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14: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事档案管理考核,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在,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也摒弃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也应用了新的方法,使人力资源管理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在这些新的趋势的影响下,人事档案的管理也在不断地完善,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所以,应该对这些新的趋势进行分析,才能确保企业中人事档案管理能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一)完善企业的核心价值体系。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企业的文化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分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企业文化,制定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政策。
(二)建立不同层次的价值评估政策。
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在传统的管理中,一般都是定期对人事进行考核,现在,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加大人力资源考核评价的力度,将原本单一的考核体系转变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使考核体系朝着全方位、多领域的角度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分析个人的素质,同时也要注重其对企业的绩效做出的贡献,将个人的成绩与企业的绩效结合在一起,对人力资源的绩效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三)建立以绩效为方向的薪酬回报机制。
在企业内部,一定要完善员工的薪酬体系,运用薪酬来激励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的态度和能力作为薪酬回报的基础,强度个人力量与团队力量,强调企业内部合作的机制。
(四)将职业化作为评价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职业化指的是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和道德,能够自觉地遵守值得规范,能够按照职业规范的内容去管理。
2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企业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了企业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一)企业的服务意识薄弱,没有上进心。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其管理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比较陈旧,在人事档案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创新管理内容,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服务型的工作。
(二)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他们都是进行单独管理的,各个部门没有加强沟通与合作,但是,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相对独立的,二者没有进行有效地沟通,这就导致了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全面管理,不能全面了解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三)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的约束。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人事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认识档案管理比较混乱,而且不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实现档案管理,档案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人力资源的基本情况。
3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要求
(一)企业内部要强化服务意识
在新时期,企业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转变工作态度,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服务,强化服务意识。
(二)企业人事档案管理要强化合作意识
企业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协作,实现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详实的资料,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据可依。
4结语
1 医院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目前,县级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仍基本上沿用十几年前的管理模式,医院人事档案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人员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
1.1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几年,我院自主引进数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整理人事档案时,发现因缺少原始档案材料,无法办理正常调动、派遣手续。之后通过人才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但同样因缺少原始的人事资料,无法核定工资标准。还有的因原单位不同意放人,致使他们的原始档案至今没有转到我院,造成人事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有档无人”、“有人无档”的现象比比皆是,给新录用单位在人员管理、人事审核、审批工作中带来不便。
1.2 人事档案管理不集中、模式单一。县级医院档案管理模式采用“封闭式管理”,过于强调保密性原则。人事档案调遣、查询“门槛”太高,一般需领导审批和专门介绍信,甚至是多个或多级领导同意。人事档案利用范围小,只用于政审、调资、年终考核、办理退休。人事档案管理通常分四个部门,历年由人社局统一招聘分配的,有编制的正规高校毕业生,档案由人社局档案室保管;我院自主聘用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正规高校毕业生转正定级前、部分合同制员工,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保管;其他在编员工,但非人社局招考分配的,档案由主管部门卫生局保管;另部分合同制员工,档案由我院人力资源科保管。
1.3 人事档案管理手段滞后。第一,资料收集不及时。如医护人员的外出进修、科研论文、职称晋升、各级表彰等档案多保管在医院的医务科、护理部,遇到归档或查询时,档案员要经常往返于各科室之间进行搜集、整理、复印。第二,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因为存储量大,档案管理部门不能对已经归档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的提炼和加工处理,档案信息资源在很大程度上被闲置甚至浪费。第三,归档困难。由于资料的变动(增加或更新),如年度考核、工资调整、医德医风考核、学历变更等以及多卷相关档案同时查询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可避免地发生归档错误。第四,工作量大。现人事档案是以纸质、照片等载体作为档案管理的实体,以手工操作为主,缺乏对档案出、入库记录和档案变更的管理。遇到档案的查找、编辑、分析等工作时,工作量巨大,步骤也繁琐。
1.4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精。在我院从事档案管理的大多是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护士长。由于年龄大,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吃力,便照顾到行政后勤管理档案。专业知识不足、档案业务不熟、变动频繁,势必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利用。
2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措施
2.1 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可通过择优录用,竞聘上岗,把真正优秀的档案专业人员选拔到档案管理岗位上来,并且保持档案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同时,医院要将档案人员的培养纳入医院人才培养计划。不但要进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知识培养,而且要提高法制观念,自觉参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2.2 建立统一的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由于我院员工原始人事档案分四个部门管理,导致医院为员工建立的临时性档案材料不全,使医院在员工职称晋升、学习培养、干部选拔方面获取信息量不足。补充完善人事档案材料,建立统一的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势在必行。第一,完善基本档案材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历、学位证明;继续教育及学习进修证明、证书;年度考核表。第二,收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档案资料。包括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参加援川、强基工程、义诊等活动;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聘任证书和聘任合同;发表著作、论文、科研成果鉴定书;典型病历、抢救成功的病案、手术分析;“三基”、“三严”考核及医德医风评价材料;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证书等。第三,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人事档案管理必须走向开放性,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革新形势。把人事档案作为记录员工综合素质的信息储存和保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人才市场主体到位。
