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礼仪的概论

礼仪的概论

时间:2023-10-18 10:20:06

礼仪的概论

第1篇

关键词:礼仪文化;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3- 0113-05

收稿日期:2013-02-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礼仪文化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在社会管理中的运用”(12YJAZH041);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委托项目“礼仪的社会学分析”(12JD34)。

作者简介:蒋璟萍(1964-),女,湖南道县人,湖南女子学院教授、博士、礼仪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湖南省企业管理重点建设学科方向带头人,主要从事礼仪文化理论研究。

所谓“学科”就是知识的学术分类。通过学科分类可以确定各门学科在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并为总结和概括人类知识积累提供不同范式和框架。我国学者普遍认为,独立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应该是具备特殊的研究对象、知识体系及研究方法。笔者长期研究中国礼仪文化,认为礼仪文化已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具备了成为一门学科的基本条件。本文试图对礼仪文化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及研究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创建礼仪文化学提供依据和思路。

一、礼仪文化学的学科性质

笔者给礼仪文化学下个简单明确的定义,它是研究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功能以及发展规律的学科。礼仪属于文化的范畴,礼仪文化学属于文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人们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礼仪,以文化学的范式总结礼仪知识积累、概括礼仪发展规律而形成的学术类别。

所谓文化学,就是以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人类文化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学科。“文化学”或“文化科学”的概念源于德国,1838年德国学者列维·皮格亨首次提出“文化科学”的术语,主张建立专门的学科;1845年C·E·克莱姆出版《普通文化学》一书,首次使用“文化学”的概念。1871年,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将“文化学”的概念从德语世界引入到英语世界,并给文化下了经典性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P355)被誉为文化学的奠基之作,它标志着文化学学科的形成。泰勒眼中的“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它是从狭义的范畴来定义的,主要指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而不包括物质文化;其二,它是从民族的范畴来定义的,主要指具有民族风格的精神生活,即民族特色的文化。这种概念非常明晰,比起那些包罗万象的概念,更有利于揭示文化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更有利于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同时,文化本身又可以进行分类,从而形成文化学的各个分支,如风俗文化学、宗教文化学、艺术文化学等,构成文化学的庞大内容体系。

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礼仪,可以构建礼仪文化学的知识体系。礼仪文化学即从文化视角研究礼仪的学问,它属于文化学的分支。礼仪文化同泰勒的文化概念有着惊人的契合,因为礼仪是一种精神文化,而且是一种民族文化。在西方国家,礼仪主要是生活习俗和生活规则;在中国社会,礼仪是拥有深刻内涵的民族文化。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精辟地指出:中国政体的特殊性在于中国的立法者“把宗教、法律、道德、礼仪都混在一起,这一切都是行善,都是美德。有关这四方面的箴规就是礼教。正是由于严格遵循这些礼教,中国的统治者取得了胜利。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都用在学习这些礼教上,并用终身来实践这些礼教。文人用之于育人,官吏用之于说教,生活中的一切细小的举动都包罗在这些礼教里边。当人们找到使他们严格遵守的办法时,中国便得到很好的治理”[2](P355)。应该说,孟德斯鸠对中国礼仪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具体来说,中国礼仪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中国礼仪的内涵特别丰富,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著名礼学家钱玄先生说,礼的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礼学实际上就是“上古文化史之学”[3]。的确,中国的“礼”可以说是儒家文化体系的主体内容,它是综合性的概念,礼仪反映了中国社会的观念形态和行为规范,它与风俗、法律、道德、政治融合,成为传统社会制度的重要维系,遵守礼仪就能把社会生活纳入有序轨道。其二,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现象,在传统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虽然对礼的概念与功能的论述往往因为具体的语境不同而有所不同,但礼仪在协调社会关系、保持稳定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种礼仪礼节被整合为具体的礼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杨志刚先生认为:“正是由于在礼俗的复合系统和矛盾运动中,中国人形成了自己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抒情方式、行为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创造力,使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有别于异邦的特点。”[4](P566)其三,礼仪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人们终身都在学习和实践这些礼教。孟德斯鸠指出:“礼教没有什么涉及心灵深处的东西,只是一些普通的实用规则而已,所以比精神上的东西更容易使人信服,更容易感动人。”[1](P356)在儒家看来,礼仪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比刑罚具有更加有效的作用,所以将礼作为修身之本和教化的重点,特别强调礼仪的学习和实践,并将其贯穿于人们的全部学习和实践之中。总之,礼仪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国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礼学,使礼仪成为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把礼仪推向全体民众。从周公制礼开始,到《周礼》、《仪礼》、《礼记》等礼书的出现,再到民俗礼仪和西方礼仪的传播,确实具备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创建一门礼仪文化学,不仅有助于中国礼仪文化的知识积累,而且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二、礼仪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礼仪文化学有自已特殊的研究对象,即礼仪文化现象。构建礼仪文化学的基础,就是通过对礼仪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探讨礼仪的本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

从礼仪的本质看,它实质上是一种通过社群关系来规范人的行为和社会秩序的文化体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将“礼”解释为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的总称,而“礼仪”则被解释为“行礼之仪式”。笔者曾经提出过“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准则和仪式的总和”[5](P94)。杨志刚先生认为,“中国传统社会不同于西方古代社会依恃宗教,也不同于西方现代社会依恃法律,而是利用礼俗进行调控。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社会可称之为礼俗社会”[4](P566)。在礼俗社会中,形成了一整套通过社群关系规范和调控人们行为的文化体系。所谓社群是指“基于自然意志,如情感、习惯、记忆等,以及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而形成的一种社会的有机体”[6]。它的功能犹如生命有机体,其中的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成员资格,扮演不同的角色,在社群中寻求各自的归属。社群是由于共同的价值、规范和目标的实体,社群的主要标志不是契约和利益,而是人们的出生、地位、习惯和认同。礼仪就是通过村落、城镇和国家这样的社群,形成基于血缘、地缘和心态的社会关系,各成员拥有共同的习惯和价值观念,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而构建维护某种社会秩序的文化体系。这种体系拥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包括心态、观念、习惯和制度等广泛的内容,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从礼仪文化的结构看,它是由礼仪观念、礼仪行为、礼仪习惯和礼仪制度组成的文化体系。礼仪观念是对礼仪活动必然性的认识,它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礼仪价值取向的各种心理过程及由此产生的群体性认识。礼仪观念的形成有不同的来源:一是源于共同的出身和地位。出生于不同的地域和阶层的人们,或者拥有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地位的人们,都可能形成不同的心态和价值观念。二是源于共同的生产和生活。社会群体将会通过集体生产的共同目标而逐渐形成一种“共同意志”,在社会生活中也要求属于同一群体的人们服从这种“共同意志”,并通过“模仿”而实现文化传递。三是源于对群体和人类的尊重。不同的社群通过一定的行为规范而表达对自身的认同和尊重,并通过某种行为规范来表达对人类的尊重,形成“以礼相待”的和谐关系。礼仪行为是与礼仪观念相适应的行为或者仪式,即符合礼仪观念的行为举止,它是在社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礼仪观念的外化形态,这种行为具有群体性的共同特征。礼仪习惯是礼仪行为的固化,它使某种社群的人们产生一种完成礼仪行为的倾向和趋势,使礼仪成为一种自然的行为模式和习惯定势,并形成社群成员共有的生活和交往习惯。礼仪制度是在共同的礼仪观念、行为和习惯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非正式制度,它是某种社群的文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维系和传递文化的制度因素。由礼仪观念、行为、习惯和制度组成的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统,保障了礼仪文化的维系和传承。

从礼仪文化的功能看,它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人格完善的文化体系。“礼仪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一是通过调节功能控制人的行为,即行为调控;二是通过认识功能完善人的人格,即人格完善”[5](P159)。首先,礼仪是作为基础性的行为规范,目标就是通过构建“行有礼之举”、“做有礼之事”的控制系统,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符合社会所需用的秩序。礼仪具有导向的功能,它本身体现着一种价值导向,引导人们选择价值方向和目标,去做符合礼仪规范的行为和事情;礼仪具有调节的功能,它通过对人们行为的评价以及评价信息的反馈,来指导或修正人们的行为和活动,将其控制在符合礼仪要求的范围内。礼仪作为社会行为规范,其社会控制功能表现在三个层面:一是规范人们行为,促使人们以礼仪规范自己的行为;二是协调社会关系,促使社会群体建立和谐关系;三是维护社会秩序,促使符合礼仪的社会秩序的形成。其次,礼仪作为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礼仪的意义、内容和作用,从而将礼仪的要求内化、沉淀、转变为人们的人格素质。为了使社会成员的素质符合社会所需的秩序,任何社会都将推崇相应的理想人格,礼仪素质就属于理想人格的素质。礼仪对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完善,主要通过教育和激励来实现。它既可以通过认知的方式,帮助人们理解礼仪的价值及其在塑造理想人格中的作用,从而自觉地培养礼仪人格和礼仪素质;又可以通过评价的方式,激发人们的情感和意志,引导他们追求良好的礼仪形象,塑造一种将内在的思想素质和外在的仪表素质有机结合的完善的人格形象。

从礼仪文化的规律来看,主要包括礼仪形成、发展和作用的规律。礼仪始于原始人类时代,它是风俗、人情、祭祀等的综合产物。首先,礼仪源于风俗。刘师培先生说“上古之时,礼源于俗”[7]。原始公社最早的社会习俗,就是为维护人际关系而约定俗成的规矩,其中某些内容演变成礼仪。其次,礼仪源于人情。司马迁认为:“缘人情而治礼,依人性而作仪”(《史记·礼书》)。人的喜怒哀乐有合理的一面,也有容易失控的一面,礼仪源于节人之欲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儒家制礼就是要促使人的性情得以其正。再次,礼仪源于祭祀。原始先民对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洪水猛兽以及自然界的生生死死迷惑不解,心存畏惧,认定冥冥之中有鬼神操纵,于是用食物虔诚地贡俸鬼神,由此形成了庄严而隆重的祭祀仪式。郭沫若先生认为,从礼字的结构上来说,是在一个器皿里面盛两串玉以奉事于神,“大概礼之起,起于祀神”[8]。礼仪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受到经济和政治因素的重要影响,这是一条基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从事礼仪活动的物质条件得以改善;随着政治的发展,礼仪被统治者利用而成为维护政治秩序的手段。礼仪文化的发展也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体现着文化的源流和进步。同时,礼仪文化还有其发生作用的基本规律,其作用的机理,一是礼仪从观念、行为到习惯的内化机理;二是从规范、风俗到秩序的外化机理。礼仪通过群体内部的文化认同形成凝聚力,通过社会角色的扮演体现群体的外部形象。礼仪具有文化控制手段的软约束特征,具有非正式制度的非直接强制性特征,礼仪控制主要通过社会评价和内心反省的途径来实现。

