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5 08:39: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护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科室的服务水平,因此如何提高护理的质量,通过护理促进患者尽快康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我们先来撰写好这篇护理论文致谢吧,下面是学术参考网小编的分享,欢迎阅读!
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xxx》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
感谢我的爸爸妈妈,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养育之恩,无以回报,你们永远健康快乐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过的骨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在骨科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的方法。
2、骨科护理的常见问题
2.1医院制度不完整
首先就是医院规章制度不健全,导致护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监控力度也不够,另外,部分护理人员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对骨折患者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所以就会常常出错。
2.2护理人员缺乏对患者的护理责任感
有关骨科的问题在当代越来越多,因此就会使得,骨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变得相当繁重。所以,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由于骨科护理人员少、护理任务重,这样就容易给骨科护理人员带来了比较繁重的工作压力,更有甚者,由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非常的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很容易使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护理责任意识慢慢消失。长期发展下去就会滋生消极应付的心理,或者是对患者表现出态度冷淡、护理不周、甚至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发生冲突的现象。
2.3护理人员技术不娴熟
在骨科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除了要掌握一般的基础护理及技术操作之外,还应该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技术操作的相关方法。但是大多护士毕业时间短,除此之外,还由于科室之间的轮转问题,专业知识相对的比较缺乏、经验也相对地不足、技术水平偏低,因此有的护理人员会常常违反操作规程,这样就会导致操作失败和出现差错。
2.4护理人员与患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
相关的骨科护理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强度大而且工作比较繁琐,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心理上的问题。这样便会给二者沟通带来的一定的难度。长此以往不但会造成护理人员对于患者缺乏耐心,而且还会对患者的病情缺乏相应的了解。由于工作量大,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难免会将一些冷漠烦躁的态度带给患者。这样医护人员对于病患的病情就更加的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从而有可能给患者的病情带来恶化等。
3、骨科护理中出现问题的对策
3.1建立完善骨科安全管理制度
针对存在医院安全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医院应该制订《骨科重点患者交接班制度》、《骨科护理组长责任制》、《各班护理人员职责》、《骨科护理安全目标责任制》、《骨科护理安全防范措施》等。从而来规范护理工作程序,对护理环节及终未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另外,科室还要专门成立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所有人员各司其职,并且还要随时的抽查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3.2开展学习互动,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
这个问题在各个医院都会出现,因此在以后的骨科护理工作中,医院应该首先对相应的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责任感培养。让所有的医护人员深刻的认识到他们拥有责任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在护理工作进行中,应尽可能的对患者以及他们的家属热情对待,耐心的解决他们心中的不同问题。
3.3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
骨科相关的负责人可采取业务培训、开办专业知识讲座等形式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服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因为在现代骨科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修养,除此之外还要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相关负责人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学习、讲座培养来让医护人员不断的进行充实自己,进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3.4鼓励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
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就是增进二者之间信任,这也是避免发生误会和纠纷的重要方式之一。美好的语言,不仅使人听了心情愉快,感到亲切温暖,而且还有治疗疾病的作用。护士每天与患者接触,频繁交往,如果能注意发挥语言的积极作用,必将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大大提高护理水平。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要及时主动接触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倾听患者及家属的心声。及时的对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心灵上的安慰。这样可以促使患者的康复。
4、小结
1人性化管理,增强凝聚力
1.1科室通过开座谈会、健康教育、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认真讲解科室发展情况、技术特色、服务内容、病区管理,增进护患情感,有利于密切护患关系。同时科室还开展了定期上门随访服务,了解患者出院身体的恢复情况、指导正确用药,使患者备感关切,护士的自身价值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让护士感到在这里有一种安全感,能够被接受,能够得到科室的关心和帮助,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她们在这种温暖的环境里更加大胆细致、真心投入地工作;而且也愿意与科室人员促膝交谈,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有利于工作的好建议积极交流,成为科室真正当家作主的人,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大大增强。
