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5 10:1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节习俗知识竞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复习内容:
本学期所学的五大领域内容:健康、认知、语言、社会、艺术、分享阅读
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字
2、复习相邻数、序数、单双数。
3、复习儿歌、歌曲
二、美工活动
1、每周安排两节美工活动,目的是培养幼儿涂色、绘画的能力,在原有水平基础上有更。大提高
2、尝试线描画的复杂画法。
3、学会正确使用、拿、放剪刀,并能够将自己绘画的物体剪下来进行粘贴装饰。
三、语言活动
每周两节语言活动《格林童话》精选,培养幼儿喜欢听故事,并能复述故事,随音乐能进行复杂表演,在孩子表演熟练后幼儿园巡回演出,锻炼幼儿大胆在别人面前表演,增强幼儿自信心。
四、新年主题活动——《恭喜恭喜》
(一)主题说明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有关春节、正月十五的习俗知识,我们开展了《恭喜恭喜》主题活动,通过此活动让幼儿知道春节是我们最重要的节日,感受迎接春节的喜庆气氛,会说一些简单的祝福语,知道放鞭炮、吃饺子、吃元宵等习俗。
(二)主题网络图
美工活动:包饺子 音乐游戏:放鞭炮
社会活动:安安全全 恭喜恭喜
过春节
音乐活动:恭喜恭喜 语言活动:祝福语
鞭炮噼啪响
(三)家长配合:给幼儿讲解有关春节的习俗知识。
五、室内活动:韵律操、练习新操、学习各大民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步伐,编排成型舞蹈。
幼儿园XX年寒假工作计划(二)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即将送走XX,迎来崭新的XX年,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期,增加幼儿入托率,提升园所服务质量,我园及时组织教师认真研讨,围绕《大纲》精神,结合幼儿特点,共同制定寒假计划,具体如下:
一、日常生活方面:
1、严格执行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制度,细心照顾好幼儿的饮食起居。
2、认真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杜绝疾病传染。
3、认真做好幼儿饮水工作,保证幼儿每日饮水量。
4、加强幼儿体能锻炼,结合幼儿特点合理组织户外活动,提高幼儿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
二、安全、礼仪教学方面:
1、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习。
2、假期末开展幼儿安全知识竞赛。
3、每日组织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4、假期末开展评选礼仪小明星活动。
三、教育教学方面:
(一)教育教学计划:各年龄班继续开展特色配套教学。
1、英语教学:
实验班:重点学习《fun fun gnglish>12、13单元内容,复习10、11单元的单词句型、歌谣,幼儿回说do you like? i can……句型。
大班:重点学唱英文歌曲:in the classroom feelings on the playgraind pets 主要句型练习:what's the? it's----- what's your name ? i'm----- how old are you ? i'm-----中班:重点学习2a第6单元内容,复习1-5单元单词句型、歌曲、英文歌谣、律动,通过听和模仿学习歌谣,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班:重点巩固幼儿所学的单词、歌曲,培养幼儿的互动能力,提高学英语的兴趣。
2、语言识字教学:
实验班:重点学习13-19课,复习掌握1-12内容,学习汉字30个,指导幼儿学习组词造句,利用图书内容,指导幼儿进行讲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大班:学习听读识字第13-19课,会指读,认识汉字并组词;练习书写汉字、笔画。
中班:重点学习14-20课,复习掌握1-13课内容,学习汉字12个,指导幼儿学习组词,利用图书内容,指导幼儿进行讲述,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会指读课文。
小班: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发展,在学习听读识字的基础上开展看图说话活动,如:小鸭排队、小手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搬家等;学习汉字并会组词,会较好的背诵课文,内容听读识字10-18课。
3、珠算教学:
大班:重点加强幼儿基本功训练,继续学习10以内加减算,并灵活运用直加、直减理解并会做补数题、凑数题。
实验班:慢班,学习100以内数拨珠,凑数;学会直加。
快班,学习百位数凑数、拨珠;初步学习补数加。
中班:学习掌握双指拨珠,会正确拨1-20,同时对个别幼儿进行重点指导。
4、美术教学:
实验班:幼儿认识各种图形的基本特征,会用几种图形进行组合绘画;提供手工操作材料,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大班:在认识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绘画不同的物体;学习在直线上加弧形,会在圆上加弧线,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
中班:开展有趣的折纸、手工制作活动。
小班:会根据美工区提供的材料进行操作、绘制图画,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会在直线、圆上添加变化来提高幼儿认知想象力和绘画兴趣。
三、主要教学活动安排1、为丰富幼儿假期活动,各班级特开展各项兴趣活动:
大班(实验班、大班):折纸兴趣活动 区域棋类活动小、中班:新童谣唱古诗 图书区域活动,学习看图说话2、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中心园所组织的各类培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有效的纳入自身的教学中。
3、做好班内环境布置,丰富活动区材料投放及教具制作。
关键词:传统节日; 文化; 德育课程; 对接
思考来自于一学生的清明节日记:清明节到了,老师让了解清明节来历与习俗。问妈妈,妈妈不知道;问爸爸,爸爸不清楚;爷爷奶奶呢,能做的就是带全家去上坟。可上坟时看到的是香火弥漫,点香磕头的场面。既老套又不好玩,真是郁闷。(节选)
日记引发深思: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就是本民族、本国文化的传承,这可以保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色。今年,国务院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假日,一方面增加了更多人文情结,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可是由于多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漠视,加之西方节日文化的冲击,很多人尤其是中小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是一无所知。传统节日的淡化,传统文化的断层,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留住我们的根”这一工程显得是那么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纵里寻它千百度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的确,节日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欢度岁时节令,我们的孩子每年都反复参与节日的活动,节日期间丰富多彩的习俗风尚,人们的衣食住行,民族的传统艺术,以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人际之间的各种情感,都会在儿童面前得到充分展现,这种强烈的文化氛围,以及其中蕴含着的道德资源,在新时期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开发并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助于提高小学道德教育的实效。正确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节日活动,既可以与传统的优秀文化紧密联系,弘扬民族精神,又有助于公民道德规范教育实现生活化、大众化、行动化,体现时代精神。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经典诗文、独特情趣。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习俗,开展寻根活动,培养他们对传统节日的兴趣,是对接的前提。
