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科室护理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0(a)-0131-02
护理管理的核心是护理质量,而护理质控体系是确保护理质量的重要措施。传统的三级临床护理质控体系为质控员、护士长和护理部三级,为了提高所有护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本院将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形成新的三级护理质控体系,为责任护士、护理组长和护士长三级[1]。通过护理质控体系的前移,可以充分调动所有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以达到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最终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实施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后的护士26名,作为观察组,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55岁,平均(28.69±12.67)岁;护龄1~37年,平均护龄(8.89±1.54)年;学历:2名为本科,16名为大专,8名为中专;职称:14名为主管护师,6名为护师,6名为护士。同时随机选择2009年1月之前采用传统质控体系时的护士26名,作为对照组,均为女性护士,年龄18~54岁,平均(28.96±11.84)岁;护龄1~36年,平均护龄(8.46±1.39)年;学历:2名为本科,17名为大专,7名为中专;职称:13名为主管护师,7名为护师,6名为护士。两组护士在性别、年龄、护龄、学历、职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1.2.1 质控体系前移与职责 科室的护理管理按照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责任护士负责相应患者的治疗,病房内环境的管理,执行护理组长开具的护嘱以及对所负责的患者护理文书进行质量检查;护理组长负责患者的评估和分配,根据患者的病情分配合适的负责护士,并且亲自负责科室内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对责任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全方面的监控,并对发现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协助护士长完善科室内的各项护理工作;护士长负责对科室内的护理工作进行整体的质量监控,并对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护理工作。通过前移的质控体系,将所有护理人员纳入到质量管理工作之中,各尽其职,互相配合,护士长是科室内护理质量的最终负责人。
1.2.2 护理组长的培训 对科室内的护理组长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强化培训,理论结合实际,以核心制度为主要的理论培训,以质控方法为主要的实践培训。护士长亲自指导护理组长进行交班以及查房的培训,并指导护理组长掌握通过查房以及交接班工作中发现科室内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护理组长的质控是常态工作。
1.2.3 加强预防性质控 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全程护理工作,包括患者的基础护理、病房的管理、填写护理文书、管理好科室内的急救物品等,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在科室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医德医风以及核心管理制度的学习,增加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心,并增加护理工作的核对工作,及时发现科室内护理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向护理组长进行报告,同时进行自我分析,避免相同的问题再次发生。
1.2.4 完善问题处理机制 责任护士在发现护理问题时,首先要进行自查,然后及时将发现的问题报告给护理组长,护理组长再上报给护士长,并协助护士长提出解决问题的处理措施。护理组长每周向护士长上报一次,并分析原因和修改质量体系文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开会,让所有人员了解各项改进措施,以达到持续改进体系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对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情况、安全管理情况、病房管理情况、消毒隔离的情况、护理文书的质量以及急救物品的管理情况等进行评分,每项分数为100,护理质量评分=总分数/病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各种护理工作的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P < 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的护理质控体系中,未做到人人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弊端:科室内的护士认为质量管理与己无关,认为质量管理是质控员以及护士长的责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许多问题无法被及时发现,护士缺乏自查自纠的精神[2]。仅仅依靠质控员和护士长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使很多问题存在很长时间而被忽视,严重地影响着科室的护理质量;资深的护士在发现年轻的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时,为了私人关系而不愿将问题上报,导致问题的掩盖和忽视;护士长为了维护科室的对外印象而不愿意将全部问题上报,导致问题解决得不彻底;传统的三级质控由护理部负责,制定的各种措施在科室内的落实情况不佳,从而导致护理质量问题的常年存在,反复出现[3]。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可以让所有护士参与到科室的护理质量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每位护士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使科室的护理质量得到了保证[4];护理组长作为二级质控人员,可以更加及时准确地发现护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并及时上报给护士长,及时地进行解决。可以有效地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有效地增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护士在科室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具有更大的主导权力,可以有效地加强各项改进措施的落实,确保科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平稳运行[5-6]。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护士的各种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士。
综上所述,护理质控体系前移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提高临床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莲,周春梅,肖平香. 三级护理质控网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 全科护理,2010,8(3):719-720.
[2] 陶翠莲.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效果分析[J]. 现代医院,2011,11(5):119-120.
[3] 李惜华. 护理质控体系前移管理效果探讨[J]. 护理学杂志,2010,25(19):52-53.
[4] 傅慕君,诸惠萍. 质量控制组织在精神病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7-58.
[5] 王立侠,夏同芳. 基层医院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管理体会[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25-26.