2.3 加强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人事档案的效用,就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建立以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的医院信息管理。硬件方面:增加档案库房,购买空调、除湿机、档案密集架和电脑,设置防火、防盗的自动监控系统。软件方面:引进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工资信息、档案查询目录、档案材料目录等,真正实现个人基本信息的微机检索,不断扩大人事档案信息的内涵,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进而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海阳市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科 来稿日期:2014-06-15)
【关键词】聘任制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042-02
现在许多高等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走向成熟化,教职工都将面临聘任上岗的制度。在聘任制下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它是学校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和其他任何材料都不可替代的依据和凭证作用;它历史、全面地记载着教职工的综合信息,不仅为单位用人、选人及人力资源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服务,同时也为个人切身利益服务。高校人事档案工作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提高自身发展,更好地为组织人事工作服务、为教职工做好“后勤保障”,是每个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
一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第一,对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当前,很多高校领导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者大都觉得聘用制人员的人事档案无关紧要,只要能够把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等基本信息保存下来就可以了,因为他们的不确定因素太大,没有必要去为一个聘用人员管理档案。
第二,职工本身对人事档案也存在不重视和观念意识淡薄。由于高校对人事档案采取封闭式管理,给人一种很神秘的感觉。教职工对档案作用的认知很少,这就造成了个人档案归档意识差。如有些教职工对自己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有的教师成人教育毕业很多年,但学员成绩表和毕业证复印件都没有及时地交到档案室备案;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有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这不仅违反了管理规定,也不能及时更新个人信息,给人事档案利用工作埋下隐患。
2.档案管理者对归档材料收集质量不高
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聘用制人员的流动量不断加大,这就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很多领导都觉得人事档案是学院行政工作中最无关紧要的常规工作,只要有一个人在那里保管就行了,不需要把人力、物力、财力花费在上面,致使很多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他们都是在上一代管理人员那里学习后出师,由于没有通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工作中往往出现材料收集、留存等专业问题处理不准确,导致了人事档案材料收集质量不高。
第一,档案收集内容不全面。(1)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在人事档案里一般偏重工资变动、职称晋升、学历情况、年度考核等静态性资料描述,这些套话并不能真正反映出一个人的学习与工作经历;而与之相匹配各时期的工作指标完成情况、充分突出其个性发展的材料却不多,这与现行的聘用制对人才的引进、考核、评价,以及干部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是不相符的。(2)档案收集内容比较单一。高校的人事档案都是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要求只收取履历表、自传、鉴定、考核等九大类材料,缺乏具有个人亮点的指导性材料。而人事档案中重复的和定性的材料很多,如年度考核表等这些每年都有的材料年年都相似;科研学术成果、综合能力、专业素养等动态档案材料都未列入到收集范围之内,致使在干部考察中,考核人员不能从人事档案中找到客观的、个性化的、具有个人特色的相关资料。(3)存档归档不及时。许多高校没有按聘用制度改革的需要,对已存档案做进一步的完善。一些最新的应该收集的人事档案材料没有做到及时归档,导致在需要时临时增加,降低了人事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第二,收集归案信息不真实。由于人事档案管理严格,在调档和转档时手续繁杂,而现在很多高校聘用人员频繁跳槽,他们为了更加自由地流动,待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新岗位,往往放弃原有的档案。据调查,某高校现存有2500余卷干部人事档案,其中有200多卷是属于“弃档”或“死档”。而“放人不放档案”的做法并没有留住跳槽者,他们往往被一个新单位录用后,就在新单位重建档案,在此过程中,由于缺乏原始材料的支撑和必要的监督,使得这些“新档案”出现“水分”较多的现象。这些“新鲜出炉”的档案,将会给人事档案管理和使用造成严重后果,这为人事部门计算工龄、核准退休时间、晋升工资及组织部门选拔干部带来了诸多问题,也使人事档案信息失去了意义。
3.档案管理方法老套陈旧
现在很多高校还是运用以前的档案管理方法,传统地收集、留存纸质版本资料。这些纸质东西,在收集过程中存在工作量大,信息容易被改动;在留存保管中存在不易保存,查阅困难等弊病。特别是对跳槽频繁人员的档案,他们如果总是更换工作,会因为每个单位的档案盒的规格不统一、打孔位置不一样的问题重新装订,造成对纸质档案的破坏。而新的技术在档案管理上运用很少,当前虽然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已经配备了计算机、扫描仪等电子设备,但使用范围仍局限于信息检索等方面,并没有利用设备的特点建立个人的电子档案,这严重影响了案卷质量和降低了工作效率。
4.人事档案封闭管理不利于开发利用
人事档案是员工个人信息的储存库,它概括地反映了员工个人全貌。如果人事档案不能充分利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的要求,在查阅和借用档案时条件非常严格,所以档案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放在档案柜里,只有在需要某个信息时才被查阅。据统计,高校中教师每年运用次数较多的就是年度考核,在每年的八月份左右,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时需要复印自己近三年的年度考核表,而其他方面利用非常有限。这样,不仅使教职工对自己档案缺少知情权,也不利于聘用制下的双方的自由选择。
二 聘任制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应对策略
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人事信息的良好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人才资源,为高职院校选贤任能,进而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人事档案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不讲德才条件,只凭主观臆断和个人喜好聘用和提拔干部的情况。
1.确立聘用制下高职院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
一是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档案管理行为。二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小组,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在学院工作的重要性,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常态化,将相关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奖惩制度,将人事档案与个人的年终目标考核挂钩,提高工作积极性,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学习宣传的力度,采取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专题授课、学校间档案管理人员相互业务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管理的业务学习。在加强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媒体如校园网络、校内刊物等形式扩大宣传。通过学习和宣传进一步加强全体教职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
2.维护人事档案的严肃性,确保内容的真实性
人事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记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为人事关系转移提供“凭证”的功能,事关个人切身利益和间接反映教职工的工作态度,防止个人材料的不全和造假,维护人事档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就显得极为重要。档案管理的“收集”工作是整个流程中重要的一个步骤,所以首先就必须严格遵守管理工作流程,通过正规渠道收集材料;其次要发挥好人事档案管理的监督作用,对新接收的材料要认真核查比对,发现有缺少的材料请当事人及时补交到位;最后还要重视人事档案材料日常审核工作,对人事档案三龄二历要严格把关,遇到有问题的档案要及时复核、纠正并备案。
3.实现信息化管理,积极开发利用人事档案
学校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的重要载体,所以在先进知识和科技的领域,都应有“先行先试”的精神。对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应从高校示范做起。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传统档案管理理念,在不违反、不突破《档案法》规定的情况下,对一些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如增加收集如图片、音频资料等具有个人特色的档案;在保证人事信息安全、限定查询关系权限的基础上,授权查阅档案。通过人事档案的授权查阅管理,解决人才流动中人事档案难以利用的问题。在解决了档案授权查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校专业的特点,开发操作性强、安全指数高的网络管理平台,建立人事档案的数字、网络体系,促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便于信息查找和统计,减少转递档案过程中对纸质材料的损坏,还加强了对聘用人员的档案材料进行信息管理,促进了人才的流动。高职院校人员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的建立将为广大教职工以及社会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服务。
