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艺术的特性

电影艺术的特性

时间:2023-10-13 16:13: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艺术的特性,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艺术的特性

第1篇

关键词:艺术表现媒介 现实物体 艺术元素

爱因汉姆自信“新拉奥孔;艺术的组成部分和有声电影”3是在坚持莱辛《拉奥孔》中奠定的工作思路上前进,但实质上爱因汉姆的工作思路与莱辛的工作思路却大相径庭。他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莱辛是在绘画与诗歌两种艺术之间――在两种表现媒介不同的艺术之间――进行比较分析;爱因汉姆则是在一门艺术的艺术媒介与现实实际物体之间进行比较分析。这种根本区别就决定了两人的结论的正误。

莱辛在论述诗画的区别时,提出了“诗中的画不同于画中的诗”的著名论断,并从两种艺术所依存的表现媒介的根本区别层面上,阐释了这一著名论断的合理性。

爱因汉姆所论及的“现实物体与电影元素”六大差别时,是把电影的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加之比较分析的。并且,把电影作为艺术的唯一的全部条件,建立在这种艺术媒介与现实物体相比较而存在的缺点或弱点之上,即“技术上的缺点转化为艺术上优点”。

应该看到:一门艺术成为一种有别于其它艺术的新质艺术,取决于该门艺术获得了一种有别于其它艺术表现媒介的新质艺术媒介。作为一种科学的艺术理论,尤其是研究某类艺术特性的艺术理论,应该在这门艺术所依存的表现媒介与其它艺术所依存的艺术表现媒介的根本区别的层面上展开。作为艺术内容的来源:现实即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人物的特定行动,不是某类艺术而是所有艺术的唯一的反映对象。这种特定环境中的行动着的特定人物,或特定人物的行动展开的特定环境特征,都被各种艺术以其自身特定的表现媒介加以消溶和重新塑铸。所以:爱因汉姆以现实物体(现实环境)与艺术元素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必然是错误的:他所总结的“现实物体与电影元素”的六大差别,并不构成电影艺术的特性。按照爱因汉姆的错误原则,我们把各门“艺术的元素”都来与现实物体进行比较,将会导致什么样的结论呢?

举绘画艺术为例。很明显,现实物体与绘画元素相比较,它是“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也是“深度感的减弱”;考虑到绘画的照明条件和中国画的特性,那么也具备:“照明与没有颜色”,“画面的界限和物体的距离”――任何画种都具备这种与现实物体的差距。在“连环画――绘画艺术的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并不存在。”同样,绘画使得“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了作用。”这六大差别不仅仅是电影元素与现实物体之间的根本区别,至少也是绘画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之间的根本差别。

另外,因为“语言文字却能兼有其他一切手段的全部领域:它能把世界上的事物描写或静止的或不断变化的;它能无比轻易地从一个地方飞跃到另一个地方,从一个时刻飞跃另一个时刻:”那么,对文学艺术来说,“时间和空间的连续并不存在”这一特点,它也是具备的。文字的颜色一般是黑色的,尤其是铅字,考虑到文学艺术的创作及接收过程中的照明条件,那么“照明与没有颜色”这一特定,也存在于文学艺术元素与现实物体的比较之中。同样,对于文学艺术来说:“视觉之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了作用”。

通过上述比较分析,至少可以说,“六大差别”不是电影艺术的“特性”而是“共性”,电影艺术与绘画艺术,文学艺术的“共性”。假若把爱因汉姆这种思路推向其他艺术,其荒谬性会更清楚一些。对于音乐艺术。怎样建立起与“现实物体”与音乐艺术元素相比较后的“差别或特点”?很明显是无法建立的。既然无法建立,那么,音乐怎样才能在“技术上的缺点”的基础上获得作为艺术的资格证明?!

对于戏剧和舞蹈艺术,其艺术元素本身就是“现实物体”――演员就是活生生的人.那种这种艺术中的元素与“现实物体”就不会有“六大差别,”那么,其技术上就没有任何缺点,这时,戏剧、舞蹈作为艺术的资格证明又在哪里?!

电影与电视剧,其技术过程有质的区别。对于电影,其摄制过程主要是光――化学过程;对于电视剧,则是一个光――电――磁过程同类艺术依赖于不同的技术过程,其“技术上的缺点肯定不同,在本质不同的技术缺点的基础上,当然可以建立本质不同的艺术优点――难道电影与电视剧是本质不同的两类艺术么?所以,从技术过程的本质区别来划分艺术的根本标准是行不通的。

综上所述:爱因汉姆分析电影作为艺术的条件的切入点:从现实物体与艺术元素之间差别的分析层面是错误的,在这种错误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建立针对或适合电影艺术特性的理论,又无法建立起针对或适合一般艺术的一般性理论。

再检验爱因汉姆反对有声电影的那个著名的三段论。

对于一个三段论或所有的形式逻辑问题,其结论的真理性无法在形式逻辑系统内部得到证明。其真理的彼岸性只能在实践领域中而不是在思辩领域中得到证明。电影艺术实践发展到今天,尤其是有声电影的艺术实践的历史和现实证明:爱因汉姆反对有声电影,从根本上反对声音作为艺术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是极端错误的。所以,他的反对有声电影的三段论中的大前提;“在每一个感觉领域中.都必须先在低级水平上形成一个排他的完成的结构――这种结构必须用它自己的方式而且完全靠它自己的力量来表现艺术作品的整个主题”。“在这个感觉现象的水平(低级水平)上,视觉现象和所见现象的艺术结合是不可能的”。这个大前提错误的,是主观武断。电影艺术实践,舞蹈艺术。戏剧艺术都存在着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艺术结合问题。

艺术理论的任务之一,就在于认真总结,解释这些在实践中已经取得合理性存在的多种艺术手段在理论上的必然性,而不应该站在偏激的立场上,人为地设置一种逻辑去反对这种已被实践所证明是正确的各种艺术手段的结合。

纵观爱因汉姆的名著《电影作为艺术》,其总体艺术观、分析过程的切入点,及其结论都是错误的。作为一种在理论上走到极端的错误学说,在电影艺术理论史上是不太多见的。他这种纯形式的艺术观,是他一生都始终如一地坚持的,而且。他在一生的学术生涯中.在《电影作为艺术》完成以后.又以《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构成纯形式艺术观的三部曲,并把纯形式艺术观系统化,定量化.“心理力”化。他的这“三部曲”始终都深刻地影响着电影理论和艺术理论,同时.爱因汉姆的技术主义的研究途径,又被美国的考威尔所继承,并上升到“电影本体论”的高度.形成一家之所。“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地研究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中的艺术现象,在电影艺术领域中,从爱因汉姆起。开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先河。

第2篇

影视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创造的结晶。科学与艺术是人类文化大树的两大硕果,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对美丽的翅膀。两者的结合是真和美的融合,是理智的逻辑思维与情感的、形象的审美思维的沟通。它们交相扶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达到理智和情感的美妙结合和升华。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本文由收集整理

转贴于

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依托于各自的媒介形式才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的。英尼斯在《帝国的偏向》中对不同形态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媒介形式所承载的内容形式会影响到一个敌国的兴衰。以此思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电影和电视内容的趋向同一。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普通老百姓对大屏幕电视的消费能力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3d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高清晰度的电影同样可以在电视上进行播放。

第3篇

【关键词】张骏祥;电影的文学性;叙事传统

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工作者曾密切关注过电影文学性和文学价值的电影学术问题,90年代电影界有学者重申和发挥了当时参与该问题讨论的重要人物——著名电影理论家、剧作家、导演张骏祥所提电影的文学价值等主张,肯定了张骏祥电影文学观的合理性①,本人虽已发表《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②,但意犹未尽,加一补充,以期引起进一步探求电影本体论意义上电影文学的价值。

一

张骏祥指出:“电影文学应该不是指纸上印出来的剧本,而是最后通过电影表现手段拍出来的电影。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③

“电影文学究竟是指什么而言呢?一般讲电影文学,往往想到的是印在纸上的电影剧本,说是影片的基矗……但剧本确实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真正的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是最后在银幕上放映出来的影片。……真正完成的戏剧文学是在舞台上对观众演出了的那台戏。人们对那些只能在书房里读读,在舞台上没有效果的‘书斋剧’,是不承认它是好戏剧文学的。即使是好作品,例如契诃夫的剧本,在没有得到莫斯科小剧院的演出之前,也不可能真正显现出它的光辉。一个电影剧本的光辉,更是非拍成影片在银幕上放映,就不能完全显现出来。”④

《不要忘了文学》一文里,荒煤讲:“电影文学,只有通过影片的再创造,才能够最终体现其文学价值。”可说与张骏祥的观点一致。《电影剧作》1982年第4期刊登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开展关于电影文学性的讨论的几种观点,也可佐证、补充张骏祥、荒煤关于电影是最终体现文学价值的主张。一种观点认为,电影剧本不是阅读文学,而是未来影片拍摄的基矗因此,除了一般文学的规律之外,电影文学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它要服从于电影综合艺术的形式,要考虑到为未来影片提供摄影、音乐、美工等综合艺术发挥的天地。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把电影的文学性单纯理解为电影剧本的文学性。一部影片的文学性要靠综合艺术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也就是说,电影的文学性是指整部影片用综合艺术手段所体现出来的文学性。它涉及各个艺术部门,核心是看能否运用这些艺术手段塑造了生动的人物对象。对电影的文学性的理解,不应当局限于电影剧作的文学语言和描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影片反映生活真实,探索现实的底蕴、创造艺术美的严肃追求上。

张骏祥所理解的真正最后完成的电影文学是在银幕上放出来的电影,“实质上这是一种对于影片的高级要求,根据这样的要求,一些只讲究编造情节,不注重刻画人物,甚至低级庸俗、毫无文学气味的影片就不能列入电影文学之林。它的出发点是以文学的高度来要求电影,其目的显然在于提高影片的文学素质和艺术质量。这种提法的用心无疑是可取的,但是,按照流行的观点,电影文学的基本涵义仍旧是指‘纸上打印出来的剧本’,而不是指影片本身。因为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不是由文学组成的,因而是电影艺术,而不是电影文学;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⑤这一观点是相当有代表性的,说影片是由镜头画面组成的,涉及电影的外感形式,镜头画面要表述故事、情节,离不开文学,如果说电影不单纯是文学组成的是对的,说电影不是由文学组成的似乎绝对了些。故事、情节甚至人物的性格、语言等等,有哪一样离得开文学的设计、构思呢?再说把电影文学的范围只划于剧本也是不全面的。如果把电影文学仅仅限于故事片的电影文学剧本,以区别于导演编制的电影分镜头剧本,好像难于成立。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没有文学的内容吗?很难设想它不是剧本的一种形式。如果编剧能一步到位,不经过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不需导演做什么大的改动,就能把剧本直接搬上银幕,那肯定是符合电影特性的好剧本。不可把剧本和影片对立起来,划出文学与非文学的鸿沟。不止电影分镜头剧本,像电影诗、电影小说、电影故事等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影片都可划入电影文学的范围,何况这些诉诸文字的东西呢?至于说到只有用文字组成的电影剧本才是电影文学,除限制了电影文学的范围外,也说明了在对文学的看法上,固守着传统的文学观念。关于文学是不是都要用文字表述,张骏祥在阐明电影既是艺术又是文学的见解中做了交待。此不赘述。