20xx年在院领导的指导下,自己能够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分配,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创卫工作中,配合院感科主任,建立了感染性疾病科门诊及病房,完善各项制度,认真组织各项材料,我院被市创卫办定为德州市创卫工作标杆单位,在市创卫办的指导下,4月24日由市创卫办组织我市各医院创卫办人员,来我院参观学习,5月8日通过了国家级创卫小组的验收。
二、5月8日调入护理部工作,在护理部服从科主任的分配,配合总护士长认真抓护理质量,每月下病房检查示范病房护理质量3次,每月配合质控小组组长下科室检查一次,每月下科室检查各科室护理质量一次,并将存在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反馈。通过检查大大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使病人满意度有了很大提高。
三、每月下科室对全院各科室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一次,大科室每月发放8张,小科室发放5张,改变了以往的调查方法,调查每一位病人时,都由护理部人员将调查表内容逐项向病人及家属询问,真实的调查了各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及时将存在问题向护士长反馈,并进行解决。
四、参加每月的护士长例会,将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护士长制定整改措施,从而提高全院的护理质量。
五、配合总护士长负责组织全院的业务学习,加强新进护士及实习护士的培训,定期下科室认真检查各科室对新进人员的培训计划、记录,并提问新进人员护理常规及护理知识,督导新护士自学的能力,尽快掌握护理知识,使她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在今后的工作里,我将再接再厉,一如既往的服从领导安排,配合总护士长的工作,认真抓好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培训,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 护理日志; 科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3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需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作为科室的管理者,护士长往往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参加会议、外出学习等等。以至于常常不能在科室督促管理措施的落实,护理日志能充分调动全科每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互相监督和管理,关注细节,持续改进,帮助护士长轻松面对科室管理。
护理日志是加强护理管理措施落实的有效方法,也是联系护士长和护士之间的有效沟通平台,我科从2008年起开始书写科室护理日志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记录护理日志前存在的问题
1.1 对护理管理措施的理解存在偏差我科现有护士13名,同样的护理措施,由同样的管理者进行解读,但由于各自文化层次的高低,个人经历背景的不同,护士却有不同的理解,执行时就有了偏差。
1.2 科室护士长工作任务多、重、杂,对细节管理不到位在科室工作中,护士长扮演着多重角色,常常分身乏术,对质量细节的问题心有余而力不足,常常是问题出现了,才着手解决,不能防患于未然,而因此常发生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
1.3 护士工作缺乏积极性护理工作繁琐、枯燥。长期的重复劳动,使护士逐渐更新丧失了上进心和工作热情,护士长和护士缺乏沟通的平台,合理有效的建议不能及时上达,久而久之护理管理措施的执行力差,甚至造成抵触情绪。
2 护理日志具体内容
2.1 引言首先,护士长在护理日志的扉页上,用醒目的标记写明目的、方法、要求,并注明护士长对全科护理人员的寄语,也可以是护士单元的护理理念,护理目标等,配上全科护理人员的照片,并注明每位护士的学历、工作经历、特长等,以增进护士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制定详细的奖惩措施,凡在护理日志上记录者,予以奖励,但被记录出差错的护士不给予处罚,充分调动护士发现问题的积极向和主动性。
2.2 内容记录科室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并注明日期、姓名,如2009年7月2日11am,注意:病人出院时一定要拔留置针。王英2009年7月2日2pm,注意:3床病人长趁护士不注意,自己打开输液开关,加快输液速度,请大家多巡视。李丽记录护士在工作中对管理措施落实中遇到的问题和管理的建议。如:2009年6月19日11am护理部要求对一次性输液器处理时必须将针头放入锐气盒内,不能有胶布,但胶布缠绕针柄,护士的手有被刺伤的危险。张梅记录下班护士发现上班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2009年6月16日8pm,5床病人静推速尿20mg未及时签名。王芳2009年3月2日7pm,8床病人明晨肝功、血脂未通知病人禁食。
传达上级指令、通告各种检查结果,护士工作三班倒护士长如常召集护士参加会议,则常会占据护士休息时间,经常人员不能到齐,造成执行偏差,护士长将要求、措施以及护理部或质控小组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在护理日志上,则方法简便,省时省力,同时也体现了护士长关爱体贴下属工作作风。
2.3 每月点评全科护理人员上班时间均察看护理日志,察看后并在记录后签名,如记录差错的当事人,则及时修正,并在该记录后注明修改落实的时间及签名。
护士长月底仔细阅读护理日志并作点评。首先,列出单位护士书写的数量,并予以奖励,对未按时察看并签名的予以处罚,并评出优秀建议一条,根据提出的问题分析原因,列出整改措施,持续改进。
3 效果分析
3.1 提高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久而久之护士在工作中缺乏激情和创造力,通常是护士长怎么说,护士就怎么做,不去思考和发现问题;认为管理是护士长的事,与自己无关,只希望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不出错就行,这样工作态度,严重的制约了科室的管理,通过书写护理日志,充分的调动忽视的工作热忱,提高了护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出现问题者不予以处罚,消除了大家怕得罪人的思想顾虑,使得护士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各种建议,集思广益,互相监督和改进,科室的管理措施才能得到坚决的执行和有效的监督。
3.2 减轻了护士长的压力,建立了护士长和护士之间的沟通平台医院各科护士长常常面对各种问题,担负着众多的角色,分身乏术,不能面面俱到,通过书写护理日志让每位护士参与管理,协助管理,让她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消除了护士长和护士之间由于管理所产生的矛盾,充分的调动每位护士的智慧和经验,为科室管理的出谋划策,减轻了护士长的压力,并建立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通过恰当的奖惩措施积极正面的鼓励大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也锻炼和培养了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我科书自写护理日志以来,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差错减少了,护士长和护士关系融洽,患者对护士的表扬多了,护士长的压力也减轻了,科室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护理质量是衡量医院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医疗质量、社会形象和经济效益等。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如何保证夜间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者的工作重点,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作为护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项促进护理质量全面提高的有效管理举措。我院是一所拥有870多张床位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从2010年1月开始,针对以往护士长夜查房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对护士长夜查房管理模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护士长夜查房制度,重点发挥督导、检查、协调、指导作用,增加了夜班查房频率,及时全面的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使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较好的过程控制作用,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人员组成及方法
夜查房人员由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和病区护士长组成,搭配上优化组合,新老、能力强弱搭配,即手术和非手术科室搭配,资历老的与资力浅的搭配,内科与外科、年轻与年长、辅助科室与临床科室护士长搭配,隔日一次,每次2人。由护理部统一安排分组并制定夜查房轮转表,查房人员配备各病区钥匙。查房时间分2个时段:晚班20:00~24:00,夜班2:00~6:00,每天下午下班前护理部通知查房者当晚检查的时段、科室及主要内容。
1.2 表格的设计
针对不同时段的工作特点,设计权重不一的查房表格,突出不同时段的特殊性。晚班查房重点集中在重症护理、安全管理、晚间护理的落实;夜查房重点集中在坚守岗位,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及护士仪表上。
1.3 查房内容 具体查房内容由护理部根据近期全院护理工作情况,指定查房重点。
1.3.1 晚班查房重点包括 病区患者动态情况;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符合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办公室、治疗室整洁,各种物品摆放规范;病室整洁、安静,按时熄灯;护士对病区危重、一级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危重、一级护理、卧床患者晚间护理落实;陪护管理。
1.3.2 夜班查房重点包括 护士着装整齐,仪表符合要求;坚守岗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护理记录的及时性、准确性、无提前记录或记录不及时。