4.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要实现人事档案正规化、科学化、简单化的管理,首先须解决的就是人的问题,所以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现有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就必不可少。针对每年高校的人才引进计划,酌情考虑新型档案管理专业技能人才的引进,以充实人事档案管理队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对管理现有档案的老员工要加大培训力度,通过聘请专业授课、安排网络教学、组织专业学术交流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再教育,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水平。针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程序机械、工作相对枯燥的问题,在工作中要关注管理人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其归属感,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潜力,努力维护人才队伍的团结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郭赛玉.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若干思考[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姬广萍、王胜洪.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学报,2008(1)
[3]邓绍兴、和宝荣主编.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李艳.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价值、问题与改进[J].科技创新导报,2012(11)
[5]范侠.关于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3)
[6]邵波.做好新时期学校档案工作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档案,2007(2)
[7]罗剑丽.人事制度改革下的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35)
[关键词]人事档案;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C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059-02
1 人事档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与调配,使人力、物力能够保持最佳的比例,知人善任,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服务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是人事档案提供的信息,人事档案管理的优劣将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产生直接影响。
2 人事档案管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促进作用
2.1 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和数据
人事档案是现代社会人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明文件,其伴随着人的一生的成长历程,可以说,人一生中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在档案中都有所记录,使组织能够及时地发现新人,各尽其职,扬长避短,使人才得到充分的利用。
2.2 人事档案对人力资源开发有促进作用
(1)利用人事档案有助于动态分析员工的人生轨迹,从而预测其发展潜力。依据人事档案提供的信息,可以使各类人才扬其长,避其短,司其职,用其智,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力。
(2)利用人事档案能够进一步了解员工的相关信息,从而对其进行科学管理。
2.3 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提供重要的依据
人事档案为企事业单位的一些重大决策提供了必要的依据。如绩效考核需要有大量的考核记录作为依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充分利用人事档案,对员工的业绩、素质、能力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相应的决策,从而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2.4 人事档案可以优化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随着信息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和国内法制体系的健全,以知识、信息、服务等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对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实施了合理配置,进而更好地促进企事业的迅速发展。人力资源配置是实现人与物相结合,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率和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不是静止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环境的变化,会出现人员流动、岗位变化、优胜劣汰等情况,人事档案可以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共享,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促进人才在各地区、行业、组织之间的合理流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2.5 人事档案有助于制定合理的管理规划
近年来,学界对人事档案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人力资源需求,并且对人力资源的预测更科学、规范,从而制定出合理的管理规划。
2.6 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事档案管理是重中之重,因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所有业务活动的展开都是围绕人事档案信息来的,所以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相应的也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应的管理水平也有所提升。
3 人事档案管理不善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阻碍作用
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事档案管理较之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人事档案管理不善的问题仍然存在并阻碍了人力资源管理,其负面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虚假的档案材料妨碍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档案的基本特性,有时掩盖了其真实性,如果没有了真实性,人事档案也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如今造假学历、防伪学士学位证及个人简历的伪造、虚报年龄事件等层出不穷,导致人事管理混乱重重,出现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诸多不对称的信息对未来人力资源配置的预测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并将使企业失去更多的人才。
(2)人事档案材料分散,内容简单雷同,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效力。如今有些人事档案材料单一,内容抽象,无法体现个性特色,这种人事档案对企业的选人、用人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以至于影响到员工的选拔和正常晋升等,不仅使员工的积极性受挫,还会导致组织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效力,增加了企事业的管理成本。
(3)档案材料管理手段落后,缺少时效性,降低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随着信息全球化、经济、技术不断更新,人事档案也在不断地产生新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如果落后的管理制度不予以剔除,那么将阻碍新制度的发展,降低管理效率。如果不加强制度和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社会,加上人员的流动性巨大,将跟不上人事管理规划的脚步,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工作效率低,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
4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服务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维护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人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4.1 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增强人事档案的动态性和真实性
人事档案管理的活动中,应该及时对不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从而建立新的、适应新形势的、更为合理、更为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法律化和制度化。建立和完善档案材料的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和考核,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及时对遗漏丢失的材料进行检索,及时查找补救,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4.2 建立人事档案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人事档案是企业档案的一个组成部分,集中纳入人力资源处统一管理,业务工作接受公司党委领导和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检查指导。为了使人事档案能够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个人全貌,人事档案室要经常通过有关部门收集全公司员工的工作调配、干部任免、职称职务评聘、考察、考核、培训、奖惩、工资待遇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个人德、能、勤、绩的文件材料,充实档案内容。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5 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作用的策略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转变观念,转变服务模式,把档案工作延伸到经济建设的最前沿。
5.1 充实人事档案的内容
在传统人事档案的基础上应增加一些能够反映个人综合能力、素质和由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资料以及能够反映个人性格特征、专业能力、兴趣爱好等个性化的材料。
5.2 增强人事档案的真实性
真实性是人事档案最基本的特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清查、核对人员信息,剔除无效、虚假信息,扩展存档范围,将个人可公开信息分类储备,建立企业人才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由专人动态管理,及时更新个人信息。对于企业较为重要的人员应更为详尽地收集其个人信息。此外,现代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借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以音像资料记录个人信息,这样,可以扩展信息量,形成完备的信息管理体系和处理系统,提高整体使用水平。
