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

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

时间:2023-10-13 09:44: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

第1篇

为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水、大气和固废等各项治理工作,XX镇组织召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会议,传达上级重要工作精神和工作要求,30个村(社区)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两委”参加会议。

会议上播放了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典型案例视频;同时,XX镇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所XXX所长通报了各村(社区)第一季度环保工作考核情况,就目前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改工作要求进行具体部署,具体方案如下:

一、强化属地管理

各村(社区)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安排足够人力物力全面落实辖区内企业覆盖巡查,重点检查企业环保证、环评手续、验收等环保资料是否齐全,污染治理设施是否配套生产正常运行等,并将巡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环保部门沟通反馈。

二、加强河涌监管

(一)按要求做好河涌保洁工作,落实专人专职;

同时,村(社区)要做好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群众环保意识,严禁河涌乱扔乱倒行为,保持河涌良好面貌。

(二)对于河涌两岸的乱搭乱建现象,一是要做到严控增量,保证不新增违建构筑物;

二是对于存量部分,要落实责任人,发公告并限期整改拆除,未能拆除整改的将联动镇综合执法办进行强制拆除。

(三)做好各自辖区黑臭水体收集上报工作,后续将由环保部门进行专业监测治理,并制定规划方案;

另外,务必严禁侵占、回填河涌的行为。

三、完善厕所管理

厕所生活污水直排是导致河涌黑臭的原因之一,村(社区)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对辖区内公厕、家庭户厕进行排查。对于住户无化粪池污水直排河涌的、化粪池未清渣导致污水直排的建立台账,并限期整改。

四、保持高效联动

第2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公益诉讼行政司法协作环境污染专项基金

〔中图分类号〕K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7)05-0125-04

在党的十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具体到我国中部地区,对于秦岭北麓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监管与保护是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

一、秦岭北麓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现阶段该地区仍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监管治理,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缺陷:

1.信息传递缓慢,行政执法缺乏主动性

从秦岭北麓地区几起典型的案件处理情况来看,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经济利益、人际关系的纠葛,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缺乏积极主动性。以秦岭北麓202栋违建别墅为例,早在1997年就有新闻媒体对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在其后几年间违建别墅数量又陆续增加到200余栋,但直至2014年在批示下当地政府才开展整治活动,统一协调各个部门开展违建别墅拆除工作。①又如秦岭北麓地区长期存在的非法挖沙采石现象,除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外,行政机关怠于履行监管职能也是导致该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近日来,因对秦岭北麓河道非法采砂采石监管不力,渭南市多名行政人员被给予行政处分的报道,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行政机关在自然环境保护方面存在不作为的现象。②

2.行政权力分散,各机关之间权责不明

现阶段,承担秦岭北麓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行政主体主要包括三方,即各县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办)及市区县秦岭办。然而,多权责主体的设置使行政机关之间权属不明,不利于各机关积极

开展行政执法行为。以各县行业部门为例,各区县的农林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以及各街道办、各区县秦岭办等均为有权机关,究竟由谁来主要负责,权责不明,容易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再加之秦岭北麓地域范围广袤,仅西安段沿线地区就涉及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多个区县,各区县之间往往是各管一段,不仅不利于统一安排管理,对于一些区县交界处也失之监管。

3.常态化监管不足,行政处罚效果有限

从各个行政机关的处理方式来看,秦岭北麓地区缺乏常态化的监管。各行政机关在开展各类专项活动时,该地区自然生态环境能得到较为明显的恢复,但在专项活动结束后各种乱象往往又再次滋生。相关区县及执法部门的处罚方式也是重形式、轻效果;重罚款、轻处理,行政机关在巡查发现违法现象后,往往仅通过下发停工通知书、案件移交单或其他行政处罚命令的方式进行处理,缺乏后续执行监督问责机制,监管责任落实难以完全到位,导致行政处罚成为一纸空文,违法乱象在处罚后仍时有发生。

二、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主体分析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目前单纯依赖行政执法已不足以有效遏制各类环境污染行为。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加大了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力度,其中检察机关是我国开展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重要主体。

1.域外理论借鉴

从域外各国的相关规定来看,早在1970年,美国颁布的《清洁空气法》(Clean Air Act)中就设置了公民诉讼制度(citizen suits),该制度规定了广泛的原告范围,任何人均可针对空气污染行为提起环境侵权诉讼。结合各州的法律规定来看,其原告范围也包括一些行政机构以及检察官。陈冬:《美国环境公民诉讼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121页。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巴西在1981年颁布的《民事公益诉讼法》中规定,环境保护是一种公共利益,授权普通市民、符合规定的环保组织、检察机构和其他政府机构,可以代表受到损害的环境利益、消费者权益以及艺术、美学、历史和景观价值在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李挚萍:《环境公益保护视野下的巴西检察机构之环境司法》,《法学评论》2010年第3期。除此之外,在英国,总检察长可以作为公共利益的总体保护人,参与民事诉讼活动,对危害公共利益者可以提出告发人请求诉讼。刘佑生、石少侠主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中国检察制度》,中国方正出版社,2007年,第417页。在日本,检察官也通常被认为是以公益代表者的形象出现在法庭上的,其职权更多体现在维护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公共利益。孙乾、刘立宪主编:《检察理论研究综述1989-1999》,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从上述域外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检察机关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身份已经得到了多数国家认可,而且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在法律及判例中明确确定了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了检察机关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2.法律基础分析

在法律规定层面,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检察机关对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刑事领域内,着重打击涉嫌环境犯罪案件,如走私废物罪、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以及隐藏在环境污染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等等。为此,在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了《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机关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意在促进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之间的有效联接,加大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在民事领域,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首次在立法中_立了公益诉讼制度。公益诉讼制度的诞生为检察机关以民事、行政诉讼主体身份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前提条件。但理论界曾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民诉法55条中的“法律规定的机关”是否包含检察机关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检察机关可以针对污染环境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翟建峰:《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程序性问题探析》,《政法学刊》2010年第8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章礼明:《检察机关不宜作为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法学》2011年第6期。但随着对于公益诉讼制度探讨的逐渐深入,多数学者倾向于赞同检察机关应积极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并建议应从立法层面赋予其合法的主体身份地位。顺应这一理论研究现状,2015年12月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了《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试点工作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可以以原告身份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或行政公益诉讼,并规定了相应的诉前程序。至此,检察机关在民事、行政、刑事领域参与环境保护诉讼,均具有合法的依据。

三、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势

1.检察机关较之行政机关更具积极主动性

行政机关作为自然环境保护的主体,由于其机构设置,执法力量较为分散。“执法主体多、各部门分割执法的多头分段式管理工作格局,容易导致工作衔接不到位,各部门相互扯皮推诿,执法手段软弱,执法权威性不足,难以实行协调高效的科学执法体系,导致很多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无法得到查处和追究”。宋寒松:《当前环境保护和监管领域渎职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从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视角看》,《中国环境法治》2009年第6期。也有部分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对当地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怠于行使职权,致使环境污染现象难以遏制。而我国检察机关从组织机构设置来看,力量更集中、更统一;从职责范围来看,检察机关对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维护自然生态环境更具积极主动性;从主体身份来看,检察机关较之其他行政部门更独立,更有利于抵御地方保护主义,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监督地方政府行为。

2.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方式更具有多样性

根据现有法律及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我国检察机关在刑事领域负责直接打击环境犯罪案件。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检察机关还可通过诉前程序或提起公益诉讼的方式参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在民事诉讼领域,首先,检察机关可通过诉前程序督促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建议有关组织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其次,在有关组织提出需要人民检察院支持的,人民检察院可以支持其;再次,对于法律规定的机关及有关组织没有提起公益诉讼的,或者没有适合主体提讼的案件,检察机关可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而在行政诉讼领域,检察机关可对违法行使职权或不作为的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对经诉前程序仍拒不纠正违法行为的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可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可见,在民事、行政领域,检察机关主要承担着监督者的身份,督促行政机关及有关组织积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有在必要的情况下对于“无人诉、不愿诉、不敢诉的公益案件,由检察机关担起来”。谢文英、王治国、郑博超:《对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提起公益诉讼 检察机关有独特优势大有可为》,《检察日报》2016年11月8日第4版。

3.检察机关参与更有利于全面处理各类案件

实践中,不少环境污染事件背后还隐藏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渎职犯罪案件,在有些案件中还存在与渎职相关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开的数据,仅2015年,全国检察机关就查办生态环境领域贪污贿赂犯罪案件482件,渎职犯罪603人。王涵:《反渎职侦查在环境污染领域面临多重挑战》,《民主与法制时报》2016年5月5日第6版。这些环境污染事件往往造成影响大,危害后果严重,单纯依赖行政机关或公益组织难以充分深入开展案件调查。检察机关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保护,更有助于全面处理环境污染事件,尽早发现环境污染事件中的贪贿犯罪、渎职犯罪案件线索,强化环境污染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

四、完善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之建议

由于检察机关在刑事司法领域对于环境犯罪案件的规定较为成熟,因此,笔者在此主要从民事、行政领域探索检察机关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机制的完善。

1.强化行政检察机关协作

奈夜检察机关参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的方式来看,在民事及行政诉讼领域检察机关主要处于监督者的地位,通过提出检察建议、督促、支持相关机关、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等方式,来推动各主体开展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由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公益诉讼。从目前实践中的数据来看,也基本肯定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者身份。“报告显示,至2016年9月,各试点地区检察机关共在履行职责中发现公益案件线索2982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710件,其中办理诉前程序案件1668件、提讼案件42件”。蒲晓磊:《试点检察机关办理公益诉讼案1710件》,《法制日报》2016年11月7日第2版。因此,要真正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避免检察机关的建议成为“橡皮图章”,就需要强化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的行政司法协作,加强两者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衔接。笔者认为,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建设,相关行政部门应及时上传行政执法案件信息,保证信息共享机制公开化、透明化。其次,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检察建议,相关行政机关应给予高度重视,根据检察建议内容在一个月内及时开展各项整治工作,遏制环境污染案件所带来的侵害,并将处理情况及时向检察机关进行书面回复。再次,对于督促法律规定的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案件,检察机关也应加强与该机关的沟通联系,对于案件在办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办案经验总结及时向该机关告知,确保行政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案件质量。