1.4 记录反馈方式
护理部要求每次夜查房必有汇报,而且汇报一定要有内容。针对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即刻向值班护士指出,并在夜查房登记本上进行记录。次日由查房者将夜查房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护理部,护理部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将夜查房中发现的问题每月进行汇总分析,并在护理质控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以便起到更好的警示及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的作用。
1.5 查房要求
1.5.1 态度和蔼 要求护十长夜查房时态度和蔼,并对表现好的值班人员及时提出表扬,此举大大缓解了值班护士的心理压力,由最初的害怕夜查房变为能够坦然面对。
1.5.2 帮助解决困难 护士长要了解夜班护士的工作困难和需要,对每个科室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帮助进行处理,对危重患者要参与抢救,对每个病房的疑难问题要协助解决,对值班护士进行指导。
1.5.3 公平合理 护士长要认真负责,一视同仁.履行好夜查房职责。不能有报复心理,上次你查出我科的问题,扣了我科的考核分,这次我也要查出你科的问题,扣你的考核分,这种心态需杜绝。
1.5.4 增强责任感 护士长要增强责任感,本着认真负责,事实求是的工作态度,杜绝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对检查出的问题给当班护士指出、纠正,并认真登记及时反馈给病区护上长和护理部;不要发现问题.做“老好人”当面不指出、纠正,背后却又向上汇报。
1.5.5 记录认真 要求检查记录真实、客观、详实,时间记录准确到分钟,明确责任人。夜查房质量与效果将作为护理部考评护士长管理能力的一项参考内容,每月进行讲评,并与护士长管理考评分挂钩。
2 效果
2.1 规范了护士行为 通过护士长夜间质量检查,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实施夜间不定时抽查,使被查者难以摸到规律,容易查得实际情况,增强了护士的慎独精神,督促护士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各项操作规程[1],减少因思想松懈所致的工作失职及差错、纠纷的发生,杜绝了夜班护士睡岗现象,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
2.2 提高了护士对危重患者的观察能力 尽管夜查房重点经常有变化,但对“一级、危重、特殊病情患者病情掌握情况”却在每次的夜查房内容中都有,护士长对值班护士均提问,督促值班护士掌握一级、危重患者病情,并及时巡视。保障各种治疗护理措施记录的及时性,使护理记录适应“举证倒置”的法律要求,避免了医疗纠纷。
2.3 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夜查房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的过程。通过查房可了解其他科室的优缺点。每个病房的优点都可以成为另一个病房学习的榜样[2],在今后的工作中吸取其他科室的长处来弥补本科室的不足.同时对其他科室暴露出来的不足,则在本科室日后工作中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通过科室间的相互检查,在带去自己经验的同时,也学到了他科的长处,无论在管理上、技术上还是服务上都起到了取长补短的作用。使科室间在检查中达到了互查的目的,得到了共同的提高。
2.4 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的管理能力 护理部在对夜查房者进行分组时,充分考虑到老、中、青护士长搭配、门诊与病房的搭配,使年轻护士长在夜查房过程中向老护士长们学习,老护士长也主动给年轻护士长予以指导,年轻护士长普遍反映:夜查房使她们得到了锻炼,成长很快。同时督促了护士长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做到一专多能。不仅要懂得本科室专科疾病护理常规,还要熟练掌握危重、急救技术,各专科护理常规,同时培养了护士长敢管、严管、善管的工作作风。
2.5 减轻了低年资护士值班的心理压力 护士长夜查房不仅是监督夜班护士工作,更重要的是及时解决夜班护士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我院年轻护士多,经验欠丰富,护士长夜查房可以在护理业务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指导,减轻夜班护士心理压力,提高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
2.6 夜班护士形象有了整体改观 一直以来,部分科室护士对夜班仪表问题不够重视,影响了护士的岗位形象[3]。夜查房把护士仪表列为必查项目,并通过查房护士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带动和影响了夜班护士,使她们能够自觉按医院的上岗要求规范着装,使夜班护士形象有了整体的改观。
3 讨论
夜查房制度是护理管理者为加强夜间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而制定的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落实护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一年多来,通过对我院护士长查房制度的改革,规范了夜间护理的各项工作,特别是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病房管理;加强了值班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保证了夜间患者安全,为护理部了解全院护理工作动态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保证,将白天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工作秩序延伸到夜班,夜班护理工作质量不打折扣,形成了班班工作一个样,班班质量一个样的良好局面,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参 考 文 献
[1] 郭萍.护士长夜查房对病房持续质量改进的影响.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 8(8):18561857.
【关键词】 护理缺陷;分析;管理对策
护理缺陷是指在护理活动中由于医疗体制、管理体系、服务质量和技术操作方面存在的欠缺、不完善因素而导致医疗损害及误解的事实,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均属于护理缺陷[1]。近年来由于护理工作职能的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理人力资源缺乏以及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等多方面因素,护理安全问题更加凸显,对护理缺陷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护理部通过对近两年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探索切实可行的护理缺陷管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全院发生的80例护理缺陷,均来源于科室填写的护理缺陷上报表。
1.2 方法:对80例护理缺陷按照《河南省医院护理管理与工作质量评分标准》中“护理差错事故范围”进行定性,将80例护理缺陷按性质、人员结构、科室、分类分别进行统计。
2 结果
从缺陷的性质看,以一般差错(37例)和疏忽(35例)为主,占护理缺陷的90%,大差错(6例)占7.5%,事故(2例)占2.5%;从护理缺陷发生的人员分布看,护士及助理护士(58例)占72.5%,是缺陷发生的“高危人群”,其余依次是护师(11例)、主管护师(7例)、实习护士(4例);从缺陷发生的科室分布看,普内科(10例)、普外科(9例)儿内科(7例)、妇产科(6例)发生频率最高;从缺陷的分类看,用错药(39例)居缺陷发生之首,占48.75%,其余依次是漏做治疗(13例)、不当的护理行为造成患者意外伤害(9例)、药物外渗(4例)、沟通不良(4例)、标本采集错误(3例)、执行错误的医嘱或错误地执行医嘱(3例)、操作失误(2例)。
3 原因分析
3.1 人员因素:由于我院2007年整体搬迁后业务发展迅速,新增年轻护士比例较大,人员结构不够合理,目前护士及助理护士占全院护理人员的55%,而她们是临床护理的主力军,鉴于其临床经验不足、理论知识相对缺乏、风险意识薄弱、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从而成为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随着临床经验的逐年积累、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更加成熟、工作重心的转移,缺陷发生逐渐减少。
3.2 管理因素
3.2.1 制度执行不力:“三查七对”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操作程序,但是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因工作忙碌、责任心不强或经验主义等多种原因导致查对制度流于形式。
3.2.2 人力资源不足:普内科、普外科、儿内科、妇产科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科室”,与这些科室病人周转快、工作量大、高危操作多、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有关。
3.2.3 实习生管理不严:带教不严格,对实习生管理“放手又放眼”是导致实习生出现护理缺陷的主要原因。
3.2.4 仪器管理不善:发生一例因输液泵设置的输液速度与实际不符导致输液速度过快的护理缺陷,与平时未注意检测仪器的性能和准确性,护士过分依赖仪器有关。
3.3 知识缺乏:护理人员业务知识缺乏特别是对特殊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副作用等相关知识缺乏导致盲目执行医嘱或用错药物。
4 防范对策
4.1 建立并健全各项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4.1.1 建立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主动报告制度:鼓励当事人及其所在的科室主动上报护理缺陷和护理安全隐患,凡主动上报者不予追究责任(护理事故或严重的护理纠纷除外),及时发现缺陷予以纠正避免不良后果者给予奖励。
4.1.2 建立护理缺陷分析和讨论制度:发生缺陷3天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对严重问题护理部立即调查,根据情况处理,提出防范措施;对一般问题每月将问题汇总、分析,护士长会议通报。