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开展一次调查活动,探究传统节日的来历和习俗:师生共同拟订传统节日研究调查方案。内容可涉及传统节日的来源、习俗、传说、经典诗文等。通过小组分工、同伴互助,深入乡村、社区,实地调查走访,通过报刊、广播、影视、图书馆、互联网、等不同形式和渠道,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写出传统节日的调查报告。开展一次知识竞赛,比一比谁了解的习俗多;开展一次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诵读中与节日亲密接触,亲密对话。
另外,学校应积极开展传统节日文化的系列宣传,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展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的初步教育,另一方面出黑板报、制作展板、通过红领巾广播在校内进行宣传,告诉学生节日的来历,古人流传下的习俗,好的活动建议等,激发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
二、惟有源头活水来
很多学生不喜欢过传统节日是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节日中所蕴藏的内涵。因此,挖掘传统节日内涵显得尤为重要,引领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进而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
如何开发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需要教师探索研究,对传统节日进行界定,对节日核心内涵进行概括和提炼,如端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七夕乞巧爱慕、腊八融和感恩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道德实践体验活动。
今年是清明被列入法定国假日的第一年。可清明节在大多学生的眼中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怀念与悲伤的日子”,认为清明节就是“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除此之外所蕴含的丰富寓意,却一无所知。
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我校就充分挖掘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分析了清明节人文精神应有两个层面:一是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是维护新生。如果把清明仅看成扫墓的节日,是一种偏见。清明节的活动还有郊游踏青、荡秋千、踢毽子、拔河、放风筝等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为此,学校开展了系列德育实践活动:
① 追寻清明文化,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各地的清明节习俗;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背诵一首以上有关清明的诗。
② 郊外踏青,开展拔河、踢毽子、荡秋千、打羽毛球等亲近自然、张扬生命力的活动。
③ 跟随家人祭祖、扫墓,了解家族中各人的姓名、经历等;关注祭祖、扫墓活动中的现象、习俗;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习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④ 制作科技小制作、环保袋;阅读先进人物或事迹,撰写的读后感。
实践的收获令孩子们兴奋:交流中,他们发现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是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传统佳节;诵读会上,一首首描写清明、春天的诗词在朗朗传诵;辩论会上,对于迷信习俗的辩驳,铮铮有理;体验日记中,对于清明节的认识和感悟具体深刻。
正因为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清明节的内涵不仅是缅怀故人,还有亲近自然、珍爱生命的意味;不仅要传承尊老爱幼的孝文化,还要弘扬珍爱生命、呵护自然、维护环保成果的精神,光大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们过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厚的清明节,与传统节日文化亲密接触,既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能力,心灵也受到了一次洗礼。
又如端午节,除了引导学生了解端午习俗,参与包粽子、缝香袋的实践活动之外,重点还应开展“走进屈原”活动。通过“屈原故事知多少”屈原诗词朗诵等活动,与伟大诗人屈原面对面: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为他的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泪,纵身跳进波涛滚滚的汨罗江。屈原报国无门而以身殉国,坚守了他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他上下求索、九死未悔,宁愿去死也不愿离开故国半步的情怀,一直引起同学们的深思和探索;他那与日月齐光的高洁品德,激起同学们无限的仰慕。从中体味他那痛苦执著的伟大情感,体验他那崇高忠贞的伟大人格。人格教育能够发挥其它教育形式所不及的重要作用。在重塑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的今天,过端午节,学习和传承屈原的高尚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总把新桃换旧符
比较洋节日,一些传统节日对中小学生缺乏吸引力,春节和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之所以今天被国人看淡,与这这些节日大多来源于农业文明,与祭祖、驱鬼、借节日填饱肚子等联系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渊源和传统形式也使得中国传统节日欢快的气氛中缺少些浪漫色彩,这与富裕起来追求生活品位和精神愉悦的现代中国人显得有些不协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节日本身也应该发展。无论是元宵节也好,重阳节也好,它们都与最初的起源有所不同,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的传统节日也应该跟着我们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肯定是不行的。
首先,活动形式要多样。要结合时令,组织各种类型的班际、校际活动,利用探究课、社会实践、校班会,充分整合校园、社区、家庭、社会资源,开展大量的主题式、探究式、体验式、寻根式节日文化活动,引领学生走进传统节日,过传统节日。
其次,可发挥家庭、社区、学校三方力量,共同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在传统节庆之际,组织学生、家长、社区人士过传统节日。如元宵节学做元宵,制灯笼,猜灯谜;端午节讲屈原爱国故事、进行划船比赛、拔河健身运动;重阳节进行敬老爱老活动。
四、千树万树梨花开
继承传统不等于匍匐在传统脚下,更不能把民族节日与外来节日对立起来。要引导学生科学认识传统节日习俗,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同时又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外来文化精华,培养学生全球化视野和尊重理解多样文化的胸怀。
加强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创新节日文化内涵。如就春节期间是否该禁鞭展开辩论,就重阳节是否和母亲节父亲节进行整合向有关部门提出研究报告,并尝试过一个推陈出新的传统节日。
通过调查访问、专题研究等方式,探究西方洋节的由来和文化习俗,尝试过西方洋节。通过专家讲座,调查访问等方式探究中国节日不敌洋节的原由,写出调查报告,提出改进措施。转贴于
一、宣传文明礼仪,做到环境育人
