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13: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科学课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认识信息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不仅指计算机,还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网络和通讯技术、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大革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益探索。信息技术对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如 PowerPoint、Flash等;图片处理软件,如Photoshop、Fireworks等;音频视频剪辑软件,如Premiere等;能够娴熟地从网上、电视节目和影碟中收集、编辑资料,能够进行图像格式、声音格式、视频格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能够熟练地将搜集的图片、视频、音频进行剪辑,整合制作出符合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所用。只有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才能设计出精美、生动、活泼,能够带给学生强烈感官体验的多媒体课件,才会更吸引学生的眼球,才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作为科学教师的我们必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的各方面知识,掌握更多技术,并运用到我们的教学中去。
二、应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创设情境,是指在教学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提供一种具体的生活与学习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使学生乐学、学好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手段。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抓好上课的开头,就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注意的心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对一堂课的成功至关重要。因此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维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抓住儿童的好奇心理,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
例如,在学习《在星空中(一)》这一课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情境创设,成功地带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我是歌手第二季》中张杰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这首歌曲作为导入,以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教师结合歌曲引出与科学主题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师:同学们,夏天晴朗的晚上,天空中会出现很多很多的星星。你认为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哪一颗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星空图,并与学生互动: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认识哪些星星呢?大家知道星座吗?你对星座有哪些了解?此时,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强了,可以让学生开始讨论起来。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歌曲、图片等辅助情境创设,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从而让学生有兴趣参与科学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三、应用信息技术,加深理解,突破难点
有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实现音、形、色、图等为一体,给予学生强烈的冲击感与新鲜感,从而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一些无法利用言语表达清楚,或者直接实践操作的内容生动地展示出来,从而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突破难点。
例如,在学习《地球表面的地形》这一课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优化科学内容呈现方式,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让学生直接了解到地球表面的各种地形,教师将“地形”这一部分的内容制作成微课形式,里边包含了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等地形,以图文形式进行解说,让学生直观感受这些内容。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播放微课,引导学生观看微课,进行互动学习。在播放结束后,教师直接引出问题:这些地形地貌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学生开始根据刚刚所学习的微课内容进行总结、分析。这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从而快速得出结果,并展示。为了完成知识的迁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刚刚所学习的地形地貌知识,深入分析自己家乡的地形,以及特点。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依托信息技术,将科学内容制作成微课形式,引出相关问题,进而细化到学生家乡的地形进行学习,逐层深入,促进知识运用。
四、应用信息技术,开阔视野,互动学习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互动的课堂,只有与学生互动,课堂氛围才会越来越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师生问答互动为主,虽然有效,但学生体验不到新鲜感。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网络资源所具有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教师可以创新科学课堂的互动形式,以互动教学活跃课堂氛围,开阔学生视野。改变了课程资源的观念,课程资源的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还应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
例如,在学习《动物的卵》这一课时,教师依托信息技术,优化和创新课堂互动,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科学课堂上,学生可能通过书本上的知识简单了解了一些动物的卵,但是书上文字图片是有限的,明显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检索和查找学生所提出的有关动物的卵的相关问题,比如在电脑上输入“世界上最大动物的卵”,“世界上最小动物的卵”等等,把这些答案呈现在屏幕上。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到了很多,通过交流又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样新颖的互动学习一下调动了学生的激情,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学习,从而了解与之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开阔的视野。之后还可以在课后发动学生从网络上寻找本节课留下来的问题,下节课可以继续交流。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的互动学习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科学学习需求,学生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有效开阔自身的视野。
关键词:科学探究;案例研究;学科研修;以生为本;高效课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面临着当今科学教育的飞速发展与改革,各种教学策略和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应运而生,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追求良好的教育品质,提高学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吉林市船营区小学科学学科立足于教师的需要,努力寻求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之间的契合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了一系列的探究策略。尤其是近段时间,在船营区“双名三修”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中,科学学科以“有效的科学探究”为目标,以案例研修为活动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为己任,开设了学科研修班培训课程等一系列的研修活动。在两年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对学科研修课程建设有了深入的了解和系统的思考,现将本人在此项工作中的点滴体会综述如下。
一、从问题入手,合理确立研修目标
我区“双名三修”工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时间,使“教师学科知识逻辑建构能力和学科教育能力”在系统学习和实践研修中得以全面提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科学学科在对教师队伍和教学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后,从问题入手,选取了课堂教学转型中的有效支点――“小学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作为研修活动的总主题,从教学规律的认知程度出发,以分层推进的方式进行深度的学科研修,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
二、从需要入手,精心选择研修内容
在学科培训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我从遵循教师认知发展规律、体现学科研修课程系统性、可持续性的原则出发,设置了“小学科学专业知识疑难问题培训”和“提高教师实验课教学指导力主题研讨”两大方面的培训内容。