4.1.3 建立护理缺陷登记制度护理部对每一例上报的护理缺陷详细登记,包括缺陷发生的科室、护士姓名、年龄、工作年限、班次、定性、原因、处理结果。各科室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记录缺陷发生的经过、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讨论意见等。
4.2 重视护理缺陷管理,实现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4.2.1 重视安全隐患管理“海恩法则”认为: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隐患[2]。为了防微杜渐,有效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医院成立了护理缺陷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成立了缺陷管理小组,负责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制订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对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改进措施及处理意见。
4.2.2 重视环节质量控制每年由护理部组织一次护理安全月活动,重点检查护理安全问题;每月由科护士长下科室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平时由护士长和护理缺陷管理小组成员进行即时监控。关注细节,重视护理环节质量控制,护理缺陷管理常抓不懈。
4.2.3 重视护理工作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护理部成员轮流到各科室进行跟班劳动,掌握临床一线信息,针对频繁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跟踪调查,查找原因,对不合理的工作流程及时进行流程再造与流程改进,确保护理工作持续改进。
4.2.4 重视“高危环节”的护理管理监控。高危科室是指易发生护理缺陷的科室,如呼吸内科、普外科、儿科、妇产科等。高危护士是指新调入、新毕业、责任心不强、技术欠佳、有思想情绪的护士。高危病人是指新入院、新转入、疑难危重病人、特殊治疗护理和大手术后的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高危时段是指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和中班、晚夜班、交接班时。高危护理操作是指输液、输血、皮试、发口服药、手术前准备等。针对以上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督查、重点跟班、重点查房。
4.3 加大护士培训与考核力度,培养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4.3.1 对全院护士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学习护理风险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每月由科护士长抽查考核护士对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的掌握情况,培养护士自觉执行规章制度和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
4.3.2 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模拟、考试考核、一对一帮助、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从职业道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培训,强化了低年资护士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了她们应对风险的能力。
4.4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 护理部根据各科室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平均住院病人数以及床护比的要求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并设立机动人员5―10名,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随时进行人员调整。各科室采用符合自身工作特点的排班方式,如:弹性排班、二线班、APN排班(APN排班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以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个性化的排班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满意度提高。
参考文献
护理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质量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工作是集知识、技能、爱心、责任于一体的救死扶伤工作,因此建立一套有效、实用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是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现将我院的住院病区护理质量控制体系报道如下。
1 建立健全住院病区护理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标准及评价方法
1.1 标准是护理质量控制的依据,是护理质量管理基础。依据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病人不满意就是我的错”,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客观实用、能量化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对每位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
1.2 质量管理委员会由业务副院长1名、护理部主任1名、副主任护师2名及各病区护士长组成,下设若干管理小组:急救物品管理检查小组、消毒隔离情况检查小组负责急救物品管理检查小组检查急救药品及器械摆放是否到位、完好,数量是否充足,药品是否过期,是否有专人管理,护理人员是否能熟练掌握常见急诊病的处理方法。消毒隔离检查组检查各科病区治疗室、换药室是否无蓖操作,医疗垃圾是否按要求处理。护理文书书写检查组检查各病区护理记录和交接本是否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医嘱执行后是否签字,体温表是否按要求书写。护理书写是否完整、客观、准确,直接反映了护理行为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护理质量检查组检查“一日清单”、“病人满意程度调查表”发放情况,是否与病人进行沟通,是否保证一病人一壶水,是否每日清扫床单;检查病人皮肤是否整洁。管理质量检查组检查护士长是否起着承上启下、沟通协调作用,是否善于表扬护士、激励护士,是否从护士内心深处引发护士的进取心、挖掘护士的内在潜力。
1.3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员护理人员质控标准和目标培训:让全体护理人员都熟悉和掌握各项护理质量的检查目标和标准,使护理人员人人参与护理质量控制,人人把好护理质量关。
1.4 各病区成立护理质量质控组,各病区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按照护理质量的考核项目及标准,对每一项工作认真质控,进行自我检查,纠正工作中的偏差,使病人得到最好的服务。
2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定期检查
2.1 抽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每周抽查2~3个科室,检查项目不定,参加人员少,范围小,主要对病区各科室起督导作用。
2.2 专项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每月1次对所有病区进行1~2个项目的检查。如1日清单发放情况调查,病人满意程度调查表收发调查,健康教育落实情况调查。
2.3 全面检查:护理质量管理委员每季度对病区所有科室,对照护理质量质控内容和标准逐项检查,检查结果以《医疗快讯》的形式下发全院各科室,并作为年终科室评选一项重要依据。
2.4 三基知识考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每月对40岁以下所有护理人员进行1次基础理论闭卷考试和部分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试,如考试不及格,必须重考,直到合格为止。
2.5 检查资料汇总分析:护理质量管理委员在每季度检查结束后,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议,对各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找出不足及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和预防体制;各科室质控小组根据对本科室检查出来的缺点也要进行归纳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6 奖惩分明:在每次全面检查后,对表现较好的科室及个人都进行物质和资金奖励,并作为科室和个人评优晋升的重要指标;对检查结果连续2次排名后两位的科室,年终取消科室评选资格,对业务不熟练的护理人员需要加强业务培训。
3 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科室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我院自2014年1月间开始正式实施护理行政查房的护理。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设置为观察组,并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设置为对照组。
1.2 护理方法:字2014年1月开始,我院开始在各个科室中进行护理行政查房的护理。首先在管理护理工作的副院长的领导之下,由护理部主任、科室护士长以及质量控制委员会中的相关成员组成领导小组,也需要让全体的护士长加入到护理管理过程中。护理部可以制定出护理行政查房的相关计划,通过召开护士长会议的手段,进行相关信息的传达,也需要将相关资料进行发放。护士长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认真的组织科室中护理人员对于质量检查的标准进行学习,通过这种手段能够让科室中的护理人员明确质量管理的相关标准,并按照这些标准开展实际的护理工作。为了能够了解到科室工作情况的证实情况,领导小组可以选择相应的科室,提前约30 min通知,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护理质量进行分析,每个月检查1~2个科室。为了不影响科室的正常工作,在检查的过程中,护理部也需要组织检查时人员准时的到科室中,经过大约1 h的考核以及检查后,找出存在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等信息。在检查完成后,可以先让护士长当面的对科室护士长通知检查的实际结果,护理部的主任可以提出科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存在问题。另外,需要由护士长组织全部的护理人员进行讨论,护理部的主任需要总结对共性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相关防范措施,并让被查科室的护士长制定出整改计划,及时的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
