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时间:2023-10-16 10:39: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道路的养护与管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道路的养护与管理

第1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 U448.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道路桥梁是城市道路交通的咽喉,更是确保整个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正常运营的关键。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道路桥梁建设不断增加,特别是桥梁结构的复杂化和多样化、设施类型的增多以及管理范围的扩大使得道路养护工作显得滞后,如何改进养护措施,提高养护水平是目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公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桥梁在公路建设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的好坏又是影响公路综合效益提升的主要原因。因此,如何处理好桥梁交通的快速发展扩张和危桥旧桥大量存在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公路交通发展的瓶颈。所以,我们要理智地权衡发展中的各种效益,既要敢于正视当前桥梁养护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又要保证养护措施的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以下我首先对造成桥梁隐患的原因进行分析,深度挖掘限制桥梁养护管理机制推广的深层原因。

1、桥梁交通承载力骤增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加剧了有限的公路桥梁资源压力,也加速了公路桥梁的老化速度。近年来,交通干线的车流量绝对增长幅度超过了5%,还有很多干线的年度车流增量甚至已经超过了8%。此外,车辆种类结构的变化也进一步加重了现有桥梁的负荷,特别是由于近年来 大型工程项目的增多,使公路运行中的重载车、集装箱车和超大吨位的运输车流量成倍增长,给公路桥梁的承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些地区桥梁建设过程中存在负面问题,导致许多新桥梁在运营初期就经常出现沥青面磨损、桥架出现细微裂缝等问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原荷载标准设计的桥梁,由于无法承受日益增长的车流压力,导致桥梁的初期问题不断放大,极大地缩短了桥梁的使用期限。

2、多数桥梁的初期荷载等级低

尽管新桥梁在不断地建设中,但是建设于七八十年代的很多老旧桥梁仍然处于正常运营当中。由于这些桥梁在建设之初就没有采用国际化的高等级桥梁承载标准,而且之后的改建工作也是进展缓慢,导致这些老旧桥梁最终成为了我国公路桥梁发展的瓶颈,也成为桥梁安全的重大隐患。

3、缺乏专业的桥梁养护管理人员

服务性质的桥梁养护工作实际是一种技术要求很高的专业化工程,而我国又偏偏在这一领域缺乏大批专业的养护人才,特别是在基层养护单位,鲜有高学历的专业桥梁养护人员,致使养护知识也无法得到推广。此外,各地区也缺乏在桥梁养护工作上的经验交流。

二、影响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主要因素

1、主观人为因素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项目负责人、施工队伍素质等主观人为因素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养护管理缺乏细致到位,病害处理维修不及时。各级养护部门不能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诸如引道路面与桥梁衔接处不够平整,导致桥头跳车、栏杆损坏、缩缝填塞损坏、泄水孔堵塞问题以及施工和交付使用出现的变位、沉陷空洞、裂缝等毛病、在日常养护中得不到及时修补。造成混凝土剥落,钢筋外露锈蚀,活动支座失去活动能力等等病害不仅降低交通安全和行车舒适性,更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服务水平和使用寿命。

2、客观环境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中养护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外部一些环境。主要体现在天气气候因素、季节变化、交通疏导组织等方面。客观因素不能对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的养护管理与质量产生根本的影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桥梁工程有着直接的关联。

3、其他因素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所用的材质、施工机械等也会对桥梁养护管理与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材料是施工的基础,其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服役期、关系到市民的出行安全。如果材质不达标,即使拥有再先进的管理手段、再一流的施工队伍,质量都无从谈起。机械设备因素能否发挥在维护保养中的作用,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也关系到质量的好坏。

三、城市道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控制具体措施

1、要建立健的施工养护管理保证体系,并严格遵守执行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维护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必须要制定严格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坚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根本,以规章制度的形式明确项目负责人与相关施工人员的义务与责任,对部门职责、人员职责要进行分工明确。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保证体系还要明确好项目管理各个部门之间的安全和管理职能,权责明确到人,职责落实到位。建立科学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与现场施工人员要认真遵守,严格执行。只有坚持以规范科学的质量保证体系为指导,城市道路桥梁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隐患。

2、强化以材料管理为重点的桥梁施工管理

在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是决定质量好坏的核心物质基础。桥梁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把材料质量关,高度重视材料质量在桥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针对不同的工序、确定专门的材料监督审核人员负责专项负责材料质量把关;对桥梁质量产生深远影响的混凝土、钢筋等重要材料更是要注意从正规企业直接供货,在存放管理中要根据材料的物理化学特点,科学保管。

3、加强道路桥梁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养护管理

在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要严格落实道路桥梁维护保养制度:道路桥梁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项资金、专项人员负责道路桥梁日常的养护管理,加大道路桥梁质量的排查与检验力度,对道路桥梁质量状况和外观状况要建立严格的记录汇报报制度,依靠现代化的测绘与加固方法加强对道路桥梁进行全方位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管理;坚持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为根本,全面提升养护水平,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项化与精细化的维护保养。加强道路桥梁维护保养人员的培训力度,对道路桥梁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要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在日常排查、检测维修的一些基本方法,充分发挥人员素质优势在道路桥梁维护与保养中的积极作用。

4、依托现代化的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点数据库优势

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点的数据库是指在设计过程中以及实际施工过程中对道路桥梁质量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设置,建立起相应的控制点数据库。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在控制点的设置与管理中模仿其他项目的情况发生,另一方面可以对本项目关键点的控制上时时刻刻处于受控状态,有效实现工程质量提前预防与现场管理的双重目标。建立道路桥梁施工控制点数据库,在项目开工之前可以有目标性的进行质量控制点的提前设定,促进施工过程中控制质量效果的有效提升,有效避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为遗漏某个控制点而造成的质量隐患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周启明. 桥梁工程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36)

[2] 施智. 无砂大孔混凝土处治桥头跳车技术研究[J]. 西部交通科技. 2006(02)

[3] 温军. 浅谈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病害防治[J]. 山西建筑. 2008(10)

[4] 李贵龙.浅谈如何加强桥梁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的防水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1.

第2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管理与养护

为了充分发挥市政管网的功能,保证道路管网系统正常运行,我们必须对道路管网的管理和养护进行研究,汇总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和养护方案,现将自己对这方面的实践体会浅析如下:

一、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管理

随着道路给排水行业的发展,我国针对给排水管的管理制度也日趋完善,在建国以后的飞速发展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在对国外的同行进行认识的过程中,明显的感觉到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市政的道路给水排水管理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1.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安全管理

首先,要进行安全管理,必须要有制度可依,因此制定符合当地的安全规程很重要。我国《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85)就可以作为重要的依据,另外可以根据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及时总结制定新的适合当地操作的安全规定。

其次,要有安全装备,参考安全规程,市政道路维护管理中的一些常见的防护设备,由于每次施工的地点不同,对象不同,因此需要配备的个人防护设备也不尽相同。常见的排水行业个人防护设备有:安全帽、安全鞋、呼吸防护器、护目镜、安全手套和安全带等,还要有必要的检测类设备、警示类设备和安全处理类设备等。

最后,健全安全防范的道路给排水网络,领导是关键,中层是骨干,员工是基础,一级一级需要层层落实。落实责任制,坚持三个结合:一是安全责任与安全目标相结合;二是检查督促与过程考评相结合;三是考核结果与奖惩兑现相结合。健全安全防范工作机制,明确各组织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范围,制定各项工作规范,如防《范硫化氢中毒等事故须知》、《硫化氢应急处置预案》、《井下作业安全制度》、《排水管道维护安全管理规定》等各项细则。按照安全规程规定,做好详细的上报工作和完善的工作用表,尽可能将安全管理置于首要位置。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技术管理