二

电影文学与一般的文学体裁相区别,是与电影的特性密切相关的,是一种文学样式,终将组织一系列银幕形象,构成整体演出。余倩在《电影的文学性和文学的电影性》一文中认为:“由电影剧本到银幕,这是由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并不是由未完成的文学形式向最后完成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因而说电影剧本还不是完成了的电影文学,把电影文学的完成形式说成是影片,认为‘电影就是文学’,这就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表现形式的界限,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并且也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把未经拍摄的电影文学剧本排除在电影文学之外,是不大妥当的。余倩说不符合电影创作的实际,在这一点上是对的,但余倩说混淆了电影和文学的不同的性质,有言过之处。由电影剧本到银幕,当看作是电影创作的两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剧本,未进入拍摄,就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剧本不能看成是一般的文学作品,是经过电影特性改造了的文学,文学性与电影性相溶合,故从文学形式向电影形式的转化也属于表面化的看法。

马德波在《在探索中演变的我国电影观——从关于“文学价值”的讨论说起》一文里,看到了“二十年前的张骏祥和二十年后的张骏祥争鸣”,并认为张骏祥在理论上的变化是触目的,但并不意味着他的电影观的变化,从张骏祥的作品和理论来看,他始终是把电影(故事片)作为一门“讲故事”的艺术,不曾离开叙事传统。因此,他前后不同的说法,只是由不同的“针对性”所致。50年代是针对一些不熟悉电影特性、初事电影的编剧讲的;80年代是针对生硬地搬用外国70年代某些电影手法的中青年导演讲的,而“总的目标则是前后一致而非自相矛盾的”。有论者以为,“正因为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所以他的观点具有较强的美学上的实践意义而不是理论意义。”⑥这样的论断是不全面的。实际上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在理论发展中是具有其理论意义的。张骏祥有关电影的文学价值见解所引发的“争论的特点是联系电影创作实践,达到了‘电影化’分歧的高度,不论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质量的提高或对于电影艺术理论自身的建设,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张骏祥“文学价值”等观点是电影的文学性讨论这一理论争鸣的中心议题,既有以往理论的总结,也有未来理论的展望,较有系统性、思辨性。如果否定其理论意义,从某个角度说,就等于否定这场讨论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张骏祥在电影本体论上的探索也是视而不见的,显然两位论者所作的结论是不恰当的、不公允的。

照马德波看,张骏祥过去是为了发展叙事传统,现在是为了保卫叙事传统。张骏祥的电影观是一贯的,可见不管是发展叙事传统也好,保卫叙事传统也好,承接电影的叙事传统是张骏祥电影文学观所一直坚持的原则。

在50年代,张骏祥“颇为详明地论述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的重要性,宣称电影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手段,这些表现手段是用以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刻画人物性格的。……既然作为电影的文学,为未来影片提供基础或蓝图的文学,它必须用电影思维、蒙太奇思维来组织材料,构思结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运用电影的长处。它不可能是‘纯文学’,只能是电影的文学。在这里,文学作为综合艺术的一种元素,它必须遵循电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并且是为电影服务的。……按照80年代张骏祥的理论,则文学创造价值,电影只不过是用自己的手段表现这些价值而已。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外壳,或者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文学是表达主题、塑造典型、反映现实生活的手段,而电影则是体现文学所创造的价值的手段了”。

这里,认为文学是内容,电影是形式是张骏祥的主张似大不确切。张骏祥说过,苏联有过一种不好听的说法,说电影剧本只是个“容器”,只是把将来完成的电影在里面暂时放一放的“盒子”。这说法当然不对。反过来说电影只是一种把文学内容装进去的“容器”,这说法同样有毛玻况且张骏祥指出过,把电影手段理解为形式,文学价值是内容,这种说法有一部分道理,但不完全,说明张骏祥并不认可电影是形式,文学是内容的说法。

我们今天研讨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当然是与对80年代中国电影理论整体发展的评价相联系的。有论者在评述这一段理论思潮时讲:“描述八九十年代电影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也就是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⑦。显然,这个结论并不符合中国电影理论建设的实际。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诚然受到了西方电影理论的影响,但并不是八九十年代每一个理论主题和形式的转换,都是在阐释西方理论在中国本土的容纳和演化,这样看,就否认了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民族性和独立性,即使是吸收西方电影理论,也不是全部照搬,而是有所选择,为我所用,西方的电影理论在我国发生变异的情况并不奇怪。

我们不要一味忙于解构、否定以往我们的理论资源,即使我们有了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我们也脱离不了已有的理论基础,割不断我们的传统。事实上,从我国30年代起至今天,中国电影优良的传统中就有重视电影的文学价值及电影文学家的作用的传统,这个传统不应该中断,当继续发扬光大。21世纪愿中国当代电影像张骏祥所说的那样,“坚定地站在优良的传统的基础上,清醒地借鉴外来的东西,创我们自己的‘新’”。

[page_break]

三

如果只讲文学性、文学价值,矫枉过正,就会走向极端,也不能说是全面的。张骏祥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电影笔记》一文中说:“强调主观描写,大量运用旁白,作者站出来讲话,强调综合艺术中的文学性描写。然而舍弃了电影艺术的综合性能,丢掉十八般武艺作用一样,这是自己绑起一只手去作战,其愚不可及也!而结果是电影成了活动图画,成了文学朗诵,于是电影就没有了!”由张骏祥等人引发的电影文学性的讨论,使人们对文学性的注意,远远大于对电影性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少人看来,……‘文学性’,乃属于电影艺术之‘本’,而‘电影性’则不过为其‘末’的缘故;而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我们一些同志谈起……‘文学性’来,显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当论及‘电影性’问题的时候,则显得‘底气’不足,言之无物。当然,不能说强调典型形象对于电影的重要性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只是从……‘文学性’出发而要求电影,恐怕就不那么科学,不那么符合艺术规律,问题在于,对于文艺创作来说,从来没有‘一般的’典型形象,有的只是文学的典型形象,戏剧的典型形象,电影的典型形象,没有也不可能有在同样程度上属于两种艺术的典型形象。……电影要真实、深入、多面地揭示丰富的生活内容,电影要创造独特的美学价值,只有使自己和它的特性相适应才有可能。因此,要解决电影反映生活的问题,要创造具有银幕意义的典型形象,就必须深入探讨电影思维的特点、方式、规律及其与其他艺术思维的关系。应当说,这是我们的电影理论所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课题之一。”⑧这段话可给我们带来反思。但所论典型形象似有牵强之处。对于文艺创作来说,我们不是不可以探讨“一般的”典型形象的,在文艺家的创作活动当中,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就存在着个性化与概括化相统一的典型化过程。从文艺理论上可以概括文艺典型形象的涵义、特征、规律和方法。这是理论的逻辑概括,具体到抽象的上升。至于说到综合艺术的典型形象,也是可以从文学上、音乐上、美工上等艺术部类进行专题分析,就电影讲,从音乐角度塑造典型形象,从美工角度塑造典型形象皆可,从文学角度塑造典型形象有何不可?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艺术的典型形象的塑造在综合艺术中是完全成立的。在当时也确实出现了光讲文学性还不够,还应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的声音。众所周知,电影性,电影特性,可说是电影艺术这一形式不同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基本特征,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和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交织起来,以镜头为语言,按照蒙太奇方法组成的声画结合的艺术,实现了逼真性与假定性的统一,照相性与变相性的统一。张骏祥本人也表述了对电影特殊表现手段的关注,涉及到了形式、技巧之类的东西,它们是用来为电影内容服务的,实际上电影艺术的特性又不止于文学性这一点,还有跟自身为综合艺术这一总特征相联系所带来的多重属性,确立电影价值观,离不开文学,也离不开艺术,我们也应继续像当年出现的强调发挥综合艺术各个部门的特性那样,深入探求电影艺术的特性与规律。电影文学脱离不开电影艺术,“电影制作的艺术完成才是对某一事件、人物整个过程艺术表现的终结。……应把重点放在电影艺术本体的探求上,没有必要对电影的文学性诸问题过多孤立地涉及。”⑨影片质量,既关系到文学这一种类,也关系到摄影、音乐、美工等艺术种类,既关系到编剧,也关系到导演,只要我们充分发挥电影这一综合艺术之所长,提高这方面的功力,就能解决影片质量不高的问题。可见,强调提高电影的文学性与强调提高电影全面的艺术性,是电影文学与电影艺术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

张骏祥在《大力促进电影剧本创作》一文中说:“电影艺术要有一个极大的飞跃,放出有电影以来还没有放出过的灿烂光辉,非有待于有洞烛人生哲学的见解,有深厚的生活感受,又能创造性地运用电影表现手段的大作家出现不可”。只有在有了相当数量的、掌握了电影创作的规律和表现技巧的作家的基础上,才会出现电影史上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曹雪芹、鲁迅。我们已经进入WTO,在电影生产上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从电影发展的文化战略角度看,中国电影必须培养出大电影作家、大电影导演、大电影演员、大电影摄影等出色的电影创作人员,我们的民族电影就有振兴的希望?