6 加强人事档案的时效性
人事档案应根据时代的变化及现实情况的需要,不断把新产生的有关个人经历的材料有选择地、及时地补充到人事档案中去,增强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加强人事档案的动态性管理,定期对原有的人事档案进行审核鉴定,剔除无保存价值的内容,补充新的内容,使人事档案的信息得到及时更新,方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和认识一个人的全部实际情况,包括历史的和现在的。
7 加强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人事档案工作应摆脱旧有模式,改变手工操作对策,大力引入现代科技手段,实现自动化、网络化和文档一体化,变被动接收档案资料为开发档案的潜在价值,主动提供服务。传统档案以纸张为介质,占用空间较大,保管环境要求较高;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改变原有工作对策。企业可以将个人的档案资料输入计算机,形成数据化的档案资料,并在企业内部局域网上建立平台,形成资源共享。
8 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当前我县各个乡镇卫生院一般都把工作重心放在医疗、人事、行政管理上,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比较匮乏,这样就很难构成全面、系统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综合各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开展的形式来看,在开展工作期间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一)人事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乡镇卫生院对于档案缺乏使用意识与管理意识,忽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意识不到,致使卫生院内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储备受到限制,同时也阻碍了卫生院对档案的利用效率,制约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人事档案管理空间不足、设备比较陈旧
许多乡镇卫生院的档案存储与保管在空间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突况的时候,房间不够用就会占用原有档案用房,或把其作为医疗用房,这样档案存储的空间就会变小。人事档案管理的硬件设施的更新与更换也不及时,设备都比较陈旧,对于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技术与方法掌握的又不是很到位。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下,在乡镇卫生院的管理工作中融入计算机技术意义重大。但是许多乡镇卫生院对于计算机管理技术比较匮乏,对管理工作起到的作用比较小。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管理方法等等方面都缺乏创新。
(三)缺乏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部分卫生院不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列入工作人员的业绩考核中。同时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多为兼职人员,均来源于医生、护士,缺乏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再加上乡镇卫生院经常性地开展医疗技术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对人事档案管理方面的培训基本没有,这样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完全是凭借经验,管理方法和管理意识过于陈旧,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二、促进乡镇卫生院人事档案管理快速稳定发展的建议性措施
(一)就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实施及时更新
各个乡镇卫生院要注重人事档案管理设备的资金投入,对于需要购置的人事档案管理设备要及时的购进,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环境和管理水平提升上去,尽可能的打造信息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如此一来不仅仅使得卫生院的人力和物力得到节省,还方便了档案的查阅,保证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例如,可增设网上服务业务,采用网上查询、搜索和评价等公开查询的方法,这样使得社会公众对医疗资源的知情权得到有效的满足。除此之外,使用计算机管理会促进空间环境的节省,更会增加档案的保密度。所以对于乡镇卫生院之中使用先进的管理设备实施档案管理意义重大,对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备实施及时更新,促进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注重人事档案管理形式的创新
我国当前的卫生院档案管理制度处于静态发展,形势比较单一,没有特色。许多医院中的医疗人事档案管理都遵循着固有的模式,卫生院内所有的职工的档案大同小异,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这样要想在查看档案的时候,把个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业务能力等综合反应出来比较困难,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指标也不能凸现出来,因此卫生院的人事档案要想在医院人才流动比较大的情况,在人才发掘、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人事档案的存在几乎是没有意义的,人事档案工作也缺乏实效。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卫生院人事档案工作流于形式这种状态进行彻底的改变,卫生院人事档案空洞化的局面一定要扭转,拓宽卫生院人事档案的来源渠道,树立归档意识,对于一些可反应医疗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资料要及时归档,要强化个人和部门的归档义务,使大家认识到档案管理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更关乎到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档案工作要由静态化转化成动态,将档案的来源渠道进行拓宽,丰富档案的内容,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为卫生院的人才工作提供信息服务,除此之外,对于人事档案的内容和形式要实施创新,结合岗位职责的不同,对其设置科学的考核体系,特别对于医务人员要实施定期考核,对其考核的结果要及时的入档,这样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的动态化管理才会实现。
【关键词】传统人事档案;现代人事档案;转变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 记录和反映人员社会经历及其德才能绩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 以个人为单位集中起来的, 具有一定保存价值和有机联系的原始历史记录。而现在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的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必须对一些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1 传统人事档案的突出弊端
1.1 人事档案是员工身份的证明,由员工所在单位保管,被迫依附于单位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人事档案无论是在企事业单位, 还是政府部门都是员工的身份证明,它根据人事管理的需要建立起来的。个人在国家社会、组织单位的地位和权利都由这一身份证明所决定。但是它都是暂时由单位保管,常常会造成员工被迫依附于单位
1.2 人事档案的所有权普遍认为归属于个人,管理要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
我国传统的社会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往往要向相对人收取管理费用, 而且2005 年出版的《中国人才报告》中也明确提出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常常带来巨大收益。实质上,按照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人事档案应该归国家所有,是不应该收取保管费的。
1.3 人事档案相对人的权利不能合理的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所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都清一色地规定: 不允许本人查阅自己的人事档案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这种规定已经使许多人深受其害。
1.4 人事档案的管理权的比较混乱,且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主要分为多头管理和都不管,常常是为了方便流转,仅仅履行档案的收发手续, 缺乏实质性的动态管理机制,内容陈旧, 不能反映相对人的实际情况。
2 现代人事档案改革的解决措施
2.1 建立人事档案之外其他合适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制约了员工的合理流动和科学考核。现代人事管理部门应该建立人事档案之外的科学、合理、公正的人才评价标准和员工考核依据,不单纯依赖于人事档案,这样才可以提高那些有真才实学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2 政府应正确界定人事档案的所有权,实行无偿性的管理服务
我国法规规定, 以往形成的人事档案(包括干部档案、学生档案、企业员工档案、士兵档案等) 都应属于国家所有。这样来说,人事档案的管理就没有什么理由向其相对人收取管理费,政府以及所设立的人才流动中心应该提供无偿性的管理。
2.3 突破传统观念的限制,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透明度
修改有关的人事档案管理规范, 删除以往的不合理规定,明确规定人事档案的相对人可以通过授权方式, 查看和合理修改本人或其直系亲属的人事档案信息内容,确保公民的信息知情权得到应有的体现。
2.4 改革现行的人事档案制度,建立公共部门与非公单位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现代人事管理制度应明确规定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对于公共部门的人事档案管理,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集中的管理体制;对于非公单位, 实行统一指导, 各司其职的管理体制;政府系统的档案馆应当成立专门负责管理人事档案的文件信息服务中心。通过让更多的组织和单位都享有管理人事档案的权利,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程度, 改善人事档案内容结构状况, 增强人事档案的社会功能, 使之真正成为组织识别人才、任用人才,了解有关人员工作业绩、能力和水平及其诚信情况的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英玮.周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7(1).