维护应该按照最新《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来执行,此规程由上海市排水处主编,各地区也可按照其进行部分修改,从而形成适合本地的技术规程。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给排水行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的日常生活,无时无刻不与道路给排水息息相关,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健康状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城市的道路给排水管道已接近老龄,管道的安全维护已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的养护工作,对其结构的全面检查已经迫在眉急。

从环境的角度讲,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集中,城镇用水量日益增加,污水量也日益增加且成分也日趋复杂。给排水管道的损害导致外流的水向地下水渗漏,直接影响了地下水体,而保护环境,是进行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保障人类健康和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

从市政安全角度讲,管道损坏导致道路基础的土壤流失,直接造成路面塌,从而导致给排水管道周围其它地下管道的连带损坏,直接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威胁。经相关部门统计,一个中等城市,平均每天有2处路面由于下水道的原因发生塌陷。

俗话说,小病不治大病苦。从经济的角度看,如果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对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管理与养护的资金投入将要节约60%,这对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节约了一笔不小的社会财富。尤其是一些主干管道,它们一旦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总之,排水管道的检测应作为排水工程的一部分应被重视,对保护环境、促进工农业生产和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我们给排水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任重而道远。制定管道检测的周期应该被我们管理工作者重视起来,根据各种检测方法,管理者可以选择一项或几项适合当地排水管道检测的方法对管渠系统进行定期检查。

二、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养护

给排水管道在建成通水后,为保证其正常工作,必须经常进行养护管理。养护管理的任务是:①验收给排水管道;②监督给排水管道使用规则的执行;③经常检查、冲洗或清通给排水管道,以维持其通水能力;④修理管道及其构筑物,并处理意外事故等。

给排水管道系统的维护工作,由城市建设机关专设部门领导,下设若干养护工程队,分片负责,责任到每一片的负责人。整个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的养护组织一般可分为管道系统、排水泵站和污水厂三部分。

1.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疏通

管道系统的养护工作中经常性的和大量的工作就是疏通给排水管道。在排水管道中,往往由于水量不足,坡度较小,污水中污物较多或施工质量不良等原因而发生沉淀、淤积,淤积过多将影响管道的通水能力,甚至造成管道堵塞,因此,必须定期疏通。疏通的方法主要可分为水力方法和机械方法两种。

水力疏通的方法是用水对管道进行冲洗。可以利用管道内污水自冲,也可以利用自来水或河水,可以利用上下游水头落差造成的流量对管道进行冲洗,也可以采用高压射水车的高压射水对管道进行疏通。用管道内污水自冲时,管道本身必须具有一定的流量,同时管内淤积不宜过多,而用自来水冲洗时,通常从消防龙头或街道集中给水栓取水,或用水车将水送到冲洗现场。

近年来,当出现管道淤塞严重,淤泥已粘结密实,水力疏通的效果不好时,可以采用机械疏通的方法。很多城市一般采用水力冲洗车进行管道疏通,这种冲洗车由半拖挂式的大型水罐、机动卷管器、高压水泵、高压胶管、射水喷头和冲洗工具箱等部分组成。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检测

前面我们简单介绍了目前给排水管道所面临的问题及目前国内管理的现状,所有这些问题的发现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来检测,如果不积极的进行检测检验,那么就只有等到管道堵塞、污水外溢和道路塌的时候才能被管理部门发现。给排水管理的目的就是保障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检测便显得至关重要,尽管目前由于资金等种种原因,给排水管道的检测还没有被相当的重视,但科学的检测是未来给排水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在我们通常用到的给排水管道的检测方法有:闭水试验、气压法和水压法检验、以及声纳法管道内窥检测等。有些大城市,对重要路段大管径排水管道的检测颇费周折,特别是在满管水的情况下,有时为了急于了解管道是否出现问题,还会采用潜水员手摸的方式进行检测。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管理与养护,随着城市建设的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市政道路建设中,应当有组织地、及时地排除道路上的废水和雨水,否则可能污染和破坏环境,甚至形成公害,影响生活和生产,以及威胁人民健康。在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中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必须要进行全面控制,要始终坚持技术标准,注意加强施工管理,强化质量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确保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质量,同时总结出多种有效的预防措施,使我国的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质量管理水平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 15--88.

[2] 陈耀宗,姜文源等.建筑给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第3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

一、城市道路病害频发的原因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汽车的需求量也直线增加。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加,对道路的使用次数增加,对其质量的要求有所提高。我国目前的车辆数目远远超过了道路的发展,对道路的养护管理就格外重要,确保道路不丧失它被使用的功能。由于自然灾害和管理养护部门工作不到位,造成了道路常见的病害,其主要包括:

(1)繁重的交通运输量和很多超载车辆的行驶,加快了道路病害产生的速度,对一些重点道路和山区道路更应该加强道路养护的管理,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行,避免事故的发生。

(2)历史原因,很多道路在建设时,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图纸设计不具有前瞻性,技术不到位,施工管理不完善,其施工手段等相对落后,这些原因都造成了道路质量问题,不利于以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的进行。

(3)自然灾害,很多的自然灾害都会对道路造成损坏,如台风、龙卷风、地震、洪水等,这些都是损坏道路的罪魁祸首。近几年我国的发生灾害的地区较多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都对道路造成了严重的损坏,同时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生活的不便,道路的严重损坏也给救护人员造成了严重的阻力,使伤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4)道路养护部门机构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部门机构体制不完善,使用的设备不够先进,人员的技术能力有限,掌握技术老化,不能对损坏的道路进行及时的修复,也没有对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管理。造成以上一些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导致不能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技术人员整体能力过低,其养护管理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养护方式,对其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性。

二、城市道路养护现状

道路运营管理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道路的养护工作,对道路进行有效的养护,可以提高其使用率和增加经济效益。目前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体制不畅。我国在道路养护管理机构的组建上较完善,其基本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对道路的养护进行统一拨款,但是由于养护市场的封闭性管理,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高,其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的死板陈旧、人员能力缺乏、部门和机构缺乏活动能力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道路养护管理的改革,增加了养护管理的工作难度。

(2)对于道路的建设与保养,我国比较重视道路的新建和改建,忽视了保养的重要性,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道路建设中去;对于技术、工艺和材料方面的投资较多,主要的科技都用于建设新的道路,忽视了对道路养护科技的投入,从而增加了道路养护管理的难度。

(3)机械设备落后。我国的道路养护工作主要是由养护站完成,国家对其资金投入较少,导致了机械设备落后,工作人员的年龄差距较大,整体的科技文化水平不高。养护站对需要养护的道路主要是人工进行工作,不能够满通量对道路的损害速度。机械设备的落后,技术人员的能力不足,严重影响了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4)工作人员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在养护站工作的人员其年龄结构较大,整体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的养护设备具有先进的技术性,对人员能力的要求较高,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很难对其机械进行操作。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使用同样也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做铺垫,人员的缺乏使得道路养护工作跟不上社会的步伐,严重制约了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

三、加强城市道路养护与管理工作

(1)提高对道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道路的发展关系着国家整体发展,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应该提上整体工作日程,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对各个部门要分工明确,一环紧扣一环,真正落实分工责任制,为我国的道路发展打下基础。

(2)优化管理方式。改变以前的“重建设轻养护”的观念,加大对主干线道路的养护管理,逐渐形成以主干线为主,支干线相结合的形式。对养护工作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周密的部署,提高对应急工作的处理能力。

(3)培养高素质团队。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趋向与机械化,先进技术的引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养护管理的水平,为了更好的使员工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我们应培养人员的技术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与文化水平。对员工的培训和培养相当重要,这不只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养护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员的培训,使其真正掌握先进机械的使用方式,积极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将先进的机械设备应用到现实中去,真正解决道路问题。

