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16 10:39: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互联网创业策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2014 年,全国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高达 727 万,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甚至被认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而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方式,在“十二五”期间发展迅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为许多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与创业的渠道。随着“互联 网+”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上创业成为了最受大学生青睐的一种创业方式。据统计,截止到2015年12月末,我国的网民数量达到6.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0.3%,相比2014年增长了2.4个百分点。2016年,微信活跃用户量达8亿,微信用户平均年龄26岁,97.7%的用户在50岁以下,86.2%的用户在18~36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用户购买需求旺盛、购买力强。《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2016年互联网/电子商务就业市场景气程度居首位,CIER指数为7.67。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技术的主力军,在就业困境下,利用互联网创业是大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选择,他们的创业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
二、大学生网店微店创业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创业动力不足
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学习为主,对创业产品缺乏相关知识和验。目前我国高校也缺乏整合网店与微店经营模式的专业电子商务教材,即使有,也没有什么实用性,很多大学生缺少开网店微店的专业指导,几乎只能靠自学。另外,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选取商品,也缺少资源,创业中遇到难题时,容易陷入“无人可找、无门可敲”的境地。而很多高校在引导学生网店微店创业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学生开发创业产品的能力、市场洞察力自然会相对薄弱,学校也没有树立“创业典型”,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业积极性。
2.职业道德能力欠缺
随着互联网创业日渐成熟,网店微店创业主要以团队方式为主,个体独立创业在互联网创业中难以长期生存下来。现今的网店微店创业,首先要组建团队,根据需要分配工作任务(如产品美工、文案策划编辑、运营推广等),团队分工合作。但在现实的创业情境中,因部分学生缺乏合作精神,做事又没有耐心和毅力,个别学生还有性格上的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创业项目的运作,甚至会导致团队项目失败。
3.网店微店创业实战能力欠缺
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无法充分接触创业产品资源,即使学习电子商务课程,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但实战能力仍显不够,缺乏创业信心,尤其是对经营管理与销售的认识还处于初期阶段,对产品的属性、销售、配送等环节的操作不熟悉,创业成功率不高。
三、大学生网店微店创业教学改革
1.开展多样化创业项目模拟训练, 提升团队实践能力
(1)课堂教学项目团队化。高校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可让学生组成团队开展学习和训练活动,以公司化的运作模式,要求学生认真负责本职任务。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对创业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根据团队在产品定位、美工设计、文案编辑、运营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能力水平差异进行实时指导。课程考核形式也可以改革:去掉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的考核方式,尝试以团队答辩方式进行,并要求提交创业项目说明书、汇报创业项目背景、创业团队成员分工、创业项目背景调研、创业展望与创新点等相关文本材料,通过“PPT+讲解”的形式展示创业项目成果,项目成员必须接受评委成员的提问,评委老师根据汇报与答辩情况对项目进行评分。
(2)工作室创业实践化。教师指导学生引进校外创业项目产品,通过组建互联网创业工作室进行团队创业实践,并要求团队根据企业人才要求,提升成员的整体职能水平,同时,团队可还通过积极参加校内外电子商务创业大赛(如省级创新创业就业大赛、市级微店创业大赛、学校的网店大赛等),达到“以学促赛、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题”,从而更加深入对电子商务创业的认识与研究。
2.选修“创业学”课,响应国家“互联网+创业”政策
“创业学”是大学生创业选修课之一,是顺应新时展要求,以市场变化及其趋势为背景,从企业微观角度出发,运用企业管理新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让学生掌握中小企业开办与管理全过程的理论和实务的一门创业课程。学生可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掌握创业产品的规划与管理,培养与提升创业积极性,通过培训考核,获得创业培训资格证书。同时,深度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2015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一系列相关文件密集出台,国家教育部、科技部、人保部、财政部等多部委以及各地方政府也纷纷跟进,支持和要求高校及相关部门切实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工作。
3.结合区域化经济发展,让创业实战“落地化”
借助区域化经济特征,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网店微训创业实战操作。首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市场需求,鼓励学生走进各类产品批发市场,寻找合作商,确定实体店货源,签订网店微店创业合作合同,署明产品的价格、货物的配送、货物更新等相关问题。合同确定之后,要求设计产品电子商务创业计划书,将产品拍摄、产品美工、平台上传、运营推广等流程相关任务合理分配,严格按公司管理制度化进行。教师适度监督与指导项目进程,组建创业委员会,成员由各项目负责人组成,对接商家与学生合作项目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及时展开讨论交流,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管理与统筹能力、网店微店创业实战能力;另一方面推动电子商务领域的网店微店美工、店铺运营推广、文案策划等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化电子商务经济发展。
网店微店创业是电子商务创业的主流趋势,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提出,互联网创业已日渐纳入各大高校的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的议程,电子商务课程也因各学院专业设置差异性、人才培养方案定位而各有不同。然而,网店微店创业人才的培养一直是各大高校的难题,本文主要探讨网店微店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主要体现为:项目化模拟训练、创业实战“落地化”、团队合作意识与职业道德修养的培养等方面,通过这些改革,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网店微店的创业能力,以培养出合格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立康,陈文改.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5).
[2]杨 柳.微店发展趋势探析[J].才智,2015(5).
【关键词】电子商务课程 教学改革 方案设计 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33-02
传统的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究其根源,一方面,传统的理论灌输教学模式已不符合高职教育现代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简单的电子商务案例教学也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培养所谓“应用型、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全方位设计以学生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实训为手段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中提高技能的同时,把理论知识拓展到更高的水平。
一、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案设计
(一)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设计
1.设计理念。高职院校电子商务课程是为商务类、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涉及的学科多,领域广。同时,由于我国高职院校以专科层次为主,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且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扩招,各专业招生开始文理兼收,生源基础不一,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大的挑战。为此,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重新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在“以岗导课”大前提下,设计以学生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的课改方案,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情况的学生强项得到发挥,弱项得到增强,达到扬长补短的双重效果。
2.设计内容。电子商务类的岗位要求从业人员既掌握计算机及网络在商务方面应用的相关技术,又具有鲜明的商务理念,且不同岗位对技术和商务要求的侧重点不同。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有针对性地对电子商务两大类别的岗位,即以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和以商务为主的电子商务岗位,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考核评价三方面进行设计。
(1)课程目标。通过市场调研,结合电子商务类的岗位要求。从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三方面对课程目标进行定位,具体如下。能力目标:具备电子商务理念,熟悉电子商务项目运作的流程;能运用电子商务运作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Internet环境下电子商务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备经营和管理项目能力,有从事组织和管理电子商务运作、进行互联网创业的能力。知识目标:市场调研与分析,商业模式,商务规划,业务流程设计;团队组织及人力资源配置;商务平台的选择与规划;商务业务及客户关系管理;评价体系分析。素质目标:培养学生文字表达、自主学习、独立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为人处事、沟通协调、团结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
(2)教学内容。围绕课程目标的实现,设计以6个项目模块为载体,并依据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设计19个能力训练项目和22个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3)考核评价。基于“能力本位,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依据平时表现、过程表现、业绩成果三大评分内容,通过个人自评、本公司评价、同学间互评、教师综合评价对每个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测评,然后按照素质成绩占20%,过程评定占50%,业绩评定占30%算出总评成绩。详见表2。
(二)电子商务课程的校本教材设计
以课程改革的设计方案为依据,校本教材包括6个项目模块、19个能力训练二级项目、22个项目任务。全教材的组织主要以项目模块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引领,按照能力目标、知识目标、项目任务和以任务引领的教学过程及内容部分的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五个部分展开。其中在相关知识部分,除应知的理论知识外,还相应地引入一些基础的操作,将理论知识融于基础操作中,在操作中引出更高层次的理论概念,改变了传统教材的组织模式。
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实践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早在2007级学生的教学中已初步形成,在给2008级学生的课程教学中逐步实施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应用实践,于2009年作为院级课改科研项目立项。随着项目研究的深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完善了课改方案,获得2010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在2009级学生的课程教学中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实践。教改后的课程教学,在开课前往往会增加一个预备的环节: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兴趣爱好等以团队的形式(5~7人)分成学习小组,办理开通网银业务,其目的是使教学中即将以成立公司的形式策划岗位、组建商务团队等实践环节得到顺利开展。
合作才是硬道理,创业者把一个企业从小做到大的过程,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所以上次李善友老师在讲其从搜狐出来创办酷六的经历,也遇到许许多多的新情况,这会是每个创业者都必经的过程。
一、中国历来是个圈子社会
中国是个圈子社会,不用鳌叙,大家肯定都深有体会。而且从一个圈子到另一个圈子,跨度是很大的,因为每个圈子都有自成体系的一套语言和规则。
不懂技术,是不是要融入技术圈子里面呢,借助他们的力量呢,这样你招人和寻求合作伙伴是不是变得简单些?从来没融资过,你说是不是要融入投资圈里,否则你的BP别人看3分钟就决定了,甚至根本不看,能约见并且融资成功,有相当大的运气成分。这两天微博上不是说北京的一个创业者被投资人几次忽悠时间,就上去在微博上发了个牢骚,搞得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例子我想不是个案。创业者或许也不懂得包装,那或许得借助媒体圈、学术圈、政府圈,多次在媒体上曝曝光,在学术界发几篇有影响力的稿子,或得到几个知名教授的推荐,或让政府引导基金出具投资意见等。
二、要混哪些圈子呢?
(一)投资圈的人脉帮你在融资方面助力,同时也可以让你的项目融资获得信任背书。
(二)媒体圈的人脉可以让你吸引到更多的注意,而且可以利用事件营销让你的产品迅速升温,引起社会关注,并可以通过一连串精美的策划让产品及服务理念迅速传播开来,到达目标用户,并提升品牌美誉度。
(三)学术圈可以让你冠冕堂皇,并且借用学术圈的力量可以向政府要政策扶持。
(四)政治圈的力量不可小觑,比如各地政府引导基金,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等都能给项目带来很好的实惠,如果有强大的政治圈,基本上可以撬动任何圈子。
(五)互联网圈可以让你不再担心技术上能不能实现完美的用户体验,同时也不再担心技术人才的流失,同时借用互联网的营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要混这些圈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且要符合创业过程的发展变化。
三、混是一种策略,最根本是对人性和规则的理解
(一)每个圈子的语言和规则不同,要学会适应,学会经营。
1、在哪儿可以找到这些圈子
(1)互联网圈子的朋友们,可以通过你的人脉或者直接在微博上搜索那些互联网的群,当然还有你通过互联网创业论坛,创业吧等公共论坛来结识和拓展人脉。(2)媒体圈的朋友,可以通过自己的人脉转介绍,或者参加媒体圈的群或参与他们的聚会等,还有可以通过百度或谷歌搜索查找自己的目标媒体群,再慢慢拓展。(3)建议多参加老乡聚会,多参加些行业论坛及聚会等,还有留意身边的朋友。其实找到这些圈子并不难,不是有六度人脉的说法么,关键的是你如何去融入
2、如何经营
(1)坦诚:不要抱着过于功利的心态交朋友,即便是有目的性,但是仍然要学会坦诚,放下自己的FACEBOOK,用真诚去沟通和交流。
经过两年的沉淀与实践,他于2014年12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把自己的创业及工作基地从北京、广州搬到老家江西宜春。随后,放言要在2015年3月21日举办一个文商旅春计峰会;2015年1月,他在微信朋友圈大晒要搞个春疯会。
冷跃进还给自己起了个大号“冷疯吹”,立志要打造中国文商旅业最大疯情社群:让生意更好玩,让游玩变生意,并亮出自己的疯狂宣言:“言为绿疯吹 心为禅境狂”。
执行官:您是如何看待“疯狂”二字?