1.2增强护理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至关重要的。团结友爱互助象征着科室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景象,科室优良团队的合作来自于每一位护士彼此的真诚交流与互帮互助、相互理解、相互激励。如:利用“5•12”护士节、“七一”党的生日开展为患者送关爱活动,为患者送鲜花、蒸鸡蛋,把“5•12”护士节作为科室每年爱心奉献日,已坚持开展4个年头,收效显著。在这些活动中,护士积极动脑筋、想办法,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这些活动中,使护士在活动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力量。在为患者送去温暖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了快乐,护士们深深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极大地增强了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强化质量控制,减少差错事故
2.1护士长是科室护理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监督人员,工作中应从严从细抓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大到护理新技术,小到科室的1张纸,都要亲力亲为。①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一切护理工作。②在执行制度中要督查每位护士有无投机取巧、是否落实护理措施到位,在督查中一方面检查护士,一方面听取患者的心声。③征求医生的建议,因医生与护士紧密相连,医生最能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些护理措施采取的是否到位、及时等。通过三方面的督查,科室每月召开护理质量与缺陷讨论会,以此作为量化管理、质化管理,对发现的严重问题跟踪检查,直到全部整改。如交接班、无菌操作、三查七对、护患沟通、护理告知等,切实杜绝有可能发生的差错事故。科室利用每天的晨会不断强调护理安全,对科室重点患者要重点观察、重点关注,责任到人,必要时实行专人护理,避免护理纠纷。
2.2我院经过2012年等级医院评审后,科室更加坚持按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做好各项工作,以“二甲”为动力扎扎实实抓好工作中的每一细小环节。首先继续坚持护理业务学习,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讨论分析学习,熟练掌握科室开展新技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全面掌握科室配置的各种仪器操作,并且定期进行考核,大力营造钻研业务、努力向上的学习氛围。其次,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体现护士的道德修养,也能弥补、减少一些护理纠纷的发生。因此,工作中护士应运用灵活有效的沟通技巧,细致入微地为患者认真讲解、解释。对于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应该多帮助,反复讲解,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对于刁钻古怪的患者,护士应先保持冷静,认真倾听患者的各种不满与发泄,然后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去详细讲解,直到患者完全理解;对于身份高、架子大的患者,护士应不卑不亢从容地与患者沟通,不能因患者的身份高而一味地顺从。
3创造发展空间,提供交流平台
护士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科室护士的特长和潜力,把优秀的、有长处的护士运用到刀刃上,并适时给予展示的机会,如组织晨会交班、开专题会、护理查房,如口才好的护士让其组织护患座谈会、实施健康教育;技术操作灵巧的让其为疑难患者操作服务;头脑反应灵活的让其多护理危重患者。总之,要利各自所长,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创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为医院培养优秀护理人员。
作为科室的护理管理者,不仅要会管理,具有组织协调能力,更主要的是护士长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与人为善、肯吃苦、敢担当、勇于奉献、心胸宽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使科室的护理工作不断进步,健康有序和谐地发展。
作者:来惠琴 单位:长治市淮海医院
参考文献是论文写作的最后一步,那么我们要怎样来写压疮护理论文参考文献呢?不要着急,本文主要是针对压疮护理论文参考文献的写作格式和范例来给大家介绍,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压疮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肖敏.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7-18.
[2]李树娟.神经内科昏迷患者防止压疮的护理对策探析.吉林医学,2013,34(3):558.
[3]黄玉虹.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作用观察.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6):92-93.
[4]李贵芹.循证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89-90.
[5]韩杰.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13,11(5):394-395.
压疮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伟.压疮护理新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1,17(1):
[2]王翠茹.压疮的临床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06,14(1):58-59.
[3]郑清月,秦惠基.美国褥疮护理现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5:204.
[4]杨旭.压疮的防治护理新进展[J].全科护理,2008年33期.
[5]吴连红.泡沫类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1年09期.
[6]王爱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J].中外医疗,2008,24:115.
[7]袁长蓉.褥疮护理的新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3):104-106
[8]黄峰.褥疮护理近况[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5):195-197
[9]王新华.压疮护理新进展及护理干预性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2010,23(9):
[10]王彩风,巫向前压疮形成机制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7,22(1):75-77.
压疮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1]赵广平.鲍金艳.压疮的康复护理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伤残医学2010(2).
[2]李香玉.褥疮的护理体会[期刊论文]-中外医疗2010(12).
[3]张翠芬.赵慧英.38例高龄卧床患者压疮预防的循证护理[期刊论文]-泰山医学院学.报2010(7).
[4]周金英.陈彦红.高媛.霍玉娥.王杏薇.神经科患者压疮易患因素分析与预防.[期刊论文].-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21).
