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09:4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实操课程学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会计,实操,培训机构,市场调查
一、调查目的
此次对会计实操班进行市场调查是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会计实操环境,能够学习到一套完善的会计实操流程,提升学生在各行业中对会计业务的认知,最终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入公司开展会计事务。
二、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信息,明确我们所要调查的会计培训机构的地址、电话及概况;其次,整理所问问题,以便准确获取信息;最后,将所得信息及培训机构材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
三、调查过程
初期,我们在网站和报纸上找到10余家会计培训机构,并逐一上官网了解机构概况及记录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去往这些会计培训机构之前列出所要提的问题,并得到机构的一一解答。
1.会计实操涉及行业领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50%的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会计实操为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和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另外的50%的机构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除了有工业和商业真账还有广告业真账、施工企业真账、房地产企业真账、物流企业真账、餐饮企业真账、小额贷款企业真账、中介服务企业真账等。
2.即将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的会计实操课程。针对有会计专业基础的学生,培训机构建议直接选择较为复杂的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选择较为简单的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
3.会计实操的具体流程。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具体流程大都是差不多的,以下是其中一家机构的具体流程:
(1)数字实训、会计书写规范;(2)了解企业、写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3)了解税务局、写出税务的机构及职能;(4)抄税、报税、零申报;(5)计算机的使用:软盘、U盘 Word/Excel/增值税票开具;(6)网络知识: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QQ、网上下载;(7)虚拟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8)真实账务处理(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税系列申报表);(9)按顺序背写小企业一级科目(60个)、学会建新的总账;(10)登记明细账,结余额与总账核对(账账相符);(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帐表相符);(12)独立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和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的申报。
4.教材及工具。通过调查,会计实操的教材主要用在税法这门课程上,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所用教材,有个别机构自己编书形成商业真账和工业真账。实操的工具则是提供各类账本、帐表等。
5.课时及费用。
实操学期一般都是3—6个月,学期结束可以免费继续教育并咨询有关会计业务。学费在800—1500之间,若所学的行业真账实操多,则费用就高。
6.师资力量。
所调查的培训机构中,其中一家的培训师都是中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并有多年从事公司会计工作经验。而其他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相应职称,甚至没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四、调查结论分析及建议
1.会计培训机构繁多,无固定规格,管理杂乱。
此次所搜集到的信息中,呼和浩特市的培训机构有20余家。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机构未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目前,由于很多培训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原培训机构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人,就开始自己经办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形成很多培训和管理上的漏洞。随着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机构之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培训的价格高低不均,误导了学生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审查力度,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训形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2.多数会计培训内容繁杂不精
对于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行业实操真账多而不精,还有一部分机构用的是高校会计实训教材。在繁杂的账务中,学生会轻易的将各行业账务处理搞混,不易形成完整体系。培训班需设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真账,在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时,机构须详细解释各行业账务特点,结合学生在会计实训上的学习程度建议实训方向。
3.多数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综合能力较低。
通过对会计培训机构的走访调查,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还是很少的,更有年轻且没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给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师有职称证明,但从业经验却很少,这样就对学员们造成了不好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上岗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计培训机构需要提升入门门槛,不仅是在职称证书上要严格把关,还要在从业经历上多加注意,必要时在进入机构任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从而加强师资力量,有利于学员高效高质的学习到实操业务。
4.会计实操研发力量不足,培训产品传统。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税收教学项目设计;教学策略
一、会计专业税收教学项目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税收实训技能水平低下
税收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税收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税种、税率也在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做出改革,如“营改增”,增值税税率下调,个税起征点调整以及增加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税制改革的力度、范围都比以往有较大的变化。所以开展中职生会计专业税收教学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变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职院校只重视税收理论知识的教学,对税收实训实操教学并不太重视,造成学生空有理论,税收实操水平未能满足企业工作的实际需要[1]。
(二)教学模式单一
丰富科学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会计专业税收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现阶段的中职教师开展税实训教学时,大多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课堂教学的主体的教师,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单一的纯理论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税收种类、税收标准、核算方法等内容都不甚了解,提升实操能力变成一句空白。所以教师必须要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三)考核评价模式落后
现阶段,中职院校对于会计专业税实训教学的考核评价方式大多都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以试卷的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过分笔试的考核,对学生的税收实操能力考核力度不足,学生的税收实操能力未能得到有效提升,造成学生毕业上岗后未能迅速上手会计工作,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提高会计专业税收实训教学效果的措施
(一)强化学生的税收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构建税收实训基地
会计税收属于专业性的技能知识。而且税收政策制度会根据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而不断改变,所以会计专业税收实训教学也要紧贴时展步伐,随时更新税收知识和技能。因此,中职院校开展会计心来税实训教学时,要坚持以实操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原则。根据当前的税收财经制度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各大税种的申报、缴税等方面的流程[2]。同时学校要加大会计实训的资金投入,建立税收实训基础,通过电脑安装相关的税收系统虚拟软件,保证计算机的操作界面与真实的税收操作流程相一致,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税收模拟操作,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训技能水平。如增税税的进项税、销项税的导入,无票收入的添加以及增值税申报表的生成等一系列税收操作流程。让学生真真正正了解真实的会计税收管理的处理流程。
(二)重视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的会计专业税收实训提供操作平台
推广发展校企合作模式,能有效整合学校、企业各类资源。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学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人才,保证企业的用工需要[3]。企业通过向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创造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强化学生的会计专业税收实操能力,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对加强税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而且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实习情况,及时总结经验,为提高会计专业税收实训教学提供现实参考。校企业合作模式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利益捆绑在一起,从而达到三方共赢的局面。
(三)调整教学模式,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加强税收实训教学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优化教学模式,将创新性、趣味性的教学模式应用到税收教学课堂中,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专业性人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微视频教学等教学方式,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考核机制
由于传统的税收实训课程的考核标准是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整个评价考核机制都是以学生的试卷成绩来衡量,该模式未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所以学校应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除以笔试形式的考核外,还应对学生的专业税收实训水平进行考核,细化考核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税收实训能力提供考核的标准。
关键词:高校转型;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2015年10月,教育部、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的指导意见》文件,对高校今后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遵循。2016年4月15日,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主要任务,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引导高校调整类型定位,更多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高校之一,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从2015年以来,立足地方经济建设,积极培育应用型人才,打造应用技术型大学。在学院向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全面转型的背景下,《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作为学院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在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一、《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性
《成本会计》课程为何能成为我院质量工程教学改革的重点项目立项研究,究其必然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课程性质及特点
《成本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基础课程。首先,课程连续性强。《成本会计学》是在《基础会计学》和《中级会计学》的基础之上开设的一门会计专业课程,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其次,知识的系统性强。成本核算是一个核算体系,环节较多,需要将各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实操性强。从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及分配,制造费用的处理,废品损失及停工损失的处理,直到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分配以及随之涉及的各种原始凭证的传递,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账簿的登记,最终完成会计报表。由此可以看出,该课程具备很强的实操性,具备进行应用技术型转型改革的自身条件。