三、礼仪文化学的内容体系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可谓博大精深,而且内容非常繁杂。因此,构建礼仪文化学的内容体系,应该在总结和概括礼仪文化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沿着一定的逻辑思路形成礼仪文化学的基本框架。

第一条思路是根据研究对象分析礼仪文化的基本问题,形成由礼仪文化的本质、结构和功能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涵义,揭示其本质特征;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要素,揭示其基本构成;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作用,揭示其主要功能。这些内容是礼仪文化的基础性内容,构成礼仪文化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条思路是根据发生原理分析礼仪文化的基本规律,形成由礼仪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作用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揭示制约这种过程的诸多因素及其重要程度;通过分析礼仪文化发生作用和影响的过程,揭示这种过程的实现机理。这些内容是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也属于礼仪文化学的基础理论的范畴。

第三条思路是根据不同视角分析礼仪文化的具体领域,形成由礼仪文化的伦理、政治和审美领域构成的内容体系。通过分析礼仪文化在不同社会领域的意蕴及其功能,揭示其综合性的影响和作用。研究传统礼仪文化及其现代价值,可以从伦理、政治和审美的视角入手。

从最一般的意义来说,礼仪文化是道德文化。它首先是对交往对象表达善意和友好,这是一种伦理学蕴意。礼仪同道德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首先,“礼者,德之基也”。“人而无礼,焉以为德”。(扬雄:《法言·问道》)礼仪是道德的基础,对人友善是道德行为的源泉。其次,“礼者,所以正身也,无礼何以正身”。(《荀子·修身》)颜元曰:“身有礼则身修。”学习礼仪是培养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遵守礼仪是道德人格的一种境界。儒家礼仪通过把“礼教”潜移默化为人们的道德观念,并成为人们的行为准则,成为一种道德秩序。

传统礼仪文化也是一种政治文化。“礼教”属于统治术的范畴。它把人们分成不同的社会层级,把官员也区分成不同的等级,要求严格遵循这种层级和等级,从而形成严谨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中国礼仪文化也起源于政治,并形成为传统社会的统治策略。《左传》、《礼记》中讲到,礼是“国之干也”,“政之舆也”,认为礼是为政者“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的依据,是保持政令通畅的重要手段。儒家政治的特点是“以教化政”,其重要内容就是通过礼和礼仪的教化,达到政治稳定和社会有序的目标。

现代礼仪文化融入了审美的内涵。礼仪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示出审美的功能,使礼仪变成一种审美文化。美国学者凡勃伦认为,随着经济发展而愈益受到重视的礼仪,“在容态举止上要求革新、要求精益求精的直接目的,是在于要使关于求美或关于表情方面的新方式达到更进一步的有效程度”[9]。人们所创造的符合礼仪的精细的制度、整齐的动作、多彩的服饰和有序的形象,能够带来审美的感受。在现代社会中,礼仪文化的审美价值得到提升。

从礼仪文化的发展历史和趋势看,传统社会以政治文化和道德文化为主,而现代社会则以道德文化和审美文化为主。从不同的学科视角研究礼仪文化,可以展示礼仪文化的多维性和丰富性,从而使传统礼仪文化的内容得到拓展,形成更加完善的内容体系。

四、礼仪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研究方法具有鲜明特色,主要表现为经史结合的方法特征。一种是经学研究方法,即从经学意义上研究礼仪。人们把礼仪当作“金科玉律”,对其进行注解和分析,产生了“三礼”、“五经”以及徐乾学《读礼通考》、凌廷堪《礼经释例》、胡培翚《礼仪正义》、黄以周《礼书通故》、孙诒让《周礼正义》等礼经学名著。另一种是史学研究方法,即从史学意义上研究礼仪。20世纪20年代,梁启超提倡把礼仪当作史学研究,人们转向从文化史、制度史、社会史和风俗史的角度探讨礼仪及其发展历史,从更深的层次剖析中国的礼制和礼俗,揭示其中的特征和规律,取得了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学的方法有利于总结传统礼仪的成果,形成思想框架;史学方法有利于梳理传统礼仪的发展,揭示学术规律。这种经史结合的研究,为构建礼仪文化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从学科的角度研究礼仪文化,目标是形成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即按照某种特定的范式进行研究和概括,形成融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于一体的知识体系。它要求我们既要继承和利用传统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果,又要在方法上有所创新。首先,可以采用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调查法、文献法和比较法,更加广泛地收集礼仪文化的相关素材,并且进行科学的分类,从而使礼仪文化学建立在对礼仪文化的系统梳理的基础之上。其次,可以采用理论分析方法,运用伦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美学等学科原理,从不同的视角对礼仪文化的意蕴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专门研究,使礼仪文化学成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再次,可以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如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方法,深入分析礼仪文化系统及其构成要素,明确各种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分析礼仪文化各种功能的实现机理,揭示礼仪文化系统内部通过信息传递和反馈调节人们的礼仪行为,从而达到以协调社会关系为目标的社会控制过程。总之,应该综合运用传统的和现代的方法,通过多学科的交叉分析,在广度和深度上推进礼仪文化的研究,使之形成由典型特征、思想原理、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等内容构成的比较规范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 [英]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

[3]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自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

[4]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蒋璟萍.礼仪的伦理学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6] 俞可平,社群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3.

[7] 刘思培.《古政原始论》之十《礼俗原始论》[A].刘师培.刘师培全集.第二册[C].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54.

第2篇

关键词:礼仪之争、文化适应、基要主义、文化交流

基督教 是一种宗教文化现象。如果把希腊罗马文化看作是基督教在其历史上所遇到的第一次文化挑战,那么完全可以把中国文化看作是对基督教所遭遇的第二次文化挑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是典型的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二者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二者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双方从中国唐朝初期开始接触,中间断断续续,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对基督教而言,中国的“基督教化”依然是个可望而不可即的艰巨任务。基督教没能像“克服”希腊罗马文化那样“克服”中国文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和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对基督教而言依然是有待“克服”和“跨越”的两座顶峰。

本文拟以“中国礼仪之争”——基督教在华传播史上的重要回合,它提出了两种各具独立性的成熟文化相遇之时是否能够真正交流沟通和如何沟通的问题,而这一问题至今仍悬而未决——为讨论对象,从异质文化间的交流视角出发,探寻一种基督教文化与中国文化有效的对话机制,企望双方能够展开富有成效的实质性对话。

一、“礼仪之争”因何而生?

基督教是以传教为主要特征之一的世界性宗教。它几乎从一开始就越出民族的范围进行传教活动,把“神的旨意”传递给以色列人和异邦人,并意图使全世界各民族的异教徒都皈依基督教的信仰和基督徒的生活方式。然而,历史上基督教在传入异教国家或区域以后又总是处在具体的本土文化境况之下,与当地的本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说,各种非基督教的本土文化对基督教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基督教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冲突、调适与结合在任何一项基督教的传教事业中都会发生。承认这一点使耶稣基督的信徒们面对窘境:他们希望能把福音信息传给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但同时又希望基督教能保持它的独立性和纯洁性。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也同样面对如此两难问题,“礼仪之争”便是这一窘况的缩影。

所谓“中国礼仪之争”(Chinese Rites Controversy),特指从17世纪中叶持续到20世纪中叶,在中国传教士之间、传教士与罗马教廷之间、以及罗马教廷与中国社会统治阶层之间展开的,有关中国传统祭祀礼仪性质的讨论。它事实上包括术语问题和礼仪问题两部分,前者讨论能否用中国古籍中的“天”、“上帝”概念来表示基督教的“God”这一概念,后者处理的是中国基督徒祭祖祀孔的礼仪是否合乎基督教教义问题。术语问题是利玛窦(Matteo Ricci)初入中国传教就遇到的棘手问题,礼仪问题虽是后出,却始终是困扰中国教区的最大难题之一。两场争论不仅在时间上前后相继,在内容上也密切相关,它们都是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和某些内容的原始意义而展开的。

礼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如何看待基督教的本土化这个问题,在两场争论中都表现出一种文化试图理解并融合另一种文化的努力,而这种理解与融合因人而异且各有局限。以利玛窦为代表的“文化适应” 派主张糅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基督教教义,以减少基督教与中国文化间冲突获得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而以托钵会士 为代表的“基要派”则认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与吸纳将有碍甚至扭曲对基督教教义的理解。最终,罗马天主教教宗的决议与中国康熙大帝的御令将这场基督教内部围绕神学问题的讨论推至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对立的顶峰。因此,我们认为“礼仪之争”更深层的意义在于,为不同性质的文化传统间的理解、包容、吸收、融合、取代、超越等问题提供了一个生动而深刻的案例。

因此,回溯“礼仪之争”这段历史,剖析对立双方不同的文化策略,无疑将对我们思考当今“全球化”大趋势下如何面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关系问题大有裨益。

二、利玛窦与文化适应

术语问题与礼仪问题在利玛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是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诠释实为适应政策的基础。在利玛窦以儒学为嫁接天主教教义的全套适应策略中,其核心点是:儒学不是宗教,而只是道德学说和士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的观念和准则通过士人影响到大众,并成为维系社会良好秩序的道德及行为规范,构成了中国的法律基础。因此,利玛窦他决定在社会性与道德性双重因素上沟通两种文化,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本土化”:生活方式、表达基本思想和概念的术语、伦理道德、礼仪和习俗。