第一方面:“小学科学专业知识疑难问题培训”的内容,我是根据学科教师队伍现状来设置的。由于师范类教师知识结构的欠缺,导致教师在科学课堂的许多环节都不能游刃有余,所以我在对教师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普适性培训的基础上,选取出各册教材中的疑难问题,即教材中没有明确解答的、属于教师知识储备盲点区的学科知识进行培训。
第二方面:“提高教师实验课教学指导力主题研讨”的内容,是通过题为“抓住学科研修有利契机,构建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专题讲座和《摆的研究》一课微格教学课例研讨等形式,从如何开展学科研修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来进行深度的评课议课、研讨交流活动,使教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在参与式的研讨交流中,对实验课教学有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
三、从实效入手,恰当运用研修手段
在学科研修课程的设置上,我从关注学科问题、关注教师需求出发,力求体现培训课程的学科性、系统性和实效性,以“生本课堂”为目标,以具体教学案例为载体,通过采取教研员讲座、案例分析、骨干教师引领、实验操作、观看录像、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来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又通过题为“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策略”的调研报告,提炼出共性问题,予以解答,使教师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在参与式的研讨交流中,澄清认识,明确方向。
四、学科研修课程的感悟思考
在“以生为本,构建高效课堂”的理念引领下,小学科学学科通过开展系列研修工作,逐步构建起了“团队研修、资源共享、反思提升、专业引领”的研修模式,使我区科学学科的教师队伍和教学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与此同时也引发了我――作为一名研修员更加深入的思考。
1.作为教师,应拥有自主研修的内驱力
一名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专业情感、专业精神和专业态度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并不完全是教学理念和操作层面的具体指导,而是教师对自我成长动力和发展空间的追求,我们更需要拥有一种能主动寻找职业生命所必需的原动力和钟情于自己专业发展的内驱力,缺少了这种内驱力,我们开展的所有活动、培训都将是无效或是低效的。现代教师在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同时,应该努力追求一种“过有意义的教师职业”生活,每位教师都应该树立“从生计的驱使向生命的自由提升”,由“牺牲性的付出向主动性的创造提升”的职业理念。教师不仅要“育人”,也要在“育人”的过程中实现“育己”。唯有这样,我们的专业成长才有力量的源泉,专业成长的目标才有实现的保证。
2.作为研修员,应成为学科研修的领路人
在学科研修活动中,研修员要重新审视和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将立足点放在解决课改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新课程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的结合上,围绕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修员,面对纷繁复杂的教学现象,要有一种敏锐的职业意识,善于从一般的现象中捕捉到存在的问题,从表面的繁荣中透视出教育的本质;作为研修员,要把学科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研究能力的教师组织起来,形成骨干教师研修团队,为其搭建服务和交流的平台,在与教师共同成长的过程中,发挥有效的专业引领作用;作为研修员,只有参与问题的研究,才会从教师那里受到启发,受到生动的教育,才能对存在的问题有切肤之感……研修员既是研究者又是实践者,不仅要指导、示范,更重要的是参与和体验,与教师共同成长。
3.在学科研修活动中,感悟教育的精彩和魅力
学科研修活动给教师留下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也不应是一种具体的方法,而应是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学习的习惯和态度、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只有这样,培训才具有可持续性的效益。学科研修是一种学习态度,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成长途径,它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施水平,我们要在反复的历练中不断提升教研能力,感悟教育的精彩和魅力。
参考文献:
[1]翟晓峰.深度探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4-01.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2-01.
【关键词】科学概念;有效提问;科学课堂
科学概念是科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事物与现象的本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符合学习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的多样化教学活动,尽可能地启迪学生思维,增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水平,避免对科学概念的机械记忆。 但是,已有的研究表明,科学概念教学的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不断出现各种“绊脚石”,如前概念的“冥顽不灵”致使其转变为科学新概念过程僵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识不能达到较高水平,理解浮于表面等问题。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概念系统的建构。
一、立足学生,突破前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科学概念的学习是将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的一个过程。 科学概念的建构是对前概念重新塑造的过程,在科学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除了要考虑概念的塑造模型—— — 前概念是需要大改还是只是小修,更应该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认知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找准着手点,帮助学生克服顽固点。如三年级上册《我看到了什么》一课,作为学生接触科学的第一节课,比起知识的传授,能否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显得更为重要,而一个连问题都听不懂的科目学生会感兴趣吗?因此低年级段的提问设计重在让学生听得懂,有的答。 本课在讨论观察方法环节时若直接提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观察,以三年级学生对观察的理解,最多的答案就会是用眼睛看,而无法将学生引入到对观察方法的讨论。 在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对问题加以改进,则会有不同的效果:师:我们来到大树下,怎样才能看得更多,看得更清楚?生:凑近看、用大镜看。师:我想知道这两棵树哪棵比较粗,你的眼睛可以帮我吗? 准确吗?生:不准确,可以量一量。师:我还想知道树的气味,树皮是怎样? 可以怎么做?如此逐步让学生明白科学观察并不局限于看,引导学生用不同感官不同方法进行观察,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二、提问精准,促进概念生成
课堂教学过程中, 问题的设计要紧紧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展开,便于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提问存在盲目性,导致学生不知从何角度回答。 因此课堂提问应具有针对性,让学生有问可思,有问可答,有问可究,在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换位思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能否回答? 这样,我们的提问才更具操作性,避免隔靴搔痒。《蜗牛》是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的第 2 课,有位老师是这样提出问题的:对蜗牛你想研究什么?生:蜗牛的颜色、蜗牛的壳有什么用,哪里的蜗牛多……在这个例子中, 老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在接下来的观察探究解决问题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没有在提问明确学生观察的重点,导致问题的答案五花八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不能得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若在探究活动前结合生活实际, 以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类比提问:你的身体上有什么部位,它能帮你做什么? 在学生讨论之后,引入本课的观察对象:我们生活中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我们的身体,那你想知道蜗牛是怎样生活的吗? 你最想观察蜗牛生活的哪个方面呢?这样的问题设计结合生活实际,启发学生将思考重心放在蜗牛的身体构造和生活习性上,并明确观察活动的侧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三、设计巧妙,注重概念层次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 — 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一个巧妙地提问可以作为一把钥匙,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时产生强烈的热情与积极性,步入知识的殿堂;也可以化作一根细线,将天马行空的思维牵引在一起,像空中摇曳的风筝有线可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建构科学概念。在《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手拿一个空杯子,问学生: “这是一个空杯子吗? ”学生很难回答:是生活中的“空”的标准,还是要说“杯子里有空气”?另一位老师在设计此课教学时,采取了不同的方法。 这位老师讲了一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乌鸦喝水》,并随着故事情节逐步提问:师:乌鸦发现一个装了一半水的瓶子,你能用新学的词语“占据空间”来描述瓶内的情况吗?生:水占据瓶子一半的空间。师:乌鸦将小石头扔到瓶子里,水升高了,你能再描述一下吗?生 1:石头占据瓶子下半部的空间。生 2:水占据瓶子上半部的空间。生 3:石头把水赶到上面,占据水原来的空间。师:是的,空间是有限的,想要占据别人的空间,只能把他赶走了乌鸦喝完了水飞走了,瓶子上面空了,还留下了什么?? ? ? ?生:空气。师:空气把水赶走了,那空气占据空间吗?本课通过故事情节巧妙地将问题联系在一起,循循善诱,逐步递进,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对故事中的科学现象行描述的过程中产生疑问,从而引发学生思考。科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互动交流、质疑、有效追问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建构科学概念,而且能够长时间储存于大脑中,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总是“多问”,而是要“巧问”、 “善问”,走出自由和热闹的误区,围绕科学概念的建构过程,认真设计好课堂提问的问题,尽可能做到问点准确、问度适宜、问面普遍、问机得当、问法灵活,从而使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让探究活动更精彩,让概念建构更轻松。