(二)传统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成本会计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方式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讲解,实践环节欠缺或不足。同时,由于学生缺乏对制造业生产的直观了解和认识,影响学生对成本会计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可见,《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本身存在的问题为课程转型改革提供了可能。因此,要研究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对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
(三)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
在制造业企业里,成本会计是重要且专业性极强的会计岗位,及时核算产品成本,对于提高企业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有较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人员担任。成本会计岗是很多会计专业学生毕业后踏上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是企业考核其专业能力的试金石之一。因此,《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与实际社会需求的对接显得尤为重要,提高《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性是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为其转型改革提供了现实需要。
(四)高校转型改革的契机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大力培养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在国家积极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之际,我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大胆启动转型发展工作,积极支持并重视转变思想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等方面开展的深入探索和实践。在当前国家、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以此为契机,《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有了动力支持。
二、《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内容
我院《成本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内容
依据企业成本会计岗位及其工作过程的特点,将《成本会计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学科内的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既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模块又呈现多步式的层层递进的勾契关系,最终构成一套完整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既将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同r又将二者融为一体,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同时兼顾实操演练。在熟练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成本会计实操技能训练,针对不同的知识模块配合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并设计相应的专项实训模块。
(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及教学条件,灵活运用边讲边练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技能竞赛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企业成本会计实务操作有机结合。根据重点、难点内容,有针对性的设计和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经典例题和案例,引导学生进入会计处理的过程并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处理问题,使学生重难点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在教学中,尤其注重加强实践教学,主要涉及“单项手工实训”和“综合手工实训”。单项实训根据成本会计的知识模块进行分块处理,综合手工实训将成本会计的核算体系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按成本核算过程组织教学,使学生对整个成本核算流程和账证表之间的对应关系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三)考核方式
在《成本会计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上,取消一次性期末书面考试方法,建立了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全面考核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实操能力。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方法分为两部分: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其中,期末考核分为理论成绩和实操成绩。实操成绩主要是期末的成本会计实操竞赛成绩为主。考试题型方面,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减少记忆题型,增加应用题型。平时成绩由平时表现、课后练习作业情况和随堂实操实训作业情况等方面构成。
三、对《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学改革还在持续进行,为进一步的深耕转型,对《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
(一)教材更新
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对成本会计理论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而这些新的理论和方法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增加到成本会计教材中,使成本计教材过于陈旧。此外,在辅助教材的编写上,一方面,要突出精要、发挥学习指导的功能,如可给出教学大纲,对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提示,使用图示突出各章主要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以及计算方法的流程,对主要计算公式进行汇总与梳理,从而避免对教材内容简单精简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编写配套的案例。
(二)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进一步整合
现阶段的《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注重课程本身的内容的调整与整合,但它不是一门完全独立的课程,而是一门与其他会计专业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关系密切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关系就非常密切。进入转型改革深耕期,在不断对《成本会计学》课程本身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的同时,应注重各相关专业课程间的交叉和融合。如,对《成本会计学》和《管理会计学》两门课程在成本管理方面,两门课程均涉及,两门课程如何做出协调以达到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进一步多元化
一个值得探讨的教学方法是注重各门专业课程间知识内在联系的联系教学法,如《成本会计学》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学》等课程内容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某一具体知识点联系到其他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以更有利于采用对比教学和学习的方法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跨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更好的综合掌握会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可以聘请专业学者或有经验的企业家为学生做专题报告,使学生了解成本会计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企业实际成本核算的技巧、手段,开拓学生的视野。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手段,给学生展现更丰富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自主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案例进行交流和探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四)考核方式多元化
目前教学改革后的考核方式已经开始注重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主要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大部分构成。还可以考虑如成本会计实操竞赛,这是全专业学生自由组队参加,相应的可增加新的考核方法,如增加自评、互评等形式。这种复合测评方式将有助于改变目前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部分学生对知识点强行记忆以求短效回报的现象。此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短学期成本会计实训是单独进行的成绩考核,建议可融入到《成本会计学》课程的考核中去,作为实操能力的一部分计分。
(五)强化实训,积极促进校企合作
一方面,目前的实训课程主要是手工实训,应努力将手工实训和电算模拟实验结合起来,采用手工、电算化甚至网络等相结合的手段,可以检查学生的会计电算化和网络知识水平,提高学生的现代化技能。
另一方面,积极促进学院与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产品特点和企业管理要求等,还可以亲身体会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方法在不同企业的应用,从而增强感性认识,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实现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无缝对接,达到企业、学校、学生多赢的格局。
四、结语
学校在推进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本会计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转型发展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国内外经济形势、科技条件的日新月异,高校的会计专业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契机。成本会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在今后持续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力求走出一条成功的课程转型改革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马云平,吴宝宏,李长福.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对外贸易,2012(5).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电算化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载体,也是指导本专业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的成败。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突出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的特点,将教与学结合,讲与做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贯穿始终。电算化会计专业实践性比较强,它涉及会计专业知识、电算化软件实操技能、现代信息化系统管理理论及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维护技能等,需要多领域多学科的教育渗透,只有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教育教学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的特点,提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理念。
一、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
1.“手工”为主,“电算化”为辅。
目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初级会计电算化这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在教学的其他方面涉及电算化的内容很少,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手工会计核算的层面上。分析主要原因,一是电算化会计核算的教学问题近些年才被重视起来。随着计算的普及,计算机会计核算软件的不断成熟壮大,人们才普遍认识到会计核算必然过渡到电算化时代。电算化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处在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这种状态下只能是将一两门电算化的主干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让学生对电算化会计核算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而会计专业的其他主干课程税务会计、审计会计、财务会计等还是沿用现有的手工会计教材,在教学思路与模拟环节上都还停留在手工会计阶段。
2.理论学时较多,实践环节薄弱。
会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将理论知识有效的应用于实践,才能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只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才能提升学习整体实力水平。目前,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理论学时偏多,占到总学时的一半以上甚至达到三分之二,学生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学习理论知识上。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尤其重要,因此,在三年的职业学校教育中,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水平上。