(4)道路养护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在科技相当发达的今天,很多高科技系统都应用到道路养护管理当中,计算机的使用是道路养护管理不能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大大的提高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利用信息化手段对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规划,并设计出一套完整的操作系统,可以将数据及时的输入到所建立的数据库中,方便各部门对其进行查找,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了准确的科学依据。

四、总计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道路养护管理工作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一些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还表现出了很多的不足和缺点,例如资金的投入上,人员技术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没有达到所需的要求和标准。所以,为了更好的使道路养护管理得到发展,我国的相关部门应提高对其的认识和重视,加大对道路养护管理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实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同时也为我国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我国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推动了整体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 H10-2009)

第4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公路养护

1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必要性

市政道路几乎承担了一个城市的所有交通负荷,是所有公路类型中使用率相对较高的城市道路,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一直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承担的交通压力也在不断增长,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任务和难题也在不断增加,加之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城市的市政道路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和裂缝,因此,对市政道路的维修和养护对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市政道路养护是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标志,也是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和维持交通顺畅的重要基础,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政道路建设和发展逐渐趋于世界领先地位,其中在市政道路的管理技术和水平上也有着明显的优势。为了不断提高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水平和养护效率,各市政管理部门坚持实事求是,不断创新,从实现道路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利用数字化的分析工具,研究现代化市政道路的管理途径和策略,保障道路交通的平稳顺利,最大限度地实现市政道路的通行能力,有效地结合了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设计和道路养护管理,实现了高性能、高安全性的道路养护管理。

2市政道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目的是在市政道路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保持市政道路的完好状态,避免其使用质量水平的降低,为市政道路的交通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从市政道路建设的设计标准、建设质量以及运行方式等角度来看,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具有如下特点。

2.1养护管理工作的强制性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市政道路养护工作的疏忽,会造成城市基础设施的损坏,给市政道路的使用者和市民的出行安全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2.2养护管理工作的预防性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特点在于预防性。在市政道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后,必须要将养护管理工作提上日程,越早进入道路维护,其养护管理效率越高。通过早期的市政道路养护,可以及时完善道路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尽早消除潜在的威胁,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2.3养护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科学的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道路养护计划,实现日常养护和集中整治的完美结合,有计划地进行针对性的专项治理,严格按照养护规定和标准进行修补和维护。此外,要建立系统的养护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的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重视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2.4养护管理技术的专业性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技术的专业性要求采用现代化的检测设备结合专业化的养护手段进行养护管理工作。养护管理工作涉及各学科和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工艺相对复杂,对从事养护管理工作的作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要求。

2.5养护管理工作的高投入性

市政道路本身属于高价值建筑,其养护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工作强度大、技术性高,施工程序复杂。因此,为了保持和维护市政道路的日常服务功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维修和保护。

2.6养护管理工作的实时性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出行率也逐渐提高,对市政道路的服务水平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保持市政道路的交通顺畅和市民的出行安全,必须要实时掌握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情况,及时地对出现裂缝和破损的道路进行维修。

3提高市政道路养护与管理水平的有效措

当前,我国的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已经被纳入到国家重点规划管理工作中,为了提高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发展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在养护管理策略上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具体可从如下方面进行。

3.1完善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

从整体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市政道路养护管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机制和规章制度。目前,针对我国市政道路养护操作性低、参考标准缺失等问题,需要完善相关的养护管理规章制度,优化养护管理工作效率,提高养护管理标准,建设有特色的市政道路养护管理体系。当然,体系的建设不能完全依靠个别单位,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引导和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只有各方共同参与,制订科学合理的道路养护管理计划,并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和对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才能把我国的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做到完美和完善。

3.2提高市民的爱路护路意识

对市政道路的养护和管理不能单单依靠政府和相关道路管理部门,更需要广大市民的配合和共同努力。只有不断提高市民的爱路护路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政道路的维护和管理能够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提高市民的出行率,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因此,政府可以大力加强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宣传,动员市民共同参与到市政道路的保护工作中。

3.3不断优化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方案

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方案要求结合城市道路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道路养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和安全事故,坚持市政道路建设和市政道路养护工作并重的原则,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道路养护管理方案和计划。此外,在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基础工作的完善和把握,实时进行路况监控,严格进行质量审查,科学地制订可行的道路维修和保护计划。

3.4采用新型施工体系进行市政道路养护管理

施工体系的确定是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关键,利用新型施工体系进行市政道路的养护管理工作要求要确定清晰的分工和责任承担,有针对性地对每一部分的施工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合理分配和调度各种资源和人力,加大对市政道路的监控和巡查,及时解决道路中出现的各种危急情况。

3.5创新市政道路养护管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高效的道路养护管理技术和施工工艺不断涌现,促进了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为道路养护管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途径。通过对各种新型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道路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减轻养护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实现科学化的道路养护管理。

3.6加大κ姓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

为了加大对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可以成立专门的市政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监督部门,监督部门主要负责对市政道路养护情况进行登记、报告,并如实记录相关养护管理工作,以供考核和督促。

第5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质量控制

1 导言

城市道路养护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意义重大,目前,城市道路养护工作技术和能力要紧跟时代步伐,按照先进国家的管理水准和技术要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法制化、规范化、和谐化的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2 道路养护工作概述

2.1 道路受损原因

道路建成以后,由于受到其上通过车辆以及其他某些因素的影响,其难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道路受损的原因很多,从大的方面主要分为人为和自然两种原因。人为原因主要包括道路建设质量存在缺陷、道路管理工作不善、人为破坏道路以及由于车辆在其上行驶造成的损害比如超载沉陷、路面松散、路面突起等。自然原因主要是指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对道路造成的损害,比如地震、火山喷发、地陷、泥石流等各种自然灾害等对道路造成的损害。

2.2 道路养护目的

道路养护主要是对正常使用的道路进行保养和维护,以提高使用性能和安全;对出现问题的道路进行修复和管理,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道路建设的资金投人;并且,日常道路养护还会对路面进行清洁打扫,清除那些影响交通安全的障碍,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3 道路养护方法

进行道路养护时,要根据损害特点以及道路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研究,采用合理的养护方法对问题道路进行养护,确保养护方法的效果,保证道路修复后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我国拥有基本健全的道路网格网络,因此道路养护方法也很多,经过总结研究,道路养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整洁的基本养护;对路面车辙、破裂、松散、啃边、沉陷、坑槽等公路病害进行修复;根治路面翻浆等。根治路面翻浆是最为复杂和耗时的工程,在进行实际修复时可以采用打砂桩或者换土法进行。

3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许多城市对于城市道路的养护管理,仍旧采用事业型管理体制,通过政府机构拨款的形式实施道路养护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化城市道路大生产的需求,事业型的管理体制,使得许多偏远地方的病害路段难以得到养护,而管理经费依靠拨款进一步的制约了道路养护,使得许多道路养护工作难以落实,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出现经费有限的难堪局面。

与此同时,缺乏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的足够认识和有效法律约束,其多表现为对道路养护的事故责任追究不力,监管力度不严,处罚较轻;这些问题均阻碍养护管理技术水平的提升及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创新。

3.2 整体水平低

目前城市道路道路养护管理工作机械化设备使用有限,而和信息化技术使用更是有限。管理模式也很落后,道路监控管理系统不能达到全面覆盖,同时管理人力有限,面对超过道路增长幅度的车辆增长幅度,往往疲于应付,对于出现的问题很难做到全部彻底的解决。而对道路养护管理企业的管理,存在事业单位组织管理模式和企业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都存在信息传递不畅、沟通障碍明显等问题,导致资金支持不够及时,缺少力度,此类企业同工不同酬现象比较严重,对于资历有限、地位有限但能力较强的员工很容易形成打击。