参考文献:
[1] 《科学(3-6 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喻伯军主编.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 [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去年11月,怀着一腔热血、十二分的激清,来到崭新的龙都小学,在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工作快一年了,蓦然回首,顿觉一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往事历历在目。为了总结得失,以利今后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现将近一年工作小结于后:
一、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心国家大事,热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校如家,切实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思想,想为学校所想,急为学校所急。
二、工作方面:
本年度,我主要负责教育务日常工作,分管科技、文科教学教研等。回顾起来,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开学之初,提前作了新生的分班、教师工作安排、编制好各班和教师的课程表,各班教学用书的分发,保证师生到校第一天能够正常开展教学学习工作。 根据学校实际,制订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坚持了平常的巡视和检查,使教学常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入格到位。本年度,我共检查教案5068节,作业批改350次,听课91节。
XX年秋期,组织学校行政人员对一年级组进行了为期一天的集体视导,对该年级的师资水平、教学工作、常规工作、体卫工作、师德师风、学生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进行了视导工作小结,通报了视导情况,对该年级组和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抓培训提高,促进教师整体水平上台阶
我校是一所新成立的学校,办好龙都小学,是领导关心、群众观注、社会期盼的一件大事。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我校教师来自全县各个学校,年青教师居多,各个学校的素质教育观、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的认识和要求不一。为使全校教师紧跟时代步伐,站在素质教育的潮头浪尖,整体战斗力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我同学校其他领导一起,做了以下工作:
(1)组织每位新教师上一堂经过精心准备亮相课,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舞台。本年共上亮相课32节,可以说,作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和体会。
(2)组织了新课程理论和系列学习,即时传递国内课程改革最新理念、动态、研究成果。让广大教师运用新课程的思想指导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3)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尽管学校资金十分困难,还是努力争取,派教师到重庆、长寿、潼南等地学习,并要求外出学习教师写了学习心得体会,在全校教师或本组教师会上作了交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全体教师都有所获,有所感。
(5)组织了每周一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育信息化、网络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我校实际,针对教师特点,组织了计算机操作、文字处理、简单课件制作、简单素材处理、电教设备使用等培训。一年来,我校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均跃上了新的台阶。全校教师均能进行文字处理、制作简单实用的课件,正确操作电教室的电教设备。为我校争创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成功组织了以 运用新理念、实践新课程 为主题的首届说讲评赛课活动。参赛教师一场场生动的演说、一堂堂成功的课例、一次次精彩的点评,整个赛课活动迭起、靓点频闪。是我校教师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程系列活动的一次集中汇报。该次活动受到教研室田益副主任和教工组吴显禄组长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称赞此次活动 开工新颖、组织严密、准备充分、效果良好 。
(7)组织了首届教师基本功大赛。为了保证该次大赛取得较好的效果,从订方案、了考题、活动组织等环节,我都精心准备、反复推敲,做到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展示才干,相互学习。
抓教育科研,推动教研教改活动上规模。
教学工作是一个学校的中心工作,教研教改则是教学工作之灵魂所在。为使学校全体教师由经验型向学者型转变,本年度,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教研活动。
(1)保证了间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做到每次教研活动有主题、有中心发言人、有活动记载,每组有行政领导参加,确保活动收到实效,不走过场。
(3)努力争取,精心组织,承担县级教学观摩活动2次。本学年,我校分别承担了县小学语文、科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观摩活动。我认真组织教师们试讲、与作课教师一起,多次修改试教案,制作CAI课件。我还亲自上了一堂体现新课标理念的科学课,并在交流会上向全县教师对科学课程标准作了解读,受到与会近200位老师的好评。两次活动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与会领导与教师的好评。
抓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3)开展 三小 制作,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本年度,组织学生参加了县车模赛,成立了 智能机器人 课外活动小组,资金积累参加 能力风暴 智能机器人大赛,组织学生参加了创新科技大赛。学生的想像画、电子报刊、优秀实践活动均有作品送市参评。
一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抓毕业班工作,确保全体学生顺利毕业。
我校毕业班学生生源素质较低,教学难度大。本期一开始,我狠抓毕业班管理,关心毕业班工作,召开毕业班教师、学生会,经常深入毕业班了解师生情况,同教师一道分析学生情况,制订复习措施。经过严格组织毕业考试、阅卷工作,我校毕业生毕业考试及格率达100%,全体学生顺利毕业。
三、其它工作: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未来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要构建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术层出不穷,我深知,要作好一个现代人,随时接受新环境、新工作、新岗位的挑战,必须加强学习,努力学习。
因此,我在取得计算机教育专科学历后,继续进行本科函授学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我还参加了重庆市科学教师市级骨干培训,并将所学知识带回学校,向广大教师交流。在结业论文答辩会上,我撰写的论文受到答辩组专家教授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我的课堂实录《蜗牛》也深受老师和学员们的好评,学员们竞相拷贝、相互传阅。
今年,承蒙领导的信任,同志们的关心,来到新的龙都小学,从事教务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所以我十分投入、大胆探索、推陈出新、勇于实践。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虚心接受同志们的意见和建议,我从陌生到熟悉、从盲目到有序,很快进入角色,各项工作基本上有条不紊。比如:开学之初,排课是一件十分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我没有经验,就到实验一小向老教导赵培廉主任请教。在他的指点下,我用一个下午时间,完成了全校教师的排课,并打印好课表。又如:教务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指导老师的教育教学。
由于我从事小学主要学科教学时间短,加之没有深厚的教育理论作支撑,没有一线教学的大量素材作背景,因此,对教师的指导就显得力不从心,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就显得支离破碎、不得要领。所以,我加紧了对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评价、小学课程的定位、功能、特点等相关理论的学习,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请教,《课程教材教法》、《教学与管理》、《中小学教学》《国外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百部教育理论精粹》等杂志、教育著述成了我的案头必备。我努力在书中汲取营养,在网上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交流自己的工作体会,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在这方面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四.回顾与展望
一年来,在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我的各项工作完成较好:
组织CAI课件12件送县参评。
学生作品、征文上交50项,获奖10余项,送市参评5项。
杨泓、刘静老师的说课、讲课通过选拔,代表教工组参加县的比赛。
学校成为国家级课题,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实验学》、语文文字合格学校。
组织了几基大型的校内竞赛、培训活动。老师们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我撰写的论文获县二等奖,指导学生参赛获市县级奖。
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绝不是我个人的功劳。这是各级领导关心、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没有大家的辛劳与付出,如果没有大家的敬业与奉献,如果没有大家的支持帮助,这些成绩是想都不可想的!我只是在其中起了个穿针引线的作用,用针线把你们奉献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拾缀、串联起来,让它们的光芒更加夺目,更加灿烂!