具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他强调要接受中国人的举止态度、饮食习惯、睡觉模式、衣着打扮,比如穿僧服易儒服,蓄胡须、雇仆人、乘轿子以及向有影响的人物赠送厚礼。在伦理道德方面的本土化方面上,利玛窦主张在中文宣教书和实际讲道中以儒家的仁、德、道等概念来解释基督宗教的伦理,并将天主教戒律和圣礼中与儒家伦理有冲突的部分略去。这里就牵涉到“术语”的选择问题,即选用一个本土文化中既有词汇来指代外来文化中某个概念,并对此概念的含义加以尽可能准确的诠释。利玛窦试图在中国经典中找到一个具有近似于基督教中“God”这一概念的词汇,通过解释和教导而赋予它能够唤起其基督教中“God”这一概念的力量。起先他使用“天主”一词来指称“God” ,“天主”是释道儒三家文献中都曾使用过的一个词。但是他通过研究中国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发现,这些书籍中出现的“天”和“上帝”被中国人用来指一个灵魂及人类的统治之主,而这个统治主的性质正与基督徒所说的真神(God)类似,比如他是一切力量与法律权威的源泉,是道德法律至高的约束者和捍卫者,他全知全能,奖善惩恶。因此,利玛窦在《天主实义》中详细阐述了“天”和“上帝”就是指他所布道的真神这一观点。他认为“天”与“上帝”这些词汇出现在最受中国人尊崇的古代文献之中,并广为中国人所熟知,所以,用这些词汇来传译他所布道的神将有助于破除中国人反基督教的偏见,适合于中国的基督徒接受 。#p#分页标题#e#

祭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之一,包括对祖先和对孔子的祭祀。利玛窦强调在礼仪方面也要做到本土化,这就要求对中国的祭祀礼仪进行重新解释,而这而是利玛窦这四个方面本土化策略中争议最大的一个方面 。这种祭礼包含献祭、跪拜、祝寿、宴飨等,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但通过研习礼仪在中国古代政体结构和教化中的作用,利玛窦发现“礼仪”在中国社会中兼具政治性、道德性、宗法性、民族性与一身的特点,它渗入社会生活并驾驭社会生活,是社会秩序得以维系的基础,是社会权力和社会政治秩序的鲜明体现。具体说来,祭拜祖先和过世父母对中国人而言是孝道的最大表现,而孝是中国儒家伦理的核心,如若忽视这些礼仪则会不耻于家族与国人。祀孔仪式则是士人不可推卸的职责,如果不履行,则既不能获取功名也不得担任官职。正因如此利玛窦体认到,如若简单粗暴地反对这类礼仪势必会被中国民众和中国政府认为是反对中国的政权与统治基础,而使对外国传教士的思想困惑上升为对他们的政治迫害。

基于祭祖祀孔礼仪是儒家所倡导的社会规范体系之一,而儒学不是宗教这一判断,利玛窦认为这种仪式应该没有宗教的意味。他从礼仪的来源入手,认为祭祖祀孔礼仪的本质只是表达经敬意的世俗。此种行为仅仅是秉持“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之意,希望对死者表示出最大的敬意,所以在1603年他做出如下决议:1,遵守中国传统的尊孔礼仪;2,认为中国人祭奠祖宗的仪式“大概”不是迷信 。

利马窦在生活方式、伦理、术语、礼仪方面顺应中国人的传统这一做法并不意味着利马窦认为中国文化或儒家教义与基督教教义之间毫无冲突。其实,在他的传教策略中,其核心内容是利用中国古代文献,向中国人展示他们自己的古代宗教与基督宗教具有的相似性,以证明基督宗教不是野蛮的外来事物;同时提醒中国人,基督宗教因包含了中西两种古代文明中共有的内容而能成为中国人找回他们那神圣却已被遗忘之过去的一座桥梁。按照他的设想,当中国人认清这一点之后,便会自动归入基督门下,而有了这个基础就可以慢慢清除中国人观念中的异教性,达到纯净信仰,亦即最终以基督宗教改造儒学。

在文化研究中,学者们一致指出,“文化适应”是异质文化相遇之后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纵观外来宗教传教历史,利玛窦所遵循的“本土化”策略在中外传教史上均可谓屡见不鲜。无论是在基督宗教遭遇古希腊-罗马文化时,还是在佛教进入中国之初,都有过类似的举措。可见,这种外来文化认同和接纳本土文化的做法是实现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大前提。但这种适应必须从“貌合”进一步走向“神似”,即达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整合,否则其“适应”政策势必走向瓦解。而利玛窦所追求的以外来文化取代本土文化的做法终因未能无法与融合本土文化达成融合之势而难逃夭折之命运。但利玛窦“适应”政策的失败命运似乎提前发生了,这一切是因为基督教内部不同利益派别之间的斗争所致。正如吴莉苇所分析的:“礼仪之争的关节点虽然是一个神学问题,但对于争论双方的胜负而言更重要的,或许是决策者对争论双方的态度。耶稣会士及其反对者对中国礼仪各执一端,主要取决于他们对传教方法的理解,而不取决于他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准确度。教廷听信于哪一方的说辞,关键不是谁的辩解听起来更有道理,而是它是否继续信任和支持耶稣会士。所以,礼仪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有关宗教教义的真理之辩,而是牵涉到各种复杂因素的态度之争和利益之争” 。

三、托钵士与基要主义

自1600年范礼安 (Alessan dro Valignano)同意利玛窦选择用“上帝”一词来指称基督教中“God”的做法时起 ,反对声便不绝于耳。如谢和耐所言:“利玛窦的全部策略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的伦理格言与基督教教义之间的相似性和‘上帝’与天主之间的类比关系上” 。虽然利玛窦的着眼点是实际效果,但他的类比法具有更大权宜性,他明白自己是为了“用它们指一些与其本意不同的内容” ,他还想通过这种方法“把文人宗派的主要人物孔夫子吸引到我们一方来,即按照有利于我们的观点来诠释他留下的某些令人争论不休的著作” 。既然是做法都是类比,其可比性及类比的限度本身就是一个埋伏争论的问题,不同人基于不同的文化体验与理解能力都会对此有不同看法并对这种做法的合法性提出异议。

1633年两位西班牙人多明我会士黎玉范和方济各会士利安当来到中国,关于“礼仪”问题的讨论便正式开场了。这两位托钵士一致认为必须挑战耶稣会士的整套方法。他们立场鲜明地指斥利玛窦的术语选择,谴责耶稣会士容忍中国习俗的行为。

在托钵会会士看来,中国礼仪具有宗教性,耶稣会士那种容忍在灵堂中使用香火、纸钱以在死尸上留下气味的做法,就是容忍一些“连中国的摩尔人都因之是异教迷信而几乎不为的风俗” ,也就是容忍异教徒的宗教崇拜,而所有这一切容忍行为都完全不必要。因为托钵会会士们坚信,只要有天主的仁爱就可以把基督教发扬光大,任何迁就行为均是对基督教的扭曲与篡改。这一点在本笃十四世(Benedictus XVI)在1742年的宗座中被言明:“他们 将停止不必要的担心,因为严格地服从教宗的指示会迟缓异教徒的皈依。可以肯定的是,天主的仁慈绝不会让这样的事发生” 。

1704年众多反对声音凝结为教皇克莱芒十一世(Clement XI)的一道指令,这一指令由圣职部颁发经教皇确定,其中包括不应使用Deus的音译,禁止使用“天”或 “上帝”,可以使用“天主”来指基督教所崇拜的神;不允许在教堂摆放“敬天”牌匾或在摆放的同时附加说明;不允许基督徒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涉足每年春风和秋分举行的祭拜孔子和祖先的隆重仪式,它们带有迷信色彩;不允许在孔庙进行崇拜孔子的普通仪式,孔庙在中国人那里就是一所崇拜偶像的庙宇;不许在宗庙和祠堂祭拜祖宗;不许在家中祖先牌位前、先人坟前或落葬死者时进行磕头、上供等祭拜活动,与教外人士一起参与或基督徒自己举行都不行,即使事先声明不视礼仪为宗教活动也不能参加;不能在家中摆放写着某某之位或某某之灵的牌位,最多只能写死者的名字,同时附加声明摆放这个牌位的真实目的和子孙应对祖先负何种义务 。1715年3月19日克莱芒十一世在他的宗座,《自登记之日》(Ex quo illa die)中又重申了他反对中国礼仪的立场 。1742年7月11日,教宗本笃十四世《自自上主圣意》(Ex quo Singulari),明确反对中国礼仪的立场,反对任何形式的通融,并且禁止今后再讨论这个问题 。#p#分页标题#e#

罗马教皇们对中国礼仪问题的判断有赖于托钵会会士的报告,从这一系列教皇的决议中,我们看到托钵会会士出于宗教本能而禁止使用异教词汇指代基督教概念,并认为利玛窦所奉行的“文化适应”方法有碍理解、甚至扭曲理解基督教的本意。同时,他们还禁止了耶稣会派所持的礼仪观,即全面禁止中国礼仪,在他们看来对这些礼仪的纵容都是对基督教纯洁性的玷污。由此我们可以断定托钵士对待本土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是拒绝,这种拒绝源于对基督教信仰纯正性的捍卫,也源于他们对于本土文化的蔑视与拒绝。我们把这种文化态度称为是“基要主义”。

从保卫基督教这一立场而言,所有的基督徒“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都是基要主义者” 。从宗教与世俗文化的关系来看,基督教的历史就是一部抗拒世俗化的历史。在面对本土文化时,基要主义者常常把基督教当作不变的、独立存在的,并最终可被外部世界当作一个对象来认识的东西。由于断定圣经的永恒真理性,他们反对使基督教的宗教观念和祭仪适应本土文化。他们坚信凭借基督教自身的文化可以征服任何与之相遇的文化,因此,没有必要也绝对不能对基督教文化自身做出任何调整。这种隔绝或轻视本土文化的态度被尼布尔称之为“基督拒绝文化” 。他们否认基督教与本土文化发生接触时,将会发生的基督教的本土化。同时,也不能把基督教视为社会和文化条件的产物,在历史中和具体情境下来理解基督教。