3.3 缺乏道路管理养护技术规范,养护科技水平低

现阶段,许多城市对于城市道路养护没有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养护管理规范,仍旧沿用传统的“完好率”养护质量考核标准,使得许多城市道路得不到全方位的养护。与此同时,对于引进的国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仅仅停留在试验阶段,还没推广至大规模使用。许多城市虽然引进了一些先进的道路养护机械仪器,但对于机械的使用适应能力差,对机械的性能开发不全面,致使机械本身的使用价值没有得到良好的体现,还有城市由于经费有限的原因,对于道路养护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进行作用,养护科技水平极低。

4 解决城市道路养护问题的对策

4.1 扩大资金筹措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针对我国当前在城市道路养护和管理中出现的资金短缺问题,首先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土地有偿使用的方式来获取一定资金;也可以有选择性的将部分道路基础设施进行出租;或者合理收取各种道路占用费用;还可以向省级或者国家申请城市道路管理专项资金等。当获得相应的道路养护管理资金后,要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规划, 尽量花费最少资金, 取得最好效果,同时这也是节省经费的有效方法。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对道路养护方案及变更进行严格审批;加大新科技的投入, 使用新工艺新材料;提高管理人员的道路养护决策水平等等。

4.2 加大现代化科技投入,实现道路养护管理信息化

要加大科技在道路管理中的应用,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对道路档案信息进行收集和存储。利用电子档案准确性高、系统性强等特点,可以及时、快速的对道路管理信息数据进行查询,从而为道路规划、设计和施工等环节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要对道路使用性能进行及时监测和有效评价,通过对动态数据信息的分析,进而采取合理养护管理措施。另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R S 以及GP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从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方向发展,使对城市道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准确。

4.3 统一道路养护标准

各级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明确道路养护的标准,对道路养护范围、目标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资金筹措方式和应用都应进行规定。另外,各级政府和道路管理部门还应制定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做好道路养护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确保道路养护工作的严格执行。最后,各个基层组织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全体人民参与到保护道路、减少道路损坏、积极配合道路养护工作中来,培养人民保护道路、爱护道路的良好道德品质。

4.4 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素质

人是道路养护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的养护管理人员队伍,要做好养护管理工作就成了句空话。随着城市道路结构体系日趋复杂,道路养护管理采用信息化、数字化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也需不断提高。所以,要加强城市道路管理养护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要加强对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的认识水平,掌握城市道路检测维修及病害处理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要经常组织人才培训,对专职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城市道路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结语:城市道路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和人们出行安全意义重大,因此一定要重视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和管理。我们要站在时展的高度, 针对我国当前在道路养护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不断探索和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道路管理制度和办法,提高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和流畅度,为人们出行营造一个良好交通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琪.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及养护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第6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分析;运行对策

1 前言

随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早期通车的城市道路已经进入大修期。在各种各样的道路管理问题中,养护道路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道路的服务水平,影响到社会的经济效益。然而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已经显现出弊端,已不能完全适应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对于交通的新要求,难以实现城市道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最优化。为此要运行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和创新机制,引入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道路养护更好发展。因而笔者对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进行了分析探讨以及提出运行的对策。

2 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分析

所谓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就是将城市路养护工作全面推向市场,各养护管理单位不设立自己专门的养护队伍,日常维修保养对外承包,专项工程和大修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标,择优选择施工队伍 。推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是城市道路发展趋势,要在理论上做全面分析,使其能在实际养护中得到有效应用。

2. 1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必要性分析

2.1.1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城市交通的基础设施,市政道路桥梁具有社会公益和商品经济的双重效能。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同样会随着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的走向市场化。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通过市场对养护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实现市政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最优化。在保证生产效率和资金使用率的同时提高城市交通的通行质量,确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城市道路养护发展走市场化道路能保证效益的更好实现,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2.1.2合理利用养护经费的需要。养护发展重要的环节是资金实现有效周转。目前大多数的养护管理单位面临的养护难题主要是养护经费无法落实到位,难以在养护市场中形成良性循环。由于传统的养护模式下设立有庞大的养护施工队伍,给养护费用造成了大量的负担, 导致养护资金无法运用到有效的养护生产中,甚至造成了养人不养路的局面。而市场化养护管理的运行,减少养护过程中某些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同时养护单位不设立自有养护施工队伍,从养护市场中择优选取,在保证养护质量的同时使有限的养护经费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养护资金最大利用效能。

2.1.3形成有序养护市场的需要。有序的养护市场能引导养护企业的合理竞争,促进城市道路养护的更好发展。养护管理市场化的实行,能使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实行有效分离。在失去养护管理部门特殊照顾的情况下,养护企业为求得良好的生存发展,必然迫使自身加强忧患竞争意识 ,提高生存危机感,从而产生真正意 义上的养护企业。再加上合理的竞争机制和完善的市场规范,能促进有序养护市场的形成。从长远来看,养护市场的形成,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能使城市道路的养护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2.1.4提高整体养护水平的需要。为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承担更多的养护项目,进一步提高养护企业的效益,养护企业必然会投入更多的人员和资金进行养护工艺的创新与发展。 养护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占取更多的养护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好企业品牌形象,对养护企业自身发展意义重大。从城市道路养护发展看,能促进整体养护水平的提高,保证城市交通更好的通行质量和运营效率。

3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运行对策

目前城市道路运营已经进入以养护管理为主的新时代。为顺利推行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市场化,提高养护效率和养护水平,应采取合理有效的运行对策。

3.1完善养护市场政策法规。现阶段国家制定的养护管理规定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需要在以后的养护工作实践中, 不断完善其规定,使其为养护市场化的规范化发挥作用。城市道路的养护市场化,必然涉及到养护工程招投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其中关于城市道路养护招投标管理的具体办法,或者针对城市道路的养护制定《城市道路养护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规定》,努力完善城市道路养护实行的政策环境 ,推进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的进行。

3.2明确养护市场准入制度。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进入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养护市场的手续。严肃养护市场纪律,在开放的基础上,政府作为养护市场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应当运用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对养护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行政指导,计划调节,行政管理,监督服务,渗入养护行业的经济运行管理,组织协调养护市场的运转。使优质养护企业进驻市场,避免不合格企业进驻养护市场造成的影响,保证形成健康养护市场。

3.3统一养护市场定额指标。在目前养护承包市场上,养护管理部门和养护企业在就养护费用估测上还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定量化指标,主体双方存在各自的养护定额指标。为得到养护市场参与双方认可,完成定员养护向定额养护的转变,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量化标准,即城市道路养护维修定额标准。使养护预算费用及运营成本得到有效确定,促进城市道路养护市场化的具体推行。此外各省市应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公路工程养护预算定额》和《公路工程养护概算定额》及养护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为城市道路养护服务。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定额调查 , 测定与编制管理制度 ,为推行城市道路市场化运行提供可参考的技术指标。

3.4引导养护市场合理竞争。养护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是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实现市场化的前提,健康的养护企业更是养护市场有序运行的保证。养护企业的健康发展依托于养护市场的健康有序,不合理的市场竞争,会造成养护市场资源不必要消耗,资源配置的不合理,降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建立健全的市场规则,引导合理的市场竞争,同时避免养护市场中恶性竞争的发生,才能保证养护市场的有序运行,促进城市道路桥梁养护市场化的健康持续发展。

3.5提供企业进驻有利支持。在我国城市道路养护发展的起步阶段,养护市场形成还不够成熟,养护企业发展缺乏许多必要条件,为此,政府乃至社会应该从市场政策、准入制度、资金给予支持,合理调配城市道路养护资源,努力培育养护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其具备参与养护市场竞争能力,最终形成成熟的养护市场。在政府部门的有利支持下,充分扶持新进养护企业发展,对促进市场竞争,形成完善养护市场有重要作用。