3.校内模拟较多,实战经验不足。
职业院校培养目标主要是岗位技能型人才,突出岗位的实操动手能力,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学生只是参与校内模拟,任课老师通常都设置好了模拟环境,通过这种模拟情景教学,虽然可以有效掌握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任务,提高学生一定的动手实操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学生往往缺乏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如软件操作环境的变动,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软件的变动等问题往往给学生实践造成一定的困惑。因此,职业院校教学设计要走校企合作的道路。
二、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总体设计目标。
职校电算化会计专业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职业化、教学环境情境化、教学内容岗位化为指导目标。在课程标准制定上,结合专业特点与特色,理论教学与操作实践相结合,学生实操角色与会计岗位分工相结合。构建符合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专业技能证、从业资格证、毕业证三证一体的全方位培养模式。采用系统化实践教学体系,设立岗位认识实习、课程综合实训、岗位综合模拟、企业岗位实践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假期分散实习、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方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
2.具体实施方案。
(1)精简基础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要突出基础性、实用性。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各专业都需要开设公共基础课,如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法律常识等,开设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走上工作岗位的基本社会技能。另一类是为将来的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的专业基础课,如会计学原理、财经应用文写作、点钞、传票翻打等。其中点钞、传票翻打是职业院校学生走上出纳、收银员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技能。只开设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精简基础课程的课时量,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必用”的教学目的。
(2)强化电算化软件能力
电算化会计专业要求学生不仅掌握会计核算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广义的会计电算化并不仅仅指金蝶、用友等通用的财务软件,还包括一切可以用于电算化会计的软件工具。作为Office办公套件的Excel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财务核算领域,它以其功能强大、软件成本低、通用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手工会计的辅助核算。因此,在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学原理的基础上更应该加强电算化核算的技能,不仅要开设初级会计电算化的课程,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一门专业的财务工具软件,还要开设计算机软件相关的课程,如Excel财务高级应用、Access数据库应用等,扩展学生使用电算化软件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电算化软件的理解。
(3)电算化理念贯穿始终
电算化会计专业强调电算化财务软件应用贯穿始终。除了初、中级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电算化软件密切联系,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审计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以电算化运行环境为教学实施对象,针对软件核算过程中出现的状况进行教学与实践。岗位综合模拟实训可以以常见的财务软件为依据进行手工与电算化的并行模拟操作实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手工与电算化会计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软件模块功能的理解力。
(4)加强实操与实践性课程教学
会计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操性,电算化会计又要求学生对软件操作熟练、熟悉直至灵活应用,因此,本专业教学要突出多实践少理论。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操演练,不仅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机房实操教学,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专业课教学在计算机实训机房内进行,而且对专业主干课程要进行学期末课程综合实训。学期末的课程综合实训,不仅能检验并巩固课程中间环节的掌握情况,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本门课程内容的融会贯通,帮助学生提高对课程知识的全局性认识。另外,在高年级课程教学中开展会计岗位综合实训,分别模拟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基本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固定资产会计、工资核算会计、往来管理会计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电算化软件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加强会计专业学生对信息化流程的综合理解力。
(5)促进校企合作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一方面,校企合作能够提供学生认识实习及校外顶岗实习的机会,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更快地进入企业岗位角色提供帮助。校企合作还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会计专业人才走进校园开展实训辅导与讲座,拉近学生与社会岗位之间的认识距离。另一方面,电算化会计专业是一门集会计、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为一体的多学科综合性技能专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管理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企业会计核算逐步走向信息化管理一体化进程,它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因此,电算化会计专任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密切关注企业会计信息化实施进程。校企合作可以促进职业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通过与财务软件公司及企业会计岗位人员的不断交流学习,了解并掌握岗位现状,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专业教育能力水平。
总之,职业院校电算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有很多地方值得研究和探讨,只要我们坚持职业院校教育理念,沿着职业教育现代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将培养岗位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作为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就必将为职校教育事业开创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王亚,柏广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基于江浙高职院校的实践调研[J].当代经济,2011,(19).
本次调查对象为某校2011级会计电算化专业90名毕业班学生,本文采用实地发放问卷法,所有问卷由该专业辅导员利用开班会时间随机施测,同时向施测对象说明了填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当场回收。发放问卷90份,实际收回问卷86份,回收率达到95.6%,其中有效问卷85份(占发放问卷总数的94.4%)。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1.实践教学安排不合理。调查数据显示,只有5%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安排合理,95%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安排存在不足。调查数据显示,75%的学生认为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49%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不能与岗位需求衔接,18%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难度太大,41%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之间衔接性差,47%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方式流于形式,因此,应加强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实践教学有序进行。
2.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调查数据显示,只有4%的学生选择“满足”,有7%的学生选择“相差很大”,有48%的学生选择“不能满足”,有41%的学生选择“基本满足”,由此可知,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不能满足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对“您认为自己现在可以胜任实习或工作岗位上的工作吗?”这个问题的选择情况是:只有2%的学生选择“可以”,有21%的学生选择“基本可以”,有69%的学生选择“多数情况不能”,有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能”。这说明学生对会计实践操作技能不够熟练,会计实践操作有待加强。
3.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应超过30%。对“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多少合适?”这个问题的选择情况如下:25%的学生选“50%以上”,45%的学生选“40%-50%”,21%的学生选“30%-40%”,9%的学生选“30%以下”。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应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
4.实践教学条件薄弱。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实践教学条件不满意的因素有职业营造氛围不够、学校的实践设施设备落后、实践场所面积较小、会计电算化软件比较落后等。只有5%的学生持满意态度,81%的学生不同程度对职业营造氛围不够满意,60%的学生对学校的实践设施设备落后不满意,38%的学生对学校实践场所面积较小不满意。
5.师资力量不强。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会计专业任课老师实际操作能力不强。36%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但实操能力不强;只有21%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并且实操能力强;14%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但实操能力强;29%的学生认为会计专业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且实操能力不强。
6.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方法不先进。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0%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了先进实践教学方法;80%的学生认为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方法不先进,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主要采用实践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针对不同实践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表1 学院会计专业课程教师采用实践教学方法调查表
二、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对策
1.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比例。现行教学计划中实践课时偏少,部分主干课程的教学缺少实践环节。虽然有的课程设置了实践课时,但是往往因理论课时紧张而被占用。高职高专教育的教学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根据教育部对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应重新修订学生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同时应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每学期至少有一门课程中要设置实践环节,适当减少相应的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理论课和实践课两者要并行授课,让学生边学边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反复循环,使学生在牢固掌握会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此外,还应当注重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
2.根据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和能力设计实践教学内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差、接受知识能力弱,因此,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以“培养实际操作”为核心,设计难易适中的会计业务题目,如货币资金收付核算、材料业务核算、固定资产购买处置及折旧业务核算、薪酬业务核算、产品销售业务核算等,使各项业务要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科学核算方法体系。
