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电影艺术特征

电影艺术特征

时间:2023-10-15 15:34: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影艺术特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电影艺术特征

第1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美学

从2004年10月24日《孔雀》在北京电影学院的首映开始,《孔雀》在观众面前已经充分展示了它那迷人的羽翼,并在国际级水准的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评委会大奖,即“银熊奖”,在中国商业性电影日益繁盛的当下,凸显了中国艺术电影的独特品格。

由于电影具有照相性和纪实性这种最显著的美学特征,它可以最完整、全面、真实地把历史的画面复现在人们面前。因此,电影便具有了其它艺术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优势。在电影中,时间的运动借助空间环境显示了它的形象美丽;而空间造型则透过时间的运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赋予它更为丰富的表现力。鉴于电影艺术的这些本体特征,在商业电影、娱乐电影盛行的今天,电影导演往往忽视对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的探究,而仅以票房收入作为衡量影片是否成功的标准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众所周知,柏林电影节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电影节之一,以艺术和严肃著称。《孔雀》并没有很强的商业性,它是一部艺术电影,相对于故事情节而言。《孔雀》更注重的是人物的生存状态和艺术氛围的营造和表达,它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电影艺术本体特征的回归。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孔雀》对电影艺术本体特征回归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音画为内容服务

1.画面传达思想。

画面是电影最重要的基本表现元素之一,电影与电视剧、戏剧的不同就在于电影是一门借助电影画面来向观众传达思想或内容的艺术,没有电影画面就没有电影,人们是不会把一部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的东西当成电影的。然而,导演也不能只借助优美的电影画面而随意地编造一个故事来附和画面,这样做也许能让观众因陶醉于优美的画面和摄影技巧而获得较高的票房收入,但其最终结果只能导致电影的空洞乏味,这样的电影充其量只能称作商业影片,是不会给观众留下多少美好记忆的。比如说,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度获得不菲的票房,但比起《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和《千里走单骑》等影片来说,笔者认为,还是后面几部影片更能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回味的余地,而《孔雀》正是这样的影片,它将故事与摄影画面完美地融为一体。

就故事本身而言,《孔雀》以一种少见的从容讲述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里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影片由三个故事组成,每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物的一段经历,三个故事彼此交错,但内容迥异,显示出创作者对故事结构的熟练把握。影片每一段的开头都以全家人围坐在公共走廊下吃饭的场景开始,伴随弟弟的画外音,人物开始进入观众的视野,带给大家一份深深的感动。姐姐、傻哥哥、弟弟,三个充满个性的人物和他们那无比鲜活、真切的生活赋予了影片情绪的巨大感染力。《孔雀》中一个普通家庭在一个时代的生活和遭遇代表了许多普通家庭的经历,从而具有历史的意味。在这段历史中,三个人物的成长历程就是三段心灵史。丰富的内容和强烈的情感使影片成为一部代表中国电影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影片所表现的成长主题更是以浓浓的情感触动着我们每一个人。

就画面而言,出身于摄影师的顾长卫是上世纪末最后20年里活跃在中国影坛的最优秀的摄影师之一,其摄影作品包括《红高粱》、《菊豆》、《霸王别姬》、《阳光灿烂的日子》等杰出影片。其中《霸王别姬》还曾获得1992年第66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由这么一位熟悉画面造型的导演执导的电影,处处充满了画面的造型美。

但是,这么美的画面构图仍然是处处在为影片的故事内容和主体思想服务。由于故事的整个基调是低沉的,因此影片‘在光线使用上特别注意与内容的匹配,有效地控制画面与色调,使该片默默呈现出平易近人的伤痕美感。国内很多影片的美术设计都突出花哨华丽的服装造型或匠气怪异的灯光画面,而《孔雀》却与众不同,那种清淡而略带象征意味的气质竟有和1976年至1984年间艺术界所倡导的“伤痕美术”与“自然主义”如出一辙。这一点在第一部分姐姐的故事中最为明显,如当姐姐躺在挂满白色床单的天台上看漫天落下的降落伞,以及征兵失败后独自躲在房间窗台上绝食的画面等等。其平淡的构图与色彩构成可谓精确合理;而且用影片中难得的白色与蓝色在这个充满梦想的女孩身上倾注了诗意而当她走入家中便陷入昏黄的灯光,干净纯洁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生活无情的打破了。如此“伤花静放”的设计传达出隐隐的疼痛与悲凉,也更能与该片含蓄沉重的人文关怀融为一体。

由此可见,讲究的灯光、美工与构图配以老百姓熟悉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真实故事,《孔雀》得到电影界的广泛认同是毋庸置疑的,真正实现了电影画面传达主题思想的目的。

2.声音弥补画面的缺陷。

众所周知,电影艺术是画面和声音的复合艺术。但是,电影中的声音一定要和画面相匹配,用以弥补画面的不足,而不能喧宾夺主。《孔雀》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其声音的使用含蓄内敛,恰到好处。这里以影片的配乐为例,证明这一点。

随着冬天的园中孔雀徐徐转身,舒展开自己绚丽的羽毛,之前若隐若现的舒缓弦乐主题被色彩更加明亮的提琴演奏代替,全片结束。与整部电影表现出来的安静气质一致,《孔雀》的配乐含蓄内敛,充满形式感,几乎很少有段落,每每在情绪到达顶点之前戛然而止。时而忧郁时而欢快的手风琴和舒缓的弦乐串起了整个影片。

影片多次运用了同一主题的弦乐,但它似乎总是伴随着梦想破灭之后的现实庸常生活,并且还多次担负起了过渡三人故事的任务。例如姐姐决定了要和领导的司机结婚后,妈妈和姐姐一起在地上缝制新被子,这时舒缓的弦乐渐起,姐姐坐着自行车嫁了出去,音乐没有间断,电影直接过渡到了哥哥的故事。而哥哥和自己的农村媳妇一起在雪地里推车收摊时,同样的弦乐主题再次响起,电影又自然过渡到了弟弟的故事。

手风琴是影片中唯一出现过的真实乐器。片子伊始,第一个镜头便是姐姐坐在呜呜作响的开水壶旁缓慢的拉着手风琴。当姐姐第一次看到跳伞并幻想自己成为一名伞兵的时候,略带欢快的手风琴主题配乐渐达,直到帅气的北京伞兵从天而降,琴声戛然而止。当手风琴再次响起的时候,姐姐的伞兵梦已经破灭。

除了姐弟二人给哥哥下药的段落,《孔雀》的音乐并未让人感觉压抑。正如所有普通人的生活,一点小小希望总是迅速被残酷现实融化,没有呼天抢地的大悲大喜,没有惊天动地的曲折离奇,《孔雀》的音乐总是配合着剧中情节适时收尾,展现出一种恰到好处的 含蓄。

二、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影视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而影视技术的每一次革命和进步,又给影视艺术的创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也带来了新的美学观念,使影视本体特征得到了完善和成熟,从而把影视作品提到技术和艺术合流的层面上来。

电影艺术包括画面构图艺术、美工艺术、剪辑艺术、化妆艺术、配音艺术以及布光艺术等,而电影技术包括了摄影技术、后期剪辑技术、音画结合技术、特效技术以及数字技术等。电影艺术和技术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艺术推动着技术的发展,而技术又体现着艺术的价值。

随着影视技术的第四次革命,影视中大量运用了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技术,大量的电影作品广泛地运用数字技术,制作出数字模拟场景,甚至制作出三维数字明星。其中,好莱坞电影中就大量的渗透着高科技因素,如《龙卷风》、《泰坦尼克号》、《怪物史密特》、《阿甘正传》等。因此,现在的电影导演一提到电影的技术含量,很自然地就把电影的数字技术含量作为评价标准。

而《孔雀》既没有多少高科技的介入,也没有引入精彩绝伦的数字特效,但这并不能阻碍我们对影片技术水平的正确评价。如上所述,电影技术种类繁多,而《孔雀》所采用的摄影技术、后期剪辑技术、音画结合技术都达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但是,电影不能只关注技术,要力求实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技术只是手段,它终将要为电影艺术服务,实现电影的艺术价值。《孔雀》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它将电影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共同体现了电影艺术的本体特征。

三、表现美学与再现美学的完美结合

电影自1895年开始,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00年来,电影在摸索中前进,从最初的杂耍样式发展到现在的成熟形式,其间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了各种电影美学倾向。综观电影100年来的发展,主要有两种明显的电影美学倾向:表现美学和再现美学。世界电影美学的发展可以把二战作为分水岭,战前50年,表现美学主导了世界电影界的美学思想,战后,再现美学崛起,而最近20年来,电影美学向综合美学方向发展,也标志了电影业的逐渐成熟。

笔者认为,《孔雀》正体现了电影美学向综合美学发展的趋势。导演顾长卫花重金请美工师精心打造了一条20世纪70、80年代的街道,使那个时代的景象得到了真实的再现。《孔雀》中的每个镜头都流露着现实中真实的人性与冷静的情感。影片并没有主旋律般健康向上的主题,将镜头完全对准底层的人们,表现他们自然的生存状态,没有刻意的丑化,也没有冷嘲热讽,只是让观众内心体会着或喜或悲的震动。

电影中大量运用了长镜头。长镜头是电影再现美学的主要表现手段,而《孔雀》正是利用这样的再现手段将事情的发展过程如实地呈现给观众,并且从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镜头的表现力。例如,《孔雀》的最后一个段落使用了一个长镜头:很多年过去了,三个孩子都步入了中年,结婚、生子有了各自的生活。春节的时候,他们分别带着自己的爱人和孩子,去动物园看孔雀。姐姐抱着孩子和丈夫走过,孩子引逗着孔雀开屏,孔雀并不为所动,姐姐于是告诉孩子:“你爸爸家的山上都是孔雀”,此时的姐姐已经绝对没有了当年为了拿回一个自制的降落伞可以很干脆地脱掉裤子的冲动,她完全屈服于命运的婚姻,接受了孔雀不开屏的事实,却又留下了一丝希望给孩子;哥哥和妻子走过,孩子在妻子的肚子中,哥哥代替孩子来引逗孔雀,却被瘸腿的妻子制止,哥哥说出了大不了养几只孔雀的话。简单的台词,却让人感觉到在他的眼睛中并没有什么美好,因为任何美好都可以物化,不过,这看似天生愚钝的哥哥,却是三兄妹中得到最多的一个。那么,究竟谁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悲剧呢?弟弟背着别人的孩子和自己的妻子走过,面对不开屏的孔雀,他说出了最科学合理的解释:“冬天的孔雀是不开屏的”,在生活重重压力下放弃了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弟弟甘心被女人养起,沉沦为一个靠出卖某些男人的能力而存活的工具,他并不感到羞愧,而是很正常地生活着。但是,兄妹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在他们各自走过之后,孔雀豁然开屏。这个长镜头既如实地向观众展示了兄妹三人观看孔雀的全过程,又起到了画龙点睛、揭示主题的作用,即“我们所有的人都像孔雀,身上长满故事,一生中经历过的爱恨情仇,如同色彩各异的羽毛长满人生。人生是个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

然而,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就是放大。假如导演只是简单地再现生活,那么他就已经沦为一个复制的匠人,而电影也就成为了枯燥的纪录片。而《孔雀》没有流于对生活的复制,它将生活和生命里纤毫如发的微妙情感与念想勇敢地放大,放大到我们可以直视它,可以面对它,可以把它作为一个话题公开地谈论或者唾弃。这便是优秀的电影带给人们的思考,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并非都一味地接受创作者的思想。如果观众完全接受了导演的思想,那么,电影就失去了艺术的特性,而成为说教的工具,就不能称其为电影了。