3.6建立科学养护质量监测系统。城市道路质量关系到城市交通的通行质量,有效的保障人民群众对于城市生活的要求。但城市道路不同于其他公路,日常通行的车辆较多,地理环境较为复杂,不利于质量问题和通行问题的发现。为此应建立科学的质量检测中心和实验室,配备养护质量管理人员,严把养护质量关,及时有效的发现城市道路的质量问题,便于养护维修,保证城市道路安全有效的运行,提高使用寿命。为城市道路的养护市场化做好技术准备。

第7篇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与养护;问题;应对措施

道路与桥梁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建设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地理因素、不同的环境条件进行不同的施工图纸设计,还要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设备等,忽略了任何问题都会使得道路与桥梁的建设出现安全和质量问题,例如道路和桥梁的使用年限较低,道路和桥梁表面出现裂缝等,甚至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问题,威胁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道路与桥梁的施工与养护管理对道路和桥梁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

一、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道路和桥梁在施工管理中的问题

(1)基础建设不到位

在道路和桥梁的基础建设中,还存在基础建设不到位的现象,这将引起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从而会引起程度不同的安全风险,进而导致后续的建设层出不穷的出现问题,使整个工程的质量严重下降。对基础建设的不足,容易造成桥梁的承重能力薄弱,出现轻微和严重下沉等现象;桥梁的主体结构位置不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道路和桥梁施工中,必须要保证主体结构的质量,才能保证后续工程的质量。

(2)施工中的安全隐患

在施工场地中施工材料种类很多、质量较大、使用量大等,施工设备具有体积大、重量大、安装复杂等特点,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不仅影响了工程建设的总体工期,还会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这些材料和设备要进行合理的使用和定期检查和维护。

施工中设备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的安全事故较多,在施工场地中最频发的事故就是脚手架不合理使用所引发的,轻则容易引起脚手架的局部坍塌,重则出现整体坍塌,导致高空坠物或坠落的危险现象,并且在施工现场针对建筑材料的运输主要依靠一些临时性的施工设备,例如施工便道和浮吊,这类临时的设备在使用设计时一些问题容易被忽略,使这些大型设备在安装、使用以及后期维护上都还有着许多的漏洞,导致存在很多的潜在隐患。

2.道路和桥梁在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道路与桥梁的建设中,没有建立系统完善的养护管理系统,归根结底是相关部门的养护管理观念薄弱,项目建设中的技术投入比较落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进行发现和解决,加上责任意识的不强,导致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问题不到位,过于形式,这些都体现出了相关部门对公路和桥梁的养护问题不够重视的现象,养护管理工作的缺乏,必将影响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使质量安全不能得到保障。

主要表现在对道路和桥梁安全隐患问题认识不足和经验不足,在进行养护管理时,技术力量落后,检测方法和能力有限,检测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相关的监督检查力度薄弱,不能有效提高相关部门的养护管理力度,导致施工中存在的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在后续的建设中,小问题不断恶化,最终严重威胁整体项目的质量安全,即浪费了资源和成本,也造成了频繁的质量安全问题。因此,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增强相关企业的养护管理力度,切实的保证每一步建设中的安全和高质量。

二、如何应对道路与桥梁在施工与养护管理

1.完善和落实质量保证体系

具备全面的施工质量保障体系,才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有力加强养护管理工作,认真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并严格落实,提高相关部门的责任安全意识,至上而下的推动每一个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安全意识,增强每一个建设程序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在进行下一项的工程建设之前要确保上一阶段的项目质量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并加强监督力度,实施相互监督制度,对项目工程的检测设立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并且检查和监督要全面,对施工现场、设备运行情况、建筑材料质量和存放等方面均要检查,为了高质量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监督的力度。

2.增强道路和桥梁的施工管理

充分做好道路和桥梁施工前的工作,对施工地点进行认真勘探,包括地理环境、当地气候等;严格审核道路和桥梁建设的施工图纸,确保施工图纸与实际施工具有较高相符性;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并充分准备施工设备和建筑材料等。

其中材料的选用对公路和桥梁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在材料准备中要全面分析施工环境等对建筑材料的要求,就近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来源,避免运输成本浪费,在建筑材料的采购中,严格依据项目的设计标准,选择材质、型号等相符的材料,综合考虑销售厂家的信誉、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等,还要注重材料的存放,确保道路和桥梁工程质量。

3.提升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

加强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观念,提升相关部门对养护管理工作对道路和桥梁维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将其纳入施工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并落实道路和桥梁养护管理体制,进行关于养护管理工作的相关培训,逐渐实现养护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一些企业仍然认为在工程建设中重要环节就是施工过程,而将后续应进行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忽视,因此,更要加强道路和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科学的进行养护,积极的进行落实,使“重建设,轻管理”的错误想法得以纠正,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对道路和桥梁进行日常养护,仔细认真的进行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对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等问题给予重视,并采用合理的养护措施进行维护;还要对养护管理工作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提高养护费用的投入比例,确保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养护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问题,还能有效的延长了公路桥梁的使用寿命,既保护了人身安全,又保证了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道路和桥梁的安全发展,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力量,道路和桥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较高,路面和桥梁的路面需承受较大的压力,相关部门要依据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对全体施工和管理人员进行整体培训、完善质量体系、提高养护管理的重要地位,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从根本上提高道路和桥梁施工和养护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字】道路桥梁 养护 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做好道路桥梁设施的养护和维修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保障道路交通顺畅的必备条件,随着我国城市的大规模发展,基础建设的逐渐扩大,道路管理和养护措施责任也越来越重。

一、道路桥梁设施日常养护的重要性1. 道路日常养护的重要性

尽管都知道道路桥梁的日常养护很重要,但据多年的观察发现,基本上都是路面哪里坏了修哪里,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显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养护的重要性。实质上日常养护是一种周期相对较长的强制保养措施,主要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定期时间内,定时的进行维护和养护。当然,相比较之下,这些养护投入的费用和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日常养护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百分之七十五的时间内性能下降百分之四十;第二阶段为矫正养护阶段,如果再次期间不进行养护,那么意味着在随后的使用寿命百分之十二的时间内,性能会再次急速下降百分之四十,这将会造成大幅度的养护成本。因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我们在道路寿命的前一阶段,对设备和相关设施进行很好的养护,可以将道路的大修周期延长1~2年,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公路桥梁养护的重要性

我国汽车销量与日俱增,据统计汽车拥有量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为17%左右。这样的增速给我国的城市道路及桥梁造成和很大压力,同时也加快了道路桥梁老化的步代。

另外一些大型货车,集装箱以及超重车辆也加大了桥梁的负荷,加快了桥梁损坏的进程。原来的桥梁设计过载系数较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需求。同时一些桥梁施工质量差,技术管理薄弱,也对桥梁造成很大的隐患。

二、道路桥梁养护过程中常见问题

我国的道路桥梁管理模式和手段落后,缺少科学的、系统的检测评价方法。多数情况下主要根据工程师的经验来进行。

进行管理养护的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只有一些简易装备,难以承担高端养护管理工作。而道路桥梁养护要求养护管理人员不仅具备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相当丰富的工作经验。

在桥梁的日常养护和维修中,由于一些桥梁损坏构件不能得到维修,也相当于增加运行风险,同时也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另外大多桥梁养护工作都只停留在桥面,往往忽视了最危险的深层问题,从而造成很大的隐患。

三、道路桥梁日常养护措施

城市道路桥梁养护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相应的措施:

1、“建设是发展,养护也是发展”,在交通会上提出的这一新的发展观指出了日常养护工作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进行路基路面桥涵结构物等日常养护措施;另一方面是加强技术管理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人员参与进来,让我国道路的日常养护工作向好的方向发展。