3.实践教学师资的“走出去、请进来”。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会计实践教学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其实践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因此,学校应鼓励会计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使之成为正式“双师型”教师,或选送他们参加财政部门组织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班学习,或定期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际的考察,或安排他们到校外实习基地去实习、调研或挂职锻炼,也可以聘请业务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有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定期到学校进行实践教学讲座,及时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关键词:高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传统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高校在财务会计教学上,多数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这些模式存在着缺陷。建立合理科学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是当前财务会计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拟从讨论目前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出发,初步探讨财务会计教学的模式。
一、财务会计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一) 财务会计教学培养目标确认存在的缺陷。
高职高校财务会计的培养目标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活动。目前我国需要会计人才具备技能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能力。在我国企业界中,有90%以上的单位强调会计人才需要具备实操能力。但是,在现有高职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下,仍然无法达到应有的目标。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财务会计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财务会计教师的教学一般都基于材,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以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按照纯理论的方式去学习。例如:学生在进行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时,总是按照固定模式对经济业务发生的文字描述进行处理,而见到真实的原始凭证无从下手,不了解凭证、账簿等的处理流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水平一般、实操能力差,所以很难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难以成为目前社会所需要的会计人才。
(二)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就一直沿用以下四阶段的财务会计课堂教学模式:第一是复习旧课。教师以提问、笔试等教学手段,对学生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温习和巩固。第二是导入新课。教师运用教学媒体,由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导入新知识的讲授。第三是传授新课。教师运用演示和讲授方法,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或多媒体演示,学生记笔记。第四是巩固复习。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巩固新知识。
以上四阶段是学生通过课堂认识财务会计知识的过程,从表面上是符合认识论的基本过程的,但分析其实质,却并非如此。
复习旧课阶段,只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导入新课阶段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出来。这种教学模式难以为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创造有利的条件。传授新课阶段,传统财务会计教学按照教师的思维进行,学生难于发挥主动性,使学习变成了机械的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巩固复习阶段,教师组织学生练习,仍然是以教师的主观意识来开展,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教师没有及时指导和检查,则不能达到巩固新知识的效果。
二、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设想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模式,是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在财务会计教学中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建议教师在讲授新模块时涉及到有关财务会计术语和一些概念,先不做讲解而是下达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理解有关财务会计术语和概念。在下节课上课时,让学生对相关财务会计术语和概念做出解释和举出实例。例如在讲授到货币资金这个模块中关于银行存款章节里贴现的概念,先让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教辅资料或者上网查找资料,然后让学生进行解释,并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举出例子。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到相关概念,而且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教师起着不可缺少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聆听完学生的解释后作出评论,再详细讲授相关概念和知识点,让学生进行比较和加深理解。
(二)重建小组讨论教学模式。
财务会计课堂教学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同时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达到以上目的,可以把班分成小组,以3~5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特定公司的资料,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适当结合每个特定公司的会计信息,每个小组的资料都不同。例如在讲授到存货这个模块时,在讲授和演示完存货采购和领用的核算后,让每个小组根据特定公司的资料进行填制有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依据记账凭证登记有关存货明细账。由于这项任务比较复杂和繁琐,就需要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任务分配和合作,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能力。
又例如在讲授应交税费这个章节的有关知识点后,也可以让每个小组学生采用特定公司的会计资料,根据计算各种税费的方法,计算出所要缴纳的税费和进行会计处理。
所以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让每个小组适当结合特定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操作,建立学习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将本组学生平时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将所存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解决,调动起每一位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重视集中辅导,集中辅导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在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中,教与学的互动更为直接。
(三)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能力和实践能力。
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的要求,教学活动应该包括理论与实践内容,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财务会计专业课程如果不借助实操,学生很难理解和运用理论知识。高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自编一套适合的实践教材, 制定课程标准,灵活安排实训时间,采用合理的实践教学流程。推进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新教学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视过程考核,体现过程考核与终极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增加考核环节,细化考核内容。在财务会计专业实操教学中,根据实操目标,从学生学习态度、技能能力等方面进行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操教学质量。引导学生重视集中辅导,集中辅导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方式,有助于学生及时解决问题。在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中,教与学的互动更为直接。比如,将财务会计的理论和实操内容都结合实际来设计重难点,有利于使学生把握教材难点。同时还将资料整合,选其精华推荐给学生,充分体现导学的特征。
提高学生理论水平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针对实操训练之外,还可以借鉴欧洲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presentation(陈述、演讲)。学生在陈述知识点之前不能完全按照教材内容,需要提出个人观点和见解,并要求结合实例和导入相关资料和数据。教师要求学生把所要陈述的内容做成幻灯片,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进行陈述和讲解,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
(四)模拟企业环境,加强校企合作。
教师在讲授和演示理论知识后,在教堂里设置一个企业环境,让学生担任相关会计主管和人员进行实际业务操作。根据特定公司的业务资料填写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据以编制相关财务报表。比如在学习货币资金这个模块时,分为几个小组。由A组同学担任法人代表,B组同学担任财务经理,C组同学担任出纳员,D组同学担任记账员,E组同学担任审核人员。让学生根据各自岗位进行操作,以熟练掌握有关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写、审核、保管等等,进一步熟练操作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编制,熟悉每个流程的操作。
除了在教堂里模拟企业环境,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共享,财务会计教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与学校在财务会计专业方向开展培养。学校按企业要求设计课程并开展教学,可以引入企业文化,将企业管理的理念落实到实践性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相关经济意识。学生可以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实践,推进研究性学习。
采用专业课程学习与考级考证相结合的模式,非专业学生选修学习与考证相结合模式,这样可以为学生个人特长发展创造机会,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就业择业的范围,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总之,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推进财务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任重而道远。高职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模式需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总结经验、创新观点、开拓新局面。这关系到会计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前途,需要应对财务会计教育趋势。
(作者单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顺元.导学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林昊.试论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目标改革[J].会计教育,1998,(5).
[3]刘萍.对我国高校会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贸,2002,(9).
[4]乔伊斯.教学模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关键词: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教学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第一门全操作课程,一般开设于第二学期,每周2课时,该课程是对第一学期所学的基础会计课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等会计基本知识的内化和应用,可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也可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将结合亲身的教学经历,针对目前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就该课程的教材选取及教学实施展开探讨,以期为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一、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教学现状
很多教师对于实训课教学存在误区,认为让学生自己做就好了,其实真正要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训课程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学应变能力,关注教学的全过程,能适时地给予学生引导并进行教学的调整。
(一)学生学习情绪变化快
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是高职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实训课程,因此大部分同学在课程之初都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热情,而基础会计实训的基本要求就是让学生对简单的经济业务能完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账务处理,很多业务在反复地操作,并且必须认真细致,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现错误,一个地方的错误会引起连带错误,因此有的学生面对凭证、账页、报表上的数字会慢慢失去耐心,甚至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因此教师要适时地进行疏导调控。