[5]胡向云.护理干预对神经科患者压疮发生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原医刊2008(8).
[6]魏忠梅.安聪娟.张林会.王秀丽.桑琳霞.神经外科压疮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期刊论文]-疑难病杂志2008(9).
[7]魏忠梅.安聪娟.王秀丽.桑琳霞.卢金菊.自制神经外科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与Braden量表信度与效度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24).
[8]钱瑞莲.徐建珍.屠丽君.神经科病人压疮的主要危险因素及预测评估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护理研究2008(13).
[9]夏厚萍.溃疡期褥疮对症处理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期刊论文]-基层医学论坛2007(2).
[10]徐建珍.钱瑞莲.赵卫红.屠丽君.麻丽萍.徐国彬.成月花.王红.吴明琴Braden评分预测神经科患者压疮的准确性及影响准确性因素的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7).
[11]钟慧欣.李海英.碘伏治疗Ⅲ期压疮的疗效观察[期刊论文]-临床护理杂志2006(3).
一、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二、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1、制定护理理念:仁人之心,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讲究护理服务艺术: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3、狠抓护理服务质量: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了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99年全院出院病人满意率达98%。开展整体护理病房达50%。
4、提高护理服务效率:手术室打开"瓶颈",做到“来者不拒”开放周六全日手术,与98年8月同期相比,手术率增加了21%。急症科开设绿色通道,与市救护大队联网首创开设"311"急救专线,做到畅通、安全、高效。急症就诊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
三、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1、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1)术前出室访视(2)术中播放背景音乐(3)建立信息窗口(4)术后认真随访满意率100%,需要率100%。
2、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具体措施为(1)建立鲜明识别系统(2)建立急救呼叫系统(3)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4)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5)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6)急诊观察室病房化(7)开设本市第一条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服务开展以来,深受群众欢迎,受到社会广泛好评。电台、电视台及全市各报刊先后七次报道。急诊病人满意率达98%以上。急诊护理组荣获上海市医院文化创意大赛金奖。
3、心内科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钟左右。使病人的满意率从原来的90%上升到98.5%。此项工作还延伸到社会与家庭,组织了"起搏器之友联谊会"为健康教育开阔了前景。
选择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27~65岁,平均43岁。其中,肝硬化病史5年以上者23例,5年以下者26例;首次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住院者38例,2次以上出血住院者11例;住院治疗3d以内出血停止者28例,1周以内出血停止者16例,10d以上出血停止者5例。估计出血量在50~200ml者26例,201~400ml者19例,400ml以上者4例。
2病情观察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在护理工作中,要熟练掌握其临床特点,对生命体征变化、意识、精神变化和大、小便情况要做好详细记录和观察。积极巡视病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处理。重点观察如下:
2.1观察意识、四肢情况
出血量在5%以下无明显症状,出血量在5%以上可出现眩晕、眼花、口渴,出血量在20%以上可出现烦躁不安、表情淡漠、四肢厥冷等休克症状。判断是否出现肝昏迷,若发现精神异常情况,如嗜睡、呆滞、性格变化和异常行为要及时报告医生做积极治疗。
2.2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
尿量能反映组织灌注情况,尿量不小于30ml/h。出现低血容量休克时,患者表现为脉快,收缩压低于80mmHg以下,四肢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浅而快,意识不清等。一旦出现应立即采取去枕平卧位,注意保暖、吸氧,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应尽量用新鲜血液,因库存血含氨量高,易诱发肝性脑病。选择大号针头进行静脉输液或给予静脉留置针,以便在大出血时能迅速补充血容量。输液开始宜快,应根据中心静脉压的测定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因输液输血过多、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2]。
2.3观察呕血及排黑便次数、质、量
通过对黑便次数、质、量的观察,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消化道出血>60ml可出现黑便,呈柏油样,有腥臭;出血量多,血液在肠道停留时间短,可出现暗红色或鲜红色大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可出现呕血,幽门以下则表现为黑便,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多而稀薄,提示有继续出血。正确估计失血量,指导输血输液量。
2.4观察气味变化
有否氨臭及其他异味,并进行口腔护理,以防呼吸道、尿道的感染及压疮发生。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遵照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2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必要时用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
畅。给予吸氧。按常规备好吸引设备及双气囊三腔止血管。
3.3饮食护理
饮食护理是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综合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饮食合理有助于止血,不合理的饮食可导致病情加重。出血活动期应禁食;少量出血且无呕吐时,可给予温凉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可改为少渣半流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停止后,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刺激性小的半流质食物。饮食应少食多餐,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20g,以防血氨升高诱发肝昏迷,伴腹腔积液者应限制钠盐摄入。
3.4口腔及皮肤护理
每次呕血后,按常规做好口腔护理,以减少患者口中血腥味,增加患者舒适感,防止口腔感染。保持床褥平整、干燥,呕血、便血时及时清洁,及时更换床单衣物,必要时用气垫床,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常按摩骨隆突处及受压处。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被服干燥柔软,每天用温水擦洗皮肤,预防压疮发生[3]。
3.5心理护理
患者在出血时主要表现为紧张、恐惧、忧虑等不稳定心态。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由于病程长,治疗时间长,费用大,心理负担重,不利于疾病的转归。因此,在护理中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针对不同患者的特点,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让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笔者认为,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6.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J].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2.