第2篇

[关键词] 电影艺术;声画―视听思维;地域性;地域文化;电影化手段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新疆项目青年基金项目“新疆本土电影地域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12XJJC760003)。

一、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性的元素

地域性是指事物在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基本特征。“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的人,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为人处世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也就有了韩愈的‘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和古人那句‘齐鲁多鸿儒,燕赵饶壮士’的论断。”①中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们成为我国各类艺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因此有人说:“没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艺术创作也就没有多样化。”②电影艺术展示复杂多样的地域性是艺术多元化和丰富性的必然结果。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性电影的独特生命力是各地文化心理积淀所孕育的果实,但要使这样的生命力得到延续还要经营。”③所以在电影创作中,导演总是试图寻找最深刻、最有表现力的空间来实现审美的对象化。于是很多导演常常有意识地选择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区域作为影片开展的现实空间和潜在文本,展现不同地域的特色成为电影导演们的偏爱。“20世纪80年代早期,第五代导演的崛起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对地域文化的偏爱,尤其是对其所带有的风俗,也就是价值判断的偏爱。”④因此,那些独具地域特色的影片总是带给观众一些别样的感受,深深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这些地域性鲜明的影片也就成为中国电影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很多艺术中,展现独特地域性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比如绘画,既可运用多种技法画出美轮美奂的风景画,也可以一定的艺术手法画出惟妙惟肖的世俗风情画。而音乐只有通过旋律、和声与节奏来表现一个地域独特的情感特征。而在文学作品中,通过生动传神的文字细致入微地描绘一个地域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民俗风情,由此激发读者的想象来间接完成对一幅幅生动的异域风情画面的展示。与其他艺术相比,电影艺术是视听综合艺术,它兼具了视觉与声音艺术的综合优势,电影艺术在“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不仅具有直观迅捷的优势,而且能够声画结合,使得情感与表象融合。此外,电影艺术还可通过声画手段将文学中的间接形象转化为具体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由此可见,在电影艺术“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不同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电影艺术从哪些方面呈现一个地域的地域特色呢?

首先,通过电影的画面,可以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民俗风情。如广西与《刘三姐》、云南与《阿诗玛》、江南与《苏州河》、东北与《红高粱》、西北与《黄土地》,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在第一时间内就将观众导向所指的地域,能够将地域性最直观的感受瞬间带给观众,成为观众判断故事发生地域的第一要素。可见,这些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就成为展现独特地域性必不可少的本土资源。但是,如果电影艺仅仅是呈现这个地域表层次的自然风景以及民俗风情,那么这个地区独特的地域性并没有真正得到呈现。例如最近热映的影片《无人区》,该片展示了新特的戈壁沙漠风光以及新疆的一些民居场景,甚至片中人物还操一口地道的新疆土话,但是该片并没有真正展示出新特的地域性。这部电影只是借新特的自然风光以及一些简单的民居场景来演绎一个在“非正常奇特环境”中人性博弈的故事而已。在这部影片中,新疆的戈壁沙漠等只是一个假借虚构的“奇特环境”的虚壳,只是为了使演绎这个故事的环境似乎更可信而已。这部影片并没有挖掘出新疆这一地域独有的文化内涵。所以,《无人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具新疆地域性的影片,新疆本地人看了也会感到陌生奇特的。由此可见,要想真正表现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性,导演在创作中还必须挖掘出这个地域深层次的地域文化。所以说,在电影艺术中,展示电影的地域性不仅仅在于呈现表层次的自然地理环境,还在于展示孕育于这片地理地域之内的地域文化,这些更为深层次的地域性的展现与表层次的自然景观、地域民俗等共同构成了电影艺术展示出的迥异于他的地域性的本土元素。

虽然自然景观、地域民俗与地域文化都是展示一个地域独特地域性的本土元素,但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展现这些元素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如果说我们通过影像去欣赏某地域的自然景观,这种自然景观带给人的标志与差异性是直白的,显而易见的,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自然景观中可能包含的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地域差异。那么在按照导演意图融入故事情节的自然景观背后蕴涵的文化内涵往往需要更多的经验才能够正确地领会感受。”⑤所以说只有体会到导演在电影中展示的地域文化,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电影的地域性。“在电影作品中,真实的地域文化能够超越地域的限制,在更为广泛的空间中达成地域形象的标签化效果。”⑥所以,挖掘出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是电影艺术展现地域性更为重要、更为深刻的环节。那么,如何去挖掘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呢?

二、电影艺术表现地域文化的方式

地域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地域特色是人性和自然结合的成果,人类的一切活动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认识和发掘地域特色对于认识人生和艺术都是非常有益的”⑦。所以,导演要展现这个地域的地域文化就是通过电影的镜像语言,立足于“人与自然结合”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展示,也就是要挖掘出这一地域“人”所特有的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生命智慧层的信息。在电影艺术的“声画视听视阈”下,导演竭力将这一地域生命智慧层的信息缝合进表层次感性形态的“本土元素”――自然地域与民俗事象之中,通过声画手段对这一地域人民生活情态的呈现,运用多种电影化表现技巧挖掘出这一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

电影艺术通过一个地域独特的“本土元素”来展示这个地域的地域性,这些本土元素在电影叙事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话语叙述功能。导演在创作中充分挖掘出这些“本土元素”的文化内蕴,以“声画―视听思维”的方式完成其对一个地域独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像阐释。正如二人转的诙谐、信天游的高亢、昆曲的柔婉等,都是从内在骨子里透射出来独特的地域性。电影艺术要从骨子里展现这个地域独特的地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电影艺术独特的“声画”手段,运用真正的“视听思维”方式才能够真切呈现出来。诸如《黄土地》通过影像化的手法将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与奔腾不息的滚滚黄河水那静态与动态的情态隐喻性地激情展示,既揭示了黄土地贫瘠的深厚,又展示了滚滚黄河暗含的博大的力量,同时揭示了黄土地与黄河水对劳动人民深厚的养育之恩以及人们与黄土地和黄河水的相依关系。另外,黄河水与黄土地又被赋予深刻的象征性,成为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示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劳动人民独特的民族性。此外,那高亢粗犷质朴的信天游,又彰显了中华儿女独特的生存信念和朴实的人生情怀。由此可见,只有真正运用电影艺术“视听思维”的方式,充分利用电影“声画”效果,才能真正完成导演对这个电影独特地域性的阐释。所以,在电影艺术中,为了呈现这一地域深刻丰富的地域文化,影片中的“声”“画”呈现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就是富有深意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电影深化主题、刻画人物、完成导演创作意图的物质载体,也是电影真正做到“从世俗走向神话”的资源。如在新疆本土电影《鲜花》中,导演极力展现了新疆哈萨克草原的自然美景:绿色而连绵起伏的草原鲜花朵朵,苍翠的山岭白雪皑皑,白雪覆盖的苍茫大地一望无际,在皑皑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流淌着潺潺溪流的小溪……这些优美的画面令人如痴如醉,美不胜收。此外,《鲜花》在创作中影片还极力展示了哈萨克民俗,努力打造出一部民俗风情的精品。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成为这部影片的主体与核心,但是这些表层次的自然风光与民俗风情的呈现并不仅仅是为了使电影更具观赏性,也并非是导演创作的初衷。“该片只是以哈萨克族‘阿依特斯’这一文化形态和草原生活的有机结合为叙事背景,着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坚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鲜花’的生活、情感、奋斗经历,表达了少数民族独特的励志哲理。”⑧其实,通过哈萨克独特的风光民俗是为了实现“鲜花”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出了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活价值观念、人生哲学、民族心理、美学取向、文化传承等,是为了展示新疆哈萨克族独特的生存哲学和民族精神追求,从而实现导演讴歌哈萨克族人民和励志的主题。

在电影艺术中如何更好运用“声画―视听”手段发挥电影艺术独特的造型优势来呈现地域性呢?很显然,仅仅是直观呈现显然是难以表达出深刻的地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借助多种电影艺术独特的修辞手法。如在新疆本土电影《大河》中,为了展现塔里木河流域人民与塔里木河的亲密相依的关系,影片开始伴随着深情舒缓的背景音乐《塔里木河》的响起,干涸的塔里木河的全貌缓缓呈现。在这里,导演高峰将声画以比喻的手法传达出塔里木河是新疆人民的母亲河以及人民对母亲河怀有深厚情感的思想。在影片结尾,当塔里木河得到了有效的治理,电影展现了“野鸟归林,野兽归栖”的画面而且伴随着深情悠扬的呢喃女声吟唱的《摇篮曲》,塔里木河作为母亲河的形象被强化了出来。此外,在影片中,为了强化塔里木河母亲河的意义,有几个镜头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一是婴儿时期的陈南疆躺在摇篮里,摇篮却漂浮在塔里木河上,在河岸上冬妮娅正缓缓地拉着绑摇篮的绳子,深情地吟唱着《摇篮曲》。另一个镜头是阿布杜拉大叔静静地死在塔里木河,河水宁静,微波不动,似乎是在凝视着他的孩子睡去。这两个极富情境的镜头具有深刻的隐喻含义,使得塔里木河养育儿女的艺术意蕴唯美再现。

在电影艺术中,导演通过“声画―视听”手段,运用再现、表现、隐喻、造境等电影化手段,实现了电影从表层次自然景观与地域民俗的呈现向深层次地域文化的开掘,使地域文化释放出生动的艺术气韵,从而完成了“本土景观”从视听功能向话语言说功能的转化,实现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电影主题的电影化阐释和地域性的全面呈现。

注释:

①⑤⑥ 刘丽媛:《论地域文化版图中的武侠电影》,河北大学,2013年,第4页,第39页,第4页。

②⑦ 伍帮军:《论中国风景油画创作中的地域性特征》,新疆师范大学,2012年,第42页,第34页。

③ 王晓铭:《电影的地域特色与经营》,《电影艺术》,2006年第1期。

④ 李二仕:《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第3篇

1.光在摄影艺术中的效应造型用光是电影摄影艺术的核心和灵魂。没有造型用光的渲染和烘托,电影摄影艺术的效果就难以充分发挥出来。光线可以构造丰富多彩的艺术造型,使物体呈现出鲜活的立体感,细致刻画物体的微妙变化。光在摄影艺术中的视觉效应可以通过调节画面明暗配置,构造视觉反差,突出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丰富剧情表达。对于摄影家来说,创新光在电影摄影艺术中的应用,就如同艺术家描绘精彩的书画作品,通过对造型用光规律的摸索和光线特征的把握,充分传达造型用光的视觉语言。

2.光对摄影艺术造型的表现力造型用光是构造影视画面层次感、立体感,并形成视觉冲击力,增强画面层次效果表现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电影艺术创作中光线方向与太阳照射物体方向的差异性,可以从顺光、侧光、逆光等三个不同采光方向探索造型用光对摄影艺术的表现力。这几种光的组合和演变,使作品呈现了各具形态的艺术效果。如顺光以物体受光面的均衡多层次、多维度地再现物体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侧光表现出鲜明的反差、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空间立体感和层次感比较强。逆光侧重于对空间深度和环境气氛的烘托,偏向于对物体轮廓的勾画。