(二)学生完成进度相差甚远
高职生源主要是高考生和对口升学学生,基础会计实训课程对于高考生而言属于专业实践的启蒙课程,而对已有一定的会计基础的对口升学学生,觉得基础会计实训相当简单,可见,学生专业基础的差异性很大。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入学分数200分至500分不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教师布置的实训任务,有的学生可以超前又快又好地完成,有的学生能跟上教师进度顺利完成,也有的学生完成得非常慢,基本每次课的任务都无法完成,也会出现任务抄袭、敷衍的现象。因此,实训完成进度的差距给教师把控实训安排及进行实训指导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高职基础会计实训课程教学建议
(一)实训教材的选取
实训教材选取是否合适直接影响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基础会计实训教材的选取有这样几点建议:1.教材的涵盖内容基础会计实训教材内容所涉经济业务应选择简单的经济业务,难度参考基础会计课程经济业务水平,实训应分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单项实训内容应包括基础书写训练、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财务报表;综合实训是将前面的单项实训通过一个案例让学生独立完成“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整个业务流程,也是对前面单项实训效果的检验。2.教材的编排设计基础会计实训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应区分于会计专业的理论性课程教材。其一,对经济业务的描述,不应出现文字的描述,都应该以原始凭证的形式展现,让学生习惯于通过原始凭证了解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其二,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的部分,原始凭证的印刷需采用单面印刷,这样原始凭证就可撕下来附在所填记账凭证后,记账凭证填制的操作才更完整;其三,所有记账凭证、账页及报表的格式需规范,应与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凭证、账页、报表一致,这样学生的实操才更具实用性和有效性。
(二)教学实施建议
针对基础会计实训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对该课程多年的教学思考,在教学实施方面有如下浅见:
1.开展互助式教学
由于高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与能力参差不齐且有较大差异,因此开展互助式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实训进度悬殊问题。在教师统一布置完某项实训任务后,对于提前又较好完成任务的同学,教师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并树立榜样,并对有困难的同学一对一指导,但是一定要强调辅导不能给其抄袭或帮其完成,主要是针对困难生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地给予指导与帮助,如果在其帮助下同学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教师需对指导学生与被指导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给予一定的额外加分。通过这种方式,指导学生的专业水平会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还可以培养其口头表达及沟通能力,被指导学生也不会因为每次任务无法完成而丧失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有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同时也可缓解由于班级学生人数多教师分身乏术的压力。
2.开展多样化教学
由于基础会计实训很多都是重复性的训练,做久了学生会出现厌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不宜一味地讲也不宜一味地做,教学做应有机结合。每次实训,教师可以先通过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现场等多种形式进行演示讲授,然后让学生进行实操。学生在实操的过程中,教师应巡视答疑,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可集中讲解,对个别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对记账凭证的填制这部分实训,当学生完成制单环节,教师可采用角色互换教学法,让学生互为对方凭证审核人,完成对所填记账凭证的复核,这样既完成了记账凭证的审核这个实训,也让学生更加熟悉会计角色的分工及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和严谨性,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在学生陆续完成实训任务时,对完成得又快又好的实训作业可进行班级展示,在课堂树立榜样,这位同学即被任命为这次实训的指导学生。课程结束前,若经过指导后进的同学也按质按量完成了当次实训任务,同样将其作业进行展示鼓励,这样整个课堂不会死气沉沉,将会富有活力,学生也会有饱满的学习热情和高涨的学习情绪。
3.体现过程化考核
(一)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相关问题
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学习。它具有学习内容复杂,图表数据量大以及重视操作等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形象思维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一定的感性认知。但学生往往由于实务经验缺失所以要求我们通过视觉形象的课件材料来增强学生记忆,以此提高实操技能。比如在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凭证和账薄,尤其是银行结算凭证,学生几乎从未接触过,在教学中如果要求每位学生完成一组真实的会计凭证,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使用多媒体系统,它可以将原始凭证、记帐凭证、账薄、报表等基本数据资料,以及各类会计应用程序添加到多媒体课件当中,加上必要的教师讲解,这可以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但是,也应该看到,多媒体课件一般来说是固定的、可预测的,缺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实践与教学是两者的结合,其中存在了很多的不可预见性,所以使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学习的学生往往会缺乏创造性与纠错性。与此同时,课件具有个别性、不可移植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需要面对不同对象、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班级的学生,所制作的课件内容、实操过程也应该是随之产生变化。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将使得课件制作不但工作量大而且适应能力也较差。虽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已经针对学生们所提出的的意见和建议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了及时地改进,但是会计专业学生们对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持肯定的态度。而且目前,许多教师仍然认为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要能够上台操作就可以了,往往忽视了传统的理论教学。从这方面来说,多媒体辅助教学所获得的学习效果也是有限的。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课件建设的相关问题
针对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复杂,图表数据量大,但是原理简单,技能复杂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可以比较容易的来说明电算化会计的内容,教学效果更好。同时,建立数据库和案例库,使用网络进行在线教学和互动答疑,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到一定的会计工作环境。会计专业学习中的抽象思维是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通过强大的图形功能来降低学习难度,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会计专业的教学核心就是实操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学习会计知识和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过程就是一个对专业感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产生内心的体验,就不能很好的形成会计的实操能力。所以会计教学中教学经验比知识更加重要,但是学习更多的会计知识最终才能提高会计的实际操作技能。当前有很多会计多媒体课件,学生在使用课件学习时人机互动较差,只能对一部分的问题来进行解答,特别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掌握控制课件操作,学生完全是被动地在进行学习,学习的效果也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制作交互性强的多媒体课堂教学课件是会计多媒体教学发展之路。
(三)课堂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相关问题
在传统的会计教学课堂上,不管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还是教师在讲台上做演示,学生在下面阅读和思考。师生之间的关注对象从内容上和方向上都是一致的。这为师生之间的教学交流与情感交流给予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上,丰富多彩的会计多媒体课件内容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上教师的关注点是在键盘上,学生的关注点则是在屏幕上,而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注意对象在空间位置中的分离是无可避免的,这样也会容易拉开师生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太注重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使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又进一步拉大了。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缺乏师生间情感交流,使得学生注意力明显分散,最后导致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相关问题
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会计教学使它具有的丰富表现力,可以把讲义、演示、再现和比较等方法结合在一起,使得会计对象以丰富多彩和图像逼真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全面和综合的信息,使得原本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一些概念问题能够声画并茂的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受,这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更加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传播。但由于多媒体课件中有大量信息,并且传输速度较快,一部分学生只关注到了好奇的、活波的场景,而没有真正地去思考会计的概念、原则,因而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情况。所以能只关注多媒体在会计教学中的展示功能,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锻炼与实操能力的培养。在会计教学中还需要重点关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会计多媒体课件中相关问题的解决之道
(一)会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需在教学内容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制作会计多媒体课件时要重视其实操性,不要盲目地追求信息的数量,使用任何一种教学媒体或者教学手段都应该基于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上。在进行多媒体会计课件设计时我们应该遵循会计教学的相关原则,要从如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会计技能的角度出发,选择相应的媒体和教学内容。不能让传统教学和计算机教学两种模式相对立,不能完全用计算机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课件制作时只关注画面的精美和容量大小,从而出现很多眼花缭乱的画面以及繁杂的声音,以及一些与实际教学目标不太相符的信息,这样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教学的效果。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会计教学它有着较强的制度性、固化性、程序化等特点,若教师只按教材的理论体系来进行教学,从一开始就将“会计”概念平铺直叙地讲授给学生,那么将会把学生带入枯燥无味的课堂,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对于初学者不应该急于讲授概念知识,而应该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来模拟财务室,在桌上放上一些发票、凭证、账簿以及报表等相关资料,使得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认识如何从经济业务开始到原始凭证到记账凭证到账簿到会计报表到会计信息到经济管理整个一系列的工作过程。形象具体的逐渐加入各种信息,使得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即要多利用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视听效果来建立情境,以此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利用会计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的交互功能,培养学生们思维的连贯性、灵活性和特殊性,使其克服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在固态的思维模式下找到创新点。
(三)授课教师必须掌握控制多媒体的整个教学过程