2.采取多样措施鼓励民众积极参与

目前,我国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以及环境监管的参与度仍略显不足。特别是秦岭北麓沿线地区村民,受经济利益驱使,环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笔者建议,检察机关可以考虑制定一系列措施来鼓励民众参与环境保护,提升公民环境保护意识,打造全社会共同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良好局势。首先,检察机关可定期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普法宣传、环境污染典型案例宣传等形式多样的法律宣传活动,使民众认识到自然环境保护与其个人利益息息相关,提高民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其次,检察机关对群众举报、控告的线索应积极受理、认真查实,深入摸排可能存在的案件线索,充分发挥自身监督职能。最后,检察机关可以建立公众举报小额奖励制度。扩宽环境污染案件信息的来源渠道,弥补单靠行政机关及自身进行监管的人力资源缺口。

3.设立环境污染案件专项基金

环境污染案件在处理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环境污染情况鉴定以及环境恢复费用评估等问题。但目前,我国现有环境污染鉴定评估机构数量较少,环境污染鉴定费用较高,为公民个人以及公益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带来一定经济压力。可以预见,检察机关在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时,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经开展此项工作,如福建、山东等省份均已设置生态环境修复基金。因此,应考虑在全国范围继续推进该专项基金的设置,专门用于支付污染损害鉴定费用及环境恢复评估费用。基金资金可通过企业募集、政府拨款以及环境污染案件赔偿等多种渠道汇集,并设置专门的审计人员负责审查基金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对于在环境污染诉讼案件中败诉的污染企业,应由其承担诉讼伊始所支付的鉴定评估费用,其所缴纳的赔偿或罚金,应通过一定的流转程序再汇入基金账户,确保资金的循环流动及合理利用。基金资金的使用应保证单独管理、专款专用,避免目前实践中存在的环境公益诉讼赔偿归于地方财政后“易进难出”的问题。

4.加强检察机关的人员配置及理论培养

第3篇

自生态采运提出 20多年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生态采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但由于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和采运作业系统的多变性,至今尚未形成较为系统完整的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和技术体系。采运作业系统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生态经济子系统,具有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叉、影响的特性,应采取现代工程学和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构建较为系统、完备的生态采运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生态采运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备、系统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体系、研究方法体系、标准体系、应用技术体系等。

1、研究目标和对象

森林生态采运的研究目标是寻求森林资源高效利用与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一致,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集成最大化,达到长短期效益的协调统一。生态采运的研究对象为森林作业系统,涉及系统的规划设计、工艺技术、机械设备、人机料管理等。森林生态采运针对森林的个体林木和整体生态环境进行具体工程作业。其对象是可再生的生物体和生物群落,其作业处于森林环境的特定条件下并严格受其限制。如打破这一限制将会造成生态失衡而破坏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采运研究对象复杂、独特性强、影响因素多,工程作业内容广、类型多,涉及森林环境工程、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运用工程、管理工程等。

2、研究内容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内容包括采运工程与森林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采运系统的评价分析与优化、生态型采运技术与设备、生态型采运规划与管理。在生态采运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对土壤结构、养分、水分的影响机理;研究采运作业中的技术、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环境友好型采运作业技术,包括作业机械、作业方式、采伐更新方式等;研究生态采运技术的指标体系。在采运作业人类工效技术上,研究人机相互作用机理,尤其是机械操作对人的心脏、肌肉、大脑的影响机理;研究森林作业职业病机理,包括振动病、耳聋、生理心理病、神经病等;研究对人友好型机械,包括手持型机械和乘坐型机械,提高舒适性、安全性和作业效率;研究安全作业技术。在采运规划设计技术上,研究采运作业数字化、信息化技术;研究采运作业GIS技术、CAD技术;研究采运作业模拟和优化技术等。

3、研究方法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方法体系涵盖工程学和生态学方法,包括试验方法和模型方法,涉及影响因子研究、评价指标和模型、生态经济学及其方法、工业生态学及其方法等。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生态与经济相互渗透的边缘科学,它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生态与经济的最佳结合,达到生态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具体涉及生态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价值评估、生态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生态采运系统是一种特殊、复杂的生态经济子系统,具有工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交叉、影响的特性,可以采用工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构建新型的生态采运研究方法体系。包括生态采运模式的原则和方法学,生态采运系统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分析方法,生态采运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生态采运作业的清洁化生产方法,生态采运工业园模式和方法等。

4、标准体系将逐渐建立

生态采运的标准体系,以规范采运工程的实施、监控、评价和管理,规范采运作业安全体系和装备系统的配备。包括采运作业设计规范和指南、作业规程和指南、试验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等。标准体系可分为 4大部分:生态采运管理标准包括采运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采运工程环境管理体系、采运工程质量环境兼容管理体系标准等;生态采运技术标准包括采伐、运输、迹地更新、抚育采伐、林内路桥等工程建设标准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标准;生态采运装备系统标准包括抚育、采伐、运输、更新等工程装备系统标准;生态采运工程劳动与安全标准包括林区道路标志、作业安全要求等。

5、 应用技术体系

生态采运的研究最终以应用为目的。生态采运的应用技术体系将包括应用模式、作业模式、实用模型、应用案例、典型优选系统等。针对不同地域、不同国情和不同林情应逐渐推出符合生态采运要求的典型生产工艺模式、采运作业技术、机械设备和工具、作业组织和劳动保护模式、规划设计和作业规程等。目前,国内外对生态系统经营(Ecological System Management)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针对具体森林类型的生态系统经营模式的研究已有初步的成果,例如,加拿大提出了 11种模式林的经营模式,中国也提出了 5种模式林分的生态采伐技术模式。一些国际组织陆续制订了《森林采运方法规范》、《森林采伐作业规程》、《林业安全卫生规程》等标准规范。中国也于 2005年颁布试行《森林采伐作业规程》(LY/T 1646-2005)。随着生态采运研究的深入,已经开始从理论和单项技术的研究向系统、综合和应用的方向发展,这将不断丰富、充实生态采运的应用技术体系,从而推动森林生态采运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完善。

第4篇

关键词:生态工程原理;水利工程;环境问题;应对措施;项目施工建设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应当加强思想重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难免会对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对此我们应当结合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工况、生态环境条件,进行综合权衡,并且利用生态工程基本原理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二者的共赢。

1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实践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1.1生态工程原理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实践中,应当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出发,严格遵循以下原理:第一,严格循环再生基本原理。水利施工过程中,将所需的所有机械设备、工具以及工程建材等进行综合考虑与合理安排,确保这些要素能够循环利用。在此过程中,还要将施工垃圾以及建筑废料等进行合理利用和处理,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之目的,这有利于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建设之目的。第二,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具体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拟建工程项目所占土地资源、所用的材料等进行综合规划,以免资源浪费。在专业规划设计过程中,需对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分析,并且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来合理建设水利工程项目,以此来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和谐共建、共融。

1.2生态工程原理应用实践中需坚持的基本原则

第一,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总是将目光集中在最大限度地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严重忽略了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应当更加理性的看到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以发展观、十精神为指导思想,坚持人本、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战略。回溯历史,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内,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下,虽然社会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但是生态环境惨遭破坏,其中很多破坏是不可恢复的。这种顾此失彼的发展模式,应当进行深刻的反思。近年来,随着自然环境频遭破坏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生态环境保护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改善和整治,成为当前人类的基本责任,而且生态环境效益也备受关注。在水利工程生态系统建设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两种效益的协同,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互生共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应当是合作共存以及互惠互利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事实上,在我们比较熟悉的自然界中,存在着很多互补共生的典型案例,比如动植物之间为了能够更好的生存,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应当借鉴该种共建共存和共同发展模式。这要求我们在水利共存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尊重自然,尊重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对水利工程项目、自然环境条件等统一规划,采用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使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基于互生共存原则的应用实践,实现工程项目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最优组合,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项目之间优势互补。一方面可以减轻因人为原因而造成的自然环境破坏;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利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促进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第三,可循环利用。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保护,业已成为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自然资源的短缺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难题。为此,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应当大力倡导并坚持循环利用原则,这有利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在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践中,自然资源以及原材料的消耗量都非常的大,其中前者的消耗量不可估量;为践行国家政策、保护生态资源和环境,必须将循环利用理念应用到实践之中,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合理处理废弃物。比如,将工程建设过程中可利用的余料等专门加工,以此来实现再次利用。从实践来看,循环利用这一原则与生态理念的核心保持一致,对解决国内当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觑。

2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噪声污染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属于大型工程,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具有施工量大、工程机械设备应用多等特点,尤其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些大型机械设备运作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同时,大量的运输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会发出轰鸣声,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同时,噪声污染也不可小觑,拟建工程所在地周围居住的居民无法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

2.2水域环境遭到破坏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水环境问题不可避免,该问题又可进一步细化,一般包括生物污水、施工污水等水域环境问题。在工程施工建设期间,作业人员在工地临时驻扎,生活污水和垃圾肆意排放,以致对附近水域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在施工建设实践中,尤其是混凝土浇筑等一系列作业环节,大量的水泥砂浆未经处理直接流入附近的水域,水体遭到严重的污染。此外,部分大型的工程建设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泄漏的油污会直接流入拟建工程所在水域,以致该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

2.3空气质量下降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主要空气质量影响因素有以下两种:第一,大型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会对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第二,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时,如果涉及到爆破作业,则会引发扬尘等污染。值得一提的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所用到的机械设备,会严重影响空气质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水利工程机械设备运行时,不仅自身产生大量的尾气污染或者激起尘土,更为严重的是会导致空气里的悬浮颗粒物剧增,空气质量也因此而急剧下降。

2.4固体废弃物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最为明显的一种污染是固体废弃物污染,而且施工作业时所挖出的废弃土体,施工操作时剩余的石灰粉、水泥以及煤灰等。一方面会对用地条件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同时在固体废弃物的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扬尘污染,由此可见固体废弃物污染产生的影响非常大,波及范围比较广。

3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解决策略

基于对当前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与环境保护,实现二者的共生、共存和共同发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3.1思想真正重视起来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当对施工人员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和培养,让每个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人员以身作则、自我约束,既要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管理,又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水利工程项目生态建设之目标。此外,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当减少或者不开山炸石,以免造成噪声和空气污染;对施工建设中的废水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再合理排放。同时应当加强空气污染防护,有效解决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环境污染和问题。