1.3 疗效标准:比较在护理行政查房实施前后的三基知识掌握的情况,通过使用我院自制的三基知识理论试卷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另需要对患者以及医师对护理行政查房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进行评价,满意程度被分为了满意、较满意、合格、不合格。比较满意率以及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使用的统计学软件选择为SPSS17.0软件,通过使用t 检验对本次研究中的三基知识评分进行比较,对比较结果使用(x-s )表示,通过使用 2检验对本次研究中的患者满意程度以及医师满意程度进行评价,并以率(%)表示,在比较后,若差异显示为(P 0.05)则表示差异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三基知识评分情况:观察组三基知识评分(92.543.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三基知识评分(61.021.85)分。差异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医师和患者满意程度比较:观察组医师满意率62%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师满意率33%,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医师满意率7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40%,观察组患者合格率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合格率70%。所有差异均明显(P 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护理质量在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患者身体能够得到较好恢复的重要条件,因此护理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我国诸多医院在护理管理方法仍是使用传统的手段进行护理的。这种方法往往无法起到较好的护理效果。由于这种特点,就需要找出全新的护理管理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护理行政查房前后,护理质量以及管理水平的提升情况。通过本次研究完成后,我们发现使用护理行政查房的方式,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并可以提升管理水平,护理人员自身对三基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医师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均明显的提升。通过分析发现,护理行政查房能够取得如下几点效果。首先护理行政查房能够明显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在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工作的主要人员。但通过护理行政查房的手段,能够及时有效的找出护士长在实施护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等,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对护理管理工作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质量控制;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为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满足广大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加强质量控制,以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黑龙江省鹤岗市岭北人民医院护理部在工作中实施了建立护理质量控制系统,落实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完善各项护理工作服务流程、控制环节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等护理质控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整体护理质控系统 本院按卫生部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要求及省卫生厅下发的二级综合性医院评审考评细则及医院护理工作实际,建立了院、科二级护理质控组织。
1.1.1 院护理质量控制 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及各科护士长组成,根据每位护士长的业务专长,分别组成相关的质控小组,如护理文书组、病房管理组、消毒隔离组、急救药械组、基础护理组、专科护理组、供应室、手术室、门诊护理质量组等,负责对全院护理质量持续控制。
1.1.2 科室护理质量控制 组织为科护士长及2~3名高年资护士组成的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控制。
1.2 落实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
1.2.1 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标准 护理部根据实际制定了40项护理工作相关制度,制定了护理文件书写、护理技术操作、病房管理、分级护理质量、消毒隔离、科室管理等45项工作质量标准,并按医院护理单元的功能特点制定了门诊静点室、供应室、手术室、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控制考评细则,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进行学习,要求每位护士能够掌握制度标准,在工作中认真执行。
1.2.2 落实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院护理部组织各质控小组每月定期对全院各科室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每周不定期抽查,根据标准要求及考评细则,对每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客观评价汇总,在每月的护士长会议上,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质控反馈,对质量缺陷及问题,帮助科室分析原因,指导制定整改措施,完善质量管理,对难于解决的问题积极向主管院长汇报,给予协调解决。
1.2.3 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制度 实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强调护士长夜查房时检查全院各护理岗位职责落实情况,各科室护士工作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减少护理缺陷和差错的发生。
1.2.4 落实护士长节假日带班制度 强调节假日护士长带班时加强对全院各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控制、监督、指导各科室值班护士各项工作,帮助及协调处理护理工作上的难题,保障护理质量和服务安全。
1.3 完善各项护理工作流程 护理部指导各科室制定出适合工作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各项工作流程,如门诊静点室工作流程、患者入出院工作流程、节假日工作流程、抢救工作流程、责任护士工作流程、治疗班工作流程、夜班工作流程等,组织全院护士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加以培训学习,以书面考核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对照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工作中的缺陷及问题,及时给予批评指正。科护士长每天检查各班工作情况,做到勤督导、常培训,保证护理工作服务质量。
1.4 控制环节质量 围绕整体护理工作流程选择监督与评价的重要环节,如患者入院接待、患者评估、基础护理、重症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作为护理质量持续提高的突破口,强调对重要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中要依照护士职责和个人特长,将各班护理工作进行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抓环节质控,严格治疗室的管理,检查夜班、交接班、节假日工作情况。检查急救药械完好率;检查护理文件书写情况,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对轮科及见习护士进行工作考核,通过护士自查、护士长检查及护理部抽查,对于及时发现科室工作缺陷、协作精神好的护士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护士长每天科室自查,做到人人有考核,月月有记录,结合院护理部质控反馈的情况,采取奖优罚劣的方法,使全体护士对护理质量控制有充分的认识,提高了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的整体观念,促进科室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1.5 提高护理人员素质 护理是科学、技术、艺术和爱心的结合,护士除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必须加强情感智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护理工作中除加强护理业务培训,理论和操作考核外,开展护理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方面的讲座,培养护士的专业认同感和自豪感,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让护士在工作中树立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体现人文关怀,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利,满足患者需求。