3.光对色彩还原的要素光在色彩传达中的再现与还原构成了五彩缤纷的彩色世界。根据造型用光的特点,可以将光对色彩还原的要求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即光的属性特征。不同的光在影像效果和色彩表达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如自然光和人工灯光的区别,成像效果也截然不同。从光的来源方向来看,直射光和散射光在影像摄影过程中的造型效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直射光无论是线条还是影调都比不上散射光柔和;顺光与逆光的差异,顺光拍摄物体光线较为均匀,但缺乏相应的空间纵深感和画面质感。逆光曝光不充分,但在特殊的摄影场合,这种摄影手法反而更能表达摄影效果。从造型用光的光线强弱来看,强光有利于烘托画面的层次感,制造出绚丽的画面,弱光摄影往往给人以意想不到的惊喜。

二、电影摄影创作中造型用光的技术处理和艺术表现

造型用光在影视创作中有着特殊而又关键的作用。光源在被拍摄物体的外观、立体空间、彩色构成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运用。因此,在拍摄过程中应通过光线调节和搭配,尽量呈现出被拍摄物体的艺术性和视觉美感,巧妙运用不同性质的光线,合理搭配自然光和人工光,深度融合到画面的意像中。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要智慧与技巧并存,巧妙构思,灵活运用,把握好造型用光的影像效应与“光感”,结合被摄物的影像特征,调和好画面气氛,增强被摄物的空间深度感和画面层次感,灵活运用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自然光彩。造型用光的完美技术处理,既要求摄影师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水平,又要求他们能够发挥创意,创新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巧妙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艺术造型效果。影视创作因为有造型用光的灵活运用,才会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摄影作品中传递的思想观念和情感认识,体会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为了渲染影视作品中这一主题的表达,就需要确定好光线方位、光线强度、光线性质等综合效果的处理。当作品中的光线、色彩等达到一定比例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宛若仙境而又难以言表的视觉美感。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一般都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创作理念。

加大造型用光技术处理在电影摄影创作中的应用,将会推动电影摄影创作艺术的发展,并将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电影摄影创作中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在影视创作中拓宽造型用光的艺术表现,有助于丰富影片的故事情节并提升影片的艺术价值。如电影故事情节中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的内涵和意义表达更充分,更能渲染出故事情节和环境气氛。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巧妙运用造型用光技术,可以充分传达出主人公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深挚的情感表达,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同时造型用光在摄影创作中的运用也可以做为重要的情节因素,通过造型用光的动态展现和运动韵律营造出或紧张、或欢快、或恐惧的环境气氛,进面渲染故事背景,丰富故事情节。造型用光还可以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效果,影视创作中摄影师引导被摄者调整姿态或笑容,或创造性地运用光线,让观众产生美的享受,阐释艺术美的主观认识。

三、促进电影摄影艺术与造型用光的良性互动

1.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有效结合电影摄影艺术是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能够超越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电影摄影艺术在构思、用光、色彩等方面的改进和提升,有助于增强画面的视觉语言,产生足够的视觉冲击力,让欣赏者产生实实在在美的享受。而光是调节摄影画面效果的调和剂,将造型用光与取景构图、画面处理、题材创新等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出或精彩绚丽,或动感有力,或意境十足的美丽画面。有人将造型用光看作是摄影艺术的生命,事实确实是如此。造型用光可以渲染出影视作品的画面气氛,突出画面的质感并不断提升画面的艺术造型水平。真正的摄影师都是善于全天候运用造型用光的集大成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们总能够在复杂的光线环境中创造出优秀的摄影作品。将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与造型用光的有效结合,还要注重画面的影调与色彩之美,通过调节画面中明与暗的布局比例以及色彩的搭配,产生或具有强烈对比度,或柔和平缓的影调变化。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将造型用光与电影摄影艺术视觉节奏结合起来,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维度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从而使艺术作品富有艺术魅力和感染力。

2.创新造型用光技术,增强电影摄影的艺术性影视作品中造型用光的呈现形式是多样化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空间位置等都会对摄影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创新造型用光技术提供了可能。电影摄影中造型用光的应用和创新,不仅关系到影视画面的效果,而且关系到整个影视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达。如在塑造一个冒险者从黑暗的山洞中穿梭而过时,由外到里,由浅由深,由明到暗等,冒险家的身影由清晰变模糊,欣赏者或观众的整个身心随着画面的上动态光线变化而变化,神经也开始逐渐绷紧。这种环境气氛的渲染,画面立体感和层次感的呈现、人物形象的塑造等都高度依赖造型用光并成为影响整个影视画面效果的核心要素。如果对造型用光技术加以创新和改进,就可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难以言表而又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优秀作品。

第4篇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文秘站:<。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依托于各自的媒介形式才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的。英尼斯在《帝国的偏向》中对不同形态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媒介形式所承载的内容形式会影响到一个敌国的兴衰。以此思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电影和电视内容的趋向同一。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普通老百姓对大屏幕电视的消费能力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3d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

第5篇

[关键词] 动画电影艺术;生态美学思想;发展方向;人文美思想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szyqn04)。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点

动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动画为表现形式的电影。动画电影的表现风格多样、可塑性强,因而自从出现起便受到世人的欢迎。在现代技术发展的推动下,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一)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

关于哪一部影片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电影这一问题,各方所给出的答案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确切定论。但不管怎样,1926年是电影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德语影片《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放映。这部动画电影是世界上最早的动画长片电影,在电影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标志性意义。这部取材于《一千零一夜》中的《阿基米德王子历险记》是一部剪纸动画电影。动画台拍摄了25万幅照片,最终选取了其中的96万幅,构成了这部动画电影的主要内容。这部历时3年之久制作完成的电影开创了长篇动画电影的历史。

1926年在动画电影艺术史上的影响意义深远,不仅仅在于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的诞生,也是因为在这一年美国动画电影大亨迪斯尼公司正式成立。迪斯尼公司在疯狂捞金的同时也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推动力量。自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起,该公司基本保持每年一部动画电影的出品速度。对于技巧动画和特技动画的使用纯熟,推动了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在1995年,大胆尝试的迪斯尼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此片播出后大获成功,不仅将迪斯尼公司推向了事业上的另一高峰,也标志着动画电影艺术进入了依托高科技的电影新纪元。

随着动画电影艺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其也根据动画手段、电影表现形式、主题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被分成了以迪斯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学派、以法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欧洲幽默学派、以德国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抽象动画学派和以日本宫崎骏、大友克洋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学派。其中,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产业较为发达,占据了世界动画电影的主流市场。相较于国外几大动画电影学派而言,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融入许多中国传统思想内涵、吸收中国水墨画特点,因而,也被称为中国动画电影学派。

(二)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

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

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三、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当今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然而,这种多元化的发展必须要建立在美学思想的指导下,只有这样动画电影的艺术性才能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动画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许多动画电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高超的制作水平使得观众能够得到视觉上的充分享受,对电影情节的感触也更容易加深。科技制作路线,已经是动画电影艺术必然的发展方向。

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赖计算机技术,将动画电影包装完美是远远不够的。现今的动画电影艺术需要的是更加广阔、更具高度的内在美学视角。立足于人心、人性,充分考虑到人文和生态内涵的作品才能真正的打动观众的内心,才能使动画电影的艺术性超越时空的界限。相信追求广阔的意境、充满人文关怀和生态和谐思想的创作理念会为动画电影艺术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提高制作水平满足视觉享受的同时,挖掘价值内涵滋养心灵,动画电影艺术必将走向一条“内外兼修”的发展道路。

注释:

①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 李季.中国动画电影中意境美美学风格的形成[J].美术教育研究,2012(04).

[2] 王世阳.解读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美学特色[J].电影文学,2012(12).

[3] 刘岳琪.论动画电影《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的生态美学内涵[J].北方文学,2012(06).

第6篇

动画电影艺术的特点

动画电影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基本可以分为美派和日派两大阵营,其艺术风格各具特点。美派的动画电影在形象设计上偏好夸张风格,而日派则较常走写实路线。在结局处理上,美派动画电影的结局更加的圆满,而日派的动画电影则采用很多的开放式结局模式。在画面的处理上,美日两派有着很大的差别。美派主要依靠技术取胜,以计算机为依托的数字化电影是主流。甚至有人说,美国人中没有“动画绘制人”。与其相对的,日派在画风上追求细致,画面的真实感和精细度都比较高,拥有一批绘画技术高超的动画作家。当然,动画电影艺术还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无论是哪一派,动画电影艺术在内涵的设置上,对于梦想的坚持总是永恒的主题。动画电影以一种轻松的手法来体现有内涵的主题,富于人情味。而且,动画电影艺术注重细节氛围的营造,在意境上追求细致而又雅俗共赏也是其重要的特点。现在的动画电影在高科技手段的推动下不断发展,表现手法真实、故事情节耐人寻味,配合优美而又贴合情境的音乐,越来越多的人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动画电影中美学思想的光芒体现深刻、熠熠生辉,使其从单纯的娱乐作品上升到了一种艺术境界。

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动画电影艺术之所以能成为艺术,不仅仅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放松、愉快的感受,更多的是因为蕴藏其中的美学思想。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可以体现在诸多方面,音乐美、光影美等都是动画电影艺术的魅力来源。笔者在这里选取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三个角度来对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思想进行粗浅探讨和分析。

(一)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

“意境”是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景之间的融合与渗透,它超越了客观情境,而使人得思想进入一个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从而获得一种情感的抒发和领悟。①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动画电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之一。通过画面、音乐、色彩等元素的结合,使人们在观看影片、体味故事情节的同时,也能将情感升华到人生感悟、自然变迁等开阔的艺术境界便是意境美的影响力。漫天黄沙与悠远号角相配的苍凉、雾水蒙蒙与石板小路相依的宁静,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让人在“悦目”的同时也能真正的“赏心”。这种意境美在美派、日派的动画电影中也有广泛的体现。但将这一美学思想体现到极致的便是中国动画电影派。水墨画的墨色留白很容易让人们感受到宁静、悠远和淡然灵秀来。“诗情画意”是中国动画电影的艺术境界追求。将情与景结合,以景抒情、寓情于景,是中国动画电影艺术的审美境界,也是动画电影艺术家们的思想境界。可以说,动画电影艺术中的意境美思想让动画电影超脱了单纯的娱乐,而上升到了一种艺术的境界。

(二)动画电影艺术中的人文美思想

经济迅猛发展,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了人们主要的价值追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林立的高楼给人们带来了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却也在同时剥夺了自然界中其他生命的生存空间。而在动画电影艺术中,这个问题也被深刻而直观地表现了出来。展示生命的价值、体现自然对生命的意义是动画电影艺术中重要的人文美思想。正是这种人文关怀,让动画电影艺术的价值感得以体现。将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的人文美思想深刻体现的,要数日本动画电影派。日派动画电影艺术的代表人物宫崎骏可以说是一位人文主义美学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之所以广受好评,正是因为在他的动画电影中人文美的光辉得以深刻体现。在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中呈现出的世界往往是完美而又虚幻的。经过一连串的感人情节与动人画面,故事总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而主角也一贯是保有一颗纯真坚定的心。就是在这种自然流畅的虚幻中,观众却总是能发现现实世界的影子。正是通过这种简实、完美中透着现实世界的虚幻故事,宫崎骏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价值,展示了一颗纯真坚定的心的可贵。动画电影艺术以一种天真烂漫的动画世界融合了电影所赋予的现实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人性的光辉价值,这种人文美思想冲破了时空的界限,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三)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