2、提高责任意识。

一定要提高道路桥梁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道路交通与生命息息相关,因此一定要加强养护和管理,避免因为工作的疏忽和大意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 提高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人员素质

养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道路桥梁管理工作中的决定因素。因此一定要注意培养和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针对不同路段、不同程度的人采取相对应的培训。使其掌握道路桥梁定期检修,检测的标准以及处理日常问题的方法,遇到紧急情况下如何应对的措施等,不断提高道路桥梁日常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五、加大管理投入力度,做好养护工作 1、道路桥梁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历史足迹。当公路竣工验收合格后,相关管理单位应及时要求建设单位提交完整的竣工资料,这些资料包括:每座桥的原设计图纸、变更设计图纸、竣工图纸、隐蔽工程图片和检测资料以及桥下河流的水文计算等。并根据工程的参数计算,给出道路桥梁日常维护的时间,检测的时间及定期检查的时间。从而确保日常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档案和将来的维护保养记录,一并交给相关部门输入数据库,为以后的道路桥梁维护提供宝贵的资料和技术支持。

2、加大道路桥梁维修加固费的投入 为保证道路桥梁的正常运营,延长其使用寿命,就要求各个主管部门投入道路桥梁的维修加固费用,而且要确保这些资金的合理与充足使用。定期对相对应路段进行维修,养护加固。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域,采用不同的维护手段,从而更好的改善桥梁及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年限。

3、道路桥梁健康监测和预警系统在桥梁和道路的养护和维护过程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根据实际路段的具体情况,编制城市道路桥梁的应急预案,以便很好地应对突发事件。另外可以定期的对应急队伍进行突发事件、安全事故等的演习。以确保在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做到万无一失。

在交通量比较大的城市交通道路和桥梁上,我们创建专门的管理制度,设置专业的管理养护团队,配备足够的检测、养护及机械维修设备。从而建立可靠的,完善的检测和预警系统,也要采用实时监控的手段,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六、结语

总的来说,道路桥梁日常养护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也不仅仅是一句贴在道边的标语和口号,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我们要把握很多的环节,更好注意很多的细节问题。以上我们从各个方面阐述了道路桥梁日常维护的重要性以及相对采取的可行性措施,一定要从各个应该做到的方面入手,改善现有的道路桥梁养护系统,保障道路的通畅和安全。

当然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城市化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各地的城市道路交通都造成和很大压力,各地政府在积极的响应,全方位的拓展道路和桥梁的建设,以缓解交通堵塞,当然也要对原有的道路进行定期的日常维护,多种有效措施并用,才能保障道路桥梁设施的顺利使用,保证城市交通的一路畅通。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不仅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还能够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以及市政道路的美观,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也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随着现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项目逐渐的增多,再加上现在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使得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中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日常秩序,对于城市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我国市政绿化养护与安全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我国市政道路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能够保障国民日常运行的安全性,促使城市建设在未来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下面将从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着手展开相关的论述。

一、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

市政道路绿化养护,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不仅能够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还能够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以及市政道路的美观,对于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下面将对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⒈对市政道路绿化进行季节性的养护

对市政道路绿化进行季节性的养护,是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市政道路绿化中季节性养护主要指的是冬季以及春季市政道路的绿化养护。在冬季,为了保护市政道路中的绿化植物,应当及时的做好市政道路绿化植物的防寒保暖措施,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不耐寒的植物,通过覆盖地膜或是涂白等措施进行相关的养护工作。而在春季,为了促使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则应当定期的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浇水,施肥等等,确保植物在经历过冬季之后,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在夏季台风和冬季大风降温时,也应注意乔灌木的养护工作。夏季台风和冬季刮大风时应准备好支撑。风前全面检查易倒伏和对市民人身、财产安全有影响的树木,进行加固或修剪。风后及时扶正倒伏、倾斜树木,清理断株或断枝。夏季高温时应做好防旱工作,早做准备,关注天气预报,早晚浇透水,且不可等旱情已出现,植物萎蔫时才匆匆浇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搭设遮荫棚,防止水分蒸腾。最近几年苏州也有雪灾发生,雪灾主要表现为大量折断树枝,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绿地景观。防雪灾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大雪纷飞时用竹竿轻轻敲打树枝,减少树枝叶上的积雪数量,保证树木完好。

⒉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

对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也是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之一。对于市政道路绿化中的植物进行定期的修剪,也是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对于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植物进行修剪时,需要注意的主要是冬季与夏季。在冬季,较为寒冷和干燥,为了保证市政绿化建设中的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应当对这些绿化植物进行修剪,从而减少市政道路绿化建设中植物水分的蒸发,促使绿化植物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而在夏季,天气较为炎热,为了保证绿化植物的更好生长,也应当减少对植物的修剪,这样才能够保持植物的水分,促使市政道路建设中植物的更好生长。

⒊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的人员的管理水平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加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有效措施还包括,提高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的人员的管理水平。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中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的提升,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的相关人员应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在空闲时间不断的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绿化植物管理知识,只有市政道路绿化养护管理人员水平得到提升,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绿化养护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中绿化植物的更好的生长,促进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促使市政绿化建设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随着现代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关于市政道路建设的项目逐渐的增多,再加上现在私家车的不断增多,使得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不仅关系到城市中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城市中的居民生活的日常秩序,对于城市建设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市政道路的安全管理。下面将对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提出一些建议。

⒈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

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是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安全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保障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显得十分重要。作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中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市政道路建设的日常管理,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合法性以及安全性。同时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技术人员还应当保证市政道路建设中安全技术的落实,促使市政道路建设中使用技术的每一个项目的安全性都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即使是市政道路建设中很小的失误也应当避免,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管理水平,还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⒉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

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也是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要想保证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还应当建立键位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那么应当如何建立较为健全的市政道路安全管理质量监督体系呢?

首先,作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单位应当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性。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得市政道路建设中的相关人员能够依照规章制度,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确保自己所负责的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进而促使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其次,相关单位应当成立一个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的质量监督小组。成立一个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的质量监督小组,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中出现或是即将出现失误的项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而对于导致这一失误的相关人员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罚。这样不仅能够督促市政道路建设中技术人员落实项目的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安全管理水平。

⒊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

除了上述的三点外,加强市政道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还包括,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也是市政道路建设安全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市政道路建设中相关人员的素质提高,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障,才能够促使市政建设中安全管理的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够促使市政道路建设在未来社会中能够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加强我国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以及安全管理的一些有效的措施。市政道路绿化养护与道路的安全管理,是市政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加强市政道路的绿化养护以及安全管理,才能够促使我国市政道路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才能能够保障国民日常运行的安全性,促使城市建设在未来社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光.浅谈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4)

[2]刘思习,孙淑欣,胡翠峰. 市政道路工程实施科学管理的体会[J].中国市政工程,2010,(03)

[3]李艳,杨永莉.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配植及养护[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第10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养护施工;对策分析

前言:在城市不断发展下,城市道路也是越来越多,对道路养护及施工的管理就成为城市道路管理中的难点。下面就对城市道路的路面养护进程分析,希望对城市道路更好发展作出参考。

一、 加强对道路日常养护的重要性分析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道路经过工程可行性研究、建设、交付使用之后就意味着相关部门便可脱离对这条道路的监管,但是其思想及做法并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道路管理程序及道路实际的运营情况。在现代社会中,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快速的发展,道路承受的压力也在逐步加剧。道路不仅要承受来自过度使用、故意损坏等人为的破坏因素之外,还承受着大自然暴雨、冰雪、洪水、风沙等的侵蚀,所以道路在交付使用之后质量问题也就更加突出。道路质量的降低将直接影响到道路使用的寿命,更会给人们群众及国家财产的安全埋下一定的隐患,所以,这也就客观的凸显道路日常养护的重要性。