2 效果
通过以上质量控制方法,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全面素质,树立了“质量第一”的观念,护理人员主动参与质量控制,进行质量管理。从2008年到现在,本院护理缺陷发生率由15%降至3%,未发生过严重护理差错。护理服务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患者满意度由2008年的85%提升为97%,护理质量控制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 结论
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抓好护理质量管理对促进和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有积极的作用。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化,新的身心整体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服务要求,就必须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探索新方法,采取新措施,解决新问题。作为护理管理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加强护理质量的控制,才能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病人渴望获得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将影响医院的形象和效益,以至影响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由于种种因素,基层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制约着护理管理质量的提高。现根据从事基层护理管理工作的实践谈一点点滴体会。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目前基层医院各种条件的限制,我院自2003年才初步有了自己较为正规的护理管理体系,作为医院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必须重视质量管理,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使一个集体的工作产生良好的效果,才能逐步完善护理体制,充分发挥管理效应,使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从而促进各方面的工作。
1 具体做法
1.1 充分发挥参谋的职能作用,当好领导的参谋,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关键。坚持做到对全院护理工作心中有数。无论是人员情况、工作情况还是技术情况,都做到了如指掌。对此,坚持每周下科室2~4天,全面检查、指导全院护理工作,掌握科室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协调,并及时向有关院领导反馈。此外,在护理阶段工作安排等方面,都要提前拿出计划及标准,向院领导提出建议。
1.2 公开竞聘护士长
通过自愿报名,对报名者进行述职答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聘用了4名护士长,使医院有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梯队。
1.3 加强护理质量的检查监督,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按照医院领导班子对护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制定出一套符合医院实际的质量管理标准,同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尤其是护士长,要求做到熟悉标准,掌握标准,以便指导好科室工作。在质量监测上,由两名副院长陪同医务科(护理部)采取定期检查(每月至少一次)、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参照护士长的每月检查,对发现的问题一是与科室见面,限期改正;二是与科室的当月奖金挂钩,严格奖惩;三是与护理人员的各项评比结合起来,作为其中的一项标准。
1.4 程序化管理
一方面要求护士长要有周重点、日安排,各班次有工作程序和要求,并将此打印成表格式内容下发。另一方面制定了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各专科护理常规60余种以及急诊抢救护理常规等,装订成册,各科室发放一套。
1.5 护士是服务对象
护理管理工作不再是单方面地强制护士们去执行规章制度,而是从护士的需要出发开展工作,关注他们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让他们在工作中产生安全感和满足感。凡是护理部制定的各种规定、评比条件、工作指标等,护士们都会积极参与发表意见,护理部则根据意见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并将结果反馈给各科室,形成共识。为加强服务沟通,医院每季度还举办一次护理部主任与一线护士恳谈会,护士们畅所欲言,谈体会、提建议、说不足,道出了护理人员的心声,护理部就护士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有的问题当场解决,有的进一步调研核实后作了答复,涉及其他部门的问题则以报告形式呈阅领导审批后进行协助解决。
关键词:护士 灾害护理 认知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119-01
我国是灾害频发多发的国家之一。由于灾害护理学是一门新的学科,起步较晚,大部分护理人员尚未接受过系统的教育,灾害护理知识掌握不足。现阶段临床护理中,护士已经习惯了执行医嘱的固定思维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难以应对突发的重大灾害事件。所谓灾害护理,即系统灵活地应用有关灾害护理独特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与其他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为减轻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危害而开展的活动[1]。本研究通过考察各科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点了解情况,发现其在知识掌握上的薄弱点,为后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5月选取白城市某医院内科、外科、急诊科、妇科、儿科当日在岗的护士共86名。纳入标准为目前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年(含1年)以上的注册护士,排除标准为不愿意参加此次调查的护士。
1.2 调查方法
(1)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参考有关文献、书籍自行设计灾害护理知识问卷,问卷包括一般资料、灾害护理知识两个方面。一般资料由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称、学历、科室组成;灾害护理知识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急救处理方法相关内容、检伤分类、心理护理相关知识等方面20道问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总共100分。
(2)资料收集:2012年5月9日当日在医院发放并回收问卷。共发问卷86份,回收86份,回收率100%。
1.3 统计方法
护士一般情况分布情况用百分比表示,知识得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科室的知识得分情况,应用SNK-q检验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所调查护士科室、学历、职称、职务的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2 灾害护理知识得分情况的分析
满分100分,最低分10分,最高分95分,其中3人优秀(3.49%),28人及格(32.56%),55人不及格(63.95%)。
2.3 不同科室知识得分情况的分析
不同科室的知识总分比较见表2。假设检验表明,不同科室护士灾害护理知识得分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 =49.08,P 0.05),其余两两科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表明,护士灾害知识认知成绩优秀4名,及格57人,不及格45人,其中3.77%的护士为优秀,有42.45%的护士成绩在及格线以下水平,这表明目前护士灾害护理知识水平欠缺。
重大灾难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复杂性、破坏性及救援时间的紧迫性等特点[2]。面对猝不及防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的不确定性,对人员伤害的元预见性,在同一时间内所造成的大批量伤病员,其伤情复杂,现场条件艰苦,使得救护任务相当繁重[1]。然而当灾害来临时,护士的需求在医疗界之中是最大的[3]。任何院内外的灾害医学救援均伴随着护理活动的进行,无论是基础急救还是心肺复苏,往往最早的实施者就是护士[4]。因此,护士灾害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护士实现灾害现场救援的基础。
尽管白城地区不是灾害的频发区和重发区,平时护士接触不到有关灾害护理知识的相关信息,灾害护理知识淡漠,通过此次调查护理管理者应把灾害护理重视起来,加强护士灾害护理知识的认知,采取教育培训的方式提高护士灾害护理知识水平,防患于未然。
本研究中显示,护士灾害护理知识水平中等偏下,且不同科室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急诊科与外科比内科、儿科、妇科、手术室的总分高。这说明不同科室的护士其专业方向不同、接触到的病种不同、处理紧急救护的程度和频次不同,则护士对灾害护理知识的求知、掌握、培训及累积程度就存在着差异[5]。
灾难护理救援知识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该各方面渠道了解关注有关灾害的相关知识和报道,积极参与灾害护理学术研究,推动灾难护理学发展,切实提高应对灾害救援的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南裕子,渡边智惠,张晓春.日本灾害护理学的发展与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63-265.