生态美学,这个概念在中国有着深刻的历史基础。早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时期,生态美学理论的一些思想就有体现,如“天人合一”等概念,就有着生态美学理论的雏形。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美学这一概念和学说才被中国学者率先提出。随着人类的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生态问题也日益严重。人类迫切的需要一种平衡的、自觉的意识来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动画电影艺术因其自身表现方式灵活的特点,将生态美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一般的电影中,自然往往作为背景存在,对情节的发展起到烘托和推动的作用。而在动画电影中,自然界有了一个作为主体来展示自身的平台。昆虫、动物、鲜花、绿草,自然界的景物充盈着动画电影的画面。无论是宫崎骏还是迪斯尼,美好的自然经常成为表现的主题,而人类退居配角,作为点缀和装饰存在。动画电影艺术往往通过拟人化的自然景物,向观众展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生物的顽强、活力,使人们在观看动画电影的过程中不自觉的体味自然内外兼修的美好。同时,以自然的角度告诉人们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在人类于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尊重和共荣共存的思想也应该不断贯彻到人类的切实行为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艺术中的生态美思想不仅仅是一种美学的体现,更是动画电影艺术责任感的体现。动画电影艺术中蕴涵着浓厚的意境美、人文美和生态美思想。这些美学思想让动画电影艺术区别于单纯的动画片和电影,使其拥有了独特的艺术内涵。动画电影艺术之于观众不仅仅是一个表演者,更是一位教育者,在给予人们视觉美享受的同时,让人们的内心也在潜移默化间得到启示和洗涤。

美学思想指导下的动画电影艺术发展展望

第7篇

【关键词】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电影;电视

自电视出现在社会中以来,就与电影一直存在着不断竞争和相互推进的关系。那么在影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发展来源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一直是学术界和影视界不断争论的话题。不同学者和专家对待电影电视来源的关系存在不同的见解,意见分歧主要体现在影视艺术的创作生产过程。总的来说,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点,但是这些不同点并不代表着它们有质的不同,由它们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发展核心是共同的。在数字时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和突破也是科技与艺术的共同体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技术的不断使用,影视艺术间的技术越来越贴近,分歧越来越小。

一、影视艺术的概念界定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技的全新展示,它的发展建立在科技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对科学技术的充分应用,可以把电影从单纯的视觉艺术转变成为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在此背景下,电影可以通过声音和视觉形象,向人们表达现实生活、思想感情、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艺术。与电影艺术相比,电视艺术它的传播手段主要是依赖电子技术,同时以声画造型为主要的传播方式,通过运用艺术的思维进行电视审美,进而对客观世界进行充分的把握和表现。把生活中的原型进行灵活的塑造,形成鲜明的屏幕形象,最终达到一定的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二、数字时代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起源

从近几十年来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发展可以清楚地看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但是它们有着共同的发展核心。无论是电影艺术还是电视艺术,都需要通过画面与声音的配合,把比较直观的视听艺术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进行综合,从而达到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从它们本质上的共同点来分析,可以说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核心相同的艺术。

(一)在艺术元素及表现技法的运用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对于任何一种艺术来说,它都有自己特有的表现元素或艺术语言,把自身的特点呈现给社会。对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来说,它们有着相同的表现元素,那就是视听语言。无论是电影的发展还是电视的发展,它们都是把“视觉”和“听觉”进行相互贯通、融合的一种艺术形式,并且也都是通过具体的活动画面塑造鲜活的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某种思想。并且在视觉和听觉的表现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对色彩、光线、音响、造型等的运用,来体现语言要素。

(二)在拍摄工具及放映方式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在进行电影故事片的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是摄影机,而电视剧的拍摄使用的是摄像机。从技术方面来说,摄影机和摄像机没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电影和电视在拍摄的工具上基本是相同的。除此之外,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它们在摄制完成以后,还都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加入一些剧情需要的特效,然后在一定的屏幕空间播放。在播放方面,电影艺术主要是通过银幕的放映来体现的,而电视艺术则是在荧屏上进行播放,进而向观众展现。无论是银幕还是荧屏,其实它们都属于同一种类型的屏幕空间。

(三)在美学特征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电影和电视艺术具体来说都属于综合性的艺术。这主要是因为这两者体现的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式,它们都把视觉、听觉等多种艺术元素进行了充分融合,给人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除此之外,电影和电视又都从属于视像艺术的范畴,也就是都可以通过屏幕空间来体现和塑造具体生动的影像或视像,通过这些鲜活的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也就是表现艺术。并且在艺术的展现过程中,它们都在寻求各种有效的手段来达到逼真的效果。电视艺术和电影艺术又都是动态艺术,在表达的过程中,它们都在力求将人们的周身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参与到影视艺术中去。

三、数字时代电视艺术相较电影艺术更具完备性

从发展的时间上来看,电影艺术的发展要提前于电视艺术。除此之外,电影艺术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电影胶片、感光乳剂、光学镜头等符合年代的工业社会技术创造的基础之上。由于电视艺术的呈现较晚,因此电视艺术的发展是建立在相对发达的后工业社会技术创造的基础之上。虽然说电影、电视在艺术类别上具有相同性。虽然电视艺术的起步较晚,但电视艺术的发展速度是电影艺术所无法比拟的,在发展过程中,电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电影艺术的很多缺憾。就此来看,电视艺术相比较电影艺术来说更加完善,在社会功能上能够承担起电影所不能达到的综合文化性使命。

(一)在制作方面电视磁带可以当场保留被摄的画面,并且电视的拍摄可以当场对画面效果进行检视。另外电视艺术的拍摄和剪辑的方式比较灵活,它既可以采用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方式,又可以采用多机拍摄、即时编辑的方式,甚至针对同一个电视剧的拍摄,可以用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特效的应用也能使电视艺术,对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活动影像进行随心所欲的表现。这些高度的自由和较强的变现力,对于胶片电影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电视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电影艺术中所无法获得的观影理想。

(二)在传播方面电视艺术通过对无线电技术的使用,使得电视艺术无论在容量上和时空上都更具有优势,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另外通过有线技术的全面覆盖,使得电视艺术在选择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在此基础上,电视艺术可以非常容易地跨越地域与国界的限制,在内容上相对电影来说也更加具有多样性与可选择性,满足人们在电影院所无法获得的视听自由与视听享受。

(三)在观赏方面在电影艺术的发展过程中,雅俗共赏是一个阻碍电影艺术突破的难题。而电视艺术能够充分实现雅俗共存,这是电影艺术很难获得的。对电影艺术而言,较大规模的集体观赏方式限制着人们对雅、俗的选择范围,其商品属性又阻碍着雅俗共存的实现。而电视艺术则能够轻松地使雅俗共赏这一理想状态得以实现,人们可以根据自我的审美趣味自由选择观赏的内容。因此,电视艺术的发展不仅增强了观众观看的选择自主性,而且还使各种层次和风格的视听产品得以发展,视听艺术得以繁荣。

第8篇

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形象的“逼真性”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直接呈现性,还可以从“逼真性”的美学特征方面去加以认识和把握。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从现实渊源来讲,可以追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照相阶段,卢氏兄弟所拍摄的那些早期的影片,无非是对客观现实世界做机械式、照相式的实录而已。它所强调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而在理论渊源上,当推高举纪实大旗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这样写道:“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本质上的客观性”,他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摄影机只有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世界的原貌,才具有完整性。而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从其本质上来说无非是照相的一次延伸,“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一种明显的亲近性”。影片只有忠实地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其采用的方法才是所谓的“电影的方法”。这种逼真性要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像与现实当中的被摄物必须具有同质性,惟其如此,才会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1.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具体有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在相应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电影的摄影机可以客观真实地纪录和再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宏观视野中的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将那些个体细小甚至是人的肉眼无法捕捉到的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乃至细菌微生物等逼真地呈现出来。无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人和物,都可以通过电影的摄影机达到逼真纪录和再现的目的。

2.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抽象无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客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者现象,除了具体有形的外,还存在着大量抽象无形的,诸如人的情绪、意识、回忆、梦幻等心理世界的活动。按照克拉考尔的理解,这也属于物质现实的范畴。在电影艺术当中,同样可以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将这种无形的事物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不纯粹性

尽管电影艺术具有“逼真性”的美学特征,呈现在受众视觉感官面前的形象就是事物本身未经修改的原始状貌,但是,经过艺术家精心选择后纳入画框的各种视觉形象,往往可能昭示着非同寻常的涵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镜头内部意象呈现的不纯粹性

电影画面中的很多意象,当其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往往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暗含着某种深刻含义,尤其是一系列的意象并置和累积的时候。《贫民窟百万富翁》当中,遍地的垃圾、肮脏狭窄的巷道、横流的污水、蜷缩在角落的狗、不同景别累积剪辑的石棉瓦的屋顶、特写的警察的战靴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的呈现,无需额外的评论和解说,贫民窟百姓窘迫的生活惨状和被压迫的现实触目惊心。在一些充满暴力的影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意象:倒塌的墙顷、尚在燃烧的草屋、横陈的尸体、流淌的鲜血、迎风招展的破败的旌旗、劈断的车轴等等,观众不仅仅看到了这些意象,更是看到了血腥与杀戮、愤怒与反抗、绝望与耻辱……当摄影机的镜头缓缓呈现这样的意象时,此刻,它似乎不仅仅承担再现功能,而是在思考着什么。通过这一系列感性的意象,观众从中体味到了视觉形象本身的不纯粹性。似乎聆听到了某种无言的诉说,领略到表层意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二)光影呈现的不纯粹性

光影是指光线、阴影和投影的总称。在电影艺术中,光影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更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语言之一。光影既可以完成对客观事物状貌和轮廓的勾勒,又可以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和涵义,光影的呈现同样具有不纯粹性。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光线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创造立体感,阴影的作用是用来暗示物体的三维特征。而实际上,在人类原初阶段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黑暗的畏惧所形成的“原型”心理中,就使得光和影有史以来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所以,在很多国家古老的哲学准则和神学教义中,“白天和黑夜变成了象征善和恶的两种对立的视觉形象。在圣经中,光明被用来象征上帝、基督、真理、美德和救世主,而黑暗却被用来象征邪恶和妖魔。”由此,教堂里白天照射进来的日光和夜晚闪烁烛光,不再仅仅只有自然属性,而是“象征神性的光芒。”

电影诞生之后,光和影的象征意义为电影艺术家在文本中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深刻含义提供了可能。所以,在电影艺术中,基调明快的高调光影往往寓意阳光、祥和、欢乐、自由……基调昏暗的低调光影则寓意阴暗、抑郁、痛苦、禁锢……《教父》、《纽约黑帮》中,采用低调光影将黑道人物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象征着他们无比邪恶的生活世界。光影在细节上的运用同样也揭示着深刻的涵义。C•勃朗的影片《玛丽•瓦里夫斯卡》中有样一个场面:房间里,拿破仑正在对下属发号施令。几支蜡烛插在低矮的烛座上。在烛光的映照下,他们半明半暗的脸和身体的影子投射到身后的墙上。

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拿破仑在他的那群部下中间,时而边踱步边谈话,时而做手势下命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就在这一刹那间,那幅巨大的欧洲地图出现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拿破仑那紧握拳头的影子则从巨幅地图上慢慢伸过。这里,光影的呈现就具有了不纯粹性,有着抽象而丰富的涵义: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在导演费穆1948年拍摄的影片《小城之春》中:礼言和玉纹夫妻俩在昏暗的房间里颇为客气地谈论妹妹与志忱的事情。导演在处理这场戏时,光影的处理颇为考究。在对话的俩人之间,不经意地加进了女方身子的投影。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子投影,更是蒙在两人之间心灵的阴影。通过这个独特的光影意象,有效地揭示了夫妻之间长久以来的隔膜。

色彩呈现的不纯粹性

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表现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当彩色胶片发明之后,电影就实现了将七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搬上银幕的梦想。跟光影一样,色彩是构成电影画面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电影重要的语言之一。色彩既可以是对事物本身颜色构成的真实反映,同时,某种特定的色彩,更是寄托电影艺术家某种情感情绪,揭示某种深刻涵义的符号。鲁道夫•阿恩海姆这样说道:“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是事实。”