二、道路工程养护的原则

1、坚持预防性养护原则

公路与桥梁工程的预防性养护较为重要,特别是在道路桥梁病害高发时期,若是未对其实施预防性的养护,在到了病害高发期的时候通常很难及时进行维修,并且还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很难获取较好的维修效果。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其日常的巡查及检测,在病害初发时期就开展养护维修,有效的避免病害的进一步扩展,进而实现了经济节约及保证及时养护的目的。

2、定期对路面及桥梁进行检测

在道路的运行过程中,必须定期开展道路桥梁的检测能够有效保证道桥的质量。第一,系统收集管段内桥梁技术的数据,上报省局建立公路桥梁数据库,为桥梁的养护维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检查确定桥梁各部损坏程度及实际承载力,对桥梁的受损状况作安全性评估,保障公路安全畅通。第二,了解公路路面使用性能状况,对路面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对路面四大指标:弯沉、平整度、车辙与构造深度(摩擦系数)进行全线检测,经过以上基础工作对公路养护管理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3、坚持路面、桥梁养护为重点

桥梁及路面完好是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首要条件。随着公路使用年限、交通流量增长。特别是超限、超载车辆地严重破坏,公路桥梁、路面的各类病害大量出现,技术指标急剧下降。甚至产生安全危害,所以必须以桥梁、路面养护为重点。

4、确保工程养护的及时性

因为公路具有高速度、大容量的特征,日常养护项目、路面病害维修与防撞护栏维修、绿化等项目要保证及时高效。同时,针对各种突发事件,工程养护部门要建立一套全天候的快速反应机制,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随叫随到、随时抢修,确保城市道路的畅通。

5、坚持安全生产

在城市道路的养护过程中,对于半通行状况下的道路养护,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们必须加强对你安全教育的工作,重视安全生产。在实际的养护中,养护人员必须着装上路作业,并且路上施工时应该摆放交通安全标牌,以保证养护人员及车辆运行的安全。

三、 影响道路工程养护管理的因素

1、道路工程施工因素造成的养护问题

道路施工是造成道路养护工作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施工单位对道路工程施工时,未充分考虑道路在使用中地养护问题,对养护工作进行未做好相关准备的工作,造成养护单位在道路工程养护时,存在着不少难以解决的问题。

2、道路养护工作的资金调拨不足或者资金的使用不合理

由于政府部门相关管理单位对道路养护工作的不够重视,养护单位在得到调拨专用资金之后,对养护工作未进行合理的安排,在部分地方道路出现质量及效能问题之后,才进行养护,错失了对道路养护的最佳时期。不仅增加道路养护使用费用,还给道路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损坏,严重的影响到道路的正常运行。

3、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在道路养护过程中,我国的维修养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相关的维修设备不够先进,相关资料依据的不充分等都远不能跟上道路养护的要求,促使道路养护工作不能和顺利进行。

四、加强道路养护工作的措施

1、做好养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正式的道路养护前,应该积极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对施工单位建设提出意见,促使道路工程在交付使用后,有利于开展道路养护的工作,提醒道路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积极注意道路工程路面、路肩、排水设施、道路两边绿化管理等,使得施工单位在道路施工中可以综合工程设计与养护,促使养护单位能够更好的做好养护的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养护工作地质量。

2、 制定道路养护管理的制度

加强对道路养护工作地监督及检查,养护单位应针对本地道路工程的养护,做出整体地统计,统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当前各条道路的使用情况、质量变化情况、预计使用情况、保养进行的情况,按照统计内容及上级部门地指示制定道路养护工作管理制度,安排好各条道路养护工作的责任人,划分好各自的负责区域、积极宣传养护工作理念,要求养护员工能够具有事故前先养护的工作理念,对道路发生突变情况养护的工作做好具体的安排,加强对道路养护工作中地监督、检查,并且还应定期对完成养护工作道路进行抽查,且积极执行员工奖惩制度,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及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道路养护信息化技术的运用

在道路养护过程中,养护单位应积极引进其他地区养护工作的科学技术及先进标准,加强对本地区道路养护新技术的使用,对上级部门调拨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设立相应地道路养护工作技术指标,对需养护道路的等级进行划分,例如:a级养护是需要对道路进行零星维修的一般养护工作;b级养护是需要对路面局部进行修理与修复的中级养护工作;c级养护则是指对道路进行翻修或者大修的大型养护工作。按照养护工作分级,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以及机械设备,根据道路养护质量的标准,有效的保证道路养护工作的质量。

4、加强提升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道路养护人员作为工程养护中的主体因素之一,他们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个人素质都会影响到道路养护的质量,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养护管理人员也一样,他们不仅是工程养护组织者与施工者,也是施工质量保障与工程事故控制的源头。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加强对养护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定期开展相关养护技能的培训,促使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掌握最新的养护技巧,进而有效的保证道路工程的养护质量。

结束语:

城市道路路面养护工作主要是维护道路通行的质量,特别是在现阶段汽车急剧增长下,加强对道路的养护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具体养护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预防性为主,有效的避免及延缓道路病害发生,按照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以有效的保证道路养护的质量,以有效的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杜志伟,乳化沥青在公路养护工程中的作用[J].交通世界,2010,(7).

第11篇

关键词:道路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管理

1城市道路绿化功能分析

遮阳、降尘降噪,改善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等都是城市道路绿化的主要功能。另外,城市道路绿化能够呈现直观美、寓意美和抽象美。美好的环境不仅使街道立面统一、协调,还能给城市增添生机与活力,提高人们的素质。

2城市道路绿化特点和重要性

2.1城市道路绿化特点

首先,绿地人为破坏事件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地面辐射热较高的水泥路和柏油路两侧,再伴随车辆所排放的热量,造成的空气干燥,必定影响道路绿化;现在城市中高楼林立,遮挡了部分的光照时间和强度,影响植物的生长;除此之外,城市道路绿地的土质,绿植种类,城市气温和湿度都会有影响。在车行道上,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地方进行道路绿化,能够实现控制人潮和车流、组织交通,起到改善确保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等作用。

2.2城市道路绿化重要性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感受到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绿化有利于生态平衡。道路是城市的脉络,在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大部分的城市中,交通、划分片区只是道路绿化其中的一个功能,道路绿化更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延续变迁的载体和见证。因为道路绿化是人们公共生活的舞台,是城市人文精神要素的综合反映。

3城市道路绿化既存的问题

3.1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

由于缺乏城市道路绿化等知识,盲目地选择植物的品种,不合理地配置植物,导致的结果通常是植物因为不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而死亡。由此可见,城市道路绿化缺少统一且科学的规划,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影响了城市整体绿化效果。

3.2片面强调效果,忽视管理层面

对绿化行业的特殊性认知不足,片面强调绿化景观效果,不重视养护管理[1]。后期管理资金投入少,管理水平难以提高,而且养护管理机制和设备相对落后,无法跟上绿化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

3.3巩固绿化成果工作不到位

巩固道路绿化成果等后期护理工作和道路绿化工程建设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做好巩固道路绿化成果工作,才能确保提高绿化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或最大化收益。但目前我国道路养护投入费用普遍较低,某些路段的护养机械设备陈年老化得不到修护,养护工人得不到专业化的培训,而且在城市道路绿化的过程中,植物容易受到当地的土质、空气质量、种植面积、树种、城市气温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虫害。

4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精细化管理

4.1精细化管理目标

根据分析得出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的方向,制定了城市道路绿化养护和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结合绿化植物的生长特点,寻找节约经济、生产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正常维护养护的管理模式,科学高效地运用精细化管理理念[2],科学有效地促进城市可持续、健康绿化的发展。