事实上,每当基督教主动渗入一种本土文化时,“为了基督教能够长存,原始基督教不得不消失。” 通过与本土文化接触,基督教可以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教完全被本土文化消融以至于完全丧失它的独立性。从基督教传播的角度来看,基督教发展的目标应当是保持其相对独立性,而非绝对意义上的纯洁性。

托钵会会士所行的这种面对异质文化拒绝对己有文化做出任何调适的做法,其必然因为在礼仪问题上的拘泥断绝了基督教在中国深入发展之路。“禁止祭孔礼仪导致士大夫不可能成为基督徒或基督徒不可能进入士林,这就破坏了耶稣会士和平进入中国的基础——同情关系。禁止祭祖礼仪则使中国人断定基督教敌视中国社会。禁止礼仪也意味着文化适应政策的终结,意味着基督教对于中国文化机体而言依旧是一个不被接受、认可的外来体。” 可以说这种“基要主义”的文化策略为坚持所谓的“信仰的完整性”而付出了无谓的高昂代价。

四、结论——文化间交流之可能性的思考

在这场持续了三百年之久的“礼仪之争”中,从基督教内部来看,无论是对术语问题还是礼仪问题讨论均以耶稣会士的“文化适应政策”败给了托钵会会士所主张的“基要政策”而收场。从中西文化交流的层面来看,其结局是罗马教宗本笃十四世做出禁止讨论谕令 ,中国康熙皇帝龙颜大怒下达了“逐客令”:“西洋人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西洋人等,无一通汉书者,说言议论,令人可笑者多。……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

如果历史可以重演,如果不是因为基督教内部各教派利益纷争,教皇误听误信对传教策略做出了错误选择,而是相反教皇站在利玛窦这一边,对中国文化持有开放的态度,那么局势是否会有转机呢?我们说也许结局是一样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利玛窦策略自身存在着缺陷,这正如Sebes神父所言:“欧洲人在礼仪之争中的这种行为暴露出利玛窦的文化适应方法流于空想的重大内在缺陷,即它的伦理道德系统效果不佳。他绘制了一副以基督教的道德规范补益儒学的希望图画。他是一个乐天派,相信人类的自然理性可以超越并战胜自己所强加的种族、国家和语言偏见等限制下的非理性” 。同时还因为利玛窦等人所奉行的“文化适应”策略,即尊重中国人与中国文化,致力于从先秦文献中寻找术语表达基督宗教的概念和依据古书解释中国人的宗教形态亦即礼仪性质,其真正的理想是为了发展基督文化使其征服、进而取代本土文化。也就是说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所预期达到的效果是与本土文化“貌合神离”,而非相互融合。

所以,无论是利玛窦的“文化适应”政策还是托钵会会士们的“基要主义”政策,就其传教目的而言二者可谓是“殊途同归”,他们的真正理想都是征服、进而取代本土文化(中国文化)。不同的是,前者对待本土文化的立场是改造,后者对待文化的立场是拒绝,但二者又均从在基督教这种“本位文化”的立场出发来进行讨论的。所以,这两种试图用一种文化取缔另一种文化的做法也同样注定是要失败的。

轰轰烈烈的礼仪之争落下了沉重的帷幕,一场基督教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对话交流盛宴“不欢而散”。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把所有的“不愉快”都归因为外来文化——基督教——错误的传教方式以及不正确的文化态度,认为他们所应持的目标应是融合与自身改进,态度应是双方双赢式的共存,而非取代与征服。的确,在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中,我们倡导通过平等的交流、认真的对话以期寻求不同文化之间创造性的融合。

第3篇

【关键词】 护理礼仪; 教学方法; 重要性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对护士角色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因此,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就显得格外重要[1]。正规的礼仪培训有助于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这种形式下,护理礼仪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护理院校相继开设护理礼仪课程,为临床实际工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优秀护理人员。

1 护理礼仪的概念及重要性

1.1 护理礼仪的概念 国外对护理礼仪研究很少,且未查到有关护理礼仪概念与定义的相关文献。现阶段国内对护理礼仪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如李芳等[2]提出:护理礼仪是一种职业礼仪,是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服务和医疗护理过程中所遵循的行为标准,是素质、修养、气质、行为的综合反映,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吴明等[3]提出:护理礼仪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学科,涉及交际学、民俗学、美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其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以学识为底蕴、以美誉为目标、以真诚为信条的礼仪修养,成为融知识、技能和人文素养于一体的优秀护理工作者。总之,护理礼仪不仅仅是护理人员所必备的职业规范,更是护士综合素养的体现。

1.2 护理礼仪的重要性 医院中,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的是护士,护士的一言一行都更能体现医院形象,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理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护理礼仪对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极其重要的。国内外研究显示,护理礼仪的重要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 提高护理学生自信心,拓宽就业渠道 护理礼仪教学中,加强与自信心有关的训练可显著提高护理学生的自信心[4]。在现阶段就业竞争压力大的情况下,医疗单位普遍认为接受过正规护理礼仪训练后的学生有礼貌,服务态度好,受到患者和家属的青睐,因此礼仪训练能为护理学生拓展就业渠道[5]。国外也有文献显示,将护理礼仪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能使护士的职业道路更通畅,有利于护士价值的体现[6]。

1.2.2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与形象 护士是白衣天使,是美丽的代名词,研究表明通过护理礼仪课程的开展,对护理学生进行仪表、姿态、沟通技巧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护理学生的外在形象及综合素质都得到很大提升[7-8]。

1.2.3 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国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严格护理礼仪训练的高素质护理人员,能更好地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避免由于低效或无效的沟通导致护患冲突的发生,因而能够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9]。另外经过严格护理礼仪训练的护士能更深入地理解患者,真正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从而有利于患者对护士满意度的提高[10],国内也有相关文献显示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护理礼仪的内容,真正以患者为中心,能提高患者对护士工作的认可和肯定[11-12]。

1.2.4 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医院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选择,仅依靠硬件设施与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服务质量和人文环境在现如今的医疗市场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有报道显示,护理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恰当使用能显著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12]。

2 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应用

既然护理礼仪的作用如此显著,那么各院校在礼仪教学过程中都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各种方法的效果如何,怎样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现以目前相关文献为依托对以上问题进行阐述。

2.1 现阶段各校常用的护理礼仪教学方法 与常规医学课程的教学方式相比,护理礼仪不仅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还常采用演示法、多媒体法、情景模拟法、案例讨论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程的生动性[13]。

2.1.1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系统讲授法是最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而教师示范法是护理礼仪教学中较有成效的教学方法,相关文献显示:教师身着整齐的护士服,举止优雅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书本,利用学生的好奇,询问学生礼仪老师与其他老师有何不同,能引起学生对护士职业美的敬佩和向往,加深其对护理礼仪课程的重视[1]。老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效仿的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深刻的影响作用,老师对护理礼仪的认识和重视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本学科的态度[14]。

2.1.2 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情境扮演法以及师生角色互换法是目前常用的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是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15],不仅可以将所学知识做系统的梳理与领悟,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护理礼仪的情景扮演教学作为一种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氛围和细微体验以及换位思考等真切的内心活动,真正理解礼仪的内涵及意义,并进一步指导自己的行为[16]。师生角色互换法的使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4]。

2.1.3 以教师、学生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现阶段常用的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主的方法有:启发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相关文献显示启发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17];加强学生思维、语言能力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护理礼仪的授课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代表性强的案例,逐步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讨论、剖析,使学生在具体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18]。

2.1.4 以强化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护理礼仪是一门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必须经过不断的强化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养成礼仪习惯[1]。调查表明,形体训练不仅能帮助护理学生展现其职业美、增加其在日常交往中的自信,更对学生的求职、工作等有很大帮助,所以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必须强调形体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礼仪”[19]。

2.2 效果良好但尚未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 除了以上常用的方法外,查阅文献发现一些院校采用的其他教学方法也获得一定效果,现对其做简单阐述。

2.2.1 护理礼仪操的使用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将学生必须掌握以及使用价值很强的部分,以体操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便于其对礼仪的直观理解,更能提升学生对礼仪学习的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学习这门课。另外以礼仪操的形式学习礼仪能有效避免对知识的遗忘,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便于学生课下继续巩固练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外在美[20-21]。

2.2.2 基于问题菜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 基于问题菜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授课时检索自己在教学环节中的不足与缺陷,然后教师以第三者的身份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制定出一系列规范化的措施逐步完善教学方式。通过调查显示采用此方法不仅能够加强护理礼仪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且能够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尤其适用于年轻教师,有助于年轻教师迅速成长[22]。

2.2.3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融入国学精粹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对礼仪的重视程度远远重于其他国家,通过礼仪方面的国内外文献数量就可看出。护理礼仪修养的形成是一个文化学习、理念熏陶以及经验累积的终身教化过程,孔子思想博大精深,研究证明将孔子的“仁、礼”观融入到护理礼仪教学当中,受到同学的欢迎和好评[23-24]。

总之,现阶段护理礼仪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并且都已取得很大成效。教师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问题,对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本科学生应尽量多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而专科学生尤其是中专学生对老师的依赖程度较重,故授课时应采用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另外,教授护理礼仪课程时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之间的过渡,刚开设此课程时应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后逐渐过渡到师生互动为主以及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并注意对新教学方法的尝试和应用。各院校及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护理礼仪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晓梅.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实施[J].全科护理,2008,8(10):2710-2711.

[2]李芳,彭东风,等.多媒体教学结合模拟训练在门诊护理礼仪培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29):5258-5259.

[3]吴明,钱晓路.护理礼仪课程设置及教学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76-1877.

[4]余雨枫.护理礼仪训练对提高本科护生自信心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6(8):550-55.

[5]雷容丹,韦成全.大专护生职业礼仪素质培训模式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20-921.

[6] Pagana K D.The Nurse's Etiquette Advantage: How Professional Etiquette Can Advance Your Nursing Career[M].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2008:14.

[7]余爱萍,护士礼仪的培训与临床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57-58.

[8]郑艳楠,马云霞.浅谈护理礼仪现状及教学应用[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4):211-212,411-412.

[9] Debra Nestel, Ane Kidd.Nurses' perceptions and experiences of communication in the operating theatre: a focus group interview[J].Bio Med Central Nursing,2006,5(1):1-2.