冷跃进:我们春疯会的宣言是唐龙品牌策划机构疯飞沙(江淘沙)起草的,我认为很好地表达了我的观点。疯狂是一种力量,源于执着热爱,不断追求完美的极致;疯狂是一个传奇,不甘沦为平庸,无惧任何极限的挑战。每一次激动人心的蜕变,都是磨砺与汗血的结晶;每一次超越极限的跃进,都是心智与格局的突破。用专注赋予你能量,挑战之路永无止境;用超越想象的疯狂,重新定义这个世界。
执行官:您认为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人是疯狂的人?
冷跃进: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疯狂者要么在精神病院,要么就该进监狱。我们是在同志变“同性恋”,小姐变“”的变态用词时代,反其道而行之,把一般人理解的疯狂,理解为对人生意义、对工作价值有着极致追求的人群的一种反语。
乔布斯、雷军、任正非等成功的企业家都认为自己有疯狂的一面,甚至标榜自己是疯狂者。
执行官:您发起春疯会的初衷是什么?
冷跃进:我做春疯会最初的想法是想在我家乡宜春搞一个跟春天有关的城市旅游营销方面的会议,因为我在本地创办了一家叫胜游的咨询公司,想做高端商务会议旅游业务和旅游手信电商。
3月21日正是春分日,我们想以后每年可以搞个春计峰会,希望在宜春能有一个类似于中国企业家亚布力年会的活动,做成东方达沃斯。这个想法老实说超出了我个人的能力,有些疯狂,于是也便把宜春与疯狂连接起来了,这个是“春疯会”三个字最初的来源。
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正好在孤独者粘会组织运作的过程中,“孤独之后干什么,疯狂释放一把,去叫春”。这么玩笑着,慢慢地理出了一些调性,春疯与春风谐音,春是代表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疯代表释放能量、创新成长。
执行官: 宜春除了是您的家乡之外,还有哪些方面是吸引您回去办春计峰会或春疯会的动力?
冷跃进:我们最近在对接当地政府,宜春在打造城市品牌方面,过去八年来动作蛮大的,最核心的策划是月亮文化节,最知名的广告语是“一座叫春的城市”,宜春作为一个旅游城市已经初成气候。
现在面临一个拐点,即是从整体上推“一年四季在宜春”、“硒养生、禅养心”。我们现在的策划就是一年四季从哪里开始?从春天开始。从春游开始,一年四季主推宜春最核心的资源“富硒山水、禅宗文化。”
在城市品牌营销方面,我们能做的,一是给政府有关部门提建议,二是做好我们企业为主体的经营。无论是我在北京和广州的创业平台绿闻社,还是宜春本地成立的胜游咨询,我们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策划和传播等营销咨询服务,我们关注的重点是围绕着大旅游产业的会议营销服务和特色农业电商。
宜春本地有很多特产,但缺资金、缺运作团队、缺面向全国的渠道和网络,也缺少移动互联网的思维和工具,我希望春疯会的实践,能够对于宜春品牌走向全国、宜春企业互联网战略转型升级有所帮助。
于绿闻社来说,我们希望在宜春建立一个根据地,在这里建立会议营销平台和新媒体营销后端服务平台。像宜春这样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环境,会有它天然的后发优势,我们身处其中必有其益。
执行官:春疯会321活动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活动?您希望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冷跃进:春疯会运作着眼于几大创新:第一是用移动互联网思维来做,第二是采用众筹模式来做,第三是聚焦在文商旅,围绕宜春的大旅游和生态农业特色电商这方面做工作,第四是通过321春计峰会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我们不是为了做会议活动而做会议活动,而是通过会议活动来建平台,希望把春疯会打造成一个中国文商旅最具疯情的O2O微社群,群友们能够持续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的个人和企业成长汇聚能量。
2008年7月10日,App Store正式上线,之后一直到2012年都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创业的草莽时期,大量的创业公司、创业团队涌现,每年总会有几款“神奇”的应用,可以迅速获得海量下载,爆红网络。
如今,移动互联网就像当年的电商一样,迅速变得拥挤而混乱,同质化竞争加上收费困难、推广成本高企已经让创业者开始关注差异化领域,用APP(第三方移动应用程序)改变传统行业,用O2O(线上线下)联通消费与服务,这或许可以成为另一种方向的开拓。
这仍是最好的时代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创业者向《新财经》记者描述了自己的失败经历。他和团队开发了一款用于医院挂号的APP,这看上去是生活中急需改善的一项服务需求,但实际操作中由于难以给医生足够的利益回馈,加上所融资金迅速在推广中消耗殆尽,这次信心满满的创业很快就结束了。
他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首先是开发的应用是否有效,能不能满足最切实的需求;其次在推广环节存在太多陷阱,50万元买到100万个有效下载,但是所谓有效下载有各种计算方式,一旦推广活动结束,这些下载就变成了僵尸应用,并没有获得多少活跃用户。
经历过一轮洗礼后,已经有大量的APP创业者品尝了失败的苦果,大公司的加入进一步压缩了他们的生存空间。很多早些年进入移动互联领域的创业者感叹:美好的时代已经过去!
对于关注移动互联网全行业发展的投资人来说,还没有这么悲观。
“大家一致感觉,现在APP的特点是出来的应用特别多,更新速度特别快,生命周期比较短。但是失败的例子多并不代表整个行业不行,这跟当年互联网一样,总有好的网站,也有不好的网站。”启明创投投资经理王世雨对《新财经》记者说。
他觉得,移动互联网创业还处于中早期,远没到过去的时候。“尤其是垂直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的交叉还没有真正开始。而有些行业,比如手机游戏,正在爆发期,并证明了直接收费模式的成功;另外,做社区的很多APP在短期内还是找不到挣钱的方法,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目前看起来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比互联网更集中,巨头垄断的优势更加明显,就像微信的成功,是小公司很难去竞争的。但是这不代表小公司就没有机会,我认为还有一些做垂直行业的应用会在移动互联网上出现,巨头公司不会每个行业都去做。”王世雨说。
起点创业营创始合伙人查立认为,移动互联网是创新的时代,只有创新的产品才有生存的余地。“拷贝别人很难成功,如果没有任何特点就不应该做,创业就一定要创?新。”
查立看来,在当前社交网站、自媒体这么发达的社会,产品出来以后最初的用户通过口碑式传播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不能得到这些用户,要靠广告去推一定不是好产品。“现在一个微博有5万粉丝很容易,如果上面有5000人用你的产品就非常好,可以花点钱去做推广,当更多客户进来时,推广力度可以更大些。找来几千万元去做市场,没有这种事情。一个企业一定是从小规模一步一步向更大规模发展,特别是APP,如果要靠钱去砸,我觉得这样的产品有先天问题,不一定能做起来。”
如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逐渐清晰,比如较早起步的游戏已经有明确的商业模式,而导购等消费类的应用也在逐渐摸索赚钱路径。相对来说,根植于行业资源,开发垂直行业的应用刚刚开始,这是一个更加专业和专注的领域,也是大公司难以模仿,却需要精耕细作的田地。
bobo:美发的创意应用
当2011年bobo网推出第一款APP应用时,史良瑞感到自己走对了方向。
有多年TMT(数字新媒体产业)行业经验的史良瑞与从事美发行业管理的徐红春一拍即合,决定做一家为美发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的网络公司。“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应用,如找餐馆、订酒店、订票??但是做头发这事儿还不能依靠网络解决。我们觉得这是个机会,而且市场空间也可以。”史良瑞说。
美发主要服务两个群体,一个是发型师群体,一个是消费者群体。如果买和卖两个群体同时发展获得的价值会更多,但考虑到初创企业要更加集中,史良瑞决定在起始阶段只做专业群体,即面向发型师服务。
2010年,他们做了一家web网站——为发型师提供服务的专业平台。在史良瑞眼里,这是一段吃力不讨好的经历。“发型师的工作状态是上午10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在店里不太可能接触PC机,而下班之后也没力气再趴到电脑前?了。”
真正爆发是在推出APP应用之后。“因为他们真的很适合移动互联网,现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都很普及,不仅作为娱乐工具,而且可以成为发型师与客人间的沟通媒介,除了用微信等社交应用维系和顾客的关系,还可以在上面向顾客演示自己的作品,帮助顾客挑发型图片。”bobo这一段发展就是基于对美发行业的深切了解,把应用嵌入到发型师的工作环节中。
最开始,bobo向发型师提供一些好看的发型图片,后来发型师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收藏,交流发型的制作技巧,这相当于在手机上搭建了一个发型师的专业社交平台。
现在,bobo上的发型师会员有21万多名,他们的日活跃度能达到30%以上。这是没有进行任何广告推广取得的成绩,通过在发型师群体里的口碑传播,加上参与一些美发行业比赛和秀,从2012年年底开始,会员数量加速增加。
“我们面向的是一个专业群体,发型师在全中国大约有四五百万人,在十几亿人口里只占很小的比重,投放广告恐怕收效不会太好。通过线上产品和线下运营来开拓市场对我们最经济。当然把产品做好,让发型师真真正正在这里面获得一些他想要的东西、朋友价值,才是获得认可的核心。”史良瑞说。
bobo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就会有一些收入,主要是面向发型师做一些教育培训和活动的策划。往后还会推出一些付费的功能,但这要等到明年了。
“行业垂直服务更多是在行业资源的把控上面。美发这个领域比较特殊,人们一旦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型师,可能就会跟着他很多年,消费者不会轻易改变,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的推荐。这个特点让它慢慢积累、稳定上升,不能靠砸钱刷榜把量做上去,也不会很轻易地掉下来。”史良瑞说。
猎上网:只卖疗效
这一天,猎上网CEO孙晓丹应邀来到苹果公司中国总部,向客户阐释自己公司的服务模式,因为对方在电话中说:“猎上网作为一个招聘平台超出了我的预期,需要和你见面谈谈。”孙晓丹觉得,这正是她乐此不疲做猎上网的原因,“我就是要让客户说‘你们超出了我的预期’,我就是要改变这个行业的经营模式。”
