality; market failure; climate change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然途径。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面临的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挑战之一,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同时,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口大国,也对全球治理气候变化承担重要的责任。联合国粮食机构指出,低碳农业既能遏制气候变化,又能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产量,并呼吁增加低碳农业投资,引导现代农业向低碳农业发展。因此,低碳农业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虽然低碳农业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对于具体的农业生产者来说,其行为选择是理性的,他们更关注经济效益,机会成本增加和收益溢出,导致低碳农业发展动力不足。建立完善的补偿机制是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1 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所谓外部性,是指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对于其他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未能由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反映出来的影响,从而导致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大效率,即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由于这种影响是某一经济主体在谋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是对局外人产生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又是处于市场交易或价格体系之外,故称之为外部性。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市场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而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由于正的外部性所造成的市场失灵,通常需要政府介入,通过财政补贴或税收机制来解决。

外部性的存在,使个人成本和个人收益与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相背离。作为经济理性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决策时,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会考虑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虽然可做到个体最优,但很难达到社会最优。以有机农业生产为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限制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和生长调节剂等,遵循生态学原理进行农业生产,其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高于常规农业生产成本,这种成本投入,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产量,也就是说,有机农业生产负担了本应该由社会负担的环境生态投入成本,而由此产生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可能完全由有机农业生产者占有,就出现有机农业生产的经济外部性,结果导致有机农业生产供给不足,社会福利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

解决外部性和市场失灵问题的典型办法有:一是征税和补贴,对负的外部性进行征税,对正的外部性进行补贴。二是重新界定产权,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是:在交易费用为零时,只要权利(产权)初始界定清楚,并允许当事人进行谈判交易,就可以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或社会产值最大化的安排。由这个表述可以看出,科斯提出的解决外部性问题的方案包含3个要素:(1)交易费用为零;(2)产权或权利界定清楚;(3)允许产权或权利在当事人之间自由交易。三是企业合并,使经济外部性内部化。

2 低碳农业能够减和适应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面临大最大挑战之一,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已成为国际公认的事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2004),1994年中国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36.50亿t二氧化碳当量,其中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分别占73.05%、19.73%和7.22%,农业活动导致了50%的甲烷排放和92%氧化亚氮的排放。由于二氧化碳的农业排放很低,没有报告,因此,农业生产活动是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包括稻田甲烷排放、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粪便管理系统中的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以及动物肠道发酵甲烷的排放。

低碳农业对气候变化影响包括减和适应两个有机组成部分。减是指为了减少对气候系统的人为强迫而进行的人为干预,它包括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源和增加碳汇两个方面。适应是指自然或人类系统,为应对实际的、或预期的气候刺激因素、或其影响而做出的趋利避害的调整。

以水稻为例,通过改变稻田的生长环境、生态环境及相关管理措施,可以减少稻田甲烷的排放,如稻-鱼共栖生态系统,能显著降低甲烷排放量,主要原因之一是该系统改善了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低碳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遵循生态学原理,不使用或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注重生态环境管理,稻田水生动物增加,其活动起到搅动土壤,降低氧化还原作用,从而减少了甲烷的排放。又如稻-鸭生态系统是低碳生产通常采用的生态模式之一,该系统利用鸭子好动、勤觅食的生活习性,搅拌土壤,起中耕、除草作用,并增加土壤养分,改善田间小气候,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减少了甲烷的排放。

农田土壤是大气中N2O的重要来源,化学肥料特别是氮肥的过量施用是氧化亚氮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碳酸氢铵和尿素是中国农业的主体肥料,但它们的肥效期短,挥发损失量大,氮素利用率低。有机农业禁止施用化学肥料,通过生物措施和施用有机肥来保持和恢复地力,从根本上解决了N2O排放的来源。

低碳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为了解决肥料来源,发展沼气是最为有效的途径。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多种细菌发酵作用形成的一种混合气体。它的主要成分是甲烷,通常占总体积的50%。通过发展沼气可以有效地减少由畜禽粪便等引起的甲烷排放以及燃煤、薪柴等导致的CO2排放,从而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做出贡献。

低碳农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巨大潜力,发展低碳农业是减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在减少化学物资和化石能源投入的同时,注重物资和能量的循环,直接和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增加碳汇。有机农业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之一,是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3 低碳农业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类为了生存和养活更多的人口,各国农业生产均以追求最高产量和最高利润为目标,农业耕作强度不断增加、种植结构越来越单一、过多使用复合肥及农药除草剂等,导致土壤肥力衰减、土壤侵蚀酸化严重、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下降,农业遗传多样性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低碳农业通过间作套种来恢复地力和防治病虫害。农田作物的间作套种打破单一的作物结构,作物多样性提高,对昆虫种类、数量的增加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而农作物的间作套种有利于杂草和虫害的控制,从而减少农药的使用,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间接作用。相对于传统农业来说,低碳农业更好地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低碳农业能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质量,降低自然灾害,减少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现代农业的低碳生产是中国“天人合一”传统文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体现,它以人类、生物、生态系统和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为基础,最大程度地依赖当地可获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真正的环境友好型生产。