3.2做好前期规划设计

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前期,设计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拟建工程的工况特点和条件,对地质结构、自然资源等进行综合考量,在勘测和实地研究基础进行长期规划,以此来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使工程施工单位能够严格按照图纸要求施工作业。

3.3健全和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制度是行为规范的保证,对施工中因人为操作失误或者不良行为习惯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应当通过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来予以规范和控制。通过建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环境进行最大限度的补偿,以此来减少自然资源浪费与消耗。

3.4构建生态工程体系

生态工程体系的构建旨在减少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破坏与浪费,并且将水利工程建设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密切结合起来,规范工程项目建设单位的行为,充分利用现有的生态资源,实现工程与环境协调发展。

4某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实例

某水利枢纽工程项目建设,旨在优化水资源环境、提高农业灌溉水平和防汛防涝。该水利工程项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并且严格落实生态工程原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该水利工程施工方案设计时,采用了互补共生的生态工程原则,并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做了优化和完善处理,将原来预设的两个原料场进行合并。从工程效益层面来看,节约成本900多万元,建设效益提高三分之一;从生态效益层面来讲,减少了征地,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减少了对周围水域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影响。由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采用共生互补以及时程客观需求相协调的原则,对拟建工程项目土地资源利用情况统一规划以后,将土建机修厂、钢木加工厂合二为一,并且将沙石料场、拌和楼合理地规划到了同一个区域内,一方面节约了占地资金50万元,另一方面提高了施工建设效率。

5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项目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基础产业,应当本着生态工程基本原理进行施工建设,这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生态工程原理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同时这也是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事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张强 单位:黑龙江省八五二农场水务局

参考文献:

第5篇

最近几十年,集约化经营方式已经导致了传统农业景观中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1].针对各种日趋严重的农业和土地退化问题,农业、环境、地理等领域的专家重新考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结构调整.农业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侧重从市场效益和农业技术角度出发,依靠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模式.环境和地理等领域学者的反应主要是规划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任何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组合,即农业景观空间结构.事实上,具体农业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往往均可视为土地/景观规划问题.然而,不论其意义有多重要,这些规划和设计,实际上多具区域实用和偶然性,带有普遍意义的新景观空间配置结构还难以形成.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各类农业景观规划势在必行.

2原理与方法

2.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学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只是近期这种研究才被应用于实践领域且正在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对景观生态学一般原理,已有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美国学者Forman和Go-dron[2]主要立足于生态学角度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条基本原理,Risser等[8]提出主要针对尺度的5条基本原则,中国学者肖笃宁(1993)根据相关学科理论,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大理论基础.这些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及体系的创立,无疑都有明显的开拓意义,但作为体现学科本质和特色的基本原理,它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抽象和完善.基本原理是学科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景观生态学起源于地理学与生态学观点的相互综合,它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由地理学、生态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由此,作者认为景观生态原理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综合整体论、水平异质性———空间结构及垂直异质性———相互关联.具体划分为:整体性原理、时空尺度与等级层次原理、镶嵌稳定性与生态控制原理等3项,并可视之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图1).

2.2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对景观生态学而言,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间特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同时,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既包括具体农业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区域农业景观功能区划研究.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4],显然,可以直接运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狭义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是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9].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处理很多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理论.譬如,田块斑的大小和形状、防护林网眼规模、水系廊道的宽度和连接度、自然干扰的频度和分布、异质景观单元的特征等等.事实上,它们通常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和各种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7].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除去常规农业第一性生产功能外,农业景观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宏观环境背景功能,这也是目前农业景观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实践中,景观规划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是适应地方物种个体生态需求而对斑和廊的设计.目前对这种复杂而困难的任务的反应,首先是假设现存的景观生态原理是合理的,科学的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就是对这些原理的具体运用过程,即“黑箱方法”的运用.另外一个做法是强调景观单元及其组合结构与特定的物种制约关系,认为不可能将景观设计得适宜所有的栖居者,但必须明确核心物种以使设计能够满足一些已知的需求.这些物种数量虽少,但却具有突出的生态重要性.目前,相类学科的发展水平使这种特殊物种设计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与“黑箱假设法”有可能成为较通用的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景观生态学结合实践的应用方向,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途径[6].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单目标的规划设计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它将景观作为“资源”并从“整体”上看待,并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以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息条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景观规划设计与区域持续农业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其多目标性兼顾持续农业的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如强调资源配置)与社会持续性(如关注未来).农业同其它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依赖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如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而且,规划设计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所以可将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区域持续农业景观实现的空间途径[10].相同于其它内容的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是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的综合生态特点及具体的目标要求,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保障做到这一点,本项研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如下几项原则:适宜面积原则;类型多样性原则;景观单元关联原则;空间结构协调原则.

3案例与结果

3.1研究区地理背景

涿鹿盆地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北部,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其西北部为中低山地,南部为低山丘陵,从北向东南以洋河为界,大体上呈三角形(其中西南部向南延伸较多),境内有中低山、丘陵、盆地、河漫滩、阶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基本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较少,降水少而集中于夏季、大风多而集中于冬春.水资源比较丰富,自西向东横穿盆地南部的桑干河是其主要水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灌淤土和水稻土为主.植被类型多样,以玉米、春小麦、水稻等作物以及葡萄、苹果、梨等林果为主,天然植被仅分布在盆地的西北中低山地、南部低山丘陵.本区面积44158hm21),人口21.58万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园地及居民点工矿用地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蔬菜种植,干鲜果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本区近京津及张家口,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农田建设水平高,水利设施完善,灌溉面积占耕地87.3%.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灌溉、耕翻、运输、脱粒及加工大部分实现了机械操作.农业技术推广较快,地膜、大棚等栽培及品种引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本区经济技术文化较为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可以认为,本区为典型的农业景观,其未来利用应以农业为主.

3.2研究区的总体规划目标

尽管本区背景景观具有明显的农牧过渡特征,但在目标景观尺度上,仍属典型的农业景观,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景观生态主导过程是确定景观利用方向的主要依据.本区目标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自然退化过程(包括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及盐渍化)及城市化过程次之.这一特性决定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其它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主,环境保护为辅.在保持农业资源、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最大化农业产量、质量、效益是本区景观利用的基本目标.此外,在保证基本农田和农业产量的前提下,也应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具体来说,粮食、蔬菜与水果生产既要保证本区消费需求,又要完成粮食上缴任务以及提供较多的水果、蔬菜境外出口;环保要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不仅不能使退化过程损害农业,还要以开发养治理,以治理保生产;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进程.

3.3区域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

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有:针叶林地、山地灌丛草坡、缓坡耕地、梯田耕地、果园、各级道路、居民点及人工水面等.其空间结构表现为以涿鹿盆地中心居民点(涿鹿县城镇)分别为中心的环带状格局.受制于地形和人文区位因素,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居民点———川平原———台耕地、梯田耕地、缓坡耕地———果园———次生林和灌丛草坡等景观类型,这也构成整个研究区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显然,这种结构既有对自然景观生态合理利用的基础,又具一定的景观美学价值.三大功能区自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呈环带状过渡,以内层的农业耕作景观为主.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的水土流失过程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将同中部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一道对自身构成威胁,而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又将会对农业耕作景观产生影响.就啮齿类动物的活动来说也有从天然景观向农田入侵的倾向.从环境保护、生产效益并重到农业生产的景观功能分区,目的在于适应这种景观过程的空间分配,抑制各功能区之间的上述关联.尤其是中部景观既行生产功能,又具环境保护功能,还对水土流失、有害物种入侵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了内层景观.

3.3.1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最灌渠以外(即七一大渠、桑南一干渠控制范围以南,劈山大渠控制范围以西、北)与区界之间,控制面积19223hm2.(2)功能:主要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本区开发利用的方向.在立地条件较好处,以植树造林为主,较差处则先要封坡种草,为将来造林做准备.(3)依据: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陡,不适于农业开发.景观过程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减少(人为樵采、放牧等干扰所致)等退化过程为主,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要地位.同时,灌溉水无法到达,天然降水少且难以拦蓄利用,没有生产保证.

3.3.2经济园林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以内,大致在惠民北灌渠、桑南三干渠以外.控制面积14149hm2.(2)功能与利用方向:主要执行经济林生产功能,兼顾环境保护功能.坚持以葡萄、苹果、梨等水果生产为主,适当发展大枣、核桃、杏扁等干果以及其它经济林生产,提高园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使本区成为以境外出口为主多种经营的高效益的水果基地,是本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土地利用与改良、建设相结合.坚持沟、谷、坡综合治理,遏止水土流失,弥补灌溉水不足.总之,这种功能设计,目的在于既遏止水土流失等不利过程,又尽量最大化经济效益,达到生物生产与环境服务功能的统一.(3)依据:灌溉水有一定保证率,为产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地形以山前黄土低丘、台地或洪积扇为主,坡度较缓,适于耕种;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及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尽管天然状态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得到初步抑制.

3.3.3农业耕作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经济园林功能区以内.控制面积10786hm2,为本区景观的核心.(2)功能与利用方向: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其发展方向为商品粮和主要面向京津的副食品基地,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具体实现途径为:合理安排农、牧、副结构,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适当增加或加大油料、经济作物比重;选择、引进、推广适于本地的高产、优质品种;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合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适当安排轮作顺序,逐步扩大间、套、带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推广先进耕作经营管理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完善防护林、灌渠网络,做到排灌结合,旱涝保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滥占耕地,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改造措施,提高土壤肥力.(3)依据:灌溉水有可靠的保证率;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景观过程以种植业耕作经营为主,土地改良为辅,城市化有一定发展,但不会对农业构成威胁.

3.4各功能区内部的结构规划与设计

3.4.1经济园林功能区结构

在经济园林功能区内,根据现状景观的组合格局、景观单元间的细微过程差异及其空间关联、未来变化趋势,可将本区的空间结构作如下安排:桑干河以北自成一片、桑干河以南大致以涿矾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可分别称为桑北、西南、东南单元.三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为30.93、66.10和4446hm2.桑北单元外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内联农业耕作功能区.其粮食、蔬菜的供给依赖耕作区,而自身的水果产品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耕作区的需要;生态环保区的水土流失对其有一定威胁,而自身土地的改造尤其是引洪淤灌又与生态环保区密切相关.考虑到本区盛行西北风,而目前防护林带基本平行于这一风向,可沿劈山大渠新建一条防护林.这样既能防止风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割断某些动物对果园的入侵路线,同时也因避免选择新地址而节约土地.东南、西南单元与生态环保及耕作功能区的联系与此类似.就两大单元之间而言,东南单元成熟的果品栽种技术与优质品种可向西南单元就近输出,西南单元过剩的粮食可向前者供应.考虑到两大单元功能与地域上的接近,可沿它们的交界,即涿矾公路布局果品加工企业.这样做既可方便区内运输,又利于境外调运.