[2]王英玮,张秋燕.关于改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机制的几点建议[J].档案学通讯,2009(4).
【摘 要】健全医院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和网络管理系统,使医德医风考评档案突出专业化特征,完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机制,较大发挥网络档案馆的优势,丰富人事档案信息内涵,为医院建立科学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和健全信息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化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医院人才战略。
【关键词】医院 人事档案 信息化
医院人事档案是对医院职工个人经历、品德作风、业务能力的记载,也是合理用人选人的重要依据之一。档案管理越来越信息化,并进入现代化。在这个信息化时代,档案的形成、储存以及传递等工作正发生着变化,这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有了新的考验。虽说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档案管理水平,但较多单位又存在没有条件配备专业档案人员的矛盾,因此进一步培训学习,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我单位领导在档案达标评审后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常抓不懈,注重档案专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逐步建立专业管理干部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信息化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医院内部互联网将档案信息化,为电子档案的形成和传输提供了极大便利,而其查询功能更占主导地位。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要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就必须建立反映医院专业特色、具有个性特征、方便实用的数据库。既要体现信息化的优越性,又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引领信息化,整合示范性数据库,同时建立与专业部门数据资源共享机制。
首先建立方便实用,具备医院专业特色的数据库[1]。建立人事档案的登记、管理制度,对接收的材料进行档案分类。按姓名、移交人、名称、时间、查询等信息录入数据库,使人事档案材料的接收、管理、利用规范有序。反映出人物个性特征并具有实用价值高的“活档”。基本信息数据库也是最基本的人事档案信息,包括医院职工出生年月、姓名、性别、毕业学校、学历、聘任、职务任免、职称评定、年度考核、公积金、养老保险等各项信息,将其收集归类。我院较早就启用了电子档案,它储存便捷、查阅方便,极大方便了人事部门对档案的管理。我院2004年开始进行职工人事档案,并将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信息档案留存,为往后的查阅工作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医院也十分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知识的培训,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网络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知识、档案信息化相关的现代管理技术知识的培训。这让档案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受益无穷,切实提高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档案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专业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丰富档案管理人员的经验。
如今越来越多的医院已经为医务工作者建立了医疗档案数据库,成为评价考核体系的一部分,是客观、全面评价医务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作为无锡市一所著名的三甲医院,医德医风常抓不懈,我院人事部门将历年的病人投诉、职工退还红包情况、病人对医生的服务满意度调查、医师处方合格率等医德医风内容归档。门诊部、护理部、医务处定期将考核情况汇报至医院相关领导,同时由人事部门归档、存档、与当月质控绩效考核、年终奖等一起作为员工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动力。随着人事档案档管理制度的开展,医院新进职工档案基本交由当地人事档案机构,这使医院从传统的人事档案工作中彻底解放出来。
随着医院办公信息化的日益完善,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突出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是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石。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人力资源管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做好科学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信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决策参考作用。医院人事工作的开展及医院的发展都跟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密切联系。因而,要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将档案人员培养计划归入到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文化素质,以医院为例,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来自临床一线,本身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又具备相应的公文知识和写作能力,再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知识,在实践中,定能全面把握科学管理档案的综合技能,适应档案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同样重要,责任心、纪律观念和原则性更是缺一不可。
如今是信息时代,档案人员要提升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意识。档案查询工作不仅代表档案工作成果,而且集中体现档案工作的方向和信息反馈,也是衡量档案工作开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档案工作体现外界利用需求,对整个档案工作具有一定的检验和推动作用。人事档案人员不仅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而且要具备广阔的信息视野、极为敏锐的目光和善于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大潮中及时捕捉到各种信息,努力开发干部人事档案的信息资源,保障医德医风迅速地检索、查询,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信息材料。
参考文献:
[1]石青.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医院,2009,13(8):50.