4.1 低碳农业能够改善土壤质量,保持土壤健康活力

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集中于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污水灌溉,施用污泥等几个方面。目前,中国每年要施用80~100万t的化学农药,高毒农药占37.4%,其中对土壤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机磷、有机氯和含汞、砷等重金属的农药。由于施用方法和农药种类的影响,大约有50%左右的农药会进入土壤。残留在土壤中的一部分农药,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进入人体并造成危害。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则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进而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土壤环境健康是农村生态环境健康的基础,土壤污染是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之一。因此,保护土壤环境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之一。

低碳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减少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和除草剂,通过物质内部循环、作物轮作以及生物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控制了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与常规农业相比,长期进行有机生产的土壤,其有机质含量、土壤团粒结构、微生物和有益生物的数量都能得到非常大的改善,土壤活力明显增强。

4.2 减少地下水污染,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天然地下水是洁净的,含氮量极低,远低于国家饮用水纯氮10 mg・L-1的标准。但由于农田化学肥料大量使用而造成的土壤养分特别是氮肥养分流失,已经导致严重的饮用水安全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土壤―植物系统内过量的氮素会以硝态氮的形式淋失,进入地下水,污染井水、河流和湖泊,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淡水养殖业的发展。

据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凡施肥量超过500 kg・hm-2的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都超过饮用水标准,硝酸盐污染不仅发生在浅层地下水,而且已经进入深层地下水。研究表明,饮用水和食品中过量硝酸盐会导致高铁蛋白症,同时有致癌危险。中国许多地区地下水和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已经超标。例如,对京、津、塘地区69个乡镇的一项调查表明,地下水和饮用水1/2以上硝酸盐含量超标。

低碳农业生产中,减少施用各种化学合成的肥料,通过施用有机肥来恢复地力,大大降低了氮、磷等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积累,从而有效减少这些营养元素进入水体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下水的污染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4.3 低碳农业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常规农业大量施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和农药,加剧了农村环境的恶化。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畜禽粪便处理成为一个难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每年有大量作物秸秆被焚烧和丢弃,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农村生活环境的恶化成为影响农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低碳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有机肥是最重要的物资投入,将畜禽粪便处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与生产有机肥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生活环境问题,而且可以解决有机肥的来源问题。因此,低碳农业有利于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低碳农业生产具有正的外部性,而这种正的外部性带来福利和效益不可能由有机农业生产者自己独自占有,也就是说,低碳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大于其个人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时,由于低碳农业生产投入大于常规农业生产投入,而这种成本并不能完全通过高质量的低碳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来弥补,结果就会造成有机农业生产的供给不足,导致低碳农产品市场的市场失灵现象的发生。

5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弥补市场失灵,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有效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将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引入低碳农业发展当中,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弥补外部性带来的额外成本,实现外部的环境效益和农民的经济效益均衡一致,适应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5.1 政策补偿

政策补偿是实施生态补偿的重要前提,包括中央对地方,上级对下级,工业部门等农业部门的补偿,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确定补偿原则、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监管等具体措施。

5.2 资金补偿

资金补偿是生态补偿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涉及面较广。主要包括农业补贴、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建立资金补贴既可以直接发到农民手中,也可以向农民提供替代物质(如生物农业、有机肥料等),从而有效促进低碳农业的健康发展。

5.3 技术补偿

低碳农业不是传统农业的回归,是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技术密集型农业。不断开展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研发、创新,对低碳农业从业者开展智力服务,提供无偿技术咨询和指导,培养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民,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增加农民人力资本价值,促进低碳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共和国农业部.低碳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农业行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刘小燕,黄璜,杨治平,等.稻鸭鱼共栖生态系统CH4排放规律研究[J].生态环境,2006,15(2):265-269.

[4] 陈欣,唐建军,王兆骞.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1999,7(3):234-239.

[5] 顾加力,孟凡桥.有机农业的环境保护作用[J].世界环境,2008(1):48-51.

[6] 邢方红,翟满仁.发展生物有机肥的意义[J].磷肥与复肥,2005(7):78.

[7] 刘玉晓,何学良,李春媛,等.浅谈低碳农业在中国的发展[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6):123-124,127.

[8] 刘绍伟,李凤菊.推进传统农业“生态化”转型――农业生态产业链网构建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11,17(3):81-84.

[9]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10] 张新民.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前景[J].农业展望,2010(12):46-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