[3]黄洁夫.晚期肝硬化的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8(17):463-465.
护理人力资源库由2~5年工作经验的护士组成。自然灾害或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等致科室护理工作量短期急剧增加,护理部应根据患者增减动态调整护士数,使之达到床护比1∶0.4的要求。并加大后勤保障力度,除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外,做到一般事务护士不出科,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安全。
2科室管理
2.1建立健全的科内护理安全管理组织科内建立由护士长和1~2名经验丰富年资较高的护士组成的护理安全管理小组,负责督促护士严格执行医院相关管理制度及护理核心制度、个人职责和岗位职责。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督促护理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做到依法依规执业,实习生进修生专人带教,严禁无证上岗。
2.2护士分层次培训,多途径提升护士综合素质培训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制度职责,危险因素启示录,急救技能、护理理论及技术规范,新进物品器械使用方法、性能、适用范围、故障识别,新到药品适应证、毒副作用,新引进技术等内容。分层次培训主要以逐级负责为主,即副主任护师负责主管护师培训,主管护师负责护师培训,依次类推,护士长定期考核。还可利用护理查房、护理会诊、案例分析等形式,对护理疑难问题,急、危、重症病例,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提高护士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2.3工作模式
2.3.1采用APN排班及夜间双班制保障医嘱执行双人核对的有效落实,护士长根据护士能级与患者护理难易程度对应分配护理人员工作,有变异因素及时调整。
2.3.2护士执行床边工作制即每位护士负责6~8个患者所需的治疗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工作;促进护患沟通,增进护患间感情,有利于患者的依从性培养。改变功能制护理中所有的护士都负责,患者却找不到真正关心他的人。这样的工作模式更有利于护理管理者发现问题时查找责任人,改进力度得到加强,护理质量更优。
2.3.3加强重点环节和薄弱时段管理夜班、节假日,实习生、进修生、新入科人员在岗时,有带病工作、家庭突遇变故人员在岗时,存在护理力量薄弱、人员经验缺乏、心理不稳定、体力下降等不利因素,护士长应做到心中有数,给予必要的提醒和监管。遇突发事件患者剧增时,利用科内人力资源调整上班人数,使之与工作量相适应,必要时上报护理部取得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库资源的支持。
2.3.4警钟常鸣,适时干预常进行科内不良事件、新闻事件等的讨论分析,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在危重患者多、护理薄弱时段和进行高风险操作前(如:输血、抢救、侵入性操作),管理人员及时预警,提醒护士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指出存在的突出危险因素及应对办法。护士遭遇家庭变故及情绪剧烈变动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必要的精神或物质上的鼓励与支持,减轻其心理负担,提示其保持清醒头脑,全心投入工作。及时的预警让护士提高安全意识,适时的干预有效地规避风险从而达到护理安全。
2.4患者的管理患者身份确认是杜绝发错药、输错液等不良事件发生的根本保障。因此,强调治疗护理必须通过询问式、反问式,核对床头卡、手腕带及待接液体与前一瓶液体的患者信息,选择其中两种以上方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要求清醒患者用反问式核查,昏迷患者必须核准手腕带内容。重点患者管理[6],对列入重点管理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及床头标识,严格交接,防止自伤、自残、自杀、走失、伤人、脱管等的发生。生活不能自理者注意防范压疮、坠积性肺炎、下肢静脉栓塞、关节功能退化和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同时加强护患沟通,努力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对情绪激动不配合治疗护理者安排科内权威人员解释与处置,尽可能用爱心和耐心去感化患者及家属。对仍有纠纷倾向的患者及家属除耐心做好知情告知及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外,应注意取得患者或家属签字。必要时逐级上报,取得多方支持,多管齐下消除患者的疑虑。
2.5环境及物品管理保持护理工作环境布局合理、固定、规范,药品物品分类放置并做好标识;容易致伤的物品、器械要妥善安放;损坏的物品及器械及时维修;科室物资按基数配置,使用后及时补充,尤其是急救物品使用后应及时补充完善;同时要加强相关科室之间的协作,做好物资配送和环境的维护工作。
3护士自我管理
激励护士主动通过不同方式学习法制、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提升个人核心能力[7],培养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困难要及时请教,不能因为面子问题而置患者的安危于不顾,更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同时加强自我心理调控能力,不能因为个人或患者不配合等因素而带情绪工作。此外,还应加强医德修养,学会尊重患者,敬畏生命,珍惜和爱护生命,工作做到“四心”、“四轻”“、四勤”。
4小结
1.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本地区5所医院工作满1年的护理人员533人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2所,一级医院2所。