[10] Burridge L,Mitchell G,Jiwa M,et al.Consultation etiquette in general practice: a qualitative study of what makes it different for lay cancer caregivers[J].BMC Family Practice,2011,12(1):110.

[11]席淑华,李蕊.以护理研究成果推进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0):938-939.

[12]王永红,鲁中华.论中等卫生学校的护理礼仪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6):107-108.

[13]余桂林,许慧娟.《护理礼仪》教学方法探索[J].护理研究,2008,22(1l):2995-2996.

[14]洪梅.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融入职业素质教育[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6):458-459.

[15]黄玉兰,张莉芳,赵小平,等.角色扮演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右江医学,2010,38(4): 504-505.

[16]王芳华,黄卫东.护理礼仪的AB情景剧教学对护生评判性思维影响的研究[J].中国护理研究,2011,25(2):560.

[17]李文杰,范秀珍.小组案例讨论式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10-111.

[18]王成文,王成伟.《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医学,2009,30(18):2167-2168.

[19]林丽香.中专护生形体训练教学引入护理礼仪的可行性[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4):91-92.

[20]余雨枫,胡忠华.护生对护理礼仪教学方法评价的调查分析[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8(2):207-208.

[21]朱红,郑春梅.“礼仪操"在培养高职护生良好形象中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5):499-450.

[22]左婷婷.基于问题菜单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在护理礼仪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药教育,2011,10(11):62-63.

[23]皮慧敏.孔子“仁、礼”观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融合与渗透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护理研究,2011,25(12):3291-3292.

第4篇

仪容礼仪:如何培养职业亲和力的技艺;

服饰着装礼仪:如何塑造完美职业形象的衣着技艺;

言谈礼仪:交流沟通中的技巧;

举止礼仪:个人风度与修养的展示;

位次排序:等级与平等的平衡艺术;

迎送致意:吹响商务交往序曲的技艺;

餐饮礼仪:细微之处的礼仪修养;

馈赠礼仪:美好的记忆和真挚的感情。

这些问题表面看虽然五花八门,但其实存在其共性,简要地说,为以下几点:

一、成功礼仪的前提是内心的优雅

何为礼仪?礼为敬,内发。仪为式,外显。要塑造成功的形象和礼仪,只有内外兼修,方能成其正果。

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礼仪,都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任何良好的形象,都必须首先建立在我们发自内心的追求优雅的基础上!

知道不一定做到,态度决定行为,不解决学习及行动的态度环节,对“礼仪”之概念的理解都会是偏颇和肤浅的,也只有正确地理解了“礼仪”的概念,我们才能够由内心产生强大的能动性,不仅了解和掌握礼仪知识,更将这些知识实际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学习礼仪课程的目的。

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是个系统工程

某次培训时,客户的培训经理认为塑造职业形象的培训,主要是在各种细节上的强调。应该说,重在细节并没有错,可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我们往往没有精力预先学习与了解到各类礼仪的每一个细节,又因为TOPR(时间、场合、地点、角色)的不同,应注意的角度亦有不同,而可能限于僵化地运用所学,与原本要达到的目的南辕北辙。

细节决定一切,但我们也要看到,细节不是一切!

展现良好的职业形象是个系统工程,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包括职业、年龄、身份、地位、财力、体力和精力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其根本依旧在发自内心的优雅,如果过于刻意,或拘泥于形式,甚至为了形象而活的很累,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三、学习礼仪的本质是对利益的确认、尊重、保护和增值

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退一步便是地狱,走千里才有天堂!

众所周知,一个人不可能有第二次机会来重建您的第一印象,而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第一印象大概占了70%,日后的表现只占30%,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如果建立得糟糕,就算日后再做多大的努力,改变的也最多是那30%,大多数人都是对别人的不好记得比较清楚,甚至永不能忘,而对于别人的好并不在意,可见第一印象是多么的重要。

第5篇

烹调的灵魂

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调味、刀工、火力、技巧的运用,还蕴含着中国人长期认识世界的真知灼见。烹调如治国,是远古政治家的高明论断,对当权者影响很大。烹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表面上为了人的生理满足,它借烹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内涵。烹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烹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烹调,不仅品尝到色、香、味、形而又讲究营养的食物,更融汇了一些颠扑不破的东西。它是一个坚固的支点,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这个支点就是烹调的灵魂所在,也是烹调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烹调就其深层内涵而言,可概括成四方面精细、美妙、情感、礼仪。这四个方面反映了烹调活动过程中制作水平、审美观点、情感交流、社会功能等意蕴,也反映了烹调活动与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的密切关系。

精细,是对中华烹调功夫内在品质的浓缩,也是几千年传统因素的反映,特别是各个朝代统治者的追求。古人说:“五味神尽在都门”,就是如此。大圣贤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这反映了烹调操作者对于菜肴制作精益求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烹调制作过程中。选料、烹调、调味、搭配、造型、营养等,都体现着“精细”两个字,著名的“庖丁解牛”是有力的例证。

美妙,体现了烹调活动的审美特征。其作为烹调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贯穿在烹调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中国的美味佳肴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讲究美。这种美来源于中国烹调活动形式与饮食产品的完美统一,它给人们带来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通常所概括的色、香、味、形、器五要素,便是很好的证明。烹调大师往往将“色”视作烹调的第一要素,继而以“香”吸引人们的感观,引起联想,入口后以“味”刺激神经细胞活动,使人产生快乐与愉悦,加上菜肴“形”的渲染和对人视觉的冲击力,精美雅致“器”同就餐环境的交融,将烹调活动的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

情感,这是对烹调社会功能的概括。古代“饮德食和、万邦同乐”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烹调,不是简单的做饭炒菜,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烹调操作是感情的发挥,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如果带着不好的心情烹调,菜肴质量肯定会“打折扣”:另一方面烹调产品上桌之后客人边吃边聊,做生意、通信息、诉心声。婚丧之事,迎来送往,人们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历史上用宴会洒菜平息风波之事,比比皆是。这是烹调活动对于社会的调节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也可以视为对心理的抚慰与疗伤。

礼仪,是指烹调活动的礼仪性。我国是礼仪之邦,饮食讲究“礼仪”,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与人、国与国、各种节日、迎来送往、祭神敬祖都是礼仪,而礼仪与烹调密不可分。古代“三礼”离不开祭祖宗的酒和食物。礼仪指一种烹调活动秩序和规范。原料的选择、烹调的时辰、上菜的方位、坐次的排列、席桌的方向、箬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仪”。烹调的“礼仪”,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内在的民族的精神。

精细、美妙、情感、礼仪,这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国烹调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精髓。精细与美妙侧重于烹调活动的制作和品质,而情感与礼仪则侧重于烹调的过程和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精细”才能产生“美妙”,“美妙”才能激发“情感”;唯有“情感”,才能为“礼仪”服务。四者完美统一,形成中华烹调的灵魂。准确把握烹调活动的精细、美妙、情感、礼仪,才能深刻地理解烹调灵魂,也才能更好地在烹调中创新发展。

第6篇

关键词:礼仪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少知识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因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大学生多数处于相对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探索一种直观主动、富有吸引力、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各种分析综合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社会实践性、能够达到人格逐渐完善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也就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本文试图从礼仪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角度,探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一、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1 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我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一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陈旧观念,普遍地过分注重理论的灌输,注重概念的演绎,过分强调对于理论内在知识体系的解释和理解,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一味地偏重理论讲解,使学生更加难于理解和接受:学生一味地偏重理论的背诵,忽视自身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来说就形成了一种只注重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介绍的知性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一种纯理论知识的背诵与学习,从而应付考试的应试教育。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理想、信仰教育教化学生的功能,不能使之真正进入学生的头脑和心灵,不能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2 政治功能与育人功能相脱节。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在,偏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教育,这当然非常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青年成才的核心,是青年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也是青年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确发展方向的中心环节。但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把它凌驾于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之上,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大都偏重于政治和道德,对学生作为一个人的正常发展需要往往较为忽视,引发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因此。只有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大胆探索和实践,才能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天地。

3 学习空泛与现实生活脱节。反思二十世纪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世界的脱节,概括性的政治理论讲述较多。行为养成强调得少:空泛的大道理讲得多。操作性的技能技巧讲得少:知识性的条条传授多,扎扎实实的行为训练少。从终极的意义上说,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都在于应用,而理论知识也只有在指导人们的现实生活实践时,方能显示出它本身的价值。然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却缺乏“知”与“行”的转化。纵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实践,学生知行脱节、“言语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之情形已经相当严重,甚至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有的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表面化学习,骨子里却轻视或忽视理论知识的行为落实。笔者曾经见过一些大学生,有的坐在公共汽车上对老幼病残视而不见。概不让座;在校内外遇到老师扭头走过。连声招呼都不打。这些日常生活中最起码的思想道德意识大学生都不具备,可见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应该引起深刻反思了。

二、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1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因此,强调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促进学生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理性知识。书本知识是学生的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经验的正确性、深刻性以及它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学生自我的生活实践中真正转化为直接感受时,才能使学生去深刻认识,去真正接受。从而促进学生对理性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从人的认识规律和认知特点看,感性认识又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掌握丰富的感性材料。形成直接经验,再通过教学过程加以归纳和升华,形成理性知识,将不断促进课程目标生成和发展。

2 礼仪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有效方式,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好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得益彰。从内容上看。礼仪有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从对象上看,礼仪有个人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待客与做客礼仪、餐桌礼仪、馈赠礼仪、文明交往礼仪等。