在此,我向各位老师的辛勤劳作与无私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成绩属于过去,今后还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王大根教授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论》—书中提到:“就像识字后就能阅读各种文章—样,学生只要掌握美术基本语言(艺术语汇),就有可能识读各种美术作品,也能按美术的规律来表现。”当前,培养学生视觉阅读能力已成为美术教学重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之一,《看画展》教学案例无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个优秀范本。教师着重从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两方面引导学生展开阅读,理解美术语言在作品主题表达上的重要作用,主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色:
第一,视觉阅读过程的有序推进。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整体性浏览,再围绕色彩、造型、构图三种语言进行有侧重点的逐个分析,接着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评述,最后进行拓展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关注自身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以学导教”是本课推进过程中的—个亮点。如,在作品的逐个分析中,教师通过精心设问,引导学生积概思考、自主表达,然后针对学生阅读上的薄弱点、缺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已有认知。
第二,对比阅读方法的有效运用。本课多次采用对比阅读法组织学生阅读,给予学生最直观的视觉体验和最强烈的视觉冲击,切实提升了阅读的有效性。教师主要采取两种对比法:不同作品之间的对比阅读,如,《草垛》和《核去核存》两幅作品,其亮色调与灰色调的强烈对比,使学生充分体验到色彩在画面气氛营造上的作用;同—幅作品不同表现方法之间的对比阅读,如,对《核去核存》进行了由“灰”到“鲜”的色调置换,使学生进—步感受到了色彩的作用。
第三,阅读点拨语言的用心组织。本案例中,教师的点拨语言非常精彩,围绕目标循循善诱,融激励与诊断发展功能于—体。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教师总是能通过不着痕迹的点拨帮助学生阅读到更美的风景:如“美”与“不美”的点拨,“像”与“不像”的引领,都让我们领略到—位优秀教师的智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视觉阅读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情感的积极投入和身体力行的积极参与。如何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内时刻都能保持学习的激情,是本案例需要商榷的地方。仔细研读整篇案例后,我发现其中视觉图像的呈现方式比较单一,以统一的整体呈现为主;互动交流的方式略显乏味,以师生的一对一口头交流为主;不同环节间的学法有些雷同,以看看、想想、说说为主。学生在比较单一的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疲乏的状态。因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改进:
第一,优化图像呈现的方式,让阅读变得生动有趣。如,“分步呈现法”,在学习基本形构图方式的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步呈现画中的主体,来帮助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构图,逐步建构视觉图像的基本概念。
第二,除了案例中所呈现的交流方式外,我们还可以采用“一对多”“多对多”“生对生”等不同的口头交流方式,并适当补充书面交流、电子交流等方式,来激发每个学生的表达欲望,便于教师及时落实有效的指导。
第三,适时变换学习的方式,使学习过程呈现由扶到放、由紧到松的节奏变化。如,实践运用环节,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一至两幅美术作品进行评述的基础上,尝试放手让学生开展一些自主性的阅读与评述:课前,教师依托网络学习平台(如魔灯平台)布置特色展厅(如儿童展厅、名家展厅等),链接相关网站,网罗学习工具;课中,鼓励学生分小组进入展厅,对感兴趣的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还可以上网查阅资料,利用工具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在互动区进行评述和交流。以此来突破时空限制,能使课堂学习充满蓬勃的张力。
点评二(张月红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二中学)
1.可取之处
(1)情境创设,营造展馆氛围。“展厅”为学生营造了—个不同于教室的学习环境,它带给学生一种新奇感,同时也使学生对艺术的崇敬和尊重油然而生,为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而学生从观众、导览员身份的转换过程中,更体会到置身于展馆的感觉。这样的情境创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板书设计清晰、简洁。本课板书的条理性和形象性是很突出的,“能看到美的眼睛”不仅表明了欣赏美术作品的几个角度,还非常形象地解读了几者之间的关系,即本课教学重点:认识色彩、造型、构图与绘画作品主题的关系,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此外,简洁的板书,也使相关美术语言更醒目,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3)联系生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知识讲解和生活实例的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色彩”要素时,让学生分析教师的服装色彩,使学生感觉非常亲切,觉得色彩就在身边,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为接下来的授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氛围。