4.2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

4.2.1合理规划,协作建设。结合城市道路规划的特点,打造城市个性化道路特色。道路绿化带主要应用乔木、灌木、花草,形成丰富层次的植被群体,优化行人道的步行氛围,使其更加舒适。其次,加强与多部门、多渠道的协作建设,防止盲目建设,做到有的放矢。另外,要降低养护成本,选择生命力顽强的植物品种。4.2.2加大宣传力度,狠抓落实。首先,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的宣传力度,独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护绿意识,让其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关注并参与到保护绿化的行动中;其次,强化养护队伍的整体技术管理建设;第三,加强作业队伍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降低管理风险;第四,执行管理责任到人机制,管理责任明确具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第五,建立可查询的设备管理档案制度,做到物尽所值;第六,实行制度建设,狠抓落实,待用无遗;最后,推进养护管理分项核算建设。4.2.3注重细节,技术创新;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城市天气、气候等因素,制作城市道路绿地月历,记录每月每周的管理重点;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各项管理措施,观察各类植物种类的生产特点,精细化养护,区别管理,科学养护;结合道路绿化的整洁度,绿植的修剪程度等指标,建立可量化考核办法,制定完善的城市道路绿化养护管理评比制度;注重创新,探索有效可行的新技术新方法新途径,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胡必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理初探[J].现代园艺,2016(15)

第12篇

关键词:城市道路;科学管理;养护

中图分类号:TU279.7+1 文献标识码:A

在这个浩大的工程中,我们必须科学、合理的进行道路维修,并且还要加强道路养护,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实现道路通畅运行。

1 维修道路的一般现状

我们在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时常会遇到的软土地基的状况。换句话说软土一般是比规范更为广泛,关键是强度达不到设计的标准的湿粘土。这样一来,路基干湿情况与路基强度的稳定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路基的干湿状态是用土中含水量的高低衡量的,然而含水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湿源的功效和延续的时间。我们对于部分地区因为路面宽、路基低、排水设施不完整或失去作用,会使得雨水流入路基,会使路基软化。

其次,在维修道路的工程中排水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对于部分地区降水、雨雪量相对比较大而言,另外城市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更给道路施加了压力,所以在以后维修道路的过程要进行及时、提早的排水,这样通过对道路快速化维修雨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上,就相应的提出道路快速路的排水要求,以保障道路路基工程的质量。

最后,在维修道路的工程过程中,针对路面工程确实存在的实际的问题。因为交通工程量的不断扩大及相应的车辆时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比如:货物的严重超载、各别车辆违规行驶等情况,这都给道路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实质的问题,从而导致路面工程经常会出现相应的裂缝、破坏,继而加剧了道路表层的破坏和地面沥青的严重损坏。

2 道路维修工程的方法

连维良同志曾强调,在以后城市道路养护施工过程中,各级管理局部门要树立“早修早养、小修小养、勤修勤养、精修精养”的管理新理念,共同建立“勤小修、免大修、不断行”的养护维修机制。我认为,在道路工程维修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新的理念,还要依据不同地区的现有状况和地处条件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维修道路的具体方法。尽管在道路路基铺设过程中,还是在城市排水问题等诸多方面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道路维修,以此确保交通畅通、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为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提供更为优良的生活空间。

例如:我们通过相应的观测后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开挖,随着地基的深浅度地不断的扩充,再有坑壁四周路基土的密度要渐渐地下降,根据土壤的密度进行控制含水量的变化,来解决软土的含水量的问题,确保证软土路基的密度。而水泥掺量上我们更应该与原路基保持相应的一致,尤其是要充分根据路面设计来保障水泥掺量的基本参数,这样才能更进一步衡量路基的质量。因此,对于工作区的密度要根据不同的实际的情况进行减压,确保边角用双向振动平板来压实、压牢以确保万无一失。

3 在城市道路维修中要对道路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

城市的道路是我们城市发展的基本保障,城市道路的好与坏关键是道路的养护,路面养护的预防是行之有效的道路养护的技术。在道路被损坏的初期对病害进行维修和管理,不但可以保证道路的完好无损,而且还能延长道路使用的年限,这样有效地降低了维修养护的成本,更会给国家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维修道路的工程过程中,我们要确保道路维修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划化,其实就是要对道路科学、合理的管理和相应的道路养护,这也是对保障道路畅通、路面的完整的有效保护。

3.1 提高预防性养护理念是城市道路养护的前提

俗话说:城市道路“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这是人们从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否则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能。建设部新的《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正在积极倡导预防性养护,努力改变过去“坏了再修”的旧观念。在规范中除有多处明示预防性养护的条文外,整个规范的条款都隐含了预防性养护的理念。城市道路的建设,在设计和施工时就应充分考虑如何养护的问题。在许多发达国家,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未来的养护问题列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来考虑,他们不仅重视道路施工建设,抓工程质量,而且重视养护,抓养护质量。例如:在施工图设计阶段,有些人就邀请养护维修人员提前介入,从管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在施工阶段,就对在道路设施投入使用中易出现病害的情况,提前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这些都是人们从根本上对城市道路养护理念的转变。而另一些地方片面的追求工期,赶节日交工,只会加大后期的养护投入,造成竣工后道路使用寿命达远不到设计年限。

3.2 道路养护的好坏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路面养护主要分为养护的修补和养护的预防两种,养护的修补显而易见就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路面局部被损害或对某些特别病害进行的维修的养护作业,适合在路面已经发生局部的结构性破损的情况,而还没有涉及到整条道路被破损的情况,承然这是一种事情发生后、不主动的养护方法,它起到了治标不治本的微不足道的作用,各种各样的局部病害积累起来就形成了整个路段的结构性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价值廉成的修复工程。这是一种坏了再修的被动养护方式,其结果往往会造成加大或重复投入,路面养护实施效果差等问题。而预防性养护是在道路投入使用后和损坏之前进行的一种主动性养护策略,它根据路面的状况,有计划地采取预防措施来对道路进行养护,在不改变路面结构承受能力的状况下,延缓路面的破损,以此维持改善路面现有状况,通过延缓原有路面的使用年限来推迟价值可观的大修补与重新构建现象的出现。显然,养护的预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养护方式,即改变过去在路面损坏后才采取措施的被动局面,带有保护路面、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主动性、计划性的养护理念。

总而言之,养护的预防的核心理念是在于防患于未然,在于经济性达到最高水准,在道路使用状况减退的初期,应用最适当的养护的预防措施,以最少的周期作为寿命的成本,尽最大的努力来延缓路况最大程度上的退化。

3.3 预防性养护的关键在于科学的选择时机

这就要求道路护管理者必须弄清楚道路功能失效的时间,便于实施相应的养护的预防技术。实施养护的预防时机就应该是在路况处于良好的状态下,或者是有某些病害先例时进行,如果构造损坏出现,那么养护的预防措施就不再是最佳的选择。

3.4 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的养护道路管理的制度

如:各地区人民政府、各执行机关及交通管理部门,一定要保证道路在管理上和养护上达到长期有效的监督、有效科学的引导及管理的明确。

4 不断创新自己的思路,保证道路工程的有效使用

通过建立一定的考核机制,使不同地区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道路管理和养护,保证维修的质量以此发挥长效职能,确保道路工程的有效使用,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步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的富民政策,改变了人们的认识,“要致富、先修路”的理念根深蒂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变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市政养护部门已经越来越重视道路的养护,在每年的春、秋季节各地都加大裂缝处理工作。我国的城市道路预防性养护工作已经开始向更高层次的处理技术发展。不仅如此,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将不断的探讨和实践。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道路维修与养护工作会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刘敏.预防性养护探讨[J].中国公路,20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