我校在各楼层开辟了“民族风情长廊”,专门介绍朝鲜民族的历史人物、名言警句、传统风俗,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进入校园,学生就会被“民族风情长廊”里的图片深深吸引。这里有朝鲜族婚礼、花甲宴的照片,有端午节、春节风俗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朝鲜族特色美食照片,每幅照片都配有精彩的文字介绍。照片中的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盛装,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开辟“民族风情长廊”是我校积极探索德育活动与民族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之举,对营造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收获了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课堂教学渗透,达到全员育人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德育活动中,更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使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每位教师一节“民族教育特色课”活动,要求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把朝鲜族民族特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等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中,还可以通过朝鲜族历史文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汉语课上,师生共同搜集展示具有朝鲜民族特点的图片和实物,以《我爱家乡的……》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在数学课上,以朝鲜族传统民俗游戏《圈舞》为导入,引领学生进入了“圆”的知识之中;在英语课上,教师巧妙设计具有朝鲜族文化元素的课件,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融入了民族文化礼仪教育。
三、主题班会融入,激发自豪情感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结合朝鲜族传统礼仪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年级以“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通过童谣朗诵、表演、舞蹈、小品、文明礼仪模特队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低年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五年级以“我们的约定”为主题,说出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不文明语言、不礼貌作为的具体事例,与同学、老师、父母约定与自己过去的不文明行为告别,做一名优秀的朝鲜族少年;六年级以“文明礼仪与我们同行”为主题,通过观看短片谈感想、讲故事、小品、民族礼仪知识竞赛等形式,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传承民族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开展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学校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要组织开展一次以民族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以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美德,将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一)组织“挑战金钟”活动
我们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以民族常识为内容的“挑战金钟”竞赛活动。竞赛题目突出了民族性和知识性,内容包括:民族传统美食(如大酱、辣白菜、米肠、打糕、冷面等)、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礼仪(如说话、待客、用餐、走路等)、传统民俗活动(如秋千、跳板、摔跤、花牌、放风筝等)、民族音乐(如《阿里郎》《道拉基》《难逢歌》等)、民族乐器(如洞箫、短箫、大琴、玄琴、长鼓、圆鼓等)、民族舞蹈(如长鼓舞、顶水舞、扇子舞、农乐舞等)、民族名人(《中国人民进行曲》曲作者———郑律成等)。竞赛的形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在选择题环节中,答错者被淘汰后经过老师或学生之间的猜词条游戏可以复活,复活的机会有两次,猜对几个词条就能复活几个人;在填空题环节中,让学生将学过的朝鲜语的成语、谚语进行填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多者胜。“挑战金钟”活动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对朝鲜语言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和传统美食制作体验为内容组织高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朝鲜族是崇尚礼仪的民族,有严格的礼仪规范,但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学生对朝鲜族礼仪规范的认识逐渐淡化。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融入了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活动。一是让学生学会朝鲜族文明用语,如上课用语、师生用语、与长辈交流用语等。二是朝鲜族行大礼的体验活动,现场两名男女生各自示范后,全体学生分成几组,分批进行体验。三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学会了朝鲜族传统礼仪,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了让学生了解朝鲜族传统美食,学生全员体验朝鲜族美食制作过程。把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制作辣白菜、萝卜泡菜、圆白菜泡菜、茄子泡菜、黄瓜泡菜等各种泡菜;二组制作朝鲜族传统煎饼;三组制作紫菜包饭。教师事先准备各种食材,现场示范后,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通过传统美食制作体验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朝鲜族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还感受到亲自动手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三)组织低年级童话剧表演
低年级教研组以1~3年级学生为对象,排练儿童童话剧。童话剧以人与动物们怎样和谐相处为主线,以表演朝鲜族童谣、民谣、舞蹈、乐器等形式,完美的演绎了在快乐的童话世界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童话故事。其中,有机融合了朝鲜族传统节日里的饮食和礼仪文化。在剧中有动物和人们一起过中秋节的场面,家家带上用新谷米制作的打糕、松饼和米酒等朝鲜族特色菜肴,一边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一边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又融入了与长辈用餐的传统礼仪教育。
五、学好生活礼节,培养良好习惯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的突出要求。创新能力是人类迎接未来挑战的能力。教育创新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音乐教育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潜能及创新能力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明晰创新与创新教育的内涵
所谓的创新是开发一种新事物的过程,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和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在教学中,创新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发现新事物,掌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以及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具有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已成为教育重要目标之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希望在于全民族创新素质的提高,在于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涌出,因此,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