1.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情况调查表于2012年7月~2013年6月对护理人员针刺伤情况进行调查。临床护理人员针刺伤害情况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基本情况、1年内针刺伤发生情况、针刺伤发生后处理情况等,调查问卷发出后次日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533份,实际回收469份,回收率为87.99%;回收有效问卷450份,有效回收率为95.9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描述各级医院发生针刺伤的例数和发生率及针刺伤发生的工作环节的构成比。
2结果
2.1针刺伤发生情况
450名护理人员中,1年内发生针刺伤的有175人,发生率为38.89%,其中发生针刺伤1~3次的有148人(占84.57%),4~6次的有22人(占12.57%),7次以上的有5人(占2.86%)。
2.2不同等级医院发生的针刺伤情况
各等级医院护理人员中,一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以三级医院最低,为27.31%。
2.3针刺伤的处理
发生针刺伤的175人中,有161人尽可能挤血、清洗、消毒,占92%;有13人处理措施不规范,占7.43%;有1人未作任何处理,占0.57%。
2.4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态度
发生针刺伤的175人中,有46人及时上报,占26.29%,129人没有上报,占73.71%。没有上报的原因是:工作繁忙(占26.17%)、认为没必要(占18.22%)、无传染性(占17.29%)、上报也没用(占15.89%)、已接种疫苗患者(占7.94%)。
3讨论
3.1本地区护理人员过去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为38.89%。
国外研究报道,有8.2%~18.0%的污染针刺伤中患者确定有1种以上的血源性传播疾病,还有近30.0%不能确定其传染性,由此可见,本地区护理人员正面临着因针刺伤造成的潜在感染的危险。但本地区护理人员1年内针刺伤发生率明显低于王洪娈、陈火美等报道的90.8~92.2%的发生率。
3.2各等级医院中,三级医院的针刺伤发生率最低。
调查结果显示,一、二级医院针刺伤发生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医院在职业防护方面的管理不到位,侵入性操作缺乏标准操作流程,医院对针头回套、针头毁型等未严格杜绝等。被调查的一、二级医院虽已按要求配置了利器盒,但为节省费用,大多未规范使用,存在利器盒过满、回收使用、放置数量不足等现象,临床诊疗活动中产生的损伤性利器未能及时回收,医护人员裸手运输,或丢弃在治疗盘内与其他物品混放的现象较普遍,这些不规范操作大大增加了医务人员在丢弃、运输针头时发生针刺伤的风险。
3.3调查发现,针刺伤主要发生在加药、注射、处理针头等操作时
其中,处理针头时发生的针刺伤居首位,占49.76%,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加药时发生针刺伤针头未被污染不同,处理使用后的针头发生针刺伤危害极大,针尖往往已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病原体可以通过污染的针尖传播,对护理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处理针头发生的针刺伤主要发生在丢弃针头、针头回套、针头毁型、更换针头、运输针头等环节。处理针头时发生的针刺伤主要集中在一、二级医院,医院管理部门应从针头处理各环节入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风险和发生率:(1)规范侵入性操作安全防护措施,不裸手带针行走;不将污染锐器与其他废物混放;严格杜绝针头双手回套、针头毁型等不规范现象。(3)取得院级领导支持,在院内推广利器盒的使用,利器盒支出不记入科室成本,合理配置利器盒,规范利器盒的使用。(4)加强临床操作过程监管,发现不规范处理针头现象时督促整改,跟踪评估整改效果,做到持续改进。(5)根据医院实际酌情配置具有安全防护装置的穿刺器械,同时医院应根据针刺伤发生情况从完善侵入性操作标准操作流程,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临床操作过程监管等来降低各环节的针刺伤风险。加强护理人员实践技能培训,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标准操作流程,强化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行为,熟练操作技术,进而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
3.4从针刺伤发生以后的处理和护理人员对针刺伤的态度来看
针刺伤发生后护理人员大多能及时、规范地进行伤口处理,但针刺伤后的上报率较低,仅占26.29%。可见护理人员虽然已接受过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培训,但对针刺伤的危害的认识仍然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应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强调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4小结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106例,临床表现为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水样便,或蛋花汤样稀便,大便镜检无红细胞及脓细胞,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21例;年龄6个月~2.9岁,平均11.6个月;病程1~5d,平均2.6d;轻度脱水患儿33例,中度脱水患儿22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5个月~3.0岁,平均12.7个月;病程1~5d,平均2~4d;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止泻、退热、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全面综合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后的效果,总结护理体会。全面综合护理方法如下。