[2] 刘冬兰,李梅,舒秀荣.关于灾难医学与灾害救援护理的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10):1009-1011.
[3] Lavin RP.HIPAA and disaster research:Preparing to conduct research[J].Disaster Management & Response,2006,4(2):32-37.
摘 要 目的:探索PDCA循环管理法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重症医学科、血液净化室、腔镜室、口腔科、急诊科、新生儿病房、产房等科室,重点部门的护理质量控制在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医院感染控制方面。方法:①计划(PLAN):积极认真收集资料,根据各科专科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严谨制定计划;②实施(DO):认真落实计划及措施;③检查(CHECK):重视检查措施及效果;④处理(ACTION):对检查中存在问题进行跟踪处理,直至效果满意。结果:通过PDCA在重点部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有效应用,使质量监控更加规范有效。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应用于重点部门质量控制中,是保证护理质量科学的、规范的、高效的、适用的好方法。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重点部门 护理质量 应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29.318
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PDCA循环管理法(P计划、D实施、C检查、A处理)是管理的必备要素1。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个科学的工作程序。在推行标准化目标管理中,PDCA循环转动过程(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就是目标管理活动展开和提高的过程。这是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理论基础。这个过程是通过4个阶段来实现的。将PDCA应用与重点部门护理质量管理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方 法
计划阶段(P阶段):①收集信息,认真分析: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控组在以往重点部门的综合目标管理检查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总结重点部门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搜集当年医院、护理部、院感控制、科室工作的重点及各科对护理质量方面的要求等相关资料与信息,为制定计划寻求可靠的依据。根据重点部门各科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工作重点,逐项逐条学习重点部门各科护理工作综合质量考核标准和感染控制标准,并结合感染控制方面的要求制定出符合重点部门各科切实可行的计划。②制定计划,突出重点:根据以上所收集掌握的资料及信息,各部门专科护理工作要求及护理人员的具体情况,根据护理部总目标要求和质量控制中心的计划,制定出重点部门护理质量年、季度、月计划,并重新完善和修订各科综合护理质量评定标准和达标率。指导各科室根据本科专业工作要求制定出本科室切实可行的护理年计划、月重点、周安排。③征求意见,完善计划:积极征求各部门护士长及科室意见,并按各部门质量控制标准召开部门护士长会,认真讨论分析计划,广泛征求和听取大家意见及建议,使计划更科学、完善、更符合各科实际工作要求,更具有可行性。
实施阶段(DO阶段):①组织学习,增强参与意识:各科积极组织人员学习计划及护理工作综合考评标准,解读年、季计划及工作目标,合理安排每个月工作重点,每周工作计划,并将每个月工作重点及护理质量检查项目月初及时在护士长例会上告知大家,使全员熟悉标准并积极参与到计划实施中。通过质控检查将近期大家对标准掌握的情况和检查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中进行反馈;并且深入科室,按照护理质量控制标准进行抽查督导,不断强化意识;定期或不定期按质量标准对各科护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取得了良好的质量参与意识,促使人人熟悉标准并积极参与到护理质量控制中。②掌握标准,增强参与意识:要保证新的护理质量标准的掌握,必须强化质量意识。护理各项工作质量与每一位护士的工作质量直接相关,要提高每个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团队整体作用,实行量化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促使大家掌握质量标准,重视护理质量,提高做好护理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确自己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职能与角色,自觉以质量标准来约束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自己角色的能动性,使工作更加积极主动。③注重环节质量,严把各级护理质量控制关:控制工作在执行计划中起保障作用,是管理各职能中的关键。环节质量控制是管理者通过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和控制下属人员的活动,发现不符合标准的偏差时立即采取纠正措施2。因此护士长必须重视环节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根据月、周重点坚持勤督促、勤检查、勤抽问、勤指导及时发现科室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尽快采取改进措施,控制好科室的一级质控。科护士长严把二级质控关,每个月根据月计划、周计划的工作安排定期或不定期的到各科督导检查,二级质量监控组以督导改进为目的,及时发现各科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进。质量控制中心严把三级质量控制关,每个月有重点督导、检查,以及质控跟踪。通过三级质量控制管理更好地保证护理质量。
检查阶段:①设定检查的内容:重点部门综合目标检查中的护理质量考核内容是以我省卫生厅相关要求,按照三级医院标准,并根据各科实际工作情况而制定,每个科都有专科的考核重点、普遍的考核项目,包括内容:护理人员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各部门专科质量标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各项登记、专科技术管理等。②量化检查标准:根据我院及护理部临床护理质量重点部门门考核内容、标准及评分细则,采用定期(每个月1次普查)或不定期(日常随机抽查每月重点项目)相结合的方法,以院护理质量监控组(三级质量监控组)、科护士长与部门护士长组成护理质量监控组(二级质量监控组)、部门护理质量监控组(一级质量监控组)等三级检查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分。二级质控以检查督导为目的,以一级质控和三级质控检查评分为标准,并将所检查中科室每项质量中存在问题和个人出现的问题详细记录,做为年终评价科室护理质量和个人考核积累资料。
处理阶段:⑴及时定期评价:评价护理质量是整个循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且贯穿于整体护理工作的始终。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是判断预定目标的进展及整体效果的过程。①对日常出现的护理质量问题,及时给予现场指导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对于一些预见性的问题,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②每个月定期对科室各项护理质量达标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总体评价,并进行质量跟踪。每月质控中心对评价结果
【关键词】激励;护理;管理
1 激励机制的定义
激励机制(Motivate Mechanism),也称激励制度(Motivation System),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1] 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
2 激励机制的作用
2.1助长作用
激励机制的助长作用是指一定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某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我们称这样的激励机制为良好的激励机制。
2.2致弱作用
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表现在:由于激励机制中存在去激励因素,组织对员工所期望的行为并没有表现出来。尽管激励机制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无论是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还是激励机制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这就是激励机制的致弱作用。
由此可见, 成功的激励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自己的需求,达到组织的目标,失败的激励不仅达不到预期,还会起到反作用。这为我们对激励机制的应用提供了预警作用,提醒我们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应用时要秉承科学、合理、公平的原则。