学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帮助者是授课教师,其需组织和指导学生通过会计多媒体课件来了解和掌握知识,授课教师对会计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有统一的教学设计并对其进行监控、研究以及评价。运用会计多媒体课件的目的主要是要对现有的。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做出改变。但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不能因为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从而忽视了整个课程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上的教学组织。授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示范性、是用任何技术也替代不了的。只是授课教师的工作重点需要向对学习目标的详细分析、对学习情境的建立、对信息资源的供给、对自主学习方法设计、对协作学习环境提供、对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步骤转移。要掌握控制整个多媒体教学的过程,需要授课教师从以前的主讲变成主控。与此同时,在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的课堂教学里,学生主要是通过屏幕中呈现的文本、图像、声音来获取学习资料,尽管会计多媒体课件有着界面新颖和表达手段丰富等特点,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容易被学生们所理解和接受,但是由于需要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学生的视觉和心理容易感到困倦与疲乏,因此课堂上的气氛也容易沉闷,这样将不利于获取知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用眼神、表情、姿态,手势来影响学生的心境和学习的态度。因此在进行会计多媒体课件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如何使用合适的肢体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与愉悦的心情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来促进学习。因此说,恰当地运用教师肢体语言,也可以使授课教师更好的掌握控制整个多媒体教学过程。
(四)增强会计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艺术性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安排不完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建设在计算机基础、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基础上的一门类似于边缘学科的课程,其四个模块(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的操作都需要在以上学科基本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进入到工作岗位中时能掌握某种会计软件的某个模块的操作方法,变顺利就业。目前由于班级较多,任课教师的周期性缺乏,班级开课有先后,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开课了,却没上计算机基础课,会计点算化教师为了课程顺利进行,不得不讲解计算机基础的一些知识,这不仅占用了电算化课时,又不完全达到掌握计算机课基础知识的效果,后面再开设计算机基础课会导致学生似懂非懂,从而不认真听课;二是,基础会计与会计电算化课同时一时间段开课,导致讲到总账填制凭证时,学生不能正确写出经济事务发生的分录,从而凭证填写错误。2.教材选材的不规范。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操性很强的课程,他的大多数理论都基于基础会计和财经法规,只要在掌握以上两门课程,学过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上,便能熟练掌握本门课程,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本门课程不需要繁多的理论知识,但需要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多种情况进行实际操作。而现在,在财政厅会计从业证考试近几年在不断改革,相应得市面上的参考教材一年一变,其实践性的内容不多,也不成体系,不能使学生形成一个理论框架,使其产生畏难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不全面。由于很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对财经类专业的设置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很少有学校有会计电算化这个专业。所以任课教师大多是会计、财务管理等经济类学科毕业的,或是从计算机专业转过来的老师。这就存在着要么缺乏完整的会计知识体系,不能是学生真正学会操作原理;要么缺乏计算机软件方面的知识能力,无法将会计软件在企业财务预算、决策中的作用讲深。4.会计从业证一次通过率低。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建议
1.完善课程安排的有效设置。基于笔者教学效果看,2013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大一上学期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计算机基础课,大一下学期继续开设基础会计、财经法规课,增开会计电算化课,周课时4时,教学任务完成总账、工资、固定资产、供应链四个模块,并讲解会计从业证考试练习卡,参加同年9月会计从业证考试,一次会计电算化单科平均通过率78.69%,一次取得从业证平均通过率33.4%。所以我个人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开设应该在学生对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计算机基础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开课,不需要用一学年来学习初级会计电算化,对于通过会计从业证只需开设一学期即可,后面课安排开设中级会计电算化,加强供应链采购、销售、库存模块的训练,并可参加全国会计信息技能大赛;同时建议大部分学生在整体学习完知识点后再参加从业证考试,对于自学能力强、在寒假把考试模拟题全部练习完的学生可大一下学期就参加考试。2.任课教师自编训练资料。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一本完整地对于会计电算化四个模块操作说明的教材,大多数教材只对总账模块操作进行详细说明,工资和固定资产发生情况讲解的不完整,而对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供应链模块的采购、库存、销售上却是一笔带过,或侧重于模块程序编写,对参加会计从业证考试和实际工作岗位操作起不来多少作用。3.加强师资培养,加大教师的在职继续培训力度。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正式基于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这两方面合二为一的课程,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知识结构;积极支持教师进行专业进修和学历层次提高;同时支持教师挂职锻炼,走进企业,丰富实践实操经验;鼓励老师提升职称,建设具有较高职业资格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三、总结
总之,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之中,只有有效的对课程进行科学的设置完成前期、采用科学有效的实验材料、提高师资团队力量,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符合应用型院校目标的实操能手。
作者:朵娟 黄兴平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 ERP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50
Reflections on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PENG Junying[1], LIU Zehua[2]
([1] Finance and Accounting Department, Xinhua College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
[2] Accounting Department, Zhe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Zhengzhou, He'nan 450048)
Abstract Accounting is a highly complex programs, the new challenges of the rapidly changing market environment to bring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Teaching objectives into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courses students have ERP software ERP management ideas and skills. Currently, the university Accounting Courses faced with many probl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the advanced technology concepts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teaching,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each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 words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ERP; teaching reform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化的不断发展,ERP作为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在企业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新的市场环境对于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型会计人才需具备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技能。市场需求的转变给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复合程度日益增加,如何使不断更新的技术理念和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方法相融合,如何改进传统只注重软件操作的教学方式,如何使学生能够理解ERP企业管理理念、熟练地操作ERP软件则显得尤为重要。
1 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与其他课程缺乏必要联系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涉及了财务会计、审计学等重要学科,而ERP软件的兴起与广泛运用,进一步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的复合程度。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只培养注重学生对于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在新环境下,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ERP企业管理理念以及ERP软件操作能力。ERP软件与传统的财务软件的区别在于ERP软件是一个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其对于财会人才的操作能力不再局限于财务层面,还涉及企业供、产、销等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参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也因此涉及管理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学科。
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缺少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一般都是基于手工做账环境,与信息技术环境下快速发展的ERP软件产生断层,这使得学生在学习电算化课程时难以把学到的基础知识和ERP软件融会贯通,在操作软件时只是硬性地记住了操作步骤,并不理解这么做的意义。再如,在会计电算化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忙于完成供应链管理模块的操作,缺少对于管理会计所学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联系与思考。
1.2 师资队伍薄弱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融合的课程,无疑对于授课老师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许多高校被认为是最简单实验课程,在人员安排上,高校一般选择教学经验不丰富的年轻老师和非会计专业老师来教授。这些老师一般缺乏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ERP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践经验,只是照本宣科,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1.3 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主要以先讲后练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大多只是对于操作步骤进行演示、讲解,然后学生重复老师的操作。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单一,极大地削弱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学生容易一味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最终导致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考核形式不科学
现如今,许多高校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期末成绩评定机制,即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这种考核机制无疑忽略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的重要性,使学生认为平时的学习和操作对于成绩影响不大,在课堂上缺乏学习积极性,只在期末考试前突击,考完就忘,并没有取得学习效果。同时,部分高校对会计电算化课程依然采取笔试的考核方法,笔试更多注重考核理论知识,达不到电算化课程对于软件实操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2.1 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网络课堂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中,通常由于教学课时以及实验室条件限制,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上操作所有模块的实验,从而导致学生技能训练强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建设网络课堂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网络课堂的建设不应只局限在会计电算化课程这一层面,在应当以全面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以宗旨,整合校内外会计实训课程资源,建设综合的会计实训网络课堂。