出生在东北的孙晓丹大学毕业便成为一名猎头,工作一年半后,她成为公司业务排名第一的顾问,并在2005年创立了自己的猎头公司,但是多年打拼却让她感受到猎头公司的瓶颈。
“为什么很多猎头公司号称有百万级的人才积累,但业务额却那么低?为什么猎头行业只能像高定服装一样,提供非标准的订制服务?为什么不能把客户的需求集中起来,做相对标准化的批量交付?”孙晓丹熟知猎头业务的诸多困局和管理难点,当移动互联网成为潮流,猎头们的工作方式与十几年前相比却没有太多变化。
她想是否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一个“货架”?HR(人力资源经理)在上面放上需要招聘的职位,猎头在上面推荐更加精准适合的候选人,在网络上解决双方的信息对称问题;同时,帮助有擅长的猎头源源不断地接到同质化的职位招聘订单,将之前积累的候选人资源“人尽其用”,加快“候选人”的周转。
于是,猎上网诞生了。
现在,猎上网已经吸引了Apple、Honeywell、万科、复星等各行业的数千家企业客户。同时合作的数百家猎头企业中的顾问数量也已近万名。最近,猎上网更是推出了手机APP应用,把HR和猎头的工作流程互动置于手机方寸之间,让他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碎片时间随时完成工作。
根据人力资源行业协会的数据,2012年,中国猎头招聘产业的招聘营业额就超过了200亿元,这不是一个小行业,但这是一个非常碎片化的行业,仅上海一地就有5000家以上的猎头公司。对于企业来说,中高端职位招聘需要依靠猎头,但选择一家高效又适合自己的猎头公司谈何容易。
通过猎头在平台上的合作记录,猎上网可以通过猎头信用系统让HR选择适合自己的猎头公司及猎头顾问。孙晓丹打开手机,展示猎上网HR的应用界面,向记者介绍:“点开‘职位’,可以看到有多少职位正在招聘,每个候选人的进度怎样;点开‘面试’,可以查看所有的面试安排,按照时间、日期全部排列在这儿;点开‘猎头’查看有多少猎头在为我服务,每个猎头有介绍、评级;只要点击‘接受面试’,号码就跳出来,可以直接打电话了。”手机和电脑不同,可以时时推动,随时查看进度,随时给对方回馈,工作在零碎的时间里都能完成了。
所以,务实的创业者们往往会形成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或大或小,但共同的特点是能够在资源上相互整合,让创业路上少走些弯路。
从本地化开始
作为一个创业新兵,Robin两年前开始在上海寻找各种与创业有关的圈子。在创业之前,他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Robin发现上海缺少整合各种圈子的创业平台。
事实上,综合型的创业平台并非没有。由柳传志、李开复等大佬们驱动的联想之星、创新工场等创业孵化服务器在2008年就陆续涌现,以创业为主题的特色咖啡厅――车库咖啡、3W咖啡也在近几年里相继出现在北京中关村。
但这些颇有名声的创业平台最终并没有让Robin找到有效的圈子,他认为自己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创业平台。而这些创业平台总部无一例外都在北京。
Robin认为寻找“同类”最有效的方法是参加与创业相关的线下活动。在投融资对接会上,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投资人;在行业峰会上,可以找到同行们;哪怕是一个什么主题都没有的茶话会,只要参与者同样是创业圈子里的人,一样可以碰撞出各式各样的火花。
因此本地化的创业平台能够让创业者们更高效地找到圈子。Robin发现上海并没有这样的创业平台,于是决定自己来打造一个本地化的创业平台,这个创业平台最终被赋予了一个简单而直接的名字――创业帮帮忙。
不同于大佬驱动、政府驱动等创业平台的诞生,Robin发起的创业帮帮忙是一个纯草根的创业平台。甚至于在辞职创业之前,Robin并没有接触过任何创业圈、投资圈的人。但就是这样一个纯草根的创业平台,以滚雪球般的方式快速聚合着各种资源,在两年时间里成就了一个圈子,并给圈子里面的人带来了他们想要的帮助。
线下驱动
Robin清楚地记得创业帮帮忙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2012年的11月11日。在这个被网民们造出来的“光棍节”里,现场正好来了11位伙伴,这个数字也极为应景。但Robin一点也不觉得这个“光棍节”孤单,反倒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因为来的11位伙伴中有投资人也有创业者。尽管第一次活动连一个主题也没有,但伙伴们的交流依然很热烈。
要知道,这些伙伴都是通过互联网的渠道知道这里有活动并且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彼此之间并不相识。这能够反映创业者们的确需要有一个能够沟通互助的圈子,Robin受到了极大的鼓舞,Robin的首批伙伴也在创业帮帮忙后续发展中贡献了力量。
创业帮帮忙的圈子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线下活动中滚动形成的。Robin组织策划了一次又一次活动,并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招募活动参与者,这些活动以融资对接会形式较多。更多的时候,创业帮帮忙会与上海其他圈子合作,如各大科技园区、其他创业平台、媒体等组织合作,共同举办一些如2014上海互联网创业者大会这样具有千人规模的颇具影响力的线下活动。
从目前来看,创业帮帮忙的圈子,主要集中在上海的创业投资圈、TMT、创意文化产业、金融服务领域。
虽然以线下活动形成圈子,但这并不意味着Robin会放弃互联网的力量。Robin给创业帮帮忙规划的是一条O2O的道路,但与普遍认为的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不同,创业帮帮忙实现的是Offline to Online,即线下驱动线上。
现在,创业帮帮忙有了自己的独立网站,网站的模样很像一个聚集创业资讯的新媒体,但创业者可以在网站上提交项目和报名参加线下活动。不过从网站上不断更新的活动预告中可以看出,线下活动依然是创业帮帮忙的主要业务。
商业化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创业帮帮忙的所有活动都并不向创业者收费。也许你会好奇这样一个公益性组织是否考虑过商业化运作,毕竟适度的商业化是一个组织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事实上创业平台的商业化运作困扰着许多平台组织者。活跃在创业圈的3W咖啡是一个典型案例。它从一家咖啡厅出发,瞄准互联网公司和人群的创业服务平台。3W咖啡创始人许单单在接受《创业家》采访时回忆,3W咖啡虽然是咖啡馆,但是努力重点在互联网活动和投融资对接上,但最终3W咖啡搞得名声很大,亏得交不起房租。
最终3W咖啡找到方向,成立定位于互联网人才垂直招聘网站拉勾网,获得B轮融资,估值已达到1.5亿美元。现在,3W咖啡已经涵盖了创业孵化、投资(有个4000万的基金)、猎头、公关服务和在线招聘等创业服务。
现在的创业帮帮忙已经是上海冉冉升起的创业平台新星。“叫好不叫座”的困扰同样存在于创业帮帮忙。好在创业帮帮忙与3W咖啡相比,优势在于前者是一个轻公司。Robin擅长于整合各种创业资源,通过资源置换获得圈子的扩张或者一场低成本高质量的活动。
但这样并非可持续发展之计。Robin正在不停地探索公益性组织的商业化运作,他希望能够通过一些增值服务来赚钱,如投融资对接、财务顾问、技术支持、数字营销等。
自己当老板or影响你的老板
互联网创业跟传统行业创业相比,人才的重要性占了很大比重。这也是为什么像拉勾这种垂直招聘网站这么火的原因。
很多的传统行业转型一直在谈论互联网++,其实最根本在于加人,也就是徐小平说过的“互联网原住民”,有自己对互联网理解和玩法,所以从人员配置上,我完全赞同是传统企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传统企业。这里以我原来服务的一家传统行业为例,老板很想在电商发力,但是在整个管理模式上完全是照着传统行业模式来操作,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也配了相应的电商团队,但是老大也只是传声筒,根本没有发挥的余地,所以我建议他换个思路,搞内部创业,独立投资一家公司,配与管理团队响应的股权,1年后业绩突飞猛击。所以这就是转型根本的原因,人转不过来,谈创业都是空中楼阁。
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要么就是你自己当老板了,能协调到所有资源,要么你要观察是否你的老板对于这件事的态度,如果他真的是all in了,想+互联网,入职前要把你的真实想法告诉他,不要稀里糊涂的进去后浪费时间成本。
氛围
互联网团队氛围太重要了,都是一批85-90后年轻人,干的不爽就溜,跳槽率很高。对于一个职场新手来讲,无非是三个纬度决定他在这家公司去留,是否能学到东西,跟着项目成长?是否拿到满意的薪水?我快乐吗?做为管理者,应该从这三方面来维系这个团队:
是否能学到东西,跟着项目成长?----我放权给他去操作项目了吗,做完这个case他接下来能独挡一面吗?
是否能拿到满意的薪水?---绩效和薪资是否设计的合理,让他能往前冲?
快乐吗?-------相信如果即使前面2个都满足了,干的不快乐,整天看着一群不愿意看的人,能呆多久呢?
所以组建团队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先把氛围先调起来,没有良好的工作氛围,后续沟通起来很麻烦,沟通如果存在障碍,何来高效?
这里举个实际案例,我们团队新招聘一个销售主管,入职后一直跟整个团队格格不入,本来良好的沟通氛围,因为他的到来变味了。这种即使能力再强的人,如果整天怨天尤人,带来的是满满的负能量,这对于团队士气是极大的打击,所以我们只试用了几天就辞退了。
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这个问题可能是很多初创型公司都会碰到:
A比如专业的产品经理太难找了,你看看他是跟我一起共事多年了,人还不错,带带吧!
B兄弟,项目赶着上,你看这个安卓开发现在也一直招不到,这个实习生先用着吧!
C你看这个原来做过传统行业销售这么久了,应该没问题,先用吧!
如果你是CEO,有这种心态,完蛋了,你至少要花很多时间成本去调整,最后项目会出现:
A项目工期一直拖延,沟通不到位,产品无法及时上线。
B上线BUG一大堆,另外一个人来接盘擦屁股,整天修改代码,改到TMD他自己也要跑路了。
C单兵作战,业绩平平,没有互联网销售冲劲,借口多多。
所以说CEO在干什么事情,找钱和找人,上面就是血淋淋的教训!
创业初期对于人才的甄别变得相当重要,因为我们是在跟时间赛跑,每天都是真金白银。找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会事半功倍,所以别吝啬花钱和花心思在招人这件事上面。
那么什么才是专业的人?
这里有个方法:从目标反推,拆解关键任务,分解完成关键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及人力,描绘出这些岗位的职业画像,根据阶段目标倒推团队成员进入时间。
举个栗子,比如公司微信服务号要在半年内达到5万粉丝,要达到这个目标需要活动策划,渠道推广,PR等任务,完成这些任务都需要什么能力的人?什么时间到位?