(作者单位:无锡市人民医院人事处,江苏 无锡 214023)
关键词:人员聘用制;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我国单位普遍实行的人员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对人员的个人基本情况、教育背景和社会经历等进行系统的记录和管理,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组织人事部门人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也是对个人情况的一种客观真实的反映。在事业单位实行了人员聘用制后,对人员实行按岗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定期考核和解聘辞聘的制度,因此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给人事档案管理加大了难度。如何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是实行人员聘用制后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实行人员聘用制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
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后,事业单位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很多档案管理人员认为只要保证档案保存完整,保密性做好,同时满足日常的调档和阅档就可以,并没有什么专业的技术,也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将自身定位为保管者的角色[1]。这就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做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岗位上人员变动比较频繁,而且缺乏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连续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影响。
(二)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不充分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缺乏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材料填写不规范的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个人和单位都没有将档案材料及时归档的概念,所以存在很多档案材料在个人手中长期滞留的问题。在人员聘用制逐渐深入的环境下,事业单位有大量的新进人员,人员流动性增加,人事档案的递转频率增加,加大了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量,也对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质量造成了影响,很多能够反映出人员工作业绩和个人特点的考核材料没有及时归档,影响了人才的使用和评价,不利于人才队伍的建设[2]。
(三)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足
显然原来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在的需求,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实行了人员聘用制之后,档案管理工作仍然没有进步,缺乏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缺少单独的档案室、档案室通风条件差等现象仍然没有改善,严重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甚至一些单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缺乏健全的档案管理设备,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足,没有发挥出现代化计算机管理的优势,计算机应用水平较低,只能进行简单的输入、输出和检索等,更有甚者还是沿用手工收集、整理和检索的档案管理模式,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对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升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后,更应该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对人事档案实行规范、科学的开放式管理,而不是传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要提高对档案管理岗位的重视,尽量保证档案管理人员的稳定,与此同时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所需的配套设施。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考虑,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建设,科学合理的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并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对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归档,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行政和服务职能[3]。
(二)强化档案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
事业单位在实行人员聘用制之后,通常都是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因此对聘用人员的考核将影响着人员的奖惩和续聘、解聘,所以对聘用合同和聘期考核资料的及时归档和有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档案管理人员,不但要求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还需要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和先进的档案管理水平。所以要强化对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工作,一方面要对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证档案的真实可靠;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和业务水平,保证人事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在人事档案中充分体现出聘用人员的工作学习经历和科研水平,为聘用制人员的考核提供可靠依据,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加大资金投入,重视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实行的都是封闭式管理,保密性极强,人事档案通常只能由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归纳、整理和保管,职工本人是不能接触本人档案的,只有在组织人事部门出具调函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调阅。随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这种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管理需求,职工本人要能准确的掌握个人档案信息,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管理的必然趋势,对人事档案进行现代化的网络管理,改变了传统的封闭式形式,人事档案管理更加的开放,职工本人也能随时调阅本人的信息,档案的调阅更加的方便、快捷和准确[4]。因此事业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设备,并将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决策提供有效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之后,不但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量大量增加,对档案管理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从而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马英杰.实行人员聘用制后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6(21):260-260.
[2]冯艳.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J].档案管理,2015(2):87-88.
在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当中,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对干部个人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同时还要对档案提供利用,是组织人事等部门在进行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所形成的记载个人经历、思想、作风、业务、工作、业绩、薪酬、福利等多项内容的材料,可以作为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作人员进行审核的重要凭证。通过全面、准确的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记录,可以形成一份充实完整的人事档案,有效的体现出干部的成长经历。尽管在目前的工作中,人事档案的工作与组织人事部门及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使人们真正的认识到,在实现管理工作中还容易忽视,管理中各种问题不断突显出现,使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受到了较大的制约。
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工作的管理都处于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所以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无论在人员配备、资金投入还是管理设备上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情况,这也导致长年以来,我国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上的工作基本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同时人们对人事档案的重视性也存在着缺乏认识的状况,这就导致一些流动性较大的人员,存在着无档、档案不全、及人档分离的情况,由于档案不能及时进行归档,从而导致档案丢失及资料不全等情况时常发生,因此在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中,常常存在着档案内资料不全的情况。
1.2 管理力量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涉及的环节较多,这就需要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员及资金的支持,但在当前我国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不仅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同时也因为缺乏必要的重视,从而导致投入上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1.3 材料收集的机制不够健全,渠道不够畅通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个需要长期性及连续性的工作,因为干部人事档案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干部个人各个时期及不同方面的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及保管,因此为了收集的全面性和及时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材料收集网络,但在当前的情况下,还没有一个健全的材料收集网络和收集渠道,这就导致材料在收集上存在着不畅通的情况,导致档案收集的全面性和质量性都有所下降。