注释:

①参见谢飞《对年轻导演们的三点看法》,《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②参见拙文《论张骏祥的电影文学观》,蒲震元、杜寒风主编、李胜利副主编《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③张骏祥:《对电影的基本看法——在上海业余电影创作评论学习班上的发言》,《张骏祥文集》下册第1706页,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④张骏祥:《用电影表现手段完成的文学——在一次导演总结会议上的发言》,《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逊第3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以下本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出自该书,有关荒煤、余倩、马德波的引文也出自该书。

⑤叶元:《电影文学浅谈》前言第1-2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饶朔光、裴亚莉:《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第150页,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

第4篇

电影概论是一门讲授电影入门知识的基础课程,讲授范围涉及电影制作、电影产业、电影理论与电影发展史等多个层面,授课对象主要针对各高校本科一年级电影专业的新生。诸如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芝加哥大学电影系等世界知名电影专业院校通常都会开设电影概论课程,旨在为电影专业后续的或方向细分、或深度延展的课程教学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包括电影艺术特性与相关理论美学等核心内容,以及佳作视听赏析、浅层次文化读解等重要内容。然而,从众多高校影视专业课程体系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由于不同学校的学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师资状况构成等不可抗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艺术院校中,电影概论的教学授课情况千差万别,在教学方向、课程编排、学时规划、教材使用等方面也特点迥异。

一、现状调研

2013年上半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电影概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与改革”课题组围绕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授课情况,对全国部分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重点院校进行了调研和考察。本次调研对象选取了全国7所影视学科建设较好、较能体现电影概论类课程教学发展主流的院校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西北大学。选取这些调研对象的基本原则在于,这些院校或下属院系都设立了“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并且开设有电影概论类课程(课程名称有所不同),同时还兼顾了全国不同地区的院校分布以及各类院校的发展规模等因素。

本次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全国调研,主要是依靠教学大纲对比、授课教师访谈、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完成,通过以上不同信息渠道的资料搜集、比照与整合,课题组对电影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性质、授课内容、考核方式、教材运用等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从而能够比较全面地揭示电影概论类课程在全国电影教学领域的授课现状。课题组的调研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名称

首先,不同院校之间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命名方式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师范大学都将此类电影学入门课命名为“电影概论”,而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则命名为“影视艺术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命名为“影视艺术导论”。出现命名差异化的原因主要在于,由于不同院校在学科背景与人才培养方向上有所侧重,因此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在内的一些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将电影学与电视学的知识体系相融合,于是,也就在概论通识课程的安排上形成了“影视合流”的定位。然而,从实际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等方面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涵盖“电视研究”的“影视艺术概论类”课程仍旧是以“电影概论”相关的知识点为核心,因此也属于本次调研范畴,统归电影概论类课程。

(二)课程性质

不同高校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授课情况比较多元,其课程性质的认定也存在两种方向,一般可以分为院系层面“专业必修课”与学校层面的“公共选修课”两类。例如,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相关影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电影概论类课程被设定为专业必修课或学科基础课,而在西北大学等高校中电影概论类课程则被设定为“全校通识课”(即公共选修课)。事实上,在全国高等教育不断强化艺术类通识教育的政策下,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都开始设置艺术类通识课程,因此,以讲授电影基础知识、普及电影文化为宗旨的电影概论类课程也开始不断推广,成为通识艺术教育的重要构成。

(三)教学目标

在电影概论类课程宏观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不同院校的定位基本一致,即讲解电影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影视语言、文化特性、简要历史等,为电影专业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例如,北京大学影视专业电影概论课的教学目标为:“课程设置的目的在于力图使学生掌握电影艺术与电影文化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多元的电影观照角度,以及对电影的艺术感受能力和理论分析水平”;北京师范大学影视传媒系电影概论课程的授课目标为:“旨在让学生对电影艺术有整体认识和了解,并且能够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基本规律和基础理论,为深入专业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浙江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目标强调“本门课最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学会分解电影的语言系统,对它们进行逐一分析,最后再将它们分析的成果整合为对一部电影整体性的读解,这种读解不是简单的文学性、叙事性读解,而是依托于对电影的整体理解而进行的影像化读解。这种从电影专业的角度读解影片的方法,对学生学习和掌握电影话语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要求学生“应把握影视艺术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律,加深对影视艺术的科学认识,以期达到理性思考与感性认知的结合,进而实现理论学习的深化和升华,为以后的影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作为校级“公共选修课”的电影概论课程,则要求比较浅显,主要立足于电影艺术的基础性审美训练以及培养大学生观众普泛性的电影赏析能力。例如西北大学的电影概论通识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较熟练地完成电影评论写作;2.引导学生学习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基本原理、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掌握镜头运动和场面调度的基本规律,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

尽管各所学校在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比较一致,都是以“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为主要导向,但在实际教学内容编排上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呈现为两大主要教学方向:

1.以电影的视听语言训练为教学重点

将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学重点立足于详细讲解电影的视听语言特性,强化教学中的视听语言分析,对电影理论、电影史论、电影产业等做少量介绍。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授课中,用将近四分之三的课程容量来介绍“电影艺术的系统专业知识,包括基本属性、视听特性、声画关系、蒙太奇和长镜头等主要内容”;南京师范大学在授课体系上也强调对电影视听语言的训练,课程安排上重点突出,用将近一半的课程容量讲述视听语言主体内容,包括: (1)影视镜头语言,内容包括:镜头与画面的含义、运动镜头、景别、镜头剪辑;(2)声音和听觉美感,内容包括:声音的出现、声音的种类、声音的表现功能、声音合成;(3)蒙太奇,内容包括:蒙太奇的含义、蒙太奇的理论基础、蒙太奇理论的发展、蒙太奇的分类、蒙太奇的作用;(4)长镜头,内容包括:长镜头的含义、长镜头的美学特征、长镜头与蒙太奇。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也将授课重点聚焦在视听语言的深化上,以接近三分之一的课程容量从“画面、声音、蒙太奇”三个角度进行了教学安排。

2.以电影各领域的综合性介绍为教学重点

大多数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讲授还是更偏重于对电影各领域的综合性介绍,在课程的规划安排上也比较均匀分布,将电影理论、电影批评、电影史论各个层面都一一覆盖。实际上,由于各高校在教学特色、教材运用、教师研究方向上不尽相同,因此尽管所开设的电影概论课程都属综合性的电影知识介绍,但课程编排却各有侧重。例如,北京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内容就比较强调电影的文化艺术特性,课程编排分为十一部分:导论——电影艺术学的学科定位与体系构架;第一章——电影的艺术维度;第二章 ——电影的文化维度;第三章——电影艺术的影像本体;第四章——电影艺术的创造或生产;第五章——电影艺术的形式构成和语言本体;第六章——电影艺术的风格形态、类型及分类;第七章—— 电影艺术的接受主体;第八章——中外电影艺术简史;第九章——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第十章——走向明天的电影艺术;结语——影视艺术的理论挑战。上海交通大学的影视艺术导论课程设计比较偏重对电影艺术各种元素的综合性介绍,课程编排分为七部分:第一讲:影视的画面语言;第二讲:蒙太奇;第三讲:电影流派;第四讲:电影类型;第五讲:认识纪录片;第六讲:认识动画片;第七讲:电影表演、演员与明星。浙江师范大学电影概论课程的内容则更强化对电影制作流程和电影理论的入门介绍,课程编排分为十二部分:第一章:摄影;第二章:场面调度;第三章:运动;第四章:剪辑;第五章:声音;第六章:表演;第七章:戏剧;第八章:故事;第九章:编剧;第十章:意识形态;第十一章:理论;第十二章:实例分析。

(五)教学方式

就教学方式而言,本次调研的院校基本都遵循了“教师理论讲授+重点影片(片段)观摩+学生课堂讨论”的模式,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经典影片或片段进行系统视听语言分析或美学鉴赏;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学生对授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集中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深化课程学习。

(六)考核方式

调研各院校的考核方式基本一致,大多采取“平时作业+期末闭卷考试”的模式,同时上课出勤和课堂讨论也是作为衡量成绩的重要指标。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考核方法为“期末闭卷考试占60%,学生课堂发言讨论、期中书面作业和日常表现占40%”,浙江师范大学的要求为“形成性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即在学习期间老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1次作业针对特定内容的分析作业。成绩百分计算:形成性考核(40%)与考试(60%)”。其中,北京大学的期中、期末成绩比例有所不同,“平时期中成绩30分,期末考试70分”。

(七)学分学时分配

在各调研院校中,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学分基本都被设定为2—3个学分,课时也为一周2—3课时。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电影概论课程2学分共36课时,浙江师范大学2学分30课时,北京大学2学分30课时。另外,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3学分32课时。以上学校开设的电影概论类课程都集中在一学期内完成授课,而南京师范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则覆盖上下两个学期,共6个学分108课时。

(八)教材运用

一般而言,电影概论类课程的教材运用,都是根据各院校的学科特色与授课教师的专业倾向来选择。通过调研发现,经典的电影概论类著作都会被列为重要的参考教材,如路易斯·贾内梯的《认识电影》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共同指定的参考书目。除此之外,由专业授课教师参与编写或由所在院校编著的教材也一般会成为课程参考书目的重要构成,例如北京大学电影概论课程的指定教材是陈旭光的《影视艺术概论》和《影视鉴赏》,北京师范大学的教学参考书目为张燕、编著的《影视概论教程》以及周星主编的《电影概论》,浙江传媒大学的参考书目为王光祖等主编的《影视艺术教程》、陈晓云《电影学导论》、刘宏球《电影学》。其中,由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课程涵盖部分电视学内容,因此其参考教材的运用也包括电影、电视两部分,包括倪祥保的《影视艺术概论》,高鑫的《电视艺术学》,游飞、蔡卫的《世界电影理论思潮》,韩伟岳的《影视学基础》,刘晔原的《戏剧影视文艺学》,钟艺兵和黄望南的《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此外,电影理论期刊也是电影概论类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包括《电影艺术》《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人大复印资料影视卷》等。

二、教改建议

通过深入调研与分析,课题组发现当前电影概论类课程在各高校教学中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亟待探讨和反思,并应该在新一轮教改实践中不断完善。

1.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常规化设置

电影概论类课程作为一门讲授电影入门知识的基础课程,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起点。其实这门课程的开设非常必要,也是世界知名电影专业院校课程体系的重要构成。然而课题组调研发现,全国很多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并未开设此门课程,例如西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其实,没有经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学习过渡,而直接进入专业领域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影视专业)可能会造成学习门槛过高等问题,在未来无论是影视创作实践还是影视理论学习都会感觉比较突兀。

因此,建议开设有“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学科都应该常规化设置电影概论类课程。其中,当授课对象主要为“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时,课程安排可以涵盖电视学相关知识,开设类似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影视艺术概论类课程。

2.提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

如文章开篇所述,目前全国开设“戏剧与影视学类”相关专业的院校众多,人才培养数量庞大,同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戏剧与影视学类”下辖的11个专业在知识体系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课程设计上必须兼顾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差异。