1.2.1消毒隔离预防院内交叉感染对已确诊的患儿实施床边隔离,护理每位患儿前后护理人员要认真洗手,奶瓶、玩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患儿餐具要求煮沸消毒,衣物、尿布保持洁净,被污染后应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患儿的粪便及呕吐物要及时妥善处理。防止病菌传播而扩大感染人群。
1.2.2饮食调整对患儿应限制调整饮食,以减轻肠胃负担。对呕吐频繁、腹泻严重患儿一般进行禁食4~6h,不禁水,禁食期间要静脉补液,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多餐,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母乳喂养的患儿应坚持母乳喂养,但要注意喂养量与喂养次数,母亲应减少不易消化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饮水量,从而稀释乳液,减少幼儿的吸收负担。人工喂养的患儿可喂米汤、稀释的牛奶等,还可以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西红柿、茄泥等,在体内的反应可以保护胃部被病菌破坏的黏膜或溃疡面,因患儿的肠蠕动增快,对糖的吸收下降,故应限制糖量的摄入。
1.2.3臀部护理患儿皮肤娇嫩,腹泻时排出的大便酸性较强,排便次数比较多,易发生尿布皮炎,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有腹泻后用温水或消毒纸巾清洗患儿的肛周皮肤,用柔软的毛巾蘸洗肛周后在肛周涂抹少许5%的鞣酸染膏或40%的氧化锌油并轻柔的进行按摩,促进患儿的血液循环,已发生尿布皮疹或局部皮肤发红时,可辅以灯泡或远红外线烤干,操作时可局部涂维生素AD胶丸,并由专人看管,以防止烫伤,也可用黄柏10g煎水外洗后涂麻油并外敷青黛散以清热化湿,减轻由于局部疼痛带来的不适,减少患儿哭闹。
1.2.4发热的护理体温过高者给予物理降温,可用30%~35%的酒精或温水擦浴,并配合针刺合谷、大椎、曲池等穴位,及时更换衣服,多饮水,并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1.2.5腹疼的护理腹疼时可按摩患儿腹部,做好腹部保暖,并给予精神安慰,严重者遵医嘱应用解痉药物。
1.2.6心理护理秋季腹泻患儿常常频繁吐泻、烦躁不安。又因患儿脱水严重或肥胖导致患儿静脉穿刺困难,家长因此变得焦躁紧张,甚至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儿家长交流,及时说明患儿病情及治疗情况,讲解小儿秋季腹泻的相关知识,并由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静脉穿刺,消除他们的疑虑和误解,积极配合治疗。
1.2.7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脉搏、呼吸、末梢循环、呕吐、大便次数及性质。前囟、眼窝有无凹陷,皮肤黏膜的干燥程度,准确记录第一次排尿时间,24h出入量,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及时进行治疗。
1.2.8卫生宣教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避免在夏季或小儿不适时断奶,适时添加辅食,教育家长为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家长掌握有关小儿腹泻的基础知识,包括护理和预防方面的知识,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有助患儿康复。
1.3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大便性状,次数及镜检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大便仍成稀水样,镜检基本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大便呈稀水样,镜检无异常或可见脂肪球。
2结果
观察组治愈36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治愈27例,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39%,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诊治疗的患者、患者家属以及护理人员共1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150名护理人员,包括护士85名,护师50名,15名主管护师或以上,全部为女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5.15±3.85)岁,将其设为护理组。有900例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其中男性患者以及患者家属535例,女性患者及患者家属515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9.86±6.85)岁,设为患者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这些1200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参考《社会调查原理和方法》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护理组调查问卷的主要的问题有: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服务内容的了解程度、护理人员了解优质服务的渠道、自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程度、认为医院是否有必要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估等,设计2~3个不等的答案;患者组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有:是否有接受过优质护理服务、优质护理相对之前常规护理的满意度、对全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期待程度、对优质护理服务意见建议等,设计2~3个不等的答案。