又如,教师在学生分析《作业脸》后提出:虽然《作业脸》看起来不美,但很多孩子喜欢它,为什么?在分析《小闹钟》后又提出:你觉得这个闹钟画得像不像?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自身感受谈体会。由于作品和自己的生活相关,学生感受深刻,讨论起来积极踊跃,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4)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显著。“新课标”强调要“以学生为本”,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课教学中,“对比”的教学方法效果突出。例如,教师改变了《核去核存》和《草垛》的色彩效果,学生发现,色彩作为一种美术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情感;教师改变了《全家福》与《和爸爸去海边》的造型风格,使学生理解了造型对表达作品主题的的作用。对比的运用,直观、醒目,学生感受深刻,并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商榷之处
(1)教师的板书浓缩了本课知识点,课堂上,学生参照板书进行了两次记录,分别在学习构图、文化两个要素之后。但我觉得,对于六年级学生可以再放手一些。比如,可以在学习文化要素之后,鼓励学生在理解板书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几者的关系,可以是知识树形式、表格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这既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当然,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可参照教师的板书进行记录。或者,教师也可设计—份检测卷,通过检测卷或学生记录的反馈,反思自己的课堂和教学设计。
(2)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出文化要素之后,便进入总结拓展阶段,给人一种意犹未尽、戛然而止之感。我觉得,教师可以在“因势利导,引入文化,拓展知识”环节准备一些和“画种与风格”“民风与习俗”“生活经历”相关的作品。教师边总结,学生边欣赏,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发学生对文化要素的关注,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的意识。
点评三(谢晴 重庆市朝阳中学)
《看画展》是—堂值得美术教师深思的课。很长—段时间以来,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板书设计往往容易被教师们忽略,不少教师的课堂板书是对课件中出现的课题与知识点的简单重复,也有些板书是各式材料拼贴而成的华而不实的装饰;有些教师认为板书是“传统、刻板”的教学形式,甚至怀疑它是否有继续存在的价值。看到于宏老师的课,寥寥十个字、几条曲直的线组成的那只“眼睛”最后在黑板上定格时,板书设计之精妙让我震撼,使我突然有了这样一个感悟:一个好的板书设计就是一堂课的灵魂,我们可以通过它来加深对课堂教学艺术的理解。下面就以该课板书“眼睛”为出发点,谈谈对这节课的几点看法。
1.于老师的眼睛
于老师有一双慧眼,她敏锐地发现了“眼睛”的价值—一“眼睛”不仅是目标,也是过程。首先,板书“眼睛”很好地构建了这堂课的知识体系。教师通过艺术语言分析(色彩、造型、构图)到文化内涵解读,构建了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方法。其次,板书也体现出教学的行进过程,教师描画“眼睛”的过程(瞳孔—眼仁—眼眶)与课堂的教学进程(主题—艺术语言—文化)紧紧相扣。从知识的整合到方法的形成,再到情感、态度随着教学过程逐渐升华,教师最终带领学生到达预设的教学目标。
2.学生的眼睛
“眼睛”是学生学习本课“可观”的收获。去掉板书上的几条曲、直线,我们看到了本课的五个知识点-主题、色彩、造型、构图、文化。这些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随意拾到的贝壳,它们虽然可爱,却不能真正体现学习的价值。而当教师用“线”将它们有序相连时,就组成了“艺术鉴赏方法”这条美丽的项链。板书把无形的鉴赏方法具化为“可观”的“审美的眼睛”,极大地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成为陪伴学生终身学习的最好的毕业礼物。
3.笔者的眼腈
透过这节课,我看到的既是本质,也是方向。于老师描画眼睛的过程是由里(瞳孔)及外(眼眶),这也是本堂课由表(艺术语言)及里(艺术本质)的深化过程。现在很多中小学美术教师因为缺乏对这种艺术本质现象的探究,而把一节美术课上得像班会课、语文课,甚至科学课,让美术课失去了本该有的味道。这只“眼睛”为我们提供了中小学美术鉴赏课的方向。美术教师可以考虑在板书上做一些细微的变化,分别为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和重难点:初中生可多在“眼仁”部分(色彩、造型、构图)增加空间、材质、肌理等艺术语言;高中生则可侧重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学习,去解读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
与于老师笔下的这只眼睛对视,看到它由平面渐渐立体,用它审视我的教学,内心竞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同打开了心灵的眼腈。
点评四(方继梅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1.本课亮点
(1)慧心灵性创情境。在生活中,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过看画展的经历和体验。于老师心思缜密灵巧,准备充分,在教室内摆放展板,模拟展厅,营造画展氛围,同时引导学生在上课之前自由观看,形成直观感受,为课堂上的欣赏与评述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可谓一举两得。
(2)匠心独具提示图。完整、简洁而又独具匠心的提示图是整节课最出彩的地方:不同的造型、色彩、构图是突出主题,为主题服务的知识点被教师板画成圆心和三个不同的扇面,形成同心圆;随后,它们又在上下弧线的连接下演变成心灵的窗户——眼睛,使学生同时感知美术与文化的联系。板书设计简约精妙,赏析绘画作品的方法一步步呈现在那美丽而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眼睛里!