然而,实际调研发现,各高校的电影概论类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差别很大,课程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亟待完善。鉴于电影概论课是一门引导入门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授课对象普遍是针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因此,电影概论的课程设计可以更为简要单纯,适当减少电影理论、电影史论、电影产业等艰涩内容的讲授,而更多结合电影解读、电影片段赏析等,以便使学生能够更透彻掌握电影视听语言等基础性元素,同时,也更好地为之后的电影学习打下基础。

3.丰富电影概论课程的创新性环节与国际化标准

目前而言,大多数院校的电影概论类课程的讲授方法还主要集中在“理论讲授、课堂讨论、观摩影片”等基本模式,而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一些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在课程的创新性环节设计上有所突破,如在课程期间邀请业界专业人士或专家学者讲授电影技术发展前沿、市场营销前沿等讲座,结合每年多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华语新片与经典佳作展映,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实地考察活动,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关注视野。通过这些教学环节的有机融汇和合理安排,使电影概论课程的讲授更加丰富多样,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与此同时,还可以参考海外高校相似课程的教学体系,提升电影概论类课程的国际化标准。例如,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芝加哥大学电影系的电影概论(INTRODUCTION TO FILM)课程根据课时安排,设计了严谨的教学计划(Course Plan),并规定了在每一个教学单元里必须完成的影片观摩要求(Screening)以及文献阅读数量(Required Reading),这样的学习计划既能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学术精神,也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体现教学的创新性与国际化。

电影概论类课程是影视专业新生接触专业的“第一桶金”,是其重要的知识来源与储备,因此,希望通过本次课题调研,使更多的影视专业院校意识到电影概论类课程的重要性,进一步促进和提升这门课的规范化、标准化、前沿化和国际化。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度校级教改项目《电影概论》[12-02-0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任晟姝.集思广益 ——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仪式暨首次会议综述[J].艺术教育,2013(9).

第5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新浪潮;现代性;后现代性;新表现规则;电影本体;艺术特性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这是终成正果的犹豫,与先锋电影的“哑声”不同,新浪潮电影的“现代性”,是“发声”现代性——有声和彩时期的现代主义电影。

这也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相互交接的版图。

“虽然后现代主义一直都有待于‘给出正当的理由’,但在电影领域这一问题尤为棘手。”① 对于电影来说,艺术的悖论是:作为艺术类型,电影本身就是相对于传统艺术类型的现代艺术范畴的一种,所以,电影艺术的“现代性”与我们习惯意义上的“现代性”,有着巨大的差异:现代派艺术的追求个体自由与电影自身的大产业性生产之间,几乎没有兼容性;电影是在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的成熟期被发明的,它本身没有一个由传统向现代的嬗变,在某种程度上,电影的“现代性”——现代主义意义上的现代性,是向外“模仿”的“现代性”,而不是自身艺术嬗变的“现代性”。“在现代中已有了后现代性,因为现代性就是现代的时间性,它自身就包含着自我超越,改变自己的冲动力。”②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仔细爬梳和辨识“现代性”电影,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只有如此,才使我们有可能认识后现代电影——好莱坞电影在好莱坞艺术中的特殊性以及好莱坞电影与传统后现代艺术的差异性。

在电影领域,后现代主义习惯上指一种美学范畴,一种含义宽泛的心理倾向或感受力,一种类型,理论观点的集合,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或者一个分期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本身无法被限定在电影的某个方面,而必须和整个电影研究联系起来进行讨论。③

电影艺术的发生与发展,与其他艺术类型(样式)的差异在于:电影从被发明开始——电影从成为艺术的一种开始,就置身于西方世界的现代主义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环境中。更何况,就电影历史的属性而言,它与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不同,前者是工业社会的产物,后者是工业社会以前的产物。所以,就大类别/范畴而言,电影艺术(包括摄影、电视和网络艺术)属现代艺术范畴(类别和种类),音乐、舞蹈等艺术属传统艺术范畴(类别和种类)。而且,按照本雅明的意见,立体派和未来派绘画的发生是由于电影的缘故。本雅明认为,立体派画家主要是受到了电影机对现实不同截面组合的启发,未来派绘画则主要是受到电影胶片运转形成的图像效果的启发。④

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电影艺术的“传统”是特殊意义上的传统,电影艺术的“现代性”也是特殊意义上的现代性。

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就传统艺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等)而言,从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运动中的先锋/前卫艺术,再到后现代艺术,其嬗变的时间序列和因果关系的关联度,非常显著。但对于电影来说,从现代主义电影,到实验/先锋/探索电影,再到后现代电影,其间的时间序列和相互关系的关联度,并不明显。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常常相互僭越了彼此间的典型“分界”。这意味着二者之间的界限归根结底是一种主观臆断(电影研究领域甚至有人试图简单地取消这种界限),虽然这种困境并非单单存在于电影领域。⑤

现代主义电影的两个阶段:默片时期的现代主义电影与有声时期的现代主义电影。前者可以称为早期现代主义电影,后者则可称为后期现代主义电影。

早期现代主义电影是一种主要对运动图像思考的现代主义,后期现代主义则主要是对声音图像都感兴趣和进行思考的现代主义。

不管我们怎样认识后现代主义的“后”,它一定与现代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天然联系。这就是百年电影中范围最广的一次电影运动:“新浪潮”电影。

可以这样说,“新浪潮”电影拼接出了一张“现代”和“后现代”相互交接与滲透的完整版图。

“新浪潮”来自法语La Nouvelle,是“新的波浪”的意思。⑥ 一般意义上的“新浪潮”电影,指的是1958年兴起于法国的新一代电影导演发起的新电影观念运动,但广义上的新浪潮电影,则是指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场世界性的电影变革运动,包括法国“新浪潮”电影、“左岸”电影,英国自由电影,美国先锋派电影和新好莱坞电影,德国新电影,新瑞典电影,以及拉丁美洲新电影运动(包括巴西新电影),东欧国家(如波兰新电影)和亚洲国家的“新浪潮”电影,中国港台地区的“新浪潮”电影等。而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意大利电影导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等现代主义影像风格,也都与“新浪潮”电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唯其如此,作为一种特定的概念,“新浪潮”电影也被称作“自由电影”、“新电影”和“青年电影”等。

第6篇

【关键词】本体论 体用观 影像 叙事 本质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像艺术本体论、电影本体论这样的论题很能吸引人们的注意。但是,使用一个概念之前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澄清显然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就很可能出现望文生义或将错就错之类的问题。如果哲学意义的本体论并不适用于电影艺术的理论建构,那么就应该将其摒弃,并代之以更有包容性的理论视角。

一、本体与本体论

作为形而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体论是探讨存在本原、世界实质的学说。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本体问题就已经和“神”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而在整个中世纪,这种联系更加密切。正因如此,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反对把本体论看作是一种追寻本原的演绎方法,因为本体论所涉及的问题超出了“可能经验的一切范围之外”。在康德看来,本体论问题就像“用我们所具有的不知其来自何处的知识、基于对不知其起源的原理的信任而马上去建立一座大厦,而不对其基础预先通过仔细的调查来加以保证”。①从18世纪末开始,作为过去哲学根基的“本体论”已经日暮途穷。

当代中国学者从语源学的角度对“本体论”的译名提出了质疑。“经过哲学家的改造制作,‘是’本身就成了具有最高、最普遍的逻辑规定性的范畴。”②因此,本体论实际上不是关于“本体”的学问,而是关于“是”的学问。把Ontology译为“本体论”是一个影响很大的误读。“它是一门关于‘是’的学问,其较适当的译名应为‘是论’。”③

可见,本体论所讨论的问题与我们对其字面含义的理解大相径庭。实际上,当我们探讨电影本体论问题时,更倾向于对这门艺术本质的探求,也就是把一个艺术学、美学问题披上一件绚丽的思辨外衣。退一步说,我们承认“电影本体论”这一提法的合法地位,也只能理解为关于电影的“本体”的学说或理论。这里“本体”一词不是西方哲学意义上指称世界本原或存在根据的那个本体,而是使事物成为其自身的那些部分。与“本体”相对应的是“用”,即功能和作用。

二、影像――电影艺术之“体”

通过考察电影文化中的各种要素,诸如编剧、导演、摄像、声音、舞美、灯光、技术、发行、运营等方面,我们会发现从电影诞生到当今电影制作进入数字化时代,所有一切都处于变动之中,只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那就是制作或者说创造影像。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导演,同时也是哲学家、作家、演员的阿倍尔・冈斯曾经充满激情地宣称:“画面的时代来到了。”并且,他还为这个宣言加上了诗意的注脚:“一切传说,一切神话,一切不平常的事件,所有宗教的创立人和宗教本身,所有历史上的大人物,几千年以来人民想象中一切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在等待着光来使他们复活。”④对此法国电影史学家马塞尔・马尔丹做了更为理性和凝练的概括:“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因素。它是电影的原料,但也已经是一种特别复杂的现实。它的产生实际上是以深刻的双重性为标志的:它是一种技术装置――能准确地、客观地再现所面向的现实的装置――的自动运转的产物,而这种运转同时被引向导演确定的方向。”⑤也许人类的天性中有懒惰的一面,通过影像直观认识世界、分辨事物的便捷性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通过文字符号了解世界、获得快乐的传统方式。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不但是各门艺术的综合,还是现代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综合。但电影艺术首先是一门依靠影像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它和其他视觉艺术一样,最终的作品或成果是建立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独立空间,它的优势就在于把时间这一要素完美地包含于空间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时空结合体。而不像绘画和雕塑那样,时间只是对作品起到保存、消褪或分解的作用。因此,影像或动态的影像就是电影艺术的本体。

三、体用观与本质观的比较

我们探索艺术的本体和功用是了解其内在特性和发展规律,用传统哲学的观点看,这是一个探索艺术本质的过程。但我们在这里强调:尽管我们在研究和批评电影作品时难免会涉及艺术本质这样一些“根本问题”,但基于主客对立的本质主义的下定义方式有着太多独断之处,从总体上妨碍认识的全面性和多元性。本体不是本质,功用不是现象。电影艺术以影像为“体”,并不意味着把影像当作电影的本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黑格尔对本质的界定:“本质是扬弃了的有。”“要认识这一事物的本质就要离开其自身,到它的背后去寻找。”这种思路与柏拉图的分离理论、中世纪神学的实在论如出一辙。当然黑格尔的本质论又是辩证的,这是其超越前代本体论的关键所在,他认为:“本质之所以是本质,如它在这里所成为的那样,不是由于对它来说是外来陌生的否定性,而是由于它自己的运动,即有之无限运动。”⑥

正如过去有人曾把蒙太奇看作电影的本性,“但是无论蒙太奇多么重要,并不能概括电影的全部可能性。”“电影像其他艺术一样,它的‘本性’的概念也是发展的,因此过早地概括出它的‘本性’,或认为它有一种持久不变的本性,并不符合它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是什么’并没有得出结论一样,‘电影是什么’也是争论不休而无结果的。”⑦与其从本体论的视角去探索超越于电影艺术之上的本质,不如通过区分“体”与“用”的方式把握电影的形式与意义。

注释: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7.