其实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的HR是不专业的,他们没办法熟悉到各部门具体的工作任务。所以经常招人的时候经常会闹笑话,比如应聘者问你们新媒体的团队绩效怎么考核,销售团队工资体系,很多HR是很模糊的,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所以部门负责人应该跟HR密切沟通,让他们清楚你们部门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关于目标和kpi
创业项目启动前期可能杂事会比较多,比如产品研发,产品测试,市场推广资源和物料准备等。所以我的建议等产品过了试运营期来定目标和KPI。我是个目标感极强的人,每天都会去盯数据。所以不设置目标和KPI总觉得不舒服。
A创业初期各个部门的KPI考核尽量简单点,别搞一大堆薪酬激励的事情,实在点,完成多少给多少现金。
比如客服人员你的KPI是订单成交量,完成目标的80%给多少?没完成又给多少?
比如新媒体运营的KPI,月关注粉丝目标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标能拿多少?
比如销售,地面推广服务商的数量目标是多少?完成和未完成目标能拿多少?
过了推广期后,数据稳定后,考核可以相应的调整。这里不做专门讨论了,改天写篇文章来总结。
B关于目标制定
tip 1:团队需要有一个终极目标比如对于O2O的项目来讲,团队的终极目标就是日订单量。
比如对于一个工具型APP,团队的终极目标是日活跃率。
tip2:各部门进行目标分解,背一定的KPI
比如新媒体运营团队:
事务目标:每周X篇内容,其中X篇做原创;结果目标:微博曝光量、粉丝较上月的增长比例(早期基数低,可以设定每月50%-100%增长的目标,后期可以适当减少到10%-20%);微信的文章打开率15%,转发率5%(这是大部分公号的平均高值)。
tip 3:目标设置不能太范范,要具体数字
比如:当月目标为日均新增激活从8000到12000,注册转化率40%(建议略高于原本的期望值,效果会更好)
那种“提高了品牌曝光度”、“增加了用户粘性”这种陈述性语句通通封杀。
提高品牌曝光度——百度指数上升多少增加用户粘性——产品活跃度提高多少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还是解决问题
经常有人问我运营是什么? A从广义上来讲运营就是协调公司内外部资源,让项目或者产品利益最大化.
B狭义上来说运营就是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重要事情说三遍哈。
C如果是互联网运营,那扯的东西就有点多了,可以参考下91运营这篇文章《关于运营:就看这张图和几篇文章就够了!》(关注公众号yunying-91,关键词226)。
还是回到B点上,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周五都会去搜集各个部门项目的问题,方便下周一开会讨论。运营实际就是不断的解决各个节点,各个部门的问题,所以考核一个运营总监,就是考核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问题依然存在,那么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管理套路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一套管理套路,我就简单总结几点经验:
A周一早会,周三培训,周五总结
周一早会:每周固定9点-10点,讨论上周问题及本周部署
周三培训:按照培训表抽出2个时间的团队培训
周五总结:每周各部门问题反馈,汇总成表格。
B量化目标
项目立项后就开始要制定年度目标,分解到季度,月,周目标。
根据目标分解到各部门,细化到每天工作任务。
C准备三张表
财务预算表:整个运营团队的预算,包含人员工资,市场推广等等。
绩效考核表:怎么跟薪酬激励挂钩在一起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
岗位描述表:各个部门每个岗位的描述要做到下详尽。岗位描述要根据项目现阶段需求来描述,切忌大而空。
D布置任务--辅导----检查任务
我比较喜欢按照这条线来让下属操作自己的项目,这有利于其成长,不要限制条条框框。
初创“易车”
李斌自小跟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公家在安徽大别山区,牛是当地重要的生产资料。外公是四里八乡贩牛的好手,最拿手的是一摸牛的牙齿就知道牛的精准年龄。“外公要知道货源,在牛不太好的状态下用低价买过来,之后回家养好了再卖出去,还得包装一下,中间还有库存。”少年李斌是外公的劳动力,负责“包装”——找到最肥沃的草场,带着牛去吃个饱,再一头不落地赶回来。在不需要贩牛的季节,外公还卖酒药。从江苏买来酒药,回来后再分销给村里农户,中间还有一级、二级。李斌则帮忙收钱记账。“我外公是典型的农村商人。他非常进取,不单是生意好,家里庄稼种得也很好。”外公给了李斌最为朴素的商业启蒙。“收入成本利润、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要不赚短期的钱,要不赚未来的钱。好的生意是今天能赚钱明天也赚钱,明天比今天赚更多的钱,用最少的钱赚最多的钱。”
大学时期,李斌不仅学社会学,还辅修了法律专业,考过了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赚了不少的钱。1996年,他办了自己的公司,名为“南极科技”,业务是在美国租几台服务器,在国内帮人注册域名、租空间。他的公司创立时有4名系统分析员,算是计算机世界里顶尖人才,那时这类人在中国不到200名。后来他办过杂志,当过记者,写过程序。1997年,李斌参与创办科文书业信息技术公司,担任总经理。1998年底离开科文书业后,李斌想复制e-Bay的模式,做一个拍卖网站。他跟北大的一位师兄商量这事,可这位师兄把他甩开跟别人干了。
李斌有点儿伤心。此后的一年中,李斌一边经营南极科技,一边看互联网风起云涌,2000年初,习惯了东跑西颠、各种事情都尝试一下的李斌发现,应该最终确定一个创业方向,才能胜出。当时,酝酿多年的互联网泡沫折射出破裂前最美光泽,只要能与互联网概念沾边,股价就会一飞冲天,他感觉再参与互联网创业就没机会了,于是决定到一家香港人投资的互联网公司当CEO。“我得把南极科技那些杂七杂八的事处理一下,其中有一块业务是做汽车配件管理软件的。我想交给北大的另一位师兄。他做过汽车行业咨询,对汽车行业比较了解。他说,咱们还不如合办一个汽车网站呢?我被打动了,1997年的时候,我就给一本杂志写过文章介绍微软的Carpoint网站,2000年在美国也有一家汽车网站成为上市公司。我认为汽车一定会越来也普及,汽车网站会很有前景。我当即就决定与他一起创办一个汽车网站。”
从不断摸索到做平台
2000年时,此前已经有过两次创业经历的李斌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组织了一次汽车类评选。尽管现在这类评选已泛滥成灾,但在10年前绝对属于新鲜事,宝马、大众等汽车厂商悉数参加了这次国内最早的评选。“现在搞一个再大的颁奖,也找不齐这么多人。”李斌至今仍记忆犹新。
当时他还不会开车,趁着互联网热潮,就在机缘巧合下做了两个网站:易车企业网和易车服务网。前者给汽车厂商提供市场研究服务和软件,做产业论坛、搞活动;后者是个汽车门户。公司开张没多久,互联网泡沫破灭了,投资者不允许易车做任何业务拓展,两个网站没法再运营下去了。2002年元旦,李斌把公司搬到一座没有电梯的居民楼里,为了维持生计,李斌开始给华晨汽车开发经销商管理软件。到了2003年,随着厂商资源和经验的积累,李斌又成立了一家名为新意互动的子公司,为汽车厂商提供网络营销服务,第一家客户是一汽轿车。
易车实际上变成了一家广告公司,而原有的易车网已经好几年都没人维护了。2003年年底,易车开始和新浪等门户网站合作,做这些网站的汽车经销商行业媒体业务。一年之后,觉得自己得“搞点儿产品出来”的李斌买下了南方网、新华网、上海热线等10来家门户网站和区域网站的媒体资源,搭建了平台“车易通”,为汽车经销商提供网络营销服务。李斌坦诚:“我得赚钱,也没那么多其他想法”。
2004年正是包括“汽车之家”在内的一批汽车门户类网站出现的时间。李斌也没落后,重新后的易车网在当年11月上线。不过,他并不想让易车网成为与竞争对手类似的综合信息网站,而是定位于新车导购第一站,“主要功能就是查经销商和报价,没有杂七杂八的内容”。李斌回忆道,“我先想怎么挣钱,别的网站先想怎么弄用户。”
或许是吸取了之前在互联网泡沫中的失败教训,李斌觉得自己当时的积累还不足以把自身的网站做大做强,便把更多精力放在与几家门户的合作运营上,给门户网站提供购车资讯数据库服务,同时通过“车易通”等产品和服务从经销商获取收入。虽然做平台不像自己做网站那么简单,但带来的放大效应显而易见。“我们不在乎自己有多少流量,要的是为经销商做出实际的效果。”2004年,易车有了两、三千万元收入。从当年起,李斌开始在广州、上海建立分公司,扎根服务本地经销商。借力大网站建立起的营销网络如今已成为易车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明显优势。
此时的易车,一边按部就班做着汽车厂商的网络营销服务(新意互动),一边躲在门户网站后面积攒实力(易车网)。到了2006年,易车又了一个二手车网站优卡网,同样采取了易车网的发展策略,和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展开合作。
两次错误的尝试
2006年,美国AAA包括保险、紧急救助等在内的会员制服务模式风靡一时,国内也兴起了一批以此为卖点的汽车网站,李斌同样跟着推出了类似的“易车会”。他由此在2005年获得联想投资后,又得到DCM、日本NVCC的注资,而中国汽车网也靠这个概念完成融资。但李斌很快发现事情有点不对。AAA的会员制模式实际上是整合资源,在美国确实存在这种需求:如果车突然坏了,临时去叫一辆拖车来,得花上几百甚至上千美元;但在中国不一样,只需要100多块元,如果是某个4S店的客户,可能都不需要额外花费。两个国家的人力成本完全不同,想明白其中的问题后,李斌在会员制的发展方向上刚踩完油门就立刻踩了刹车。
汽车垂直网站越来越多,而且内容都很丰富,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他希望能在网站收入还普遍不高时,建立起和别人不一样的营收模式。2006年底,易车收购了车世界。这次收购后,易车迅速将重心放在汽车媒体集群的建设。李斌认为,在汽车行业做生意,如果不获得厂商的尊重,不会有太大的收入,流量不能代表一切。而要打造产业影响力,媒体集群是条有效的捷径。收购车世界带来了电视部门,2007年易车又进军杂志、电台,都使用了在互联网上的平台媒体模式——易车做最核心的节目内容,然后分发至相关媒体。而在此过程中,报纸成为继会员制之后,易车另一次“比较失败的尝试”。李斌的想法是,像《安徽日报》、《辽宁日报》这样的地方机关报,发行量真实,而且能影响到各级市场,读者群的消费能力又强,于是买断了17家日报的汽车版面,同样用上述模式操作。这其实是个不错的概念,但在执行上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一年之后,报纸部门没有达到李斌定下的营收目标,遂在2008年底停掉了这块业务。“我从来不做赔不起的生意。”李斌在开展新业务之前想得很清楚,一旦超出承受范围,立刻止损。设定底线的作用是,将改变与创新的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
尽管在报纸业务上吃了败仗,易车的电视、杂志和电台业务仍然进展顺利,在跨媒体运营的尝试总体上取得了成功。李斌事后总结:“在改进战术的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只要考虑周全、应对及时即可。如果惧怕犯错而在原地踏步,则是更可怕的因噎废食,早晚会被竞争对手甩开。”
抓住机遇的“成功者”
“要获得成功,机遇非常重要。客观地说,很多人很勤奋但并不成功,很多人很聪明也未成功,所以我认为一件事情的成功机遇最重要,但机遇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李斌说。2005年,李斌重组易车,新成立的易车变成一个海外架构的公司。“就跟现在所有中国在美国上市的公司结构是一样的。”李斌说,他打定主意要在海外上市,“如果公司对自己要求严格,在美国上市会很轻松。”
此后易车前后进行四轮融资。2006年3月完成第一轮融资,获联想投资、翱科创投共计130万美元投资;2006年8月完成第二轮融资,获联想投资、翱科创投约541万美元投资,8月,DCM跟进投资约416万美元;2007年10月完成第三轮融资,获联想投资、DCM共计1360万美元投资,11月,和通投资和Georgian Pine Investments跟进投资140万美元;2009年7月完成第四轮融资,获贝塔斯曼亚太投资总计1200万美元投资,同时DCM和和通投资跟进投资。