1.4 收集材料不规范,不真实
档案的收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把关和审查,因为在现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纸张大小不一、材料前后不一致、真伪难辩等情况,这就给档案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使档案的真实性、法律性和质量受到较大的影响。
1.5 管理手段还没有实现信息化,开发利用率低
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很大程度上还处于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建设工作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展,即使进行了相关的建设工作,但却都存在着设备配备不足、软件开发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等情况。因此导致实际干部从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还处于简单的打击和检索状态,使软件的为上级提供决策的功能,由于组织结构及业务能力等众多问题的存在,使之处于虚设状态,使档案的开发利用和编研工作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2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的意义
2.1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是实施人才强国的要求
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处于激烈的竞争当中,而一切竞争的根源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净,所以利用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人才的管理,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而且国家也把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作为加强人才工作的基础。这一切都说明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了进行人事档案改革的迫切性和必然性。
2.2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是干部人事工作自身的需要
干部人事档案是一个长期性和连续性的工作,可以说是随着有历史的发展,使档案的内容得以不断充实和完善,最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律。当前我们处于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变革需要从档案中进行完整的体现,这也给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所以需要改变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改革,从而使其能够与时俱进,积极适应社会改革发展的要求,从而满足当前社会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需要。
3 干部人事档案改革的措施
3.1 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
首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要重视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真正把干部档案工作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与完善适合本部门质量考核体系,对工作进行量化与考核。促进档案管理向标准化、科学化迈进。也可以通过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来增加档案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其次,要及时补充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人事档案的内容要与人事档案主体多元化、社会职能多元化相适应。
3.2 加强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可靠
建立健全材料收集工作的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采取“重点收集与普通收集相结合”“集中收集和经常性收集相结合”“上门收集”等方式,及时追补和不断补充新的资料,力争档案资料能够反映出最新、最全的个人档案信息。档案工作人员在收集材料时应严格把关,对于内容不实的材料坚决不予归档。保证档案材料形成规范真实、收集齐全、归档及时。
3.3 加快档案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
规范人事档案的内容、分类、档案用品标准,对人事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时间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侧重点放在反映干部员工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档案材料上;档案管理人员在接收人事档案材料时要严格把好审核鉴定关,从纸张规格到字体都要严格要求,拒收不规范的档案材料和缺公章、少签字的材料;进一步落实人事档案的相关管理制度,在查阅、流转等各个工作环节中,严格按规章和程序办理。
3.4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强调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在越来越强调诚信的现代法治社会里,为适应人才工作的开放性,应当揭去人事档案的“神秘面纱”,除了牵涉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少数的人事档案外,大部分人的人事档案应当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开放。因此,要从人才的开放性和流动性的实际出发,同时兼顾人事档案工作的保密性,改革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修订和完善现行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
3.5 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下,人事档案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就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同时还要充分的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复合性的管理人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部门需要加快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努力提升人员的整体素质,从而打造出一支具有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的档案管理队伍。为我国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推动档案管理工作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
3.6 利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人事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
首先,开发研制既有标准统计口径,又切合本系统、本单位干部管理实际的软件,将干部履历、自传、鉴定考核资料、学历职称、政历审查资料、党团材料、奖励处分记录、任免记录等全部录入计算机。完善档案辅助管理软件系统,提高查询统计、目录打印机数据交换的效率。
其次,利用相关管理软件,提供相关干部年龄、学历、职称等参考价值的信息及统计资料,对队伍结构、岗位设置、考核结果等及时进行有深度、有预测性的分析和调查报告,为领导决策服务,充分开发人力资源。
一、前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体制有待改进。中原油田在成立人事档案专门管理机构以前,人事档案处于多头管理的状态之下,导致档案内容填写不全、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甚至时有发现涂改、随意添加或抽减档案材料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和有效性。
2.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自1975年10月至80年代末期,先后从胜利油田、河南油田、石油物探局等单位整体划转了大量人员。人事档案没能及时、完整地转递,导致人事档案缺失问题产生。有的职工在到达退休年龄时,无法正常办理退休手续;有的因人事档案材料不齐全,无法认定最早的参加工作时间;等等。这一问题既损害了职工利益,也给企业造成了劳动纠纷隐患或不稳定因素。
3.利用能效尚需提升。档案的使用受人力、物力所限,多年以来,沿袭“你送我装”、“你借我调”的管理方式,对应归档材料未能及时更新和补充,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事档案使用价值。另外,没能对归档的人事档案资源进行汇总、分析和研究,使档案管理始终处于资料保管状态,参考借鉴作用不强。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实践
1.建立专门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油田将档案管理处、社会保险统筹中心等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业务合并,成立了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为油田机关直属副处级事业单位,业务归口组织、人事部门指导,统一管理全油田在岗职工、退养职工、协议解除劳动合同人员、失业人员、退休职工(集体工、家属工)人事档案。同时,建立了兼职档案人员备案制度,兼职档案人员调整时,必须先配备后调整,先培训后上岗,先交接后离岗,严格了兼职档案人员的管理。形成了以组织、人事部门为指导,以人事档案管理中心为纽带,以兼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为基础的覆盖全面、运行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网络。
2.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监督与考核。油田先后印发了《中原油田人事档案管理细则》、《人事档案工作纪律》、《人事档案工作人员守则》、《人事档案安全管理制度》等33项制度,明确了管理权限,细化了业务流程,优化了运行程序,完善了科室及岗位职责。按照《标准》,油田强化了对所属各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考核,将人事档案工作纳入油田经营承包和绩效考核体系,这样就强化了管理职能,提升了各单位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确保了档案材料的及时归档和有效利用。
3.调动各级力量,处理好遗留问题。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油田先后开展了现职干部人事档案查补、缺失人事档案核补等2项工作,从人事档案、人力资源、组织、纪检、法律、社会保险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核补工作办公室,全面负责人事档案核补的组织协调和业务督导工作。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分别采取电询、函询、现场查找等方式,积极联系有关单位,努力查找缺失档案资料,补齐职工档案100余卷。