②③俞宣孟.本体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6,27.

④阿倍尔・冈斯.画面的时代来到了[C].柯立森,译//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95:69.

⑤马塞尔・马尔丹.电影作为语言[M].吴岳添,赵家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0.

⑥黑格尔.逻辑学(下卷)[M].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3,4,8.

第7篇

[关键词] 电影美学;理论元素;实践元素;中国元素

电影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在它诞生伊始,由于受当时物质媒介发展水平的限制,由视听记录功能不完备、黑白无声片开始,这门年轻的艺术便着力在拍摄的大量影片中体现出艺术家各自不同的美学观点。至20世纪20年代初,德、法等国先锋派运动兴起,电影艺术始有自觉的美学探索。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艺术有了重大发展。1928年有声片的出现和1936年彩色片的出现,物质媒介的视听记录功能趋于完备,通过对艺术实践的概括、总结,建立了具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电影。人们对电影美学的探究臻于成熟,物质媒介视听记录功能日益精密,从总结“二战”后以及电影史上不同流派的电影创作,运用当代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进行深入研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电影美学流派,并且建立了不同哲学基础的电影美学体系。

一、电影美学的理论产生

有人说过:“电影美学是对电影进行思考的一种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思考方式。学习电影美学的目的是掌握这种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影艺术创作和 欣赏的自觉性。”①所以说,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存在着。其中要求我们针对这种理论进行学习与研究,进而将其不断完善与发展。

电影理论发展至今已将近百年,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都相应的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表现手法。那么我们说电影理论到底想要研究些什么?研究的核心又是什么呢?考察任何一种电影理论,首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各种观点或命题,其次是概念,最后才是框架,尽管这三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并且不是相互孤立的。我们也许可以说,任何一种电影理论的建立,它的基础就是概念,即从概念出发,通过观点,走向体系。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电影理论研究的 核心问题都是概念、观点和框架。也就是说,不研究概念,探讨观点,考虑框架,就不是在进行电影理论研究。电影理论需要对概念进行探讨。其中有一些是基础性的概念。文化、审美、感受、美学、审美形态、艺术、纪录、叙事、历史、语言、电影、文字、数字等,是至关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

概念是电影理论大厦的砖瓦和基石(或者说建筑材料),是构成任何一种理论的最为基础的结构单元。德鲁兹把哲学、科学和艺术看做人类思考的三大形态,并认为哲学创造了概念,科学创造了函数,艺术创造了感觉,是很有道理的,甚至应当说是相当正确的。②概念理所当然是电影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最重要的方面。在概念问题上要注意的是,概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概念,一种是通用概念。

任何一个研究领域的确定,都不是一种简单的个体行为。研究领域的确定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社会群体的社会,简言之,是某种社会共同体行为。而且,即使是一个比较狭窄的研究领域,理论研究的方向和角度也是几乎无限多的。在这里必然存在一个选择的问题。你究竟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和角度,你依据什么来做出这种选择?除了个人的爱好以外,就只能是这种研究的实际意义。

尼克•布朗曾指出过:“在现有的电影理论内容中,即艺术问题、特性问题,正在发生着一种从艺术向语言的转移。从卡努多(1909)和瓦奇尔•林赛(1915)起,电影与语言(一般作为象形文字)的类比就在电影理论的探索中开始了,虽然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占据起支配作用的框架是美学而不是语言学。电影与艺术的类比和电影与语言的类比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米特里总结的传统中占有根深蒂固的地位,但是麦茨把它颠倒了过来。语言不再是隐喻,语言被引为一种方法论框架。诚然,语言学的理论使用后又让位于之精神分析关于‘机器’的概念。”③电影美学作为一种电影理论形态的特殊重要性就在于,它体现了电影与美学以某种方式的结合,或者更准确地说,把美学作为方法论及学术视角来对电影进行研究的电影理论形态。

二、电影美学的发展派流

在发展的过程中,电影美学主要有两大派流:

一是蒙太奇(或称技术主义)传统;一是纪实性(或称写实主义)传统,二者的歧义源于电影同现实的关系。电影美学是电影审美意识的抽象和升华,它以研究如何按照美的规律从事电影艺术的创作以及创作主体、客体、本体、受体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为基本任务,具体内容包括:电影艺术的审美本质的审美特征;电影艺术的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及其形象描绘过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电影艺术观念、流派、风格的兴替嬗变过程;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和应具有的美学品格;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关系;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鉴赏电影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意义和方法等。

三、电影美学中的实践元素

正如本雅明所说,现代社会的艺术生产者必须首先面对市场要求从事艺术生产。它意味着,从事艺术生产的人必须先了解市场需求,了解大众流行的趋势,并为自己的艺术产品寻找卖点。这就是说电影不仅意味着审美生产,也意味着审美消费,换句话说,就是不仅要将作品作为艺术生产出来,也要作为产品消费出去。

在各地电影的创作作品中,有些人注重视觉的美学、有些人过分地注重形式上的变化,追求一种纯艺术式的电影美学,还有就是考虑的实践效应的问题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从三方面来说。

(一)视觉凸现

视觉凸现是指影像对公众的强烈冲击,它不同于视觉的再现与表现,意味着影像既不旨在再现现实,也不力求成为主体情感的象征,而只追求视觉展现本身,从而对公众视觉造成强烈的冲击。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奇观本身”,而不是叙事因素和主体情感,让眼光快速闪过一个破碎的形象世界,享受视觉盛宴,满足欲望并再造欲望。例如观众在观看《英雄》时,已经不再注重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而只是在影像的凸现中进入强度的狂欢状态。看电影不是看情节,情节是为精彩的打斗和奇幻的特技作铺垫的或者说叙事成为推动奇观的动力。就让充满欲望的眼光在屏幕上快速闪过,领略精彩镜头的无限风光。《英雄》的镜头依次闪过秦王宫殿的宏阔场面,秦军列阵行进的肃杀阵容,无名进王宫时的卑微身影,大殿的空荡与黑沉,如骤雨飞降摧枯拉朽的箭阵,辽阔苍凉的戈壁大漠与渺小的个人,秀奇的山水与飞动的身姿,书馆内曲折而幽暗的楼道……视觉凸现满足了消费时代观众“本我”及其视觉快乐原则。

(二)奇观拼贴奇观电影淡化了叙事电影的因果逻辑,而是由从各个方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汇成一条共同的河流,这样的统一不可能被重建。重新将他们拼贴成为新的整体的、关于现实的片段的景色,只能展现为一个纯粹静观的、孤立的伪世界。拼贴消解了深度模式,导向了平面感,真理被搁置不顾,它只在一个浅层次上玩弄能指、对立和文本的概念,从本质走向现象,从深层走向表层,从真实走向非真实,从所指走向能指。历史意识消失产生断裂感,告别了诸如传统、历史、连续性,在非历史的当下时间体验中去感受断裂感。诸如《英雄》中选景的考虑决不限于真实的历史上赵国疆域(山西河北一带),而是以奇观的视觉效果本身来考虑,因此诸如四川九寨沟、内蒙胡杨林,甚至广西桂林等,均被作为外景拍摄地。这种选景的考虑足以说明在奇观电影中,场景的视觉效果比故事历史空间真实性更加重要。奇观就是一切,用奇观制造“震惊”,以刺激更好的消费,这就是奇观电影的意义。尼采说“美学不是别的,而是应用生理学”,这似乎和奇观电影所产生的“震惊”的电影美学有着内在逻辑的相似。

(三)消费趣味如前所论述,奇观电影是大众文化时代的宠儿,既然是应对消费性社会的影片,首先必须取悦大众。所以奇观电影的故事往往通俗与浅显,是为了在横向上尽可能地拓宽观众面,博取更大的商业价值。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推动了审美生产和消费的进程。毕竟在这个充满风险的现代社会里,投资一件艺术品也就意味着承担相当的风险,有谁愿意花费大把的钞票赔本赚吆喝呢?

四、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

中国电影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发展问题。有人形容目前电影生产的现状是“悬在空中”的――既没有上天堂像在做梦,也没在大地上贴近生活。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还要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快速发展下去,那我们不妨从理论到实践结合的研究上开始寻求发展。中国的著名大导演谢晋,可以说他是树立了一种电影美学,一种带有深厚中国元素的电影美学。谢导展现出的是海派艺术家独有的气质,他懂得一些规则,却又善于为己所用。“他成功地嫁接了好莱坞艺术手法和中国的意识形态”。例如谢导的作品《天云山传奇》。“这部电影的先进性、新锐性是无可替代的,它涉及诸多人性的东西,但是从人的角度切入。”“从《天云山传奇》到《芙蓉镇》,他完成了四部作品,仅凭这几部作品他就足够被称为大师。”至于谢导晚年的一些作品,周黎明表示尽管看似平平,但不能用现代的审美标准来衡量早前的作品,毕竟“他在作品里发挥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所有优势”。他的作品在美学方面是中国导演里做得最典型的,他的电影从艺术手法上,很贴近好莱坞电影,他也恰当地嫁接了好莱坞的叙事技巧和中国的意识形态,“称他为划时代的人物,让他代表一个时代,这些提法只有他才当得起。”

电影美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据说始于20世纪50年代,人们一直在不断地追求与实践,中国的电影美学似乎也在经历一段要与世界发展同步的跨越。中国的电影市场借助“入世”带来了一个很好的机遇,我们不能妄自菲薄,看外国影片也应如此。近13亿的人口,有很大的市场,中国有8亿农民,一部电影光打开农村市场就不得了。我们可以在电影美学的发展史中再融入一些中国的元素,把实践与理论再次完美地结合一下,可以是一些很好的民族电影,反映民族生活的影片,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注释:

① 《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② [日]筱原资明:《德鲁兹:游牧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页,第142-143页。

③ [美]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参考文献]

[1] 李立.影视艺术批评与鉴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

[2] 刘新生.二十世纪中国电影艺术流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3] [法]米特里.电影美学和心理学[M].