为了冲刺上市,易车给各地部门今年的销售任务急速上调,截至2010年9月30日,易车2010年前9个月营收为人民币2.993亿元,超过了2009年全年营收人民币2.933亿元。同时,招股书显示,截至2010年9月30日的前9个月,易车网亏损8.227亿元,“主要原因为可转股的衍生工具部分的价值变动”。易车网计划将所获融资用于产品开发、销售和营销、周转资金以及偿还贷款。
2010年11月17日,易车董事长兼CEO李斌带领公司高管团队,在美国纽约证劵交易所摁响上市铃声。易车(BITA)以发行价12.00美元平开,随后股价迅速走高,当天最高价攀至13.58美元,易车市值达5.81亿美元,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媒体公司,也成为首家海外上市的中国汽车类垂直网站。
从上市前的急剧亏损到上市后的中国第一,李斌十年奋斗,终成正果,他的易车像一艘潜行许久的战艇,终于冲破了北极冰盖,成为中国汽车业巨大的战略打击力量。目前,易车网在全国77个城市的办事处拥有超过1200名专业员工,既是一个互联网公司,又是一家“巨无霸”式的媒体集团公司、汽车信息公司、专业广告公司、策划公司。
云计算掀起第四次IT产业革命
2011年,云手机、云输入、云经济、云管理、云物流、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红得发紫的云概念,被认为有望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为IT产业带来第四次革命。据百伯数据研究中心预计,全国云计算人才缺口将达百万,2012年与云计算相关的职位增长将超过150%。
众多IT企业已经抢先行动:华为“云帆计划”;阿里巴巴对外宣布投资1亿来打造电子商务云平台;创维集团宣布全球首推云电视,腾讯云计算平台硕果累累;中国电信(微博)董事长王晓初今年初访台时带着两大任务——3G和云计算;今年5月,浪潮研发出我国首款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产品。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2011年的IT界,的确迎来了“云时代”,所有主流的IT公司都在搞云计算。高端业务和新业务的快速发展,使得3G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人才更为急缺。基于云的应用在未来将变得非常庞大,那些熟悉Windows Azure、Google App Engine、VMware的Spring Framework、Force.com及其它云开发平台的人才,将会在人才争夺战中变得十分抢手。
团购网站裁员导致营销人才外流
今年4月美团网宣布关闭赤峰、龙岩、玉林、马鞍山四个城市的分站;7月,窝窝团被曝6个站点裁员近百名员工;8月,高朋被曝裁员400人,其中至少有13个地方分站整体被撤;9月,又爆出了团宝网裁员、开心网将旗下“开心团购”产品与客服外包给F团的消息;11月拉手取消上市计划……裁员,为团购网站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2011年,随处可见的团购广告,瞬间让团购网站成为了媒体新宠,然而这些宣传广告,动辄需要上亿的广告费用。资本大门的关闭,现金的大幅消耗,导致了大批团购网站不得不以裁员的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据了解,团购网站中的BD、客服、策划部门成为了裁员的重点对象,由此可见,未来团购业的发展趋势,也必将从“人海战术”朝着“精兵战术”发展。团购网站裁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T产业的不景气格局,一些网络营销人才会从中小型电商网站流向龙头企业,而另一部分则可能会选择换新行业。
电子商务带动物流产业迅猛发展,人才缺口明显
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高的高速发展,让电商领域及周边相关行业,产生了巨大的人才缺口。近两年来,京东商城、走秀网、凡客这样的电商领头羊企业,发展速度都高达200%-300%,京东商城和阿里巴巴已经率先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物流中心,这样的发展速度必然加大了人才需求,无论是电子商务领域的专业人才,还是商品采购、快递物流等电商相关人才,在人力资源市场上有告急趋势。
年关将至,各大电商公司都在进行大规模促销活动,订单的暴增让快递公司出现了用人荒,许多快递公司甚至开出了保底收入6000元的薪水招揽快递员;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2011年下半年招聘数据显示,9月份IT行业企业对于物流/仓储的人才需求相较于8月增长123%,10、11月份虽然人才需求相较9月份略有下滑,但仍继续保持较高的人才需求,分别相较8月份增长115%和102%。
另一方面,集体被挖走、跳槽的现象也成了电子商务行业快速成长的另一大“特色”,这一年,徐雷从京东商城走了,变成优购网(微博)CMO;吴声(微博)来了,从凡客诚品副总裁变成京东高级副总裁。这一年,曾任阿里巴巴CEO的卫哲,曾任当当网COO黄若辞职,转去做投资……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电子商务行业增长速度非常快,人才缺口在持续加大,目前整个电商行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严峻现实,正在通过各方面的力量努力改善。专家表示,培养电子商务领域的综合人才,一方面需要政府为电子商务等网络经济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包括电商及电商相关人才在内的内部培训机制,也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行业实现不间断、持续地发展。
智能手机普及“手机终端人才”受宠
从苹果的iPhone,到雷军(微博)的小米手机,再到刚揭开神秘面纱的华为Honor手机,智能手机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场热点。在移动通信领域,“终端为王”几乎成为了一种共识,而与之相关的手机终端人才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愈加让这个行业显得人才匮乏。虽然在10年前,手机终端引发过一场互联网革命,但目前以终端为主要平台的升级发展刚刚开始,专业人员储量严重不足;现在,无论是手机终端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还是电信产品运营,市场从来都倾向于“要熟不要生”,行业的迅猛发展为相关人才提供了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成熟人才始终处于高流动的状态。记者从百伯网了解到,由于“手机终端人才”的缺口,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为企业定向培养、输送人才建立了良好渠道。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目前在行业内具有2年工作经验的Android工程师是猎头的重点关注对象,如果具有重大的项目经验,月薪能够达到1.5-2万元,在“人才荒”背后正潜藏着巨大的机会。中国的移动增值业务市场未来可能会保持50%甚至更高的增长速度,需要有大量增值软件研发工程师进行技术支撑和改进,保守估计人才市场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百伯网2011年下半年招聘数据显示,9月份IT行业企业对于通信技术的人才需求相较于8月增长117%,10、11月份虽然人才需求相较9月份略有下滑,但仍继续保持较高的人才需求,分别相较8月份增长102%和34%。如此看来,“手机终端人才”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行业内的“香饽饽”。
互联网大佬布局移动互联网,开发及应用人才需求高涨
7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推出独立研发的阿里云操作系统(阿里云OS);9月2日,百度推出手机软件产品-百度·易平台,并且宣布搭载该平台的手机“易手机”由戴尔公司生产;9月21日,腾讯联合HTC在北京了双方首款深度合作的社交手机HTC Cha Cha,11月24日,天语手机联合腾讯、英伟达公司,正式宣布推出天语W808W“iQQ”智能手机;云计算代表着2011年互联网最热门的领域和技术,移动互联网则提供了更为无限的想象空间。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在此形势下,众多互联网企业都开始对此项业务进行战略布局,期望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的大潮中获得先机。智能终端是用户上网的首要载体,因此,推出搭载其业务的智能终端成为目前互联网企业布局移动业务的关键性战略,将业务定制在智能终端中,可以降低用户的使用门槛,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争夺潜在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为其未来的业务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百伯网2011年下半年招聘数据显示,9月份IT行业企业对于互联网开发及应用的人才需求相较于8月增长66%,10、11月份虽然人才需求相较9月份略有下滑,但仍继续保持较高的人才需求,分别相较8月份增长55%和20%。
提高待遇,IT行业企业重金挽留人才
IT行业正遭受着最严重的人才干旱,不少IT企业不惜重金招纳贤才,同时也更为重视人才的挽留。
京东商城从2010年开始就斥资6000万元,陆续将中高层管人才送去学校读EMBA课程。2011年,阿里巴巴投入35亿元改善员工福利,并投入5亿元成立教育基金,解决员工子女的学前和小学教育问题。腾讯推出为期三年耗资10亿元的“安居计划”,为首次购房员工提供免息借款,最高可达30万元。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9、10月份IT类职位用人和求职均正向同步增长。在传统的HR“选、用、育、留”的环节中,除了高薪挖角、选拔人才外,企业也更为重视“留”的环节,目前IT行业员工福利的普遍提高,将会稳定“略显浮躁”的IT招聘市场,而人才稳定性的提升,对行业和企业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利好消息。百伯数据研究中心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年底有高达63%的IT行业从业人员有跳槽的意愿。
密码外泄门让网络人才备受重视
12月23日,国内最大的开发者社区CSDN.NET承认安全系统遭到黑客攻击,600余万用户资料被泄露。此事急剧升温,人人网、开心网、天涯社区、世纪佳缘、百合网、美空网等网站的“密码集”也先后出现在网络上,受影响的网站预计达数十家。网易邮箱,人人网,开心网等常用邮箱和SNS网站都先后发出通知,建议用户修改密码。这一天也被网友们戏称为“互联网的冬至”,“改密码日”。一方面,SNS网站强调开放化平台,但开放背后的信息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随着信息犯罪的出现,数据安全专家的重要程度会进一步提升。政府对互联网监管的越来越多,对用户数据隐私的监管规定也不断出现,这些意味着对于大多数组织而言,安全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选项,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而在各个不同行业中,网络安全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网络安全人才,已经迎来职场发展的春天。
应届毕业生成IT行业新生力量的主要来源
2011年秋季,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公布并展开了其2012年校园招聘计划和校园行程,进入各大院校抢夺应届毕业生。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校园事业部成立于2011年6月,为IT、金融等30多家重点客户服务。据百伯网的校园招聘专家观察,2011年IT行业校园招聘市场全面复苏,招聘需求发生井喷。