二、创新教育需要更新创新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只有观念更新了,音乐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才有所创新,音乐教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作用,才会真正得到发挥与体现。
要切实加强和创新音乐教育工作,应树立以下几个观念。(1)发展观—唯物主义辨证法认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校教育是基本教育,不是人受教育的全部,在不同社会时期的教育方法又有不同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按照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分清年龄、性别,调整音乐教育目标与内容,改进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进而影响和促进学生的素质及个性发展。(2)主体观—根据的人本论思想,认清音乐教育主体,即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实践观—音乐是一种实践的艺术。音乐实践活动是由创作、表演、欣赏这几个基本环节组成的。没有音乐创造,就没有音乐表演。音乐表演是音乐实践活动的中间环节,只有通过创作表演,才能把音乐所反映的内容变成实际的音乐音响,并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并反馈出来。
三、提高教师个人素质,是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这里的素质不仅包括专业素质、文化素质、政治素质,还包括扎实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素质。在大多数人心里,都认为教师只要有了足够的专业知识,就是一个好的教师,但在实际中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具有扎实的音乐教育教学水平,能正确的处理教与学。如:处理音乐知识技能学习与提高全面音乐修养的关系在音乐修养教学过程中的矛盾;处理学校音乐教育和社会音乐教育以及家庭音乐教育的相互联系和综合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得以协调发展。
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加强在职学习和培训。音乐教师根据教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把长远的系统学习与当前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结合起来,一方面向书本学习,吸纳更多的音乐理论,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向社会学习,社会是一部百科全书,方方面面的知识,只要是丰富自己,对做好音乐教师教学工作有益的,都吸纳过来。
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
1.转换教学角色,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新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
在教学形式上,树立学生主体地位,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育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在教学方式上,充分的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音乐课上的“主角”,及时了解学生对音乐课的期望,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兴趣导入上贴近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的需要,尽可能引导学生主观能动性成为音乐课的主导因素,从而使学生在参与音乐及表现和创造音乐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愉悦。
在教学方法上,丰富学生的感官感受,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春节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春节的习俗和节日气氛。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让学生自身感受音乐带来的节日气氛、场面及不同学生感受到的不一样的乐趣。这样就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思维参与教学,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表现力。
2.增强课堂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知和探究的心理倾向,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只有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才能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音乐上来,从而使他们产生自己的想法,才能创新。为此,教师应创设特定的场景和情景,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增强课堂趣味性。
如生的表演欲比较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品、音乐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也可以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如教《动物狂欢节》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把歌曲中出现的各种动物用卡通的形式在计算机电脑屏幕上一一加以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播放与之配套的音乐,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同时体会生活。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悟音乐
[论文摘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特殊性,仅仅注重课程体系中的显性课程而忽略隐性课程,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留学生在中国学汉语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优势,实现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潜在课程 隐性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 开发与利用 高校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对高校来说,招收留学生既可以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有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重视留学生教育,并把招收留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高校外国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留学生层次的日益提高,对留学生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有赖于高校为外国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潜在课程“不经意”的表达手法、“随意”的影响方式,可使外国留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接受汉语教育的熏陶,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艺术。因此,探讨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开发与利用,可有效地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其在中国度过富有成效而又有意义的留学生活,最终实现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潜性课程的解读及心理学基础
