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3 16:1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医用化学教学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b)-0229-02
医用化学是一门综合化学知识与医学操作研究的学科,是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而医用化学教学课时却有逐渐压缩的趋势,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成了教学中较为突出的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然而,教学过程组织是否高效,实际上是影响实践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最直接的因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使学生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改善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的效率。该文主要针对课堂效率提升的措施进行讨论。
1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专业学生的问题
由于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存在文理兼收的现象,导致部分文科生的化学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接受新的化学专业知识存在困难,从而影响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造成学生整体的厌学情绪。此外,大部分学生学科基础薄弱,对于高中的化学知识记忆不深,而初中的化学知识对医学专业的实用性较差,导致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无法与现有的课程体系相互接轨,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无法理解教学内容的现象,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影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医用化学这一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化学对医学的作用不大,因此忽视了这一课程的积累和学习。同时,大学的教学方法和高中存在较大的差异,许多学生尚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在进行学习时常会感到教学进度过快、学习压力较大的情绪。
1.2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专业教师的问题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中是由化学专业的教师承担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这部分教师的化学素养较强,但在实际授课中对医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清楚,容易导致教学重点出现偏差的现象,影响医学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的许多实例也会出现与学生所学专业不符的情况,影响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容易使学生产生只是理论复杂难懂的印象,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对于化学专业的教师了解现有的医学知识较为困难,而且由于学科素养的要求不同,化学专业的教师也会与医学专业的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偏差,导致教师教学效率的下降。
1.3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常常不能同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式相互适应。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安排较少,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无法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学生如果没有做好课外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也会对课堂上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无法及时理解和记忆,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教师与学生对课堂的满意程度都会下降。此外,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不够紧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导致理论空洞,使学生理论知识记忆不深刻、掌握不牢固,导致实践操作时学生忘记理论学习内容。部分教师没有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实验操作课程相对偏少,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应用能力。
2 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效率提升的方法
2.1 提升教师素养,做好课前准备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过程应更加注重与实践的结合,有效培养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由于高中的教学体系只是涉及化学的基础知识,因而教师是学生学习和了解医用化学的主要指导者。教师需要在课堂外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丰富自身的医学和化学知识,通过积极探索,在不断总结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使两种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在课堂中运用实例为学生进行讲学授课,使自身的化学知识与学生的医学专业相互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并对医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医用化学的实用性。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对每节课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做好提前规划,并以授课目标为依据准备需要的材料和教学案例,确保教学准备工作能够保证课堂高效、有序地进行。
2.2 丰富教学形式,提升课堂效率
许多学生适应了高中的教学模式,对大学的教学体系尚不适应,对于大学中深化的知识体系无法短时间内掌握,因而容易导致产生厌学情绪,对医用化学的相关知识产生排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因此,教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机制,并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做出调整,使学生逐渐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丰富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中的交流互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中的学习效率,营造学习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实践性教学过程组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最直接手段。为此,我们在《医用化学》教学实践中就应当将应用多媒体展示该门课程化学知识的方法与用传统手段演示该门课程化学实验的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特别是要将间接体验(看)和直接体验(做)相结合。通过这样优化实践性教学组织过程,让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得到快速提升。
2.3 完善教学评价,建立交流机制
教学不是方向单一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学科素养,就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解答学生的疑难和困惑,引导学生进行化学的深入学习,同时对学生进行医学方向的专业化培养。因此,创新《医用化学》教学实践模式,改革实践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教师要同学生进行课堂内外的交流,课堂中教师可以在一定的周期内开展一次答疑活动,对学生近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惑进行集中的讲解和教授,同时利用网络电子邮件等丰富的交流形式与学生建立课堂外的交流机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此外,教学评价也是教师和学生对自身的教学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的有效方式,通过师生之间的教学评价,可以对自身的不足进行修整,并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肯定,完善教学体系。
3 结语
提升教学效率是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学目标,在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中更加注重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实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操能力,让学生的课堂学习与学校的校医院实习实践结合起来,将所学习的知识及时在实践中应用。该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医用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做出讨论,并提出提升医用化学教学效率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从业则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于丽丽,刘佳川.医用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1,8(8):111-112.