3 面临的问题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重要资源之一,人才是医院的宝贵财富。什么是人才,高精尖的技术骨干是人才,能够胜任自己的工岗位的人员也是人才。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大医院不断扩张,这样就促使了各医院对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对护理人员的竞争,护理人员的流动成为医院用人方面的新特点。我们医院是处在发展中的医院,虽然技术不断增强,床位不断增加,人才不断引进,但是资金短缺,患者素质参差不齐,护理人员薪金少,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护理人员流失严重。因此,作为医院,护理人员的流失正在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问题之一,护理人员的不稳定也导致了临床科室管理难度大,科内现存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大,安全隐患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留住我们培养起来的护士,不让我们的医院成为其他医院培养护士的摇篮,如何让护士能安心的在科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医院和科室管理者应该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4 激励机制的应用
什么因素能够留住人才?人们往往以为是金钱,这是一个主要因素,并不是全部因素。员工在一段时间内会关注薪水,但如果对工作没有热情,对工作环境不满意,对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即使高薪也留不住人才。我们发现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需求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希望得到物质利益,有的人希望能够顺利晋升职称,有的人则需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等。这么多的需求怎样一一去满足,这就需要激励。
我们认为人才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激励。激励方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就是针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实际、工作环境、心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运用恰当的方法,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发挥护理工作的最佳效果。
4.1精神激励
充分尊重科室的每位护士 ,鼓励每一位护士都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来,激发护理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成就感。每两周组织召开一次科室护理工作会,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对于好的建议予以采纳,并对建议者提出表扬,使科内护士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得到了增强,科室的民主气氛得到了增强,护理人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大大提高。把科室的管理分成几个部分,采用一老带一新的方法,授权科内护士对科室进行管理,定时对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好的及时表扬,不足的地方给出建议。当护士犯错误时要给予及时的疏导,找出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因为个人因素还是管理系统因素?如果是管理因素就要对管理系统进行改进,及时寻找漏洞。如果是个人因素分析是个人情感因素、家庭因素、还是外来压力,不能简单粗暴错报的批评。
4.2情感激励
构建和谐的科室文化,使每位护士都能感觉到科室和谐安定的氛围。科护士长和业务骨干要起模范带头作用,对低年资护士态度礼让,不呼来喝去,对低年资护士提出的问题要主动帮助解决。要求护理人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这样必能激励护理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鼓励科内护士团结协作,有难题大家一起解决。下班后,经常倾听科内护士的心声,了解护士的心理动向,对一些负面情绪进行开导。组织大家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即使有什么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科内护士生病,怀孕科内领导及时慰问,科室其他人员给与充分的帮助,不让我们的特殊人群受苦受累。我们还向科主任申请了每位护士200元的生日费,虽然钱不多,但表示了科室领导对每位护士的重视,使大家感到一种温暖,感到科室是有人情味的,对科室充满了依恋。在自我幸福感明显提高的同时,工作积极性也随之提高。护理作为服务行业的重要分支,要求护士在为患者及其家属服务时,不仅要付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 而且还要付出情绪上的努力。因此,正确认识情绪管理的重性,将情绪管理方法应 用于增强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提高护士情绪管理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2]
4.3 工作激励
为科室每位护士的发展提供空间 ,组织每周一次的业务学习,对新护士进行培训。我们的培训目标:培养护士具有认真的职业态度,良好的沟通技巧,浓厚的专业兴趣,高昂的工作热情。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是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前提,也是护士完成每一项操作,战胜每一个困难,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 。[3] 在良好的氛围下护理工作得到患者的认可与尊敬,可以激发护士更努力的工作与学习,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兴趣和工作热情。我们通过业务学习促使新护士掌握各项常规护理和部分专科疾病护理知识,逐步提高护士的专业素质;规范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提高护士的操作技能;能正确、规范、清晰地书写护理病历。掌握护理工作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护理,严格三查七对,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掌握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工作。逐步培养护士的临床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时的工作能力。业务学习主持人为高年资护士,讲课者为科内工作一年以上护士,讲课前三天将课件交给主持人,主持人审阅修改后交给讲课人。在讲课的过程中讲者提高了语言表达及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多给科室护士外出学习参观的机会,学习后将自己的收获讲给大家。鼓励科内护士撰写论文,发表后科室给予部分或全部报销版面费。为科内护士晋升提供便利条件,职称考试前一周不安排夜班,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及学习时间,理论考试通过后组织科室晋升人员统一练习操作,避免科室护士因操作不合格影响晋升,每年为相应职称的护士排相应的夜班及讲课,不因夜班数和讲课数量不够影响职称晋升。
4.4 荣誉激励
对工作表现突出,业务能力强,常有患者及同事赞扬的护士,年底评选时优先评为优秀,同时上报医院,合同护士年终评优超过两次并满足条件者可以申请转为院内正式编制.。
4.5目标激励
鼓励科室护士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合理的工作目标。通过设置目标激励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引导护理人员的行为方向。在运用目标激励时,要注意目标要具体明确且要有一定的价值,难度要适中,方向要正确,思想要统一,措施要落实,考核内容要具体。合适的目标能诱发人的动机,规定行为方向,只有目标正确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5 结果
通过激励机制的应用,科室护理人员的情绪稳定了,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护理专业素质逐步提高,科室的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科内护士无辞职现象,我科室现有护士 8 名,承担预约、健康指导、协助检查、清洗消毒、配合治疗、病理留取送检、静脉输液等多项工作,科室年进行胃肠镜检查15000余例,各项治疗5000人次,秩序井然,无差错事故,无病人有效投诉。
6 结语
随着护理学科的迅速发展,以人为本管理理念集中体现了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投入快乐管理,在压力无限中快乐工作,并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护士。调动全科护理人员的积 极,提高护理质量。创造人性化的氛围。[4] 而激励机制正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体现。
医院及各临床科室的稳定和发展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要想办法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员工积极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在医院及科室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医院及科室要对员工实行一定的激励,综合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实现员工的需求,也实现组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正州. 管理激励[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9-01-01.
[2] 叶婷婷,李锐,刘昊. 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实践与体会 [J].护理管理杂志, 2012,12(5):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