潜在课程(Latent Currlcultim),叉名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隐含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 Curriculum)、无形课程(1nvisible Curriculum)、非非正规课程(Unofficial Curriculum)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而言的。如果说显性课程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那么,隐性课程则是通过环境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学习环境中由非正式的教学渠道,以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寓教育于环境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与显性课程相比,潜在课程具有潜隐性与普遍性、非计划性、渗透性(感染性)、持久性(稳定性)、愉悦性等特点,二者同为整体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潜在课程起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杜威(Dowey,S)的“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及克伯屈(Ki—patrick.W)的“伴随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思想。他们认为学生的学正式学习外还有情感方面的“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人类的学习是伴随态度与情感、生理与心理作用的统一。基于以上两者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杰克逊(Philip.W.Jackoon)于1968年在他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从此,隐性课程就一直成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把“人”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从人性和人的需要出发,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来实现教育的组织与实践活动。完美的课程应该是情感与认识的整合,即通过把情感因素增添到常规课程中去,赋予课程内容以个人意义。
二、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物质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教室和温馨舒适的留学生公寓,是留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属高校的硬环境。在整体上要求色彩明快、布置优雅、空气清新,使留学生感到身心舒畅。学校应为留学生公寓配备安全监控系统、宽带网络、空调、电视机、电话、24小时热水供应等必备设施,尽量为留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留学生教室也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功能,墙上张贴的名家头像和格言可以为留学生起到人生导航的作用。为增加教室中的文化氛围,可以开辟竞赛栏、学汉语图书角,也可以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汉语水平,让其自己动手定期创办学习墙报,所选登的材料应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包括小故事、小诗、中国文化及民俗知识、词汇辨析、病句分析、惯用语、流行语,等等。此外,高校校园优雅整洁的环境、绿色宜人的花草树木以及良好的校园治安、人文景观、图书馆、校园网站等,都能化为一种语言并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留学生的信念与态度,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
(二)制度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学生守则,它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了评判的标准,对学生不良行为具有约束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但外国留学生来自于不同教育体制、政治体制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对事物的认知有其独特的判断力,思想与行为比较自由,如他们把不能上课应向教师请假等制度看作是干涉他们的隐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英语中也有“入乡随俗”的说法,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要理解和明白对方。遵守在华留学生管理规定。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外国留学生活跃的表现欲和渴望才能发挥的需要,努力挖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运用鼓励、表彰等精神激励法调动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的热情,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自尊和自我成就感的高层次需求,并以此来激发留学生的潜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使其保持一种向上的心理状态。
(三)精神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1.活跃课堂气氛。外国留学生大都是成年人,来自异文化体且见多识广,如果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就会降低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往往是某一个留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而其他留学生在旁边听,有的甚至连听也不听,这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法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死板僵化,不适合对外国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结合国外最新教学法,笔者认为以下三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1)合作型。合作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增加课堂的信息交流量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学效果。(2)情景型。情景型教学模式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图片、录音、电视、投影、实物以及其他教学用具,利用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把教学内容以生动、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也可以让留学生通过做动作来体会语言的表达,使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验汉语的魅力,从而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成生动的语言,进而把教学内容理解得更快捷、更透彻。(3)任务型。任务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在做中学”,即通过选择、编排教学任务,创造有交际意义的具有真实性的语言环境,使留学生在完成汉语使用任务的过程中接触到真实的语言材料,并在真实的活动中去主动习得汉语,从而培养外国留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凝聚力。