第8篇

[关键词] 蒙太奇;电影;剪辑;组合;表现力

电影出现于1895年,是在近代科学技术相当发达的基础上诞生的。摄影技术的创立,电力、机械、玻璃、化学等工业的发展,为其诞生创造了条件。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吸收并综合了戏剧、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成分,也综合了摄影等许多科学技术手段,是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它以画面为基本元素,并与声音和色彩共同构成电影基本语言和媒介,在银幕上创造直观感性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手段来刻画人物,叙述故事和揭示主题。

画面、声音和蒙太奇是电影的主要艺术语言和表现方法。

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非斯、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人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蒙太奇的表现力在电影艺术中也逐渐突出。

这里主要分析蒙太奇手法在电影中的艺术表现力。

首先,先看一下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是建筑学术语“构成,装配”之意,后来运用在电影艺术上指镜头的剪辑和组接,即指按照一定的构思,把按景别拍摄下来的内容分散的胶片通过剪和接,构成完整的影片的方法。当然,它的意义和表现力远比几句话要深刻得多。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形式特点。[1]

初期电影:当卢米埃尔兄弟(法国电影发明家,导演)在19世纪末拍出历史上最早的影片时,他是不需要考虑到蒙太奇问题的。因为他总是把摄影机摆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离(或者说是剧场的中排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把人的动作从头到尾一气拍完。

1895年卢米埃尔拍摄的《水浇园丁》如下讲述:

在一个花园里,树木和草丛十分葱郁,一位园丁拿起一根长长的水管,开始给花草树木浇水。这时一个小男孩走过来,出现在园丁身后,乘园丁不注意,用脚踩住水管。水断流了,园丁奇怪地低下头检查水管,他把水管口对准自己的眼睛看了又看也没看出什么究竟来,这时,男孩把脚缩了回去,水猛地喷射出来,全冲到园丁的脸上,园丁回头看到了搞恶作剧的男孩,生气地扔下水管跑去追打他……

内容简单拍摄片段的活动景象,由一个连续不断的镜头拍摄。没有蒙太奇剪辑,没有对时空的分解与更新组合,影片的背景显得杂乱无章,演员的演技极为简单,动作过于迅速,纯粹是一段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喜剧性片断,是自然主义的记录,但它堪称为当时最成功的影片。可以说,这是最早故事片的雏形,尽管它的电影语言简单而贫乏,仍是后来一切喜剧片的胚胎和原形,对于以后的电影艺术奠定了基础。

梅里爱,法国电影导演,世界第一位电影艺术家.开创了与卢米埃尔“捕捉自然”相对立的另外一种风格。他把不同场景上的镜头连接在一起。他的影片是电影成为艺术的第一步。但他过分拘泥于戏剧美学,模拟观众在剧院看戏的视觉效果,没有使用景别、视点的变化,没有产生具叙事、表意作用的蒙太奇。

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是第一个自觉使用蒙太奇的人。他在影片the fatal hour(1908)里第一次采用了平行剪辑的手法在段落营造紧张感。《党同伐异》(1916)中那段妻子救丈夫的情节的组接方式,一直被后来的电影家津津乐道,并被称为格里菲斯的最后一分钟营救(griffiths last minute rescure)法,即通过两个场面的交替切入制造悬念,加强节奏。[2]24

可以说早在电影问世不久,格里菲斯等人就注意到了电影蒙太奇叙事表意的作用。后来库里肖夫、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相继探讨并总结了蒙太奇的规律与理论,形成了蒙太奇学派,将蒙太奇提升到美学理论的高度。他们的有关著作对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摆脱单一固定视点和舞台式时空的制约,进行了大量的蒙太奇实验,使蒙太奇逐渐进入电影领域并日臻成熟,从而“使电影从一种影像记录技术走向一种影像创造艺术”,开启了电影的蒙太奇时代。[3]

电影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是在蒙太奇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上完成的。普多夫金说:“电影艺术的基础是蒙太奇”。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表现手段和最突出的形式特点。通过蒙太奇手段,电影的叙述在时间和空间的运用上取得极大的自由。

例一:

画面一:一双穿黑雨靴的男人的脚在楼梯;

画面二:五楼上亮着的窗户五秒钟后黑下来(伴以女人的尖叫声);

画面三:救护车与警车接踵而至(伴以警车、救护车的尖叫声)。

三个画面组合在一起,观众开始联想、揣测和判断:发生了一起谋杀案,凶手可能是那穿黑雨靴的男人。产生了“1+1=3”的效果,极具感染力。

例二:1920年前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库里肖夫剪辑的经典影片片段:

画面一:一个年轻男子从左向右走来(地点是国营百货大楼);

画面二:一个年轻女子从右向左走来(地点是果戈理纪念碑);

画面三:两人相遇,握手(地点是大剧院附近),男子用手指着;

画面四:一幢宽阔台阶的白色大建筑物(事实上是白宫);

画面五:两人走向台阶(地点转成救世主教堂)。

几个毫无关系的片断,经过导演的巧妙安排,蒙太奇的分析组合功能充分地体现了出来,达到电影的叙事和表意。[2]24

早在1916年,库里肖夫就开始致力于研究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他在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并深入研究美国影片,特别是格里菲斯的影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蒙太奇理论,认为电影艺术的特性就是蒙太奇。他以实验的方式证明,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义,这一项有名的镜头剪接实验被称为“库里肖夫效应”。

他给俄国著名演员莫兹尤辛拍了一个静止且毫无表情的特写镜头,分别接在放在桌子上的一盆汤、一个小姑娘耍弄玩具和一具躺在棺材里的老妇人尸体的镜头前面,结果出乎意外,他发现观众看到了演员的“表演”,即:看到汤时表现出沉思的表情,看到游戏中的孩子时表现出轻松愉快的微笑,看到老妇人尸体时却沉重悲伤。而实际上在这三种情况下,演员的表情是完全一样的,这都是由于镜头的组接使观众产生了联想。由此,库里肖夫得出结论:造成电影情绪反应的,不是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之间的并列,是镜头组接和剪辑的作用。两个镜头相接就能产生新的含意。这就是所谓的库里肖夫效应。

他还指出,通过蒙太奇可以体现时间的运动,表达作者的态度,启发观众的感受。他的理论经过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的改进和阐发对整个电影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苏联电影导演,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爱森斯坦提出a+bc,a+b>c的句式。这不是简单的一加一,而是一个新的创造,大大丰富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增强感染力。例:战士牺牲了,连接一个劲松的镜头,产生了英雄虽死犹生如松柏常青的意念;卓别林把工人群众赶进厂门的镜头,与被驱赶的羊群的镜头衔接在一起;普多夫金的影片把春天冰河融化的镜头,与工人示威游行的镜头衔接在一起,就使原来的镜头表现出新的含意。

所以,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4] 。

电影制作中,艺术家们根据剧本主题的需要、情节的发展将影片所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分别进行拍摄和处理,再通过一定的艺术技巧,合乎逻辑又富有节奏地把它们组合起来,使其相互作用而产生连贯、呼应、对比、夸张、暗示、悬念、衬托、联想等艺术效果,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这就是运用了“独特的形象思维方法”即蒙太奇思维。

爱森斯坦同摄影师基赛合作拍摄的影片《罢工》,初步实现了导演的艺术设想:把一群安插在工人里的奸细,同猫头鹰、虎头狗的镜头穿插起来,将那些奸细比作灭绝人性的禽兽,具有深刻的讽刺意义。他在影片中甚至将警察镇压工人的镜头与屠宰场里宰牛的镜头交替出现,作为对杀戮无辜的象征性批判。在巴黎艺术博览会上,《罢工》为前苏联电影赢得了第一个国际奖项。《罢工》的成功,迎来了爱森斯坦的另一个辉煌时刻。

《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屠杀”桥段——著名的“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电影史上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一个镜头是沙皇军队的大皮靴沿着阶梯一步一步走下去,另一个镜头是惊慌失措的奔跑的群众;然后是迈着整齐步伐的士兵举枪射击,然后再是人群中一个一个倒下的身影、沿着血迹斑斑的台阶滚下的婴儿车、抱着孩子沿台阶往上走的妇女……两组镜头交相冲击,让人震撼。影片中同为后世乐道的后一段落“跳跃的石狮子”,沙皇军队大肆屠杀敖得萨市民之后,波将金号战舰上发出的“愤怒”的炮火中依次交叉切入一只“熟睡”的石狮、一只“抬头”的石狮、一只前足蹬起“怒吼”的石狮(只是敖得萨市政厅门口同一石狮的不同角度影像),深刻隐喻了沙皇的腐朽统治连石狮都奋起抗议。这部作品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影片”,专意于强调剪辑的重要性,使蒙太奇手法产生了令人叹服的艺术效果。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指出:“几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便像电火花似的发射出来。”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此问题,一个物理学现象给予我们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其分子组成是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研究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以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省了。

当然后来电影诸多理论(如长镜头理论)的发展对蒙太奇不断提出了挑战和考验,这也同时是对蒙太奇理论的一次丰富和发展。蒙太奇的艺术表现力值得我们做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使得蒙太奇的思维方式和美学理论达到更高的高度,为电影艺术达到更高的创作效果。

第9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电影分类;电影类别;电影类型;类型片

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

一、类型即特征: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分类原则

1.引言:分类是人类知识的需要

类型,genre:Acategoryofartisticcomposition,markedbyadistinctivestyle,form,orcontent.①

类型(type、pattern)是由各特殊的事物或现象抽出来的共通点,逻辑演算中关于主目的不可兼的分类谱系之一;也可以说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

中国古人(《易·系辞上》)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谓同类的事物聚在一起,而不同的事物则以类区分。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类型是个概念,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个理念或观念:

我无法用眼睛看到圆的理念,也无法用眼睛看到2+2=4这类明明白白的真理;然而,了解圆的理念与数学真理,就等于“明白”它所包含的一致性,以及它对实在的解释方式。②

唯其如此,类型,这一习以为常的“感性”概念,只有通过分析才能理解,而只有理解,才能掌握。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类型的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触类旁通的“类”:理解或掌握一事物的知识,能推知同类其他事物:学习必须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以我们说,分类是人类知识的需要,而艺术分类则是不同表现工具和呈现方式的结果。