3.4.2农业耕作功能区结构

本区景观过程以作物生产为主,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可视为一个整体单元.本区的结构设计就针对这一整体单元.水浇地为基,城乡建设用地、灌溉水田以及局部园地等为斑,灌渠、树篱、道路、河流等为廊的斑、廊、基空间镶嵌格局是规划区的基本结构.鉴于本区以西北大风居多,营造防护林带应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目前这一方向仅有惠民北渠一条林带,宜增加一到两条林带,一条大致沿单家堡-上太府-赤脚寺-尹文屯-苑庄一线,一条大致沿大姚庄-南庄-辛兴堡一线.适当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水田面积),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继续完善道路、灌渠建设(尤其是较大居民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灌溉排水体系)以改善景观之间的空间联系,扩建、完善树篱体系以充分发挥其阻挡风沙功能,是未来景观建设的方向.

3.5典型景观单元设计

3.5.1桑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粮食、果园、荒地镶嵌,粮食作物占明显优势.景观过程以土地改造为主,农业耕作利用为辅.另外,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土壤与水分要素(土层厚薄不均,多含砾石,质地轻壤,水分不足),对耕作构成根本性限制.现状耕作水平低,种植业生产潜力小.景观不稳定,农业利用中存在明显的果园取代耕作的趋势.近期以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农业生产为辅,未来以干鲜果生产为主导方向.首先平整土地、排除砾石、引洪淤灌,以保持水土、提高肥力、改善耕作条件;在改造的基础上,暂时实施果粮间作,逐步扩大果园比重,水分条件较好者,重点发展苹果、梨等水果,水分条件较差者以大枣、核桃等干果为主,直至建成生产多样、干鲜果兼营的果品基地.条件较差、不宜大面积改造土壤的地方要强调点状改造,挖坑填土浇水,直接栽种果树.

3.5.2东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现粮食作物主要散布在果园北缘或零星点缀于大面积果园间的格局.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维护为主,土地改造为补充,园地蚕食耕地过程趋于完成,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止.桑南二干渠以外坡度较陡,灌溉水无可靠保证,干旱和水土流失对本区生产有影响.景观相对稳定,变化不明显.品种单一,景观多样性程度低.完善和深化以葡萄为特色的水果基地建设,是本区的发展方向.主要途径:用优质水果品种全面取代种植作物;推广、引进适于本区的优质高效益品种,逐步淘汰普通品种;适当增加新品种,重视不同品种的空间搭配,改变单一品种经营方式;平整土地,扩建灌渠,注重培肥,坚持开发式综合治理,以利用带动改造,彻底消除土壤侵蚀和干旱,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优质水果基地;大力发展果品加工,提高水果经济效益.

3.5.3西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果粮间作镶嵌,比例接近,水肥空间配置差异较大.景观过程以生产经营为主,坡麓地带有水土流失发生.水分不足、肥力不高构成较大限制.景观相对不稳定,园地有逐步取代耕地的趋势.利用方向应以农林生产为主.首先要合理搭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空间结构:在七一大渠以外无灌溉水的地方,全部栽种果树,适当扩大干果比重;在桑南一干以外七一大渠以内灌溉水无可靠保证的地方,以果园逐步替代耕地,以苹果、梨等水果为主;桑南一干以北水肥配合较好地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严格控制果园面积,以粮食生产为主;在特定地块中,要注意果园与粮食之间、果园与粮食内部作物的比例、距离,相互的组合镶嵌方式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改良土地:进一步发展水利、水保事业,修筑梯田、土石谷坊抑制土壤侵蚀,开挖扩建水利排灌渠系,洪淤改土,培育肥力.

3.5.4典型耕作单元

依据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素———水分,可将本区典型农业景观即基质设计为果粮、水旱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势较高,灌溉水不能到达的地方栽种果树以利用其强大的根系吸取深层水分,在地势较低有充足水分保证的地方种植水稻,在二者之间靠灌溉维持的地方种植玉米、小麦等旱作作物,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5.5盐渍化单元

针对盐渍化区地形高低起伏,地下水埋深深浅不一的景观格局,可用“挖低垫高”的办法改造土壤.即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适当挖深土壤,向周围较高处堆垫,将低处改造为稻田,局部积水较深、规模较大、排水不畅、难以改为稻田的洼地改造为渔塘,而周围高地改造为水浇地.针对盐渍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合理安排排水沟,使高处水浇地向低处稻田排水,低处稻田向渔塘排水.尽量利用机井,抽引本地地下水作灌溉水,实行排灌并举,这样做既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促进水分循环,加速土壤脱盐过程.在高处水浇地引水灌溉(尤其是引洪淤灌),以覆盖、排水等方式消除盐碱,低处水稻田用灌溉水(包括高处排水)冲洗,以溶解并排除过量盐分.新改造地可种植绿肥,或耕种、休闲交替进行,已改造地要早耕晒垄,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温、肥力,促进土壤脱盐.

第6篇

有人说,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更有人说,先破坏后治理,是城市发展无法回避的宿命。房山区也曾经因此而一度不能自拔,而当房山区的经济总量从领跑全市到逐年退步,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主导思想亦发生了转变。

引致房山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的是原有的区域经济增长模式,也是经济发展持续退步的根本原因,多年的资源开采以及由此形成的运输、餐饮等上下游产业链条,使当地人根本无暇顾及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当北京市将房山山区功能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意味着这一传统产业将逐步淡出房山历史舞台,而此时试图进入房山寻求发展的社会资本,却因山区四处可见的满目疮痍景象望而却步,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遂成当务之急。

其实不论房山区功能定位调整与否,房山都急需从传统的增长模式中跳出来,去重新定义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伴随资源开采大区到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功能转换,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建设力度,使房山的山区彻底脱胎换骨,在房山的近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被一再提及。

始自1999年的房山生态环境治理建设,至今已有十年。“十年磨一剑”,房山的山区发展也因此站在了一个新起点。曾经“城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看似硬币两面永远对立的矛盾,也得以在房山区实现了和谐统一。

生态建设并非形象工程

2009年的12月,置身于房山北部的群山之中,草木摇落,万物萧疏,视线之内一片凋零景色。然而,这一切在晋有文眼中,整座大山散出的却是盎然生机。

晋有文是房山十渡镇平峪村的党支部书记,典型的山区农民,话语不多,基本上属于一问一答的类型。但谈到平峪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时,他的表现却大不一样。

“近几年,政府对平峪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逐年加大力度,目前村域内近4000亩的山体外立面荒坡,如今已经完成了3000多亩的治理面积。”他顺手指向公路对面几辆运输石子的货车,“看,那边是即将开工的道路两侧环境治理的工作人员,过了春节,这里又将成为一个大工地。”

谈及此,晋有文的话一下多了起来,他接着说,“通过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平峪村460个劳动力中,有近50人成了生态林管护员,每月有400元的固定收入,每年有近120人参与到生态建设工程中,年人均可创收5000元左右。不仅如此,借助生态环境建设,在荒坡、荒地种植的上百亩果树经过四五年的培育也已经进入挂果期,2009年的收入已经超过了20万元。”

如果时间倒退到2005年,平峪村只是诸多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受益村中的一个。那时,房山的山区伴随功能定位的调整,工作的重心开始由资源开采转向生态修复,房山区开始投入重金旨在恢复因多年采矿而遭受严重破坏的山体植被,更主要的是对山区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此时亦发生了重要变化。

房山区发改委副主任石银山告诉记者,房山区真正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始自1999年,但在2004年的区域功能定位调整之前,生态治理只停留在简单的植树造林层面,加之近千座矿井的资源开采,生态破坏面积的扩张速度远比治理修复快得多。“2004年之后,资源开采业的逐步退出,生态建设是资源产业退出后的山区惟一可以称之为产业的事情,因此这一工程也不再等同于之前的修修补补,而是转为了富民增收。”

“这一转变的意义是重大的。”石银山说,“生态环境的治理建设成为了山区替代产业的过渡性产业,一方面部分缓解了山区因资源型产业退出而导致的农民就业增收问题,另一方面随着荒山荒地造林、河道治理、流域治理、湿地建设等一批生态治理建设工程的开展,山区自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一度荒芜的土地也种植上了成片的经济作物,使得这一区域原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重见天日,这些都为山区发展新兴替代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不仅如此,山区农民的积极性也异常高涨,这里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只有把生态环境修复如初,山区的投资环境才能得到改善,才会有企业愿意到山区发展富民产业,也只有把环境治理好了,山区的农村才能追赶上平原地区的农村建设步伐。

晋有文的感触是很深的,“生态治理好了,我们才有出路,不治理山区就是死路一条。”晋有文边说,边往远处平峪村里的上百亩果园望去,“2009年果园之所以有20万元的收入,也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好了,城里人愿意到我们这来观光采摘,要是搁在从前,城里人看到国道上那些排排走的脏兮兮的运煤车,早就没了采摘的兴致。”也正是因为村集体的财政开始由负转正,晋有文近一年的盘算是如何用这笔钱加快平峪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疾走于十渡回城区的107国道上,看着两侧山区逐步凸现的“绿色轮廓”,记者心中的疑问也渐渐消除:房山十年的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绝非是“绿色”口号下的形象工程。

步入发展新阶段

还原大山的绿色并非是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最终目的,石银山对此十分清楚。他告诉记者,近十年来市政府对房山区生态环境治理建设的投入已超过了10亿元,在2008年房山区纳入京津风沙源治理范围之后,投入的资金更是成倍增长,近~两年的年投入都超过了5亿元,而且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间,总投入会达到30亿元左右。“房山的生态建设正在进入新的阶段,接下来我们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投入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所谓发展优势,石银山的理解是通过生态环境改善,引入投资商参与房山山区的开发建设,共同致力于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而眼下他找到的突破点就是把生态建设和旅游发展进行结合。