2.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一般来说,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除了学习汉语完成学业外,还想了解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习俗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着文化的烙印。对外汉语教师应把文化知识融入到语言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说,不要给某人戴“绿帽子”,中国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找遍辞典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其核心应着眼于跨文化,着眼于用文化的观念去提升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比如在进行数字教学时,除了讲清楚汉语数字表达的特点,简要介绍中国人对一些数字的偏爱而对另一些数字的忌讳外,还要介绍一下“250”这个数字在汉语言文化中的特殊含义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需注意的问题。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绘画、唱歌、表演、小组活动等教育方式介绍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并与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相比较,挖掘学生学习汉语的潜能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可以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更充实、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致。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与魅力。外国留学生来中国一般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即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学习汉语充满激情。当“蜜月期”消失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一般表现为上课低头、睡觉、吃东西、思想开小差、说话等。教师这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心理特点并加以引导,这类学生可能就不来上课了,有的甚至可能走上放弃汉语学习、回归本国的道路。为避免这类现象发生,对外汉语教师应主动找留学生谈心,给予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语言交际,尽量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即使发现了留学生的语言错误,也应在肯定进步的基础上,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而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以避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师应把握公平和统一的原则,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类型的留学生,鼓励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对外汉语教师得体的服饰、慈爱或友好的微笑、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行为习惯(如自觉地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都会使其自身产生磁场效应,潜在地吸引着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外国留学生对其产生尊敬感或亲近感,从而对其所教授的内容产生认同感,愿意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留学生感到——我可以学好汉语。
4.健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激励和抑制作用,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一个亲切友善的形象,充当好严师与慈父(母)的双重角色。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班风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学校的软环境。新生一入校,就要注意开好第一个迎新会、上好第一堂课、给留学生留下第一个好印象。良好的心理刺激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向”的精神力量,将成绩好、表现好的优秀留学生照片和事迹贴在宣传橱窗内,可以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班级就像一个温馨的家,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其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能给留学生带来稳定、愉悦的情绪。这种有意无意的,可以潜在地影响留学生的认知、情感及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 老人 精神赡养 法律保护 社会保障
目前,我国已有1.67亿老年人,其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时常遭遇家庭“冷暴力”。空巢老人易空心,据相关部门最新调查显示,目前约有25%的老年人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发生消极的自杀行为,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制轨道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了。近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工作已基本完成,民政部将于近期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该草案在“精神慰藉”一章中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并特别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否则,老人可诉诸法律。
一、当代中国精神赡养的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可见,赡养包括经济赡养与精神赡养。而所谓精神赡养是指在家庭生活中,赡养人尊重被赡养人的人格和关心其意愿,在精神上给予其慰藉,使其愉悦、开心以享受家庭特有的天伦之乐。其主要表现为:第一,要求赡养人积极作为地进行精神赡养,即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它既包括物化的精神赡养如健身器材等精神生活物品,为老人精神生活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也包括情感的精神赡养,要求尊重老人,经常探视老人,关怀老人,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第二,要求赡养人消极不作为地进行精神赡养,即不侮辱、殴打、讽刺挖苦、辱骂老人,不限制老人交友、再婚等自由,不进行精神虐待。而当代中国的精神赡养却出现了严重的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中华传统伦理意识失落
“孝”为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其上为一老人,下为一小孩。孝是儒家所倡导的为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而在GDP高速增长的当代中国,却时时出现让我们黯然神伤的情景。这是一首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诗:“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我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这是诸多报刊纸头版头条的标题:《抑郁症老人7楼跳下,独居、寡居成老人高危因素》,《强制探父母执行难》,《空巢老人易空心,老龄化社会呼唤精神赡养》。如此种种显示,在社会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同时,孝这一传统美德受到了巨大冲击,诸多城乡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出现严重的空缺,孝被横流的物质欲望所吞没;社会中更有一种以物化的孝(金钱资助)来取代情感的孝的趋势。