色彩有冷暖之分。通常情况下人们把红色、黄色称作暖色调,蓝色、绿色称作冷色调。科学实证研究表明,冷暖不同的色调能够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变化。阿恩海姆认为,红色能够使人联想到火焰、鲜血和革命。绿色能够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清新。蓝色能够使人联想到水的冰凉。因此,“红色被描写成一种充满刺激性的和令人振奋的色彩;黄色是一种安静和愉快的色彩;蓝色则被描写成一种抑郁和悲哀的色彩。”

歌德则把黄、红黄、朱红等成为积极地或主动的色彩,把蓝、红蓝、蓝红等成为消极的或被动的色彩。他认为红色是“帝王的颜色”。因为它能够表现某种崇高、尊严与严肃。而黄色是一种“愉快的、软绵绵的和迷人的颜色”。蓝色则是“空虚的和冷酷的颜色”。正是色彩有着如此特殊的规定性,在电影艺术中,导演就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达到传递某种深刻的理念和意义的目的。

电影《蓝》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洛夫斯基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影片的影像风格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贯穿全片的蓝色基调。蓝色的糖纸、蓝色光线、蓝色的池水、蓝色的灯饰、蓝色的房间。作为一种冷色调的蓝色,成为文本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从浅层次上讲,她所代表的是一种孤独、忧郁、凄楚感伤的基调,而从深层次上讲,蓝色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庄严的主题:贯穿全片的对自由追求的主题。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中灰色和红色的运用,揭示的则是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压抑。法国电影《疯狂夜》中,红色则起警示作用,意味着危险、暴力和死亡。

构图呈现的不纯粹性

银幕四条黑边所构成的方框世界,决定了电影只能将经过选择和过滤的影像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选择和过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构成画面诸多要素的布局与组合,也即是电影摄影画面构图。独具匠心的摄影构图,不仅提供了某种形式趣味,更能揭示某种意蕴,画面构图本身也可能呈现出一定的不纯粹性。

第9篇

[关键词] 《艺术家》 电影艺术技术革新

引言

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项重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这部采用荒废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的电影为何能够在世界首屈一指的电影盛事上获得如此殊荣?除了影片本身的魅力外,它把电影自诞生之初便被屡次提及的话题再度搬上桌面:电影的艺术性何在?《艺术家》从默片演员乔治·瓦伦丁的视角切入,呈现了那场把电影看作视觉艺术、蒙太奇艺术的默片电影者的“艺术末世”。那么如今在这个电影被技术裹挟的时代,当《泰坦尼克号》3D化、《新龙门客栈》重拍时,电影趋于过分依附技术而失去其原有独立的艺术追求,《艺术家》这部影片犹如一剂强心针,它讲究的光影设计,演员高超的表现力及恰到好处的蒙太奇镜头剪辑等,让我们重新看到了电影艺术本有的纯粹魅力。因此,《艺术家》的大受青睐,是在情理之中。

一、《艺术家》的内核审视

没有《阿凡达》炫目的3D技术所营造的视听奇观,《艺术家》做到的是完整而细腻地还原默片美学。每个镜头都精心打磨,精确还原,于此同时,又巧妙结合了“无声”与“有声”,把那个时代保守派电影艺术家们的经历与心路历程表现得恰到好处,淋漓尽致。

1、《艺术家》的视听“美学”

《艺术家》讲述了一位默片男星的陨落和一位有声影片女星的新兴。以爱情故事为根基,描绘了一场电影艺术的革命性转变。整部影片借鉴了大量20年代好莱坞经典影片桥段,同时还原了默片时代常见的电影艺术手法。

(1)镜头美学

在默片时代,由于没有配音和色彩,影片为表现深层含义主要靠布光与场面调度。在影片起始,乔治春光得意的时候,他的面光大多平铺,没有阴影。例如在他所演电影的谢幕会上,高亮的追光灯使他面部十分明朗,整个人显得精神焕发。而到了影片后半部,则多为伦勃朗光,侧光甚至逆光。比如在乔治卖西服时,光源是侧逆光,而在他自己在家放映以往的电影,站起身与自己影子对话时,是来自放映机的全逆光。通过光的运用变化,表现出乔治由盛转衰的人生经历。而女主角佩皮则完全相反,她从普通人到明星的转变,光也从自然光转为柔光或高光。就如同在上世纪20年代好莱坞电影中,为了把女星呈现得美丽无瑕,往往会使用柔光镜,在女演员的脸颊、头发上晕染一层毛茸茸的白边,不仅使女演员看上去非常光鲜,并拥有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在影片中期后,佩皮的打光多采用此法。

在场面调度上,代表处是影片0:35’ 10’’时,和老板谈崩的乔治与被男人的簇拥的佩皮一下一上在楼梯相遇。一个是被时代所抛弃的旧日明星,一个是刚签公司的“新鲜肉体”,乔治仰头和佩皮说话,两人的位置和拍摄角度凸显出他们不同的人生命运。最后一个楼梯全景的交代,佩皮登上台阶,她的电影之路刚刚展开,而乔治顺梯而下,预示着没落与遗弃。

(2)表演美学

默片时代的电影依靠纯视觉来感知,因此要求默片演员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问及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您希望演员在默片里做出什么样的表演”时,哈扎纳维希乌斯说:“约翰·古德曼、让·杜雅尔丹以及贝热尼斯·贝乔,他们的表情很丰富,在他们说话时你可以轻松地了解他们内心。”[1]当然除导演提及的表情外,肢体语言也是默片重要的达意环节,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默片演员如卓别林都是杂耍、舞蹈高手。另外还有就是动物助手,如乔治的宠物狗就为影片的喜剧感增色不少。

(3)剪辑美学

为了还原传统默片的艺术精髓,导演运用了前苏联理论家爱森斯坦最推崇的老式蒙太奇剪辑法,其中有些蒙太奇因略显刻意而在如今影片中鲜有可见。例如相似蒙太奇,影片0:53’13’’ 时,由如日中天的佩皮钻石高跟鞋切换到乔治破烂的皮鞋,折射出两人生活状态已然迥异。还有电影1:20’26’’时导演采用杂耍蒙太奇来表现乔治在得知他拍卖会上的物品全部被佩皮买下后,恐惧、愤怒的心境。影片中他疯狂掀开一张张白布,期间穿插剪辑了雕塑猴子的特写,它们或捂眼或捂耳或捂嘴,突出了乔治不愿接受这一切的慌乱与痛苦。再有1:26’14’’时的积累式蒙太奇把很多说话着、大笑着的嘴剪辑到一起,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把气氛渲染到极致,促使乔治无法接受“有声”而自杀。其实,像杂耍蒙太奇、累积蒙太奇,因为它过于形式化而被当今电影摒弃,但却为这部影片最大化突出视觉艺术表现力而推波助澜。

除还原传统蒙太奇剪辑手法外,导演还采用默片时代惯用的“淡入淡出式”转场,同时影片拍摄使用每秒22格,1:33:1的小银幕宽高比,在技术层面上使《艺术家》达到几乎完美地仿真复古。

(4)“声音”美学

《艺术家》最出彩的地方,莫过于它把无声与有声巧妙结合。例如在影片0:29’04’’乔治看了有声电影后,自己回到房间,发现所有的物品都能发出声响——玻璃杯的声音、马路车流声、狗叫声、电话声……所有声音掺杂呼应,宛若轰鸣的噪音,乔治慌乱地跑到街上,看到一片羽毛掉到地上发出爆炸般的巨响。这种突如其来的音效介入,打破了观众已经形成的默片观影状态,强大的听觉冲击,把一个习惯于静默的“哑巴”演员对声音的恐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而观众亦感同身受。在影片的最后,男女主角踢踏舞合作后,乔治终于说出了“乐意效劳”(With pleasure)这句话,这是全片中他发出的第一个声音,影片也以有声电影的方式结束了,暗示着默片时代便以这些“艺术家”的妥协结束。哈扎纳维希乌斯在默片中插入声效,起到的效果非比寻常,使《艺术家》主题表现力得到升华。

2、《艺术家》的主题分析

在影片的筹划阶段,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曾想把本片命名为《美人痣》,取自于乔治在佩皮脸上所点的一颗痣。但是制片郎曼却把片名改为《艺术家》。片名的更改对本部影片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它从反映默片演员的个人遭遇升华为在那个时代下整个电影领域对“电影艺术”定义的革命。众所周知,没有录影机和放映机的发明便没有电影,它是所有艺术门类中受科技影响最深远的。因此当录音设备出现,声音进入电影成为组成部分的时候,曾一度造成了电影技术、艺术、商业上的混乱。因摄影技术和录音技术都处于发展初期,隔音玻璃屋限制了摄影机的移动自由,摄影机的噪音又影响了同期录音。剪辑的蒙太奇结构也会因声音而受破坏。正如前文所述默片时代的种种艺术探索都将因声音的出现付之东流,造成电影美学上的倒退。而观众会因为声音的出现而减少对画面和演员的关注。因此,以卓别林、金·维多、雷内·克莱尔、普多夫金、爱森斯坦等为代表的一群无声艺术大师们公开表示排斥有声片。1928年,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和亚历山大洛夫三位蒙太奇大师联合发表《有声电影声明》,在《有声电影声明》中,尽管他们承认声音“会给电影带来强大的新的表现手段,会有助于阐明和解决复杂的问题,而这在过去只依靠视觉形象的无声电影的不完善的手段,是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同时他们又痛心于因有声片的出现会对蒙太奇这种电影深度内涵表达方式造成巨大威胁,电影只能“被语言控制去讲故事”。与此同时,有声电影的冲击不仅涉及到艺术理论界,它更严重地威胁到默片演员的生计。因有声片更注重演员的声音表现力,大量默片演员难以胜任而被淘汰。以戏谑语言和夸张舞蹈为表现主体的百老汇戏剧业乘虚而入,大批演员流入电影市场,把戏剧美学也带入电影,造成了对白泛滥及百分百音乐歌舞片的出现。正如《艺术家》中所表现的,最后乔治和佩皮一同跳起到了百老汇常见的踢踏舞,场景的布置就如舞台,而拍摄手法也是一镜到底,电影失去了重构现实及剪辑的张力,默片最终向有声片进行了彻底妥协。

二、电影艺术特性

通过对电影《艺术家》的分析,问题已经呼之欲出:被技术裹挟的电影是否为艺术?有声、彩色、3D时代下,电影的艺术性又如何体现?

1、电影是否为艺术

若要讨论电影是否为艺术,首先需要界定的是“什么是艺术”。柏拉图说:“艺术即模仿”。亚里士多德说:“艺术即认识”。大卫·休谟说“艺术即品味的对象”。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志敏在《现代电影美学体系》一书中提及:“艺术可以界定为人类历史认定的、专门化的媒介手段” [2]。此定义中的核心点是“历史认定”、“专门化”的“媒介手段”。首先毫无疑问,电影是一种“媒介”,它最初的功能是“记录”。把三维的世界保存下来,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层面上进行传递,成为人们交流的媒介手段之一。但随着电影制作、放映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稳定性和“专门”性并不适用于电影。其他传统艺术样式,如绘画、雕塑、舞蹈即使创作工具不同,古往今来呈现出的艺术作品是大体不变的,但电影作品则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2D到4D、银幕到电视种种变化,使人们很难从历史和专门化的角度对其进行界定。那么电影是否还能归位于“艺术”范畴?