在石银山看来,此前,房山区的生态和旅游一直是被孤立对待的。生态方面只强调生态屏障的建设,注重的只是建设,并未强调开发利用。而旅游则是只注重旅游单个景点或者景区的建设,对促进景点、景区的外部条件也未考虑过如何整合。“现在制约房山旅游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配套基础设施的落后,特别是服务性设施相对滞后。生态服务营造的配套环境方面,十年的生态建设已使山区具备了一定的优势,而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房山仍比较欠缺。”

石银山认为,现在通过生态与旅游结合,共同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时机已经到来,业已形成的生态基础,既可以为旅游功能的完善提供服务,还能增强对外来投资者的吸引力。

佛子庄乡便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进入2009年,水处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北京天天一泉集团公司在为该乡银狐洞周边开展水资源治理工程之时,一下被这个在房山率先全部退出资源型产业的乡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吸引,加之这里已有的知名旅游景点银狐洞风景区,当即决定投资亿元在依托整台银狐洞周边旅游资源基础上建设集养生、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养生谷。公司董事长王平解释作出这一决定原因时的回答很简单,“这么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不开发利用太可惜了。”但若是王平四五年前来到佛子庄乡,相信他绝不会有如此感慨,因为那时这里的生态环境还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每一位进入到这片山域的投资商,或许都会有王平这样的冲动。在著名佛教圣地云居寺所在的大石窝乡的水头村,因“石经长城”云居寺每年都能吸引无数信众来此朝拜,其中不乏众多高端商务人士。早在2006年,水头村的村支部书记刘秀成就接待过数位有意投资建设接待高端人士休闲服务设施的投资商,但令他苦恼的是,这些投资商在考察完周边生态环境之后便没了音信。

而当2009年水头村因为生态环境整治突出被评定为“北京最美的乡村”之后,又一个主动上门的投资商――北京腾氏工贸集团找到了刘秀成,两人一拍即合,腾氏工贸集团出资2亿元,以云居寺周边的自然景观和产业资源为基础,打造高端人士专属的欧陆风格的生态体验休闲会所――美石谷会所。

第7篇

关键词:生态补偿;环境资源产品;国家制度建设;市场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198-04

生态补偿是与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种经济手段。中国的生态补偿探索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尽管近几年地方上对于本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都有了一些自己的探索,但中国的生态补偿仍是由中央相关部委推动,以国家政策形势实施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本文主要从国家制度建设的角度对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与途径作一分析探讨。

一、生态补偿范畴在中国的提出与界定

关于生态补偿(eco-compensation)的内涵目前国内尚没有明确的和比较公认的定义。在国外,通常用生态服务付费(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s,PES)或生态效益付费(payment for ecological benefit,PEB)来表达这一概念,这与国外发达的市场经济观念有关,而中国对于生态补偿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90年代前期的研究中,生态补偿通常是对于生态环境破坏所付出的赔偿,突出表现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而90年代后期,生态补偿更多的是指调动生态建设积极性、促进环境保护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机制和协调机制[1]。到了今天,生态补偿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指对生态破坏行为的一种收费,或者是对环境保护行为的一种激励等短期,它涉及到对环境生态系统本身存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护、对因保护环境而付出的机会成本的补偿、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的保护性投入等长期性的决策和过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生态补偿是一个包括政策、规划、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的相互联系的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也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首要的就必须搞清生态补偿对象的范围和层次,这涉及到生态资本的范畴。生态资本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自然资源总量和环境的自净能力,生态潜力,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总体的使用价值[2]。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是一个从低到高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对这四个层次的补偿难度(难在补偿客体的扩大和不可分、补偿的期限确定问题及其经济价值货币化的难估性)也是依次加大。在经济学中,资本资源是一个经济体为了生产其他的物品而生产出来的耐用品。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主要归私人所有,从投资中得到的收益也归个人所有[3]。使用资本是要有收益回报的,不然就失去了资本的内涵。因此,生态资本可以被视作大自然在维持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生态补偿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对使用生态资本的一种支付,或者说是经营。相应的,它也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生态系统本身保护(恢复)或破坏的成本进行补偿;二是通过经济手段将经济效益的外部性内在化;三是对个人或区域保护生态系统和环境的投入或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的经济补偿;四是对具有重大生态价值的区域或对象进行保护性投入[4]。只有生态补偿与生态资本的使用或经营相符合,才能激励人们从事生态保护建设和投资并使生态资本增殖。

其次,根据生态补偿对象的层次性,必须明确补偿的目标或补偿的强度,在前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根据补偿者的能力和技术以及生态资本的使用状况,确定相应的补偿强度和补偿形式,既要使补偿目标有实质性达标,又不能脱离补偿者的能力制定不合实际的补偿目标,并且依据补偿的效果和补偿者自身的经营能力灵活调整补偿的强度,使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同时,对没有达到补偿目标的相关责任人和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追究其责任。

二、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现状分析

根据生态补偿的实施主体和运作机制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这两种类型,它是“决定生态补偿方式本质特征的核心内容”。

中国生态补偿实践最早开始于1983年云南省对磷矿开采征收覆土植被及其他自然环境破坏恢复费用,且由最初的消极被动的对生态破坏行为进行单纯的罚款转向积极主动地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行为的激励与协调。中国的生态补偿总体上是国家补偿主导的方式进行,比如制定了一些具有明确生态补偿目的的政策和法律:2004年正式建立的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水土保持收费政策等;通过财政政策手段进行了一些大型的生态补偿和建设的工程:从2001年起,国家财政拿出10个亿在11个省进行生态补偿试点,还拿出300个亿用于退耕还林(草)、公益林建设、天然林保护、沙漠化防治等等[5];开展了一些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税费政策:90年代中期开始征收矿产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实行矿山开发的押金制度以及探索对现有税制进行绿色化的环境税费方案等。

目前,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市场交易模式主要集中于清洁发展机制领域和产权较为明晰的资源和环境产品的市场交易。比如地方积极探索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和行政辖区内中小流域上下游间的生态补偿问题,比较典型的跨流域水权交易案例是浙江省义乌―东阳水权交易和慈溪―绍兴水权交易两宗城市间水资源交易。

从中国实施生态补偿的现状中可以看到,对于环境资源这样一种公共物品,政府在其间发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主导作用。但由于中国还处于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工业化进程并未完成、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知识还在逐步提高的阶段,中国在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产权的界定状况、保障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法律政策的完善程度、公众的参与程度。

三、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进一步完善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中国环境资源产权划分的可行性分析

环境资源产生外部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权的不明晰。明晰产权,首先就是要确定环境资源的类型。只有确定了环境资源的类型,才能界定清晰环境资源的产权归属状况。根据资源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是否存在明显的外部性 , 资源可划分为可分拨的和不可分拨的资源[3]。对于“可分拨(appropriable)资源”(指厂商或消费者能够获得商品的全部经济价值,它包括土地、矿产资源及森林等)可通过明晰产权归属、健全环境产品市场来降低或去除资源环境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而对于“不可分拨(inappropriable)资源”(指其成本或收益不能完全归属其主人的资源,即资源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外部性)则可以通过调整相关生产关系和不同群体的利益,激励环境资源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以及限制某些稀缺资源的过度使用等等。

中国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产权制度,国家是一切环境资源的最终所有者,个人和集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环境资源拥有开发使用经营权。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公有制结构更容易协调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的分歧,避免环境问题的产生。具体来说,对于那些可分拨的资源,可以由国家确定这部分资源经营年限,年限越长越有利于这部分资源的长期配置最优化,甚至可以将这部分资源的所有权落实到个人或集体,采取市场补偿的方式,由他们在市场经济中自主经营、自由竞争,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国家只需根据战略考虑控制这部分资源的市场总量投入,以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其中需要注意的不仅是严格保障完全意义上的产权结构,而且还要避免界定和分配初始资源所有权或经营权过程中所产生的“寻租”活动。

对于那些不可分拨的资源,由于其巨大的外部性不能内部化,产权不容易被明晰,或者说这部分资源只能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其功能,可由国家采取公共支付的方式。而中国的公有制结构某种程度上能够更好的发挥政府补偿的方式,具体表现就是该方式在中国比较容易启动,也是目前进行生态补偿的最重要的方式。不过应该注意的是,环境保护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因此国家补偿往往是通过地方政府进行,如何鼓励并监督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地方生态补偿机制是建立国家补偿机制的基础。

2.中国保障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的法律政策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在生态补偿方面有不少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但这些规定都过粗,存在补偿对象不明、补偿标准过低、各地补偿“一刀切”等现象。此外,中国的环境与资源管理涉及多个行政部门,如环保、国土、水利、农业、林业、海洋、工商、卫生等,各个部门均有权实行与该部门相关的环境政策,管理上条块分割严重,补偿项目和地区相关的权益和责任难以落实到部门,以致出现在政策的执行中,由于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补偿管理部门多元化,带来管理上的混乱、政策割裂与冲突现象严重以及补偿基金使用的低效率。

虽然中国在生态补偿法律政策设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总体上由于中国主要是在国家层面上根据相关法律政策来配合建立国家和地方的生态补偿机制,这使得中国能够在现阶段加速工业化的进程中能够充分考虑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自上而下的贯彻实施国家的生态补偿意志,在出现重大生态危机时能够调动全国的力量来进行生态保护建设。因此,从目前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来看,建立统一的国家生态补偿机制已经有了较好的政策法律背景,对于存在的政策法律的结构性短缺现象,首先是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和实施规划,其次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法律政策严格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第三是在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时,要尤为注意环境资源政策的公平、稳定与适用与否,第四是在实施生态补偿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与以往环境法律政策的衔接,至少不能出现两者在法律政策层面上的冲突。因为现行环境管理制度下出台的环境资源法在“利益抑制”的思想指导下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环境公益与私人利益的尖锐对立,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利益协调观有着根本性的不同[6]。