2、当代中国立法保障缺失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文明古国,历代王朝多有对孝道的立法保证。如夏《孝经・五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斩首袅之”;商《吕氏春秋・孝行》载:“刑三百,罪莫大于不孝。”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宪法》明确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第11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刑法》第260 条规定:“虐待家族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于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限徒刑。”但这些立法多为保护性宣言,内容空洞、滞后,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对违法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不足。同时,社会对相关法律的宣传仅仅停留于形式,导致赡养人缺乏赡养意识,被赡养人欠缺维权能力。此外,社会基层组织对老年维权的力度也不够,众多基层组织认为“清官难断家务事”,或敷衍了事,或一推了之,没有发挥应有的调解作用,这也直接导致许多老人对生活的绝望。
有关统计数字显示:黑龙江省精神病患者32万人中,老年人群患精神疾病率达19.7%,且多为抑郁症。可见,孝的缺失已经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到亿万老年人的切身利益,也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老年人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命题,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将成为社会的新热点。
二、外国精神赡养的立法保护之借鉴
1、欧美国家的相关规定
(1)刑法保护。西方国家对亲属之间的侵害一直奉行“亲亲尊尊”原则。古希腊人认为侵害亲属不仅伤害了人伦,也伤害了“神伦”,因而有特重刑罚加以惩戒。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罪行若发生在非亲属之间,人们会看得比较轻;如果加到父母或近亲身上,就会成为伤天害理的罪恶。”在古罗马,杀害近亲属(起初仅仅是杀害尊亲属)为“弑亲罪”。公元前52年专门制定了关于弑亲罪的“庞培法”,并设置了“弑亲审问官”,凡犯亲杀罪的人,一律处以杀亲罪的刑罚,即将其与狗、公鸡、蛇和猴各一,一起封闭在袋内,再投入海中或河里。这种“生时不见天日,死无葬身之地”的特重刑罚,反映了古罗马法特别重视亲情伦理的价值取向。公元542年查士丁尼皇帝新敕对“精神遗弃”规定:“直系尊亲属下狱时,卑亲属能保释而不为保释者,丧失继承权;卑亲属为俘虏时尊亲属有资力救赎而不为者,丧失继承权。”
这种厚尊薄卑、尊卑有别的原则,在近现代欧洲各国法中仍然有广泛的体现。1994年《法国刑法典》规定:常人抛弃因年龄、健康状况或精神状态无自救力之人于任何场合者,遗弃15岁以下未成年人于任何场所者,分别处五年监禁和七年监禁。前罗马尼亚刑法第175条将“杀害配偶或近亲属”定为“应加重处罚的故意杀人”。
可见,欧美国家法律对亲属间人身侵犯之罪刑重于非亲属间人身侵犯;杀伤尊亲属之罪刑重于杀伤卑亲属。
(2)民法保护。独立、自给自足的精神渗透于西方文化,欧美国家的养老是独立型的,法律并没有规定子女供养父母的经济责任,老人宁愿独立生活,但不排除必要时把子女、亲属、朋友和邻居所提供的非正式帮助看成是满足自身需要的最适当的源泉。研究材料显示,通常会有子女住在老人附近,保持着所谓“有距离的亲近”,可以经常互相探望和相互照应,保持亲密的关系。另外,欧美国家的老人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利益,如美国实施的“社会服务街区补助计划”,帮助和支持老年人在家里独立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较多的如家政、运输、供给膳食等服务,但家庭养老功能在欧美国家依然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并满足着老人们精神和情感上的需求。
北欧福利国家如瑞典、芬兰等国的法律中,有关子女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往往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子女与父母的居住距离,每年、每月、每周甚至每日应当与父母接触的时间和次数;而对子女与父母谈话忌语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赡养的质量,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巴西宪法明确规定“家庭、社会和国家有义务赡养老年人,保障他们参与社会,捍卫他们的尊严和福祉,保证他们的生活权利。”巴西颁布了《国家老年人政策》,具体规定了政府和公共部门应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应享有的权利,法律要求政府应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各级法院优先审理65岁以上老人提出的诉讼,每个公民都有义务投诉任何忽视和损害老年人权益的事件。
2、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
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在阐述21世纪新加坡的五大理想时强调,必须不惜任何代价保持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的稳固。1994年,新加坡制定了“双亲扶养法”,成为世界上首个将“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1995年颁布的《赡养父母法》规定:凡拒绝赡养或资助其年迈双亲和处于贫困状态的双亲者,其父母可以向法院。法院将判决对其罚款一万新加坡元或判处一年有期徒刑。1996年新加坡又设立了赡养父母仲裁法庭,解决赡养纠纷。同时,政府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以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自1993年以来,曾推出4个专门的“敬老保健金计划”、“三代同堂花红”,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津贴。
倍受儒家孝道学说影响的韩国,民众普遍认为,孝是万事兴的基础,只有在家中尽孝,在工作上才能敬业,对国家才能尽忠。年俗是韩国人祭祖尽孝的最直接体现。每年春节,韩国也会出现“春节潮”,外出的人不管多远,都会在正月初一之前赶回参加祭祖的“茶礼仪式”;而每一年的5月8日,为韩国的“父母节”,人们会穿上传统的韩服向父母行“磕头大礼”,献上精心准备的礼物,以示感恩。韩国政府会积极组织选拔“孝子孝女、传统模范家庭”、“令人敬佩的父母”,并向他们颁奖,以资鼓励。为弘扬孝义精神,政府还通过福利政策补偿赡养父母的子女的孝义,对与父母同住者和赡养父母者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或住房上的补贴。2006年的《住房认购制度改革方案》规定:那些赡养父母、岳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家庭将获得优先购房权,最高可在申购房屋时加上3分;子女为了赡养父母,与第一世老人合住时,则一世一住宅可以免税。
日本每年九月十五日(2003年起,9月第3个星期一)为法定的“敬老日”,九月十五日到二十一日为“老年人福利周”;且日本“至今还存在一种社会习俗,即只有父母与已婚孩子共同生活才被认为是正常的、能给人以安宁的生活形态”,即保留着同居型家庭养老模式:日本的父母主要与长子的家庭同居养老。而政府也会给予支持和鼓励,如子女照顾70岁以上收人低的老人,可以享受减税;照顾老人的子女要修建房子,使老人有自己的活动空间,可以得到贷款;如果卧床老人需要特殊设备,政府予以提供。
三、完善中国精神赡养法律保护的建议