换句话说,艺术分类是艺术研究的基础。没有对艺术分类的科学把握,就不可能把握艺术的本质,同样,没有对电影分类的科学把握,就不可能把握电影艺术的本质。

自古代起,人们就尝试确立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就如同对科学的各个学科一样。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曾以各种标准来进行分类,例如说话者的位置(这区分了模拟和叙事),或者文本所激发的人的感情,包括从敬仰(史诗)到恐惧(悲剧),还有悲伤(哀歌)和嘲笑(喜剧)。③

艺术类型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艺术发生和艺术发展过程中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结果。“类型理论是艺术过程中的必然发展,因为人类有把性质相近的事物归类的习惯。分类(classification)其实是累积性的(accumulative)、历史性的(historical),也是累时性的(diachronic)活动。经历时间的沉淀,事物才能逐步归类。”④

2.艺术分类的两大基本原则

类型即特征,这是类型的逻辑与基础。

艺术分类的意义在于揭示各个艺术类型所具有的独特的艺术性能。G.E.莱辛在《拉奥孔》中曾强调诗与雕塑的不同,反对艺术类型之间的相互混淆和替代。所以美国艺术理论家苏珊·朗格说:“艺术种类更为本质的划分是那种圈定其真正范围的划分,亦即区分各种艺术创造的东西或者说区别它们基本幻象的划分。”⑤

对同一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就是根据这类事物的特点,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将这类事物再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别。或者说,按照这类事物的种类、等级或性质分别归类。如按事物的规模,事物的性质,事物的形态等进行分类。

所以说,这样的类型也就是由各种特殊的事物或现象抽出来的共通点。类型的划分就是标准的划分。标准是一个历史性、地域性和社会性的特定概念与选择。

分类标准是分类的尺度,采用不同的标准,就会划分出不同的艺术类别。

生物的分类法是根据各生物类群间差异的大小分类的,而“种”的生物概念学定义,是种间的杂交不能产生后代,即“种”之间不能进行重叠或交融。

所以我们又可以说,艺术类型即艺术特征,它还包含了人类对艺术分类的矛盾认识。在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类型性要义在于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性,共性与个性的同一性。

对艺术分类的矛盾认识——艺术的类与无类,也即是人类的一种“为我所用”的分类。

换句话说,艺术分类的根本依据,是根源于人的客观社会的多样化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这是艺术与生活的一元化相适应的结果。

在传统艺术中,音乐——轻歌急弦的快快慢慢,舞蹈——手舞足蹈的里里外外,绘画——赋彩绘形的上上下下,雕塑——石雕泥塑的前前后后,戏剧——舞台人生的真真假假,以及书艺书道,工艺美术,建筑园林,杂技魔术,服饰化妆,这些“囿于成见”的艺术类型分类与识别,都是在农业社会中完成的对艺术/精神世界的认识。⑥

而对于艺术新类型的特征与边界、属性与意义的新认识,譬如摄影——照相镜头的进进出出,电影——机器造梦的是是非非,电视——娱乐传媒的欢欢乐乐和网络艺术——虚拟世界的生生死死,则是对人类工业社会发明的新艺术的精神世界的认识。

对某类艺术类型进行再分类,则是对其本体条理性、系统性和精密性认识的结果,是为了人类对自身创造的这种艺术行为的辨识——对已经发生的艺术行为的一种更为细致的再认识。

第10篇

关键词:微传播;影视艺术;文本接受

0前言

微媒介作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产物,是许多行业领域用于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而这种利用微媒介进行传播的行为便被称为“微传播”。以影视艺术领域为例,其完全可借助微传播快速、便捷、微小等特征,使自身传播形式更为大众所接受。需注意的是微传播下影视艺术中的许多传播文本都会发生较多变化,所以要求艺术创作者与传播者正确认识微传播特点与规律。因此,本文对影视艺术微传播问题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影视艺术与微传播关系分析

关于影视艺术与微传播,二者在关系上实质表现为艺术与技术的相互影响,其中的艺术可直接将许多文化补充给技术,而技术又使艺术的表现与展示得到创新。从影视艺术对微传播的影响来看,具体表现在:第一,影视艺术在实际创作中趋向于得草根化、生活化。传统影视艺术在创作方面多为受众带来“权威性”之感,创作中的设备、技术与团队都极为专业,但在微传播背景下,影视可直接由草根阶层完成,如被称为“伪纪录片”的短片《情非得已》《苜蓿地》等。同时,从生活化角度看,微传播下的影视作品强调将生活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如《阿泽的夏天》《老男孩》等,其内容与个人生活极为贴近。第二,影视艺术受微传播影响在传播形式上发生改变,如现行大多微短片强调的“颠覆经典、挑战权威”,其便是多极化传播的重要表现,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其涵盖的恶搞内容成为大多网友追捧的内容。另外,从微传播受影视艺术的影响分析看,微传播与传统互联网传播方式不同,其更倾向于艺术化、影视化以及审美化等特征。以内容艺术化为例,当前较多微博组图转发中与影视艺的蒙太奇组接理论相同,注重传播信息与附加信息的组合,如“杜甫的一天”图片,其是经过微博不断转发发酵而成。由此可见,影视传播与微传播二者相互影响极为明显。[1]

2微传播下影视艺术的发展

微传播时代下,较多如微信、微博以及MSN等都可作为影视艺术的微媒介,这些微媒介利用中便滋生了微电影与微电视的萌芽。首先,从微电影的产生看,其在类型上表现为“作者微电影”与“商业微电影”两种,其中“作者微电影”侧重于对创作人自身情感的抒发,如《看球记》《老男孩》等,能够引发受众的共鸣。而对于“商业微电影”,其相比传统电影,在广告植入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如《一触即发》等影片,完全在故事中融入较多品牌诉求内容,通过电影语言使品牌文化故事展现出来,进而实现品牌营销整合目标。微电影作为传统电影艺术和微媒介融合后的电影表现形式,其不仅使电影艺术主体内涵得以丰富,同时进一步拓宽了艺术表现空间。可见,微电影的发展成为影视艺术在微传播影响下的重要创新物。另外,从微电视角度来看,其主要将微媒介融入电视媒介中,使电视节目可借助移动网络终端如手机、笔记本电脑进行传播。事实上,微电视本身作为网络电视的具体在现,其不仅是现行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更是当前艺术发展的新型艺术形式。从微电视的内容来看,其与传统电视传播相比较,更具互动性、可控性以及智能性等特点。例如,微电视节目播放中可直接选择直播或点播形式,传统需在固定地点与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形式,很难与现代受众观赏需求相适应,而在电视运用下,即使在机场候机厅、咖啡厅或办公室,也可对微电视直播进行收看。再如,微电视的点播,受众无须因错过精彩电视节目而遗憾,仅需利用移动终端中的如PPTV等软件,便可进行节目的挑选。此外,微电视区节目与传统电视节目的最大区别是,微电视在互动性方面更强,如微电视节目播放中的较多“弹幕”,其便是受众互动的具体表现,无须进入现场便可达到互动目标,节目自由度较强。由此可见,微传播时代下微电视的发展,除融合微传播特性外,也使网络电视、传统电视的不足得以弥补,成为现代影视艺术创新的重要体现。[2]

3微传播下影视艺术文本接受问题研究

3.1传媒文本特征分析

微传播背景下,影视艺术中的传媒文本所表现出的特性也较为明显,包括感性表征与符号特性两方面。首先,在文本感性表征方面,微传播下的传媒文本实质是对影视意识作品信息的展现与演绎,受众在欣赏过程中可直接获取作品感性信息。因此,微传播传媒文本既可使浅层情感与意义得以表达,同时也会在受众欣赏节目中感悟其中的价值观理念与时代精神。其次,从文本符号特性上看,主要表现在媒介化、类型化与大众化等方面。以媒介化特性为例,不同的文本符号特征使文本传达的意义也极为不同,如现行微博中展示的影视艺术作品,通常有微博博主身份标签设置其中,这种标签便可作为传媒文本的符号,受众可根据自身喜好进行产品的选择。再如,大众化特性方面,微传播下的传媒文本本身以“作者情感抒发”“商业广告”两种类型为主,实际传播中为得到受众认可,会尽可能使文本符号特性展现出大众化特点。[3]

3.2受众对影视艺术文本接受的具体表现

影视艺术传媒文本所涵盖的内容并非一次性便可被受众所接受。微传播过程中,受众对影视艺术的接受具有明显的逐层性特征。具体在接受文本过程中,涉及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信息接收、文化接受以及审美接受等三方面。通常在影视艺术微传播中,信息的接受往往为受众文本接受的第一步,受众需对影视作品的基本信息如主题、情节等进行筛选。需注意的是微传播下不同传播媒介也会对受众信息接收程度产生影响,如利用电脑进行影视作品欣赏,很容易意外因素使信息接受受到影响。再如,利用手机终端,尽管其便携性与移动性较强,但往往接受信息比较碎片化,所以与手机媒介相比,电脑媒介更能帮助受众接受完整信息。而对于文化接受,受众在接受作品基本信息后便会对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判断,假若作品内涵能够使受众产生文化认同,便可被受众完全接受。以《功夫熊猫》为例,其中包含的打斗场面、建筑风格都是中国元素的具体体现,所以大部分人直接将该作品作为我国文化的代表作。另外,在审美接受方面,影视艺术微传播的草根化与大众化特征,很容易使受众对影视作品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在体验作品情感艺术过程中便会获得审美上的满足。因此,现代影视艺术创作中,应充分结合微传播下的受众文本接受特点,这样作品才更易被大众接受。[4]

4结论

微传播时代的到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影视艺术实际创作中应正确认识微传播的性质,挖掘微电影与微电视的优势,并根据受众文本接受特点,使影视作品得到更多受众认可。另外,影视艺术微传播作为现代影视艺术的重要创新物,也是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需关注的重要方面,应引导其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彬.影视艺术微传播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3.

[2]袁乐欣.新媒体环境下影视制作与传播的发展路径[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胡智锋.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以影视艺术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4(07):16-17.