(3)点拨自如交流中。于老师语言清晰准确,能敏捷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赏。更重要的是,她善于引导启发学生,从学生的话语中找到关键词而导向本课目标重点。可以说,这种从容地与学生对话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于老师独特的个人魅力。
2.值得商榷之处
(1)学法缺失的遗憾。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设计教学。本案例中不仅没有明确的学法呈现,而且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也不足,没有学生的第一印象的呈现,谈不上学习前后认识的转变,更没有冥思苦想、乐思善辩的生本课堂的特点。孩子们与画面、与作者、与自己,甚至与老师的情感对话少之又少。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引导着学生逐一欣赏总结,使学生最终学会了老师预设的赏析方法。我个人认为,这样被动的欣赏学习是遗憾的。
如果让学生结伴自由选择展厅慢慢欣赏,各个展厅设置—定的欣赏提示或问题,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他们看一看、评一评、议一议、辩—辩,得出自己的结论。最后,教师在全班师生交流时再适时点拨、质疑,相信学生们—定能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提出独到的见解。
(2)难点突破的勉强。于老师带领学生在三个展厅欣赏,分别得出色彩、造型、构图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找到欣赏的落脚点,重点就突出了。但是造型和构图两点的突破稍显牵强——造型的概念是教师给出的,而构图是用“大主体、基本形和满构图”等概念概括了。其实,造型和构图是分别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一种美的方法,应当让学生深入感受,慢慢揣摩和了解。如果放手让学生去分析、绘制、争论画面的构图问题,得出调和对比、对称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应该更有意义。
点评五(白帆上海市爱国学校)
《看画展卜课,框架清晰,设计巧妙,教师通过三个展厅的情境模拟方式,让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看画的“武器”——“看什么”和“怎么看”。
1.本课亮点
(1)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巧妙运用了比较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能一目了然地理解色彩、造型、构图与作品主题的关系。特别是在一号展厅中,于老师通过改变《草垛》《核去核存》这两幅作品的色彩,让学生反复进行比较,最后自己得出了“看色彩”的结论,可谓是在备课中下足了功夫。
(2)教师的板书有创意。能把本课的重要知识点,用文字与图画的形式进行完美的结合,让学生耳目—新,相信学生会深受启发,学会用这样的眼光去欣赏作品。
(3)在评析环节,从所选择的作品可以看出教师非常重视作品与学生生活的关联。如,《作业脸》《,J、闹钟》等,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2.几点建议
(1)本课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缺少学生的学法。三个展厅的学习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有时只是让少数学生参与。本来“欣赏·评述”课是以学生的“赏”“述”为主的。笔者建议,在第三展厅,教师可以出示代表三大构图基本方式的图片和与之相应的名称,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以“连连看”的方式自己进行总结与配对,进而得出结论。
(2)在评析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书写简短的评价,再让学生上台交流,这样,没有举手发言的学生也能有机会在写的过程中去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认识与理解,在课堂中,每个学生都需要这样的体验过程。这—环节中,教师讲得有点多,意图把学生引到自己事先设计好的答案上来,这样,留给学生的时间就很有限。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与文化背景不同,看画完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觉得,于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说,然后再谈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这样能引导学生对所产生的不同意见进行争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再者,教师不必要求学生的评价—定要从三方面来讲解其与作品主题的关系,毕竟有的作品只涉及了某种绘画语言,不必牵强。
点评六(褚蔚清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学)
《看画展》一课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在寓教于乐的形式中,把知识点较好地串联起来,诸多亮点,令人耳目—新,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这堂针对六年级学生的欣赏课,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为了避免欣赏课常见的流于理论的“枯燥”,精心设计了—个有趣的情境,即参观画展,且展览的都是学生作品,拉近了学生和展品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观察者和导览者的角色转换,充分发动学生参与和思考,从而理解和掌握绘画欣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同时也巩固了所学的基本绘画语言。
其次,教师为教学而设计的问题是循序渐进的,思路清晰。与“色彩”“造型”“构图”等基本语言对应的展品有针对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发他们的思考。最后,通过板书“眼睛”,把绘画的基本语言和所要传达的主题以及文化背景完整地串联起来,一目了然,学生对绘画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教师在结尾处通过欣赏毕加索这样的大师艺术作品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启发学生能用同样的方式来赏析名作,从而走近大师名作,在生活中的审美活动中有所运用和延续。设计该环节是可以将本课目标有所递进的。不过,个人认为,儿童画和经过学习美术基本语言后创作的作品,这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画面呈现是否经过精心的组织。毕加索感叹儿童画,实际上是感叹儿童的天真质朴。如果教师过多强调儿童创作中对情感的表达,那么就失去对绘画基本语言学习的意义了,可能会对学生在认知上造成误导。
点评七(樊福锐安徽省淮南市师范附属小学)
这节课不仅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而且教师的板书简明扼要,逻辑性和概括性很强,对于“怎样看展览”这一教学重点的提示、归纳和总结明确而有效。
1.本课亮点
(1)注重美术语言的讲解。在本课教学中,于老师将课中所涉及的美术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灵活运用课上所学到的美术语言进行欣赏和评价,从认识美术语言的层面开始逐渐转入理解和应用的层面。
(2)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于老师引导学生在观众和导览员的身份转换过程中,学习从主题、色彩、造型、构图,以及文化背景等角度出发,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逐步掌握了运用美术语言欣赏和评述儿童美术作品的方法。
(3)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于老师在课前把一些美术作品陈列在画架上,为课堂营造了—个与教室不—样的“文化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了几个虚拟的“展厅”。这样的情境创设,使学生犹如身临画展现场一样,师生、生生之间积极互动,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
(4)注重课堂细节的处理。于老师在教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彰显了她较高的专业素养。比如,让学生及时记录下学习内容概要;在观展时,教师手搭学生肩膀,与学生轻松交谈,不经意间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几点建议