在两组调查表设计好之后,采用的调查方式是不记名调查法,采取当场调查当场回收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患者,发放护理组问卷表150份,收回1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发放患者组问卷表1050份,收回10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各项记录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院的护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意患者的需要,改善护理质量是十分重要的。从2010开始国家卫生部就提倡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需要各医院以扎实基础护理,提高医院的临床护理效果。优质护理是以患者为主体的护理方式,能够使患者对心血管病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疗效,并能帮助患者在从心理上减轻治疗的疼痛感,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恢复治疗的同时身体与心理都得到了调节,有效地提高了恢复的速度,缓解了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对于护理满意度。在本次的研究中护理组大多数对于优质护理都有了解且愿意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满意度为98.76%,以此体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行性以及实施的必要。综上所述,在医院的护理工作中合理调整床护比,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素质,不断加大对优质护理的宣传和实施,是普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雅荣 单位:吉林省磐石市烟筒山镇中心卫生院
寻常型天疱疮症状体征:①口腔:较早出现病损。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吐咽时感到刺痛,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呈不规则的糜烂面;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若撕疱壁,常一并无痛性地撕去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鲜红的创面,这种现象被称为揭皮试验阳性。在糜烂面的边缘处轻轻插入探针,可见探针无痛性进入黏膜下方,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具有诊断意义。病损可出现在软腭、硬腭、咽旁及其他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疱可先于皮肤或与皮肤同时发生。②皮肤:病损多发生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早期仅在前胸或躯干处有1~2个水疱,常不被注意。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感染后可化脓形成脓血痂,有臭味,以后愈合并留下较深的色素。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Nikolsky征,即尼氏征,具有诊断价值。皮肤损害的自觉症状为轻度瘙痒,糜烂时则有疼痛,病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升高,并可不断地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而死亡。③鼻腔、眼、外生殖器、等处黏膜均可发生与口腔黏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常。
寻常型天疱疮是最常见表现最重的一种天疱疮。它不仅给病人带来难以忍受痛苦及继发感染,同时给病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全面周到的护理是积极配合治疗的关键。防止继发感染是保证病人康复的基本措施,心理护理和思想沟通是帮助病人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对病人进行全面周到的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我疗区自1995以来共收治31例天疱疮的病人,女7例,男14例,均为中青年。寻常型天疱疮3例,主要表现口腔及躯干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和糜烂,重者可由于水疱破溃引起继发感染伴有难闻臭味,如不及时治疗症状持续加重,体液丢失而危及生命。
例:患者,男,46岁,于2004年12月6日入院。病人曾于1993年无明显诱因在口腔舌尖部出现水疱,逐渐增多,扩展至面部、头皮、躯干,四肢伴有瘙痒感。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病理诊断为“寻常型天疱疮”。近半个月来,皮疹逐渐加重、扩展,周身红肿伴有发热、体弱,再次来我院就诊。体温37.4℃,脉搏120次/分,血压90/60mmHg,呼吸20次/分。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面部、眼睑及躯干可见大小不等的水疱,部分破溃、糜烂、少量渗出伴有难闻臭味,Nikolsky征阳性,尤其面部及背部为重。查体合作,被动,心肺正常,腹部平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轻度肿大。经过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加上精心护理,患者病情痊愈出院。
控制感染