百度2012年度校园招聘项目于9月1日全面启动。今年百度秋季招聘的校园宣传工作在21个城市的总计64所高校的内陆续展开,为广大应届生提供了系统工程师类、移动终端研发类等50余个岗位2000多个就业机会;腾讯从9月中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校开展校园招聘活动,腾讯在今年推出开放战略后,将加强在开放云平台、无线互联网、社交网络、微博和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人才招募,据悉,通过校园招聘加盟腾讯的员工所占比例接近40%。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校园事业部总监南保宁点评:IT行业企业的校园招聘以技术类人才为主,同时也涵盖产品、营销、设计、职能、市场等多领域人才,之所以高度重视校园招聘,是因为企业很难在市场上短时间内找到符合标准的综合型人才,而通过校园招聘,企业可以找到一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较强的应届生,再经过2年左右的全面培训,就可以快速地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同时通过校招留下来的人才往往要具备较高的企业忠诚度。如今,应届毕业生已成为IT行业新生力量的主要来源,客观上也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微博实名制让相关人才向二三线城市转移
近日,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五个城市的微博客网站宣布试行微博注册实名制。这意味着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国内的四大门户网站,已经全部对微博用户启动实名制认证。据悉,对微博用户实行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目前只针对新增用户,以个人名义注册的应当提供本人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企业名义注册的应该提供工商局的公司注册编号等信息,再由微博客网站向国家权威机构进行比对认证,无误后方可开通微博客。
百度旗下招聘网站百伯网CEO李珍文:实名制之前,用户只需要一个邮箱地址就可以进行微博注册,准入门槛之低也促使短时间内微博用户注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实名制之后,一方面,由于会影响到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预计会有部分不想公开个人信息的用户,转移到那些没有实名制限制的二三线地方网站,随着这些网站的微博用户数量的攀升,将会吸引微博开发人才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转移,以适应地方门户网站微博业务的发展,实现了微博人才的分流。另一方面,微博营销机构豢养的大号微博及泛滥成灾的僵尸粉丝会受到较大冲击,新浪此前曝光和删除大量的微博大号转发的广告,打击这些机构从事的微博经营活动,微博营销机构和人才也将趋于规范化。
“草根创业”带动全能型IT人才走热
近两年兴起的开放平台浪潮,源自社交网站Facebook 2007年创建开放平台Facebook Platform。随后,谷歌、苹果、腾讯、百度、奇虎360、网易、新浪等公司相继走上开放道路,这些互联网巨头在催生大量创新应用的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创业型互联网公司的成长。
正当馆长苦恼的时候,一个馆员找到馆长,说他有一个解决方案,不过仍然需要150万英镑。馆长十分高兴,因为图书馆有能力支付这笔钱。
“快说出来!”馆长很着急。
馆员说:“好主意也是商品,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如果150万全部花完了,那权当我给图书馆做贡献了;如果有剩余,图书馆要把剩余的钱给我。”
“那有什么问题,350万我都认可了,150万以内剩余的钱给你,我马上就能做主!”馆长很坚定地说。
“那我们来签个合同?”馆员意识到发财的机会来了。
合同签订后,按照馆员的方案,150万英磅连零头都没有用完,就把图书馆给搬了。原来,馆员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消息:“从即日起,大英图书馆免费无限量让市民借阅图书,条件是从老馆借出,还到新馆去。”
其实古往今来,关于借势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就是其中的经典。
借势营销,就是指利用各种手段,借助外部力量和资源为己所用的一种营销手段。相对于广告等传播手段,借势营销能够起到以小博大、花小钱办大事的作用,往往能取得四两拨千斤的传播效果。
既然是借势,我们就需要找到一些能被我们借的东西,比如以下这些:
1. 借品牌
有效借助已有知名品牌,可以快速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在奥运期间的奥运营销,就是典型代表。奥运会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体育盛会,受到了全球的注目。特别是商界奇才尤伯罗斯创造性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并使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以来,奥运经济越来越成为众商家关注的焦点。比如在北京申奥活动中,可口可乐、通用汽车、喜力啤酒、农夫山泉、富士胶卷等公司都积极参与,这些企业围绕奥运赛事除了投入赞助费外,还从公益、文化、热点等各个角度采取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活动。
再比如著名的奥巴马女郎,也是借助了奥巴马的个人品牌才“一脱成名”。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其实“脱”了不一定就能出名,关键是看在谁面前“脱”。
2. 借渠道
在实施网络营销时,通畅的推广渠道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但是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和能力建立自己的渠道。所以有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想办法借助别人的成熟渠道来进行推广。
在这个方面,软件行业用得是比较深入的,比如最常见的一种手段就是软件绑定。经常喜欢尝试软件的朋友应该比较有感触,在安装一些小软件时,经常推荐和提示你安装一些相关的其他软件。而一些恶劣的软件,则根本不提示,直接强行帮你安装,比如金山毒霸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你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安装上的。
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360卫士手机版,会有一些诸如“清理加速”、“软件管理”、“手机杀毒”等方面的功能,如果你以为这些都是360卫士手机版自带的功能,那就错了,当你运行这些功能的时候,相应软件才会下载到手机里,这样利用360卫士手机版这个渠道,360就可以同时推好多款与手机优化相关的软件了。
3.借事件
所谓热门事件,关注的人肯定多,所以借助这些热门事件宣传一下自己的公司或产品,比如杜蕾斯的官微,基本上网络中出现一点热门事件,他们都能借上力,推出一个巨牛无比的文案,达到自己品牌营销的目的。
另外,提起借热点事件,让坤鹏坤想起另一个事件了:
第 22届冬奥会开幕式上,名为“俄罗斯之梦”的冰雪盛宴之中却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在体育场上空漂浮的五朵雪绒花本应该慢慢展开最终变形为象征着奥运会的五环形象,但右上角的一朵雪绒花却因为故障并没有展开。“五环变四环”,这样的失误通过电视转播呈现在了全世界观众们的面前。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商标的授权使用管理非常严格,没经授权的商家是不能使用奥运相关元素的。但“四环”并不在奥组委授权范畴之内,商家使用的话,算不上侵权,各大商家敏锐的抓住时机,结合自己产品发挥想象:
一家名为zazzle的在线创意网站很快就推出了名为"索契故障"t恤衫,里面有各种颜色可以选择,但是价格不菲,男款需要22.95美元,女款也要19.95美元。国内电商迅速跟进,推出了其中的白色男款T恤,一位淘宝卖家一天就卖出了五百多件。
红牛饮料则以“打开的是能量,未打开的是潜能”作为宣传标语,使得网友吐槽活动继续升温。
中国联通推出营销广告,你做不到的,沃来帮你。
有浏览器厂商戏称,五环没打开,是IE浏览器太慢,不如换一个试试。360、联想等公司也把自己公司logo放在缺席的五环处,通过公司微博账纷纷借机营销。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句网络流行语正好可以用来形容当下的农村电商。
城市市场的饱和、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家政策的支持等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将农村电商推上了风口浪尖。众多电商大佬也纷纷下乡:阿里巴巴提出“千县万村”计划;京东在全国2200个区县投资50亿元建立自己的仓储物流体系;中国邮政在2012年就以?“邮掌柜”农村电商系统为媒介,在2015年年底设立了11万个农村线下网点、275个运营中心和100个仓储配送中心。
虽然这两年农村电商层出不穷,各种概念、玩法看得人眼花缭乱,但真实的发展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多半是挂羊头卖狗肉,打着互联网的幌子却干着供应链金融的勾当,真正为农村商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的是少之又少。
就在笔者思考农村电商的发展出路时,一家北京的农村电商吸引了笔者的兴趣,这家公司号称“中国最理智、务实”的农村电商,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打造了近2000家农村超市连锁,并且在2016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工信部信息中心承办的 “创客中国”创业大赛中,一举夺得“2016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奖”。
也许,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从这个案例中得到启发。
不圈流量,只做真实的商业呈现
快乐农家创始人陈强是老快消人出身,历任河北旭日集团、蓝猫集团、北京金路易速冻食品、大鸭梨餐饮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营销高管,是国内最早从事深度分销的一拨人,这种一线冲杀的经历也让他对商业的理解更加深刻。
与其他互联网创业公司不同,快乐农家没有炮制什么概念,也没有刻意蹭互联网的光环和热度,陈强甚至要求其股东不要用互联网的眼光看快乐农家,因为在他看来农村电商的本质仍然是商业,而不是互联网,商业的目的是创造利润,而不是圈流量。所以靠烧钱换规模的事情他坚决不干。
在快乐农家平台上,每件商品至少保证10%―15%的利润,这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做法的确是大相径庭。陈强给笔者举了一个例子,成立之初,他从工厂拿到一批T恤衫,出厂价6元钱,有人建议他平价出售,先圈占一部分流量,但被他拒绝了,他觉得商业就是商业,哪一方不挣钱这个游戏都不好玩。
在“流量为王”的互联网逻辑下,如今农村电商的发展也几近疯狂,笔者就曾见过某农村电商平台为了将自己的系统装到农村的小卖部,宁可每月补贴几千元钱。这种做法确实带来了发展速度,但随着规模的扩张,其补贴的数额也将越大,如果没有资本的输血,终归会崩盘。这样的前车之鉴,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见得太多了,在资本的推动下,商业越来越丧失理智。归根结底,互联网思维也是建立在商业的逻辑上的,评判一个模式是否可靠,只需对照三个标准即可:
第一,跟传统相比,这种模式是否能降低成本;
第二,通过这种模式,运营的效率是否提升了;
第三,收入是否增加了。
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无法满足,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好的模式,应当果断放弃。
用这三个标准来衡量,快乐农家完全符合。这不得不让人好奇其强大的赢利能力来自哪里。其实就两点:供应链整合能力+互联网的玩法和手段。上游整合能力可谓快乐农家的核心竞争力所在,目前已经有几十家厂商和第三方平台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以超低的价格拿货,比如一部红米2手机,在京东上的价格至少五六百,但快乐农家只卖389元,并且参与活动还能立减50元,这为其留下了巨大的利润空间。而通过互联网直接打通厂家跟终端,也为其节省了大量中间成本。
此外,快乐农家在商业模式设计上也非常“理智”,他没有像竞争对手那样将快消品作为整合的重点,而是选择了非快消品品类,比如服装、电器、数码产品、美妆甚至一些服务产品,用陈强的话说,他们不去破坏农村原有的商业生态,而是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商业做增项。
我们都知道,快消品的现金流非常巨大,通过资金沉淀可以带来十分可观的收益,但这也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领域,尤其是深度分销在中国耕耘了这么多年,想渗透进去谈何容易。
打着互联网的旗号,以自我为中心去整合别人,这是标准的传统商业的“竞争思维”,而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是“共享思维”,正如杰克・韦尔奇说的那样:任何人都不应该单枪匹马地从事商业。
“原来你店里该卖什么还卖什么,我带给你没有的产品,并且提供互联网的管理工具和营销服务,不占用你任何资源,还给你引来了客流量。”在陈强看来,这种差异定位不仅让快乐农家避开了快消江湖的纷争,而且在推广过程中也少了很多阻力。
农村不缺商品,缺的是玩法
我们对农村消费有很多误解,比如农村的消费相对滞后,很多城里的商品在农村买不到;农民消费只看重价格,不关心品牌、品质。
如果你还存在这样的认知,只能说你已经OUT了,农村早已不是从前的农村,与城里一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这些年也在经历消费升级。与之相对应的,农村的零售渠道建设也飞速发展,村村有超市,乡镇、县城的购物中心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
调查显示,价格不再是农民购物的唯一决定因素,农民最看重的商品是那些“品质好的”,而不是“便宜的”:主要消费品是日用品、服装和家电品类商品。随着消费升级换代,电脑、家电、汽车等开始大规模地进入农民的家庭。
因此,在陈强看来,农村缺的不是商品,而是互联网的玩法,换句话说,农民也需要“参与感”。
比如前面讲到的红米2手机,陈强就玩了一把饥饿营销。提前一个礼拜就在终端超市造势,通过海报和多媒体屏吸引顾客参与活动,可以在线扫码抢红包,而且凡是参与活动的在原价基础上还能立减50元。结果,开售一天就卖出50多部手机。
陈强最近正在准备给每一个小卖部装一个娃娃机,将游戏与消费结合在一起。这个创意还是受其儿子的启发。一次,陈强带儿子去看电影,开场之前,儿子要去玩娃娃机,玩的过程中陈强就问了儿子一个问题:你购买游戏币的钱都可以买好几个娃娃了,干吗这么费劲得去抓啊?儿子不屑地回了他一句:重点不是娃娃,而是玩的过程。后来外出考察的时候,陈强竟然遇到了一个用娃娃机抓香烟的,对方告诉他一天下来收的硬币能达到三四百。这两件事彻底了他过去对消费的认知: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单渠道零售模式,已经被新一代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全渠道体验模式所取代。
换句话说,产品的工具属性逐渐让位于其玩具属性,这也正是苹果、小米这些产品能够迅速崛起的原因。
在这种思维下,快乐农家不单单是一个零售平台,而且是一个营销和服务平台,它不单纯为消费者提供商品,而且还为零售终端提供多种多样的营销策划服务,带消费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玩法。
也许,这正是其“快乐”两字的含义,也是这些合作伙伴愿意跟随它的原因。
农产品进城不能光卖产品,还要打包服务
农村电商有两大内容:一是工业品下乡,二是农产品进城。相比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难度要大得多,主要困难有四大方面:
一是农产品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给产品供应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二是农产品本身缺少标准化,很难进入大流通渠道,顾客体验也不好;
三是农产品尤其是生鲜产品的操作难度太大,保质期短,对采摘、储藏、运输的要求非常苛刻,产品损耗也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四是农村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尤其是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至今还不完善,农村电商是天网(互联网)与地网(物流)的配合,没有了哪一个都不能正常运转。
正是这些难题的困扰,导致农村电商这些年来一直是“一头热”,“农产品进城”的发展十分缓慢。
在这一点上,快乐农家的理智再次显现出来。他们没有盲目地去像淘宝、京东那样投入重金打造物流、仓储,也没有盲目地去啃生鲜这块硬骨头,而是另辟蹊径,推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产品――农村养老民宿服务,在陈强看来,单纯地把农村的产品卖到城里去太单一了,利润空间太小,而且不容易形成顾客黏性,他觉得城市消费者的真正需求是“生活空间的互换”。
比如,退休老人想:从农村出去的人,退休了想去过田园生活,老了想落叶归根,去乡村寻找人生的另一种风景和情怀。而都市白领想:到乡下找一栋房子,远离城市的喧嚣,没有工作上的人情世故,静静地做一个乡野村夫。
快乐农家的“农产品进城”正是从这种需求出发,不单单卖产品,还打包一些其他的服务。比如,以加盟超市作为原点,整合农村闲置民居,结合当地旅游资源,由加盟超市进行资源对接、整合、服务落地。引导城市老人和都市白领回归田园生活,到农村去养老和度假,带动农村消费。
在选品上,快乐农家也没有遍地开花,而是选择一些真正原生态的产品。此外,他们还跟一些大的r场合作,为会员提供真正有机健康的农产品,而这些产品是与民宿等服务打包销售的。例如,会员每年交几万元钱,就可以享受每周一到两次的农产品配送,还可以自主选择几个民宿住上一段时间,真正体验一把乡野村夫的田园生活。
显然,指望团购的小恩小惠来拯救CPI的疯狂高企有些天方夜谭,但无疑高折扣率的团购确实拉低了市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最近,大众点评网的《2011年上半年度城市生活消费报告》于公于私都为团购网站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切实数据支撑的正向舆论环境。
然而,这不能改变任何行业成长必然面对的进化法则。自从团购诞生那天起,就伴随着优胜劣汰:部分网站在竞争中上位,而部分网站的劣迹击碎了消费者宽容的底线,以至于后来用再具吸引力的商品描述也未能挽回人们的消费欲望,最后只能渐渐消失在茫茫团购浪潮中。
事实上,团购网站一直是在是非质疑中成长的。起初,团购行业因为数据造假、服务打折、商客纠纷、内部抽奖等而面临不绝于耳的负面评价;后来,试探性地谩骂与攻击成为千团大战打响的前奏;现在,傍上资本大树后,又明目张胆地展开疯狂的广告大战及拆迁式挖角。
洗牌后的格局会如何?有资深互联网评论员做出这样的预言:“今天的视频格局就是3年后的团购网站格局,老大上市继续亏,老二磨叽不上市,老三上市散伙饭。”该人士认为,视频网站与团购惟一不同的是:“视频网站没投资不能活,所以当年视频网站后10名都关门了,前几位就不用考虑分流问题了。而团购恰恰是小的死不绝,大的做大更困难。”
模式:红与黑
真可谓,成也Groupon,败也Groupon。当初,是Groupon让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看到团购的资本聚集效应,而纷纷进入。现在,由Groupon上市申请引发的团购网站模式、价值争议,也被牵引到中国团购网站身上,折射出其艰难的经营现状,只留下了生死十字路口的猜想。
2009年12月,Groupon第一轮融资消息公布,经由蝴蝶的翅膀,传播到大洋彼岸的中国,触动了中国创业者和投资人敏感的神经兴奋点。如此,国内主流的团购网站都心照不宣地在去年3月份之后纷纷上线,也自然撇清不了受到Groupon启发和投资人引导的关系。
然而,不是单纯的模式诱惑促成了现在的结局。事实上,中国互联网创业者当时正在为自己原本无以为继的业务模式寻找出路:如吴波在手机客户端开发、林宁在视频、任春雷在电视购物等领域都看不到方向,而王兴也在饭否停服之后开始思考和寻找一种完美的商业模式……
时过境迁。当Groupon提交上市申请时,团购在中国正上演着千团混战。24券CEO杜一楠告诉记者, Groupon提交IPO申请,更多还是对行业的引导和激励。“估值甚至超越了GOOGLE上市时的市值,资本市场对行业还是蛮认可。让国内同行都知道这个事情(团购行业)的潜力。”
此时,关于Groupon涉嫌“庞氏骗局”的质疑,也被外界对本土团购进行对号入座的移植。因为,部分团购网站确实是走上了一条“融资―广告―再融资”的不归路。杜一楠指出,“Groupon的团购模式本身是具备价值的,但Groupon业绩的高速增长选择了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扩张,这却不是良性的。国外有些团购企业,增长蛮高,利润率蛮好的。Groupon不能代表行业。”
杜一楠常说的一句话是,“团购行业不缺钱、不缺资源,缺的是灵魂。行业最大的竞争者不是竞争对手,而是自己。大家都看中规模,很少看效率,也不顾利润。这样,行业就缺乏良性发展的动力,风险无法规避,包括人员的管理等一些软性的东西。”他说,“某些团购网站在这么短期内扩容,其实很不正常。正如一个小孩,一年之间就长了很多肌肉,但没有骨架,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我们在物质文明不断扩张的时候,还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而今,令团购行业处境最为尴尬的是:其既是最受欢迎的商品,也是投诉率最高的领域。日前,日本经济出版社(日经BP)发表了今年中国最受欢迎的商品,新浪微博、iPhone和团购领衔前三甲。而某地区的消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快递、团购和银行服务亦占据投诉热点三席。
商家质量和诚信问题成为外界批判的首个理由。王兴认为:“一些团购网站仍存在漏洞:一是平台的漏洞,一是商户的问题。平台的漏洞需要在产品设计上和研发方面以及整体运营商把握。而商户的问题,则需要完成整个品控体系,确保每个商户的选择。”而美团选择商家的经验是,经过谈判、调查等不同的工序,而出现问题后,也要首先对消费者负责。
在外界看来,团购商业模式的速成,隐约预示着其必然隐藏着某种缺陷。杜一楠表示,“团购速成是有原因的。互联网发展很迅速,任何具备口碑渗透力的模式发展都是迅速的,开心网就是代表。”他同时指出,“而迅速的背后会带来一些执行层面的问题,能否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考验企业运营成败的一个关键指标,这方面可能蕴含大的风险。”
除了质疑与批判,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有担心。不妨假设:如果商家不做团购,会不会慢慢被行业孤立?杜一楠认为,“本地服务市场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我们在做的工作是,本来用户是没有意愿去消费的,我们通过这种团购方式,让他们有意愿去消费,市场会因这个营销模式扩大。”杜一楠说,“如果一种商业模式是零和游戏的话,我们做的就是把价格压低。但团购本质上不是这样,我们本质上是给商家带来用户,价值很明显。对商家来说,我们能为其带来流量,有可能带来二次消费。”他补充说,“当然这种事情肯定存在,但不能片面地看,不能一棒打死。”