关键词:药物分析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155-02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翻转课堂由美国Jon Bergmann和Aaron Sam两位化学老师于2007年提出,他们录制PowerPoint文稿及讲课视频上传到网络而引起众人关注[1]。2011年萨尔曼・汗创建可汗学院,将这一教学模式向全球推广[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传递发生在课外,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信息,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这些信息,他们通过视频、音频、电子书获取信息。知识内化发生在课堂上,教师采用讲授法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增加学生和教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的特点,使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药物分析学是高等教育药学类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之一,是研究和发展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方法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强烈的药品质量意识和综合技能。它以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课程为基础,是药物研发和药品质量控制的“眼睛学科”[3],为了探究翻转课堂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前景,笔者对药物分析教学中如何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药物分析传统教学模式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的“课中”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是通过学生“课后”的作业、练习或实践来完成。传统的药物分析教学,教学活动多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师按照教材编排顺序,认真地准备PPT课件和教案,由于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通过资料查阅和网络搜索,补充相关的、课本没有纳入的新知识,课件内容日益完善,教师上课也是讲得津津有味,唯恐浪费一分钟,但是这种“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来不及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稍有分神,就和老师的内容脱节,即使部分同学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也会存在缺少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久而久之,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抹杀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物分析相关基础课程的学习早于药物分析的学习一年或者更长时间,学生对已学内容可能会淡忘或生疏,如果不进行课前的复习和准备,在药物分析课上被老师牵着走,不能形成一个线状的学习思路,仅为点状的、散在的知识点回顾,作为一门事关药品质量的重要课程,势必会影响学生对此门课程的掌握和运用。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传统教学和学习现状,目前提出了多种教学改革方案,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开阔思路,激发学习热情。随着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搜索信息、分析处理、合理利用信息成为学生的一项基本功。翻转课堂模式的运用,使教学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知识传授是利用网络在“课前”完成,知识内化是在“课中”经讨论、交流来完成,而在“课后”学生是以完成更高层次的“知识探究”为主,随着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方式逐步向知识探究方式转变,使得翻转课堂的创新应用成了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焦点。
翻转课堂首先要搭建视频和学习管理平台,学生准备平板电脑作为学习终端。由教师创建或收集教学视频、案例,学生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讲解,然后再回到课堂,师生之间面对面地分享交流学习成果与心得,以实现教学目标。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更是学生的引导者及现代教学理念和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者[4]。
为了更好地应对翻转课堂等在线课程的兴起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巨大挑战,我们拟将“药物分析资源共享课”和“药物分析虚拟实验课”等优质网络资源引入药物分析的教学中,将学生基础较扎实、易于理解的部分章节安排学生通过网络自学,并通过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督促,在有限的学时内进行重点、难点的深入解析,采用“案例型”等先进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讲述问题解决方案和组织课堂讨论等方式,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变成发现、理解、评价和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具有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具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真正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高度统一。
1.翻转课堂内容的设计。药物分析翻转课堂内容设计以第七版《药物分析》教材为框架,编写案例或搜集相关视频材料。如药物鉴别方法中的物理常数,教师录制视频讲解各物理常数测定的原理、方法和意义,同时比较各国药典中的应用情况。如:熔点的测定,其定义分为三类,各国药典的表示方法也不一样,《中国药典》多数用熔程表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翻转课堂设计熔点测定操作流程和实际应用案例的视频材料,并留相关熔点在药物分析中应用、比较各国药典中熔点的表示方法等思考题,学生在课前可以复习和学习,课堂时间向教师提问,这样节省了课内时间,促进学生的思维拓展。教材中很多章节都可以设计成翻转课堂,如在《分析化学》讲解的化学方法和仪器方法,由于初学时应用性不强,导致学生对已学知识遗忘或掌握不深入,翻转课堂设计基础课程已学内容时,学生通过视频和PPT演示文稿,一边复习,一边预习,结合教师留下的思考题,短时间内能捡拾已忘的知识,并与药物分析衔接。翻转课堂设计除依照教材的内容外,也可以把药物分析各类方法与实际研究、生产和生活联系,如媒体报道的草莓中农药的检测,中药材中各种杂质控制方法,醉驾如何鉴定,为什么出现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事件等实例,使学生感觉学习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的重要性,认识到分析无处不在,这样就会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翻转课堂内容设计中,依据教材内容,引进最新的典型案例,留有分组讨论的思考题,编写生动的翻转课堂教学内容,为班级汇报过程营造共同探讨问题的气氛,搜集整理各个小组观点和看法,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教学观点。
2.翻转课堂效果的评价。翻转课堂效果的评价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师生自评和互评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和监督。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调查问卷、考试卷、电子档案袋等评价方法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评价[5]。
课前教学阶段是信息资源搜索、收集、储备的阶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学视频供学生学习。学生课前获取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将提前做好的小测试卷到网络,检测学生观看视频课程、对网络教学内容的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等内容,采用电子档案袋进行记录[6]。
通过主、客观综合评价后,师生可以通过课堂互评来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对课上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根据自身解决课前难题的能力,参照他人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和问题,进行反思。同时,教师也应客观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有效沟通,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达到更好的效果[7]。通过课前、课上的学习,教师可以针对翻转课堂内容进行比较综合、灵活、多样化的试卷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了解程度,学生完成试卷测试后可以通过网络提交,教师最后根据完成情况对其进行客观评分和填写评语,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翻转课堂网络系统教学的效果,满足师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翻转课堂效果评价贯穿于各阶段,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学习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必定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在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总结
无论是“翻转课堂”还是“传统课堂”的药物分析教学,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可以将它们灵活组合,形成更完美的教学模式,让教师的教学有更开阔的空间,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在专业课程学习中,提供更多温故而知新的学习平台,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药物分析翻转课堂模式减轻教师的课堂教学压力,同时也受到学生的欢迎,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创造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扩展思维,满足了药学人才个性化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马莉.外开放教育资源在《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7):47-48.
[3]刘文英.药物分析[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4]朱宏洁,朱S.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8):79-84.
[5]李雯娟,曾照芳.形成性评价在《医用生物数学》课程评价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8):797-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