3.中国公民参与补偿机制建立与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较发达地区的公民而言,其经济文化水平比较高,市场机制也比较完善,且也多为经济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地区,在经历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后,富裕起来的居民对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在这些地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市场补偿模式,在环境产权比较明晰的情况下,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建立自组织的环境服务付费机制或在政府的主导下采取开放的市场贸易交易方式,这就要引导地方利益相关方公平参与到地方政府生态补偿的自主实践中,通过相关利益群体的博弈建立补偿的方式和额度。比如在东江流域的生态补偿案例中,东江源是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流域面积3 502km2,水资源总量44.0亿m3,输入广东境内约29.21亿m3,占东江平均径流量10.4%。近年来,东江源区人民采取了封山育林、限制矿产开发和污染排放等措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生态建设,为源区生态环境付出了代价。为解决源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在明确了国家、江西省、广东省及源区各自的责任与义务之下,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补偿政策和方法:除加大国家对源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广东和江西省两省积极探索地方政府间的财政横向转移方式;根据东江源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投入以及遭受的经济发展机会成本的损失,通过受益者与保护者之间的谈判来具体确定补偿的额度;建立流域生态共建基金,并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进行补偿[7]。

中国很多地区的生态补偿涉及到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问题,需要补偿的地区往往是山区、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这些地区往往也是中国环境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须要补偿的对象也是这些地区生活的居民。与较发达地区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不同,这些地区首要的是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只有解决好了生存问题才会考虑环境需求。因此,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对于调动这些地区居民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尤为重要。而中国在对这些地区的补偿时往往是以生态保护项目和工程的形式进行,比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生态公益林补偿金等,在项目工程期内,补偿金一般能按时足额发放,但在几年的补偿期结束之后,补偿地区的居民又会重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继续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中国西南的部分贫困山区,“退耕还林”的农民担心八年补偿期满之后,失去林地生活来源没有着落,有的农民不愿意变更土地使用权证[8]。因此,在实施贫困地区的生态补偿项目时应该鼓励贫困居民参与生态补偿项目的实施,不仅能使环境信息经过充分讨论而变得明晰,而且地方上各种力量的相互博弈也能使政府把补偿资金合理的配置到生态保护者和受损者手中。

此外,对中国公民而言,一个重要的参与途径即是对政府主导的生态补偿购买模式的监督。环境保护只有与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相结合,公共的环境状况才会得到改善和维持。由于中国目前的补偿方式大都是以政府购买为主的公共支付体系存在两大风险:一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和政府本身的有限理性,政府支付了过高或不足的补偿费用;二是政府本身官僚体制运作的低效和腐败以及地方为获得更多的补偿基金而采取的“寻租”活动等。因此,加强对政府主导的生态购买模式的监督不仅能够提高公共购买模式的有效性,也是中国公民参与环境保护、参与国家和地方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重要途径。

四、生态补偿机制在中国实施的途径与对策探讨

1.科学界定和划分环境资源产权,实施相应的生态补偿方式

关于环境资源产权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产权的立法工作,根据“污染者付费”、“使用者付费”和“受益者付费”的原则,详细界定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只有科学界定了初始产权,强化自然资源的产权意识,才能明确界定生态服务的受偿方与支付方,实施生态补偿工作。二是根据产权界定的不同程度来实施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使环境的外部性内在化。具体来说,对于产权比较容易界定、即外部性可以明确确定的“可分拨”资源,可以采取市场交易的模式进行生态补偿,比如水权的交易、某些污染物排放权的交易等等。政府甚至可以外包某些受益方较少且明确、交易成本不高的某些环境收费和服务,允许并鼓励市场中的环保企业有偿提供原来由政府承担的污染治理服务,污染企业也可以自主选择成本范围内的环保企业进行污染治理合作。而当环境资源属于“不可分拨”的,受益方较多,且该资源提供的生态环境服务是不容易货币量化和分割使用的,这时就需要政府为主导的公共购买的模式来进行生态补偿。

2.进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确定产权主体

根据生态补偿的目标和定位,对全国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进行分区管理建设。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首先要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为什么要补,谁补给谁”的产权问题,而进行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和经济发展区划是准确解决上述问题的最好方法。生态功能区是通过系统分析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特征,明确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型空间分异规律,制定出来的区域生态功能分区方案。生态功能分区是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基础,四类主体功能区是对生态功能区的经济发展定位[9]。只有清晰界定了接受或支付生态补偿的区域或主体,才能明确各个功能区的职责,并据此制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这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法律与政策依据。

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现有的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对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以国家建设为主导的生态补偿机制,比如实行差异性的区域开发政策,实施生态优先的绩效考核机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与财税制度等等,同时也可积极探索利用市场补偿手段进行小范围内的生态补偿市场化。

3.完善生态补偿的法律政策设计

在现有的国情下要开展生态补偿的实践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明确划分补偿主体和补偿客体,不仅仅是从环境管制的角度规定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还要把权益和责任落实到部门,同时建立地方政府的生态绩效评估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其次,根据公平性原则,以受益和付出为切入点制定科学的补偿标准。第三,根据环境资源状况公共物品性质上的差异程度实施不同的生态补偿方式,以市场补偿为主的环境资源产品要强化市场行为主体的责权统一,以政府公共购买模式为主的要强化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的责权统一。第四,允许并鼓励地方政府在统一的生态补偿机制框架下制定地方因地适宜的补偿条例和措施,细化国家层面法律法规的条目,以避免国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的弊端。

4.广泛吸收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鼓励相关利益群体充分参与其中。生态补偿政策的根本目的是调节生态保护背后相关利益者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而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机制。对于一个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的政策,要保证公平和合理,就必须让利益相关各方公平参与。具体说来,就是要针对不同地区生态环境功能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差异来引导本地居民参与生态机制的建设中。比如对发达地区,可以利用较为完善和开发的市场机制积极探索市场补偿的方式;对贫困地区而言,在补偿贫困地区居民因保护环境而牺牲的机会成本的同时,要结合当地情况吸纳当地居民参与发展与环境生态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鼓励补偿区人民承担生态保护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来真正持久提高居民收入,环境脆弱的落后地区的生态保护才能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5.加强对政府主导的公共购买模式的监督

加强对政府主导的公共购买模式的监督,就要发挥公众、民间环保组织、媒体等的监督和参与作用,建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以保证政府购买模式的开放、透明和灵活。在环境保护的问题上,如前所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政府的有限理性以及环境保护中的“寻租”行为,使得环境保护中“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可能同时存在,那么建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2007年4月,中国公布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的公布,使公民能够通过合法的制度渠道获取环境信息,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国家环境保护的建设中。

参考文献:

[1] 洪尚群,马丕京,郭慧光.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5).

[2] 范金,周忠民,包振强.生态资本研究综述[J].预测,2000,(5):6-27.

[3]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德豪斯诺.经济学:第17版[M].萧琛,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297-298.

[4]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

[5] 王.论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完善[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6] 孙力.解构与反思――中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探析[J].理论探讨,2007,(2).

[7] 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14-117.

[8] 曹明德.对建立中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法学,2004,(3).

[9] 陈宏伟,张帆.生态持续恶化拷问中国生态补偿机制[J].理论参考,2006,(12).

The Study of Feasibility and Ways on Implementation of Eco-compensation Mechanisms in China

NIE Xiao-wen,LI Yun-yan

(Institute of Recycling Econom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124,China)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 唐山 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提出问题

唐山市地处津京唐经济三角区,随着曹妃甸的建设,重点发展区的地位日益明显,在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带头作用。2010年,全市财政收入达到438.95亿元,地区生产总值4469.08亿元,约占河北省的22.1%。

但辉煌发展的背后,我们不得不注意到唐山市经济结构的隐患:其支柱产业仍是煤炭、钢铁等重工业。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实现了全省四分之一的GDP,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环境社会问题,如不可再生资源急剧减少,地壳空洞、水体空气污染、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

2 引进理论

唐山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生态环境对发展的重大影响。为使唐山尽快转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重点区,创造“绿色GPD”,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巨大作用,积极采取应对策略,现模拟引进“生态城市”理论进行唐山城市规划。

“生态城市”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从而建立的一个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下面列举该理论发展的3个典型阶段。

2.1联合国提出的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

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分别是:生态保护战略,包括自然保护、动植物区系保护、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力;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另外,在生态城市规划上,还应考虑人口、资源合理利用、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四个基本问题。

2.2 雷吉斯特提出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

1996年,雷吉斯特领导的“城市生态”组织提出了更加完整的建立生态城市十项原则,分别为:修改土地利用开发的优先权(优先开发紧凑的、多种多样的、绿色的、安全的、令人愉快的和有活力的混合土地利用社区);修改交通建设的优先权(把步行、自行车、马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置于比小汽车方式优先的位置,强调“就近出行”);修复被损坏的城市自然环境,尤其是河流,海滨,山脊线和湿地;建设体面的、低价的、安全的、方便的、适于多种民族的、经济实惠的混合居住区;培育社会公正性,改善妇女、有色民族和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状况;支持地方化的农业,支持城市绿化项目,并实现社区的花园化;提倡回收,采用新型优良技术(appropriate technology)和资源保护技术,同时减少污染物和危险品的排放;同商业界共同支持具有良好生态效益的经济活动,同时抑制污染、废物排放和危险有毒材料的生产和使用;提倡自觉的简单化生活方式,反对过多消费资源;提高公众生态可持续发展意识。

2.3王如松等提出的中国生态城思想

在世界上“生态城市”规划理念逐渐得到认可,蓬勃发展的时候,王如松等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建设天城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认为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及足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即指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满足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小人工维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 解决问题

基于唐山的城市自身特点及“城市生态”理论的相关内容,从制约唐山发展的薄弱环节出发,为实现唐山持续健康发展,现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进行改造:

3.1构建绿色经济结构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科技发展,在提高煤炭、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鼓励产业创新、技术创新,提高产业产出率。以生态产业综合发展为指导思想,构筑生态健康的经济结构。

3.2发展生态农业

唐山市生态农业建设要充分利用环靠津京巨大消费市场的优势,在常规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如迁西板栗、常庄大米等。在种植过程中,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使用,加强生物防治。

3.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加大环保整治力度,深化工业废水废气污染防治政策,重点整治水泥厂、钢铁厂等重污染行业;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完善交通网络,降低交通噪声污染;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废品处理水平,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

增加全市绿地面积,形成以城市公园为“绿肺”,交通附属绿地为“绿脉”,单位、居住区附属绿地为“绿缀”的点线面综合绿道体系网络。在已由采矿产生的塌陷区及水体污染区进行修复绿化建设,如现行的南湖湿地公园、“环城水系”建设等。

4 思考启迪

通过对唐山“生态城市”案例的探究。我们可总结出“生态城市”理论内容与实践的一定经验。

4.1 “生态城市”的内含

“生态城市”不单单停留在环境生态层面,它讲求社会生态、经济生态、自然生态的复合生态。建设“生态城市”不是指保护环境而不进行产业发展,而建设是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社会。环境建设不但不会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反而可以引导对产业的发展控制,优化产业结构,并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2 “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生态城市”是在城市建设中体现投入低、产出高,资源利用高,浪费少或无浪费的生态原则,以生态文明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与生态环境共同发展。

4.3“生态城市”的绿道结构优化性

绿道结构是指城市绿地所呈现出来的结构体系。在环境建设中以科学的绿道结构为主要脉络,在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同时,控制城市形态的发展方向,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率。如唐山正在推进的绿道建设,已初步形成“斑块―廊道―基质”的城市生态绿化网络。■

参考文献

[].陈磊,王刚.曹妃甸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2):96-100.