(1)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不够。本课教学中,教师预设过多,生成较少,学生基本上在教师设定好的教学框架中进行学习活动,想说什么、会说什么,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由此缺少了必要的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体验。
(2)美术欣赏的表达方式有些单一。美术欣赏活动是从“看”开始的。除了看,表达也是欣赏活动的基本方法。“新课标”中提到了美术欣赏活动的三种表达方式:语言、文字和动作。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适当增加用文字描述的环节,可以给他们提供表达不同感受的机会,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缺少必要的教学拓展延伸。本课欣赏活动所概括的几个方面,主要针对儿童画这个比较小的范围。为了不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认知形成思维定势,教师还应不断拓宽他们的欣赏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方法。因此,本课结尾的总结拓展部分,教师可以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设计,提示学生可以从诸如思想内涵、形式语言、画家及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等更多的方面,去认知其他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点评八(熊澍湖南省汨罗市第一中学)
《看画展》教学案例,如行云流水般呈现在读者面前,其中有几个优点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1.从图文中可以看到,于老师教态亲切,端庄大方,她身着红色衬衫和灰色外套,并且在参观一号展厅,分析色彩对主题的作用时,还就自己的服饰色彩向学生提问,并就学生的回答,启示学生保持“既要满怀热情,又要冷静思考”的学习状态。
2.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流程简洁明了。于老师的教学环节有五步,即课前交流、导入新课、学习新课、实践运用、总结拓展,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第三和第四步是本课的重点教学环节。第三步的“学习新课”,主要从色彩、造型和构图三个方面分析其对美术作品主题的作用;第四步的“实践运用”,分别对应挑选了《生命线》、《作业脸》和《小闹钟》这三幅画进行了赏析,并且在评析第四幅作品《闽越遗风》时,引入了作品诞生的地域环境、风土人情、民间习俗等知识,让学生从社会的角度和文化的深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欣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于老师在这堂课中所选的图例,几乎都是基于孩子的世界来挑选的,朴实而又易于学生理解。
美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看画展》一课是儿童的一种浅层次的美术欣赏活动。艺术作品是沟通创作者和欣赏者的桥梁,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同样是人类高级的、复杂的、特殊的精神活动,看画展的观众,其审美心象必定带有欣赏者的想象、情感、幻觉以至错觉等差异性因素。而《看画展》这一课的终极教学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以作品本身的艺术语言提示为出发点,将欣赏活动中想象的自由性和作品意象的制约性统—起来。冷静反思于老师的课堂,笔者提出几点商榷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专业。如“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于老师说:“如果在看画展的过程中,知道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应该看什么,或许就能帮助我们解疑答惑。”其实,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看什么”,因为展厅里的作品已定,而是“怎么看”,也就是如何欣赏。又如在评析《小闹钟》作品时,有的学生说“像”,有的说“不像”,教师此时如果能适时抛出“艺术作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一审美理念,这样的语言才更专业,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和迁移。
2.在“实践运用”这一教学环节,于老师安排了评析《闽越遗风》这一幅作品,并因势利导地引入了“文化”这个概念,即对艺术作品中隐含的文化的关注,但只是点到为止。建议教师可以联系前面的范画,将这一点讲得更透彻一些,使学生明确“笔墨随时代”。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化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大阅兵》《核去核存》《生命线》就是画家以近年来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自然灾害为素材所创作的美术作品;两组《和爸爸去海边》《全家福》的图例,以及《收白菜》《吃火锅》等画作,都深深地打上了我们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的烙印;而《我是守门员》和《作业脸》,也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的喜好和内心世界。
3.为了让课堂实践活动更具体,可以在“实践运用”环节的活动最后,让学生从本课的图片中任选—幅,撰写一段美术欣赏文字,字数不限,巩固教学效果,并促进美术和语文这两门基础学科之间的渗透与融合。
点评九(黄华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杨寨中心学校)
1.本课优点
(1)教学准备充分恰当。在授课现场,大幅作品的展示场面、各种画面素材的呈现,让学生零距离地感知作品中的童真童趣,创设了浓厚的学习情境,从学习内容到探究形式都充满着趣味性,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要求,贴近儿童的认知心理特点。同时,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参观礼仪,渗透教育效果好。
(2)教学语言精妙准确。作为一节“欣赏·评述”课,于老师能针对小学生美术知识经验基础较为薄弱和教学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状,丰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教学组织张弛有度:从导入的亲切沟通,到点拨分析的精准到位,再到环节过渡的巧妙灵活,以及拓展延伸的升华提升,让学生在润物无声的语境中交流探知。
(3)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本课利用三个模拟展厅,通过“课前观察感受一问题设问交流-观察比较分析-实践运用展示—探究交流生成”这一思路,从影响绘画主题要素的色彩、造型、构图进行探析交流,并拓展运用,逐项落实,知识点明确,思路清晰,教学节奏流畅、灵动。
(4)教学策略艺术生动。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有效引导,分步实施课前导“引”、课上导“析”、拓展导“思”这—路径,让学生课前欣赏感知,课上互动探究、交流分享、拓展反思应用,生成有效感知、理解体验、反思生成的教学过程,使整个课堂充满律动。
2.值得商榷之处
(1)小组合作效度不够。在对作品赏析过程中,应深挖学生的探究潜能,让学生自己设问,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去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深度不够。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个性、张扬的探究欲望,在个性、开放、实践的环境中浸润思想、收获快乐。在欣赏探究时,对作品主题、构成元素寓意和作品间的联系等问题,应让学生大胆质疑,自主提出和解决在观察欣赏中遇到的问题,让双边活动更接“地气”。
(3)应进—步完善评价杠杆作用。作为“欣赏·评述”课中的评价,可以通过动态展示交流和静态纸面反馈等形式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发展状态,全面了解学生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效果,从而让更多学生参与到活动实施中,从更多的维度去实施教学评价。
同时,在导入环节中,在处理“学生对抽象作品的认识”时,虽然教师在有意地引导学生往教学主题上靠,但一句“你们之所以看不懂,是因为没有理解作品主题”,处理得有些急躁。须知,对—幅作品的认识和了解,通常要看表现内容、表现方式、历史背景和创作者艺术素养等诸多因素。
点评十(谭宁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宁海中学)
1.本课精彩之处