假如消费者对团购不再新鲜,产生疲倦呢?至少从目前看,表象不太明显,而且现在还是消费的高峰期。假如消费者对低折扣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商家怎么办?“如果近期没有团购,我们就天天在网上等着,直到有折扣出现的时候他才会去消费。”或许这是部分消费者的观点。对此王兴指出,“团购网站是与商家合作为消费者服务,这个竞争不是买家和卖家的竞争,而是买家和买家之间竞争,卖家和卖家之间竞争。现在是我们与其他服务提供商的竞争。”
价值:真与伪
如果说,团购起初还是处在高度饥饿状态的、国内互联网没有也不可能错过的有限机会。那么,现在则要重新审视这一机会。随着6月3日Groupon提交上市申请,一系列质疑也浮出水面,而“庞氏骗局”、不可持续、注定崩溃等尖刻、敏感字眼又指向“团购速死”的结局。
媒体援引美国某企业家撰文:Groupon并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创造了一种均衡状态,但“这并不是一个稳定的均衡,而是一种自我毁灭的均衡。在首次尝试Groupon的服务后,本地商家不久后就不得不停用这一服务”。它的整个运作模式就像一场“庞氏骗局”,并将在五年内瓦解。
美团网创始人王兴则认为,团购价值非常明确。“对于消费者,我们提供的是消费信息的推荐,因为他们可能并不知道这个城市有很多好的消费场所。另外我们还能为消费者提供适度的折扣;对于商户,我们帮他们带来客流,把网站的流量变成线下的流量,他们只需按效果付费。”
王兴告诉记者,“商家只做团购而不做其他营销并不是很靠谱。商家有多种营销方式,他们会尝试新的方式去发现这是否适合他,是否决定加大投入。相比,团购可能与本地的交通台、传单有更多竞争。对比后两者,团购是按效果付费,因为没有前期投入。商家并不知道有多少人看到了传单,而有多少人听到广播后来消费的,商家也并不知道。”
事实已经验证王兴的说法。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调研机构ForeSee Results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Groupon、LivingSocial和谷歌等团购服务提供商可以为商家带来至少三分之一的新顾客。调查结果显示,38%的团购交易买家为该商家的长期顾客,31%的买家为全新的顾客,还有4%的买家是过去的顾客。即35%的顾客属于团购交易为商家带来的新业务。而一位餐厅老板惊喜地发现,通过Groupon团购服务购买该餐厅优惠券的1200名顾客中,70%是新顾客。
即便如此,一些创业者还是提出了“关于团购网站的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的论断。“顶尖公司根本无需依靠团购进行宣传,相反这样会有损其品牌形象。另外,团购网站中普遍存在虚假标价现象,消费者会逐渐意识到团购并不能带来优惠。团购网站的最大风险实际上是商家无法承担过度让利和消费者意识到团购不划算而放弃,Groupon的模式注定要崩溃。”
杜一楠认为,部分团购的劣迹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形象,而即便是顶尖公司也会在团购上有需求。“品牌商为什么每年都会打很多广告,他不需要推广吗?当然不是。而选择在什么样的平台上推广,也代表他们的身份。”如此看来,将业务定位在精品的团购网站,正是品牌商的选择。
在王兴看来,对中小商家来说,团购的营销效果更明显。“中国企业那么多,分几个层次,处在金字塔最上面的是世界500强企业,比如宝马、宝洁,它们十年前就在新浪上投广告了;往下一点规模稍小点的企业,虽然规模比世界500强小,但是数量多,它们从2005年开始就在百度投搜索引擎广告,按点击付费。而在金字塔低端有那么多本地商家,这个数量更大,规模更小,用团购把这么多零散的商家聚集起来,会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他说。
杜一楠表示,“不管规模型商家,还是中小型商家,团购都能带来三大价值:一是,品牌价值。即便未产生一定销量,但PV次数,对你品牌展示有一定作用。二是,对销售额的提升。团购有电子商务的成分,短期产生一定现金流。三是,带来一些新的客户。通过好的服务,把一些新客户转化带来二次消费。同时,不光自己消费,还能带动和影响周边的人来消费。如此,对商家来说,团购是一种投资,投资是赚取未来的潜在收益。
在某互联网资深人士看来,团购为就业市场还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年发生的互联网人才用工荒,很大程度是由于团购网站火爆引起的。目前,只要有一两年经验的相关从业人员,都几乎很少有失业。也难怪如果有1000家团购网站的话,每家都必须配置技术、产品、推广、市场等人员,按照平均50人来计的话,就是5万人的就业市场,很繁荣啊。”他在微博上说。
入冬:是与非
在团购价值的争论还未尘埃落定之时,关于团购入冬的论断却已甚嚣尘上。
最基本的判断还是依据Groupon上市。在Groupon递交新的S-1文件,将IPO承销商由原来的3家(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士信贷)增加至13家,新加入了包括Williams、加拿大皇家银行、Loop、Citadel、JP摩根、Allen & Co、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巴克莱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相关人士认为这不是什么好事,当前各大投资银行争相为科技公司IPO承销证券,以从中获取高额费用。“因为如果这家股票很好卖的话,很多人会抢着卖,包销。承销商突然增多了,意思是要发动市场能力去分销,说明承销商不是很看好。”而媒体报道,“窝窝团遭多家券商拒绝,恐IPO无望。”
的确,Groupon的近年来的一系列数据也未能吃口馒头争口气。据了解,Groupon上一季度营收为6.447亿美元,但自2008年创建以来,Groupon运营亏损5.402亿美元。Groupon拥有8310万用户,截至今年3月31日拥有7107名员工,而2009年6月只有37人。
无独有偶。在中国市场,团购市场也表现出了冷淡。人人网日前公布财报显示,一季度总营收为206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6%。而糯米网作为人人旗下团购网站则成为首家公开关键运营数据的团购网站。财报显示,糯米网在一季度的运营支出为460万美元,而净营收为90万美元,只占了人人网总营收的4.3%。
在5月,整个中国团购市场销售增长甚至出现出乎意料的销售停滞(虽然少数团购网站依然保持良性增长)。有人认为原因是,“消费者已经感到团购体验并不像刚开始那么有热情,商家也有同样的反应,觉得并没有达到当时想要的目的,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效果。”
而王兴则认为,“团购市场短期冲得太快,之后会有一些不良的效果,所有行业都是这样,都会有大大小小的起伏。处在市场某个周期之中,前面冲得太高了,后面没有达到预期,就会有些失望。”但他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指出,很多团购网站将被清出场。他说,“从去年3月份开始,团购行业如雨后春笋,现在有四五千家了。其实数量越多的同时就已经逐渐开始分化了,前几名比较明确,后面的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个规律不光适用于团购行业,也适用于其他所有行业。早期视频行业就是这样,很多视频网站拿到第一轮投资,但只有两三家拿到B轮投资。”
美团网副总裁王慧文一则更为刺头的预测:“未来半年至一年内,团购市场将由上升期转入下降期,期间必然会出现某些团购网站倒闭、其老板卷款潜逃事件。”更一石激起千层浪。王慧文告诉记者,前段时间,美团网在内部搞了一个培训,讲冬天大概是什么样子的。“我需要让内部的人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备,还包括需要跟父母都沟通清楚。”
在王慧文看来,团购行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预付费业务,而其具备融资的特征,同样具有此特征的行业,譬如房地产、譬如保险。“正因为这一特征,团购网站可以从零起步,可以从开始不到二十人到现在两千人,可以先不花投资商的钱。我们每月有近亿的销售额,这些销售额相当于我们从消费者那儿融资。”
天使的另一面是魔鬼。预付费业务更像一枚重磅炸弹。“消费者预付的钱在你的账上,如果企业经营不好,把这笔钱花掉了,之后你不能有持续的更好的现金流进来之后,这意味着你就欠消费者和商家一大笔钱。如果此时融资不再那么容易,则意味着什么?”
“如果一个团购网站只有五千万的销售额,其倒闭的时候起码欠消费者或者商家五千万,以每个消费者每单五十块钱,就意味着它欠了一百万个消费者的钱。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导致消费者和政府、商家对这个行业的看法急剧变化。原来稳定在团购网站买单的消费者会变得非常小心,这个时候所有的团购网站销售额会大幅下降,商家会对团购网站开始拒绝,我们谈单子也会变得更难。这样大范围、大规模的事件之后会产生连锁反应,这就是雪崩。”王说。
王慧文表示,几家团购网站的倒闭,会损害整合团购行业的名声,认为整合行业就是下一个“传销”。他补充说,“互联网历史上倒闭过很多企业,但是从来没有预付费业务倒闭过,因为从来没有大批量的预付费业务。所以,这个冬天一旦出现,一定会非常冷。”
王慧文的判断,基于美团网的直观感受。“我们一直冲在融资的第一线,感觉是很直接的。最近整个资本市场的看法已经成型了,在美国的中国概念股不会像以前那么火爆了。最近一段时间,所有去美国上市的国内的企业融资额、估值都出现大幅下滑。当资本市场没有这么火爆的时候,会连锁反应到风险投资市场,因为大家套现的可能性变小了。那些原先不理性的投资商、从业者等便会一起推动泡沫走向破灭的边缘。”
分化:进与退
或许,这一资本密集、劳动密集,甚至编辑人数比不上财务与客服人数的团购行业不能称得上真正的互联网。但24券杜一楠认为,互联网具有技术优势,团购网站有一定的互联网外溢。“如同冰山一角。水面之上的是互联网,水面之下是传统行业,但其仍具备互联网的成长速度。”他说。而美团网王兴则坚信,“还没有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即将会被互联网剧烈改变。”
与其讨论行业的属性,不如正视更迫在眉睫的行业调整。日前,化妆品团购网站聚美优品宣称要转型为B2C,正说明国内团购企业洗牌在加速。相关人士认为,“团购要么走Groupon式精品道路,通过绝对价格优势获得更多的购买量和点击率取胜;要么只能以量取胜,做本地生活类服务平台。问题在于,平台就意味着只有少数才能取胜。可惜,现在大家都在走第二条道。”
事实上,洗牌后的行业已出现明显分化。一是,以美团网、24券、满座网为代表的保守派,它们重视内功的修炼,花钱谨慎,通常比较低调;一是以窝窝团、拉手网等为代表的激进派。它们言行高调,花钱也堪称大手笔,重视广告投放(详见本刊6月号封面文章《疯狂的互联网》)。
而随着时间推移,势力的差异已见分晓。据团800的《2011年5月份中国团购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美团网以7520.2万元的销售额登顶排行榜,昔日老大拉手易位,业绩急剧下跌,由4月的1.02亿元降至6818.3万元,跌幅高达33.7%。“尽管团800的统计数据来自40个主要城市而非全国,但这份报告基本可以反应出团购企业的位次正在发生变迁。”上述人士表示。
除了线上营销,美团网几乎不做地铁、电视广告。王兴告诉记者,美团网将把资金用在继续招聘员工和深化培训方面,同时还要加大技术建设投入和深入服务。“我们需要招足够好足够多的技术人员,把产品设计好之后,然后把产品做出来、运营出来。同时,我们在服务上有很多需要深化的工作。比如‘过期包退’等需要很多钱的。另外,品牌的推广也需要资金。而冬天也快来了,我们也要存下粮食。”王兴说。
24券也很早就意识到粗放型模式的力不从心,于是也在追求一种常态营销。“在创业初期,我们甚至每分钱都省着用,租房找便宜的,也上网淘二手桌子。虽然在几轮融资后,我们不缺钱,但我们也不烧钱。我们坚决不请代言,更多还是做内功。内功需要长期积累。我们要做行业内第一家真正盈利的团购网站,未来我们会走得更稳。”杜一楠说。
就在采访杜一楠的当天下午,满座网了新一轮的融资消息,预计额度达到8000万美元,然而,令更多人感到大煞风景的是,该网站不久前传出的神秘代言人既不是全智贤,也不是谢耳朵,取而代之,哆啦A梦粉墨登场,不惜以损失积攒多年的可爱形象为代价。虽然满座网的虚晃一枪不太能让粉丝接受,但在冬天即将来临时的节流举措确实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