处理使用大量激素和抗生素和控制感染外。为防止交叉感染,应将患者安排在单人病室。采用暴露疗法,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室温保持在18~20℃。病室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30分钟,消毒时应遮盖眼部,防止紫外线灼伤。保持床铺的清洁与舒适,及时更换被褥,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严格控制探视人员的数量、时间、次数。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皮肤大面积的水疱破溃使许多患者在心理上出现沉重的思想负担和压力。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恐惧不安,甚至出现绝望厌世的想法。因此,我们在做好基础护理的同时,还需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讲清病情发生、发展以及病愈后的情况。不能因为患者身上带有难闻气味而远离他们,同时让家属多关心患者,以他们的亲情与医疗护理相结合,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和对病痛的忧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皮损的护理:用无菌剪刀剪去皮损部位的毛发。直径<1cm的水疱经消毒后在水疱最低位,用无菌注射器将其内容物吸出。糜烂、破溃的皮损部位,用1‰的雷弗诺尔溶液清洗,祛除表面的分泌物、游痂、伪膜,外涂抗生素软膏,鹅颈灯置于30cm处照射15分钟。尽量不使水疱破溃。对松懈但尚未剥脱的表皮应给予保留及保护。后期皮肤干燥后可用甘油涂患处以皮肤。为卧床患者更换时动作要轻、稳,避免拖拉,以防止造成不必要的皮肤损伤。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70例轮状病毒肠炎幼儿,数字抽取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个月~2岁,平均年龄(10.9±3.6)个月;研究组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4个月~2岁,平均年龄(11.3±4.0)个月。患儿在入院后均确诊为轮状病毒肠炎,排除严重并发症等。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包括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护理、合理喂养、心理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按照疾病特点合理制定健康教育知识掌握评分表,每个问题均设定“知道”、“大部分知道”、“小部分知道”、“不知道”4个等级,并应用4、3、2、1记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健康知识掌握越理想。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表中每个项目设定“不好”、“可以”、“好”、“非常好”4个选项,并应用4、3、2、1记分。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满意度越良好。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研究组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健康知识了解程度与满意度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每年在我国轮状病毒发生率一般自12月至次年2月份属于高峰期,在此阶段内所引发的轮状病毒肠炎也为高发期,输入性轮状病毒肠炎在一年当中属于发生率最高的,所以在患儿入院后及时进行筛查确诊具有必要性,及早检查病原体并确诊,患儿大便实施病原学检查能够有效阻断传染源。轮状病毒具有一定稳定性,很难自然灭活,而且在未合理操作过程中极易由医护人员操作感染传播,使得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疾病的暴发流行,所以临床中合理护理具有重要作用,主要措施如下。
3.1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新入院患儿进行确诊后或疑似病例均需通过隔离安置到专门病房内,病房需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2次/d,2h/次,开窗通风>30min/d,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进行操作,与患儿相接触前后需规范化洗手,避免发生交叉感染,所应用医疗物品按照感染性物品进行处理,指导家长将小孩尽量带离人口密集区域,患儿不可随意出入不同病房与不同病区,患儿应注意勤洗手,所应用的餐具奶嘴应通过煮沸消毒,避免出现继发感染症状。
3.2合理喂养对患儿进行合理喂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增强其抵抗力。通过母乳喂养后与人工喂养效果对比,其感染性肠炎出现几率显著减少。母乳中存在大量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等可以避免新生儿肠道黏膜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恶蚀,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会提倡家长送母乳,并且通过巴氏消毒器消毒后对患儿进行喂哺。在轮状病毒肠炎双糖酶出现缺乏现象时,可应用无乳糖奶粉进行喂养,注意少量多餐;在腹泻症状完全恢复后,可逐渐应用正常乳品。
3.3心理护理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具有重要作用,护理人员应通过温柔语言积极与患儿及家长进行良好沟通,以便建立理想的护患关系,因为患儿面对陌生环境及人时通常会出现害怕、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所以分析患儿实际心理变化及具体的性格特征并由此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作用明显。耐心解答患儿家长问题,经常与之沟通交流,使之了解轮状病毒肠炎相关知识、日常护理预防等,以便进行辅助治疗,利于患儿及时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