目前,各大本科院校为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从多个方面去开展了教学工作。首先,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以及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并在基础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主修课程设置了实训环节。其次,高校购买相关财务综合实践教学平台软件,将企业ERP管理搬进校园,在校内开展ERP实训项目。最后,高校以讲座、授课、校外实习等多种形式联合校外资深企业人员开展会计实训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目标都是致力于培养学生ERP管理理念、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而由于资源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中,学生在做不同类型的实验时,无法有效地形成系统的企业ERP管理理念和实操流程。有鉴于此,高校在建设综合会计实训网络课堂时应整合各类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通过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可以加强其他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基础会计学中手工实训与会计电算化课程账务处理的联系、ERP沙盘摸拟实训课程与会计电算化课程采购、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的联系等,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全面、系统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
综合网络课堂的建设,首先可以将校内外会计实训资源按照课程分类,如会计电算化、ERP沙盘模拟实训、财务管理实训、审计实训等,其次按照专题分类,如账务处理模块、供应链模块等,最后设置综合实训模块,例如企业经营实战演练。实训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视频、PPT演示、实验、案例、试题等。此外,综合网络课堂可以开设讨论组、网上答疑功能为同学们学习问题提供解疑平台。借助综合网络课堂,学生对于会计信息化操作技能不再局限于课堂,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强化会计信息化实训操作技能。
2.2 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式是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自主实验―指导实验四个步骤展开教学。在传统教学方式下,学生在自主实验阶段对老师依赖程度大,无法发挥自主学习能力。最明显的课堂表现就是课堂讲授以及演示教学阶段,学生参与程度低,兴趣缺乏。在自主实险阶段,学生一昧追求快速完成实验,无顾实验操作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流程,实验一出错即呼叫老师帮忙解决。在指导实验阶段,老师疲于帮学生解决最基本的操作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由此可见,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和挑战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最重要的一点在于改变原有的教学相分离的模式,加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认为教学方式的改革可以从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改变实训模式、增加学生演示环节三个方面着手。
2.2.1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
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是会计电算化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途径。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实训课程,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辅助者。传统教学法已然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课程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可引入“任务驱动法”与“设错教学法”,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先进教学方法。其特点在于将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强调多维互动教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根据自己所学理论知识提出方案、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实施“任务驱动法”,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任务驱动法”具体实施步骤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教师设计任务,例如凭证管理功能,可以设计三个子任务,填制凭证任务,审核凭证任务,修改凭证任务;第二步,学生完成任务,学生可以独立完成,或者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第三步,教师评价,评价学生完成当前任务的综合情况,并总结学生在实训中的理论认知错误以及实操错误。
“设错教学法”是相对无错教学方式而言的。在“设错教学法”中,由教师预先设置错误,通过让学生纠错,来实现对知识传授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设错教学法”下必须自己去分析错误发生的原因,找出错误纠正的方法,并且通过相关操作解决错误。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便充分调动起来。“设错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虽原理不同,但都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加深学生对于实训操作原理的理解与认识。
2.2.2改变实训模式
现阶段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仍以“一人一个账套”操作为主。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其优点在于,由学生单独完成建账、账务处理、报表的生成等所有操作事项,学生能够快速地对实训各个环节的流程有清晰、整体的认识。然而,一人一个账套操作的实训模式,所有岗位的工作都由学生一人包办,容易使学生对岗位职责认识混乱,缺乏对不同岗位的操作权限认识。此外,由于学生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处理操作错误十分便捷,容易使学生忽视操作的正确性以及审核环节的重要性。在正常的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员工的岗位职责有限,每一个岗位都有其操作权限。例如,出纳其操作就无法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等。有鉴于此,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训模式应在“一人一个账套”操作模式基础上增加“团队实训”模式,即多人一组协同完成实训模式。例如,三人一组,共享一个账套,分别担任出纳、会计、账套主管。在完成实训后,进行轮岗,学生依次体验其他岗位的操作内容。团队实训模式,在克服了原有实训模式缺点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2.2.3 增加学生演示环节
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演示环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程度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每一个实训模块结束后,设置综合实训练习,并由学生演示。利用学生演示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在学生演示环节,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练习的设置、学生演示错误的纠正,以及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2.3 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的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基础。会计电算化课程与其他课程对于教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高度复合的课程,教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不仅需要计算机理论基础、财务理论与实务基础,还应具备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与实务经验。目前,高校的电算化教师,较少具备企业工作经验。为应对严峻的师资现状,笔者认为高校应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双师队伍建设。具体实施措施可有如下几种:第一,邀请资深企业财务人员、财务软件公司高级培训人员开设讲座,面对面解决同学们会计实训难题。第二,让校内青年教师与企业的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安排青年教师入企业学习。第三,在招聘教师环节,将企业实干经验作为录用会计电算化教师的重要标准。
2.4 有效利用教辅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
有效的考核是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学生学习程度的重要方法。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考核体系建立十分重要。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课程应有效利用教辅助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第一维度,课堂表现。课堂表现这一维度可以设置三个子考核指标:出勤、实验成果、演示。第二维度,综合网络课程利用程度,统计学生利用综合网络课程的程度。第三维度,期末考核。每一维度的考核分值可依据学生的总体学习情况而定。多维度考核体系的考核指标建立离不开教辅助工具的有效利用。例如实验成果、学生演示以及综合网络课程的利用程度,都需依赖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的作业管理、学生演示、学生管理等功能的有效运用。有效利用教辅工具,建立多维度的考核体系,不仅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还能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会计电算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应紧跟日新月异的市场环境。这就要求会计电算化教学人员不断在教学中思考,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具备企业管理理念、操作技能熟练的财会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师;会计职业能力;途径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就是根据社会需要及市场的需求,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这个道理在我们都懂。那现在我们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如何呢?如何提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更值得我们探索研究。
一、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不重视知识更新及继续教育
由于个人工作繁重及学校的不重视,有些高职会计教师不重视会计知识的更新,永远都是一本教材上一门课程,照本宣科,谈不上知识更新。即便我国《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职会计人员每年都应参与会计继续教育,由于有的会计教师没有会计证就没资格参加当地财政部门组织的会计培训,即使有的教师有资格参加,但由于有的高校不重视也不愿意承担任何培训费用,有些教师也会选择不参加继续教育,这些都会导致会计教师跟不上新会计准则、新财税法规的更新步伐。
(二)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
高职会计教师主要来源于会计专业的研究生,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会计学生读书期间很少有机会到企业实践和锻炼,即使他们踏上教师岗位,很多企业也不愿意接受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会计实践或挂职锻炼,所以高职会计教师普遍缺少会计专业实操能力,对于有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由于不经常进行实践操作,会计实操能力也会慢慢减退。
(三)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
高职院校旨在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人才,部分教师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较低,授课过程中,许多教师主要是给学生讲授会计理论知识及会计实践操作,往往忽略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及法制意识的教育,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高职会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增强高职会计教师的专业知识更新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与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核算方法等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中,这就要求会计教师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会计教学的内容能及时更新。我们有的高职会计教师备课、上课就是一本教材,其它的任何参考资料也没有,没有及时获取新知识,补充新内容的习惯,纯粹照本宣科。如果教师的知识陈旧、落后,那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会计教师知识的更新,需要教师本身的自我学习,会计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注重会计专业相关新知识、新法规的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更好的为会计教育服务。
(二)会计教师之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在高职院校会计教师队伍中,部分教师是具有会计实践经验的,通过与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结对子,建立教学业务上的师徒关系,可以帮助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快速成长,同时也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为会计教师提供实践平台
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会计工作容易涉及到企业商业秘密,财务机密等,哪怕是学校的合作企业也不太欢迎会计教师挂职锻炼。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应加强与企业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会计教师提供可靠稳定的实践平台。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与企业共同投资建立财务服务公司,进一步为会计教师挂职锻炼提供保障。