4.创新管理方法,提高档案使用能效。一是创新收集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重点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分片包干、靠前服务、上门指导,定期开展工作讲评及业务交流,强化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二是创新使用方式。组织开发了人事档案信息查询系统,在油田局域网开通人事档案管理中心门户网站和中原油田人事档案信息查询平台,全油田授权用户均可通过该平台查询人事档案基础信息。三是拓宽使用范畴。建立科级干部任前人事档案预审制度;开展人事档案编研工作,把提供人事档案服务、协助生产经营、促进油田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目标之一,积极配合油田外部项目单位参与市场竞标。
三、今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展望
1.档案内容丰富化,增加凭证能效。人事档案应不断把新产生的个人经历材料有选择地及时补充到人事档案中去,增强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要继续保留传统和共性的反映个人年龄、经历、社会关系等方面内容;要注重收集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突出创建反映个人专长、知识水平、业务能力、独特技能、职业道德等个性化的内容;要及时将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及完成任务等情况存入档案。只有这样,有关部门才可通过档案记载确定对职工的选拔和培养,促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得以提升。
为使我公司人事档案工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为构筑公司人才高地提供高效、快捷、准确的服务,参照《无锡电力公司2002—2005年人事档案工作规划》精神,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宜兴市供电公司2002—2005年人事档案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以为宜兴市供电公司实施人才战略和人事管理工作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为目的,狠抓基础建设,做好信息的采集和维护,为企业人事决策提供优质服务,使公司人事档案工作实现达二级标准单位的目标。 从2002年到2005年,全公司人事档案工作基本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纸质档案: 1、在进一步健全收集工作规章制度和完善收集网络的基础上,注意在收集材料的完备、及时、准确三方面下功夫,坚决把好“入口关”,切实提高归档材料的质量,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 2、严格按照《江苏省电力公司员工档案整理工作细则》、《江苏省电力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工作验考评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保证每卷档案的完整、真实、条理、精炼、实用。 (二)、电子档案: 在做好纸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同时,注意搞好电子档案。 1、系统结构 公司使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访问快捷准确、安全可靠的原则,建成公司系统的数据库实体,使人事档案信息查借阅、转递及数据的提取和统计分析等工作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 2、多媒体档案材料 将员工在工作、学习和生产一线的动态影像、声音、图片与考核、考察材料融为一体,通过计算机系统或投影设备显示出来,不仅提供被任免干部的外观形象、气质、性格、口头表达能力和处事风格等,以便对任免人选有一个比较全面、直观和生动的了解,从而提高知人、识人的深度和广度。 3、多媒体档案材料保管和维护 以大容量、高速磁盘或光盘介质为电子多媒体信息的存储介质,并按照科学的备份和保管制度进行备份和保管。同时注意对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采集、分类、更新和维护。 4、多媒体档案材料使用 通过实用、良好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对有关材料的查询和使用。注意对人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和预测,为人事决策提供参考。 5、多媒体信息系统保密和安全 建立网络防火墙,通过引进安全可靠的防攻击系统,建立科学的访问、利用管理体制,来保证电子档案材料的保密和安全。 (三)基础建设 我公司配备专用的人事档案管理专用计算机系统及数据备份设备。 照目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公司员工人事档案实现“三室分开”(库房、办公室、阅览室),管理档案库房面积32平方米,库房的“六防”(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安全措施工作到位。 二、现阶段主要任务 2002—2003年开展员工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 2004年公司达员工人事档案管理二级标准单位。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举办业务培训班进行培训。 2005年初步建成同行领先和具有江苏特色的数字化人事档案馆框架。 三、实现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人事档案工作是人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事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做好人事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和紧迫感。 2、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加强对员工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 2004年运用员工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建立计算机人事信息使用点,使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维护、检索和利用更加方便。稳步推进图象、声音和录像片和考核文字材料相结合的多媒体档案材料的采集和管理。 3、加强对人事档案工作的宏观业务检查指导工作 公司有计划的开展人事档案目标管理工作,及时转发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接受上级公司对我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检查监督与考核,并组织业务培训研讨活动,提高公司的人事档案管理水平。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运用现代化手段管理档案的能力 积极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的业务培训机会,提高管档人员规范化、现代化管档的思想意识和业务水平。 5、切实加强领导,全面落实人事档案工作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各级领导要落实好提出的各项主要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切实把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汇报,加强监督检查,主动过问并研究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人事档案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00二年一月
人事档案工作规划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开发档案的程度较低。
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开发档案的程度较低。管理档案的相关工作人员在观念上仍然体现出重藏轻用的基本特征。在整理收集档案资料后,并没有用于选拔与培养人才,人事档案在培养人才方面的投入较少,人事档案本身具备的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同时,一些企业在设立人事部门的时候,很多工作人员都处于身兼数职的状态,对于人事档案的整理、统计以及分类等工作不够重视,并不利于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缺乏规范、完备的档案资料。
档案材料缺乏完备性和规范性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的档案材料还存在着较为分散、内容雷同简单等问题,甚至一些档案材料存在虚假以及抄袭的状况。除此之外,很多的档案材料涉及到的主要内容为政治历史相关材料,能够体现专业业绩和个人特长方面的材料缺乏,在考核鉴定能力的材料中,个人自我表演的语言占多数,缺乏实质性的内容体现。
(三)管理人事档案的水平较低。
我国一些企业和单位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一般都是交由我国的人事劳动相关部门进行管理,并没有设置专业的人员对档案进行整理和分类,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了一些人事档案相关材料缺乏定期的整理与统计,而档案管理部门使用的设备也比较落后,在材料的收集过程中没有进行专业的分析与鉴定,很多材料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加上整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并非专业人员,很多档案经整理以后仍然体现出无序凌乱的状态,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档案泄密等问题,严重影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制度。
在进行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形势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在收集档案材料时应做到完整、及时,鉴别档案的时候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档案整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相关部门也应该重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使得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能够提升工作的积极性。
(二)完善人事档案的分类系统。
在收集人事档案相关材料的时候,必须及时更新并补充动态信息,对档案资料定期进行鉴定,对于没有保留价值的材料要及时剔除。人事档案能够对个人的历史与现实进行真实的反映,同时也应体现出个人的思想状况、政治面貌以及综合能力、兴趣爱好等。完善人事档案的分类系统能够全方位地描述一个人的基本状况,有效地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和进行。
(三)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要想更好地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就必须从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合理运用计算机相关技术,将人事信息录入,建立起数据库,使得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降低,提升检索的效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一定的分类手段对人才进行分别管理,有效地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四)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推动企业的档案工作顺利发展的要求。企业在聘用档案管理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对其进行文化业务方面的知识培养,同时也应对其专业技能进行训练,提升其本身的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培训,使得档案管理相关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