[2].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唐山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领导小组.《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 [R].2007.

[3].顾传辉,陈桂珠.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保护.2001,11:24-26.

第9篇

摘要 西部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屏障。因此,遏制由于长期过牧导致的草地退化,保障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功能,促进西部地区畜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典型区,收集了宁夏土地利用数据、自然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创建了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了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草地过牧与退牧过程的驱动机制。驱动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草地过牧过程,气候因素是草地面积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口压力也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交通条件较发达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对于草地生态系统破坏也相对较严重;而宁夏退牧过程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是区域原有生态环境,经济要素也是决定退牧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政策是退牧过程的外在推动因素。基于宁夏土地利用规划和IPCC公布的RCPs情景数据,设计估算了规划情景和气候情景下的土地利用需求,然后基于草地动态演变的驱动机理,本文应用土地系统动态(DLS)模拟系统预测了2010-2030年在RCPs情景和规划情景下研究区域草地面积和草地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规划情景下,研究区域草地面积随时间呈逐渐减少的态势,AIM气候模式下草地面积的变化态势与规划情景相似,但是减少的幅度比规划情景小,而MESSAGE气候模式情景下草地面积变化呈先减少后有小幅增加的态势。三种情景下,草地面积减少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低密度草区,部分是在中密度草区。总的来看,无论是哪种情景,未来2010-2030年过牧与退牧这种相逆的现象不断减弱,但是并没有消失。这些研究结论将为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草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畜牧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信息。

关键词气候情景;RCPs;草地;动态变化;预测

中图分类号N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3)10-0110-09

21世纪世界发展的核心挑战是如何在实现人类发展的同时保持基本生态系统功能不被破坏。在过去20-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和进步,并正逐渐迈向社会的真正繁荣。但这一经济发展成果是以环境的牺牲和贫富差距扩大为代价的。改变当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从传统“黑色发展”向“绿色发展”、从生态开发到生态建设、从生态赤字到生态盈余的转变对中国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障区。据统计,西部地区各类保护区面积为1.11亿公顷,占全国保护区面积的85%以上。其中,草原荒漠类保护区0.40亿hm2,占全国的99.5%[2]。同时,西部地区也是中国的脆弱生态区域。因此,加大西部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力度,并努力使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对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4]。

西北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多黄土丘壑和沙漠盆地。草地生态系统是其主体生态系统,总面积约28 744万hm2,约占西部土地总面积的42.8%,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陕甘宁、四川西北部等[5]。自1988年到2000年,该区域过垦、过牧、滥伐、滥采的不合理资源利用现象普遍,生态极为脆弱。另外,该区域气候的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极易被冲蚀,风蚀沙化又进一步带走了土壤养分和改变土壤组分,草地质量不断下降[6-8]。因此有必要建立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用以了解西北干旱区草地利用变化成因、过程及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关于生态系统用地变化的模拟研究已经有大量案例。张永民等[9]运用CLUES 模型对内蒙古奈曼旗2000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拟,并取得了理想的结果。何春阳等人[10]综合自上而下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和自下而上的CA 模型,从宏观需求和微观供给相平衡的角度建模模拟了中国北方13 省未来20 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黎夏等[11]发展的地理模拟优化系统(GeoSOS)能根据训练数据,自动获取最佳的模型参数。邓祥征等[12]应用DLS模型在中国典型区东北林地、宁夏固原地区、江西省等展开了案例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很少与气候情景联系起来,模拟分析未来气候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变化。

姜群鸥等:代表性浓度路径情景下宁夏草地动态演变的预测与模拟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10期 IPCC在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改为根据大气辐射强度来设定情景,也就是所谓的“有代表性的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 RCP),不同于以前以减排为主要考虑变量的情景设定,这也是从比较科学的角度出发并着眼于适应的策略[13-14]。本研究依据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所的典型浓度路径下不同气候模式的土地利用需求,将其精细刻画到1 km栅格尺度上,估算了区域水平上不同气候模式土地利用需求。从而实现了与国际相关研究的完好链接,为相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依据自然、经济、社会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设计了规划情景土地利用需求。全面把握与预测不同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将大幅度降低对国内外已有草地利用科学认识的不确定性[15-18]。通过开展未来情景下宁夏草地动态变化过程的预测和模拟,揭示未来情景下草地动态变化的趋势和空间分异特征,不仅包括了草地面积的变化还包括了草地质量的变化,从而为当前宁夏区土地利用规划与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1数据与来源1.1土地利用数据与来源

土地利用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涵盖了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六大类用地类型。该数据集以20世纪80年代末和20世纪90年代末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基本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式解译的方式获取[6]。为便于揭示研究区域草地质量变化的空间分异,本研究将林地划分为高密度草地、中密度草地和低密度草地三类。在此基础上,利用1km栅格成分数据制备方法,生产了研究区1988、1995、2000与2005年四个时段土地利用的1km栅格成分数据,获取了1988-1995、1995-2000和2000-2005其他用地向草地的转移量和高密度草地向低密度草地的转移量(见表1)。

第10篇

本节教材以能源开发的重要省份——山西省为典型案例,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角度,以能源资源开发条件(区域的背景条件)、能源基地建设、能源的综合利用(最优战略)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阐述能源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教材开篇介绍“能源资源”这一核心概念,紧紧抓住“非可再生资源”的有限性、开发过程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密切相关性以及煤炭在我国能源乃至世界能源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呈现出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中所面临的机遇和难题。紧接着以“四个框题”的形式,有序展开教材内容。

*第一框题“资源开发条件”

紧紧围绕“区域地理环境”这一主导因素与制约因素阐述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揭示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消费结构、市场条件、交通条件等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区域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差异性和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分布广、煤种全、煤质优、开采易。这与教材46页活动中提到的内蒙古东部煤矿煤种比较单一是有区别的。“极为宝贵”、“世界少有”、“国内罕见”等用语都强调了山西煤炭在我国能源资源中的突出地位。②市场广阔。我国能源消费量巨大,而能源生产量(也可以理解为国内自给量)不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缺口还将增大。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2007)”进行全面深入的对比和分析,理解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的现状会持续相当长时间,石油消费偏低,天然气利用也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能蕴藏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但水电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很低,这些能源与煤相比都可归入清洁能源的范畴,其生产和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较小,今后对这些能源的大力开发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长远方向。这也是解决教材41页阅读“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的一些具体措施。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图3.1“山西省主要煤田和煤矿的分布”可以和“中国煤炭资源分布图”以及“中国交通图”参照(标注山西省在全国的位置),这样更能反映山西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在全国交通位置居中,煤炭外运相对便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北京、天津、郑州、洛阳、西安、咸阳、上海、武汉等城市和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等铁路,还可以考查学生的中国地理知识。

*第二框题“能源基地建设”

主要涉及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既有传统的煤炭工业生产,又有新的发展变化。第一,山西煤炭生产对全国的意义,主要是围绕“产得多、运得出”来介绍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情况,应将课文中提到的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位置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分别落实在图3.1和3.4上。第二,山西能源基地的新变化——煤炭的加工转换,改变能源输出结构,不仅输煤,还输电、输焦炭,这个变化是巨大的,提高了山西煤炭工业的经济效益。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图3.3“山西省原煤生产”和图3.5“山西省能源的转换”以及图3.6“山西省能源调出结构的变化”,可以更好理解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中取得的成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能源基地建设中的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对煤炭开采的技术水平不高、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晋煤外运的交通能力不足、能源转换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现状等诸多问题,使学生更好地过渡到“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的学习中来。

*第三框题“能源的综合利用”

介绍以煤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既对运输形成巨大压力,又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国内能源市场需求减弱,将对山西以煤为主的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它不仅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也极为影响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调整产业结构已成为振兴山西经济的关键。面对国内能源市场竞争的激烈局面,山西省必须调整以出售原材料为主的经济结构,结合本地区丰富的铝土矿和河北省丰富的铁矿(展示山西及邻近各省矿产资源分布图),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图3.7“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中,除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教材45页的阅读“万家寨引水工程”也在提醒我们,山西省是十分缺水的省份,而能源重化工业发展要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可进一步思考:万家寨工程所引的是黄河水,修建这样的工程将对黄河下游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状况产生什么影响?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是一个正在发展完善的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顾、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统一的角度深入探讨怎样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综合利用模式。可以举例:大同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的建设,从根本上扭转了煤炭行业有史以来大量消耗、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开发的成功之路。中国科学院院士宋振骐这样评价:“塔山园区所走的循环经济之路可以称为‘塔山模式’,它代表了中国煤炭工业、能源工业、资源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四框题“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本框题更多涉及开采过程及煤炭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和治理,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如初中地理),主要关注于煤的使用(如燃煤发电、取暖、做饭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炭基地出现的环境问题,伴随在煤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整个矿区的生态问题,还是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教材从技术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废”治理三方面来探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与手段,用事实来说明环境保护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治理方法除了对污染的整治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建更显得重要,如土地复垦、植被再造、充填矿坑和塌陷区等。教材所列举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若干方法与手段中,改变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说明环境问题在发展中出现,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来加以解决。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探讨:针对山西省资源开发利用的实际情况,其它地区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可以借鉴。

综上所述,四个框题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首先从自然环境差异性的角度突显山西省能源开发的条件(地理区位、能源结构和环境特征),同时分析我国能源供求面临的五大挑战和山西省能源基地建设。然后,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来考虑如何对区域能源进行综合利用。最后,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兼顾区域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中图像数量多(有11幅图),形式多且内容简洁、制作精美,适合学生阅读。具体的地图类型、序号、名称及应用详见表1。