在半个世纪前,爱因汉姆就电影的艺术地位提出了六个基本条件:“立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深度感的减弱;照明与没有颜色;画面的界限和拍摄的距离;时间和空间的延续性并不存在,视觉外的其他感觉失去作用。” [3]显然,爱因汉姆是以默片为界定依据。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爱因汉姆看来,正因为电影在转化物质现实(或称作戏剧化提炼)时,电影特有的艺术韵味和艺术精神被折射出来。爱森斯坦认为蒙太奇是对这种艺术精神的最重要承载者,“蒙太奇的力量就在于它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纳入到了创作过程之中” [4]通过观众的二次创作,使电影出现超脱于生活的韵味。当有声片出现后,声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蒙太奇的达意效果,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学者接受。电影有声了,便不再是艺术了么?答案是否定的。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的“物质现实的复原”理论以及麦茨的电影符号学证实了电影艺术更加核心的“特殊”属性。克拉考尔认为:“电影是在对于现实的照相记录本性的延展中来凸显艺术精神和抽象意味。” [5]麦茨则提出了电影的“空的空间”本体特征,它与文学的意会特征有相似性,即“都体现了概括和传达人类抽象情感力量的艺术气质” [6],这两位学者的理论更加深入和开放,并不局限于某种电影类型,把电影概括为是一种 “幻象式(或想象式)”的艺术,这才是电影艺术本体属性所在。

2、几大电影发展时期艺术特性比较

上文引用克拉考尔及麦茨的理论证实了电影是一种营造“幻象”的艺术。而从无声片、有声片、黑白片、彩色片、3D片、到电视电影,不断更新的是“造梦”的手法及呈现方式。下图就几种电影类型进行对比分析:

如图所示,前六种电影艺术手法是从黑白默片诞生之初就被广泛采用并被视为主要的电影达意手段,特别是在默片电影中承载艺术内核和思想深度的地位尤为突出。然而,自声音、色彩、3D特效进入电影后,艺术手法又有了新拓展。比如张艺谋的《英雄》中色彩在表达心理、结构情节上起到重要作用与效果。声音的运用使电影更加还原现实,并把画外的空间也带入电影,着重烘托气氛和展现人物内心状态。近几年3D技术冲击电影市场,再加上IMAX双拳出击,营造出令人惊叹的视听奇观,它从观影效果上改变了电影的“二维”属性,使电影的“幻象式”造梦发挥到极致。相比之下,电视电影在电影为“幻象式”艺术的界定下,出现了偏离。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电视电影并非纯粹的电影,它只是一个制作模式或放映模式,归根到底,其电视性的特点更为突出。

三、当代电影艺术困境及展望

1、艺术困境

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电影的艺术手法也在跟进拓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技术手段的日新月异,许多电影人忽视了最传统的电影艺术手法,当今电影界出现了两大艺术困境:1、大批粗制滥造影片接踵问世。特别是近几年小成本喜剧电影最为明显,不讲究的景别、机位、光影、调度、蒙太奇等手法使电影艺术性大打折扣,甚至电影和电视剧、情景剧没有太大区别。2、过度依靠技术,掩盖创新危机。《泰坦尼克号3D》、《东邪西毒终极版》、《新龙门客栈修复版》等影片在内容没有任何更改下重拍,折射出的是电影创新越来越捉襟见肘。通过“炒旧饭”的方式,再次赚取票房。这种方式或许前几次能有效果,但很快观众就不会再买账,毕竟电影艺术不能剥离内容而单纯靠技术维持。

2、小结及展望

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全面分析,回顾了电影诞生之初核心的艺术表现手法,探讨了电影艺术的特殊性并延伸了电影艺术表现方式。无论技术怎样革新,电影将一直秉承着“幻象式”这一本体属性,进行不断的艺术探索及创新。然而,随着技术进步,电影创作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本届奥斯卡把最佳影片大奖颁给《艺术家》是对技术为主导的时代一次最好的反击。未来的电影,应该逐渐把技术放归于次要,重新审视电影艺术的传统手法,把电影做精做细,这才是维系电影这门特殊艺术长久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注释

[1]张翰. 这一次,好莱坞向自己致敬[J]. 电影世界, 2012,3: 63.

[2]王志敏. 现代电影美学体系[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76.

[3]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5.

[4]爱森斯坦. 论蒙太奇[M]//自李恒基, 杨远婴. 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5: 99.

[5]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6.

[6]王志编. 电影学:基本理论与宏观[M]. 北京: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 137.

第10篇

[关键词] 音乐电影;电影艺术;发展前景;电影营销

一、音乐电影概述

(一)音乐电影的产生

由于早期的电影并没有声音出现,所以早期的电影很难令观众长时间地坐在剧院里面欣赏画面,于是一些大型的剧院纷纷请来一些有名气的演奏乐队,在播放电影的时候配合电影内容,为观众献上与之相配的精彩演奏。严格地说来,从默片时代开始,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联。直到1926年8月6日,世界第一部有声短片《唐•璜》在美国上映,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正式问世。其中使用了一种被称作“维他风”的唱片伴音系统,但这部影片中的声音还只限于一些音乐。

(二)音乐电影的概念、定义

音乐电影是以音乐为题材的一种电影艺术形式,是目前为止出现的一种新的音乐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音乐电影的组成是由普通电影和Music Video糅合而成的新的音乐电影表现形式。一般会以一个单一的故事为中心,创作出指定主题音乐和其他辅助音乐的片段,再按照电影拍摄的逻辑顺序将音乐作为主要叙事手法制作而成的短片。但听电影原声唱片,又跟看电影是什么关系呢?有人会因为音乐而喜欢上一部电影;有人也会因为喜欢上一部电影而四处寻找这部电影的配乐。由此看来,音乐电影的定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必须有一个完整、独立、具备戏剧冲突的故事情节,其特点是音乐电影与音乐短片、情节MV等区分开的重要之处。

2.影片长度较短,这是新类型音乐电影与传统歌舞片的重要区分特点。音乐电影一般在10~20分钟左右,远远短于传统电影90分钟的分割线。

3.以音乐为题材,电影中穿插专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

(三)音乐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

电影不仅在过去的世界中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念,被称为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外,对现在和将来的世界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电影被誉为是声、光、影艺术的完美结合。然而“光与影”都只是体现在技术层面对电影作出的贡献,只有音乐这种世界通用的语言,是在艺术上完美地与电影结合在了一起。音乐与电影两者有机地结合,利用视听的触动,使人们更完美地表现自己心底的思想感情。音乐用不同情感不同音调来营造与影片贴切的气氛,并能诉述一些心底无法表达的纠缠,还能传递心灵感受,用音乐突出某种动作与动态,恰当的音乐让观众对于影片的情感能更直观地理解。有了音乐的加入,不但提高了电影艺术的品味,也使视听艺术更加丰富,本来静态的画面借助动态的持续不断的音乐形式达到了完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延伸。

二、音乐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

(一)主流电影的分支――音乐电影

作为主流电影的一个分支,音乐电影并不像其他类型片一样容易融入大众的视野。严格地讲,音乐电影应该算是新媒体电影的其中一个流派。

素有“暴力美”之称的著名导演吴宇森捧红尼古拉斯凯奇的电影《变脸》(又译夺命双雄)中,一名男童戴着耳机,子弹在他身边飞舞,柔美的音乐响起,这一镜头堪称暴力美学的典范。

Nino Rota现在的至高声誉不仅仅是因为他曾为《教父》谱写了令人动容的音乐,更是对他在电影配乐界至高无上地位的真实评价。他在早年进军好莱坞之前,在意大利电影界的地位就已经非同一般了(11岁就写了第一部宗教剧配乐),后来为19部费里尼电影担任了配乐,被后者称为“就像是上帝派来帮我完成电影的人”。1968年,由他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配乐原声带正式发行上市,创下了300万美元以上的收益,也使得电影原声带成为风靡唱片市场上的一种赚钱的重要手段。

对于《我的父亲母亲》来说背景音乐的烘托也起到了很大的渲染作用。伴着悠扬的曲调和电影情节,“奔跑”在整个影片中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从初见的兴奋,到追恋人的急迫,再到雪野中的焦急,到最后通向幸福的奔跑。每一次奔跑的姿势都各自不同,心情也会随着当时的心境起伏变化,同时传递的一个相同的主题,就是爱情。音乐的与奔跑节奏配合的极为巧妙,让观看者的血液也随之沸腾。

(二)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的区别

我们可以将音乐电影看做是歌舞片的精简版。然而并不是所有类型影片都适合改变成音乐电影这种电影形式的。受制于影片长度,如功夫片、警匪片、故事片这种需要铺垫的影片并不适合新媒体电影去追赶未来电影的发展潮流。音乐电影相对来说更加独立,它不再是故事为单一主线,音乐烘托情节,而是把二者真正地结合在一起的新形态艺术。这也是音乐电影与其他类型片最大的差别所在。

(三)音乐电影的优势

音乐电影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营销发行渠道具有多样性。从中国媒体经济的发展水平来看,整个经济模式是一个缺乏规范法律体系的领域,电影营销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其中的一个表征。音乐电影中,音乐与电影没有上下级关系,两种艺术相辅相成,是互为依托存在的。所以在后期的宣传攻势中,电影故事可以增大音乐发行方的力量,而影片本身又以音乐元素为卖点,进行交互式宣传,截取影片片段与音乐的结合运用在宣传中,吸引人的注意。在现代电影声音创作观念和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中国的电影声音正在构建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创作体系,使得当下中国的文化语境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给电影艺术产业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电影声音创作在此氛围中形成了独有的本土特征与发展趋势,并立足国际舞台。中国电影声音的学术研究仍落后于中国电影的其他专业领域。因此当中国电影艺术创作和制作领域渐次地在一般人的眼光中从事业性领域转变成了商业性和产业性并重的领域以来,认真研判、梳理、考量每年的中国电影声音艺术创作状况,并思考中国电影声音将朝着怎样的方向继续发展,不仅是电影声音工作者和研究者的责任,亦可为下一个电影发展周期的总体策划和酝酿、为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电影声音艺术的创作质量水平、为中国电影走向全球并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语境下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铺设出一条基本之路。

三、音乐电影的发展前景展望

(一)音乐电影的历史

音乐电影的演进过程是不断创新的过程。在音乐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每个时期都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气,每个时期社会风气也构成音乐电影本身的延续。以下将以时间的先后来简述电影音乐的发展过程与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1.默片时代追溯电影音乐的历史

1895年在巴黎的卡普辛大道餐厅,卢米埃兄弟放映了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商业片,放映的同时还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音乐,这次音乐与电影的交汇就证明了两者有一个切入点与结合处。

1912年,温克勒出版了名为《音乐指示谱》的乐谱合集,专门为当时放映电影的现场来使用,得到大众的好评。

1913年各家出版商开始将音乐的类型分门别类应用于适用的情节中,其中以《动画音乐集》最为有名。

第一位正式将音乐引进电影中的是电影之父葛里菲斯,他创作的《国家的诞生》影片,首次与音乐家布瑞尔创作的美国歌谣完整结合,这是电影音乐的一大转折点。

在默片时代电影音乐总谱已经出现,作曲者事先编谱完毕后在电影放映时由交响乐团或室内管弦乐团现场演奏。最著名的是默片大师卓别林从1918年起为自己的电影创作的音乐,除了写曲之外,他还身兼提琴手、钢琴师与管风琴师等。