礼仪规范教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抽象理论,礼仪教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易于为他们所接受。首先,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修养有助于提高他们好的素养,培养好的气质,使他们真正体现自己的自身价值。只有将大学生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统一于一身,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谈得上“完美”二字。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修养是实现完美的最佳方法。它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内涵,增加他们的“含金量”。从而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内在实力,使他们在面对纷繁社会时更具勇气,更有信心,进而更充分地实现自我。其次,加强大学生个人礼仪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笔者是从2001年开始给大学生开设“大学生实用礼仪”课程的。这虽然是一门选修课。但选修的学生非常多,最初每年有三、四百学生,后来最多时每年有六、七百学生。为什么有这么多学生选修这门课呢,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老师。你的这门课太实用了。许多平时我们没注意的问题,不知如何处理的问题,听了你的课,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对课堂上的一些师生互动活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也很强。有许多学生提出,为什么不把这门课作为我们的必修课。也有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要求老师留下电话号码。以便今后请教。更有一些学生经常打电话询问一些礼仪方面的事。于是,笔者便尝试着把礼仪的一些知识点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如在讲大学生如何成人的问题时,就把礼仪的一些基本知识融入进去,大学生们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努力去践行。这就给笔者一个启发,可以把礼仪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融礼仪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 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结合。(1)把礼仪

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公民道德建设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在这二十个字的公民道德建设方针中,已经把礼仪教育的内容融入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学生“明礼”这一道德规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2)把礼仪教育与纪律观教育结合起来。纪律观教育是任何一个人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礼仪是以“自律”为特征的,但“自律”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通过“他律”逐步获得的,或者说是从“他律”发展而来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3)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少数大学生存在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升道德情操,构筑抵御不良风气的思想道德防线,是我们面临的紧迫课题。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为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我国传统礼仪的“廉义孝耻”可以说与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异曲同工之妙。

2 重视高校教师的礼仪素质培养。强化身教作用。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学校,教师对学生不仅授业解惑,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因此。加强高校教师的礼仪修养培养,是课堂教育的首要条件。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是以人格来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礼仪的价值所在是维护、体现人的尊严。大学教师礼仪的核心是对大学生的尊重和关爱。因此。礼仪不仅是大学教师自身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表现,而且是大学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影响力量或要素。

3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礼仪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一靠人们的自觉来维持;二是靠社会舆论来监督。在礼仪修养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非常显著。众所周知。文化知识对人的精神气质的陶冶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带有根本性的。因此,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大学生礼仪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失礼言行及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召开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举办专题讲座,或通过校园网络等形式,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接受教育,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 加强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人们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所以,对大学生进行传统礼仪文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于振奋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提高大学生循法守礼的意识和培养尊重社会行为规范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思潮对我们的冲击越来越大,其中一些不良社会思潮占领了我们的思想阵地。对青少年危害颇大,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民族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陶冶性情。树立正气,弘扬美德,表现智慧,分辨善恶,高校应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的大学生从中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魅力,吸取营养,增强他们抵制西方不良社会思潮的免疫力。

第7篇

2.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本文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分析法等对四川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的体育礼仪进行了统计分析,试找出当代高校大学生体育礼仪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建议,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更好的开展和大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作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体育礼仪 素质

一、前言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当代,提倡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一般以体育锻炼为主要手段。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和修养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是否全面发展,是获得身体健康的同时表现出来的某一方面的心理健康。而体育礼仪的培养则可以在提高体育锻炼效率,达到身体健康的同时促进心理健康,一举两得。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体育礼仪现状,本文揭示了高校体育礼仪的缺失方面及缺失原因,从而希望引起人们的重视,使高校体育礼仪不足的方面得以改善,丰富高校大学生在进行身体锻炼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二、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礼仪的概念界定

在我国,体育礼仪研究开始于近几年,对于它的定义很多,但没有一个定论,现在被采用最多的即在体育活动中,所有具有的相互表示尊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它主要包括仪表、服装、语言、举止和礼貌礼节几个方面[1]。

(二)高校体育礼仪的现状

1.高校体育礼仪的研究现状:现在的高校体育礼仪现状为教师对课堂礼仪的轻视,另一方面学生对社团体育礼仪忽视,学生对体育礼仪认识不够,多数学生还不知道体育礼仪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等;此外,没有专门的关于体育礼仪的教材,活动中体育礼仪实施很差。

2.从观察中同样得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礼仪不容乐观(以川师为例)。从看课和日常对参与体育锻炼中来看,观察到很少有学生能正确着装参与体育锻炼;一部分女妆容和发型不符合要求;在课堂中的课堂常规部分有些班级没有进行师生问好和告别;课堂纪律没有严格遵守,且在课堂中有乱扔垃圾的现象;有少部分学生对锻炼器械不爱护。从川师的运动会看,在比赛中比赛服装很不正规;比赛规则的不了解和不遵守;环保意识较差。

3.从访谈中同样得出高校体育礼仪有缺失现象。在体育锻炼和日常生活中访谈川师的同学,看出有很多学生不知道有体育礼仪这一说,有的了解,也说不出它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对一些体育礼仪缺失的现象也觉得无所谓;在访谈来自全国各地的研究生同学中得出,他们来自的大学的学生对体育礼仪也并不了解,在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中同样出现有服装、仪容、举止、语言不规范和礼貌礼节的不得体。

(三)原因分析

1.学校方面。学校对体育礼仪的不重视,没有进行相关的宣传和规定,导致教师和学生都认为其不重要,不愿意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学习;部分进行了宣传的高校也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没有给予培养的条件,例如相关的教材或讲座等,使教师和学生得不到相关的了解和培训。

2.教师方面。教师自身的体育礼仪的不够高,导致有心无力去培养学生的体育礼仪;教师对体育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在教学中体育礼仪的培养有力无心。

3.学生方面。学生不关注体育礼仪,对于相关的知识忽视;受不文明的行为影响,例如足球赛事中的黑哨、球迷暴乱等,动摇了体育礼仪的正确定义和坚持,甚至认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是一种时尚,跟风模仿。

4.社会方面。社会中的不良行为渗透到体育运动中,在体育锻炼中抢占运动器械;不爱护环境和不遵守规则的行为渗透到体育锻炼中;体育赛事中不文明行为的传播,使原本就没有多少人了解的体育礼仪更加被人们所质疑。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高校的体育礼仪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不管是仪容、仪表方面,还是语言、举止和礼貌礼节方面都或多或少的有缺失现象,长此以往不利于高校体育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二)建议

1.学校方面。多方面进行宣传,如广播、学报、讲座、海报等。宣传正面例子,利用榜样作用,是学生和教师都受之影响,使体育礼仪知识深入人心;在进行评价课时讲体育礼仪的好坏纳入其中,作为一个标准来衡量体育课的好坏。促使体育教师关注体育礼仪,重视自身的体育礼仪和学生的体育礼仪培养。

2.教师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礼仪的培训,使其了解体育礼仪及体育礼仪的重要性,使体育教师自身的体育礼仪得到提高,在课内外以身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体育礼仪的意识;在体育教学的理论学习部分让学生进行体育礼仪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礼仪,重视体育礼仪,培养其良好的体育礼仪意识,结合实际进行实践。

3.学生方面。把体育礼仪作为体育课的平时成绩的一个考核标准,使学生重视体育礼仪,并乐于去表现良好的体育礼仪行为。

参考文献:

[1] 许之屏.现代体育礼仪[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赵红红.现代体育礼仪[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

[3] 刘少英,史永.名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礼仪文化[J].体育学刊.2013.

[4] 张宏,赵洪生,张令.高校体育礼仪现状分析[J].时代文学.2012.

[5] 童宪明.体育礼仪初论[J].福建体育科技.2010.

[6] 张洪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

第8篇

关键词:礼文化;儒家思想;《礼记》;解读

一、引言

我国的儒家文化对“礼”所做的整体阐述形成了中国的礼文化体系。通常来说,我国的礼文化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礼仪、礼义、礼节。其中礼仪指的是礼的具体行为表达和表现的仪式;礼义则是礼文化精神的统率和核心;要使礼得以实现需要达到行为的节制和规范,因此也就产生了礼节德目;且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均可证明,中国的和谐社会创建离不开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阐扬和实践。《礼记》这本书中阐释的礼文化内容无可厚非成为我国传统思想存留下的瑰宝。

二 、《礼记》的内涵

自春秋后期我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具有很大转折的时期,而因社会结构变化导致的意识形态变革成为必然,此次变革促使儒家理论的兴起。以《礼记》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重要的意识形态。《礼记》为由先秦时期至西汉时期中儒家思想的整体资料汇编。其主要记载的是礼的内容以及礼制的产生与变迁的历程和礼论等多个方面,蕴含非常丰富的传统哲学及伦理思想。

尤其为“孝”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规范以及儒家的中庸思想给我国文化史造成了深远影响。《礼记》的文章撰写的时间前后不一,作者大都为师从孔子。至西汉前,《礼记》中汇编文章的已有 131 篇,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范围广泛,非常需要进行统一整理修订。直至西汉,才由戴德与他的侄子戴圣最终完成《礼记》的修编工作。后来,不管是 “四书五经”也好,还是“十三经”也好,都包括《礼记》或者其内有关内容。

三、 《礼记中》礼文化中的观念

1. 礼节

儒家对礼概述为,“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规定了礼制,并积极对礼展开实践,并遵守礼制,倡导礼节。这里说到的“节”是节制,调节的意思。在古代将“礼”和“节”结合为一个特殊的概念,注重节制才能明礼,这也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文化方面的主张。

孔子在谈到礼的时候,还大量使用“不”字,比如 “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连续使用了两个“不”字,更突出了礼的重要性,而儒家学者的“不”,在进行否定时业已说出了“必须”的蕴义,表达了坚定的价值观念。对这句话的理解应该为:遵礼者,则必能诗乐。很多时候儒家的“不”,表达的是对不符合礼节的行为应持节律禁戒的态度。比如:“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或“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等。

2.礼仪

我国的礼文化包含了动态和静态的内容,礼节为静态的礼文化的,礼仪作为礼文化的“表达”和“仪式”,就成为礼的动态模式。而宜动宜静方能显出礼文化的全貌。

礼仪包含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涵盖了尊敬并崇拜神祇,还有敬重并爱戴祖先,表达对死者的哀叹,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客人的友好。我国礼文化中注重待客之道,自古就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爱之道。

在我国古代的文明史中礼仪起到了沟通彼此的作用,不管是私人之间的交往,还是国家之间的往来,只要是彼此之间是心存善念,有宣誓结盟或者是示好的意思,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彼此之间的真诚礼仪来开展沟通和交流的。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还能起到广而告之的作用。能进行信息,来求得天下知;也能及时个人的想法,得到别人的理解与认可;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公开信息,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礼仪具有教化方面的作用。教化有多种途径,既包含国家颁布的一些法律法令,还包含通过学习书本知识以及彼此间的言传身教,还有通过民间习俗的熏陶等。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当前的一些国家还有采用“仪式”的方式来表达一种价值意识,使用“典礼”的方式来表达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