三、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思考”和2个“活动”,内容主要针对课本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有对课本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强调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外相结合为最佳途径,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思考一:第1题直接读图找出中国和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巨大差异,说明大力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及发展相关产业,其市场前景是广阔的。第2题的背景:我国每年有近2亿吨标准煤的能源缺口,需要花费大量外汇购买石油。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甚至煤的比重还有可能增加。山西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煤炭资源的开发对于我国提高能源的自给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考二:第1题图中三条产业链除了关注煤、铁、铝土资源外,还要注意隐含的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生态等因素。第2题,煤炭的综合利用使山西省输出产品多样化,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本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思考三:第1题再次巩固图3.10,第2题专门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建议,突显出山西省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第11篇

关键词:天然气管网;生态影响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评价影响存在的问题

1、程式化的空泛说教

评价报告编制者的生态学理论和实践基础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评价人员的生态学知识匮乏,或根本没有从事生态系统特征,动、植物群落,动、植物物种鉴别和生物习性的调查与分析能力,致使生态影响评价仅停留在宏观定性的分析上,或将生态学理论的说教生硬地套用于评价项目中,将评价报告编制成教科书式,与建设内容所导致的生态影响现实情况脱节,不管工程地域空间、工程内容组成和生态对象相同与否,评价文本形式和评价内容都表现雷同,不能反映具体项目的生态影响程度和特点。

2、生物生态现状资料不全

在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评价区缺乏可供查询的生物生态历史基础资料,如地域的动、植物种类,群落特征,濒危种类,生物生活习性,迁移特点,食物链特点以及生态系统特性等,评价者无法准确地判断天然气管网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关键因素。加之,评价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现场调查不深入,导致生物生态现状评价避重就轻,难以真实反映评价区的生物生态质量和动态趋势。

3、评价工作的实践环境薄弱

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具有很强的实践特征。由于生态评价没有统一的可供参考的国家和地方定量指标和标准,因此,极易将生态影响评价的内容理解为无所不包,认为理论上的生态环境包括生物要素(动、植物)、非生物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地质等)和社会要素(人口等),始终难以摆脱水、气、声、固评价的困扰。岂不知,天然气管网建设评价的重点是“生态系统”,特别是对动物和植物种群及其栖息地、繁殖地和觅食地生态环境、土地质量和利用方式的影响,评价的方法也是非常具体的,生态措施要求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4、知识"观念和方法的更新不及时

虽然《生态影响导则》已经颁布实施了一年多,但仍没有摆脱《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评价的束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观念落后,评价理论和方法更新不及时。在生态保护措施制定方面,依然采用种行道树、建防护林、铺草坪等防污减噪、防止水土流失的传统措施,很少吸纳新的生态工艺、先进的生态技术和优良的植物品种。

二、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

1、生态影响评价的程序

建立系统而完善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要素,对于评价过程中的生态调查、影响预测、方法选择、经验积累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将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个阶段,并根据各阶段的评价工作特点提出了主要工作内容和实现目标。

2、评价范围

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范围是,调查和收集有关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生物资源等资料,掌握自然环境的类型及主要动、植物群落状况,关键物种生育、生息地的环境状况等,全面分析具有地域特征的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物种和典型生物群落。因此,要求评价工作者正确地把握评价区地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各生态因子的相互关系,正确地理解评价区的生态完整性。确定评价工作范围的主要依据是《生态影响导则》的规定,即统筹考虑生态完整性,施工期、运营期和项目结束的全部活动所造成的直接生态影响及间接生态影响,全部活动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程度及生态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总之,应综合把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过程和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此外,项目区域所涉及的自然地理要素单元和生态单元界限也可作为评价范围的参考边界。

3、对象及评价方法

3.1评价对象

以天然气管网建设所影响的生态环境类别为对象,确定作为评价对象的生态系统;依据地域生态环境特征,筛选重点关注的动、植物物种和群落类型,与生物生态环境相对应的食物链特征,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特殊性等;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现状,判别永久占用和临时占用土地的类型和用途。

3.2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的选择只有紧密结合天然气管网建设项目特点,才能恰当有效,不仅要与所选定地域生态系统的特性相对应,而且要与重点关注物种、群落的生态特性相适宜。根据《生态影响导则》的要求,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有不同的评价深度,因此,生态调查的方法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必须强调指出,采用现场实地进行的全面调查、路线踏查和典型抽样是最基本和科学的方法。

3.3调查结果与影响预测

根据现场调查对评价区内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表水体、植物群落类型及分布、动物种群及活动现象进行分析鉴别,依据调查结果对生态系统类型、重点关注物种和生物群落进行科学判定。对于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生物物种和特殊种群、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状况,认真梳理重点关注物种、群落与其他动、植物在食物链上的生态关系。首先,对与天然气管网建设相关的生物栖息环境的消失、生存范围的缩小、重点保护物种及野生动物迁移路径的空间等进行预测;第二,分析特殊生态敏感区,重要生态敏感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群落的生息环境的变化以及伴随其变化对地域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的程度,参考类似案例进行定量、定性的预测;第三,根据项目占地的面积和类型,结合占地影响的时间和强度,预测区域植被。土地利用的变化程度和趋势。

4、生态保护措施以及评价

根据天然气管网建设施工期、运营期对生态保护目标或评价区各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影响分析和预测结果,按照生态影响的对象、方式和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恢复方案。例如,确保施工期管线两侧植被不受扰动或破坏,采取围挡隔离、护坡工程和植物绿篱等措施。如果天然气管网建设对特殊生态敏感区、重点生态敏感区等特别需要保护的生态系统有影响时,应提出采取回避的措施;对一般生态区要采取减轻措施或其他的生态保护措施等,并深入分析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

三、天燃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强化生态影响的现场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行《生态影响导则》十分注重生态现状调查,细化了生态现状调查内容。生态现状调查是实施生态影响评价的第1步和前期基础性工作,是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更是生态保护措施有的放矢和可操作实施的前提条件。生态影响评价现场调查就是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现场观察、定点详查、样方调查、走访座谈和取样分析等,对管线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植被类型、生物资源、气候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和社会经济状况等进行考察、取证。采用卫星遥感影像等地理信息手段无疑是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状况进行调查的重要途径。对跨越空间范围大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由于各地生态环境千差万别,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又涉及各个方面的内容,要使评价结论真实可靠,就必须进行综合调查,制订周全的调查方案,明确调查项目和调查方法。

2、构建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生态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声环境等均有国家或地方标准可供评价土作者-遵循,而生态质量评价还没有被普遍认同的国家或地方标准。现阶段,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一般是由评价土作者润行采用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目标分解法加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往往缺乏必要的联系,在生态影响评价中指标的取舍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生态指标的有效性及与建设项目的关联性因评价报告编制者一不同而异,指标处理随意和指标表达方式繁简不一,没有可比性。因此,今后构建的天然气管网建设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应该能使各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和方向反映评价区生态质量现状、生态影响程度和生态影响防治目标,通过各个指标的定量化,使生态影响评价从定性描述为主发展为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的精确性和可比性评价并重进行。尤其是管线穿越某些特殊生态敏感区时一,定量方法更能较好地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影响程度,并作出较科学的评价结论。

3、改进生态影响评价模式

天然气管网建设的传统生态评价对野生动、植物,农林植被,农业土壤,水土流失等多采用单要素评价法,各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评价薄弱,难以得出较全面定量的评价结果。今后的生态影响评价应积极采用综合评价方法,以多因子关联分析法说明各个生态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连带影响,以便很好地反映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程度,确定减缓不利影响的综合生态措施。

四、结束语

在天然气管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影响评价土作。天然气管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以生态影响为重点评价项目,针对建设期和运营期生态影响的可能情景和具体生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措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上官铁梁.浅析天然气管网建设的生态影响评价方法[J].山西化工,2013,01:46-49.

第12篇

各村居、社区:

目前,春耕备耕和春季造林已经全面展开,清明与五一长假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的升高,森林防火工作日趋艰巨。为了切实做好节日期间的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出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村居、社区主要领导要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切实把两节期间森林防火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亲自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部署、督查落实等各项工作,克服麻痹松懈思想。要真正将镇、村居两级包山头防火责任制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切实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2、要抓好森林防火宣传。各村居、社区要充分利用广播,粘贴防火标语等方式,组织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防火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特别要大力宣传因上坟烧纸、烧香烛、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灾的危害性,积极倡导文明祭祀、生态扫墓,用栽植纪念树、献花等有益生态环境保护的方式祭奠先人,变堵为疏,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自觉遵守、参与意识。同时要加大依法治火和典型森林火灾案例的宣传教育,真正使森林防火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3、要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各村居、社区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严格管控火源,高火险期间要坚决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坚决消除一切火灾隐患。要对辖区内的痴呆、聋哑、精神病等重点人员指定专人监控,确保不出问题。

4、要加大巡防力度。今年,清明节入山祭祀、扫墓的人数将成倍增加,森林火险隐患十分突出,对此,要切实加强节日期间森林防火巡防力度,对莲花山、笔架山、新亭、起步岭两侧等经常有野外用火的山头地块及莲花山公园、凤山公园等公众活动场所,所辖村居要派专人守护,严看硬守。苏区护林员要对进入苏区山场的人员做好登记和宣传工作,严禁火种进山。各村居护林员应全力以赴,加强巡查,不得脱岗。同时,各村居应安排好人员协同护林员做到野外不间断的巡防,确保万无一失。

5、要科学扑救森林火灾。各村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对扑火的组织指挥、人员调配、机具装备等准备工作进行一次检查落实,镇、村居应急分队成员要高度戒备,随时待命,保证一旦有火情,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速战速决,减少损失。扑救火灾时要把扑火安全放在第一位,妇女、儿童、学生和老弱病残人员不要直接参加扑救工作,确保扑火人员的生命安全。

6、要加强值班,确保火情信息畅通。要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防止脱班漏岗,确保信息畅通。各村居、社区应互通信息,随时掌握火情动态,一旦发现火情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扑救,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清明至五一期间各村居、社区要实行零火情报告制度,在每日下午16:00前向镇党政办公室报告当日情况。

以上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