2.起飞时期的电影音乐史

1927年对于电影史的发展是关键的一年,因为影像与声音结合的技术渐趋成熟,使得有声电影正式崛起,观众终于能在听到音乐的同时听到演员们的声音了。

有声电影制片商对电影音乐开始关注,以音乐注入电影中的方式来建立公司电影的形象,同时也尝试其他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以达到更成熟的电影音乐语言。1927年的《爵士歌手》是第一部片中主角能开口说话的有声电影,此后不到三年,声音的出现让电影表演更具生命力,有声电影自此席卷了整个影坛,成为主流。

(二)今天的音乐电影

今天的音乐电影以音乐与形态表演被人们接受,并形成一套完整独立的叙事的美学体系。音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而电影却无法不在音乐中体现情绪的升级,这就是音乐电影的显著特征。音乐电影也可以叫做音乐故事片,从理论上讲音乐电影是一种集音乐、电影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其诞生之日起,已经涌现出很多优秀的音乐电影:《音乐之声》《歌舞青春》《摇滚青春》《歌剧魅影》《海上钢琴师》。现今电影音乐改变了以前电影必须是用形体方式构成的传统观念,与电影中的对话、场景等结合,形成了新的整体叙事的表现形式,有时音乐与语言结合,有时音乐和音响效果结合,有时与两者都结合来恰如其分地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

(三)音乐电影的未来

电影音乐的重要性与将来的发展是一个空间巨大的未来电影行市,各种新创意、新体裁、新风格的音乐电影会不断涌现。随着电影思想的多样化和大众眼光需求的多样化,音乐电影将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和认可,不久的将来,在电影市场会占有不可估计的广阔市场。

四、结 语

电影音乐最常用的手法是根据影片的主题思想或主要人物的性格创作一个(或几个)富有表现力的音乐主题。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其他音乐作为陪衬、对比和补充,但并非惟一的手法,它随着情节进展而重复(或变奏、发展),成为贯串发展的主体。这种主题称为主导主题或主导旋律。当代西方也出现了许多不用主导旋律的电影音乐,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音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多元化时期,电影已有几百年历史,随着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音乐已成为这门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形式的多样性与独特的艺术性已渐渐被大众所了解和接纳,从只有形体表演的无声电影到配音配乐电影艺术、从单纯的语音表达到丰富的形体展示,到现在以音乐带动电影情绪的发展,音乐电影已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门类被提出,推动并加速各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狄其安.电影中的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 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第11篇

关键词:绘画;电影;艺术绘画是六大艺术之一,是美术中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较早出现于人类生活中的艺术种类之一,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而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诞生不过百年,是最年轻的一门综合艺术样式,所以可以称它为第七大艺术,电影并非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电影在一开始只是作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把已逝的动态形象这一事件记录下来的好奇心的玩意儿来对待的,就像绘画是从实用走向审美并逐步独立出来的,绘画最初也是作为纪录的,像中国文字的最初形态就是一种原始绘画,它的形成基础就是“依类象形”“因物构思”,是对现实事物的纪录。在摄影出现以前,画像是记录人物的外貌及形体特征的唯一手段。历史上记录事件的绘画也很多,像《步辇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然而在它的生长、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审美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艺术家探索的日益深入,绘画艺术才越来越呈现出它的艺术性。电影最初的放映地点是法国巴黎的下等酒吧或者类似于游园会内的露天茶社一类的场所。使得最初的“影片”只是一种传媒特征微弱并且仅限于满足人们的某种心理刺激的消遣品,就如我们在最初的一批影片《火车进站》《水浇园丁》《游园纪录》中所看到的那样。我们完全可以断定,这些电影短片除了具有某种历史的意义之外,几乎可以说与“电影艺术”无缘。

绘画属于静态艺术,存在于二度空间的绘画艺术形象,它是静止的、可视的平面形象,这就是绘画难以像电影那样表现动作的持续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而只能截取这个过程中的一瞬间,即某一片段的形象或场景,在表现时间和运动方面有很大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一瞬间形象在表现力上的局限性,绘画,特别是情节性、叙事性绘画必须尽可能地调动、引发欣赏者的联想与想象,收到以静态的瞬间形象概括地表现题材内容和一定动态过程的艺术效果。这就要求创作者善于选取和捕捉最富有启发性的瞬间形象,予以概括,提炼和升华,创造出富有生命力和表现力并富于联想的形象。在各艺术门类产生和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心理需求是原动力。如几百年来人们追求再现运动,于是有了连环画、有了走马灯、有了活动照相、最后有了电影。电影可以真实地再现运动的整个过程,于是他在描绘情节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条件使得电影成为一门具有独特性的艺术。然而,电影也恰恰是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顽强地表现出了作为一种崭新的、迥然相异与其他表现人类生活与生命历程的方式。这种方式的特殊性在于它自身的矛盾性,即它在能够相当逼真地呈现人的现实知觉的同时,还能相当逼真地呈现人的幻想。他终于发展成为一种真实地呈现幻想或幻想式地表达真实的叙事途径。这种幻想式的表达真实的途径与绘画概括地反映现实生活、抽象出现实生活的精神力量的特征是一致的。绘画中的有关现实的概括也是画家的幻想,绘画也可以真实地描绘幻想,像达利的超现实主义绘画,他模仿相机的成像效果,拉近了作品与现实的距离,但画面中流动的时钟或人头马身的形象全是作者的幻想。

电影与绘画一样是形象的、可视的,同样受到画幅的限制,但不同的是绘画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概括与抽象,他的视觉形象是画家个性化的,从而表达创作主体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理想。绘画虽然擅长再现,在摄影出现以前绘画也充当了很久再现的职能,但最写实的绘画也区别于摄影,它是通过画家主观意识的创造,融合创作主体的主观精神和审美趣味,远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单纯摄取和摹写。随着摄影的出现,在对待主体(画家)和客体(描写对象)的关系上愈来愈强调画家主体的作用,体现在再现、具象、写实的表现手法越来越注重画家的主观处理,也体现在表现、抽象、写意的兴起。绘画是运用形、光、色以及点、线、面、构图等因素来实现人的内在心灵的审美物化的,电影则是通过摄影机的镜头组接、场面调度、后期剪辑制作等电影本体元素的运用,以照相“猎奇”式地反映现实的基础上提炼与再现现实,借以概括地反映人的精神生活的复杂情况,传达情感的力量。电影元素与绘画元素相比,电影元素更具表现力和生动性。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指出:“特写镜头可以使我们看到事物的一切细枝末节;变化多端的摄影方位是电影特有的最强有力的性格化手段;剪辑不仅创造出节奏,而且产生出丰富的意义。”绘画静止的画面不及电影纪录的逼真纪实性来的生动以及独特的心理显现功能的强大。一方面镜头的计时功能可以在单镜头表意方面极尽其能事,另一方面电影镜头又可以借用绘画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表现元素、表意功能来加强自身的表意系统,还可以通过画面与画面的组接,产生蒙太奇叙事效果,把观众的情绪和理智也带入作品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节奏是艺术精神的生命线。电影在这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绘画中的节奏是通过线条的长、短、粗、细、松、紧、虚、实,块面的大、小、方、圆,色阶的高低、冷暖,明度的强弱对比,还有画面中各元素排列的疏密等来表现的。归结起来绘画中的节奏表现的手段是极其丰富的,但由于绘画是静止的平面的作品,所以他的节奏是处在二维空间的节奏,是横向的,而电影可以表现事物发生的过程,所以它可以像音乐一样表现纵向(时间)的节奏感。在各个画面上电影可以利用绘画元素使画面具有节奏感,更重要的通过剪接使画面与画面之间具有节奏感,可以利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或改变二十四分之一画个数度的电影视觉还原法则,采取“挖格”“增格”“错格”的办法,来实现镜头之间或镜头内部的某种节奏对比,以造成某种非同一般的精神含义。而且还可以结合音乐加强其节奏感。当然电影的这种优越性很大一部分归功于电影的综合性。

绘画在表现情感和精神力量上有着最大程度的自由,这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比拟的,而与电影艺术又相互印证,如以下两点:

第一,绘画不像电影受到技术条件、人才条件、空间、时间、受众者和资金等的限制,绘画只需纸、笔和颜料就可以画出丰富多彩、变化多端、情感丰富、寓意深远的画,正是由于它的这种自由而且绘画用具简单便宜,使得从事它的人员可以非常广,既可以是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皇孙贵族也可以是道士僧人,电影作为一种产业生产,导演只是受聘于电影公司,电影从制作、发行到放映的整个过程都耗资巨大,电影比起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对技术的依赖都更大,而电影技术日新月异基本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放映电影需要专门的建筑场所和设备,使得对那些希望进入电影的资本来说,构成了壁垒。所以电影的制作受几家大电影公司的垄断。并不像绘画那样各个阶层的人都可以接触。

第二,正是由于绘画不需要高额成本,所以不求利润回报,就像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这些画家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多为士大夫、画院博士、皇孙贵族甚至皇帝也有道人、高僧、居士、诗人,性情多“清高”画画是他们精神上自我调节的手段,是为怡情阅性,以自娱为主,注重主观性情的抒发,不随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艺术上提倡“高雅”“平淡天真”“天真幽淡”,理论上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等。后来这些画被争相购买,也是在他们的画被肯定的基础上。如果画画是一心只为名利金钱是不能画出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的,没有一颗置身于世俗之外的心,为功利心所致就会造成迎合俗人眼光,像行画,或模仿名人,或者跳不出传统的套路,还有的求成心切,欲速则不达,反而一事无成还搞得身心疲惫。电影因为其自身的产业性质,使得电影显现出以营利为目的的本质。观众人数的多少是盈利的根本,所以要考虑到最广大人群的需求,克拉考尔认为,一个国家的电影比其他已是艺术手段能够更为自解的“反映出这个国家的心理”。他的理由是:首先,电影是一种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事业。其次,由于影片是为大众制作的,因此通俗电影的“母体”应该被看成是正中下怀的“大众的欲望”。所以绝大多数的导演像功利的画家一样是为迎合观众的口味,才有爱情片、英雄片、恐怖片、战争片等类型片的大量生产,大量思想浅薄、内容粗俗的电影在人群中广为流传。毕竟人类按思想层次排列的人群总是以金字塔结构排列的,思想境界越高的人总是排在金字塔的越高处,人数也越少,反之越多,所以才有人用“高处不胜寒”来比喻越有成就、越有才华、越有思想的人。所以在以营利为目的的电影产业里,绝大多数是为迎合大众口味的商业片,真正的艺术片所占的比重极小。

但我们不难发现,真正的电影艺术作品总是从夹缝中出笼的,而且确实存在着艺术作品被纳入发行的渠道中获得惊人的商业成功的事实。我们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呢?在我看来电影既是艺术的也是商业的,所以电影属于一种文化产业,而且是一种涵盖极为广阔的传播方式,它为广大受众服务,但总有一些电影艺术家对电影的表现手法进行研究和探索,这种成果慢慢地被大众所接受并进入到极少艺术气息的电影产业机制之中,变成电影工业或者电影娱乐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借此进一步扩大类型化的电影在生产或者扩大电影的社会影响。在电影思想方面,也中有电影艺术家为表达深刻内涵或强大精神力量的影片,且总有思想内涵层次高的人懂得欣赏、领悟。并引导和影响大众的审美欣赏品位的提高。像每一年的电影艺术节就是对广大观众的一种引导。这样电影在可控制的情况下,随着电影艺术家不断地探索,受众者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影艺术将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绘画作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的一门艺术,已度过了它的巅峰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物资生活条件的进步,电影、电子乐等艺术的新样式的出现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绘画由于它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奠定了它作为高级精神养料的地位,随着人类精神文化的进一步提高,绘画也会日益发展扩大。