(1)角色设计有梯度。本课条理清晰,所有教学活动都在情境模拟中展开,不同的是,在观赏者和导览员的角色互换过程中,将课堂所学知识从感性体验转换为理性思考,形成了层层递进的梯度,使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欣赏、鉴别与评价美术作品过程中,逐步提高审美能力。而情境的不同设定,也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欣赏方法的运用贯穿始终,强化了学生的审美体验,如海浪—般,推波助澜,将课堂知识一步步推向。
(2)目标达成有深度。对典型作品的欣赏与分析,意在通过不同欣赏角度的呈现,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发现问题,寻找画面主要的对比关系,引导他们感受不同的美术语言对于主题表达的重要性。而教师设计的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使学生课堂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和应用,意在突破学生欣赏能力及方法的转化这一教学难点,拉近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将课堂学习推向了更深的层次。在总结拓展环节,大师作品欣赏的巧妙过渡,丰富完善了作品欣赏的思路架构。
(3)欣赏方法有广度。从整体上看,本课教学以直观的欣赏展开,具体、恰当、明确地引导学生从色彩、造型、构图、文化等方面对作品的主题加以赏析,用广阔的视角引导学生去感知美、鉴赏美,触类旁通地引导学生掌握作品欣赏的方法,为以后学生进一步的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4)实践运用有亮度。本课的升华之处在于实践运用环节的再次观展。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让学生在有了—定的知识储备之后,有了进一步提升自我的空间,更深入、更全面地去欣赏和诠释作品,让学生从“我会欣赏”转变为“我会创新”,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趣味性的交流中掌握鉴赏的方法,以发展的眼光去传承经典作品。
2.建议
从总体上看,这节课准备到位,预设充分,却也略显不足,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与同仁们—起探讨。
(1)可以适当增加自主鉴赏的作品或环节,突出“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实践运用和总结拓展环节,教师还可以出示同—时期或不同时期的更多作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检验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自丰鉴赏美术作品。
(2)欣赏课教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还要有丰富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此,教师在时间安排上还应更紧凑些,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去欣赏作品、诠释自己的观点。美术作品的赏析应当是多层次、多元化的,审美体验的模拟除了兴趣的激发之外,还需要理性的分析和诠释,这也为学生以后更加全面地挑选作品和举办画展做好铺垫。
点评十一(白云云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校)
通过对《看画展》教学案例的研读,便知道这堂课一定是相当成功的。总的来说,制胜的关键是“预设”与“生成”之间的“那点儿事”,尤其是“生成”及激发课堂生成的方法与过程。
重点来谈一谈这节课的“生成”。
1.问翘化设计
这节课整体架构严谨,但造就极强生成性的关键因素则是“问题设计”。比如,在第—环节中,教师以导览员的身份引导学生关注看展的“造型、色彩、构图”。这种“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极易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可喜的是,于老师充分关注了这种不确定性,并成功设计了每—个能“驱动”下—项任务的问题,有效地以问题推进的形式启发了学生,使课堂迭起。例如:教师以自己的着装颜色为例,引导学生认知“色彩”对主题的烘托作用。能让每—个问题都有效,实在是高明。
2.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
为了促成这节课有效的生成,除了问题设计有效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与支持。上文提到,问题设计是促进学生思考和课堂生成的重要法则,但并不是说只注重设计问题就可以了。对于今天视觉化程度极高的日常生活来说,辅以感官的多元刺激才能凸显课堂生成的不可预见性。于老师很好地把握了“问题设计”与“信息手段”之间的平衡,活用预设的各种教学手段,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思考与生成,又似钓鱼—般,笃定地知道撒这样的“饵”一定会有“鱼儿咬钩”。那么,即便是天马行空、不可思议的“生成”,也都是在预设的可控范围之内,这才叫“活”而不“乱”。真是棋高一着!比如,在学习色彩对烘托画面主题的影响时,教师使用的是重新设色过的图片来对比说明;又如,在认识构图对主题影响的时候,教师将知识点概括成三角形、圆形等,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与归纳水平;再如,教师的板书设计,既提纲挈领,又切中要害,堪称本课的一大亮点。
3.生成的预留空间
、在第—个环节中,于老师化身为导览员,帮助学生认识了色彩、构图、造型对于欣赏作品的重要性,这个铺垫做好了,到了第二个环节,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要领,能够进行独立的欣赏和思考。但最让人意犹未尽的“生成”是,在实践过程中,看画展其实并不需要计较欣赏程度的浅或深,因为学生本身的经验水平有限,不可能有特别深入的见解,所以,课堂上也就能够出现多种评价标准,即开放性的回答。如,评价《小闹钟》的时候,学生们说像或不像,都是真实的,应该获得包容。而感到被理解和包容的孩子,心情是喻悦的。这种学习状态和预留的“生成空间”,是否就可以用来判定这节课是不是好课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
除了“生成”以外,这节课还有一些亮点值得肯定。
1.课的立意较高
教师能够抓住教材中的关键点,出于对美术学习实践应用价值的考量,设计出真正能培养学生审美和鉴赏能力的学习内容,既忠于教材又不完全依赖于教材。整体来说,本课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美术的基本语言对绘画作品进行解读”,此设计是巧妙的。
2.学习方式值得推广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先扮作导览员,在观展过程中时刻向学生透露“画展是这样欣赏的”等主要信息,然后再邀请学生来做导览员,并模仿观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就习得了老师的欣赏态度和方法。
点评十二(李胜凯江苏省仪征市实验小学)
通过对本课教学案例的研读,可见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掌控能力强,学生在“看画展”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了解色彩、造型、构图在表达主题中的重要作用,并理解文化在作品表现时的重要性,处处闪现着教师教学智慧的火花。然而,课堂教学永远没有绝对的完美,本节课亦是如此,这里有两点与于老师商榷。
1.关于范图的选择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度过了绘画心理的象征期和图式期,逐步走向写实期,初步形成个性的审美趣味,希望欣赏与他们能力相仿或略高于他们欣赏能力的作品,以提升眼界、发展能力。《看画展》虽然是一节欣赏课,但范图的选择仍需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需求,案例中的大部分范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审美需求,但是图6至图10呈现的儿童美术作品,对六年级学生来说略显稚嫩,因此,教师可选择同主题的其他作品或者大师的作品给学生欣赏,以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此外,“看画展”的目的是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为以后能独立地欣赏其他各类美术作品而“看”,而于老师大部分时间仅安排学生欣赏儿童绘画作品,仅在“总结拓展”环节呈现了大师的抽象美术作品,局限了本课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我认为,可以适当增加多种风格的大师美术作品,并将这些大师的美术作品适当融入“学习新课”和“实践运用”环节,在大师与儿童的作品对比欣赏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色彩、造型、构图和文化在表达主题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作品风格中所呈现出来的—致性。
2.关于预设与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