1、建立健全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早在2006年,李宗发律师就曾向四川省人大建议专门立一项地方性法规《四川省父母子女家庭关系规定》(即《孝法》),并建议把是否孝敬父母作为录用、考察公务员的先决条件,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短期内,在我国制定《孝法》显然还不成熟,但可针对现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原则性,通过修改《婚姻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刑法》等相关法律,对精神赡养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责任加以明确规定,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性地使晚辈承担起照顾长辈的责任,完善我国精神赡养制度。当务之急,主要应明确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政府的责任。通过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地方条例,明确规定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是政府的责任,同时,政府更有必要通过一系列法律行政手段,如效仿新加坡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以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效仿韩国、日本通过给予税收上的优惠、住房上的补贴等福利政策补偿赡养父母的子女的孝义,以保证孝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实施;另外,法律还应明确规定政府用于老年人权益事业发展的年度最低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真正做到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参与社会发展的条件。
二是明确精神赡养的具体要求。我国目前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如何进行精神赡养、不履行精神慰籍义务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没有作出具体规定,致使老年人被子女虐待或子女不履行精神瞻养义务时得不到法律支持。我们有必要从法律层面为老年人权益设定最低保障底线,为此,可借鉴瑞典、芬兰等国的有关法律,以量化的方式具体规定子女探视父母的时间、间次等,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赡养的质量。
三是加大对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惩戒力度。建议改我国《刑法》对“虐待家族成员,情节恶劣”的自诉为公诉,并加重处罚。对虐待、遗弃父母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应依法惩处,对那些忤男逆女的违法犯罪行为,决不迁就,更不姑息养奸。
四是要加强执法检查工作。各级人大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点面结合”,检查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经费投入、老龄工作机构建设情况,老年社会保障情况,老年精神文化生活和参与社会发展情况,老年人的家庭赡养和抚养落实情况,老年维权法规政策制度落实情况,司法保护、法律服务及维权机构建设情况,老年人人身、财产、婚姻等权益保障情况,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基层社区(村委会)组织在维护老年人权益方面的作用发挥情况、执法监督和违法惩戒情况等,发现问题,积极与相关单位部门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2、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养老体制
中国国民经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使我们改善民生、提升民众“幸福感”有了可靠的资金保证,政府有必要借鉴荷兰等欧洲国家的经验,加大民生的投入,通过制定综合性的、积极的老龄化战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缓解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我们欣喜地看到:2011年3月刚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提出“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明确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十二五”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实施城镇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
同时,鉴于我国的传统家庭正在向核心家庭转换,独立型家庭养老模式正在中国逐步形成。一方面我们有必要借鉴欧美国家的养老模式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即以社区为基础提供各种服务,特别是上门服务,以增强老人在家庭里的独立生活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应更多地组织针对老年人的活动,如举办老年大学、开展体育运动、爱心社会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等等,让老年人离休、退休后仍不离开社会生活,建立老年人在社会中的价值,确立社会对老年人的认同。这样既减轻了核心家庭成员的压力,又实现了老人家庭养老的愿望,使老人充分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照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家庭养老模式。
3、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加强“孝道”的社会监督
一是要深入宣传有关赡养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制课堂、广播讲座、板报、以案说法、法律咨询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一方面向广大青少年讲法教法,使他们完整地懂法、守法、用法,发扬中华民族传统孝的理念;另一方面,引导老年人在充分体谅子女难处的同时,提高维权意识,克服“家丑不外扬”传统观念,对虐待、遗弃父母的忤男逆女要敢于行使诉讼权利,将其绳之以法,同时将一些好的经验和典型推广宣传。
二是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广泛开展道德评议。如新闻媒体对不敬养父母的行为进行“一事一议”,社区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的评选,创建“敬老模范村”、“敬老模范集体”,政府设立“大孝奖”,使“孝”的理念深入人心,发扬光大。
三是要加强老年维权组织的维权力度。完善老年维权工作的组织建设,在各级老龄人工作机构设立老年维权组织,在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设立老年维权岗;加大各级财政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民政、社区、村委会等部门的作用,加大调解力度,从道德与法律责任相结合的角度,对赡养人进行说服教育,督促其主动履行义务,以调解方式结案;加强维权组织的维权主动性,克服传统的不告不理的理念,对辖区内、殴打父母者,乡政府、村委会、居委会等应向有关部门报案或支持。必要时,基层组织可以主持赡养人与被赡养人协商订立“双养协议”,即晚辈必须承担对老人“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双重义务,并在“双养协议”中具体约定探望老人的次数、时间、禁忌的语言等具体内容,将“精神赡养”的义务明晰化,保证精神赡养从“量”到“质”的实现,防止以“物化的孝”取代“情感的孝”。
中国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法制的同时,应加强孝道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道德信念,加强自我约束,提升孝道,强化老年维权组织的维权力度,完善精神赡养制度,共同构建和谐美满的道德社会。
(注:本文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农村社区老人精神赡养困境之原因及解决方法”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09B008。)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