儒家提倡的礼仪,是从对天的尊敬与对祖宗的崇拜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到此出现了国家等级方面礼仪行为,比如郊社的礼节。统治者强调使用圣人的礼节来治理国家,就能将国家治理好,使用礼来规范并约束百姓的日常行为,将他们的思想展示给“天”,为获得天的帮助,展示给祖先为的是获得祖宗佑护;展现给民众,为的则是民安民和。

四、礼文化传承与借鉴的问题

1.礼文化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礼文化体系是对儒家倡导的“礼”展开的系统性论述。儒家强调的“忠孝节义”等,都体现出儒家思想对“礼”极为重视的含义。在我国礼文化体系中,“礼”字也经常出现,这正从另外一个方面充分说明“礼”在整个儒家文化思想中具有的精神支柱的作用。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基本理论被称为是“儒学”,“礼”与“和”,它们之间为体和用的关系,体现的是道德方式和社会目标间的关系,是采用现代话语体系来表述核心理性和工具理性间的关系。并且,还需要说明的是礼的思想地位非常重要。假如社会上不存在礼的话,人们的行为就很难起到节制作用,社会和谐的整体目标在短期内就会成为空话。所以,不知道礼是不行的。创建理想世界,是礼文化一直在追寻的终极社会目标。

2.中国礼文化与外来礼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由社会学角度来看,社会中的各个宗教一般是能将这一民族独有的精神很好的展现出来,特别是对行为制度的建立、价值观的确定等都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宗教和法律法联系紧密,成文法规制定之前宗教经常起到代行律法的效用。在律法颁布执行之后,宗教也是其执行的根据与依靠。因此,法律、法官或者是法院是一个民族拥有的法制行之于外的表现。而无形的宗教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法律”,能构建起和有形的法律一样的“道德”法庭。当前世界上的几大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等在各国的文化中均具有类似的作用,当然我国的礼文化也概莫能外。

有言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择贤能,讲究信睦,因此人不独亲其亲,亦不独子其子,也就使其老可有所终,壮可有所用,幼可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都能有所养。另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也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大同。

儒家对“大同”的社会做有关描述的时候,还对“小康社会”做了相关阐释。因此小康社会论应为儒家理想实现的较低端的纲领。在当前时代,我们所想为自己的亲友和财产。当今时代,兵革以立国,制度以治世是发展所最为需要的。我们的当今社会需要“礼”,要用礼,才能君臣得正、父子得笃、兄弟得睦、夫妇得和。

结语

概言之,《礼记》中谈到的礼文化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礼义、礼节和礼仪。礼义为礼文化精神的统率和核心;要使礼的观念得以实现,必须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并且产生礼节,懂得礼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学会节制;同时,礼仪作为是礼外部的行为表现方式与仪式的表现形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时代条件方面的限制,礼文化目前仍旧留有很多历史糟粕,如等级思想和宗法观念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瑕不可掩瑜,我们必须坚持扬弃的基本原则,选择其中好的方面进行弘扬,对不好的方面,特别是与时展趋势、人们的审美价值相左的一些理念,坚决予以摈弃。(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礼记·礼运》

[2]《论语·学而》

[3]王倩薷.试论《礼记》伦理思想的内涵体现[J].青年文学家,2012年1月.[10《礼记·哀公问》

[4]陈丛兰.《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5月.

[5]《礼记·大学》

[6]《礼记·曲礼》

第9篇

我能通过本课程学到什么?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全面掌握商务礼仪知识,塑造职业人士形象;

2、熟悉专业商务礼仪知识的具体运用,推动事业成功;

3、了解商务礼仪中的诸多忌讳,规避人际交往中的尴尬;

4、掌握待人接物的技巧实现有效的时间管理;

5、掌握的文件资料管理、处理、档案管理能力。

参加对象:经常出席各种社交场合的管理者、活动社交场合的公关人员、希望提升个人修养与交际水平的各界人士

时间:2006年3月18-19日

地点:北京

精彩授教:丁欣:

企业网景特聘高级培训师、北京大学现代工商管理高级总裁研修班特聘培训师。8年知名外企培训经验,中国第一代企业培训讲师。历任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培训讲师,北京九州同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顾问讲师、北京伟利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任职期间,多次与同行参与国内最新培训项目的课件制作,并亲自授课,在培训领域有极深的见地。曾参与设计的课程有《员工职业化培训》、《商务礼仪与职业化形象塑造》《绩效管理》、《变化管理》、《员工激励》等。在几年的培训经历中,丁老师总结了很多现代成功理念,其中比较经典的有:“快乐来源于智慧”、“没有第一,只有动态第一”、“有高山的地方必有低谷”、“一切问题皆因沟通不利”等等。丁老师授课风格灵活幽默,鼓励学员参与,注重实用性。自97年至今,培训人数近万人,并获得学员好评。服务过的客户有:诺基亚、京华时报、中房集团、华洋海事、中科信、柏丽橱俱、山西老万炉业、工化国际物业、卓轮(天津)机械公司、泰士特……

课程内容:第一天:商务礼仪

一.礼仪概论

1.礼仪的起源与定义

2.礼仪的特点与原则

3.成功职业礼仪的影响力

二.“仪容仪表”礼仪

1.着装的TPO原则

2.男士着装(西服、衬衫以及领带的搭配)

3.女士着装(套装的选择)

4.发型发式、面部修饰/化妆

5.皮鞋与袜子的搭配

6.饰物的选择与颜色搭配技巧

三.“商务交往”礼仪

1.访客接待

2.会见礼仪(预约、介绍、握手、互赠名片、迎送)

3.举止礼仪(标准姿势、表情、眼神、手势语)

四.“电话”礼仪

1.电话礼仪的重要性

2.接听电话的礼仪

3.拨打电话的礼仪

第10篇

每年的5月,我们学校都会轰轰烈烈地举行教学团队比赛活动。今年的团队课比赛竞争激烈程度,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每个团队都希望在这次比赛中获得好名次,展示教师团队的风采。本次我们礼仪名师工作室的4名成员也组队赶个趟,加入到这个比赛活动。我们组队参加团队课的目的,旨在展示礼仪教学改革的成果,让大家看到原来作为德育范畴的礼仪课不再是传统的说教,更不是只注重外在形象的礼姿展示课,而是本着“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的新型课型。

二、案例呈现

本节新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两大块:第一块,先由老师教授新课内容的四大知识点;第二部分,即为综合性的情景演练及师生评价。

新课的导入,从对“拜”和“访”说文解字入手,从古人的要求提出的拜访礼仪的总目标。而后话题急转进入我们在生活中如果去拜访亲朋好友需要遵行什么规则?抖出包袱,让同学们自由畅谈,归纳总结,得出拜访礼仪的核心要求为:“客随主便”。尽管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拜访的过程及礼仪细节要求都能说出点名堂来,只是不够系统和全面。在此基础上老师水到渠成地讲授本课的重点内容,即拜访礼仪的程序及细节要求:有约在先、上门有礼、为客有方、礼貌告退。在讲有约在先时,要和主人预约造访的时间、地点等内容,老师不是空洞地讲解,除了列举生活中的贴切的例子外,还能生动形象地和学生进行模拟情景表演:“假如你在周日来拜访我,你将如何电话预约呢?请一位同学来配合表演一下。一分钟时间准备。”很快一位同学就和老师配合表演,把电话预约的时间、地点、人数及主题都一一确定下来。此处的师生或生生之间的情景小演练还只是单项性的练习。随着课堂内容的进一步的深入展开,或是学生表演、或是老师示范各项礼仪细节。当课堂重点内容教授结束之后,老师又用“找一找”的方式,让学生从视频中找出拜访者的不合乎礼仪之处,以此检测学生从理论角度的掌握情况。接着又从实践的角度来检测学生所学能否致用:全程的情景模拟。老师给出一个情景:假设你是“兴宇时尚设计”的一名业务员,要登门拜访一客户,洽谈一个网络广告事宜。请你根据今天所学拜访礼仪的程序和细节要求,模拟表演从拜访前的预约到拜访结束的情景,同时,PPT上打出了情景要求的具体细节要求。课堂上学生先经过了几分钟的商量后,老师就分别邀请了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并且让两位同学再分别进行点评,而后是教师的点评。最后,在老师利用PPT屏幕上的提示,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进行了本堂课的总结。由于课堂上只表演了两组同学,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大家继续完善本次情景演练,下节课再进行表演和测试。

三、案例评析

1.礼仪课程是对学生要求内外兼修的一门课程

结合目前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礼仪教学越来越受重视,而且也走进了职教课改的大潮。以往,传统的礼仪教学归口为德育教育,总是被认为这是一门对学生进行说教的课程。所以,过去的礼仪课堂显得偏理论,空洞而呆板。后来,随着礼仪课教学的不断改革,以及礼仪姿态在大型活动中的表现,感觉又把人们带进入另一外误区:礼仪即为纯粹的礼姿展示。但事实上,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现代礼仪的理论和礼姿要求,更要求把礼貌礼节各种细节要求溶入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去。同时,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宗旨,潜以默化地为社会培养新一代的谦谦君子。所以,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拜访的程序,更要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做中学”,学会按照拜访礼仪规范在社交场合、工作中很有礼有节地去拜访他人,在举手投足中看出此人是经过长期的礼仪培训过的,得很有教养。只有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交实践中,能够很快地获得交往对象好感,产生美好的第一印象,尽快建立和维系自己强大的人脉关系网,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2.礼仪课堂教学更要注重情景演练