(四)加强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我们许多高职会计教师理论知识更新缓慢,普遍缺少会计实操能力,我们更应该重视高职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从以下四方面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第一,根据《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要求在具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参加每年当地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如果没有会计从业证的教师,要求参加从业证考试,取得从业资格。同时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专业技术考试、计算机资格考试,这对增强会计教师职业能力有很大帮助。
第二,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参加会计实务实践。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学校可以不定期选派会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会计实务实践,到会计师事务所、财务服务公司这类单位最好。这些单位涉及会计业务多而广,如果会计教师能参与到这些单位的工作中来,就能积累大量的会计实践经验,这无疑是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好方式。
第三,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最新会计知识。现在网络是传播知识的最快途径,会计法规、会计核算方法等更新较快,为了第一时间补充新知识,拓宽知识面,会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网络上与其他会计人员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会计最新资讯。
第四,学校要高度重视、支持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高职会计教师继续教育很重要,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议把会计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化,学校承担继续教育培训费,在培训期间适当减少会计教师的工作量,为教师创造接受继续教育的良好条件。
(五)提高高职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
作为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除了传授会计知识,绝对不能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提高会计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的教育能力。第一,学校设置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相关课程,会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多种真实案例,巧妙将会计的职业道德与法制意识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能得到一次又一次思想精神上的洗礼,让学生明白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第二,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在学生踏出校门,步入社会,再一次给学生上一堂特别的课程。针对即将踏上会计工作岗位的学生,举行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的宣誓仪式,让学生永远记住这一刻,也让学生明白从事会计工作的神圣使命。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为了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才,高职会计教师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积极参加各项继续教育,不定期参加会计实践工作,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不能忽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制教育能力的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为会计教育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佳.浅谈高职教育实训教学[J].教育科学,2008,(21)
[2] 孙爱玲.关于大学会计教师继续教育的思考.会计之友.2002,(5).
关键词 职业学校 会计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定位及培养目标
首先要进行区分定位,即要区分初级、中级和高级不同的目标层次,对各阶段做出合理定位;其次要体现和强调“专业技术”的面向职业教育的特点;第三是让学生学会自我的再学习,即拥有知识更新的能力,使毕业学成的学生能够适应会计制度的发展和变更;第四是关注社会重重压力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从而使他们具备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正确选择的能力;最后是注重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或者再深造的意愿选择。
正确的定位是确立职业学校会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前提,职业学校应侧重以技能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为培养目标,并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优化教学效果,深入教学改革。培养目标具体如下:(1)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财会的基本理论和业务知识,熟练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会计的核算流程等专业知识。(2)必须面向市场、社会和学生,以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各项能力为本,充分挖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大能力要素,并强化会计电算化实操能力,使学生具有综合的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3)必须培养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专业素质和健康的情感,树立正确而健全的会计职业人格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同时,职业学校是为生产、建设和管理服务等一线就业输出技术实用型人才的基地,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的教学必须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教授,更要注重实践性操练,实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会计教学更应如此,它是职业学校财经类的专业基础入门课,也是相关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对财经类专业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上当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身心健康、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专业会计技术人才。
2 我国目前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当前职业学校的财经类专业不断萎缩,存在生源不足的情况,并且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以来呈现下降趋势。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现状表现如下:
(1)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单一,与实际需求脱节。近些年来随着“普高热”的不断升温,迫使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热度不升反降,生源层次越来越低。而职业学校教育原有的会计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都已不能准确把握现今社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培养方向需做适当调整。另外课程设置所涉及的知识面狭窄,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的综合要求,因此我们的会计专业课程应该体现出“基础宽”及“模块活”的基本教学特征。教学内容的陈旧和轻实践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阻碍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再学习和深造及对职业技能变化的适应能力。
(2)会计职业教育跟不上新业务更变的步伐。旧的会计教学制度已然跟不上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近几年来新会计业务的不断涌现,使我国会计制度在速度、频度及深度方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及变更,而当前职业学校所普遍使用的教材已不能与会计制度的发展相匹配,学校教学工作与会计岗位的实务出现严重脱节,“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出了我们会计专业的记忆型人才,而不是开拓创新型人才;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缺失已不适应处于信息技术社会背景下的会计教学。
3 优化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的策略
(1)调整会计学科的设置,拓宽教学内容。职业学校会计教学主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因此,涉及到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及能够提高动手能力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基本技能等课程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就应该适当加强。另外课程设置要讲究一定的先后顺序,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水平、学习关键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经验的多寡来安排课程的先后顺序,(下转第145页)(上接第143页)从而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容易接受和消化。从教学内容上来说,所涉及的内容要广而深,注重课程本身的性质特点、难易程度及在专业中的重要程度和学生应该掌握技能的层次。
(2)创新教学方式。会计施教者必须创新会计教学方式,如可利用项目教学法、图解教学法等进行专业知识教授。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驱动,通过项目的完成过程从而带动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并讨论,最终达到学习并掌握知识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不失为一种好的会计教学模式,因为它强调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并以实践为导向。而图解式教学法是在会计教学过程中,运用简单易懂的直观图解形象来讲授课程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因为会计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实操性紧密结合的学科,仅用文字与语言表述难以使学生掌握会计知识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因此我们推行图解教学法,通过直观的分析归纳,将会计理论知识、业务处理办法、会计工作程序等抽象而概括的教育内容用图表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使教学更直观而生动、形象而具体、系统而全面,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快速掌握内容,促进学生系统地理解会计业务的处理。例如企业筹资业务的会计核算,由于方法较多,就可用图解法讲解,直观显示出企业筹资的各种方式。
(3)注重实践模拟训练。会计课程的学习,除了利用上述各种教学方式施教外,还要注重会计实践模拟的训练。会计实践模拟训练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模拟企业会计业务及其处理程序,让学生模拟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仿真操作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模拟一个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周期的经济活动,以前期各相关资料为基础,利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模拟进行企业会计核算,能够使学生全面系统地运用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进行实操,从而可以检验学生实务操作的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实践会计模拟训练教学可以使抽象会计知识变得具体,使晦涩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由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成效。
(4)从学生就业的角度开展会计电算化教程。职业学校的会计教学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就业的角度出发,开展会计电算化教程。会计电算化在各企事业单位的普及和使用率非常高,为了提高职业学校毕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加快他们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提高会计业务核算效率,必须在教程中开展会计电算化教学。目前我国大多企业采用金蝶、用友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出来的财务核算软件,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引入常用会计软件,进行真正软件实操教学。
此外,要优化当前的职业学校会计教育教学体系,除上文提到的几个策略外,还必须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强职业学校会计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会计学科带头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学术水平,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会计课程教学水平,最终实现职业学校会计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