第11篇

关键词:奇观;数字特效技术;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30-02

一、数字时代的奇观构建

1977年,《星球大战》的出现,电脑非现实的表现功能开始将我们带入创作者的想象世界,一个小团队特效公司――工业光魔从此写入影史;1996年,《泰坦尼克号》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一段旷世的爱情,同时也将历史上曾真实发生的船难以一种近乎全景式的表现手法展现在所有观众面前;2010年,同一个导演,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虚拟星球的全貌,《阿凡达》的上映也标志着3D电影全新标杆的确定。

电影类型片中,以灾难片、科幻片、魔幻片、惊悚片对于数字特效技术的依赖最为突出,这些影片在表现非自然力的情节时以高度的现实假定性为前提,根据合理的艺术逻辑进行艺术仿真。纵观近年全球票房取得斐然成绩的影片,2010年特效电影大师卡梅隆导演的新作《阿凡达》利用立体山水制作软件VUE为我们展现了栩栩如真的潘多拉星球全貌,2011年《猩球崛起》一片中,导演鲁伯・华尔特利用精确的动作捕捉技术以及细致入微的毛发系统向全世界影迷揭晓了前作留下的悬念,观众对于此类影片的视觉体验与现实真实存在的视觉体验不同,影片中展现的奇观世界是艺术世界中的真实,是基于艺术假定性的真实。

这是一种纯粹通过视觉来体验事件、性格、感情、情绪甚至是思想的影片类型,而观众则通过对奇观画面影像的解构,通过影片中本就含有的叙事对奇观的场面进行揣摩与体味,在获得视觉的同时领略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意味是奇观电影借用画面叙事的主要目的。电影画面借助数字特效的奇观化表达主要实现是电影艺术从文学意味转向图像艺术的一个转变。

电影创作者对于影像奇观化的追求也伴随着相应的问题,传统的叙事电影强调电影的文学性,即电影需以话语为中心,讲究戏剧所强调的叙事性以及故事性。但是随着数字特效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市场对于人物对白以及性格塑造的追求逐渐转向追求影像的奇观式表达。视觉元素作为电影的基本元素本不应缺失,但是如果将视觉化作为影片在电影市场的立足之本或者是唯一目的的话难免会落入形而上的窠臼,所以电影创作者应该立足于电影的剧本内容,在叙事结构与奇观画面之间做好平衡。

二、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

电影是一种造梦的艺术,数字特效技术将人类的想象力逐渐以一种可见的影像形式展现出来,数字特效技术之所以日益被广大观众所接受是由于其在追求一种真实,意在将虚拟的想象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并能得到观众认同的虚拟真实,可以说数字特效技术一直在实现虚拟创真。

所谓虚拟创真,就是利用数字特效技术制作的逼近真实的虚拟场景。数字特效合成制作的数字虚拟图像无非有两种,一种是无中生有,像《黑衣人3》中的各类外星生物,它们虽然超出了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视觉体验,但是却与人们探索未知世界以及人们的想象力高度符合;另一种则是以人们在现实世界的视觉体验与生活体验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做无限的延伸与扩大,例如《普罗米修斯》中的造物者形象,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以人类形象为基础,通过化妆技术以及数字合成技术设计了高大威猛的人类祖先。

在内容上,高度假定的虚拟创真也并没有像影像画面那样脱离现实,他们虽然运用的是现代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上却传达着传统的价值观。《阿凡达》传达的是人类与生存家园的良态关系,《少年PI的奇幻漂流》传达的则是人性两面的斗争。数字特效技术尽管在表现形式上与传统的叙事电影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内容上以及电影精神却依然是人类精神生活追求的核心。

因此可以看出数字特效技术在影片中虚拟创真的美学特性在满足了人们想象力和视觉体验的同时也是影片借助形式表达内容的重要手段。真正成功的虚拟形象是以求真的创作态度打造出来的,只有在它们的真实性同虚构内容融为一体时,才能显示出它们的全部意义,或者严格说,才有价值。虽然数字特效技术创作的电影艺术形象可以以假乱真,但是数字特效电影在电影市场的多年时间的经验已经表明无论是再现客观世界的真实,还是表现主观世界的真实都是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追求的原则――艺术真实,只要数字特效技术创作者按照观众的审美需求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和情感为主要诉求点,在某种程度上数字特效电影将达到传统的叙事电影所达不到的高度。

三、数字特效的现实缺失

数字合成技术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电影艺术必须借助摄像机记录影像的惯例,影像可以局部甚至是全部利用电脑设计合成已成为当今观众以及创作者都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表现电影艺术真实性的过程中,电影艺术创作者可以选择传统的拍摄手法也可以选择利用电脑设计完全虚构的角色以及场景,也正是数字特效创作手段方便、自由的特性改变了现代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

在一幕幕的奇观影像中,人们对于画面里的现实感渐渐缺失,人们的感官被劲爆的画面刺激的同时也忘却了现实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视觉暴力的泛滥。按照定义,虚拟是一种看似真实并非真实的画面和空间。也就是说这一种虚构的真实势必会在电影艺术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造成真正意义上现实的缺失。

相对于传统电影工业纪实照片式的真实,数字特效技术根据观众的观影经验和期待心理所精心制作出的高度拟真影像容易使观众在高度真实的“虚拟世界”中迷失。众所周知,法国著名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毕生的研究都围绕着电影与现实的关系展开,巴赞认为电影是再现现实的艺术,但是数字特效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电影是再现现实的艺术的现实。真实是客观的,但是观众在观影过程中从画面中感受的真实感却是主观的,可能有人认为数字特效技术的出现预示着巴赞电影论断的终结,但是如果我们反观电影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电影的发展即是电影技术的发展,数字特效技术就好像电影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电影作为造梦的艺术借助一些特级技术是无可厚非的事情,电影应使观众感觉到是真实的,因为它毕竟是电影。电影中利用数字特效技术营造的一种真实的感觉不仅仅是虚拟的真实,同时也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复原,所以这似乎提醒着我们巴赞所倡导的写实主义似乎获得了某种程度的新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数字特效技术并没有撼动巴赞的理论,数字特效中现实的缺失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真实感的存在并没有抹杀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表现形式。

四、总结

从卢米埃尔兄弟到梅里爱,从奥逊・威尔斯到詹姆斯・卡梅隆,这些电影艺术的造梦家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的影像之梦,电影发展至今留下的佳作中,有再现的真实也有表现的真实,数字特效的发展犹如为电影工业插上了一双更有力的梦想之翼,数字特效在影片创作中为影像表达添了一分表现的真实,扩展了造梦者想象力的疆界,与此同时,也对观者和评论者提出了新的难题,电影的美学特征也由于数字特效的出现而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也将会是永恒的议题,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数字特效技术在电影奇观式表达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美学地位。

第12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影像分离;“纪录”与“创造”

 新时代随着CG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不断地改变着自己的视觉最终呈现效果,动画模拟真实的能力已经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比如《贝奥武夫》让人分不清这是动画还是电影,《最终幻想》让人看到了真人的影子;而与此同时,电影也不断利用现代动画技术表现以前表现不了的题材以及原来不能实现的视觉奇观。从1993年《侏罗纪公园》开始,电影不断地融入了动画技术要素,到当代,随着《阿凡达》获得的巨大成功,电影融入动画CG特效已成为一种惯例和趋势,2011年上映的《美国队长》《猩球崛起》等大片就是利用CG技术创造视觉奇观典型的代表。

在动画和电影越来越融合的当下,动画艺术与电影艺术越来越接近,两者的差异似乎越来越小,随之而来两者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在华丽的影像背后,隐藏着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动画与电影二者难道终将合二为一?二者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澄清和探讨的问题。

一、混沌——分离——融合(动画与电影的关系演变)

动画与电影最初就是一个混沌的混合体。捕捉动态是动画与电影共同特性。早在动画与电影诞生之前,相关科学家就对动态进行了大量的实验,1832年,比利时科学家约瑟夫?普拉多制作了“诡盘”,其用完整的场面分解一个个单独而连续的画面,然后再用一个个单独的、静止的画面组合成连续的运动幻象,[1]这是电影最原始的形态,也是动画最原始的形态。除了没有电的成分,这与今天的影像原理别无二致。

不可否认的是,动画与电影有着相同的原理,它们都是由一些连贯的画面造成的运动幻觉,正是由于这一同根性才导致当时概念的混淆,形成了两种艺术的密切关系。这也是当前动画与电影融合现象的根本原因:二者都是创造影像的艺术。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两种影像也出现了分野。1877年,法国人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并用此机器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片《一杯可口的可乐》;1895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研制成功了可以摄影、放映和洗印三用的电影器械“活动电影机”,并用此机拍摄了《工厂的大门》,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有着相同原理的机器戏剧性地诞生了两种不同种类的艺术,绘画形式的影像与照相形式的影像分离开来,形成了动画和电影两种不同的个体。绘画与照相不同的美学区分使得动画与电影就像一棵大树上的两支主干,有着各自的独立性。

动画与电影的关系在百余年的发展中经历了融合—分离—融合的否定之否定道路。到了数字技术繁荣的新时代,两种艺术的趋同现象尤其是主流动画与主流电影之间的融合又一次混淆了我们对于两种艺术的理解。现代动画和电影相互借鉴与模仿:动画利用电影的视听语言(现在所有的商业动画大片均如此),而电影利用动画的视觉特效(现在所有的电影大片均如此)。不过这并不意味两种艺术真正合二为一,因为虽然它们的枝叶不断地交织,但并不能掩盖它们不同的主干,动画与电影两种艺术的本质区别永远不会消除。

二、“纪录”与“创造”——电影与动画的本质区别

电影与动画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的根本手段和运动本质具有一致性。在分别引入了摄影与绘画后,两种艺术产生了分离,这就是电影与动画根本区别的本源。雷诺的动画是手工绘制的各种形象以及形象的变化,而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是对现实工厂的复制。著名的动画理论和艺术实践家亚历山大?亚力克谢维奇用照相与油画的比较来阐述动画与电影的差异,他说:“摄影艺术家NADA的作品是用照相机冷漠的镜头记录现实的一些美妙的细节,而马奈的油画则是艺术家对事物的理解。”[2]这个比喻也恰当地反映了动画与电影影像品质的差异性,同时也准确地定义了动画影视形式的本原。

电影通过摄影机连续记录的方式来拍摄影像,电影的动作是按照机器每秒钟24格的速度准确记录动作发生的全部。因此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亲近性”,“跟照片一样,影片必须记录和揭示物质的现实”[3]。电影的本性是物质现实的复原,这是其鲜明的电影美学观。另外,巴赞的电影美学观也是建立在“照相本体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电影按其本性最适宜于用来表现现实,电影艺术的伟大正在于它能最有效地把观众直接带到现实本体面前。”[4]因此,电影作为“纪录”的艺术,给观众带来一种逼真性和临场感,其本质在于对物质现实的再现与复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