研究表明,学习效果存在的金字塔规律:听讲方式在两周后内容只能留下5%,示范可以保留30%,演练可以保留75%,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内容。所以,在设计本堂课的研究点时,我们就定为情景表演在礼仪课堂中的实践研究。而且很明显,在课堂上就能看得出老师和学生经常进行不同场景的演练。比如,讲到预约在先时,老师随口点了一个同学和他自已进行师生的配合表演,从现场可以看得出来,师生的电话礼仪表演非常到位:如开头的尊称、询问的口气、礼貌地答谢、让尊者先挂电话等细节一一到位。再如,最后的情景表演,学生只有5分钟时间的准备,就能上台表演。从两组同学的表演来看,虽不是说十全十美,但也已经远远超过没有经过礼仪训练的人的表现。从电话预约到上门有礼,从为客有方到礼貌告退,每个环节都一一设计,涉及到的礼节有躬问候礼、握手礼、名片礼、拥抱礼等多种,与客交往时的自我介绍及介绍他人,其先后顺序、每一分寸都拿捏到位,加上同学和老师的精彩点评,更让人感受到学生已经实现了从知礼――习礼――用礼的阶梯式的提高,让人感受到学生已经内化了职业素养。

相信,我们礼仪教学的改革会越来越深入人心,会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谦谦君子或窈窕淑女,将来在社会就职竞争中感受到礼仪教育带来的益处。感谢本次学校的团队课比赛给予我们礼仪工作室成员又一次精诚合作的平台,让我们又得到一次全方位的提高。

(上接第109页)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华文明不受外来文明的影响而中断,恰巧中华文明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被外来文明中断的文明。

(3)由于疆域辽阔,我国境内的自然环境多样化造就了多样化的中华文明,最典型的就是北方的游牧文明和南方的农耕文明。

(4)虽然我国有广阔的海洋,由于自然条件非常优越,小农经济高度发达,其封闭性使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明,缺乏长期开放的原始需求,也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如那些海洋文明国家和伊斯兰文明国家那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冒险精神。

(5)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我国原有的优越条件不再是我们可以炫耀的资本,“天朝上国”“固步自封”“闭关锁国”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中国的落后,结合到“中日”争端和南海争端,强化学生的海洋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通过以上的陈述,学生认识到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起着决定作用。但在不违背地理环境基本规律的前提下的生产力提高又在不断改变着地理环境的人类的影响。学生对“人地关系”有了正确的认识,让学生有一种正确的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2\]庞卓恒.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关键词】夏商周;礼乐文化;中国美学;先秦两汉美学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唐代孔颖达指出:“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夏商周三代又是礼乐文化形成并且走向成熟的时期,礼乐文化于殷商特别是周代之盛行可谓广,影响可谓深。礼乐文化作为先秦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所遵循的一种文化,必影响其所处时代的审美风尚。

一、礼乐文化释义及礼乐文化的渊源

礼乐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礼仪、礼乐和礼器。礼仪包括礼义和礼制,礼义即“礼”之本体,周代以“德”为礼之本体,后世有“变礼”之说,就是对礼的本体进行重新阐释;礼制就是“礼”的规范制度,这里的规范制度指的是“礼”的践行方面的内容。

礼乐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古代文明的文化土壤中,它形成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主要分为礼和乐。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杯饮,贵桴而上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早在原始社会,初民生活中已有礼的萌芽;礼乐并不是三代才开始有的,而是人类文明长期演进的结果。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唐虞时代已初具礼乐,如尧命舜摄政,“修五礼”。舜命伯夷典三礼,为秩宗;夔典乐,教胄子,习诗歌。

二、夏商周礼乐文化的嬗变历程

礼乐文化形成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分为礼和乐。礼作为古代政府统治的手段,主要通过音乐的节拍、韵律,舞蹈来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乐主要通过文化思想控制、引导人的内心,使政府的统治能够稳定。作为有文字可考的华夏文明的源头,史学家们深入研究夏、商、周三代,试图还原当时真实的历史场景和人们生活的基本方式。在孔子看来,夏、商、周三代之礼一脉相承,而《周礼》则是集其大成者。孔子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通过周公的制礼作乐,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传统最终得以定型和成熟。

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是在周代形成和完备起来的,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周代形成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以及职官制度等礼仪、礼制和礼义,主要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儒家经典《仪礼》、《周礼》、《礼记》等三礼之中。周代盛行的“六代之乐”及乐德、乐语、乐舞等内容本记于《乐经》,然《乐经》“失于秦火”;好在“礼乐相须以为用”,不少乐制的内容可以在“三礼”中的礼仪制度中看到,而专述乐义的《乐记》也保存在《礼记》之中。

三、夏商周礼乐文化的特性和功能

三代礼乐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就是在礼节仪式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仪表和风范。儒家所仪表又可分为仪态和仪容,仪态包括人在推崇的坐仪、立仪、行仪、跪揖之仪以及授受之仪等;仪容中分为容貌、服饰和神态。这些外在的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讲究符合“中”,《礼记》中定下了许多标准来规定如何持中,符合“中”的行为就是君子之行,被认为是好的、文雅的,更被推崇为美。这里的“中”的含义即是我们所讲“宜”的一种审美内涵。

“乐”是夏商周礼仪文化的两个核心之一,先秦社会在对音乐的选择上受到了礼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有节制、庄重典雅,追求中和的“乐”。由野蛮社会直接表露情感的“音”到礼乐制度下的“乐”,经过形式上的加工和圣贤先王的筛选,最终得到符合礼制的“乐”,使之成为“通伦理”之音。指出好的“乐”不是追求 “极音”,不是音乐性和旋律感,也不是传情达意的到位和张扬,而是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和情感上的延续,从而使人心趋于平和宁静,社会趋于和谐友善,政治

于和平安定。“文”与“质”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它往往包含着一个时代的整体面貌和特征。古人喜欢用“文”、“质”来概括一个朝代的时代风尚,从“夏尚忠,殷尚鬼”到“周尚文”,“文”与“质”两个概念之包罗万象,所以三代礼乐文化又可以归结为“重文尚质”的审美取向。

四、三代礼乐文化对先秦、两汉美学思想的影响

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的特色是突出的,这种特色既反映了三代社会刚从原始社会脱胎出来,身上还不可避免地带有原始文化和原始习俗的某些影响,又体现了华夏民族进入文明以后所具有的文化心理素质。这种素质表现在当时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理想追求和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也表现在各个具体的文化领域中。由于这些特色及表现这些特色的文化领域的建立,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体系算是基本形成了。虽然它还有待于发展,但总算给以后整个中国古代美学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为其规定了基本的调门。

三代代礼乐文化所产生的“宜”“和”“重文尚质”的美学思想对先秦、两汉影响极深,从时间上讲,对春秋战国、秦汉等大一统的时代都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艺术上,对后世诗歌、绘画、书法、建筑、音乐都有影响;从道德上讲,对后世的君子品格、风骨、文人士大夫品格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从社会伦理上讲,对后世的中庸思想、“和”的思想、“仁”的思想影响深远。可以说中华文明的起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中国古典美学也发源于三代礼乐文化的审美思想。研究中国礼乐文化的审美蕴涵,可以夏商周三代为基点,更好的理解儒家文化的渊源,将中国古代美学史向前推延,明确中国文化的聚变时期在于夏商周之际,中国审美的聚变时期也在于夏商周时期。可以说,中国美学史要以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所派生出的审美思想为起点抒写,中国古代美学诞生的文化土壤肇始于夏商周三代礼乐文化并且得以滥觞。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李学勤.十三经注疏·仪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论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司马迁.史记[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第12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公关礼仪;现状问题;改进对策

为了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专业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职院校纷纷开设公关礼仪课程,这对广大中职生的个人形象、职业发展和品德修养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因此,加强对中职公关教育现状与改进对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公关礼仪教育有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中职院校对公关礼仪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专业的公关礼仪课程教师,大多由负责教育教学管理的教师兼任,最终导致了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过程不规范、实践平台不足等问题,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严重制约了公关礼仪教育的落实。另一方面,中职生普遍缺乏对礼节礼仪的正确认识,存在概念模糊、意识淡薄的问题,具体包括缺乏个人礼节礼仪常识、尊敬长辈和师长意识淡薄、不文明的习惯较多等。调查发现,许多中职生没有使用谢谢、您好、再见等文明用语的习惯,同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也存在许多不文明行为,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乱涂乱画等。

二、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改进对策

针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相关教育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以充分发挥中职公关礼仪教育的教学服务作用,为培养优秀中职人才提供保障。1.列入必修,提高重视。由于中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基本是应用型人才,他们的技能相对单一,且在身心发展方面不够成熟,再加上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存在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中职院校必须加强公关礼仪教育,最好将其列入中职生专业必修课程之内,将其与学分挂钩,提高学生对公关礼仪的重视度。同时,相关任课教师要进行严格管理,一旦有学生出现公关礼仪课不及格的现象,要坚决让其重修,进而在思想理念上促使学生强化礼节礼仪常态化概念。2.理实结合,促进内化。在中职教育中,公关礼仪教育有别于专业教育,它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实用性和功利性,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全面落实理实结合的理念,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将公关礼仪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在公关礼仪课上,学生应统一着装,然后教师讲解相关职业穿着技巧和生活礼节礼仪常识,并做好示范,让学生充分掌握未来生活和工作中各种场合的礼仪;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为学生提供公关礼仪实践平台,加强公关礼仪教学基地和实训室建设,以促进中职生公关礼仪知识的内化与迁移。3.多元教学,强化兴趣。公关礼仪教育并非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一种实用性较强的礼节礼仪教育。所以,在开展公关礼仪教育时,教师必须摒弃传统教学理念,积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精心创设生活化礼仪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多维互动课堂,进而提高公关礼仪教育实效性。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微课优化课堂结构,营造轻松愉悦、活泼生动的课堂情境,以充分调动学生公关礼仪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创设问题式、生活式、探究式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比赛的形式展开合作探讨、即兴表演等活动,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我展示与自我表达机会,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同时,教师要做好课堂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予以及时肯定和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持续兴趣支撑下将公关礼仪化为内在素养和习惯。

综上所述,面对中职公关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既要将公关礼仪课列入必修,提高学生重视度,又要坚持理实结合理念,促进公关礼仪知识内化,同时要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强化学生兴趣。

作者:敖霞 单位:四川省水产学校

参考文献:

[1]韩爱群.浅谈对高职院校开展公关礼仪教育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28).