比较电影和绘画谁的地位更高或更有发展前途,并不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通过对电影与绘画的比较,说明它们在艺术原理及反映人类生活上的共通性,但由于艺术符号的材料和存在方式的先天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上质的差异,从而使其他们都拥有最适合于自己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和审美效果。使得不管是电影还是绘画或其他艺术都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永远的领地,在这块领地中它们拥有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表现力。这样它们才能在一个和谐的状态下不断发展。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苏联蒙太奇;蒙太奇;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

电影蒙太奇指电影创作过程中的剪辑和镜头的组接。在电影蒙太奇的发展史上出现过诸多的学派,而苏联蒙太奇学派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学派。苏联蒙太奇的发展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部分:准备部分、完成部分、完善与保守部分。

1苏联蒙太奇准备部分代表人物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

在整个苏联蒙太奇发展史的前期准备史中主要出现了两大代表人物,物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他们对于苏联蒙太奇成为电影蒙太奇的主流学派奠定了基础。

1.1苏联记录电影的奠基人之一维尔托夫

维尔托夫是苏联电影导演、编剧,电影理论家,苏联记录电影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理论中,崇尚技术、迷信机械运动,他更感兴趣的是改变运动速度和找出奇特的拍摄角度。由于维尔托夫反对传统叙事的方式,因此,他始终坚持拍摄纪录片而不去拍摄故事片,从而推动了纪录片艺术的发展,并为电影新样式的创造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维尔托夫说:“我是电影的眼睛,我是机械的眼睛,……我这个机器,把那个只有我才能够看到的世界展示给你们看”。他认为,电影的实质在于拍摄角度和蒙太奇,电影有可能以自己那种异乎寻常的,别人想不到的独特眼光去观察现实生活,或者把经过选择的镜头,以新颖的蒙太奇手法加以并列和配合,重新创造出一个现实生活来。维尔托夫的代表作主要有《电影真理列宁特辑》、《前进,苏维埃!》等,这些影片为苏联影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维尔托夫在记录电影领域内的不断探索,对于苏联蒙太奇基础的奠定有非常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摄影和歼击技巧上,有很多革新,他在创作上和理论上的探索对记录电影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对国外记录电影也有影响。

1.2苏联蒙太奇发展准备部分的重要代表人物库里肖夫

苏联蒙太奇发展准备部分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是库里肖夫,他是苏联电影导演,理论家。他致力于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在他结合了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美国影片,特别是格里菲斯的影片后,提出了自己的蒙太奇理论:将同一镜头与不同镜头分别组接,就可创造出不同的审美含意。他执导的影片有《死光》、《遵守法律》、《铁木儿的誓言》、《我们从乌拉尔来》等。库里肖夫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内容是:他从一部旧片中选取了著名演员莫兹尤辛的一个毫无表情的镜头,然后从另外几部影片中选取了一只汤碗、一口棺材、一个孩子,然后把莫兹尤辛的镜头与三个物件镜头分别组接的一起。观众从这些经过组接以后的镜头中,对莫兹尤辛毫无表情的面孔解释为,他表现了痛苦、悲痛和父爱。这一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被后来称为著名的:“库里肖夫效应”。从“库里肖夫效应”这个现象中,库里肖夫看到了蒙太奇构成的可能性、合理性和心理基础,并创立了“电影模特儿”等理论,他认为:电影演员和画家前面的模特差不多,只不过是按照规定好的动作活动起来而已。电影艺术并不始于演员的表演和各个不同场面的拍摄,单个镜头只不过是素材,而不成其为艺术,只有蒙太奇的创作才能成为电影艺术。他提出了积极的创作纲领:影片结构的基础不是来自现实素材,而是来自空间结构和蒙太奇。库里肖夫的理论主张显露出“前结构”时期的一些特征征兆:重视两个镜头间的组织关系,并把这种关系认定为电影艺术的根本特征,认定为电影艺术的真谛,认定为电影艺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这里看到了库里肖夫在创作总体原则与具体方法上与维尔托夫有一定的共同性;维尔托夫同样主张蒙太奇的独特的组织租用并且把这种组织作用推向极端。所不同的是,库里肖夫通过近乎于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为基础得出其结论,而维尔托夫的主张却直接来源于近乎于狂热的意识形态。维尔托夫和库里肖夫为苏联蒙太奇的发展奠定的了良好的基础,也正是有他们的刻苦研究,蒙太奇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2苏联蒙太奇完成部分代表人物爱森斯坦

爱森斯坦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他是苏联蒙太奇发展过程中的最重要的人物,是他将蒙太奇的发展推向了一个。爱森斯坦的理论体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1)“杂耍蒙太奇”时期(1920~1923)。这一时期的爱森斯坦主要发表了《杂耍蒙太奇》一文。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范畴是在维尔托夫,库里肖夫的蒙太奇思想上继承的。他与维尔托夫一样,对蒙太奇的功能定义为:必须是引导观众接受作者的思想结论。在组织对象上,(具体画面的具体内容上)他与库里肖夫一样,轻视乃至忽略具体画面的具体内容,重视乃至依赖具体画面之间的组织关系。“杂耍”在原文中友吸引力的含义。爱森斯坦在《杂耍蒙太奇》一文中说:“不是静止的去‘反映’特定的,为主题所需要的事件,不是只通过与之相关的感染作用来处理这一事件,而是提出一种新的手法――把随意挑选的,独立的(而且是离开既定的结构和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感染的手段(杂耍)自由组合起来,但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即达到一定的最终的主题效果,这就是杂耍蒙太奇”。“它能使观众受到感性上或心理上的感染……以给予感受着一定的情绪上的震动为目的,反过来在其总体上又唯一地决定着观众接受演出的思想方面,即最终的意识形态的肯能性”。“杂耍蒙太奇”的主张可归纳为三个层次:1)“杂耍”是一种对蒙太奇――组织手段功能性判定:这种组织手段必须是有“吸引力的”而不是散漫的、漫无目标、寡然无味的、平淡的。2)这种有吸引力的蒙太奇组织手段是奔向一个既定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某个具体事件的进程,而是在于心理情绪的震撼,最终接受既定的思想结论和意识形态。3)吸引力的手段所组成的对象是有特殊要求的:必须是离开既定结构而起作用的和离开情节性场面而起作用的具象物,所以,这些具象物是独立的,可以随意整合的。换言之,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范畴,表达了他对蒙太奇作为电影的组织手段的实质性阐释:蒙太奇完全能够把独立的、游离于结构之外的东西组织起来,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结论――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思想。(2)理性电影时期(1924~1929)。在这一时期,爱森斯坦的拍摄作品包括了《战舰波将金号》、《罢工》、《总路线》、《十月》。在这些的作品里卖弄,爱森斯坦提出了一个新的电影核心观点,就是理性电影(也就是理性蒙太奇),这一核心观点就是主张以镜头蒙太奇对列以表现某种抽象概念,代替艺术形象。在这一时期最经典的一部影片就是《战舰波将金号》,其中最著名的一段就是“敖德萨阶梯”。“敖德萨阶梯” 屠杀的经典段落,充分显示出年轻的苏联电影导演的精湛技艺。爱森斯坦将老百姓的奔跑、沙皇军队的逼近、婴儿车的滑动和那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迎沙皇军队而去等等,一系列动作镜头分解、错位进行节奏性的剪辑,形成了这个段落中几点突出的特征:1)以视觉节奏的造型因素突出影片的主题,创造影片的情绪,形成影片视觉感官的冲击力。2)以蒙太奇视觉结构的形式强化影片的视觉形象,扩大影片的空间效果。3)以多镜头反复重复的延续动作使得影片的时间抽象化,造成影片的延时表现。(3)建立蒙太奇类型学――多声部蒙太奇体系时期(1929~1939)。在这一时,爱森斯坦的代表作包括了《墨西哥万岁》、《白静草原》、《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这过程中提出了节奏蒙太奇、镜头内部蒙太奇、复调蒙太奇、声画蒙太奇,在理论上大大修正补充了早期的蒙太奇思想,最著名的代表作为《蒙太奇1938》。在创作中实践了“情绪剧本”理论的概念。(4)提出作为电影总体的影片结构的理论,提出电影创作方法的时期(1938~1948)。此期拍摄的作品包括《伊凡雷帝》(一、二、三集)。随着爱森斯坦对蒙太奇理论的不断理解、完善,他对蒙太奇体系的总结越来越完整。因此,爱森斯坦完整的蒙太奇体系中的4个最重要的观点:1)任何种类的两段影片放在一起,就会从那两种并列的状态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种新的概念,一种新的性质。2)蒙太奇就是镜头内部冲突,是由两个并列的镜头冲突所产生的某一概念从而造成有目的的主题效果。3)蒙太奇不仅是产生效果的手段,而且首先是阐明思想的手段,即通过某种电影语言及其表现形式阐明思想的手段。4)蒙太奇的思维是与整个思维的一般思想基础分不开的。

3苏联蒙太奇完善与保守部分的代表人物是普多夫金

在苏联蒙太奇后期的完善与保守部分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就是普多夫金,他苏联电影导演、演员、理论家。他首先把戏剧中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用于电影演员的指导,他有关电影表演的理论在世界电影表演方面产生了很大影响。他对电影的特性、蒙太奇、电影声音等理论也重要贡献。《圣彼得堡的末日》、《成吉思汗的后代》和《米宁和波札尔斯基》等影片奠定了他在世界影坛上的地位。普多夫金认为:蒙太奇不是电影创作的全部,而只是为表达一定思想意图而组织电影动作的手段之一。并且,普多夫金给蒙太奇定义为广义蒙太奇和狭义蒙太奇。所谓广义蒙太奇就是最一般定义,指一种方法,它是“能够深刻地揭示和表现出现实生活所存在的一切联系”的方法,当然自然科学中的方法也包括在内,适用于人类认识活动以及赋予认识结果以艺术形式的任何领域[1],狭义的蒙太也就是“较为精确的定义”,它与广义蒙太奇是一样的,也是一种方法,它是“借助于电影技术而发展到极完善形式的分割和组合方法”。普多夫金的蒙太奇理论有两个方面非常突出:(1)蒙太奇是控制和引导观众心里的基本方法。(2)蒙太奇是电影再造时空的必要手段。这两方面非常重要。同时普多夫金在创作与理论上也有两个的主要特征:(1)普多夫金强调剧本创作的重要作用。(2)普多夫金注重演员工作的基础作用。其实普多夫金蒙太奇理论有两大基础性的支柱:(1)视觉形象的功能。(2)人类自然语言的功能。其逻辑实质是:语言能够表达思维,电影艺术能够表达思维(蒙太奇的组织下,视觉形象不仅仅可以表达思维,而且可以表达最正确最深刻的辩证思维),所以,处在蒙太奇结构中的视觉形象的功能与共处在语法结构中得语言的功能一样,“它可以赋予任何抽象概念以真实可信的说服力”而且,只有电影中的视觉形象才具有这种功能,在分析了绘画、雕塑、音乐、文学、戏剧各门艺术的可能性和局限性之后,普多夫金自豪的宣布:“电影已经掌握了现有的一切艺术的全部可能性”。

4总结

在这些非常优秀苏联电影家们的努力研究下,使得电影在他们研究出来的蒙太奇理论和实践过程中产生了新的媒介的作用。将蒙太奇创作成一种新的信息系统,一种新的修辞学,产生了新的力量。蒙太奇这种理论体系,被人们所公认,不仅影响了世界电影的面貌,而且影响了世界电影的理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